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周口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周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周口市统计局2012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攻坚克难,奋力拼搏,社会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民生和社会事业进一步改善。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592.3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0.7%。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17.5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7.07亿元,增长15.2%,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682.13亿元,增长15.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07.75亿元,增长9.1%。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27.6:47.6:24.8调整为26.2:48.2:25.6。
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达73.8%。
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CPI)同比上涨2.0%,其中城市上涨1.8%,农村上涨2.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比上年同期上涨2.6%。
从八大类看:六涨两降,食品类上涨5.7%,烟酒类同比上涨2.4%,衣着类上涨0.2%,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0.4%,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0%,交通和通信类下降1.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2%,居住类上涨1.5%;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2.6%。
表1:2012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二、农业全市农林牧渔总产值735.94亿元,增长4.4%。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为417.56亿元,增长4.5%。
其中种植业增加值完成287.81亿元,增长3.7%;牧业增加值106.76亿元,同比增长6.1%。
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765.73万亩,比上年增长40.41万亩,增长2.3%;亩产437.85公斤,增加4.78公斤,增长1.1%;粮食总产量773.13万吨,比上年增加25.95万吨,增长3.5%。
其中:夏粮播种面积988.32万亩,比上年增加7.92万亩,增长0.8%;亩产494.37公斤,增产1.97公斤,增长0.4%;总产量488.6万吨,增加5.9万吨,比上年增长1.2%,亩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总产量实现了连续十年增产。
2012年河南统计年鉴目录
河南统计年鉴2012 目录一、行政区划和自然资源简要说明1-1 全省行政区划(2011年底)1-2 各市、县(市、区)名称(2011年底)1-3 自然资源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综合简要说明2-1 河南省主要统计指标居全国位次2-2 河南省主要统计指标占全国比重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和速度指标2-4 “十六大”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和速度指标2-5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2-6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人均水平2-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2-8 按三次产业分的基本单位数及构成2-9 历年分行业法人单位数2-10 各市按三次产业和机构类型分法人单位数(2011年) 2-11 各市分行业法人单位数(2011年)2-12 各市按登记注册类型分企业法人单位数(2011年)2-13 “三上”法人单位数(2011年底)2-14 产业集聚区法人单位数(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三、国民经济核算简要说明3-1 历年生产总值3-2 历年生产总值指数(上年=100)3-3 历年生产总值指数(1952=100)3-4 历年生产总值分产业构成3-5 三次产业贡献率3-6 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3-7 历年全员劳动生产率3-8 分行业增加值及指数3-9 历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3-10 各市生产总值(2011年)3-11 各市生产总值指数(2011年)3-12 各市第三产业增加值(2011年)3-13 各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指数(2011年)3-14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2011年)3-15 各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3-16 历年支出法生产总值3-17 历年最终消费支出指数3-18 历年资本形成指数3-19 历年支出法生产总值构成3-20 支出法生产总值3-21 各市支出法生产总值(2011年)3-22 各市支出法生产总值指数(2011年)3-23 历年居民消费水平及指数3-24 各市居民消费水平及指数(2011年)3-25 历年收入法生产总值构成项目3-26 各市收入法生产总值构成项目(2011年)3-27 资金流量表(实物交易,2010年)3-28 资产负债表(2010年)3-29 投入产出表延长表(2010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四、人口简要说明4-1 历年总人口(年底数)4-2 历年人口自然变动情况4-3 各市户数、人口数(2011年底)4-4 各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011年底)4-5 河南省人口预期寿命4-6 各市常住人口年龄结构(2011年底)4-7 各市常住人口抚养系数(2011年底)4-8 分年龄、性别的人口结构(2011年)4-9 6岁及6岁以上分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人口结构(2011年) 4-10 15岁及以上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的人口结构(2011年)4-11 育龄妇女分年龄、孩次的生育状况(2011年)4-12 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指标4-13 各市户数、人口数和性别比4-14 各市家庭户规模4-15 各市家庭户类别4-16 各市分性别的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人口4-17 各市分性别、民族的人口4-18 各市人口年龄构成和抚养比4-19 各市分性别、受教育程度的6岁及以上人口4-20 各市分性别的15岁及以上文盲人口4-21 各市家庭户的住房间数和面积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五、从业人员与职工工资简要说明5-1 历年分城乡的从业人员数5-2 按城乡分的从业人员数(2011年底)5-3 各市分城乡的从业人员数(2011年底)5-4 历年分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5-5 各市分三次产业的从业人员数(2011年底)5-6 历年分行业从业人员数5-7 各市分行业从业人员数(2011年底) 5-8 历年分行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5-9 各市分行业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2011年底)5-10 历年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5-11 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数(2011年底)5-12 各种分组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2011年底)5-13 各种分组的城镇女性从业人员数(年底数)5-14 各市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及失业率5-15 历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5-16 各种分组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1年)5-17 各种分组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1年)5-18 各市城镇单位从业人员工资总额(2011年)5-19 各市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1年)5-20 各市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2011年)5-21 各市分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1年)5-22 历年职工工资及指数5-23 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5-24 各市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工资5-25 各市按行业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六、固定资产投资简要说明6-1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2 各种分组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3 分产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4 各市按城乡及三次产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新口径) 6-5 各市按城乡及三次产业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6 各市按构成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屋面积(2010年新口径) 6-7 各市按构成分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屋面积(2011年)6-8 各市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新口径)6-9 各市分行业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10 固定资产投资6-11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6-12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2010年新口径)6-13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2011年)6-14 按行业和注册类型分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新口径)6-15 按行业和注册类型分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16 各市按三次产业分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总规模6-17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在建总规模(2010年新口径)6-18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在建总规模(2011年)6-19 各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新口径)6-20 各市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21 各市按建设性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6-22 各市按构成性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新口径)6-23 各市按构成性质分的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24 各市能源工业投资6-25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及新增固定资产(2010年新口径) 6-26 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及新增固定资产(2011年)6-27 各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个数和在建规模6-28 各市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情况(2010年新口径)6-29 各市亿元及以上项目投资情况(2011年)6-30 历年施工、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6-31 各市施工、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2010年新口径) 6-32 各市施工、竣工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2011年)6-33 大型项目投资情况(2011年)6-34 分行业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6-35 各市按三次产业分的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36 各市按构成性质分的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6-37 