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福建省福州四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考测生物试卷 含答案
2015—2016学年福州四中高三生物10月考测试卷第Ⅰ卷(共50分)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11-30题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化合物中含化学元素种类最少的一组是A。
抗体和糖蛋白B。
纤维素和脱氧核糖 C. 性激素和tRNA D. 质粒和呼吸酶2. 下列有关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B。
有些结构不同的蛋白质具有相似的功能C。
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分子都是蛋白质D。
只有蛋白质和DNA不可构成生物3. 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
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 B. 只要把DNA单链中的T换成U就是RNA了C. 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 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4。
下列叙述中,错误选项的个数是①豌豆叶肉细胞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2种、5种、8种。
②T2噬菌体中含有的核酸、碱基、核苷酸种类分别是2种、4种、4种.③由碱基A、G、T、C组成的核苷酸种类共有8种。
④ATP脱掉两个磷酸基团形成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⑤大花病毒、肺炎双球菌这两种病原体种均含有DNA聚合酶.A. 2个B. 3个C. 4个D. 5个5.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脂质不参与体液调节B。
胆固醇、磷脂等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C。
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 脂质比相同质量的多糖彻底氧化耗氧更少6。
下列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
糖类不参与免疫调节 B. 构成纤维素的单体的葡萄糖和果糖C. 乳糖可被小肠上皮细胞直接吸收D. 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7。
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 磷酸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
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不会发生变化C. 甘油是以主动运输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因为甘油是极性分子D. 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8。
福建省福州一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福建省福州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40题,其中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每道题仅有1个最佳选项.)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2.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D.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3.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光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B.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C.结构①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4.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5.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该多肽是()A.四肽 B.九肽 C.十肽 D.不能确定6.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A.光能→稳定的化学能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C.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7.如图是某种细菌内发生的生化反应,据此判断其新陈代谢类型是()A.自养厌氧型B.异养厌氧型C.自养需氧型D.异养需氧型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其间可能有细胞发生癌变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10.从显微镜下看到一个正在分裂的动物细胞,如图所示,则此动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染色体组数依次是()A.3,6,6,1 B.3,12,12,1 C.3,6,6,2 D.3,12,12,211.在光照最强的夏季的中午,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反而会降低.此时,细胞内C3、C5以及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A.增加、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增加C.减少、增加、减少 D.增加、减少、增加12.下列过程不属于主动运输的是()A.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B.海带细胞吸收碘C.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D.甲状腺细胞吸收碘13.表现型正常的双亲生有一色盲的孩子,其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是XXY,这是由于双亲之一在形成配子时出现了罕见的性染色体不分离现象所致,此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父方减Ⅰ中B.母方减Ⅰ中C.父方减Ⅱ中D.母方减Ⅱ中14.下列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的化合物是()A.B.C.D.C2H6O15.下列各项应用中,主要利用细胞呼吸原理的是()①贮存种子②提倡慢跑③稻田定期排水④糖渍、盐渍食品⑤用透气的消毒纱布包扎伤口.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16.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A.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用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B.用玻璃纸做成的透析袋装入高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清水中模拟生物膜的通透性C.不能用煮过的豆浆做蛋白质鉴定的材料,因为蛋白质已经变性D.甘蔗虽然含有较多的糖,但不适合做还原糖的鉴定17.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下列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措施中,与该原理无关的是()A.适时播种、套种B.施用有机肥料C.合理密植、间作D.及时松土18.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可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为Yr:yR:YR:yr=3:3:2:2,若该生物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体的概率是()A.6.25% B.13% C.25% D.26%19.下列四组生物中,结构最相似的是()A.草履虫、水绵、酵母菌 B.烟草、猪笼草、烟草花叶病毒C.念珠藻、颤藻、发菜D.小球藻、衣藻、蓝球藻20.观察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时,染色体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些变化的正确顺序是()①染色质缩短变粗成染色体②染色体变细伸长成染色质③组成染色体的DNA复制④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⑤着丝点分裂,染色体移向两极.A.③①④⑤②B.③④①⑤②C.①③④⑤②D.①④③⑤②21.如图为细胞膜的液态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指磷脂分子的尾部,具有疏水性B.c指磷脂分子的头部,具有亲水C.糖蛋白在细胞膜的内外侧均有分布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与b、d的种类和数量有关22.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在滤纸上彼此分离的原因是()A.色素提取液中的不同色素已经分层B.阳光的照射使各种色素彼此分开C.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力不同D.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23.“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从细胞学的角度分析,该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细胞核体积缩小B.细胞内水分减少C.酶的活性降低 D.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24.下列遗传系谱图中,能确定为常染色体遗传的是()A.B.C.D.25.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类②植物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糖类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糖类.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原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原26.下列图分别表示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时期,对图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B.甲、乙、丙三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1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D.该生物可能是低等植物27.癌症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引起细胞癌变的内在因素是()A.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B.致癌因子激活原癌基因C.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D.霉变或熏制食物中所含有的致癌物质28.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29.豌豆的高茎基因(D)与矮茎基因(d)的区别是()A.所包含的性状不同B.所含的遗传密码不同C.4种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D.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30.如图1所示的甲、乙、丙三个渗透装置中,三个漏斗颈的内径相等,漏斗内盛有浓度相同的蔗糖溶液,且漏斗内液面高度相同,漏斗口均封以半透膜,置于同一个水槽的清水中.三个渗透装置的半透膜的面积和所盛蔗糖溶液的体积不同,如下表所示图2中曲线1、2、3表示漏斗液面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则曲线1、2、3与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对应关系是()装置编号甲乙丙半透膜面积 S S蔗糖溶液体积 T T 2TA.1﹣丙;2﹣甲;3﹣乙B.1﹣乙;2﹣甲;3﹣丙C.1﹣甲;2﹣乙;3﹣丙D.1﹣丙;2﹣乙;3﹣甲31.据美国遗传学专家Mckusick教授收集统计,目前已经知道的遗传病有四千多种.如图是某家族的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可在人群中调查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B.该病可能为伴X显性遗传病C.若该病为血友病,则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号D.若该病为白化病,则1号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00%32.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性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B.C.D.33.某鲤鱼种群体色遗传有如下特征,用黑色鲤鱼(简称黑鲤)和红色鲤鱼(简称红鲤)杂交,F1皆表现为黑鲤,F1交配结果如表.取样地点 F2取样总数/条 F2性状的分离情况黑鲤/条红鲤/条黑鲤:红鲤1号池 1 699 1 592 107 14.88:12号池 1 546 1 450 96 15.10:1据此分析,若用F1(黑鲤)与红鲤测交,子代中不同性状的数量比是()A.1:1:1:1 B.3:1C.1:1 D.以上答案都不对34.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物质a可以表示麦芽糖,不能表示乳糖B.图甲中物质b能降低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催化本质与无机催化剂相同C.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温度①>②>③D.若图乙中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酶浓度①>②>③35.有一瓶混合酵母菌和葡萄糖的培养液,当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C2H5OH和CO2的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氧浓度(%) a b c d产生CO2的量 9mol 12.5mol 15mol 30mol产生酒精的量 9mol 6.5mol 6mol 0molA.氧浓度为b时,经有氧呼吸产生的CO2为6molB.a值应当为0C.氧浓度为c时,有50%的葡萄糖用于酒精发酵D.d浓度时只进行有氧呼吸36.如图表示某动物体细胞(含4条染色体)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f的变化方向有两种可能,一种如图,另一种将分化形成各种组织B.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的时期是a、b、dC.细胞周期的长短主要受温度影响D.从b到b是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37.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5klx、10klx(klx是光强单位)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图所示.对以上结果分析正确的是,该叶片()A.20℃下的呼吸速率是10℃下的4倍B.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3mgC.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D.在20℃、10klx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6mg38.某研究小组将油料种子置于温度、水分(蒸馏水)、通气等条件适宜的黑暗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查萌发种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结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渐减少,到第11d 时减少了90%,干重变化如图.开始实验的一周中,导致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A.碳B.氢C.氧D.氮39.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成熟的植物细胞才可以通过渗透作用吸水,而动物细胞则不能B.给黑暗中的植物浇灌含18O的水,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物质是二氧化碳C.人由30℃的环境走进10℃的环境后,排尿量会增加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上升,利于越冬40.图甲是某种细胞结构的模式图,图乙是图甲的局部放大,该图可能是()A.菠菜叶肉细胞 B.洋葱鳞片叶细胞C.蓝藻细胞 D.人乳腺细胞二、简答题(3大题,每空2分,共50分)41.为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见下表:试管底物和试剂实验条件1 1cm3瘦肉块+4mL蒸馏水37℃水浴2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37℃水浴;pH=83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①4 1cm3瘦肉块+4mL胃蛋白酶0℃水浴;pH=1.5(1)请完成实验设计:①应为.3、4号试管为一组对照实验,请为该组实验拟定一个课题名称.(3)本实验的因变量可能通过观察来确定.(4)在2、3号试管所研究的问题中,温度属于变量.42.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分析作答:(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用字母和箭头连接(装置可重复使用).有氧条件下的装置连接;无氧条件下的装置连接.②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代替,预测代替后最可能出现的现象是.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序号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结论装置Ⅱ 装置Ⅲ1 a 不动只进行有氧呼吸2 不动 b 只进行无氧呼吸3 c d 既进行有氧呼吸,有进行无氧呼吸③若用装置Ⅱ、Ⅲ同时开展实验,发现一段时间中,装置Ⅱ液滴移动3格刻度后停止不动,装置Ⅲ的液滴移动了6格刻度,则这段时间装置Ⅱ中酵母菌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比例是.43.分析有关遗传病的资料,回答问题.如图1为某家族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分别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A/a 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B/b控制.(1)Ⅲ﹣14的X染色体来自于第1代中的.甲病的致病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性遗传病.(3)若Ⅲ﹣14与一个和图2中Ⅲ﹣15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女子结婚,他们的后代患甲病的概率是.(4)假定Ⅲ﹣11与Ⅲ﹣15结婚,若a卵与e精子受精,发育出的Ⅳ﹣16患两种病,其基因型是.若a卵与b精子受精,则发育出Ⅳ﹣17的基因型是,表现型是.若Ⅳ﹣17与一个双亲正常,但兄弟姐妹中有甲病患者的正常人结婚,其后代不患病的概率是.(5)采取措施,可估计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并提出预防措施.福建省福州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40题,其中1-30每题1分,31-40每题2分,共50分.每道题仅有1个最佳选项.)1.科学家常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材料研究细胞膜的组成,是因为()A.哺乳动物红细胞在水中易涨破B.此类细胞容易得到C.此类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易观察D.此类细胞内无核膜,线粒体膜等结构【考点】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分析】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作实验材料的原因:(1)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但省去了去除细胞壁的麻烦,而且无细胞壁的支持、保护,细胞易吸水涨破.哺乳动物和人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易用离心分离法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解答】解: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具膜结构的细胞器,即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的干扰,这样易得到不掺杂细胞内膜系统的纯净的细胞膜.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方法,要求考生识记制备细胞膜实验的原理、实验材料的选择、实验采用的方法,能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2.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蓝藻细胞中的线粒体、叶绿体分别通过有氧呼吸、光合作用产生ATPB.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C.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D.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考点】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分析】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而且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2、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其中A代表腺苷,P代表磷酸基团,~代表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易断裂,释放大量的能量,供给各项生命活动,所以ATP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3、ATP与ADP的相互转化的反应式为:ATP ADP+Pi+能量.【解答】解:A、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不含线粒体和叶绿体,A错误;B、ATP和ADP是两种不同的物质,B错误;C、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故ATP中存在2个高能磷酸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释放其中的能量,C正确;D、生物体内ATP的含量很少,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识记ATP的化学组成及特点;掌握ATP和ADP相互转化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光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B.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C.结构①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分析】分析题图:题图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结构,其中①是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②是中心体,与细胞有丝分裂有关;③是高尔基体,在动植物细胞中的功能不同,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④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解答】解:A、图中②③④属于亚显微结构,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A错误;B、核糖体普遍存在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是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正确;C、图中的结构①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只能将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直接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C错误;D、图示细胞含有中心体,且为高等生物细胞,故属于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高尔基体的功能是与分泌物的分泌有关,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识记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4.下列关于显微镜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本染色较深,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装片C.若转换高倍镜观察,需要先升高镜筒以免损坏镜头D.转换高倍镜之前,应将所观察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考点】细胞观察实验.【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先梳理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分析判断.【解答】解:A、如果标本染色较深,需要较强的光线观察,因此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A 正确;B、若物象位于视野右上方,标本位于左下方,因此如果让物象移至视野中央,标本应向右上方移动,B正确;C、转换高倍物镜时,不能升高镜筒,应该直接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C错误;D、在转换高倍镜之前,应该将要观察的物象移至视野中央,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对于光学显微镜使用方法的掌握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某细菌能产生一种“毒性肽”,其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将它彻底水解后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甘氨酸(C2H5NO2)、丙氨酸(C3H7NO2)、苯丙氨酸(C9H11NO2)、谷氨酸(C5H9NO4),则该多肽是()A.四肽 B.九肽 C.十肽 D.不能确定【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分子简式是C2H4O2NR;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一个氨基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可知:该“毒性肽”的分子式是C55H70O19N10,组成该肽链的氨基酸是甘氨酸(C2H5O2N),丙氨酸(C3H7O2N),苯丙氨酸(C9H11O2N),谷氨酸(C5H9O4N),都只含有一个N原子,因此则参与该“毒性肽”合成的氨基酸分子数为10个.由10个氨基酸脱去9分子水形成的十肽化合物.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元素守恒进行简单计算.6.光合作用过程中能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完成的能量转换过程是()A.光能→稳定的化学能B.光能→活跃的化学能C.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D.光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主要方式水的光解,生成氧气、和ATP,同时光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中;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主要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两个过程,暗反应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解答】解: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其中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该生物膜上有色素,能够发生水的光解,并能合成ATP,即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能将光能转化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如图是某种细菌内发生的生化反应,据此判断其新陈代谢类型是()A.自养厌氧型B.异养厌氧型C.自养需氧型D.异养需氧型【考点】化能合成作用.【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化能合成作用的题目,根据题干判断出铁细菌的代谢类型,对选项直接判断.【解答】解:据题干可知,铁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将FeSO4氧化为Fe2(SO4)3,并利用这一过程所放出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故铁细菌为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故同化作用属于自养型,又该过程需氧气,故异化作用为需氧型.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生物的代谢类型,意在考查学生对常见生物代谢类型的判断,试题难度一般.8.下列关于细胞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各种细胞的遗传物质有所差异导致细胞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B.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C.细胞分裂存在于个体发育整个生命过程中,细胞分化仅发生于胚胎发育阶段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总是同步进行的,其间可能有细胞发生癌变【考点】细胞的分化;个体衰老与细胞衰老的关系;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分析】本题是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的考查,梳理细胞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衰老与细胞的凋亡与癌变的相关知识,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表达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B、细胞分裂使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系统,细胞的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的发育、细胞的更新和病原体的清除有重要作用,因此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的分裂、分化和凋亡对于生物体都具有积极意义,B正确;C、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存在于个体发育的整个生命过程中,C错误;D、多细胞生物体细胞的衰老与机体的衰老并不是一回事,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细胞分化的实质,细胞衰老与个体衰老的关系,对于细胞分化和意义的实质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9.细胞膜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细胞膜的糖被在细胞间具有识别作用B.细胞膜对膜两侧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C.细胞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D.载体蛋白是镶在细胞膜内外表面的蛋白质【考点】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膜的功能.【分析】本题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功能特点的考查.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细胞膜外面的糖蛋白具有重要功能.【解答】解:A、细胞膜上的糖蛋白质(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作用密切相关,A正确;B、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B正确;C、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蛋白质的种类、数目不同其功能的复杂程度不同,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功能有差异,膜内外两侧结合的蛋白质种类有差异,C正确.。
