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以来的婚礼:旧式婚礼还是主流
民国时期由上海漫延到全国的集体婚礼
民国时期由上海漫延到全国的集体婚礼集团婚礼一直在国内常盛不衰,据笔者考证,它最早起源于意大利。
在我国,是20世纪30年代由上海首先兴起的,后来渐渐发展到全国,作为一种新式结婚风俗,一直传承到现在。
上海首开“集体结婚”的先河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中,婚礼一直是人们认为光宗耀祖、彰显身份和地位的传统习俗,到了民国初期,这种习俗也未能改变。
人们借婚礼之际,大演奢侈浪费之风,结婚当事人花费巨资不说,亲朋好友逢礼必包红包也苦不堪言。
据1934年日本家庭科学社调查显示,中国人的结婚费用,占家庭全年收入的30%,而英国仅占1%。
其实,中国人的结婚费用,何止年收入的30%。
中国的家庭,不管贫富,每遇婚事,莫不大肆铺张,有的甚至不惜举债完婚,去追求那虚无的荣耀。
民国时期,一些有识之士开始提倡“文明婚礼”,或以登报公告代替结婚仪式,或主张向主管官署登记即为完成结婚手续,但均未能博得一般民众普遍的赞同。
于是他们致信上海市社会局,请求当局出面倡导新的婚俗。
1931年7月,上海市社会局鉴于“欧风东渐,以新旧风尚礼俗之不同,旧组织渐有崩颓之势,新组织未能?∈苯ㄊ鳎?崇新尚旧,各行其是,礼制错乱,靡所适从”,遂拟订“结婚仪式”及“市民购领结婚证书办法”,呈送市政府核示。
当时国民政府内政部正在会同各部拟订统一全国礼制办法,因此市政府以“既经主管部会订,应候中央颁行,免涉分歧”为由没有批准社会局的请示。
1934年4月,上海市市长吴铁城鉴于婚礼之浪费时间,虚糜金钱,命令社会局再拟改良结婚仪式。
社会局按照“礼节庄严、经济时间、节省费用”三项原则,拟订“上海市暂行结婚标准仪式草案”,呈送市政府审核。
该草案中,结婚仪式包括“婚礼”、“相见礼”、“告庙礼”三项,仍有许多繁琐之处。
草案送上去后,市政府一时没有批准。
同时,社会局继续派人考研各国婚礼,最后决定仿效意大利,在上海倡行“集团结婚”。
集团结婚也就是集体婚礼,在墨索里尼执政时期的意大利尤为盛行。
《优化方案》2013高考二轮复习历史(江苏专用)专题七第15讲仿真预测
1.(2011·高考浙江文综卷)据地方志记载,民国时期某城市“旧式婚姻居十之七八,新式者不过十之二三”。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旧式婚礼因为简便节约更为流行B.城市尚且如此守旧,更不要说乡村C.婚姻习俗的新旧变迁有一个过程D.传统的婚姻观念仍为多数人所坚持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看,新式婚姻的比例远远不及旧式婚姻,新式婚姻比旧式婚姻要简约且文明,故A项错误。
2.(2011·高考天津文综卷)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文:“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文中所说的这些现象应当发生于()A.1898~1900年B.1901~1911年C.1912~1927年D.1928~1937年解析:选C。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构成近代中国社会的第一次巨变。
新内阁、新官制、新教育、实行阳历、行鞠躬握手礼等现象都是在辛亥革命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出现的,故选C。
3.(2010·高考海南单科卷)据1927年出版的《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华商共投资开设175家电影公司,其中有141家在上海。
这一现象说明()A.国内政局的相对稳定B.文化产业投资推动了上海电影业的出现C.观看电影成为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D.上海已成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汇中心解析:选D。
1925年前后,华商投资175家电影公司,上海占绝大多数,电影是经济文化发展的体现,因此选D项。
1925年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政局并不稳定,排除A项,材料所涉及内容是电影的发展,不是电影业的产生,排除B项,C项不符合史实,排除C 项。
4.(2010·高考天津文综卷)“盖天津(城)市发展之趋势,其初围绕旧城,继则沿河流,复次则沿铁道线,自有电气事业则沿电车道而发展。
”这反映出近代天津城市化进程的显著特点是()A.以老城区为中心不断扩展B.伴随交通方式的变化而发展C.由城市周边的不断开发而发展D.伴随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解析:选B。
6060年,婚礼告别革命
图1:1972年时候的结婚证,毛主席语录占据了半壁江山。 图2:70年代末,家境不错的人家结婚时开始添置“三转一响”,即手表、 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
图3:军人是红色年代女性择偶的优先考虑。
八十年代:三大件开启崭新生活
政治在婚姻中压倒一切的优势开始衰落,人品、外貌、家境、学识 在婚姻考虑中所占比重逐步提升;与此同时,中国社会大踏步地朝着金 钱婚姻的时代迈进。个体户找对象时的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结婚仍然不很奢华,但一般得有“三大件”或者“三转一响”,才 算具备了结婚的基础。自行车、缝纫机、手表,为三转,录音机,为一 响。并非有了这三样才能结婚,但结婚有这三样,可称得上最体面的婚 礼。那个年代,买到这些东西不容易,除经济原因外,往往需要通过关 系才能备齐。八十年代末,三转一响也不好使了,逐渐被电视机、洗衣 机、电冰箱所替代。 原汁原味的传统婚礼虽未出现,但传统婚礼的因子顽强地“死灰复 燃”,更多地体现出土洋合壁,今古融合,地方自创的特色。订婚、迎 亲、哭嫁、拜堂、揭盖头……已不少见;西装、旗袍、婚纱比比皆是。 可能送钱更加省事,结婚贺礼逐渐从脸盆、床单、被褥变成了票子, 贺婚的票子五毛、一元、五元、十元、二十元……不断水涨船高,每涨 一次,人们的血压就会升高一截。对于那些不再有至亲结婚的人来说, 每月接到几个“结婚请柬”,恐怕是最痛苦的一件事。摸摸干瘪钱袋, 心里骂几句娘,走,吃酒席去。靠工资吃饭的家庭,这个月又得勒紧肚 皮了!