各市分行业农村农户固定资产投资(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七、对外经济贸易和旅游简要说明7-1 对外经济贸易基本情况7-2 历年进出口总额7-3 各种分组的进出口总额7-4 出口总额(2011年)7-5 各市进出口总额7-6 进出口值分别居前20位商品(2011年)7-7 河南向一些国家(地区)进出口总额7-8 人民币汇率(年平均价)7-9 历年外商和港澳台商直接投资情况7-10 外商和港澳台商在豫直接投资(2011年)7-11 各市外商和港澳台商在豫直接投资金额7-12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单位)注册登记情况7-13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情况(2011年)7-14 外商和港澳台商在豫直接投资企业经营情况(2011年)7-15 各市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情况(2011年)7-16 对外国和港澳台地区投资7-17 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7-18 河南与国外结成友好城市一览表7-19 各市利用省外资金情况7-20 旅游事业基本情况7-21 各市入境旅游情况(2011年)7-22 接待国内游客人数和收入7-23 各市国内旅游基本情况(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八、能源简要说明8-1 历年能源生产总量及构成8-2 历年能源消耗总量及构成8-3 历年能源生产弹性系数8-4 历年能源消费弹性系数8-5 历年能源加工转换效率8-6 综合平衡表8-7 煤炭平衡表8-8 焦炭平衡表8-9 石油平衡表8-10 电力平衡表8-11 综合能源消费量8-12 分行业煤炭消费总量8-13 分行业电力消费总量8-14 平均每天能源消费量8-15 人均生活能源消费量8-1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品种能源购进、消费及库存(2011年) 8-17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主要能源消费量(2011年)8-18 规模以上工业分部门主要能源消费量(2011年)8-19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品种主要能源消费量(2011年)8-20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行业水消费总量(2011年)8-21 分省辖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水消费量(2011年)8-22 各市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个数8-23 各行业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工业企业单位数8-24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情况8-25 主要耗能工业企业单位产品电力消耗情况8-26 各市全社会用电量8-27 各市能耗情况(2010年不变价)8-28 各市能耗情况(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九、财政简要说明9-1 历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支总额9-2 各项税收9-3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4 各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1年)9-5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9-6 各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11年)9-7 各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11年)9-8 各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11年)9-9 地方预算外财政专户资金收支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物价简要说明10-1 历年各种物价总指数10-2 历年各种物价定基指数10-3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4 分类商品零售价格指数10-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10-6 各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2011年)10-7 各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2011年)10-8 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10-9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10-10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10-11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一、人民生活简要说明11-1 历年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及恩格尔系数11-2 各市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支情况(2011年)11-3 城镇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1-4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2011年)11-5 城镇居民家庭就业情况11-6 各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7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收入情况(2011年)11-8 各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收入情况(2011年)11-9 历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1-10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11-11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现金支出情况(2011年)11-12 各市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2011年)11-13 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11年)11-14 各市按收入等级分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2011年) 11-15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购买食品数量(2011年)11-16 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购买非食品数量(2011年)11-17 主要年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消费品年末拥有量11-18 各市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2011年)11-19 城镇居民家庭居住情况(2011年)11-20 农村居民家庭基本情况11-21 各市农村居民家庭主要指标(2011年)11-22 农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收入11-23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总支出11-24 农村居民家庭按收入来源分组的平均每人纯收入11-25 农村居民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的基本情况(2011年)11-26 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按纯收入水平分组的户数构成11-27 按收入等级分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2011年)11-28 农民家庭主要食品消费量11-29 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11-30 按收入分组的农民家庭平均每人主要食品消费量(2011年)11-31 按收入分组的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主要耐用消费品年末拥有量(2011年) 11-32 各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1-33 各市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纯收入按收入来源分组情况(2011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二、城市概况简要说明12-1 城市社会经济主要指标(2011年)12-2 省辖市市区社会经济主要指标(2011年)12-3 城市建设基本情况12-4 城市市区市政设施、公共交通情况(2011年)12-5 城市市区供、排水情况(2011年)12-6 城市市区燃气供应情况(2011年)12-7 城市市区园林绿化情况(2011年)12-8 城市环境卫生情况(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三、农业简要说明13-1 农村基本情况(年底数)13-2 各市农村基本情况(2011年底)13-3 历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4 各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11年)13-5 常用耕地面积变动情况13-6 历年农业生产条件13-7 主要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年末拥有量13-8 各市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机械年末拥有量(2011年)13-9 农业机械化、能源、主要物资消耗及水利建设情况13-10 各市农业机械化和能源情况(2011年)13-11 各市农用物资消耗情况(2011年)13-12 农民家庭平均每百户拥有主要生产性固定资产数量(年底数) 13-13 各市农田水利情况(2011年)13-14 水库、灌区情况13-15 除涝、治水、堤防情况13-16 历年农业生产情况13-17 农作物播种面积13-18 主要农作物种植结构13-19 主要农产品产量13-20 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按播种面积计算)13-21 各市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2011年)13-22 各市主要农产品产量(2011年)13-23 各市主要农产品单位面积产量(2011年,按播种面积计算) 13-24 蔬菜生产情况13-25 各市蔬菜播种面积(2011年)13-26 各市蔬菜产量(2011年)13-27 茶叶、水果及食用坚果生产情况13-28 各市果园面积(2011年)13-29 各市园林水果产量(2011年)13-30 林业生产情况13-31 各市林业生产情况(2011年)13-32 历年牧渔业产量13-33 畜禽产品年末存栏数量及产量13-34 生猪分品种生产情况(2011年)13-35 牛分品种生产情况(2011年)13-36 羊分品种生产情况(2011年)13-37 各市牲畜饲养情况(2011年底)13-38 各市畜产品产量(2011年)13-39 渔业生产情况13-40 各市渔业生产情况(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四、工业简要说明14-1 历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指数14-2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数(2011年)14-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指数14-4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1年)14-5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011年)14-6 各市规模以上公有制工业企业增加值(2011年)14-7 各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2011年)14-8 各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增加值(2011年)14-9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14-10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14-11 规模以上公有制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14-12 分行业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14-13 规模以上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和六大高载能行业主要指标(2011年) 14-14 规模以上六大高成长产业主要指标(2011年)14-15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14-16 各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4-17 各市规模以上公有制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4-18 各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4-19 分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14-20 分行业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 14-21 分行业规模以上公有制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14-22 分行业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14-23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14-24 