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

合集下载

SWOT海清啤酒案例分析及答案

SWOT海清啤酒案例分析及答案

[案例3] “老牌”企业的竞争海清啤酒成功的在中国西部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的C市收购了一家啤酒厂,不仅在该市取得了95%以上市场占有率的绝对垄断,而且在全省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60%以上,成了该省啤酒业界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C市100公里内有一金杯啤酒公司,3年前也是该省的老大。

然而,最近金杯啤酒因经营不善全资卖给了一家境外公司。

金杯啤酒在被收购后,立刻花近亿的资金搞技改,还请了世界第四大啤酒厂的专家坐镇狠抓质量。

但是新老板清楚的很,金杯啤酒公司最短的那块板就是营销。

为一举获得C市的市场,金杯不惜代价从外企挖了3个营销精英,高薪招聘20多名大学生,花大力气进行培训。

省内啤酒市场的特点是季节性强,主要在春末和夏季及初秋的半年多时间。

一年的大战在4、5、6三个月基本决定胜负。

作为快速消费品,啤酒的分销网络相对稳定,主要被大的一级批发商控制。

金杯啤酒没有选择正面强攻,主要依靠直销作为市场导入的铺货手段,由销售队伍去遍布C市的数以万计的零售终端虎口夺食。

金杯啤酒的攻势在春节前的元月份开始了,并且成功地推出了1月18号C市要下雪的悬念广告,铺还有礼品附送。

覆盖率和重复购买率都大大超出预期目标。

但是,金杯在取得第一轮胜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内部的管理问题。

该公司过渡强调销售,以致把结算流程、财务制度和监控机制都甩在一边。

销售团队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浮躁,甚至上行下效不捞白不捞。

公司让部分城区经理自任经销商,白用公司的运货车,赊公司的货,又做生意赚钱,又当经理拿工资。

库房出现了无头帐,查无所查,连去哪儿了都不知道。

面对竞争,海清啤酒在检讨失利的同时,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

他们认为对手在淡季争得的市场份额,如果没有充足的产量作保障,肯定要跌下来;而且海清的分销渠道并没有受到冲击,金杯公司强入零售网点不过是地面阵地的穿插。

如今,啤酒销售的旺季,也就是决胜的时候快到了,您认为海清啤酒应该怎样把对手击退,巩固自己的市场领导地位呢?[问题](1)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海清啤酒面临的环境。

中国啤酒史上最大的并购案2

中国啤酒史上最大的并购案2
并购惠泉,在战略上是一个好方案,但惠泉是个烫手的山芋,燕京会不会消 化不良? 4月5日,惠泉啤酒(600573)发布了燕京收购惠泉国有股之后的首个公告, 公告宣布第一季度预计公司将出现亏损。惠泉方面坚持认为亏损是由于原辅 材料价格上涨和销售淡季所致,是正常现象。 对于燕京来说,刚刚完成并购就面临第一季度的亏损,不知对燕京意味 着什么。据资料显示,2001年燕京啤酒的每股收益为0.428元,2002年下滑 到0.301元,2003年为0.362元,较2002年虽有上涨,但与2001年相比降幅 依然不小。可以看出,燕京的日子也并不是十分好过。目前,摆在燕京管理 层面前最棘手的就是如何尽快整合燕京、惠泉两大品牌,如何磨合两种不同 的经营理念等问题,从而促使销售业绩得到有效提升,毕竟3.6亿多元的并 购资金对燕京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对于这起“中国啤酒史上最大并购案例”,有关专家指出,国内啤酒业 的市场有效需求增长已经大幅度减慢,由上世纪80年代30%的增长速度减低 至现在的百分之十几,供过于求已成为突出现象。啤酒企业之间的兼并虽然 是一种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但从目前整个市场的行情来看,如果不考虑自 身的承受能力而盲目求大,一味并购,最终将极有可能出现“消化不良”而 使企业陷入更加艰难的处境。
惠泉能否如愿
不是危言耸听
• 在目前燕京所控股的16家啤酒企业中,百分之百 • •
更名为燕京啤酒。如燕京啤酒衡阳有限责任公司、 燕京啤酒(赣州)有限责任公司、燕京啤酒(包头雪 鹿)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从分散品牌到集中品牌,从子品牌到回归母 品牌是一个品牌做大做强的必然规律。而反观燕 京品牌的全国拓展整合手段,恰能证明这一点。 这使惠泉品牌的前景不容乐观。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得到燕京的支持,昔日 福建市场的老大—惠泉啤酒,与现在福建市场的 老大—雪津啤酒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惠泉能否 夺回霸主地位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必将加 速福建啤酒业的进一步整合

(完整word版)几个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

(完整word版)几个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

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附答案)发表日期:2010-10-18 21:49:42第五章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案例1】原告: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被告:哈尔滨圣士丹啤酒有限公司原告哈尔滨公司成立于1900年,是我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哈尔滨啤酒是该公司的主要品牌。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组建成以哈尔滨啤酒品牌为首的哈啤集团,目前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年产量达到150万吨。

近年来,哈尔滨公司在各种媒体上投入一亿多元广告费来宣传哈尔滨啤酒品牌,广告中不断以“哈啤”二字简称这个品牌,使这个品牌和“哈啤”二字的知名度日渐提高,销售区域遍布二十多个省,并远销到欧、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哈尔滨啤酒已为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熟知。

2002年,哈尔滨啤酒的单个品牌产销量在全国同业中排名第三位。

被告圣士丹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

自2002年以来,在圣士丹公司生产的多种听装、瓶装啤酒包装装潢上,有分两排印刷的四个文字,一种是“哈啤”二字在上“金酒”二字在下,一种是“哈啤”二字在上“豪酒”二字在下,这些啤酒在哈尔滨本地和外省市销售。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曾为此给予圣士丹公司行政处罚,并查封了其部分产品。

原告诉称,原告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企业。

原告生产的哈尔滨啤酒,代表了中国啤酒工业的成就,是中国知名商品;“哈啤”作为该商品特有的名称,已经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并认可。

2002年以来,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将其生产的七种商品以“哈啤”的名称在市场上销售,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

请求判令:1.被告立即停止使用特有名称“哈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50万元;3.赔偿原告为调查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68400元;4.赔偿原告的律师代理费2万元;5.以罚款制裁被告;6.被告负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原告将“哈啤”称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没有依据,“哈啤”不是注册商标。

被告商品的名称是“哈金啤酒”、“哈豪啤酒”,与原告诉称的“哈啤”无关,不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

