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色彩与构图角度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从色彩与构图角度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从色彩与构图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106 江丹婷《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深刻揭示了20世纪初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磨灭和摧残,同时展现了男尊女卑社会下女性的悲哀。
该片获得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部影片是张艺谋的早期作品,由于张艺谋导演早年学习摄影所以对色彩与构图情有独钟,而这部电影中这两点也尤为出色。
色彩方面:本片中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与朝气蓬勃,但是本片中红色却是作为阴森恐怖的色彩元素出现,与原本所阐释的喜庆的感觉产生强烈反差。
在影片当中,最重要的红色符号是红灯笼。
大红灯笼是电影故事的主线,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女人被宠幸或者被冷落与被废黜。
如当颂莲的新婚之夜满屋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时,是一种喜庆的欢腾,更是一种与下面非喜庆相对应的不悦的对比——红色将她引进了一场妻妾之间无形的争斗之中。
在颂莲假怀孕之时,全部红起来的灯笼有了一种讽刺的意味。
不再是简单的“长明”,而是昭示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生命压抑的释放。
除此之外影片中大多时候的陈家是笼罩在黑暗阴抑之下的灰色,而大红灯笼的出现与陈家宅院就形成了一种极端对称的构图上,看上去就如同一张血盆大嘴,也就寓意着封建家庭对美好人性的吞噬。
红色这一色彩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元素,不仅完美地演绎了它客观上渲染环境,进行视觉造型的作用,在更多时候也是象征着一种对于封建礼教的冲击。
三太太梅珊是一个张扬的人物代表,大红的戏服,大红的棉衣,大红的妆面,都让人对这个妖艳的女人感到一种要突破大宅院种种规矩的疯狂。
除红色外白色也对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
颂莲身着一身白色学生服出现在这个庭院的时候,表现出她本是学生的身份以及内心纯洁,进门后穿着红衣表现她心理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清纯慢慢走向堕落。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艺术赏析
35MOVIE REVIEW 电影评介2015年第18期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剧照张艺谋导演总是以文化反思和人文关怀为宗旨,在创作电影中习惯于暗含一些对传统文化的思考,因此观众总能在其作品中感受到强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
《大红灯笼高高挂》就是导演试图在申张个人的生命价值,强调对个人价值的理解和尊重,本文就将从《大红灯笼高高挂》影片中使用的艺术技巧逐一揭开这部经典作品中的主题思想意蕴。
一、《大红灯笼高高挂》故事梗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著名导演张艺谋根据苏童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它成功地勾勒出“一夫多妻”的封建家庭制度下,妻妾之间相互勾心斗角的人生图景以及男权统治下形成的生存规则。
影片里的核心人物是一个名叫颂莲的女人,她受过高等教育,可是为了能在勾心斗角、明争暗斗的陈家生存下去,颂莲的性格在斗争过程中被异化、被扭曲。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故事开始在夏末秋初的季节,当时的颂莲才19岁,她是个年轻有为的女大学生,有着新的思想和执拗不屈服的个性。
然而她却也没能成功的逃离当时的封建传统对女人迫害的悲惨命运。
随着父亲去世,她被继母逼迫辍学最后嫁给了陈佐千做四太太,陈家有祖传下来的规矩:老爷在谁房中过夜,其院房内外就挂起高高的红灯笼。
为了一盏盏不熄的红灯笼能够高高挂起,颂莲与二太太卓云、三太太梅珊、甚至还有争宠的丫鬟雁儿之间展开了女人们可怕的斗争,直到次年夏,陈府迎来了第五位姨太太,这样没有尽头的斗争故事在封闭的深闺大院中循环上演。
影片叙述平淡,但其中包含了众多具有研究价值的要素,例如,在电影中多次巧妙的通过颜色的变化反映人物当时的心境,导演非常善于运用声音符号渲染气氛,借用音乐的变换到达一定的表意效果。
除了颜色和音乐,镜头的控制也是影片的一大特色,张艺谋导演运用一系列的技巧只是为了表现这个陈旧的大家庭里生活的最不像女人的女人们,借此给人们新的思考和反省。
二、 影片艺术特色解析(一)色彩的巧妙运用《大红灯笼高高挂》对色彩的运用是极为讲究的。
浅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色彩艺术
学术研讨Academic research■ 许寰 马兴浅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色彩艺术摘要:色彩作为电影中最重要的视觉元素,不但可以在情感上容易与观影人产生共鸣,而且在情绪上也可以使观影人产生更大的反响。
在塑造人物、提高电影艺术的审美价值方面发挥作用,最主要的是表达象征意蕴。
而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张艺谋对于色彩的运用以及色彩的呈现可谓淋漓尽致。
本文旨在通过影片色彩的研究和探讨,让大家进一步地了解导演本身的思想和创作理念。