各市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14-25 各市规模以上公有制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14-26 各市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2011年)14-27 历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4-28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14-29 各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1年)14-30 历年规模以下工业主要经济指标14-31 各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单位数(2011年)14-32 各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2011年)14-33 各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14-34 各市城乡个体工业单位主要指标(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五、建筑业简要说明15-1 历年建筑业企业主要统计指标15-2 建筑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15-3 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竣工面积及竣工价值(2011年)15-4 建筑业企业生产情况(2011年)15-5 建筑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5-6 劳务分包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情况(2011年)15-7 各市建筑业企业总产值15-8 各市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15-9 各市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15-10 各市建筑业企业主要指标(2011年)15-11 各市建筑业企业个数(2011年)15-12 各市建筑业企业总产值(2011年)15-13 各市建筑业企业实收资本(2011年)15-14 各市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2011年)15-15 各市建筑业企业负债合计(2011年)15-16 各市建筑业企业工程结算收入(2011年)15-17 各市建筑业企业利润总额(2011年)15-18 各市建筑业企业利税总额(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简要说明16-1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16-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分行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 16-3 各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 16-4 历年交通运输基本情况16-5 历年旅客和货物运输量16-6 历年旅客和货物周转量16-7 铁路、公路、内河通车通航里程(年底数)16-8 交通运输工具拥有量(年底数)16-9 各市公路线路里程(2011年底)16-10 各种民用车辆拥有量(2011年底)16-11 各市民用汽车拥有量(2011年底)16-12 各市私人车辆拥有量(2011年底)16-13 客货运量及周转量16-14 各市公路客货运输量(2011年)16-15 铁路主要站客货发送量(2011年)16-16 铁路、公路分货类运输量(2011年)16-17 铁路运输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6-18 民航基本情况16-19 邮政行业基本情况及邮政水平(年底数)16-20 历年邮政业务量16-21 各市邮政网和业务量(2011年)16-22 物流业主要统计指标16-23 物流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七、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简要说明17-1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17-2 分行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 17-3 各市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17-4 邮电通信行业基本情况17-5 通信行业基本情况及通信水平(年底数)17-6 各市电信网和业务量(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八、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简要说明18-1 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3 各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1年)18-4 各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商品销售额(营业额)增幅(2011年) 18-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基本情况18-6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基本情况(2011年)18-7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基本情况(2011年)18-8 各市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单位数(2011年)18-9 各市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从业人员(2011年)18-10 各市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数(2011年)18-11 各市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限上企业从业人员(2011年)18-12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分类销售总额(2011年)18-13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销售、库存(2011年)18-14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购、销、存总额(2011年)18-15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分类批发总额(2011年)18-16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商品分类零售总额(2011年)18-17 成品油批发企业能源商品购进、销售与库存(2011年)18-18 成品油零售企业能源商品销售与库存(2011年)18-19 住宿和餐饮企业经营情况(2011年)18-20 各市限额以上星级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经营情况(2011年)18-21 各市限额以上星级住宿企业经营情况(2011年)18-22 各市限额以上餐饮企业经营情况(2011年)18-23 个体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经营情况(2011年)18-24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8-25 各市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8-26 各市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企业主要财务指标(2011年)18-27 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单位数(2011年)18-28 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基本情况(2011年)18-29 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商品购进和配送情况(2011年) 18-30 限额以上连锁店(公司)商品销售情况18-31 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情况18-32 各市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情况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十九、金融业简要说明19-1 历年金融机构和保险业主要指标19-2 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情况(年底数)19-3 各市金融机构存款年底余额19-4 各市金融机构贷款年底余额19-5 中小型银行信贷收支情况(2011年)19-6 大型银行信贷收支情况(2011年)19-7 区域性中小型银行信贷收支情况(2011年)19-8 农村信用社信贷收支情况(2011年)19-9 信托投资公司信贷收支情况(2011年)19-10 个人贷款总额19-11 各市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19-12 人民币一年期存贷款利率19-13 各市证券交易额(2011年)19-14 各市国债发行情况19-15 证券市场情况19-16 河南A股股票发行情况(1993-2011年)19-17 保险业务情况19-18 各市国内保险业务主要指标(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房地产业简要说明20-1 历年房地产开发企业主要指标20-2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和从业人员数20-3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个数(2011年)20-4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从业人员(2011年)20-5 房地产开发投资额20-6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建设房屋建筑面积和造价20-7 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情况20-8 房地产开发企业施工、销售和待售情况(2011年)20-9 各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2011年)20-10 各市房地产开发施工房屋面积(2011年)20-11 各市房地产开发竣工房屋面积(2011年)20-12 各市房地产开发竣工房屋价值(2011年)20-13 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销售情况20-14 各市房地产开发商品房屋销售面积(2011年)20-15 各市房地产开发商品房屋销售额(2011年)20-16 历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20-17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财务状况(2011年)20-18 历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状况20-19 各市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经营状况(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一、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简要说明21-1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21-2 分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1-3 各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简要说明22-1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22-2 分行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2-3 各市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2-4 历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主要指标22-5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概况22-6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概况(2011年)22-7 科技活动人员情况22-8 各市科技活动人员情况22-9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2011年)22-10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机构情况(2011年)22-11 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情况(2011年)22-12 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产出情况(2011年)22-1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活动情况(2011年)(一)22-1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活动情况(2011年)(二) 22-1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2011年)(三)22-1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2011年)(四)22-17 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情况(2011年)22-18 各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情况(2011年)22-19 各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机构情况(2011年)22-20 各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情况(2011年)22-21 