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

合集下载

梁模板支架计算(300x600)

梁模板支架计算(300x600)

梁模板碗扣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计算依据《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3.6m ,梁截面 B ×D=300mm ×600mm ,立杆的纵距(跨度方向) l=1.20m ,立杆的步距 h=1.50m , 梁底增加3道承重立杆。

面板厚度15mm ,剪切强度1.4N/mm 2,抗弯强度15.0N/mm 2,弹性模量6000.0N/mm 2。

木方90×90mm,木方剪切强度1.3N/mm 2,抗弯强度13.0N/mm 2,弹性模量9000.0N/mm 2。

梁底支撑顶托梁长度 1.00m 。

梁顶托采用80×80mm 木方。

梁底按照均匀布置承重杆3根计算。

模板自重0.50kN/m 2,混凝土钢筋自重25.50kN/m 3,施工活荷载4.50kN/m 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360图1 梁模板支撑架立面简图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多跨连续梁计算。

作用荷载包括梁与模板自重荷载,施工活荷载等。

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梁自重(kN/m):q 1 = 25.500×0.600×1.200=18.36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 2 = 0.500×1.200×(2×0.600+0.300)/0.300=3.00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P 1 = (2.500+2.000)×0.300×1.200=1.620kN均布荷载 q = 1.20×18.360+1.20×3.000=25.632kN/m 集中荷载 P = 1.40×1.620=2.268kN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45.00cm 3; 截面惯性矩 I = 33.75cm 4;A计算简图0.0004.98变形的计算按照规范要求采用静荷载标准值,受力图与计算结果如下:21.36kN/mA变形计算受力图经过计算得到从左到右各支座力分别为 N 1=4.979kN N 2=4.979kN最大弯矩 M = 0.458kN.m 最大变形 V = 1.095mm (1)抗弯强度计算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0.458×1000×1000/45000=10.178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取15.00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满足要求!(2)挠度计算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 = 1.095mm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300.0/250,满足要求!二、梁底支撑木方的计算 (一)梁底木方计算按照简支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4.979/1.200=4.149kN/m最大弯矩 M = 0.125ql 2=0.125×4.15×1.20×1.20=0.747kN.m 最大剪力 Q=0.5×1.200×4.149=2.489kN 最大支座力 N=1.0×1.200×4.149=4.979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截面抵抗矩 W = 121.50cm 3; 截面惯性矩 I = 546.75cm 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747×106/121500.0=6.15N/mm 2 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 2,满足要求!(2)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2.670kN/m最大变形 v =5/3.84×2.670×1200.04/(100×9000.00×5467500.0)=1.465mm 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1200.0/250,满足要求!三、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模板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模板支模架脚手架计算

目录一、模板计算(一)现浇板底模1、强度计算a、荷载:线荷载q=(q1+q2)k1集中荷载p=p1×k2q1——砼重,25KN/m3q2————模板自重。

组合钢模板为0.4KN/m2P 1——施工人员和设备荷载,2.5KN K 1——不变荷载分项系数K 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注:荷载分项系数k 1=1.2,k 2=1.4。

按GB50204-92规范第2.2.2条规定,荷载设计值可以乘以0.85的折减系数。

分项系数与折减系数相抵后,可近似取k 1=k 2=1,即取荷载标准值进行计算。

余同)bc 、强度计算式M max =1/8ql 2+1/4pl(单位:N-mm)σmax =M max /W≤fW ——模板截面抵抗矩。

从《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4-89查取,由于钢模板系错缝拼接,部分模板在跨度方向不连续,故取0.7m 组合,一般情况下为W=1.3×104mm 3当采用竹、木模板时,按式W=1/6bh 2计算,b=1000mm ,h 为模板厚度。

f ——模板材料抗弯强度,钢模板取f y =215N/mm 2;竹、木模板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可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中的木材抗弯强度指标。

2、刚度计算a 、荷载:只取不变荷载q 。

b 、计算简图:c 、刚度计算式W max =ql 4/192E E ≤[W]=1.5mmLL ——找平杆间距qLLE ——模板材料弹性模量,当为钢模板时,E=2.06×105N/mm 2竹、木模板仍按厂家提供数据,无数据时参考《木结构设计规范》。

余同。

I ——模板截面惯性矩。

当为组合钢模板时,取I=b ×105mm 4;竹、木模板按I=1/12bh 3式计算。

[W]——挠度允许值,1.5mm 。

(二)梁底模1、强度计算 a 、荷载:q=q 1+q 2+q 3q 1——砼重,同前q 2——模板重,同前。

q 3——振捣荷载,为2KN/m 2×梁底宽。

模板支架计算

模板支架计算

箱梁模板支架计算书弄广分离立交桥为3-22m等宽截面,根据箱梁截面特点,即取:一、横梁及实腹板段底模板支架计算计算参数: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立杆的纵距b=,立杆的横距l=,立杆的步距h=。

面板厚度12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

木方100×100mm,间距200mm,剪切强度mm2,抗弯强度mm2,弹性模量mm2。

梁顶托采用100×150mm木方。

模板自重m2,混凝土钢筋自重m3,施工活荷载m2。

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

1、模板面板计算面板为受弯结构,需要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

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静荷载标准值q1 = ××+×=m活荷载标准值q2 = +×=m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6 = ;I = ×××12 = ;(1)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面板的最大弯距;W ——面板的净截面抵抗矩;[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取mm2;M =其中q ——荷载设计值(kN/m);经计算得到M = ××+×××= 经计算得到面板抗弯强度计算值 f = ×1000×1000/14400=mm2面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 [f],满足要求!(2)抗剪计算[可以不计算]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Q=××+××=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2××=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mm2抗剪强度验算T < [T],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 / 100EI < [v] = l / 250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 = ××2004/(100×9000×86400)=面板的最大挠度小于400,满足要求!2、模板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模板支架钢管用量计算

模板支架钢管用量计算

模板支架钢管用量计算立杆1、立杆高度=层高-楼面板厚-模板厚度-30~50mm2、立杆根数=X方向根楼×Y方向根数X方向根数=X方向结构楼面长度÷立杆X向间距+1Y方向根数=Y方向结构楼面长度÷立杆Y向间距+13、立杆总量=立杆高度×立杆根数+其他特殊部位立杆根数×该特殊部位立杆高度4、说明:(1)当结构楼面形状不规则时,应以实际需要设定或计算其根数和长度。

