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追责相关法律法规

合集下载

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研究

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研究

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研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网络谣言问题日益突出,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各国纷纷加强了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研究。

首先,网络谣言的法律定义成为研究的重点。

网络谣言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的虚假、不实或无法核实的信息,以煽动、误导或欺骗公众。

在法律规制研究中,对网络谣言的定义进行了明确,并与其他相关法律条文进行衔接,以便更好地查处和惩治网络谣言的行为。

其次,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成为研究的关注焦点。

在法律规制研究中,普遍认为网络谣言的传播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对于网络谣言的传播者,应对其发布虚假信息的行为进行法律追责。

同时,对于网络平台提供商,也应加强对用户发布内容的管理和监管,对于违法信息要及时删除和屏蔽,减少谣言传播的影响。

再次,网络谣言的处罚机制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

在法律规制研究中,对于网络谣言的处罚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方面,应加大对网络谣言的处罚力度,例如加大对谣言传播者的罚款或者刑事处罚力度,以起到震慑作用;另一方面,应加强对网络平台的监管,对于未及时删除谣言信息的平台进行处罚,以促使网络平台更加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

最后,网络谣言的预防和教育成为研究的重点。

在法律规制研究中,不仅要对网络谣言进行惩治,还应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和预防。

通过加强公众的媒体素养教育,提高公众识别谣言的能力,减少受到谣言的影响。

同时,通过加强网络平台的自律机制,提高平台审核和监管的能力,减少虚假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

综上所述,网络谣言法律规制研究对于有效遏制网络谣言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网络谣言的法律定义、法律责任、处罚机制以及预防和教育的规制研究,可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众利益,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全文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全文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全文【前言】《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是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于2019年11月8日发布的一项法规,旨在加强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范网络生态秩序,保障公共利益和用户权益,在网络空间打造安全和谐、清朗有序的生态环境。

本文将全面解读《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的主要内容及相关政策措施,以期深刻理解和认识网络治理的基本规则和原则,为保持网络安全、促进社会和谐提供有力支持和指导。

【正文】1、规定的立法背景和意义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内容创作、发布、传播、监管等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网络舆论热点、谣言、虚假信息等大量存在,极易引发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促进健康文明的网络生态环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托互联网法律法规和政策,发布《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明确网络生态治理的总体思路和政策导向,防范网络信息传播的风险和歧视,促进互联网文化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规定的适用范围和标准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生产、复制、发布、传播网络信息内容的各类主体和机构,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网络广告经营者和其他互联网信息内容服务提供者等。

其他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规定的相关规则,合法、正当地进行网络互动和信息交流。

3、规定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措施(1)网络信息内容的分类管理《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的分类管理原则,将网络信息内容分为正常信息、违规信息和不良信息等三类,针对不同类别的网络信息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实现精准监管和有效管理。

(2)网络信息内容的审核及管理机制《规定》明确网络信息内容应当遵守法律法规、符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明确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和其他相关主体应当建立健全网络信息审核机制,负责审查和管理发布的信息内容,加大违规信息的处理和处罚力度,完善网络信息内容安全监管体系。

(3)互联网新闻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对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生态治理作出明确规定,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严格遵守新闻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加强对新闻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审核,做好新闻信息发布、传播、监管等工作。

论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完善

论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完善

论我国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完善摘要:我国现有刑法对网络谣言犯罪进行了一定的规制,但仍然存在罪名配置不合理、罪名体系不完善等问题,有必要适当增设罪名,完善罪名体系。

关键词:网络谣言;犯罪;立法一、引言网络谣言具有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成本低、影响大的特点,对人们的线下实际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已成为一种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

但现行的刑事立法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关注与规制还不尽完善。

如何完善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规制体系,成为刑事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我国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犯罪的立法现状据统计,我国现行刑法中可用以规制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罪名大致有15个,并散见于6个章节,由此构成了我国对网络造谣、传谣行为的刑事立法规制现状。

(一)网络谣言犯罪的刑事立法发展概况2001年12月公布的《刑法修正案(三)》将“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纳入了刑法规制的范畴。

2015年8月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新《刑法》”),进一步完善了对网络谣言犯罪的规制:(1)增加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责任。

新《刑法》第286条之一“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将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不作为行为纳入了刑法规制的范畴。