各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项目(课题)情况(2011年)22-22 各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产出情况(2011年)22-23 各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2011年)22-24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22-25 三种专利申请受理量及授权量22-26 各类技术合同情况(2011年)22-27 技术买方情况(2011年)22-28 各种分组的技术成交情况(2011年)22-29 各市技术市场交易成交项数(2011年)22-30 各市技术市场交易成交金额(2011年)22-31 测绘行业持证单位人员情况(2011年,持有测绘资格证单位)22-32 各系统主要仪器设备情况(2011年持有测绘资格证单位)22-33 基础地理信息按部门提供情况(2011年)22-34 质量技术监督基本情况22-35 工业企业重点行业产品质量情况(2011年)22-36 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情况(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简要说明23-1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23-2 分行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3-3 各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3-4 生态环境保护情况23-5 水资源情况23-6 大气环境情况23-7 固体废物的产生及利用情况23-8 农村环境基本情况23-9 自然灾害情况23-10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情况23-11 工业重点调查单位分行业工业废水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2011年)23-12 工业重点调查单位分行业工业废气排放及处理情况(2011年)23-13 工业重点调查单位分行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及处理利用情况(2011年)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四、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简要说明24-1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24-2 分行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4-3 各市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主要统计指标解释二十五、教育简要说明25-1 教育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数25-2 分行业教育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5-3 各市教育业法人单位财务指标(2011年)25-4 历年各级各类学校数25-5 历年各级各类学校专任教师数25-6 历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学生数25-7 历年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25-8 历年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数25-9 学校、教职工和专任教师情况(2011年)25-10 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学生情况(2011年)25-11 研究生分学科毕业、招生及在学人数25-12 普通高等学校专任教师分学历的人数(2011年)25-13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专任教师学历情况(2011年)25-14 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分学科毕业生、招生及在校学生数(2011年)25-15 普通中小学和幼儿园专任教师分学历的人数与构成25-16 技工学校数、学生数和教职工数25-17 民办教育基本情况(2011年)。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山西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11.7元,增长12.6%;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2211.5元,增长7.5%。
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356.6元,增长13.5%;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566.2元,增长21.4%。
城镇占调查总户数20%的低收入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8544.9元,增长13.2%;农村占人口20%的低收入者收入1975.2元,增长9.9%。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的比重)31.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33.4%。
太原市
人民生活: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87元,比上年增长12.1%;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970元,增长6.6%。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3%。
农民人均纯收入10079元,增长13.4%;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550元,增长10.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3.9%。
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24∶1,比上年缩小0.03个百分点。
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02-25 来源: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编辑:杨屹发布人:杨屹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很大困难的一年,面对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国民经济保持了积极增长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中原崛起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22942.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63.20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3226.8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增加值6452.64亿元,增长10.5%。
三次产业结构为14.2:57.7:28.1。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7.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7.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0.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5%。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1%。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类别指数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5 #城市103.4农村103.8 #食品107.9 #粮食110.3肉禽及其制品104.0蛋108.4鲜菜117.9烟酒及用品101.2衣着101.1家庭设备用品及服99.6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103.2品交通和通信99.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100.6及服务居住104.3图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年末从业人员6025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32.1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8.2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7.6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
全年全省地方财政总收入2293.37亿元,增长19.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22.6%,其中:税收收入1016.55亿元,增长23.7%,税收占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3.6%,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河南省各地市扶贫绩效评估--基于超效率DEA模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在2017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将扶贫攻坚战确定为中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另外两个是金融风险防范和污染控制)。
21世纪中叶,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如果没有最终消除中国的极端贫困,这些目标就不可能完全实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各级政府机关、各企事业单位等齐心协力,为中国的脱贫事业贡献力量。
学术界也掀起扶贫、脱贫研究热潮。
当前,扶贫框架下的扶贫效率和扶贫路径研究是学界研究的重点。
为了脱贫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自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建立了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等专门扶贫机构,实施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如《七年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及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等。
另外,针对长期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安排专门的融资机制和经济发展资金,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贫困标准。
中国在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按照国家贫困线计算,全国已有8亿多人脱贫。
这一成果占世界减贫总量的70%以上,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
根据《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9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为551万人;比2018年末减少1109万;贫困发生率0.6%,比2018年减少1.1%;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67元,比2018年增长11.5%。
不过,中国因为人口众多,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自然资源分布极不均匀,还有不少地区、不少人口仍然处在贫困之中。
河南是中国人口数最多的省份,虽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范围内不算落后,但人均水平处于较落后状态。
2013年,河南省“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有698万人,位居全国第三。
在中央发出脱贫攻坚战略之后,河南省实施具有自己特色的精准扶贫政策和精准脱贫措施,2014-2018年,实现近120万人成功脱贫,使得贫困发生率下降了7.58%。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3年2月27日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图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年末从业人员624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5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
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257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2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0.57亿元,增长18.5%,其中:税收收入1469.54亿元,增长16.3%,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06.00亿元,增长17.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0.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
全省10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9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9985.1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40.00千公顷,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256.67千公顷,下降35.3%;油料种植面积1573.63千公顷,下降0.3%;蔬菜种植面积1730.28千公顷,增长0.6%。
