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第1课时)》说课稿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第1课时)》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第1课时)》主要讲述了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对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新的,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调整。
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动手操作和实践,通过实际计算和解决问题来加深对连加连减的理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连加和连减的含义,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练习题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情境引入,例如“小猫买鱼”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连加和连减的问题。
2.新课导入:介绍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并通过例题讲解和示范计算方法。
3.练习与讲解:学生动手计算练习题,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引导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计算方法。
4.应用拓展:学生分组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超市购物”等,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2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课件PPT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探究新知
小军: 芳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探究新知
小军: 芳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探究新知
小军: 芳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探究新知
小军: 芳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探究新知
小军: 芳芳:
为什么只能从芳芳 的彩珠里拿2个给小 军?給4个会怎样?
大力有9枚邮票
(1)大力比明明少( 20)枚邮票。 (2)明明给大力(10)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
就同样多。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学以致用
18 + 35 53 只
53 26
鸡和鸭相差多少?
53 - 26 27 只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学以致用
多
少
25 - 17 8 盆
两边相差8盆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学习目标
1.能用不同方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 问题,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 有条理地表达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感受解决 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 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导入
按要求画 (1) 和
同样多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复习导入
按要求画
(2) 和 多一些
•••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1)》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并掌握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数数、识数的基本技能,对于生活中的数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际问题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培养观察、操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学会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两个数量相等概念的理解,以及如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总结提升”的教学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教学素材、学生活动材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猴分苹果”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小猴有10个苹果,要分给5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苹果?让学生认识到两个数量相等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系列实际问题,如“把5个橘子摆成和8个橘子一样多”,“把3个篮子里的球摆成和5个篮子里的球一样多”,让学生观察、思考,并用各种方法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如摆弄小球、小棒等,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找到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方法。
新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1.1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答:二(2)班比二(1)班少植4棵。 3 0
-26
4
学以致用
车上原来有67 人,到站后, 有25人先下车, 又有28人上车。 问:现在车上 有多少人?
25人
28人
67-25+28= 70(人)
答:现在车上有70人。
课堂小结
连加、连减、加减混 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你又有了什么新的 收获?
贴近教学 服务师生 方便老师
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
二年级 数学 上册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1 100以内的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掌握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方法,能 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运算。
2. 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培养初步的观察、 比较、分析能力,提高运算能力。
复习导入2
口算:
30+40+20= 90 17- 5+ 7= 19
14- 9- 2= 3
在计算连加、 连减、加减混合的 算式时,要按什么 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情境导入1
我折了19只。
我折了27只。
我折了26只。
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
19+27+26= ( )
想一想先算什么,再接着往下算。
探究新知1
3.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养成书写规范、 工整的良好习惯,感受学习的快乐。
复习导入1 竖式计算。
19+27= 46
19 +27
46
90-25= 65
90 -25
65
在用竖式 计算两位数加 减两位数时, 要注意什么?
注意点: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减法的意义,理解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对加减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难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进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猴子的水果店”,让学生初步感知加减法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呈现一系列加减法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如:小猴子有5个苹果,又摘了3个,现在有多少个苹果?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加减法计算,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4.巩固(10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算术接力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加减法计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出身边的加减法问题,进行解答。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练习一》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数的顺序,能够正确数数,以及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教材通过图片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数数、计算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100以内的数,能够进行简单的数数和加减法运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数的顺序还不够熟悉,对一些特殊情况下数的认识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帮助学生巩固数的认识,提高数的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数数、计算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数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2.教学难点:数的顺序的掌握,以及特殊情况下数的认识。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法。
通过创设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分组合作中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图片、动画和实际操作的教学PPT。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图片、卡片等教学素材,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学生活动: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有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通过提问,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100以内数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100以内数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数数。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数的顺序,以及特殊情况下数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卡片,卡片上有一些100以内的数。
学生需要按照数的顺序进行排列,排列好后,各小组进行展示。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连加连减》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连加连减》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连加和连减的意义,并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连加连减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不能正确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
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意义,掌握它们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能正确列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
2.难点: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正确运用连加或连减的运算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为载体,让学生感受连加和连减的意义。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熟练掌握连加和连减的运算方法。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连加和连减的实际例子。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供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使用。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如小卡片、小动物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连加和连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如公园里有多少人。
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这个问题需要进行连加运算。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连加或连减的算式。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一些连加或连减的实际问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生能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并能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加减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律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部分内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掌握其运算规律。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及其运算规律。
2.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解答。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实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和连减的概念和运算规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和教学素材。
2.准备学生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工具。
3.准备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连加和连减。
让学生初步了解连加和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连加和连减的运算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连加和连减的运算顺序,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计算练习,巩固对连加和连减的理解。
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互相检查和纠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对连加和连减的理解。
可以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连加和连减进行解答。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连加和连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完整word版)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应用题练习
应用题练习1 姓名:
1.王爷爷家养了32只母鸡和59只公鸡。
上周卖了42只鸡。
(1)一共养了多少只鸡?(2)现在还剩多少只鸡?
