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_建议设立本科生导师负责制
本科生导师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度本科生导师制度一、导师制度的背景和意义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大学本科生数量不断增加,而高校教师人数相对较少,导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离。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高教育质量,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已成为高校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
二、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与权利1.指导学生的学业和科研工作:导师应该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并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
同时,导师还应该引领学生进行科研工作,并在论文写作、实验操作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
2.关心学生成长:除了在学术上给予指导外,导师还应该关心学生成长,在心理上进行咨询和辅导。
同时,也要积极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或者评选,为他们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3.维护本科生成长环境:作为学生的导师,他们还应该积极维护本科生成长环境。
比如,在课堂上要求学生遵守纪律,不得抄袭等。
4.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导师也应该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协助学校推进各项改革。
三、本科生导师的选拔与任命1.选拔条件:作为本科生导师,首先要求是一名高水平的教师。
其次,还要求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咨询能力。
2.任命程序:高校会根据不同专业领域的需要和学生数量来确定需要多少名导师。
然后,通过对教师资格、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评估,最终确定一批合格的本科生导师。
四、本科生导师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起有效沟通机制。
通过定期开展会议、座谈等活动,让导师和学生之间能够更好地交流。
2.保障导师权益: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需要保障导师的权益。
比如,给予他们一定的奖励和荣誉,以激发他们更好地履行职责。
3.加强评估和监督:为了确保制度能够正常实施,需要加强对导师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定期对导师进行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五、本科生导师制度的效果1.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
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随着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大学的学生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指导学业,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实行学业导师制。
学业导师制是指大学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专门的学业导师,负责对学生进行学业规划、选修课程、毕业论文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
下面,我们就对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学业导师制的工作原则1.全面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业规划,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2.积极引导学生参加各类学术、科研活动,为学生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3.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努力为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4.按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针对性地开展导师工作,注重因人而异。
二、学业导师的任务1.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提供合理的选课建议。
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优劣势、未来发展方向,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提供有益的选课建议,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程,使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
2.指导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和科研工作。
学业导师应指导和协调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和科研工作,帮助学生制定科研计划、提供科研方法和技巧、指导撰写科研论文,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建议,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创新精神。
3.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学业导师应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成长和发展,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业和生活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培养其心理健康,促进其个性发展,引导学生积极拓展社会经验,为其自我发展开创更广阔的空间。
4.积极开展师生沟通。
为了更好地实施学业导师制,学业导师和学生之间需要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
学业导师应定期与学生进行面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和建议,让学生感受到导师的关心和支持。
5.积极参与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
作为一名教师或研究人员,学业导师应该积极参与所在学科的建设和教学改革,及时推荐优秀学生参加各种学术、科研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机会,帮助学生更好地享受大学学习的独特魅力。
本科学生导师负责制工作条例(试行)
