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 教案
《红楼梦》教案示例
《红楼梦》优秀教案示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3)掌握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经典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合作探讨,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3)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所表现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培养正确的审美观;(2)体会作品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要人物形象;(2)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文学价值;(3)作品所体现的社会意义和人生哲理。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复杂人际关系和人物性格;(2)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丰富内涵;(3)如何欣赏和评价古典文学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作品背景、人物关系、情节发展等;2. 自主阅读法:学生自主阅读作品,体会人物情感,感受作品魅力;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4. 比较分析法:对比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突出《红楼梦》的特点;5. 欣赏评价法: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片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教材,掌握作品内容,准备相关资料;2. 学生准备:预习作品,了解作品背景,阅读相关资料;3. 教学设施:多媒体设备、黑板、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及作品地位;2. 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作品,感受人物情感,体会作品魅力;3. 课堂讲解:分析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探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5. 比较分析:对比其他古典文学作品,突出《红楼梦》的特点;6. 欣赏评价:引导学生欣赏经典片段,提高文学鉴赏能力;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红楼梦教案
红楼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红楼梦》的基本内容,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
(2)学生能够掌握小说中的一些基本人物形象和情节。
(3)学生能够初步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及其文学价值。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阅读、观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红楼梦》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经典的情感态度。
(2)培养学生具有批判性思维,学会从文学作品中提炼人生哲理。
(3)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关注国际文学发展趋势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红楼梦》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2. 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2)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播放《红楼梦》的片段或图片,让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
(2)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红楼梦》的了解和印象。
2. 学习新课:(1)自主阅读:学生自主阅读 《红楼梦》,了解小说的基本内容和人物形象。
(2)教师讲解:针对小说中的难懂之处,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3)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小说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等方面的问题。
(4)整体理解:教师带领全班同学共同梳理《红楼梦》的知识点,确保每个同学都能理解小说。
3. 深入探讨:(1)《红楼梦》的主题思想:让学生分析小说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人性弱点等问题。
(2)《红楼梦》的文学价值: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如何运用小说中的人生哲理来提升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方面的体会和收获。
《红楼梦》 教案设计
《红楼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作品内容。
(2)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合理评价。
(3)学会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解读《红楼梦》,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2)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 《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文学地位。
2. 主要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点。
3. 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三、教学难点1. 对作品中的复杂人物关系和情感纠葛的理解。
2. 对作品深层主题和艺术特色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楼梦》的相关背景、作者生平及作品特点。
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人物形象、情节和主题。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片段,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魅力。
4. 小组合作法:分小组进行探究,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五、教学内容1. 第四章: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 第五章: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3. 第六章:梳理作品的基本情节,探讨其主题思想。
4. 第七章:解读作品中的经典片段,赏析其艺术特色。
5. 第八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红楼梦》相关章节,了解作者背景、人物关系等。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的疑问,讲解作品的相关内容,如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
4.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片段,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主题思想。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红楼梦教案3篇