2. 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28人,经过某一站台时,下去了13人,又上来了17人。
现在这辆公
交车上有多少人?
3.小猫:我摘了12个苹果。
小兔:我摘了34个苹果。
小刺猬:我摘了30个苹果。
它们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4. 小红:我收集了65枚邮票。
小芳:我比小红少18枚。
小芳有多少枚邮票?
5 . 明明:我踢了45下。
佳佳:我比明明少踢16下。
军军:我比佳佳多踢18下。
(1)佳佳踢了几下?(2)军军踢了几下?
(1)小明比小红多跳多少下?(2)小军比小红多跳12下,小军跳了多少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分析一、教材分析关于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学生在第一册已经学过基本方法,对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顺序已经初步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知识的综合运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几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同样多、多些、少些等知识,初步会比较一些实物的多少等简单的比较两数大小的知识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会解答“求比一个数少(或多)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一方面加深学生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进一步学习根据加减法含义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为今后学习“求比一个数少(或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列竖式正确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比较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笔算和口算。
2、是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初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可以分为以下6课时:连加连减……………………………………………………1课时加减混合……………………………………………………1课时练习一………………………………………………………1课时同样多………………………………………………………1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1课时练习二………………………………………………………1课时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练习一》教案(学校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练习一》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第3课的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的运算练习。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进一步巩固加减法的运算规则,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采用丰富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规则,但对一些复杂情况的处理还不够熟练。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此外,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程度不同,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存在恐惧心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熟练地进行加减法运算,能正确处理一些复杂情况。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加减法运算的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加减法运算的规则和技巧。
2.难点:处理一些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加减法运算。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运算速度。
3.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加减法运算的实例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包括简单和复杂情况的题目。
3.教学奖品:准备一些小奖品,用于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加减法运算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讲述一个购物的故事,让学生计算购买物品的总价。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教师呈现一些复杂情况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共同解决复杂情况的加减法运算。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算一算。
二、填一填。
5 4+ 1 8( )- 4 1( ) 6 8- 4 7( )+ 7 6( ) 6 3+ 3 5( )- 1 7( ) 7 8- 3 9( )+ 5 5( ) 5 3+ 2 7( )- 9( )三、计算题。
1.算一算。
(8分)98-20= 9+40= 80-17= 36+30= 8+54= 44+8= 35+30+5= 80-9+10=2.列竖式计算。
(12分)58+27-12= 72-43+54= 25+36+17= 80-19-37= 53+28-39= 16+40-48=四、在里填上“>”“<”或“=”。
4118+22-20 91-8-6014 48-6-41036+36-1723 35-30+553 65-17+1065-7五、看图做题。
1.(1)给第一行添上( )个苹果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2)从第二行的苹果中拿走( )个就和第一行的同样多。
(3)从第二行中拿走( )个苹果给第一行,两行的数量就同样多。
2.(1)在横线上画,比少3个。
(2)在横线上画,比多3个。
六、看图列式计算。
七、解决问题。
1.争星比赛。
(1)小红得了多少颗星? (2)小军得了多少颗星?2.二年级开联欢会,一班有48人,二班有45人,礼堂里有80把椅子,还差多少把椅子?3.手工小组计划做90件手工艺品,上午做了31件,下午做了36件,还要再做多少件才能完成计划?4.育才小学组织植树活动。
