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设计与反思
2.提到地形,我们自然地就想到了山地和山脉。通过刚才的图片,谁能描述一下山地的特征。
3.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这些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和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在这样的国情下,我们要开发山区,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的同时,又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东北—西南走向,南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较少。山的走向是指山脉的延伸方向。要求学生在“我国地形分布大势”图上分别找出我国主要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
2.记住位于阶梯界限上的山脉名称。
过程与知识:
1.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团结协作,语言表达的能力;通过师生互动活动,培养学生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通过讨论地势 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以及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境
导入
让学生对我国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激发爱国热情。
探究
地势
特点
学习
地形
对人
们生
产和
生活
的影



课后练习
播放我国不同地形区的图片资料(或视频短片)
[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
4.要求学生阅读教材26页“地形与民俗”资料。
引导学生读图、观察,判断:
问:哪些山脉还是省区界线?
(归类整理)
4.山脉将大陆分隔成许多网格,高原、盆地和平原就分布在这些网格中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地形和地势》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地形和地势的概念以及地球内部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本节课属于地理学科,也涉及到地球科学。

本节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以及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自然现象,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了解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组成和特点。

2. 掌握地形和地势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不同的地形和地势类型。

技能目标:1. 能够用地图、地球仪等工具辨认不同的地形和地势。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地形和地势的判断和分析。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对地球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2. 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和思考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 地球内部结构的组成和特点。

2. 不同地形和地势类型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难点:1. 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和组成。

2. 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和分析地形和地势。

四、教学方法1. 演示法。

2. 案例分析法。

3. 讨论法。

4. 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1 导入新课1.2 导入策略学生将看到一张图片,在图片上明显到达两个山峰,如何快速辨别它们的不同和相同之处呢?(二)讲解2.1 地球内部结构的组成和特点2.1.1 地球内部结构的组成2.1.2 地球内部结构的特点2.2 地球的外形和地形2.2.1 地球的外形2.2.2 地形的概念和分类2.3 各类地形介绍及特点2.3.1 山脉地形2.3.2 高原地形2.3.3 平原地形2.3.4 丘陵地形2.4 各类地势介绍及特点2.4.1 海拔高度2.4.2 坡度2.4.3 坡向2.5 只看地图、地球仪如何辨认地形和地势的类型(三)练习3.1 辩认和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类型3.2 参观本地区特有的地形和地势类型(四)总结4.1 知识点归纳和总结4.2 学生反思和小结(五)拓展5.1 查看相关视频和图片素材,了解更多的地理信息。

5.2 制作地球仪、地形模型等实物辅助教学。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地势和地形》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地势和地形》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地势和地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介绍了地球表面的地势和地形特点,以及它们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

本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通过对本章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如何描述和分析地势和地形。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球的基本知识、气候和植被等内容。

但在地势和地形的认识上,学生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在地理领域的应用还不够了解,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分类和特点;2.学会描述和分析地势和地形;3.了解地势和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4.掌握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技术在地理领域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及其区别;2.地势和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地理领域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势和地形的特点及影响;2.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地形地貌实地考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4.信息技术法:利用GIS软件和互联网资源,让学生掌握现代技术在地理领域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地势和地形的相关案例资料;2.准备实地考察的地点和线路;3.准备GIS软件和互联网资源;4.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地球表面的地势和地形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势和地形的概念、分类和特点,让学生理解地势和地形的基本概念。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地势和地形对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1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地形特点及山脉的分布。

2、掌握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3、通过读“中国地形的分布”图,了解我国地形分布的特点。

4、通过学习我国的壮丽山川,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进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1、我国地形分布特点。

2、读图总结分析我国山脉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情景荟萃)结合我们江阴的实际生活说一说,我们的家乡有哪些地形?丘陵,山地(海拔大于3500米称高山,1000-3500某某,500-1000低山,所以一般大于500米起伏较大的地势我们称为山地,500米以下起伏较小的我们称丘陵。

