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经济发展指标统计年鉴2016:14-1 历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2015年
楚香凝北京行测分析真题解析
楚香凝2019北京行测资料分析真题解析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116~120题。
116.“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总共举办了约多少万场展览会?【北京2019】A、3.2 B、3.9 C、4.5 D、5.0楚香凝解析:考查加和计算;由图表第二行,0.68+0.72+0.73+0.8+0.93≈3.9,选B117.2009~2015年间,有几个年份平均每个出境参展项目的参展净面积超过400平方米?【北京2019】A.3B.4C.5D.6楚香凝解析:考查平均值的比较;由图表第五行和第六行,满足(400×出境参展项目数<出境参展净面积)的有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选C118.2010~2015年间,我国展览会展出面积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展览会展出面积较上年约增加了()。
【北京2019】A.28%B.37%C.43%D.49%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率的比较;由图表第三行,观察可得2010年增长率最大、增长率=(7440-4990)/4990≈2440/5000=48.8%,选D119.以下哪项的折线图可以准确表现2011~2014年间,我国会展业总产值同比增量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北京2019】楚香凝解析:考查增长量的计算比较;解法一:由图表第四行,可得2011年会展业总产值的同比增量为3016-2482=534亿元,只有A 项满足,选A解法二:由图表第四行,取前三位,可得2011~2014年会展业总产值的同比增量分别为302-248=54、350-302=48、387-350=37、418-387=31,同比增量依次递减,选A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北京2019】A.2010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数较上年增加了两成多B.2009~2015年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和出境参展项目数量最多的年份相同C.2011年平均每场展览会展出面积比上年扩大了10%以上D.2013~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举办的展览会数量超过20场楚香凝解析:从D项开始依次进行检验;D项,由图表第二行,可得2013年我国平均每天举办的展览会数量=7319/365>20,同理可得2014和2015年平均每天举办的展览会数量也大于20,所以2013~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举办的展览会数量超过20场,说法正确,选DC项,考查平均增长率;由图表第二行和第三行,2011年展览会展出面积的增长率R=1(812-744)/744≈9%、2011年展览会数量的增长率R=(683-620)/620=10%,平均增长率2=(R-R)/(1+R)=(9%-10%)/(1+10%)≈(-0.9%),排除;221B项,由图表最后一行,2009~2015年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最多的年份是2014年;由图表第五行,出境参展项目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排除;A项,由图表最后一行,2010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数的同比增长率=(360-302)/302=58/302<20%,排除;二.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121~125题。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4-2019)
2019年
411649.0 12270.1 5516.1 17934.2 7909.2 7610.6 15008.6 7777.2 9898.4 13497.2 35291.2 27176.4 13377.7 15749.7 8421.6 35770.6 22733.0 20224.2 17239.5 42664.5 8873.0 1808.3 8667.3 20144.3 4174.2 7539.2 649.3 9598.7 3692.4 880.8 984.5 3361.6
2014年
271896.1 9638.0 4738.7 11820.5 5717.9 5657.6 11857.0 6080.9 7015.3 9303.5 23458.1 17835.3 7957.0 9346.7 5292.6 25111.5 14005.0 12449.3 10723.5 28471.1 5772.8 1224.5 5710.7 12393.0 2936.9 4632.9 364.5 5918.7 2668.3 620.8 737.2 2436.5
农业普查结果及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了修订.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020》
2018年
380986.9 11747.7 5533.0 16537.1 7338.5 7311.1 14142.8 7520.4 9317.4 12668.7 33230.4 25007.9 12100.1 14317.4 7566.4 33605.0 20594.7 18333.6 15638.3 39501.1 8291.6 1717.1 7977.0 18254.5 3971.2 6826.0 597.6 8938.3 3428.3 835.6 935.8 3187.0
北京市零售业现状及发展
北京市零售业现状及发展1.引言1.1 概述北京市零售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激烈的行业。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经济中心,北京市零售业承载着巨大的消费压力和市场活力。
在北京市,零售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北京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
各类商场、超市、专卖店和便利店等各类零售业态云集于此,满足着市民的日常所需和奢侈品消费需求。
据统计,北京市零售业的销售额连续多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目前,北京市零售业的主要业态多种多样。
传统的商场和超市仍然占据着零售市场的主导地位,它们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商品和便利的购物环境来吸引消费者。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发展迅猛,成为了北京市零售业的一股新势力。
各大互联网平台和电商企业纷纷进军北京市场,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此外,新兴的无人零售、快闪店和社区零售等业态也在北京市崭露头角,给市民的购物体验带来了新的选择和便利。
