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2)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扩展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成为了教育工作者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现状分析和培养方法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现状分析1. 现状描述在当今社会,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小学生缺乏课余时间进行阅读。

受到现代科技的影响,小学生更倾向于玩游戏、看电视等娱乐方式,而忽略了阅读的重要性。

部分小学生没有形成长期坚持阅读的意识,缺乏持续的动力和耐心。

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面临着挑战和困难。

2. 影响因素分析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教育环境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

如果学校和家庭都重视阅读,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资源,那么小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更容易。

个人兴趣和动机也对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果小学生对阅读感兴趣,那么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进行阅读。

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因素,如家长的阅读习惯、家庭的阅读氛围等都会对孩子的阅读习惯产生重要影响。

1. 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资料,满足小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这些资料可以包括图书、报纸、杂志、网络小说等各种形式,内容也可以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多种类型。

只有有了足够的阅读选择,才能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学校和家庭都应该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小学生在周围充满阅读的氛围。

学校可以建立阅读角或者图书室,提供宁静、舒适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阅读的地方。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实践研究”

“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实‎践研究”实验方案重庆市涪陵‎区城七校余晓莲一、课题名称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实‎践研究二、课题提出1、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现代社‎会公民必备‎终身学习能‎力;她更是一个‎信息化时代‎,阅读将是人‎们搜集、处理信息最‎重要的方式‎之一,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与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她对阅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

新华网天津‎频道曾报道‎中国国民仅‎5%有阅读习惯‎。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所‎长郝振省说‎:“‘不习惯’读书比‘没时间’读书更可怕‎。

”他认为,应该把学校‎的阅读教育‎作为重要的‎抓手来抓。

他说:‚犹太母亲为‎了让孩子读‎书,会在书本上‎涂抹蜂蜜,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读书‎是一件‘甜蜜的事’。

以色列那样‎一个沙漠国‎家能成为农‎业出口大国‎,能成为高科‎技的大国,和他们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密‎不可分。

‛所以,发达国家对‎阅读学习非‎常重视,如1996‎年美国总统‎发起一场大‎规模的‚美国阅读挑‎战‛运动,目的是在任‎期内使每个‎8岁的孩子‎能拿起一本‎书能完全靠‎自己读下去‎。

郝振省说:‚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那么何愁国‎民素质不提‎高?我们应当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来对‎待阅读。

‛。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在小学阶段‎养成阅读习‎惯,将成为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主宰人的一‎生。

2、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对‎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的‎重要意义。

据一项资料‎调查,那些业余喜‎欢读书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团体的‎领导人和管‎理者。

美国社会现‎实也表明读‎书量与薪金‎报酬成正比‎。

你读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人的成就来‎源于脖子以‎上的大脑部‎分,大脑的智慧‎很大一部分‎来源于阅读‎。

“培养小学生每天阅读习惯”小课题研究总结.doc

“培养小学生每天阅读习惯”小课题研究总结.doc

《培养小学生每天阅读习惯》小课题研究总结新铺乡土桥完小李育娥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它更可以使人终身受益。

一期来,我围绕“培养小学生每天读书习惯”这一小课题,根据期初自己所定的研究计划,主要开展了一下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本学期我主要采用了一下一些研究方法,培养小学生每天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慢慢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

1、调查研究法:运用调查研究法研究现实中学生阅读的现状和走向,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查、了解、分析,掌握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

2、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研究促进“每天阅读”的实践操作策略。

3、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实践进行分析概括,全面、深入、系统地揭示经验的实质,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

4、个案研究法:运用个案研究法研究学生在每天阅读中的差异性。

三、扎实地进行理论学习。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只有在一定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才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

因此,我不但认真学习了关于“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专题讲座,还利用课余时间广泛收集课题学习资料进行学习。

学习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搞好课外阅读》、《教育科研方法》、《课外阅读方法种种》等文章,以便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更好地指导实践。

四、重视课内外有效衔接。

平时能注重挖掘课内课文的拓展点,探索课内外阅读衔接的结合点和基本方法,构建课内外阅读相互沟通的体系。

通过课内外的贯通融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阅读动机,适时的为学生推荐课外读物。

如:学习课文《争吵》后,为学生推荐《爱的教育》;学习课文《巨人的花园》后,为学生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童话故事书。

学习《蟋蟀的住宅》之后,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等。

在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时,还注重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