下午植树的有多少人?第一单元测试卷答案一、25 40 46 63 71 80 68 45 18 9二、72 31 21 97 98 81 39 94 80 71三、1.78 49 63 66 62 52 70 812.73 83 78 24 42 8四、> > > > < =五、1.(1)4 (2)4 (3)22.画图略(1)8-3=5 (2)6+3=9六、45+20=65(只) 37-12=25(盆)七、1.(1)25+18=43(颗)(2)25+18-17=26(颗)2.48+45-80=13(把)3.90-31-36=23(件)4.25+36-18=43(人)第一单元测试卷(二)一、计算下面各题。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一单元第1课《连加、连减》。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但对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还不够熟悉。
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数感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连加、连减的概念,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连加、连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包括图片、动画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小物品,如苹果、小棍等,用于实际操作和演示。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连加、连减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实物演示,向学生介绍连加、连减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导他们发现连加、连减的规律。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使用教学道具进行连加、连减的计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检验自己对连加、连减的掌握程度。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 课件(共55张PPT)
看图,提取信息。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对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小华做了多少朵? 小英:11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 比小英少做3朵。 小英 小华
11 + 3 14 朵
小平做了多少朵? 小英:11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 比小英少做3朵。 小英 小平
11 - 3 8 朵
三人一共做了多少朵? 小英:11朵;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小平 比小英少做3朵。 小英 小华 小平
知识回顾
连加运算
归纳总结
首页
连加运算
19+27+26=72
19
+27
加号不 要忘记
46 +26
72
直接在计算结 果下面写第三 个数。
把前两个数相加,计算出结果后直接在和
的下面写第三个数,然后相加。
归纳总结
首页
计算连加时,按照从左到
右的顺序计算。竖式计算
时,列一个竖式比较简便。
知识回顾
连加运算
归纳总结
40+26+15=81 83-30-29= 24
4、
5、
第 1 单元 100 以 内 的 加 法 和 减 法(三) 第 3 课时 练 习 一
1、口算下面各题。 4+26= 30 35-7= 28
45-20= 25 68+9= 77
35+6= 41 70-8= 62
2、 22+28+34= 84
如何让两串彩珠同样多? 小军:8个;芳芳:12个。
小军 芳芳
芳芳给小军2个彩珠。
1、
6 6 3
2、看图填空。
7 7
7
2、看图填空。
20 10
3、
4、学校大门的左边摆了25盆花,右边摆 了17盆花。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 3 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课本第 5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 100 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题卡练习。
教学过程:
一、口算下面各题。 4 + 26 35 - 7 35 + 6 45 - 20 68 + 9 70 - 8
二、算出每条线上 3 个数的和,填在( )里。(出示 P5 第 3 题) 1、指名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
三、解决问题。(出示 P5 第 4、5 题) 1、学生认真读题。 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 4、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并指名板演。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8+9+5
7+3+6
19-6-7
17-9-5
2、用竖式计算
19+27
90-25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
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 19 只,小紫折了 27 只,小兰折了 26 只。
教学反思: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数量关系比较隐蔽,解答这类问题时, 借助“同样多”把这类问题转化成求总数(求剩余)的问题,再用加(减)法计算。 这种推理方法,逻辑性较强,但学生难以理解。这节课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策 略是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分解摆圆片的操作过程,把隐蔽的数量关系在物化活动 中外显出来,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表象,并以这种表象为基础,利用已有的知识, 直接确定计算方法。这种教学策略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便于学生理解计算方法。 给学生足够开放的空间,引导学生自己结合动手操作的经验,总结规律,既能提高 学生的概括能力、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交流中不断进步,在合作中整体提高。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运算法则(不进位加法)把相同位数对齐列竖式,依次个位与个位相加、十位与十位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加法运算法则(进位加法)把相同位数对齐列竖式,依次个位与个位相加,个位满“几”十就向十位进“几”,再把十位数上的数相加,相加时不能忘记从个位进的“几”,当十位满“几”十就向百位进“几”。
3、文字理解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运算法则(不退位减法)把相同位数对齐列竖式,依次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减法运算法则(退位减法)把相同位数对齐列竖式,依次个位与个位相减,十位与十位相减,个位不够减时,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
