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课程内容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需求,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

它与国家课程和统一考试无关,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校本课程内容丰富多样,下面我将分别从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语文课程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重要课程。

通过阅读名著、写作和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如《红楼梦》和《西游记》,通过品味古代文学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而在中学阶段,学生将学习现代文学作品,并学习写作技巧和修辞手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二、数学课程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数学概念、解题方法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基本的算术运算、几何图形和数据统计等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在中学阶段,学生将学习代数、几何、函数和概率等高级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三、英语课程英语课程是培养学生英语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英语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技巧,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基本的英语单词和句子,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在中学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加复杂的语法和阅读技巧,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水平。

此外,学生还将进行英语口语和听力训练,提高自己的听说能力。

四、科学课程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的重要课程。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和实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将学习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

在中学阶段,学生将学习更加深入的科学知识,进行更加复杂的实验和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校本课程内容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和工作环境。

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 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 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该校的资源 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 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
开发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教师参与课程的目的是使学校课程更加适合学生的需要,促进学生最大程度的发展,但就教师本身而言是确 立教师即研究者的信念,在课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所以教师参与课程开发不仅是编制出一 系列的课程文本,更重要的是参与课程开发过程本身。
开发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的课程,它的开发主体是教师。教师可以与专家合作,但不是专家编写教材,由教 师用。教师开发课程的模式是实践—评估—开发,教师在实践中,对自己所面对的情景进行分析,对学生的需要 做出评估,确定目标,选择与组织内容,决定实施与评价的方式。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小组,而不 是单个教师。
从校本课程开发角度而言,为了有效地推进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必须具备课程意识,形成相应 的课程观念。这些观念包括;①课程制度观。三级课程政策的实施,打破了原有的大一统的课程体系,而建立了 多元化的课程观。国家只制订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对课程进行宏观控制。教材则趋向多样化,学校可以选择任何 经国家认定准予发行的教科书,这样就要求教师树立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课程制度观。②课程价值观。在教 育实践中,我国的课程价值取向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是以对升学是否有用来衡量课程的价值;二是过早专门化 与职业化,以是否满足当前社会的需要来衡量课程的价值。这些是课程设计时必须考虑的,但课程的最重要的价 值在于增进个人的幸福,也就是说要考虑课程是不是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教育毕竟是一种造就人的事业,人是教 育的出发点,所以课程的开发必须以人的发展为其逻辑起点。③课程类型观。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课程基本上是 单一的国家课程,三级课程的试行,意味着课程的形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学校中将是国家、地方、校本三种课程 并存。教师和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开设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这样就为学校特色的形成,学生不同兴趣、 个性和特长的发挥留下了空间。④课程开发观。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设计、制定、实施、评估的课程。

校本课程以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为依托,围绕学校的办学目标和学生发展需求,依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依据学校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由学校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学校组织教学活动的形式和过程而设计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校领导层密切合作,共同完成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估。

首先,校本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校本课程是以学校为主体,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制定的课程。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贴近学校实际,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以满足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出发点;二是重视学生的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实践能力;三是强调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特点,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四是灵活多样,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和教学条件进行个性化设计和灵活调整。

其次,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完成。

首先,要全面了解学校的教学实际情况,包括学校的办学目标、学校教学资源、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师的教学水平等方面的情况。

其次,要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教学需求,确定校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

然后,确定校本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安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以及评价方式等。

最后,进行校本课程的实施和评估,不断完善和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

再次,校本课程对学校发展的意义。

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

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提高学生成绩和学校声誉。

另一方面,校本课程可以增强学校的办学特色和知名度,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同时,校本课程还可以促进学校内部管理的完善和提升,增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最后,校本课程的发展趋势和对策。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教育观念的更新,校本课程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一是注重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二是注重校本课程的与社会的结合,体现学校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三是注重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提高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率;四是注重协同育人,鼓励学科间的融合和跨学科的发展。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精选10篇)

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精选10篇〕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精选10篇〕校本课程教学方案篇1根据《国家根底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从我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的出发,本着有效利用现有教育资,依靠本校老师、学生共同开发、施行的原那么,施行学校课程教学。

一、学校课程开发的目的意义:我校学校课程的开发是根据学校地处农村,自然资、人文资、社会事业、经济开展等方面的优势,结合我校的传统和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的合适我校的课程。

学校课程的开发要进步课程的适应性和实效性,适应学生开展的兴趣和需要,适应学校、社区开展的需要。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老师提供了专业开展的时机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有利于完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弥补其局限性。

二、进步认识,领导重视,全员参与学校课程是相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一种课程,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在理解国家课程设置的根底上,根据自身特点和资,组织并开发施行的课程。

