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光照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绿藻的生存条件

绿藻的生存条件
绿藻是一种单细胞的海藻,生活在淡水和海水中。
它们有着特定的生存条件,以下是
一些可能的要素:
1. 温度:绿藻对于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
它们通常能在水体温度在15°C至25°C 之间生存繁殖。
不同的绿藻种类可能对温度的适应性会有所差异。
2. 光照:绿藻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参与者,因此它们需要足够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
适宜的光照强度(通常是光照强度较高的浅水域)可以促进绿藻的生长。
3. 水质:绿藻需要良好的水质条件来生存。
一般来说,它们更喜欢温和的水体环境,PH 值在7到9之间,有适当的氧气供给,并且缺乏有害的有机物质或化学物质污染。
4. 营养物质:绿藻需要充足的营养物质来维持其生活活动。
主要的营养需求包括氮(如硝酸盐和铵盐)、磷(如磷酸盐)和微量元素(如铁、锰、锌等)。
合适的营养水平
能够促进绿藻的繁殖和生长。
绿藻的生存条件包括温度、光照、水质和营养物质。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绿藻
在水体中的分布和生长情况。
不同种类的绿藻对这些生存条件的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
温度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温度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马欠;邓春暖;郭锋锋【摘要】以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温度(10℃,14℃,18℃,22%,26℃),通过测量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吸光度值(0D680)、叶绿素荧光(Fv/ Fm),计算两种藻的比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最佳生长温度均为26℃,但小球藻在10℃和14℃时依然能够生长,铜绿微囊藻在温度为10℃和14℃时生长基本停滞甚至死亡,说明小球藻能够耐受低温,而铜绿微囊藻更喜高温.【期刊名称】《中州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5页(P108-112)【关键词】温度;小球藻;铜绿微囊藻;生长【作者】马欠;邓春暖;郭锋锋【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高原湖泊生态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5研究水体藻类外界环境的变化对如何避免或减轻有害“水华”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温度是决定微藻生长的重要环境因子,是影响微藻细胞生长、细胞内生物大分子组成和含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水生植物生长、繁殖、种群演替的一种关键生态因素。
适宜的温度是快速水华生长的必要条件,也是优势种发生更替的重要环境因子。
研究温度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对湖泊污染治理提供理论基础有着重要作用。
光照是藻类主要能量来源,合适的光照会对微藻的生长产生积极作用,光照过强或过弱都会对微藻产生抑制作用。
陈宇炜等[1]提出气候变化(主要是光照、温度变化)等对藻类的组成和演替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晁建颖等[2]认为温度是决定生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子,例如绿藻仅适宜在较低温度下增值,绿藻在较低温度时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蓝藻在较高温度时有竞争优势。
EPPLEY等[3-4]对多个藻种进行调查,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得到藻类增殖速率和温度关系的经验公式。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蓝藻门微囊藻属,是光合自养型生物,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且铜绿微囊藻生长周期短,不分层,易于培养,对外界敏感性强。
藻类生长条件

藻类生长条件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广泛分布在水生环境中。
它们通常是以光合作用为主要代谢方式,因此环境光线、温度、营养物质等因素对其生长非常重要。
下面介绍一下藻类生长条件。
1. 光照条件光照是指太阳辐射的光线照射到藻类生长的水域中的光照,它是藻类生长的必要条件。
对于不同的藻类而言,其对光的需求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光照要足够强,并且持续时间要足够长。
一些藻类如微囊藻、紫胶菌等,能够适应较低光照强度的环境生长,而其他一些藻类如硅藻、海带等,则需在强光照下生长。
2. 温度条件温度是藻类生长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它对藻类的生理代谢活动有很大的影响。
对于不同种类的藻类,其适宜生长温度也是不同的。
例如,红藻和绿藻适宜在较高的温度下生长,单细胞藻类如锯缘藻和硅藻则适宜在低温下生长。
另外,藻类生长的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温度波动较大会对藻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3. 营养物质藻类的生长需要营养物质,其中包括碳源、氮源、磷源,以及微量元素等。
碳是藻类生长的主要营养物质,常见的碳源有CO2、有机碳等。
氮是形成蛋白质、脂肪等生物分子的必要元素,藻类通常以硝酸盐、铵盐、尿素等化合物为氮源。
磷是藻类生长的限制性因素之一,藻类需要磷来构建核酸、脑磷酸、ATP等分子。
不同种类的藻类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
