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含解析新人教版
课时跟踪检测(二)地图一、选择题(2019·黄冈模拟)读A、B两地间道路分布图,图中数字表示道路长度(单位:km)。
据此完成1~2题。
1.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则下列指向标正确的是( )A B C D2.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 cm,则比例尺正确的是( )A.1∶400 000B.1∶40 000C.1∶500 000 D.1∶5 000 000解析:1.B 2.A 第1题,若从A地到B地的最短距离是先向东走,因桥梁施工,不能通行,则最短距离是2.5+8+1.5+8 km线路,即从A沿2.5 km线路是正东方向,指向标正确的是图B,B正确。
第2题,若最短距离图上距离为5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20 km, 1 km等于100 000 cm,则比例尺是1∶400 000,A正确。
(2019·新余模拟)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对附近地区进行考察,绘制出该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甲处最可能是( )A.堰塞湖 B.断块山C.火山口 D.鞍部4.如果图中甲处积水成湖,则水深最大可能是( )A.25 m B.50 mC.85 m D.155 m解析:3.C 4.C 第3题,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图示为山地地形,山顶甲处等高线数值表示四周高、中部低,图中甲处最可能是火山口,C对。
堰塞湖是由河道堵塞形成,不会出现在山顶,A错。
断块山是断层形成,图示等高线没有断层分布,B错。
鞍部位于两个山顶之间,D错。
故答案选C项。
第4题,如果图中甲处积水成湖,根据等高线,甲周围等高线最大值是500 m,甲处海拔约400~450 m之间,高差范围是50~100 m,则水深最大可能是85 m,C对,A、B、D错。
故答案选C项。
(2019·牡丹江模拟)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会出现明显的温度差异。
读某中纬度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5~6题。
5.关于甲、乙两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甲位于南半球的阴坡C.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D.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6.丙地的地形可能是( )A.洼地 B.鞍部C.三角洲 D.山峰解析:5.C 6.A 第5题,图中等高线表示自西向东海拔逐渐降低,则气温逐渐升高,所以温度b低于a;从等高线凸向低处分析,乙位于山脊南坡,甲位于山脊北坡;图中等高线与等温线并不平行,同海拔南坡气温高于北坡气温,说明南坡是向阳坡,因直射点不能到达中纬度地区,该地区阳坡较为单一,所以乙是北半球阳坡,C项正确。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南水北调为例一、单项选择题如图为我国三种资源跨区域调配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①资源调配线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过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穿越两类陆地自然带C.目标市场位于海南D.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2.②资源调配线路建设的不利条件是( )A.受地势影响抽水北送B.污染严重,水质差C.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D.加大海河的防洪压力3.③资源对输入地的直接影响是( )A.改善大气环境质量B.出口加工工业比重增加C.外来务工人员明显增加D.电子工业升级换代解析:1.D 2.C 3.A 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①是西气东输线路,西气东输是把新疆和中亚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上海和广东,没有经过我国的第一级阶梯,A错。
穿过了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四个自然带,B错。
目标市场是上海和广东,C错。
资源主要来自我国新疆和中亚地区,D正确。
第2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②是南水北调的中线工程,受地势影响水可自流,A错。
中线工程水质较好,B错。
中线工程建设要开挖新河道,建设成本高,C正确。
中线工程对海河防洪没有影响,D错。
第3题,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③是我国西电东送的南部通道,电能是清洁能源,可改善输入地的大气环境质量,A正确。
对出口加工工业、外来务工人员、电子工业升级没有影响,B、C、D错。
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①甲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②甲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乙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③甲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④甲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 kmD.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6.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有利于该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C.改善其航运条件D.减小洪水危害解析:4.B 5.D 6.D 第4题,从图中可看出,北水南调是把松花江、嫩江的水调往辽河流域。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六)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以德国鲁尔区为例一、选择题(2019·遵义调研)世界上的风电场多建在陆地上,而英国却大力发展海上风电。
