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9大经典设计

合集下载

摄影技巧(以佳能760D为例)

摄影技巧(以佳能760D为例)

摄影技巧(以佳能760D为例)单反十大基础摄影技巧1. 拍摄人像最常用的的拍摄模式是光圈优先(AV)曝光模式。

2. 四种最实用的傻瓜模式:“美女图像”代表人像拍摄模式。

“远山”代表风景拍摄模式。

“花儿”代表微距拍摄模式。

“跑动的人”代表运动拍摄模式。

3.创意拍摄区模式AV模式:大光圈拍摄人像,以尽可能虚化背景。

小光圈拍摄风景,以使得由近及远的景物都能在照片上清晰成像。

中等光圈,一般在微距昆虫生态拍摄中使用,以获得适中的景深。

TV模式:适合拍摄运动物体。

当被摄运动主体越靠近镜头,所要使用的快门速度越快。

晴朗的户外最常用快门1/250秒。

阴天最常用快门1/125秒。

室内最常用快门1/30秒。

高速快门1/500-1/4000秒能够凝固高速运动物体。

中速快门1/60-1/250秒适用于一般性的日常纪念照。

慢速快门1/30-30秒适用于夜景和特殊技法摄影。

M模式:焰火拍摄;光圈F8-16,快门1-2秒。

闪电拍摄;光圈F8-16,快门30秒或B门。

车灯轨迹拍摄;光圈F11-22,快门30秒或B门。

摄影棚采用闪光灯;需要根据闪光灯强度设置光圈F8-16,快门1/60-1/125秒。

P模式:相机将根据现场光线条件自动设定光圈值和快门速度,自己可以随意设定自动对焦操作,测光模式和其它功能4. 白平衡设置的技巧:为了获得更精确的色彩还原或特殊的色彩创意。

色温设定:色温是对光源的色彩属性的量化参数。

色温越低,则光源越偏橙红色。

色温越高,则光源越偏青蓝色。

当色温设定的高于光源色温时,则画面偏橙红色,反之则画面偏青蓝色。

环境色温:蜡烛2800K。

钨丝灯(白炽灯)3200K。

荧光灯4500K。

阳光5500K。

傍晚阳光4000K。

阴天6200。

日出日落2000K。

烛光1000K。

风光摄影的白平衡设置技巧:阳光下,只要将白平衡设置为日光模式,强调蓝绿色。

雪山下,白平衡采用阴天模式,雪山偏蓝色较适宜。

色彩斑斓的溶洞,白平衡采用荧光灯模式,红色很饱和,蓝色和紫色也很纯净。

单反发展历史

单反发展历史

『写在前面』单反相机,即采用单镜头反光(Single Lens Reflex)结构的照相机,其主要特点是拥有一个镜头和一块反光镜。

自从1861年出现第一份单反相机设计专利到今天,经历150余年的发展后,单反已经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相机结构。

(本文当前处于初稿状态,如有问题请回复告知,多谢各位支持!)『17世纪,单反结构的早期运用』早在单反相机出现之前,单镜头反光成像结构就已经用于得到应用了。

在一些资料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早在1685年,德国修道士约翰·图恩(John·Thun)就发表了由他设计的单反结构暗箱。

这种暗箱主要用于画家写生,可以提供正确的距离感。

早期单反结构暗箱『1861年:第一个单反相机专利』托马斯·萨顿(Thomas Sutton)是英国的摄影师、作者和发明家,曾在《摄影笔记》(Photographic Notes)杂志社做编辑。

1859年,萨顿并制造了『萨顿全景相机』。

这款相机以一枚充满水的玻璃球作为镜头,视角达到了120度。

1861年,萨顿设计了第一台单反相机并取得专利。

所以,萨顿全景相机并不是单反相机,这一点在很多中文资料中都出现了错误。

转发至微博萨顿全景相机『1884年:第一台量产单反相机』1884年,由卡滨·雷·史密斯(Calvin Rae Smith)制造的Monocular Duplex被认为是第一台量产单反相机,从外形上,这款产品与单反结构暗箱非常相似。

3卡滨·雷·史密斯Monocular Duplex单反相机19世纪末,比利时、德国、日本等国家先后生产出大画幅单反相机。

这些产品都采用腰平取景方式,并且需要手动控制反光板的起落。

其中,1896年,德国人伊比斯·谢夫马哈制造的单反相机采用了胶卷和焦平面快门,这标志着单反相机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36年:第一台35mm单反相机』1913年,徕卡(Leica)相机创始人、德国照相机设计家奥斯卡·巴纳克(Oskar Barnack)制造了第一台35mm照相机『Ur-Leica』(画幅为36×24mm)。

单反相机的原理和结构

单反相机的原理和结构

一单反相机的原理和结构銅峰电子刘根数码单反相机的全称是数码单镜头反光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缩写为DSLR。

数码单反相机专指使用单镜头取景方式对景物进行拍摄的一种照相机,拍摄者使用相机背后的光学取景框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安装在相机前段的镜头所提供的视觉角度的大小进行拍摄。

在单反相机的结构中,作为重要的是照相的反光镜和相机上端圆拱结构内安装的五面镜或五棱镜。

拍摄者正是使用这种结构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镜头的影像。

由单镜头反光相机的构造图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拍摄者就可以在取景器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这个过程有点像人们透过窗户看到外面的世界,窗户的大小便是人们看到外面景物的范围。

当拍摄者看到自己满意的角度和拍摄内容的时候,既可以按动快门。

按动快门的过程就是一个拍摄和成像的过程,术语称为曝光。

不管是胶片单反相机还是数码单反相机,曝光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反光镜向上弹起,胶片前面的快门幕帘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投射到感光部件上,使胶片或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曝光。

在按下快门的这一瞬间,光学取景器中会出现黑屏的情况(黑屏的时间根据快门的快慢而不同),之后反光镜立即恢复原状,取景器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此时已经完成了一次曝光)。