)所以我们江阴的君山、某某、盘龙山、长山、敔山湾的定山等几乎都为丘陵。

(提问)那我们中国的地形又有哪些呢?从视频中可以看出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说明我国的地形类型多样。

(图释导学)我们所了解的地形,其实都分布在不同的山脉之间,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高大而绵长的山脉,犹如一条条卧伏的巨龙,纵横在中华大地上,把祖国江山装扮得雄伟壮丽、多姿多彩。

(结合P23图2.2和黑板上的分布图,自学)(提问)问题一:这些山脉的走向是怎么回事呢?问题二:我国又有哪些不同的走向的山脉呢?哪些山脉是省区界线?问题三:我国山脉和高原、盆地、丘陵之间的位置如何?(回答一)我国山脉走向为“迷”字形。

(回答二) (分组归类整理)东西走向山脉: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西——大兴安岭——太行山(某某、某某分界线)——巫山——雪峰山中——长白山——武夷山(某某、某某分界线)东——某某山脉西北——东南:北——阿尔泰山中——祁连山东——某某山脉南北走向:北——贺兰山南——横断山弧形山: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某某和某某以昆仑山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太行山脉为界,某某和某某以横断山为界,某某和某某某某以大兴安岭为界,某某省和某某省以秦岭、某某和某某以燕山山脉的东部为界,某某和某某以祁连山为界。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导读:《中国的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篇1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价值: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

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2、认真组织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

在本节课外,我采取如下教学思路: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

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到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

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

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考虑。

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

因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们兴致格外得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处:1、导入不具特色。

建议以后用歌曲作导入,优美的旋律,缤纷的色彩,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有一个浅显的了解,心中却已丛生万般自豪!2、绘制地形剖面图环节,准备还不够充分,对相关地形的数据,应提前予以收集,在学生用到时及时给予展示,省去学生查书、查资料的时间,给后面教学留下充足的时间。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地形和地势(第2课时)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八

第一节地势和地形(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基本特征。

2、了解我国各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阶段分界线的名称。

3、学会分析地势对我国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读图分析总结我国的地势特点。

2、读图分析总结我国地势对气候和河流的影响。

三、教学准备山脉分布图四、教学课时2课件五、教学过程师:地形是地理环境的基本要素。

它在地理环境中起着基础的作用。

掌握了它,才能进一步理解其它自然要素和各地区自然环境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和发展生产等情况。

师:学习地形,首先要明确两个概念,即地形和地势。

师:什么叫地形?什么叫地势?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一、地形与地势(板书)生:地形是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师:对,答得很好。

由于地形表示地表形态,地势表示地表高低起伏总趋势。

所以,地形的概念比较大,地势状况是地形特征之一。

师:地球表面的形状多种多样,为了更好区别,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二、五种地表形态(板书)师:这五种地的外观有哪些不同呢?(学生小声讨论,教师进一步讲。

)师:我们可以从海拔高度、相对高度、地表起伏状况等方面加以概括。

(学生边对照五种地形的景观图,边思考并进行讨论。

教师边讲,边板画、填表。

)(出示五种地形比较简表。

)五种地形比较表师:从地表起伏状况来看,平原和高原有什么共同特点?一般说来,平原、高原地面广阔,起伏较小(填表),但也有的高原地表起伏很大(指青藏高原)。

平原和高原地表起伏都很小,我们从垂直高度上讲就是海拔或者相对高度(停顿)较小?生:相对高度小。

师:这两种地形从形态、相对高度来看较为相似,那么区别它们的关键应看海拔,还是相对高度?生:海拔高度。

师:海拔高度不同是区别它们的重要标志。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教师填表及绘表中图并指图,如华北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米以下。

)高原海拔大于200—600米(填表及绘表中国,并指图如某某高原海拔一般在1000米左右)。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一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与反思金品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第一课时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教案与反思金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节地形和地势第一课时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知识与技能】1.能够说出我国主要山脉以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名称、分布及特点。