4. pH值pH值是藻类生长的另一个重要条件,它会影响藻类的代谢和生理活动。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藻类能在 pH 6.5~9 的水体中生长繁殖。
但是,如果水体中的 pH 偏低或偏高,都会对藻类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总的来说,藻类的生长需要光、温、水、正常的pH值、营养物质等条件的协同作用。
只有在这些条件都得到满足的情况下,藻类才能有一个快速、健康的生长过程。
环境因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致病性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致病性的影响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等环境中。
它是一种潜在的细菌致病原,能够引起多种感染,尤其在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中更容易引发严重的感染。
环境因素对于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致病性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将对其进行详细探讨。
第一,温度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致病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该菌主要生长在20-42℃的范围内,较低的温度会抑制其生长,而过高的温度则会导致菌落的退化。
在温度适宜的环境下,铜绿假单胞菌可以迅速繁殖并形成粘多糖基质,从而形成了生物膜结构,提高了其黏附性和耐药性。
第二,pH值也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致病性有着显著影响。
该菌在pH 5-9的范围内生长较为适宜,过酸或过碱条件会抑制其生长。
酸碱度的改变会导致菌体内外环境的改变,进而影响其代谢产物的生成和外毒素的释放,进而干扰其致病性。
第三,氧气含量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致病性也有重要影响。
作为一种厌氧菌,该菌在低氧或无氧环境下能够更好地生长。
在富氧的环境下,菌体会产生一系列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损伤和致病性的下降。
因此,在通过调节氧气含量等方式来控制该菌的生长和致病性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第四,营养物质的供应也是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生长和致病性的关键环境因素。
该菌对碳源、氮源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有一定的需求。
缺乏某些营养物质将限制菌体的生长和代谢能力,进而影响其致病性。
此外,富集有机物质和多种糖类的环境也可以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从而增强该菌的致病性。
第五,环境中的共生或竞争微生物也会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致病性产生影响。
例如,与其他共生菌形成共生关系的情况下,该菌可能受到其他菌群的抑制,从而影响其生长和致病性的发展。
此外,环境中的一些抗生素产生菌也会对该菌的生长和耐药性产生竞争作用,影响其致病性的表现。
综上所述,环境因素对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和致病性有着显著影响。
铜绿微囊藻在光限制胁迫下的超补偿生长响应

迫后初期增大了 23.71%,分别是对照组和处理组
光 胁 迫 前 的 97.39% 和 96.79%。 Manodharan
在解除光限制胁迫后,处理组藻细胞密度出现 大幅增加,培养至第 10天时的藻细胞密度为胁迫后 初始接种密度的 3.3倍,而对照组的藻细胞密度变 化不大(图 2b)。处理组藻解除胁迫后生长与对照 组比较,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2.3 生长参数的变化 2.3.1 相对生长率 铜绿微囊藻在光限制胁迫培 养过程中,处 理 组 平 均 相 对 生 长 率 低 于 对 照 组 (图 3a),且为负值,这与处理组在光限制胁迫过程中藻 细胞密度下降相对应。在解除胁迫条件后,处理组 的相对生长率均大于各对照组相对生长率(图 3b), 且处 理 组 在 整 个 恢 复 阶 段 平 均 相 对 生 长 率 (01187)为对照组(00034)的 34.6倍,差异极显 著(P<0.01)。但随着培养时间的推移,处理组与 对照组 2组间平均细胞相对生长率的差异逐渐减 小。到了培养 后 期,2组 的 平 均 细 胞 相 对 生 长 率 趋 于接近。
光照是影响藻类生长繁殖的重要生态因子之 一,也是其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在一定 pH、温度和 营养条件下,光照影响着光合作用产物的合成,从而 影响藻类的生长繁殖和密度(孙儒泳等,1993)。研 究表明,微小原甲藻(Prorocernturm minimum)(Ma noharanetal,1999)、蛋 白 核 小 球 藻 (Chlorellapyre noidosa)(刘宁宁和段舜山,2002)、四裂藻(Tetrasel mistetrethele)(郭 羽 丰 等,2004)、眼 点 拟 微 绿 球 藻 (Nannochloropsisocutala)(张珍萍等,2005)和三角 褐 指 藻 (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Caietal,
流动水体下的温度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

Efe to m pe a u e o r wt fM i r c si e u i o a i o ng W a e f c fTe r t r n G o h o c o y t a r g n s n Fl wi s tr
Z AO n , H Yi g Z ANG ng c un H Yo . h
( . La g u g n n i n na ntr g C ne ,La y n a g,Ja g u 2 2 0 ,C ia; 1 in y n a g E vr me tlMo i i e t o on r in u g n ins 2 0 1 hn
赵 颖 张 永春 。 220 ; 2 0 1 204 ) 10 2 ( . 云港 市环 境监 测 中心站 ,江 苏 连 云港 1连 2 国家环保 总局 南京环境 科 学研 究所 ,江 苏 南京 .
