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交通运输)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精编
(2020年)(交通运输)关于关于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精编

(交通运输)关于关于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交通运输)关于关于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郑州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壹次会议于2008年10月31日通过,河南省第十壹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1月28日批准,2008年12月17日公布,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了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城市道路通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市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车辆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和城市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城市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发展改革、公安、规划、交通、建设、市政、环境保护等有关部门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交通影响评价,制定城市道路发展规划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年度计划。
第四条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市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规划、交通、建设、市政、环境保护、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安全生产监督等有关部门和区人民政府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第五条根据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聘用的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负责协助交通警察维护城市道路交通秩序,对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进行劝阻。
道路交通安全协管员应当经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六条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及其他组织,应当对本单位人员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建立且落实交通安全制度。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应当将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法制教育的内容。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等有关单位应当对社会公众进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普及交通安全知识,发布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广告。
新版精编2020年行政执法完整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山西省行政执法考核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专业技术组织及其有关人员对所实施的检验、检测、检疫结论承担()。
"A.技术责任B.行政责任C.经济责任D.法律责任参考答案:D2."对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的设备、设施、产品、物品的检验、检测、检疫,除()规定由行政机关实施的外,应当逐步由符合法定条件的专业技术组织实施。
"A.法律、行政法规B.法律、法规C.法律、法规、规章D.行政法规、规章参考答案:A3.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对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具有()、基础性、突破性的意义。
单选题A.整体性B.全局性C.总体性D.重要性参考答案:A4.各级政府要建立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体制。
单选题A.权力清晰B.公正文明C.科学合理D.权威高效参考答案:D5.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
单选题A.推进综合执法B.推进文明执法C.推进科学执法D.推进合理执法参考答案:A6.改革行政执法体制重点在()、工商质检、公共卫生、安全生产、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交通运输、城乡建设、海洋渔业、商务等领域内推行综合执法。
单选题A.食品药品安全B.食品安全C.药品安全D.农产品安全参考答案:A7.对现场检查、随机抽查、调查取证、证据保全、听证、行政强制、送达等容易引发争议的行政执法过程,要进行()。
单选题A.文字记录B.录音记录C.录像记录D.音像记录参考答案:D8.创新行政执法方式,强化()、装备在行政执法中的应用。
单选题A.科技B.网络C.信息D.器材参考答案:A9.()年年底前,各地区各部门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一次严格清理。
单选题A.2016B.2017C.2018D.2019参考答案:A10.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年年底前要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2020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中长久铁路网规划》中国高铁 20 规划图(附详细规划图) 2004年 1 月,国务院常务会议谈论经过了《中长久铁路网规划》,这是国务院同意的第一个行业规划,也是截止20 年我国铁路建设的宏图。
正是2004 年 1 月经过的这份纲领性文件,促使青藏铁路提早一年建成通车,指导全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加速成功实行,让大秦铁路打破世界重载运量极限,更推进京津城际铁路开通运营,开拓了中国高速铁路的新纪元。
2008 年 10 月 31 日,经国家同意,中长久铁路网调整规划正式宣布实行引。
新规划将进一步扩大路网规模,完美布局结构,提升运输质量,表现了原规划迅速扩大运输能力、迅速提升装备水平的要求。
规划方案国家《中长久铁路网规划》于2004 年经国务院审议经过,其发展目标为:到20 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 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 50%,运输能力满足公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主要技术装备达到或凑近国际先进水平。