单反相机的这种构造,决定了镜头在相机的结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使用这种相机的最大优势是摄影师在光学取景器中看到的取景范围和感光元件的影像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一致。

摄影师使用不同的镜头配置可以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从具有冲击力的7.5mm鱼眼镜头到长达1600mm以上的超级远摄远镜头,都可以安装在同一台相机上,从而拍摄出效果迥异的图片。

此外,单反相机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旁轴相机的取景视觉差异,使摄影师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取景范围,选择最完美的拍摄角度。

单反相机的劣势:1.体积庞大,不方便携带2.相机的制造难度很大,工艺苛刻,价格高3.镜头虽然种类多,但同样体积庞大4.和旁轴相比快门操作瞬间有片刻的黑幕二小孔成像原理相机拥有一个很奇妙的成像结构,无论是数码单反相机还是旁轴相机,抑或是大画幅相机,他们的成像原理实际上都是简单的小孔成像。

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解析

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解析

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解析在摄影领域,单反相机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和专业摄影师的首选。

单反相机具备多种拍摄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本文将对单反相机的各种拍摄模式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单反相机。

1. 自动模式自动模式是单反相机最基本的拍摄模式,也是最容易上手的模式。

在自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调节快门速度、光圈和ISO感光度等参数,以确保照片曝光合适。

这种模式适合初学者或者快速拍摄时使用,但相机的自动调节可能无法满足特殊拍摄需求。

2. 全自动模式全自动模式与自动模式类似,但它还可以自动选择最佳的对焦点和测光模式。

全自动模式适合于拍摄一些简单的场景,如风景、人物等。

但在复杂的光线条件下,相机的自动选择可能会出现误差,导致照片曝光不准确。

3. 程序自动模式程序自动模式是一种介于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之间的模式。

在程序自动模式下,相机会根据场景自动选择快门速度和光圈,但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控制照片的亮度。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对照片亮度进行微调的情况。

4. 光圈优先模式光圈优先模式是一种重视光圈设置的模式。

在光圈优先模式下,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光圈大小,相机会根据光圈大小自动调节快门速度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控制景深的情况,如拍摄人像或风景。

5. 快门优先模式快门优先模式是一种重视快门速度的模式。

在快门优先模式下,用户可以手动选择快门速度,相机会根据快门速度自动调节光圈大小以保持适当的曝光。

这种模式适合于需要冻结运动或拍摄快速移动物体的情况。

6. 手动模式手动模式是最灵活的拍摄模式,用户可以完全手动设置快门速度、光圈和ISO 感光度等参数。

这种模式适合于对摄影技术有一定了解的用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确调整。

手动模式在拍摄复杂场景或特殊效果时特别有用。

7. 运动模式运动模式是专门用于拍摄运动场景的模式。

在运动模式下,相机会自动选择快门速度以冻结运动,以确保照片清晰。

这种模式适合于拍摄体育比赛、舞蹈等快速移动的场景。

单反相机的工艺技术与分类

单反相机的工艺技术与分类

单反相机的工艺技术与分类单反相机(Single-Lens Reflex Camera,简称SLR)是一种利用可互换镜头机身来拍摄照片的相机。

它通过反光镜反射光线来实现观景和对焦,拍摄时利用快门控制曝光时间。

单反相机的工艺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机身制造:单反相机的机身通常采用铝合金或镁铝合金材料,轻便又坚固。

机身外壳经过精密加工和阳极氧化处理,以提高机身的抗腐蚀性和耐磨损性。

2. 快门系统:单反相机的快门是控制曝光时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单反相机通常采用电子控制的快门系统,能够实现高速快门和长时间曝光。

3. 对焦系统:单反相机的对焦系统通常采用相位对焦技术,通过反光镜和对焦传感器的配合来实现对焦。

现代的对焦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对焦,并提供多种对焦方式和区域选择。

4. 光学镜头:单反相机的镜头是其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优质的镜头能够提供清晰、锐利的图像,并控制透视畸变、色差等光学问题。

单反相机使用可互换镜头的设计,用户可以根据拍摄需要选择合适的镜头。

单反相机的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 按传感器尺寸分类:全画幅(Full Frame)单反相机和APS-C(Advanced Photo System type-C)单反相机。

全画幅相机传感器尺寸与35mm胶片相同,可以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更好的画质表现;APS-C相机传感器尺寸较小,适合入门级和中档级相机。

2. 按用户级别和用途分类:入门级、中档级和专业级单反相机。

入门级相机价格低廉,功能简单,适合初学者和日常拍摄;中档级相机功能较全面,适合摄影爱好者和专业用户;专业级相机性能优秀,适合专业摄影师和需要高品质照片的摄影领域。

3. 按使用方式分类:手动对焦单反相机和自动对焦单反相机。

手动对焦相机需要用户手动调整镜头对焦,适合追求纯粹摄影乐趣和技术挑战的摄影师;自动对焦相机通过对焦系统自动实现对焦,更适合普通用户和需要快速响应的拍摄环境。

这些是单反相机的一些工艺技术和分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单反相机的技术和分类也在不断发展和更新。

单反相机的取景方式与构图技巧

单反相机的取景方式与构图技巧

单反相机的取景方式与构图技巧在摄影领域,单反相机一直以来都是专业摄影师的首选工具。

与智能手机相机不同,单反相机具有更高的画质和更多的手动控制功能,使得摄影师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思想。