摘 要 : 过 室 内模 拟 , 动 态 水 体 条 件 下 , 度 为 2 通 在 温 5o C和 3 5℃ , 太 湖 水 中铜 绿 微 囊 藻 生 长 的 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对 在 流 速 为 0 3 s光 照 度 为 330 l、 暗 比为 1 :4 h 的条 件 下 ,5℃ 更 适 合 铜 绿 微 囊 藻 的 生 长 。 .0m/ 、 0 光 x 01( ) 2 关 键 词 : 营 养 化 ; 度 ; 响 富 温 影
关系 的经验 公 式 : = . 1 / 0 0 6×1 1 2( 中 , 一藻 . t .0 式
5 L以上 的蒸 馏 水 , 去 , 后 再 过 滤 水 样 。 可 0m 倒 然
先 用滤 纸除 去水样 中较大 的颗 粒 , 用微 孔滤 膜过 再
光照对我国常见藻类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

光照对我国常见藻类的影响机制及其应用光照对藻类的影响机制1.光照强度对藻类生长的影响表1 我国常见藻类最适光强/最适光强范围2.光照强度对藻类生理活动的影响除直接影响藻类生长外,光照强度对藻类光合活性、放氧速率、酶活性、胞内色素组成、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新陈代谢产物等都会产生影响。
刘世明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4,16,18 ℃的温度梯度和100,250,360 μmol/(m2·s)的光照强度梯度下,铜绿微囊藻在18 ℃、100 μmol/(m2·s)下生长速率和光合活性都显著高于其他组。
李娜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为0.9~252 μmol/(m2·s)时,刚毛藻的净产氧量和毛产氧量与光照呈曲线相关,光照为103.5 μmol/(m2·s)时刚毛藻光合作用的产氧量最高。
卿人韦等发现:极大螺旋藻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不同高光照强度胁迫下,呈先增加后下降趋势,但活性值始终高于正常光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则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活性值始终低于正常光照。
当受到光限制时,藻类能够通过增加光合单位(photosythetic units)的数量及光捕获色素蛋白复合体的大小来增加细胞的色素;当藻类受到强光抑制时,捕光色素可能会被分解,光保护色素的含量则会相对增加。
Foy 等对颤藻的研究发现:低光照会导致藻青蛋白和叶绿素a含量的增加,但藻青蛋白的上升比例要高于叶绿素a,藻青蛋白与叶绿素a含量的比例与藻类对光的捕获效率呈显著正相关。
低光强条件下,藻类类囊体膜的表面积及其上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数量均会增加,脂肪含量较高,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高光条件下,光合色素含量减少,膜脂合成速率降低,碳水化合物合成能力增加,进而导致脂肪含量较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升高。
石娟等研究了小新月菱形藻(MACC/B228)和等鞭金藻(MACC/H060)在不同光强下的脂肪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2种藻均在低光下脂肪含量多,碳水化合物含量少。
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

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常见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水体、植物表面以及动物等。
它是一种自养性细菌,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能力。
1. 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的分布铜绿假单胞菌作为一种广泛分布的菌种,在环境中可以通过空气、水和土壤等途径进行传播。
它可以存在于水中的沉淀物、水污染源以及各种水利设施中,如水龙头、水箱、水泵等。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也能够生存于土壤中,特别是具有污染的土壤环境。
2. 影响铜绿假单胞菌分布的因素(1)温度:铜绿假单胞菌对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范围,一般在20-42摄氏度之间生长最为适宜,但它也可以在较低和较高的温度下生存。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速度和繁殖能力,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菌落的形态和颜色也会有所不同。
(2)pH值:酸碱度对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也有一定影响。
它一般适应于pH为6.0-9.0的中性或弱碱性环境。
较低或较高的pH值都会对其生长和繁殖产生不利影响。
(3)湿度:湿度对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的存活和繁殖起到重要作用。
在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菌落生长迅速,而在较低湿度下,菌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
(4)营养物质:铜绿假单胞菌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较高,特别是碳源和氮源。
缺乏或不适当的营养物质供给会对其生长和繁殖产生负面影响。
(5)竞争菌种和生物相互作用:环境中存在的其他菌种和生物会与铜绿假单胞菌进行竞争和相互作用,与其他菌种的竞争关系以及共生关系都会影响到其分布。
3. 铜绿假单胞菌的影响因素(1)人类健康: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病原菌,在医疗机构、长期护理设施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中造成许多感染。
它可以引发多种感染,如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以及伤口感染等,严重感染甚至可以导致败血症。
(2)环境污染:铜绿假单胞菌在水体和土壤中的存在会污染环境,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在水污染源中的大量繁殖和堆积,会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威胁到人类的饮用水安全。
滇池铜绿微囊藻不同最适温度的分析

18.8 ℃、18.2 ℃、17.1 ℃,日增长率分别为24.4%、36.4%、20.0%、0.54%、0.50%、7.5%;在实验测得的18.0 ℃和报道的30~35 ℃、