如图是英国海上风力发电场景观图。
读图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与英国大力发展海上风电的原因不相符的是()A.海上风能平稳B.降低投资成本C.岛国海岸线漫长D.减小土地利用压力2.一般而言,海上风力大于陆地,原因是海上()A.气压低B.气温高C.摩擦力小D.气压梯度力大3.英国风电场所在海域,风力发电带来的主要影响是()A.改变大气环流B.改变大气降水C.干扰海上航运D.干扰GPS定位解析:1.B 2.C 3.C第1题,风能属于清洁能源,英国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吹偏西风,加上海上风能平稳,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风电场建设要克服海水的侵蚀等问题,投资成本高;英国为岛国,海岸线漫长,海洋空间广阔,有利于海上风电场建设;在海上发展风电可以减小土地利用压力。
第2题,海洋下垫面单一;而陆地的下垫面高低起伏,加之植被分布等因素,导致风在陆地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等的情况下,风在海洋上受到的摩擦力小,所以风力大,故C项正确。
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可知,海洋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压有时高于陆地,有时低于陆地,故A项错误;海洋和陆地在不同季节和一天中的不同时刻气温各有高低,故B项错误;海洋上的气压梯度力不一定大于陆地,故D项错误。
第3题,英国在海上进行风力发电利用的是盛行西风,并没有改变大气环流,故A项错误;海上风力发电对大气降水没有影响,故B项错误;在海面上建设了风力发电场,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海上航运,故C项正确;海上风力发电场对GPS定位没有影响,故D项错误。
大庆油田的发现,结束了中国的油荒历史,也让大庆成为中国工业史上最知名的地点之一。
读大庆市地图,回答4~6题。
4.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特点是()①带状分布②分散分布③居采油区④靠近铁路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大庆建成我国重要石油基地的首要条件是()A.石油储量丰富B.国内市场庞大C.铁路交通便利D.科技力量雄厚6.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的转型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有()①利用区域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解析:4.C 5.A 6.A第4题,读图可知,大庆市所辖城区的分布比较分散,图示城区分布在采油区且都靠近铁路。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较好状态,主要原因是( )A.资源环境状况较好B.资源与环境水平相对落后C.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环境质量比较差,交通不便,可持续发展能力弱B.四川能源缺乏,能源保障程度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C.青海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D.山西矿产资源短缺,污染较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解析:1.C 2.C 第1题,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第2题,青海省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西藏交通不便,但环境质量好;四川水能资源丰富,能源保障程度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
鱼菜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复合耕作体系,它把水产养殖与水耕栽培这两种原本完全不同的农耕技术,通过巧妙的生态设计,达到科学的协同共生,从而实现养鱼不换水而无水质忧患,种菜不施肥而能正常生长的生态共生效应。
读图,回答3~5题。
3.下列地区最适合发展“鱼菜共生”模式的是( )A.黄土高原B.长江三角洲C.湟水谷地D.河西走廊4.“鱼菜共生”模式的优势有( )①解决鱼塘水体富营养化问题②蔬菜可从鱼塘中汲取养分③鱼类主要以蔬菜的根系为食④丰富农产品供应,增加农民收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该农业模式分布的决定性因素是( )A.市场B.地形C.水源D.技术解析:3.B 4.C 5.D 第3题,鱼菜共生模式较适合在水系发达和热量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展,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
第4题,该农业模式是一种生态农业模式,使物质和能量实现了循环,减少了农业废弃物;产品的多样性,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三)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一、选择题2016年3月受强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湄公河三角洲遭受了百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湄公河水位也降至近90年最低。
图1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示意图,图2为湄公河河口附近城市胡志明市气候资料。
读图完成1~2题。
1.受此次旱灾影响,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有( )A.水土流失B.土地荒漠化C.水污染D.土地盐碱化2.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的有( )①合理规划流域开发方案②整条流域内多建水库,促进水能的梯级开发③大力发展旅游业,做好流域的植被保护工作④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协调统一⑤各国明确界线,各自统管开发A.①②③ B.①③④C.③④⑤ D.②③④解析:1.D 2.B 第1题,旱灾使湄公河三角洲灌溉面积加大,该地区太阳辐射强,蒸发旺盛,导致盐分在地表积累,出现土地盐碱化,D项对;水土流失发生在山区或丘陵区,A项错;土地荒漠化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B项错;下游水量减少,会使水质下降,但不会导致水污染,C项错。