物质匮乏虽然贯穿着改革开放前30年,但从未像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那 样严峻。因为“三年困难”,食物、物资有关部门工作的职工,突然在择偶时具 有了无可比拟的优势。那个年代,有至亲在这种部门工作的人,都可以向你讲述 物资匮乏时期的“幸福生活”。 这个时侯,婚礼已不单纯是简朴,而是困难。中国人热情好客,终生大事宁 可委屈自己也绝不能不讲点面子。很多人从亲朋好友那里借来粮票、烟票、糖票, 办一场简朴婚礼,结果欠下一屁股巨债。这一时期婚姻的另一个负面产品,就是 诞生了大量身材矮小,体质羸弱的孩子。但是随着困难时期逐渐熬过,文化大革 命却从天而降。家庭出身、职业成份完全主导了婚姻。总体而言,龙生龙,凤生 凤,老鼠的孩子打地洞,红五类最好找红五类,黑五类最好找黑五类;但是一些 条件优秀、长相出众的女子往往会嫁给综合条件远不如自己,家庭出身好的男子, 以改变自己的生存状况。 婚礼的喜庆仍不可少,整体过程却像誓师大会,政治压倒一切。结婚证写上 毛主席语录,明确指示:“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 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夫妻有互爱互敬,互相帮助、互相扶养、和睦 团结、劳动生产、抚育子女,为家庭幸福和新社会建设而共同奋斗的义务”。唱 罢《东方红》,再来首《大海航行靠舵手》;结婚现场到处是标语口号,新郎新 娘痛说革命家史,对着毛主席像宣誓:“永远忠于毛主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解放全人类……”
中国近代婚姻习俗的变迁
左上:男方遣媒 给女方的《求婚 帖》
右下:女方同意 后给男方的《允 婚帖》
纳征
就是指男家请媒人 向女家送聘礼。《礼 记· 士昏礼》孔颖达疏: “纳征者,纳聘财也。 征,成也。先纳聘财而 后婚成。”女家接受聘 礼后,婚约便告成立。
请期
即男家选择好成婚的良辰吉日,并派人通知女 家。《仪礼· 士昏礼》的《注》中曰:“夫家必先卜 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 从字面上 看,“ 请期 ”是男方请女方长辈确定成婚佳期, 但实际上仍由男方确定。所以,“ 请期 ” 只是一 种礼节上的谦让。
金天翮在《女界 钟》里,从个性解放 的基本观念出发,宣 传爱情至上、婚姻自 由,认为“婚姻者, 世界最神圣最洁净的 爱力之烧点也”,主 张实行一夫一妻制的 自由婚姻制度。
《女界钟》金天翮 1903年
对旧式婚俗的揭露和批判,是民国时期婚姻制度 变革的一项主要内容。 进步人士对旧式婚俗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三个方 面:一是揭露包办、买卖和强迫婚姻制度,指出旧式 婚姻有“六大通病”,即男女不想见、父母专婚、早 聘早婚、繁文缛节等;二是批判早聘早婚恶俗,把早 婚的害处归纳为损精神、伤身体、荒学问、败道德、 害国计、弱种族;三是抨击所谓贞烈、出妻与一夫多 妻制。
谭嗣同就义前写给夫人李闰的最后一封信,信 中充满对妻子的慰藉,表达了他对自己婚姻的恪守。
20世纪初,一批先进的新知识分子,如秋 瑾、金天翮 、何大谬、刘师培、何震、唐群 英、丁初我等人,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和出版了 一些书籍,提出了从改良婚姻、家庭革命到废 除婚姻家庭等异彩纷呈的思想主张,号召青年 们冲出旧式婚姻的桎梏,争取婚姻的自主选择 权。这些言论和主张,在青年一代当中产生很 大影响,对促进婚姻自由观念的进一步传播起 着重要意义。
浅议民国时期河南婚俗的变革
地 的方 志 中 多有记 载 ,如 信 阳地 区 , “ 民国 , 男 入 女 自由结婚 。新 郎新 娘 同御 车 马 ,周 历通 衢 。拣 一
公共 地址 作 礼 堂 ,植 国旗 ,集 齐主 婚 二人 、证婚 二
维普资讯
合 并,其 本 质 上并 无发 生什 么 根本 性 的变 化 。民 困
多的足它带来 的不幸 。到 了近代,这种婚姻造成 的
痛 苦 更令 深受 其 害 的 当事人 所 痛入 骨髓 。但 出于 种
种 无 奈 ,多少 男 女迫 于家 族 、父母 或 社会 等方 面 的 压 力 ,继 续踏 入 了 “ 盲婚 ” 的行 列 。 和 旧制 婚礼 伴 随 着 的是 旧 的婚 姻 观念 。 男女 授 受 不 亲 、三 从 四德 、 “ 马不 配 二 鞍 ,好 女不 嫁 二 好 夫 ”等陈 旧观 念严 重束 缚 着广 大 妇 女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旧式婚 礼还 往 往 伴 随着 一 些 古 老 的 婚姻 陋 习 ,
较普 遍 的如 买卖 婚 、娃 娃亲 、童养 媳等 。它 完全 不 考 虑 当事 人 双 方 的 态 度 ,硬 足 把 从 未 谋 面 的 两 个 人 ,生拉 硬凑 到 …起 ,并生 活 ‘ 子 。 辈 在 I ¥ 婚礼 中 , 由于 考 虑 的是 家族 或 宗 族 的利 l  ̄ tJ
收稿日期:06 8 3 20- - 00 作者简 介: 张艾平( 6.女, 1 9 , 河南偃 师人, 9 ) 在读硕 士研 究生, 主 要从事 中国近现代 史研 究.