如:(1)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阅读方法,如:浏览性的泛读、品味性的精读、探求性的速读,还有圈点符号法、摘录批注法、边读边思考的方法等。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其全面发展和未来的学习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帮助的建议:
1. 提供优质读物:为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必要提
供高质量的读物,如童话故事、经典文学作品等。

这将有助于引导
他们对各种文学体裁产生兴趣,同时也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建立阅读计划:为了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建
立阅读计划,安排每天或每周的阅读时间。

这可以让他们养成良好
的阅读习惯,同时也提高他们的耐心和集中力。

3. 鼓励积极参与:阅读不应该只是被动地看书,而应该是积极
参与的过程。

为了鼓励小学生积极参与,可以让他们参加阅读俱乐部、书评活动等,同时也可以提供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游戏和艺术活动。

4. 父母帮助:父母是小学生们最好的阅读引导者。

他们可以帮
助孩子们找到合适的读物,与孩子们一起阅读,让他们理解并记住
故事中的情节和道理。

此外,父母还可以提供鼓励和支持,让孩子
们在阅读过程中更加有信心和动力。

5. 创造愉悦的阅读环境: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可
以让小学生更加享受阅读的过程。

在家里和学校都要创造此类环境。

总之,通过以上几点,可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随着他们的成长,这种习惯会在他们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产生有
益的影响。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变得尤为重要。

阅读是知识的源泉,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探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旨在为教育者提供有效的指导。

一、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我们应该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

这些材料可以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百科知识书籍等,既满足了小学生对于幻想和想象的需求,又能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

此外,还可以引导孩子们读一些具有文化内涵的经典名著,如《红楼梦》、《西游记》等,帮助他们培养审美品味和文化修养。

二、倡导家庭共读家庭共读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关键环节。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同阅读,可以通过在晚上睡前读故事的方式,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家长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图书,同时倾听孩子的意见与想法,培养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此外,家长还可以利用周末或假期的时间,带孩子参观图书馆、书店等,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氛围。

三、引导学校开展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学校是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组织各类阅读活动,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激发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通过举办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小学生的阅读机会,同时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一些知名作家或读书人士来校进行讲座,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阅读启发。

四、教师角色的引导与激励教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教师应该充当好学生阅读习惯的引导者和榜样,通过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分享自己的阅读经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如利用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等,来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阅读中。

五、关注阅读习惯的评估与反馈在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关注对阅读习惯的评估与反馈。

通过定期的阅读测试和作业,可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的发展情况,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共4页文档

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共4页文档

关于培养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研究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不断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指导的弊端越来越清晰地显露出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推进,也越来越迫切地要求教师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

要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对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提供适合其阅读的读物,让小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促进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

一、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所谓以学生为中心的语文课外阅读观,就是在指导学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孩子自身的阅读兴趣,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和认知水平,强调孩子在课外阅读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注意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但是,在指导过程中,往往是以教师的喜好为主,老师认为某一本书或某一篇文章值得阅读,便布置学生去阅读,而且采用统一的方式(如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进行检查,并未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没有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体验,因而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孩子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浓厚的课外阅读兴趣,有利于学生拓展视野,增知启智,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升。

要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老师应该注意以下两点:(1)根据不同学段孩子的特点,为孩子提供其所喜好的读物。

第一学段的孩子,他们的社会交往比学前儿童广泛,语言能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能把自己的想法或听来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这期间,教师便应及时为孩子推荐故事书、童话、寓言、卡通等图书。

第二学段的孩子已经认识和掌握了大部分常用汉字,已能读懂短篇和中篇童话故事,然而,由于孩子的兴趣广泛,思想容易开小差,易受外界的干扰,因此,这一阶段教师应多向学生推荐和提供节奏感强,富有变化和趣味的读物。

第三学段的儿童对世界的认识更加广泛,他们开始对自己的发育、长相等感到好奇,开始有自己崇拜的偶像,并且想象自己未来的职业。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实践与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阶段总结西夏四小:王红花一、选题背景和意义(一)选题背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全体学生的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课程标准》又明确规定:小学阶段阅读总量应不少于150万字。

要让学生有大量的积累,必须让学生在课外能广泛地阅读。

当前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课外阅读现状不容乐观,突出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观念落后,忽视阅读。

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长期忽视课外阅读,部分家长认为多读课外书会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