红楼梦教案3篇红楼梦教案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红楼梦教案篇1教学说明:此课例为人教版新课标高中语文必修三的名著导读课,为笔者原创课例。
建议放在必修三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之前教学。
望各方家指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生能掌握《红楼梦》相关常识;过程与方法:从人物、文学价值、历史研究价值、古今研读状况四个方面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并体味中国古典文学之美。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人物形象,挖掘作品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这幅画面简单、色彩黯淡的图画,却讲述了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爱情故事。
请你根据这幅画猜猜这个爱情故事的男女主人公是谁?并且引用书上的四个字来给它取个标题。
宝黛爱情的渊源:女娲炼石补天,最后剩了一块石头没有用完,便将这块石头丢在青梗峰下。
灵石来到人世之前,曾变身为赤瑕宫神瑛侍者。
他每天用甘露浇灌一株瘦弱的绛珠仙草,后来仙草幻化人形,来到人世报答神瑛侍者灌溉之恩。
过渡语:一场凄美绝伦的爱情,曾令多少人扼腕叹息、情迷红楼。
几百年来,《红楼梦》一直受到广大读者喜爱。
二、情迷红楼梦(一)古人痴迷于红楼梦“闻有某贾人女,明艳工诗,以酷嗜《红楼梦》,致成瘵疾。
”——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邑有士人贪看《红楼梦》,每到入情处,必掩卷冥想,或发声长叹,或挥泪悲啼,寝食并废,匝月间连看七遍,遂致神思恍惚,心血耗尽而死。
——清·陈镛《樗散斋丛谈》卷二京师有陈某者,设书肆于琉璃厂。
光绪庚子避难他徙,比归,则家产荡然,懊丧欲死。
一日,访友于乡,友言:“乱难之中,不知何人遗书籍两箱于吾室,吾固业此,趣视之,或可货耳。
”陈检视其书,乃精楷抄本《红楼梦》全部,每页十三行,三十字。
《红楼梦》阅读教案
《红楼梦》阅读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和主要人物。
2. 培养学生对古典小说的阅读兴趣和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
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红楼梦》的作者和背景简介曹雪芹的作者身份和生平《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创作背景清代社会风俗和家族制度2. 第二章:主要人物和情节梳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故事的开端和重要情节的设置描述贾府的荣华富贵和家族衰落3. 第三章: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分析揭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如人生百态、人性善恶等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人物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4. 第四章: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描绘细腻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刻画运用象征、暗示、讽刺等手法展示古典小说的语言魅力和审美价值5. 第五章:阅读启示和传统文化认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和亲情友情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人物和情节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主题思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阅读启示。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读后感质量:评估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3. 知识掌握程度:考核学生对《红楼梦》作者、人物、情节等的记忆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提供给学生阅读的文本。
2. 相关研究资料:辅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背景和人物性格。
3. 教学课件:展示作品内容、人物关系等图表和图片。
4. 影视作品:推荐相关影视改编作品,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故事情节。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第一课时: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背景讲解曹雪芹的作者身份和生平介绍《红楼梦》的成书过程和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清代社会风俗和家族制度2. 第二课时:梳理主要人物和情节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关系讲解故事的开端和重要情节的设置描述贾府的荣华富贵和家族衰落3. 第三课时:分析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揭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如人生百态、人性善恶等分析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探讨人物命运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4. 第四课时:探讨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讲解作品中的心理描写和人物刻画分析象征、暗示、讽刺等手法的运用欣赏古典小说的语言魅力和审美价值5. 第五课时:阅读启示和传统文化认知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观念和亲情友情探讨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和背景2. 第二周:梳理主要人物和情节3. 第三周:分析主题思想和人物性格4. 第四周:探讨古典小说的艺术特色5. 第五周:阅读启示和传统文化认知八、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红楼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范例
红楼梦公开课一等奖教案设计范例红楼梦教案范例第1 篇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育点1、了解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及其故事情节大意2、体会本文人物出场的特点和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3、通过文章环境,把握作品的主题(二)、能力训练点1、训练学生通过揣摩人物语言、动作及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的能力2、分析形象,培养学生良好的分析习惯和知识迁移地能力(三)、德育渗透点认识封建大家族的腐朽没落,理解贾宝玉追求个性自由反封建的精神。
二、重、难点文中重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作品的思想意义。
三、课时安排3课时四、学生活动设计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课文大意。
2、默读课文,疏理小说情节,圈划出能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语句。
3、鉴赏讨论,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重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情况1、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的录音,勾起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回忆,营造气氛。