然而,要想拍出一张出色的照片,并不仅仅依赖于相机的性能,更需要掌握一些取景方式和构图技巧。

一、视角的选择视角是拍摄照片时摄影师所站立的位置和角度。

不同的视角能够带来不同的效果和视觉冲击力。

例如,低角度拍摄可以突出被摄物体的威严和庄重感,而高角度拍摄则能够营造一种俯瞰的感觉。

因此,在拍摄时,摄影师需要根据主题和表达的意图选择合适的视角。

二、对焦点的选择对焦点是指在拍摄时摄影师选择的焦点位置。

对焦点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照片的主体和背景的清晰度。

一般来说,摄影师倾向于将对焦点放在主体上,以突出主体的重要性和清晰度。

然而,有时候故意将对焦点放在背景上,可以创造出一种模糊的效果,增加照片的艺术感。

三、线条的运用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

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给照片带来动感和节奏感。

常见的线条包括直线、曲线、对角线等。

直线可以营造一种稳定和平静的感觉,曲线则能够带来一种柔和和流动感。

而对角线则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动感。

因此,在构图时,摄影师需要注意寻找和利用线条,使照片更加有趣和生动。

四、黄金分割法黄金分割法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技巧,可以将画面分为三个部分,使照片更加平衡和美观。

黄金分割法的原理是将画面分为两个垂直和两个水平的线,然后将主体放在这些线的交叉点上。

这样做可以使照片更加和谐,避免主体过于集中或者过于偏离中心。

然而,黄金分割法并不是一种绝对的规则,摄影师可以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要进行调整和变化。

五、前景的运用前景是指照片中距离摄影师最近的物体。

合理运用前景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例如,在拍摄风景照片时,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物体作为前景,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此外,前景还可以起到引导视线和增加照片的立体感的作用。

单反相机简介

单反相机简介

单反相机简介简介单反就是指单透镜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

单透镜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

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影像。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不存在视差单反机由于整个成像系统(对焦与拍摄)为一个镜头所以不存在视差也就是说取景和成像是一致的。

(传统机子多为旁轴式取景)其次由于采用一个成像系统为一个镜头所以协调反应比一般的机子反应快,所以单反机对高速运动的物体拍摄较好(不会因为相机反应迟钝错失佳景)再次,单反机由于采用了换镜头组成不同的摄影系统比如说你可以换广角镜、可以加长镜头、也可以加色片、还可以选用微距离镜头等等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

你不会因为机子镜头受限错失美景。

优秀的镜头最后一点,由于单反机多采用了纯天然的水晶或萤石打磨的镜头所以价格就比一般的玻璃以及塑料镜头贵多了。

甚至有些采用了超声波马达调节镜头比机械式震动更小有些还有自己的防抖专利(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中带有IS标志的)特别是佳能EF系列镜头中带红线的就是所谓的纯天然萤石镜头贵的一个镜头在3-5万之间。

优势及常见品牌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 CMOS 传感器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

相机产品摄影创意拍摄方案

相机产品摄影创意拍摄方案

相机产品摄影创意拍摄方案引言摄影是一门艺术,通过相机记录瞬间,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视角。

而相机产品的摄影创意拍摄方案,则是通过对相机本身的特点、功能和造型的合理运用,以及与主题、场景的搭配,来创造出独特、有趣和富有创意的摄影作品。

本文将为你介绍一些关于相机产品的摄影创意拍摄方案。

1. 玩转相机的造型相机产品有着各种各样的造型,从经典的黑色胶片相机到时尚的无反相机,每一款相机都有其独特的外观。

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相机的造型来创作有趣的摄影作品。

例如,你可以将相机放置在冰淇淋或是其他有趣的物体上,通过透视和角度的变化,营造出令人惊喜的画面。

或者,你也可以将相机放在魔术师的手中,让魔术师似乎在变戏法般地出现了一个相机。

2. 利用相机的焦距和景深特性相机产品通常具备不同的焦距范围和景深调节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性来创造出有趣的摄影作品。

例如,你可以选择一个较长焦距的镜头,将镜头对准一个小的物体,然后打开光圈,仅保留这个物体清晰,背景模糊。

这种技巧可以突出主题物体,营造出浪漫或神秘的氛围。

另外,你也可以尝试使用广角镜头,将大片的背景纳入镜头,创造出广阔的视觉效果。

3. 利用相机的功能特性现代相机产品提供了多种功能和特性,如高速连拍、定时拍摄、HDR 等。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功能特性,拍摄出独特的照片。

例如,你可以使用高速连拍模式,捕捉到一串动态的画面,让观众感受到时间的流动。

或者,你可以设置长时间曝光,拍摄夜空中的星轨,创造出神秘和震撼的效果。

4. 与主题、场景的搭配摄影创意并非只关注相机产品本身,与主题和场景的搭配同样重要。

你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如自然风光、城市街景、人物等,与相机产品进行有趣的结合。

例如,你可以将相机放置在摩天大楼的顶端,搭配城市的景观,创造出富有张力和震撼的画面。

或者,你也可以将相机藏在树叶中,拍摄鸟类在树枝间的飞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结论相机产品摄影创意拍摄方案可以通过对相机造型的巧妙运用,焦距和景深特性的合理调节,以及功能特性的合理利用,创作出各种有趣、富有创意和独特的摄影作品。

不同摄影场景的单反相机设置技巧

不同摄影场景的单反相机设置技巧

不同摄影场景的单反相机设置技巧摄影是一项综合技术与艺术的领域。

摄影师通过单反相机捕捉和记录世界上的各种场景,无论是风景、人物、动物还是静物。

然而,在不同的摄影场景中,需要采用不同的相机设置技巧来达到最佳的拍摄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摄影场景,并提供相应的单反相机设置技巧。

1.风景摄影风景摄影是指拍摄自然景观,如山脉、河流、湖泊和森林等。

在拍摄风景时,远景和景深是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相机设置技巧:-使用广角镜头:广角镜头可以捕捉较宽的视角,以展示风景的宏伟和广阔。

-使用较小的光圈(大F值):较小的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使前景和远景都保持清晰。