(2)兴趣不浓,主动性差。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许多学生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有些学生可能会由于兴趣的转移或时间的不足而半途而废。

我们老师和家长要去指导和引领他们。

把他们带入用文字写成的美丽世界中。

(3)缺乏指导,收效甚微。

学生不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怎么读读什么不知道即使是认真读过几本书,也往往是囫囵吞枣,收效甚微。

基于以上原因,我决定进行《小高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课题研究。

(二)研究意义1.阅读滋养心灵,没有阅读就没有个人心灵的成长,没有人的精神的发育。

良好阅读习惯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的要求,各科教学都要重视阅读,必须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并养成习惯。

学生如果要学得好,首先要学得活。

而要学得活,就要博览群书,获得丰富的背景知识,建构丰富的图式框架。

生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康人格,因此,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完成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就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

2.阅读习惯培养使孩子终身受益。

阅读让教师也更智慧。

新课标明确提出学校要确立大教育观,从小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培养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好读书、读好书,读经典的书、适合孩子自己阅读的书,一生与好书相伴。

生理学家发现,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信息是通过视觉获取的,也就是说,是通过阅读获取的。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都希望看到小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因为阅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却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培养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方法和策略,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们需要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进行着手。

在家庭方面,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可以在家里摆放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和杂志,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图书,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家长还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或者一起参加一些阅读活动,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到快乐和乐趣。

在学校方面,老师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他们可以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故事,或者推荐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课外阅读活动,比如读书分享会、阅读比赛等,让学生在课外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进行阅读,从而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而关于培养阅读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更系统性和针对性的方法。

可以鼓励孩子多背诵一些优秀的诗歌或者文章,这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还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一些有趣的书籍或者故事,让他们自主选择并进行阅读,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识字能力。

通过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我们还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作用。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境,他们可以共同合作,共同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家长可以多陪伴孩子一起进行阅读,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而学校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孩子参与到各种阅读活动中去。

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课外阅读习惯。

在总结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事情。

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良好习惯

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良好习惯

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良好习惯1. 引言1.1 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扩大知识面,提升阅读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

而小学生正处在认知和思维发展的关键期,因此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

通过课外阅读,小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领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观点,从而开拓视野,增加见识。

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书籍,可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研究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来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未来成功。

1.2 相关研究现状在当前社会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一直备受关注。

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

通过对相关文献和调查数据的梳理,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研究结论和趋势。

研究表明,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能够帮助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研究还表明,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家庭环境、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文化都会对孩子的阅读习惯产生影响。

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

一些研究还指出,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不足,选择读物单一,缺乏阅读兴趣等问题普遍存在。

如何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1.3 本研究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建立家庭阅读氛围、引导选择适合的读物、定期举行阅读分享会、激发阅读兴趣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来帮助小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

小学阶段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城郊小学大部分学生处于阅读水平较低的环境中,知识面狭窄,文学素养不高,开展课外阅读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量,扩展其眼界,提升其文学素养。

二、学生课外阅读现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而城郊小学的学生无法达到这一基本要求,在课外阅读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课外阅读内容筛选不到位。

小学生本身知识水平不高,不具备辨别阅读内容优劣、选择适合自己阅读读物的能力,他们对新事物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课外阅读有着较强烈的兴趣,但相比作文选集,更喜欢漫画和小说,这就导致课外读物的内容并不能发挥兴趣优势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1]。

第二,学生未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缺乏阅读老师的指导,家长也不能很好地给予引导,导致学生的课处阅读没有要求和计划,过于自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是关注故事情节,并没有养成随笔勾画、记录读后感想的习惯,看似读过不少读物,实际并未深入阅读内容的核心,没有及时吸收书中的精华。

第三,学生缺乏课前阅读习惯的培养。

主动课前阅读能够使学生在课前就获得一定的感受和疑惑,随后再开展课堂教学,学生更容易产生解答疑惑和分享心得的欲望。

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使整个课堂教学的氛围更加融洽。

具体来讲就是让学生在课前完成预习阅读,必要时查询一些资料,比如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让学生对课堂文章有初步的认知。