到20 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0 万公里,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迅速客运通道,以及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3 个城际迅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 万公里以上。
规划指出,以扩大西部路网规模为主,形成西部铁路网骨架,完美中东部铁路网结构,提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适应能力。
规划建设新线约1.6万公里。
形成西北、西南进出境国际铁路通道,西北至华北新通道,西北至西南新通道,新疆至青海、西藏的便利通道,完美西部地区和东中部铁路网络。
铁路部门将以客运专线、沪汉蓉通道、杭甬深通道、煤炭运输通道的部分项目为要点,踊跃争取动工一批新项目。
计划新线铺轨859 公里,投产1680 公里;复线铺轨 290 公里,投产 140 公里;电气化投产 559 公里。
宁西线西合段、宁启线、粤海通道、胶新线、宝兰复线、朔黄线等16 个项目将建成。
2000-2020年我国交通发展政策

2000-2020年我国交通发展政策2000年至2020年,中国政府在交通领域采取了一系列发展政策,以推动交通运输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其中一些重要政策包括:- 2000年:发布《关于加快交通运输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运输结构、推进科技进步等政策措施。
- 2001年:实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 2004年:发布《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明确了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布局和建设目标,促进了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
- 2007年:实施《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了交通运输的一体化和协调发展。
- 2011年:发布《关于加快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的指导意见》,强调科技创新在交通运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交通科技的进步和应用。
- 2012年:实施《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加强了对公路的安全保护,提高了公路交通的安全水平。
- 2013年:发布《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进一步完善了国家公路网的布局和建设规划,推动了公路交通的发展。
- 2014年:发布《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进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交通运输的转型升级。
- 2016年:发布《关于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措施,推动了交通运输的绿色低碳发展。
- 2017年:发布《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
- 2019年:发布《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了建设交通强国的目标和任务,推动了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
-2020年:发布《关于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的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了优化货运市场环境、保障从业者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创新发展等政策措施,促进了道路货运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计划

交通运输领域高质量发展计划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促进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服务水平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和措施。
下面是一些所包含的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包括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方面,以提升交通运输网络的覆盖和连通性。
2. 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交通运输领域的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包括发展电动车辆、推广清洁能源驱动的交通工具、减少碳排放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提升服务水平:通过改善交通基础设施、提高交通安全水平、优化交通管理等手段,提升交通运输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提供更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
4. 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包括智能交通系统、电子支付、数据分析等,以提高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营效率。
5. 引导和规范市场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和规范交通运输市场的发展,促进竞争、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
效益。
6. 人才培养和技能提升:加强对交通运输领域人才的培养和技能提升,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7. 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际间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借鉴先进经验,推动共同发展。
这些内容可能因地区和国家而异,具体的高质量发展计划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结合长期发展目标和战略来确定。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

综合交通发展近期需把握的主要问 题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发展规模和建 设时机。
第一、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老路。 第二、要适应当期的运量需求。 第三、比较优势的发挥和组合效率。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
对交通基础设施发展规模的经济学分析
交通基础设施的寿命曲线
基本概念 中国的理论曲线 典型案例 经济结构对交通基础设施
l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 l 各专业由分交通方式的交通工程、交通管
理等专业学科的具体内容细分为若干专业 分支 l 缺乏综合的、系统的交通学科专业理论和 教材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
如何理解交通运输活动中经济学原理
l 经济社会与交通运输发展的关系
¡ 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次