【解析】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的末速度一定比乙的大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6~8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4~6min内,深潜器匀速下降C.3~4min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D.6~1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3.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mg B.C.D.4.如图所示,重物G用轻绳悬于O点,被轻绳OA、OB拉住,现保持O点及OA绳位置不变,缓缓将OB绳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在转动过程中OA、OB绳中的张力变化情况是( )A.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一直变小B.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C.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一直变大D.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5.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A.B.C.D.7.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 )A.B.C.D.8.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本次任务飞船在轨飞行15天.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要使“神舟十号”飞船追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则(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只能从“天宫一号”同一高度的轨道上加速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9.如图所示,用皮带输送机将质量为M的物块向上传送,两者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带传送的速度越大,F f越大B.皮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 f越大C.皮带速度恒定,物块质量越大,F f越大D.F f的方向一定与皮带速度方向相同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11.如图所示,物体m通过定滑轮牵引另一水平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12.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乙所示,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B.在1﹣2 s内,外力F大小不变C.在1﹣2 s内,外力F方向向右D.在2﹣3 s内,外力F方向向左13.如图所示,让物体分别同时从竖直圆上的P1、P2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沿光滑的弦轨道P1A、P2A滑到A处,P1A、P2A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分别为θ1、θ2.则( )A.物体沿P1A、P2A下滑加速度之比为sinθ1:sinθ2B.物体沿P1A、P2A下滑到A处的速度之比为cosθ1:cosθ2C.物体沿P1A、P2A下滑的时间之比为1:1D.两物体质量相同,则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之比为cosθ1:cosθ2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4.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四组数据.(1)F/N实验中使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2)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线;(3)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__________(4)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如图(b)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不变”)15.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①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具体操作为:取下__________,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后,小车能沿木板做__________运动.②某次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在图2坐标图中描点并作出图线,从图线求得合外力大小为__________N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a/m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需写出规范的解题步骤)16.一物体在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最初3s和最后3s内所通过的位移分别为16.5m和4.5m,求:(1)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加速度的大小,(2)物体在冰面上滑行的总时间和总路程.17.如图所示,斜面倾角为45°,从斜面上方A点处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在B点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经过一段时间在C点再次与斜面碰撞.已知AB两点的高度差为h,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空气阻力.求:(1)小球在AB段运动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P;(2)小球落到C点时速度的大小.18.如图所示,物块A、B用一轻绳相连,A放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B竖直悬挂并保持静止,连接A与滑轮的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物块A的质量m A=20kg,物块与斜面间的摩擦因数=0.5,求物块B的质量m B的取值范围.(sin37°=0.60,cos37°=0.80)19.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固定斜面上,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一端系在小车的前端,另一端被坐在小车上的人拉住.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小车的质量为10kg,绳及滑轮的质量、滑轮与绳间的摩擦均不计,斜面对小车间的摩擦阻力为人和小车总重力的0.1倍,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280N的力拉绳时,试求(斜面足够长):(1)人与车一起向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人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3)某时刻人和车沿斜面向上的速度为3m/s,此时人松手,则人和车一起滑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多少?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第一次联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则在某一段时间内( )A.甲的位移一定比乙的大B.甲的平均速度一定比乙的大C.甲的速度变化一定比乙的大D.甲的末速度一定比乙的大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要正确解答本题必须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x=,△v=a△t,x=v0+at.并且抓住关键条件:相同时间,据此可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A、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x=,已知甲物体的加速度大于乙物体的加速度,但是不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所以在某一段时间内位移关系无法比较,故A错误;B、根据平均速度v=得甲、乙两物体平均速度无法比较,故B错误;C、根据△v=a△t,所以一段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故C正确.D、知道甲、乙两物体的初速度大小关系,根据x=v0+at得任意时刻的速度无法比较,故D 错误.故选:C.点评:对于运动学公式要全面理解,要明确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公式适用条件等,不可片面的从某一角度理解.2.我国“蛟龙号”深潜器在某次实验时,内部显示屏上显示了从水面开始下潜到返回水面过程中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6~8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最大B.4~6min内,深潜器匀速下降C.3~4min内,潜水员处于超重状态D.6~10min内,深潜器的加速度不变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要明确v﹣t图象的物理意义:其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解答:解:A、v﹣t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0﹣1min内和3﹣4min内加速度最大,故A 错误;B、v﹣t图象和横坐标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大小,0﹣4min内位移大小为:h=×(120+240)×2m=360m4﹣6min内静止不动,故B错误;C、3﹣4min内,减速下降,加速度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D、8min前后,深潜器的加速度方向是不同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对应v﹣t图象题目一定明确坐标轴、斜率、面积的含义,难度适中.3.体育器材室里,篮球摆放在图示的球架上.已知球架的宽度为d,每只篮球的质量为m、直径为D,不计球与球架之间摩擦,则每只篮球对一侧球架的压力大小为( )A.mg B.C.D.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几何知识求出相关的角度,由平衡条件求解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即可得到篮球对球架的压力.解答:解:以任意一只篮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设球架对篮球的支持力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由几何知识得:cosα==根据平衡条件得:2Ncosα=mg解得:N=则得篮球对球架的压力大小为:N′=N=.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要通过画出力图,正确运用几何知识求出N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根据平衡条件进行求解.4.如图所示,重物G用轻绳悬于O点,被轻绳OA、OB拉住,现保持O点及OA绳位置不变,缓缓将OB绳由水平方向向上转动,在转动过程中OA、OB绳中的张力变化情况是( )A.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一直变小B.OA绳张力一直变大,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C.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一直变大D.OA绳张力一直变小,OB绳张力先变小后变大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作出两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分析两绳所受拉力大小变化情况.解答:解: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根据平衡条件得知,绳OA的拉力F OA 与绳OB的拉力F OB的合力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出三个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则由几何知识得知,F OA始终变小,F OB先减小后增大.故选:D.点评:本题采用图解法分析动态平衡问题,作出力图是基础,运用几何知识分析力的变化是关键.5.如图所示的位移(s)﹣时间(t)图象和速度(v)﹣时间(t)图象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图线1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至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s﹣t图线与v﹣t图线只能描述直线运动;s﹣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斜率的正和负分别表示物体沿正方向和负方向运动.v﹣t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通过的位移.解答:解:A、无论速度时间图象还是位移时间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正确.B、在s﹣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在t1时刻图线1的斜率大于图线2的斜率,故v1>v2.故B正确.C、在v﹣t图线中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物体发生的位移.故在0﹣t3时间内4围成的面积大于3围成的面积,故3的平均速度小于4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D、s﹣t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而t2时刻之前物体的运动沿正方向,t2时刻之后物体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从0﹣t5这段时间内速度始终为正,故t4时刻没有反向运动;故D错误.答案:AB.点评:对于v﹣t图线和s﹣t图线的基本的特点、功能一定要熟悉,这是我们解决这类问题的金钥匙,在学习中要多多积累.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θ.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 )A.B.C.D.考点:胡克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对A球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平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得到弹簧的弹力,最后根据胡克定律得到弹簧的压缩量.解答:解:对球A受力分析,受重力mg、拉力T、弹簧的弹力F,如图根据平衡条件,结合合成法,有F=mgtan根据胡克定律,有F=kx解得x=故选:C.点评:本题关键是对小球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并运用合成法求解出弹力,最后根据胡克定律求解出弹簧的压缩量.7.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块A、B用轻质弹簧秤相连,如图所示,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今对物块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A、B一起向左匀加速运动,设A、B的质量分别为m、M,则弹簧秤的示数( )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对B研究,求出弹簧秤对B 的拉力大小,得到弹簧秤的示数.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整体:a==对B:F弹﹣μMg=Ma解得,F弹=μMg+Ma=μMg+M()=故选:B点评:本题抓住连接体加速度相同的特点,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结合求解弹簧秤的示数,可以看出这个结果与水平面有无摩擦无关.8.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发射,本次任务飞船在轨飞行15天.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要使“神舟十号”飞船追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交会对接,则( )A.只能从较低轨道上加速B.只能从较高轨道上加速C.只能从“天宫一号”同一高度的轨道上加速D.无论在什么轨道上,只要加速都行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专题.分析:飞船运动时是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线速度V=分析加速后半径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解答:解:当“神舟十号”开始加速时,“神舟十号”由于速度增大,故将向高轨道运动,所以“神舟十号”为了追上“天宫一号”,只能从低轨道上加速,A正确.故选;A点评:天体运动问题,记住两个公式: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和近地面重力约等于万有引力.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9.如图所示,用皮带输送机将质量为M的物块向上传送,两者间保持相对静止,则下列关于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说法正确的是( )A.皮带传送的速度越大,F f越大B.皮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 f越大C.皮带速度恒定,物块质量越大,F f越大D.F f的方向一定与皮带速度方向相同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传送带专题.分析:本题要分传送带加速、皮带匀速运动、皮带向上减速,三种情况传送带运动情况进行讨论,再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解.解答:解:A、当传送带加速时,F f﹣mgsinθ=ma,即F f=mgsinθ+ma.故皮带加速运动的加速度越大F f越大,与速度无关,A错误,B正确;C、当皮带匀速运动时,a=0,因此F f=mgsinθ,故m越大F f越大,C正确.D、当皮带向上减速时mgsinθ+F f=ma,当a增大到a>gsinθ时,F f方向沿斜面向下,故D 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的直接应用,关键是能正确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难度适中.10.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一物块静止在木板上,木板和物块间有摩擦.现用水平力向右拉木板,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但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后木板和物块相对于水平面的运动情况为( )A.物块先向左运动,再向右运动B.物块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增大,直到做匀速运动C.木板向右运动,速度逐渐变小,直到做匀速运动D.木板和物块的速度都逐渐变小,直到为零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压轴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据题,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根据摩擦力的方向分别分析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解答:解:由题知道:当物块相对木板滑动了一段距离仍有相对运动时撤掉拉力,此时物块的速度小于木板的速度,两者之间存在滑动摩擦力,物块受到木板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右,与其速度方向相同,向右做加速运动,而木板受到物块的滑动摩擦力方向向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向右做减速运动,当两者速度相等时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要分析得到撤掉拉力时两个物体之间仍存在摩擦力,考查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能力.11.如图所示,物体m通过定滑轮牵引另一水平面上的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此过程中斜面仍静止,斜面质量为M,则水平地面对斜面体( )A.无摩擦力B.有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支持力为(M+m)g D.支持力小于(M+m)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本题的关键,因为m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所以M和m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只要两个物体的加速度一样我们就可以看做一个整体,所以选M和m 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较简单.解答:解:选M和m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设绳子上的拉力为T,受力分析如图:由平衡条件可以判断,M必受到沿水平面向右的摩擦力假设:斜面的倾角为θ则:N+Tsinθ=(M+m)g,所以:N小于(M+m)g故选:BD点评:应用平衡条件时,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是关键,常用的方法有整体法和隔离法,一种方法分析很麻烦时,及时选用另一种方法试试.12.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乙所示,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B.在1﹣2 s内,外力F大小不变C.在1﹣2 s内,外力F方向向右D.在2﹣3 s内,外力F方向向左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外力F的变化.解答:解:A、在0﹣1 s内,图象切线不断减小,则加速度不断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外力F不断减小.故A错误.B、在1﹣2 s内,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外力F大小不变,方向向左.故B正确,C错误.D、在2﹣3 s内,加速度为负,外力F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所以F的方向向左.故D 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13.如图所示,让物体分别同时从竖直圆上的P1、P2处由静止开始下滑,沿光滑的弦轨道P1A、P2A滑到A处,P1A、P2A与竖直直径的夹角分别为θ1、θ2.则( )A.物体沿P1A、P2A下滑加速度之比为sinθ1:sinθ2B.物体沿P1A、P2A下滑到A处的速度之比为cosθ1:cosθ2C.物体沿P1A、P2A下滑的时间之比为1:1D.两物体质量相同,则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之比为cosθ1:cosθ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下滑的加速度.通过位移以及加速度,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得出末速度,然后进行比较.解答:解:A、物体受重力、支持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所以加速度大小之比为cosθ1:cosθ2.故A错误.B、物体的位移2Rcosθ,则,解得t=,与夹角无关,知下滑时间之比为1:1.则v=at,知速度之比为cosθ1:cosθ2.故B正确,C正确.D、加速度大小之比为cosθ1:cosθ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合外力之比为cosθ1:cosθ2.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知道加速度是联系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14.在用DIS研究小车加速度与外力的关系时,某实验小组先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重物通过滑轮用细线拉小车,位移传感器(发射器)随小车一起沿倾斜轨道运动,位移传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轨道一端.实验中把重物的重力作为拉力F,改变重物重力重复实验四次,列表记录四组数据.a/ms﹣2 2.01 2.98 4.02 6.00F/N 1.00 2.00 3.00 5.00(1)F/N实验中使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可以便捷地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所获取的信息是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2)在坐标纸上作出小车加速度a和拉力F的关系图线;(3)从所得图线分析该实验小组在操作过程中的不当之处是: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4)如果实验时,在小车和重物之间接一个不计质量的微型力传感器,如图(b)所示.从理论上分析,该实验图线的斜率将变大.(填“变大”,“变小”,“不变”)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本题(1)的关键是明确位移传感器的含义及使用方法;(3)题的关键是明确该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否则作出的a﹣F图象将不过原点,注意纵轴截距与横轴截距的含义;(4)题的关键是分别对小车和重物列出牛顿第二定律方程,写出a与mg的函数方程,然后再根据斜率的概念讨论即可.解答:解:(1)位移传感器是专门用来测量位移的仪器,所以使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所获得的信息是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2)a﹣F图象如图所示(3)由图象可知,当=0时,a大于0,说明小车会加速运动,表明在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对小车应有F=Ma,即a==,此时a﹣F图象的斜率为k=再对重物应有mg﹣F=ma,联立可得a=,若把mg当做F,则应有a=,此时a﹣F 图象实际斜率为k′=,所以k>k′,所以图象的斜率大于实际的斜率,即斜率变大.故答案为(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2)如图(3)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4)大于点评:关于牛顿第二定律实验要明确以下几点:①为什么要求平衡摩擦力;②为什么要求重物质量m<<小车质量M;图象不过原点与弯曲的原因是什么.15.用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①为消除摩擦力的影响,实验前平衡摩擦力的具体操作为:取下砂桶,把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并反复调节,直到轻推小车后,小车能沿木板做匀速运动.。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三理综 2015.11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某某、某某填写清楚。
2、请将某某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3、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4、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X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共107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错误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高等植物体内未离体的体细胞没有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2.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 9/19 C.1/19 D.1/2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 细胞数量由Mcl-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