2、作者简介及《红楼梦》的创作:《红楼梦》是我国18世纪中期出现的一部古典小说。
它高度的艺术性,在我国及世界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
大约生于1715年,卒于1763年。
他祖先原是汉人,但很早成了正白旗内务府的“包衣”(满语奴隶之意),入了满籍。
从他曾祖曹玺开始,三代世龚江宁织造的官职。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两个女儿都被入选为王妃。
在康熙时,曹家是非常显赫的贵族世家。
雍正即位后,曹雪芹的父亲因与皇家派别斗争有牵连,以及在江宁织造任期内财款亏空等原因,被罢官,抄家,家道从此衰落。
作者的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由盛而衰的过程,由“锦衣纨裤”的贵公子,降为落魄的“寒士”。
当他著书时,已过着“蓬牖茅椽,绳床瓦灶”和“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贫困生活。
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促使他对过去的经历作一番深刻而痛苦的回忆。
这就为他能对社会上种种黑暗抱有不满和批判的态度,写出反映封建统治阶级、封建制度没落衰败的《红楼梦》,准备了良好基础。
《红楼梦》导读教案
《红楼梦》导读教案任务简述《红楼梦》是长篇章回体小说,其回目简练工整,精要地概括了各章回的主要内容。
第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初读回目以梳理整本书内容及主线的方法。
《红楼梦》是艺术中的“绝大著作”,其内容之广博、内涵之深厚、艺术之丰美容易让人望而却步。
作为高中生应该如何阅读整本书,在读前进行经验交流和方法指导尤为重要。
学习目标1.简介《红楼梦》相关评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通过梳理整合小说回目,学会整体把握整本书内容及线索。
3.通过交流阅读经验,掌握略读、精读、研读文本等方法。
自主阅读活动设计1.课前自主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红楼梦》前言,以表格的形式梳理以下内容,撰写读书摘记:①曹雪芹家世与身世遭际;②《红楼梦》内容、结构和艺术特点;③《红楼梦》版本沿革。
2.自主阅读全书章回目录,完成以下任务:①阅读回目,读准字音、节奏,初步理解回目含义;②查阅辞典,疏通回目中生僻字词,深入理解其内涵,如“夤缘”“指迷”“仙醪”“铁槛寺”“箴宝玉”“谶语”“手足眈眈”“笞挞”“戏彩斑衣”等;③梳理整本书的回目,圈点表示人物活动空间转换及家族盛衰变化词,人物称谓及命运归宿词,整合并思考,《红楼梦》到底写了什么内容,它是围绕哪两条线索交织推进的?3.泛读前五回,给每一章回写一则内容提纲。
学习资源1.介绍长篇章回体及回目的含义,推荐相关的助读资料,提供知识支架。
2.推荐小说的阅读方法和经验,提供方法支架。
学习进程一、深情导入,消除畏难情绪,激发阅读兴趣《红楼梦》是一部什么书?王国维先生说,它是艺术上的“绝大著作”1;周汝昌先生说,它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综合体和集大成”2;王蒙说,它是“生活的百科全书,语言的百科全书”3。
如此巨著,我们怎能错过?然而,一入红楼,我们却深感楼深似海!很多中学生都觉得《红楼梦》读不下去。
可是,你们知道吗?蒋勋说,《红楼梦》其实是写青少年的一本书,是传统文化中很少能看到的对青春进行描述的作品,而大观园是一座“秘密的青春王国”4。
《红楼梦》阅读欣赏指导课教案多篇
《红楼梦》阅读欣赏指导课教案多篇《红楼梦》阅读欣赏指导课教案1一、导入《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它以一个贵族家庭为中心展开了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图景,社会的各个阶级和阶层,都得到了生动的描写。
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巨著不知多少次打动了我们的心,每一次阅读都会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牵动着。
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节选自《红楼梦》的四篇课文,走进贾府,走进大观园,走进宝玉,走进黛玉,走进贾府中的其他人物。
二、整体感知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四篇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弄清众多出场人物。
2.介绍与四篇课文有关的《红楼梦》第31回、32回、33回、34回、48回和第74回故事梗概。
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故事情节,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三、概括要点《诉肺腑》宝玉和黛玉的爱情经历了初恋、热恋和成熟三个阶段。
黛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强烈地要求宝玉严肃专一的爱情。
她或喜或怒,变尽法子反复试探宝玉的真心,直到史湘云这回远来探亲,黛玉偷听到宝玉的“肺腑”之言,不觉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确认宝玉为“我之知己”,从此他们的爱情进入了一个成熟阶段。
《宝玉挨打》在封建家庭里,家长责打子弟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足为奇,但贾政此番毒打宝玉,恨不能置他于死地,却显得极不寻常。
从当时的情形来看,似乎是结交伶人和所谓“逼淫母婢”这两件事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但究其实,根本原因还在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上。
贾政是封建统治者的忠实奴才和封建礼教的卫道士,他一心想按封建道德的标准来培养宝玉,希望他走科举的路以博取高官厚禄,维持自己的家声;而宝玉却鄙视功名富贵,厌谈“仕途经济”,对封建社会传统思想的若干方面表示怀疑乃至否定。
父子间的这种矛盾是无法调和的,而宝玉挨打正是这种矛盾发展到对抗地步的鲜明而集中的表现。
《香菱学诗》香菱本来就爱读诗,也想学着作诗,但苦于无人指点;来到大观园以后,有了黛玉这样的老师,她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诗的境界中了,终于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作诗。
高一选修课红楼梦教案设计
高一选修课《红楼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
2.分析《红楼梦》的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阅读《红楼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人文素养。
二、教学内容1.《红楼梦》的作者、创作背景及主要人物形象。
2.《红楼梦》的艺术特色。
3.《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分析《红楼梦》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及经典片段。
2.难点: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
二、课堂讲解1.分析《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形象,如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2.讲解《红楼梦》的艺术特色,如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细腻的心理描写等。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楼梦》的认识和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红楼梦》的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四、课堂小结2.强调《红楼梦》的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一、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的经典片段。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红楼梦》中哪个片段最吸引你们?二、课堂讲解1.分析《红楼梦》中的经典片段,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林黛玉焚稿断痴情等。