l 交通经济学的基本构成 l 交通系统的经济评价
方式共同发展的综合运输阶段 。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
•交通运输的发展与创新
•
展交 通 运 输 发
•蒸
•汽车
飞机
等技
•铁
术
路
技 术
•铁路为主体
•公路为主体
••铁水路运 •民航 •管道
•大型
高速 装备
•综合运输体系
•公路
及管 理信
•铁路 •水运 •民航
息技
•管道
术
汽
机 技
•水运为主体
术
•创新的进程
¡ 制度创新 ¡ 科技进步 ¡ 运输效率 ¡ 社会责任(节能和减排) ¡ 经济效益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与政策
l 就交通经济而言,需要完善的支撑理论 ¡ 交通经济学理论
l 寻求交通与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之规律
¡ 供应链管理中的交通经济学
l 运输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60%左右
《交通运输标准制定、修订程序和要求》等15项交通运输行业标准(2020年第2批)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货物港口作业的安全评价。
JT/T 845—2012
2020-07-01
7
JT/T 888—2020
公共汽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汽车类型、等级划分及评定内容、规则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汽车,其中包括电动公共汽车(纯电动公共汽车和混合动力电动公共汽车)。本标准是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公共汽车评级的依据。无轨电车可参照采用。
本标准不适用于燃料电池电动公共汽车。
JT/T 888—2014
2020-07-01
8
JT/T 961—2020
交通运输行业反恐怖防范基本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反恐怖防范总体要求、管理要求、技术要求和应急预案与应对措施。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道路旅客运输、零担货物道路运输、危险货物道路运输、水路运输、港口营运和城市公共汽电车等的反恐怖防范工作。
本标准适用于露天作业的港口大型装卸机械,其他港口作业机械可参照使用。
JT/T 90—2008
2020-07-01
3
JT/T 200—2020
汽车客运站级别划分和建设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客运站类别、级别划分、等级车站站址选择、建设以及站级验收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与扩建汽车客运站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站级验收。
2020-07-01
11
JT/T 1305.2—2020
救捞系统信息数据元第2部分:救捞人员基础数据元
JT/T1305的本部分规定了救捞人员基础数据元的编制原则和分类、信息数据元及数据元值域代码集。
本部分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建立救捞人员相关数据库,以及有关信息系统所涉及的救捞人员数据的采集、交换与共享。
(2020年)(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精编

(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道路运输价格管理规定第壹章总则第壹条为规范道路运输价格管理,保护旅客、货主及其他消费者和道路运输运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道路运输价格管理以及道路运输运营者的价格行为,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国务院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制定全国道路运输价格管理政策,指导各地道路运输价格管理工作。
县级之上地方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之上价格管理工作。
第二章价格制定第四条道路班车客运主要实行政府指导价,竞争充分的线路可实行市场调节价,具体由当地县级之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本规定第八条规定的价格管理权限,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
农村道路客运实行政府定价。
加班车客运价格按照班车客运价格执行。
第五条定线旅游客运价格按照班车客运价格执行。
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客运实行市场调节价,由承托运双方根据里程、车型、车辆等级等商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非定线旅游客运、包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六条货物运输价格实行市场调节价。
第七条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实行政府定价。
第八条县级之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按照以下权限管理道路运输价格:(壹)省级人民政府价格、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运输价格,确定道路班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制定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的价格,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客运车型运价,且核定客运票价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基准价、浮动幅度或上限票价;(二)市、县人民政府负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道路客运价格,经省级人民政府授权,能够确定道路班车客运价格管理形式,制定国防战备、抢险救灾、紧急运输等政府指令性旅客、货物运输的价格,以及实行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的道路客运车型运价,且核定客运票价的政府定价、政府指导价基准价、浮动幅度或上限票价。
最新精编2020年行政执法完整考试题库358题(含答案)

2020年山西省行政执法考核题库358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各级政府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在法治轨道上开展工作,创新执法体制,完善执法程序,(),严格执法责任。
单选题A.推进综合执法B.推进文明执法C.推进科学执法D.推进合理执法参考答案:A2.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一般情况下()。
A.应当撤销B.可以撤销C.不予撤销D.不能撤销参考答案:A3.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要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干预,防止和克服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主义,防止和克服执法工作中的利益驱动,()。
单选题A.惩治执法腐败现象B.惩治选择执法现象C.惩治执法不公现象D.惩治执法不力现象参考答案:A4.建设高素质法治专门队伍要畅通立法、()、司法部门干部和人才相互之间以及与其他部门具备条件的干部和人才交流渠道。
单选题A.执法B.行政C.决策D.执行参考答案:A5.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制度。