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I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4.右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在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5.以下关于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生物体细胞中,分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是DNA→RNA→蛋白质B.在生物体中,不同细胞之间信息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C.在动、植物体中,信息在不同组织、器官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激素D.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利于种群的繁衍6.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25.(10分)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研工作。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联考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2.在3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2B.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C.2c1<1.5D.2ρ1=ρ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C.如右图研究的是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中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中心出现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ⅡA元素B.第三周期元素对应的离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D.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5.J 、M 、R 、T 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 、R 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已知:J 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J 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多种B .工业上不用电解M 和T 组成的化合物来制备MC .R 、T 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R 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D .J 、M 、R 、T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 46.设N A 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A .1 L 2 mol •L ﹣1的NH 4Cl 溶液中含有的NH 4+数目为2N AB .标况下,0.1mol 苯中含有C=C 键数目为0.3N AC .常温常压下,5.2g 乙炔和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 AD .7.8g 过氧化钠与足量CO 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 ,CO 2为还原剂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或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等质量的乙烷、乙烯、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乙烷最多B .可借助于核磁共振氢谱区分乙醇和二甲醚这两种物质C .CH 3CH (CH 3)CH (CH 3)CH (C 2H 5)CH 2CH 3的名称:2,3﹣二甲基﹣4﹣乙基己烷D .石油裂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8.微粒甲与离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微粒甲离子乙微粒甲,则微粒甲是( )A .Al 2O 3B .NH 4+C .Fe 3+D .CO 2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 )A .用到金属钠时,要用镊子取、再用小刀切下所需量,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B .测氯水的pH ,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 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C .比较不同浓度硫酸与Na 2S 2O 3反应的速率不能通过观察气泡逸出快慢比较,因为SO 2易溶于水D .通过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Na 2S 溶液的pH ,比较硫、氯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10.现有两瓶温度分别为15℃和45℃,pH 均为l 的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溶液中的c (OH ﹣)相等B .两溶液中的c (H +)相同C .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D .两溶液中的c (H 2SO 4)基本相同11.一定温度下,l mol X 和n mol Y 在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g )+Y (g )⇌2Z (g )+M (s ),5min 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M 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γ(M )=0.1a mol •(L •min )﹣1B .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l mol M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 mol X ,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此时γ正增大,γ逆减小 12.下列离子反应中,表达正确的是( )A .向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 3++4 NH 3•H 2O ═AlO 2﹣+4 NH 4++2 H 2OB .用FeCl 3溶液溶解废铜中的铜:2Fe 3++3Cu ═3Cu 2++2 FeC.NaHCO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D.铝片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Al+4OH﹣═AlO2﹣+2H2O13.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l3+、NH4+、Fe3+、CO32﹣、I﹣、SO32﹣.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继续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B.取样,加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C.取样,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足量D.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14.某废水中含有的NH4+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应过程如下:①NH(aq)+O2(g)═NO(aq)+2H+(aq)+H2O(l)△H=﹣273kJ/mol②NO(aq)+O2(g)═NO(aq)H=﹣73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的NH3和1mol的NH4+都有10×6.02×1023个质子B.室温下,NH4NO2溶液呈酸性,则说明K a(HNO2)<K b(NH3•H2O)C.NH4+(aq)+2O2(g)═NO3﹣(aq)+2H+(aq)+H2O(l);△H=﹣346kJ/molD.在上述两次转化过程中,废水的酸性先增大然后逐渐减弱15.普通锌锰干电池的简图(如图所示),它是用锌皮制成的锌筒作电极兼做容器,中央插一根碳棒,碳棒顶端加一铜帽.在石墨碳棒周围填满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并用离子可以通过的长纤维纸包裹作隔膜,隔膜外是用氯化锌、氯化铵和淀粉等调成糊状作电解质溶液;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Zn+2NH4++2MnO2═[Zn(NH3)2]2++Mn2O3+H2O关于锌锰干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该电池电压逐渐下降后,利用电解原理能重新充电复原B.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2NH4++2e﹣═Mn2O3+2NH3+H2OC.该电池碳棒可用铜棒代替,但是工作电压会下降D.外电路中每通过0.1 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16.苯乙烯(C6H5CH=CH2)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其制备原理是:C6H5C2H5(g)⇌C6H5CH=CH2(g)+H2(g),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水蒸气不参加反应),如图为乙苯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转化率不等,但是化学平衡常数相等B.b点转化率为50%,则混合气体中苯乙烯的体积分数为C.恒容时加入稀释剂(水蒸气)能减小C6H5C2H5平衡转化率D.b点和c点温度和压强相同,故其反应速率也相等三、(本题共4小题,共28分)17.80℃时,将0.40mol的N2O4气体充入2L已经抽空的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N H024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计算在8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要增大该反应的K值,可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A.增大N2O4的起始浓度B.向混合气体中通入NO2C.使用高效催化剂D.升高温度(4)如图是80℃时容器中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请在该图中补画出该反应在60℃时N2O4物质的量的变化曲线.18.现有反应CO(g)+2H2(g)⇌CH3OH(g)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的键能为;图中曲线Ⅱ表示(填反应条件)的能量变化.()元素和氢可形成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2)Y元素和Z元素可形成YZ3化合物,可用于净水剂,净水原理(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①下列可作为比较X和Y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是(填序号).a.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能反应b.相应硫酸盐水溶液的pHc.单质与水反应的难易程度d.单质与酸反应时失去的电子数②由X、Y、氢、氧四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能与盐酸以1:4反应生成两种常见盐和水,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4)W的一种氢化物HW3可用于有机合成,其酸性与醋酸相似.体积和浓度均相等的HW3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混合,混合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0.净水丸能对饮用水进行快速的杀菌消毒,药丸通常分内外两层.外层的优氯净[Cl2Na(NCO)3,氯元素为+1价]先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HClO)起杀菌消毒作用;几分钟后,内层的亚硫酸钠(Na2SO3)溶出,可将水中的余氯(次氯酸)除去.(1)优氯净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亚硫酸钠将水中多余次氯酸除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亚硫酸钠溶液在空气中易变质,请写出检验亚硫酸钠溶液是否变质的方法.四、(本题共2小题,共14分)21.用天然气、煤、石油可获得多种有机产品.(1)从天然气获得的CH4可用于制备CHFCl2(氟利昂的一种主要成分),制备方法如下:甲为Cl2,反应①的条件是,写出乙的结构式.(2)石油通过一定方法可获取汽油,用于获取汽油的方法和.(3)煤干馏可获得煤焦油,煤焦油中可分离出苯,写出由苯制备硝基苯的化学方程式.22.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一定条件下可发生下列转化:已知:R﹣X R﹣CN RCOOHR﹣CHCOOH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化合物中含有羧基的是.A.化合物B B.化合物C C.化合物D D.化合物E(2)上述反应中未涉及的反应类型是.A.取代反应B.加成反应C.还原反应D.加聚反应(3)写出含碳数最少且与D互为同系物的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写出D与足量乙醇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五、(本题共2小题,共14分)23.(1)已知反应: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甲同学通过测定该反应发生时溶液应选择实验(填实验编号)若同时选择实验①②、实验②③,测定混合液变浑浊的时间,可分别探究Na2S2O3浓度和H2SO4的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则表中a和b分别为和.(2)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流程探究Na2S2O3的化学性质.实验操作①中测试时pH试纸的颜色应该接近.A.红色B.黄色C.深蓝色D.绿色上述流程中实验②、③的目的是为了探究Na2S2O3某种化学性质,你认为是探究了Na2S2O3的性.24.某同学欲在实验室中对Fe3+与I﹣的反应进行探究,实现Fe2+与Fe3+的相互转化.的预期现象为.②FeCl2溶液与新制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该同学在进行实验I时,加入的氯水过多,导致出现的红色又褪去,则可能的原因是.六、(本题共1小题,共4分)25.某种盐可表示为[xFeSO4•y(NH4)2SO4•6H2O](其摩尔质量为392g•mol﹣1),可用作标定重铬酸钾、高锰酸钾等溶液的标准物质,也可用于冶金、电镀.为测定其组成,进行下列实验:①取一定质量的上述盐样品,准确配制100mL的溶液X;②量取20.00mL的溶液X,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洗涤,烘干至恒重,得到白色固体Y 4.660g③另取20.00mL的X溶液,滴加适量硫酸,用0.1000mol•﹣1的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生成Mn2+,消耗KMnO4溶液20.00mL.(1)在25.00mL试样溶液中c(SO42﹣)=mol•L﹣1,n(Fe2+)=mol;(2)该盐的化学式为.2015-2016学年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联考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D.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发生变化;依据元素化合价变化分析判断;【解答】解: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A不符合;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Al2O3制备Al,是电解氧化铝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符合;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是氮气气体单质和氢气化合生成氨气,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符合;D、NH4Cl和Ca(OH)2制备NH3是复分解反应,故D符合;故选D.2.在3个2L的密闭容器中,在相同的温度下、使用相同的催化剂分别进行反应:3H2(g)+N2(g)2NH3(g).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2B.在该温度下甲容器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C.2c1<1.5D.2ρ1=ρ2【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分析】A、先计算氮气的反应速率,再根据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计算氢气反应速率;B 、甲容器中,反应前氢气浓度为c (H 2)=mol/L=1.5mol/L ,氮气的浓度为mol/L=1mol/L ,达到平衡时氮气的浓度变化为(1﹣c 1)mol/L ,由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可得:3H 2(g )+N 2(g )⇌2NH 3(g )反应前(mol/L ):1.5 1 0浓度变化:(mol/L ):3(1﹣c 1) (1﹣c 1) 2(1﹣c 1)反应后:(mol/L ):1.5﹣3(1﹣c 1) 1﹣(1﹣c 1) 2(1﹣c 1)化学平衡常数K=;C 、先将丙中的数据按照化学计量数转化成反应物氮气、氢气的物质的量,然后利用等效平衡知识进行分析;D 、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都是2L ,乙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甲的2倍,根据ρ=分析.【解答】解:A 、氮气的反应速率==0.1mol/(L .min ),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氢气反应速率=0.3mol/(L .min ),故A 正确;B 、甲容器中,反应前氢气浓度为c (H 2)=mol/L=1.5mol/L ,氮气的浓度为mol/L=1mol/L ,达到平衡时氮气的浓度变化为(1﹣c 1)mol/L ,由化学平衡的三段式可得:3H 2(g )+N 2(g )⇌2NH 3(g )反应前(mol/L ):1.5 1 0浓度变化:(mol/L ):3(1﹣c 1) (1﹣c 1) 2(1﹣c 1)反应后:(mol/L ):1.5﹣3(1﹣c 1) c 1 2(1﹣c 1)化学平衡常数K===,故B 错误;C 、恒温、恒容条件下,假设乙容器的容积为4L ,则达到平衡时甲乙为等效平衡,各组分的含量、浓度相等,此时氮气的浓度为c 1,然后将容器的容积缩小到2L ,若平衡不移动,2c 1=1.5mol/L ,由于压强增大,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氨气的浓度增大,所以2c 1>1.5mol/L ,故C 错误;D .反应前后都是气体,容器的容积都是2L ,乙中混合气体的质量为甲的2倍,根据ρ=可知:2ρ1=ρ2,故D 正确;故选BC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化钠固体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B.向纯水中加入碳酸钠能使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水的离子积增大C.如右图研究的是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中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中心出现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 <0【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焓变和熵变.【分析】A.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B.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影响;C.食盐水周围液体少,氧气量多,所以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周围出现;D.该反应能自发进行,且△S<0,应满足△H﹣T•△S<0,据此判断焓变值.【解答】解:A.氯化钠溶于水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故A错误;B.水的离子积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不变,故B错误;C.食盐水周围液体少,氧气量多,所以红色首先在食盐水滴的周围出现,故C错误;D.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能自发进行,应满足△H﹣T•△S<0,该反应为熵减反应,即△S<0,说明是放热反应,△H<0,故D正确;故选:D.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一定是ⅡA元素B.第三周期元素对应的离子半径从左往右依次减小C.第ⅦA族元素从上到下,其氢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D.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一定等于其最外层电子数【考点】元素周期律的作用.【分析】A.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还有过渡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B.第三周期中,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D.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其所在主族序数.【解答】解:A.He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位于周期表中的零族,还有过渡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则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的元素可能处于周期表的第ⅡA族,故A错误;B.第三周期中,阴离子半径大于阳离子半径,具有相同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如第三周期中铝离子半径最小,故B错误;C.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酸性逐渐增强,故C错误;D.非金属性较强的第二周期的主族元素F、O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等于最高化合价,但第三周期的主族元素的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其所在主族序数,故D正确;故选D.5.J、M、R、T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J、R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已知: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J和氢组成的化合物分子有多种B.工业上不用电解M和T组成的化合物来制备MC.R、T两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R的气态氢化物更稳定D.J、M、R、T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TO4【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说明J的最低化合价与最高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J最外层电子数为4,根据J、R都为短周期元素可知J为C元素,则R应为S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而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应为Cl元素,根据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解答该题.【解答】解:J元素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说明J的最低化合价与最高化合价绝对值相等,则J最外层电子数为4,根据J、R都为短周期元素可知J为C元素,则R应为S元素,M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应为Al元素,而T是原子序数最大的元素,且为短周期主族元素,应为Cl元素,则A.J为C元素,和H元素为有机物的主要组成元素,有机物种类繁多,故A正确;B.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B正确;C.同周期元素中,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故T对应的氢化物更稳定,故C错误;D.T的非金属性最强,最高化合价为+7价,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故D正确.故选C.6.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A.1 L 2 mol•L﹣1的NH4Cl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2N AB.标况下,0.1mol苯中含有C=C键数目为0.3N AC.常温常压下,5.2g乙炔和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4N AD.7.8g过氧化钠与足量CO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2N A,CO2为还原剂【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NH4+为弱碱阳离子;B、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C、乙炔和苯的最简式均为CH;D、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歧化反应,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解答】解:A、NH4+为弱碱阳离子,在溶液中会水解,故溶液中的铵根离子的个数小于2N A 个,故A错误;B、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的结构,即苯中无碳碳双键,故B错误;C、乙炔和苯的最简式均为CH,故5.2g乙炔和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CH的物质的量n==0.4mol,故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4mol即0.4N A个,故C正确;D、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歧化反应,二氧化碳既不做氧化剂也不做还原剂,1mol过氧化钠转移1mol电子,故0.1mol过氧化钠转移0.1mol 电子即0.1N A个,故D错误.故选C.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或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等质量的乙烷、乙烯、乙炔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的氧气乙烷最多B.可借助于核磁共振氢谱区分乙醇和二甲醚这两种物质C.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的名称:2,3﹣二甲基﹣4﹣乙基己烷D.石油裂解和油脂的皂化都是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取决于H%,H%越大耗氧量越大;B.乙醇和二甲醚的氢原子种类不同;C.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的主链含有6个C原子,含有2个甲基和1个乙基;D.根据高分子化合物的定义判断.【解答】解:A.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取决于H%,H%越大耗氧量越大,乙烷的含氢量最大,则消耗的氧气的量最多,故A正确;B.乙醇和二甲醚的氢原子种类不同,则核磁共振氢谱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C.CH3CH(CH3)CH(CH3)CH(C2H5)CH2CH3的主链含有6个C原子,含有2个甲基和1个乙基,名称为2,3﹣二甲基﹣4﹣乙基己烷,故C正确;D.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上,石油、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D.8.微粒甲与离子乙在溶液中的转化关系如下所示:微粒甲离子乙微粒甲,则微粒甲是()A.Al2O3B.NH4+C.Fe3+D.CO2【考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分析】根据微粒甲能与氢氧根反应生成乙,乙能与氢离子反应再生成甲解题,将选项带入转化关系,符合即可.【解答】解:A.Al2O3与氢氧根能反应生成AlO2﹣,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沉淀或铝离子,得不到Al2O3,不符合转化关系,故A错误;B.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NH3•H2O不是离子,不符合转化关系,故B错误;C.Fe3+与OH﹣反应生成Fe(OH)3,不是离子,不符合转化关系,故C错误;D.CO2与氢氧根能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CO2,故D正确.故选D.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原理正确的是()A.用到金属钠时,要用镊子取、再用小刀切下所需量,剩余的钠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B.测氯水的pH,可用玻璃棒蘸取氯水点在pH试纸上,待其变色后和标准比色卡比较C.比较不同浓度硫酸与Na2S2O3反应的速率不能通过观察气泡逸出快慢比较,因为SO2易溶于水D.通过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Na2S溶液的pH,比较硫、氯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剩余的金属钠应该放回原瓶;B.氯水中HClO具有漂白性;C.SO2易溶于水;D .通过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Na 2S 溶液的pH ,能比较其氢化物的酸性强弱.【解答】解:A .用到金属钠时,要用镊子取,再用小刀切下所需量,剩余钠要放回原试剂瓶中,不能随意丢弃,故A 错误;B .氯水中HClO 具有漂白性,则不能用pH 试纸测定其pH ,应利用pH 计测定,故B 错误;C .SO 2易溶于水,不能通过观察气泡逸出快慢比较,故C 正确;D .通过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 、Na 2S 溶液的pH ,能比较其氢化物的酸性强弱,但是不能确定硫、氯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故D 错误.故选C .10.现有两瓶温度分别为15℃和45℃,pH 均为l 的硫酸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两溶液中的c (OH ﹣)相等B .两溶液中的c (H +)相同C .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D .两溶液中的c (H 2SO 4)基本相同【考点】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分析】温度升高,促进水的电离,所以温度不同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同;温度越高,Kw 越大,结合Kw=c (H +)×c (OH ﹣)解答.【解答】解:A 、两溶液中的OH ﹣均来源于水的电离,在不同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同,故由水电离出的c (OH ﹣)和c (H +)不同,故A 错误;B 、由pH=﹣lgc (H +)可知,pH 相同,H +浓度相同,故B 正确;C 、由pH=﹣lgc (H +)可知,pH 相同,H +浓度相同,则两溶液中的c (H 2SO 4),所以等体积两种溶液中和碱的能力相同,故C 正确;D 、由pH=﹣lgc (H +)可知,pH 相同,H +浓度相同,则两溶液中的c (H 2SO 4),故D 正确; 故选A .11.一定温度下,l mol X 和n mol Y 在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 (g )+Y (g )⇌2Z (g )+M (s ),5min 后达到平衡,此时生成2a mol Z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M 表示此反应的反应速率γ(M )=0.1a mol •(L •min )﹣1B .