(2)当结构层高为非常见层高时,在选用钢管长度规格时应考虑相近钢管长度+可调底座的形式。

水平杆1、需了解知识点:扫地杆定义、立杆步距定义及纵、横向水平杆的定义。

2、纵(横)向水平杆根数=纵(横向)向结构楼面长度÷立杆纵(横)距+1。

3、纵(横)向水平杆长度≈纵(横)向结构楼面长度。

4、单步架纵(横)向水平杆总量=纵(横)向水平杆根数×纵(横)向水平杆长度。

5、水平杆层数=楼层净高÷立杆步距+16、水平钢管总用量=(单步架纵向水平杆总量+单步架横向水平杆总量)×水平杆层数+其他部位水平钢管用量。

剪刀撑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01)关于剪刀撑布置的相关规定:(1)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2)高于4米的模板支架其两端与中间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2、剪刀撑钢管的长度应根据实际搭设的角度及楼层高度来计算。

3、剪刀撑钢管一般为对称双向布置,计算剪刀撑钢管根数时应注意。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盖梁支架计算书

盖梁支架计算书

满堂式支架1、说明:1)、简图以厘米为单位,本图只示出支架正面图。

侧面图间距与正面图相同。

参考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

1) 、模板重量:G1=( 7.7*3-2.8*2*2+1.65*3*2+1.5*3*2+2*10.3-1*1.3*0.1=5.01T ; 2) 、支架 重量:G2= (20*6*1.5*3.84+(12*6+3*20)*3.84+20*6*2*1.35)*60/1.5*1.2/1000=73.06T3)、混凝土重量:G3=( 10.3*2-2*1.3*1/2 ) *3*2.5=144.75T;4)、施工人员、材料、行走、机具荷载: G4 10.3*3*2.5/10=7.72T;5)、振动荷载:G5= 10.3*3*2/10=6.18T;3)、 设计指标参照?建筑钢结构设计规范?选取。

简图4)、I ■ I ■ ■2、荷载计算3、抗压强度及稳定性计算支架底部单根立柱压力N1=( G1+ G2+ G3+ G4+ G5 / n;n=20*6=120;N1=1.972tf; 安全系数取1.2; 立柱管采用?48*3.5 钢管:A=489mm2 i=15.8 mm ;立柱按两端铰接考虑取m= 1。

立柱抗压强度复核:s = 1.2*N1*104 /A=48.39 MPa <[s]=210MPa抗压强度满足要求.稳定性复核:1= mL/i=94.94; 查GBJ17-88得j=0.676s = 1.2*N1*104 /(jA) =71.59 MPa <[s]=210MPa;稳定性满足要求.4.扣件抗滑移计算支架顶部单根钢管压力N2=(G1+ G3+ G4+ G5 /n= 1.36tf;扣件的容许抗滑移力Rc=0.85tf.使用两个扣件2*Rc= 1.7 tf>1.36tf.扣件抗滑移满足设计要求.5、构造要求:立杆底脚均垫以底座或垫板,立杆接头采用对接方式,并在支架顶端用搭接方式调整标高。

主次梁交接处模板支架(扣件式)计算书

主次梁交接处模板支架(扣件式)计算书

主次梁交接处模板支架(扣件式)计算书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2、《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5、《钢结构设计标准》GB 50017-2017一、主次梁交接处模板支架平面图平面图二、基本参数三、主次梁架体参数四、立杆验算1、长细比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 d+2a)=1×1.386×(600+2×200)=1386mm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1×1.755×1500 =2632.5mmλ=l0/i=2632.5/15.9=165.566≤[λ]=210长细比满足要求!2、风荷载计算M w=γ0×1.4×ψc×ωk×l a×h2/10=1×1.4×0.9×0.19×0.9×1.52/10=0.048kN•m 3、立杆稳定性验算顶部立杆段:l01=kμ1(hd+2a)=1.155×1.386×(600+2×200)=1600.83mm λ1=l01/i=1600.83/15.9=100.681,查表得,φ1=0.588非顶部立杆段:l02=kμ2h=1.155×1.755×1500 =3040.537mmλ2=l02/i=3040.537/15.9=191.229,查表得,φ2=0.197共用立杆稳定性验算受力最大的共用立杆N max=max(N1,N2,N3,N4)=N1=9.438kN共用立杆1受力最大。

共用立杆1顶部立杆段N w=N1+M w/l b=9.438+0.048/1=9.486kNf=N/(φ1A)+M w/W=9.486×103/(0.588×450)+0.048×106/4730=45.99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 w=N1+1×1.2×0.15×3.9+M w/l b=9.438+1×1.2×0.15×3.9+0.048/1=10.188kNf=N/(φ2A)+M w/W=10.188×103/(0.197×450)+0.048×106/4730=125.072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附加立杆稳定性验算max(M1,M2)=13.977kN附加立杆M1:顶部立杆段N w=M1+M w/l b=13.977+0.048/1=14.025kNf=N/(φ1A)+M w/W=14.025×103/(0.588×450)+0.048×106/4730=63.15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 w=M1+1×1.2×0.15×3.9+M w/l b=13.977+1×1.2×0.15×3.9+0.048/1=14.727kNf=N/(φ2A)+M w/W=14.727×103/(0.197×450)+0.048×106/4730=176.27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max(L1,L2)=13.977kN附加立杆L1:w1w bf=N/(φ1A)+M w/W=14.025×103/(0.588×450)+0.048×106/4730=63.15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 w=L1+1×1.2×0.15×3.9+M w/l b=13.977+1×1.2×0.15×3.9+0.048/1=14.727kNf=N/(φ2A)+M w/W=14.727×103/(0.197×450)+0.048×106/4730=176.273N/mm2≤[f]=205N/mm2满足要求!max(P1,P2)=10.052kN附加立杆P1:顶部立杆段N w=P1+M w/l b=10.052+0.048/1=10.1kNf=N/(φ1A)+M w/W=10.1×103/(0.588×450)+0.048×106/4730=48.31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 w=P1+1×1.2×0.15×3.9+M w/l b=10.052+1×1.2×0.15×3.9+0.048/1=10.802kNf=N/(φ2A)+M w/W=10.802×103/(0.197×450)+0.048×106/4730=131.99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max(S1,S2)=10.052kN附加立杆S1:w1w bf=N/(φ1A)+M w/W=10.1×103/(0.588×450)+0.048×106/4730=48.319N/mm2≤[f]=205N/mm2满足要求!非顶部立杆段N w=S1+1×1.2×0.15×3.9+M w/l b=10.052+1×1.2×0.15×3.9+0.048/1=10.802kNf=N/(φ2A)+M w/W=10.802×103/(0.197×450)+0.048×106/4730=131.998N/mm2≤[f]=205N/mm2满足要求!五、立杆地基基础计算立杆最大受力N=max(N1,N2,N3,N4,M1,M2,L1,L2,P1,P2,S1,S2)=14.727kN立杆底垫板的底面平均压力p=N/(m f A)=14.727/(0.15×0.9)=109.089kPa≤f ak=140kPa满足要求!。

