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合集下载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  身边的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身边的文化遗产(一)某校八年级(2)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品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右边这幅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田字格内。

3.八年级(4)班准备搜集对联出一本对联集,班主任将搜集对联的工作交给班委会。

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原创对联,对联内容要立足贵州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

稿件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你代写一则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八年级(4)班准备搜集对联出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原创对联,对联内容要立足贵州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

稿件交到八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八年级(4)班班委会2018年10月10日4.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精彩的结束语。

【示例】同学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着炎黄子孙的情操,深受炎黄子孙的青睐,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将对联文化发扬光大。

(二)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她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

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示例】阿姨,您好,小敏非常热爱古建筑,参加主题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她学习的积极性,对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2.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示例一】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第6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册初二语文同步备课(部编版)
-探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让学生明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探讨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举例解释:
-以故宫为例,讲解其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通过地图或图片,展示我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
-以传统节日为例,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同时关注其面临的现代挑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和价值: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知识,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们在历史、文化、艺术等方面的价值。
-认识我国世界文化遗产及其分布:掌握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及兵马俑等,了解它们在我国地理和文化背景下的分布特点。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化遗产的分类、价值和保护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边文化遗产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践活动。例如,让学生们设计一个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海报,以展示他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
3.提升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资料搜集和实地考察,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4.增强实践与探究能力: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参与文化遗产的探访和保护活动,提高实践与探究能力。
5.塑造良好审美情趣:了解和欣赏各类文化遗产,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提升艺术素养。
6.培养家国情怀:通过对文化遗产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家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资料搜集、实地考察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赛课教学设计_0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赛课教学设计_0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节完成活动指导,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恩施大峡谷》视频美国CNN说它是中国最美仙境, 《中国国家地理》说它是“中国最美的地方”, 这是一个屡屡被称为秘境的地方, 《世界遗产名录》将它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地。

它就是恩施大峡谷,就是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

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遗产呢?我们身边还有哪些文化遗产呢?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呢?二、自主学习:(一)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本次综合性学习安排有哪些活动内容?1.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小组分工合作,寻找认同的“文化遗产”。

先寻找,再通过回忆、访问等形式,找出身边的符合条件的项目,制作卡片,收集相关资料。

2.实地考察,写出相关的报告。

3.召开班级模拟答辨会4.活动结束后,写出“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的作文。

三、合作探究:1.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请举例说明。

(多媒体展示:体现文化遗产的图片及相关资料)2.如果你打算将我们身边的某种文化或名胜古迹申请加入遗产保护,请说说你的申请理由。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第6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1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 第6单元综合实践活动 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1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介绍当地的文化遗产或风景名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2.或通过阅读书藉、网络搜索,访问老人等方式获取资料。

3.小组分工合作,撰写申请报告。

报告包括:a.建筑概述。

b.人文、历史价值。

c.景点保护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d.拟采取保护措施。

4.要求:图文并茂,语言富有感染力,能引起人们的关注。

四、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1.各小组推举一名“申遗代表”,负责介绍推荐的项目;其他组员组成助威团,并参加答辩。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搜集整理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开展“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活动。

2.实地考察文化遗产申报项目,将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汇总整理,撰写申请报告。

3.班级开展“申遗模拟答辩会”活动,引导同学们思考文化遗产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4.感受中国文明的灿烂辉煌,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对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一些基本了解,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体会中国文化的丰富与精深,知道古遗迹具有极其宝贵的价值。

2.教学难点:通过课前收集的资料及图片,创设情境,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知识。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导入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沉积和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

时至今日,无论是凝聚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迹,还是口传身授的民间技艺;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是独具风情的民俗活动,抑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节庆仪式……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让我们走近身边的文化遗产,去了解属于它们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板书: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出示课件1)二、整体感知,活动安排活动安排一:(出示课件3)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分别推荐和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活动流程安排:(出示课件3)(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预设1:各小组分工,避免重复。

比如有的负责物质文化遗产,有的负责非物质文化遗产。

预设2:自由推荐。

首先,阅读本次活动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

其次,通过回忆、访问、资料搜索等形式,找出你身边符合条件的项目,参考本次活动的“资料二”,制作资料卡片。

预设3: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收集各组员提交的卡片,召集组员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申遗”项目。

……活动安排二:(出示课件4)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活动流程安排:(教师讲解,学生参与。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地区的文化遗产,掌握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2.培养学生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学生成为文化遗产的传承者。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本次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身边的文化遗产”。

通过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探究,分别挖掘和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学生们可以深入了解这些文化遗产的背景、历史、意义等相关知识,同时培养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习惯和意识。