SWOT海清啤酒案例分析及答案

SWOT海清啤酒案例分析及答案

S W O T海清啤酒案例分析及答案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案例3]“老牌”企业的竞争海清啤酒成功的在中国西部一个拥有300万人口的C市收购了一家啤酒厂,不仅在该市取得了95%以上市场占有率的绝对垄断,而且在全省的市场占有率也达到了60%以上,成了该省啤酒业界名副其实的龙头老大。

C市100公里内有一金杯啤酒公司,3年前也是该省的老大。

然而,最近金杯啤酒因经营不善全资卖给了一家境外公司。

金杯啤酒在被收购后,立刻花近亿的资金搞技改,还请了世界第四大啤酒厂的专家坐镇狠抓质量。

但是新老板清楚的很,金杯啤酒公司最短的那块板就是营销。

为一举获得C市的市场,金杯不惜代价从外企挖了3个营销精英,高薪招聘20多名大学生,花大力气进行培训。

省内啤酒市场的特点是季节性强,主要在春末和夏季及初秋的半年多时间。

一年的大战在4、5、6三个月基本决定胜负。

作为快速消费品,啤酒的分销网络相对稳定,主要被大的一级批发商控制。

金杯啤酒没有选择正面强攻,主要依靠直销作为市场导入的铺货手段,由销售队伍去遍布C市的数以万计的零售终端虎口夺食。

金杯啤酒的攻势在春节前的元月份开始了,并且成功地推出了1月18号C市要下雪的悬念广告,铺还有礼品附送。

覆盖率和重复购买率都大大超出预期目标。

但是,金杯在取得第一轮胜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内部的管理问题。

该公司过渡强调销售,以致把结算流程、财务制度和监控机制都甩在一边。

销售团队产生了骄傲轻敌的浮躁,甚至上行下效不捞白不捞。

公司让部分城区经理自任经销商,白用公司的运货车,赊公司的货,又做生意赚钱,又当经理拿工资。

库房出现了无头帐,查无所查,连去哪儿了都不知道。

面对竞争,海清啤酒在检讨失利的同时,依然对前景充满信心。

他们认为对手在淡季争得的市场份额,如果没有充足的产量作保障,肯定要跌下来;而且海清的分销渠道并没有受到冲击,金杯公司强入零售网点不过是地面阵地的穿插。

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解读随着对啤酒市场需求的增加,啤酒企业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下面,我们将分析一些啤酒企业竞争成功的案例,并解读其成功的原因。

1.百威英博百威英博是全球领先的啤酒企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多个知名品牌,例如百威啤酒、斯德哥尔摩燕京啤酒等。

百威英博成功的原因之一是在市场营销方面的巧妙策略。

他们注重品牌的建设和推广,通过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广告传播,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此外,百威英博在产品研发方面也下了很大功夫,不断推出新口味和新款式的啤酒,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2.青岛啤酒青岛啤酒作为中国最知名的啤酒品牌之一,在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其成功的原因主要在于高品质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青岛啤酒始终坚持采用优质的原材料和传统的酿造工艺,确保产品的品质优良。

此外,通过赞助各类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青岛啤酒提升了自身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在消费者心目中建立了信任和好感。

3.喜力啤酒喜力啤酒是世界知名的啤酒品牌,它的成功主要源于市场细分。

喜力啤酒针对不同目标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系列,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例如,他们推出了低度啤酒、淡香型啤酒、浓香型啤酒等多个系列,以满足不同消费者对口感和味道的要求。

此外,喜力啤酒也注重与时俱进,在推广过程中采用了多元化的营销手段,比如与知名艺人合作,做出一系列创新的广告宣传,吸引了大量的目标消费者。

这些啤酒企业的竞争成功案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1.品牌建设和品牌推广2.产品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新口味和新款式的啤酒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口味偏好。

同时,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品质和营养价值,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3.市场细分和目标消费群体的研究针对不同的目标消费群体推出不同的产品系列,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了解并研究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和需求,制定相应的产品和市场策略。

4.多元化的营销手段和宣传方式通过与知名艺人合作,赞助体育赛事和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

燕京啤酒并购惠泉啤酒案例分析

并购动因
收购价格分析
项目
2002年12月31发行前 2002年12月31发行后 2003年6月30日 2004年6月30日
股东权益合计(元)441 267 490.00
893 827 490.00
901 438 254.00 909 505 942.00
股份数
187 000 000.00
250 000 000.00
总结
本案例的并购方燕京啤酒根据自身的业务发展 和市场策略,主动出击,在中国啤酒并购热潮 中上演了一场精彩的接力棒好戏;而作为股权 转让方的惠泉啤酒的非流通股股东,通过股权 转让,不但顺利取得了资本利得收入,而且提 前分配了上市公司的滚存利润和未来收益。对 并购当事双方来说,取得了“双赢”的美好结 局。
案 燕 阐 点
述击
例 京 观 此
点处 。添
分 加


析 文


文 字 是

您 思

想 的

提 炼 ,

请 尽

量 言





并购企业简介
燕京啤酒 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于1993年在香港
上市,1997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 市。实际控制人为燕京啤酒企业集团。该集 团2003全国市场占有率10.5%,华北市场占 有率45%,北京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是国 内三大啤酒巨头之一,在世界15强之列。
目标公司的选择
燕京为什么会选择惠泉公司进行并购
中国啤酒市场中观环境分析
2003年,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啤酒生产和消费国 行业销售收入前三名为青岛啤酒、燕京啤酒和珠江啤酒 2004年,中国啤酒市场掀起并购浪潮,同业间并购在产业整合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中国啤酒业由快速增值期进入相对稳定的小幅增长期:生产厂家众多、生产能力

