《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法源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有着千年的历史,寺内保存着多座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法源寺大殿。
大殿建于唐贞观年间,是法源寺的核心建筑,也是佛教教义的发源地。
大殿内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金光闪耀,气势庄严。
面对佛像,我沉浸在一种肃穆的氛围中,感受到了佛教的深远影响。
游客如织的法源寺内,四处弥漫着香烛的气息,人们祈求心愿,虔诚地向佛祖祈福。
我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心中默念着美好的愿望。
在这片宁静的天地里,我感受到了内心深处的平和与宁静。
除了大殿,法源寺内还有着多座小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藏经楼。
这座古老的楼阁保存着大量的佛经,每一部佛经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于佛教教义更加有了深入的理解。
在游览完寺内的建筑后,我来到了法源寺的后山。
这里山峦叠嶂,风景幽美,被誉为“蓝天碧云竹海”。
在远离城市喧嚣的自然环境中,我感受到了一种纯净和清新的气息,心情也随之舒畅起来。
在后山的山间小径上,我遇到了一个僧人。
他身穿袈裟,手持念珠,一副慈祥的笑容。
我们交谈了一会儿,他告诉我他是法源寺的一名和尚,已经在这里修行了十几年。
他向我讲述了佛教的教义和修行的方法,深深地打动了我。
他告诉我,修行并不是只在庙里诵经念佛,而是要将佛教的教义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通过修行,我们可以摆脱烦恼和尘世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安宁和解脱。
和尚的话让我受益匪浅,我决定要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内心的修行和放松,追求心灵上的平静与宁静。
在法源寺的游览中,我还注意到了寺内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寺内设有佛教学院,培养了不少信徒,让他们深入了解佛教的知识和思想。
此外,寺内还设有禅堂,供信徒进行冥想和禅修,提供了一个修身养性的场所。
这些都让我对法源寺对于佛教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充满了敬意。
时光过得很快,游览法源寺的一天很快就结束了。
离开法源寺时,我心怀感激,对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我无法用语言来准确描述我的感受,但我知道,这次追寻佛教的旅程对我来说意义重大。
读书报告之北京法源寺
大人物的故事——读《北京法源寺》有感写大人物是多么振奋自己、振奋人心的事!——我写《北京法源寺》(李敖)《北京法源寺》这本历史小说是李敖大师所写的为数不多的历史小说中我最喜欢的一本。
诚如李敖大师所说:《北京法源寺》是历史小说,它写的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
这是一部阳刚的作品,严格说来,书中只有一个女人,并且还是个坏女人,其他全是男性的思想与活动。
它写男性的豪侠、男性的忠义、男性的决绝、男性的悲壮。
李大师在写大人物固然是写的痛快淋漓,写的豪气冲天。
与此同时,阅读大人物的故事亦同样是让我心潮澎湃,心生万重豪气直破斗牛。
一八九八年六月十一日,戊戌变法正式开始;一八九八年九月二十一日,西太后慈禧正式“临朝训政”,变法宣告失败,历时一百零三天。
《北京法院寺》正是围绕戊戌变法,以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法源寺”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论述了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好、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济(经世济民)等等大主题。
李敖先生以一支妙笔将如此丰富的内容写进一本历史小说中,不得不让人佩服。
读完内容如此丰富的小说,再加上为书中大人物的热血与高尚情怀的感染,心中萌生了不得不写一点东西的强烈感觉。
一来这点东西可记录自己读完这本书的感触,而来借此机会就书中的几个主题写写自己的看法,三来以这种形式来祭奠一下已逝的英魂,表达心中对他们的敬佩敬仰之情。
晚随兰麝中,休怀粉身念(杜少陵《江头五咏丁香》)一旦走上了济世救民,开创新世界,为万民谋幸福的道路,都要准备好了“休怀粉身念”。