广州大学商学院本科学生导师负责制工作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实施本科学生导师负责制(简称本科生导师制)是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升办学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主导作用,有利于提高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利于促进师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是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真正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
第二条本科生导师是学院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科生导师是对学生在人格塑造、学风引导、专业辅导、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指导、咨询的教师,代表学院具体对一名或多名学生履行教育、管理、服务的职责。
第三条学院成立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教学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党委副书记担任;组员由各系、办主任及支部书记担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任由学工办主任兼任,具体负责全院本科学生导师的管理和考核等日常工作。
第四条本科生导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理想信念;忠于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本职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有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品格高尚、作风正派、办事公平;关心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第二章本科生导师工作职责第五条人格引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第六条学风引导。
以教风带学风,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严格学习纪律,督促学生学习,培育良好学风。
第七条学业指导。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和专业发展;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专长来选修专业课,制定学习计划,掌握学习方法,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定期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及成绩;引导学生考研,指导学生选择报考院校、专业、方向及复习备考;指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研训练,组织学生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指导学生做好专业实习、毕业设计,撰写毕业论文。
江苏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
江苏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方案为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作用,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一)实施学业导师制旨在充分发挥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使专业教师更加关注大学生的专业思想、文化学习、社会实践等各个教育环节,引导大学生更好地成人成才。
(二)实施学业导师制旨在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理念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得到贯彻落实,让学生在接受个性化的学业指导中有效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施学业导师制旨在探索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业导师的聘任条件(一)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关心学生成长成才。
(二)熟悉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熟悉专业的社会需求,熟悉学校的教育管理规定。
(三)拥有较高的专业水平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熟悉教学规律,学术造诣较高。
(四)须具备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以上学位(含在读)、或副处级以上职务。
三、学业导师的主要职责(一)做好学生的专业思想教育。
善于将复杂的专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知识深入浅出地解释给学生,帮助学生增强专业信心与兴趣。
(二)指导学生的专业学习。
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学科偏好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选择专业发展方向、制定中长期学习计划,指导学生社会实践、见习、实习,指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修读课程等。
(三)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能将自己主持或参与的课题介绍给学生,并把学有余力的学生吸纳到课题组中来。
鼓励并指导大学生参与科研立项、创新训练、学科竞赛等科技活动。
(四)关心和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
帮助学习出现问题的学生寻找学业症结,提出改进措施;对受到学业警告的学生给予帮助,制定课程重修计划,落实学业帮扶措施,避免学业终止。
(五)密切联系学生。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书桌上,思绪随着咖啡的香气飘散开来。
关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方案,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方案吧。
一、方案背景我们要明确本科生导师制的概念。
简单来说,就是为每位本科生配备一位导师,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提高综合素质。
在我国,这种制度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高校认可和推广。
二、实施方案1.导师选拔(1)专业素养:导师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能够为学生提供学术指导。
(2)责任心: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关心学生的成长,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
2.导师职责(1)学术指导:导师要关注学生的学术成长,为其提供学术建议,帮助学生解决学术问题。
(2)生活关怀:导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
(3)职业规划:导师要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提供实习、就业等方面的建议。
3.导师与学生互动(1)定期交流:导师与学生要定期进行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
(2)线上沟通: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导师与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线上沟通。