的留学 生 ,婚 礼仿 照 外 围人 的 教会 派 婚 礼进 行 。 自 然 ,最初 新 式 婚礼 的程 序 和 礼仪 是 与 后来 为大家 认
民国时期江浙沪地区的婚俗状况研究(1912-1949)
民国时期江浙沪地区的婚俗状况研究(1912-1949)婚姻是家庭的基础,是一件人生大事。
伴随着婚姻的缔结,形成了一系列相关的风俗习惯,即所谓的婚俗。
婚俗的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婚姻制度、婚姻观念、婚姻形式、择偶方式与标准、婚龄规定、婚礼仪式等方面。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剧变时期,革故鼎新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色。
社会习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婚俗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江浙沪地区作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区域,其婚俗状况在此时期也表现出一种新旧并存、中西融合的整体特点。
一方面是中国传统的旧式婚俗在农村的延续与变革,另一方面是源自西方的新式婚俗在城市的兴起与流行。
这种婚俗状况的存在体现出不平衡性、复杂性以及不彻底性的特点。
之所以会出现婚俗方面的变革,是众多因素导致的结果。
具体说来包括:政府相关政策与法规的实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不断进步;女子权利和地位的普遍提升;西方文明观念的逐步渗透;上层进步人士的倡导和示范。
当然这种婚俗变革的步伐是十分缓慢的,并且由于婚俗这种民俗事象自身的延续性,某些旧的婚俗一时难以得到彻底的改变,甚至在文明的今天仍然留有一些余风。
但是我们决不能否认民国时期江浙沪地区婚俗变革的重大历史意义,它起着承前启后的过渡作用,并且对同时期其它地区的婚俗变革也起了示范作用,这一点不容忽视。
婚俗变革的不彻底性正说明了移风易俗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懈努力。
民国时期的旧式婚礼习俗_民国旧式婚礼有哪些习俗
民国时期的旧式婚礼习俗_民国旧式婚礼有哪些习俗在民国新旧交替时期,百姓在举办婚礼上,都有哪些不一样的习俗呢?民国时期婚礼流程又是怎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民国时期的旧式婚礼习俗吧!民国时期的旧式婚礼习俗一、民国婚前“三步曲”在民国时期的传统社会里,男女青年婚姻大事绝大部分均由父母作主包办代替而决定,当事人没有半点选择自由。
当儿女们到达谈婚论嫁的年龄时,其家长便着手筹划。
婚前准备工作一般为如下“三步曲”。
第一步:择偶。
指男女双方家长为了自己儿女讨媳妇、找婆家而选择配偶对象。
在旧封建思想的直接影响下,人们择偶条件围绕着两个前提:一是门弟观念较重,彼此要门当户对。
双方的社会地位、贫富情况不要悬殊太大,才有共同生活方式,才能和谐相处,相安无事,即俗称“金门对金门,竹门对竹门”;二是生儿育女,传宗接代。
旧传统观念“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男家在讨媳妇时,特别注重女子的身材,其次才是女子的容貌、品性。
据传“矮婆多仔生”,所以很多男方选媳妇时,喜欢物色那些身材矮小、体型粗壮的少女,长相不要求很俏丽,只要五官端正便可。
其目的便是希望婚后能早生贵子,传宗接代。
至于那些虽然容貌如花似玉、但身材瘦弱的女子反而不受欢迎。
经过家长的明查暗访,物色好择偶对象后,便托媒上门说亲。
第二步:说媒。
旧社会说媒有两种形式:一是聘请以做媒为生的专业人员,惠州城内这些人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妇女,她们文化程度不高,但能说会道,会察颜观色,善解人意。
由于他(她)专业,信息灵通。
对谁家有女初长成,待字家中,或谁家儿子需求亲、欲找配偶,以及谁家的社会地位、家境情况等等,均心中有数,了如指掌。
通过其从中撮合,往往能如愿以偿。
但其中亦有少数媒人贪图私利,弄虚作假,隐瞒实情,乱点鸳鸯谱,酿成婚姻悲剧者;二是通过主家的亲朋好友介绍,引线搭桥,他们对双方情况比较了解,不谋私利,其反映的信息真实可靠,不会造假,比较稳妥,易于成事。
在通常情况下,大都是男家主动托媒说亲(当然,亦有女家占主动的)。
婚姻仪式看民国婚俗的变化
迎娶过程及典礼时,新郎身穿黑色燕尾大礼眼、白衬衣,系黑色领花,戴白手套,戴高筒礼帽;新娘身穿白色礼服长裙,肩披白色罩纱,头戴花冠、花环,由一位穿同样礼服的“伴娘”陪伴。礼堂正中为证婚人,右方为介绍人,左方为男、女主婚人。结婚典礼仪式由司仪掌握进行,具体仪节为:一、司仪人入席,面北西首立。二、赞唱。三、奏乐。四、男宾入席,面北东首立。五、女宾入席,面北西首立。六、男族主婚人入席,面南东首立。七、女族主婚人入席,面南首立。八、男族全体入席,面西东首立。九、女族全体入席,面东西首立。十、证婚人入席,面南居中立。十一、介绍人入席,面南分左右立。十二、纠仪人入席,面北东首立。十三、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入席,面北并立。十四、男宾相入席,面北在新郎右首立。十五、女宾相入席,面北在新娘左首立。十六、奏乐。十七、证婚人读证书。十八、证婚人用印。十九、介绍人用印。二十、新郎新娘用印。廿一、证婚人为新郎新娘换饰物。廿二、新郎新娘行结婚新礼,东西相向立,两鞠躬。廿三、奏乐。廿四、主持人致训词。廿五、证婚人致词。廿六、新郎新娘谢证婚人,三鞠躬。廿七、新郎新娘谢介绍人,三鞠躬。廿八、男女宾代表致颂词,赠花,两鞠躬。廿九、奏乐。三十、新郎新娘致谢词,两鞠躬。三十一、女宾代表唱文明结婚歌。三十二、证婚人、介绍人俱退。三十三、男宾退。三十四、女宾退。三十五、新郎新娘行相见礼。三十六、奏乐。三十七、男女主婚及各尊长面南立,三鞠躬。三十八、男女平辈面西立,晚辈面东立,两鞠躬。三十九、男族、女族全体行相见礼。四十、男女宾相引新郎新娘退。四十一、男女两家主婚人及两族男女全体退。四十二、司仪人员退。司仪退。四十三、众宾相随赴茶点。四十四、宴会。[13]