2.能够区分我国五种地形类型,并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3.初步说明地形要素在我国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中国地形图中找出我国的主要山脉和主要地形区的名称。

2.通过中国各类地形面积比例图或数据,归纳我国地形类型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地形类型及其特点的认识,增强对我国“基本地形国情”的好奇心,提高学习地形的兴趣,提高对我国不同地形的审美情趣,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点】我国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三大丘陵的分布及其特点。

【难点】我国陆上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新课导入】课件播放音乐《青藏高原》同学们知道青藏高原吗?其实我国不仅有青藏高原,还有许多连绵起伏的丘陵,一望无际的平原,美丽富饶的盆地。

想认识它们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和地势。

知识点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自主学习】(教师展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教材P22~P24的内容,自主完成)1.读图2.1和图2.2说出我国的地形类型特点。

__答案:地形类型多样。

__2.读图2.2,说出我国主要的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山脉等,找到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并把它们首尾相连,分析其东西两侧的地形差异,总结我国地形的分布特点。

__答案:四大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三大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东侧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侧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陆地环境”的第一节“地势和地形”。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地势和地形的区别与联系,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提高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可能还不太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地势和地形的特点,提高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了解我国的地形特点,学会运用地势和地形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及其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2.难点:地势和地形的区别与联系,我国的地形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列举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地势和地形知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3.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地势和地形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粉笔等。

3.学生活动准备:分组讨论、课堂展示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地形地貌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势和地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势和地形的概念、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地势和地形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和地势》教学反思新人教版
这星期我首先带领学生复习巩固了第一张的内容,我发现学生掌握得很差,特别是对我国34个省区的位置、省区的简称及其相对应的行政中心学生掌握得还是很模糊,然后带领学生学习了第二章的第一节《地形和地势》,对于我国地形的分布大势,很多学生对各个地形区的分布范围混淆不清,针对这些难以掌握的内容我通过了解学生发现,主要是地图的困扰,对于学生的读图——析图——用图能力,我一直在反思这个问题,但是实在是没有什么捷径可行,只有通过平时的练习,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来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地形和地势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势”,主要内容包括:
1. 地形的分类: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2. 地势的概念:地表形态起伏的高低与险峻的态势。
3. 我国地形地势的特点: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 利用多媒体资源: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这有助于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地形和地势的特点。今后,我会继续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形和地势对实际生活的影响。
(二)存在主要问题
1. 学生参与度不高: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理解不深。
2. 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我会尝试更多的教学方法,比如角色扮演、小组合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同时,我也会寻求同事的建议和帮助,共同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3. 加强学生反馈:我会更注重学生的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课堂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知识的理解程度,以便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5. 网络资源:提前查询并准备相关网络资源,如地形地势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以便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6. 教学软件:准备好教学所需的软件,如PPT、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用于展示地形地势图片、图表和视频,以及进行地形地势模拟实验。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

《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前些天,我校开展教研活动,参加的人员是县教研室的老师和我们协作区地理老师。

在这次活动中我讲的是《地势和地形》。

《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体现了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中国的地势地形特征对于中国的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节教材可分为 2 课时,我讲的是第一课时,主要包括我国的地势特征以及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等内容。

我深知,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是学生的帮助者、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

因此,上课时,我首先从探索今年八月份甘肃舟曲发生泥石流的成因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探索我国的地势特征这个新知———让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自己生活的地区属于地势的第几阶梯———小组分组合作学习,讨论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梳理知识,课堂小结———课堂反馈,体验成就。

一、课后,我和听课老师们进行了讨论,大家人为本节课存在如下优点:1、学生活动为主在这节课中,“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教师点拨评价引导”得以充分体现。

本节课的学生活动有:学生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探索我国的地势特征这个新知;让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找出我们生活的地区属于地势的第几阶梯;小组分组合作学习,讨论地势对气候、河流、交通的影响等,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地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了新型的学习方式。