(3)实践活动:导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实施保障(1)政策支持:学校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导师积极参与本科生导师制。
(2)激励机制:对表现突出的导师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导师的工作积极性。
(3)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导师的工作效果进行评估。
三、方案效果预测1.学术成果:本科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学术成果会有明显提升。
2.综合素质: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4.职业规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对职业生涯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四、方案展望2.资源整合:学校将整合各类资源,为导师制提供更多的支持。
3.质量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4.社会认可:随着本科生导师制的推广,社会对这一制度的认可度将不断提高。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让我们共同为本科生导师制的推广和实施努力,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及优化研究
总第248期2013年7月(中)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248July 2013(B)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问题及优化研究季文君(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上海201701)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3)20-0001-03作者简介:季文君(1986-),女,山东临沭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因其“因材施教”的教育模式被世界教育界广泛认可。
从实施过程管理的角度,剖析了我国高校扩招背景下的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系列困境。
通过比较研究,总结了国际先进教育国家的做法,从完善制度、强化监管、优化指导方式、“班导生”的辅助机制四个方面给出了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管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困境对策Problems and Optimization Study in Implementing Un 原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Ji WenjunAbstract Due to the education mode of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of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it is widely recognized by the education all over the worl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mplementation process manage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s in implementing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China in the background of increasing college enroll-ment.Through comparison and research,the writer summarizesthe measures of advanced countries,and proposes coping strate-gies from four aspects.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dilemma;countermea-sure1引言导师制是一种起源于牛津大学的先进教育制度,因其在牛津大学的成功实施,而被世界教育界所广泛认可。
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
在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本文通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本科办学的制度和传统,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地球科学类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对我国高校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本科生导师制将成为我国本科生培养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探索与思考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我国部分高等院校在借鉴国外高校教育和管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在本科教育中培养出高素质人才的一种教育制度。
虽然本科生导师制度在国外已实行多年,然而,从我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本科生导师制的引入仍然是一个新课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因此,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的本科生导师制十分重要。
本文借鉴国外一流大学成熟的本科生培养模式,结合北京师范大学的校情和实施状况,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课题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抛砖引玉。
一、国外大学本科生培养的做法1、英国牛津大学牛津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其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加拿大散文家兼大学教授斯蒂芬,利考克两次访问牛津后,于1922年写了《我见之牛津》。
他在这篇散文中说道:“牛津的方法是陈旧的,它轻视科学,它的讲课很糟,它没有秩序,没有安排,没有制度”。
在描述了牛津落后和保守的一面后,他说道:“然而,它成功了。
无论我们喜欢与否,牛津给了学生某种东西,一种生活和一种思想方式。
”秘诀何在?利考克认为关键就在于导师的作用。
学生所知道的一切都是从导师那里或者不如说同导师一起学到的。
利考克说,牛津并不急功近利,不追求眼见得到的“效率”。
“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和环境。
一切他真正学到的东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靠他自己的智力积极活动,不是作为被动的听讲者而学到的。
为了进行这种积极活动,他真正最需要的是跟同伴们不断地密切接触。
”导师制在指导本科生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有益于他们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的培养,一代又一代的高质量人才的涌现,表明这种制度具有内在的合理性,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