第2题,河流的综合开发应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地形平坦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及三角洲地区不适合梯级开发;河流开发应协调河流上中下游关系,各国应加强协作,合理开发,②⑤错误。
疏勒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全长540 km,流域面积20 197 km2。
近年来甘肃省加大了对疏勒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成果显著。
如图为疏勒河水利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中水利工程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防洪和发电B.发电和灌溉C.航运和灌溉D.航运和养殖4.推测疏勒河流域开发对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A.流域盐碱化程度减轻B.河流下游的草原增加C.流域内的降水量大增D.流域环境承载力增大解析:3.B 4.D 第3题,疏勒河属于内流河,流域内气候干旱,降水少,无需防洪,而河西走廊为该地区重要商品粮基地,故灌溉是图示水利工程的主要功能。
2019版高考地理创新一轮复习浙江专版讲义:必修3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三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三讲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必考+加试)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核要求知识体系预览必考加试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①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②流域开发和建设的基本内容③流域开发综合治理的措施bcb分析某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考点一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必考)[考点梳理]1.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b)(1)田纳西河流域概况位于美国东南部,发源于A阿巴拉契亚山脉的西坡,是B密西西比河支流——C 俄亥俄河的一条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支流。
(2)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素地理特征地形上游为山地丘陵,中游为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地形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季和早春常发生大范围的持续降雨河流水系发达,支流多,水量丰富,大部分可通航,并通过密西西比河及其支流可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
但由于地势起伏大,航运不便,水量很不稳定,季节变化大,主汛期是12月到次年4月中旬资源丰富的水能资源、煤炭、石油等资源2.问题由于长期的过度垦殖,加上滥伐森林和经常性的暴雨,导致本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大面积荒芜,农业生产条件相当恶劣。
田纳西河的开发也仅限于航运。
流域开发早期往往以农业和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为主,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就田纳西河而言,具体表现如下图所示:[考点突破]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地理背景环境因素田纳西河流域特征对其他环境要素的影响流域开发方向地形多山,地形起伏较大陆路交通不便,发展河流航运修建船闸和水库蕴藏着丰富的水能水能开发,建水电站气候温暖湿润的亚热带气候流域内光、热、水较丰富较早成为发达农业区冬季和早春多降水,夏秋降水相对较少河流流量不稳定给航运带来困难,需将修水库和船闸相结合降水季节变化与农作物的季节需水相矛盾修水库蓄水,解决降水与灌溉的矛盾水系水系发达,支流众多,水量丰富航运发达大部分可通航,通往全国大部分地区水量不稳定,流量差异大航运不便修水库,建船闸,促航运矿产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铁、铜、锌、磷、云母等利于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工业的发展影响流域综合开发的重要因素(2017·4月浙江选考)下图为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二单元区域可持续发展课时跟踪检测(四十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二)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一一以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单项选择题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示意图,回答1〜2题。