-尽量使用三脚架:三脚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防止照片模糊。

2.人物摄影人物摄影是指拍摄人的形象和表情。

以下是一些相机设置技巧:- 使用中焦镜头:中焦镜头(如50mm)适合人物摄影,能够更好地捕捉人的面部特征和表情。

-使用较大的光圈(小F值):较大的光圈可以产生浅景深,使人物突出于背景之中。

-使用高ISO值:在较暗的环境下,使用较高的ISO值可以增加相机的感光度,减少模糊。

3.动物摄影动物摄影是指拍摄野生动物或宠物。

以下是一些相机设置技巧:-使用长焦镜头:长焦镜头可以让你在远距离拍摄动物,而不会惊扰它们。

-使用快速的快门速度:动物经常活动,所以使用快速的快门速度(1/500秒或更快)可以冻结动物的动作。

-使用连拍模式:连拍模式可以连续拍摄多张照片,以捕捉动物的不同姿态。

4.静物摄影静物摄影是指拍摄静态的物体,如艺术品、食物和办公用品等。

-使用小光圈(大F值):小光圈可以增加景深,使整个物体都保持清晰。

-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使用较长的曝光时间可以捕捉细节,特别是在低光条件下。

-使用灯光和反射板:利用灯光和反射板来突出物体的形状和纹理。

这些相机设置技巧只是提供了一些指导,你可以根据具体的拍摄环境和个人需求进行调整。

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尝试,你将逐渐掌握不同摄影场景的单反相机设置技巧,并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德国PRAKTICA F.X3型、mat型和EDIXA FLEX型、

德国PRAKTICA F.X3型、mat型和EDIXA FLEX型、

/ 2022.08德国PRAKTICA F.X3型、mat型和EDIXA FLEX型、mat reflex s型四款系列化135单反相机图文|雨晨倩世界照相机的发展,从早期的古董相机时代到经典相机时代。

1970年前后,开始进入到现代相机流行的新时代,其主要的标志是平视旁轴35mm相机逐渐淡出了相机市场,代之而起的是135、120单反相机和彩照热的兴起。

现代135单反相机流行的初期,以全金属、全机械、结构复杂、功能完善、品牌众多、机型众多为主要特征,这些相机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国家。

135单反相机成为当时流行的机种,它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图1 宾得135单反相机图2 普拉提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现代135单反相机的确立和流行,应该始于1957年日本旭光学公司(宾得公司的前身)首推上市的ASAHI PENTAX(图1)。

该机的主要特点是:全金属全机械制造;五棱镜眼平取景器;布帘快门B、1s~1/1000s;标准的M42螺纹接口;安装有Takumar 55mm F2高素质大口径镜头;有手动M和自动A光圈转换;反光镜可以瞬时复位。

日本宾得公司首创的这台设计先进、功能完善、结实耐用的135单反相机,也就成为世界M42螺口135单反相机具有标志性和结构、功能标准化的基本模式。

此后,宾得公司生产的系列化M42螺口135单反相机深受广大摄影爱好者的欢迎,风行多年、历久不衰,时至今日,M42螺口135单反相机已成为经典135单反相机收藏、研究和使用的热门。

现代化135单反相机标志性和标准化的模式是由宾得公司推出的ASAHI PENTAX M42螺口单反相机所确立,时间是1957年。

追根溯源,这款宾得螺口135单反相机可以认为它是1938年德国KW公司推出的普拉提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的延续和一脉相承(图2)。

这台采用腰平取景设计的普拉提弗莱克斯135单反相机,其外观和结构既不同于1936年世界第一款德国依哈格公司的爱克山泰,也与苏联1936年的斯波特135单反相机的外观和结构有本质上的不同,这是一款全新设计的135单反相机。

单反相机远景拍摄技巧与构图建议

单反相机远景拍摄技巧与构图建议

单反相机远景拍摄技巧与构图建议相机是现代摄影师的最重要工具之一,而单反相机则是专业摄影师常用的设备。

单反相机具备更高的像素和更广的动态范围,让摄影师能够更好地捕捉到远景的细节和美景。

在远景拍摄中,技巧和构图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单反相机远景拍摄的技巧和构图建议,帮助摄影爱好者们提升自己的摄影水平。

一、选择合适的镜头在远景拍摄中,选择合适的镜头至关重要。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广阔的远景,能够捕捉到更多的景物,给人以开阔的感觉。

长焦镜头则适合拍摄远处的景物,能够拉近距离,突出主题。

根据拍摄的需求,选择合适的镜头是成功拍摄远景的第一步。

二、利用前景增加层次感为了增加远景照片的层次感,可以在前景添加一些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是树木、花草、建筑物等。

通过在前景添加元素,可以让画面更加生动,给人以立体感。

同时,前景元素还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让观众的目光自然地被引导到远处的主题上。

三、注意光线和天气光线和天气是影响远景拍摄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拍摄时间时,可以选择早晨或傍晚,这个时候的光线柔和,能够给远景照片增添温暖的色彩。

此外,如果天空出现云朵或日落时的云霞,可以给远景照片增加一些戏剧性和浪漫的元素。

但是,在拍摄时要注意避免直射的阳光,以免出现过曝的情况。

四、运用线条和对角线构图在构图时,可以运用线条和对角线来增加画面的动感和层次感。

例如,可以利用道路、河流或树林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自然地浏览整个画面。

对角线则可以创造出一种动态的视觉效果,增加画面的张力。

通过运用线条和对角线构图,可以让远景照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

五、远景拍摄的细节处理在远景拍摄中,细节处理是非常重要的。

在拍摄时,要注意保持画面的清晰和细节的丰富。

可以使用较小的光圈和较长的曝光时间,以保持景深和细节的清晰度。

此外,还可以运用后期处理软件,对照片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饰,以突出远景的细节和美感。

六、不断练习和尝试最后,要不断练习和尝试。

宾得相机历史

宾得相机历史

PENTAX宾得相机的历史回顾2008-11-15 01:38:12要点:1)Pentax 是日本单反相机缔造者。

其他几大家都比Pentax 要晚上近10 年才开始进入单反领域。

2)Pentax 历史,就是35mm 单反主流发展史。

不了解宾得的历史,就是不了解单反历史。

3)众多的相机厂家中,只有Pentax 是以单反起家的。

所以没用过宾得的单反,就不算用过单反。

4)Pentax 一开始就以小和精工细作闻名。

所以小巧精悍从1950 年就开始了。

5)Asahiflex II b 的可靠瞬间回落式反光镜,SP 的TTL 测光,ES 的光圈优先自动曝光等都在世界单反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