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
大学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实施意见〔〕123号为进一步深化学分制改革,实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培养,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拟在原有本科生导师制和新生小班研讨课的基础上,实施本科生学业导师制。
现根据《大学本科生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等文件的要求,制定本意见。
一、组织领导(一)学校成立由分管教学工作的校领导担任组长,各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以及教务处、学生工作部(处)、团委、人事处、计划财务处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学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工作。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日常管理有关工作。
(二)各学院应从自身专业特点、师资力量、学生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学业导师制工作实施细则,切实抓好学业导师制工作的落实。
二、学业导师的选聘(一)学业导师采取教师自荐、学院指定相结合的办法,由学院确定导师名单,并报学校教务处备案。
(二)学业导师原则上由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担任,担任过本科生导师的教师、开设新生小班研讨课的教师可优先选聘为学业导师。
(三)学业导师指导学生人数由各学院自行确定,原则上每名导师每年级指导的学生不超过15人,导师与所指导学生的汇总名单应在学院网站公布。
三、学业导师的主要职责(一)帮助学生制定学业规划;(二)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三)指导学生的专业选择、课程选择;(四)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五)指导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参加社会实践、创业活动和其他课外活动,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
四、学业导师的考核与管理(一)学业导师的考核工作每年进行一次,考核办法由各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组织实施,考核办法与结果报教务处备案。
(二)学校按每名学生每年75元的标准划拨学业导师劳务补贴,每年年终统一核发到学院,由学院根据导师的考核情况发放。
(三)学院应建立学业导师工作档案,每学期应至少召开一次专题会议,针对学业导师工作通报相关信息、研究存在问题、交流工作经验。
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试行) 模版
大学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绩效,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根据《**大学学分制改革实施意见》,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导师”,是指针对实行学分制的本科学生,以其学业指导为核心,兼顾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生活、心理等方面指导的专兼职教育工作者。
第二章导师的任职条件和权责第三条导师的任职条件(一)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师德高尚,责任心强,为人正派,爱生敬业。
(二)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教学经验或管理经验丰富,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或管理水平及较强的科研能力。
(三)熟悉所指导学生所在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教学环节,熟悉学校有关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
(四)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含硕士)学历且具有一年以上的教学工作或管理工作经历。
(五)上一年度考核结果为称职及以上的辅导员和专任教师。
第四条导师的权责(一)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和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以及专业素养的培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知识结构优势,对学生选课、选师、选时、选择专业及专业方向以及学习方法、科学研究、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指导,当好学生的参谋。
(三)针对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特点进行指导。
对低年级学生重在帮助他们尽快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尽快融入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观和打牢专业基础;对高年级学生则重在培养专业素质和专业精神,为学生考研、出国留学、就业、创业提供的咨询、指导和帮助。
(四)与学生保持相对稳定的接触,每学期初与每学期末必须与学生见面。
采取集体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集体指导不少于两次,对每个学生的个别指导不少于一次。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管理规定
本科生学业导师制管理规定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加大本科生培养力度,配合学分制的推行,帮助学生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实行本科生学业导师制。
第一章宗旨第一条本科生学业导师制是我校教育工作的新的管理制度。
宗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教书育人,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推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大学生学业发展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二章职责第二条关心和帮助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及时指导、掌握学生的思想、心理和学习状况。
第三条负责为学生在大学学习期间提供有关学分制学习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帮助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制定学业修读计划。
第四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掌握大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缩短新生入学适应期。
第五条帮助学生了解所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制订课程学习计划和选择专业课程模块。
第六条协助实施素质拓展计划,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文化创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做好学生参加相关素质教育活动的认证。