青岛啤酒成功案例分析

青岛啤酒成功案例分析
2、外部环境的要求。随着国内啤酒行业的飞速发展和向市 场经济体制的转换,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国外洋啤酒大举抢 滩中国市场,使国内啤酒竞争逐渐演变为国际啤酒大战;在 许多中小啤酒企业纷纷破产、倒闭的同时,
国内部分大啤酒集团迅速崛起,全国啤酒行业大集团割剧 之势已经形成。在此形势下,不发展就要落后,发展慢了 也要落后,只有加快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 败之地。
(六)市场网络建设
不变的原则与多元的方式是青啤营销网络建设的方针。
不变的原则是必须建立直供模式,将网络控制在自己手 中。直供模式的特点,概括地说就是:“门对门服务”、 “地毯式轰炸”。“门对门服务”就是从厂门到店门送货 上门,“地毯式轰炸”就是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卖啤酒的 销售点。这种直供模式是被购并企业需要“克隆”的。因 为只有这样,才能将末端市场掌握在手中,才能将细微的 市场状况掌握在手中,才能在汹涌的市场风浪中站稳脚跟。
青啤公司在发展扩张方面,早在1994年、1995年就有过尝 试,先后收购了扬州啤酒厂和西安汉斯啤酒厂,但由于当时 经验、管理、技术、外部环境等问题,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 果。从1997年开始,青啤公司在吸取了前两次并购经验的 基础上,加快了低成本扩张的步伐,通过破产收购、政策兼 并、控股联合等方式,先后收购兼并了平度、日照、平原、 菏泽、薛城、荣成、马鞍山、黄石、应城、蓬莱、芜湖、上 海等地的近40家啤酒生产企业,使企业的生产规模迅速扩 大到250万吨以上,跃居国内同行业前茅。
☆专家总结了青啤扩张战略的五大经验及启示
(一)抓住了千载难逢的购并良机。 国际上,世界大啤酒企业已开始出现多起强强联合的案例,世界啤酒
业正在向强的更强、弱的淘汰的方向发展,世界啤酒十强也从过去的产 销量最低200万吨,增加到近300万吨。这反映了一种世界范围内的大 趋势。国内,中国啤酒业正在由“春秋”走向“战国”;小型啤酒企业 纷纷亏损,过去,几乎每个市甚至县都有啤酒厂,现在这些啤酒厂90% 都处在亏损的境地;同时,曾在一夜之间占领了中国的大多数酒店和商 店的60多家洋啤,由于建厂成本高、管理成本高、市场投入高、资金消 耗高等四大症结,出现了“水土不服”,有90%以上出现了巨额亏损, 开始纷纷撤退,且大多数洋啤都在寻求与国内大啤酒企业的合作,包括 列世界啤酒业十强的大啤酒公司。这正是强势企业实施低成本扩张,壮 大自己实力的好时期。应该说,这一机遇是时不待我的,早几年的没有 出现,推后几年就会失去。要求青啤必须抓住良机,在短时间内完成国 内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这种布局还是青啤突破地域“围城”的契机。 啤酒作为讲究新鲜度的大众消费品,长距离运输既不经济又不影响新鲜 度,因而,啤酒是一直把半径150公里范围作为优选经济效益圈。青啤 的这种布局,正是在建立“优选效益圈”。只有这种“圈”多起来,青 啤才能真正成为覆盖全国的强势品牌,才能实现到2003年跻身世界啤酒 十强、十年之内成为世界第二大啤酒公司的目标。

啤酒企业竞争战略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战略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战略成功案例解读在啤酒行业中,成功的竞争战略案例是指通过有效的市场定位、品牌建设以及市场营销等手段,促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持续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以下将通过解读两个成功案例,探讨啤酒企业竞争战略的关键要素。

第一个成功案例是百威英博公司(Anheuser-Busch InBev)的战略。

百威英博是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之一,旗下拥有多个知名品牌,如百威、科罗娜等。

百威英博公司的成功之处在于其市场定位和品牌战略的巧妙运用。

首先,百威英博在市场定位上采取了差异化策略。

他们通过不断创新和投资来打造独特的产品、品牌和市场体验。

与其他啤酒品牌相比,百威英博的产品更具品质保证和口味的一致性,赢得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同时,他们还积极发展新兴市场,如中国和巴西等国家,引进和推广不同口味和文化背景的啤酒。

第二个成功案例是山西汾酒集团的战略。

山西汾酒是中国国内知名的白酒品牌,其成功之处在于坚持高品质和传统工艺,并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

首先,山西汾酒坚持高品质和传统工艺。

他们注重原材料选择和酿造工艺,保证产品的口感和品质一致性。

同时,他们还通过独特的陈酿工艺和存放环境,使产品获得更好的品质和口感。

这样的坚持赢得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和好评。

其次,山西汾酒不断提升产品差异化和附加值。

他们通过产品研发和创新,推出了多款不同口味和价格的产品,满足了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他们还注重包装设计和营销推广,将产品与文化、历史等元素结合,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身份认同感。

在合理市场定位和品牌战略的基础上,这两个成功案例中的企业还注重渠道建设和市场拓展。

例如,百威英博通过与大型超市和餐饮连锁店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渠道和覆盖范围。

山西汾酒则通过建立直营门店和加盟店等形式,增加产品的销售渠道和渗透率。

综上所述,啤酒企业竞争战略的成功关键在于市场定位、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

通过差异化策略、高品质、创新、附加值提升、渠道建设等手段,企业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取得持续的市场份额和盈利能力。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

燕京啤酒案例分析燕京啤酒成功增持“惠泉”燕京啤酒(000729、125729)公告:接中国证监会通知,公司因增持福建省燕京惠泉啤酒事项所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已获中国证监会的豁免。

点评:据悉,2004年10月8日公司与晋达国际、龚金柱、香港圣歌德奇等签订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公司将利用自有资金收购上述当事人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3556.1万股(占总股本的14.2244%),并同时约定,若本次股权转让涉及的要约收购义务未能得到中国证监会的豁免,公司则不再收购晋达国际等所持有的“惠泉啤酒”股份。

所以这次豁免申请的通过,也预示着公司增持“惠泉啤酒”股权的顺利完成。

分析人士指出,这次增持完成后,公司持“惠泉啤酒”比例达到52.3724%,大大促进燕京啤酒开发福建及其周边市场,进一步完善公司的市场布局,并为公司提供较高的利润回报。

福建雪津啤酒做价58亿RMB卖给了海外啤酒商。

对于总股本11亿不到(即使全部转股后),目前股价7元,总市值77亿。

同样的青岛啤酒,总股本与业绩基本相似,股价9元。

既然海外啤酒商认同雪津啤酒的58亿,那对于中国啤酒3巨头之一的燕京的估价就要重新进行。

而且燕京在股改中必然含权。

以10送3计,燕京的市值降下降到54亿,这对国外啤酒商已经产生了举牌购并的动力。

本书以燕京啤酒为坐标,以行业大历史为背景,真实再现燕京25年的发展历程和中国式基业长青的本土化企业经验,并阐述这样一个事实:当中国改变世界的时候,燕京啤酒也在改变着整个中国啤酒行业的天下。