1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②该图例亠城巾•化水* 十工业化水―晰园1丄阶威II丄阶駁川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③该国属发达国家④阶段川,该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三产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 阶段川,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①劳动密集型产业②资源密集型产业③技术密集型产业④现代服务业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解析:1.B 2.B 第1题,从图中三个阶段可以看出工业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第三阶段下降),城市化水平一直提高,①错误,排除A、C;该国处于第三阶段后工业化时期,属于发达国家,③正确;第三阶段工业化水平下降,但城市化水平提高,因此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④正确。
故选B项。
第2题,该国为发达国家,阶段川城市化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发展的主要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故选B项。
F面图甲为我国东部沿海某省1990〜2015年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图乙为该省1990 2015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城市化率变化图。
据此完成3〜4题。
3.从1990年至2015年,该省( )A.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产值降低B. 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三产业C. 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D. 第三产业的产值一直高于第二产业4•下列关于该省城市化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2005〜2015年城市化速度快于 1995〜2005年B. 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大致呈正相关C.逆城市化现象普遍D.目前已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解析:3.C 4.B 第3题,图甲反映的是三大产业的比重变化, 并不能反映产值的变化,排除A 、D 项。
1995〜2015年,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 1990〜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 一直在上升;2015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二产业, B 项错误,C 项正确。
通用版2019年精选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2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大孤山铁矿所在的矿区,距离鞍山十几千米,因丰富的铁矿储量被称为“十里铁山”。
经过近百年的开采,大孤山从一座海拔近300 m的山变成了海拔-300多米的大深坑。
下图为大孤山铁矿遥感图。
读图完成1~2题。
1.这种“人造天坑”的形成出现在( )A.采集渔猎时期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D.环境文明时期2.该地质奇观形成的背后隐藏的环境问题有( )①植被破坏②水土流失③地面塌陷④地震⑤水污染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解析:1.C 2.C 第1题,工业文明时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人们不惜一切代价,改变自然面貌。
第2题,矿山开采地区的土地资源、植被遭到破坏,从而易引发水土流失;采矿坑周围容易引发地面塌陷;开采出来的废矿石堆积易对土地和地表水、地下水造成污染。
近几年北京市雾霾天气严重,有的年份霾天达到124天,集中在1~3月和10~12月。
读图,回答3~4题。
3.北京市( )A.春季多大风,雾霾天气增多B.夏季降水量大,雾霾天数少C.燃烧煤炭是最主要的污染源D.工业发展水平高,污染严重4.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北京市治理PM2.5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人工降雨,减少空气中污染物的数量B.减小煤炭使用量,缩短冬季供暖时间C.将有污染的工业企业搬迁到周边地区D.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出行解析:3.B 4.D 第3题,材料中信息说明冬季雾霾天数多,夏季雾霾天数少,原因是夏季降水多,空气中的污染物质随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所以空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小,雾霾天数少;冬季降水少,再加上燃煤取暖,空气中污染物质排放量大,雾霾严重;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市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来自区域传输和机动车尾气排放,而非燃煤排放;环境污染与工业发展水平高低没有必然联系,如果重视环境保护,加大资金和技术投入,治理污染,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就不会造成严重污染。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读中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回答1~2题。
1.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可持续发展处于良好、较好状态,主要原因是( ) A.资源环境状况较好B.资源与环境水平相对落后C.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西藏环境质量比较差,交通不便,可持续发展能力弱B.四川能源缺乏,能源保障程度很低,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C.青海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D.山西矿产资源短缺,污染较严重,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解析:1.C 2.C 第1题,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强。