(2)增加了单位犯罪主体。

新《刑法》第286条之一和第287条之一、之二,都规定单位实施网络谣言犯罪行为,符合单位犯罪构成要件的,单位要负刑事责任。

(3)预备行为实行行为化。

《刑法》第287条之一设置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对“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的行为进行定罪处罚。

这就将犯罪的预备行为(设立网站、通讯群组)实行行为化了。

在网络谣言犯罪中,预备行为对实行行为的实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对预备行为进行规制,可以防患于未然,扩大犯罪打击范围。

(4)帮助行为正犯化。

新《刑法》第287条之二将“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单独定罪,即将帮助行为正犯化处理。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

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沈阳师范大学 姜璎桓一、我国法律对网络谣言的法律现状及困境(一)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现状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言论可以跨区域甚至跨国性的广泛传播,网络谣言的危害正逐步扩大。

同时随着网络的便捷化,网络谣言的违法行为更是与日俱增。

据统计的网络谣言典型的数据中,治安案例占 22%,刑事案例占17%,民事案例占 46%,其余占15%(最终调解或未进入司法程序)。

不难看出,在网 络上肆意传播虚假信息这类案件基本都是民事范畴。

传播或编造网络谣言必需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民事责任。

因为网络谣言产生和传播都会侵犯到公民名誉权,以及商品信誉,因此对于恢复信誉消除影响、赔偿承担相应责任;其二,行政责任。

通过互联网恶意传播谣言致使社会秩序紊乱,或侵犯他人名誉、虚构事实诋毁他人并且没有触犯刑法的,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规应执行相应惩罚;其三,刑事责任。

在网络散布谣言并触犯刑法的,应依据刑法追责。

在如今,网络谣言散布的范围及危害程度日益上升,因而当今法律规制对网络谣言的责任规定更应该全面化、有针对性,对于一般的网络谣言,在保障公民能够言论自由前提下,根据谣言的危害程度,依据相应的民事法律或者行政法律法规规加以约束。

而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的网络谣言,是刑法所要监管的对象。

(二)网络谣言的法律规制困境在针对网络谣言的治理上,必须运营法律武器严厉打击。

我国近几年已经意识到了网络谣言的严重危害性,逐渐制定了详细的法律规范与条文。

然而,我国对于网络谣言的规制并没有系统、专门的法规,大多散落在各种条文、解释、方法中。

而且缺乏统一、详细、易于执行的标准规范,再加上侦察部门网络技术的不够完善以及资源缺乏,很容易产生案件取证的困难。

同时,除在现行法律已经具有的相关网络谣言的罪名外,对于具体的罪名还有很多。

缺乏针对网络谣言专门的法律从我国现行网络谣言的惩处来看,除了《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专门针对网络的法律法规作出一些指导性的规定外,还有《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侵权责任法》以及两高出台的新《解释》等传统法律的保护。

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法律保护

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法律保护

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法律保护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言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然而,网络上的自由言论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一些问题,如恶意言论、人身攻击和散布谣言等。

因此,网络言论自由的范围需要在法律的保护下进行限度。

本文将就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及其法律保护进行探讨。

一、网络言论自由的重要性网络言论自由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使得广大人民能够自由表达言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网络言论的自由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还能够增加信息的广泛流通,促进知识的共享和交流。

二、网络言论自由的限度虽然网络言论自由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但也不能无限制地放任自由发展。

网络言论的自由必须在法律的限度下进行,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以下是网络言论自由的一些限度:1. 法律界限言论自由虽然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法律也规定了一些限制。

例如,传播淫秽、暴力、恐怖主义等违法信息的行为是受限制的。

此外,侮辱、诽谤、人身攻击等行为也是违法的。

2. 遵守公共道德网络言论应遵守公共道德准则,不得散布谣言、诽谤他人或进行恶意攻击。

言论自由并不意味着可以无所顾忌地伤害他人的名誉和尊严。

3. 保护个人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网络言论自由并不包括侵犯他人个人隐私权和商业秘密的行为。

在发表言论时,应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得公开他人的个人信息或商业机密。

4. 禁止恶意造谣网络言论自由的范围也应该限制恶意造谣的行为。

恶意造谣可能会对他人的名誉和社会秩序造成严重损害,因此,在网络言论自由的范围内,应对恶意造谣进行限制。

三、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保护为了保护网络言论自由,维护社会秩序与公共利益,各国都制定了相关法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言论自由法律保护措施:1. 网络身份认证制度一些国家采取了网络身份认证制度,要求用户在互联网上使用真实身份进行发言。