目录:第1篇创业期:羚羊在狮子眼皮底下的生存篇首语燕京啤酒开天辟地三法则第1章初生牛犊洞开市场大门第1节创业艰难百战多第2节亮剑——李福成与“燕京精神”第3节一肩挑政策让李福成大展拳脚第2章市场和产品“两手都要硬”第1节蚂蚁雄兵打出“胡同效应”第2节自主研发得人才者得天下第3节大决战:狮王京城争霸第3章燕京的放弃哲学:有所为有所不为第1节天上的豪门地上的燕京第2节豪门二次被卖群雄逐鹿中国第3节燕京绝不无条件合资第4节首次并购“一瓢水”财技展宏图第4章燕京创业成功的四大要素第1节倒掉1214吨啤酒第2节三顾茅庐——科技创新与人才至上第3节三大策略——总部战略得体第4节媒体也是市场——多方位利用传播平台第2篇成长期:牵手资本图谋全国篇首语强力资本+正确战略=成功第5章上兵伐谋:燕京成长模式大起底第1节资本战略模型:“红筹”股+深圳A股第2节燕京杀手锏——“11度清爽”第3节大华北战略从北京开始起航第6章斗法:燕京啤酒的行业领先之道第1节既生瑜何生亮第2节燕京PK青啤第3节叫好的“青岛” 叫座的“燕京”第4节两个企业家的大比拼第5节青啤——夺回王位却负债50亿第6节燕京——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第7章市场布线:啤酒业三强打响全面战争第1节青啤进京赶考燕京直捣黄龙第2节华润凶猛圈地战如火如荼第3节青啤变阵华润接棒第4节燕京五大经验集一大成第3篇扩张期:进入资本运作快车道篇首语资本运营是当今企业发展的锋利长矛第8章从“双雄逐鹿”到“三国演义”第1节燕京的天时、地利与人和第2节品牌风骨依旧只待再次扩张第9章燕京啤酒资本秘笈全揭露第1节五项并购原则助扩张第2节并购后的整合模型第3节并购两“泉” 如虎添翼第4节五大战略保驾护航第5节重点突破布局全国第10章战国时代啤酒行业众生相第1节洋品牌:战争中学习战争第2节价格战惨烈行业自救成泡影第3节哈啤大跃进AB坐收渔翁之利第4节甲醛门事件粤海巧打公关战凤凰涅槊第5节蓝带啤酒走下神坛的“第一洋品牌”第4篇做局期:燕京啤酒与中外品牌的新较量篇首语燕京是影响啤酒局的最大“石头”第11章第二集团军集体雄起第1节让人心惊肉跳的金星第2节重啤华正兴学“小鸡快跑”第3节金威直捣天津喜力助阵第4节集体雄起的共同之处第12章中国啤酒杯里的外资泡沫第1节外资巨头的第三次攻略第2节AB中国扩张进行时第3节全球主席的傲慢与英博的“红盖头”第4节日企的坚守第13章燕京啤酒成长挑战的面相第1节青岛啤酒轻视不得第2节警惕华润啤酒的渗透战略第3节AB是燕京啤酒最大的威胁第4节燕京啤酒请你一路走好精英访谈:李福成与燕京啤酒的企业成长观精英访谈:中国啤酒行业大势解读1980 1980年8月13日顺义县正式组建啤酒厂现场施工指挥部。

啤酒企业竞争战略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战略成功案例解读

啤酒企业竞争战略成功案例解读“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正像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啤酒行业正在演绎着一场并购整合的精彩大戏,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步步将竞争的主题推向高潮。

不过,就在行业巨无霸驾驶着资本的战车长刀所向睥睨四顾时却发现,像赵国大将廉颇一样顽强抵抗并扭转战局的不乏人在。

他们避免了企业被兼并的命运,取得了独立的发展空间。

这些企业取得成功的秘笈是什么?是偶然的运气还是必然的结局?当我们追溯这些企业的发展历程,就如同欣赏一部华彩的乐章,通篇都跳动着闪亮的音符,而最扣人心弦人的则是激昂强劲的主旋——这就是企业的竞争战略。

正是高屋建瓴切实有效的竞争战略使这些企业在如林强手中脱颖而出。

在啤酒行业遇到全方位挑战价格战锋芒不减的今天,解读这些优秀企业竞争战略的成功因素所在,对众多在竞争中进退失据随波逐流的弱势企业应该有所启迪。

案例1:哈啤——品牌战略卓尔不群哈啤走过了百年历史,在过去的长时间中,哈啤只作为一个地方企业悠然独处。

但近几年来,哈啤老树新枝,突然焕发出一种青春朝气,在后方巩固的基础上又稳步扩张。

从1994年的8万吨经过不到10年发展成了百万吨级规模。

经营业绩斐然的哈啤在资本市场上也不落俗套,使各股东资本大幅溢价成功套现而退,其戏剧性的结局直看得行业中人瞪目结舌。

多年来,以李文涛总经理为首的哈啤集团苦心孤诣地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导致今天取得博弈的彻底胜利。

哈啤作为中国第一的百年老店,其历史可追溯至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因此哈尔滨的民风中浸淫着一个多世纪的啤酒文化。

睿智的哈啤人透彻地参悟到这种历史文化的与这一特定地域的消费者的情感联系,他们透过商标、广告语、宣传品、展示厅、啤酒广场的内容设计赋予哈啤这种特定的文化内涵,极大地彰显了哈啤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高贵儒雅的形象,勾起了众多家乡人的怀旧情绪,豪饮哈啤成了众多哈尔滨人的精神皈依,哈啤品牌获得了普遍的认同。

完全竞争的例子

完全竞争的例子

完全竞争的例子【篇一:完全竞争的例子】案例1:背景资料: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啤酒第一产销大国,啤酒市场进入成长性。

入世之后,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正以势不可挡地涌入中国,与急需增强资本优势开拓国际国内市场的中国啤酒企业展开合作,互相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开拓中国啤酒市场。

外资第一次大规模进入中国啤酒市场是在20 世纪90 年代初期,50 多家外资啤酒品牌全面进军中国,当时国内大多数大中型啤酒企业被外资控股或收购,市场上出现大量外资啤酒品牌。

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啤酒市场地方保护严重、价格战等一系列恶性竞争,绝大多数外资啤酒企业水土不服,大规模撤出中国市场。

中国加入wto 后,外资又纷纷重新抢滩中国啤酒市场。

现在,外资在策略上已经比较成熟和现实,找到更为可行的介入方式——“改用资本说话”,绝大部分采用参股控股国内强势企业的策略。

目前,我国三大啤酒品牌(青岛、燕京和珠江)都有外资参股控股。

这样,啤酒市场在外资推动下,新一轮的品牌整合将渐次展开,寡头垄断竞争格局有可能出现。

分析人士指出,就啤酒业而言,国际啤酒市场趋于饱和,近10 年增长缓慢。

中国啤酒市场有很大潜力,每年有5%——10%的增长。

中国人均消费量约19 升,如果要达到国际中等人均消费水平30 升,我国啤酒产量将达到4000万吨的规模,市场空间巨大。

随着啤酒产品结构的改善和西部、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进一步挖掘,啤酒市场,尤其是中低档啤酒市场的春天会再次来 20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进入中国啤酒行业的外资为什么大规模撤出中国?中国加入wto后,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际资本涌入中啤酒市场一旦形成寡头垄断竞争格局,对啤酒价格、产量的影响如何?分析思路:啤酒市场竞争可以看作是完全市场竞争,这是因为:目前啤酒行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市场上的生产厂家众多,普通大众都是消费者;如果没有品牌的差异,啤酒这种产品可以看作是无差异的,市场信息传播也基本是无障碍的。