第2题,青海省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但交通不发达,严重制约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西藏交通不便,但环境质量好;四川水能资源丰富,能源保障程度高;山西煤炭资源丰富。
由于特殊的地质条件,含铝矿物和煤炭同时沉积形成高铝煤炭资源,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就属于高铝煤炭产地。
读高铝煤炭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示产业链中电解铝厂建立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原料丰富B.科技发达C.市场广阔D.交通便利4.建立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主要意义是( )A.完善基础设施建设B.实现资源综合利用C.降低运费和劳动力的成本D.实现粉尘和酸性气体的零排放解析:3.A 4.B 第3题,读图可知,电解铝厂发展的区位优势是原料丰富。
第4题,循环经济主要的目的是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但仍会有污染物的排放。
(2018·泰州中学月考)如图为我国1985~2005年某地经济发展指数、环境污染指数及资源消耗指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5~6题。
5.1985~1995年该地( )A.环境污染指数持续上升B.经济发展指数持续下降C.资源消耗维持在较高水平D.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呈正相关6.该地呈现可持续发展良好状态的时期是( )A.1985~1990年B.1990~1995年C.1995~2000年D.2000~2005年解析:5.C 6.C 第5题,由图中数据可以看出,1985~1995年环境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经济发展指数呈上升趋势,资源消耗指数虽呈下降趋势,但仍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部分人文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城市区位与城市体系[课时跟踪检测] (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城市城区的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城市空间布局形态的主导因素是( )A.河流B.资源C.地形D.交通2.①②两城市建成区较其他建成区面积大的共同原因是( )A.河流沿岸,水运条件优越B.河流沉积岸,地形平坦开阔C.水能丰富,发展水电D.技术密集型工业迁入解析:1.A 2.B 第1题,结合图例,该城市位于河流沿岸,其城市空间形态深受河流影响。
第2题,①②两城市建成区均位于河流凸岸,河流沉积作用明显,地形平坦开阔。
(2017·全国卷Ⅲ)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主要的客流集散地。
如图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3~5题。
3.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 )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4.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A.中心商务区B.森林公园C.大型住宅区D.产业园区5.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 )A.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解析:3.B 4.A 5.C 第3题,地铁站点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流动人口,人流量越大消费市场往往越大,地铁站点的服务功能越全,其等级也就越高,故本题选择B。
地铁站点的用地面积是根据服务等级而定的,A项所述内容存在因果关系错误。
地铁站点的信息化水平高,其综合服务等级不一定高。
地铁站点周边的环境质量对其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影响不大。
第4题,由图可知,甲、乙、丙三个站点位于内环或其附近地区,地价较高;甲、乙、丙站点等级较高;这三个站点分布相对集中,所以人流量较大。
综上可知,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应为中心商务区,故本题选择A。
其他三项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区一般不会位于城市内环附近,故B、C、D错误。
【学海导航】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同步训练(含解析)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课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全球在气候、地形、土地使用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要结合各国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和实际确定荒漠化的范畴,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和各地经济活动复杂,流水、风力、化学和物理四种营力过程所造成的土地退化均属于荒漠化。
下图为“我国荒漠化土地成因比例图”(其中①为物理及化学作用,②为工矿、交通等基本建设)。
读图,完成1~3题。
1.我国下列地区及其主要的荒漠化现象对应正确的是( )A.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石漠化B.黄土高原—盐渍化C.云贵高原—沙漠化D.江南丘陵—红漠化2.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荒漠化的共同原因是( )①石灰岩广布,土层发育浅薄②植被破坏③土层疏松、直立性较强④降水强度大,多暴雨A.①②③ B.②④C.①③ D.②③3.有关我国荒漠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荒漠化的成因主要是风蚀和水蚀B.江南丘陵的荒漠化主要是物理作用C.山西省土地荒漠化与工矿、交通建设有关D.松嫩平原西部荒漠化主要是风蚀下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四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5.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下图中甲、乙、丙、丁为四个不同区域,读图完成6~7题。