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_刘晓慧[1]
经济论坛Economic ForumApr.2014Gen.525No.042014年4月总第525期第04期一、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近年来,河南省凭借区位、交通、市场和人力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成功举办多场产业对接活动,构建多方合作机制,优先承接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和先导产业,加快探索扩大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载体、新平台、新途径,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承接规模持续扩大从图1可以看出,“十一五”以来河南省引进外商投资和省外资金规模的增长速度加快,承接国内产业转移明显加速。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共设立外商投资企业近2000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为198亿美元,年均增长37.3%,是“十五”实际利用外资的5倍多;累计利用省外资金项目2.14万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累计达9276.7亿元,年均增长39.9%,是“十五”引进省外资金的6倍多。
“十二五”以来,通过大招商活动,河南省引进境内外资金快速增长。
在2011年河南省承接产业和技术转移合作交流洽谈会上,签约产业对接项目327个,投资总额3018亿元,龙头企业和基地型项目、集群类项目居多,投资额在10亿元以上的项目有100个,来豫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新增了百威英博、瑞士迅达电梯集团公司、香港和记黄埔和日本NTN 公司等4家企业。
2012年,河南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外资121亿美元,在3.7%的大形势下增长,总额及增幅均居中部6省前列,2007年翻两番;实际到位省外资金亿元,增长25.2%,是2007年的3.3(二)承接结构不断优化2011年,河南省实际到位资金投向2850亿元,同比增长,占全省引进省外资金的71%。
截2012年底,在豫投资的“世界50075家,涉及装备制造、商以承接产业转移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文/刘晓慧【摘要】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高度化,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
产业转移作为生产力空间转移的一种方式,已经成为区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
中部区域经济环境比较视野下发展河南高等教育的对策
高等教育 与区域经济 的相 互关系是教 育与经济关 系理
论的特殊反 映 。 面 , 一方 经济发展 对高等教 育起决定 性 的作
用 ; 一方 面 , 另 高等教 育对经 济发展 具有 反作 用 。 高等 教育 若 适应 经济 发展 的需 要 ,就能很 好地促 进经 济 的发展 ; 反 之, 就会起 消极作用 。 高等教育与 区域 经济相 互关 系的一个 集 中体现是 高等教育结 构和地 区经济结 构协 调发展 。
20 0 9焦 2 0正 01
地 区 增加值 比重
( 亿元 )
全 国 44 7 09
增加值
( 亿元 )
l 6 8 84 1
比 重 增加值
( %)48 6 来自比 重 ( %)
4D 3
( %)
l2 Q
( 元) 亿
1 1 D 705
地 区 地 D (区 产 值 均GP 区 D 咖区 产 值 区GP 生 总 ) 地 人 D 地 GP }生 总 ) 均G P 人 D
关键词 : 中部 区域 经济 ; 环境 比较 ; 南省 ; 河 高等教 育 中部地区包括河南 、 湖北 、 山西、 安徽 、 江西 、 湖南六省 。 近 年来 , 中部地 区呈现 出快 速发 展 的趋 势 , 河南 省经济 面临 中 部其他省份赶超的压力 。在中部 区域经济环境 比较视野下研 ( 据来 源 : 数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国家统计局 。 中华人 民共
看, 规模 以上 工业增加值居 中部 第一位 。 模 以上工业 企业 规
利润在 中部 地区具有较大优 势。河南 省投资经济 效益的提 高 主要 是因为近年政府 大力 发展第二产业 , 大对 其投资 加 的缘故 .这同时也给外来投 资者提供 了必要 的基 础设施 和
2012年中国各省GDP数据一览(含:各省GDP、人均GDP、城市GDP排行榜)
文章布局——第一部分: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省级)GDP排行榜第二部分: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200个城市)第三部分:2012年全国各省市区(省级)“人均”GDP排名第四部分:2012年四川各市州GDP和人均GDP排名第一部分:2012年中国各省市区GDP排行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台湾、香港、澳门(已补充)第二部分:2012年中国城市GDP排名(全国200多个城市)排名城市2012年GDP 较2011年增长率(省、直辖市、特区)1、上海市20101.33亿元增长7.5% (沪)2、北京市17801.02亿元增长7.7% (京)香港20401.00亿港元(约16598亿元)增长1.4% (港)3、广州市13551.21亿元增长10.5% (广东1)4、深圳市12950.08亿元增长10.0% (广东2)5、天津市12885.18亿元增长13.8% (津)6、苏州市12011.65亿元增长10.0% (江苏1)7、重庆市11459.00亿元增长13.6% (渝)8、成都市8138.94亿元增长13.0% (四川1)9、武汉市8003.82亿元增长12.0% (湖北1)10、杭州市7803.98亿元增长9.0% (浙江1)11、无锡市7568.15亿元增长10.0% (江苏2)12、青岛市7302.11亿元增长10.6% (山东1)13、南京市7201.57亿元增长12.0% (江苏3)14、大连市7002.80亿元增长10.3% (辽宁1)15、佛山市6709.02亿元增长8.0% (广东3)16、沈阳市6700.00亿元增长11.0% (辽宁2)18、长沙市6399.91亿元增长13.0% (湖南1)19、唐山市5861.63亿元增长10.4% (河北1)20、郑州市5547.00亿元增长12.0% (河南1)新北市827.1亿美元(约5342亿元)(台湾1)2011 21、烟台市5281.38亿元增长10.3% (山东2)台北市817.4亿美元(约5277亿元)(台湾2)201122、东莞市5010.14亿元增长6.1% (广东4)23、济南市4812.68亿元增长9.5% (山东3)24、泉州市4726.50亿元增长12.1% (福建1)25、哈尔滨市4587.10亿元增长9.0% (黑龙江1)26、南通市4558.67亿元增长12.0% (江苏4)27、长春市4506.60亿元增长12.0% (吉林1)28、石家庄市4500.20亿元增长10.4% (河北2)29、西安市4369.37亿元增长11.8% (陕西1)30、福州市4218.29亿元增长12.0% (福建2)31、合肥市4164.34亿元增长13.6% (安徽1)32、大庆市4152.30亿元增长11.0% (黑龙江2)33、徐州市4020.46亿元增长13.2% (江苏6)34、潍坊市4012.43亿元增长10.6% (山东4)35、常州市3969.75亿元增长11.5% (江苏5)高雄市602.7亿美元(约3893亿元)(台湾3)201136、鄂尔多斯3660.50亿元增长13.5% (内蒙古1)37、温州市3650.06亿元增长6.7% (浙江3)38、绍兴市3620.10亿元增长9.7% (浙江4)39、淄博市3557.20亿元增长10.5% (山东5)40、包头市3409.50亿元增长12.6% (内蒙古2)台中市496.8亿美元(约3209亿元)(台湾4)201141、济宁市3189.37亿元增长11.0% (山东6)42、盐城市3120.00亿元增长12.7% (江苏7)43、邯郸市3023.70亿元增长10.5% (河北3)44、临沂市3012.80亿元增长11.8% (山东8)45、昆明市3011.14亿元增长14.1%(云南1)46、洛阳市3001.10亿元增长10.0% (河南2)47、东营市3000.66亿元增长12.1% (山东7)48、南昌市3000.52亿元增长12.5% (江西1)49、扬州市2933.20亿元增长11.7%(江苏8)51、嘉兴市2884.94亿元增长8.7% (浙江6)52、厦门市2817.07亿元增长12.1%(福建3)53、沧州市2811.89亿元增长10.6%(河北4)54、榆林市2769.22亿元增长12.0% (陕西2)澳门3482亿澳门元(约2753亿元)增长9.9%(澳)桃园县423.5亿美元(约2735亿元)(台湾5)201155、泰州市2701.67亿元增长12.5%(江苏9)56、金华市2700.12亿元增长10.2%(浙江7)57、保定市2690.00亿元增长10.5% (河北5)58、吉林市2690.00亿元增长21.8%(吉林2)59、鞍山市2687.10亿元增长12.0%(辽宁3)60、镇江市2630.05亿元增长12.8%(江苏10)61、泰安市2547.00亿元增长10.7%(山东9)62、呼和浩特2525.6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3)63、宜昌市2508.89亿元增长12.6%(湖北2)64、南宁市2503.60亿元增长12.3% (广西1)65、襄阳市2501.96亿元增长12.5%(湖北3)66、中山市2447.40亿元增长11.1%(广东5)67、惠州市2368.03亿元增长12.6% (广东6)68、南阳市2367.20亿元增长10.2%(河南3)69、威海市2337.86亿元增长9.4%(山东10)70、太原市2311.43亿元增长10.5%(山西1)71、德州市2230.56亿元增长12.1%(山东11)台南市341.0亿美元(约2202亿元)(台湾6)201172、岳阳市2199.92亿元增长12.2%(湖南2)73、聊城市2145.65亿元增长12.7%(山东12)74、乌鲁木齐2060.00亿元增长17.3% (新疆1)75、常德市2038.50亿元增长12.1% (湖南3)76、漳州市2017.80亿元增长12.6%(福建4)77、滨州市1987.73亿元增长10.8%(山东13)78、衡阳市1957.70亿元增长11.8%(湖南4)79、茂名市1951.18亿元增长10.6% (广东7)80、淮安市1920.91亿元增长12.7%(江苏11)81、江门市1910.08亿元增长8.1% (广东8)82、芜湖市1873.63亿元增长13.8%(安徽2)83、湛江市1870.89亿元增长10.0%(广东9)84、廊坊市1793.80亿元增长9.7% (河北6)86、柳州市1780.40亿元增长11.5%(广西2)87、株洲市1759.41亿元增长11.8%(湖南5)88、枣庄市1749.08亿元增长10.5%(山东15)89、许昌市1739.00亿元增长12.3%(河南4)90、贵阳市1700.30亿元增长15.9%(贵州1)91、通辽市1700.00亿元增长16.0%(内蒙古4)92、湖州市1661.97亿元增长9.7%(浙江8)93、新乡市1618.90亿元增长11.4% (河南5)94、咸阳市1616.20亿元增长14.5%(陕西3)95、松原市1605.40亿元增长12.1%(吉林3)96、连云港1603.42亿元增长12.7%(江苏12)97、安阳市1592.90亿元增长7.5% (河南6)98、周口市1592.40亿元增长10.7% (河南7)99、焦作市1576.30亿元增长11.3%(河南8)100、赤峰市1569.35亿元增长13.6%(内蒙古5)101、兰州市1564.41亿元增长13.4%(甘肃1)102、邢台市1532.00亿元增长10.0%(河北7)103、郴州市1517.30亿元增长12.4%(湖南6)104、宿迁市1516.77亿元增长13.0%(江苏13)105、赣州市1508.00亿元增长11.9%(江西2)106、珠海市1503.81亿元增长7.0%(广东10)107、平顶山1502.50亿元增长6.9%(河南5)108、桂林市1492.05亿元增长13.3%(广西3)109、肇庆市1453.84亿元增长11.0%(广东11)110、曲靖市1451.27亿元增长14.7%(云南2)111、九江市1420.00亿元增长12.0%(江西3)112、商丘市1418.30亿元增长12.1% (河南10)113、汕头市1415.01亿元增长9.5%(广东12)114、宝鸡市1409.00亿元增长15.0%(陕西4)115、信阳市1408.70亿元增长10.5%(河南11)彰化县215.5亿美元(约1392亿元)(台湾7)2011 116、驻马店1387.00亿元增长10.4%(河南12)117、营口市1381.20亿元增长10.8%(辽宁4)118、揭阳市1380.15亿元增长11.3%(广东13)119、龙岩市1374.65亿元增长12.1%(福建5)120、安庆市1359.70亿元增长11.5%(安徽3)121、日照市1352.57亿元增长11.8% 122、绵阳市1346.42亿元增长13.3% 123、遵义市1343.90亿元增长15.9% 124、三明市1339.29亿元增长12.2% 125、呼伦贝尔1335.82亿元增长13.5% 126、长治市1328.60亿元增长10.6% 127、湘潭市1282.35亿元增长12.3% 128、德阳市1280.20亿元增长13.0% 129、盘锦市1279.50亿元增长11.1% 130、延安市1271.02亿元增长10.5%131、上饶市1265.39亿元增长11.5% 132、锦州市1248.50亿元增长10.4% 133、宜春市1247.60亿元增长11.0% 134、宜宾市1242.76亿元增长14.0% 135、抚顺市1242.40亿元增长10.7% 136、张家口1233.70亿元增长10.0% 137、马鞍山1232.00亿元增长12.0% 138、吕梁市1230.40亿元增长10.8% 139、临汾市1220.50亿元增长10.1% 140、渭南市1212.45亿元增长14.5% 141、开封市1212.10亿元增长11.1% 142、莆田市1202.79亿元增长12.8% 143、荆州市1196.02亿元增长11.1% 144、黄冈市1192.88亿元增长10.6% 145、四平市1122.60亿元增长12.3% 146、承德市1180.90亿元增长10.5% 147、南充市1180.36亿元增长14.2% 148、齐齐哈尔1153.80亿元增长8.5% 149、三门峡1148.80亿元增长12.1% 150、银川市1140.83亿元增长12.5% 151、秦皇岛1139.17亿元增长9.1%152、达州市1135.46亿元增长13.6% 153、凉山州1122.67亿元增长13.8% 154、玉林市1120.48亿元增长11.0% 155、本溪市1112.40亿元增长10.0%156、孝感市1105.16亿元增长12.2%157、牡丹江1092.70亿元增长14.1% 158、荆门市1085.26亿元增长12.0% 159、宁德市1077.73亿元增长12.6% 160、运城市1068.10亿元增长7.8% 161、绥化市1058.00亿元增长16.0% 162、永州市1048.57亿元增长12.5% 163、黄石市1040.95亿元增长12.4% 164、乐山市1037.75亿元增长14.4% 