2.讲解经典片段在整部作品中的作用。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经典片段的艺术特点。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人物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探讨。
四、课堂小结2.强调《红楼梦》的经典片段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第三课时一、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2.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思想是什么?二、课堂讲解1.讲解《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如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对人性美的赞美等。
2.分析主题思想在作品中的体现。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红楼梦》主题思想的理解。
2.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
红楼梦名著导读教案名著导读《红楼梦》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红楼梦》的写作背景、作者简介、人物关系等。
(2)从小说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红楼梦》的地位及其伟大成就。
(3)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特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
(4)掌握名著欣赏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的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教学重点】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的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红楼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
2.《红楼梦》中人物语言的描写。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课程】导入:清朝的时候流行一句话:开卷不谈《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就算你读了四书五经、论语、XXX等,你不读《红楼梦》的话,你的知识还不够。
《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之作。
XXX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中国的第五大发明”,XXX认为它将“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楼梦》是了不起的。
它在中国古典文学里面,带来了一个全新的空前未有的东西,就是把女人当人,对女性尊重。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畅谈中国这部伟大的经典作品《红楼梦》。
一、展示课题:名著导读《红楼梦》二、导读名著1.《红楼梦》的背景常识展示课件,老师还可做如下弥补:《红楼梦》是一部长篇小说,写成于清中期,《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普通都题为《石头记》。
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
《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绩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
在当代发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长久以来存在争议,比较普遍的认同是中国清代的XXX。
《红楼梦》的作者XXX使用的写作方法是“真事隐,假语存”,XXX的批语是:文笔细如牛毛。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红楼梦》教案
(完整版)小学读书推荐《红楼梦》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向小学生推荐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帮助学生了解其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红楼梦》,学生能够培养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红楼梦》的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2. 通过阅读选段,感受小说的魅力;3.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1. 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出版历史和文学地位;2. 分享《红楼梦》中的几个精彩选段,结合图文展示;3. 讲解《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4. 引导学生谈论他们对《红楼梦》的一些观点和感受。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简单的语言介绍《红楼梦》的作者、出版历史和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第二步:欣赏选段(10分钟)选取《红楼梦》中的几个精彩片段,通过声音和图文展示给学生欣赏,让学生感受小说的魅力。
第三步:人物介绍(15分钟)介绍《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和他们的性格特点,通过图片和简短的文字描述,让学生对这些人物有初步的了解。
第四步:学生讨论(15分钟)引导学生就他们对《红楼梦》的一些观点、感受和疑惑进行讨论,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第五步:复总结(5分钟)复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和表达能力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展示自己对《红楼梦》的理解和感受。
六、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阅读《红楼梦》的其他章节,了解更多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也可推荐其他古代文学作品,如《西游记》、《水浒传》等,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七、教学资源1. 《红楼梦》图书和电子版;2. 选取的《红楼梦》中的精彩选段的声音和图文展示。
以上为《红楼梦》小学读书推荐教案的概要。
根据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适当增删教学内容和步骤,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调整。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相信学生将能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培养对文学的热爱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
《红楼梦阅读课》教案
《红楼梦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使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作品中所揭示的社会现象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红楼梦》的背景及主要人物介绍教学重点:了解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掌握作品主要人物的关系及性格特点。