关键词:人物造型;揭示情感;营造意境;叙事功能;象征1引言1.1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价值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作品中,对于色彩的运用是非常考究的。
随着影片中不同的色彩基调反复出现,致使观众的情绪也随之跌宕起伏。
哪位太太的门前挂起大红灯笼,哪位太太就可以享受锤脚的优待,老爷就会到哪位太太房中过夜。
影片秉承并且升华了苏童《妻妾成群》作品的主旨和风格,彰显出“一夫多妻制”的封建制度下,人们为了生存可以不择手段的生存原则。
从客观上来讲,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中把风格发挥到极致的一部电影作品。
1.2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艺术突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以现实主义戏剧色彩作为影片的基础,将影片自身的符号语言升华,使影片更具有额外的戏剧魅力,让原本枯燥无味的故事情节变得充满戏剧诱惑,从而更加引人入胜。
影片中的大红灯笼、锤脚、点灯、灭灯甚至封灯,是在苏童的原著中看不到的。
电影中,以陈老爷家的大院子为界限,青灰色压抑的高墙以及耀眼的大红灯笼是这部电影的主线,大红灯笼象征着权利和欲望,而那高大的青灰色墙则代表着幽闭、囚禁。
这一系列的强烈视觉符号为张艺谋导演的这部电影作品增加了厚重的内涵。
除了电影中被无限放大了的生活符号,在电影中对于人物符号的运用也是相当大胆的。
比如陈老爷,就可以被当作一种特殊符号来看待。
陈老爷在电影中从来没有出现过正脸,对白简单,进出场形式感极强,不仅电影自身的戏剧魅力没有削弱,反而作品的主题与色彩大大加强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运用之美
《 红 灯 笼 高 高 挂 》 彩 运 用 之 美 大 色
口宋 云 露 侯 永康
(. 1 中国矿业大学文学与法政学院行政管理 ;. 2 中国矿业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旅游管理, 江苏 徐州 211) 2 16
摘 要: 彩是表现电影艺术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方式。在影片 大红灯笼高高挂 色彩不是简单地对 自 色 中, 然的再现, 而是成为了
世世代代都是什么规矩 ! 由此, ?” 我们看 到 了坚不可摧的封建传 统, 看到 了压在这
些女人头上的强权大山。 “ 人活着 也就像演戏, 你骗我我骗你 , 骗不 了别人就骗骗 自己, 到了连 自己也骗 不了的时候, 就只能去骗鬼了。’ ’ 这是三太太 梅珊 的一席感慨。 戏子出身的她习惯 了戏剧 舞台上的真真假假 , 戏如人生, 人生如戏 , 她 在清醒 的同时更愿意享受戏剧带来的虚幻 感受。 她有反叛意识, 敢于挑战传统, 和高医
一
本雅 明说 :观看 电影画面 时, “ 人的联 想活动立刻就被画面的变化打断了。 由此 产生 了电影的震惊效果。 因此 , ” 电影需要 不同色彩 的铺陈,以便在第一时间能够吸 引观众的眼球 。色彩是表现 电影艺术的一
被 男人宠幸 。 电影中的女人无 一不在做着 夫贵妻荣 的春秋大梦 。 莲也在点灯仪式 颂 支配 中 , 失 了 自己的 自觉 意识 , 丧 全身心 投入 陈家 的权力之争的漩涡 中。” 整个影片 中, 虽然一直没让陈老爷露 脸, 但他又贯穿始终 , 他那黑色长衫、 幽灵 般 的远影和冰冷 的声 音使人感 到压抑而 神秘 。 这种形象是典型的封建家长 的代表 和缩影 ,暗 时显示它 的 威慑力 。例如 , 颂莲 为了赢得宠幸假装怀 孕 的诡计败露之 后 ,陈佐 千训斥道 : 混 “ 账! 居然骗到我的头上来了 ! 你简直没 有王法 了! 你 也不 打听打 听, 我们陈家,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首先,红色作为《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主题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红色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性的颜色之一,它包含着祥瑞、喜庆、温暖和祝福等寓意。
红色在电影中的运用,营造出了一个喜庆、热闹的年味氛围,带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观影的情感共鸣。
其次,电影中的色彩元素丰富多样,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电影中,除了红色的大红灯笼外,还有黄色的金元宝、蓝色的湖水、绿色的山林等,每一种色彩都融入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符号和意象。
这些色彩元素的运用,不仅赋予了电影以独特的视觉美感,更向观众传递了中国文化中的深刻内涵和美好寓意。
再次,电影中色彩的运用也体现了导演的独特审美价值观和创作理念。
张艺谋作为一位杰出的导演,擅长运用色彩元素来表达情绪和主题。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色彩的组合,通过红色与其他颜色的对比来传递情感和信息。
比如,在电影中,红色与黑色的对比,体现了生与死的对立并引发了观众的思考;红色与蓝色的对比,体现了热烈与冷静的反差并突出了红色的热烈喜庆。
这些对比的运用,赋予了电影以更深刻的意义和感染力,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最后,电影中色彩的审美价值也体现在它对观众心理的影响和情感共鸣上。
色彩在影像艺术中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力量,能够直接触动人们的内心。
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的运用给观众带来喜庆和幸福的感觉,使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情绪。