单选题A.管理B.考核C.监督D.选任参考答案:A6.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加强行政执法()。
单选题A.管理B.考核C.监督D.保障参考答案:D7.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的目标之一是()、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建立健全。
单选题A.权责统一B.权责一致C.权责一体D.权责分离参考答案:A8.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完善执法(),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
单选题A.程序B.权力C.内容D.清单参考答案:A9.加强行政执法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共享,有条件的地方和部门()年年底前要建立统一的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完善网上执法办案及信息查询系统。
单选题A.2016B.2017C.2018D.2019参考答案:A10.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大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
单选题A.法治工作队伍B.法治专门队伍C.法治人才队伍D.法治业务队伍参考答案:A11.各级政府要建立权责统一、()的依法行政体制。
(2020年)(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资料用表说明精编

(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资料用表说明(交通运输)交通工程资料用表说明前言本次基本表格是按照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监理用表,参照江苏省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江苏省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基本表格及用表说明》(二OO壹年五月版),和《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71-98),且结合东方大道建设管理实际情况制订试行的。
制订过程中,着重按照“二级监理”新模式,对表格签认审批程序进行了调整,且根据以往工程管理经验和目前需要,补充了部分表格。
如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仍有部分内业资料无专用表格,可采用相关工程用表,但应征得驻地监理组的认可。
使用时,所有表格应激光打印(A4规格),内容文字手写(碳素墨水,蓝黑墨水或黑色签字笔)或激光打印,且应按表格要求的项目内容认真填写完整,做到内容真实、数据准确、签字完备。
在用表过程中,如发现表格中内容、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发布的有关标准、规范、施工招标文件有关条款及设计图纸的要求不壹致时,应以交通部发布的有关标准、规范及招标文件、设计图纸为准,且请将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通知东方大道项目部,以便重新修订时参考。
总目录一、监理文书签批程序 (1)二、承包人用表(编号A)………………………………………33三、监理工程师用表(编号B)…………………………………36四、道路工程质量检验单(编号C-1)…………………………55五、桥梁工程质量检验单(编号C-2)…………………………114六、交通工程设施项目质量检验单(编号C-3)………………158七、试验记录表(编号D) (169)八、财务支付月报表(编号E)…………………………………170九、质量检验评定用表(编号H)………………………………193苏州市吴中区东方大道壹级公路工程项目工程监理文书签批程序说明:1、承包人发出的文件主送驻地监理工程师。
2、表中符号:△-发件,○-审查,●-审批,⊙-报备,□-收件。
苏州市吴中区东方大道壹级公路工程项目工程监理文书签批程序说明:1、承包人发出的文件主送驻地监理工程师。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在中国的发展规划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先进、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以下是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公路建设规划中国交通发展规划中的公路建设规划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建设高速公路网络是交通发展的重点之一、中国计划到2024年将全国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5万公里以上,基本形成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经济发达区域的高速公路网络。
同时,还将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村交通条件。
二、铁路发展规划铁路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部分。
中国计划到2024年将铁路总里程扩充到15万公里以上。
高速铁路是铁路发展的重点,中国计划全面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提高运输速度和服务质量。
同时,还将加强城际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提高城市交通运输能力。
三、航空运输发展规划航空运输在中国交通发展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计划到2024年将建设一批大型国际枢纽机场和区域性机场,提高航空运输能力。
同时,还将加强机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航空运输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水路交通在中国交通发展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中国计划加强内河水运建设,提高内河运输能力。
同时,还将加强港口建设,提高港口的货运吞吐量和服务能力。
五、综合交通体系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内容。
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包括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一体化程度,加强各种交通方式的衔接和互联互通,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还将加强信息化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提高交通运输的智能化水平。
六、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交通运输安全是中国交通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计划加强对交通运输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完善交通运输安全制度和机制。
同时,还将加强交通运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
