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2012年庆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年份,面对世界经济复苏明显放缓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严峻形势,在庆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实现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为主题,以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和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着力强化对经济运行的调控和调度,抓项目、破瓶颈、调结构、转方式、促融合,经济社会保持了增长较快、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为与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30.2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6.1%。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73.93亿元,增长9.2%;第二产业增加值329.50亿元,增长18.2%;第三产业增加值126.87亿元,增长14.5%。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2.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4.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3.3%,二季度上涨3.9%,三季度上涨3.8%,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3. 6%。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4.9%,烟酒及用品上涨3.6%,衣着类上涨6.8%,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3%,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9%,交通和通讯类下降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4%,居住类上涨1.7%。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1%,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降3.2%。
2012年, 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29.96亿元,比上年增长23.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53.11亿元,增长19.8%。
各项税收完成113.48亿元,增长31.1%,占财政收入的87.3%。
其中国税收入完成8 0.66亿元,增长34.7%;地税收入完成32.82亿元,增长22.9%。
2010年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安徽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时间:2011-2-28安徽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2011年2月24日2010年,面对极为复杂的宏观环境,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效益提升、民生改善、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1226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4.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29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391.1亿元,增长20.7%;第三产业增加值4143.3亿元,增长10%。
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4.9∶48.7∶36.4变化为14.1∶52.1∶33.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3.7%,比上年提高3.3个百分点。
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十一五”全省生产总值及增长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上涨2.2%,上半年上涨2.5%,前三季度上涨2.6%,全年上涨3.1%。
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3.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5.4%,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
2010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年末在岗职工339万人,比上年增加6.3万人;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570.8万人,增加110.4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54.8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5.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66%,比上年下降0.26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6616.4千公顷,比上年扩大10.8千公顷,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1892.6千公顷,扩大126.1千公顷。
油料种植面积944.3千公顷,减少24.6千公顷。
棉花种植面积344.3千公顷,减少7.4千公顷。
甘肃2010年数据
2560 924.7 1635.3
0.2 10.8 -5
1499.6 188
0.7 0.2
4120.8 599.3 1985 1602.9 1536.5 16113
11.8 5.5 15.3 15.8 9.9 11.6
3378.1 2808.6 266.4 349.8
36.2 35.3 30.5 22
2010年甘肃主要经济指标及增长率 指 标 人口 年底总人 口(万人) 城镇人 口 乡村人 口 就业 从业人员 数(万人) #在岗 职工人数 国民经济核 算 生产总值 (亿元) 第一产 业 第二产 业 #工业 第三产 业 人均生产 总值(元) 固定资产投 资 全社会固 定资产投资 总额(亿 元) 城镇 #房地 产开发 农村 物价总指数 (上年 =100) 商品零售 价格指数 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 工业品 出厂价格指 数 农产品 生产价格指 数 能源生产与 消费(万吨 标煤) 能源生产 总量 能源消费 总量 绝对数 增长(%)
45.8
1.7
752
29.7
5032.6
20.4
2013.9
16.8
社会消费 品零售总额 (亿元) 生活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 收入(元) 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 (元) 工资 在岗职工 工资总额 (亿元) 职工平均 工资(元)
1394.5
17.9
13189
10.6
3425
14.9
560.6 289639.7 9来自3493.8 724.8
0.2 -1.1
1057
5.7
958.3 7.6 64.1 22 299.5 86.8 80.8
5.7 -20.8 9.4 7.8 7.9 4.2 4.4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公布日期】2011.02.28•【文号】•【施行日期】2011.02.2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28日)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397983亿元,比上年增长10.3%。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3.0%。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2.2%,二季度上涨2.9%,三季度上涨3.5%,四季度上涨4.7%,全年平均比上年上涨3.3%,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2%。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3.6%。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5.5%。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6%。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0.9%。