学校将创办讲座,组织老师学习有关校本课程的理论,使老师领会校本课程施行的要领,掌握校本教学的根本原那么。

学校课程的施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使所有的老师都参与到课程施行中来。

我校科技制作、历史教育、手工制作、编织等科目,涉及的知识面宽广,内容丰富多彩,对老师的要求也相应地进步了。

因此全校老师都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施行。

三、学校“学校课程开发与施行”领导小组成员:组长:副组长:成员:学校课程是由在国家课程方案框架内,学校自行决定、自主开发的课程,开发主体是学校老师。

因此,我校学校课程教学坚持遵循以下原那么:1、合作性:课程开发、教学是一种集体配合的事业,学校课程的施行更是如此。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校长、其他同事、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通力合作,发挥群体智慧。

2、民主性:学校校长、老师、学生、家长构成学校教育的“共同体”,成为学校课程教学的主体。

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共同体”里老师、家长最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形成一个民主气氛。

校本课程_精品文档

校本课程_精品文档

校本课程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

它是在国家教育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本身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目标所制定的一种灵活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特点1.灵活性:校本课程充分发挥学校的独特优势,根据学校的特点、资源和辅助条件,灵活地设计和开发课程,使其更贴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目标。

2.个性化:校本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3.与时俱进:校本课程可以随着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而不断更新和调整,保持与时俱进的特点,确保教育内容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4.跨学科:校本课程可以整合学科知识,打破传统学科的壁垒,促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5.参与性:校本课程注重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和参与,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校本课程的优势1.个别差异教育: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差异化的教学策略和资源配置,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教学。

2.弥补教育不足:校本课程可以弥补国家教育课程中的一些不足,为学生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学习内容和机会,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3.开发学校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发展特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自主设计和开发的课程,凸显学校的优势和特色,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4.培养创新能力: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实践和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5.促进综合素质教育:校本课程强调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社交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校本课程的实施步骤1.需求分析:学校需要明确自身教育目标、发展定位和学生的需求,确立开发校本课程的目标和方向。

2.课程设计:校本课程的设计包括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等,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特点。

校本课程(7篇)

校本课程(7篇)

校本课程(7篇)校本课程教学计划篇一一、指导思想: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以推动我校“以校为本”的校本教研为目标,加强本教研组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加强校本课程研究,创立合作、探究的校本教研氛围。

二、教学目标:1、提高孩子们的人文修养,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自我的家乡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从小立志把家乡建设得更加完美。

2、提高综合本事,发挥学生潜能。

三、学情分析:学生的认识范围一般,知识面比较狭窄,在这方面加强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以便使学生能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学期学生对名胜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家乡名胜由来、搜集歌颂家乡名胜的诗歌、并将自我游览的感受真实地记录下来,受到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孝敬父母、保护环境的情感熏陶,提高了语文素养。

四、具体措施:1、注意积累相关校本课程资料,为学校新课程改革积累经验。

2、充分收集、挖掘本地的各种资源,促进校本课程开发实验。

3、综合与开发有机结合。

五、对教师的要求:1、认真备好每一节课;2、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课堂教学中认真思索,积极钻研培养学生本事的方法,不断反思,构成经验。

六、个人业务学习安排:1、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研讨。

2、积极参与相关的教研活动,努力学习电脑新技术,在实践中提高课件制作水平,促进校本课程的教学。

3、研究教材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他山之石,能够攻玉,努力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使自我的教育教学经验得以迅速提高。

4、利用休息时间,多多阅读教育教学期刊,搜集、筛选并积累有益相关信息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七、实践活动:1、办一期介绍家乡的手抄报。

选择自我最喜欢的一处家乡景色,画下来或拍成照片,并在下方配上一首小诗。

要求图文并茂。

2、搜集革命先烈的故事,开一次读书演讲会。

八、时间安排:校本课程《可爱的家乡》与《国学启蒙》隔周上一课。

校本课程教案(优秀4篇)

校本课程教案(优秀4篇)

校本课程教案(优秀4篇)校本课程优秀的教学设计篇一设计背景:让学生把愉悦的心情带人科技制作课堂,必须解放学生的眼、口、手等感官。

《小风车》首先给出一个背景,是让学生由此产生对风车的兴趣,接着让学生观察风车的各部件让他们想想、看看,悟出怎样制作的技法,再写出自己的设计思路。

这是培养学生做任何事都必须先想好了再做的习惯,改变那种做到哪里是哪里做不好就拆掉的坏习惯。

其次,明确我们今天要制作一件风车的活动目标。

再让学生看看手边的工具和材料以及向你介绍的一种制作方法,想想说说自己的制作方法,然后把自己的设计思路写出来。

完成后,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评比可以根据准确、速度、美观、牢固、灵活等条件进行。