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

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

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在建筑施工中,模板支架是一种常用的施工工具,用于支撑模板,确保模板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在进行模板支架的实测实量时,需要根据一定的计算公式来进行计算,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模板支架的基本原理。

模板支架是用于支撑模板的一种结构,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模板的重量和承载力来确定支撑的数量和位置。

在进行模板支架的实测实量时,需要考虑模板的重量、支撑点的间距、支撑点的承载能力等因素,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

1. 支撑点的间距计算公式。

支撑点的间距是指相邻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其计算公式为:间距 = (模板长度 + 支撑间距)/ 支撑点数量。

其中,模板长度为模板的实际长度,支撑间距为支撑点之间的距离,支撑点数量为支撑点的总数量。

2. 支撑点的承载能力计算公式。

支撑点的承载能力是指支撑点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其计算公式为:承载能力 = 模板重量 / 支撑点数量。

其中,模板重量为模板的实际重量,支撑点数量为支撑点的总数量。

3. 支撑点的数量计算公式。

支撑点的数量是根据模板的重量和承载能力来确定的,其计算公式为:支撑点数量 = 模板重量 / 支撑点的承载能力。

其中,模板重量为模板的实际重量,支撑点的承载能力为支撑点能够承受的最大重量。

三、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的应用。

在进行模板支架的实测实量时,可以根据上述计算公式来确定支撑点的间距、承载能力和数量。

首先需要测量模板的实际长度和重量,然后根据计算公式来确定支撑点的间距和数量,最后根据支撑点的承载能力来选择合适的支撑点。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要求来确定支撑点的数量和位置,以确保支撑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支撑点的材质和结构,以确保其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四、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的注意事项。

在使用模板支架实测实量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模板的实际长度和重量需要进行准确测量,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模板支架计算实例

模板支架计算实例

五、受力分析(一)、荷载标准值钢筋砼容重取26kN/m3。

顶板位置每延米砼为0.45m3/m,宽度0.6m混凝土自重标准值:g1=(0.45m3/m×26KN/m3)/0.6m=19.5KN/m2竹胶板自重标准值: g2=0.2KN/m2方木自重标准值:g3=0.047×0.07×10KN/m3=0.0329KN/m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均布活荷载: q1=3KN/m2 振捣砼时产生的活荷载: q2=2KN/m2(二)、模板检算模板材料为竹胶板,其静弯曲强度标准值为60f MPa =,弹性模量为:36.010E MPa =⨯,模板厚度m d 015.0=。

模板截面抵抗矩和模板截面惯性矩取宽度为1m 计算:模板截面抵抗矩)(1075.36015.0163522m m m ad W -⨯=⨯==模板截面惯性矩)(108125.212015.01124733m m m ad I -⨯⨯==模板支撑肋中心距为0.2m ,宽度0.6m ,模板在桥纵向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跨度为:0.2m+0.2m+0.2m 。

①强度计算模板上的均布荷载设计值为:q=[1.2×(g1+g2)+1.4×(q1+q2)] ×0.6m =[1.2×(19.5+0.2)+1.4×(3+2)] ×0.6=18.384KN/m 最大弯矩:Mmax=0.1×ql 2=0.1×18.408×0.22=0.0735KN ·mσmax=Mmax/(1.4×W)=0.0735/(1.4×3.75×10-5)=1.401MPa <f=60MPa[满足要求] ②挠度计算刚度验算采用标准荷载,同时不考虑振动荷载作用。

q=(g1+g2)×0.6=(19.5+0.2) ×0.6=11.82KN/m 最大挠度为: δ=m <δ=[满足要求]。

模板设计计算书

模板设计计算书

模板设计计算书一.模板设计计算依据(一).模板的荷载1.模板及支架自重模板构件名称自重(kgf/m2)钢模板及连接件重量50钢模板、连接件及钢楞重量75楼板模板及支架重量(楼层高度4米以下)1102. 新灌砼重量:2500kg/m33.钢筋重量:梁板结构每M3楼板 110kgf/m3梁 150kgf/m34.施工人员、灌浇设备及砼堆集的重量:(1) 计算模板和直接支承模版的钢楞时,均布荷载为250kgf/m2,另应以集中荷载250kgf进行验算,两者产生弯距取大者。