当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向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l mol M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l mol X ,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此时γ正增大,γ逆减小【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 .M 为纯固体,不能表示速率;B .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到达平衡;C .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都没有影响;D .再充入1molX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所以v (正)增大,v (逆)不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解答】解:A .M 为纯固体,不能表示速率,故A 错误;B .随反应进行,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减小,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 正确;C .因固体和纯液体改变它的物质的量并不会改变它的浓度,因此化学平衡并不移动,故C 错误;D .向上述平衡体系中再充入1molX ,反应物的浓度增大,生成物的浓度不变,所以v (正)增大,v (逆)不变,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D 错误;故选B .12.下列离子反应中,表达正确的是()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 NH3•H2O═AlO2﹣+4 NH4++2 H2OB.用FeCl3溶液溶解废铜中的铜:2Fe3++3Cu═3Cu2++2 FeC.NaHCO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D.铝片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Al+4OH﹣═AlO2﹣+2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铵;B.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铜;C.NaHCO3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钡、水、NaOH;D.漏写氧化剂水,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解答】解: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A错误;B.用FeCl3溶液溶解废铜中的铜的离子反应为2Fe3++Cu═Cu2++2Fe2+,故B错误;C.NaHCO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Ba(OH)2溶液的离子反应为HCO3﹣+Ba2++OH﹣═BaCO3↓+H2O,故C正确;D.铝片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为2Al+2H2O+2OH﹣═2AlO2﹣+3H2↑,故D错误;故选C.13.某含Na+的溶液中可能含有Al3+、NH4+、Fe3+、CO32﹣、I﹣、SO32﹣.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继续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无现象.为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进行的实验有()A.取样,滴加硫氰化钾溶液B.取样,加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C.取样,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足量D.取样,加足量盐酸加热,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考点】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分析】取样,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含有CO32﹣;因CO32﹣与Al3+、Fe3+反应,则一定没有Al3+、Fe3+;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无现象,则一定没有I﹣,且SO32﹣能被氯水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没有SO32﹣;显然不能确定NH4+,根据检验铵根离子的方法解答.【解答】解:滴加足量氯水,有气泡产生,含有CO32﹣;因CO32﹣与Al3+、Fe3+反应,则一定没有Al3+、Fe3+;向溶液中加BaCl2溶液或淀粉均无现象,则一定没有I﹣,且SO32﹣能被氯水氧化生成硫酸根离子会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则一定没有SO32﹣;显然不能确定NH4+,A.硫氰化钾溶液用于鉴别铁离子,无法检验铵根离子,故A错误;B.取样,加足量的浓NaOH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可以根据现象判断是否含有铵根离子,故B正确;C.逐滴滴入氢氧化钠溶液直至足量,可以鉴别铝离子,无法鉴别铵根离子,故C错误;D.加足量盐酸加热,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气体,该方法是检验亚硫酸根离子,无法鉴别铵根离子,故D错误;故选B.14.某废水中含有的NH4+在一定条件下可被O2氧化,反应过程如下:。
福建省福安三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福安高级中学、霞浦七中、周宁十中2015--2016学年第一学高三期中考试高三生物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5小题,1—20每小题1.5分,21—35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创立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主要由施莱登和施旺创立B. 其内容之一是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构成C.“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是对细胞学说的重要补充D. 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2.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3.下图中正确的是()4.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5.关于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氦基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子量最大的氨基酸是甘氨酸B.有些氨基酸不能在人体细胞中合成C.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D.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6.下列操作中,不可能导致淀粉酶活性发生变化的是()A.淀粉酶溶液中加入强酸B.淀粉酶溶液中加入蛋白酶C.淀粉酶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D.淀粉酶经高温烘干制成粉剂7.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8.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9.英国医生塞达尼.任格在对离体的蛙心脏所进行的实验中发现,用不含钙和钾的生理盐水灌注蛙心脏时,蛙心脏收缩不能维持;而用含有少量钙和钾的钠盐溶液灌注时,蛙心脏可持续跳动数小时。
2016届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2016届福建省四地六校联考高三上学期(10月份)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共5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考点】核酸的种类及主要存在的部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RNA分子的组成和种类.【分析】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信息、能够决定生物的某一性状的片段叫做基因.DNA主要位于细胞核中,在细胞质中有RNA和少量的DNA.【解答】解:A、在DNA和RNA的结构中都存在氢键,A错误;B、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不可能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B错误;C、原核细胞虽然,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但具有DNA和RNA,C正确;D、叶绿体、线粒体都含有DNA,核糖体不含有DNA,而含RNA,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DNA和RNA的结构及存在细胞的那一结构中,要注意区别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2.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B.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它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C.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它的组成元素有C、H、O、N,都分含S、PD.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也是线粒体、中心体、叶绿素等生物膜的主要成分【考点】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检测蛋白质的实验;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细胞膜的成分.【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多糖基本组成单位,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不同细胞器的结构特点,核酸的分类和组成元素,酶作用的特点.单体是能与同种或他种分子聚合的小分子的统称;是能起聚合反应或缩聚反应等而成高分子化合物的简单化合物;是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多糖(淀粉、糖原和纤维素)、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都是由许多单体连接而成,因而被称为多聚体.【解答】解:A、双缩脲试剂用于鉴定蛋白质,不能检测氨基酸,A错误;B、纤维素属于多糖,单体是葡萄糖,B正确;C、DNA的组成元素为C、H、O、N、P,不含S,C错误;D、中心体没有膜结构,因而不含磷脂,叶绿素为光合色素,不含磷脂,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和组成元素,只要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化合物及其基本组成单位即可正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3.水在生物体及细胞内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糖类、蛋白质、脂质在其彻底氧化分解过程中都产生水B.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也相同C.水分过多与水分过少对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影响相同D.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等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考点】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1、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同一生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含水量也不同;水以自由水与结合水的形式存在,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剂,是许多化学反应的介质,自由水还参与细胞的许多化学反应,自由水自由移动对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具有重要作用;2、自由水与结合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相互转化,对同一生物来说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抗逆性越差,反之亦然;3、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中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反应,【解答】解:A、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时都有氧气与还原氢结合形成水的过程,A正确;B、不同生物细胞内水的含量可能不同,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不一定相同,B错误;C、水分过多或过少对生物新陈代谢活动的影响不同,C错误;D、中心体不产生水,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并利用相关知识综合解题的能力.4.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构成细胞的多糖,均为细胞的储能物质C.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可产生砖红色沉淀D.等质量的糖类氧化分解比脂肪释放能量多【考点】检测还原糖的实验;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分析】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物质,植物中的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纤维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葡萄糖;脂质分为脂肪、磷脂和固醇,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之一,固醇中的胆固醇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解答】解:A、性激素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性激素的本质是脂质,A错误;B、植物中的纤维素属于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不是储能物质,B错误;C、麦芽糖是还原性糖,所以用斐林试剂检测麦芽糖可产生砖红色沉淀,C正确;D、由于脂肪中碳氢比例高于糖类,因此同质量的脂肪氧化分解消耗的氧气多,释放的能量多,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脂质的分类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对于糖类、脂质的分类、分布和功能的区分记忆是本题考查的重点.5.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某蛋白质中含有N条多肽链,则其含有N个氨基B.受体具有识别和信息传递功能,有的受体中含有糖类C.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产生ATPD.载体是具有运输功能的蛋白质,仅存在于细胞膜上【考点】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分析】1、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反应脱去1分子水,形成肽键,因此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2、蛋白质结构多样性决定功能多样性,有的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主要重要组成成分,有的蛋白质具有催化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调节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有的蛋白质具有免疫功能等.3、载体是能载带微量物质共同参与某种化学或物理过程的常量物质,在基因工程重组DNA 技术中将DNA片段(目的基因)转移至受体细胞的一种能自我复制的DNA分子,三种最常用的载体是细菌质粒、噬菌体和动植物病毒;在细胞膜上运输物质的载体是膜蛋白.【解答】解:A、如果某蛋白质含有N条多肽链,则该蛋白质至少含有N个游离的氨基,A 错误;B、受体具有识别和信息传递的功能,有的受体含有糖类,如糖蛋白,B正确;C、蔗糖酶催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的过程不能产生ATP,C错误;D、载体不一定是蛋白质,也不一定位于细胞膜上,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蛋白质功能多样性,基因工程的工具,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通过分析、比较等方法综合解答问题的能力.6.下列是有关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定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的多样性B.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水,水中的氢只来自于羧基C.细菌体内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与高等生物的基本相同D.酶、抗体和神经递质都是蛋白质【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蛋白质的合成——氨基酸脱水缩合.【分析】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蛋白质是由DNA控制合成的,因此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DNA分子多样性.【解答】解:A、DNA多样性是蛋白质多样性的根本原因,A错误;B、氨基酸脱水缩合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水中的H来自氨基和羧基,B错误;C、不同生物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相似,根据R基不同可以分为20种,C正确;D、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神经递质的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要求考生理解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理解并识记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判断解答生物学问题.7.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体的血浆渗透压只由无机盐维持B.氮和铁都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D.细胞合成脂肪、DNA等物质时都需要磷酸盐【考点】无机盐的主要存在形式和作用.【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核酸、蛋白质、脂质的组成元素,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错误;B、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因此氮元素和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元素,B正确;C、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C错误;D、脂肪不含磷元素,D错误.故选:B.【点评】对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核酸、蛋白质、脂质的组成元素的理解和识记,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是本题考查的重点.8.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考点】细胞膜的功能;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A 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膜的知识.1、脂质:构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骨架.2、蛋白质:膜的功能主要由蛋白质承担,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蛋白质的含量越高,种类越多.①蛋白质的位置:有三种.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嵌入磷脂双分子层;贯穿于磷脂双分子层.②种类:a.有的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被,有识别、保护、润滑等作用.b.有的起载体作用,参与主动运输过程,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有的是酶,起催化化学反应的作用.3、特殊结构﹣﹣糖被:①位置:细胞膜的外表.②本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③作用:与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关;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还有保护和润滑作用.4、细胞膜的功能: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解答】解:A、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细胞的细胞质连线,为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故A选项正确;B、细胞膜的外表的糖蛋白对于动物用保护润滑的作用,动物细胞间的粘着性也和其有关,因此癌细胞易扩散主要就是其表面的糖蛋白减少,故B选项正确;C、吸能反应一般与A TP水解的反应相联系,有ATP水解提供能量,故C选项正确;D、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与合成的,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与合成的,比如哺乳动物的乳汁,故D选项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细胞膜的特征:①结构特征:具有一定的流动性.②功能特征: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流动性是表现其选择透过性的结构基础.因为只有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细胞才能完成其各项生理功能,才能表现出选择透过性.相反,如果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可能已经死亡了.9.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叙述,错误的是( )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考点】细胞膜的成分;细胞膜的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分析】本题是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细胞衰老的特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激素调节的特点的综合性考查,回忆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细胞衰老的特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激素调节的特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答】解:A、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故A选项正确;B、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透性改变,物质运输速率降低,故B选项正确;C、甘油因为不带电,分子量相对较小,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因此穿过细胞膜的方式是自由扩散,C选错误;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调节细胞代谢活动,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故D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对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功能、细胞衰老的特征、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激素调节的特点的综合理解应用,并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10.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氨基酸,一段时间后检测放射性,下列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结构是( )A.核糖体B.细胞膜C.染色体D.线粒体【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能合成和分泌蛋白质,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中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3H标记的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而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核糖体,因此在豚鼠的胰脏腺泡细胞中注射3H标记的氨基酸,最先出现放射性的结构是核糖体.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1.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考点】叶绿体结构及色素的分布和作用.【分析】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来制造有机物,而叶绿体叶绿体利用光能,先由色素吸收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用来来制造有机物,绿色光几乎不吸收,所以绿叶反射绿色光,所以叶子在人眼看来是绿色的.【解答】解:A、叶绿素中心元素是镁离子,A正确;B、色素的作用是吸收、传递、转化光能,进行光合作用,B正确;C、叶绿素a比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高,C正确;D、植物主要的吸收峰在蓝紫光区和红光区,绿光吸收最少,反射多,所以叶片呈现绿色,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对色素基本知识的识记和判断能力,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点的熟练掌握和运用.12.下列有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线粒体分解葡萄糖B.叶绿体类囊体膜上蛋白质含量高于外膜C.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D.二者都能在膜上进行A TP合成【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线粒体、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比较.线粒体:广泛分布于真核细胞中椭球形或球形.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质,结构:双层膜结构,内膜向内突出形成嵴.在内膜(嵴)和基质中,分布着许多与有氧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类.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叶绿体:仅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中棒状、粒状,化学组成:DNA、RNA、磷脂、蛋白叶绿体质、色素等.结构:双层膜结构,基质内分布着许多由片层结构组成的基粒.在基质、基粒的片层结构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类.在基粒片层薄膜上还分布有叶绿素等色素.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养料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解答】解:A、叶绿体合成葡萄糖,细胞质基质分解葡萄糖,A错误;B、与外膜相比,叶绿体类囊体膜功能更复杂,内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更多,B正确;C、线粒体、叶绿体中均含DNA,故二者都能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C正确;D、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能合成ATP,叶绿体的光反应阶段能合成ATP,因此二者能在膜上进行A TP合成,D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和分布的掌握是本题可知的重点.13.核糖体是真、原核细胞唯一共有的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核糖体含C、H、O、N、P元素B.核糖体的形成都离不开核仁C.癌细胞代谢旺盛,核糖体数量增加D.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分析】细胞中的核糖体是颗粒状小体,它除了一部分附着在内质网上之外,还有一部分游离在细胞质中.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被称为“生产蛋白质的机器”.【解答】解:A、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RNA构成的,RNA的元素组成为C、H、O、N、P,A正确;B、在真核细胞中,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而原核细胞中没有核仁,B错误;C、癌细胞代谢旺盛,蛋白质合成较多,一看那次核糖体数量增加,C正确;D、一条mRNA可结合多个核糖体,以同时合成多条肽链,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核糖体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原核细胞等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核糖体的化学组成以及元素组成;识记核糖体与核仁之间的关系;明确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和核仁,难度不大.14.下列有关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二者的作用机理不同,酶的作用机理是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由光合作用提供C.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A TP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意义;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分析】1、酶在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方面比无机催化剂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2、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场所在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3、酶量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也增加,但达到一定浓度后不再增加,原因是受到酶数量和酶活性的限制.