把风车真正玩起来,使课堂教学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给学生进一步自由。

最后,进一步向课外拓展。

让学生观看更多的风车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进行创作,并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更美观、更灵活。

活动目标1、通过活动学会小风车的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2、通过小风车的制作,培养学生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和爱好,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和积极进取的意识。

活动准备1、教师:课件一个。

作品若干。

2、学生:卡纸、一次性纸杯4个,工具:小剪刀1把,胶水、木筷、牙签。

活动过程分5个小活动进行活动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1、观看一段录象,看看录象中哪些作品你最喜欢,它们各叫什么名字?(各种风车、电扇)2、欣赏其他班同学的一些风车模型。

3、仔细观察,先看看这些风车是怎样装配起来的?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4、对同学的制作提出问题。

5、思考:想拥有一架小风车吗,用什么办法?活动二:仔细观察、设计方案1、在观察中发现什么问题吗?同桌说说,小组说。

台前展示在观察中发现的问题,或者给这些作品作作评价?2、教师介绍一种制作方法(教师制作)“方方正正纸一张”。

请同学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稍厚的白纸(彩纸也可)。

学校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

学校校本课程第一节:概述学校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符合学校教育理念和特色,旨在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供个性化教育的有效途径。

第二节: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特点进行精细化培养,有利于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和潜能。

此外,校本课程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节:校本课程的特点校本课程与传统课程相比,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自主性、针对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学生需求,开设各种特色课程,包括艺术与设计、体育健康、STEM教育等等,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四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管理学校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广泛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和家长期望,并与教师密切合作,确定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

此外,针对校本课程的评估和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学校需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确保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第五节:校本课程对学生的影响校本课程对学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校本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

其次,校本课程有利于学生充分发展个性特长,提高自信心和自我认知。

最后,校本课程还能够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他们未来的社会交往打下良好基础。

第六节:校本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实施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和支持。

教师需要具备与校本课程相匹配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教学改进。

此外,教师还应具备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第七节:校本课程与传统课程的融合校本课程与传统课程并非相互排斥,二者可以相互融合,共同提供学生全面的教育。

传统课程可以提供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校本课程则可以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兴趣,实现个性化教育。

第八节:校本课程的困境与挑战尽管校本课程有诸多优势,但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困境与挑战。

其中包括教师专业发展不足、课程评价缺乏标准化、课程资源匮乏等。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

校本课程概念的界定1. 概念的定义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计的、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践性的课程。

它以学生为中心,突破传统课程设置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供更加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服务。

2. 关键概念2.1 自主开发和设计校本课程强调学校具有自主权,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教育目标和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自主开发和设计。

这意味着学校可以选择教材、制定教学计划、确定评价方式等,并进行适度调整。

2.2 符合学生特点和需求校本课程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他们的兴趣、能力、特长等方面。

通过针对性地设置内容和任务,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宜的教育。

2.3 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实践性校本课程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引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践应用所学知识。

3. 重要性3.1 强化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自主开发和设计课程,学校可以更好地体现自己的办学理念和教育目标,形成独特的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3.2 增强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经验。

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和设计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可以加强与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促进共同进步。

3.3 提高教育质量校本课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通过灵活多样化的教育服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进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

3.4 增强学生发展能力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通过项目、实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实践应用所学知识,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4. 应用4.1 教育改革与创新校本课程是教育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入校本课程,可以推动传统教育模式向现代化转变,促进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更新与优化。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

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也称为本地课程或校园课程,是指根据学校的特点和需求,由学校自行开发和设计的课程。

与传统的统一课程相比,校本课程更加灵活、个性化,并且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校本课程的特点校本课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定制化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而制定的。

学校可以根据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符合自己特点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

这种定制化的特点,使得校本课程更加贴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2. 灵活性校本课程的另一个特点是灵活性。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和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种灵活性使得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和学生的学习要求。

3. 个性化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校本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推动教育创新校本课程的开展,推动了教育的创新。

通过校本课程,学校可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创新的精神,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校本课程的意义校本课程对于学校、老师和学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学校而言校本课程能够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展,学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这对于学校的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是非常有益的。

对老师而言校本课程给予了教师更大的教学自主权。

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需求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设计和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使得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具有创造性,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能力。

对学生而言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

这种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如何开展校本课程要开展好校本课程,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合作,共同努力。

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的定义

校本课程的定义一、前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详细的定义,以期为读者提供更加深入的了解。

二、基本概念校本课程是指学校依据自身特点和需求,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教育工作实际情况,自主设计、开发和实施的课程。

它强调学校在课程设计、教学组织、教师培训等方面具有更大自主权和创造性,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三、特点与意义1. 自主性强。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自主设计和开发的,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2. 服务于学生发展。

