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松门镇育英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基础知识复习练习(无答案) 浙教版

合集下载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以及对应测试

浙江版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以及对应测试

一、教学目的1.复习稳固第一章知识点2.第一章练习稳固二、上课内容1. 知识点理解与稳固2. 练习稳固,习题分析第一章知识点梳理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

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防止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1.图2.表3.计算机图像4.公式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提醒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一样,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

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

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一样,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复习

科学八年级(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基础知识复习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第1节:空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参见书本P35页图2-3)(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或不变或增大)(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至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此外还有少的、,以及其它杂质。

3.空气中各成分的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氧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氮气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二氧化碳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液态氮可作冷冻剂稀有气体供给生物呼吸;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第2节: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凝固时成_______状______色固体。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5.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

6.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①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其中MnO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与生命》复习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与生命》复习

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空气与生命》复习§1、空气、氧气与氧化知识要点1. O2的检验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药品选用、现象、结论)3.首先测得空气组成成分的人;空气成分;4.空气中几种成分的利用;5.气体观察与闻的方法;6.氧气物理性质;7. 碳、磷、硫、铁、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及产物特征、化学方程式;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为什么要在瓶底铺少量细沙或水?为什么要把铁丝擦“光亮”?为什么绕成螺旋状?9.呼吸作用10.呼吸作用与燃烧的异同点;1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的性质、氧化物;12.燃烧、自燃、燃烧条件、灭火条件13.简易酸碱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A.空气B.CO2 C.O2 D.H2O2.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一瓶无色气体中,木条复燃,说明这瓶气体是()A.CO B.CO2 C.O2 D.SO23.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常温下化学性质最稳定的是()A.N2B.O2 C.CO2 D.Ar4.下列没有利用空气的是()A.生物体呼吸B.食品包装时充氮气防腐、保鲜C.燃烧液化气煮饭D.工业上液化空气制氧5.组成空气中的成分含量最多的是()A.N2B.O2 C.CO2 D.稀有气体6.下列不属于氧化的是()A.呼吸作用B.燃烧木炭烤火C.饭菜腐烂D.水电解7.燃烧时不会污染空气的燃料是()A、煤气B、煤C、氢气D、木炭8. 7. 食用油在锅内着火,关掉火源后,火仍不熄灭。

这时灭火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浇水 B,盖严锅盖 C.把油倒入水槽 D.用灭火器9.下列物质不属于氧化物的是()A.H2O B.H2SO4C、P2O5D、Fe3O410.加油站必须粘贴的标志是:()A B C D二、填空:1.首先测得空气组成成分的人是();空气成分中主要是()和(),还有()、()、()以及()。

2. 氧气是一种()色、()味的气体,常温下(填容易或不容易)()溶解在水里,密度比空气()。

八年级科学下 第二章 章节知识点

八年级科学下 第二章 章节知识点

八年级下章节知识点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一、空气1、空气的组成(按体积分): N 2:78% O 2:21% 其他气体:1%(CO 2:0.03% 稀有气体:0.94% 其它气体和杂质:0.03%)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水 压入集气瓶的体积数为氧气的体积数(2)实验现象:a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水进入集气瓶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3)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1/5,剩余气体主要是:N 2(4)误差分析原因:a 、装置漏气 b 、红磷的量不足 c 、没冷却到室温 d 、导管没有灌满水3、氧气的用途:(1)氧气:供给人呼吸和支持燃烧(2)氮气:超导实验,化工原料,作保护气,食品充氮防腐剂等(3)二氧化碳:作冷却剂保存食品,人工降雨,制气水、纯碱、尿素等可用于灭火。