总之,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建设先进、高效、便捷和可持续发展的交通系统,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公路建设规划、铁路发展规划、航空运输发展规划、水路交通发展规划、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和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是中国交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2020

我国交通运输统计年鉴2020一、交通运输总体概况1.1 交通运输发展态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了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交通运输业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
2020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交通运输业面临了一定的挑战,但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行业的积极努力下,行业整体上呈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
1.2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国不断加大投入,不断完善各类交通设施。
高速公路、铁路、民航及水路等方面的建设都在不断推进,有效提高了交通运输的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
二、公路运输2.1 全国道路客货运输量2020年,全国道路客运总量为XXX亿人次,同比去年增长X.X;道路货运总量为XXX亿吨,同比去年增长X.X。
2.2 公路建设与改造2020年,全国新增高速公路XX.XX公里,总里程达到XXX.XX万公里。
公路改造和维护工程持续推进,提高了公路设施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
三、铁路运输3.1 铁路客运情况2020年,铁路客运总量为XXX亿人次,同比去年增长X.X。
3.2 铁路货运情况2020年,铁路货运总量为XXX亿吨,同比去年增长X.X。
3.3 高铁建设与运营我国高铁建设一直是世界瞩目的焦点,2020年,我国高铁运营总里程达到XXX.XX万公里,高铁运输量持续增长,提高了铁路运输的舒适性和速度。
四、民航运输4.1 航班量及客货运量2020年,全国共完成航班X.XX万架次,客运量为XXX亿人次,货运量为XXX万吨,同比去年分别下降X.X、X.X和X.X。
4.2 机场建设及航空安全2020年,新建和改造机场XX座,保障航空安全的设施和技术不断提升,为航空运输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五、水路运输5.1 内河客货运量2020年,全国内河客运量为XXX亿人次,货运量为XXX亿吨,同比去年分别下降X.X和X.X。
5.2 港口建设及水路安全实施江海联运战略,加快港口建设和改造,水路运输的安全性和通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中国的交通发展趋势

中国的交通发展趋势中国交通发展趋势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交通发展呈现出众多的趋势。
以下将从城市交通、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和水路交通等方面,具体叙述中国交通发展趋势。
城市交通方面,随着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
为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中国城市交通将朝着多元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首先,提升公共交通的发展水平是关键。
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地铁、轻轨、公交等公共交通的建设力度,提高运行速度和线网覆盖率,以吸引私家车用户转向公共交通。
其次,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通过智能交通系统,能够实现交通信号灯的智能控制、智能停车管理、交通拥堵实时监测等功能,提升交通管理水平。
此外,共享出行的模式也将继续推广,包括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和网约车等,以提高城市交通效率。
公路交通方面,中国公路规模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公路网的连通性和覆盖面迅速提高。
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交通运输网络的高速化和智能化水平。
首先,高速公路的发展将得到进一步推进。
政府将继续加大对高速公路的投资力度,提高高速公路的规模和质量,加强交通枢纽和出入口建设,提高公路通行能力。
其次,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将普及到公路交通领域,实现实时交通监测、智能路况预测等功能,提高公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此外,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的推广也将改变公路交通的未来形态。
铁路交通方面,中国铁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
中国的高铁网络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发达的高铁网络之一。
未来发展的趋势将主要集中在提高铁路运输的速度和质量。
首先,高铁的发展将继续扩大,城际高铁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进度也将加快。
其次,高铁技术的不断创新将加速推进,如磁悬浮列车、复合材料等新技术的应用,将使得高铁更加快速、安全和节能。
此外,国际间的铁路互联互通也将逐步推进,加强与亚洲、欧洲及其他地区国家的铁路合作。
航空交通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长,中国航空交通的发展势头迅猛。
(2020年)(交通运输)常宁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文本精编

(交通运输)常宁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文本(交通运输)常宁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文本常宁市公共交通专业规划文本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二零零七年十壹月目录第壹章总则2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2第三章规划目标3第四章公共交通需求预测4第五章公共交通发展规划7第六章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和运营调度10第七章客运出租车发展规划12第八章近期公共交通发展实施重点和投资估算12第九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13第十章附则14第壹章总则第1.01条为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导地位,构筑可持续发展的公共交通系统,支持常宁经济发展、构建和谐交通、改善人居环境、满足出行需求,促进城市交通体系的现代化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提升,特编制本规划。
第1.02条本规划是常宁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在规划范围内从事各有关规划、建设的壹切单位和个人,应执行本规划。
第1.03条规划年限和范围近期规划年限为2007-2010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11-2020年规划范围和常宁市总体规划的范围壹致,面积为20平方公里。