校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

3. 与国家课程标准相衔接。

校本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标准基础上进行设计和开发的。

4. 增强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课程的设计和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5. 推动教育改革。

校本课程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促进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的创新。

四、设计与实施1. 需求分析。

学校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和社会的需求,结合本地区经济、文化、人才等方面的特点,确定校本课程开发方向。

2. 设计方案。

根据需求分析结果,制定校本课程设计方案,包括目标、内容、方法、评价等方面。

3. 教师培训。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4. 实施评价。

学校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校本课程进行监测和评估,并及时调整和完善。

五、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1. 标准不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导致不同学校之间开发出来的校本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解决方案:国家应该出台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以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2. 教师培训不足。

校本课程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但是现实中很多教师缺乏相关培训和支持。

解决方案:学校应该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创新意识。

3. 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学校对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导致评价结果存在误差。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5篇

小学校本课程教案5篇

学校校本课程教案5篇学校校本课程教案篇1教学要求1、使学生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应用题的教学,加深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教育学生酷爱劳动。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出示准备题1.8里面有()个0.10.6里面有()个0.01学生完成后说说做题方法。

二、新课教学1、教学例3.(1)出示例3:为绿化祖国,12名少先队员收集树种37.8千克,平均每名少先队员收集树种多少千克?(2)学生读题后审题:(3)依据题目意思列出横式。

(4)老师板书竖式,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到余数为18的时候,提问:这里的18表示18个()?当余数为6的时候该怎么办?为什么6的后面可添0现在表示60个()。

在做题过程当中,特别强调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再添0连续除,这是依据小数的性质。

(50解答后老师小结,并进行酷爱劳动的教育。

2、教学例4(1)出示例4(2)首先让学生察看这个算式的特点:这是一道被除数小于除数的除法,在计算时应当注意什么呢?(3)让学生在草稿本上试做,请一位同学上台板书。

(4)结合学生的板书讨论:整数部分的18除以32不足商1的时候,应当怎么办?讨论后得出:先在商的个位写上0,然后点上小数点连续除。

同时指出:除后余下的224表示224个()?三、巩固练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让学生运用前面学过的方法进行试算。

同时要让学生思考:这三道题目在计算过程当中各有什么特点?让三位学生上台板书。

结合学生板书,师生共同讨论校对:第一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足商1的情况;第二题是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要在余数后面添0再连续除,而且商的十分位上不足商1,需要添0;第三题是被除数小于除数,不足商1,十分位仍不足商1.老师要重视讲评有关商0的情况,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四、总结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让学生把课本43页上的计算法则内的横线填写完整,然后集体朗读。

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

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

校本课程是什么意思校本课程,又称为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优势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校本课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校本课程在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行为的充分发展的过程中,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交往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发现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重点。

所以,它强调学生应在活动中学,注重直接体验和经验积累,反对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

显然,实践性是校本课程最本质的特征。

二是探索性:成熟的校本课程都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理念。

凡有显著育人功能的各门校本课程大多是围绕一系列重要问题或挑战性任务而编排学习内容、安排学习活动的,学生便按照一系列课题或主题参加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收集书面材料和实际材料,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操作以及与同伴的讨论去解决问题或提交作品。

各个课题或主题的答案多为实际答案,也有认识性答案。

有些课题或主题有多个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操作有据,就可获得优良的成绩。

三是综合性:各门校本课程的内容是围绕一个一个主题或课题而从多种学科和多种现卖媒体中收集组织的。

这种综合性内容不受学科知识体系的束缚,因而有助于多种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多种能力的均衡发展。

四是以学生为主体:各门校本课程的构建都把学生的发展置于中心地位。

首先,以学生的特别需要为出发点,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学生情感的提升。

其次,各门校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学习活动的安排都给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一些空间,创造一些条件,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提出问题、收集材料、操作思考、作出结论或提交作品。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1)需要评估。

需要评估是设计校本课程时首先必须要做的研究性工作。

主要涉及明确学校的培养目标,评估学校的发展需要,评价学校及社区发展的需求,分析学校与社区的课程资源等。

校本课程举例说明

校本课程举例说明

校本课程举例说明1. 什么是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主开发和设计的课程,旨在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兴趣。

校本课程与传统的统一课程不同,它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体验。

2. 校本课程的特点•个性化:校本课程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进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多样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多样化,可以涵盖学科知识、实践技能、社会实践等多个方面。

•探究性: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实践性:校本课程注重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3. 校本课程的目标校本课程的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

具体来说,校本课程的目标包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4. 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形式:4.1 选修课程学校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供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选修课程可以涵盖艺术、体育、科学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发展空间。

4.2 课外活动学校可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如社团活动、实践实习、科研项目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项目学习学校可以组织一些项目学习,让学生参与到具体的项目中,通过实践探究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