表1: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度同比涨幅呈现先上升后回落趋势。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8万人,比上年增加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全年农民工[3]总量为24223万人,比上年增长5.4%。
其中,外出农民工15335万人,增长5.5%;本地农民工8888万人,增长5.2%。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8473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481亿美元。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公布日期】2011.03.04•【字号】•【施行日期】2011.03.0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统计正文2010年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甘肃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2011年3月4日)201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按照“四抓三支撑”的总体工作思路,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发展战略,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奋力开拓,狠抓落实,全省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一、综合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4119.46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99.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984.97亿元,增长15.3%;第三产业增加值1535.49亿元,增长9.8%,其中批发和零售贸易业增加值272.13亿元,增长12.7%,金融保险业增加值99.54亿元,增长8.5%,房地产业增加值110.02亿元,增长3.5%。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7﹕45.1﹕40.2调整为14.5﹕48.2﹕37.3,与上年相比,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上升3.1个百分点,第一、三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下降0.2和2.9个百分点。
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21%,比上年末下降0.04个百分点。
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为10.9万人,与上年持平。
物价: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1%,其中城市上涨4.4%,农村上涨3.6%。
全省商品零售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4.6%,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7%。
全年全省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5.0%,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平上涨14.4%,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3.5%,农产品生产价格总水平上涨13.8%。
二、农业全年粮食总产量958.3万吨,比上年增产5.8%。
201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指
纱
标
绝 对 量
2 . 2万 吨 71
比上 年 增 长 ( )
1 . 29
信 23 7 3 . 亿元 , 5 增长 l%; 0 邮政 2 .亿 元( 4 9 不包括邮政储蓄银行直接营 业收入 )增长 1. 邮电业务总量 9 2 5 元, , 8 %。 8 0. 亿 8 增长 2 %。 中, 0 其 电信
2 .%; 额 以下 实 现零 售额 15 .8 元 , 长 1 . 97 限 6 03 亿 增 02 %。
原 煤
天 然 原 油
3 6 亿 吨 .1
3 1 . 8万 吨 072
l. 31
1 . 19
天 然 气
发 电 量 原 油 加 工量
粗 钢 钢 材
234 2. 7亿 立 方 米
固 定 资 产投 资价 格 指 数
136 0 . 187 O . 19 7 0 .
13 6 0 .
四、 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8 6 . 亿元 , 52 4 0 比上年增长 3 . 其中, 0 %。 7
城镇 固定 资产投资 8 6 .3亿元 ,增长 3 .%;农 村 固定 资产投 资 182 1 9
八 、 外经 济 对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 108 亿美元 , 2 .1 比上年增长 4 . 其 中出 口 37 %,
20 增长 5 . 进 口总额 5 . 56 %; 8 4亿 美元 , 7 增长 3 %, 3 实 25 . 0 43 8亿元 , 比上年增 长 4 . 占全社会投资 比重为 2 .%; 46 %, 3 9 以煤 总额 6 .7亿美元 , 炭、 石油开采 、 石油加工和电力 、 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为 主的能源工业投 现贸易顺 差 33 亿美元 。 .3 在进出 口总额 中, 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 6 .3 82
甘肃省2010年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工资统计数据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甘肃省总人口2618万,其中农村人口占71.39%,达1869万。
甘肃省2010年城镇、农村人均收入、工资统计数据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2010年增长(%)家庭总收入14307 10.75工资性收入9883 7.63经营净收入688 -0.35财产性收入72 21.42转移性收入3665 22.73人均可支配收入13189 10.55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2010年增长(%)人均消费性支出9895 11.30食品3702 10.21衣着1256 7.35居住910 13.6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598 6.92医疗保健829 10.95交通和通讯1077 20.3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1137 10.85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1年3月20日 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五个重庆”[2],加快建设“两江新区” [3]、“保税港区” [4],坚定不移地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342.66亿元,增长17.7%,占全市的17.0%;渝东南翼完成431.18亿元,增长16.8%,占全市的5.5%;“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
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上涨3.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
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5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5.30万人。
19.59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90%,比上年下降0.06%。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重庆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2011年3月20日2010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314”总体部署和国发〔2009〕3号文件[1]精神,积极推进统筹城乡改革、“五个重庆”[2],加快建设“两江新区” [3]、“保税港区” [4],坚定不移地扩内需、调结构、防通胀、惠民生,全市呈现出“经济高位平稳增长、民生环境持续改善、改革发展纵深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9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85.39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356.41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52.44亿元,增长12.4%。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7%,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5.2%,比上年上升2.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6.1%,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