【解答】解:A、酶与无机催化剂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二者的作用机理相同,都能够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酶降低的效果更为显著,A错误;B、绿色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直接能源物质ATP主要由细胞呼吸提供,光合作用光反应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B错误;C、在一定范围内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均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到一定浓度后化学反应速率不再增加,C正确;D、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则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较少,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酶的作用机理和影响因素、ATP的来源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1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溶酶体的细胞一定不是原核细胞B.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有线粒体的细胞一定不能进行无氧呼吸D.没有高尔基体的细胞一定不能合成蛋白质【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解答】解:A、原核细胞只有一种细胞器是核糖体,有有溶酶体的细胞一定不是原核细胞,A正确;B、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B错误;C、蓝藻没有线粒体,也能进行有氧呼吸,C错误;D、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是核糖体,不是高尔基体,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16.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含有集光绿色体的喜氧罕见细菌,每个集光绿色体含有大量叶绿素,使得细菌能够同其他生物争夺阳光,维持生存.下列有关该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B.该菌是好氧细菌,其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C.由该细菌可知,细菌不一定都是分解者,也可以是生产者D.该菌是光能自养细菌,其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生态系统的结构.【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该生物属于细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一种,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共同点是均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但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中心体、叶绿体、细胞核、染色体等复杂的结构.【解答】解:A、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A错误;B、细菌没有线粒体,B错误;C、从题干知这种细菌含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是自养微生物,该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正确;D、细菌细胞没有叶绿体,之所以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要求,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异同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场所等知识,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审题能力和理解能力,并能区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17.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结构及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产生CO2的唯一场所B.细胞核内的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C.高等植物细胞内的ATP都是在叶绿体或线粒体内形成的D.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考点】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特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分析】1、植物细胞可以通过光合作用产生ATP和消耗ATP,也可通过呼吸作用产生ATP,而动物细胞只能通过呼吸作用产生..。
福建省冷曦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试卷含解析
2015-2016学年福建省冷曦中学高三(上)开学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B.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3.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对氧气的消耗量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D.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4.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从实验结果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B.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C.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D.感受光剌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5.有人食用海鲜后出现腹泻、腹痛等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海鲜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B.海鲜引起的过敏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C.机体初次接触海鲜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海鲜后会发生自身免疫病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退耕还林还草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不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造成群落演替的原因只在于群落内部,与外部环境无关D.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现象明显7.如图是某种群在理想环境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时不会出现K值B.该种群在自然条件下的增长曲线为“S”型C.自然条件下种群数量达到300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D.环境条件变化不会对该种群的K值造成影响8.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肉食性动物属于第二营养级B.细菌和真菌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有些生态系统只具有生产者和分解者两种成分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都来源于无机环境B.信息传递对生物种群的繁衍过程有影响C.生物之间的捕食离不开信息传递D.施放性引诱剂控制害虫,属于化学信息在生产中的应用10.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成熟卵子的过程,只有在促性腺激素和精子的诱导下才能完成.如图为某哺乳动物卵子及早期胚胎的形成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次级卵母细胞形成的过程需要激素调节B.细胞Ⅲ只有在精子的作用下才能形成成熟卵子C.受精时,精子发生的顶体反应可防止多精入卵D.培育转基因动物通常选择细胞Ⅳ作为受体细胞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过度的人为干扰会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B.植物和动物以及它们拥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生物多样性C.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有效保护的常用措施D.人工湿地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功能,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12.下列有关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工程可合成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蛋白质B.蛋白质工程完全不同于基因工程C.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D.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操作13.高等哺乳动物受精后不久,受精卵开始进行细胞分裂.经卵裂期、桑椹胚、囊胚、原肠胚和组织器官的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幼体.如图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某阶段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②将发育为胎膜和胎盘等结构B.图中③处的细胞可获取胚胎干细胞C.高等哺乳动物细胞分化开始于囊胚期,终止于生命结束D.进行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图示胚胎或原肠胚期的胚胎进行1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它是无消耗、多效益的工程B.追求经济与生态的双赢C.实现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D.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15.下表有关“DNA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取的试剂,错误的是( )A.A B.B C.C D.D16.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细胞培养需使用胃蛋自酶制备细胞悬液B.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C.植物有性杂交和体细胞杂交都能克服远源杂交不亲和的障碍D.转入到油菜的抗除草剂基因,不可能通过花粉传入环境中造成基因污染17.下列有关加酶洗衣粉及其洗涤效果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的酶是固定化酶B.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浸泡时间不足会影响洗涤效果C.使用添加纤维素酶的洗衣粉可使衣物蓬松柔软,棉织制品也可使用D.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能将衣服污渍中的蛋白质水解成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18.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糖类的作用只是作为反应底物19.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果醋制作所需要的适宜温度最高B.果醋发酵过程必须保证氧气的供应C.人工接种优良菌种可获得品质更好的产品D.使用的主要菌种分别是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20.如图所示的生物氧化塘是利用藻类和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中NH3的处理C.B层中的藻类和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二、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者得1分,其他情况不得分.21.下列有关“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后再灭菌B.同一浓度的土壤稀释液应至少涂布三个平板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恒温培养24~48小时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22.如图为甲状腺激素分泌调控模式图,主要包括①②③④⑤过程,TRH和TSH分别代表不同的激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X和Y分别代表下丘脑和垂体B.TS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C.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时,①过程将加强D.Y上具有能识别TRH和甲状腺激素的特异性受体23.下列有关“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过程中,每天应定时取样计数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D.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2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B.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往往就越弱C.不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不同D.减轻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和过度利用,可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25.“白菜﹣甘蓝”是用细胞工程的方法培育出来的蔬菜新品种,它具有生长期短、耐热性强和易于储藏等优点.如图是“白菜﹣甘蓝”的培育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除去细胞壁形成原生质体B.通常利用PEG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相互融合C.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产生了新的细胞壁D.愈伤组织形成“白菜﹣甘蓝”植物体必须经过脱分化过程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共65分.26.屈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右图甲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乙为图甲中神经元A和B之间形成的突触的放大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乙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A中的__________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B的__________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2)图甲中,神经元D所在的部位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__________.(3)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__________.(4)皮肤感受器被扎之后,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先后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5)皮肤被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__________.(6)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胸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屈肌的反应是__________(“无反应”、“收缩”或“舒张”).27.图1为特异性免疫的有关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细胞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物质Ⅰ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参与该物质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和线粒体.(3)图1中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4)若切除某小狗的胸腺,其体液免疫是否受影响?__________(5)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杀伤靶细胞主要有两种途径:细胞裂解性杀伤(图2)和诱导细胞凋亡(图3).前者指效应T细胞分泌诸如穿孔素一类的介质损伤靶细胞膜;后者指效应T细胞通过表面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Fas结合,诱导靶细胞凋亡.①图2中的穿孔素又称“成孔蛋白”,由效应T细胞产生并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穿孔素能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多聚穿孔素管状通道,使K+及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__________(流入/流出)靶细胞,最终导致靶细胞死亡.②图3中的FasL称为死亡因子,Fas称为死亡因子受体,它们都是由细胞合成并定位于细胞表面的蛋白质.一般来说,控制Fas的基因能在各种细胞内表达,而控制FasL的基因只在效应T细胞和某些肿瘤细胞内表达.免疫排斥是器官移植的一个主要障碍.请根据Fas和FasL的相互关系,提供一种解决免疫排斥的思路.__________.28.为研究生长素类似物2,4﹣D对某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一实验小组按下表进行了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组别步骤A组B组C组D组E组F组配制溶液蒸馏水30mg/L2,4﹣D溶液50mg/L2,4﹣D溶液80mg/L2,4﹣D溶液110mg/L2,4﹣D溶液140mg/L2,4﹣D溶液选择插条选取该植物生长、带芽数等相同的适宜插条若干,随机分成六组,并编号浸泡插条分别用等量蒸馏水、相应浓度2,4﹣D溶液浸泡插条12h扦插及培养浸泡后的插条扦插在潮湿沙土中,培养时间及其他条件均相同且适宜实验结果(1)本实验中的对照组是_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可确定,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在__________mg/L之间.(3)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插条生根的影响具有__________性.(4)有人提出插条生根可能需要光照,为此开展了如下探究实验.实验步骤:①将用适宜浓度2,4﹣D溶液处理过的插条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分别扦插在潮湿沙土中.②甲组置于光照条件下培养,乙组置于__________条件下培养,其它条件__________.③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计数甲乙两组插条的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a.__________,则光照有利于插条生根;b.__________,则黑暗有利于插条生根;c.如果甲乙两组的插条生根数目相当,则光照、黑暗对插条生根没有影响.29.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多次发生地震,据不完全统计,植被毁损达到30%以上.图1为该地区在人为干预下恢复过程的能量流动图[单位为103 kJ/(m2•y)],图2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示意图,图3表示该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部分营养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如图1所示,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__________kJ/(m2•y),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数).(2)图1中A表示__________,图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_.(3)由于植被受损,流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减少,为减轻植被恢复的压力,除生产者外其他营养级需要补偿能量输入.计算可知,肉食性动物需补偿输入的能量值至少为__________.(4)图2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__.若图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__.(5)图3中含有__________条食物链,生物B、C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30.图表示某抗虫水稻主要培育流程.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过程①需要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过程②常用__________溶液处理土壤农杆菌,使其成为感受态.过程④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__________.(2)组建理想的载体需要对天然的质粒进行改造.下图是天然土壤农杆菌Ti质粒结构示意图(图上标注了部分基因及部分限制酶作用位点).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①人工改造时,要使抗虫基因表达,还应插入__________.②人工改造时用限制酶Ⅱ处理,其目的是:第一,去除质粒上的__________两个基因(用图中基因字母符号表示),以保证T﹣DNA进入水稻细胞后不会引起细胞的无限分裂和生长;第二,使质粒带有单一限制酶作用位点,有利于__________的准确插入.第三,使质粒大小合适,可以提高转化效率等.③若用限制酶Ⅰ分别切割改造过的理想质粒和带有抗虫基因的DNA分子,并构成重组Ti质粒.分别以含四环素和卡那霉素的培养基培养已成功导入抗虫基因的水稻胚细胞,结果是在含__________的培养基上能够生长.(3)限制酶Ⅱ识别的核苷酸序列及切割位点为﹣G↓ACGTC﹣(“↓”表示切割位点),请在答题纸提供的双链上标出切割DNA分子后形成的黏性末端上的碱基__________.31.如图是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图中A过程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2)图中B过程常用__________、聚乙二醇或电激等诱导完成.(3)用于大规模培养的“细胞X”的名称是__________细胞,其特点是既能__________,又能产生__________.(4)根据物理性质分类,图中体外培养所用的培养基类型为__________.若为合成培养基,为满足营养需要,往往还需要加入__________.(5)图示表明,制备单克隆抗体是动物细胞工程中__________技术的重要应用.(6)单克隆抗体的用途有__________等.32.苹果醋是指以苹果汁经发酵而成的苹果原醋,再兑以苹果汁等原料而制成的饮品.既有淡淡的醋味,又有果汁的香甜,喝起来非常爽口.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过程①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若要检测是否产生了酒精,可用__________试剂进行检测.(2)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__________,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型.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__________等基本营养成分.第二步:对培养基用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第三步:接种.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第四步:培养.温度控制在__________.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33.酶和细胞的固定化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Ⅰ.某大学科研人员利用双重固定法,即采用戊二醛作交联剂(使酶相互连接),海藻酸钠作载体来包埋小麦酯酶,研究固定化酶的性质,并对其最佳固定条件进行了探究.下图显示的是部分研究结果.(注:酶活力为固定化酶催化化学反应的总效率,包括酶的活性和酶的数量)(1)从图1可以看出:固定化小麦酯酶比游离的小麦酯酶对温度变化的适应性更__________.(2)从图2可以看出:海藻酸钠浓度为__________时的小麦酯酶活力最强.当海藻酸钠浓度较低时,酶活力较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Ⅱ.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过程如下:①活化酵母细胞:称取定量干酵母与定量蒸馏水混合并搅拌,使酵母细胞活化;②配制饱和氯化钙溶液:将氯化钙溶解在定量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浓度的饱和氯化钙溶液;③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在定量的海藻酸钠中加入定量的蒸馏水,用大火加热,使其迅速溶解,配制成溶液;④海藻酸钠溶液和酵母细胞混合:将活化的酵母细胞迅速加入到刚配制成的海藻酸钠溶液中,充分搅拌混合均匀;⑤固定化酵母细胞:用注射器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海藻酸钠和酵母细胞混合液滴加到配制好的饱和氯化钙溶液中,观察凝胶珠形成.(1)请你改正其中两处错误的操作:第一处是__________;第二是__________.(2)刚形成的凝胶珠要在饱和氯化钙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3)如果制作的凝胶珠颜色过浅,呈白色,则说明海藻酸钠浓度__________ (过低/过高).2015-2016学年福建省冷曦中学高三(上)开学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B.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分析:生态系统中金字塔的分类:(1)能量金字塔,是以单位时间内,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数值为指标绘制成的金字塔.(2)生物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生物的有机物质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量金字塔.(3)生物数量金字塔,将每个营养级现存个体数量用面积表示,由低到高绘制成图,即为生物数量金字塔.不同生态系统中金字塔会出现倒置的情况.解答:解:A、在两个生态系统中,图示的是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不是能量金字塔,营养结构中不一定只有3个营养级或许更多,A错误;B、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作用,B正确;C、城市生态系统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只是营养结构简单,调节能力弱,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D、流经农村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由于城市生态系统中耕地较少,生产者中能提供食物的较少,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由外界有机物输入较多,例如:市民吃的蔬菜、水果、面粉等食物均为外来输入,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功能,用具体的实例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2.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哪一项是错误的( )A.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代产生AaBBDD的生物体的概率为B.乙图中黑方框图表示男性患者,由此推断该病最可能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丙图所示的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D.丁图细胞表示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后期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分析:分析图形;甲图生物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基因型为AaBbDD,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连锁与互换定律;乙图正常的双亲生出了有病的儿子,为隐性遗传病;丙图表示伴X隐性遗传方式;丁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答:解:A、甲图中生物AaBbDD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DD个体的概率××1=,A正确;B、乙图家系中男性正常和女性正常的儿子患病,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又因为图中患者男性多,所以最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B正确;C、已知丙图表示的是伴X隐性遗传病,双亲的基因型是X A X a和X A Y,其子代基因型是X A X A、X A X a、X A Y、X a Y,所以丙图表示一对夫妇,如产生的后代是一个男孩,该男孩是患者的概率为,C正确;D、丁图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的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且每一极有5条染色体(奇数),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有基因型概率的计算、减数分裂、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配子的种类等,是学生提升获取图示信息、审题、分析能力的较好选择.3.某研究小组利用检测气压变化的密闭装置来探究微生物的细胞呼吸,实验设计如下,关闭活栓后,U形管右管液面高度变化反映瓶中的气体体积变化.实验开始时将右管液面高度调至参考点,实验中定时记录右管液面高度相对于参考点的变化(忽略其他原因引起的容积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对氧气的消耗量B.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细胞呼吸时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C.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进行乳酸发酵D.甲组右管液面升高,乙组不变,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组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所以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乙组中放置的是蒸馏水,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甲组右管液面升高,说明消耗了氧气;乙组不变,说明消耗氧气和产生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综合两组实验,说明微生物只进行需氧呼吸.如果甲组右管液面不变,乙组下降,说明微生物没有消耗氧气,但产生了二氧化碳,说明微生物进行了酒精发酵.解答:解:A、甲组实验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有氧呼吸过程消耗氧气,产生的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甲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氧气的消耗量,A正确;B、乙组实验装置中无NaOH吸收二氧化碳,气体的变化是氧气减少量与二氧化碳的生成量的综合,因此乙组右管液面变化,表示的是微生物呼吸CO2的释放量和O2消耗量之间的差值,B正确;。