民国婚礼服饰
更多婚纱摄影资讯,请关注郑州婚纱摄影
证叶约尔 !之,昌 盟书尔 ,向炽 载鸿。 明笺谨 鸳,以 谱好白 。将头 此红之
宜看良两 家此缘姓 ,日永联 卜桃结姻 他花,, 年灼匹一 瓜灼配堂 瓞,同缔 绵宜称约 绵室。, ,
民国时期大背景:颜色的选择:粉色婚礼旗袍
传统的审美重视婚庆重礼下的重 色的表达,少有清淡的色调为婚 礼服所用。婚服样式虽已随新式 婚礼规矩化繁为简,但传统的色 彩心理使国人无法短期内彻底满 足时代变革提出婚服更色的要求。 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在婚服的 色彩问题上再一次碰撞。又是在 中西混搭的审美情境下,淡粉色 应运而生。民国人将传统大红色 与西方的白色调和出纯度较低的 淡粉色,不偏不倚地表达了对传 统婚俗的尊重与眷恋,及对新式 婚礼的好奇与向往。中国新娘嫁 衣色彩由浓重的红色变为清淡的 粉色,预示着女性已从封建婚姻 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轻快自由地 享受新婚姻制度带来的幸福。
相对于传统旧式婚礼而言的。它倡导婚姻自由、婚 姻关系中男女平等,破除了旧式婚礼中婚姻包办、 繁缛礼节。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由结识,经过自 由交往恋爱的过程,经家长同意,双方结合。婚礼 行程简单而隆重,形式类似于当今的婚礼。
《婚礼草案》,1928年,蔡元培以及内政部长联合拟定。婚庆之礼服
的规范早于国之礼服的变更,且被单独提出,由此可见,婚庆之礼为中华民族 礼仪中的重要部分。草案中,新郎和新娘的着装有着详尽的描述。男子可着中 式长袍马褂及西式燕尾服两种礼服,而女子则着“白软缎礼服长裙,头戴珠冠 花环,披有四米罩纱,带白手套;执手花,伴之以长青草垂地。脚穿皮鞋或白 软缎皮底绣花鞋。”宋美龄的着装是婚礼草案的范本。
到了民国,传统服饰文化在国人心中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取代,外来文化稀释了服 制法令的规范性与强制性,冲淡了国人对传统、对阶层的遵从意识。一时间,好像任 何服装都可以跳出规矩的框架盖头换面,哪怕是沿袭千百年的袄裙嫁衣与凤冠霞帔。 戴墨镜成了时髦的打扮,哪怕是在素来严肃的婚礼上,新娘也可以戴上墨镜新娘佩戴 类似传统凤冠的头饰,又佩戴了茶色眼镜,一古一今的两种装饰同时出现.
浅谈民国初期社会习俗
浅谈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前言:民国初期,一般指民国成立及其后十年左右,十年左右的历史,置身于漫漫历史长河中是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当我们愿意细细来品味这一段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变化之大。
在中国蔓延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结束了,中国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发展,而此时社会习俗的变革就更加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它是最和当时民众及其生活相关的。
这是一个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民间的社会习俗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决定其变革的曲折性。
通过对民初社会习俗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的面貌,而社会习俗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又会引起我们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些思考,另外,民初社会习俗变革中的“扬弃”对于当今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调查方法:问卷﹑查阅文献开始时间:2010-11-1 结束时间:2010-12-15问卷样本总数:43 份文献资料分析:(一)民初社会习俗的变革及其特点1﹑变革民初的社会习俗变革表现在很多方面,包括衣、食、住、行、婚丧礼等,下面分两个方面来简单阐述:⑴革“旧染污俗”剪辫子:辛亥革命后,一股剪辫热潮在中国兴起。
一开始只在一些城市流行,终也普及农村。
据《申报》1912年2月19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
冥顽不灵者,把辫子当做尊严,或为了作为效忠清朝的表示,宁可断头也不愿剪辫子,“辫帅”张勋就成为一时笑话。
但不管怎样,剪去既不卫生又不雅观的辫子已成为社会的新风尚。
禁缠足:民国政府成立后,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令内务部通饬各省禁缠足,令文说:“夫将欲图国力之坚强,必先图国民体力之发达。
至缠足一事,残毁肢体,阻阏血脉,害虽加于一人,病实施于子孙,生理所证,岂得云诬?至因缠足之故,动作竭蹶,深居简出,教育莫施,世事罔问,遑能独立谋生,共服世务?以上二者,特其大端,若他弊害,更仆难数。
(优选)民国婚礼服饰.
新旧仪式的碰撞
旧式 西式
点击添加文本
文明结婚
晚清,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和西方婚仪的东渐,一些先进的中 国人开始参酌中西礼法,吸取了西式婚仪的隆重、热烈、简便的优 点,又抛弃其在教堂举行等宗教习俗,创造了一套中国式的“文明 婚礼”,经过改造后的新婚礼,多在礼堂或大旅社举行, 内容包 括证婚人宣读证书,证婚人、介绍人、新郎、新娘依次用印,新郎 新娘交换戒指、相互鞠躬,主婚人、证婚人;来宾与新郎、新娘相 互致词,新夫女王向主婚人及亲友、尊长三鞠躬,对手辈或晚辈又 鞠躬,最后全体用茶点等。这种新式婚仪, 改变了旧式婚姻的许 多陋习,带来了不少方便,从而逐步为民众所欢迎,日趋完臻的文 明结婚。