这点,康有为知道,梁启超知道,六君子知道,千千万万革命者也知道。
有时候,他们明知道是失败也义无反顾地去做,明知道是死也会慷慨就义,他们都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大英雄大人物。
谭嗣同不是没有想过与清政府合作,走改良之路无异于与虎谋皮。
只是因为这是一个机会、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也许可以用得君行道的方法救中国,无须人头落地。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2)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2)
《北京法源寺》让我有了很深的感受。
尽管是一本书,但是书中所传达的宇宙观和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真是令我惊叹不已。
书中描述了法源寺历史悠久,修建于元朝,历经四百多年,历经战乱而形式依然。
在这里,我可以感受到仪容庄重的佛祖,这里极尽景致、安闲,从这里的古色古香中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沧桑。
书中描述了无数的古迹、传说和美丽的景色,大自然的精美绝伦,让人震撼。
此外,这里还有柔韧的佛学思想,佛陀的慈悲在这里真切地流淌。
法源寺曾经是皇室的宗教圣地,它是传统文化乃至国家文化的代表,它是时代变迁下持续不变的证明。
涉足法源寺,我发现每一个角落都充满着神秘而又神圣的气息,哪怕是一瞬即逝,便可以感受到历史的深远而沧桑。
它是中华文明的精髓,它可以给我们文化的灵感和感悟。
在这里,我们可以聆听过去最古老的佛音,可以在这里沉浸于传统的文化的氛围之中。
我深入的感受到它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深厚,在此,我想用我的心去铭记它。
李敖《北京法源寺》读后感作文【高中高二2400字】
李敖《北京法源寺》读后感我听说李敖是很早以前的事了,记不清个大概了。
真正看到李敖,认识李敖确是他前不久到中国大陆文化之旅中在北大、清华和复旦的演讲,以后看到的他在台湾的一些演讲、访谈,还有他的“李敖有话说”节目,当然还不能少了他在台湾综艺娱乐节目上的表现。
当然他和那些只会嘴上说说喊喊口号的政治人物不同,他有他的书和文章。
三千五百万字的《李敖大全集》至少说明他确是有真才实学的大家,加上他从小读书上学优秀的成绩也说明他的不一般。
听徐春说他读过李敖的这本书,很是精彩,推荐与我,和前面所述而产生对李敖的好奇加在一起,我便买来了这本书。
与刚读完的《围城》不同,三天时间,是忙里偷抢了时间,把它一气读完的。
读后要写得想法有两个部分,一是对书中所提到一些主题意旨谈谈我的感受,二是对这本书的风格和写作方法说说我的认为。
下面的文字都是我所能背出得或用自己的话概括的书中的意思,读后感当然不是抄书然后说写得妙或者说书写得并非头头是道。
关于善开篇里就有康有为与佘法师关于为善、伪善和善因的讨论。
康有为认为有心为善便是善,无论结果如何都应该肯定;法师觉得善行是善,有人有心为恶却得了个善的结果那就是善,有人想为善没有去做只是嘴上说说不是善,做了善事,有了善行才是善。
法师这样的观点看来有点太宽大了,好像和现在的法律不同,主观故意才算犯罪,无意的,虽客观上造成了危害却不称为犯罪,谴责赔偿而已。
但是法师却有自己的理由,人心是很难用一个标准来判断有心为善或是为恶。
在一个复杂的环境里人是有心为善而有了善行,还是出于伪善存心为善是很难说的,并不想黑白两立这么分明。
所以用存心还是无意来判断一个人的行为好坏,判断是否该原谅做错事的人,这并非我们一厢情愿说能很完满地办到的。
对于小是小非尚可,大是大非就不一定行了。
所以有了善的行为,如果并非出于真心,用法师的话来说,那至少也是一种善因。
既然有了善果,我们姑且也就点头吧。
说远开去,男女谈恋爱的时候女的常说我要怎样怎样。
写一篇关于《北京法源寺》的读书分享稿
写一篇关于《北京法源寺》的读书分享稿
在小说中,主人公是法源寺的一名和尚,他深受佛学的熏陶,生活过着平静而有规律的生活。
然而,一天他透过窗户看到了一个受伤的女孩,而后,这个女孩带来的不只是一点点的波澜,而是颠覆了他整个的生活。
以此开始了一个信仰与情感交织的故事。
小说中的和尚本应该与他人感情淡然,不被世俗纷扰,但是他的内心却深深被这个受伤女孩所震撼。
他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以及自己的内心。
这种内心的挣扎也正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作者透过和尚的内心独白,让读者感同身受。
同时,小说也涉及了一些佛学的知识,但并不因此让人觉得晦涩。
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佛学的道理,同时,也让读者在故事情节中学习到一些佛学的知识,这是一种难得的阅读体验。
从阅读的角度来看,《北京法源寺》给了我们很多思考的空间。