(2) 计算直接支承钢楞的结构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50kgf/m2。

(3) 计算支架立柱及其他支承构件时,均布荷载为100kgf/m2。

5.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水平模板为 200kgf/m2;垂直模板为400kgf/m26.新浇砼对模板面的压力(见第2页)7.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供料方法水平荷载(kgf/m2)用溜槽、串筒或导管200小于0.2m3的运输器具2000.2—0.8m3的运输器具4000.8m3以上的运输器具600(二).混凝土侧压力计算公式:1.P=0.4+150/(T+30)×Ks×Kw×V1/3m=2.5H2.PmP――新灌砼最大侧压力mV―――浇筑速度T―――入模温度H―――侧压力计算点至新浇筑砼顶面总高度――坍落度修正系数Ks(现场搅拌坍落度3-5时取1.0;商品砼取1.15) Kw――外加剂修正系数(不加外加剂时 Kw=1;掺缓凝剂时 Kw=1.2)(三).钢模板及配件容许挠度钢模板面板 1.5 钢楞、柱箍 3.0 钢模板结构体系 L/1000(四).砼柱模板设计计算柱箍间距:按抗弯强度计算 L1≤8[б]W A/P m (L 22+4L 3W) 按挠度计算 L1≤384[f]EI/5P m L 24 P m ――混凝土侧压力L 2――长边柱箍跨距(=长边柱宽+两侧钢模肋高) L 3――短边柱箍跨距(=短边柱宽+两侧钢模肋高) P――柱箍受轴向拉力 A――柱箍截面积(见附表) W――截面最小抵抗矩(见附表) [б]-钢材抗拉、抗压和抗弯的容许应力 I――截面惯性矩(见附表)E――钢材弹性模量 2.1×106kgf/cm 2各种型钢力学性能表 (表一)规 格 (mm) 截面积A(cm 2) 重量(kg/m) 截面惯性矩Ix(cm 4) 截面最小抵抗矩Wx(cm 3) 扁钢 -70*5 3.5 2.75 14.29 4.08 ∠75*25*3 2.91 2.28 17.17 3.76 角 钢 ∠80*35*3 3.30 2.59 22.44 4.17 φ48*3 4.24 3.33 10.78 4.49 φ48*3.5 4.89 3.84 12.19 5.08 钢 管 φ51*3.5 5.22 4.10 14.81 5.81 □60*40*2.5 4.57 3.59 21.88 7.29 □80*40*2.0 4.52 3.55 37.13 9.28 矩形 钢管 □100*50*38.64 6.78 112.12 22.4 [ 80*40*34.50 3.53 43.9210.98冷弯槽 钢 [ 80*40*3 4.50 3.53 43.92 10.98 冷弯槽 钢 [ 100*50*3 5.70 4.47 88.52 12.2 [ 80*40*15*3. 5.08 3.99 48.92 12.23 [ 100*50*20*3 6.58 5.16 100.28 20.06 槽钢[ 8 10.248.04101.325.3二、柱模板设计实例:一高层钢筋砼柱序号4,断面1000×800mm,净高5.15m 砼浇筑速度为v=6m/h,入模温度为29℃,求作配板设计?解:(1)柱宽800方向,取2块300mm加1块200mm模板,宽1000方向,取2块300mm加2块200mm模板;(2)高度方向:取3块1500mm 加1块600mm,共计5100mm,余500mm 拼木料; (3)砼最大侧压力为:Pm=0.4+150/(29+30) ×1×1×61/3 =5.02tf/m 2(4) 求柱箍间距:取箍 100×50×20×3作柱箍,从表1中查: W=20.06 A=6.58 I=100.28L 1≤8×1600×20.06×6.58/0.502(1102×6.58+4×90×20.06) =38.76cm=388mmL 1≤384[f]EI/5P m L 24=384×0.3×2.1×106×100.28/5× 0.502×1104=66cm=660mm 所以:取柱箍380mm,共布13道。

完整版 模板支架计算书

完整版 模板支架计算书

模板支架计算书一、概况:现浇钢筋砼楼板,板厚(max=160mm),最大梁截面为300×600mm,沿梁方向梁下立杆间距为800mm,最大层高4.7m,施工采用Ф48×3.5mm钢管搭设滿堂脚手架做模板支撑架,楼板底立杆纵距、横距相等,即la=lb=1000mm,步距为1.5m,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杆或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100mm。

剪力撑脚手架除在两端设置,中间隔12m -15m设置。

应支3-4根立杆,斜杆与地面夹角450-600。

搭设示意图如下:二、荷载计算:1.静荷载楼板底模板支架自重标准值:0.5KN/m3楼板木模板自重标准值:0.3KN/m2楼板钢筋自重标准值:1.1KN/m3浇注砼自重标准值:24KN/m32.动荷载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1.0KN/m2掁捣砼产生的荷载标准值:2.0KN/m2架承载力验算:大横向水平杆按三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q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qK1=0.3×1+1.1×1×0.16+24×1×0.16=4.32KN/m作用大横向水平杆永久荷载标准值:q1=1.2qK1=1.2×4.32=5.184KN/m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标准值:qK2=1×1+2×1=3KN/m作用大横向水平杆可变荷载设计值:q2=1.4qK2=1.4×3=4.2KN/m大横向水平杆受最大弯矩M=0.1q1Ib2+0.117q2Ib2=0.1×5.184×12+0.117×4.2×12=1.01KN/m抗弯强度:σ=M/W=1.01×106/5.08×103=198.82N/m2<205N/m2=f滿足要求挠度:V=14×(0.667q1+0.99qK2)/100EI=14×(0.667×5.184+0.99×3)/100×2.06×105×12.19×104=2.6mm<5000/1000=5mm滿足要求3.扣件抗滑力计算大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最大竖向力R=1.1q1Ib+1.2q2Ib=1.1×5.184×1+1.2×4.2×1=10.74KN>8KN,不能滿足,应采取措施,紧靠立杆原扣件下立端,增设一扣件,在主节点处立杆上为双扣件,即R=10.74KN <16KN,滿足要求。

800mm厚顶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800mm厚顶板模板支架计算书

800mm厚顶板模板支架计算书1 顶板厚0.8m处面板计算顶层顶板厚0.8m,面板为15mm厚多层板,计算按不利位置0.8m厚混凝土计算;面板支据0.2m;以最不利位置,0.8m高混凝土位置。

模板多层板(15mm厚)计算:底模采用满铺15mm多层板,取1米板宽验算,截面抗弯模量W=1/6×bh2=1/6×1000×152=37500mm³,截面惯性矩I=1/12×bh3=1/12×1000×153=281250mm4。

作用于15mm多层板的最大荷载:a、钢筋及砼自重取26kN/m3×0.8m(板厚)=20.8kN/㎡;b、面板荷载取0.5kN/㎡;c、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取3kN/㎡;d、振捣荷载取2kN/㎡;荷载组合:恒荷载分项系数取1.35,活荷载分项系数取1.4。

取1m宽的板为计算单元。

则q1=(a+b+c+d)×1=26.3kN/mq2=[1.35×(a+b)+1.4×(c+d)]×1=35.75kN/m面板按三跨连续梁计算,支撑跨径取l=200mm。

图1-1 受力计算简图Mmax=1/10×qmaxl2=1/10×35.76×2002=143040N·mm强度验算:最大弯应力σmax=Mmax/W=143040/37500=3.81N/mm2<fm=13N/mm2故,强度满足要求。

挠度验算:l4/100EI最大挠度ωmax=0.677q1=0.677×26.3×2004/(100×6000×281250)=0.17mm<[ω]=L/400=200/400=0.5mm 故,15mm多层板验算满足要求。

2 顶板厚0.8m处次龙骨计算顶层顶板厚0.8m,次龙骨最大跨度1.2m;次龙骨布置间距0.2m;次龙骨跨度1200mm;次龙骨选用85×85木方。

模板支架及计算

模板支架及计算

模板支架及计算2、模板及其支架的计算选取(本计算根据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筑施工安全技术手册》)。

本方案选取《曼哈顿广场》结施-14图中二层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的G轴KL20梁面计算最不利荷载。