福建省晨曦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开学第一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考试时间:2015年8月8日 14.30-16.30 试卷满分:150分一、选择题:共60分。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如图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D、d)、乙(基因为E、e)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色盲症.已知Ⅱ8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B.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C.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比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大D.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系谱图中5、6、10可知,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色盲,A正确;13号的致病基因来自7和8,7号的致病基因来自2,B正确;11号携带甲致病基因的几率为2/3,12号携带乙致病基因的几率为1,C错误;Ⅱ7和Ⅱ8生出两病兼发男孩的概率和两病兼发女孩的概率一样,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病的分析与计算。
2.关于基因型与表现型关系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A.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B.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D.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AA和Aa,A正确;基因型相同,但受到环境的影响,表现型不一定相同,B正确;在同样的环境中,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C错误;在同样的环境中,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
3。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ATP的一组是A. 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 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 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
质壁分离和复原【答案】D试题分析: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O2还原和胰岛素分泌等过程均为耗能的过程,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ATP,而质壁分离和复原则是水分子的扩散运动,不消耗ATP,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细胞代谢与能量消耗的关系。
【生物】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卷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5-2016学年高三(上)期中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共5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的mRNA种类都不相同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产生C02的唯一场所C.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RNA聚合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 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④主动运输.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4.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B.B的多种重要功能与b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有关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D.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生物材料5.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DNA的数量上升B.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可以允许任意物质通过C.不同细胞中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一样的D.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质6.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只能检测出淀粉,不可能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只有在高倍镜下才可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提取绿叶色素时若用95%乙醇应加入无水Na2CO37.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的坐标图和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所代表的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B.图乙的物质运输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C.图乙所示的细胞可能是红细胞D.婴幼儿肠道吸收乳汁中的免疫球蛋白的过程可用图乙中的跨膜运输方式表示8.小麦种子萌发时产生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麦芽糖、葡萄糖等.小麦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左右.取适量小麦种子在20℃和30℃培养箱中培养4天后,做如下处理: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并加热至50℃左右,摇匀后观察试管中的颜色.结果是(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9.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及化合物、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中的N主要存在于氨基中,核酸中的N主要存在于碱基中B.只有细胞内的核酸才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C.叶绿体中可发生CO2→C3→C6H12O6,线粒体中则会发生C6H12O6→丙酮酸→CO2 D.细胞内外的液体环境和磷脂分子的性质决定了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呈双层排列10.如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则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于( )A.水培的洋葱叶 B.生长的柳树幼叶C.培养的衣藻D.秋冬的银杏落叶11.下列关于细胞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时可无限增殖B.癌变前后,细胞的形态和结构有明显差别C.病毒癌基因可整合到宿主基因组诱发癌变D.原癌基因的主要功能是阻止细胞发生异常增殖12.小麦抗锈病基因R和不抗锈病基因r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R和基因r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不考虑交叉互换)B.基因R和基因r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C.基因R和基因r的本质区别是核苷酸序列不同D.自然条件下根尖细胞中不含基因R13.图为某家族白化病的遗传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在下列四个表现型正常的个体中,可能不带致病基因的是( )A.Ⅲ8 B.Ⅲ9 C.II 4 D.Ⅲ1114.制作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下列哪一组操作与细胞分离开来有关( ) a.培养b.解离c.漂洗d.染色e.压片f.观察.A.af B.be C.ce D.bd15.有关真核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丝分裂过程核膜不消失B.动物细胞仅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C.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D.减数分裂具有周期性16.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②癌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③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④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衰老细胞内染色质的收缩会影响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B.蜜蜂的未受精卵细胞发育成雄蜂,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细胞凋亡过程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增强D.主动运输使被转运离子的浓度在细胞膜两侧趋于平衡18.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离体培养在一定适宜条件下,能表现出全能性B.受精卵全能性最高C.在生物体内由于细胞的分化,全能性难以表达D.卵细胞因高度分化,所以不具有全能性19.在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发生相应变化的是( ) A.蛋白质种类B.基因种类 C.细胞器种类D.转运RNA种类20.由细胞形态判断,下列细胞中最可能具有细胞周期的是( )A.B.C.D.21.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是乙类细胞的两倍,丙类细胞核DNA量介于甲乙两种细胞之间.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甲类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在三类细胞中所占比例最大B.乙类细胞无分裂能力,属于高度分化的细胞C.丙细胞已经进入生长的衰老期,将停止细胞分裂D.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22.下列关于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仅考虑一对基因,种群中有4种不同的交配方式B.具有等位基因的植株自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C.自交是鉴别抗锈病(显性)小麦的基因型和保留其纯合子最简易的方法D.测交可以推测被测个体的基因型和产生配子的数量23.某种品系的鼠毛色灰色和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杂交实验得到了如下结果,由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杂交A后代无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B.由杂交B可判断鼠的黄色毛是显性性状C.杂交B后代黄色毛鼠既有杂合子也有纯合子D.鼠毛色这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24.豌豆花色中紫色对白色为显性.一株杂合紫花豌豆连续自交繁殖三代,则子三代中开白花的植株与开紫花的豆植株的比例为( )A.7:9 B.7:15 C.l:3 D.9:1525.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段的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B.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消失都在ef段C.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cd段的细胞都含有23对同源染色体D.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等位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26.下表叙述中,甲与乙的逻辑关系成立的是( )A.A B.B C.C D.D、27.分析如图家族中某种遗传系谱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Ⅲ8与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B.理论上,该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C.Ⅲ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由Ⅰ2传来D.Ⅲ9和Ⅲ8婚配,后代中女孩的发病概率为28.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象,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B.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C.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P为X染色体,则正常情况下Q不可能是Y染色体29.某小组进行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主要起固定作用B.碱性染料吡罗红(派洛宁)可用于染色体染色C.观察到分裂末期细胞内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D.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依据30.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 )①人类的XYY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A.①② B..①③C.③④ D.②④31.纯种果蝇中,朱红眼♂×暗红眼♀,子代只有暗红眼;而反交,暗红眼♂×朱红眼♀,F1雌性为暗红眼,雄性为朱红眼.设相关基因为A、a,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可判断暗红色基因为显性基因B.反交的结果说明眼色基因不在细胞质中,也不在常染色体上C.正反交的子代中,雌性基因型都是X A X aD.预期正交的F1自由交配,后代表现型比例是1:1:1:132.某女士怀上了异卵双胞胎,他们夫妇均是半乳糖血症(人类的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的基因携带者.请你帮助预测,该女士孕育的双胞胎是一男一女的概率和至少有一个小孩患有半乳糖血症的概率分别是( )A.和B.和C.和D.和33.水稻的非糯性(A)对糯性(a)为显性,抗病(T)对感病(t)为显性,花粉粒长形(D)对网形(d)为显性,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非糯性花粉遇碘液变蓝色,糯性花粉遇碘液呈红褐色.现有四种纯合子基因型分别为:①AATTdd.②AAttDD,③AAttdd,④aattdd.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培育糯性抗病优良品种,应选用①和④亲本杂交B.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可以选择亲本①和②、①和④杂交C.若采用花粉鉴定法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应选择亲本①和③杂交D.将②和④杂交后所得的F1的花粉涂在载玻片上,加碘液染色后,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将会看到四种类型的花粉且比例为9:3:3:134.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生活周期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发生在A~C段B.CD段、GH段的染色体与核DNA的数目之比为1:1C.图中显示两种分裂方式,Ⅰ~M段可表示有丝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D.“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现象与AH、HI所代表的生理过程有关35.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2N=80)的羽毛颜色由三种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如图),D+控制灰红色,D控制蓝色,d控制巧克力色,D+对D和d显性,D对d显性.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下列有关推论合理的是( )A.灰红色雄鸟的基因型有6种B.蓝色个体间交配,F1中雌性个体都呈蓝色C.灰红色雌鸟与蓝色雄鸟交配,F1中出现灰红色个体的概率是D.绘制该种鸟的基因组图至少需要对42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序36.某四倍体植物细胞中含有20条染色体、20个核DNA分子,且细胞中存在纺锤丝,则该细胞正处于( )A.有丝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有丝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37.控制番茄果实颜色(红果对黄果为显性)与果实形状(长果对圆果为显性)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用红色长果番茄与黄色圆果番茄杂交,子代可能出现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只有一种 B.两种,1:1 C.三种,1:2:1 D.四种,1:1:1:138.将状况相同的某种绿叶分成相同的四组,在不同温度下先暗处理l小时,再用相同适宜的光照射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假设在有光和黑暗条件下,细胞呼吸消耗有机物量相同),得到如表的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27℃时该绿叶在整个实验期间积累的有机物是2mgB.28℃时该绿叶光照后比暗处理前重量增加3mgC.29℃是该绿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D.30℃时该绿叶经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总量是3mg39.玉米糯性与非糯性、甜粒与非甜粒为两对相对性状.一般情况下用纯合非糯非甜粒与糯性甜粒两种亲本进行杂交时,F1表现为非糯非甜粒,F2有4种表现型,其数量比为9:3:3:1.若重复该杂交实验时,偶然发现一个杂交组合,其F1仍表现为非糯非甜粒,但某一F1植株自交,产生的F2只有非糯非甜粒和糯性甜粒2种表现型.对这一杂交结果的解释,理论上最合理的是( )A.发生了染色体易位,使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组数目整倍增加D.发生了交叉互换40.一位学生将葡萄糖和酵母菌溶液放入一个保温瓶中,并用带有两个孔的塞子封口.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随着时间的推移,保温瓶内的温度将一直保持稳定不变B.保温瓶中氧气的含量对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没有影响C.该实验装置可用来测定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热量速率的变化D.锥形瓶中的指示剂应为酸碱指示剂,目的是检验酵母菌的呼吸作用的类型二、非选择题(共50分)41.(16分)为探究不同波长的光和C02浓度对葡萄试管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用40w的白色、红色和黄色灯管做光源,设置不同C02浓度,处理试管苗.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试管苗的净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一呼吸速率),结果如图.(1)光合作用中,吸收光能的物质存在于叶绿体的__________,c点产生A TP的场所有__________(2)a点的净光合速率大于c点,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若光照条件从c点变为a点,则短时间内C3含量将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大棚种植葡萄时,应选用__________色塑料薄膜搭建顶棚.(4)为探究黄光培养条件下葡萄试管苗的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提出实验思路如下:分别取__________和黄光条件下培养的试管苗叶片,提取其中的色素并用__________(试剂名称)分离,通过比较滤纸条上的__________来判断叶绿素含量是否发生改变.42.已知某雌雄异株二倍体植物的一对常染色体上含有一对等位基因A、a,该对同源染色体由于某种原因易发生片段的缺失(缺失部分不含有A和a基因),含有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不能正常发育.现有两株个体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现将个体l和个体2做杂交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正常后代F1 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2)若杂交后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AA的三倍体,则其原因是:由于__________(个体1,个体2)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__,从而产生了含A的配子;由于__________(个体1,个体2)在进行__________(减数第一次,减数第二次)时分裂异常,产生含有两个A的配子,与含有1个A的正常配子受精而产生.43.野生型水貂的毛皮是黑色的.现有两种毛皮颜色的纯合突变体系,一种为银灰色的雄貂,另一种为铂灰色的雌貂,控制银灰色的基因为A,控制铂灰色的基因为B.用这两种突变体与野生型分别进行杂交,得到如下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杂交实验的结果判断,上述两种水貂突变体的出现属于__________性突变.控制水貂毛色的两对基因遵循__________遗传定律(2)如果A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杂交组合3 的F2个体非野生型中的纯合子占__________.让F2中的野生型个体与宝石蓝个体进行交配,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3)如果B和b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中银灰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让杂交1中的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代中银灰色个体性别为__________.44.如表所示为豌豆部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其中野生型均为纯合子).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黄色叶片豌豆(aa)在种子萌发后10天内枯萎死亡,若以浅黄色叶片豌豆(Aa)为亲本连续自交两代,则F2代成体产生的配子含a的概率为__________%.(2)科学工作者偶然发现一株茎叶卷曲的突变豌豆植株,欲判断其显隐性,让其与野生型豌豆相互授粉,若F1代表现型为__________,且F1自交得F2出现的性状及分离比为__________,则可推知其为隐性突变.(3)科学工作者初步确定,茎叶卷曲突变基因可能位于Ⅲ或Ⅵ号染色体上,请你利用上述表格中所提供的各种性状的个体进行如下实验:选择表现型为__________的个体与野生型杂交,得到的F1自交,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卷曲突变基因是在Ⅲ号染色体上;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则卷曲突变基因是在Ⅵ号染色体上.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共50分.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一个体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的mRNA种类都不相同B.线粒体是人体细胞产生C02的唯一场所C.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D.RNA聚合酶的合成及运输途径中直接有关的膜结构是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考点】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有氧呼吸的过程和意义;细胞的分化.【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人体细胞有氧呼吸过程: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C6H12O6→2丙酮酸+2A TP+4;第二阶段(线粒体基质中):2丙酮酸+6H2O→6CO2+20+2ATP;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上):24+6O2→12H2O+34ATP.3、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同一个体分化后的不同细胞中的mRNA有所区别,但不是都不相同,A错误;B、人体细胞只有有氧呼吸才产生二氧化碳,且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是在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B正确;C、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其蛋白质在自身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C错误;D、RNA聚合酶不是分泌蛋白,其合成及运输途径与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没有关系,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细胞呼吸和细胞结构及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呼吸的类型、过程及场所;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学说认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B.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专题】正推法;细胞核.【分析】细胞学说是由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解答】解:A、细胞学说提出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A正确;B、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B正确;C、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胞内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是分子水平上的认识,细胞学说是细胞水平的研究,C错误;D、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及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明确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3.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 TP的能量,需经过的主要生理过程依次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消化吸收④主动运输.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考点】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分析题干信息,光能转化成骨骼肌细胞内ATP的能量,则能量变化需要经过光能→化学能→ATP,则太阳能首先被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在有机物中,有机物被动物食用后进入消化道内分解成小分子的有机物,才能被肠上皮细胞经主动运输进入内环境,再进入组织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把能量释放出来储存到A TP中.【解答】解: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糖类),有机物(糖类)通过动物取食消化为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吸收进入组织细胞,在经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化学能形成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故选:A.【点评】本题比较抽象,考查生物体内能量变化的相关知识,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4.如图是人体细胞中两种重要有机物B、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图,关于此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E→G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B.B的多种重要功能与b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空间结构有关C.E中e的排列顺序决定了B中b的排列顺序D.