读者可以思考关于信仰与情感的关系,思考自己的内心的挣扎,思考人生的意义等等。
这是一本不仅仅是小说,更像是一部启发人内心的书。
总的来说,《北京法源寺》是一部有着深刻内涵的小说,通过它,读者不仅可以陶冶自己的情操,感悟人生,还可以从中了解一些佛学的道理,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北京法源寺》这部书着实让我衷心感到惊叹,它记录了历史上最杰出的佛教圣地——法源寺。
自宋以后,法源寺又以其独特的风格、神圣的气息,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辉。
每一个客人来到这里,都不能不感受到它深远的历史背景。
《北京法源寺》感受到了这里调和平静的积极气息,说明这里历史上受到了高度的尊重和崇敬,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氛围,有助于推动佛教传承。
从传统的建筑,古老的祠堂,千古传诵的佛教经文,多姿多彩的宗教雕塑和壁画,以及芍药般的绿树,汇聚成法源寺的神秘气质,让人们感受到它所代表的神圣、超然和平静。
法源寺是一座永恒的旅行目的地,与它有着特殊的情感联系的人们都可以感受到它所带给他们的力量和精神上带来的慰藉。
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法源寺及其周边环境也在不断变化,但它却依然保留着淳朴的胡同气息,景象依旧熟悉。
作为一个文化遗址,法源寺多年来一直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尽管每一次的参观者都不完全相同,但每个人都可以感受到它所蕴含的意义和景象。
我在法源寺度过的时光是一段美好的回忆,每次来到这里,我总会不禁让心中涌动出对法源寺所有历史文化的尊重、和敬畏之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500字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500字本书以大人物为主角,举凡重要的主题: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人我、群已、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都在论述之列。
强烈地表达思想,内容丰富自是罕见。
具象的,至今屹立的古庙为纵线;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人物为横剖;男性的豪侠、忠义、决绝与悲壮;女性的哀怨与死别!请看《北京法源寺》。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这是一部非常精细的历史小说,基于充分的历史考证,去伪存真。
故事以从具象的法源寺为轴,以抽象的历史为面,围绕清末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等一系列重要历史人物,进行了非常丰富而全面的展开。
我个人觉得,这本小说是非常有中国味道的,读完也非常让人心潮澎湃。
强推此书,理由有三:1. 从思想角度而言,这本书是很够味的。
与其说是一部历史小说,不如说这是作者借古人口而进行的一场跨度很广的哲学探讨。
作者自称本书至少有20多个主题。
就我所观,让我印象深刻的,包括生与死、善与恶、仕与隐、理想与现实、家与国等都有非常详细的探讨。
书的开篇就有康有为和佘法师关于善恶判定的辩论(动机论和结果论),引经据典,颇有禅机;亦有关于忠奸的探讨,举了冯道、谢枋得、屈突通、尧君素等几个详细的例子来佐证“忠”的相对性……诸如此类辩证的哲思,用对话形式展开,诱人深思。
而最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哲学探讨不是无因果的,或者是由某个事件引发,或者导致了参与者日后的某项行动。
这种展开方式,把琐碎的历史考证串联成了完整的故事,使得枯燥的历史变得充满人味儿。
2.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书中的人物个性十足,大气磅礴。
用作者自己的话来说,这本书的写作重点是“大丈夫型的人物”,写的是“男性的豪侠、男性的忠义、男性的决绝、男性的悲壮”。
严格来说,书中唯一的女性主要角色只有西太后一人(当然也有提及珍妃、谭嗣同妻等配角,但这些角色笔墨极少)。
书中最闪光的主角当然是谭嗣同这位“求仁得仁”的志士,明知必死之局却偏要“舍身取义”。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北京法源寺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寺之一,也是佛教禅宗的发源地。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北京法源寺,并深受其独特魅力的吸引。
下面是我对于这次参观的读后感。
初次踏入法源寺,我被其庄严肃穆的氛围所折服。