二层KL20梁截面:300×800㎜,梁底离地5.1m。

模板底搁栅枋木50㎜×100㎜,间距400㎜.跨度为9米,板厚为120。

为控制好该楼层支模工程质量和安全,特按安全生产的要求编制如下高支模施工方案。

3、支模要求和材料的选用为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地承受新浇砼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荷载,保证结合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体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做如下设计、计算、验算。

梁和板模板采用18㎜原建筑胶合板,50*100㎜和60×80mm木方。

梁底模沿梁纵向设置50×100㎜木方,横向间距为350㎜,侧向模板立档间距350㎜。

梁侧模再加¢14对拉螺栓,竖向间距400㎜,长向间距500㎜。

模板支撑系统采用MF1219标准门式支架,在梁下间距0.75米,板下间距0.9米。

门式支架顶端立杆加Φ35可调插芯上托,上托架2条ф48×3.5钢管支撑方木楞。

门式架间纵、横向水平拉结和斜撑用Φ48钢管,拉结钢管和门式架用连接扣件扣紧。

纵、横水平拉结的布置间距为楼(地)面200mm设第一道扫地杆,往上在每一榀门式架的横杆上加一道。

整个支撑系统按满堂架搭设,门式架下垫胶合板,梁底模按3‰起拱。

侧向稳定加钢管剪力撑。

具体材料的选用如下:1)模板均使用进口夹板1.8㎝厚。

2)松木方:60×80㎜和50×100mm两种。

3)楼层使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根据楼层的高度,使用二种高低搭配门式钢脚手架为:1930×1249和914×1249两种,拉结脚手架使用剪刀撑,高低调节使用70㎝长的上、下托钢镙杆4、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认真熟悉图纸的轴线,标高和位置尺寸。

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

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

楼板模板钢管扣件支架计算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楼板模板满堂支架以最大层高H=12.5米为例计算,立杆的纵距b=1.00米,立杆的横距l=1.00米,水平拉杆竖向距离h=1.50米,混凝土板厚取最大160mm,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标准钢管。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荷重计算:模板及配件自重:0.2KN/m2×1.2=0.24KN/ m2新浇混凝土自重: 3.84 KN/ m2×1.2=4.608 KN/m2钢筋自重: 0.15 KN/ m2×1.2=0.18 KN/ m2施工荷载: 2.5 KN/ m2×1.4=3.50 KN/ m2振捣混凝土产生的荷载: 2KN/ m2×1.4=2.80 KN/ m2F1 =11.328 KN/m2乘以折减系数0.9则F=F1×0.9=10.195KN/m2楼板底模验算(按五等跨连续计算)q=FL=10.195×0.915=9.329KN/mMmax=-0.105qL 2=-0.105×9.329×0.42=-0.157KN.m W=61bh 2=61×915×192=55053mm 2 σ=W M max =5505310157.06⨯=2.851N/mm 2<[fm]=13N/mm 2 (可) 木楞验算(按两等跨连续梁验算)q=8.362×0.4=3.345KN/mMmax= -0.125qL 2=-0.125×3.345×1.002=0.418KN.m W=61bh 2=61×50×1002=83333 mm 3 σ=W M max =8333310418.06⨯=5.016N/ mm 2<[fm]=13N/mm 2 (可) 钢管支撑的稳定性验算:根据λ=μL 0/I 两端铰支时μ取1,I=1.58,A=489mm 2, 强度许用应力[σ]=210N/mm 2,纵横水平拉杆竖向间距1.5m ,支撑的计算长度L 0=1.5m ,长细比:λ=μL 0/I =150/1.58=95由λ=114查表得压杆折减系数φ=0.588由压杆稳定条件σ=P/A ≤φ. [σ]得:P ≤A.φ. [σ]则: A.φ. [σ]=489×0.588×210=60382N=60.382KN >P=(0.24+4.608+0.18+1×1.4+2.8) ×0.9×1.00×1.00=8.305KN满足稳定性要求.钢管扣件验算:作用在立柱扣件上的荷载P=(0.24+4.608+0.18+1×1.4+2.8) ×0.9×1.00×1.00=8.305KN 单个扣件抗滑力设计值为8.5KN>8.305KN满足要求。

板模板(木支撑)计算书(木支撑立杆截面类型为圆形,板底支撑形式为圆木支撑)

板模板(木支撑)计算书(木支撑立杆截面类型为圆形,板底支撑形式为圆木支撑)

板模板(木支撑)计算书模板支架采用木顶支撑,计算根据《木结构设计规X》(GB50005-200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X》(GB50010-2002)、《建筑结构荷载规X》(GB 50009-2001)、《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等编制。