但有一些学生并未形成良好的课前阅读习惯,加之教师也未采用有效的行动,没有使全体学生都养成阅读习惯,体会到语文阅读的奥妙。

第四,教师并未有效发挥阅读指导作用,基本的阅读只是用来接收信息,但在教学中阅读行为本质上是服务于教学的工具和途径,强调阅读是为了增强学生内心的自我认知和学习自信,从而促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但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未有效发挥指导作用,根据学生情况提出具体的阅读要求,没有效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育实验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育实验研究

《培育小学生良好阅读习的研究》——六年级子课题方案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一)、课题研究的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觉得只注重教科书是封闭的教学,牺牲了学生个性、是对学生创造能力、自学能力,学习语文兴趣的扼杀,于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

只有经过广泛的阅读和大量的积累,才能真正学好语文。

阅读教育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因为广泛的阅读不仅可以丰富人的知识,开拓人的视野,而且可以开启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审美品质。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需要,是小学生形成阅读能力的需要,是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人基本素养的需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置信息,熟悉世界,发展思维,取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并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从量上要求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课外阅读总量很多于100万字;从兴趣上要求小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习惯上要求小学生读好书,好念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能力上要求小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硕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式,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贵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硕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六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我校属于农场学校,实验前通过对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认真问卷调查、分析发现:1、学生缺乏课外阅的兴趣。

本校绝大多数学生的课外时间完全用于纯粹的疯玩,或沉迷于游戏,看电视连续剧,对课外阅读书籍毫无兴趣可言。

2、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很差。

学生的课外阅读表现为流于书本表面的囫囵吞枣式,只注重情节或图片,每日坚持阅读的学生可谓凤毛麟角,更谈不上做笔记了,即使少数学生有笔记,也是敷衍了事,随便抄几句话或几个词,不加筛选,无多大价值,读后感质量就更不用提了。

3、学生课外阅读范围狭窄,仅限于有趣的画报,或故事性强的故事类书籍,阅读量离课标规定数也是差之甚远。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

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研究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对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个人的阅读习惯的好坏足以影响其一生的学习生活。

为此,切实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一项迫切任务。

一、低年级引领学生叩开阅读之门1、用儿歌唤醒儿童阅读的意识阅读应该在孩子刚入学就开始,目的在于及早引领他们打开阅读之门,开启儿童心智;避免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而忽视其阅读能力地培养。

农村学生,幼儿园条件落后,学生在学前阅读量少,识字量也特别小,想入学就阅读根本不可能。

于是将儿歌推荐给他们:如《童谣三百首》、《365夜儿歌》,这些富有儿童情趣的童谣,在他们的童音的朗诵中轻松开启阅读的第一道门。

由于童谣篇幅短小,语言贴近儿童,韵律感强,孩子们比较喜欢,不会用太久孩子们就会熟练背诵,每次背诵他们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做相应动作,练背童谣成了他们的乐趣。

儿童读书意识被唤醒,同时识字量也增长的非常快,一举而两得。

2、读简单故事提高阅读兴趣一年级大约积累了六百余首儿歌,为了丰富儿童语言和阅历,让童话走进他们的阅读生活,于是将一些童话推荐给他们,如:《365天好故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木偶奇遇记》等。

童话故事中鲜明生动的形象,会使他们无限快乐,读中又可以识字,积累语言,积累生活经验,一举而多得。

家长为孩子购买的书刊一定是“拼音读物”、“图文结合”的“画册”,这样才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同时教师和家长要引导孩子读,即:做好“扶”的工作:教师或家长为孩子讲故事;一个故事一定要讲上好多遍,最终让他们会图文对照自己“读”。

童话故事犹如一股无穷的力量,它赋予一切生命和力量,吸引着孩子进入神奇的阅读世界。

3、引领阅读能力差的学生走进书里去阅读中那双搀扶的手渐渐撤去,鼓励他们自己阅读,并开始积累优美的句子。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而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娱乐方式的多样化,小学生面临着抵抗书本诱惑和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挑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策略。

一、认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是学习的基础,还对小学生的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阅读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思维水平,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其次,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新事物、新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库。

最后,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阅读优秀的作品,学生可以学习到优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技巧。

二、影响小学生阅读习惯形成的因素1.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如提供丰富的图书和期刊杂志、鼓励孩子阅读、鼓励孩子讲故事等方式,让孩子自觉地产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2.学校教育环境。

学校是小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阅读活动,如图书馆参观、读书分享会等,鼓励学生多读书、喜欢读书。