25~30 ℃、26 ℃、25 ℃、24 ℃几种最适温度中,18.0 ℃与自然下快速增长期的水温18.2 ℃一致;在4~9月,5月的增长率为36.4%,与实验测
器 材:S P X-3 0 0 I - G 程 控 光 照 培 养 箱(灵 敏 度±0.2 ℃)、 MO T ICBA 2 0 0 数码显微 镜、H E T T ICH-E BA离心机、血 球 计数 板、灭 菌 锅、抽 虑 机等。 1.2 方法
B G - 1 1 培 养 液 制 备 :称 取 药 品 蒸 馏 水 稀 释 1 0 0 0 倍 ,制 2 0 0 0 m l,分 装于2个10 0 0 m l三角烧 瓶中,塞紧 棉塞,高压 灭菌 30 m i n,冷却备用。
得的最适温度18 ℃下的增长率44.5%相近。分析可知,18 ℃接近滇池铜绿微囊藻的最适温度。
关键词:最适温度 铜绿微囊藻 滇池
中图分类号:X171;X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2(b)-0153-02
铜 绿 微 囊 藻( M i c r o c y s t i s a e r u g i n o s a)是 我 国 太 湖 、滇 池 、巢 湖 的 典 型 水 华 蓝 藻 [2],因 此 对 其 生 理 学 特 性 有 许多 研 究 报 道。有关 滇 池 铜 绿 微 囊 藻 最 适 温 度 的 研 究 结 果有 3 0~35 ℃[1-3], 2 5~3 0 ℃[4-6],2 6 ℃[7],2 5 ℃[8]和 2 4 ℃[9](非 滇 池铜 绿微 囊 藻 有 2 8.8~3 0.5 ℃[10],2 7.5 ℃[11]),而 我 们 实 验 得 到 的 最 适 温 度 为 18 ℃。为何滇池铜绿微 囊藻有多种最适温度,原因何在,有必要加 以分析 研究。目前,滇 池铜 绿微 囊 藻 温 度特 性研 究很多,但 对 于出 现多种最 适温度,还未被引起 注意,其相关 分析国内外尚无报 道。 为此,进行了滇 池 铜 绿 微 囊 藻 不同最 适 温 度 的 分 析 研 究。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度下的生长研究

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低光照度下的生长研究马祖友1,2,储昭升1,胡小贞1,金相灿1,易文利1,2,张广军2,张淑英1(1.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湖泊生态环境创新基地,北京 100012;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摘要: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四尾栅藻和谷皮菱形藻在75~1200lx 光照度下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度为600lx 以下时,3种藻都受到了光的抑制作用,生长缓慢;光照度为600~1200lx 时,3种藻的生物量随光照度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增加最显著的是谷皮菱形藻,其次才是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
关键词:低光照度;光抑制;生物量;最大生物量中图分类号:X 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929(2004)S0-0062-04The Growth Re searc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 sa ,Scenede smusQuadricauda and Nitzschia Palea in Low IrradianceM A Zu 2y ou1,2,CH U Zhao 2sheng 1,H U X iao 2zhen 1,J I N X iang 2can 1,YI Wen 2li1,2,ZH ANG G uang 2jun 2,ZH ANG Shu 2ying1(1.Research Center of Lake Environment ,Chinese Research Academy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Beijing 100012,China ;2.C ollege of Res ource and Environment ,N orthwest Sci 2T ech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nd F orestry ,Y angling 712100,China )Abstract :This experiment researched the growt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Scenedesmus quadricauda and Nitzschia palea in low irradiance from 75to 1200lx.It showed that the growth of three algae were restrained by irradiance lower than 600lx.From 600to 1200lx ,the algae biomass in 2creased with the increasing of irradiance ,in which Nitzschia palea had the largest increase of biomass ,and the next were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nd Scenedesmus quadricauda.K ey w ords :low irradiance ;light 2restrained ;biomass ;maximum biomass收稿日期:2004-10-08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02C B412301)作者简介:马祖友(1978-),男,四川遂宁人,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许多湖泊频频发生蓝藻水华,对人、畜及环境产生巨大的灾害影响[1]。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方法优化-1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方法优化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目的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加重,河流、湖泊(水库)中火量藻类繁殖,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为了有效控制藻类的生长,对藻类的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众所周知,富足的氮、憐等营养物质,缓慢的水流速度,适宜的气候条件包括水湿、光照等是特定优势藻生长繁衍所必需的环境条件。