2. 第二章: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教学重点: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发展,探讨其爱情观的现代意义。
3. 第三章:王熙凤的管理才能与权力斗争教学重点:评价王熙凤的管理才能,理解作品中的权力斗争和社会现象。
4. 第四章:贾府的衰落与家族悲剧教学重点:分析贾府衰落的原因,感受家族悲剧带来的思考。
5. 第五章:作品的艺术特色与价值教学重点:欣赏《红楼梦》的语言、形象、情节等艺术特色,认识其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价值。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作品中的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和情节进行深入剖析。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 结合讲授法,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和文学鉴赏方法。
四、教学评价: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价其批判性思维和合作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有关《红楼梦》的题目,检验学生对作品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红楼梦》(原著或简缩版)。
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红楼梦》的书籍和论文。
3. 网络资源:有关《红楼梦》的影视作品、评论和解读。
4.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六、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与讨论: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分析与解读: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并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就指定话题进行讨论,培养合作能力。
语文教案《红楼梦》选读教学教案
一、教案内容:第一章《贾宝玉的能量》1. 教学目标(1)了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2)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关系。
(3)品味贾宝玉诗词中的意境,体会其审美价值。
2. 教学重点(1)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2)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关系。
3. 教学难点(1)贾宝玉诗词中的意境分析。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地位及其与主要人物的关系。
(2)鉴赏法:分析贾宝玉诗词的意境。
5. 教学步骤(1)导入: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讲解贾宝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3)分析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关系。
(4)鉴赏贾宝玉诗词,体会其意境。
(5)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二、教案内容:第二章《林黛玉的才情》1. 教学目标(1)了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2)分析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关系。
(3)品味林黛玉诗词中的意境,体会其审美价值。
2. 教学重点(1)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2)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关系。
3. 教学难点(1)林黛玉诗词中的意境分析。
4.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地位及其与主要人物的关系。
(2)鉴赏法:分析林黛玉诗词的意境。
5. 教学步骤(1)导入:回顾上一章内容,引出本章主题。
(2)讲解林黛玉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3)分析林黛玉与贾宝玉、薛宝钗等人物的关系。
(4)鉴赏林黛玉诗词,体会其意境。
(5)总结本章内容,布置作业。
三、教案内容:第三章《薛宝钗的端庄》1. 教学目标(1)了解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2)分析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关系。
(3)品味薛宝钗诗词中的意境,体会其审美价值。
2. 教学重点(1)薛宝钗的性格特点及其在贾府的地位。
(2)薛宝钗与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的关系。
3. 教学难点(1)薛宝钗诗词中的意境分析。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主题思想。
2. 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领悟作者对封建社会家庭伦理、人性和命运的深刻揭示。
4.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批判性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创作特点简介。
2. 主要人物形象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
3. 重要情节梳理:宝玉通灵、黛玉葬花、凤姐儿闹宴等。
4. 作品主题探讨:封建家庭伦理、人性、命运等。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成书背景和创作特点。
1.1 教师简要介绍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经历。
1.2 分析《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2. 第二课时:分析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主要人物形象。
2.1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
2.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各个人物形象的理解和看法。
3. 第三课时:梳理重要情节,体会作品的主题思想。
3.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宝玉通灵、黛玉葬花等经典情节。
3.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情节对主题的揭示作用。
四、教学评价1. 学生阅读《红楼梦》的完成情况。
2. 课堂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和准确性。
五、教学资源1. 《红楼梦》原著(教师版和学生版)。
2. 相关研究资料和评论文章。
3. 网络资源:红楼梦电视剧、电影等改编作品。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情节为例,深入剖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3. 采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将《红楼梦》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
4.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
七、教学活动1. 课前布置学生阅读《红楼梦》原著,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2.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并提出问题。
3. 学生分组讨论,寻找答案,并进行分享。
《红楼梦》教案
《红楼梦》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曹雪芹,了解《红楼梦》的创作背景及主旨。