这种情感共鸣不仅通过色彩的审美效果实现,更通过电影中的人物、剧情等要素与观众进行情感的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它不仅在视觉上给观众带来享受,更从根本上体现了中国文化中色彩的深厚寓意和审美价值;它通过对比色彩的运用,赋予了电影以更深刻的意义和感染力;它通过色彩对观众心理的影响和情感共鸣,营造出了一种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情绪。
因此,色彩元素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电影导论 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从电影中的色彩、构图欣赏《大红灯笼高高挂》国际关系学院王宽2015200600《大红灯笼高高挂》是由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一、简介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导演张艺谋1991年的作品,影片是根据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电影讲述的是学刚读半年的颂莲被贪钱的母亲逼迫着嫁进陈家大院,成了老爷的第四房姨太。
陈府有老规矩,姨太太们傍晚时分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来的意味被老爷“临幸”的大红灯笼。
起初因为“新人”身份,颂莲得到老爷最多宠幸,但也因此被被前几位太太挤兑的叫苦不迭。
涉世不深的她想用假怀孕来博得老爷的宠幸,不想此事被幻想做陈家太太的丫环雁儿识破,告诉了二太太。
当陈老爷得知颂莲并没怀孕时,下令封灯。
三太太与陈府医生高先生偷情,被二太太告发,在楼台上的小屋里被害身亡。
失去宠幸的颂莲终于明白了“在这个院里人算什么东西:像狗像猫像耗子,唯独就是不像个人”。
颂莲疯了,她在陈家大大小小的算计下疯了。
她难堪封建的礼教等待她的将是漆黑的一生,那个时代女人的一生。
第二年,陈府大院又娶进第五位太太。
在继承和发扬原著的主旨和风格上,又贯穿张艺谋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整部影片拍摄的环境非常单一,就是陈家一个大宅院。
但是拍摄环境的单一并没有埋没这部影片细腻的情感以及所想要表达的思想。
电影在构图、色彩等方面都是值得我们仔细推敲品味的。
在本片中红、黑、白、蓝四种颜色交替使用。
大红,本来是大吉大利在中国被认为最喜庆的颜色,在这里却成了一种束缚,一种压迫。
黑,最深沉安全的颜色,却笼罩上了一层黑暗的封建势力。
白,那么纯洁透明的颜色,却上演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成了死亡的舞台,如此的凄凉。
蓝色象征着封建社会的凶残和黑暗,大红灯笼总是被深蓝色的砖瓦墙所包围封闭,也揭示出作品的主题,所谓红色喜庆的背后,实质是被落后的封建思想所束缚,广大被压迫的女性最终不能逃脱悲惨的命运。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色彩与隐喻)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浅评色彩与隐喻张艺谋导演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运用色彩对比和隐喻设置表题达意,非常精准。
色彩对比凸显女性角色的畸形心理。
院子里灯笼的冷色和暖色对比明显,红就红得烈,黑就黑得惨。
灯笼挂得越高,照得越亮,女人们的心就越黑暗,灯笼成为女人飞蛾扑火的诱饵,这种大红色的热情和喜庆,变成了阴森狰狞的血舌。
庭院就像一个深渊,正如片中陈老爷的面目身影般难见其形。
但是红色的灯笼里面承载了四个女人的梦想,确切地说还有一个丫鬟的白日梦。
可是,这种红色的梦只能是暂时的,留给她们的没有红灯笼的黑夜之梦却是永久的。
实际上黑暗的势力在操控着这一群人的命运。
在黑森森笼罩着的封闭的院落中,在无处可逃的空间里,她们无处躲藏。
这里的红灯笼不单纯是为了追求造型感和视觉元素,确切来说它更是一种意象化的符号,就算是捶脚、捏肩、点菜这样一系列程式化的动作也是与点灯息息相关的,谁能争取到点灯谁就有权利享受生理和心理的满足感与快感。
因此,在陈家大院里,几个活在绝对封闭空间里的女人为灯而疯狂。
各妻妾的荣辱宠幸、失宠遭贬皆集中表现在这点灯、灭灯与封灯上,谁有了挂灯笼权,谁就有了位于老爷之下的最高权力,因此,争夺挂灯笼权,压制打击竞争对手,媚悦老爷,争相为老爷生儿子以稳固自己的地位,成了灯笼之下的她们生活的核心内容。
对点灯的渴望其实就是对生存的渴望,但男人并不这么想,老爷不可侵犯的权威已在太太们的心里根深蒂固,她们愿意沦为礼教的被指使者,乐意接受老爷的肆意摆布和蹂躏。
封建礼教压迫下女性的生存之“道”。
影片中的大红灯笼也可以解读为“性”或者是女性的生存状态。
“性”在她们的生存过程中以一种手段的形势出现,她们最终想要得到的绝不是一场男欢女爱,而是渴求欢爱之后的身孕。
她们想要的是男孩,有孩子才能保证自己以后的生存。
红灯笼的挂起正表现了这种依附关系的存在与成立。
太太们自己无法生存,全部依附于老爷的宠幸和关注,老爷的到来、性事的发生才是生存的资本。
,大红灯笼高高挂--构图分析
颂莲闻听笛声,问丫鬟何人吹笛的画面。
这个远景构图,采用俯拍的机位,整个画面中封闭的 对称式建筑占据了绝大数面积,而颂莲只是一个朦胧的 点,这样的构图暗示了颂莲和老爷他们的力量悬殊,预 示了在封建的深宅大院里颂莲被束缚压制却无力反抗的 命运。
颂莲顺着笛声寻去的画面1
这是一个围框式构图,而院子里那一排屋檐做为前景,营造了沉重之感, 给人压抑的感觉。而这个远景中,颂莲所占画面面积依然很小,而且看 不清人物表情,但我们却可以从整个画面的压抑氛围中感觉到颂莲内心 闻听笛声对故人的思念对自己无法选择自己命运的伤感之情。
两人均转身离开
远景的镜头,依然是围框式构图, 大少爷往深处的门框方向走去,两 人刚才拉近的关系又慢慢拉开。
中近景 的景别,也是围框式构图,表 现出颂莲转身时的不舍与无奈。
两人离开相背而走的后面
这个远景画面,和一开始颂莲走向大少爷的画面颇为相像,不同的只 是人物背道向相反的方向行去。这时颂莲和大少爷分立在画面两端, 让画面很有平衡感。层叠的建筑做为前景,如同两个人之间交往的重 重阻碍,在画面中渺小的如同两个点的人物力量十分微弱,让人感受 到封建背景下对人性的束缚,让人倍感沉重。
大少爷回身发现颂莲
这里一个特写镜头,表现颂莲被发现时的 微微慌乱。
这个远景画面中,大少爷离开围框式窗台回身 望向颂莲,此时两人关系较之之前稍稍拉近。
颂莲和大少爷之间对话 用正反打的特写镜头表现人物
大少爷要离去 颂莲一瞬间的黯然