目前人们对于富营养化水体中藻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光照、营养盐水平下的藻类生长,并且找出了藻类生长与温度、光照、营养盐等之间的对应关系。
但是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种群交替和生物量的变化,不仅与水体的温度、光照周期、营养物质及生物自身的生理状态相关,还受到水体流动的影响。
本实验分别以实验室培养铜绿微囊藻为实验对象,参照藻类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条件,在温度、光照、pH值及营养盐条件一定的条件下,研究影响藻类生长的规律,为生态调水、生态河道设计流速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控制或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
1.2 藻种的分类藻类植物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种群,它的分布范围极广,对环境条件要求不严,适应性较强。
有些种类的水藻在极低的营养浓度、极微弱的光照强度和相当低的温度下也能生活。
不同研究系统对藻类的分类方法各不相同,常用的分类系统,如,根据藻类的结构特征和藻细胞的生理生化特点,将藻类分为蓝藻门、硅藻门、黄藻门、绿藻门等共十一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植物主要为蓝藻门和绿藻门;根据藻类在水中生长的位置,将藻类分为浮游藻类、飘浮藻类和底栖藻类。
硅藻门、甲藻门和绿藻门的单细胞种类以及蓝藻门的一些丝状的种类浮游生长在海洋、江河、湖泊,称为浮游藻类。
一下简要说明蓝藻和绿藻的种类、分布、形态和繁殖特征。
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藻类植物主要为蓝藻门和绿藻门。
1.2.1 蓝藻在中国,蓝藻是有毒有害性最强、分布范围最为广泛的一类淡水藻。
有毒的蓝藻藻种有:铜绿微囊藻,泡沫节球藻,水华鱼腥藻,阿氏颤藻,水华束丝藻等。
蓝藻是广适性藻类,分布十分广泛。
光强对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论文汇报

光强对微囊藻群体形态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作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况
作者:**,**
单位: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三峡生态环境研究所
期刊:水生生物学报
研究目的
目前有关光照对微囊藻形态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一般都建立在单细胞形态的基础之上,已有研究表明单细胞和群体微囊藻在生理参数及对胁迫的响应上具有明显的差异。深入研究微囊藻水华形成及优势维持,对微囊藻群体的研究尤显重要。基于此背景,本研究选取6株不同种的群体微囊藻,深入探讨光强对群体微囊藻的形态、群体大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2)群体大小的测定:微囊藻的群体大小通过装有数码相机(OlympusDP 71)的显微镜拍照测定(Olympus BX 51,Japan)。
(3)比生长速率的测定:采用细胞计数法每3天测定一次生物量。群体微囊藻用超声波打散为单细胞再进行细胞计数。
(4)胞外及胶被多糖的测定:每3天取不同光强条件下的藻样,8000 r/min离心10min (Eppendorf,5804R,Germany),上清液进行溶解性胞外多糖的测定。藻细胞沉淀重悬于等体积的超纯水中,50℃水浴加热并不断搅拌30min,离心取上清夜进行胶被多糖含量的测定。
论文内容
1、实验方法
(1)藻种和培养条件:实验选用的群体Microcystis flos-aquae FACHB1174和M.sp. FACHB1027取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M. wesenbergii DC-M1、M.viridis DC-M2、M. aeruginosa TH-M2和M.aeruginosa DH-M1分别分离自滇池(DC)、太湖(TH)和东湖(DH),在显微镜下挑取单克隆,无菌纯化培养,并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藻种库。常规培养以BG11为基础培养基,培养温度(25±1)°C,光照强度25 μmol/(m2·s),光周期12h︰12h。当藻培养至对数期时,离心后加入新鲜的培养液转入250 mL三角瓶中,放在实验设置的光强梯度0、10、25、80、120和200 μmol/(m2·s)下培养。实验周期为15d,光强25μmol/(m2·s)为对照组。
2023北京高三一模生物汇编:分子与细胞(综合题)

2023北京高三一模生物汇编分子与细胞(综合题)一、综合题1.(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富营养化是多数淡水生态系统的主要水质问题,并导致蓝藻“水华”频发。
铜绿微囊藻是蓝藻“水华”中的常见种类。
为利用水生生物控制“水华”,研究了氮浓度对大型藻和金鱼藻控制铜绿微囊藻数量增长的影响。
(1)氮可用于合成铜绿微囊藻细胞中的_____(写出两种)等生物大分子,是限制藻类生长的重要因子。
(2)在不同氮浓度的培养液(其他营养充足)中加入等量铜绿微囊藻(1.0×105细胞/mL)和大型溞(浮游动物),置于适宜的光照、温度等条件下培养,定期取样测定铜绿微囊藻数量,结果如图1.研究者得出结论,利用大型溞有效控制铜绿微囊藻增长的氮浓度范围为0.5~4mg/L,依据是_____。
(3)水生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繁殖和栖息场所。
在(2)实验方案的基础上,每组再加入等量的金鱼藻(沉水植物)共同培养,得到铜绿微囊藻的生长曲线如图2.由图1、图2可知,与大型溞-铜绿微囊藻共培养相比,大型溞-金鱼藻-铜绿微囊藻三者共培养_____。
试分析出现该现象的原因。
_____(4)将上述研究成果应用于自然水体时,需要考虑食物网中更多物种间的相互作用。
自然水体的“水华”防治,可采取的措施有()A.适度捕捞以浮游动物为食的鱼类B.适时投放以蓝藻为食的鱼类C.投放适量的水生植物生态浮床D.投放适量的噬藻体(蓝藻病毒)2.(2023·北京西城·统考一模)学习以下材料,回答(1)~(4)题。
S6蛋白参与调控细胞周期S6蛋白可以调控蛋白的乙酰化水平。
在肝癌、乳腺癌等癌症中S6的表达量明显升高。
为研究S6过表达的影响,将S6-GFP融合基因(GFP为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入HeLa细胞系,挑选单个细胞培养两周,筛选出S6过表达细胞系。
观察发现,部分S6过表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了变化。
在过表达S6的细胞中,检测到CDH1水平明显降低。
环境因子协同作用对藻类生长影响的研究进展

至引起藻华爆发.有些藻类如微囊藻、鱼腥藻、颤藻 等,
可分泌大量的藻毒素,对人畜造成危害,严重污染环 境,
影响自然景观和城市正常供水 [2].