(4)稀有气体:作保护气,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激光技术,液氮冷冻机等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2、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较活泼) 一些物质与氧气反应时的反应现象、反应表达式及注意点物质(颜色、状态) 反应现象 反应表达式木炭 (灰黑色固体) (1)在空气中发出红光(在氧气中发出白光) (2)放热 (3)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碳+氧气 二氧化碳C + O 2 CO 2 硫 (淡黄色固体) (1)在空气中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蓝紫色火焰) (2)放热 (3)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氧气 二氧化硫 S + O 2 SO 2 红磷 (暗红色固体) (1)在空气中产生黄白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耀眼的白色火焰)(2)放热(3)产生大量的白烟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 P + O 2 P 2O 5 铁(白色固体) (1)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2)放出大量的热(3)生成黑色固体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Fe + O 2 Fe 3O 4结论:氧气的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最新-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浙教

最新-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2章 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浙教

第2章 空气与生命班级 姓名1.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氮气约占 78% ;氧气约占 21% ;二氧化碳约占 0.18% 。

2.氧气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 不易 溶于水的气体, 支持 燃烧(助燃性),密度比空气 略大 ,通常用 排水集气法 和 向上排空气法 来收集。

3.二氧化碳是一种 无 色, 无 味, 易 溶于水的气体,本身不燃烧也 不支持 燃烧, 不供给 呼吸,能和水反应生成 碳酸(H 2 CO 3) ,遇到 紫色石蕊试液 变成红色。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 大 ,通常用 向上排空气法 方法来收集。

通入到澄清石灰水内变 浑浊 ; 方程式为 Ca (OH )2+ CO 2 =CaCO 3 ↓+H 2O 。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会造成 温室效应 。

.实验室里制取氧气的方法有:分解 H 2O 2 和加热分解 KMnO 4 或 KCl O 3 (1) 2H 2O 2 ====== 2H 2O + O 2↑ (2) 2KMnO 4 ====== K 2MnO 4+ MnO 2 + O 2↑(3) 2KCl O 3 ======= 2KCl + 3 O 2↑ 工业上用 分离液态空气 制取氧气。

6.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反应中,用二氧化锰作为 催化剂 ,它的作用是 改变反应速率 ,本身的 质量 和 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改变。

7.我们把物质和 氧 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我们把 发光 、 发热 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 燃烧 ,如果这种反应以极快的速率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就会引起 爆炸 。

而自燃是 缓慢氧化 引起的。

8.可燃物自燃的2个条件是 温度 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 有充足的氧气 。

9.质量守恒定律从宏观上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总和 。

从微观上看,就是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 、 原子个数 和 原子数目 既没有改变也没有增加,所以可知在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 原子 而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分子 。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复习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复习

第二章复习地球的“外衣”----大气复习目标:1.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层,气温、气压的观测,大气压存在及气体和液体的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2.掌握气压对天气的影响。

3.物质比热的概念,季风的形成及对降水的影响。

4.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要点:27、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把大气层分为五层: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

28、对流层的特点:1)在大气的最底层,在赤道和两极的厚度不同,赤道厚度为17—18千米,两极为8—9千米。

2)显著的对流运动和充足的水汽,使对流层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29、短时间内近地面的大气温度、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

刮风、下雨、雷电等都是天气现象。

30、空气的温度叫气温,描述当地空气的冷热程度。

是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之一。

31、测量工具:温度计,单位:摄氏度(℃)。

32、为什么将温度计放在百叶箱内:1)百叶箱内的气温比箱外低;2)百叶箱内的温度波动比较小,所以更能反映真实的气温。

33、一般情况下:一天中温度最高出现在午后2点,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34、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并且很大。

35、大气压的大小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原因:大气的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6、1标准大气压=1.01×105帕=76厘米汞柱=760毫米汞柱=10.3米高水柱37、气体的压强随流速的增大而减少,液体也与之相同。

38、大气压的特点:1)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减小;2)在同一高度的不同区域,大气压的数值也不一定相同3)在同一地点的不同时间,大气压也会不同。

39、大气压对天气的影响:高气压控制多晴燥天气;低气压控制多阴雨天气。

40、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增大时,液体的沸点升高;当气压减小时,液体的沸点会降低。