第七条导师应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式,以个别辅导为主(每月每生辅导至少1次),每学期至少集中指导两次。
通过座谈讨论、专题讲座、个别谈话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解答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八条认真填写《学业导师工作手册》,适时反应学生情况;每学年末,导师应向所在单位提交工作总结。
第三章任职资格与聘用程序第九条任职资格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作风正派,治学严谨,为人师表,乐于奉献,能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熟悉并遵守学校的有关规章制度。
2.入职以来,在教学、工作考评中无不良记录。
学院“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
学院“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管理办法为配合学校“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改革,加强本科生导师工作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保证学校“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根据不同年级本科生特点,结合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及学校师资总量实际情况,实施“分类分级”本科生导师制,以学业指导和职业引领为指导重心,注重指导对象覆盖面上的点面结合,校级层面统一化要求与各二级学院个性化做法相适配。
面向一年级本科生实施全员学业导师(班导师)制,面向部分二、三、四年级本科生实施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导师制、就业创业导师制。
二、各类导师性质与工作目标(-)学业导师(班导师)性质与工作目标性质:学业导师(班导师)是指学校以行政班级为单位,在学生进校的第一学年,为每个班级配备1名帮助大一新生完成专业学习、实现个性化成长的学业指导教师。
目标:通过学业导师的个性化指导,加强学生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引导学生积极进取、刻苦求知、追求卓越,对学生的个人学业发展做到目标明确、及时规划,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积极性。
(二)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导师性质与工作目标性质: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导师是指学校为有意向参与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有报考研究生意向)的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配备的指导教师。
目标:通过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导师的个性化指导,提高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践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合作科研的意识。
(三)就业创业导师性质与工作目标性质:就业创业导师是指学校为没有配备科研创新和学术提升导师的本科二年级及以上学生,根据学生意愿配备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及职业能力发展等方面的指导教师。
目标:通过就业创业导师的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制定职业发展规划,明确个人发展目标;引导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顺利就业。
三、各类导师的任职条件基本条件: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热爱教育工作,热爱学生,工作责任心强,具有奉献精神,品行端正,为人师表。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为进一步促进学院本科生学风建设,加强学生专业认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社会竞争力,本着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的原则,现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办法。
一、本科生导师配备1、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热心学生指导工作。
2、本科生科研导师原则上由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担任。
3、每名导师指导学生数不超过6名,指导周期不超过3年。
4、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更换导师,如遇特殊情况,经学生本人申请或导师要求,经学院批准,可以更换导师。
二、本科生导师职责1、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积极向上的学习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2、本科生导师需与学生商议科研学习计划,明确学生参与科研工作的要求,激发学生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意识,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参与科学研究。
3、本科生导师应指导学生申报大学生科研立项,含莙政学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课外学术科研基金项目等科研项目,培养学生科研意识。
4、本科生导师应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激发学生专业潜能。
三、本科生导师的工作要求1、本科生导师在工作中应为人师表,注重言传身教。
2、本科生导师受聘后第一时间与学生面谈,了解被指导学生的情况,制定相应学习计划。
3、本科生导师可指定硕士研究生或博士研究生协助本科生的指导工作,原则上要求导师每学期与被指导学生面谈或集体指导至少2次。
四、时间进度安排1、本科生入学后第一学期以大学适应教育为主,适时安排实验及企业参观,加深专业认知。
2、本科生一年级下学期组织高年级或研究生介绍导师课题与实验室情况,初步确立选择意向。
3、根据大学一年级课程学习情况,第二学年开学初(9月)进行本科生导师双选,参与导师制同学进入实验室或课题组,开展学习及科研活动。
建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
建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的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摘要:我国本科教育于本世纪初引进本科生导师制度,旨在推行个性化教育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是,许多导师制工作流于形式,推行效果不佳。
本文通过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度的实施现状分析,认为高校在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度中确立的教学理念有待改观,学校对于导师的监管和激励措施有待完善,精选和培养本科生导师工作方面有待改进。
提出高校要瞄准学生个性化发展要求做好相关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本科生导师制引言在我国高校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度以前,导师只是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专利。