对于水华的成因,人 们 已 经 有 了 大 量 的 研 究,环 境
因素主要包括了温度、光照、营养盐以及水动力条件 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是影响水生植物 生 长 繁 殖 的 重 要 生 态 因 子. 光 照 是 藻
切的关系,而 不 仅 仅 是 两 者 单 独 作 用 对 藻 类 生 长 的 影
类生长的主要能量来源,温度是影响藻类生理活性和细
响.水温对藻生长态 势 的 影 响 主 要 分 为 生 理 活 性 影 响
和营养物利用率影 响 两 个 方 面 [9]. 国 外 早 期 也 有 相 关
为:适宜的气候条件(温度、光 照 等);充 足 的 氮、磷 等 营 养 盐;缓 慢 的 水 流 流 态. 评 估 了 国 内 外 就 温 度、光
照、营养盐及流速 4 种环境因素两两协同作用对藻类生 长 的 影 响 的 研 究 进 展. 现 有 研 究 表 明:多 因 素 对 藻
类生长的影响具有协同作用.但不同研究的结论有所不同,且 现 有 研 究 多 集 中 于 蓝 藻,对 绿 藻 及 硅 藻 的 研
究较少.应设 计 实 验 条 件,使 之 尽 可 能 接 近 自 然 环 境,并 减 小 实 验 参 数 梯 度,从 而 获 得 比 较 可 靠 的 结 论,建
议开展多因素协同作用对藻类生长影响的试验研究.
关键词:温度;光照;营养盐;流速;协同作用;藻类
文章编号:
1674
G
9944(
2017)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方法优化

藻类的实验室培养方法优化中文摘要随着湖库水体污染日益严重,水体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剧,对水质、渔业和人们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引起蓝藻水华的主要藻种是铜绿微囊藻。
为了控制或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的发生,来研究铜绿微囊藻最适宜生长条件,从而培养实验课中所需的藻类,也为藻类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主要研究实验室内培养铜绿微囊藻,探究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最适宜环境条件,通过查找实验、设计实验等过程,研究在不同条件下(温度、光照、pH值及营养盐),影响铜绿微囊藻生长的规律,并培养出铜绿微囊藻。
关键词:富营养化,蓝藻水华,铜绿微囊藻,培养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pollution of lakes and reservoirs, the degree of eutrophication is increasing, which has a great negative impact on water quality, fisheries and 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 The main algae species causing cyanobacterial blooms i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order to control or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eutrophication in the water body, the most suitable growth conditions for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ere studied to cultivate the algae needed in the experimental class, which also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algae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mainly studies the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ultured in the laboratory, explores the most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growt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 through the search experiment, design experiment and other process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temperature, light, pH and nutrient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ffects the growth pattern, and cultivates microcystis aeruginosa.Keywords: Eutrophication, cyanobacterial blooms, Microcystis aeruginosa, culture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目的近年来,许多湖库和河水中遭受蓝藻水华的污染,水体富营养化越来越严重,不仅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污染,在治理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有甚直接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说水体富营养化中蓝藻水华现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微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微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微藻是一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环境效益的微生物。
本文介绍了微藻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培养基组成、光照和温度控制、培养方式选择以及避免污染等。
通过合理的养殖方法和细致的管理,可以提高微藻的产量和品质,为微藻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正文:一、培养基组成微藻的培养基是支撑其生长和繁殖的基础,应该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来满足其营养需求。
一般情况下,微藻的培养基由碳源、氮源、磷源、微量元素等组成。
常用的碳源包括葡萄糖、甘油等,可以提供能量。
氮源是构建微藻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基础,常用的氮源有硝酸盐、硫酸铵等。
磷是微藻细胞壁、核酸和能量转移的重要组成部分,磷源一般使用无机磷酸盐。
此外,微藻还需要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辅助物质来维持正常的生长。
二、光照和温度控制光照是微藻进行光合作用的基础,合理的光照条件能够提高微藻的光合效率和生长速率。
一般情况下,微藻需要较强的光照才能充分发挥其光合作用的能力,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光强和光照时间。
此外,不同种类的微藻对光照的需求也有所差异,应根据具体品种的特点进行调整。
温度对微藻的生物代谢和生长速率有重要影响。
一般来说,微藻的最适生长温度在20℃-30℃之间。
过低或过高的温度会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代谢过程,降低微藻的生长速率和产量。
因此,在微藻的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出现过低或过高的情况。
三、培养方式选择微藻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传统的批量培养和连续培养两种。
批量培养是将微藻引入培养基中,培养一定时间后收获微藻。
这种方式简单易行,但产量有限。
连续培养是通过将微藻引入连续流动的培养液中,充分利用培养液中的养分来提高产量和密度。
然而,连续培养对设备和水质的要求较高,操作难度相对较大。
四、避免污染微藻养殖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生物污染和物理污染。
生物污染包括其他微生物的感染、藻类的杂交以及害虫的侵袭等。
这些污染源可能导致微藻数量和品质的下降。
应该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生素和杀菌剂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并定期进行培养基和设备的消毒。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在环境中的生物学活性

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其在环境中的生物学活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革兰氏阴性细菌。
它具有多种适应性和耐受性机制,可以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生存和繁殖。
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的分布特点和生物学活性对于了解其生态功能和潜在危害具有重要意义。