北京市零售业的未来发展充满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零售业将面临着电商与实体店的竞争、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改变等一系列变革。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零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突破,加强线上线下的融合,提升服务质量和消费体验,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个性化需求。
总之,北京市零售业在市场规模扩大和业态多样化的背景下,正蓬勃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零售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这些变化并保持竞争优势,零售企业需要不断创新和调整策略,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推动零售业实现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各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具体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述了北京市零售业现状及发展的背景和重要性,并介绍了文章的目的和结构安排。
中国统计年鉴2020全国社会经济发展指标:1-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和效益指标
63.9
98.4
98.8
45.4
96.7
97.3
3.7
14.1
14.4
33.2
31.9
4753
6120
6272
445
1093
1819
1764
60.81 1.62 5.56
56.50 1.98 6.84
56.48 1.81 6.66
53.9 927.3
83.0 3885.6
137.1 5048.5
145.8 5221.3
0.4
19.1
126.0
128.0
0.0
6.7
112.2
农村贫困发生率(2010年标准) (%)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 (%)
外债
偿债率
(%)
负债率
(%)
债务率
(%)
能源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电力生产弹性系数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
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
18.25 6.25
12.00
5.3
385 385 2.57 97.5 30.8 30.5
医疗卫生机构病床使用率 (%)
城市市政建设
用水普及率
(%)
燃气普及率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
注:计算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费量的 国内生产总值,2000年按2000年可比价计
2018年、2019年按2015年可比价计算 。
10.8
16.8
25.9
16.8
60.3
63.0
60.8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的通知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公布日期】2017.04.12•【字号】•【施行日期】2017.04.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关于印发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的通知各有关单位:为全面反映北京市场总消费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消费数据,北京市统计局对2015年制定的总消费统计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现将修订后的《北京市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商务委员会2017年4月12日北京市市场总消费统计办法(试行)为全面反映北京市场总消费的规模、结构和变动情况,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消费数据,为政府部门研究制定促消费政策、推进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决策依据,特制定本办法。
一、统计范围按照消费形态的不同,北京市市场总消费分为商品性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所反映的内容)和服务性消费。
依据消费的最终用途,参考《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将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划分为八大类,即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其他、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详见附件)。
商品性消费是将批发和零售业中的商品类值分类按照八大类进行划分;住宿和餐饮业是将餐费收入和商品销售按照八大类进行划分。
服务性消费参考《居民消费支出分类(2013)》确定行业统计范围,根据服务性消费内容按照八大类进行划分。
二、统计指标作为反映总消费规模的核心指标,市场总消费额是指各类经济主体通过交易直接提供给个人、社会集团用于最终消费的总价值。
其中,商品性消费和服务性消费分别用商品性消费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和服务性消费额反映。
三、全市数据测算方法(一)市场总消费额市场总消费额计算公式如下:市场总消费额=商品性消费额+服务性消费额(二)商品性消费额商品性消费额按照经济主体实际销售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范围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
中国统计年鉴摘要20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78-2019)
27.5
1985
4305.0
14.0
"七五"时期
34611.5
15.0
1986
4950.0
17.6
1987
5820.0
27.8
1988
7440.0
8.9
1989
8101.4
2.5
1990
8300.1
23.3
"八五"时期
76916.4
13.4
1991
9415.6
16.8
1992
10993.7
29.8
1993
14270.4
30.5
1994
18622.9
26.8
1995
23613.8
10.6
"九五"时期
167744.8
20.1
1996
28360.2
10.2
1997
31252.9
6.8
1998
33378.1
6.8
1999
35647.9
9.7
2000
39105.7
11.8
"十五"时期
271561.2
10.1
2001
2010
158008.0
13.8
"十二五"时期
1217308.2
18.5
2011
187205.8
14.5
2012
214432.7
2013 2014 2015 "十三五"时期 2016 2017 2018 2019 平均每年增长(%) 1979-2019年 1991-2019年 2注0:011.本-20表1按9年当年价格计算.