正是由于市场的完全竞争,导致一些恶性的竞争结果,如竞相降价、产品质量下降、地方保护主义等,外资在这种恶性竞争下无利可图,所以大规模撤出中国。

【精品】几个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

【精品】几个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

几个反不正当竞争法案例【案例1】原告:哈尔滨啤酒有限公司被告:哈尔滨圣士丹啤酒有限公司原告哈尔滨公司成立于1900年,是我国最早的啤酒生产企业,哈尔滨啤酒是该公司的主要品牌。

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该公司组建成以哈尔滨啤酒品牌为首的哈啤集团,目前是东北地区最大的啤酒生产企业,年产量达到150万吨。

近年来,哈尔滨公司在各种媒体上投入一亿多元广告费来宣传哈尔滨啤酒品牌,广告中不断以“哈啤”二字简称这个品牌,使这个品牌和“哈啤”二字的知名度日渐提高,销售区域遍布二十多个省,并远销到欧、亚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哈尔滨啤酒已为国内外广大消费者熟知。

2002年,哈尔滨啤酒的单个品牌产销量在全国同业中排名第三位。

被告圣士丹公司成立于2000年5月。

自2002年以来,在圣士丹公司生产的多种听装、瓶装啤酒包装装潢上,有分两排印刷的四个文字,一种是“哈啤”二字在上“金酒”二字在下,一种是“哈啤”二字在上“豪酒”二字在下,这些啤酒在哈尔滨本地和外省市销售。

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曾为此给予圣士丹公司行政处罚,并查封了其部分产品。

原告诉称,原告是有一百多年历史的企业。

原告生产的哈尔滨啤酒,代表了中国啤酒工业的成就,是中国知名商品;“哈啤”作为该商品特有的名称,已经被广大消费者熟知并认可。

2002年以来,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将其生产的七种商品以“哈啤”的名称在市场上销售,给原告造成了经济损失。

请求判令:1.被告立即停止使用特有名称“哈啤”的不正当竞争行为;2.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50万元;3.赔偿原告为调查侵权而支付的合理费用68400元;4.赔偿原告的律师代理费2万元;5.以罚款制裁被告;6.被告负担本案诉讼费用。

被告辩称,原告将“哈啤”称为知名商品特有名称,没有依据,“哈啤”不是注册商标。

被告商品的名称是“哈金啤酒”、“哈豪啤酒”,与原告诉称的“哈啤”无关,不构成对原告的不正当竞争。

再有,原告诉请赔偿的损失没有计算标准,开支的调查费与本案无关,其诉讼请求应当驳回。

啤酒市场战役案例

啤酒市场战役案例

啤酒市场战役案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这啤酒市场战役的故事。

你们知道不,就像一场激烈的球赛,各大啤酒品牌那可是拼得你死我活啊!比如说百威和青岛,那真的是巨头之间的对决啊!
有一次在一个热闹的夜市,百威的促销员小李和青岛的促销员小张就碰
上面了。

小李喊着:“百威啤酒,口感醇厚,大家快来尝尝啊!”小张也不甘示弱,大声吆喝:“青岛啤酒,经典美味,才是你们的最佳选择!”嘿,这竞争多激烈啊,这场景像不像两个武林高手在过招?
还有啊,雪花啤酒也不是吃素的。

他们想出各种创意营销策略,举办啤
酒节,那场面,真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这不就跟一场盛大的派对似的?
再看看那些小品牌,它们也在努力挣扎着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呢。

就好
像在丛林中努力生存的小动物,虽然力量小,但也有自己的办法。

这些啤酒品牌可不单单是在拼味道,还在拼价格、拼包装、拼宣传。

哇,这战斗可真是全方位的啊!这不就跟打仗一样,要考虑战略、战术。

其实啊,啤酒市场战役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也有好处呢。

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能喝到各种各样不同口味的啤酒。

那我们消费者不就是这场战役的裁判吗?决定谁能笑到最后。

我觉得在这场啤酒市场战役中,没有永远的赢家,只有不断努力、创新的品牌才能长久立足。

谁能真正抓住消费者的心,谁才能在这场战役中脱颖而出啊!。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摘要:一、山东绿豆沙啤酒垄断经营案例背景1.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发展历程2.垄断经营的概念和特点二、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垄断经营策略1.价格垄断2.市场垄断3.生产垄断三、山东绿豆沙啤酒垄断经营的影响1.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2.对市场竞争的影响3.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四、我国政府对垄断经营的处理1.反垄断法规的制定和实施2.对山东绿豆沙啤酒垄断经营的查处3.反垄断执法力度的加强五、山东绿豆沙啤酒垄断经营的启示1.反垄断对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性2.企业应遵循市场竞争原则3.政府应加强对反垄断工作的监管正文:山东绿豆沙啤酒垄断经营案例解析一、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发展历程山东绿豆沙啤酒,曾经是我国啤酒市场中的一匹黑马,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赢得了许多消费者的喜爱。

然而,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山东绿豆沙啤酒却走上了垄断经营的道路,最终导致了企业的覆灭。

二、垄断经营的概念和特点垄断经营是指一个企业在某个市场领域内,通过价格、产量、市场分配等手段,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份额的行为。

其特点包括:市场进入障碍高、价格非理性、产品质量下降等。

三、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垄断经营策略1.价格垄断:山东绿豆沙啤酒通过统一制定价格,限制了市场竞争,使消费者失去了选择权。

2.市场垄断:山东绿豆沙啤酒利用其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排挤其他竞争对手,垄断了市场。

3.生产垄断:山东绿豆沙啤酒控制了原料供应和生产设备,限制了其他企业的进入。

四、山东绿豆沙啤酒垄断经营的影响1.对消费者权益的影响:由于价格垄断,消费者无法享受到合理的价格,权益受到损害。

2.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垄断行为排挤了其他竞争对手,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

3.对产业发展的影响:垄断经营导致产业缺乏竞争,创新乏力,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五、我国政府对垄断经营的处理1.反垄断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反垄断法规,对垄断行为进行严格规范。