6.立足于农业可持续发展,最适合农牧结合发展的地区是( )A.甲、乙 B.乙、丙C.丙、丁 D.甲、丁7.对四地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地区易发生水土流失,应大力植树种草②乙地区易发生旱涝灾害,应加强水利工程建设③丙地区易发生荒漠化,应退耕还牧④丁地区土壤盐渍化严重,应大水漫灌压碱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6月17日是第17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主题是“林木维系荒漠生机”。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案 中图版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讲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教材内案例——抓牢靠]一、区域可持续发展1.主要内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基础。
2.解决问题(1)环境污染。
(2)生态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等。
3.水土流失(1)概念:指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失,包括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
(2)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
二、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1.破坏土壤肥力,造成农业减产。
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3.造成生态环境恶化。
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
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利用。
四、水土流失的治理1.主要措施22(1)综合治理的意义:①便于对小流域内的农、林、牧业用地进行合理安排和加强统一管理。
②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经验,进行大中流域或以县为单位的大面积治理。
(2)综合治理的原则: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紧密结合。
[教材外案例——领悟好]一、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认识荒漠化[温馨提示]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概念(1)“三区”——干旱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
(2)“三退”——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
(3)“三化”——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次生盐渍化。
(4)“二因”——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人为因素)。
(二)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1.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西北地区的地域差异:(2)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3)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气候异常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
2.荒漠化的人为因素[温馨提示]世界荒漠带形成的四种原因(1)撒哈拉、澳大利亚和西亚等地区的荒漠是在热带沙漠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2)阿塔卡马荒漠、索马里半岛的荒漠等,其形成与寒流的影响有关。
(3)中亚、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是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其原因是深居大陆内部,受海洋影响小。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第二单元 区域可持续发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七)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一、单项选择题(2018·南京调研)如图为黄土高原局部地区等高线图,实线是黄土表面等高线,虚线是黄土底面(基岩表面)等高线(单位:m)。
读图回答1~2题。
1.甲处黄土层的最大厚度可能达到( )A.16 B.24C.31 D.402.3月21日傍晚,假如天气晴朗,最有可能看到日落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1.B 2.C 第1题,读图可知,甲处黄土表面等高线最高点的范围在825 m~830 m之间,而在此区间内的黄土底面海拔最低为800 m~805 m之间,黄土的厚度在20 m~30 m 之间,故最大厚度可能达到24 m。
第2题,3月21日为北半球春分日,该日日落方位正西,丙地位于四点中的最西部,且位于山脊线上,海拔较高,最有可能看到日落。
(2018·徐州模拟)鱼鳞坑是在山坡上修筑的半月状蓄水小坑,呈鱼鳞状品字形排列。