这个特写镜头,将颂莲眼神中的深情忧伤表现的淋漓尽致,传达出 颂莲内心的波动。
大少爷先转过头去离开
这里再次回到远景中。构图和之前相似。这时候大少爷在向前运动, 颂莲原地不动,画面的平衡感略被破坏。
颂莲目送大少爷身影消失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分析精选文档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分析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大红灯笼高高挂》分析专业班级:影视摄影与制作照明班姓名:何丹梦非学号:《大红灯笼高高挂》分析摘要:《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的经典电影之一,其纯净的中国元素的运用也完美的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着重从影片中人物的穿着颜色特色,画面色彩等进行赏析,来领略当时的时代特色。
关键词:色彩声音镜头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导演张艺谋1991年的作品,影片是根据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改编的,在继承和发扬原着的主旨和风格上,又贯穿张艺谋独特的视觉效果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讲述了大学刚读半年的颂莲(巩俐)被贪钱的母亲逼迫着嫁进陈家大院,成了老爷的第四房姨太。
陈府有老规矩,姨太太们傍晚时分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来的意味被老爷"临幸"的大红灯笼。
起初因为“新人”身份,颂莲得到老爷最多宠幸,但也因此被其它三位姨太太尤其笑里藏刀的二姨太(曹翠芬)挤兑得叫苦不迭。
因为涉世不深,生性反叛好强的颂莲急欲争一口气,使计又成老爷身边红人,不想计被看穿,终败于二姨太手下酿成悲剧。
而三姨太(何赛飞)的经历虽与颂莲迥异,却也殊途同归逃不出宿命。
镜头分析影片为了表现当时社会的一些东西也多用长镜头、空镜头,也正是镜头的较少变化,使得整个影片有种深邃、落寞的感觉。
在表现描写人物方面,电影几乎都是通过特写、近景镜头完成的,即以肖像的方式来映现。
特写镜头由于在视距上很近切,可以从演员的表情感受其思想感情,比如影片开头颂莲的特写,近距离平摄;生老爷气时的一系列特写;给二太太剪头发时默然的表情;雁儿抬出时可怜的表情;最后疯了的呆滞表情特写等等,充分的近景镜头将一个“新女性”走进“旧家庭”后斗争、失败、心死的过程表现的淋漓极致。
其它几位人物的描写亦如此,“听招呼”得知结果后每个太太不同的反应;颂莲假孕败露后不同的表情;梅珊由开始的傲慢到后来的交心怜悯和卓云的“菩萨脸”到“蝎子心”,镜头都抓住了人物的神情仪态,由此揭示内心情景。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很有让我们学习的价值,从摄影的构图到色彩以及演员的调度都很经典,通过一段时间对电影视听语言的学习来浅析这部经典之作本片一开始就是颂莲和她继母的对话,第一个镜头的构图就非常讲究,从颂莲的穿着,看得出来她的身份,是个有文化的学生。
从背景中的窗户上,看到不少矩形的木框,代表了封建社会的规矩,加上演员表情的绝望,让这个画面给人呈现出压抑的情感,还有颂莲刚到大院的时候,当颂莲提着箱子,走进大院里,第一眼让观众看到的是一堵高深的墙,墙面上是金黄色的大字,颂莲在画面中的比例很小,这就将人物的命运提前预示于人。
宽广的庭院,被四周围墙围起来的四合院,就像一个牢笼,将封建时代的女性封锁起来。
管家高高在上:“小姐,你找谁?”代表着封建统治的执行者,俯视庭院里的女人,给人一种一如侯门深似海的感觉。
片中多次在高墙取俯瞰,让观众感觉到颂莲在这个场景中的受压迫感。
这种感觉像极了古罗马斗兽场,从中感受到了院内生活的残酷和相互的斗争。
而剧中的老爷和继母都没有给出一个正脸的镜头,这种故意隐藏人物形象的处理方法,正是要通过这样的象征方式让我们思考其中更深层的隐含意义。
老爷、继母只是作为封建时代的一种符号,作为千千万万个老爷、继母的其中之一,他们的影像是很有限的,因而故意省略或简化人物形象而引导观众思考悲剧性的根源就是封建社会的制度。
在色彩方面,这部影片整体色调以灰色为主,而全片的的线索是大红色,这种红色并没有给人温暖反而在灰色的对比下让人觉得刺眼甚至有些恐怖以及到最后冬天,三太太被杀害,漫天白雪,一片惨白,使人感受到冰冷无情。
电影里面的颜色冷热基调反差尤其大:窒息的大红色、恐怖的灰黑色、凄凉的惨白色,使故事情感显得格外紧张。
从而增加了整部作品的悲剧色彩,奠定了悲剧基础。
在塑造人物方面,除了角色语言描写之外,还通过对角色服装和房间装饰来反映人物的性格。
片中四位太太房间构造和装饰都各不相同,从侧面也能反映出四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性格。
大红灯笼高高挂专业影评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技术与艺术分析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早期的一个电影,讲述的是大学刚读半年的颂莲被贪钱的母亲逼迫着嫁进陈家大院,成了老爷的第四房姨太。
陈府有老规矩,姨太太们傍晚时分要站在自已的屋子前,等待下人送来的意味被老爷“临幸”的大红灯笼。
为了这一顶灯笼但四位姨太太斗争不断,最终大宅中的女人都成了斗争的牺牲品。
(一)电影技术1电影色彩与光的运用电影的主要色调为红色以及黑白的,红色是灯笼照射出的颜色,黑白色是砖与天的颜色。
在电影6:39时,此时颂莲刚刚嫁进陈家,陈家的家丁正在挂红灯笼,于是整个庭院都有红色,在9:45时,颂莲在新房中,她看到的也是满屋子的红色灯笼,01:13:23时,颂莲被宣布怀孕,此时陈府中又一次挂起了满满的红灯笼,以及在三太太因为捉奸被捉回屋子时,也是红色的灯笼在前引路,最后01:56:02颂莲进入三太太屋子里面放京剧,点红灯笼,祭奠三太太时,此时也是红色,并且我们可以在电影中多次看到空镜头中,大院呈现红色灯光,在这里我认为红色有生命以及鲜血的意蕴。
在中国古代红色常常象征喜庆,但是在电影中红色的色调象征了女人生命的消逝,虽然不见血可是比见血更加让人恐惧的鲜血一样的斗争。
同时主色调还有黑色的墙,以及最后冬季的白色的雪,黑色常常让人想到死亡,寂静,以及深门大宅的肃穆,萧瑟。