6)Asahi Pentax 用的固定五棱镜眼平取景器成了后来单反相机的标准设计。

7)Pentax 代表单反打败了德国旁轴,稍后也打败了德国单反!8)Pentax 一直到1975 年的销量都是世界之最,并且还延续到80 年代初期。

9)Pentax 从1950 年到1975 年的二十五年螺口系统是单反世界中最辉煌的时代。

那时的世界的单反市场是Pentax 时代。

10)日本相机四大家族中只有Nikon 是国营单位。

11)M37 的Takumar 镜头都是预设光圈镜头。

M42 的有预设,半自动和全自动光圈镜头,其中S-M-C 和SMC Takumar 是可以配合全开光圈测光的镜头。

以下是正文/info/showarticle.php?id=5078-----------------------------------------大话宾得Pentax 的早期单反相机- M37, M42 系统作者:fruitbear发表时间:2007.3.27以前说过不少的M42 螺口大家族中其他成员的历史,却一直没写领头羊Pentax。

因为它不但是日本单反相机的缔造者,而且是对世界单反相机发展贡献最多公司。

所以要说宾得,就要把它放在更高一级的全球单反市场中来说,只限于螺口本家恐有不当。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老式相机!

史上最经典的十大老式相机!

史上最经典的⼗⼤⽼式相机!史上最经典的⼗⼤⽼式相机!1. 徕卡M3徕卡M3素以浪漫著称的法国⼈曾经拍摄了⼀个短⽚:⼀位盲⼈被⼈搀扶着⾛在街头,⼀位妙龄少⼥⾛过,他嗅了嗅说:“夏奈尔”;路经⼀辆豪华轿车,车门⼀响,他随⼝说:“奔驰!”路边⼀位摄影者按下了快门,快门清脆⽽柔滑地⼀响,他不假思索地说:“徕卡!” 徕卡?对,就是徕卡,相机中的劳斯莱斯!⼀个曾经与奔驰、万宝龙并称为德国⼯艺三⼤代表的品牌,⼀个代表男性沉稳、历练、勇⽓以及兢兢业业、⼀丝不苟等诸多品⾏的品牌。

徕卡拥有令⼈艳羡的贵族般传统:⽬前最流⾏的135相机最初就出⾃徕卡的门下,这⼤⼤改变了摄影的⽣态环境,摄影记者们终于扔下了笨重的⼤画幅相机,拿起徕卡奔赴⽕线。

上世纪30年代之后,国际环境⽇趋恶化,先后爆发了中国“九⼀⼋事变”以及西班⽛内战,这成就了以罗伯特·卡帕为代表的战地摄影记者以及以坚固耐⽤、成像质量优异、便于维护的徕卡相机。

当时很多美国部队随军摄影师都配发了徕卡相机,著名的巴顿将军就是徕卡⽤户中的⼀员。

根据美军规定,遇到紧急情况(如即将被俘)时必须破坏随⾝的装备,相机也在其列,⼀般情况下美军⼠兵往往⽤锤⼦或枪柄砸毁相机,不过这对徕卡相机来说却并不实⽤,使⽤徕卡的随军记者往往需要将⼿榴弹绑在相机上才能炸毁徕卡相机。

M3就是在这样的传统中诞⽣于1954年——当时欧洲刚刚⾛出了战争后的萧条。

徕卡将积累的全部技术储备都⽤在了这台相机之上,相机采⽤了坚固的黄铜制作机⾝,各项技术指标都⾸屈⼀指,他不仅确⽴了徕卡M系列相机的地位,也奠定了战后测距式相机(俗称旁轴相机)时代的基本格局,从1954年投产到1966年停产期间,累计产量超过20万台。

徕卡M3推出以来,不仅在摄影界,甚⾄在政治界、演艺界等各个圈⼦⾥,都是⾝份、地位、品位的象征,⼀些⽤户对⿊⾊相机边缘磨出的黄铜⾊情有独衷,⽽另外⼀些⽤户则对徕卡M3特有的快门声⽆法释怀,摄影界的摄影⼤师们更是将徕卡M3视为掌上明珠。

尼康AUTO头详解

尼康AUTO头详解

Nikkor数十年来精品不断,从普及型的变焦套头到极限型的顶级牛头,无忌上已经介绍得不少,泡菜们想必也已经相当熟悉。

无奈碍于国内开放历史和经济条件,对70年代前的Auto镜头了解不多,也没有系统介绍的文章。

出于兴趣,本菜对Auto关注已久,收集过大部分市场上常见的Auto头,发个帖子以期抛砖引玉,水平浅薄难免疏漏,希望坛子里的方家、资深不吝赐教尼康1959年高姿态发布大F专业单反相机,由此拉开了F王朝的序幕。

F卡口在当时起点相当高,令人瞩目。

开放光圈取景、自动收缩光圈曝光方式使F卡口可以经过不断的完善一致沿用至今,也因此得以留下近半个世纪的积累:当年最早一批F卡口老镜头在今天仍然能无保留地发挥作用,我们也有幸可以完整地领略光学技术40多年来一点一滴的进步,体会进步的艰辛。

与大F同时期发布的第一批有4只镜头:Auto S 3.5cm/2.8、Auto S 5cm/2、Auto P 10.5cm/2.5、Auto Q 13.5cm/3.5,这四兄弟有个名字叫“Tick mark lens”,外观上跟后来的Auto有点小区别:使用英尺标示和代表红外距离标志的红色字母R。