165、泸州市1030.50亿元增长14.8% 166、清远市1029.02亿元增长5.1% 167、邵阳市1028.41亿元增长11.7% 168、衡水市1027.47亿元增长10.4% 169、益阳市1020.28亿元增长11.9% 170、丹东市1015.40亿元增长14.3% 171、铁岭市1015.00亿元增长16.2% 172、晋城市1011.60亿元增长11.0% 173、辽阳市1010.30亿元增长10.3% 174、朔州市1007.10亿元增长11.1% 175、吉安市1006.26亿元增长14.5% 176、娄底市1002.65亿元增长11.9% 177、怀化市1001.07亿元增长12.0% 178、玉溪市1000.20亿元增长12.2% 179、南平市996.76亿元增长11.0% 180、濮阳市994.50亿元增长12.2%181、晋中市985.90亿元增长10.2% 182、资阳市984.72亿元增长14.3% 183、衢州市982.75亿元增长8.7% 184、内江市978.18亿元增长13.6% 185、滁州市970.70亿元增长13.4% 186、阜阳市962.50亿元增长11.7% 187、十堰市955.68亿元增长8.2% 188、大同市931.30亿元增长10.0% 189、朝阳市921.30亿元增长10.9%190、六安市918.20亿元增长11.0% 191、宿州市915.00亿元增长12.5% 192、通化市910.00亿元增长16.6% 193、巴音郭楞906.00亿元增长10.3% 194、红河州905.43亿元增长13.2%195、蚌埠市890.20亿元增长13.0%196、韶关市888.48亿元增长9.8%197、丽水市885.17亿元增长10.5%198、自贡市884.80亿元增长13.9%199、阳江市877.01亿元增长13.0%200、毕节市872.40亿元增长15.3%第三部分2012年全国各省“人均”GDP排名排名省区市2012年GDP(亿元)2011年常住人口(万)人均GDP(元)人均GDP(美元)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澳门3482(MOP) 58.2 74914 6香港20401(HKD) 717.4 36660 25台湾14.035万(TW2324.5 20374 361 天津12885.18 1355 95093.58 15129.04 452 北京17801.02 2019 88167.51 14027.13 473 上海20101.33 2347 85646.91 13626.11 484 江苏54058.22 7899 68436.79 10888.04 615 内蒙古15988.34 2482 64417.16 10248.53 656 浙江34606.3 5463 63346.70 10078.23 667 辽宁24801.3 4383 56585.22 9002.50 718 广东57067.92 10505 54324.53 8642.83 719 福建19701.78 3720 52961.77 8426.02 7110 山东50013.24 9637 51897.10 8256.64 71新疆兵团1197.21 264.86 45201.62 7191.41 7711 吉林11937.82 2749 43426.05 6908.92 8012 重庆11459 2919 39256.59 6245.58 8313 湖北22250.16 5758 38642.17 6147.83 8414 陕西14451.18 3743 38608.55 6142.48 84全国519322 135404 38353.52 6101.90 8415 河北26575.01 7241 36700.75 5838.95 8816 宁夏2326.64 639 36410.64 5792.80 8817 黑龙江13691.57 3834 35710.93 5681.48 8918 新疆7466.32 2209 33799.55 5377.38 9319 山西12112.81 3593 33712.25 5363.49 9320 湖南22154.23 6596 33587.37 5343.63 9321 青海1884.54 568 33178.52 5278.58 9322 海南2855.26 877 32557.13 5179.72 9323 河南29810.14 9388 31753.45 5051.86 9324 四川23849.8 8050 29627.08 4713.56 9625 江西12948.48 4488 28851.34 4590.14 9726 安徽17212.05 5968 28840.57 4588.43 9727 广西13031.04 4645 28053.91 4463.27 9828 西藏695.58 302 23032.45 3664.38 10529 云南10309.8 4631 22262.58 3541.89 10730 甘肃5650.2 2564 22036.66 3505.95 10731 贵州6802.2 3469 19608.53 3119.65 114备注:2012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第四部分:2012年四川各市州GDP和人均GDP排名2012年,四川省经济总量达到23849.8亿,全省人均GDP29627.08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各地级市来看,成都、绵阳和德阳GDP领先,甘孜州GDP垫底;从人均GDP来看,四川只有攀枝花和成都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它地市人均GDP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3年2月22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庞大的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因素。
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庞大的人口基数既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负担,也可以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其主要决定因素就是劳动力的质量。
河南省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转变,要实现这一目标,单凭扫盲性质的基础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而普通高等教育往往又面临着投资大、周期长等方面的限制,因此,大力发展适应地域经济特点的职业教育就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论文关键词:河南,区域经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人力资源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经济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和影响。
河南省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如何以省情为出发点,将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顺利推动河南省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型,这已是摆在河南人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在这项战略任务的完成中,职业教育的地位十分突出,这是由于:一方面,职业教育根据区域内产业调整方向、技术发展趋势以及地区经济发展潜能,培养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劳动力群体,并在协调区域内经济、推动产业升级、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劳动力就业、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创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极发挥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作用;另一方面,区域经济结构中的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技术结构以及经济效益等又决定和制约着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质量以及发展速度。
一、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概况1.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河南全省人民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抢抓发展机遇,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全国重要的经济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有影响的文化大省的重大转变,创造了河南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繁荣与辉煌。
从改革开放之初全省GDP总量162.92亿元到1991年跨上千亿元台阶,从2000年突破5000亿元再到2005年突破1万亿元大关,2010年则有望进一步突破2万亿元大关。
在全国各省市的排位由1978年的第9位上升到2009年的第5位,居中西部地区首位。
200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法规类别】经济统计【发布部门】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日期】2010.01.22【实施日期】2010.01.22【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2009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 2010年1月22日)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的重大考验,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落实中央应对危机的一揽子计划,齐心协力、克难攻坚,着力解决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有效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整体经济企稳回升,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取得了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9367.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8.99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10968.63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5629.66亿元,增长10.9%。
人均生产总值20477元,增长10.0%。
三次产业结构为14.3:56.6:29.1,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降0.6%,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3%。
商品零售价格下降0.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5.1%。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下降2.9%。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下降3.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下降1.9%。
表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99.4城市98.8农村100.4食品101.3粮食107.1肉禽及其制品89.6蛋101.5鲜菜121.7烟酒及用品101.7衣着99.7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100.4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1.9交通和通信97.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1.2居住93.9图1:2009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年末从业人员5981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16.8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39.3万人,困难人员再就业15.7万人。
2012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 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地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奋斗目标,大力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经济发展战略,全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抓创新、惠民生、促和谐,积极应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国民经济发展实现稳中有进,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省生产总值实现 26575.0 亿元,比上年增长 9.6% 。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186.7 亿元,增长 4.0% ;第二产业增加值 14001.0 亿元,增长 11.5% ;第三产业增加值 9387.3 亿元,增长 8.4% 。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12.0%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52.7%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 35.3% 。
图 1 2008 - 2012 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速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2.6%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 3.8%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 5.3%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 3.8%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 0.6%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 8.2% 。