图1 “十一五”期间全市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分区域看,一小时经济圈[5]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12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市生产总值的77.5%;渝东北翼完成1342.66亿元,增长17.7%,占全市的17.0%;渝东南翼完成431.18亿元,增长16.8%,占全市的5.5%;“两翼”所占比重较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
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6]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5%。
主要食品价格中,粮食价格上涨13.1%,油脂价格上涨5.2%,猪肉上涨3.1%。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3.1%,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9%。
图2 “十一五”期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单位:%表1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指 标 比上年±%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3.2食品 6.5烟酒及用品 4.3衣着-1.6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2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5交通和通信-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2.7居住 5.4城镇新增就业人员31.51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新增转移就业35.30万人。
2010各省GDP情况
各地公布去年GDP数据 28省超全国增速中国经济网北京2月15日讯(记者孙丹)随着2011年地方“两会”的渐次闭幕,各地2010年的GDP“成绩单”也陆续浮出水面。
纵观各地公布的数据,2010年我国又有3个省份(陕西、内蒙古、黑龙江)加入“万亿GDP俱乐部”,至此,全国共有17个省份GDP总量超过万亿元。
其中,广东、江苏和山东继续稳居前三甲,广东、江苏GDP总量双双突破4万亿元。
2010年GDP总量达到2万亿元以上的省份有6个。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江西、天津和山西2010年GDP 总量都突破90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准万亿俱乐部”。
从GDP增速来看,除上海市外,全国30个省区市GDP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有28个省份增速超过全国增速。
为方便广大网友阅读和分析,中国经济网记者参考和梳理国家统计局网站、各地统计局网站及各省区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综合整理出各地GDP总量和增速数据(按GDP总量排序)。
1、广东 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2010年,广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5472.83亿元,同比增长12.2%,人均GDP折合接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江苏 40903亿元年均增长13.5%江苏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40903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3.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7700美元。
财政总收入11743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80亿元。
3、山东 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据山东省统计局发布消息,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GDP)39416.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5%,比上年加快0.3个百分点。
4、浙江 27100亿元同比增长11.8%据初步统计,2010年浙江省实现生产总值(GDP)27100亿元,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8%。
2010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359元,年均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303元,年均实际增长8.4%。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河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北省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2011年2月22日2010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人民,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既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又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突破这个核心,认真落实中央扩大内需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如期实现,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实现201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同比加快2.2个百分点。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62.8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0705.7亿元,增长13.4%;第三产业增加值6928.6亿元,增长13.1%。
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7%、53.0%和34.3%。
图12005-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亿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1%。
其中食品价格上涨7.8%。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上涨9.0%和10.9%。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15.1%。
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4%。
图2 2005-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及涨跌幅度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6%,比上年回落0.07个百分点。
全部财政收入2410.5亿元,比上年增长19.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30.8亿元,增长24.7%。
税收收入1074.0亿元,增长28.0%。
财政支出2778.9亿元,增长18.4%。
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579.8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57.3%,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
实缴税金1279.3亿元,增长26.5%,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为53.1%;完成出口159.0亿美元,占全省出口总值的70.4%,提高4.2个百分点;就业人员1509.4万人,增长5.1%。
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G
2010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转方式、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特大旱灾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不利影响,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小康社会建设进程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为459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630.3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1800.06亿元,增长16.6%,其中工业增加值1516.87亿元,增长15.7%;第三产业增加值2163.58亿元,增长12.1%,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21.6%,住宿和餐饮业增长1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5.2%。