整个寺庙由仿木纹大门、石庭院和诸多殿堂组成,建筑风格古朴典雅。
大门上方巍然悬挂着"法源寺"三个金字,以及龙凤凝立的雕塑。
这一切都彰显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进入寺内,我被漫步融入的五彩斑斓的和谐画面所震撼。
香火旺盛的大雄宝殿内,椭圆形的佛座上坐着肃穆庄严的释迦牟尼佛像,散发出令人敬畏的威严气势。
殿堂的四周繁花似锦,栩栩如生的壁画充满艺术感染力。
凝视着佛像,我不禁沉浸在宁静的氛围中,心灵得以净化。
在寺内,我还目睹了佛教法师们正在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的情景。
法源寺内设有寺庙与学院两大部分,拥有一批颇具声望和影响力的学者和高僧。
他们为寺内的信众和游客提供佛学讲座和讲经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佛法的内涵与魅力。
这种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真正做到了承载文化传统的历史责任。
游览法源寺的过程,也让我对佛教的教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佛教信仰强调修行与追求心灵境界的升华,它提倡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宁静。
在人们纷繁杂乱的现实世界中,很多人对于真正的内心安宁常常有所渴望。
而佛法的智慧正是为人们指出了一条通向内心和谐的道路。
除此之外,法源寺还重视与社会的联系与交流,充分发挥了佛教文化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宗教寺庙,法源寺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成为了中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
法源寺作为宗教文化的传承者和参与者,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展示出了佛教文化对于社会建设与心灵指引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北京法源寺是中国乃至整个东亚地区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
它不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更是佛教文化的集大成者与传播者。
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古老而深邃的佛法智慧,也更加坚信它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法源寺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早就听说过李敖先生的这本《北京法源寺》,利用暑假拜读了这部不足20万字的经典。
全书的写法类似《万历十五年》,但是远比它文笔来的大气磅礴,在书中塑造了悲情英雄的慷慨人生,同时还辅以真小人的卑鄙嘴脸。
《北京法源寺》是写中国近代历史的小说,它以具象的、至今迄立的古庙为纵线,以抽象的、烟消云散的历朝各代的史事人物为横剖,生死、鬼神、僧俗、出入、仕隐、朝野、家国、君臣、忠奸、夷夏、中外、强弱、群己、人我、公私、情理、常变、去留、因果、经世济民等等,均在本书论述之列。
“这种借历史人物强烈表达作者自己思想的小说,突破了自古以来史家春秋笔法的限制,其内容丰富自是罕见的”(非吾总结,乃大师自评,真有勇气)。
谭嗣同是书的主角,围绕着这个人物的命运,李熬对生死做了非常深刻的剖析,可谓鞭辟入里.超出了小说的承受范围,佛家思想的融会贯通,经世致用的治学理念,把一个前期谭嗣同铺垫的结结实实.谭嗣同是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奇才,读书学贯中西,经世致用.从他跟日本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在当时是一个很了解世界的人,也是一个寻找救国救民之路的大知识分子.在要革命还是要变法上,犹豫不定,革命就要有中国民众的大量牺牲,他爱自己祖国和人民,于是在看到康有为的维新之道后选择了尝试,虽然他知道成功几乎是不可能,但是如果侥幸成功了,中国就不用流许多血而走上一个富强的道路,但是结果并没有出于他的预料,变法失败.谭嗣同在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就义,他的死并没有多大的震撼,关键是自己能象梁启超一样走的情况下选择了死亡,这就不由不让我们感慨生死的相对和绝对.书中讲述了许多中国古代关于奇死的故事,来探究谭嗣同为什么赴死的原因,但是终究都是猜测,有二点是比较肯定的:一,在中国维新的路走不通,他要用鲜血告诉那些还想变法的人;二,要为变法负责.宁为人之不可为也,这也许就是英雄的概念吧.认为此书写得最好的地方,是其对佛家精神的阐释(看不懂的就是好的)和对谭嗣同这一先知先觉大智大勇形象的塑造。