学习方法通过读书、观察、实地考察和集体探究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了解文化遗产。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合作、相互学习,充分发挥每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

教学流程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教师先通过图片、视频或一些思维导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种类等相关概念知识。

同时,引导学生从自身身边出发,了解本地区的文化遗产,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第二步,实地考察学生分小组,到本地区文化遗产保存较好的地方进行实地考察。

比如,可以前往文庙、庙会、博物馆等地方进行考察,了解文物的来历、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

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教师要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探究文化遗产的内涵。

第三步,集体探究学生回到课堂,分组向全班呈现这些文化遗产所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每个组员都要参与到探究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实现组员之间的互动和讨论,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在探究的过程中,及时给学生提供指引和引导。

第四步,总结通过集体探究和小组呈现的方式,学生可以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展示出来,让全班一起分享和交流。

教师可以提供评价和建议,让学生更好地总结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同时更好地发挥综合素质和语文素养。

教学时间该教学建议用时两周左右,第一周进行实地考察和集体探究,第二周则进行总结、呈现及分享,同时在整个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启发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练习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身边的文化遗产-练习

专题6 身边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文化沉积和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

时至今日,无论是凝聚着厚重历史的文化古迹,还是口传身授的民间技艺,无论是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还是独具风情的民俗活动,抑或是祖先流传下来的节庆仪式...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让我们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去了解属于它们的故事和文化内涵。

1.综合性学习,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留下来的民生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这里面既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

它们共同构成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小题1】你们小组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研究内容。

研究过程中,你们对于为什么要进行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清晰了,请列出三条保护文化遗产的原因。

【小题2】小组进行阶段性研究成果汇报时,大家聚焦到文化遗产的现状。

请你至少列举一条文化遗产遭到破坏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建议。

2.综合性学习。

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泉中学初二(6)班决定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任务。

(1)下边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图标,请你说明图标的内容。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下列文化遗产中选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填在横线上:古遗址、壁画、相声、京韵大鼓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3)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化,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下面是保护文化遗产的对联,请根据上联填写下联。

上联:传承祖国文化遗产下联:3.我们身边有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着特殊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班级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活动宣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教案

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能力目标: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教学难点: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你们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悠悠华夏,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许多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了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二、方法指导什么是文化遗产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三、活动指导(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

)(二)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八年级(上)“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图片展示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万里长城、乐山大佛、秦兵马俑、布达拉宫。

长城、兵马俑,天下闻名;泰山、黄山,鬼斧神工;书法、剪纸,形态万千;昆曲、古琴,意韵悠长……这些都是我国著名的文化遗产。

我们把视野收回到我们的身边,看我们的身边是否也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一些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景观和一些动人心弦的艺术表现形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吧。

【目标牌】[活动目标]1.充分了解文化遗产所包含的范围及其人文价值。

2.正确理解国家设立“文化遗产日”的目的及意义,增强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3.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活动方案]1.认知文化遗产。

能运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文献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对身边地域特色鲜明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相应的调查研究。

2.懂得文化遗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能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养自我的“文化自觉”意识。

3.运用文化遗产。

能将地域文化遗产与语文学习相结合,激发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古为今用,助人成长。

[活动过程]【自学径】展开活动亮风采(知识性)【活动园】一、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一)什么是文化遗产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分类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1.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有形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物,包括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石刻、壁画、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不可移动文物,历史上各时代的重要实物、艺术品、文献、手稿、图书资料等可移动文物;以及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

如北京的明清故宫、颐和园、天坛、长城、周口店“北京人”遗址,陕西的秦陵兵马俑,四川的峨眉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九寨沟风景名胜区、黄龙风景名胜区、四川大熊猫栖息地,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明显陵、咸丰唐崖土司城遗址等。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古老、雄伟、美丽的长城时,不由
自主地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称赞
very beautiful!