电影中多次拍摄到黑色的墙面红色的灯笼,白色的雪,对比鲜明,象征大宅中压抑的氛围,以及生命的流逝。
电影中另外一个运用的很出色的是人物服饰颜色的变化,在颂莲刚刚进入陈家是,她穿着白色的学生的衣服,此时的白色是颂莲清纯,纯净,高雅的象征,此时的她是不屑于嫁给别人当姨太太的,所以在2:22时,她选择了自己拿着箱子去陈家,而不坐花轿。
进入陈家后也坚持自己拿箱子。
之后在25:37时,开始了陈家的第一次全家一起吃饭,此时颂莲依旧是蓝色的衣服,象征她依旧纯净,善良,却是忧郁的,对比起来其他太太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呢?大太太为紫色,二太太为素花的颜色,三太太为红色。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大红灯笼高高挂》是中国著名作家周立波创作的一篇描写春节的小说。
小说中色彩元素的运用非常丰富,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本文将从小说中的红色、黄色和彩虹色三个色彩元素入手,详细分析其审美价值。
首先,红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种色彩,也是《大红灯笼高高挂》中最突出的色彩元素之一、红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吉祥、喜庆和祝福,与节庆活动密切相关。
在小说中,红色被大量使用,如红纸、红包、红灯笼等,给人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
红色还与人们的情感和情绪紧密相连,如小说中描写的姑娘李桂英穿着一身鲜艳的红色衣裙,给人一种温暖、浪漫的感觉。
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也代表着勇气和勤劳,与主人公曹禺的形象相呼应,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鲜明。
因此,《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的运用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氛围和美学特色。
最后,小说中还运用了丰富多彩的彩虹色。
彩虹色将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多种颜色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视觉上的饱和度和丰富度。
彩虹色在小说中的运用更多体现在节庆的场景中,如烟花爆竹的五彩斑斓、灯笼的七彩缤纷等,给人一种欢快、喜庆的氛围。
彩虹色的运用与描写主人公广阔宽广无障碍的心境相契合,使整个小说充满活力和希望。
同时,彩虹色还具有一种神秘和梦幻的色彩,给人一种超越现实的感觉,让读者在文字之间感受到了更多的想象和遐思。
综上所述,《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红色、黄色和彩虹色的运用上。
红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和喜庆,黄色象征着金福和财富,彩虹色给人以多彩、欢快的感觉。
这些色彩在小说中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魅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故事中的情感与情绪。
同时,色彩元素的运用也使小说更加生动、具体,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和共情。
因此,《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还让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3篇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3篇大红灯笼高高挂,英文名是raise the red lantern,把大红灯笼挂起来!多么振奋的祈使句。
毫无疑问,这又是巩利作为主角的女人的戏。
下面是有《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欢迎参阅。
《大红灯笼高高挂》影评篇一:《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影片是中国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早期的作品,由于张艺谋导演早年学习摄影所以对色彩与构图情有独钟,在他导演的电影中这两元素格为突出。
如本片中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代表喜庆、温暖等,这些多半是美好的东西。
但是本片主旨的对封建大地主家庭中那种种腐朽规矩的批判以及这些带来人们的毁灭和堕落,而张艺谋用红色作主色调就可以理解成是一种讽刺吧!影片除了在主体上运用色彩出众,在细节上也有所斟酌。
比如在人物的服装上,观众从人物衣着颜色就可以看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内心的变化。
老爷是封建腐朽的化身所以在片中由始至终都是穿着黑色的衣服。
主人翁颂莲在准备进陈家门时穿的是白色学生装表现出她本是学生的身份以及内心纯洁,进门后穿着红衣表现她心理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清纯慢慢走向堕落。
再一个影片通过冷暖色调的变换也同样体现主人翁内心心理变化,如颂莲第一次与大少爷相遇使用暖色调,暗喻颂莲和大少爷相互产生一种爱慕之心。
而雁儿死时色调是冷的,其中表达了颂莲对雁儿的死心中怀有自责。
影片的构图也极为出色,大量运用均衡式和对称式构图使画面极具稳定性,合乎逻辑更符合人们常有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观念。
但是最主要的是这两种构图隐喻着这个大宅院如同一座监狱,里面所以人都是封建腐朽下的牢犯,被那面围墙圈禁着没有自由,如颂莲和飞蒲这两个年龄相仿的人相互产生爱慕之情但是因为他们身处的环境永远不可能在一起,丧失了恋爱的自由。