41、利用大气压工作的生活用品:真空压缩保存袋、吸尘器和离心式水泵。

材料:吸尘器工作原理(起尘、吸尘和滤尘)吸尘器靠电动机高速驱动风机叶轮旋转,使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

2021 2021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

2021 2021年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复习 浙教版

2021 2021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复习浙教版2021-2021年八年级科学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复习浙教版2022-2022年8年级科学第二卷第二章空气和生命知识点回顾浙江教育版1.二氧化碳的测试方法: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药品选用、现象、结论)3、首先测得空气组成成分的人;空气成分;4、空气中几种成分的利用;5、气体观察与闻的方法;6、氧气物理性质;7.硫、铁、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产物特征及化学方程式;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前为什么要在瓶底铺少量细沙或水?为什么要把铁丝擦“光轻?为什么是螺旋形伤口?9.呼吸10.呼吸作用与燃烧的异同点;11.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中氧的性质和氧化反应产物;12.氧气实验室制备方法(三种)、化学方程式、采集方法及原理;13.高锰酸钾制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4.催化剂15.氧气工业制法原理:16.燃烧、自燃、燃烧条件和灭火条件17。

简易酸碱灭火器原理(化学方程式);18.“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9.化学方程式配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20.吸入、呼出气体成分变化;21.呼吸系统组成、呼吸道组成22.呼吸原理23.体内和体外的气体交换是什么?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什么?肺泡气体交换的结果是什么?24.碱石灰的组成及作用25.光合作用的原材料、条件、产品和能量转化(关于光合作用的几项探索性实验)26。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27。

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再分解的化学方程式和测试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酸溶液的检查;28.氧气循环,臭氧形成化学方程式,影响臭氧层的化学物质29。

碳循环,“温室效应”的原因和后果30。

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31.什么是可吸入颗粒物?有何危害?32.酸雨形成和建筑物侵蚀的化学方程式;33.列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34。

将6.5gkclo 3和MnO 2的混合物放入一个大试管中,加热以产生氧气。

反应后,冷却试管并称重,留下4.58g固体物质。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复习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复习

科学八年级下第二章第4-6节复习课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本章强调了探究学习方式的运用,在知识内容处理上,力求以探究形式呈现出来。

复习过程中,特别注意突出实验环节,调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培养学生观察、思维和动手能力。

通过这一节课的复习,拓展深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整合,建构知识体系,并为探索新知识做好铺垫。

2、复习目标:(1)了解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过程。

(2)了解动植物的呼吸。

(3)了解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产物及其重要意义(4)了解二氧化碳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5)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6)知道自然界的氧循环和碳循环,认识自然界的物质间的转化。

(7) 知道臭氧层的作用及其保护。

(8)知道温室效应的成因和利弊,树立环保意识。

3、教学重点:(1)建立模型概念,借助模型认识自然界的事物,从而建构知识系统。

(2)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过程4、教学难点:建立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与转化的模型5、教学准备:课件二、过程设计(一)复习导入课件材料1:大气中氧浓度呈下降趋势澳大利亚研究人员测量发现,在过去20年中,空气中的氧浓度正在呈略微下降的趋势。

研究人员发现,滞留在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有近一半是因矿物燃料燃烧后所释放的。

矿物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不仅要耗费掉一定数量的氧气,而且还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碳。

在过去的20年里,砍伐森林是造成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快速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好在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产生一定量的氧气,抵消了部分耗损氧气,这便是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耗损量比人们预料的要少的原因。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原有知识,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由生活问题过渡为科学问题,从而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复习知识,建构知识系统1、自然界中的氧循环讨论:在大自然中,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哪些?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有:(1)各种燃料的燃烧(2)生物的呼吸(3)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1)人体的呼吸:问题: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哪些器官构成?课件:呼吸运动模型,学生表述人体的呼吸过程。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生物部分复习提纲