如果观察细胞中E和G的分布,需要用盐酸处理生物材料【考点】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核酸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分析】1、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核酸的组成元素及蛋白质与核酸之间的关系,先根据题图判断出各种化合物的种类,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2、由题图可知,B是蛋白质,G是RNA,E是DNA,b是氨基酸,e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解答】解:A、E→G是转录过程,发生的场所主要是细胞核,G→B是翻译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A正确;B、蛋白质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无关,B错误;C、蛋白质是由DNA控制合成的,DNA中脱氧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决定了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C正确;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要用盐酸处理生物材料,改变细胞膜的透性,促进DNA和RNA的染色,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核酸的分类、分布和功能,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转录和翻译过程,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综合解答问题.5.下列有关细胞核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DNA的数量上升B.细胞核的核膜对物质具有选择透过性,而核孔可以允许任意物质通过C.不同细胞中核仁的大小和数量是一样的D.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重要结构是染色质【考点】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专题】归纳推理;细胞核.【分析】细胞核包括核膜(将细胞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染色质(DNA和蛋白质)、核仁(与某种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核孔(核膜上的核孔的功能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解答】解:A、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DNA表达速度加快,但DNA含量不变,A错误;B、核孔是蛋白质和RNA等高分子物质通过的通道,但DNA不能进出,B错误;C、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故蛋白质合成越旺盛的细胞核仁越大,C错误;D、染色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6.下列与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马铃薯块茎捣碎后的提取液只能检测出淀粉,不可能检测出蛋白质B.光学显微镜只有在高倍镜下才可观察到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D.在提取绿叶色素时若用95%乙醇应加入无水Na2CO3【考点】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检测蛋白质的实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专题】实验基本操作;探究结论;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分析】1、马铃薯块茎中也含有蛋白质.2、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用光学显微镜就可以观察到.。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7.n 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n L,这三种烃不可能的组合是( ) A.CH4、C2H4、C3H4以任意比混合 B.C2H6、C4H6、C2H2以2: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 C.C3H8、C4H8、C2H2以11:14:26的质量之比混合 D.CH4、C3H6、C2H2以a:b:b体积比混合 8.对于4℃时,水中溶解了22.4L HCl气体(标准状况下测得)后形成的溶液200m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 B.所用水的体积为177.6L C.根据题干数据,该溶液物质的量浓度无法求得 D.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溶液的密度未知而无法求得 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c(H+)/c(OH-)=1×10-12的溶液:K+、Na+、SiO32-、NO3- B.0.1 mol·L-1 Na2CO3溶液:K+、Fe3+、NO3-、Cl- C.0.1 mol·L-1 NaClO溶液:Na+、NH4+、SO32-、CO32- D. 0.1 mol·L-1 Na[Al(OH)4]溶液:K+、Na+、SO42-、HCO3- 0.(括号内的物质是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被提纯的物质除杂试剂除杂方法A溴化钠溶液(NaI)氯水、CCl4萃取、分液B氯化铵溶液(FeCl3)氢氧化钠溶液过滤C二氧化碳(CO)氧化铜粉末通过灼热的CuO粉末D乙酸乙酯(乙酸)乙醇、浓硫酸加热11.中间体,结构简式如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8H6O3 B. C.1mol扁桃酸molH2发生加成反应 D. 1mol扁桃酸aOH溶液反应mol NaOH 12.NA A.1 mol FeI2与足量氯气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B. 0.2 mol S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6NA C0.1molCl2与足量的水充分反应,为NA D.1.5 mol Na2O2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NA 13.常温下,在20.00 mL 0.100 0 mol·L-1 NH3·H2O溶液中逐滴滴加0.100 0 mol·L-1 HCl溶液,溶液pH随滴入HCl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 A.①溶液:c(Cl-)>c(NH)>c(OH-)>c(H+) B.②溶液:c(NH)=c(Cl-)>c(OH-)=c(H+) C.①、②、③三点所示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②>③>① D.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 c(NH3·H2O)>c(NH)>c(OH-)>c(Cl-)>c(H+) 29.(16分)氮氧化合物是目前大气污染的主要气体。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四地六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联考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个小题,共50分。
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菌共有的特征是A.有二个染色体组B.无线粒体,进行无氧呼吸C.遗传物质都是DNA D.都能寄生,也有DNA复制【答案】C【解析】细菌无染色体,也无染色体组,A错误;细菌无线拉体,但有些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因细胞内有相关的有氧呼吸酶,如硝化细菌,B错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C正确;细菌能进行DNA复制,有的细菌营寄生生活,但不是所有细菌都寄生,D错误。
【考点定位】原核生物结构2.关于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B.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mRNA参与C.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 D.食盐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质发生了变性【答案】D【考点定位】蛋白质【名师点睛】本题中有关盐析的知识点,和化学联系较紧,但在生物学科中学生不太熟悉:盐析:盐析一般是指溶液中加入无机盐类而使某种物质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的过程,盐析与变性的比较:3.在温度、光照都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
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 D.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答案】C【考点定位】种子萌发4.图中①-④表示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高倍光镜下可看到图中①-④所示的结构B.所有细胞中均以④作为蛋白质合成场所C.结构①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结构③参与该细胞分裂末期细胞壁的形成【答案】B【解析】图中细胞器①-④分别表示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核糖体,该图是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高倍光镜下是看不见中心体、核糖体、高尔基体等亚显微结构的,A错误;不论原核生物还是真核生物都是利用核糖体合成蛋白质,B正确;结构①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C错误;题图结构有中心体,且为高等生物细胞,故该细胞为动物细胞,动物细胞无细胞壁,其内的高尔基体与其分泌物的形成有关,D 错误。
福建省岐滨中学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开学第一考试题
福建省岐滨中学开学第一考生物试题答题说明:1、考生必须将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一律无效;2、考生请使用黑色中性笔和2B铅笔作答;3、试题卷请留存备讲。
一、选择题(每题有且只有一项正确答案,每题4分,共36分)1.下图①~⑥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②是细胞膜的脂质成分,则不具有物种的特异性B.若②为多聚体,且能贮存生物的遗传信息,则②一定是DNAC.若图中⑤为过氧化氢酶,则①经脱水缩合形成⑤的过程发生核糖体D.若④主要在人体肝脏和肌肉内合成,则④最可能是糖原2. 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①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②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③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
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⑤A、B一定是轴突,C一定是树突。
⑥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则由于该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④⑥3.下列关于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通常用聚乙二醇或灭活的病毒诱导原生质体融合B.试管婴儿培育过程涉及到动物细胞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技术C.在对原肠胚阶段的胚胎进行分割时,要注意将内细胞团均等分裂D.小鼠骨髓瘤细胞和经抗原免疫的小鼠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的细胞不是都能制备出单克隆抗体4.下列现象属于基因重组的是:()A.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 B.植物组织培养中出现新品种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互换 D.减数分裂中的交叉互换5.现有一个数目庞大的哺乳动物种群,个体基因型情况为AA占25%,Aa占50%,aa占25%;若让该种群分别进行自由交配和自交(特指基因型相同雌雄个体间交配),两种交配方式的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a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别是:( )A.上升、不变和上升、下降 B.不变、不变和上升、不变C.不变、不变和不变、不变 D.上升、不变和上升、上升6.现有一份自然的辣椒种子,将它们分成两份,分别标记为甲组和乙组。
2016届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
2016届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生物试卷(带解析)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错误的是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高等植物体内未离体的体细胞没有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A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项正确;高等植物体内未离体的体细胞具有全能性,但未离体的体细胞只能分化形成特定的组织或器官,不能表现出全能性,C项错误;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2.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A.10/19 B.9/19 C.1/19 D.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可推知,正常的概率为81%。
若相关的基因用A和a表示,则在该人群中,a的基因频率=9/10,A的基因频率=1—9/10=1/10,进而推知AA:Aa =(1/10×1/10):(2×1/10×9/10)=1:18。
综上分析,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则妻子的基因型为1/19AA 或18/19Aa,丈夫的基因型为aa,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1—18/19×1/2aa=10/19,A项正确,B、C、D三项均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四校联考生物试题.doc
2016届高三年级第一次四校联考生物试题命题:忻州一中康杰中学临汾一中长治二中(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下表所列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选项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A遗传物质拟核为DNA;细胞质为RNA细胞核和细胞质均为DNA B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C遗传信息表达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翻译在细胞质中D变异类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2.某六十肽中有3个丙氨酸(C3H7O2N),现脱掉其中的丙氨酸(相应位置如图)得到几种不同的有机产物,其中脱下的氨基酸均以游离态正常存在。
下列该过程产生的全部有机物中有关原子、基团或肽键数目的叙述,错误的是A.肽键数目减少6个B.氢原子数目增加12个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D.氧原子数目增加6个3.正常人体内的胰岛素、呼吸酶和抗体,这三类物质都是A.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B.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C.与特定的分子结合后发挥作用D.在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4.下列与细胞器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胞中有的酶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再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B.分泌蛋白合成旺盛的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快C.溶酶体能吞噬并杀死侵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但不能分解衰老的细胞器D.植物细胞叶绿体产生的ATP主要用于主动运输等过程5.下列关于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基因可能存在于染色体上,也可能存在于其他场所C.蓝藻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时不出现染色体D.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状态6.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 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如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KNO3 溶液的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的起始渗透压B.与B点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较大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大于KNO3 溶液,从而出现BC段的变化D.B点对应的时刻,KNO3 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等7.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是由腺细胞合成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B.所有酶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测都可以呈现紫色反应C.酶分子在催化反应完成后立即被降解成氨基酸D.消化酶在消化腺细胞内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中共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8.ATP是细胞内流通的能量“通货”,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错误的是①参与ATP形成的元素包括C、H、O、N、P②在叶绿体中,ATP的移动方向是由叶绿体的囊状结构到叶绿体基质③洋葱表皮细胞中能形成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④ATP是各种活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细胞内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A.①③B.③④C.②③D.②④9.夏季晴朗的中午,某些植物因为蒸腾过于强烈而出现气孔关闭的现象,这是植物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此时这些植物叶肉细胞内C3、C5、[H]、ATP的含量短期变化分别是A.降低、升高、升高、升高B.升高、降低、降低、降低C.降低、升高、降低、降低D.升高、降低、升高、升高10.图1是“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部分操作图,图2是“叶绿体中色素分离”的结果,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盖玻片下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组织细胞B.实验中用吸水纸引流常需要重复几次C.图2中b代表的是叶绿素bD.出现图2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研磨时没加碳酸钙11.如图是化合物在生物体内转移的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①产生的[H]可在②过程中将五碳化合物还原B.[H]经⑤转移到水中,其过程需CO2参与C.能形成ATP的过程有①②④⑤⑥⑦D.晴天时小麦①过程比在阴雨天时旺盛12.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
【全国百强校】福建省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按题号填在答题卡中,每题1.5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胞是能够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 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C. 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D. 生态系统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
2、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B.腺苷是构成A 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C.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的化学本质多样,如神经递质,激素很多就不是蛋白质,故A 错误。
腺苷是核糖和腺嘌呤的总称,DNA中不含有,故B错误。
细胞核中的核酸主要是脱氧核酸,但也含有核糖核酸,故C错误。
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有可能是氨基酸种类和数量相同,但因为排列顺序或肽链空间结构不同而不同,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生物细胞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它们的代谢强度就相同B.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既消耗水又产生水C.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产生水D.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在其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水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把握知识点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能力。
4、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
有关该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泡内Na+的大量贮存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液泡内Na+参与调节渗透压,大量贮存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C.液泡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其吸水或失水D.该现象说明,盐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液泡中吸收钠离子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是主动运输需要能量,故A错误。
高考病句题(难)
【2017年高考专题复习之辨析修改病句】1(鄂豫晋冀陕五省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如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的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显著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B.一张小小的第二代身份证,竟被汉语言专家们挑出了四个值得商榷的语病,面对如此混乱的用语、用词、用字的状况,让人忧虑。
C.教育部近日在全国高校启动了以“阅读传统经典·品味书香生活”为主题的“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D.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品牌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与会嘉宾都有一个共同的感慨: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却是品牌小国。
2(安徽省2016届高三百校大联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 12月16日,“琼瑶诉于正案”终审落幕,琼瑶再次获得胜利,这个胜利,既属于原创者及原创精神,更属于我国不断发展进步的知识产权。
B.各级干部要脚踏实地、实作实行,牢固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不搞涸泽而渔的政绩工程,做到真抓实干、敢于担当。
C.“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旨在推选、寻找、发现身边的好青年,引领广大青年崇德向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
D.“十三五”时期,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让13亿多中国人民惠及互联网发展成果,更好造福各国人民,也为全球人民带来新的福祉。
3(安徽省合肥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腾讯无人机在研发初期,定位就与现在占市场主流的航拍无人机不同,他们的目标用户是大众消费群体。
B.运营商推出手机月套餐内剩余流量单月不清零服务后,不少市民欣喜不已,更有网友开始展望“我的流量我做主”的未来。
C.足球是当今世界参与人数最多的体育运动,英国是现代足球发源地和世界足球强国,值得我们借鉴。
D.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的繁荣,也离不开道德文明建设。
一座城市是否具有道德文明,是人们选择入居的重要标准。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2016届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科学家用15N标记核苷酸证明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A错误。
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都来自H2O,B错误。
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C正确。
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放射性同位素实验的相关知识,本题考查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相关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把握材料和试剂的选择,熟练完成相关实验的能力。
2.以下关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有多种组织和系统B.病毒无细胞结构,故其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C.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D.蛋白质、核酸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即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它们没有系统和组织层次,A错误。
病毒无细胞结构,但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B错误。
生命系统层层相依,但各生物不一定具有相同的结构和功能,例如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而高等动物却有,C错误。
生命系统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组成细胞的蛋白质、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解析福建省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最新福建省师大附中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将答案按题号填在答题卡中,每题1.5分,共45分.)1.(2021春•朝阳区期末)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是能够完整表现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所有生物个体都具备由功能相关的器官组成的系统层次C.蛋白质和核酸等大分子可算作系统,也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D.生态系统是一定自然区域内相互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所有生物2.(2021•旌阳区校级模拟)下列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生物体内参与信息传递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B.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C.细胞核中的核酸只含脱氧核糖,细胞质中的核酸只含核糖D.细胞中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其氨基酸种类和数量可能相同3.(2021春•乐山期末)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若不同种生物细胞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的比值相同,则它们的代谢强度相同B.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线粒体既消耗水又产生水C.酵母菌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不产生水D.线粒体、核糖体、中心体在其生理活动中都可以产生水4.(2021秋•福建校级期中)生长在含盐量高、干旱土壤中的盐生植物,通过在液泡中贮存大量的Na+而促进细胞吸收水分。