案例19青啤、燕啤“山东淮海战役”实战青岛啤酒集团2000年进军北京

案例19青啤、燕啤“山东淮海战役”实战青岛啤酒集团2000年进军北京

案例19 青啤、燕啤“山东淮海战役”实战青岛啤酒集团2000年进军北京,收购了北京五星双合盛啤酒和北京三环啤酒。

青岛直捣燕京老巢北京,迫使燕京奋起反击;也在2000年,燕京在山东分别于7月和12月兼并了山东莱州啤酒和山东无名啤酒。

2001年燕京收购三孔啤酒,给青岛啤酒统一鲁啤的梦想设置了极大障碍。

在安徽,香港华润集团收购了圣泉啤酒集团;在山东,银麦啤酒、趵突泉啤酒蚕食市场;在连云港,三得利王子啤酒威胁不小。

青啤、燕啤“山东淮海战役”实战案例。

1战局分析青岛啤酒在淮海经济区成立淮海事业总部,拥有五家公司,年产量近40万吨。

优势分析:1.是国内啤酒行业的著名品牌,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离总部青岛近,可以作为坚固的大后方。

2.五家公司分布在徐州周边地区,依据“销地产”在销售地生产 的营销策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彼此可以相互依托,互为犄角,在市场战略的防护和攻守方面有不可多得的优势。

劣势分析:1.目前产量总和较低,所有只能及一个三孔的产量,市场覆盖率不够,容易造成市场份额丢失;2.资金少、底子薄。

多数厂家都是在烂摊子的基础上投资改造起来的,没有太多的资金和大范围的市场运作能力;3.远程异地的营销能力减弱,对三孔等对手的强势进攻,会在诸如盐城、宿迁等市场上失去优势;4.腹背受敌,处在西有安徽的华润圣泉,北有山东的燕京三孔、无名、银麦,东有连云港三得利王子的包围之中。

燕京啤酒燕京是啤酒市场的黑马,股市表现优良。

优势分析:1.资本雄厚,在五家上市的啤酒企业中,其股票获利最高,正在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2.收购的企业负债率低,且经营状况都不算太差。

如三孔啤酒是国内著名啤酒企业之一,无名的品质口碑也相当不错。

二者总产量高,都把徐州作为重点市场,在徐州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劣势分析:在徐州地区虽然知名度较高,由于其产品是高端产品,故产品的市场份额较低。

2战区分析徐州市是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啤酒年消费量在20万吨以上,城区的年消费量在8万吨左右。

市场分析成功案例

市场分析成功案例

调查结果:
消费者对塑料瓶装啤酒反映很好 虽然米勒公司通过消费者调查分析得 到了肯定的结果,但是要在全国范围内大 规模的投放市场对公司来说依然是一种比 较危险的行为,因此米勒公司在全国上市 之前选用“米勒淡啤”品牌(MillerLite) 分别在6个城市/地区进行了为期18个月的 测试市场的试验,然后根据试验结果决定 是否公司的全线产品均推出塑料瓶包装, 是否在全国范围内推出。
年龄多在30岁左右; 每天看电视3.5小时以上; 爱好体育运动。
对策:
对产品消费人群重新定位
他们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位,而定位从广告开始, 他们考虑到目标顾客的心理、职业、年龄、习惯等 特征,在广告信息、媒体选择、广告目标方面作了 很多变化。他们首先在电视台特约了一个"米勒天地 "栏目,广告主题变成了"你有多少时间,我们就有 多少啤酒"来吸引那些"啤酒坛子"。 广告画面中出现的尽是些激动人心的场面:船 员们神情专注地在迷雾中驾驭轮船,钻井工人奋力 止住井喷,消防队员紧张地灭火,年轻人骑着摩托 车冲下陡坡。他们甚至请来了当时美国最著名的篮 球明星张伯伦来为啤酒客助兴。
美国米勒啤酒的成功农经102 1611021源自 张家汝米勒啤酒的市场调查
背景
在60年代末 ,米勒啤酒公司排在美国的第八 位,份额仅占6%。与百威、蓝带等知名品牌相 距甚远。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米勒公司决定采取 积极进攻的市场战略。 啤酒业的竞争虽已很激烈,但啤酒公司营销的 手段仍很低级,他们在营销中缺乏市场细分和产 品定位的意识,把消费者笼统地看成一个需求没 有什么区别的整体,用一种包装、一种广告、一 个产品向所有的顾客推销。
三:广告的作用
广告在实现产品的定位中起到重要作 用。产品定位不但需要一个好的产品、 合适的价格,更需要一套与之相配合的 广告和包装。好的广告能起到定位的作 用,必须能有效地实现产品与顾客的沟 通。而米勒公司的针对消费人群的广告, 确实做得很完美。

啤酒营销案例分析_啤酒销售案例分析

啤酒营销案例分析_啤酒销售案例分析

啤酒营销案例分析_啤酒销售案例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啤酒市场竞争的异常激烈。

啤酒酒吧营销的方式也层出不穷,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啤酒营销案例,欢迎阅读!啤酒营销案例(一)科罗娜啤酒一、科罗娜啤酒的背景1995年我加盟飞马士集团,担任营销总监,这是一家代理国外产品销售业务的公司,主要经营进口啤酒,是科罗娜(CORONA)啤酒、米勒(MILER)啤酒的中国大陆地区的总经销商。

科罗娜啤酒是墨西哥啤酒,墨西哥是农业为主的国家,在世界上引以为骄傲的产品只有龙舌兰酒和科罗娜啤酒,在欧美很畅销。

作为进口啤酒,科罗娜啤酒与喜力啤酒在销售价格上差不多,属于进口小瓶啤酒的高档品牌。

飞马士集团只是偶然的机会拿到了科罗娜啤酒的中国大陆总经销,没有啤酒分销的渠道和经验,老板刘五一(也是普尔斯马特集团的老板)不懂营销,不愿意花钱开展全国范围的正规营销,营销费用能省就省,对经销商采取一手交钱一手给货的销售办法,墨西哥莫代罗酒厂很少提供促销品,飞马士也少有促销支持。