下面是鱼鳞坑景观图和鱼鳞坑纵剖面模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建鱼鳞坑的主要作用不包括( )A.拦截坡面径流B.提高植被存活率C.保持水土,涵养水源D.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4.下列地区中最适合建鱼鳞坑的是(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内蒙古高原D.云贵高原解析:3.D 4.B 第3题,建鱼鳞坑是坡面水土保持的一项工程治理措施,坑内可以植树种草。
鱼鳞坑在拦蓄地表径流、保持水土、促进林木生长等方面作用比较显著,而在增加地表粗糙度、减小风力方面作用较小。
第4题,鱼鳞坑的主要作用是防治水土流失,所以最适合建鱼鳞坑的地区是黄土高原。
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6.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解析:5.B 6.C 第5题,⑤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⑤地降水不足100 mm),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一、选择题(2018·河南天一大联考)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陆封闭型湖泊,地处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
图Ⅰ为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图Ⅱ为岱海流域人口、流域耕地面积与岱海面积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岱海面积萎缩速度最快的方位是( )A.正东B.东北C.西南D.东南2.导致岱海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淡水养殖业的迅速发展B.人口增加,入湖水量减少C.围湖造田,增加耕地面积D.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解析:1.C 2.B 第1题,由图中岱海面积整体变化来看,岱海各方向面积均有缩减,西南方向退缩最严重。
第2题,由图文材料可知,岱海流域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导致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萎缩;岱海属于内陆封闭型湖泊,是咸水湖,不适宜围湖造田和发展淡水养殖业;岱海地区处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以草原为主,植被稀疏,不存在过度砍伐、水土流失等问题。
(2018·湛江一模)抱坡岭是三亚市一座山体裸露、地势起伏较大的废弃石灰岩矿山,自开展“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以来,抱坡岭成为首批山体修复试点之一,相关部门采用了削坡退台、设置V型槽等综合治理办法恢复山体的生态环境。
据此完成3~5题。
23.抱坡岭需要人工修复最主要的原因是( )A.石灰岩易风化,造成危岩崩落,威胁居民生命财产安全B.处于台风多发区,易引发地质灾害C.山体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D.美化环境,增加旅游景点4.每一级退台都设置为外缘高、内部低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爬山难度B.增加耕地面积C.便于汇集雨水D.提高地面美观度5.适合用于该山体修复的植被的特点应具有( )A.耐旱、耐贫瘠B.耐旱、耐盐碱C.耐涝、耐贫瘠D.耐涝、耐盐碱解析:3.C 4.C 5.A 第3题,山体裸露、坡度大、涵养水土的能力差,自我修复能力丧失,故需人工进行修复。
第4题,注意修复的目的是使其恢复植被,减轻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植被修复离不开水,该山体坡度大而不利于地表水下渗,同时石灰岩地区地表水缺乏,故修建退台要考虑收集雨水,则C正确。
第5题,石灰岩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喀斯特地貌,该地貌区地表水缺乏、土壤贫瘠,故植被要能适应干旱和土壤贫瘠的条件。
如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
读图回答6~7题。
6.⑤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C.降水丰富D.光照充足7.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的可行措施是( )A.①②③④全部种树B.①②种草、③种树C.①种树、②③种草D.①种树、②③④种草解析:6.B 7.C 第6题,⑤地草原的形成与水源有关,但是该地降水并不充足(⑤地降水不足100 mm),故可能与该地地下水出露有关。
第7题,①地降水超过400 mm,可以考虑种植需水量较大的树木,②③两地降水偏少,种草比较适宜;仅考虑降水条件,④地降水最少,位于沙漠内部,种草也难有成效。
(2018·黑龙江六校联考)2016年8月28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报道了洱海水源地遭到多处采石场破坏的新闻。
读洱海流域采石场位置示意图,完成8~9题。
8.洱海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其自然环境极为优美的原因主要有( )①高山环抱,阻挡海洋湿润气流,使得洱海及其周边地区降水稀少②湖泊对当地气候具有调节作用③森林起了美化环境和调节气候的作用④气候的垂直差异不明显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9.受近年来该地区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的影响,①②两河段河流特征发生了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大,②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变小B.①河段河流含沙量增加,②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C.①河段河流结冰期变长,②河段河流结冰期变短D.①河段径流只参与了内陆循环,②河段径流只参与了海陆间循环解析:8.D 9.B 第8题,洱海处于横断山区,东西两侧虽有山脉阻挡来自海洋上的气流,但非封闭区域,来自海洋的气流仍可通过河谷进入洱海及其周边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①错;由“银苍玉洱”和山峰海拔等信息可知,山地气候的垂直差异较明显,④错。