从“一冠一巾”到“一冠一纱”
配饰:头饰
头饰与婚礼旗袍共同 见证了中国新娘由 “土”到“洋”的转 变。婚礼旗袍头饰, 最初由传统的凤冠和 盖头演变而来,经历 了多种中西元素的加 入,最终被彻底西化 变成西式纱。这种花 冠与披巾结合的头饰 形式,多出现在 20 年代中后期及 30 年 代初。
配饰:头饰与戏曲
相对于传统旧式婚礼而言的。它倡导婚姻自由、婚 姻关系中男女平等,破除了旧式婚礼中婚姻包办、 繁缛礼节。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由结识,经过自 由交往恋爱的过程,经家长同意,双方结合。婚礼 行程简单而隆重,形式类似于当今的婚礼。
《婚礼草案》,1928年,蔡元培以及内政部长联合拟定。婚庆之礼服
的规范早于国之礼服的变更,且被单独提出,由此可见,婚庆之礼为中华民族 礼仪中的重要部分。草案中,新郎和新娘的着装有着详尽的描述。男子可着中 式长袍马褂及西式燕尾服两种礼服,而女子则着“白软缎礼服长裙,头戴珠冠 花环,披有四米罩纱,带白手套;执手花,伴之以长青草垂地。脚穿皮鞋或白 软缎皮底绣花鞋。”宋美龄的着装是婚礼草案的范本。
民国时期婚礼服
民国时期结婚礼服的西学东渐霍焱20141301160819世纪末正是社会转型的时期,民国社会发展的同时西方文化渗入进来,中西文化的交融使民国时期的婚礼服装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西学东渐的现象。
概括来说民国时期的婚礼特征是“新旧并存、多元发展、中西合璧”,这些特征不仅体现在习俗上,也体现在了婚礼服装上。
民国时期女性礼服大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按照顺序分别为新式袄裙、婚礼旗袍、西式婚纱。
礼服的变化不仅在款式上多样,还有颜色、配饰和面料等。
中国结婚历来喜欢用喜庆的红色,而西方则用圣洁的白色,在传统和西方文化的审美碰撞下人们选择了中和红色与白色,因此出现了淡粉色的礼服。
除此之外,封建王朝的破灭使一直为皇家专用的黄色被释放到了民间衣服的色彩上。
黄色以其温暖明亮的感觉同样深受女性的喜爱出现在了婚礼礼服上。
民族服饰博物馆的粉色婚礼旗袍在民国的结婚礼服发展的过程中,初期更多的只是色彩上有了变化,但渐渐地面料和花纹等也受到了西方的影响,增加了蕾丝、镂空、细褶、荷叶边等,面料上也有了真丝的。
民国文明婚礼的礼服逐渐的由最初的绣花袄裙发展成为优雅的中西结合的礼服。
而在配饰上,民国时期的新娘已经不再用红盖头或凤冠,经历了多种中西方元素的增加最终演变成了西式纱。
西式纱的搭配样式丰富,有珠冠花环与头纱相配、花冠花环与头纱相配或者有直接罩头纱。
新娘的头纱为白色,沿发际线罩住头发,长至3到4米。
无论有无冠饰,头纱也都是将头罩住,几乎没有人将头顶完全露出来。
除了头饰外还有一个特别有趣的配饰就是新娘戴墨镜。
到了民国,受变革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传统服饰在国人心中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被取代,人们渴望跳脱出那些传统死板的规矩和框架,因此戴墨镜成了时髦的打扮,哪怕是在婚礼上,新娘也戴上了时髦的墨镜。
穿新式袄裙戴着墨镜的新娘事实上,民国初期时文明结婚在当时也是有城乡差异的,在文明婚礼开始普及的时候旧式婚礼也依然盛行,因此在像北京、上广州等接触西方文化更多的城市中新旧婚礼模式的冲突更为明显,而广大农村及偏僻的城镇还没有太大的改变。
新旧交替时期的民国婚礼
新旧交替时期的民国婚礼作者:暂无来源:《华声·观察》 2017年第9期民国是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也是中国婚姻变革的重要时代。
新知识阶层推崇西方现代文明婚姻,主张自由恋爱,而文化程度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择偶标准。
早在二十世纪初,报刊上就不乏知识阶层刊登的征婚广告,同时也有不少青年男女为争取婚恋自由而私订终身的报道。
蒋百里、郭沫若、张道藩等名人不但冲破了中国传统包办婚姻的束缚,还打破了种族的界线,纷纷与异国女子结合。
但另一方面,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仍然是当时的主流婚姻形式,柳亚子、胡适、鲁迅、梁思成与林徽因等人都经历过包办婚姻。
江苏省议员周钺因女儿周静娟违背父命擅自结婚,竟将其淹死。
“堂堂省议员,尚且如此不文明,何况市乡愚民!”可见传统礼教大防仍然难以逾越。
“宣统大婚” 抵押40多箱故宫珍宝变现尽管文明婚礼更显时髦,但旧式婚礼依然很普遍,有一场旧式婚礼甚至轰动全国,那就是清逊帝溥仪于1922年12月1日举行的大婚典礼。
当年3月份《申报》就提前预报“溥仪决定聘荣源之女为正妻,端绪之女为妾”。
婚礼正式举行之前,有三场重要的仪式,分别是纳采、大徵和册封。
10月21日举行纳采礼,侍卫官马队、仪仗队和军乐队吹吹打打,举着大清龙旗给新娘家送订亲礼。
11月12日举行大徵礼,仪式和纳采类似,但给新娘家里送的东西就贵重多了,光给皇后的就有黄金一百两、白银一万两、金茶器一、银茶器二、银碗二、缎二百匹、配备鞍辔的马二匹,另外还给皇后的父母兄弟甚至包括府上仆役都准备了钱财礼物。
11月30日,溥仪在乾清宫降旨册立皇后,再派大员二人为正副钦使,将镌制了皇后名号的金册、金宝送到皇后府邸。
到了婚礼这一天,淑妃文绣先行入宫,清晨三点多迎亲队伍便出发,四点多凤舆入宫,皇后降舆后,过大火盆,由福晋搀扶入坤宁宫,在此完成典礼后,喝交杯酒,吃子孙饽饽,举行“合卺宴”,18岁的皇后和17岁的皇帝再一起入洞房。
这一日,北京市民纷纷相约“瞧小皇上娶娘娘去”,整个城市“好事者多拼一夜不眠,沿途赶看热闹”。
民国婚俗
1我今天讲的内容是民国时期新人的婚服。
选择这个时代是因为,处于社会转型期的民国,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下,民国婚俗呈现出新旧交替,中戏杂糅的、多元发展的过渡形态特征。
,婚礼服饰作为社会形态的物质表现在这个时期也更加的多样化和新颖。