好在老外很认科罗娜啤酒,早在中国大陆设立总经销之前,已经有水货充实市场。

1995年公司科罗娜啤酒的年经销任务是10万箱,我加盟的时候,进口10万箱半年过去了只销售了2万箱,大量库存积压。

二、科罗娜啤酒面临的难题1. 科罗娜啤酒是进口小瓶啤酒(330毫升装),消费场所主要在夜店(酒吧、夜?会、迪厅等娱乐休闲场所),消费市场比较小,扩大市场容量必须从扩大消费人群入手;2. 科罗娜啤酒属于高档啤酒,零售价格在20-80元/瓶(当时6?0毫升装燕京啤酒24瓶/箱24元),价格高购买人数就会少,提升销量必须解决物有所值的个人消费观念问题;3. 急需树立CORONA品牌形象,作为高档品牌的喜力啤酒已经在中国销售了10年,成为高档啤酒消费者的首选啤酒,科罗娜啤酒在品牌知名度、认知度、销售渠道、市场占有率和促销等方面与喜力啤酒都差得远,与其竞争困难重重,提升竞争力必须解决差异化竞争的策略问题;3. 作为后进来的科罗娜啤酒,公司当时缺乏专业营销人员,还没有研究消费群的消费倾向和购买特点,没有针对高档啤酒的营销策略,只把科罗娜当作普通啤酒卖,提高销售能力必须解决专业技术的应用问题;4. 科罗娜啤酒的品牌知名度和主要消费场所的认知度很低,知道科罗娜的人不多,作为消费主要场所的酒吧,在中国人头脑里还处于资产阶级的藏污纳垢的场所的印象中,正经的人都不进酒吧,扩大消费群必须先解决破除旧观念的问题;5、销售渠道政策混乱,不分批发商零售商,谁给现金就给谁货,一个地区出现多个批发商,对经销商采取一手交钱一手给货的销售办法,使销售商不稳定,没有信心,提升销量必须从建立经销商的信心入手;6、在促销方面,墨西哥莫代罗酒厂很少提供促销品,中国总经销很少提供灯箱,只做点缀式的象征性的促销活动,集中有限的促销费用,突出促销品的质掩盖量的不足;7、水货冲击严重,尤其在东南沿海地区走私泛滥,批发价格混乱,经销商投机性很强,今天水货的价格低就进水货,明天水货断档了就从你这里进货,公司出货很不稳定;三、科罗娜啤酒的营销策略营销策略的核心是塑造科罗娜的品牌形象,使它扎根于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口口相传的乐于传颂的美妙故事。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啤酒垄断经营案例山东绿豆沙啤酒覆灭
摘要:
一、引言
二、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兴起与垄断地位
三、垄断带来的问题
四、绿豆沙啤酒的覆灭
五、结论
正文:
【引言】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而一些企业凭借着强大的实力和市场占有率,逐渐形成了垄断地位。

然而,垄断并非长久之计,今天我们将以山东绿豆沙啤酒为例,探讨垄断经营带来的问题以及其最终的覆灭。

【山东绿豆沙啤酒的兴起与垄断地位】
山东绿豆沙啤酒,曾经是我国啤酒市场的佼佼者,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优良的品质,迅速占领市场,成为啤酒行业的领军企业。

在其巅峰时期,绿豆沙啤酒占据了我国啤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地位。

【垄断带来的问题】
然而,随着绿豆沙啤酒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其也开始面临垄断带来的种种问题。

首先,由于缺乏竞争,绿豆沙啤酒开始忽视产品质量,一些不合格的产品流入市场,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其次,垄断地位使得绿豆沙啤酒在价格上拥有了绝对的话语权,价格一路飙升,引发了消费者的不满。

【绿豆沙啤酒的覆灭】
然而,好景不长,绿豆沙啤酒的垄断地位并未持续太久。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对垄断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大,同时,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和价格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在这些压力下,绿豆沙啤酒逐渐失去了市场份额,最终走向了覆灭。

【结论】
山东绿豆沙啤酒的覆灭,无疑是对垄断经营的一个警示。

在市场经济中,任何企业都不应该试图通过垄断来获取利益,而应该以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信赖。

啤酒方案案例

啤酒方案案例

啤酒方案案例根据您的要求,我将根据题目“啤酒方案案例”来撰写一篇适当增加字数限制的1000字文章。

根据题目,我将按照案例报告的格式来书写。

以下是正文内容:案例报告:啤酒方案案例一、引言啤酒作为一种古老且广泛受欢迎的饮品,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极高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制定一种优秀的啤酒方案成为了各大啤酒厂商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以某啤酒公司为例,介绍其成功的啤酒方案案例。

二、案例背景某啤酒公司是全球知名的啤酒生产商,其产品系列种类繁多,市场份额领先。

然而,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保持优势地位并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该公司决定制定一种创新的啤酒方案。

三、方案制定过程3.1 市场调研为了更好地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需求和市场趋势,该公司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市场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消费者对于天然、健康和独特口味的啤酒有着更高的需求。

3.2 创新研发基于市场调研的结果,该公司决定着眼于天然和独特口味的啤酒开发。

他们聘请了一支经验丰富的酿酒师团队,进行啤酒口味的创新研发。

经过多次试验和改进,他们成功开发出一种以当地原料酿造的独特口味啤酒。

3.3 品牌推广为了将新产品快速推向市场并提升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该公司采用了多种品牌推广策略。

他们利用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大规模的广告宣传,并与知名餐饮连锁店合作,推出特别饮品组合。

四、方案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实施,该公司的创新啤酒方案获得了显著的成功。

4.1 销售增长新产品的推出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销售量大幅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该公司的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

4.2 市场份额提升新产品的推出使得该公司在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拉开了一定的差距,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4.3 品牌形象塑造通过广泛的品牌推广,该公司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得到了明显改善,品牌忠诚度提升,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也得到了提升。

五、总结与启示该啤酒公司的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制定一种优秀的啤酒方案对于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企业竞争成功案例解读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正像中国历史上的战国末期,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啤酒行业正在演绎着一场并购整合的精彩大戏,跌宕起伏的情节一步步将竞争的主题推向高潮。

只是,就在行业巨无霸驾驶着资本的战车长刀所向睥睨四顾时却发觉,像赵国大将廉颇一样坚韧抵抗并扭转战局的不乏人在。

他们幸免了企业被兼并的命运,取得了独立的进展空间。

这些企业取得成功的秘笈是什么?是偶然的运气依旧必定的结局?当我们追溯这些企业的进展历程,就如同观赏一部华彩的乐章,通篇都跳动着闪亮的音符,而最扣人心弦人的则是激昂强劲的主旋——这确实是企业的竞争战略。

正是高屋建瓴切实有效的竞争战略使这些企业在如林强手中脱颖而出。

在啤酒行业遇到全方位挑战价格战锋芒不减的今天,解读这些优秀企业竞争战略的成功因素所在,对众多在竞争中进退失据随波逐流的弱势企业应该有所启迪。

案例1:哈啤——品牌战略卓尔不群
哈啤走过了百年历史,在过去的长时刻中,哈啤只作为一个地点企业悠然独处。

但近几年来,哈啤老树新枝,突然焕发出一种青春朝气,在后方巩固的基础上又稳步扩张。

从1994年的8万吨通过不到10年进展成了百万吨级规模。

经营业绩斐然的哈啤在资本市场上也不落俗套,使各股东资本大幅溢价成功套现而退,其戏剧性的结局直看得行业中人瞪目结舌。

多年来,以李文涛总经理为首的哈啤集团苦心孤诣地实施品牌战略,塑造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导致今天取得博弈的完全胜利。