年鉴目录
目录一、行政区划、地理、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地理、气候、自然资源概况 (3)1-1 行政区划 (4)1-2 地理、自然资源 (5)1-3 主要山脉 (6)1-4 主要河流 (7)1-5 建市以来气候与森林资源情况 (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二、综合2-1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11)2-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指数(上年=100) (19)2-3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结构指标 (31)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占全省比重 (33)2-5 建市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 (35)2-6 地区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49年=100) (38)2-7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比例指标 (4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45)三、国民经济核算3-1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49)3-2 阳江市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0)3-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1)3-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2)3-5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994-2016年) (53)3-6 各县(市、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指数(1994-2016年) (54)3-7 总产出(2016年) (55)3-8 收入法GDP构成项目(2016年) (56)3-9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5年) (57)3-10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2016年) (58)3-11 按可比口径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59)3-12 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 (60)3-13 民营增加值 (6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61)四、人口4-1 户籍人口及其变动情况 (65)4-2 常住人口情况表(1990-2016年) (66)4-3 各镇(街道办事处)年末户籍人口数 (67)4-4 建市以来户数、人口情况 (6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72)五、劳动工资5-1 全社会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5)5-2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末人数 (76)5-3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人数 (77)5-4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总额 (78)5-5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 (79)5-6 各县(市、区)城镇在岗职工人数与工资 (8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82)六、固定资产投资6-1 固定资产投资 (85)6-2 固定资产投资按行业分类 (87)6-3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情况 (88)6-4 房地产开发企业财务状况情况 (89)6-5 房地产开发投资情况 (90)6-6 房地产开发和销售面积情况 (91)6-7 房地产待售面积和销售情况 (92)6-8 建市以来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93)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96)七、能源7-1 能源平衡表(2016年) (101)7-2 分行业能源终端消费量(2016年) (103)7-3 各县(市、区)能源平衡表 (105)7-4 2016年分行业产值能耗表(等价热值) (106)7-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量 (107)7-6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消费量 (107)7-7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 (108)7-8 能源加工转换情况(2016年) (108)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09)八、财政、金融、保险8-1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13)8-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14)8-3 各县(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115)8-4 金融机构数 (117)8-5 金融机构存贷款情况 (118)8-6 建市以来财政、金融保险主要情况 (1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22)九、物价9-1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环比指数 (125)9-2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累计比指数 (127)9-3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期比指数 (129)9-4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定基比指数 (131)9-5 2016年各月居民消费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33)9-6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环比指数 (135)9-7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累计比指数 (137)9-8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同期比指数 (139)9-9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定基比指数 (141)9-10 2016年各月商品零售价格以上年12月为100的指数 (143)9-11 建市以来物价指数 (14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45)十、人民生活10-1 阳江市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49)10-2 阳江市分县(市、区)城乡居民收支情况 (150)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51)十一、农业11-1 农村基本情况 (155)11-2 农田水利建设 (156)11-3 水利建设投资及化肥农药施用量 (157)11-4 林业情况 (158)11-5 农业总产值 (159)11-6 农业物播种面积、亩产、总产量 (160)11-7 水果、桑、茶叶、蚕茧、橡胶面积及产量 (161)11-8 牲畜存栏、禽蛋产量及水产品产量 (162)11-9 各县(市、区)粮食播种面积及产量 (163)11-10 各县(市、区)稻谷播种面积及产量 (164)11-11 各县(市、区)蕃薯播种面积及产量 (165)11-12 各县(市、区)大豆、花生、糖蔗、水果播种面积及产量 (166)11-13 各县(市、区)生猪饲养、存栏量及肉类、水产品总产量 (167)11-14 各县(市、区)海、淡水养殖面积及产量 (168)11-15 建市以来农业基本情况 (169)11-16 建市以来水利建设、化肥、农药施用、农村用电及机械动力 (172)11-17 建市以来农业总产值 (175)11-18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178)11-19 建市以来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181)11-20 