鉴于欧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优异效果,为了加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探究知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我国高校于2002年9月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先后在本科教育阶段引入本科生导师培养制教育模式,现如今本科生导师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然而,根据相关研究显示,高校扩招以后教学质量下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高校导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存在“走过场”的问题,[1]在培养学生个性化的方面,本科生导师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如何改进本科生导师制度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1 本科生导师制的目的导师制是导师对学生的学习、品德及生活等方面进行个别指导的一种教导制度。
[2]本科生导师制最早出现的是在英国牛津大学,导师在学生生活经济方面、道德、行为、学业上都给予帮助。
每周和同学见面,地点有在教室、宿舍甚至咖啡厅,氛围非常轻松和谐。
曾任牛津大学校长的柯林卢卡斯谈到他的导师时说:“他们所教授给我的,就是让我去思考,他们从不给我答案,他们会说你怎么认为? 我则说我不知道,然后他们说去读读这几本书,然后回来告诉我你怎么认为。
”[3]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在翻阅书籍,寻找答案的时候,就是在学习研究吸取知识的过程。
浙江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费巩对导师制的评价是“此种教法,重博览群书,不重捧住一本课本或几篇讲义;重思想见解,不重强记、呆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才培养
!"#$ $%&"’()*(&$) +,(’$*"-#
#摘
要 $ 本文阐述了设立本科生导师负责制的必要性及其构想 ! 介绍实施这一
制度的具体做法。
# 关键词 $ 本科生" 导师制 " 教学
(!**!)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热热闹闹中一晃而过,往往要到许多 年后,才开始悔不当初。 学校的职责是教书和育人,二者 密不可分,本科生导师应该兼此二 职。导师不仅应行使管理学生的职 责,还应该作为本专业主干课程教师 任教,同时与其他课程的授课教师保 持联系和沟通。 四、理论与实践环环相扣 农业院校的课程,理论必须付诸 实践才能体现其价值,所以理论课与 实践课的合理搭配便成了影响学习成 效的重要因素。以植物病理学专业为 例。目前各校对《普病》和《农病》 两门主干课程均已相当重视,但是仅 靠这两门课程尚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 能力。我们认为,应将“生产实习” 设为一门必修课程,分春秋两季进 行,以便学生对不同季节的主要病害 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普病》实习 应 与 《病 害 诊 断 》 合 二 为 一 , 成 为 《病害诊断和病原物鉴定》,作为必 修课来对待。本科生导师除担任《普 病》或《农病》课程的教学之外,还 应该讲授《病害诊断和病原物鉴 定》,或者带领学生进行生产实习, 这样理论和实践才能有机结合。学生 学习目标明确,师生之间相互了解, 方有助于教学相长。 专业理论课与实践课的合理搭 配,不仅应通过导师及任课教师来协 商,更应鼓励专业教师进行教学立项 研究,学校及各部门设立专项基金予 以资助,使课程设置逐渐完善。
!* 余名大学生,’ 年一任,负责他们 心灵的引导和提升、学习的点拨与传
授以及实践的参与和投入。 大学生导师不同于中小学的班主 任,他们应该明了青年的心理特点和 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特征,充分认识青 年人的内心世界中已经形成了对外部 世界和对自己两方面的认识,并在这 两方面建立了联系。青年人的思维常 常表现出较强的批判性,导师不应该 以此为忤逆,而应在师生互相接受的 前提下对学生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大学生导师也不同于研究生导师,研 究生与本科生虽然年龄相差不大,但 是他们对自己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要 求,对未来生活和工作有了定向性的 设想,同时在科研实践中认识到了自 然的力量和自我的不足,逐步学会了 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自然。而大多
心为桥柱,以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为桥 面。熟悉学生与熟悉教材相结合,教 师的积极性与学生的主动性相裨益, 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才能够起到事 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学生是教学的主 体,教材是教学的内容,这两者同等 重要。很多优秀的教师深明此理,尽 快地与教过的学生熟悉起来,记住他 们的名字。但是如果没有合理的教学 安排,这学期教这个班,下学期教那 个班,再下学期又是另外几个班,责 任心越强的老师越是会被折腾得精疲 力竭,反过来影响教学质量的进一步 提高。 对于教学与科研并重的高校专业 课教师来说,怎样才能既搞好教学, 又能腾出精力完成另一半的科研任务 呢?我们建议结合大学导师制,同时 汲取部分优秀中学的教学分配方式, 将课程一贯制改为导师负责制,即将 原来某门课程一直由某位老师负责的 排课方式改为某班学生专由导师负 责。导师负责制应建立在这样的基础 上:经过几年的教学积累,教师对本 专业各门课程均较熟悉。换句话说, 导师应有一定的任职资格,至少应负 责该班的一门主要理论课和一门主要 实践课。这样,导师既熟悉教材,又 熟悉学生,何愁不能事半功倍?导师 负责制亦可将主干课程由原来的大课 改为小课,班级与班级、导师与导师 之间自然有了比较和竞争,教学质量 便容易有所提高。 三、思想工作与教学紧密结合 现在高校的思想工作与教学工作 实行双轨制:搞政工的只管思想,做 教学的专管上课。虽说是分工明确, 各尽其能,却不利于对学生进行整体 管理和教育,使“言传”与“身教” 脱节,造成某些学生对政工教师阳奉 阴违、专业课教师对学生又不加理会 的奇怪现象。学生无所适从之余,干 脆我行我素,或者紧跟着一些不负责 任的媒体,一会儿追星,一会儿做生 意,好不热闹。四年大学生涯便在这
建 议 设 立 本 科 生 导 师 负 责 制
去年和今年, 我们分别担任了植 保学院三年级学生生产实习和二年级 《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实习的指导 任务,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实践基础 薄弱,在实习中无所适从。针对这种 情况,我们努力做好实习准备,带领 学生下地讲解病害知识,并请植物学 专家现场指导寄主植物的辨认方法。 但是,从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来看,实 习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推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随机
中国农业教育 双月刊 !""!# $
"#
现象不限于植保学院的毕业生,为 此,我们就农业院校本科生的培养形 成了一些认识,在此抛砖引玉。 一、建立本科生“导师制” 我国现行的中小学教育在贯彻教 学大纲、打牢知识基础方面完成得极 其出色,大多数学生从中受益良多。 毋庸讳言,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应 给予一定的自由空间,如在大学阶段 采用中学教育方式,效果未必很好; 但是一味任其发展,却易使学生浪费 青春,误入歧途。怎样才能既对学生 起到引导作用,又不让他们觉得处处 受制,难以施展呢? 我们的设想是,建立本科生导师 制。由一名具备资格的教师负责指导
)
!"