在影片结尾又一位姨太太嫁入了陈家大院,在这运用框架式构图,出现画中画效果,身穿红嫁衣的五姨太如同一幅画像出现在画面中,其中寓意着只要封建主义不结束,它将会一直摧残下去。
导演张艺谋把色彩与构图在影片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同时主题明确深刻,值得人们思考,不愧为一部揭露封建腐朽的优秀影视作品。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艺术赏析
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艺术赏析话题:兴趣爱好色彩,摘要, 作为我国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之一,张艺谋的电影作品往往是通过色彩的暗喻含义来展示人物以及剧情的真实意义,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以其成熟的色彩敏感度将影片当中的色彩拿捏得恰到好处,将那片大红灯笼笼罩之下的阴霾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拍案叫绝。
本文通过对影片色彩的研究与探讨进而了解到导演本身的思想以及创作理念。
,关键词, 第五代导演;张艺谋;色彩;创作理念一、电影色彩的象征意义在电影里的颜色分色光与色素。
色光主要是通过滤色片给整个镜头或镜头的某一局部加上一层颜色,另外一种颜色我们叫色素,就是被摄体本身的物质对光的接受所带来的颜色。
《大红灯笼高高挂》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都是趋于青灰色的冷色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红色灯笼在此则显现出更加令人产生视觉冲击的色彩,并且贯穿整部电影,从而为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也呼应了电影的片名《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这高高悬挂在空中的大红灯笼并没有照亮这府院的生活,反而将其笼罩在一个更加畸形的社会体制之下。
影片重点在揭示那个时代畸形的社会关系,进而揭示社会关系背后的社会悲剧,把故事讲清晰,抓人物刻画,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这便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宗旨所在。
二、红色笼罩下的畸形人物性格女主人公颂莲是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新时代的女性形象,但是在继母的策划之下被迫无奈嫁入陈府,开始的颂莲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与隐喻封建的陈家显得格格不入,但是经过时间积累,她终于还是向那畸形的制度俯首称臣。
本片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在影片的故事创作当中延续了原著中有关对于女性命运的探讨,在那个女性毫无地位的封建时代,影片把女主人公颂莲的心理变化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阐述了那个时代下女性命运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这里既有大时代背景的可观原因,更多的也是女性对于自身命运的一种妥协。
颂莲是新时代教育下的产物,在笼罩在封建旧制的陈府当中她的新思想也逐渐被取代,一个先进的进步女青年为了能够在这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加入了这阴险的算计当中。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色彩分析
01:32:22
燕儿被送医院时 已是黄昏昭示了 燕儿会死的结局。
01:46:39
01:49:13
01:56:04
三太太死后颂莲 把灯点上画面背 景的蓝色有幽怨, 害怕的氛围。
01:59:39
家仆进入三太太 的屋里满是血腥 红烘托了家仆的 恐惧心理。
01:59:39
五太太进门的场 景。此时的红色是 喜庆的代表。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分析
图片
时间 00:51:12
分析 颂莲刚进门时的 场景,场景中有少 许黄色,象征着古 板和理教。
00:10:58
点灯之后的场景, 图片中用大面积 的蓝色使院落显 得幽深。
00:16:45
00:59:45
燕儿房中的红灯 笼散发的红色,是 燕儿对摆脱丫鬟 的希望和期盼。
01:10:20
01:59:58
红色、和古黄色的 墙,具色 衬托了颂莲发现 燕儿房中的扎满 针并写着自己名 字小布人后的气 愤。
01:27:12
这是颂莲假怀孕 被发现后,让老爷 封灯的院落画面。 此时画面以暗色 调(灰、黑色)为 主,表现了颂莲以 后受宠无望。
01:30:49
颂莲被封灯后想 杀鸡儆猴把燕儿 私自点灯公之于 众,燕儿被罚的场 景。画面大部分蓝 色昭示了燕儿身 体已达到极限,和 燕儿的的悲剧。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
《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色彩元素的审美价值色彩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同的色彩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如今,色彩已融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快餐店装饰多以桔黄色或红色,因为红色、橙色最醒目,吸引人的注意力,使过往人进去消费;冰箱大多是白色的,白色或浅色对光的反射率比较高,因而冰箱表面的温度不会太高,这样就不必耗费更多的能源为冰箱表面降温;安全帽多是黄色的,黄色帽顶象征交通红绿灯的黄灯,表示警示,较之其他颜色醒目,同时给人很温暖的感觉。