3.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社会环境中普遍存在的低效娱乐活动和信息泛滥对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形成构成了挑战。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1.培养兴趣。

培养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

学校可以将阅读纳入到课程中,开展有趣的阅读活动,帮助学生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同时,家长可以主动与孩子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阅读水平的图书。

2.树立榜样。

对于小学生来说,家长和老师是他们的榜样。

家长可以自己亲自读书,为孩子树立学习阅读的榜样。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与研究开题报告一.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第一次明确规定了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的篇数:小学阶段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因此,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而我们的课外阅读长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没有引起教师的普遍重视,忽视课外阅读,课外阅读呈无序状态,阅读习惯与能力较差。

2.人生是从读书起步的,读书是精神的探险,灵魂的遨游。

人需要物质的食粮,也需要精神上的“食粮”,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了哪些书,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作为培养、铸就下一代,为下一代打根基的小学教育,应让小学生从小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是学生的个性化行动。

具备良好的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的基本能力,这是现代社会对公民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是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个人成长的需要。

因此,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已经是我们教育者刻不容缓的工作重点。

我们深信,在学生时代播下了种子,肯定能赢得未来的收获,有了阅读的兴趣,掌握了阅读方法,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在没有任何强制的因素情况下,能饶有兴趣去读书、写作、服务社会,这就是习惯,习惯的养成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所在。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都很重视儿童阅读教育的研究。

在一些发达国家,课外阅读已成为阅读教学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有些国家甚至由政府直接介入。

如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1998年10月签署了阅读卓越法案,超过五十万名孩子从1999会计年度中拨给的2亿6千万美元中受惠,美国的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作业室工作;早在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长就宣布了一个“促进学生阅读计划”;英国提出“要利用班级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中的读物”,使儿童阅读内容的选择视其兴趣享有相当的自由;法国在假日中心建立课外阅读计划;台湾从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岛实施儿童阅读计划。

《小学生经常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经常阅读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小学生做读书笔记习惯养成》课题第一阶段总结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写读书笔记是小学生最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它是检验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质量的有效手段。

但是在农村,小学生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更不用说他们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了。

我们该怎样切实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其实在阅读时交给他们做笔记的方法就是一种提高孩子语文能力、拓宽孩子视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真正让农村孩子也“得益于课外”。

这是我们确定这个课题来研究的初衷。

二、一学年来研究的成果(一)加强引导,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语文教学,新授课时一般要经历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练习等几个环节,如果教师自唱独角戏,学生被动地听,必然抑制学生的思维发展。

在新课标下,师生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教师不是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引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学生处于主导地位。

师生之间平等相待,人人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处于主体的地位,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习惯,从而学会学习,学会阅读。

因此,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体验出发,努力创设生动的、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交流、反思等活动,掌握做读书笔记的技能,将时间和空间都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养成自主阅读、正确做的习惯。

1、树立榜样,加强意识。

首先是伟人的榜样。

学习语文,要重视学生情感的激发,在小学课外阅读书中,介绍伟人的故事很多。

在教学中,我会经常上网查找他们他们的有关内容。

如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当讲到鲁迅先生教育他的侄子读书时不能囫囵吞枣,要认真读书时,我趁势向学生介绍鲁迅是怎么读书的名言:“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教育学生向鲁迅先生学习,勤做读书笔记。

再如,上完了《诚实的孩子》、《灰雀》、《登山》文章后,向学生讲解了列宁生平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列宁一生很爱看书,阅读了很多书,并且把必需的资料都记入笔记本,然后又不止一次地去读它们……。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阅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当下以社交媒体为主导的快节奏社会中,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渐减弱,甚至面临着阅读习惯的丧失。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一、了解小学生的阅读需求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需要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

小学生处于探索世界的关键时期,对于新奇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在选取阅读材料时,应以各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为主,同时加入一些符合他们年龄阅读水平的故事书籍等。

另外,还应充分尊重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做出选择,这样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阅读热情。

二、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小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在家庭中,家长应扮演起榜样的角色,与孩子一起阅读,形成亲子共读的习惯。

此外,家长还可以选择适当的阅读角,给孩子提供安静、宽敞、明亮的阅读环境。

在学校方面,应建立完善的阅读角,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自主阅读。

同时,鼓励学生互相分享阅读的体验和感悟,加强他们对阅读的交流,促进彼此之间的阅读兴趣。

三、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小学生由于学习任务繁重,因此需要家长和老师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家长可以定期与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确保孩子每天至少有一小时的阅读时间,并要求孩子将每次阅读的内容记录下来。