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生物部分复习提纲
产生氧气的途径: 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保护臭氧层
1. 臭氧的化学式:O3
2.来源:O2====2O O+O2=O3
3.臭氧主要集中在距地面20-30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称为臭氧层。
4.物理性质:蓝色,带有腥臭气味的气体,不溶于水
5.化学性质: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不定
6.作用:阻挡和削弱紫外线,对生物有保护作用
二氧化碳+水 有机物(主要是淀粉)+氧气
2.实质:1)物质转化:把简单的无机物制成了复杂的有机物。
2)能量转化:把太阳能(光能)变成贮存在有机物里的化学能。
3.意义:1)是一切生物和人类的物质来源
2)是一切生物和人类所需的能量来源
3)是一切生物和人类获得氧气的重要来源
阳光(光能)

二氧化碳
4.活动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将原有的淀粉消耗光】第二天,用两张大小相等的铝箔纸在叶片的相同位置从上下两面盖严,并用回形针固定,【设置对照试验,证明绿叶光合作用需要光】然后放到阳光下照射。
植物没有明显的呼吸过程,但也会呼吸
6.呼吸运动是生物体与空气之间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作用是生物体细胞内的有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及其他产物,同时把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生命活动的能量释放出来。
文字表达式:葡萄糖+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2.5 光合作用
一.光合作用的过程
1. 概念:绿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
肺泡中的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毛细血管,同时毛细血管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
4.呼吸运动:吸气与呼气依靠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和舒张而产生的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八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提纲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一.空气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料;液氮冷冻或麻醉作用的原;保存食品;植物光合(不会燃烧,不助燃)剂(人工降雨);灭火二氧化碳的利用:制冷于医疗麻醉术;制造低温环境,用稳定作保护气;激光技稀有气体的利用:性质元素构成人体蛋白质的主要氮气的利用:氮元素是;支持燃烧(助燃性)氧气的利用:提供呼吸空气的利用:烧消耗氧气)(利用红磷在空气中燃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二氧化碳会使澄明空气中含有二氧化碳收集人呼出的气体,证检测空气:酸铜粉末变蓝色%水蒸气能使白色的硫水蒸气和其他杂质:浊%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约氧气:)%(约氮气:)及确定:空气的组成(体积分数.4.30.03.030.9405/121/5478.2空气组成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

二.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性质:⎩⎨⎧,比较活泼,有氧化性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态为淡蓝色,不易溶于下无色无味,液态和固氧气的物理性质:常温2.呼吸作用:⎪⎩⎪⎨⎧++−−−−−−→−+动提供能量意义:为生物的生命活能量水二氧化碳氧气表达式:葡萄糖过程产物,同时释放能量的生二氧化碳、水或其他机物与氧反应,最终产概念:生物细胞内的有酶(每一个活细胞内)3.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氧气、着火点燃烧的条件:可燃物、、爆炸剧烈氧化:如燃烧蚀、生物的呼吸作用缓慢氧化:如金属的锈**物质在氧气中燃烧4.氧气的工业制法:⎩⎨⎧膜分离技术分离液态空气法5.灭火与自救1)先报警,切断电源,然后向邻居求救2)几种灭火器:⎪⎪⎪⎩⎪⎪⎪⎨⎧酸碱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沫灭火器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三.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1.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分解反应()化合反应(B A AB AB B A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氧气氯化钾氯酸钾氧气二氧化锰锰酸钾高锰酸钾氧气水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二氧化锰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步骤: 查、装、定、盛、点、集、移、熄气体装置的选择: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制备装置:固固加热型或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八下2

浙教版 科学知识点 八下2

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空气与生命一、空气里有什么1、空气的成分:一般来说是比较稳定。

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实验:(1)向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各滴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可观察到盛有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变浑浊,而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未变浑浊,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较多。

(2)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的气体中,可观察到木条在盛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时间更长,说明空气中含较多氧气。

(3)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可观察到玻璃片上出现水珠,而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无水珠,说明人呼出的气体中含较多水蒸气。