3、文字理解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差=被减数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1、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法则运算顺序遵从从左至右依次计算的规则,计算时分步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正常加法相同,依次个位与个位相加(减),十位与十位相加(减)。
四、解决问题1、把题目仔细读完、列横式、写单位(单位一般为题目中多少、几后面的字或词语)和括号、写答,最后在草稿纸上进行竖式计算验算答案。
2、求比一个数多几、一共有多少使用加法计算,求比一个数少几用减法计算(考试范围内的都是大数字减小数字)。
3、自己提问问题:什么和什么,一共多少?(一般使用加法)什么比什么多多少?(一般使用减法)什么比什么少多少?(一般使用减法)五、单元总结学生易错点容易忘记从个位开始依次计算;竖式计算时相同位数没有对齐;自己的字写的不规范导致自己认错计算错误;数字写的太大,把下一道题的数字挡住,认错数字导致算错;竖式计算完后忘记横式没有写得数,应用题生活常识积累少对题目不理解。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全册课件【新教材】
1.列竖式计算:
十
个
十
个
3 4 +5 8 9 2
笔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5 4 -2 6 2 8
相同数位( 对齐 ) 个位相加满十,向( 十位进一 ) 个位不够减,( 十位退 一 )
2.口算下列各题,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算的。
10+10+10= 30 6+4+5= 15 60-20-30= 10 16-8-4= 4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怎样笔算?笔算时注意什么?
复习:
1、列竖式计算。
36+28+17=
65-25-21=
2、口答。 (1)树上原来有10只小鸟,飞走了5只, 又飞来了3只,现在树上有多少只小鸟?
(2)小明有4枝铅笔,他又买来了6枝, 用了5枝,他现在有多少枝铅笔?
学习目标:
1、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运算 顺序以及方法。 2、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 运算式题。
3.故事书比连环画少10本。
故事书多 连环画多
根据条件,选择正确答案。
4.女生比男生多8人。
女生少 男生少
1、小华做了多少朵?
你知道小华要摆多少个吗?先动手摆一摆,再算一算。
小英摆的:
小华摆的:
小英摆的:
小平摆的:
11
11
1、小华摆了多少个?
想:比11多3
2、小平摆了多少个?
11+3=14(个)
56-18+9=47(辆)
答:现在停车场内有47辆汽车。
再见
加 减 混 合
一共 摘了 多少 个西 瓜?
第一组 28个
第二组 34个
第三组 23个
用竖式 计算
原题目: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原题目: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一章是《数与数的表示》。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数、数字和数的表示方法。
第一节是数的初步认识。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让学生认识到事物可以进行数量上的比较,并了解到数量上的变化和相等关系。
同时,学生也会研究到数的读法和写法。
第二节是数的扩大和缩小。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通过不同的物品数量进行比较,了解到数的增大和减小的概念,并学会使用“大于”、“小于”和“等于”的比较符号。
第三节是数的比较和排列。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会了使用“大小”进行比较,并进行数的排列。
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一对一对应”的概念。
第四节是数的加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研究了数的加法。
首先,学生通过物品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到加法是对数量的增加操作;然后,学生学会了使用加号“+”表示加法运算,并通过实例练巩固了所学知识。
第五节是数的减法。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研究了数的减法。
首先,学生通过物品进行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到减法是对数量的减少操作;然后,学生学会了使用减号“-”表示减法运算,并通过实例练巩固了所学知识。
第六节是数字1的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数字1的特点,学会了写数字1的写法,并通过实例练对数字1的认知进行巩固。
第七节是数字2的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数字2的特点,学会了写数字2的写法,并通过实例练对数字2的认知进行巩固。
第八节是数字3的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数字3的特点,学会了写数字3的写法,并通过实例练对数字3的认知进行巩固。
第九节是数字4的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数字4的特点,学会了写数字4的写法,并通过实例练对数字4的认知进行巩固。
第十节是数字5的认识。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认识到数字5的特点,学会了写数字5的写法,并通过实例练对数字5的认知进行巩固。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学生可以初步认识到数和数字的概念,并学会了基本的表示方法。
这为后续数学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习题
第一单元习题《加与减》一、直接写出得数:75-59= 24+38= 42-23= 52+23= 63-37= 96-59= 75+17= 54+37= 59+19= 55-47=二、用竖式计算:1、63-25= 15+15= 36+39= 35+25= 91-25= 82-39=2、32+49-17= 45+26+29= 85-37-28= 93-75+18= 69+10-36= 27+12-28= 67+27-37= 91-25+30= 75-36+10= 72-54+12= 65-39-15= 59+19-23=三、解决问题1、学校有15只白兔,37只黑兔。
(2)拿走了18只兔子,学校现在有多少只兔子?2、一辆公共汽车里有30人,到胜利街车站有17人下车。
(1)车上还剩多少人?(2)又上来19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3、大猴子摘了28个桃,小猴子摘了27个桃,两只猴子吃了19个桃,还剩下多少个桃?4、学校合唱团原来有36人,有17人毕业,又新加入9人,合唱团现在有多少人?5、文字题(1)70减去24,差是(),再减去27,得()(2)26加上53和是(),再减去39,得()(3)在73+18-25中,先算()法,在80-47+33中,先算()法(4)找规律,再()里填合适的数。