4.4 研究性学习学校可以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科学研究或学科研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能力。

5. 校本课程的实施案例以下是一个校本课程的实施案例:5.1 课程名称:创客教育5.2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

一、什么叫校本课程呢?(一)概念校本课程是指在国家制订计划框架内的以学校为主体,由学校自行决定、自行开发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根据各自所处的社区的情况(包括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会事业、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等方方面面),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自主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可以打破已有的“校校同课程,生生同书本”的格局,提高课程的适应性,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兴趣与经验。

校本课程的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也为学校培植办学特色创造条件。

所以本校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是:为学生而存在,学生的兴趣与需要,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以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的特长;丰富学生的情感和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的实践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的水平为目的。

校本课程不仅要在形式上具有多样性,在内容上更要多样性。

要能满足不同年级、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学生的多种多样的心理和发展需求,让每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和个性得到张扬。

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学什么,喜欢学什么,学校就开发什么样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1、打破了校本课程的神秘感不少教师把校本课程看得很神秘,其实,许多学校已开设的选修课、活动课就具有校本课程的性质,只是学校和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无意识状态罢了。

也就是说,许多学校往往有校本课程之“实”,而无校本课程之“名”。

校本课程是开放的、多种多样的。

如研究型课程、自愿报名开设的体育课选修(乒乓球、篮球等)、象我校请外籍教师开设的口语课等其实都是校本课程。

可以说,学校里的课程都有校本课程的成分。

因此我们说,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它并不神秘,也不是高不可攀的。

2、消除开发校本课程影响升学率的担心近年来,中考试题命题正在向能力化、素质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各学科考试更体现了这一点,而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方向正是发挥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概述

校本课程概述Xtq 整理一、什么是校本课程一、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由此可见,赋权与学校,让学校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如今已经成为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二、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校本课程1、从教育的现状来看,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各地教育发展极不平衡;2、现代教育以人为本,注重人的个性发展,注重开发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素养,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3、学校、教师有较大的自由度,发现问题能及时调整;4、校本课程更能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校本课程”这个概念,应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通过我们历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索,我们感到:校本课程就在我们身边; 校本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更是对学生学习经验和个性品质的改造;不仅是学生学习的“跑道”,更是学生“奔跑”的过程;课程应是开放的、动态的、民主的、科学的,而不应是封闭的、静态的、独裁的、经验的;所以,应以学校为基础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的所有成员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士都可以参与校本课程中来,应充分发挥社区的作用,将历史课程开出学校,开至社区,开到现实生活中去;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它应重视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而不应过多地强调人的工具性价值;开发校本课程,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类资源,形成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资源系统,要不断地进行课程资源的积累和课程特色的培育;校本课程的规划要根据学生的课程需要来制订;要选择贴近时代特点、社会发展与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要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和研究中学习;校本课程的实施要打破班级之间、年级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形成开放的课程实施空间;校本课程的评价要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提高,要从指导思想、课程意识、课程能力、师生参与程度;师生创造性的发挥、学校特色等方面对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的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注重主体性、开放性、自主性和个别性;不应是“教师说了算”,而应是以学生为活动主体,要鼓励学生提出异议;不应局限于知识层面的理解和记忆,而应重视过程探索;不应是为了学生暂时能力的获得,而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基;校本课程实施中的评价不应该是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应该是通过对学科和活动的有关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评价,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特长的发展,从量化评价转向质性评价;不应该是终结性评价,而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个性化展现的评价,以尊重学生、鼓励学生为基本前提,帮助学生走出阴影、克服缺点和不足,使评价成为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激励自我的手段和机会;校本课程的开发就是要使课程发挥出最大的育人功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二、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中开始受到广泛重视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校本课程开发从其本质上说是学校教育共同体在学校一级对课程的规划、设计、实施与评价的所有活动;校本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的一个部分,指学校自行规划、设计、实施的课程;其基本定位是非学术性或者说是兴趣性的,以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指向,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专家;校本课程开发是我国基础教育三级课程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呢1、学校不仅仅是课程计划的执行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2、校本课程的开发,应以国家课程为主,把校本课程当作国家课程的补充和延伸,开发出既符合国家教育方针、国家教育理念,又符合学校的办学综旨、办学条件、有学校自己特色的高水平的校本课程;3、将教师的专业特长、爱好等转化为校本课程的创新与开发过程,这是教师追求卓越和专业成熟的能动过程;4、开发校本课程,要制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目标,要有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5、把个体发展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是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依据;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特征:校本开发虽以学校为主,但也重视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运用与整合;校本课程开发采用广义的课程定义,所谓课程,是指在学校的指导下的一切学生经验;校本课程开发既重视课程开发的成果,也强调课程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职员工的参与和学习;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位学校在课程发展中的角色,除了可与国家、地方本位课程发展模式与课程发展结果相配合使用之外,也使社会、社区、学校、教师发展成为一种伙伴的关系;校本课程开发重新定义了教师与课程的关系,重视学位教育人员的自主与专业,将课程研究、课程发展与课程实施结合为一体;校本课程开发强调课程的多样化、地方化以及适切性,同时可立即回应社会、社区、学生与学校的需要;三、校本课程的优势国家课程因其自身的特点与局限,没有、也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更不可能照顾众多学习者的认知背景及其学习特点;更无力在学法指导与策略教学方面采取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措施;这恰恰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所在,也是当今时代赋予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它有以下几方面好处:1.教师的积极参与2.考虑学生的认知背景与需要3.学校的主客观条件及其所处社区的经济与文化水平4.凸现学校自身特色;校本课程开发是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教育变革的客观要求,课程体系必须对此作出相应的调整与重构;四、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系三级课程管理是权力和责任的再分配,以三级权力主体构建;对教科书的管理主要有两个制度:一是编写资格认定制度;二是教科书审定制度,给出教科书目录;国家: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审议省级上报的课程推广方案:评估全国范围内的课程质量;地方:开发地方课程;指导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是真正发生教育的地方,学校有一定发言权;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教科书选择权;五、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的区别校本课程开发可以像语文、数学一样以系统知识为主,以长周期、教师讲解为主;而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是短期的,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课都非常相似,所以造成了校本课程就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就是校本课程的印象;如果真要给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做出区别的话,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一是权限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校本课程则是学校自主开发设计的课程;二是从设计上来讲,综合实践活动课是达到国家规定基本教育目标的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基本学习能力的培养,校本课程也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但更考虑学校办学理念和学校特色;三是设计过程上不一样,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根据国情来设计的,校本课程是学校层面根据学校办学理念与学校实际开发与设计的;在实施上,综合实践活动课依赖于学校开发,也依赖于地方管理;。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