老师则可以将阅读时间纳入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在每天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小学生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

四、引导正确的阅读方法仅仅培养小学生阅读的习惯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阅读方法。

首先,要让小学生明白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其次,要教会孩子如何从书中获取信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例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思考,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

最后,应教会孩子善于做读书笔记,总结阅读内容,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收获和思考。

五、建立奖励机制建立奖励机制是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方式之一。

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与研究一、小学生语文阅读情况分析(一)轻视阅读习惯的养成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师总是习惯采用原来的模式进行课文阅读教学,阅读只是照本宣科完成教学任务的形式,并没有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学校的语文教学重心大多放在语文基本能力训练方面,教师为了应付考试而教学,很多学生在学习阅读时,也只是学习了阅读方法,没有产生自己的理解,加之学校也不重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没有开展专门的阅读活动,课文的阅读深度也不够,导致整体阅读习惯难以养成[1]。

这种模式化的阅读教学影响的不仅是学校和教师,学生也会认为阅读只要粗略通读全文就行,没有真正掌握阅读技巧,也没有真正理解文章内涵,难以有效提高阅读能力。

而且很多学生对于阅读总是抱有消极态度,对于阅读课外读物的兴趣更是不高,即使有任务要求,也只是敷衍地完成阅读目标,缺乏真正的阅读体验。

(二)缺少阅读机会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学还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导致课堂教学总是按照固定的模式进行,教师过于掌控语文阅读课堂,讲解占据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十分有限,学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对阅读内容产生深刻思考,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学生只会背诵答案,按照流程完成阅读环节,走形式而不走心,对文本缺乏自己的理解与见解,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死气沉沉的局面。

课堂阅读成为教师的单方面输出,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会在全班回答中把想法藏在心中,缺乏发声的机会。

在这样的语文阅读课堂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十分有限,教师并不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学生也不敢反映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与学生的地位产生较大差距,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凸显,学生难以形成自主阅读意识,更难以形成阅读习惯。

(三)缺乏专业阅读指引小学生目前的思维还处于发展阶段,还不够成熟,对于阅读没有系统性的认知,处于一种懵懂状态,学生不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因此,学生迫切需要教师的专业阅读引导。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培养情感情操,提升审美素养等方面。

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首先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合作。

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建立良好的阅读氛围,推动学生自觉地阅读。

而家庭则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孩子更多的阅读机会和指导,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本文将就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展开深入探讨。

一、学校的作用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重要场所。

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1. 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学校可以通过布置美观的阅览室和图书角,展示丰富多彩的图书,搭配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分享会、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吸引学生的参与,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2. 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学校可以积极购置各类图书,不仅包括课外读物,还有丰富的故事书、百科全书、诗歌集等。

学校还可以加强与当地图书馆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资源。

3. 培养阅读指导老师学校可以培养专业的阅读指导老师,他们能够在阅读活动中提供指导和服务。

阅读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为他们推荐适合的阅读材料,同时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引导学生树立阅读目标学校可以组织"阅读达人"评选活动,给予表现突出的学生良好的激励,鼓励他们持续地进行阅读,并树立明确的阅读目标。

学校还可以在开学时候为学生制定一份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引导他们有目的地进行阅读。

以上措施可以帮助学校打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意愿,培养他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家庭的作用家庭对于孩子的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阅读习惯更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研究阅读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够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认知水平和审美情趣,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辨、创造和社交能力。

然而,当前小学生普遍存在阅读兴趣不高、阅读习惯淡漠等问题,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引导创设阅读氛围在小学的教育环境中,应该给予阅读以积极正面、愉悦的评价,通过各种途径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学校和家庭应当共同努力,形成一种推崇阅读的文化。

例如,学校可以定期组织阅读推广活动,促使学生参与其中;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鼓励他们亲自动手制作阅读日记本,将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感受写在上面。

二、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建立在正确的阅读态度之上的。

小学生应该认识到阅读是一种享受和提升自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完成作业。

为此,教师和家长应该从以下方面引导孩子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鼓励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读物,并从中培养阅读兴趣;与孩子共同分享阅读的乐趣,如家长给孩子讲故事、教师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读物等;及时反馈孩子的阅读成果,既能够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也能够借此强化他们对阅读的认同感。