1、5,7,11,17,25,35,(),(),()。
2、32,44,35,47,38,50,41,53,(),()。
8、猜动物年龄(1)小熊说,我的年龄等于24加上36再减去26.小熊今年多少岁?(2)山羊说,26加上42再减去59,就是我的年龄。
山羊多少岁?9、实验小学足球队有42人。
有8名队员已经毕业了,新加入17人,现在足球队有多少人?二年级上册数学认识图形测试题一、按要求涂色。
上图是南山街街心花园示意图,请你先将四边形建筑涂成红色,五边形建筑涂成蓝色,六边形建筑涂成黄色,再在花坛右边的圆形处设计一个五边形的售报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一课时:连加、连减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难点:理解算理课前准备:情境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复习导入1、8+9+5 7+3+619-6-7 17-9-52、用竖式计算19+27 90-25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
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28+34+232、探索新知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出示试一试:90-25-28=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
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
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五、布置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
课后反思: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二课时:加减混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减混合运算难点:理解算理课前准备:情境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复习导入1、45+28+16 92-44-232、9+4-6 16-7+8二、学习新知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能根据这条信息来编一道题吗?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2、探索新知男生一共折了38只,女生一共折了42只,送给幼儿园33只,还剩多少只?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请学生试算,并请学生上台板演,可能会有出现书写格式的错误,由其他学生对其完成的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评价学生的方法。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出示试一试60-38+40=三、巩固练习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说是怎样口算的。
2、指名说一说想想做做第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
3、学生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4、5题。
集体评议。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五、作业P3:第1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练习一教学内容:练习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100以内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巩固估算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题卡练习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口算下面各题。
4+26 35-7 35+645-20 68+9 70-8二、算出每条线上3个数的和,填在()里。
1、指名说出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
3、指名回答并集体评议。
三、解决问题(第4题)1、学生认真读题。
2、指名回答,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3、集体回答,问题是什么?4、学生独立完成,并指名板演。
5、集体评议(注意答题格式)四、思考题思考:交换哪两筐,可以使两车运的苹果个数同样多?五、作业:P5:第2题。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26个24个28个26个22个30个第四课时: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
教学目标:1.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品变成“同样多”。
2.是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不一样多变成“同样多”的解题策略。
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课前准备:情境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我们班要拔河比赛,愿意参加吗?一队10人,二队6人,行吗?为什么?怎么样就公平了?2. 你们喜欢玩串珠吗?今天就来研究关于串珠的数学问题。
二、探究新知1. 出示例3,提问: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图中说的是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让两串彩珠同样多,有什么办法?)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2. 先用圆片摆一摆,再和同桌交流。
学生动手摆,教师巡视指导。
3. 汇报交流:三种方法。
第一种:小军再穿4个彩珠。
第二种:把芳芳穿的2个彩珠拿走4个。
第三种:拿出芳芳穿彩珠给小军2个。
4. 总结,加强对比:你有什么体会?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只要抓住两串相差4个,就能找到解决的方法了。
三、巩固练习1. 想想做做第1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空。
组织交流时着重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 想想做做第2题,第(1)幅图,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第(2)幅图,先出示直条图,让学生说一说如果让同时多,要先知道什么,但要引导比较,认识到应选择比较简单的方法。
3. 想想做做第3题4. 引导学生在头脑里把两个数量排一排,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订正。
5. 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