2这是去年网上疯传的一段民国结婚证上的话,“”3处于过渡时期的民国,在婚俗变革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根据接受西方文明的程度不同,依旧保留了旧式传统婚俗,也有全盘西化的结婚仪式,当然也衍生出中西合璧的新式婚礼礼服经历了从传统到接受西方文化再到中西合璧的过程。
婚礼服是民间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风俗的一部分,对此研究能够复原当时风俗变迁的风貌。
婚礼服的变革是中国近代时期移风易俗的表现之一。
当时社会的经济、生活、文化都发生了巨变,人们的价值观、道德观甚至是审美观都随之发生了改变。
文明结婚之前一直都是民间的社会习俗,到了30年代的时候,政府将这种变革纳入到法律条文当中去。
就有了〈〉〈〉服饰条例制定以后,就相当于为后来大热的中西合璧婚礼旗袍正名了。
1935年4月3日下午3时,全国的首届集团结婚典礼,在上海江湾的上海市政府大礼堂举行。
参加者共57对新夫妇。
按统一要求,新郎均着蓝袍黑褂,新娘均着粉红色软缎9新式婚礼中,新娘可以全程露面,所以旧式婚礼中的盖头就被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缀在脑后、固定在花冠下的浅色披巾或披纱。
新式婚礼规范中要求的是“罩纱”,其意是罩满头顶甚至面部的纱。
但中式花冠区别于西式花环无顶结构,无需将头纱罩满头顶,只需垂在冠沿上即可;而且中国传统婚嫁礼俗中,不崇尚纱质这等透明或半透明性的头饰,所以“纱”被白色或浅色的绸缎或其他不透明的面料代替,按照传统的称谓就是“巾”。
11民国时期各类戏曲仍是当时所追捧的艺术形式,有条件的爱美女性,都会到照相馆中拍一张戏服照片留作纪念。
所以戏曲的服饰和头饰自然会被当作时尚元素与婚礼的头饰结合起来。
“自然,戏服中的头饰也可被当做是时尚之选被用在婚庆之礼上了。
中国古代婚礼资料
中国古代婚礼资料旧时结婚仪礼,从古代“六礼”(一纳采、二问名、三纳吉、四纳征、五请期、六迎亲)演变而来。
我国古代的婚姻制度,通过夏、商、周三代,尤其是通过周代,基本上建立与固定下来,而到了秦、汉时期,则有进一步的发展。
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婚礼自古代起就是一个严肃而重要的话题。
与之相对应的,也形成了一整套与婚礼相关的文化。
虽然到了今天,这些风俗已不再是新人的首选,但这不妨碍我们一同穿越到过去,重新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婚礼。
中国婚礼的历史演变《礼记.昏义》中的「昏」,原文作?,由於古人娶妻,婚礼的亲迎是在黄昏时进行,这时太阳将要下山,月亮就要出来,含有「阳往阴来」的意思,因而得名,后来才加上「女」字偏旁写作「婚礼」。
古代婚礼习俗提亲男女婚姻大事,依父母之命,经媒人撮合,认为门当户对,互换“庚贴”(年龄、生辰八字)压于灶君神像前净茶杯底,以测神意。
如三日内家中无碗盏敲碎、饭菜馊气、家人吵嘴、猫狗不安等“异常”情况,则请算命者“排八字”,看年庚是否相配、生肖有无相?。
旧时有人迷信所谓六年大冲、三年小冲;男婚年龄逢双,女子十九不嫁;谓鸡狗(鸡犬不和)、龙虎(龙虎相斗)、虎羊(羊落虎口)、蛇鼠(蛇吞老鼠)难相配,待认为周全后始议亲。
定亲定亲前议亲,议亲始议“小礼”,在买卖婚姻年代均讨价还价。
一般“四洋红”或“六洋红”(绸缎衣料四至六件),金戒子两只、金耳环一副;聘礼,小礼三十六,中礼六十四,大礼一百廿(银圆);食品,个数“六十四”,即包头64对、油包64只、麻饼64只等,尚有老酒2担至8担不等,故生囡有“老酒甏”之称。
定亲后,男方将上述礼品用杠箱抬到女方。
女方回礼多为金团、油包及闺女自做的绣品。
定亲凭证,男方送“过书”,俗称“红绿书纸”(纸张两层外红内绿),女方送“回贴”认可,俗称“文定”。
故旧时夫妻吵嘴,妻子常说我是有“红绿书纸”的,以此抑制丈夫。
继“文定”后择吉迎娶,由择日店拣“好日”的日子。
亲友送礼,婚礼多是现金,或喜幛、喜轴,并书以“百年好合,五世其昌”、“天作之合”等。
民国时期杭州地区的移风易俗——以婚丧礼俗为例
民国时期杭州地区的移风易俗——以婚丧礼俗为例作者:吕洪年来源:《杭州·生活品质版》 2013年第6期辛亥革命之后的杭州风俗,根据中国风俗史的划分,属于与近代风俗相延续的现代风俗,具有现代文化之融合及思想解放的特点,总趋势是封建性减弱,现代性增强,带有文明改良之性质。
但有些旧俗仍在继续,呈现出旧俗中有新的因素,新俗中又有旧的表现形式等极为复杂的情形。
时至今日,虽然时代不同了,但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和思想解放,回眸民国时期杭州的移风易俗印记,对于今天吐故纳新、转型升级不无启迪。
从民国初年起,杭州婚俗大体是:男女婚礼有些改变,特别是结婚的定义上,增添了一些新名词,如旧式结婚与新式结婚之类。
所谓旧式结婚,指未经过改变所实施的婚制和婚礼。
这种结婚礼节,民国元年之后称为旧式结婚。
所谓新式结婚,它包括20世纪30年代流行过的文明结婚,和一直到现在仍采用的结婚礼仪,如自由结婚、集体婚礼、公证结婚、教堂结婚、旅行结婚等,都称为新式结婚。
这种结婚礼仪,只要男女结婚当事人都符合结婚的法定年龄,符合现行民法规定的公开仪式和有两个人以上的证人,都是合法的婚姻。
在新旧交替的阶段,男女婚嫁所行使的礼节中,通常说媒、订婚和结婚三种礼仪是必须进行的。
也就是说,先由媒人说合,然后订定婚书,到时由男家的新郎去女家迎新娘至男家行结婚礼。
这里男女订婚和结婚的规定,主要有两条,一是必须举行公开的仪式,二是必须有两人以上的证人。
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所谓的文明结婚或自由结婚,是跟旧式婚姻相对而言的。
也就是男女双方经过自由恋爱,而得到父母同意,然后再进行结婚。
新式结婚的礼仪是除男女当事人外,必须有家长到场主持婚礼,叫主婚人;男女双方当事人,是经由友人介绍的,介绍人必须到场,而且要男女双方的介绍人一同到场(没有介绍人的,也必须安排介绍人);邀请一位年高德邵的长辈或有地位的人士或男女双方的老师、长官做证婚人,到场证明结婚;设计红色的喜束,邀请至亲好友到场观礼和参加喜宴;事先准备结婚证书,一式两份,证书上要记载结婚男女的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籍贯,以及结婚的时日和地点,介绍人、主婚人和证婚人,都要在结婚证书上盖章;男女当事人要交换戒指信物,通常都由男女傧相代劳;婚礼举行完毕,接着就邀请参加婚礼的亲友出席酒宴。