在回去的路上,我既高兴又感
到惭愧,高兴的是为我们拥有这世
界七大奇迹之一、又被列入世界文
化遗产的中国长城而感到无比自豪
惭愧的是古人和外国人都能做珍惜
和爱护我们的遗产,而我们现代的
年轻人却不知道珍惜和爱护我们祖
先遗留的文化遗产,相反去破坏它们 ,使祖先遗留下来的遗产越来越少了 。
作文: 我与文化遗产
说起文化遗产,首先想到的是举世 文明的中国万里长城。
书中讲到:两千多年前,一条土石 身躯的巨龙在中华大地飞起。它跨崇 山、穿草原、过沙漠、经绝壁,起伏 盘旋、奔腾飞舞,纵横十万里,它就 是长城。就是因为它历史悠久、工程 宏伟,所以早在几百年前就被列入了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才被列入了 世界文化遗产的。
示例1:我认为这种说法不可取。剪纸是民族艺 术,是中华瑰宝。它经历漫长的岁月发展到今 天就说明了这一点。 示例2:我认为这种说法可取。剪纸太古老了, 已经跟不上当代社会的发展,也很难融入新时 代审美的因素,没必要发扬光大。
活动示例
某班开展“走近剪纸”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剪纸知识】
根据下面的材料,从三个方面概括中国剪纸的特点。 早在汉代,随着造纸术的发明,剪纸就出现了。日
月星辰,山水花木,人物鸟兽,故事传说都是剪纸的素 材。剪纸剪法上有阳剪,即留下勾画形象的线条;阴剪 ,即剪去线条留下平面;有二者结合的阴阳剪、折叠纸 而剪的对称剪、阴影剪、图案剪等。
答案:历史悠久取材广泛剪法多样
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 高密扑灰年画 高密剪纸 昌邑剪纸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专题身边 的文化遗产

八年级综合性学习专题身边 的文化遗产

身边的文化遗产
一、主题语(宣传标语) :
文化成就未来,遗产不容忘怀。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继承文化遗产,彰显人文价值
弘扬文化遗产,构建文明世界。

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华夏精神。

传承中华文化遗产,保护祖国文明家园。

手牵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筑精神家园。

二、身边的文化遗产举例
物质文化遗产
长城,故宫。

湖北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和明显陵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剧,昆曲。

武汉的汉剧,楚剧,高龙,黄鹤楼传说
三、青少年应该怎样保护文化遗产?
1、加强保护理念,不在文物古迹上乱涂乱画
2、不随便攀爬文物古迹
3、自觉遵守文物保护单位的规章制度
四、文化遗产活动形式
例一:举行以“身边的遗产”为主题的答辩会
举办以“我与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演讲赛
召开以“文化遗产融入生活”为主题的座谈会
例二: 开展文化遗产辩论赛
召开文化遗产座谈会
举行文化遗产朗诵赛
例三: 遗产文化我来寻
遗产文化我来讲
遗产文化我来诵
五、演讲比赛活动步骤
步骤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选手上台演讲
步骤三:评委老师点评
步骤四:主持人总结并宣布活动结束。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目标】1.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2.2.认识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3.积极参加有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文化遗产吗?了解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吗?我们襄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颇负盛名的文化之乡。

特别是这里留下了关于三国历史的宝贵文化遗产,遗址遗迹现存有50余处,如“古隆中”“春秋寨”“马跃檀溪处”“水镜庄”“庞公祠”等等,而三国故事更是不胜枚举,“三顾茅庐”“马跃檀溪”“水淹七军”“刮骨疗伤”“大意失荆州”等等家喻户晓,广为流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之中吧!自我研学生成新知一、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明确活动内容。

1.历史遗留下来的名胜古迹、民间技艺、艺术形式、民俗活动、节庆礼仪等都彰显出独特的人文价值,凝聚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2.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活动内容:①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②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③班级召开模拟答辩会。

二、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1.全班同学分成小组。

(班长分或自由组合)2.小组长协调组员,做好分工,避免重复。

3.组内自由推荐。

(根据文化遗产的定义和入选标准)制作资料卡。

4.小组讨论。

(收集资料卡,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申遗”项目)三、实地考察、收集资料、撰写申请报告。

1.实地考察申报项目。

a.考察前,了解背景;准备笔记本、资料夹、相机、录音笔等工具;了解路线。

b.考察中,详细记录观察所得,访问权威人士,深入了解其独特价值,注意保护环境。

c.考察后,整理资料,分类,汇总资料;讨论分析与评定标准的符合情况。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身边的文化遗产是指我们生活中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的事物,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通过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培养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首先,我想谈谈我们身边的传统建筑。

比如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古建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古城墙。

古城墙是城市的象征,不仅有着防御功能,更代表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在学习古城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城市的发展演变,了解到各个朝代的建筑风格和城市规划。

其次,我还想探索一下我们身边的传统手工艺品。

我们的城市有很多传统手工艺品,比如陶瓷、木雕、刺绣等。

这些手工艺品代表着传统的工艺技术和文化传承,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工匠的智慧和艺术的美感。

通过学习这些手工艺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工艺制作的过程和技巧,也能够体会到艺术的魅力和品味。

此外,我们还可以学习身边的传统音乐和舞蹈。

我们的城市有很多民间音乐乐器,比如二胡、琵琶、古筝等。

而传统舞蹈则是人们在特定的节日和庆典中表演的,它们通过舞蹈动作和音乐节奏来表达情感和展示文化特色。

通过练习乐器和舞蹈,我们可以培养音乐艺术的能力,同时也能够了解传统音乐和舞蹈的起源和发展。

同时,我们还可以学习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比如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重要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和习俗,通过学习这些节日和习俗,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还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创造力。