铜绿假单胞菌在自然环境中广泛分布,包括土壤、水体(如淡水和海水)、植物表面、医院环境以及生物膜中。
它的分布特点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生长条件:铜绿假单胞菌生长要求较宽,适宜生长温度一般在20-42摄氏度之间。
它可以在不同pH值和氧气浓度的环境中生存,并具有较高的抵抗力,可以耐受较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抗生素。
2. 营养来源:铜绿假单胞菌是一种自养菌,可以利用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作为营养源。
它可以分解和利用许多复杂有机物,如蛋白质、脂类和多糖。
此外,它还可以利用无机盐、氨基酸和少量的碳源进行生长。
3. 生态角色: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生态角色。
它可以通过产生多种酶和代谢产物降解有机物,参与土壤的有机质分解和循环。
此外,铜绿假单胞菌还能与其他微生物相互作用,包括共生、拮抗和竞争。
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活性,对环境与人类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根据研究,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学活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生物膜形成:铜绿假单胞菌具有形成稳定生物膜的能力。
生物膜是一种由微生物形成的复杂结构,可以附着在不同的表面上,并提供保护菌株生存的环境。
这种生物膜形成对于铜绿假单胞菌在环境中的长期存活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2. 产生挥发性有机物:铜绿假单胞菌能够产生多种具有挥发性的有机物,如香气和气味物质。
这些挥发性有机物不仅可以影响环境气味,还可能用于微生物相互作用和通讯。
3. 产生外毒素:铜绿假单胞菌可以产生多种外毒素,如各种脂质A、外毒素S 和外毒素U等。
这些外毒素具有细胞毒性和致病性,可以对人类和动物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光照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第22卷第4期2019年7月Vol.22Nc.4oue.2019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XiSn University(Naturae Sciencc Edition)文章编号:1008-5564(2019)04-0073-05光照对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生长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马欠,邓春暖,郭锋锋,张权(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昆明650500)摘要:以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光照(2000'4000'6000'8000、10000 lx),测量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吸光度值"。
'聞)、叶绿素荧光"F'/F”),并计算两种藻的比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小球藻最佳光照强度为6000lx,在光照强度6000e之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小球藻生长受抑制明显,铜绿微囊藻最佳光照强度为40001x,说明铜绿微囊藻较耐受弱光,而小球藻更耐强光•关键词:光照;小球藻;铜绿微囊藻;生长;叶绿素荧光中图分类号:Q945.11文献标志码:AEffects of Illumination on Growth of Chlorella and MicrocystisAeruginosa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MA Qian,DENG Chun-nuan,GUO Feng-feng,ZHANG Quan(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yi Scienc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Kunming650500,China)Abstract:Chlorelle vulaaris and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ere tak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Dinerent illumination(2000,4000,6000,8000,10000lx)was set.The cell numbee,absorbancc velue(01)680)and chle-eopht e eeuoesc4nc4(F e FF m)oeCheoe a euegaecsand Mcrocrstictaeougcncta w4e m4asued,and ih4sp4cceccgeowih eaiesoeiheiwoaegaeweeecaecueaied.Theeesueisshowed ihaiiheopicmum c e u mcnaicon cnienscitoeCheoee e a was6000et.Aeieeihec u mcnaicon cnienscitwas6000et,ihegeowih oeCheoee e a wascnhcbcied obec-ousetwcih ihecnceeaseoec e u mcnaicon cnienscit.Theopicmum c e u mcnaicon cnienscitoe Mcrocrstictaeougcnctawas4000et,whcch cndccaied ihai Mcrocrstictaeougcncta wasmoeeioeeeaniioeowecghiihan Cheoee e a.Key word*:illumination;chlorelle;Microcystit aeruginosa;growth;chlorophyt fluorescence小球藻(Chlorella),绿藻门绿藻纲,是单细胞藻,对生长环境要求简单,适应性较强,在海洋、淡水等自然界分布较广,近年来在湖泊中频繁出现•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05)属于蓝藻,常生长在有机质丰富的湖泊或河流中,属于水华的一种,如果大量生长繁殖会对湖泊和河流的环境造成恶劣的影响•铜绿微囊藻是光合自养型生物,具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且铜绿微囊藻生长周期短,不分收稿日期:2018-04-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67031)作者简介:马欠(1993—),女,云南昭通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污染生态研究•通讯作者:邓春暖"1977—),女,湖南双峰人,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污染生态学研究.74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2卷层,易于培养,对外界敏感性强-近年来对于研究环境因子(如温度、光照、pH、盐度等)对不同微藻生长的影响相对较多[1-5],光照是微藻生长的一个重要因子,是微藻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的来源,是微藻健康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光照强度对微藻生长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是大多研究集中于0~6000Ut之间,所以本文将通过研究2000-10000Ut之间不同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对光照的适应和生长反应,为预防蓝藻和绿藻的爆发提供理论基础•1材料与方法1.1材料试验所用的藻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905)和小球藻(Chlorellx)均购自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淡水种库•培养基采用BG-11培养基⑷,培养条件为25k,t(光):!暗)=12h:12h,光照为8000U类型.试验所用的玻璃器皿均用稀盐酸浸泡30min,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灭菌锅121k,20min下灭菌,烘干备用-1-2试验仪器人工气候箱"PQX-250,上海海向仪器设备厂)(控温精度土1k,光照度0~12000U),紫外分光光度计(UV2800,上海Unice公司),叶绿素荧光仪(FL3500,PSI,捷克),普通血球计数板和三角瓶(高温灭菌)等.1.3试验方法试验藻种经过驯化培养之后,到达试验所需的浓度,选用长势较好的藻种在不同光照下培养.控制不同光照,分别为2000'4000、6000'8000、10000X,温度为(25±1)k,pH值为8,每个处理组设置3个平行样.培养光暗时间,!光):!暗)=12h:12h.试验微藻的初始密度设置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6卷
第 2 期 Βιβλιοθήκη 天 津科 技 大 学 学报
J u n l f ini nv ri f cec & T c n lg o r a a j U ies yo in e oT n t S eh oo y
V l 6 NO 2 b- 2 .