校本课程的概念校本课程是指由学校自行设计、制定并实施的课程。

校本课程设计旨在充分考虑学校的特点、教师的专业素养、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确保课程内容与教学实践的质量和有效性。

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以及学生、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和参与。

下面,我将从校本课程的背景与意义、特点与优势、设计与实施要点、评价与改进机制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论述。

一、校本课程的背景与意义1.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育改革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

在这种背景下,校本课程的提出是对统一的、标准化课程的一种有益补充,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的多样化、个性化与特色化发展。

2.个性化教育需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潜能各不相同。

因此,教育应当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为其定制相适应的教育方案。

而校本课程的灵活性和个性化特点,恰好能够满足这一需求。

3.提升教学质量校本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深入思考和探索,从而提高了其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水平。

这对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推动学科改革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了学科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它有利于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促进跨学科融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校本课程的特点与优势1.灵活多样校本课程设计灵活多样,能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特色,针对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设计差异化的课程方案。

2.个性化教育校本课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3.实践性强校本课程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加注重课程的实际应用和实际效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师生互动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5.社区参与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需要社区的参与和支持,有助于增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促进校内外资源的共享和整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评析【案例信息】案例名称:《绿山墙的安妮》班级读书会设计【课程教案】《绿山墙的安妮》班级读书会设计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陈吉荣主题:《绿山墙的安妮》班级读书会授课班级:五年三班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目标:1. 运用精读的方法,借助书中的插图,了解《绿山墙的安妮》这部著作的故事梗概,掌握安妮的人物特点。

2. 通过著作的阅读和课堂辩论,理解与体会马修、玛丽拉的对安妮的爱。

3. 学会在阅读过程中,写批注的方法。

4. 感受与学习作者清新流畅的写作笔法和细腻的笔触,以此来展现主人公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

5. 学习安妮的自尊自强、聪明、勤奋、热爱生活的品质。

教学方法:谈论法;谈话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课前板书:绿山墙的安妮课前交流:聊聊书里的人物1 .同学们,我们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读完了《绿山墙的安妮》这本书,谁能说说书里都有哪些人物呀?(安妮、马修、玛丽拉、黛安娜、雷切尔·林德太太、吉尔伯特、菲利普斯先生、阿伦太太、斯塔西小姐、老巴里小姐……)2 .这些人物你们都熟悉吗?(熟悉)那好,猜猜他(她)是谁?她是阿冯利学校的老师,深受学生爱戴。

她不仅组织学生筹备音乐会,还组成了女王班,并且引导学生在学习上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

她是——(斯塔西小姐)有谁也能像老师这样说个人物让大家猜?(生说生猜。

)时间关系,我们就先猜到这。

上课一、聚焦“安妮”( 20 分)课前,我们聊了书里的角色,那么多人物当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谁?(安妮)老师也是。