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
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谭嗣同绝命诗——《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000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最近读这本书,也许现在的你和我同事一样,误以为我要一心向佛了……其实,这是一本很悲壮的书,本书讲述了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在那个民穷国弱的清末民初年代上下求索、变法图强的历史,法源寺最初为悯忠阁,是唐太宗为纪念因其东征而亡的战士们建立的,这座凝聚忠贞烈士之魂的寺庙与这段悲壮的历史更相映不过了。
烟雾弥漫这是一段烟雾弥漫,令人摸不清、看不透、让人喘不过气的历史。
西太后从最初一名咸丰皇帝的妃嫔一步步成为掌管清末几十年的权力者,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一次又一次战败、一次又一次签订的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依然极尽奢靡之风气、对忠良之人极尽残忍手段予以破坏……光绪皇帝协康有为等人戊戌变法以图就国,然而遭到西太后软禁,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不得不南逃,谭嗣同等六君子也付出了血的代价……这让人不得不沉思,一个人专政几十年不得破,改良分子试图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国现状却不得,这是为什么?个人只有和群体的大多数一起浮沉,才能免于被残忍对待,个人太优秀了、太特立独行了,就容易遭到群体的迫害,群体是最残忍的,群体比个人不是更好就是更坏,群体比个人极端的多。
但以上皆为风雨最激烈之时,优秀的人始终是群体的指路人,终有一天群体的极端会被修正。
但这暴风雨最激烈之时确实是昏天黑地、令人难熬啊!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历史。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我自高中时代开始接触并很喜欢的一句话,最初是形容孔子的,我很欣赏也很认可,很多事情虽明知不能成功,但不能不做,正是仁人志士们一次又一次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绘出了有情有义的历史,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更是如此。
谭嗣同——明知改良行不通,但依然投身于改良事业;明知不必非死不可,但依然英勇就义!对谭嗣同我是极为佩服的,他的这种性格或处世之道也是我所认可的,虽然改良之路行不通,但必须得有人去走这条路,来证明此路不通;读后感·虽然明明可以不死,但必须用自己的死来唤醒沉睡的国人,去做的意义远大于结果的成功。
读《北京法源寺》
读《北京法源寺》今年过春节是回到老家桐城的,上一年就没回家过年了,准备今年带孩子们逛一下老家的山水,也好向他们介绍一下他们心里一直向往的家乡。
因全国有疫情蔓延,所以只能每天窝在家里。
说来也怪,年前伤风感冒到年后一直都未曾全愈,每天的心情都跟着情绪一起上下的波动,打开手机爬满屏幕的全是疫情的信息。
家人交谈内容离不开都是疫情的情况。
加上连日阴雨天空似降低了,乌云快罩在头顶上,让人有一种呼吸不畅的感觉。
为了打发每天窝在家里的时间,我拿起了之前从苏州带在身边的一本李敖先生的《北京法源寺》。
一直很喜欢李先生犀利的言辞和勇于批评的精神,还有他那桀骜不驯的性格让我由之钦佩。
我想他一定也认同尼釆说过的一句话;上帝已死,一切价值都可以被重估。
这本书是李先生90年所著,也是他三次囹圄之中所体悟的对生命和人生的态度。
书中主线是以"法源寺"展开,唐太宗在晚年的一次对外战争结束后为战死沙场的兵士们作纪念。
不,应该是"恩赐"才对,建了一所"悯忠寺"。
到清代雍正年间更名为"法源寺"。
讲述了在戊戍变法的历史背景下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和大刀王五等、一代仁人志士为拯救国家和民族危亡之际,为之努力而奋斗的一段历史。
李先生把真实的历史用小说的形式来写,让每个人物更加生动更加鲜活可爱。
虽然细节情境都是再造但也和其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历史保持原貌。
先生描写了袁崇焕、谢枋得、杨继盛、左光斗和其学生史可法,还有方苞等这些一辈辈忠君爱国之良臣,在对其国家忠心耿耿之不遗余力后,如同一辄的都是被统治者无情的吞噬。