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有见解的导演将色彩运用到电影中,色彩作为电影艺术中的重要元素之一,不仅参与造型、营造气氛,、还能够塑造人物、还原时代风物人情、提高电影艺术审美价值,。
尤其是可以增进剧情、表达象征意蕴、引导观众做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也使作品具有更高层次的文化内涵。
本文就《大红灯笼高高挂》这部电影对色彩进行简要分析。
首先,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色彩莫过于由始至终贯穿于整部戏中的硕大无比的红灯笼。
红灯笼这个中国传统喜庆的象征之物,然而,在这里却罪恶地点燃了这深宅大院里妻妾之间勾心斗角、争风吃醋、相互攻击的欲火,几个女人为这红灯笼所表现出的心灵扭曲与疯狂,她们的荣辱宠幸、失宠遭贬,皆集中在这点灯、灭灯与封灯上,谁有了挂灯笼权,谁就有了主人以下的最高权力。
于这火红的灯笼成了她们追逐权力、地位的动力,红色成了欲望的符号。
也许,这是她们这些炽热的欲望却折射出些许卑微的希望,那一丝希望令人痛惜,让人怜悯。
毫无疑义,灰色是该片的基本色调,它象幽灵一样跟随着大部分镜头灰黑色的天空、灰白色的地面,灰黑色的牢不可破的院墙,青灰色的枯死的瓦非,充塞观众的视觉空间。
灰色的视觉形象在心底的投影往往是一种沉重压抑缺乏生机的感觉。
这一片弥漫着的灰色雾障就象坚固的院墙一样牢不可破,它是一种象征,象征着封建礼教和婚姻制度对人性的压抑与束缚,观众在审美的共鸣中也无端觉得有一种受压抑的烦燥感。
黑色,在大红灯笼的照耀下,我们无法忽略的是那笼罩在陈家大宅上空的“黑”——一种恐怖,一种荒凉,一种没有生机带着绝望的难以躲避的死气。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分析
导语
在绘画上,“优良的素描师并不缺乏, 善于着色的大师却是少有。”(狄德罗语) 而在电影艺术中善于运用色彩的导演更是 不多见的,而张艺谋就是这少数人中的非常 突出的一个。在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中他对于色彩运用的自觉追求可谓用心良 苦。
该片以其真实的笔触道出了创作 者对封建礼教的怒吼和对生命力的 呼唤,在探究封建规矩束缚了人性 自由发展的同时,也高度赞颂了生 命的扩张力和人与人交流所表现出 的必然的争斗性。而这些张扬的艺 术表现都是由其独特的丰富的色彩 渲染出来的,这正是该片最大的艺 术特色,也是表现导演艺术品位的 最谋导演一直 以来的惯用色,用红色来变现张 扬的生命力是再合适不过了,当 颂莲的新婚之夜满屋挂满了大红 的灯笼时,是一种喜庆的欢腾, 更是一种与下面非喜庆相对应的 不悦的对比——红色将她引进了 一场妻妾之间无形的争斗之中。
在颂莲假怀孕之时,全部红 起来的灯笼有了一种讽刺的意 味。不再是简单的“长明”, 而是昭示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生 命压抑的释放。
这个颜色是张艺谋导演一直以来的惯用色用红色来变现张扬的生命力是再合适不过了当颂莲的新婚之夜满屋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时是一种喜庆的欢腾更是一种与下面非喜庆相对应的不悦的对比红色将她引进了一场妻妾之间无形的争斗之中
色彩表现是电影作品中的重要要素, 它能够冲击人的视觉,感化人的精神 和灵魂。意大利电影摄影大师维托里 奥·斯托拉罗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 的一部分,我们使用色彩表达不同的 情感和感受,就像运用光与影象征生 与死的冲突一样。我相信不同色彩的 意味是不同的,而且不同文化背景的 人对色彩的理解也是不同的。”
金黄色的渲染
大院内每次听吩咐时,管家所占位 置的背后,一排排整齐的金光色的 刻字,却被框在方方正正的石板上, 这点富贵的浮华给人的却是即将败 落的虚幻。金色是人对物质或者梦 幻的一种奢望,在强烈的画面冲击 的远景中,金色亮的让人哀伤。
,大红灯笼高高挂--构图分析
颂莲默默站在大少爷身后聆听笛声。
这是一个对角线和围框式构图相结合的远景画面。对角线的构图将颂莲与大少爷处理 在一条对角线上的位置,表现了他们之间的互相吸引。而这幅画面中,颂莲和大少爷 各处于一个围框中,这实则也是暗示了他们各自的身份束缚。颂莲做为四太太,大少 爷做为老爷的儿子,两个人都无法摆脱自己的身份,却偏偏又相遇。因而这种对角线 和围框式结合的构图方式充分表现了他们既相惜又难以接近的的矛盾与纠结。
两个人同时深情转身回望?和上一幅画面同样的构图只是人物从背道而行转为深情回望这样使得残酷的现实与人物内心的感情冲突更强烈更激发观众内心的对封建礼教的愤懑也更强烈的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束缚
《大红灯笼高高挂》
----影视构图分析 12 戏剧影视文学三班 孟望舒
这部影片中大量运用了对称式的以及围框式的封闭式构 图,整体营造了一种压抑的氛围,大俯拍机位营造的屋 檐相连的封闭构图,更是将这种死气沉沉的静止气氛外 化到了一种极致。表现了旧时代的封建传统对人的迫害 这一主题。下面我想要具体分析一下颂莲和大少爷初次 见面的影片片段的构图。
颂莲向吹笛的大少爷走去的画面
这个远景画画面中,依然是个围框式构图,吹笛的大少爷坐在围框式 的窗台上,颂莲朝向他的方向走去。这个画面中人物成了非常渺小的 两个点,宅院层层叠叠的建筑做为前景依然占据了绝大数的面积,这 也预示着两个人 的感情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重重阻碍。两个人的 力量微弱,无力反抗命运。
大少爷回身发现颂莲
这里一个特写镜头,表现颂莲被发现时的 微微慌乱。
这个远景画面中,大少爷离开围框式窗台回身 望向颂莲,此时两人关系较之之前稍稍拉近。
颂莲和大少爷之间对话 用正反打的特写镜头表现人物
大少爷要离去 颂莲一瞬间的黯然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艺术思索
大红灯笼高高挂色彩艺术思索一、电影色彩的象征意义在电影里的颜色分色光与色素。
色光主要是通过滤色片给整个镜头或镜头的某一局部加上一层颜色,另外一种颜色我们叫色素,就是被摄体本身的物质对光的接受所带来的颜色。