第1.04条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号】●《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国标GB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建设部标准CJJ15-87】●《城市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建标(1996)298号】●建设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建城(2004)38号】●《湖南省城市公共交通专业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常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报审稿)●常宁市城市道路和交通网络规划(2007)●常宁市交通发展“十壹五”规划●常宁市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调查数据●常宁市历年有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常宁市居民出行调查(2007)●常宁市客运出租汽车调查(2007)●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相关的其它辅助调查第二章规划指导思想及原则第2.01条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持和城市土地利用和综合交通系统相协调。
最新交通2023-2025十四五规划

最新交通2023-2025十四五规划1. 引言本文档旨在介绍2023-2025年交通发展的十四五规划。
该规划将为未来三年内中国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提供指导,旨在推动交通体系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满足人民群众的交通需求。
2. 总体目标- 实现全国范围内交通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和现代化升级。
- 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提高整体运输效率。
- 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 推动新能源交通工具的普及和应用。
- 促进交通与其他领域的融合发展,推动数字化和智能化交通建设。
3. 主要内容3.1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 推动提升农村公路和县域道路的通达性,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条件。
- 完善城市交通体系,提升公共交通网络覆盖率和便捷性。
3.2 交通运输服务改善- 提高运输效率,优化物流流程,降低运输成本。
- 推动多式联运发展,提供更多便捷的物流运输方式。
- 加强交通运输市场监管,促进公平竞争。
3.3 交通安全管理- 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 完善交通安全法规和规范,加强交通执法和监督。
- 推广智能交通系统,提升交通指挥调度能力。
3.4 新能源交通推广- 鼓励研发和推广新能源汽车、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辆。
- 建设更多的新能源充电设施,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质量。
- 推动新能源交通与可再生能源的融合应用。
3.5 数字化和智能化交通建设- 推进交通数据采集和处理技术的应用,提升交通信息化管理水平。
- 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供精准、高效的交通管理和服务。
- 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加快自动驾驶交通工具的发展。
4. 实施策略- 加强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
- 加大投资力度,提供资金保障支持交通发展。
- 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 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5. 预期效果-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明显提高。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40年 书籍

中国交通运输发展40年书籍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交通运输发展40年的书籍推荐:
1. 《中国交通运输40年发展史》- 编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
该书总结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过去40年的发展历程,概括
了各个交通运输领域的发展动态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城市交通等方面。
2. 《中国交通发展四十年述略》- 熊积成、何培标编著
这本书从发展历程、政策法规、改革开放等角度,详细介绍了中国交通运输领域在40年间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对行
业相关人士和学者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总结。
3. 《中国交通发展40年》- 罗阳编著
该书以中国交通运输领域的40年发展为线索,全面梳理和总
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交通运输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制度机制改革等方面的变化和成就。
同时,还对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做了展望。
4. 《中共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历程》- 交通运输部党委宣传理论
部编著
该书以中共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历程为主线,全面记录和总结了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在党的领导下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特别注重归纳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事件。
以上是一些关于中国交通运输发展40年的书籍推荐,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
中国交通的发展范文

中国交通的发展范文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国交通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从古代丝绸之路到现代高铁网络,中国交通的发展经历了漫长而辉煌的历程。
在中国古代,交通主要依靠陆路和水路。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与中东、印度和欧洲的重要贸易通道。
丝绸之路沿线还有其他的贸易路线,为当时的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
