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博物馆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扎兰屯市鄂温克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报告书
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结合建国60周年之际,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根据内政字[2009]39号文件精神,现将扎兰屯市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建设民俗博物馆,提升展览服务水平项目上报自治区文物局,请将此项目列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并给予经费支持。
一、基本概况
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位于扎兰屯市西南90公里处,在大兴安岭东麓的济沁河畔,东经122°38′,北纬47°32′,其东临蘑菇气镇,南与洼堤镇接壤,西与浩饶山镇相连,北与南木鄂伦春民族乡接壤,扎—柴公路在乡内通过,济沁河由北向西南蜿蜒流过,是一个以鄂温克民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乡,是呼伦贝尔十四个民族乡之一。全乡总辖面积2596平方公里,其中有林地面积181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72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9万亩。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辖6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2个市属国营林场和14个个体农场。截止2007年11月末,全乡总户数为2397户,总人口8705人,由汉、蒙、鄂温克、鄂伦春、达斡尔、满、回、锡伯、俄罗斯9个民族组成,少数民族人口2916人,占总人口的33.5%,其中主体民族鄂温克民族人口为364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2%。2008年预计农民人均纯收入4800元左右。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目前没有存放民
俗用品的场所,民族民俗遗产已逐渐消失,严重影响民族经济发展和文化进步。为保留和发扬民族文化遗产,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进一步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我乡党委、政府经过广泛调研、认真分析、论证,决定申报实施民俗博物馆建设项目,增强民族信心和民族经济发展责任感,改善全乡各族人民文化生活环境,及时挖掘保护即将灭绝的鄂温克狩猎文化,开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提高全乡“三个文明”建设水平,推动民族经济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进步。
二、历史沿革
萨马街鄂温克人的祖先曾游猎于黑龙江流域的石勒河,精奇里江一带以狩猎为生。清顺治至康熙年间,陆续游动到嫩江流域雅鲁河、济沁河、阿伦河流域,曾被称为“索伦部”。1901年中东铁路修通前后,雅鲁河畔的鄂温克人民逐步游动到济沁河流域。光绪17年(1891年),鄂温克猎民萨马伊热在今乡所在地附近搭起“撮罗子”定居,后鄂温克人逐渐聚居,后形成村落,将地称为“萨马艾里(村屯)”萨马街由此而得名。
17世纪初(明末清初),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地区和黑龙江上、中游的鄂温克人共分三支,一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北勒拿河支流威吕河沿岸的使鹿鄂温克嗯,共有12个大氏族,被称为使鹿的“喀木尼堪”或“索伦别部”。(他们于18世纪迁至额尔古纳河畔,是被称为“雅库特人”的先民。)第二支是居住在贝加尔湖以东赤塔河、石勒喀河一带使马鄂温克人,被称为“纳米雅尔”部或叫“那妹他”,共有十五个氏族,他们是被
称为“通古斯”的祖先。第三支即“索伦部”的鄂温克人,人数最多,居住在石勒河至精奇里江的黑龙江中下游地区,是被称为“索伦”部的祖先。
“鄂温克”的含义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住在南山坡的人们”、“使用驯鹿的人们”、“上游人”等等,这反映了鄂温克人与山林紧密相连的关系,体现了鄂温克人依赖山林,索取天然产物的生产生活历史。因此将鄂温克一词解释为“居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是较为贴切的,也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1732年(雍正十年)清廷抽调鄂伦春、达斡尔、索伦等族在呼伦贝尔的济拉嘛泰河设城驻防。
1945年的苏联红军沿济沁河围猎场进入布特哈旗,推翻了日伪政权,从此,各民族过上了没有外界压迫的自由生活。长期以来,生活在群山密林中繁衍生息,以狩猎、捕鱼、采集野菜、野果为主的生产,具有森林特色的生产生活方式,过着漂泊不定的游猎生活,整个民族形成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状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饱经风霜,经历了无数的迁徙动荡,悲欢离合,谱写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发展史,形成了自己的民族风俗和信仰以及独具特点的语言文化。
鄂温克民族是一个英勇善战的民族,早在清朝康熙到乾隆年代,就有海兰察,博尔本察等著名武官,官居二品,都是杰出的民族英雄,抗日战争时期,萨马街鄂温克民族英雄白温都格尔带领鄂温克人在李三店到根多河一带抗击日寇,后因寡不敌众,兵败被俘,在扎兰屯监狱被日军狼狗咬死,英勇就义。
三、政权建设
解放以后,鄂温克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党的各民族一律平等的政策,1948年在萨马街为他们成立了萨马街努图克由鄂温克族人担任努图克达,在党的领导下,他们开始自己管理本民族的事务。
1949年又动员在根多河居住的鄂温克人下山处定居,这样才使鄂温克人第一次过上安稳的定居生活。
1958年撤销努图克,设立萨马街人们公社。1984年改为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
四、六十年的巨变
在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民族经济得到长足发展,走过辉煌的六十年,打破传统的生产生活模式,向现代集约规范方式转变,1998年起猎民由原来的“一人一匹马,一人一杆枪”的狩猎的生活方式转变弃枪从农从牧。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带领猎民学科学技术,适用科技,引进精量点播机,高产优质品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使他们腰包鼓起来,米袋子满起来,90%的农猎民家中有小型拖拉、彩电、冰箱、摩托车、洗衣机、电话等家用电器,二00八年的农猎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00元,较比1998年增长61%。
做强做大旅游文章,充分挖掘民族历史文化,展示鄂温克民族的文化底蕴,拉动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兴建鄂温克民俗旅游度假村、索伦部落旅游度假村等旅游休闲场所。
发展特色养殖,充分利用萨马街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养殖马鹿、梅花鹿、野猪、狍子等特种动物,市场前景看好,依托伊利龙头企业,大
力发展乳业,奶牛已发展到890头,有一个挤奶站,奶牛改良率达到100%。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大了对教育事业投入力度,几年来,共计在教育事业方面投入200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使学生住上宽敞明亮的教学楼,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学生控辍率在100%,中学生控辍率在1.5%以内。顺利的通过国家“两基”达标的验收。医疗卫生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投资50万元建一个中心医院,改善办公条件,医疗水平有新提高,基本上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农民医疗保险参合率达90%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5%,村村通电、通路、通电话。
乡政府于2008年投资40万元修建民族休闲广场和政府中心广场,投资22万元万元建一个标准文化站,为了提高小城镇品味,打造良好的交通环境,乡党委、政府积极努力多方筹集资金,得到了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投资200万元修3公里的板油路,极大的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突飞猛进,如雨后春笋,方兴未艾,如木材加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维修、养殖业等等,已经达到近50家,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
充分利用项目拉动作用,猎民村和团结村村实施的整村推进项目,投资87万元购买优质西门塔尔肉牛187头,猎民村6000亩耕地抗旱井70眼,配喷灌设备70套,全部实现了水浇地,做到了旱能灌、涝能排,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实施了猎民村扶贫开发项目。
少数民族的生育观念得到很大改变,再也不是越穷越生,越穷越生,多子多福的陈旧观念,而是注重素质的培养,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家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