建市以来水果、茶叶、橡胶、蚕茧、水产养殖面积及产量 (184)11-21 建市以来牛、猪、羊存(出)栏及肉类总产量与乡镇企业主要情况 (18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190)十二、工业12-1 工业企业个数、人数、工业总产值 (193)12-2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经济类型分类) (194)12-3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总产值(按行业分类) (195)12-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经济主要指标 (196)12-5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效益指标 (198)12-6 规模以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199)12-7 规模以上集体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1)12-8 规模以上股份制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3)12-9 规模以上“三资”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5)12-10 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7)12-11 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209)12-12 规模以上先进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1)12-13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主要经济指标 (213)12-14 规模以上优势传统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215)12-15 2009-2016年全市现代产业增加值及增长情况 (217)12-16 分县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个数、从业人员数 (218)12-17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 (219)12-18 各县(市、区)工业增加值 (220)12-19 分县区规模以上销售产值及出口交货值 (221)12-20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行业分 (222)12-21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按行业分 (223)12-22 各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财务主要指标 (224)12-23 规模以上产品产量 (225)12-24 建市以来工业企业单位数 (226)12-25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229)12-26 建市以来工业总产值构成及指数 (232)12-27全市2000-2016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及指数 (235)12-28 建市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23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40)十三、建筑业13-1 建筑企业个数和竣工产值 (247)13-2 建筑企业从业人员情况 (248)13-3 建筑企业生产、财务基本情况 (249)13-4 建筑业总产值 (250)13-5 全市及各县(市、区)建筑业总产值主要情况 (251)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52)十四、交通、运输、邮电14-1 公路、桥梁情况 (255)14-2 车辆拥有量 (256)14-3 客、货运量及客、货周转量 (257)14-4 邮政、电信情况 (258)14-5 建市以来交通及运输工具拥有量 (259)14-6 建市以来客、货运量及邮政、电信业务情况 (265)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268)十五、国内贸易15-1 2016年按行业分贸易企事业单位数及从业人员数 (271)15-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3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72)15-4 批发零售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分组情况 (273)15-5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5年) (274)15-6 各县(市、区)贸易业商品销售总额(2016年) (274)15-7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企业商品购销存综合表 (275)15-8 限额以上住宿业和餐饮业法人企业经营情况综合表 (278)15-9 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80)15-10 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法人企业主要财务状况综合表 (295)15-11 建市以来国内贸易业主要情况 (307)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10)十六、对外经济与旅游16-1 进出口总额 (313)16-2 利用外资情况 (313)16-3 对主要国家(地区)出口额 (314)16-4 旅游部门基本情况 (315)16-5 接待旅游者情况 (316)16-6 旅游业经营情况 (317)16-7 各县(市、区)接待旅游者情况 (318)16-8 各县(市、区)旅游业总收入 (318)16-9 建市以来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旅游主要情况 (319)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22)十七、教育、科技、文化、体育17-1 学校及教职员工人数 (325)17-2 专任教师及招生人数 (326)17-3 在校学生、毕业生人数 (327)17-4 学生升学率及校舍面积情况 (328)17-5 大中型工业企业科技活动情况 (329)17-6 取得技术职称人员情况 (330)17-7 文化事业机构、从业人员数及影剧院和藏书情况 (331)17-8 文物、档案、广播、电视、体育 (332)17-9 建市以来科技、教育主要情况 (333)17-10 建市以来文化、体育主要情况 (336)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39)十八、卫生、环保、社会福利、司法、市政18-1 卫生事业机构、床位及工作人员数 (343)18-2 卫生工作人员分类 (344)18-3 各县(市、区)卫生、计划生育情况 (345)18-4 环境保护基本情况 (346)18-5 工业“三废”排放、处理、利用情况 (347)18-6 律师、公证、基层司法 (348)18-7 社会福利、婚姻情况 (349)18-8 市政公用事业 (350)18-9 建市以来卫生、律师、公证、基层司法情况 (351)18-10 市政公用事业及供电情况 (354)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357)十九、建市以来各县(市、区)主要指标19-1 各县(市、区)户数、人口 (361)19-2 各县(市、区)乡镇劳动力、耕地 (364)19-3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当年价) (367)19-4 各县(市、区)地区生产总值(不变价) (370)19-5 各县(市、区)工农业总产值、农业总产值 (373)19-6 各县(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6)19-7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 (379)19-8 各县(市、区)主要农作物总产量 (388)19-9 各县(市、区)生猪存、出栏、肉类产量 (397)19-10 各县(市、区)水产品产量 (400)19-11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当年价) (403)19-12 各县(市、区)工业总产值(不变价) (406)19-13 各县(市、区)客、货运量周转量、邮电业务总量 (408)19-14 各县(市、区)固定资产投资 (411)19-15 各县(市、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财政收支 (414)19-16 各县(市、区)职工年末人数、职工工资 (417)19-17 各县(市、区)教育、卫生主要情况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