第9题,采石场数量不断增多,破坏了地表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①河段河流的含沙量增多,入湖河水中的泥沙大量沉积在湖泊中,因而②河段河流含沙量变化较小。
①河段和②河段河流年径流量大致相当,只是受洱海调节后,②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小于①河段;①②河段处于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皆参与了内陆循环和海陆间循环。
(2018·豫北名校联考)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出现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引起了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
相关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调查。
据此回答10~11题。
10.专家经过实地调查,确定该地区水土流失的原因是( )A.城市化进程快,占用大量土地B.为扩大耕地面积而大规模修筑梯田4C.生态环境改善,降水增加且多暴雨D.铲除原始植被,栽种柑橘等经济林11.下图与水土流失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10.D 11.A 第10题,短期大面积的严重水土流失现象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最可能的原因是该地区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农民栽种比农作物经济价值更高的经济林,破坏了原始植被。
第11题,一般情况下,随坡角增大,水土流失状况会加剧,单位面积产沙量会增加,当坡角大到一定限度时,单位面积产沙量变化较小,故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曲线是①。
二、非选择题12.(2018·湖北八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们见到的蛇曲景观大都是在草原或湿地上,但在青海省称多县称文镇的热喔拉山上,能看到通天河的多个连续拐弯(如图)。
河流穿行在山脉之间,仿佛嵌入岩石深处,如游龙一般蜿蜒曲折,通天河的这种特殊的蛇曲景观,被称为嵌入式蛇曲。
科学考察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在抬升到现在的高度之前,曾经是低海拔、起伏和缓的平面。
材料二藏雪莲生长在海拔4 800~5 800 m的高山流石滩上(高山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这里空气稀薄,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
雪莲种子在0 ℃发芽,3~5 ℃生长,幼苗能经受零下21 ℃的严寒。
藏雪莲生长速度缓慢,从种子发芽到开花结籽,需要3至5年时间,但实际生长天数只有8个月。
雪莲花不易采摘,数量有限。
藏雪莲药用价值大,被人们奉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青海某药企采用优质藏雪莲,经过传统工艺和先进的现代化工业制药技术制药,产品畅销国内外。
据生态学者调查,近些年来野生藏雪莲数量锐减,有灭绝的危险。
(1)根据材料一分析嵌入式蛇曲的形成过程。
(2)结合材料二分析青海某药企利用藏雪莲生产藏药的区位优势。
(3)结合材料二分析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并提出可行的保护措施。
解析:第(1)题,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河流以侧蚀为主,后经历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河流下切侵蚀,最终形成嵌入式蛇曲。
第(2)题,结合材料信息,从原料、技术、市场等方面具体分析即可。
第(3)题,野生藏雪莲面临灭绝的原因一是繁殖困难,生长速度慢,数量少;二是过度采挖。
保护措施主要从建立自然保护区和人工繁殖等方面考虑。
答案:(1)地质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形平坦,通天河以侧蚀为主,形成蛇曲;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挤压(伴随板块运动),青藏高原地壳抬升;河流落差增大,发生下切侵蚀,形成嵌入式蛇曲。
(2)藏雪莲生长于高海拔地区,无污染,原料优质;距离原料产地较近;生产提炼过程传统、独特,药效损失少(或答制药历史悠久、经验丰富);采用先进制药技术,技术水平高;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广阔。
(3)原因:自然生境恶劣,种子发芽率低,繁殖困难;生长缓慢,产量少;药用价值大,过度采挖。
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培育,增加产量。
13.(2018·厦门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黄河下游因黄河多次决口形成泛滥平原(黄泛平原),沙岗地和洼地广布,冬春季节风沙活动频繁。
红薯是地下块茎的高产作物,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
开封市在沙地采用起垄方式种植红薯,一年两熟,大面积种植红薯却加剧了当地的风沙活动。
某农业公司采用“冬小麦—红薯”两茬轮作的保护性耕作模式,很好地抑制了风沙活动。
(1)分析黄泛平原风沙区多沙地的自然原因。
(2)分析开封沙岗地起垄种植有利于红薯生长的原因。
(3)分析红薯种植加剧开封风沙活动的原因,并说明“冬小麦—红薯”模式能抑制风沙的原因。
解析:第(1)题,明确黄泛平原由黄河决口泥沙堆积形成,即可分析多沙地的原因。
第(2)题,注意红薯生长习性:“喜温怕涝,喜疏松土壤”;沙地本身就疏松,同时起垄地势较高而利于排水、不易涝。
第(3)题,红薯“喜温”与当地冬季寒冷不符,故冬季不能种植而地表裸露;起垄必然翻动土地,在春季大风下会加剧风沙活动。
“冬小麦—红薯”模式解决了冬春季地表裸露问题,故能抑制风沙。
答案:(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黄河输沙量大;该区域地势平坦,夏季多暴雨,历6史上黄河多次决口,泛滥成灾,大量泥沙堆积地表。
(2)沙地土壤疏松、通气性良好;岗地利于排水,不易发生涝灾;起垄种植可加厚土层,且更易排水。
(3)开封冬半年气候寒冷,不适宜喜温的红薯生长,只种植红薯会导致冬春季土地裸露;春季红薯种植前需翻土起垄,导致土层更疏松。
两茬作物种植季节相连,可减少地面裸露时间;红薯生长初期可利用小麦秸秆覆盖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