2.品味《红楼梦》的语言特点,研读重要人物判词。
3.梳理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4.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认识《红楼梦》的文学价值,发掘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文化。
【教学重难点】梳理主要情节,欣赏主要人物形象,把握小说主旨,读懂人物判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模块:作家作品介绍及阅读指导一、了解作者1.了解曹雪芹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芹圃、芹溪,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他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人,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满洲贵族的家奴)。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曾担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的保姆。
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
康熙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负责接驾,并住在曹家。
曹寅是当时的“名士”,能写诗、词、戏曲,又是有名的藏书家,著名的《全唐诗》就是由他主持刻印的。
这样的家庭传统对培养曹雪芹的文艺才能起了一定的作用。
曹寅病故后,其子曹颙、曹頫先后继任江宁织造。
他们祖孙三代四人担任此职达60年之久。
所以,曹雪芹在少年时代,经历了一段富贵荣华的贵族生活。
但是,康熙皇帝死后,曹家也开始走下坡路。
由于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的牵连,曹家遭受一系列打击。
雍正五年,曹頫以“行为不端”“骚扰驿站”和“亏空”的罪名而被革职,南京的家产全被抄没,仅把北京的房产“酌量拨给”,“以资养赡”。
曹頫下狱治罪,“枷号”一年有余。
这时,曹雪芹随着全家迁回北京居住。
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
家庭衰败之后,曹雪芹基本上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
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
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专心一志地从事《红楼梦》的写作和修订。
乾隆二十七年(1762),由于幼子夭亡,曹雪芹感伤成疾,卧床不起。
《红楼梦》教案-教学设计
《红楼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主要人物;(2)分析作品的文学特色和艺术成就;(3)掌握作品中的重要情节和经典片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讨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运用批判性思维,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品的人物情感,理解作品所传达的人性关怀;(2)认识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二、教学内容1. 第一章:作品概述(1)作者及创作背景;(2)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色;(3)主要人物关系及故事脉络。
2. 第二章:贾府的兴衰(1)贾府的家族背景;(2)贾府的繁荣与衰败;(3)贾府人物的性格特点。
3. 第三章:宝黛钗三角恋(1)宝玉、黛玉、宝钗的性格特点;(2)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3)分析三角恋在作品中的意义。
4. 第四章:贾府的内部斗争(1)王熙凤的管理才能及野心;(2)贾府内部的权力斗争;(3)作品对封建家族衰败的揭示。
5. 第五章:作品的现实意义(1)作品对封建社会的批判;(2)作品对人性的关怀;(3)作品的艺术价值及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品背景、人物关系、故事脉络等;2. 自主阅读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作品,理解情节及人物;3. 讨论法: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色;4.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情节,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及作品意义;5.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四、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课堂参与度、讨论发言等;2. 期中测试:作品知识测试、分析评价能力测试;五、教学资源1. 教材:《红楼梦》;2. 参考书籍:相关研究《红楼梦》的专著;3. 网络资源:关于《红楼梦》的音频、视频资料;4. 图片资料:作品中的经典画面。
六、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作品概述(1)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2)概述作品的主题及艺术特色;(3)梳理主要人物关系及故事脉络。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红楼梦》教案+统编版必修下册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红楼梦》,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思想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借助作品,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二、教学内容1. 第一阶段: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教学重点:了解曹雪芹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把握《红楼梦》的艺术特点。
2. 第二阶段:梳理作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概括作品情节,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走向。
3. 第三阶段:探讨作品主题,感悟人生哲理教学重点:剖析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人生智慧。
4. 第四阶段:欣赏经典诗词,提升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品味《红楼梦》中的诗词佳作,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5. 第五阶段:实践与拓展,提升综合素养教学重点: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作品中的奥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典型人物和事件的剖析,揭示作品的主题思想。
3. 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将《红楼梦》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拓宽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深度、观点阐述等。
4. 课程论文: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评价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或其他权威版本)2. 参考书目:相关研究《红楼梦》的书籍和论文3. 网络资源:关于《红楼梦》的音频、视频资料和相关讨论论坛4. 课外读物: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六、教学安排1. 第一阶段(2课时):介绍《红楼梦》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2. 第二阶段(4课时):梳理作品情节,分析人物形象3. 第三阶段(3课时):探讨作品主题,感悟人生哲理4. 第四阶段(2课时):欣赏经典诗词,提升审美情趣5. 第五阶段(2课时):实践与拓展,提升综合素养6. 第六阶段(1课时):课堂总结与反思七、教学步骤1. 导入:简要介绍《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及其创作背景。