这种制度有效地减少了匿名恶意言论的发生。

2. 司法追责制度针对网络言论中的违法行为,司法追责制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刑法毕业论文 浅析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刑法毕业论文 浅析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

刑法毕业论文浅析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网络谣言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言论传播,其对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的冲击日益显著。

本文旨在对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分析目前的法律规定,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网络谣言的定义及特征网络谣言指在网络空间中流传的信息,虽然缺乏真实性和证据支持,却能够迅速传播并引发公众恐慌或负面影响。

其特征包括信息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渠道多样等。

二、网络谣言的危害网络谣言的传播对公众信任、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造成重大伤害。

首先,网络谣言可能导致公众恐慌和社会不稳定,干扰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其次,受网络谣言影响,公众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可能受到误导,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导致个人和企业的经济损失。

三、网络谣言的刑法依据目前,我国刑法已经对网络谣言的刑事责任作出了明确规定。

依据刑法第246条的规定,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四、网络谣言刑法规制的问题尽管我国已经建立了网络谣言的刑事责任制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网络谣言的追责难度较大,很难确定信息的真实性和传播者的主观恶意。

其次,刑法规制往往要求实际损害的发生,但网络谣言的危害往往是潜在的,难以量化。

五、改进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为了更好地应对网络谣言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大网络谣言的打击力度,依法追究传播者的刑事责任,起到震慑作用。

其次,建立完善的证据收集机制,利用科技手段提高网络谣言的查处效率。

最后,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意识教育,提高公众辨别网络谣言的能力。

六、国际经验借鉴网络谣言问题不仅是我国面临的挑战,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可以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学习其在网络谣言治理方面的成功之道,例如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网络谣言问题。

七、结论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是对言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权衡。

针对网络谣言的危害,在确保合理范围内,刑法规制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谣言治理策略与机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谣言治理策略与机制

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谣言治理策略与机制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我们享受了信息爆炸带来的便利和乐趣,但也面临着网络谣言的蔓延和影响。

网络谣言的传播速度之快,让人防不胜防,给社会造成了不小的困扰。

因此,应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治理网络谣言,以维护互联网空间的秩序和良好的社会环境。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的网络谣言治理策略与机制。

一、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治理网络谣言的首要任务是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

要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对网络谣言的定义、处罚、追责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

同时,要加强执法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坚决打击网络谣言的传播和制造者。

只有通过法律手段来严惩网络谣言的制造者,才能有效遏制谣言的扩散和传播。

二、加强自媒体管理互联网时代,自媒体的发展给了个人表达意见和观点的平台,但也成为网络谣言的温床。

因此,加强自媒体管理至关重要。

自媒体平台应建立健全的审核机制,严格审查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同时,对于发布虚假信息的自媒体账号,要及时进行封号处理,以给予警示和惩罚。

三、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网络谣言滋生的土壤是公众的信任缺失和缺乏辨别能力。

因此,要加强公众的教育和意识提升,在学校、社区、媒体等多样化的场合,普及网络谣言的危害和特征,提高公众对信息真实性的辨别能力。

同时,要培养公众的批判思维和质疑精神,不盲目相信和传播网络谣言。

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针对网络谣言的快速传播特点,建立快速反应机制至关重要。

要加强网络监测和预警体系的建设,及时发现和拦截谣言信息的传播。

同时,要设立专门的举报渠道,鼓励公众积极参与谣言的举报和辟谣。

各级政府、媒体、社会组织等要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应对网络谣言的挑战。

五、加强技术手段的应用在治理网络谣言过程中,技术手段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网络信息进行快速分析和筛查,准确判断真伪。

同时,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精准推送,向公众提供准确和可靠的信息,减少谣言传播的空间和影响。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网络舆情指的是通过网络传播的涉及公众利益、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事物或观点,其传播速度和影响力远超传统媒体。

网络舆情的出现,既给社会带来了许多正面影响,也给社会稳定与公共秩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因此,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舆情,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

一、法律法规的角色与重要意义法律法规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法律法规为网络舆情提供了行为规范,明确了公民、企业和组织在网络舆情中的权利与义务,使其在合法和有序的范围内进行舆情传播和表达。