由此可见:空气的成分和人呼出气体的成分有所不同。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测定原理:利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红磷燃烧消耗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注:为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此实验应注意以下几点:a、装置不漏气;b、导气管中先注满水;c、红磷应足量;d、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2)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

(3)讨论与思考①为什么红磷必须过量?红磷熄灭后瓶内还有残余的氧气?如果红磷的量不足,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答:红磷过量,燃烧才能比较完全地消耗瓶内空气中的氧气,但不能完全消耗,原因是氧气含量低时,红磷在这样的实验条件下不能继续燃烧,所以红磷熄灭后瓶内仍有少量残余的氧气。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则不能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反应掉,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不到原空气体积的1/5,导致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②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大还是偏小?答: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当集气瓶内氧气耗尽时,瓶内压强减小,瓶外空气会进入集气瓶内,导致进入水的体积减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

③导管事先未注满水,会引起测量结果如何改变?答:导管未注满水,燃烧冷却后进入的水有一部分留在导管中,所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减少,故测得氧气的体积减少,测量结果偏低。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解析

《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解析

初中科学【八下】【第2章】空气与生命知识点总结及同步练习目录第i节空气一一1、空气的成分——2、空气的利用----第2节氧气和氧化一一1、氧气的性质——2、呼吸作用与氧化——3、氧化反应----4、燃烧一一5、灭火与火灾自救——第3节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一一1、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一一2、利用分解反应制氧气——3、质量守恒定律----4、化学方程式一一5、化学方程式与计算一一第4节生物是怎样呼吸的一一1、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2、动物的呼吸——3、植物的呼吸——第5节光合作用一一1、光合作用的过程一一2、二氧化碳——3、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 - 第6节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一-1、自然界中氧的循环一一2、保护臭氧3、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一一4、温室效应——第7节空气污染与保护一一1、空气污染一一2、酸雨——3、保护空气一一【知识点总结】一、空气的成分1、空气的发现:法国科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2、空气的成分: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按体积氮气占78%,氧气21 %,其它气体1 % (氦、氖、氩、氙等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水蒸气以及其它杂质0.03 %)。

3、检测空气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实验原理二氧化碳检测「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aOH+C0=CaC(3+HO氧气检测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O 点燃CO 2水蒸气检测能使白色的硫酸铜粉末变监色C U SO4+5H2O=C U SO4.5H2O空气中氧气含量检测利用空气的各气体化学性质不同,选择仅与空气的氧气发生反应,不与空气中其他气体发生反应,且反应后不生成气体,利用反应时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从而使气压减少的原理。

4P+5Q 点燃2P 2Q4、实验一空气中氧气含量检测1)目的: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2)原理:磷+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3)器材:集气瓶、燃烧匙、橡皮塞、弹簧夹、乳胶管、玻璃导管、烧杯等;4)原料:红磷;6)实验步骤1. 检查装置气密性;2. 集气瓶中装入少量水,将集气瓶分为5等分;3•点燃燃烧匙中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4. 等红磷燃烧停止,温度降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7)实验现象1. 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2. 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原空气体积的1/5;8)现象分析1. 红磷燃烧产生五氧化二磷;2. 红磷燃烧时集气瓶中氧气被消耗,集气瓶压强减少,所以水进入集气瓶;9)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约占1/5的体积10)实验原理理解:与氧气发生反应且不能与空气中其它成分发生反应;反应生成物不能生成气体;11)实验误差的偏少分析1. 装置漏气;2. 加入的药品的量不足;3. 反应时间短;4. 反应完毕后,没有恢复到常温;5. 插入燃烧匙的速度缓慢;6. 导管一端没有事先注满水; 12) 实验设计 1.实验前,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的水? ( 3点)2•点燃红磷后,为什么要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2点)3. 放入燃烧匙的红磷,为什么要足够? ( 1点)4. 实验后,为什么瓶内有残余氧气? (1点)5•燃烧前,为什么要用弹簧夹住乳胶管? ( 1点) 6•燃烧后,为什么等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 1点) 空气的利用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 ________ 和 _____ 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 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 ____________ ,此外还有少量的 ________ 、 _______ ,以及其它杂质。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课》课件一