图1 2006-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3.7%、39.2%和47.1%。
与上年相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4个和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5个百分点。
图2 2009及2010年三次产业增加值构成二、农 业农业生产形势总体稳定。
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83.82亿元,比上年增长1.9%。
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03.95万公顷(4559.25万亩),增长1.8%;油料种植面积52.91万公顷(793.65万亩),增长3.1%;蔬菜种植面积64.79万公顷(971.85万亩),增长4.7%。
年末,果园面积15.18万公顷(227.70万亩),比上年增长7.8%;茶园面积16.72万公顷(250.80万亩),增长26.5%。
主要农产品中,茶叶、中药材、蔬菜产量增长较快,分别比上年增长24.8%、22.5%和11.6%。
受旱灾影响,全年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4.8%,油料作物产量减产23.3%。
201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0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极不寻常的一年,也是“十一五”收官之年。
一年来,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宏观调控方针政策,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视困难、迎接挑战,克服了金融危机后国内外各种复杂的矛盾和困难,努力探寻促进发展新空间,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主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超预期完成,实现了“十一五”圆满收官。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产总值10021.53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88.45亿元,增长5.8%,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9%;第二产业增加值5403.53亿元,增长18%,占53.9%;第三产业增加值3629.55亿元,增长11.7%,占36.2%。
二、农业抽样调查显示,全年粮食总产量为1164.9万吨,较上年增长3%。
其中夏粮产量449.3万吨,秋粮产量715.6万吨。
继续转变林业生产方式,积极发展经济林业产业。
全年造林面积36.5万公顷,比上年下降7.8%;板栗产量5.2万吨,增长12.4%;核桃产量6万吨,下降31.9%。
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1.42%,植被覆盖率达到71.1%。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
生猪存栏减幅趋缓,主要畜产品产量稳定增长。
全年水产品产量6万吨,增长7.8%。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51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7%。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59.51亿元,增长19.7%。
分轻重工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3593.66亿元,增长20%;轻工业565.85亿元,增长18.4%。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万亿大关,达到11147.09亿元,比上年增长33.5%。
八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0908.8亿元,增长33.7%。
其中,能源化工工业5100.14亿元,增长34.3%;装备制造业2607.01亿元,增长34.8%;有色冶金工业1259.72亿元,增长37.2%;食品工业931.28亿元,增长28.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402.79亿元,增长31.5%;医药制造业229.22亿元,增长16%;纺织服装工业147.87亿元,增长35.6%;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230.77亿元,增长34.6%。
2010年XX市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分析
第一期万宁市统计局万宁调查队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二日经济总量稳步攀升运行质量显著提高——2010年万宁市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及2011年展望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一年来,面对百年不遇的重大洪涝灾害和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万宁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带领全市人民万众一心,克难奋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加快“一带两区”建设步伐,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市经济总体运行良好,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
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92.4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8%,增速创下1995年以来新高。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3亿元,增长6.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10.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9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91亿元,增长21.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30.5%,拉动全市经济增长5.7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42.23亿元,增长26.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59.2%,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13个百分点。
产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化,第三产业比重继续提高。
三次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28.4%、25.9%和45.7%,与去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3.6个,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提高了0.7个百分点和2.9个百分点。
(二)三大产业全面增长,增长方式不断改善。
1、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和投入力度,农业生产虽然受到罕见洪灾的影响,但农业经济依然呈现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年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现价)26.3万元,比上年增长6.1%,种植业平稳增长。
粮食种植面积30.18万亩,同比下降0.7%,粮食总产量8.98万吨,同比下降5.8%;水果种植面积6.4万亩,同比增长7.4%,水果总产量10.29万吨,同比增长6.5%。
其中菠萝种植面积4.14万亩,增长11.9%,菠萝产量8.84万吨,增长1.3%;蔬菜种植面积11.86万亩,同比增长0.1%,蔬菜总产量18.32万吨,同比下降1.3%;瓜果类种植面积5.15万亩,同比增长19.5%,瓜果类总产量7.08万吨,同比增长16.4%。
2010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系列图表