你们知道吗?幻灯片出示:斯·鲍德温和拉·麦克唐纳这两位英国首相也都承认自己是“安妮迷”。

71 岁的马克·吐温还给 34 岁的蒙哥马利写了一封读者来信,称“安妮是继不朽的艾丽丝之后最令人感动和喜爱的形象”。

安妮为什么这么让人着迷、喜爱呢?让我们走近安妮。

(一)形容“安妮”1 .刚才×××让大家猜安妮的时候,说到了这样的词语…… ( 板书 ) 你从哪儿看出……,简单讲一讲。

还有补充吗?(说到了这样一件事……从这你感受到安妮的什么特点了?写在黑板上。

)2 .除了……,你还会用怎样的词语形容安妮?说到这个词,你想到了哪件事?哪个画面?简单说。

把这个词写在黑板上。

谁能给他补充?(热爱生活,天性乐观,富于幻想,追求浪漫,喋喋不休,纯真善良,懂得感恩,倔强固执,逞强好胜,爱美虚荣,感受强烈、感情冲动,敏感暴躁,对红头发耿耿于怀,喜欢读书,自尊自强,刻苦勤奋……)3 .有学生说到和插图有关的情节,幻灯片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说插图表现的情节,安妮的特点。

(出示书中五幅插图)仔细看这几幅插图,你有什么发现?(主角都是安妮,前几幅表现了安妮的各种缺点(特点),被戳到“红头发”痛处的暴躁易怒,敏感要强地走屋脊不计后果,与戴安娜比赛谁先上床的顽皮活泼,最后一幅则是参加音乐会前优雅文静的少女形象,从这样的对比中可以感受到安妮在绿山墙农舍中的成长。

)板书:成长4 .幻灯片出示第二十八章“不幸的百合少女”第 221 页的一段话:“唉,”安妮解释道,“今天的事情给了我一次很有价值的教训。

自从我来到绿山墙农舍以来,就不断地犯错误,但每件错误都帮助我改掉了一种严重的缺点。

紫晶胸针那件事使我改掉了乱摸乱碰不属于自己东西的毛病。

我在‘闹鬼的森林'上犯的错误治好了我让自己的想象力失去控制的毛病。

涂抹剂蛋糕的错误治好了我在烹调上的粗心大意。

染头发治好了我的虚荣心。

我现在根本不考虑我的头发和鼻子——至少很少想到了。

今天的错误会治好我过分追求浪漫气氛的毛病。

”读了这段话,你什么感受?批注在书上。

希望同学们读书时能够在一些重要的地方留下自己阅读思考的痕迹。

这么多形容安妮的词语,安妮表现出了这么多特点,并且自尊自强的她不断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不断地成长进步,这样看来,书中老巴里小姐对安妮的评价还是非常准确到位的。

有没有印象?幻灯片出示第三十五章“女王专科学校的冬天”第 276 页巴里小姐的一段话:“那个安妮姑娘每时每刻都在进步,”她说。

“我对别的姑娘感到厌烦——她们那种始终不变的、一模一样的神态使人恼火。

安妮像彩虹一样有许多不同的色彩,每一种色彩出现时都是非常绚丽的。

”像这样重要的语段,我们阅读的时候还真不能让它从我们眼皮子底下溜过去。

二、感受“马修”“玛丽拉”对安妮的爱安妮的进步、成长一方面是因为她的自尊自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绿山墙农舍里马修、玛丽拉对她的爱。

(板书:马修玛丽拉爱)对马修、玛丽拉的爱,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理解、体会,你觉得马修和玛丽拉谁更爱安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书的阅读展开争辩。

(都爱,马修的爱是沉默、包容、赞美、欣赏、理解、支持,对安妮需要的满足;玛丽拉的爱是教导、培养以及严格要求下深藏不露的对安妮的爱)第二十四章第 188 页,“马修常常因为他和培养安妮无关而庆幸。