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 1.000;纵距(m): 1.000;立柱长度(m): 3.000;立柱采用圆木:圆木小头直径(mm): 80.000;圆木大头直径(mm): 100.000;斜撑截面宽度(mm):30.000;斜撑截面高度(mm):40.000;帽木截面宽度(mm):60.000;帽木截面高度(mm):80.000;斜撑与立柱连接处到帽木的距离(mm): 600.000;板底支撑形式:圆木支撑;方木的间隔距离(mm):300.000;圆木的小头直径(mm):50.000;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35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5.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每层标准施工天数:8;每平米楼板截面的钢筋面积(mm2):1440.000;楼板的计算跨度(m):4.000;楼板的计算宽度(m):4.500;楼板的计算厚度(mm):120.000;施工期平均气温(℃):25.000;4、板底圆木参数板底圆木选用木材:杉木;圆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圆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11.000;m圆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N/mm2):1.400;v5、帽木方木参数帽木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N/mm2):11.000;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4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v6、斜撑方木参数斜撑方木选用木材:杉木;方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N/mm2):11.000;方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7、立柱圆木参数立柱圆木选用木材:杉木;圆木弹性模量E(N/mm2):9000.000;(N/mm2):10.000;圆木抗压强度设计值fv二、模板底支撑方木的验算:本工程模板板底采用圆木作为支撑,圆木按照简支梁计算;圆木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0.0982×d3= 0.0982×5.0003 = 12.275 cm3;I = 0.0491×d4= 0.0491×5.0004 = 30.688 cm4;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线荷载(kN/m):q1= 25.000×0.120×0.300 = 0.900 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0.350×0.300 = 0.105 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p1= 2.000×1.000×0.300 = 0.600 kN;2、抗弯强度验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之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1.2×(q1+q2) = 1.2×(0.900+0.105) = 1.206 kN/m;集中荷载P = 1.4×p1= 1.4×0.600 = 0.840 kN;最大弯距M = P×l/4+q×l2/8 = 0.840×1.000/4+1.206×1.0002/8= 0.361 kN;最大支座力N = P/2+q×l/2 = 0.840+1.206×1.000/2 = 1.023 kN ;截面应力σ = M/W = 0.361/0.012 = 29.389 N/mm2;圆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9.389N/mm2,大于圆木抗弯强度设计值11.000N/mm2,不满足要求!3、抗剪强度验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下式:其中最大剪力:V = 1.206×1.000/2+0.840/2 = 1.023 kN;截面受剪应力计算值:T = 3×1.023×103/(2×40.000×60.000) = 0.639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f] = 1.400 N/mm2;v圆木的最大受剪应力计算值为0.639N/mm2,小于圆木抗剪强度设计值1.400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最大挠度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按规X规定,挠度验算取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q1+q2 = 0.900+0.105 = 1.005 kN/m;集中荷载 p = 0.600 kN最大变形ω = 5×1.005×1.000×1012/(384×9000.000×30.688×104) +0.600×1.000×109/(48×9000.000×30.688×104)= 4.743 mm;圆木的最大挠度为4.743mm,大于最大容许挠度4.000mm,不满足要求!三、帽木验算:支撑帽木按照集中以与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两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P = 1.206×1.000+0.840 = 2.046 kN;均布荷载q取帽木自重:q = 1.000×0.060×0.080×3.870 = 0.019 kN/m;截面抵抗矩:W = b×h2/6 = 6.000×8.0002/6 = 64.000 cm3;截面惯性矩:I = b×h3/12= 6.000×8.0003/12 = 256.000 cm4;帽木受力计算简图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帽木剪力图(kN)帽木弯矩图(kN.m)帽木变形图(mm)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各支座对支撑梁的支撑反力由左至右分别为:R[1] = 2.426 kN;R[2] = 4.169 kN;R[3] = 1.608 kN;最大弯矩 Mmax= 0.222 kN.m;最大变形ωmax = 0.118 mm;最大剪力 Vmax= 2.494 kN;截面应力σ = 3.462 N/mm2。

楼梯模板支架计算书

楼梯模板支架计算书

楼梯模板计算书一、参数信息1.模板支架参数横向间距或排距(m):1.00;纵距(m):1.00;步距(m):1.50;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10;模板支架搭设高度(m):4.7;采用的钢管(mm):Φ48×3.5 ;板底支撑连接方式:方木支撑;立杆承重连接方式:双扣件;2.荷载参数模板与木板自重(kN/m2):0.500;混凝土与钢筋自重(kN/m3):24.000;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2.000;3.材料参数面板采用胶合面板,厚度为15mm;板底支撑采用方木;面板弹性模量E(N/mm2):42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2;木方弹性模量E(N/mm2):8415.000;木方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15.44;木方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66;木方的间隔距离(mm):250.000;木方的截面宽度(mm):60.00;木方的截面高度(mm):80.00;二、模板面板计算模板面板为受弯构件,按三跨连续梁对面板进行验算其抗弯强度和刚度模板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bh2/6=1000×15×15/6=37500mm3I=bh3/12=1000×15×15×15/12=281250mm4模板面板的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的自重(kN/m):钢筋混凝土梯段板厚度为120mm,踏步高度为150mm,宽度为280mm,每一梯段板的踏步数为14步。

钢筋混凝土梯段板自重为: 1/2×0.15×24+0.12×24/0.858 = 5.157 kN/㎡ 其中:αcos = 3920/2223503920+= 0.858 q 1 = 5.157×1+0.5×1 = 5.675 kN/m ;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kN/m): q 2 = 2×1= 2 kN/m ; 2、强度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M=0.1ql 2其中:q 为垂直与面板的均布荷载,q=(1.2×5.675+1.4×2)×αcos = 8.245kN/m 最大弯矩M=0.1×8.245×2502= 51533.6 N ·mm ;面板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W= 51533.6/37500 = 1.374 N/mm 2;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2N/mm 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1.374 N/mm 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2 N/mm 2,满足 要求! 3、挠度计算 挠度计算公式为:ν=0.677ql 4/(100EI)≤[ν]=l/250其中q =q 1= 5.675×αcos = 5.675×0.858 = 4.869 kN/m面板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4.869×2504/(100×8145×281250)=0.056 mm ; 面板最大允许挠度[ν]=250/ 250=1 mm ;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056mm 小于面板的最大允许挠度1 mm,满足要求! 三、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截面惯性矩I 和截面抵抗矩W 分别为: W=b ×h 2/6=6×8×8/6 = 64.0 cm 3; I=b ×h 3/12=6×8×8×8/12 = 256 cm 4;1.荷载的计算(1)静荷载为钢筋混凝土楼板和模板面板自重垂直于方木的分力(kN/m):q 1= 4.869×0.25×αcos = 4.869×0.25×0.858 = 1.044 kN/m ;(2)活荷载为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垂直于方木的分力(kN/m):q 2 = 2×0.25 ×αcos = 2×0.25 ×0.858 = 0.429 kN/m;2.强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 M=0.1ql2均布荷载q = 1.2 × q1+ 1.4 ×q2= 1.2×1.044+1.4×0.429 = 1.853 kN/m;最大弯矩M = 0.1ql2 = 0.1×1.853×12 = 0.185 kN·m;方木最大应力计算值σ= M /W = 0.185×106/64000 =2.891N/mm2;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f]=13.000 N/mm2;方木的最大应力计算值为2.891N/mm2小于方木的抗弯强度设计值12 N/mm2,满足要求!3.抗剪验算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τ = 3V/2bhn < [τ]其中最大剪力: V = 0.6×1.853×1 = 1.112 kN;方木受剪应力计算值τ = 3 ×1.112×103/(2 ×60×80) = 0.348 N/mm2;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τ] = 1.66 N/mm2;方木的受剪应力计算值0.348N/mm2小于方木的抗剪强度设计值1.66 N/mm2,满足要求!4.挠度验算计算公式如下:ν=0.677ql4/(100EI)≤[ν]=l/250均布荷载q = q1= 1.044kN/m;最大挠度计算值ν= 0.677×1.044×10004 /(100×8145×256×104)= 0.339mm;最大允许挠度[ν]=1000/ 250=4 mm;方木的最大挠度计算值0.339 mm 小于方木的最大允许挠度4 mm,满足要求!四、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简支梁计算;主梁类型钢管主梁截面类型(mm) Φ48×3.5主梁计算截面类型(mm) Φ48×3.0 主梁抗弯强度设计值[f](N/mm2)205主梁抗剪强度设计值[τ](N/mm2)125 主梁截面抵抗矩W(cm3) 5.08 主梁弹性模量E(N/mm2) 206000 主梁截面惯性矩I(cm4) 12.19 主梁计算方式简支梁可调托座内主梁根数 1集中荷载P取板底方木支撑传递力:P=(1.2×5.675×0.25+ 1.4×2×0.25)×1 = 2.403 kN;计算简图如下:1、抗弯验算σ=Mmax/W=0.60×106/5080=118.11N/mm2≤[f]=205N/mm2满足要求!2、抗剪验算τmax=2Vmax/A=2×3.60×1000/489=14.7N/mm2≤[τ]=125N/mm2满足要求!3、挠度验算跨中νmax=1.8mm≤[ν]=1000/400=2.5mm满足要求!4、支座反力计算支座反力依次为R1=8.40kN,R2=8.40kN五、扣件抗滑移验算荷载传递至立柱方式双扣件扣件抗滑移折减系数k1c按上节计算可知,扣件N=8.40kN≤R c=k c×12=1×12=12kN满足要求!六、楼梯支顶计算《建筑施工模板及作业平台钢管支架构造安全技术规范》DB/45T618-2009,对楼梯板进行支顶,验算楼梯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情况考虑,楼梯板承受的荷载按照面荷载均布考虑。