另一方面,法律法规为网络舆情管理部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可以通过对网络舆情中违法违规行为的追责和处罚,维护社会的秩序与稳定。

在中国,网络舆情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互联网信息管理办法》等。

这些法律法规规定了网络舆情中涉及的言论自由、信息发布、网络恶意攻击、封堵和处罚等方面的内容,旨在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二、道德规范的作用与促进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不仅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持,还需要道德规范的引导和促进。

道德规范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网络道德三者的综合体现,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补充。

通过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价值导向,引导广大公民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网络舆情生态,进一步推动网络舆情的健康发展。

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中,道德规范主要包括:真实、客观、公正、负责任、尊重他人隐私、依法维权等。

这些道德规范的推行可以有效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减少谣言的产生,增加公众对网络舆情的信任度,从而减少负面影响的扩大。

三、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的互动与完善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在网络舆情综合治理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

法律法规是最基本的规范依据,而道德规范是法律法规的补充与延伸。

法律法规规定了底线,而道德规范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规范行为的准则。

打击网络谣言法律可以更有力

打击网络谣言法律可以更有力

依据 我 国现行法 律制 度 ,对 网络谣 言追 责大致 可 以言侵犯 了公 民
包括蔡洋在内的十二名被告人 ,借 “ 爱 国”之名 ,伤害 同胞财产和生命 ,终获法律追究 。这无疑是一个宣示 : 爱 国不能逾越 法律底线 ,否则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这 样 的判决 ,是对一些暴力倾向者 的警示 。
伤 的,处三至十年 的有期徒刑。蔡洋公然暴力伤人 ,寻 衅滋事 ,性质恶劣 ,获刑十年 ,法 院的判决无可置疑。
薄弱环节,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现行大多数法律制度是针对
现实世界 中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制定的 ,而不是针对互联
网,法律规定并没有完全体现或充分考虑网络犯罪 的特
点 ,所以在定案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适应。

它 只是 潜伏 ,它等 待着 良知 、正直 、正义 、法 律 的游 离 、麻 木 、腐 溃 、崩 塌和 堕落 ,它 等待有 朝一 日能再 次 大发兽性 、肆虐 贪欲 ,让无辜 者受 害 !从 这个意 义
定 的虚拟 性 ,一 些东 西可能转 瞬 即逝 ,导致 证据难
上说,我们审判 “ 蔡洋”的征程 , 还没有结束。圆
法律 制度在 网络 上一样 无条件适 用 ,但 是要想 更加有 力 、有效 地打击 网络违 法犯罪 行为 ,还需要 根据 网络
打击 包括 造谣 、传 谣在 内的各种 网络 违法犯 罪 行 为 ,警方专项行动只是一个开始 ,我们不可能指望毕 其
功于一役 。要真正净化 网络环境 ,还是要从 制度建设 人
法 治 时论\ 洁治蠢害 侦查手段 ,同时也需要通过修改或出台司法解 释来解决
现行证据规则 中不适用于 网络违 法犯罪 的地方 ,从而 推 动警方取证 工作更加公平 、有效 。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

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分析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舆情已经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网络舆情的产生和传播对社会稳定和公共秩序带来了挑战,使得网络舆情综合治理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有效治理网络舆情,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与政策,本文将对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与政策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网络舆情的定义与特点网络舆情是指通过互联网媒体传播的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信息,它具有实时性、全媒体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网络舆情具有快速传播、大规模影响和传播范围不受地域限制等特点,因此在治理网络舆情时需充分考虑其特点和规律。

二、我国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它是我国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法对网络舆情的管理和维护提供了明确的规定。

其中,第二十八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建立健全网络舆情应急处置机制,及时发现网络舆情事件,采取措施防止事件扩散蔓延,组织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2. 《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于2011年12月13日修订颁布,它对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的责任和义务做出了规定。

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健全信息内容管理制度,及时处理违法违规信息。

该办法为维护互联网信息安全和治理网络舆情提供了依据。

3.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于2017年6月1日施行,它对新闻网站、门户网站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进行了规范。

其中第十八条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发布虚假信息,不得制作、复制、发布、传播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其他内容的信息”。

该规定有助于净化网络舆情,维护社会公共秩序。

三、我国网络舆情综合治理的政策措施1. 加强信息监管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强对网络信息的监管,包括实名制认证、追责机制等。