那是玛丽拉独占的责任;如果要由他负责,他就会经常在自己的偏爱和所谓的责任之间无所适从,彷徨无策。

既然与他无关,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娇惯安妮'——正如玛丽拉所说的。

不过,这毕竟是一种不坏的安排;有时表示一点“欣赏”所带来的益处,并不比世界上所有的认真“培养”来得差。

第三十章第 231 页,“玛丽拉温柔地瞅着她,这种温情只有在火光和阴影柔和交融的时候才会让它暴露出来,在比较清晰的光线下是见不到的。

有些人很容易在口头上和脸部表情上显示一种爱的情谊,但玛丽拉却没能学到这方面的经验。

然而,她已经知道用一种由于不动声色而变得更加强烈和真挚的感情来爱这位眼睛灰黑的瘦长姑娘了。

事实上,她的爱使她担心不适当地纵容了孩子。

她不安地感觉到,如果一个人像她爱安妮这样去爱任何人,那多半是不道德的。

或许正是为了这一点,作为一种暗中补过的措施,她对一个不怎么喜欢的女孩子也不像对安妮这样严格,这样挑剔。

当然,安妮本人是不知道玛丽拉多么爱她的。

越是听同学们争辩,我越是替安妮庆幸,来到纯朴的绿山墙农舍,安妮既得到了马修的偏爱、欣赏,又得到了玛丽拉认真的教导、培养,得到了他们发自肺腑的疼爱和无私的付出!难怪马修的死,让安妮那么痛苦,难怪马修死后安妮会为了照顾玛丽拉,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三、安妮后来怎么样了?这是全书的结尾两段:(幻灯片出示第三十八章“峰回路转”的最后两段)自从安妮从女王学校回家后的那天晚上坐在那里以来,她的天地被迫缩小了;可是,纵然她脚下的小路是狭窄的,她知道恬静的幸福之花会一路开放。

诚挚工作带来的欢乐、有价值的追求和志趣相投的友谊将是属于她的;任何东西也无法夺走她与生俱来的幻想的权利和梦的理想世界。

总有峰回路转的时候嘛!“上帝在天,愿世界太平无事。

”安妮轻声低语道。

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很多同学都非常关心安妮后来怎么样了?陈金男星期五放学那天还跟我说,“陈老师,您就没觉得这本书好像没写完吗?我想给它写个续集。

”陈金男,说说你想怎么续?安妮后来怎么样了?是不是像陈金男续的那样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花季的安妮》《女大学生安妮》。

【课程开发方案】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方案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情境分析2001 年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至今,语文课程改革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成绩斐然。

为继续深入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我校语文围绕“经典诵读”进行了校本课程开发。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基于对国内外经典诵读实践现状的分析,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依靠长春版国标教材,以达成我校学校语文学校目标,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学习为根本诉求。

(一)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必要性1 、经典诵读是国际语文教育之共同追求在母语教育实践里,许多国家都对阅读经典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美国,不论是克林顿的“卓越法案”运动,还是布什的“阅读优先”方案,都大力提倡阅读。

英国教育部自 1998 年启动全国阅读年,全国各个学校每天增加 1 小时的读写课程。

2003 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号召,要把阅读进行到底。

日版早在 10 年前就积极推广儿童阅读运动。

设立国际儿童图书馆。

2001 年底,颁布《日本儿童阅读推进法》,制定 4 月 23 日为“日本儿童阅读日”。

我国港台、大陆地区也开展了很多相关的活动。

综上所述,经典诵读已经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成为了语文教育的一个重要维度和目标。

因此,立足学校进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 、经典诵读是中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经典是人类文明的精华。

我国是一个重视经典诵读的国度。

从秦汉至清末……。

2006 年 9 月 13 日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

中小学各个学科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在社会教育中,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努力提高全民族的人文素养,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

3 、经典诵读是对《标准》的补充( 1 )关于阅读积累。

( 2 )关于语文素养。

4 、经典诵读是对长春版国标教材的深化长春版国标教材重视阅读的积累,坚持教育“现代化”与“民族化”的有机结合。

(1)厚植民族文化精神。

(2)追求精品文质,注重语文积累。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1.学科具有深厚积淀我校 60 年的语文教学传统,始终强调学生语文学习要厚积薄发,特别是自 2005 年初,学科致力于校本课程研究,从学科实际出发,制定了研究方案,谋求学校特色、学生特色和语文学科自身特色充分结合,具备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教师具有较强的研究能力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强、文化底蕴厚重的语文教师队伍。

现任 160 位语文教师,有 3 人获全国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一等奖,有 1 人……,有两人……。

3.时间和空间有保障在空间上,学校拥有多个供学生阅读的专业阅览室,而且设置开放空间、图书角等阅读空间,各班有自己的图书角。

时间上,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内容,二是开辟专门时间,“晨读 15 分”、“课前三分钟”等。

4.学生有浓厚的阅读兴趣学校一直致力于书香校园、书香班级的建设,从 2005 年开始举办读书节,营造了“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校园文化。

激发了学生本诵读经典、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第一学段: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有主动诵读的愿望,以诵读经典为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诵读经典;学习利用读物插图和注释简单理解;积累一定数量的诵读内容。

第二学段:在丰厚积累的基础上,加强诵读经典的兴趣;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学习利用注释简单理解经典诵读内容;背诵相应数量的诵读内容。

第三学段:培养主动阅读的愿望,涵养读书习惯;学习利用注释简单理解经典内容;背诵相应数量的诵读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