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下第二章《空气与生命复习课》课件一
- 不同的稀有气体有不同的用途
氦气:气球
氦气和氩气:电灯泡-防
止钨丝氧化
霓红灯
氖气-红光;氦气-粉红 色光;氩气-紫蓝色光
氧气的用途 氧气 氧气的性质
氧气的制取
氧气的性质:
1、物理性质:(色、态、味、密度、溶解性等)
无 色____ 无 味的气体;不易 氧气是一种_____ ____溶于水, 略大 ;液态氧呈 淡蓝色 ;固态氧 密度比空气____ 呈 蓝色 。
点燃
SO2
P+ O2
点燃
P2O5
点燃 点燃 SO2 2Mg+O2====2MgO S + O2 点燃 点燃 3Fe+2O2=====Fe3O4 C + O2 CO2 点燃 2P O 4P + 5O2 2 5
以上反应有什么共同点?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思考:CO2、P2O5、SO2、Fe3O4等物质的组成有何规律?
左反应、右生成;化学式、须正确; 系数平、原子等;等号连、条件清; 生成气体和沉淀,上下箭头来标明。
你知道下式代表什么意义吗?
4P + 5O2 124 160
点燃
2P2O5 284
1、表示磷和氧气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五氧化二磷。 2、表示反应在点燃的条件下进行 3、表示反应物中磷原子、氧分子和生成物 中五氧化二磷分子的个数比为4∶5∶2。 4、表示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 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
降温
物理变化
一定压力下 膜分离技术 空气
氧气的制取
实验室用的少量氧气的制取和收集
方法一:分解 双氧水法
方法二:加热高锰 酸钾(氯酸钾)法
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双氧水)(H2O2)法

八年级下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下 第二章 空气与生命 知识点整理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知识总结
2.1空气
1、空气的组成:氮气(N2):78%;氧气(O2):21%;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CO2):0.03%;水蒸气和其他杂质:0.03%
2.2氧气和氧化(O2)
1、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常温下无色无味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液态,固态氧气为淡蓝色。

2、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不是氧气)
3、氧化反应的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缓慢,甚至不易察觉。

如:呼吸作用,钢铁生锈
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

如:C、P的燃烧剧烈氧化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急速燃烧。

如:瓦斯爆炸
自然;由于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如:白磷自燃
4、可燃物燃烧的条件:①有阻燃剂;②温度达到着火点(不同的物质着火点不同)
5、灭火原理:隔绝氧气或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2.3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定律
1、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

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松门镇育英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 浙教版

浙江省台州温岭市松门镇育英中学八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空气与生命 化学方程式复习课件 浙教版

•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2022年3月3日星期四2022/3/32022/3/32022/3/3 •2、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如果说,科学上的发现有什么偶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学有素养的人,给那些善于独 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的人。2022年3月2022/3/32022/3/32022/3/33/3/2022 •3、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里没有窗户。2022/3/32022/3/3March 3, 2022 •4、享受阅读快乐,提高生活质量。2022/3/32022/3/32022/3/32022/3/3
4.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 质量比
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
◇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 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绝对 不能凭空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
质和化学反应。
◇必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
边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必须相等。
2、书写步骤
◇ 写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并用短线或箭头相连
读为:每两个氢分子可以和一个氧分子 反应生成两个水分子。
3.有关质量的读法
读为:每4份质量(克)的氢气可以和32份质量(克) 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克)的水。
对于下列化学反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写出了化学方程式, 请你对他们的结果写出你的评价结论和理由,对没有完全正确 的化学方程式,请你写出完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 镁条在氧气中燃烧
2 Mg + O2 点燃 2 MgO
例2、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 2 NaOH Cu(OH)2 + Na2SO4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二章 空气和氧复习浙江版知识精讲