通过加强信息监管,可以减少网络舆情事件的发生,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网络言论监控措施

网络言论监控措施

网络言论监控措施引言: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观点的重要平台之一。

然而,网络平台的开放性和自由性也使得其中存在着一些负面问题,如网络谣言、恶意言论等。

为了保障网络空间的安全和秩序,各国纷纷采取了网络言论监控措施。

本文将从政策法律、技术手段和社会教育三个层面展开,探讨网络言论监控的相关措施。

一、政策法律层面1. 制定网络言论监管法律法规网络言论监管建立在法制基础上,各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网络言论的范畴,规定了相应的监管措施和责任。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能够约束网络言论行为,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2. 落实网络言论平台责任针对网络言论平台,在法律层面要求其承担相应责任。

具体措施包括:要求平台对用户发布的言论审核、记录相关信息,加强对不良言论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删除违规言论等,以确保网络言论不影响社会稳定。

3. 打击网络谣言和恶意言论网络谣言和恶意言论的传播常常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因此需要通过政策法律手段对其进行打击。

对散播谣言的个人或组织追责,通过公开、透明的方式发布谣言辟谣,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引导和修复。

二、技术手段层面1. 预警系统的建设针对网络言论监控,可以使用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等技术,构建网络言论的预警系统。

通过对网络言论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良言论,保护网络空间的安全。

2. 智能过滤技术的应用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开发智能过滤系统,对网络言论进行自动过滤和审核。

该技术能够准确识别具有攻击性、辱骂性、不实性等特点的言论,防范网络暴力和虚假信息的传播。

3. 大数据分析挖掘大数据分析能够对海量的网络言论进行分析,挖掘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对信息的采集和整理,可以更好地了解网络言论的动态及其发展趋势,从而制定更有针对性的监控措施。

三、社会教育层面1. 提高网络素养提高群众的网络素养是预防不良言论和恶意言论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加强网络安全教育,提高人们对网络言论的辨别能力,可以降低误信谣言和恶意信息的风险。

散布谣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散布谣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散布谣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一、散布谣言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散播谣言者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尤其是在当今发达的信息时代,以网络为平台的新传播媒介上,发表言论同现实生活中承担法律责任是一致的,原因是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轻则侵犯公民或法人等的个体权利,重则危害社会管理秩序。

散播谣言或承担以下责任:1、民事责任。

2、行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2)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3)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3、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散布谣言立案标准是怎样的1、网上散布谣言可追究寻衅滋事罪2、寻衅滋事罪的立案标准:(1)随意殴打他人造成他人身体伤害、持械随意殴打他人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2)追逐、拦截、辱骂他人,严重影响他人正常工作、生产、生活,或者造成他人精神失常、自杀或者具有其他恶劣情节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价值二千元以上,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三次以上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4)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

三、擅自发布谣言被拘如何处理1、任何在自由意志支配下编造、传播网络谣言的人,都应当为其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打击网络谣言,对谣言制造者追责主要分为三个层次。

2、民事责任,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依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3、行政责任,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

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规制作者:郭锐来源:《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04期〔摘要〕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和智能终端大量普及之下,网络舆论监督的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沟通民情民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网络舆论监督也出现了一些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监督立法缺乏系统性、规范性,网络舆论监督体制不完善等。

因此,实践中要进一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律法规,尽快制定“网络舆论法”,建立统一的监管体系,强化网络传播平台的法律责任,细化网络舆论监督违法责任追究制度,以净化网络舆论空间,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法律规制;监管体系〔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0)04-0121-04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互联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判断,把“坚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作为提高宣传思想工作规律性认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领导和管理,确保网络舆论的正效应。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指出,必须科学认识网络传播规律,提高用网治网水平,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新媒体消除了时间、空间对信息传播的限制,信息全媒介化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广泛性、自主性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得网络舆论监督在监督公共权力、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反腐倡廉、维护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日渐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实践中网络舆论监督也暴露出了如事实失真、越位侵权、扰乱司法、危害公共安全等问题,影响了网络空间的有序发展和社会稳定。

因此,亟需通过完善法律体系、健全监督机制等手段对网络舆论监督予以规制。

一、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几年,依法对网络舆论监督治理的效果非常明显,如在一些重大网络舆论监督当中,以前动辄出现的舆论暴力、网络谣言、谩骂攻击等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一大批非法账号被依法关闭,一些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发表不当言论的网络“公众人物”受到相关部门的查处,网络舆论监督对舆情的发展和次生舆情演变的影响正趋于向好。