从中看到了封建专制的黑暗和毫无人权的阶级壁垒,对人性的摧残到了极致。
对那些先贤们生在那个时代的惋惜和悲痛。
就像鲁迅说的从古代的书中看到统治者们满嘴的仁义道德,做的却是惨无人道的勾当。
而从中只看出两个字"吃人"。
这也让我想起先生自己当年的处境了。
相信他一定也和先贤一样,有着相同的情操和义节吧。
书上有一句话可以说明;在大变局时代,读书人的真正出路不在应试做官,而是以行动救世,甚至不惜舍身成仁。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读这部小说的心情是兴奋的。
书中以法源寺这一实体的存在,自康有为讲起,时序贯穿清末到民国初立,焦点集中在几位改革运动里的灵魂人物,如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等,牵引出对时局变化的行动,尤在个人思想与两难的关键问题上,大幅着墨,并解诗以明志,将纠结缠绕的问题,从不一致观点辩论,抽丝剥茧。
李敖充分运用娴熟的历史知识为根基,而写出这本「以古现今」的小说,令人大叹过癮。
其中首先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谭嗣同与梁启超关於佛学出世与入世的讨论。
母亲是虔诚的藏传佛教徒,过去我深受影响,有着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未经深究过的办法,难免显得浮泛。
上了大学,受到老师影响,兴趣转向了另一个方向,同时如同老师说的:学术若非有益于人民,也就失去本身的价值。
一直以来,尽管明白佛教的出世,并非无所不为的消极,但因孤陋寡闻的缘故,处理不好入世与出世的问题。
我总认为,达到超脱成佛的境地,太难。
倒不如丰富知识,对於复杂的政治、经济现象,有一定程度的把握,存著一颗与人为善的佛心,也就够了。
但是,这本书却给了一个极有「近利」的解释,原先,寺庙是一个终点,也是一个起点。
这对於母亲与我之间的歧异,有很大帮助,而且佛学的博大精深,更让人有倾心钻研的动力,而不仅是狭隘地仪式上、私人性质的为己谋福而已。
另一耐人深思之处,则是谭嗣同舍生就义的意义,在书中佔了极大篇幅。
过去,少有人真正对戊戌六君子的死,给予探究。
但他们的成仁,在当代的求变风气中,确有不可轻忽的影响。
而我比较赞同,谭的死,说明了维新的不可行与革命的务必。
然而,亦如书后,关于康有为是否为一「褪色的改革」派争论,康确实是先知,他看出了革命的惨烈,预言了中国直到1960年代,依旧滴不尽的鲜血。
然而先知毕竟只能在洞识上,超越前人,却难以要局势跨过悲剧。
时代的要求,万众会相呼以应,却鲜少有人看出再接下去的难题。
况且,外在因素加在中国身上的急迫性,使得先知们注定孤独,而中国也只能一路浴血而行,在挣扎中颠颠躓躓的站起来。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小说的故事很简单,高中的历史课本上都学过,戊戌变法。
作为文科生的我背了也不下二三十次。
原本是抱着简单看两眼的心去看这本小说的,看着看着却渐渐被它吸引。
其实我总觉得它不像是一本传统意义上的小说,论情节,小说里并没有太多比历史教科书里更丰富的细节,但书中却融入了大段大段的对话:关于善因善行、关于忠奸、关于“回向”、关于“舍生”、关于革命与改良……国学、佛教、历史在这里共冶一炉,因此我读的很费劲,时常感叹读的书还是太少,文化涵养不够。
从很肤浅的角度来说,我之所以能够把它看完,是因为它不像历史书那么无聊。
历史书总是以“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在某地做了某事,该历史事件有着怎么怎么样的历史意义”的模式向我们陈述历史,虽然说清了道明了历史,但却总让人觉得无聊无趣,所谓的“意义”也不过只是某些“专家”费劲脑汁写出来的一句官方的总结性的话语。
而《北京法源寺》不同,历史的要素它一个没少,同时却告诉了我们存在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中更加内在的一些东西。
即便哪些大段大段的佛理我并不是十分明了,但是我分明的感觉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了共鸣。
即便我从未去过法源寺,但那厚厚的历史感却让我觉得这仿佛十一个巨大的历史舞台,上演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大剧。
整本书中给我的心灵带来最大的震撼的是谭嗣同,他从容赴刑场时高歌的:“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筷哉!”让人热血飞艇。
高中时期一帮女生会花痴似的指着教科书上谭嗣同的照片说:“哇塞!谭嗣同还真的挺帅的嘛!”看到谭嗣同明知可不死而决然赴死走向刑场时,我的内心也不禁高喊:“谭嗣同,你真的很帅!”谭嗣同这个人,不仅有旧式知识分子的桀骜,也有中国武士道的侠气。
革命失败后,他本有机会逃的,可是他不逃,为什么呢?他说:首先变革要有人牺牲,没有牺牲就不能激起大众的觉醒;其次,他要用牺牲证明和腐朽秩序谈改革是“与虎谋皮”,他要用自己的鲜血告诉大家,不能走改良的路了,只能革命。