《大红灯笼高高挂》整部影片的色彩基调都是趋于青灰色的冷色调,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红色灯笼在此则显现出更加令人产生视觉冲击的色彩,并且贯穿整部电影,从而为观众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也呼应了电影的片名《大红灯笼高高挂》,但是这高高悬挂在空中的大红灯笼并没有照亮这府院的生活,反而将其笼罩在一个更加畸形的社会体制之下。
影片重点在揭示那个时代畸形的社会关系,进而揭示社会关系背后的社会悲剧,把故事讲清晰,抓人物刻画,表现人物内心世界,这便是《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宗旨所在。
二、红色笼罩下的畸形人物性格女主人公颂莲是一个接受过现代教育的新时代的女性形象,但是在继母的策划之下被迫无奈嫁人陈府,开始的颂莲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与隐喻封建的陈家显得格格不入,但是经过时间积累,她终于还是向那畸形的制度俯首称臣。
本片改编自苏童的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在影片的故事创作当中延续了原著中有关对于女性命运的探讨,在那个女性毫无地位的封建时代,影片把女主人公颂莲的心理变化作为故事的主要线索,阐述了那个时代下女性命运最终走向悲剧的原因,这里既有大时代背景的可观原因,更多的也是女性对于自身命运的一种妥协。
颂莲是新时代教育下的产物,在笼罩在封建旧制的陈府当中她的新思想也逐渐被取代,一个先进的进步女青年为了能够在这里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也加入了这阴险的算计当中。
在影片当中,最重要的色彩符号是红灯笼。
大红灯笼是电影故事的主线,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女人被宠幸或者被冷落或者被废黜。
灯笼的明与灭,与一个女人的灿烂和黯淡或者死亡息息相关。
红色这一色彩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元素,不仅完美地演绎了它作为环境色彩的烘托氛围的艺术效果,更是在道具中不断出现,它的出现从某种角度来看削弱了观众对于服装道具的注意,在更多时候反而衬托得那大红灯笼别样刺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色彩与构图赏析《大红灯笼高高挂》
106 江丹婷《大红灯笼高高挂》是1991年出品的一部剧情片,该片改编自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由张艺谋执导,巩俐、何赛飞、曹翠芬、金淑媛等主演。
影片围绕封建礼教展开话题,讲述了民国年间一个大户人家的几房姨太太争风吃醋,并引发一系列悲剧的故事。
深刻揭示了20世纪初封建礼教对人性的磨灭和摧残,同时展现了男尊女卑社会下女性的悲哀。
该片获得了第4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这部影片是张艺谋的早期作品,由于张艺谋导演早年学习摄影所以对色彩与构图情有独钟,而这部电影中这两点也尤为出色。
色彩方面:
本片中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红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喜庆与朝气蓬勃,但是本片中红色却是作为阴森恐怖的色彩元素出现,与原本所阐释的喜庆的感觉产生强烈反差。
在影片当中,最重要的红色符号是红灯笼。
大红灯笼是电影故事的主线,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一个女人被宠幸或者被冷落与被废黜。
如当颂莲的新婚之夜满屋挂满了大红的灯笼时,是一种喜庆的欢腾,更是一种与下面非喜庆相对应的不悦的对比——红色将她引进了一场妻妾之间无形的争斗之中。
在颂莲假怀孕之时,全部红起来的灯笼有了一种讽刺的意味。
不再是简单的“长明”,而是昭示着一种无可奈何的生命压抑的释放。
除此之外影片中大多时候的陈家是笼罩在黑暗阴抑之下的灰色,而大红灯笼的出现与陈家宅院就形成了一种极端对称的构图上,看上去就如同一张血盆大嘴,也就寓意着封建家庭对美好人性的吞噬。
红色这一色彩作为电影创作的主要元素,不仅完美地演绎了它客观上渲染环境,进行视觉造型的作用,在更多时候也是象征着一种对于封建礼教的冲击。
三太太梅珊是一个张扬的人物代表,大红的戏服,大红的棉衣,大红的妆面,都让人对这个妖艳的女人感到一种要突破大宅院种种规矩的疯狂。
除红色外白色也对影片起到了画龙点睛之笔。
颂莲身着一身白色学生服出现在这个庭院的时候,表现出她本是学生的身份以及内心纯洁,进门后穿着红衣表现她心理发生了变化,已经不再清纯慢慢走向堕落。
当丫鬟雁儿被颂莲发现私自在
屋里点灯的时候,跪倒在白色雪地里的雁儿与那团熊熊燃烧的火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时的红白对比充满强烈的讽刺意味,在那个漫天飞雪的冬日,那红色的火焰给我们的不是温暖,而是一种挑战生命的刺激感。
雁儿的太太梦就此也终将破灭,在这旧制度的压迫之下雁儿永远也找不到自己真正存在的价值。
构图方面:
影片的构图也极为出色,大量运用极端对称式构图展现大宅院表达出陈家这个封建礼教家庭不可动摇的秩序与威严之意,但是最主要的是这种构图隐喻着这个大宅院如同一座监狱,里面所以人都是封建腐朽下的牢犯,被那面围墙圈禁着没有自由,如颂莲和飞蒲这两个年龄相仿的人相互产生爱慕之情但是因为他们身处的环境永远不可能在一起,丧失了恋爱的自由。
除此这种隐喻外,我们了解古代的中国多为对称的建筑,这种对称式构图复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同时极端对称也折射出当时封建的思想是封闭的,腐朽的,这点在陈家人以及下人的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如电影中一幕,下人在传达老爷的思想时,一丝不苟的站在了拱门的中心位置。
和拱门的对称,配合得相得益彰。
这也侧面体现了陈家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大家庭。
最后在电影的结尾部分,又一位姨太太嫁入了陈家大院,在这运用框架式构图,出现画中画效果,身穿红嫁衣的五姨太如同一幅画像出现在画面中,其中寓意着只要封建主义不结束,发生在颂莲,雁儿身上的悲剧也永远不会结束,它将会一直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