有关该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泡内Na+的大量贮存不需要细胞代谢提供能量B.液泡内Na+参与调节渗透压,大量贮存使细胞液渗透压增大C.液泡内无机盐浓度的大小会影响其吸水或失水D.该现象说明,盐生植物的生理功能是与其生存环境相适应的5.(2021秋•福建校级期中)如表表示某种蛋白质中相关基团的数目,据表可知该蛋白质( )相关基团氨基酸数羧基总数R基上羧基数氨基总数数目126171517A.由2条肽链组成B.共有126个肽键C.R基中共含17个氨基D.形成过程中脱去125分子的水6.(2021秋•芜湖期末)下列关于原核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蓝藻虽不含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B.乳酸菌无核膜、核仁,但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 硝化细菌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属于自养生物D.醋酸菌不含线粒体,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7.(2021秋•福建校级期中)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乳酸产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B.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的成分有区别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8.(2021秋•福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甘蔗茎和甜菜块根都含较多蔗糖且近于无色,可用于还原糖鉴定B.在鉴定叶片光合作用产物淀粉时,为排除叶片绿色的干扰,可用酒精脱色C. 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各种色素扩散速度不同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不同D.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9.(2021秋•福建校级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流感病毒、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它是“生产蛋白质的机器”B.工业硅肺是因为吞噬细胞不能吞噬硅尘造成的C.叶绿体是所有自养生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DNA、RNA、相关酶等成分D.豌豆的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10.(2021•信阳一模)“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蛋白质)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省晨曦、冷曦、正曦、岐滨四校联考2016届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1.细胞分化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生命现象,下列错误的是( )A.分化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高等植物体内未离体的体细胞没有全能性D.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考点】细胞的分化.【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解答】解:A、细胞分化贯穿于整个生命进程,A正确;B、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B正确;C、高等植物体内未离体的体细胞有全能性,只是全能性不能表达出来,C错误;D、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该过程中遗传物质一般不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特点及意义,掌握细胞分化的实质;识记细胞全能性的概念,掌握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及全能性表达出来所需的条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某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B.C.D.【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分析】根据题意分析:由于该显性遗传病(设致病基因为A)在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9%,即AA和Aa的概率之和为19%,从而求出aa的概率.再进一步求出A和a的基因频率.丈夫正常,基因型为aa;妻子患病,基因型为AA 或Aa,根据其基因型的概率计算出这对夫妇所生子女的患病概率.【解答】解: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为A、a,已知该病的发病率为19%,则正常(aa)的概率为81%,根据哈迪﹣温伯格定律,a的基因频率为90%,A的基因频率为10%.由此人群中AA的基因型概率为=10%×10%=1%,Aa的基因型频率=2×10%×90%=18%.所以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1%/(18%+1%)=1/19,其后代均患该病;患病妻子的基因型为Aa 的概率为18%/(18%+1%)=18/19,其后代患该病的概率为18/19×1/2=9/19,所以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1/19+9/19=10/19.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计算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 细胞数量由Mcl﹣l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Ⅰ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C.系统性红斑狼疮D.艾滋病【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分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2、分析题图: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其中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Bim蛋白会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据此答题.【解答】解: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应该降低免疫力,与Bim蛋白有关,A错误;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B错误;C、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这可能会导致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引发自身免疫病,而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C正确;D、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解,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解题关键在于掌握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的类型及原理,能结合图中信息作出准确的判断.4.如图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的细胞,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正处于有丝分裂前期B.在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C.该细胞分裂至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的某一时期,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所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解答】解:A、该细胞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且不含同源染色体,所以正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A错误;B、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应该含有相同的基因,而图示姐妹染色单体上含有等位基因A和a,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B错误;C、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分裂至后期时,着丝点分裂,含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D、由于有一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基因是A、a,所以该细胞分裂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子细胞,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的时期,同时能正确辨别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5.以下关于生命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生物体细胞中,分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是DNA→RNA→蛋白质B.在生物体中,不同细胞之间信息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脂质和蛋白质C.在动、植物体中,信息在不同组织、器官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激素D.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利于种群的繁衍【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细胞膜的功能;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分析】1、中心法则:(1)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DNA,即DNA的复制;(2)遗传信息可以从DNA流向RNA,进而流向蛋白质,即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后来中心法则又补充了遗传信息从RNA流向RNA以及从RNA流向DNA两条途径.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方式:(1)通过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2)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3)通过细胞通道来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3、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解答】解:A、在生物体细胞中,分子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途径是DNA→DNA、DNA→RNA→蛋白质,A错误;B、在生物体中,不同细胞之间信息的识别主要依赖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B错误;C、在动、植物体中,信息在不同细胞之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激素,C错误;D、在生态系统中,某些植物在长日照条件下才开花,说明信息传递利于种群的繁衍,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中心法则及其发展、细胞膜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要求考生识记中心法则的主要内容及后人对其进行的补充和完善;识记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识记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作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的自发突变率虽然很低,但对进化非常重要B.基因突变产生的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环境发生变化时种群的基因频率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D.自然选择通过作用于个体而影响种群的基因频率【考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分析】基因突变是产生新基因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2)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3)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4)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解:A、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B、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B错误;C、环境发生的变化如果影响到某些基因型,由于环境的选择作用,就会使种群的基因频率改变;如果环境发生的变化不影响种群中各基因型的适应性,也可能不起选择作用,使基因频率不变,C正确;D、通过自然选择,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被保存下来,使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意义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所学的知识对各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二、简答题7.水稻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科研工作.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的两种细胞代谢活动是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其基质内完成的能量转化是活跃化学能转化为稳定化学能.(3)如果给水稻提供H218O,结果水稻体内出现了(CH218O),这是因为H218O参与了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反应生成了C18O2,再通过光合作用生成(CH218O).(4)如图是光照强度对水稻光合作用的影响曲线:A点时细胞的代谢特点是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当温度变为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时A点的移动方向是向右(向左、向右、不移动);与A点相比,B点时水稻体内NADPH的含量高(多);B点限制水稻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如果本实验中定义“光合速率=在一定的条件下每100cm2的叶面积上每小时吸收CO2的量”;则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甲、乙两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别为0、5.5mgCO2/100cm2﹒h;对于乙种水稻,如果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白天正常光照8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则乙能否正常生长发育?不能.【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分析】据图分析: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B点表示光饱和点.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解答】解:(1)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是植物体内最为重要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2)叶绿体基质中能够完成暗反应过程,把活跃化学能转化为稳定化学能.(3)给水稻提供H218O,其先经过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生成放射性的二氧化碳,然后再参与光合作用,生成含放射性的(CH218O).(4)据图分析,A点表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强度等于呼吸强度,当温度变为呼吸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时,构不成点变大,A点右移.与A点相比,B点时光照较强,光反应较快,水稻体内NADPH的含量高.B点表示光饱和点,限制其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主要是二氧化碳浓度.(5)据表分析,真正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光照强度为3千勒克斯时,甲、乙两种水稻的光合速率分别为0、5.5.对于乙种水稻,如果在光照强度为5千勒克斯时,白天正常光照8小时,其余时间黑暗,其净光合速率小于0,则乙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故答案为:(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2)活跃化学能转化为稳定化学能(3)第二C18O2(4)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向右高(多)二氧化碳浓度(5)0、5.5 不能【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与运用.8.小白鼠是研究动物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对象.电刺激小白鼠会使之产生逃避反应.请回答下列有关该实验的问题:(1)小白鼠在遭受电刺激后迅速逃向安全区,该逃避反应主要是通过神经调节调节完成,完成该逃避反应的结构称为反射弧.在小白鼠逃避反应中,其体内的神经纤维上神经冲动是单向(单向/双向)传导的.(2)在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浓度升高,且使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一段时间后体温恢复正常,这是产热和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3)研究发现小白鼠在连续遭受多次电刺激后,其反应强度随电刺激的重复出现而减弱.已知其关键因素在于突触的信号传递,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与突触前膜释放递质的量有关.据此推断上述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4)下表是小白鼠神经纤维内外两种主要阳离子的浓度,a、b代表的离子分别是钠离子和钾(5)多次电刺激使小白鼠大脑皮层下某个区域出现病理性损伤,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推测可能是脑内下丘脑或垂体区域受损,引起抗利尿激素缺乏所致.【考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及功能;细胞膜内外在各种状态下的电位情况.【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必须依赖于反射弧的结构完整性.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肾上腺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并运输至垂体储存并释放的,可以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解答】解:(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纤维上传递是单向的.(2)逃避过程中小白鼠体内明显增加的激素是肾上腺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提高血糖浓度.此过程中小白鼠体温逐渐上升厚有恢复正常是产热与散热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3)根据题意可知,小白鼠反应减弱现象的原因是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4)据表分析,由于钠离子在细胞膜外浓度高于膜内,所以a是钠离子,钾离子膜内的浓度高于膜外,所以b是钾离子.(5)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合成与分泌并运输至垂体储存并释放的,可以促进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所以下丘脑或垂体区域受损,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表现为日排尿量明显增多,饮水剧增.故答案为:(1)神经调节反射弧单向(2)肾上腺素肝糖原分解产热和散热(3)突触前膜释放递质减少(4)钠离子钾离子(5)下丘脑或垂体抗利尿激素【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识记、理解与运用,题目难度中等.9.(16分)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翅膀后端边缘缺刻(缺刻翅)的红眼雌果蝇,并用这种果蝇做了下图1所示的实验.后经进一步的实验证实,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其等位基因.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者认为,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理由是:①若为显性突变,则后代中应该有4种表现型果蝇出现;②若为隐性突变,则后代不可能出现的表现型为雌性缺刻翅、雄性正常翅(2)研究者推测,“X染色体片段缺失”是导致所示实验现象的根本原因.为了证实这一猜测,最简单的方法是对表现型为雌性缺刻翅果蝇做染色体的高倍镜检查.(3)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因缺刻翅果蝇体内缺少某种酶从而影响翅的正常发育.翅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研究表明,果蝇缺刻翅有纯合致死效应.用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然后让F l中雄雌果蝇自由交配得F2,F l中雌雄果蝇比例为2:1,F2中缺刻翅:正常翅=1:6,F2中雄果蝇个体占(5)已知果蝇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下列有关对图1实验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DA.亲代的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B.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区段C.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一条X染色体片段缺失,另一条X染色体带有白眼基因D.果蝇的缺刻翅性状的遗传方式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考点】伴性遗传.【分析】1、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重复、缺失、易位、倒位)和染色体数目变异.2、分析图1: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缺刻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则亲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中还应该有正常翅雄性个体出现.假设缺刻翅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设基因为b,则亲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不会出现缺刻翅雌性、正常翅雄性.因此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3、果蝇缺刻翅有纯合致死效应,则纯合致死的基因型X A X A和X A Y,缺刻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正常翅雄果蝇的X a Y.【解答】解:(1)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缺刻翅是由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控制,则亲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中还应该有正常翅雄性个体出现.假设缺刻翅是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控制,设基因为b,则亲代雌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X b,雄性个体的基因型是X B Y,后代不会出现缺刻翅雌性、正常翅雄性.因此缺刻翅形成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变异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因此要确定该变异是否是“X染色体片段缺失”,可以对表现型为缺刻翅的雌果蝇做唾腺染色体的检查.(3)现代遗传学研究发现,因缺刻翅果蝇体内缺少某种酶从而影响翅的正常发育.翅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表明,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4)由于果蝇缺刻翅有纯合致死效应,即雌果蝇为X A X A时、雄果蝇为X A Y时有致死效应,所以缺刻翅雌果蝇(X A X a)与正常翅雄果蝇(X a Y)杂交,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A X a:X a X a:X a Y:X A Y(致死)=1:1:1:1,因此F1中雌雄果蝇比例为2:1;F1中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为X A X a、X a X a和X a Y,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A、X a,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 a、Y,因此F2中基因型及比例为:X A X a:X a X a:X A Y(致死):X a Y=1:3:1:3,因此F2中缺刻翅:正常翅=1:6,其中雄果蝇个体占(X A Y致死).(5)A、子代雄果蝇均为红眼,说明亲代的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A正确;B、由A可知亲代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而子代出现白眼雌果蝇,说明亲本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区段,B正确;C、亲代缺刻翅红眼雌果蝇缺失片段恰好位于X染色体上红眼基因所在的区段,因此F1缺刻翅白眼雌蝇的一条X染色体片段缺失,另一条X染色体带有白眼基因,C正确;D、果蝇的缺刻翅性状是染色体缺失导致,不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D错误.故选:D.故答案为:(1)4 雌性缺刻翅、雄性正常翅(2)雌性缺刻翅(3)控制酶的合成(4)2:1 1:6(5)D【点评】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识记染色体变异的类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掌握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推断缺刻翅雌果蝇形成的原因.10.泰山是我国十大名山之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包含森林、灌草丛、草甸、湿地等生态系统,其中白鹳、红隼、豺等动物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1)泰山上的苔藓、油松、松鼠、隼等各种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其中油松、侧柏、麻栎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活力强而成为该地的优势种.(2)泰山部分地区由松柏、刺槐、橡子等组成的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受到外来物种入侵.林业部门对某次“拟松材线虫”(一种松树上的寄生虫)的爆发和防治过程中种群数量调查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拟松材线虫”在没有防治之前的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增长而增大;图1中在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由图1可知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防治效果变差;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寄生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从种群特征考虑,致使“拟松材线虫”的数量在e→f点变化的直接原因是出生率小于死亡率.(3)豺在泰山上数量很少,没有天敌.图2是能量流经豺种群的示意图,其中A表示豺的摄入量,那么B、C分别表示豺的同化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若要确保豺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相关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到25B.(4)2011年4月,泰山桃花峪索道北侧山林发生火灾,2天后被扑灭,目前被烧毁的植被正逐渐恢复,这体现了生态系统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被烧毁的群落结构要想完全复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弱.【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优势种是指对生境影响最大的生物种类.恢复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在遭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以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解答】解:(1)泰山上的所有生物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其中油松、侧柏、麻栎等植物因体型大,数量多、生活力强而成为该地的优势种;(2)由图1可知,“拟松材线虫”在没有防治之前,由于缺少天敌和食物充足,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增大;图中在a、b、c、d点进行了农药防治,随农药使用次数的增多,害虫群体产生了抗药性,防治效果变差;引入害虫的天敌进行生物防治,能利用生物间的捕食、寄生关系,使防治效果持久而稳定;“拟松材线虫”的数量在e→f点减少的直接原因是害虫群体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3)A是摄入量,B是同化量,C是流向分解者的能量,D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是用于自身生长能量.若要确保豺的能量需求,其生存领地相关植物固定的能量至少应达=B÷20%÷20%=25B.(4)被烧毁的植被正逐渐恢复,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恢复力稳定性;被烧毁的群落结构要想完全复原需要较长的时间,这是因为该群落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差.故答案为:(1)生物群落优势种(1)生物群落优势种(2)增大a、b、c、d 捕食、寄生出生率小于死亡率(3)同化量被分解者利用的能量25B(4)恢复力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恢复力稳定性弱【点评】本题结合过程图和曲线图,考查种群数量增长规律和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能理解联系实际.11.如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1)如图A、B过程用到的生物技术分别是核移植、早期胚胎培养(或动物细胞培养),甲称作囊胚.(2)乙是具有自我更新(自我维持)和分化发育潜能的胚胎干细胞.(3)相同的胚胎干细胞,通过C过程“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上述“克隆”过程是胚胎干细胞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结果.(4)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无排斥反应.【考点】治疗性克隆的操作过程.【分析】1、治疗性克隆:指利用克隆技术产生特定细胞和组织(皮肤、神经或肌肉等)用于治疗性移植.生殖性克隆:指将克隆技术用于生育目的,即用于产生人类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