结婚仪式的变化
随着双节的来临,一大批青年人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喜结连理。
不同的年代,中国的结婚也有着不同的方式,下面就看看中国各年代的结婚仪式:1、清末民初极具历史价值的一张照片,从中可以了解到当时人们结婚时候的情景2、1919年〝五四〞運動前,中國人結婚崇尚紅色,新人是絕對不允許穿白色衣服的。
3、隨著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傳入,婚紗首次在我國亮相,從海外留學歸來的先生小姐,不少人已經信奉了基督教,他們一般選擇在教堂舉行婚禮。
4、30年代西式服裝大行其道。
在上海等大城市開始流行穿白色婚紗禮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紗禮服,手捧鮮花,頭戴白色長紗,長達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禮服,白硬領襯衫,戴黑領結,手捧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還有男女二位儐相,也穿大禮服和白紗,陪著一對新人,舉行婚禮後就在教堂內與雙方家長,證婚人等拍攝合影照,這就是起初的婚紗照,這種類型的結婚照一直延續到50年代。
5、40年代前後白色婚紗禮服已經成為一種風氣,婚紗照由教堂合影逐步轉移到照相館,程式上也由舉行婚禮後拍照改為婚禮膠拍照,人數由集體合影演變為二大二小的四人合影,進而發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從此開始了名副其實的婚紗照。
6、50年代:在父母的勉強下,勉強答應嫁雞隨雞。
7、60年代,我國進入“文革”時期,結婚證圖案比較簡潔。
上面是國旗國徽,證書上印有《毛主席語錄》。
新人往往領了證,把兩個鋪蓋放在一起就算結了婚,浪費與鋪張在那個時代是絕對不被允許的。
新娘子穿個紅衣服就算嫁衣了,連婚紗都不會有,穿禮服的伴郎伴娘自然是更是被“從簡”了。
8、70、八十年代的结婚照:一切从简的黑白色调七十年代,那个年头大家都没钱,办事也简单,科技也不发达。
结婚照就有了一切从简的黑白色调。
9、90年代自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又开始穿上婚纱和西装拍婚纱摄影照了,而90年代婚纱照,可以说是真正进入了婚纱照的时代,但是,90年代婚纱照还是很保守的,不像现在的80后新人讲究个性。
民国时期婚礼流程
民国时期婚礼流程
民国时期的婚礼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 提亲阶段: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代表前往女方家中提亲,表示男方家庭对女方的青睐和求婚意愿。
如果女方家庭同意,双方进行商定婚事。
2. 婚约阶段:男女双方会在神庙或其他宗教机构进行宗教仪式,承诺履行婚约并祈求神明保佑。
3. 婚宴筹备:男方家庭准备彩礼和婚宴,女方则准备嫁妆。
双方亲朋好友和亲戚会进行准备工作,如准备婚车、婚床等。
4. 婚礼仪式:婚礼通常在女方家中或宴会厅举行。
一般由牧师或宗教领袖主持仪式,进行宣誓、祈祷等宗教仪式。
双方父母代表会为新人敬酒。
还可能会有亲友作证。
5. 敬酒环节:新人和双方父母分别向亲友敬酒以示感谢和祝福。
6. 宴会晚宴:婚礼仪式结束后,进行宴会晚宴,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庆祝新人的喜事。
7. 过门仪式:婚礼结束后,新郎护送新娘离开女方家庭,代表新郎将新娘带入
自己的家庭。
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婚礼流程,具体的流程和细节可能因地区、宗教、家庭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国以来的婚礼:旧式婚礼还是主流
作者:李昶伟赵珩
来源:《人民文摘》2014年第11期
婚礼自古以来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
民国时期旧式婚礼、新式婚礼、集体婚礼是并行不悖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
旧式婚礼还是主流
婚礼自古以来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大事。
民国以后,尽管知识界、文化界开始比较多的自由恋爱式婚姻,但旧式包办婚姻还是占多数。
从婚礼的形式来讲,西式婚礼在文化知识界已不鲜见,但旧式婚礼在整个市井社会层面基本还是主流。
民国以后的婚礼,逐渐由繁入简是一个最大的特点,但是一些程序还都是有的。
这些程序在今天,可能已经不再有同样的称谓,但是许多实际内容,基本上还包括在这个程序之中。
第一个程序是提亲。
也就是说男女双方互相不认识,总要有一个婚姻介绍,这就是提亲。
提亲以后,就要有一个重要的事情——合婚。
合婚实际上就是要合一合双方的属相、八字是否相配。
比如说“白马犯青牛,鸡猴不到头”等等,也就是属相相克。
另外还要换帖,交换八字,这就叫合婚。
经过合婚了,那么就开始相亲。
一般来说是男方到女方家去。
一个是看看对方的相貌。
旧时代没出嫁的女孩儿叫没出阁,没出阁的闺女不能出门让人看,但是开明人家也有女方到场的情况。
主要是女方审查男方,如相貌、人品、学问,再有通过到家里去,也看看这个人家的经济状况、经济实力,这是相亲。
相亲以后,下一个程序叫放小定。
放小定实际上也是男方先小规模地送一些聘礼,一般来说有比较简单的金银首饰、衣料,还有一些平常的水礼,多为食品,这叫放小定。
合婚和相亲后放了小定,基本上两个人结婚就没有太大问题了,放小定已经是进入到肯定的阶段。
放小定以后,再下面一个程序就是择日。
把日子定了以后,就开始要放大定,男方将比较多的礼物送到女方家去,内容与放小定差不多。