什么是诽谤罪

什么是诽谤罪

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是指在公众场合,以口头或书面方式故意对他人进行虚假的贬低、攻击或诋毁,损害其声誉或名誉,造成社会影响的行为。

诽谤罪属于我国刑法中侵犯名誉权的犯罪行为,旨在保护公民的名誉权和社会的公序良俗。

一、构成要件:要构成诽谤罪,必须具备以下三个要件:1. 虚假:诽谤罪的主要特点是以虚假的事实来中伤他人。

虚假不单纯指与事实不符,而是指谣言、不实的传闻或伪造的事实。

真实的批评、评论或者证实的事实并不会构成诽谤罪。

2. 公众场合:诽谤罪的犯罪形态,是指在公众场合进行虚假的贬低、攻击或诋毁他人的行为。

公众场合不仅包括媒体、互联网等公共平台,也包括社交场合、聚会、职场等具有公众性质的地方。

3. 损害名誉:诽谤罪犯罪行为的直接后果就是对他人的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害。

被诽谤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名誉的自然人或法人,被告知诽谤行为后感到伤害并提出告诉,并且存在名誉受损的事实。

二、举证责任:在诽谤罪案件中,原告需承担举证责任,即提供证据证明被告所发表的言论属于虚假、损害原告名誉并且在公众场合发表。

被告则有辩护权,可以辩解言论的真实性或者言论不属于诽谤行为。

被告还可以辩称言论属于合理批评、新闻报道、学术争鸣等正当言论。

三、诽谤罪的法律后果: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有诽谤罪的可被追究刑事责任。

根据诽谤罪的严重程度,判处的刑罚可轻可重,最高可追究刑事责任。

除了刑事追责外,被害人还可以请求民事赔偿,要求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承担造成损害的经济赔偿责任。

另外,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网络诽谤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我国还出台了《网络安全法》,规定了对网络诽谤行为的处罚和监管措施。

四、如何防范诽谤罪:1. 保持自我修养:做一个讲道德、守规矩的公民,尊重他人的名誉和隐私权,不故意传播不实的信息或表达过激的言论,避免因个人情绪导致的冲动行为。

2. 加强法律教育和意识:加强对诽谤罪的了解和认识,知晓何种言论可能构成诽谤罪,并引导他人正确对待言论自由和名誉保护的关系。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

我国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规制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言论自由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作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传媒工具之一,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广泛交流的平台。

然而,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也给言论自由带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我国对网络言论自由进行了法律规制。

首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5条规定:“公民有言论、新闻、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网络言论作为公民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享受宪法所保障的基本权利。

然而,由于互联网的匿名性和传播的广泛性,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制迫在眉睫。

为了规范网络言论,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于2017年6月1日正式实施。

该法旨在保护网络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促进网络信息化建设和利用。

这部法律规定了网络运营者的责任和义务,明确了网络用户的权利和义务,并加强了对网络信息的管理和监督。

该法中第二十五条规定:“网络运营者应当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不得为用户提供匿名服务。

”这个规定旨在规范网络用户的行为,防止网络舆论导向偏差,并确保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此外,我国的刑法也对网络言论自由做了规定。

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规定:“网络用户因发送、传播被认定为非法信息,被判处刑罚的,对个人声誉的恶意侵害,除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外,还应当受到刑事制裁。

”这意味着网络用户在发表言论时需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散布谣言、种族歧视、辱骂他人等非法信息,否则将面临刑事追责。

除了上述法律法规,我国还有一些针对特定网络行为的准则。

例如,针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中国网络文化管理暂行规定》规定了网络用户使用社交媒体应遵守的规则。

此外,对于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利益和公民个人隐私的言论,相关部门也有权采取措施进行监管和审查。

尽管我国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网络言论进行规制,但是言论自由的边界还存在争议。

诽谤案例法律如何保护个人声誉

诽谤案例法律如何保护个人声誉

诽谤案例法律如何保护个人声誉在现代社会,个人的声誉非常重要,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品德、能力和信誉。

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不良言论和虚假指控时有发生,这可能对个人的声誉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