2、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致学”。

本课的导入贴近学生的生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甘肃舟曲发生了泥石流,这个地质灾害人人皆知,把地质灾害的原因作为话题来议论,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感到地理与生活联系密切。

在教学活动中,我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

提出:如果我国的地势不是这样,比如“东部高,西部低”那会是怎么样的情况呢?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让学生用今天所学解决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说课稿2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地形和地势》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课程。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地形的分类及其特点,地势的概念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教材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实例,使学生直观地认识各种地形和地势,并理解它们的特点和作用。

在教材中,还穿插了与之相关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地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不同地形和地势背后的人文历史。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兴趣。

但他们在地理学习中,往往过于依赖死记硬背,缺乏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掌握其特点和作用为主,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掌握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和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学生能分析地形和地势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提高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认识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难点:地形和地势对我国的影响,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例,分析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和作用。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地形和地势的实例,使学生更直观地认识和理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地形和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和地势的概念。

2.讲解:详细讲解各种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

3.分析:让学生观察实例,分析地形和地势对生活和生产的影响。

4.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西北高,东南低•南北高低差异地形和地势的作用:•影响生产和生活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参考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等。同时,学生也了解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地形和地势特点,如平原、山地、丘陵、高原等。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对于八年级的学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较高,尤其是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内容。学生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均有一定的发展。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观察、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2.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反思活动的结果,教师应该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例如,如果学生对某些概念理解不深,可以考虑增加相关的教学资源,或者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如果教学内容过于枯燥,可以考虑通过更多的实践活动或者游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准确地描述平原、山地、丘陵、高原四种基本地形的特征及其在我国的分布情况。此外,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 过程与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得到增强,他们开始意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积极地学习地理。
针对以上困难和挑战,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形和地势的知识。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讲授法、案例研究法和实践教学法。讲授法用于介绍地形和地势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特点;案例研究法用于分析不同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实践教学法用于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加深对地形和地势的理解。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理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理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地形和地理教案教学反思优秀教案【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地形的概念,理解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地图识别不同地形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点。

2.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1.地形类型的辨别。

2.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入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地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地形特点。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地形类型。

二、新课讲解1.讲解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1)平原:地势低平,起伏小,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

(2)高原:地势高,起伏大,气候寒冷,适合放牧业。

(3)山地:地势陡峭,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明显,适合林业和旅游业。

(4)丘陵:地势起伏较大,土壤贫瘠,适合林业和旅游业。

(5)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气候独特,资源丰富。

2.分析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1)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合种植粮食作物;山地、丘陵地区适合种植经济作物。

(2)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平原地区交通便利,山地、丘陵地区交通不便。

(3)地形对城市分布的影响:城市多分布在平原地区,山地、丘陵地区城市较少。

三、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地形特点,引导学生说出我国的地形分布。

2.学生分组讨论:我国地形对经济发展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四、课堂小结2.强调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列举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并简要描述其特点。

2.思考:地形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哪些影响?【教学反思】1.图片导入环节,学生积极性较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新课讲解环节,讲解清晰,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五种基本地形类型的特点。

3.案例分析环节,学生分组讨论热烈,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地形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4.课堂小结环节,学生对地形的特点和影响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地形和地势》教学反思

八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地形和地势》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新课程NEW CURRICULUM英语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应该把英语教材作为英语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教师要秉承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精神,在继承原有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与时俱进,要有所突破,为广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

语音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在教学中应该受到重视,教师在教授语音的时候,要紧密结合词汇、对话、听力和阅读的教学进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要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初中已经学过和掌握的语音知识,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和朗读技巧,在口语表述中要做到语音、语调自然流畅,和自己的母语一样,甚至超过母语。

因为学好英语的语音与以后听说技能的培养有直接关系,对读写技能的培养更是有促进作用。

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利用口语和听力录音带,甚至可以播放英语原版歌曲和电影,让学生模仿标准地道的语音、语调,以此来提高每一位学生的语音水平,促进他们语音水平的提升。