图 2 2012 年居民消费价格月度同比涨跌幅度表 1 2012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指标指数比上年增长(%)居民消费价格102.6 2.6 其中:食品103.8 3.8 烟酒104.7 4.7衣着104.7 4.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02.8 2.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102.4 2.4交通和通信100.3 0.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100.6 0.6居住101.7 1.7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3.69% ,比上年回落 0.06 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 3479.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3% ,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 2084.2 亿元,增长 19.9% 。
2012年度河南省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各标准
2012年度河南省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各标准根据2013年2月27日发布的《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3年或2013年一审辩论终结前河南省发生的交通事故或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河南省法院在审理中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2012年(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河南省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62元/年; (死亡、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3732.96元/年;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24.94元/年; (死亡、残疾赔偿金的计算)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5032.14元/年。
(被抚养人生活费的计算)河南省全省职工平均工资33634元/年,河南省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34203元/年。
(丧葬费的计算)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2》。
2012年度河南省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各标准如下:1、农、林、牧、渔业20732元2、采矿业52784元3、制造业30215元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41297元5、建筑业29054元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7817元7、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39420元8、批发和零售业27230元9、住宿和餐饮业24809元10、金融业55160元11、房地产业34485元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8682元13、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39656元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28542元15、居民服务业和其他服务业25379元16、教育36275元17、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35780元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新闻出版业31719元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31067元。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努力寻找和把握机遇,保持了全省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比上年增长12.9%。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70.16亿元,增长6%,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5%;第二产业增加值8075.42亿元,增长14.9%,占55.9%;第三产业增加值5005.6亿元,增长11.5%,占34.6%。
人均生产总值38557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396.6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51.2%,比上年提升0.7个百分点。
二、农业据抽样调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127.53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2%。
其中,夏粮1286.73千公顷,下降2.1%;秋粮1840.8千公顷,增长1.1%。
粮食总产量1245.1万吨,增长4.2%。
其中,夏粮472.5万吨,增长3.8%;秋粮772.6万吨,增长4.5%。
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全年造林面积327.96千公顷,比上年减少2.3%。
板栗产量7.2万吨,增长4.1%;核桃产量19.67万吨,增长39.2%;花椒产量6.17万吨,增长16.5%。
水产品产量12.45万吨,增长13.5%。
2012年畜牧业生产情况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6847.41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641.54亿元,增长16.6%。
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5775.08亿元,增长15.9%;轻工业866.46亿元,增长21.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支柱产业实现增加值650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
其中,能源化工工业4059.47亿元,增长12.7%;装备制造业807.31亿元,增长14.2%;有色冶金工业620.11亿元,增长36.4%;食品工业531.72亿元,增长19.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232.68亿元,增长31.6%;医药制造业122.04亿元,增长21.1%;纺织服装工业67.45亿元,增长27.9%;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61.92亿元,增长11.2%。
200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200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4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2004年,河南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国民经济实现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和较高的增长质量,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主要指标达到了多年来的最好水平。
一、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健康较快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跨上新台阶。
初步核算,全年河南省生产总值88153>.09亿元,比上年增长13.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47.48亿元,增长12.8%;第二产业增加值4515.35亿元,增长16.2%;第三产业增加值2652.26亿元,增长10.6%。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7.6:50.5:31.9变化为18.7:51.2:30.1。
全省人均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
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全部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76.52亿元,比上年增长46.9%。
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11.2%和14.2%。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升5.4%,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3.5%,居住价格上涨6.3%。
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升10.2%。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升15.7%。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升10.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升11.4%。
就业人数增加。
年末全省就业人员555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万人。
其中城镇就业人员850万人,增加10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还不够稳固;煤电油运依然紧张,资源约束明显存在;城乡新增劳动力较多,就业压力增大;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突发性事件时有发生等。
2012年驻马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驻马店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 2013-04-18 来源:驻马店市统计局编辑:苑拥军发布人:杨屹访问次数:驻马店市统计局(2013年4月15日)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富民强市、加快崛起的总体目标,按照“三个一”的工作思路,强力推进“十项重点工作”,锐意进取,奋力拼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变化、新成效和新突破。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386.9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65.91亿元,增长4.6%,对GDP的贡献率为11.4%;第二产业增加值601.62亿元,增长14.7%,对GDP的贡献率为62.4%;第三产业增加值419.43亿元,增长9.0%,对GDP的贡献率为26.2%。
三次产业结构为26.4:43.4:30.2。
人均生产总值19783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呈“七升一平”的态势,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4.1%。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教育7267223.8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26136187.5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68.23亿元,比上年增长16.2%。
其中,住宅投资143.02亿元,增长12.8%。
房屋施工面积1616.9万平方米,增长6.3%。
其中,住宅1362.96万平方米,增长1.5%房屋竣工面积453.52万平方米,下降13%。
其中,住宅385.46万平方米,下降19%。
商品房销售面积482.49万平方米,下降9.9%。
其中,住宅453.14万平方米,下降8.8%。
商品房销售额123.82亿元,增长0.3%。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1503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383个。
五、国内贸易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5.9%。
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377.69亿元,增长15.8%;乡村136.56亿元,增长16.0%。
河南农村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2 5 .5 5 3 1
生活消费支出 恩格尔系数( ) %
ll .3 35 8
17 6 3 5. 0 15 . 4 1 51 1o .7 5 86
l6 0 6 4. 9
4 . 97
4 6 8. 4 o 8. 4 2 8.
4 6 8.
20 0 5年
2 7 .8 8 0 5
3 6 .3 2 1 O
l9 .7 8 15
22 2 2 9. 8
4 . 54
4 9 0.
1 市 场 需 求 总 量 较 大 。 有 进 一 步 增 大 趋 . 且 势
从 河 南 农村 市场 的农 业 人 口数 量 和 农 村 家 庭 人 均
中国 扩 大 消费 需 求 , 大 潜 力 在农 村 。通过 对 河 南农 村 最 市 场 的深 入 调 查 与 分析 , 现 河南 农 村 市场 目前 呈 现 如 发
下 发展 趋 势 。
20 0 0年
20 0 1年 2o o 2年 2o o 39 5 8
纯 收 入 以及 生 活 消 费 情 况 来 分 析 河 南 农 村 市 场 需 求 总
2o o 6年
20 0 7年
2 08年 0
2 09拄 0
3 5 .O 8 16
45 0 4 4.