这一套四支最初的Auto镜头现在已经成了收藏的珍品,无处寻觅。

加上稍后还发布了一只超广角nikkor-O 2.1cm/4。

F卡口系列镜头正式走入人们的视野,而且一开始就涵盖了从超广到中长焦段。

这里要提一提“Auto镜头” 的完整定义:自动收缩光圈的F卡口镜头。

----换言之,当时的一些F卡口镜头如nikkor-O 2.1cm/4、nikkor-T 105/4,因为没有配置自动光圈,并不能称为Auto头。

非Auto的F卡口镜头出的极少,是F家族里的绝对少数派。

不算PC移轴镜头和固定光圈的折返镜头,非Auto 的F卡口镜头一共只推出过3只:nikkor-O 2.1cm/4,Micro nikkor 5.5cm/3.5,nikkor-T 10.5cm/4。

12款经典定焦头推荐

12款经典定焦头推荐

12款经典定焦头推荐说到定焦头,就不得不说到大光圈带来的焦外成像(虚化效果)了。

对于很多摄影玩家和专业发烧友来说,出色的虚化效果一直是大家所追求的,特别是在人像拍摄方面,定焦头更是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有了“定焦无弱旅”这句话,而这句话也被大家奉为至理名言。

下面请看小编的介绍。

定焦准确,焦内锐利,焦外柔和(尼康50/f1.4G镜头)一般喜欢定焦头的朋友,都会拿来拍人像或是静态小品,那种虚化的效果非常漂亮,令人惊叹。

而定焦头的优势也非常明显:1,一般而言,越小的变焦可带来更好的画质。

2,定焦头有着非常出色的虚化效果。

3,定焦头有着非常好的便携性。

这就使得定焦头在市场颇受摄影玩家们的青睐。

最令P粉骚动的宾得三公主而在定焦头这块,一直有着超经典的产品存在,其中最惹人关注的就要数宾得的三公主了,它们分别是FA43mm/1.9Limited、FA77mm/1.8Limited和FA31mm/1.8Limited,这三款定焦头可以说创造了宾得定焦头的神话,也是P粉多年来一直梦寐以求的三款定焦头,而大家更是亲切的成为它们为三公主。

除了宾得以外,尼康和佳能的定焦头同样表现出色,特别是尼康的85 1.4D IF,更被大家称为“人像皇”,其成像是典型的焦内锐利,焦外柔和,色彩好。

除了这些外,市场上实在有太多经典的定焦头了,下面小编带大家一起去看看目前市面上还有哪些经典定焦头是值得大家拥有的。

网友直呼"人像皇" 尼康85mm/f1.4D出炉提起尼康AF85mm F1.4D IF镜头,相信广大尼康爱好者都对其非常熟悉了。

笔者最近了解到这款镜头的最新价格为6900元,比较平稳,有需要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尼康AF85mm F1.4D IF是目前尼康系统中非常适合人像拍摄的镜头之一,随着AF105mm F2 DC以及AF135mmm F2D镜头的逐渐停产,这只镜头的地位逐渐上涨。

为了能够制造出更加出色的虚化效果,该镜头配有开放型圆形大光圈!而且,因为它还采用尼康内组对焦(IF)方式,对焦相对来说更加快捷。

单反相机的关键参数

单反相机的关键参数

照片的亮度是由曝光决定的 曝光程度的不同,会使照片过亮或过暗
■正确曝光
■曝光不足
曝光的原理
高光溢出和暗部缺失的例子
■高光溢出的例子
■暗部缺失的例子
完全正确的曝光是不存在的 在掌握曝光的基础后,选择自己认为看上去非常舒服的照片
(一)光圈
光圈是用来控制透过镜头进入机身 内感光面的光量,是镜头的一个极其重 要的指标参数,光圈通常在镜头内。它 的大小决定着通过 镜头进入感光元 件的光线的多少, 通常我们用F值 来表达光圈的大小。
■快门速度 0.5秒
快门速度的作用和效果2
采用低速快门拍摄
采用2秒的低速快门 拍摄的示例。汽车 的大灯和尾灯延长 为流动的光束
快门速度优先曝光 (F8,2秒)
不同的快门速度能给我们带来 完全不一样的拍摄效果,如果您对 此有兴趣可以去尝试各种不同的快 门速度所带来的不同效果
可以通过光圈值的变化,自由地控制成像效果
打开 F4

光圈叶片 F5.6
光圈值
缩小 F22

(二)快门
快门是照相机用来控制感光片有效曝光 时间的机构。是照相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结构、形式及功能是衡量照相机档次的 一个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快门的时间范围越 大越好。秒数低适合拍运动中的物体,某款 相机就强调快门最快能到1/16000秒,可轻松 抓住急速移动的目标。
1.快门特性 1 :控制进光量
快门的速度单位是“秒”。常见的快 门速度有:1 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 1/500 1/1000 1/2000等。相 邻两级的快门速度的曝光量相差一倍,我 们常说相差一级。如1/60秒比1/125秒的 曝光量多一倍,即1/60秒比1/125秒速度 慢一级或称低一级,1/60秒的曝光量是 1/125秒曝光量的2倍。