他想以自己的死能将革命推上更高峰,不死未必有什么损失,死却能唤醒更多沉睡的中国人,所以他要死,而且要从容不迫的死,让他的死亡成为丰碑、引路标和灯塔;于他自身而言,这样为革命的死也让他的一生划上了圆满的句点。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3)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3)
《北京法源寺》让我印象深刻。
读完这本书,我很受启发,深深感受到禅修生活的重要性。
作者在书中详细介绍了法源寺的历史文化,描述了它在神圣而幽静的环境中沉浸在深刻的佛法中。
法源寺就像世界上一座大殿堂,它最深的角落、最早的历史、最多的佛法,历代皆有之。
在书中,作者以清晰流畅的笔触,让我体会到修行的精神。
人们在法源寺体味佛法的无穷力量,学习佛法的真谛。
我不仅收获了关于法源寺的知识,更触摸到了禅宗修行的历史文化。
在读书中,对传统佛法的深层理解,也让我充分感受到它与现代文明之间的区别。
传统佛法以谦逊、宽恕、忍辱等德性塑造人生,而现代文明着重商业文明,以物欲、竞争和权力为核心,其中也有某些优势。
书中还有一个故事,非常吸引人。
一位俗家僧人,背负着无边的担子,闯入法源寺,最终把它变成了一个包容的地方,把佛法的智慧传播出去。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印度教传教士格雷厄姆,使用其善良和勤奋来传播佛法,取得了累累硕果。
在这个混乱而虚幻的世界中,佛法以它的乐观、爱与智慧,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北京法源寺》让我感到鼓舞,我从中受到了正信的启发,更加理解了佛法的真谛。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是一部以戊戌变法为背景的历史题材小说,由李敖创作。
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对其中所描绘的人物、情节以及所传达的信息和思想有了深刻的认识。
首先,我认为这部作品最大的优点在于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深入挖掘。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将戊戌变法这一历史事件重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
同时,作者还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矛盾和冲突,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其次,作者在小说中传递了许多重要的信息和思想。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对人性的深入剖析。
在小说中,人物性格鲜明,既有坚定的变法者,也有顽固的守旧派。
他们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都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这种对人性的深入剖析,不仅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人物,也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
此外,作者还通过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传达了许多重要的思想。
例如,作者强调了信仰和坚持的重要性。
在小说中,那些坚守信仰、勇于追求真理的人物最终都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这种坚持信仰的精神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作者还通过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呼吁我们对待历史要有一个公正的态度,不要被传统的观念所束缚。
最后,我认为这部作品的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但只要我们坚持信仰、勇于
追求真理,就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
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待历史要有一个公正的态度,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为我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写一篇关于《北京法源寺》的读书分享稿