建筑模板支架的成本测算方法,内附详表

建筑模板支架的成本测算方法,内附详表

建筑模板支架的成本测算方法及详表建筑模板支架的成本组成可分为两部分,消耗量和市场价格。

我们分析价格组成要有数据支撑,正确的理解组成分项,与完工项目的成本作对比,以求得标准答案。

图片来源《工程成本答疑汇编》第四期71页分析消耗量可以把建筑模板和架体周转材分别做测算。

建筑模板市场上常用的是胶合板和竹胶板,一般施工总承包或扩大劳务企业自行购买,架体周转材是找到项目所在地的租赁企业并进行合作。

下面我们以常用的胶合板为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测算案例30层住宅楼,层高3米,短肢剪力墙结构,模板含量为2.8m2/㎡,单体建筑面积10200㎡,标准层建筑面积340㎡。

《胶合板模板支架分析表》由租赁材料费、人工费、自购材料费三部分组成,以下逐步解析每部分的数据来源。

租赁材料费钢管扣件的消耗量做测算和实际对比,差距可以不断调整。

以已完项目核算数据为参考,本次测算分析不做详细分析,可以借鉴《工程项目成本测算的原理》课程中的数据。

依据《农民工管理办法》消耗量管理办法P61页,4.999+966/250=8.863t,外墙占总数的2.48t,支撑及文明围护用量:8.863-2.48=6.383t层高3米的测算量:6.383*0.85=5.43t综合上式求出:每建筑平米钢管数,814/100=8.14米每建筑平米扣件数,543/100=5.43个图片来源《农民工管理办法》61页外墙脚手架的消耗量可以通过理论数据进行求出。

因为钢管每米和扣件每个租金相差较小,可以综合折算成为一个数量做测算。

理论测算表内数值相加为每1000㎡,7483个(外墙双排脚手架理论含量表数量列相加),每吨钢管为250米,求出748个/100㎡,可以计算出748/250=2.99吨,实际施工要比理论数值小,本案例选用2.48吨外墙工程量。

图片来源《工程成本答疑汇编》第一期76页山型对拉螺栓消耗量按照施工方案求出,通过对某项目实际消耗量得出的数据进行分析,每平米模板含量6套。

落地式楼板模板支架计算3(5.55)

落地式楼板模板支架计算3(5.55)

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B1~LG层5.55米层高)计算依据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计算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5.6m,立杆的纵距 b=0.50m,立杆的横距 l=0.50m,步距 h=1.20m。

面板厚度16mm,剪切强度1.4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6000.0N/mm2。

木方50×100mm,间距290mm,木方剪切强度1.3N/mm2,抗弯强度13.0N/mm2,弹性模量9000.0N/mm2。

梁顶托采用双钢管48×2.8mm。

模板自重0.50kN/m2,混凝土钢筋自重40.00kN/m3,施工活荷载1.00kN/m2。

扣件计算折减系数取1.00。

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楼板支撑架立杆稳定性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2.8。

一、支撑木方的计算木方按照均布荷载计算。

1.荷载的计算(1)大型设备、结构构件可变均布荷载(kN/m):q11 = 40.000×0.290=11.60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12 = 0.500×0.290=0.145kN/m(3)活荷载为大型设备结构构件可变荷载、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m):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1.000+0.000)×0.290+11.600=11.890kN/m静荷载 q1 = 1.20×0.000+1.20×0.145=0.174kN/m活荷载 q2 = 1.40×11.890=16.646kN/m计算单元内的木方集中力为(16.646+0.174)×0.500=8.410kN2.木方的计算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 q = 8.410/0.500=16.820kN/m最大弯矩 M = 0.1ql2=0.1×16.82×0.50×0.50=0.421kN.m最大剪力 Q=0.6×0.500×16.820=5.046kN最大支座力 N=1.1×0.500×16.820=9.251kN木方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截面抵抗矩 W = 83.33cm3;截面惯性矩 I = 416.67cm4;(1)木方抗弯强度计算抗弯计算强度 f=0.421×106/83333.3=5.05N/mm2木方的抗弯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2)木方挠度计算均布荷载通过上面变形受力图计算的最大支座力除以跨度得到0.145kN/m最大变形 v =0.677×0.145×500.04/(100×9000.00×4166666.8)=0.002mm木方的最大挠度小于500.0/250,满足要求!二、托梁的计算托梁按照集中与均布荷载下多跨连续梁计算。

模板及支架计算

模板及支架计算

模板及支架计算1. 模板承载力计算模板承载力是指模板在承受荷载作用时,能够保持不变形的能力。

在进行模板承载力计算时,需要考虑模板的材质、尺寸、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模板承载力计算公式为:Q=σSd其中,Q为模板承载力,σ为模板材料的强度设计值,S为荷载效应标准组合的弯矩值,d为模板的厚度或直径。

2. 支架稳定性计算支架稳定性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支架保持不变形或倾覆的能力。