Apr 2 1 . 01
2 1 年 4月 01
c l d n i so t i e 0℃ el e st wa b an d i 3 y n c n i o . eo h r a d, i mir ag r w ey so y wh nt ewa e mp rt r o dt n On t t e n t s c o l ag e v r l wl e trt i h h h h e ea e u wa e st a 0 ℃ . i c o l a d d n t e u s ih ri u n t n.n r w e ti 0 x c n i o . e o t l s ls h n 2 Th smi r a g i o q e th g e l mi ai a d g e b s n 4 0 0 l o d t n T p i r l o i h ma
关键词 :温度 ;光照 ;铜绿微囊藻 ;生长
中 图分 类 号 :X1 1 7. 5 文 献标 志码 :A 文 章 编 号 : 17 —5 0 2 1) 20 2 —4 626 1 (0 1 0—0 40
Efe t fTe p r t ea lum i to o t U Pr lf r to fc so m e a ur nd Il na i n n heCe o ie a i n
摘
要 :铜 绿 微 囊 藻 ( coyt eu ioa 是 常 见 的水 华 蓝 藻 , 湖 泊 和 水 库 的 环 境 造 成 恶 劣 影 响 . 室 内研 究 了 Mi csi a rgn s) r s 对 在
温度和光 照度对铜绿微 囊藻生长的影 响 , 以期为水华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数据 支持 . 究结果表明 : 研 铜绿微 囊藻喜好 高
Taj iesyo c ne& Tcn lg , i j 04 7 C ia i i Unvri f i c nn t Se eh oo y Ta i 3 0 5 , h ; nn n 2 C l g f i cec , n aUnvri , ini 3 0 7 , hn ; . ol eo Lf S i e Nak i ies y Taj 0 0 1 C ia e e n t n
温 , 水 温 3 3 时 生长 最 佳 , 水 温 3 时获 得 最 大 细胞 密度 ; 在 0 5℃ 在 0℃ 而水 温 低 于 2 时 生 长缓 慢 . 绿 微 囊 藻 对 光 照 0℃ 铜 度 要 求 不 高 , 低 光 照 度 即 可快 速 增 长 , 照 度 20 0 0 较 光 0 ~6 0x适 宜铜 绿 微 囊藻 快 速 增 殖 , 40 0x时 生长 最 快 . 0 I 在 0I
3Wa r eore Poet nB ra f ie ie B s , ini 3 0 7 , hn ) . t R sucs rtc o ueuo Ha Rvr ai Taj 0 l0 C ia e i h n n
A bsr t Th ir c t r gi s so e o r f a ba t ra s ce a i b t ac : eM c o ysi ae u no a i n ft ham ulCy no ce i pe isc usng a om i bl n r m e t lc n— s he na ee vion n a o
d t n f a e n e e v i . f c so trtmp r tr n lm ia i n o h e l r l e a in o i mir ag l p — i o so k sa d r s r o r Ef t fwa e e e a ea d i u n t n t e c l p o i r t f h s c o l a e i l s e u l o f o t s
温度和光照对铜绿微 囊藻生长的影响
张青 田 L,王新华 ,林 超 。 ,胡桂坤
(.天津市海洋资源与化学重点实验室 ,天津科 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 学院 ,天津 3 05 ; 1 0 4 7 2 .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天津 30 7 ;3 海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天津 3 0 7 ) 00 1 . 0 10
a a rf rdhg e ae mprtr n e pi le p rtr r . rgns rw w s 03 l ee e i r tre ea eadt t m ea e o a u i at go a — 5℃ , d h i et gp r h w t u h o mat u f M. e o o 3 a eh曲 s nt
o fM i r c tsae u n s c o ysi r gi o a
Z HANG n . a 1,WA Qig t nI i NG n h ,L N a Xi-u I Ch o ,HU i u Gu— n k
(. i j yL brtr f r e eore d h mir , olg f r e c n e n n ier g 1Ta i Ke aoa yo i sucs n e s y C l e i i c dE g ei , nn o Ma n R a C t e o Ma n S e a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