为了保护个人的声誉免受诽谤的侵害,法律设立了一系列规定和制度,以维护公民的权益。

本文将以具体案例为例,阐述诽谤案例中法律是如何保护个人声誉的。

诽谤案例一:小张公司主任的无端指责小张是一家知名公司的主任,他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某日,一篇匿名文章出现在网络论坛上,指责小张收受贿赂、操纵公司业务。

这一指控使得小张声誉扫地,他面临着业务合作方的抵制和公司内部的质疑。

然而,小张对这些指控表示坚决否认,并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声誉。

根据法律的规定,诽谤行为对个人声誉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在这样的案例中,小张可以采取以下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益:1. 提起民事诉讼:小张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匿名文章的作者进行追责。

在诉讼过程中,小张需要提供证据证明指控是虚假的,并能证明该指控对其声誉造成了实质性的损害。

2. 要求发布者删除信息:根据我国《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个人对于侵犯其名誉权的网络内容可以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删除。

小张可以向网络论坛或其他发布平台发出请求,要求删除相关文章并公开声明澄清事实。

3. 寻求媒体支持:如果小张认为自己的声誉遭到不公正的对待,他可以选择通过媒体渠道向公众澄清事实,展示自己的清白。

通过正面宣传,小张可以争取更多人的支持,提升自己的公信力。

诽谤案例二:名人遭受网络谣言攻击在社交媒体时代,名人往往成为网络谣言的主要目标。

他们的任何一举一动都可能被放大、曲解和污名化,导致严重的声誉损害。

为了保护名人的权益,法律也为其提供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举个例子,某位知名艺人被一些人无中生有地指控为恶劣行为的案例。

名人可以采取以下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声誉:1. 寻求法律援助:名人可以寻求律师的帮助,起草正式的律师函或投诉信件,对发起谣言的人或机构提出警告和追责的要求。

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规范网络言论和保护网络空间秩序

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规范网络言论和保护网络空间秩序

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规范网络言论和保护网络空间秩序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和发展,网络言论和网络空间秩序管理问题逐渐凸显。

针对这一问题,立法机关不断加强网络言论管理法的修订,以规范网络言论,维护网络空间的秩序。

本文将就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的主要内容和目标进行探讨,旨在详细介绍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的重要性和对网络空间的保护意义。

一、修订案概述为了更好地维护网络空间秩序,针对网络言论乱象和网络谣言泛滥的现状,立法机关推出了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

修订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加强网上主体责任修订案鼓励网络服务提供者加强平台管理,并建立完善的信息审核和追责机制。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审查和监控所提供的信息内容。

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网络内容的合法合规。

2. 加强用户个人责任修订案明确用户在网络空间行为的个人责任。

用户在发表言论时需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准则,不得散布谣言、淫秽色情等违法信息。

对于违规行为,用户将承担相应责任和处罚。

3. 扩大信息监管范围修订案扩大了信息监管的范围,针对不同类型的信息,增加了更具体的管理要求。

比如,对于新闻评论等重要信息,将要求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专业机构合作,进行审查和审核,以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二、修订案意义网络言论管理法修订案的出台,对于规范网络言论和保护网络空间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修订案的一些主要意义:1. 维护社会正义和秩序网络空间是信息传递和交流的重要平台,而不受约束的网络言论可能导致信息的失真和社会秩序的动荡。

修订案的出台有效约束了网络言论的乱象,维护了社会的正义和秩序。

2. 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网络空间是公民表达言论和表达意见的重要场所,但不受约束的网络言论可能对个人和群体造成伤害。

修订案加强对网络用户个人责任的约束,保护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3. 防范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的谣言和虚假信息,影响社会稳定和公众的判断力。

网络言论管理措施

网络言论管理措施

网络言论管理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言论的自由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不少人在网络上散布虚假信息、恶意攻击他人,甚至传播不良的思想观念。

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网络言论管理措施至关重要。

二、加强教育引导1.宣传法律法规: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网络言论管理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让网络用户明确在言论自由的同时也有责任和义务;2.强化网络素养教育:通过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人们对网络言论的辨别能力和对言论后果的认知,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网络价值观和言论意识;3.培养公民网络道德:通过宣传培养公民的网络道德,引导人们在网络上尊重他人、遵守公序良俗,不发表不当言论和恶意攻击。