2010国民经济统计公报系列图表图1 2006—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图2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图3 2006—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新华社发图4 2010年70个大中城市房屋及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涨跌幅度(月度同比)图5 2006—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图6 2006—2010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及其增长速度图7 2006—2010年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8 2006—2010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图9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月度同比)图10 2006—2010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图11 2006—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图12 2010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累计同比)图13 2006—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图14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月度同比)图15 2006—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图16 2006—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图17 2006—2010年年末电话用户数图18 2006—2010年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图19 2006—2010年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及普通高中招生人数图20 2006—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及其增长速度图21 2006—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及其增长速度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表2 2010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表3 2010年1—11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及其增长速度表4 2010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5 2010年固定资产投资新增主要生产能力表6 2010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7 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表8 2010年主要商品出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表9 2010年主要商品进口数量、金额及其增长速度表10 201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表11 2010年非金融领域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表12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表13 2010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表14 2010年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及其增长速度。
江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江西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面对极为复杂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涝灾害,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全省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3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205.9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5194.7亿元,增长18.3%;第三产业增加值3034.4亿元,增长10.8%。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8%、71.2%和25.0%。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2.8:55.0:32.2。
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增加值5152.2亿元,增长16.1%,占GDP的比重达54.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主体地位初步显现,实现生产总值5554.6亿元,占全省的58.9%。
全年财政总收入突破千亿大关,达1226.0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创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来的最高增幅。
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77.9亿元,增长33.8%。
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3%,同比提高0.9个百分点;税收收入1033.3亿元,增长32.9%,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达到84.3%,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县域财力显著增强,全年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22个,其中南昌县超30亿元,丰城市、贵溪市、青山湖区超20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6%,居住类价格上涨6.9%。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7%。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15.3%,其中冶金工业上涨31.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11.8%,其中有色金属材料和电线类上涨35.0%。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4.8%。
农产品生产价格上涨7.5%。
表1 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标全省城市农村居民消费价格 3.0 2.9 3.3食品 5.6 5.6 5.6# 粮食7.5 7.9 6.2烟酒及用品0.3 0.0 0.6衣着-1.2 -1.6 -0.4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0.7 -1.0 0.0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7 2.5 3.0交通和通信-1.0 -1.7 0.7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0.4 0.2 0.9居住 6.9 7.4 5.7年末从业人员2498.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3.6万人。
庆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庆阳市) 2
庆阳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
在国务院、省政府和我市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体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完成了人口普查登记任务。
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一、全市常住人口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市常住人口[3]为2211191人。
二、家庭户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 595445户,家庭户人口为20627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6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2人减少0.66人。
三、性别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122422人,占50.76%;女性人口为1088769人,占49.24%。