在进行支架稳定性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架的材质、尺寸、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支架稳定性计算公式为:K=Φr(W-λγw-ρkRk)d/ηyA+GσsWt/ηyW+FA/A1-μtFA2-FA1其中,K为支架稳定性安全系数,Φr为支架的稳定系数,W为支架的截面抵抗矩,λ为支架材料的泊松比,γw 为支架材料的容重,ρk为土的附加应力系数,Rk为土的承载力标准值,d为支架的直径或高度,ηy为支架的稳定系数,A为支架的截面积,G为支架材料的剪切强度设计值,σs为支架材料的抗拉强度设计值,Wt为支架材料的截面惯性矩,FA为风荷载引起的水平力矩,A1、μt为与支架材料有关的系数,FA2、FA1分别为与土和水的压缩系数有关的系数。

3. 支架变形计算支架变形是指在荷载作用下,支架发生的变形。

在进行支架变形计算时,需要考虑支架的材质、尺寸、荷载大小和作用方式等因素。

根据相关规范,支架变形计算公式为:Δ=W0+η(y0+Δy)g/2+η(y0+Δy)g/2-Δy0g/2-Δyg/2-Δyg/2-Δyg/2其中,Δ为支架变形量,W0为初始水平拉杆预紧力在横梁上产生的挠度值,y0为初始立杆支撑点高度减去横梁高度后的值,Δy为立杆支撑点高度减去横梁高度后的变化值,g为立杆间距。

4. 施工荷载计算施工荷载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和支架所承受的各种荷载。

在进行施工荷载计算时,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如施工人员、施工设备、施工材料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板支架的计算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2.7米,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1.00米,立杆的横距l=1.00米,立杆的步距h=1.20米。

图1 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图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48×3.5。

一、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简支梁计算,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本算例中,面板的截面惯性矩I和截面抵抗矩W分别为:W = 5.00×8.00×8.00/6 = 53.33cm3;I = 5.00×8.00×8.00×8.00/12 = 213.33cm4;方木楞计算简图1.荷载的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 = 25.000×0.120×0.300=0.900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 = 1.500×0.300=0.450kN/m(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kN):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P1 = (1.000+2.000)×1.000×0.300=0.900kN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1.2×0.900+1.2×0.450=1.620kN/m集中荷载P = 1.4×0.900=1.260kN最大弯矩M = 1.260×1.00/4+1.62×1.00×1.00/8=0.518kN.m最大支座力N = 1.260/2+1.62×1.00/2=1.440kN截面应力=0.518×106/53333.3=9.70N/mm2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13.0N/mm2,满足要求!3.抗剪计算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 ql/2 + P/2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T = 3Q/2bh < [T]其中最大剪力Q=1.000×1.620/2+1.260/2=1.440kN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T=3×1440/(2×50×80)=0.540N/mm2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T]=1.30N/mm2方木的抗剪强度计算满足要求!4.挠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计算公式如下:均布荷载q = 0.900+0.450=1.350kN/m集中荷载P = 0.900kN最大变形=5×1.350×1000.04/(384×9500.00×2133333.5)+900.0×1000.03/(48×9500.00×2133333.5)=1.793mm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250,满足要求!二、板底支撑钢管计算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集中荷载P取纵向方木传递力,P=2.88kN支撑钢管计算简图支撑钢管弯矩图(kN.m)支撑钢管变形图(mm)支撑钢管剪力图(kN)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最大弯矩Mmax=0.969kN.m最大变形max=2.476mm最大支座力Qmax=10.473kN截面应力=0.97×106/5080.0=190.83N/mm2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N/mm2,满足要求!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小于1000.0/150与10mm,满足要求!三、扣件抗滑移的计算: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5.2.5):R ≤ Rc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8.0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计算中R取最大支座反力,R=10.47kN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不满足要求,可以考虑采用双扣件!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40--65N.m时,试验表明:单扣件在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8.0kN;双扣件在20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12.0kN。

四、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轴力):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脚手架的自重(kN):NG1 = 0.149×2.700=0.402kN(2)模板的自重(kN):NG2 = 1.500×1.000×1.000=1.500kN(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kN):NG3 = 25.000×0.120×1.000×1.000=3.000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 = NG1+NG2+NG3 = 4.902kN。

2.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 (1.000+2.000)×1.000×1.000=3.000kN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NG + 1.4NQ五、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其中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kN);N = 10.08——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 查表得到;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cm);i = 1.58A ——立杆净截面面积(cm2);A = 4.89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cm3);W = 5.08——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N/mm2);[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l0 ——计算长度(m);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1)或(2)计算l0 = k1uh (1)l0 = (h+2a) (2)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1.155;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 = 1.70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 0.10m;公式(1)的计算结果:= 66.09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公式(2)的计算结果:= 30.63N/mm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f],满足要求!六、楼板强度的计算: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板的跨度取4.50m,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2级钢筋,配筋面积As=1134.0mm2,fy=300.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b×h=3150mm×120mm,截面有效高度h0=100mm。

按照楼板每2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2天、4天、6天...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2.计算楼板混凝土2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4.50m,短边4.50×0.70=3.15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5×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2×1.2×(1.50+25.00×0.12)+1×1.2×(0.40×5×4/4.50/3.15)+1.4×(2.00+1.00)=15.68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3.15×15.68=49.40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735×ql2=0.0735×49.39×3.152=36.02kN.m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15.0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得到2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20.8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6.2。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7.20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1134.00×300.00/(3150.00×100.00×7.20)=0.15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s=0.139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1= sbh02fcm = 0.139×3150.000×100.0002×7.2×10-6=31.5kN.m结论:由于ΣMi = 31.53=31.53 < Mmax=36.02所以第2天以后的楼板楼板强度和不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必须保存。

3.计算楼板混凝土4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楼板计算长边4.50m,短边4.50×0.70=3.15m,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5×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3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q=3×1.2×(1.50+25.00×0.12)+2×1.2×(0.40×5×4/4.50/3.15)+1.4×(2.00+1.00)=21.76kN/m2计算单元板带所承受均布荷载q=3.15×21.76=68.55kN/m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四边固接双向板计算Mmax=0.0735×ql2=0.0735×68.55×3.152=49.99kN.m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15.00℃,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得到4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41.60%,C30.0混凝土强度近似等效为C12.5。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fcm=7.20N/mm2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ξ= Asfy/bh0fcm = 1134.00×300.00/(3150.00×100.00×7.20)=0.15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s=0.139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M2= sbh02fcm = 0.139×3150.000×100.0002×7.2×10-6=31.5kN.m结论:由于ΣMi = 31.53+31.53=63.05 > Mmax=49.99所以第4天以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3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