通过学习古建筑、手工艺品、音乐舞蹈以及传统节日和习俗,我们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无穷的韵味。

同时,我们也能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我们现代生活的影响和启示,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

总而言之,综合性学习我们身边的文化遗产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到学习和保护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课件《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

(2)答辩人陈述(不超过5分钟)。此环节是 答辩会的重要环节,答辩人要将本小组完成的申请 报告向评委进行详细陈述。可手拿申请报告作为参 考,但不要一字不落地照着读,要对自己的申请报 告内容了然于心,做到顺畅表达。可以从所申报项 目的主要特征、重要价值、当前状况和拟定的保护 措施等方面来介绍,语言要简洁而有条理。
各小组根据抽签结果参加答辩,组 长组织组内成员做好配合工作。
活动反思
思考:作为一名中学生,你打算为保护本 地区的文化遗产做些什么? 1. 树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从小事做起,从
自身做起。 2. 向周边的人宣传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
人们明白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底蕴、民族 文化的根基。
3. 向当地政府部门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方案:
(5)宣布答辩结果。几位评委要结合纸质的 申请报告和答辩人的现场答辩情况,对各小组的 申请报告和答辩人员的表现进行点评,评出“最 佳申请报告奖”和“最佳答辩奖”,并给予一定 奖励。
宣读答辩规则: (1)听清问题。 (2)适当记录。 (3)抓要点回答。 (4)要坚持观点。 (5)不可强辩。 (6)礼貌应答。
2.秀一秀
小组将搜集的资料制成展板,答辩前在班 上展示活动成果。
提示:展出的内容可以是文化遗产的文字 材料、图片、影视资料,还可以是小组内开展 活动的相关图片等。
3.辩一辩 主持人宣布答辩流程:
(1)自我介绍。申遗代表简洁地说明自己 所属的小组即可,态度从容,面带微笑,用语 要礼貌得体,给评委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1)必须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进行规范和监 督,维护重奖,破坏严惩。
(2)开办文化遗产学习讲座、知识竞赛等 活动。让人们耳濡目染,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遗 产的魅力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4. 用实际行动保护它,文明参观历史建筑等。

初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初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

初二语文《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教学设计、课后练习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价值。

2.通过多种方式,找出身边符合条件的文化遗产,制作资料卡片进行推荐。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标准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课前学习任务】1.阅读资料夹中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价值。

2.阅读资料二,了解资料卡片的内容与格式。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推荐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查阅相关资料,推荐出身边合适的文化遗产项目。

学习任务二:为推荐项目制作资料卡片为推荐的文化遗产项目,制作资料卡片。

学习任务三:评选本组的“申遗”项目小组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推荐学习资源】1.《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冯骥才)。

2.权威网站:世界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如果国宝会说话》。

【课后练习】1.展开实地考察或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做好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准备。

2.阅读资料夹中的资料一、资料三和资料四,思考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以及青少年应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2.召开班级模拟答辩会。

3.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结合活动的感触与心得,撰写提纲,完成写作。

【课前学习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的写法。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习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的方法。

【学习任务二】了解召开模拟答辩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习任务三】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撰写提纲。

【推荐学习资源】1.《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系列丛书)2.权威网站:世界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如果国宝会说话》。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举例解释:
-通过对比故宫和京剧,帮助学生理解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别;
-以具体案例为例,如某古建筑因城市开发被拆除,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平衡城市发展与文化保护;
-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手实践,如参观博物馆、采访民间艺人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然而,我也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开放性问题的引导和回答还不够充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1.针对难点知识,寻找更多生动、易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理解障碍;
2.加强对学生讨论的引导,确保课堂讨论高效且深入;
3.提高提问技巧,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身边的文化遗产》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身边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节日等)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身边文化遗产的奥秘。
4.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
1.教材章节: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
2.内容概述:
-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与重要性;
-探究身边的文化遗产,如古建筑、传统节日、民间艺术等;
-分析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质教案_1

人教2011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 身边的文化遗产》优质教案_1

人教版初中语文(2011部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目标:知识与水平:了解什么是文化遗产及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遗产。

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相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水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搜集身边的文化遗产活动,积极参加相关文化遗产的推荐、评选、撰写申请报告等各项活动,培养语文综合实践水平。

教学难点:理解保护我国文化遗产的意义,增强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学课时:1课时,课前布置任务,学生开始准备;一周后,用一课时展示活动成果。