单反相机的基本使用

单反相机的基本使用

3
4
5
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
正确持机方法和拍摄姿势
左手托,右手握,手肘内收,保持稳定
8
9
常用的拍摄参数
10
• 感光度(ISO),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感 光度越高图片越亮;
• 光圈(F),控制进光量和景深,光圈越大图 片越亮,景深越浅(F2.8>F8);
• 快门速度,在其它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快门速度 越慢图片越亮,速度越快拍动态人物不会花, 光线暗要用慢速快门配脚架,安全快门一般是 镜头焦距的倒数;
• 白平衡(WB),初衷是将白色物体还原为白 色,光线色温环境不同图像的色彩还原就需要 调整,如果调整不当图片容易出现严重的色偏。
11
12
快门速度1/10秒和1/400秒 13
快门速度6秒
14
光圈变化
15
F3.2
16
白平衡
17
18
自动
阴天
白炽灯
日光灯
19
常用拍摄模式
场景 自动 ISO手动设定或自动,白平衡手动或自动 TV 快门优先,快门手动设定,光圈自动调整 AV 光圈优先,光圈手动设定,快门自动设定 M 手动模式,光圈快门均手动设定 B B门,手动控制快门时间(超长时间快门) P 程序自动
一.单反相机的结构 二.正确持机方法和拍摄姿势 三.常用的拍摄参数 四.常见的拍摄模式 五.对焦(合焦)模式、测光模式 六.构图场景照片的构图参照、九宫格构图
1
单反相机的结构
单镜头反光式照相机主要结构特点: ✓可以更换的镜头,取景和成像共用; ✓反光板和取景观察用的棱镜; ✓图像记录和采集元件。
2
20
对焦模式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反相机9大经典设计单反结构从发明到现在,已经有了百年历史,在这百年之中,单反一步步的完善发展,终于从最初简陋难用的木头盒子变成了现在人人都能用的平民产品,我们此前说过相机史上的八大雷人设计(链接在此),那么这次我们就说说单反史上一直延用至今的九大经典设计。

单镜头反光镜设计,始于1861实际上单反这个结构出现的非常非常早,甚至早到了相机出现之前,学过美术的朋友们都知道那个利用一片玻璃反射而临摹实物的创作方法,这就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单反结构了,在照相术发明之后,1861年,英国人托马斯·萨顿(Thomas Satton)则发明了具有相似结构的,于摄影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装置有45°角反光镜的照相机,那时候还没有出现胶片,所以感光材料使用的是涂抹了卤化银的干板。

托马斯萨顿的第一台单反相机2010年最先进的数码单反相机,从基本结构上来讲,与1861年的先祖完全没有区别,单反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

进入镜头的光线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

早期的SLR照相机必须以腰平的方式把握照相机并俯视毛玻璃取景。

毛玻璃上的影像虽然是正立的,但左右是颠倒的。

为了校正这个缺陷,现在的眼平式SLR照相机在毛玻璃的上方安装了一个五棱镜。

这种棱镜将光线多次反射改变光路,将影像其送至目镜,这时地影像就是上下正立且左右校正的了。

取景时,进入照相机的大部分光线都被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五棱镜,几乎所有SLR照相机的快门都直接位于胶片的前面(由于这种快门位于胶片平面,因而称作焦平面快门),取景时,快门闭合,没有光线到达胶片。

当按下快门按钮时,反光镜迅速向上翻起让开光路,同时快门打开,于是光线到达胶片,完成拍摄。

然后,大多数照相机中的反光镜会立即复位。

135相机因为体积较小,所以使用了五棱镜把光路折成眼平的,而中画幅相机如果想做成类似的五棱镜光路则重量体积和成本都相当的高,得不偿失,因此大多还是腰平的(不过少部分中画幅相机也配有眼平取景器),大画幅相机则非常简单,镜头直接在皮腔之后的毛玻璃上成像,精确的调焦完成之后再装上胶卷后背拍照。

五棱镜平视取景设计,始于1948我们现在使用单反相机,通常都是把机器举到眼前,通过机背上的取景器窗口来取景,这种使用方式叫做眼平取景(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喜欢把相机挂在胸前或者平端着直接按快门偷拍对面走过来的美女,这种手法叫盲拍,一般都是色狼和大师才会使用),而最早的单反却并非如此,限于设计上的原因,摄影师需要弯腰,从相机顶上才能看到取景器的内容,这种取景方式也叫腰平取景或者俯视取景,也正因此,早期摄影师大多有腰肌劳损之类的小毛病,人到三十就开始力不从心,非常可怜。

五棱镜平视取景相机光路图,1镜头;2反光板;3快门;4胶片;5磨砂玻璃对焦屏;6菲涅透镜;7五棱镜;8取景器接目镜1948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个厂商在相机顶上画了一个圈,东德蔡司(CZJ,carl zeiss jena,也叫耶纳蔡司,是2战之后美苏分裂德国的产物)生产了史上第一台五棱镜平视取景单反相机Contax S,它最终确立了135单反相机的典型结构,一个镜头,有一个反光镜,然后有一块五棱镜将光路回转了一下,一方面将俯视光路变成平视,另一方面将取景的像左右正过来(俯视取景的时候像是左右相反的),2010年最先进的数码单反相机,从取景的基本结构上来讲,与它1948年的先祖完全没有区别的。

五棱镜内部光路作为相机生产大国,日本的第一台五棱镜平视取景结构相机是Asahi Optical(旭光学,后来公司更名为Pentax,就是大家很熟悉的宾得)在1952年推出的Pentax 67,这是一台中画幅相机,本段作为课外小知识补充了解,不要求掌握。

蔡司的另外一大贡献是在成像的毛玻璃(学名叫对焦屏)和五棱镜取景器之间加入了一块儿菲涅尔透镜(Fresnel Lens)来提高取景器亮度方便对焦,这个设计自此之后就成为单反相机的固定设计,拧下任何一台单反相机的镜头,从反光镜箱里面往取景器上看,你都能看到菲涅尔透镜独有的一圈圈的花纹。

2010年最先进的数码单反相机,在这一点上,与它1948年的先祖也是完全没有区别的。

多废话几句说说五棱镜(这东西淘宝上能买到,大概10块钱一个,国产凤凰或者是海鸥上用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找找)。

五棱镜是一个用一整块玻璃切削而成的有5个反射面的棱镜,用以把光束折射90度。

光束在棱镜内反射两次,可以把影像的左右颠倒过来,这个结构被称为五棱镜眼平取景器(pentaprism eye-level viewfinder ).五棱镜的实际样子五棱镜内的反射并非由完全内反射造成,由于光束是以少于临界角(critical angle)进入,两个反射面是镀上反射物料以造成镜面的反射效果,而两个传递面则镀上防反光涂层以减低反射。