4 0 9 8 6. 5
27 .1 6 6 4
34 2 0 4. 1
38 4 3 8. 7
伴 随 着 国家 一 系 列 惠 农 政 策 的 实 施 , 南 这 个 总 河
人 目 96 9 7万 , 中农 村 人 口 6 4 其 3 5万 的 农 业 大 省 , 起 引
河南省2012年度各行业平均工资
2013年2月27日《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24.94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032.1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442.6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3732.96元。
依据《河南统计年鉴-2013》2012年度河南省各行业职工平均工资各标准如下:
1、农、林、牧、渔业24457元
2、采矿业55899元
3、制造业33936元
4、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45252元
5、建筑业32746元
6、批发和零售业31485元
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44421元
8、住宿和餐饮业27404元
9、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45120元
10、金融业 63376元
11、房地产业 37211元
1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1270元
1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46603元
14、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32018元
1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29041元
16、教育 39843元
17、卫生、社会工作 39414元
1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36550元
19、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34137元
2012年度河南省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37958元2012年度郑州市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4148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2013年2月27日201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建设中原经济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总体战略,坚持“四个重在”实践要领,持续求进、务实发展,着力扩需求、创优势、破瓶颈、惠民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持续、总体提升、总体协调、总体有效,保持了比较好的趋势、比较好的态势、比较好的气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29810.14 亿元,比上年增长10.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72.31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17020.20亿元,增长11.7%;第三产业增加值9017.63亿元,增长9.2%。
三次产业结构为12.7:57.1:30.2。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6%。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0.6%。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0.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0%。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5.4%。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上年为100图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各月环比指数年末从业人员6243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42.7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46.5万人。
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5万人。
全省外出务工农民工2570万人。
全年地方财政总收入3282.75亿元,比上年增长15.1%。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40.57亿元,增长18.5%,其中:税收收入1469.54亿元,增长16.3%,税收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2.0%。
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06.00亿元,增长17.8%,其中:教育支出增长30.0%,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增长14.9%,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7.7%。
全省10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超10亿元,其中,有9个县(市)超15亿元。
二、农业全年全省粮食种植面积9985.15千公顷,比上年增长1.3%,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340.00千公顷,增长0.3%;棉花种植面积256.67千公顷,下降35.3%;油料种植面积1573.63千公顷,下降0.3%;蔬菜种植面积1730.28千公顷,增长0.6%。
全年粮食产量5638.60万吨,比上年增长1.7%;棉花产量25.69万吨,下降32.8%;油料产量569.51万吨,增长7.0%;猪牛羊禽肉总产量659.9万吨,增长5.7%;禽蛋产量404.2万吨,增长3.5%;牛奶产量316.1万吨,增长3.1%。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0872.7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3.4%;农用拖拉机387.79万台,增长0.2%;农用运输车219.32万辆,下降0.1%;农村用电量290.03亿千瓦小时,增长2.9%。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15357.3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6%,其中,轻工业增长16.2%,重工业增长13.9%,轻、重工业比例为31.6:68.4。
产品销售率为98.4%。
图2:2012年各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规模以上工业40个行业大类中,规模居前10位的行业增长速度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比上年增长13.7%,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0%,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4.7%,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3%,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13.8%,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增长10.9%,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3%,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下降4.3%,纺织业增长26.2%,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9.7%。
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轻工、建材等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比上年增长18.3%,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7.2%。
化工、有色、钢铁、纺织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增长14.8%,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30.9%。
高技术产业增长6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长8.4%,比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低6.2个百分点。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畜肉制品产量比上年增长12.1%,速冻米面食品增长14.2%,原煤下降3.1%,发电量下降0.1%,钢材增长5.7%,铝材增长5.2%,汽车增长10.6%,手机增长180.0%。
表3:2012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51558.28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利润总额3889.11亿元,增长6.8%。
分所有制看,国有控股工业利润285.78亿元,下降30.0%;集体控股工业利润265.95亿元,增长4.8%;非公有制工业利润3337.37亿元,增长12.0%。
分行业看,40个行业大类中利润总额居前10位的行业为:非金属矿物制品业623.26亿元,增长8.7%;农副食品加工业349.38亿元,增长16.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24.98亿元,下降34.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206.28亿元,增长0.3%;专用设备制造业203.70亿元,增长10.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167.58亿元,下降2.4%;食品制造业164.06亿元,增长10.2%;通用设备制造业140.23亿元,增长16.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140.18亿元,下降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139.34亿元,增长14.0%.全年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2.6%,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3.7%,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3.9%。
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4690.66亿元,增长22.9%,占全省比重达到47.9%,比上年提高5.4个百分点,对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4.3%。
产业集聚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1455.03亿元,增长14.3%。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662.84亿元,比上年增长11.0%。
全省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利润总额230.43亿元,增长15.2%;税金总额208.81亿元,增长12.6%。
四、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61.54亿元,比上年增长22.5%。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0870.16亿元,增长23.2%;农户投资891.38亿元,增长6.8%。
图3:2012年各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长速度在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364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民间投资16873.30亿元,增长26.7%;港澳台商控股投资187.18亿元,下降10.1%;外商控股投资167.26亿元,增长4.7%。
第一产业投资783.84亿元,增长22.3%;第二产业投资11223.10亿元,增长23.1%;第三产业投资8863.23亿元,增长23.5%。
表4:2012年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全年工业投资112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3.1%。
其中,六大高成长性产业投资7319.42亿元,增长33.2%;四大传统优势产业投资2849.25亿元,增长8.4%;六大高耗能行业投资3050.35亿元,增长9.4%。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035.2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
其中,住宅投资2203.06亿元,增长9.0%。
房屋施工面积29559.36万平方米,增长16.6%。
其中,住宅23466.99万平方米,增长13.8%。
房屋竣工面积5870.54万平方米,增长6.2%。
其中,住宅4888.17万平方米,增长1.7%。
商品房销售面积5968.49万平方米,下降4.9%。
其中,住宅5455.50万平方米,下降4.7%。
全年亿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8404个,完成投资12243.82亿元,比上年增长57.1%。
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河南段、郑州富士康航空港区项目、连霍高速河南段改扩建工程、郑州城市轨道交通一号线一期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全年产业集聚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229.57亿元,比上年增长35.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9.0%,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对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3%。
其中,产业集聚区工业投资7454.44亿元,增长37.8%。
五、国内贸易全年全省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1778.50亿元,比上年增长9.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07.61亿元,增长7.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87.6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1%。
分城乡看,城镇零售额8893.73亿元,增长15.6%;乡村1893.89亿元,增长16.1%。
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247.51亿元,增长15.6%;零售业8024.73亿元,增长15.6%;住宿业107.48亿元,增长12.3%;餐饮业1407.89亿元,增长16.5%。
图4:2012年各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增长速度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商品零售额中,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比上年增长25.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7.8%,日用品类增长23.2%,中西药品类增长24.9%,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8.4%,家具类增长25.2%,化妆品类增长18.9%,金银珠宝类增长24.9%,汽车类增长1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21.4%。
六、对外经济全年全省进出口总额517.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8.6 %。
其中:出口总额296.78亿美元,增长54.3 %;进口总额220.72亿美元,增长64.9%。
机电产品出口193.79亿美元,增长130.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62.22亿美元,增长184.1%。
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企业363个。
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2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2%。
实际利用省外资金5026.6亿元,增长25.2%。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和设计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34.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3%;营业额37.09亿美元,增长15.9%。
七、运输、邮电和旅游全年全省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059.62亿元,比上年增长5.6%。
年末铁路营业里程482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5830公里。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货物运输量比上年增长13.0%;货物周转量增长11.4%。
旅客运输量增长7.4%;旅客周转量增长5.5%。
机场旅客吞吐量增长18.1%;货邮吞吐量增长46.3%。
表5:2012年各种运输方式运输量全年邮电业务总量66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其中,邮政业务49.64亿元,增长2.8%;电信业务611.72亿元,增长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