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观看视频《2017年_中国文化遗产日_安徽省主场活动举办》,导入新课。

2.文化遗产包括和两大类。

3.国务院规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月的第个星期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年调整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4.截止至2017年7月,中国已有项世界文化、景观和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四、请你解决①上联:青山有幸埋忠骨;下联:。

(杭州岳墓对联)②上联:,有容乃大;下联:壁立千仞,。

(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五、请你解决2017中国记忆》短片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http:///video/VSET100343476003/aea8c84f3d9249e69c941e43dc78de4f)六、结束语:文化遗产是一条源自远古、流向未来的丰沛河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的润泽,城市价值提升离不开它的支撑.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薪火;保护文化遗产,就是呵护我们的母亲文化,培育我们的根。

就让我们共同承担起保护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新人教版

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课件新人教版
气的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白露早,寒露迟, 秋分种麦正当时”“小雪不怕小,扫到田里都是宝”。
【材料三】 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
生的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美学精神,在国际气 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产目录。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最应当柔软植入青少年的心灵。 结合三则材料,将节气文化的种子植入心灵,联系实际,我们 青少年能够做些什么?
师家沟窑洞民居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具有 人 历 价文史值、极出底额高 色 蕴牌的 、 的匾历 布 古,一史 局 建和 讲 筑百文究群多化、。种价文据窗值化说棂。内整图这涵个案里丰建。的富筑这建,群些筑是中门风一,额格处一牌独富共匾特 有 有和、 历 一窗排 史 百棂水 和 多图系 文 处案统 化 门都
点拨
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保护文化遗产”的观点,引 起了读者的重视,紧接着列出了文化遗产受损的原因和现 实情况,再次强调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后,作者 掷地有声地倡导大家保护文化遗产,结尾再次点明本文主 旨,与文首呼应,增强了说服力。
(中考•恩施节选)二十四节气是有关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规 律的丰富经验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班级开展以“天地有节,风雅中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结合下列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
1. 阅读资料一(见教材),了解文化遗产的定 义和入选标准。
2. 做好分工,选出组长,做好考察的协调工作。 3. 确定好评委、主持人等,拟好活动规划。
活动一 文化遗产推荐与评选
班级分组
考察地点、 时间、形式
一组:
二组:
三组:
考察物质文化 遗产(16 人)
考察非物质文 化遗产(16 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性学习小专题身边的文化遗产
(一)某校八年级(2)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对联”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示例】品味精美对联,传承民族文化。

2.活动中,某位同学搜集到了右边这幅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请你运用对联的相关知识,将其抄写在田字格内。

3.八年级(4)班准备搜集对联出一本对联集,班主任将搜集对联的工作交给班委会。

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原创对联,对联内容要立足贵州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

稿件截止日期10月20日。

请你代写一则征文启事。

征文启事
八年级(4)班准备搜集对联出一本对联集,班委会决定面向全校公开征集原创对联,对联内容要立足贵州地方特色,抒发对祖国和家乡的美好祝福。

稿件交到八年级(4)班班委会,截止日期10月20日。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八年级(4)班班委会
2018年10月10日
4.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段精彩的结束语。

【示例】同学们,对联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她以独特的艺术魅力,陶冶着炎黄子孙的情操,深受炎黄子孙的青睐,让我们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将对联文化发扬光大。

(二)古建筑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

某校八年级(5)班以“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古建筑”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小敏对古建筑情有独钟,是班里有名的“古建筑迷”,但她的妈妈担心她参加主题活动会影响学习。

作为小敏的同桌,请你引用下面的谚语来劝说小敏的妈妈。

谚语:磨刀不误砍柴工。

【示例】阿姨,您好,小敏非常热爱古建筑,参加主题活动不但不会影响她的学习,而且还能提高她学习的积极性,对她今后的学习是很有好处的。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不就是这个道理吗?
2.班级采风小组准备到王岭村去探寻清代木塔建筑。

请你根据下面的示意图写一段话,告诉同学们怎样从学校前往目的地。

(50字以内)
【示例一】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再往东北到染坊村,然后往北不远就是王岭村。

【示例二】从学校出发,一直往东到十里铺,左转到染坊村,再沿着右边的路走就能到王岭村。

(三)2005年12月22日,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明确规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为此,某班开展了“保护文化遗产”综合性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2018年6月9日是我国第13个“文化遗产日”,请你为其设计一则公益宣传标语。

【示例】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

2.班级举行“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班会,请你设计三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示例】①请专家来校举行“保护文化遗产”专题讲座;②开展“走近文化遗产”系列实践活动(学习地方戏、参观博物馆等);③举行古典诗词吟诵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