红楼梦教案(精选6篇)
红楼梦教案红楼梦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红楼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红楼梦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对林黛玉和薛宝钗进行多角度评析。
2、通过人物命运深入探究人物悲剧的根源。
教学重难点重点:多角度把握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性格特点。
难点:品读诗词,把握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1课时学生课前准备:通读相关情节和诗词,对人物有自己的初步认识和把握。
教学过程导语:同学们,大观园里,可谓百花齐放。
其中有一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绛珠仙草,还有一位是众人眼中标准的大家闺秀,她们就是林黛玉和薛宝钗。
今天我们就走人大观园,走进黛玉和宝钗的世界。
(一)学习活动一:林黛玉和薛宝钗是《红楼梦》中两位光彩夺目的女性,你更喜欢哪一位?请结合小说的具体情节,试从她们的出身、日常生活、性格、才华、学识、待人、处事等方面比较评析。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梳理相关情节,结合人物在具体事件中的言行举止来比较分析黛玉和宝钗的性格特点。
(二)学习活动二:正所谓“诗如其人”,读黛玉和宝钗的诗词,你可以窥见她们各自怎样的性格。
设计意图:从情节的浅层次梳理到诗词的深层次解读,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黛玉和宝钗的性格,走进她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认识到诗歌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载体,品读黛玉和宝钗的诗歌有助于我们更形象具体地把握人物形象。
设计依据: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能够辨识、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基本的语言现象和文学现象,并能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阐述自己的发现。
学生活动:诵读诗词,自主解读诗歌,小组交流,相互补充,交流分享。
(三)学习活动三:假如你是贾宝玉,你更愿意娶谁为妻?你的理由是什么?请结合小说的情节从恋爱婚姻的角度阐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沅陵六中高一语文学科教案
课题:《红楼梦》主备人:金晶课时:使用教师:
教材版本(册数):高中语文必修3 第一单元第1 课
备课初案教师集体备课及个人“复备”栏【学习目标】
1、了解古典小说中常用的古今义不同的一些词语的含
义。
2、了解作者及《红楼梦》。
3、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4、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环境描写。
【学习重点】
1、阅读课文,正音释词。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3、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学习难点】
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学法指导】
朗读·讨论·点拨
【知识链接】
1. 曹雪芹与《红楼梦》
曹雪芹(约1715―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
芹圃、芹溪。
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他出身于贵族
世家,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辈曹颙等祖孙三代人,
相继连任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
康熙皇帝六次南巡,就
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
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
与皇室的密切关系。
雍正继位后,开展了一场凶残的斗
争,排除异己,其父因牵连了进去,在雍正五年被革职
抄家,曹家从此衰落。
到了乾隆初年,曹家似乎又遭到
一次更大的祸变,从此就一败涂地了。
曹雪芹一生恰好经历了曹家盛极而衰的过程。
《红
楼梦》写于曹雪芹凄凉困苦的晚年,创作过程十分艰苦。
真是“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可惜没有
完稿,就因幼子夭折感伤成疾,还不到五十岁,就在贫
病交迫中搁笔长逝了。
他的未完稿题名《石头记》,基
本稿只有八十回,后四十回一般认为是高鹗续写的。
2. 写作背景
《红楼梦》产生于清代所谓“河清海晏”的“康乾
盛世”。
反映的是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代的社会生
活画面。
其实在王朝鼎盛的背后隐藏着重重的危机。
当
时政治腐朽,封建剥削加剧,各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日益
激烈。
统治阶级内部也分朋树党,争权谋位。
在这样的
时代,《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
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真实而艺
术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揭示了我
国封建制度走向衰亡的历史趋势。
3.《红楼梦》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它反映的社会生活面异常广阔。
书中涉及的人物从皇亲国戚、贵族官僚,到丫鬟小厮、僧道商农,几乎涵盖当时中国社会各个阶层。
它对封建社会的官僚制度、土地制度、宗法制度、婚姻制度、科举制度以及封建伦理道德等都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此外,此书对琴棋书画、诗词曲赋、制艺尺犊、医药卫生、园林建筑、家具器皿、服饰摆设、烹调饮食等都有细致的描写。
作品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人物众多。
作品的语言凝练自然、准确传神,达到了空前纯熟的境地。
《红楼梦》是一部“说不尽”的奇书,由它引发的“红学”已经是国际显学。
【学习过程】
一、语言积累
1. 正字音
敕造纨绔盥洗杜撰宸翰攒聚翠幄瞋目
懵懂忖度绾结嫡亲
2.通词义(古义今义)
形容:形体容貌。
可怜:可惜。
偏僻:偏激,不端正。
仔细:小心。
风流:风韵神态。
乖张:偏执,不驯顺。
惫懒:涎皮赖脸。
总角:把头发扎成髻。
便宜:方便。
二、通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课文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按情节
发展,课文可分为几部分,每部分写些什么内容?请归
纳概括。
明确: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行踪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
大体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故事的开端,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
第二部分(2—14):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林黛玉初进
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
第三部分(15—16):故事的结尾,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2、快速默读第二部分,思考:林黛玉进贾府都见到了哪
些人?