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7.05下降为103.09。
四、年龄构成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417030人,占18.86%;15-64岁人口为1602165人,占72.46%;65岁及以上人口为191996人,占8.68%。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10.71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62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4.09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4192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28265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7419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73383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1424人上升为5164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7645人上升为10323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25353人上升为35012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45787人下降为33187人。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度全市政府信息政务信息工作先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度全市政府信息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决定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庆政发[2011]90号
【发布部门】庆阳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1.05.25
【实施日期】2011.05.25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庆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奖励2010年度全市政府信息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的决定
(庆政发﹝2011﹞90号)
2010年,全市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信息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创新机制,强化管理,进一步健全信息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工作质量和水平,在服务领导决策、应对处置突发事件、引导网络舆论、营造和谐发展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激励进取,市政府决定,对在2010年度全市政府信息工作中作出显著成绩的市政府新闻办等18个先进单位和庞宝庆等41名先进个人予以表彰奖励,先进单位颁发奖牌,各奖励现金2000元,先进个人颁发荣誉证书,各奖励现金500元。
市政府希望,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为全市政府信息工作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市各级各部门要以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为榜样,进一步强化信息工作意识,加强领导,靠实责任,不断提升政府信息工作服务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10年度全市政府信息、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二〇一一年五月二十五日附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庆阳市统计局2010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按照省委、省政府"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和"中心带动、两翼齐飞、组团发展、整体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紧抓"红、黑、绿、黄"四大优势资源开发,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势头,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57.6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上年增长15.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02亿元,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214.86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91.73亿元,增长9.4%。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为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4.3%,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0.1%,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5.6%。
居民消费价格一季度同比上涨1.7%,二季度上涨2.4%,三季度上涨2.6%,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3.2%。
分类别看,食品类上涨6.0%,烟酒及用品上涨0.9%,衣着类上涨1.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4%,交通和通讯类上涨0.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7%,居住类上涨4.0%。
商品零售价格上涨2.3%,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2.2%,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9.5%。
2010年, 全市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58.79亿元,比上年增长31.5%;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02亿元,增长32.6%。
各项税收完成43.29亿元,增长34.6%,占财政收入的73.6%。
其中国税收入完成29.87亿元,增长28.9%;地税收入完成13.42亿元,增长49.1%。
全年财政支出113.0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二、农业2010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647.71万亩,比上年增长1.8%,粮食总产量达到127.71万吨,增产15.2%,为历史最高水平。
其中夏粮播种面积198.12万亩,下降16.4%,总产量39.28万吨,增长5.4%;秋粮播种面积449.59万亩,增长12.5%,总产量88.43万吨,增产20.1%。
油料播种面积110.74万亩,下降5.9%,总产量10.9万吨,增产1.1%;蔬菜面积117.84万亩,减少3.38万亩,产量72.56万吨,增长4.1%;果园面积171.76万亩,其中:当年新栽38.76万亩。
水果总产量42.74万吨,增长5.0%。
其中苹果面积116.64万亩,产量36.12万吨,增长10.3%。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92.4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2%。
2010年,全市大牲畜存栏56.63万头,比上年增长8.9%。
其中,牛存栏34.99万头,增长10.6%;牛出栏14.07万头,增长2.9%。
猪存栏38.53万头,增长8.4%;猪出栏34.64万头,增长7.6%。
羊存栏161.80万只,增长7.6%;羊出栏61.19万只,增长10.2%。
肉类总产量5.96万吨,增长6.8%。
201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784吨,比上年增长9.5%。
年末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9.55万亩,增长2.8%,占年末耕地面积的10.4%;保证灌溉面积达到47.34万亩,比上年增长2.5%。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130.9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8.2%。
当年完成造林面积15.9万亩,比上年增长75.1%。
2010年,全市共落实扶贫资金12752万元,比上年增加1776万元,增长16.2%。