三、完善法律法规1.制定网络言论规定:制定和完善网络言论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言论的底线以及言论自由的边界;2.加强言论监管:加大对网络言论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虚假信息、谣言传播等违法言论行为的打击力度;3.明确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网络言论违法行为的责任追究机制,对于发布违法言论的个人或组织进行严肃处理并依法追责。

四、建立监管机制1.强化互联网企业责任:互联网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监管机制,加强对用户言论的审核和监管,注重用户隐私保护,严禁泄露用户个人信息;2.提升技术手段:通过技术手段,加强对不良言论的识别和过滤,实时监控网络言论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阻止传播;3.加强公众监督:倡导公众参与言论监督,鼓励举报违法言论,加强对网络言论管理的监督力度。

五、加强国际合作1.加强信息共享:加强与国际互联网企业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分享信息监管经验、技术手段和法律执行方式,共同应对跨国网络言论问题;2.推动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建立全球网络言论管理的国际标准和机制,共同维护网络空间的健康有序。

六、平衡言论自由与管理的关系1.权衡公众利益:要在言论自由和网络言论管理之间找到平衡点,充分考虑社会公众利益和法律法规的要求;2.加强民主监督:建立层级分明、透明公正的管理机制,加强对网络言论管理的民主监督,确保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法律对网络言论的限制

法律对网络言论的限制

法律对网络言论的限制一、引言网络言论在当代社会中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然而,由于网络言论具有广泛可见性和平台的匿名性,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往往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权益,法律对网络言论做出了一定的限制。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对网络言论的限制,以及这些限制对言论自由的影响。

二、法律对网络言论的限制方式1. 诽谤和名誉权保护法律规定,网络上的诽谤行为是被禁止和追究责任的。

诽谤是指有心诋毁他人名誉的恶意言论,而法律对此提供了一定的救济措施。

网络平台在接到相关投诉后,有义务删除侵权言论,并对发布者追责。

此类限制保护了个人的名誉权,维护了社会公序良俗。

2. 泄露国家机密网络上的言论泄露国家机密,不仅危及国家安全,还损害了国家的整体利益。

因此,法律对泄密行为进行了严格的限制。

对于发布或传播国家机密的言论,行政和刑事法律都给予了严厉的处罚。

这种限制保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维护了国家安全。

3. 恶意传播谣言网络传播速度快、范围广,使得谣言的传播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为了遏制谣言的蔓延,法律对恶意传播谣言行为实行了一定的限制。

相关法律规定,散布虚假信息、恶意造谣,造成严重社会后果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这种限制维护了社会稳定,保护了公众的知情权。

4. 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论网络言论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进行讨论、评论或表达意见时不能触犯法律红线。

这些法律条款明确规定了一系列禁止或限制行为,如违法乱纪的言论、煽动暴力恐怖主义的言论、宣扬种族歧视和仇恨的言论等。

对于违反这些法律的言论,相关部门将追究责任并进行相应的处罚。

三、法律限制对言论自由的影响1. 保护个人权益法律对网络言论的限制有助于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尤其是言论诽谤和名誉侵权的保护。

通过追究发布者的责任,受害人可以维护自己的名誉权,恢复受损的声誉。

这一限制有效地遏制了网络上的恶意攻击和侵权行为,维护了个人的尊严和权益。

2. 维护社会秩序通过限制网络言论的传播,法律可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谣言追责相关法律法规
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
第101条:“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第134条:“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停止侵害;
排除妨碍;
消除危险;
返还财产;
恢复原状;
修理、重作、更换;
赔偿损失;
支付违约金;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赔礼道歉。

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民通意见》第140条:“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
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以书面、口头等形式诋毁、诽谤法人名誉,给法人造成损害的,应当认定为侵害法人名誉权的行为。


《侵权责任法》
第2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侵权责任。

本法所称民事权益,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第15条:“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主要有: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赔偿损失
(七)赔礼道歉
(八)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以上承担侵权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1条:“本规定所称的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
是指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他人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等人身权益引起的纠纷案件。


第11条:“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诽谤、诋毁等手段,损害公众对经营主体的信赖,降低其产品或者服务的社会评价,经营主体请求网络用户或者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侵权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依法予以支持。


第15条:“雇佣、组织、教唆或者帮助他人发布、转发网络信息侵害他人人身权益,被侵权人请求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行政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刑事责任
《刑法》第221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
金。


《关于印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通知》
第74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1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


第2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
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二)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四)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第5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序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二)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