此外,运河也是中国古代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大运河是连接京杭大运河和长江的重要水路,极大地推动了各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中国交通事业的现代化起步较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交通基础设施严重落后,交通运输业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
首先,政府大力发展公路网和铁路网,并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在公路方面,中国公路总里程从1949年的无法计数,增长到2024年的超过500万公里,公路密度也大幅提升。
在铁路方面,中国铁路发展的速度更加迅猛。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铁路网络拥有者,铁路总里程超过13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超过3万公里。
近年来,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引起了世界的瞩目。
中国高铁的发展速度惊人,连接了全国各地,并刷新了许多世界纪录。
高铁的建设不仅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也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高铁的运营速度快、安全、舒适,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
根据2024年的数据,中国高铁年客运量达到30亿人次,运营线路总里程超过3万公里。
此外,中国还发展了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系统。
长江、黄河和珠江等大江大河成为中国内陆河运的主要通道,连接了全国各地。
内河航运为物流运输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还注重发展绿色交通。
电动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兴起,使得交通行业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鼓励和推动绿色交通的发展。
总体来说,中国交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现状及发展规划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行业和北斗系统都将迎来发展的
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目标是推动北斗系统成为交通运输行业时
空基准,实现北斗系统和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结合、共同发展。
平安 交通
绿色交通
智慧交通
综合 交通
组网完善
覆盖全球
性能提升
深度结合 共同发展
研究制定行业北斗系统应用规划
目前,交通运输部正在开展行业北斗系统应用专项规划编 制工作,在《指导意见》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各项任务,并 以2020年和2025年规划中期及远期工作目标。
参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
交通运输部参与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建设了一批北 斗增强基准站和行业高精度数据处理系统,为北斗增强系统 的组网建设提供了支持,为后续行业高精度位置服务相关建 设创造基础。
推动北斗国际化进程
中俄跨境运输
国际海事组织
中阿合作
2016年
2014年
2017年
三 下一步发展方向
行业北斗系统应用的关键时期
公路、铁路、水路、航空联运
高精度服务于交通基础设施的生命周期管理
基于北斗高精度为基础,绘制三维可视的交通基础设施设
计BIM(建筑信息模型)、为智慧施工、运营与养护提供生命
周期管理模式,促进公路交通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协调发
展,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效率,降低成本。
交通基础设施BIM模型
智慧施工
运营与养护
行业北斗系统应用相关工作
在部北斗系统应用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领导下,交通运输 部先后从政策标准、应用示范、国际合作等方面着手,推动北 斗系统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 。
制定政策、标准
开展应用示范
推动北斗国际化
政策指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中国交通发展
规划
(交通运输)中国交通发展
规划
中国交通发展规划
根据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交通部在组织各方面专家论证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实现现代化的三个发展阶段目标:第壹阶段从“瓶颈”制约、全面紧张走向“俩个明显”(即交通运输的紧张状况有明显缓解,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状况有明显改善),这个目标将于近期达到;第二个阶段从“俩个明显”到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个目标将在2020年左右达到;第三个阶段从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个目标将在下世纪中叶实现。
为实现我国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目标,其关键是:在2020年前后。
要努力完成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港站主枢纽和交通运输支持保障系统即“三主壹支持”系统的建设。
1.1.公路主骨架
公路主骨架是根据国家干线公路网规划(简称国道网,包括首都放射线、南北纵线和东西横线,见下表)且考虑其他相关因素确定的。
公路主骨架包括总长约3.5万公里、纵贯东西和横穿国境南北的“五纵七横”12条(见下表)主要由高等级公路组成的国道主干线,其贯通首都和直辖市及各省(自治区)省会城市,将人口在100万之上的所有特大城市和人口在50万之上大城市的93%连接在壹起,使贯通和连接的城市总数超过200个,覆盖的人口约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50%左右。
首都放射线
南北纵线
东西横线
“五纵”
“七横”
公路主骨架是全国公路网的主动脉,也是全国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加快“五纵七横”国家道路主干线系统建设,可使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城市间快速旅客和货物运输的需求,满足全国统壹开放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且加快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国道主干线按照规划的标准要求建成后,随着交通量的增长,安全保障、通讯信息和综合管理服务设施的逐步完善,车辆行驶速度能够比现有国道平均车速提高壹倍之上。
大中城市间、省际间和区域间将形成现代化的快速公路运输网络。
全国公路网的运营效率和效益将有很大的提高。
公路运输运距在400—500公里的能够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的能够当日到达。
“九五”后俩年,国道主干线的建设重点是基本贯通同江至三亚、北京至珠海、上海至成都、连云港至霍尔果斯,以及北京至沈阳、北京至上海、重庆至北海,即“俩纵俩横三个重要路段”;按照“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建设布局规划,逐步加大车流量大的国道主干线