五棱镜第5面则在光学上不会被使用,现代相机上使用的五棱镜则常常会在反射面上以真空镀膜技术镀上一层银膜并且在外面覆盖黑色的保护涂层以加强反射效果。

理论上讲,五棱镜的反射视野率是100%的,不过限于成本和机内空间还有产品的市场定位等等原因,大多数单反相机的视野率并不会做到100%(取景器视野率也是区分专业和准专业机身的一个标杆),近年来在厂商丧心病狂的削减成本的做法下,还出现了以五面镜代替五棱镜组成光路的单反相机,这种相机的取景器常常会显得比较暗淡,不如五棱镜那么明亮,代表机种就是佳能的EOS 400/450(网购最低价510元)/500(网购最低价56599元)/550D这一串,总而言之便宜没好货就是了(当然也有类似于奥林巴斯E330之类用特殊的五面镜结构来达到Liveview功能的情况,这种做法不常见)。

反光镜即时回弹结构,始于1954现在朋友们用单反,都是这样的体验:取景,半按快门对焦,然后按下快门拍照,取景器里面黑一瞬间,然后继续取景拍下一张。

这是一个很自然且连续的过程,如果按下快门按钮拍照,取景器一黑,接着黑,依旧黑,继续黑,非要你再按个其他的按钮才能继续取景呢?会不会让人抓狂?这就显出反光镜即时回弹结构的重要性了。

早期的单反相机取景和拍摄要分几步的,反光镜要要给快门上弦之后才会落下,光圈和旁轴镜头一样是全手动的,要先开到最大光圈取景,在昏暗的腰平毛玻璃上对焦,然后折算一下光线,调到你想要的那一档光圈,按快门,咣当一声巨响后眼前一片漆黑,至于到底没有拍到你想要的东西就只有洗出来之后才知道了。

SLR是如此的麻烦,以至于大部分记者宁可用大中副新闻机也不碰单反,卡帕,布列松那一代人也没有用SLR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SLR实在是太不成熟。

直到1954年Pentax做出了Asahiflex IIb,才有了第一部的反光镜即时回弹单反相机,这样,135单反相机才算是真正的进入了实用化的阶段。

Asahiflex IIb宾得这家公司虽然近几年不行了,但是在早年的相机市场上那可是响当当的日本一霸,技术开发上也很有点锐意进取的意思,1957年,旭光学推出了Asahi Pentax,这是日本首台135固定式五棱镜眼平取景单反相机。

这台相机一改当时传统的旋钮式过片设计,引入了在徕卡M3(1954)和尼康S2(1955)上广受好评的快速过片扳手,再加上取自Asahiflex IIb的即时回弹反光镜和微棱镜对焦屏,最后还有通用性极好的M42螺口,Asahi Pentax一经推出即受到市场的热烈追捧,盛名之下,以至于旭光学当机立断的把公司名字从Asahi Optical改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Pentax。

Asahi Pentax超过1/2000秒的高速焦平面快门:始于1960快门速度是衡量单反相机性能的一大标杆,一般家用机也就在最快1/4000秒,专业机会做到1/8000秒甚至1/12000秒,当然这都是说的机械快门和电子控制机械快门,在数码单反出现之后,使用充放电时间来控制的电子快门那快起来就基本没边了,只要CMOS/CCD本身性能够好,成十万分之一秒也完全不是问题。

随着技术的发展,快门也在消亡之中,目前很热的单电就完全不需要快门了,单电拍照时发出咔嚓咔嚓很像快门的玩意儿,其实应该叫快门遮光片,完全起不到快门控制曝光时间的作用了,这也许就是传说中的心中无码的最高境界?快门是相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相机通过控制快门的开启时间来控制胶片的曝光时间,按照安装位置来分的话,常见的快门有镜间快门(leaf shutter)和焦平面快门(focal plane shutter),按照行走方向来分有纵走快门和横走快门,按照快门材质来分又有布帘快门和钢片快门,总体来讲,没有在单反上用镜间快门的,横走快门和布帘快门的速度很难做到太高。

因此,现在的顶级机身上已经是纵走焦平面快门一统天下,至于快门叶片的材质则从早期的钢片发展到蜂窝钛合金片,再到现在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叶片,整个一个材料科学的发展缩影。

虽然焦平面快门出现的非常早,但是速度却怎么也做不快,早期最好的是Ihagee生产的127幅面相机VP Exakta所用的快门,速度范围从1/25秒到1/1000秒,加上B门和T门,这个快门在当时非常先进,直到1960年,才由柯尼卡开发的单反Konica F超过。

Konica F搭载了名为Hi-Synchro的纵走幕帘快门,最高速度为1/2000秒,闪光同步为1/125 秒。

在当时为最快。

想想直到七十年代,最快的专业相机也不过是1/1000秒而已(要到71年的佳能F1才有1/2000的横走金属幕帘快门)。

那个,虽然柯尼卡现在也见不着了,可当初那可也是日本相机界赫赫有名的一号人物,远的不说,就说柯尼卡巧思RF 就是敢称胜似徕卡的M卡口旁轴机。

但是因为这个快门制造麻烦,而且太出色了,没有其它的制造商跟进。

( 柯尼卡从1953年开始花了7年来研制这部快门,另外从1955年开始花5年研制机身。

)碰巧的是,在1957年左右,一个日本发明家独立的研制出一个新颖的快门。

他试图向各大公司推销自己的发明。

Mamiya很感兴趣并做了两年的研究。

但是,Mamiya最后没有生产这部快门。

Mamiya觉得非常抱歉就把这部快门介绍给Copal。

Copal在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的财力支持下对这部快门进行了彻底的开发。

同时Konishiroku(Konica)和Mamiya 也把自己的快门技术提供给Copal。

Konica的Hi-Synchro快门对Copal的影响很大。

不久Asahi Kogaku(Pentax)加入了联盟,然后到了1961年,第一部Copal Square I 开发出来了. 当时,只有Mamiya,Konica和Pentax才能用这部Copal快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