三、工业和建筑业全年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193.48亿元,比上年增长21.8%。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82.37亿元,增长22.1%,规模以上工业中地方工业完成增加值14.19亿元,增长32.6%。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销售产值397.85亿元,产品销售率为98.1%。
全市7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7.01亿元,比上年增长47.1%;实现税金33.02亿元,增长24.4%。
其中地方工业实现利润0.96亿元,增长7.9%。
全年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21.3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9%。
全市60户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1.43亿元,比上年增长10.4%;利税总额达到1.69亿元,增长11.2%。
房屋施工面积309.29万平方米,增长11.4%;房屋竣工面积201.48万平方米,增长34.3%。
四、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88.02亿元,比上年增长38.0%。
其中:第一产业投资额36.96亿元,增长15.8%;第二产业投资额199.79亿元,增长41.8%;第三产业投资额231.27亿元,增长33.2%。
全市投资50万元以上的施工项目1352个,比上年下降7.2%。
其中当年新开工项目1124个,本年投产项目1081个,新增固定资产245.37亿元。
全年房地产投资12.29亿元,比上年增长14.0%。
房屋施工面积186.98万平方米,房屋竣工面积51.34万平方米。
商品房销售面积34.03万平方米。
建成廉租房2040套、10.65万平方米。
其中新建2040套、10.65万平方米。
五、国内贸易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6%。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58.97亿元,增长21.2%;农村消费品零售额34.50亿元,增长16.9%。
分行业看,批发业14.79亿元,增长17.2%;零售业63.61亿元,增长19.2%;住宿业1.71亿元,增长23.8%;餐饮业11.96亿元,增长17.9%;其他1.40亿元,增长86.7%。
六、对外经济2010年,全市外贸出口创汇5611万美元,比上年下降 6.3%;实现出口供货总值122203万元,增长20.3%。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2010年全年货物运输量3265万吨,比上年增长7.6%,货物周转量310897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0.5%;旅客运输量8203万人,比上年增长1.1%,旅客周转量239708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2.6%。
2010年末全市汽车保有量达到124683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0814辆),其中营运车辆1832辆,非营运车辆106362辆。
邮政通信业全年完成业务总量1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6.4%。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78亿元,增长10.5%;电信业务总量5.24亿元,增长71.8%;移动通信业务总量6.55亿元,增长6.0%。
固定电话用户年末累计达到30万户;移动电话年末累计达到157万户,互联网用户年末达到9万户。
年末全市电话普及率达到74.01部/百人,每百人比上年增加7.3部。
2010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27亿元。
八、金融和保险2010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54.18亿元,比上年净增64.61亿元,增长22.3%。
其中储蓄存款余额233.30亿元,比上年净增34.17亿元,增长17.2%。
各项贷款余额139.97亿元,比上年减少24.66亿元,增长33.8%。
全年保费总收入50474万元,比上年下降0.2%。
其中,寿险保费收入38895万元,比上年增长10.5%,财险保费收入11579万元,比上年下降28.1%。
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62万元,比上年下降58.2%。
其中,寿险支付4302万元,比上年下降64.2%;财险支付4060万元,比上年下降 43.2%。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2010年,全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3023人,在校学生11300人,毕业2999人;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3867人,在校学生9860人,毕业1940人;普通高中招生23096人,在校学生64739人,毕业17340人。
适龄儿童入学率99.95%,13-15岁儿童初等教育普及率达到99.73%,小学学生巩固率达到99.81%。
全市大专以上高考录取人数15380人,比上年增加1461人,上升10.5%,录取率71.02%,比上年提高7.22个百分点。
2010年末,全市事业单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5684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785人。
全年共组织实施农业、工业、医疗卫生和社会公益事业等各类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260项,其中国列2项,省列26项,共投入科技经费1327万元。
评出市级科技进步奖55项,其中一等奖23项,二等奖32项。
2010年末,全市共有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9个,全年演出2550场(次),观众208.4万人次;年末共有公共图书馆9个,藏书58.41万册;博物馆9个,文物藏量2.94万件;综合性档案馆9个,馆藏各类档案资料52.45万卷(册)、照片1.85万张;文化站114个。
全市有线电视用户增加到87964户,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91.1%。
广播人口覆盖率达到89.6%。
全年《陇东报》出版365期,发行912.5万份。
2010年,全市举办县以上运动会54次,参加运动员2553人次。
在市级以上运动会上我市体育健儿共夺得99枚金牌,49枚银牌,34枚铜牌。
十、卫生2010年末,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480个,其中,医院27个,卫生院120个,妇幼保健院(站)9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9个,卫生监督所(中心)8个;年末实有医疗床位5750张,其中,医院3590张,卫生院1860张,妇幼保健院(站)180张。
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6540人,其中执业医师2124人,助理执业医师370人,注册护士1560人,药剂师(士)374人,技师(士)人,其他1822人。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2010年末全市单位从业人员92646人,比上年末增加748人,增长0.8%。
年内有7951名下岗失业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实现了再就业,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6%。
组织输转富余劳动力58.16万人,劳务总收入达到52.92亿元,增长44.6%。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453元,比上年增加1323元,增长11.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154元,比上年增加468元,增长17.4%。
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为35.5%,比上年降低0.7个百分点;农村为41.5%,比上年降低2.9个百分点。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4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72万人。
其中参保职工4.99万人,参保离退休人员1.49万人。
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29.71万人,增加4.11万人。
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5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5.14万人。
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7.90万人,增加0.15万人。
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3.26万人,增加0.65万人。
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7.77万人,增加0.3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