八年级自然科学第二章  空气和氧复习浙江版知识精讲

初二自然科学第二章空气和氧复习某某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第二章空气和氧复习二. 重点和难点:1、掌握空气的成分。

2、氧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氧气性质的实验现象;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3、理解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概念并能学会判断。

4、掌握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会根据可燃物燃烧条件判断灭火方法5、掌握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

6、学会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配平,理解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7、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掌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规X解题格式。

三. 复习要点:(一)空气物理性质:氧气色、味;常温下溶于水;标况下密度比剧烈燃烧发光氧化氧化爆炸发热反应缓慢空氧化气成分用途:①可供给(如、等);②助燃放热:、。

氮气(%)气体0.94%、0.03%,水蒸汽及其杂质0.03%。

附: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方法:选用易燃且产物为固体的物质作试剂。

如。

2、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可归纳为白光:如碳与氧气、镁与氧气火星四射:如铁与氧气淡蓝色:如硫在空气中燃烧 蓝紫色:硫在氧气中燃烧烟: 白烟:如磷在氧气中燃烧光 焰3、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查、装、定、点、收、离、熄 (利用谐音巧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装:装入药品 ③定:固定试管 ④点:点燃酒精灯⑤用排水法收集 ⑥离:将导管移离水面 ⑦熄:熄灭酒精灯,即停止加热4、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的速率,而本身的和都不发生改变的物质。

(即“一变二不变”)如二氧化锰。

5、燃烧条件及灭火原理可燃物燃烧条件:①②;由此可得灭火方法:、(二)化学方程式: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①定义:在中,参加化学反应的的质量跟的质量必然相等。

②质量守恒的原因是:反应前后原子的和都没有改变,原子间只是进行重新组合,因此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一样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科学下第2章基础知识 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 溶于水,密度比空气 ,液氧是 色的液体,固态氧气为雪花状的淡蓝色固体。

化学性质比较 。

2、木炭燃烧: 现象: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光;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发出 ,向集气瓶中倾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 。

硫燃烧:
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 火焰;在氧气瓶中发出 火焰,放出 气味的气体。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集气瓶中必须预留少量 ,以免熔化的生成物溅落下来,使集气瓶炸裂。

现象:细铁丝在氧气瓶中剧烈燃烧, ,放出大量的热,生成 色固体。

3、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复燃)。

这是一种确认氧气的简单办法。

4、 ,叫做化合反应。

,叫做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是从不同角度对反应进行分类,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的物质称为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氧气是一种 剂。

5、燃烧:可燃物发生的一种 反应。

6、燃烧的条件是:(1)温度要达到 。

(着火点就是各种物质开始着火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2)要有充足的 ,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

上述两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

7、灭火的原理:(1) ; (2)降低可燃物的温度使温度低于 。

8、灭火的方法:常见的灭火方法有:泼水;盖砂土;二氧化碳灭火器等。

泼水是生活中常用的灭火方法,其原理是:降低 ,油类的燃烧、电器燃烧、活泼金属的燃烧等
(“能”或“不能”)用.
水灭火。

9、爆炸:燃烧在有限空间里发生,瞬间产生大量的热,会使气体体积 ,引起爆炸。

10、缓慢氧化的特点:不发光、但发 。

如钢铁生锈,食品腐烂。

自燃:物质在缓慢氧化的过程中也要产生热量,如果不及时散失,就会越积越多,引起物质温度逐渐升高而达到 ,这时不经点火物质就会自发地燃烧起来,这种现象叫做 。

11、氧气的工业制法------ 法。


洁净的空气 液态空气 液态 气
12、实验室制氧气时当气泡 放出时收集;结束时要先把 移出水面,再移
去 。

13、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 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工业上又叫“ ”
29、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 和 不发生变化,原子的 也没有 ,因此在宏观上表现为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净化 低温加压液化 汽化
30、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

2、表示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原子、分子个数比。

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彼此之间的质量比。

31、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