中国农业教育 双月刊
!""!# $
人才培养
!"#$% %&’#!()*(’%) 自 我 的 过 分 欣赏 和 对 社 会 的 过 分 苛 求。如何使他们认清青年的使命与责 任,在实践中增强适应社会、建设国 家、完善自我的能力,是本科生导师 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农业院校的本科生导师应将每一 名学生与本学科、本专业联系起来, 鼓励他们在学好专业知识技能的基础 上因人制宜地发展个性特长。本科生 导师应让学生有亲切感,使学生愿意 对自己说真话;不必整天与学生泡在 一 起 , 却 应 及时 掌 握 学 生 的 思 想 动 向,经常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 及时加以鼓励;对学生的批评不必太 多太滥,而应点到为止,切中要害, 发人深省。 二、改“课程一贯制”为“导师 负责制” 目前,本科教学对教师了解课程 的程度、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对授课内容的准确性、讲解的生动性 等方面要求明确,但是对教师熟悉学 生的程度却无一定的要求。据报道在 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一位小有名气 的教师在备课中花了很多工夫,做了 一 整 套 的 多 媒体 教 案 , 色 彩 鲜 艳 夺 目,音乐悦耳动听,不可谓不精彩。 但是学生却在课堂上传条子,上曰: “音乐加动画,一套又一套,愉悦了 我 的 眼 和 耳 ,内 心 里 怎 地 还 是 空 落 落?”。是教师的辛苦都付诸东流了 吗?是学生们心冷似铁吗?非也,虽 然多媒体教学手段有诸多方面亟待完 善,但是该法以其直观性和高密度的 信息传输性早已为大家所认同,只是 教师在辛勤备课时却忽略了对学生了 解的重要性。与如此丰富多彩的教案 设计相比较,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却显 得 相 形 见 绌 ,连 学 生 的 名 字 都 叫 不 出,这样的教学内容再精彩,也不过 是一场精彩的独角戏,与学生的心灵 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 所以,再好的教案也需要一座通 向学生心灵的桥梁—— — 以爱心和责任
$% 世纪英国 哲学家和思 想家约
翰・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指出: “教师的重大作用和技巧就在尽力使 得一切事情变得容易”。在教育愈来 愈趋向产业化的今天,更有必要摸索 出一些使完美的教学“变得容易”的 方法来,为农业院校培养本科生找到 可量化执行、可避免时间和精力浪费 的一整套科学方法和措施。
& 本文责编: 台且 ’
郭 坚 华 宋 从 凤
( 南 京 农 业 大 学 植 保 学 院 ! 江 苏 南 京 !)**+/
排课,教师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情况不 够了解,未及时针对情况取舍教材内 容;第二,在此之前教师对这些学生 从无接触,对学生知之甚少;第三, 学生虽然已经学过两门植物病理学主 干课程,却疏于实践,理论与实际难 以衔接。 由此我们想到,高校中随机排课 现象在目前纯属正常,大多数教师都 会遇到同样的问题,而很多人未必认 为这是一个“问题”。此外,农业院 校各门课程实践性都很强,理论与实 践脱节乃为大忌。我们担心学生走向 工作岗位之后将怎样面对来自农村和 农民的要求,怎样面对生产实践中发 生的种种现象。我们在淮安考察辣椒 大棚病害时,目睹本院 +/ 届一位毕 业生,工作很努力却不能凭借显微镜 区 分 辣 椒 细 菌性 青 枯 病 和 真 菌 性 疫 病;而另一位在园林部门工作多年的 本院毕业生,寄标本回校鉴定时提出 了一个本该在大学期间解决的问题— — — “怎样鉴定真菌性病害”?我们在 与其他课程教师的交流中发现,此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