和省内重点经济干线路段的建设;认真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加强国家定点扶贫县的公路建设,使每壹个国家定点扶贫县的商品产地(或集散地),有壹条经济路通往干线公路,在实现县乡通公路的基础上,使全国行政村的如90%通公路;建设长江、黄河上的江阴、南京、重庆、济南、及厦门海沧等跨江跨海大桥;起步建设公路主枢纽。
到下世纪前十年,继续加快建设“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完善配套相关服务和管理设施;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基本建成;同时改造其他干线,提高公路密度,改善布局。
力争在2010年左右全面建成“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系统。
东部沿海壹些省份的公路建设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公路通道初步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水平;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公路建设在普及和提高俩方面均有大的进展。
2.2.水运主通道
按照我国生产力布局和水资源“T”形分布的特点,重点建设贯通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海上运输大通道和主要通航河流的内河航道。
全国水运主通道总体布局规划是发展“俩纵三横”共5条水运主通道。
“俩纵”是沿海南北主通道,京航运河淮河主通道;“三横”是长江及其主要支流主通道,西江及其主要文流主通道,黑龙江松花江主通道。
除沿海南北主通道外,内河主通道由通航千吨级船队的四级航道组成,共20条河流,总长1.5万公里左右。
这些主通道连接了17个省会和中心城市,24个开放城市,5个经济特区。
水运主通道是国家级航道,是全国水运网的主骨架。
是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高等级的航运基础设施、先进的运输工具、完善的安全保障及后勤服务系统的综合体。
其主要功能是,提供通畅、高效、优质的运输条件,现代化的运输管理,舒适的运输环境和综合性的服务设施。
水运主通道建设,以提高航道等级、改善通航条件为重点,同时仍要使运输船舶及港口、水运工业、安全监督、通信导航等配套设施和之相适应,各环节同步建设,以形成综合运输能力。
“九五”后俩年,积极建设沿海南北高效水运主通道,逐步实施对长江口、珠江口深水航道的整治,重点建设长江干流、西江干流、京杭运河(济宁到杭州段)水运主通道;和长江三角洲航道网、珠江三角洲航道网,形成“壹纵俩横俩网”全线贯通的格局。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建设,将为上海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创造有利的条件。
内河航道的建设,要力争使三级之上内河航道通航里程达到8600公里之上;航道质量有所改善;内河航运的优势得以显现。
到2010年,全面建成和外贸运输和海上运输相适应的海上南北高效运输大通道。
内河航运,重点建设长江干线及其重要支流,进壹步完善珠江及京杭运河,初步形成以“壹纵三横”为主骨架,包括20条主要内河航道总长约1.5万公里的内河运输主通道,使之成为为沿江工业带经济发展服务的航运体系。
结合水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渠化航道,提高标准,改善航运条件。
3.3.港站主抠纽
重点建设在水运主通道、公路主骨架以及和铁路和航空干线交汇处的水运主枢纽港口、公路主枢纽站场。
这些港口和站场,是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客货集散中心和综合运输组织服务中心。
全国主枢纽港口的布局规划是发展43个主枢纽,其中沿海港口20个,内河港口23个,覆盖了沿海14个开放城市、4个经济特区、海南经济特区的省会以及水运主通道上全部省会城市和大中城市的66%。
“九五”后俩年,沿海主枢纽港口要加强能源、外贸和重要原材料运输所需要的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使规划中的沿海和内河主枢纽港有壹半左右建成,使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口布局有明显改善;沿海主枢纽港口码头专业化、大型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增大对国际航线船舶大型化的适应性。
2010年前,继续加强煤炭、集装箱、矿石、石油等能源和外贸货物运输所需的沿海和内河主枢纽港建设,形成较完善的、以水运为主的集装箱联合运输系统,既有集装箱枢纽港,又有干线港和支线港,且形成我国集装箱国际枢纽
港;建成现代化的以水运为中心的金属矿石、煤炭、石油、粮食等大宗能源、原材料联合运输系统;形成便捷的滚装运输和陆岛交通体系。
全国公路主枢纽站的布局规划是发展45个客货主枢纽站。
这45个公路主枢纽站覆盖了全国30个省会城市、人口在lOO万之上的特大城市的80.6%和工业产值在100亿元之上的城市的73.3%。
“九五”期间,起步建设公路主枢纽站。
到2010年,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站基本建成,且完善相应的软硬件配套服务和管理设施。
同时建设干线公路场站和支线公路站点,逐步形成以公路主枢纽站为中心、以干线公路站场和支线公路站点为支撑的多层次的公路运输站场体系,基本满足中长途旅客运输及集装箱和零担快件货物运输等的要求。
港站主枢纽按规划标准建成后,不仅主枢纽港站的吞吐能力和集疏运能力显着提高,而且所有主枢纽港站仍要具有运输组织、中转换装、装卸储存、多式联运、通信信息以及生产、运营、管理和生活辅助服务等项基本功能。
这对有效组织运输,压缩客货在港站滞留时间,减少中转环节,发展联合运输,培育和发展统壹开放、竞争有序的运输市场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4.4.交通支持保障系统
交通支持保障系统包括车辆船舶、安全监督、通信导航、救助打捞、公安消防、信息服务、交通教育、科技进步等部分。
在公路车辆方面,营运客车重点发展适应高速公路和干线长途运输需要的高速、安全、经济、舒适大中型高档客车、卧铺客车及适合农村使用的普通轻型客车和其他专用客车;营运货车大力发展重型车、汽车列车和轻型车,使重型车和汽车列车迅速成为干线长途运输和大宗货物运输的主力车型,且努力提高柴油车的比重;同时重视各种专用车和特种变形车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以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益。
在水运船舶方面,远洋船队以发展大型集装箱
船和散货船为重点;沿海船以建设大型、高效的能源运输船队为主,以配备适当的自卸船、滚装船、化学船为辅;内河以加强分节驳顶推船队建设为重点,适度发展江海直达和干支直达船舶。
水上客运,在客运量较大的中短途航线上,重点发展高速客船;在旅游资源丰富的中长途航线上,大力发展旅游船;在海湾、陆岛、海峡航线上发展旅客滚装船。
在安全监督、通信导航、救助打捞、公安消防、信息服务、交通教育、科技进步等方面,吞吐量在500万吨之上的沿海港口和沿海、内河主航道及其周围水域,建立起不同等级的船舶交通管理系统和完善的船舶报告系统、航行警告系统、搜巡救助系统和比较完善的航标导航系统。
建设完善海上遇险和安全系统及内河通信系统,形成较为完整的海上救助系统。
建设公路运输的通信枢纽和各级交换中心。
建设从初级到高级的专业配套、结构合理、多个层次、多种形式、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交通教育体系;大力抓好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和运输生产发展的研究开发项目以及软科学项目,促进科技成果向运输生产的转化,推进交通运输决策的科学化和基础设施、装备以及管理方法手段的朝代化。
上述规划设想实施后,我国交通支持保障系统的滞后状况将有大的改观。
随着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和港站主枢纽及交通支持保障系统建设任务的完成,我国公路!水路运输将基本达到畅通、安全、高效的目标,且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