写一篇关于《北京法源寺》的读书分享稿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北京法源寺》是一部描述法源寺历史变迁的小说,作者通过描写主人公在法源寺中的经历,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
北京法源寺读后感1《北京法源寺》以袁崇焕的死亡为序,以康有为访法源寺为始,以别法源寺为终。
北京法源寺,见证了几个朝代的衰亡。
这本书以法源寺为线索,记录了许多大人物的故事,这是一些悲剧的人物,为时代生,为时代死,与其说法源寺是佛寺,不如说是一个亡灵的超渡所。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谭嗣同的死。
以前读史书只知道,戊戌六君子,却不知者六君子中有人是被迫死,有人是不甘死,有人是淡定死。
而谭嗣同,便是后者,原以为是书生形象,却发现有了几分侠骨柔肠。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何等气概,才能在死前说出这番话,何等气概,才能在大义面前放下对妻子的小爱,对父母的小孝,对朋友的小义?然而,可能是因为时代的差距,读到文后,我还是无法理解他为何非死不可。
李敖先生的解读是,谭嗣同以自己的死来证明改良之路不通,而这种证明,需要鲜血。
可我不认同,的确,改革需要鲜血,可是,改革同样需要人才。
我想不通,我反而宁愿相信李敖先生在文中梁启超对谭嗣同的质疑,他质疑谭嗣同是为君而死,而不是为事而死。
我宁愿相信这个理由。
忠君在他们心中可能代表着守旧,这个他们中任何一个都不会承认的。
也许是时代的差距,我总觉得,有信仰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不同不过是,有的人忠于君主,有的人忠于朋友,有的人忠于自己的国家,有的人忠于自己的人民,而这归于一句话就是,他们都忠于自己的信仰。
光绪是君,的确。
可是,在谭嗣同革命的岁月中,是光绪的开明和康有为的引导使得他改了方法,在一起奋斗的日子里,光绪信他,他也忠于光绪,这是君臣之义,同样,也是朋友之谊,承认为了心安而死,并没有什么不妥。
没有改良派的出现,光绪虽然毫无作为,但至少衣食无忧,不至于落得个囚禁瀛台,不明而亡。
光绪对他坦坦荡荡,他若逃走,便是树倒猢狲散,为人所不齿,在江湖中打滚了这么多年,有这么多侠义朋友的他,是断然做不出来的。
所以,从江湖的角度来说,他不可能逃;从君臣的角度来说,他也不可能逃;从朋友的角度来说,他更不可能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北京法源寺》有感
终于看完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薄薄的册子竟用了近一周的时间。
这是一本需要思考的书,每一句都要去推敲去竭尽全力的想。
很早就知道李敖这个人,但从来没有看过他任何的文字,凤凰卫视的李敖有话说,倒是看过几集,只觉得这个老头,年纪一把,却还尖酸刻薄的可以。
也曾在《康熙来了》见过此君,一副为老不尊的样子,乐于享受温香软玉在怀的老不羞。
对李敖本人,我既没有尊敬,也没有鄙视,更多是一种观众的角色,只觉得此人活得很自在,坐了几十年牢,泡过小自己几十岁的马子,还竞选过总统,这生算是活得有滋有味了。
当然“中国白话第一人”的自夸,让我觉得此人倒是有几分可爱。
最近才看了李敖的《北京法源寺》,不得不佩服李敖同志的知识渊博,其书根本就是将无数个历史故事,用法源寺作串联,以北京为背景娓娓道来。
很多典故,我知道,但不知道的不很清楚,我不知道李敖写这本小说时是否经常翻阅资料,但其对北京很多地方的描述以及各地名的历史渊源的解析,很让人佩服。
看着看着,你会有种心惊肉跳的感觉,原来脚下的北京是一个背负着如此多历史的热土。
当然书的重点并不是掉书袋,也许是信手拈来,也许是故意为之,单单其中的历史底蕴已经让人心颤不已。
但书的重点,写的是一个人的死,谭嗣同的死。
我想李敖是把自己看成一个革命者,一个他书中李十力般的人物,但他却把重点放在了谭嗣同身上。
整篇文章用来写一个人的死,写一个优秀中国人的死。
你能看到李敖与鲁迅般对国人麻木的无奈和悲哀,也能看到李敖对如谭嗣同般中国志士的敬仰,更能看到李敖自己对改变中国的愿望和为之献身的决心。
这样的李敖是值得尊敬的,因为在现在的中国,缺得不是投机倒把的商人,而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
我不知道那个在荧幕上嬉笑怒骂的李敖,和字里行间透着责任和苍凉的李敖,哪个才是真正的李敖,又或者两个都是,两个都不是。
只是很遗憾,在中国,在大陆,连李敖这样的人都很少很少了,流行的都是韩寒,郭敬明之流,风靡都是YY之众,是这个民族本身就没有产生天才的土壤,还是根本没有天才成长的空间。
百年来的中国人,衣服和服饰变了,心还是老样子,只是如鲁迅,李敖这般还出来呐喊两声的人也渐渐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