第2—4段是第一层,写林黛玉拜见贾母和王夫人、邢夫
人等。
第5—6段写林黛玉见王熙凤,是第二层。
第7—11段写林黛玉见贾赦、贾政,王夫人介绍贾宝玉
是第三层。
第—14段写林黛玉初次见到贾宝玉,是第四层。
三、分析文中的环境描写
课文第1段交代,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这“不同”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求:1、请大家速读课文,同位或前后位同学互相交流补充,然后概括归纳。
2、读课文时要动笔,在课文中划出有关语句作为阐述观点的有力佐证。
3、学生自由发言,互相补充,教师加以引导。
A、贾府
(1)宏伟的外观
(2)讲究的布局
(3)华贵的陈设
(4)威严显赫的气势
明确:(一)(1)宏伟的外观。
(课文第一段,可依据宁国府的外观来推测荣国府的外观)处于繁华街市、阜盛人烟之中的贾府建筑,在黛玉的眼中,仅就外观,就突出地感觉到它“大”:门前蹲着两个大狮子;门是三间兽头大门;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五个大字。
五个“大”字不但表现了贾府建筑的宏伟外观,而且也暗示了贾府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
(2)讲究的布局。
比如贾母的正房大院,就设置了一个垂花门、两边抄手游廊和一个安放着大理石插屏的穿堂做掩映,既庄严肃穆,又表现出豪门贵族气派。
就贾赦住处,虽不似贾母的正房那样,却也有仪门和厢庑游廊。
至于“荣禧堂”的五间大正房,被仪门、耳房、穿堂、甬道簇拥着,更是轩昂华丽。
(3)华贵的陈设。
就“荣?堂”而言,先以特写镜头详细介绍了堂屋的匾额,无论是匾的质地花纹,匾上大字的规格,还是匾上的题字和印玺,都显示着主人的社会地位之高;室内陈设的大紫檀雕螭案、青绿古铜鼎、待漏随朝墨龙大画、楠木交椅等,都说明了主人的富贵豪华。
就是耳房内的陈设和器物也颇为华贵:靠背、引
枕、条褥,都饰以龙蟒;小几、香盒、酒觚、茗碗乃至痰盒都各具特色。
(4)贾府庭院的气势之宏、布局之妙、陈设之精,充分显示了高门大第的威严、显赫,社会地位的尊崇、高贵。
B、人物
(1)非凡的服饰
(2)骄矜的气质
(3)繁琐的礼仪
(1)非凡的服饰。
(第1段、第5段等处)例如王熙凤的衣饰打扮“彩绣辉煌”,贾宝玉、王夫人等乃至仆妇下人,“包装”都很“精良”。
(2)骄矜的气质。
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等人,身上都有一种骄矜之气。
(3)更重要的,贾府有着一套繁文缛节。
如用饭时,“李氏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十分讲位次,丫鬟旁边执着佛尘,李纨、熙凤二人立于案旁“布让”,“寂然”吃饭,吃过了漱口洗手,之后吃茶。
一套仪节,均不得乱来。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贾府的富贵尊荣,有物质的,也有礼教的。
课文不仅写出了贾府的富贵尊荣,也写出了封建社会的等级森严。
四、学习反思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透过黛玉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出贾府是个怎样的大家庭?
本文的中心事件是林黛玉来到贾府,与众人见面。
透过她的眼睛,我们看到,贾府是一个社会地位和气派非比寻常的豪门旺族,是皇帝信任和赏识的簪缨世家,礼节繁复,等级森严,仆从如云,吃穿用度豪奢。
通过这些描写,小说交代了作品人物所生活的典型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