哈啤作为中国第一的百年老店,其历史可追溯至1900年俄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因此哈尔滨的民风中浸淫着一个多世纪的啤酒文化。

睿智的哈啤人透彻地参悟到这种历史文化的与这一特定地域的消费者的情感联系,他们透过商标、广告语、宣传品、展示厅、啤酒广场的内容设计给予哈啤这种特定的文化内涵,极大地彰显了哈啤超凡脱俗的气质以及高贵儒雅的形象,勾起了众多家乡人的怀旧情绪,豪饮哈啤成了众多哈尔滨人的精神皈依,哈啤品牌获得了普遍的认同。

为强化品牌形象,哈啤人将精品意识贯穿于每个细节:从独具韵味的酒桶马车标识到沉稳洗炼的专用瓶型,恬淡中不失隽永,庄重中透出灵秀,消费者在浅吟低酌之间获得超然物外的视觉享受。

哈啤的品牌战略不只停留在策划和宣传,而是贯穿于企业进展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每一层面。

“一个品牌,多个品种”,企业决策者在设计产品组合时采取集中策略,使哈啤品牌迅速传播。

他们不是被动地适应细分市场,而是站在消费潮流的前头引导消费,每推出一个产品,都与现有的产品炯然不同,都带有鲜亮的个性,刮起一场消费的旋风。

尤其是大哈啤的提档升级产品“冰生态·清爽”一上市就好评如潮,成为哈啤的当家花旦,在全国食品行业评比中,哈啤小麦王和纯生啤酒分不获得金牌和银牌。

令人称奇的是,哈啤在原料选用上并未走高端路线,而是通过有效的原料组合来精工细作,达到了曲径通幽的效果,体现出酿造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2004年6月由中国质量协会等组织依照产品质量用户中意度指标评价方法,对全国要紧啤酒品牌评价的结果,“哈尔滨啤酒”分不荣获“总体中意度评价”和“品牌形象评价”第一名。

品牌价值在市场营销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现,2003年完成啤酒产量116.8万吨,同比增长22%;实现利润2.04亿元,同比增长21%;哈啤销售利润率居北方大集团之首。

企业迅速扩大后,假如信息流不畅通,会导致治理出现混乱。

为了使品牌形象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夯实治理基础。

哈啤自上世纪末就在业务流程重组的基础上,实施了资源优化系统ERP,这
一系统有效地整合了信息资源,不但能查询每一个面向结果的信息,同时还能反映中间过程从而进行治理,保证了工作的规范化和效率的提高。

2003年,哈啤集团在通过2000版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同时,还获得了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提升了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形象。

如此在哈啤包涵28个主控程序,上百个重要环境因素的复合体系得到了完善,搭建了一个畅通、高效的治理平台,建立了全员岗位作业手册,实现了动态监视和测量,有效地提高了治理效率。

哈啤品牌真正生长在了肥沃的土壤中。

哈啤集团在品牌战略取得丰硕成果的基础上加大回馈社会,又进一步扩大了品牌的阻碍力和美誉度。

赞助哈尔滨兰格足球队、“让这一个冬天动起来”、“哈啤杯”东北三省雪地足球赛、赞助延边文学奖、支持延边足球队冲甲等活动提升了哈啤良好社会形象,哈啤品牌愈加深入人心。

事实上,历史文化资源并不为哈啤所独有,但哈啤能够挖掘到位,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治理和充满亲情的消费者沟通,打造出可信赖的品质和良好的企业形象,使历史文化资源成为扩大品牌声誉的载体,引导企业走向成功,这充分讲明哈啤治理团队眼光的独到和功力的深厚。

相形之下,历史文化资源条件更优一筹的企业是否感到一丝缺撼呢?
案例2:雪津——高端战略傲视同侪
雪津关于福建人来讲是一个妇孺皆知的品牌,十多年来,雪津一直演绎着啤酒界的神话。

早在1996年,许多外资啤酒品牌大举入侵中国市场时,建厂才十年的雪津就被评为中国十大民族啤酒品牌,并连续5年蝉联福建省啤酒销量第一。

然而,1998年啤酒业的大环境也使雪津卷入了以量制胜的价格促销战中,使产品形象受到专门大破坏,品牌形象急剧下滑。

庆幸的是1999年7月,雪津新一代领导班子上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并通过两年的市场整合推广,雪津啤酒一路凯歌高奏。

凤凰涅槃的雪津得益于重新确立的高端战略。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使雪津在竞争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质量理念,他们的质量方针是以卓越的品质、完善的服务带给消费者超值的享受;他们认为质量是企业之魂,是全员参与的壮举,是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雪津还以“内铸质量,外塑品牌”作为企业工作的重心,在经营观念上,把“做大做强”转变为“做强做大”。

企业依照高端产品战略要求,建立起全省啤酒业首家技术中心,建立了原料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新奇度治理。

同时,投资近百万元建起国内一流的小型啤酒生产试验线,不断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一直处在领先水平。

2003年上半年,“非典”使啤酒行业雪上加霜,面对啤酒市
场的激烈竞争,许多厂家纷纷推出中低档产品,雪津却反其道而行之,主动退出部分大众化市场,推出融合冰啤和纯生两大高科技含量的新品——雪津天地纯生冰啤。

“雪津天地”一上市就迅速在高端市场获得畅销,在福建刮起了一阵“天地”消费旋风。

雪津的高端战略产生了良好效应,企业迅速由强到大,年底随着三明公司的扩产总产量达到了57.8万吨,实现利润总额2.5亿元,吨酒利润达到43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三倍多,销售利润率达20%,是啤酒三巨头的3倍以上。

雪津的高端产品战略靠严格质量治理来保证,首先通过供应商认证、加强物资入库检测制度、设立投料质量操纵点三道关卡,严把麦芽、大米等原辅料进货关,将口感作为质量评价的第一指标,通过不懈研究在溶解氧、瓶颈空气及高级醇操纵等难题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确保了雪津口感的高度稳定性与一致性。

为了维护高端品牌形象,2002年雪津曾壮士断腕,果断地停止向擅自低价售酒的二批商供货,足见雪津的自信与魄力。

能够使高端战略执行得如此谐调,依靠于高超的组织效率。

以陈志华总经理为首的核心团队是一支战斗力专门强的队伍,他们配合默契又目光远大,对企业的核心理念坚决不移,硬是通过不算先进的装备条件将产品打造得炉火纯青,团队合力是雪津高端战略成功的深层缘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