放大定以后,下面就是女方向男方过嫁妆(妆奁),这是一个很隆重的事,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炫耀。
过嫁妆要有过嫁妆的队伍,要招摇过市。
至于多少抬,根据女方家的经济实力而定,但必须是双数,少则四抬、八抬、十六抬、二十四抬,甚至更多。
过嫁妆一般来说就是日常用品,都要成双成对,上面都要贴上红纸。
过嫁妆时,街上总有人围观,看看女方家是不是富有,陪嫁的东西有多少。
特别富豪的人家,有陪送古玩珍宝、土地和店铺的。
陪送土地怎么陪送呢?就是用礼盒抬着地契,里面放几块地上的土坯。
要是送店铺呢,就把这个店铺的匾额临时摘下来,也随着过嫁妆的队伍送到男方家去,或奢或俭、或贫或富,是不一样的。
送完嫁妆以后就该迎娶(正确的名称叫亲迎)了,迎娶就是男方到女方家去接新娘子。
迎娶队伍很隆重,由男方这边抬着花轿,娶亲太太(非近支已婚女性亲眷)是要跟着的,一般来说娶亲太太要找“全和人”。
什么叫全和人呢?上有父母,有丈夫,膝下有儿女,这样的才叫全和人,图一个吉利。
亲迎队伍也有骑马的,也有乘车的,吹吹打打,这就热闹了。
另外,在娶亲的时候,应该抱着白鹅,这个鹅代替的是鸿雁,古人认为鸿雁是从一而终的。
后来没地方找鸿雁去,就以鹅来代替鸿雁,所以鹅在婚礼中是一个吉祥物。
民国时这种婚礼,一般新娘穿的是上袄下裙,坐轿子;新郎呢,头戴呢帽,身着袍子、马褂,十字披红骑马。
接回新娘到男方家里以后,就要拜天地。
民国时婚礼男方家里要搭席棚,拜天地当然都是在男方的家里。
什么时候拜父母?第二天早上起来才拜父母,认公婆。
认公婆之后,认男方家的大小,比如说男方的兄弟、妯娌,或者是姊妹,总之就是比较近支的七大姑八大姨,向一家人介绍自己的新娘子。
最后的一个程序,就是“回门”,就是女方结婚嫁到男方以后,再次回到娘家,女婿跟着去,这叫回门,这才完成了整个婚礼。
至于回门的时间,不同民族和地域习惯不同。
提亲、合婚、相亲、放小定、择日、放大定、过嫁妆、迎娶、拜天地、坐帐(入洞房)、分大小、会亲、回门,这是完成了一整套的旧式婚礼。
从清末到民国中期,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程序。
这一套程序下来多则半年,少则几个月。
但是民国以后,这种程序逐渐就在改变,尤
其是民国时期具有新思想的知识阶层,没有这么多的繁文缛节。
应该说,民国时期旧式婚礼、新式婚礼、集体婚礼是并行不悖的,各种各样的情况都有。
新式婚礼与旧式婚礼并行不悖
民国以后,实际上很多东西在逐渐地变化,新的思想和一些外国的结婚礼仪都渗透到中国。
民国时期的“新生活运动”已经提倡去奢求俭,新式的婚礼,既节俭但是又不失于隆重。
比如说1935年,上海市政府出面举办的集体婚礼,非常隆重,当时参加集体婚礼的有57对新人,都穿着西式的礼服、打着领结,新娘子穿着婚纱。
当时在全国极为有轰动效应,上海市市长吴铁城、上海社会局局长吴醒亚,杜月笙、王晓籁等都参加了这个婚礼,在社会上反响非常大。
接着在1936年,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又举办了一场33对新人的集体婚礼。
在南京的励志社举行。
1936年已经是抗日战争的前夜,是反日爱国情绪十分高涨的时候,这种婚礼最突出的特点是要求所有新人的服装、用品全部使用国货,而不用进口货,这个婚礼也非常隆重。
北平的集体婚礼是直到敌伪时期才有——当时由“北京市政府”出面,在中南海公园的怀仁堂(那时候中南海已经对外开放了),举办了几十对新人的结婚典礼,当时也是北京伪市长参加了这个婚礼,所以集体婚礼当时已经是很流行了。
民国后期,许多文化人就已经不是按照旧的仪节举行婚礼了。
比如说1926年,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的婚礼,简单而隆重,别开生面,当时有100多位文化界、知识界的名人(今天来说都是了不得的泰斗级人物)参加,真是郎才女貌,轰动一时。
再有一个就是1929年冰心和吴文藻的婚礼,证婚人是司徒雷登。
据说,他们的婚礼非常简朴,婚礼花费仅34法币。
当时在燕京给他们盖了一栋两层的小楼,尚未竣工,他们的婚礼结束以后没地方住,司徒雷登就派汽车将他们送到了京西大觉寺。
他们租了京西大觉寺的客房当新婚洞房,十分简单朴素。
吴文藻和冰心还没有卸去新郎新娘的装束,就坐着汽车和一些特别亲近的朋友一起到大觉寺。
所以他们的洞房在大觉寺,婚礼却是在临湖轩举行,当然也是很西式的婚礼了。
婚俗在不断演变
以婚俗来讲,农村和城市不同,民国初年和民国中叶又不同,总的来说是由繁入简。
简自然容易,没有多少事,一般都是在一些酒楼、饭庄举行,晚上婚礼以后吃顿饭。
结婚只是两个人新生活的开始,那种旧式的婚俗弄得人很疲劳,而且花费很大。
你要去花轿铺雇轿子,要雇执事,前面要有戴着荷叶帽、穿红的长袍、戴金花的执事队伍,后面是花轿,这个队伍非常庞大,其实是劳民伤财,完全没有必要。
自古以来,婚礼举行的时间应该是在晚上,古代“婚”与“昏”同,结婚的“婚”与黄昏的“昏”是同一个字。
北京和东北地区现在婚礼多是在中午之前举行,其实都不传统。
反而离北京不远的天津,乃至于南京、上海,都是晚上结婚,这才是正确的。
从前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叫做“正不娶、腊不定”。
什么叫“正不娶、腊不定”呢?就是正月不举行婚礼,腊月不定亲,因为
正月里头很忙,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有节;腊月里头也很忙,所以就不定亲。
这时候一些其他节日的喜庆气氛,会把你这个婚礼冲淡了。
一百年来,婚俗也是在不断演变。
到了上世纪50年代,这个婚礼就过于简单了,有一个说法是:50年代一张床,60年代一包糖,70年代红宝书,80年代三转一响。
三转一响是哪些东西?自行车、手表、缝纫机,这是三转,一响则是收音机。
到了90年代以后,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于是婚礼就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了,婚俗的变迁也反映了一个时代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