四、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五课时: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教学目标:1.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计算验算。
2.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感受计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和欲望,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领悟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方法。
课前准备:情境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复习旧知出示8个圆和5个三角形。
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吗?独立列式解答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4提问:你能知道什么数学信息?学生交流根据这些条件,可以求出哪些问题?2.指导学生解答:小华做了多少朵?用圆片摆出来, 第一排摆多少个圆片?3. 启发:对照刚才摆的过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式计算小华摆多少朵?11+3=14(朵)列式后解答后追问:算出的得数与摆出的结果一样吗?4. 尝试解答:小平做了多少朵?先用圆片摆一摆,小组合作,再计算讨论:第一排摆了多少?第二排怎么摆?5.明确:对应摆,最后空3个位置不摆。
三、练习巩固1.想想做做 第1题:学生动手画一画,再填空。
组织交流时着重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想想做做 第2题: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学生独立解答。
3.想想做做 第3题看清条件,问题,有困难的用学具摆摆。
强调:上下要对齐。
思考:算出的数会不会比32个少?为什么?4.想想做做 第4题:出示图后指名说这道题目是什么意思?求小灰兔拔了多少个,怎么求?独立完成。
汇报:你是怎么做的。
25+7=32(个)5.想想做做 第5题:学生独立做,集体讲评。
四、总结提升:今天你学到了什么知识?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六课时:练习二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1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用加减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感受“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过程和方法。
2、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教学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问题情境同学们,学过了“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你有什么想法呢?二|、自主探究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自己的收获和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想法。
组织学生交流。
同学们总结得真棒!接下来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怎么样?1. 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重点汇报第(3)的解题思路。
2. 练习二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解订正。
3. 练习二第4题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再组织学生交流汇报。
重点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4. 练习二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第(1)题,再根据题中的条件提出不同的问题,并尝试进行解答。
三、总结提升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和整理,你有什么收获呢?四、作业:练习二第1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第七课时:《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100以内加减法计算的认知结构,并能合理、灵活地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
2、提高学生归纳能力、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4、培养正确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100以内加减法知识的整理以及灵活运用。
课前准备:教学情境图教学设计二次备课及设计理念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1、猜测:你们想知道老师的年龄吗?现在老师告诉大家我的年龄和×××同学的年龄加起来是38,我几岁?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揭题:小朋友们用数学的知识算出了老师的年龄,真能干。
这其实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百以内的加减法,这个学期我们继续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
今天,我们一起来对本学期学的《100以内加减法》这一单元进行整理与复习,看看谁能更加牢固地掌握这一知识。
(板书:100以内加减法复习)二、系统梳理,形成网络1、我们先来看看小朋友们整理得怎么样?(预先发给每个学生一张需要对本单元知识进行整理的表格,要求每个学生早一天先各自独立地对本单元的知识作初步的整理和复习。
)2、全班整理完善表格,然后同桌交换一下表格,互相检查。
3、学生相互补充整理。
还有一条该怎么填?(随机而行)没关系,等一下我们肯定能找到。
三、分层练习,拓展提升我们已经对这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整理,下面老师要出几道题检查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大家你们有信心吗?(1) 基础性练习练习一:31+26 47+17 90-1157-18 64+17 79-281、估一估(估算时应注意什么呢?)先估后算这样比较快。
2、算一算(比比谁是计算小能手?)⑴你是怎么算的?⑵笔算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老师现在要变个小魔术了,看!这些算式就变成了什么?练习二:31+26-18= 47+17+17= 90-11-28=1、估一估2、算一算(二)综合性练习小朋友做得真棒,下面老师奖励带大家去儿童乐园玩一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