词汇教学主要是教师让学生掌握英语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

教师要意识到一点就是,必须通过有情境的课文教学或者课外材料教学,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的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的。

由于高中英语词汇量的增加,使学生掌握词语的困难也很大,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和解决大量词汇所带来的困难,要引导学生改变死记硬背的初中英语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合理的英语词汇学习方法,要尽量做到培养学生分音节按拼读规则拼读英语词汇,注意音形义相结合;要充分运用构词法等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义和词类;在学习词汇时,要善于用对比、联想等方法发现英语词汇的构词方法以及多义词、多词性的英语词汇的特点;用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学习和记忆单词以及组成模块学习短语、词汇等等。

关于语法教学,笔者认为是很有必要的,但是要符合中国学生的认知规律,更要循序渐进,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这门语言。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语法教学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为学生掌握和运用英语服务的。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新人教版(2021-2022学年)

地势和地形
本课的教学设计,处处激发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知识和能力,恰到好处地积极思考,主动学习。

学习目标全面落实,围绕重点、难点展开,了解、理解、掌握、应用知识。

所用教学手段,主要是地理图表,教与学兼而用之。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简笔画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教学效果很不错。

地形相对八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使这部分内容更生动,易于学生学习,课上我采用了猜一猜的活动,利用地形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这幅图中画的是我国的哪种地形,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习的质量.
为了培养学生的搜集、整理、分析的能力,在讲授四大高原时,我采用了学生自学的方式,课前布置学习内容,讨论学习方法,课下同学们选择自己想要调查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课上再进行交流汇报,互相补充,交流学习到的内容。

ﻬ。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说课稿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形和地势》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知识,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的理解程度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掌握地形和地势的分类和特点,了解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地形和地势的实例,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对地理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2.教学难点: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和分类,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等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地形和地势的特点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形和地势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形和地势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3.课堂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地形和地势的概念、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地形和地势的基本知识。

4.案例分析:教师展示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

5.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地形和地势对人类生活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地理上册《地势和地形》教学反思一新人教版
回顾整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以下两方面做出了突破,具有一定的价值:
1、利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解决了教学难点。

地势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直观地从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得出“西高东低”的特点,但不容易形成“阶梯状”分布的认识。

通过我一步一步教学引导,特别是学生探究性活动----绘图,直观地把这一特点展示在纸上(或黑板上),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比学生就直接地从书本得到结论,效果要好得多。

2、认真组织教学,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能够灵活使用教材。

在本节课外,我采取如下教学思路:
什么是地势?→由分层设色地形图感知地势特点→由各阶梯地势海拔数据探究地势特点→绘制地形剖面图展示地势特点→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

把课本中“我国东西向(北纬32度)地形剖面图”改为学生绘图比赛,然后与课本中对比,既让学生感觉有趣,又让学生们在相对比较中加深对“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纬度位置、海拔及水平距离有了更深的认识。

把活动2-4转化为学生提出证据证明地势特点。

如此的特点,势必给气候、河流流向、交通等造成一定的影响,提示学生从日常现象、谚语、古诗词等方面考虑。

经过师生共同探讨,最后收获颇丰:“东风不倒,大雨不了”(说明地势与气候的关系),“一江春水向东流”(说明地势与河流流向的关系),“飞流直下三千尺”(说明地势与水能资源的关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地势无情,阻碍东西方来往,河流有情,沟通东西交流)。

因涉及到相关学科知识,学生们兴致格外得高,教学效果自然很好。

不足之处:
1、导入不具特色。

建议以后用歌曲《彩色的中国》作导入,优美的旋律,缤纷的色彩,会平息学生一切杂念,会让学生激动,也会让学生对我国地势地形有一个浅显的了解,心中却已丛生万般自豪!
2、绘制地形剖面图环节,准备还不够充分,对相关地形的数据,应提前予以收集,在学生用到时及时给予展示,省去学生查书、查资料(较费时)的时间,给后面教学留下充足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