三、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不同的阅读材料有助于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能够满足他们不同的阅读需求。

学校和家庭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童话、寓言、传记、诗歌、报纸、杂志等。

同时,在选拔阅读材料时,也要注重内容的丰富性和质量,避免让小学生陷入单一的阅读范围中。

此外,可以引导孩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阅读电子书籍、在线杂志,从而扩大他们的阅读视野。

四、注重阅读指导和引导性问题阅读指导和引导性问题起到了引领学生的阅读探究的作用。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提问、讲解、分析等方式,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思考所读的内容。

例如,教师可以提前布置读前问题,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搜索信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故事情节的发展,启发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2)作者:蓝和发
来源:《读天下》2020年第01期
摘要:阅读对于学生而言是一项重要的技能,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所需的信息,还能够在学生的终身成长中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的语文教育由于过度重视“课堂讲解”,而忽略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课题做一实践性研究,明确阅读习惯培养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小学教育;阅读习惯;培养
一、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困境所在
如今小学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在实践上有三大困难:第一,随着物质水平的发展,课外读物越发丰富,可是读物质量却杂而不精。

学生心智相对不够成熟,因此阅读到低质量的读物很有可能会降低学习的效果;第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技巧贫乏。

虽然绝大多数教师已经认识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但是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往往会违逆学生的意愿,甚至出现只布置作业而不负责讲解的流于形式的问题;第三,教师规定的课外读物本身也有一定缺陷,如今的课外读物过于追求“高大全”,而忽略了学生自身理解水平的限制。

比如像《三国演义》《红楼梦》之类的小说原本就有语言上的难度,再加上其复杂的内涵,让小学生理解几乎是不可能之事。

对此教师们的解决办法往往是将名著替换为简写版,但简写版细节的缺失很大程度上让阅读活动失去意义。

小学生的心智简单、活泼,我认为“漫画书”其实也可以纳入课外读物的考量。

Stephen Krashen在《阅读的力量》一书中已经用大量研究证明阅读漫画对锻炼阅读能力的积极影响。

盲目排斥漫画书进校,是不负责任的“拍脑袋”决策。

在这方面我们要着力改善。

二、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教学实践
针对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三大困难,教师们有必要在课堂上躬亲实践。

课堂是教师最能够控制的环节,在这一环节上下功夫,学生在其他环节的阻力就能大幅度减少。

事实上,我们在漳浦县湖西中心学校已经开始展开教学实践,围绕课堂的时间分布,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可行路径。

(一)课前引导
课前三分钟对于课堂教学意义非凡,有效的课前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浓厚兴趣,而且为后续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创设了场景和人文氛围,提供了良好的铺垫,对于语文阅读教学亦是如此。

在与其他备课组老师商讨之后,我们决定以安徒生的名篇《海的女儿》作为教学实验的文章。

我们一致认为这篇文章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以及较高的审美价值,阅读此篇能
够激发孩子情感的共鸣,唤起他们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锻炼其认知能力。

在教案设计方面,我将三个问题提前列出,并提醒学生主动思考,要求他们给出答案。

三个问题分别是:1. 这篇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2. 公主的个性是怎样的;3. 如果你来重写结局,你会怎么写。

虽然问题的布置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首先,为了探明文章的情感,他们会主动在文本中领略作者的笔触,寻找故事的深意。

其次,为了了解公主的个性,他们必须总结公主在故事中的表现,这需要对文章的概括能力。

而后,为了能够重新写文章的结局,他们需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对文章产生更深的理解。

总而言之,课前的引导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在以往的教学环境中课前引导的缺失导致许多学生课堂上没有足够的参与度。

如此一来不仅削弱了学生们对于阅读的热情,更加大了课堂教学的认知阻力。

(二)课上强调
传统的阅读教学课堂,老师是课堂的中心,老师和学生有主从之分,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如闻天书,一言不发,漠然旁观,整节课如死水一潭;对于阅读教学整体而言,单凭老师一人的耕耘,是很难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也难以引发学生深层阅读的思考,更别说良好的阅读习惯养成。

基于此,课堂伊始,我把《海的女儿》的有声音频放给学生们听。

音频里主持人演绎出故事的复杂情感,可以弥补文本阅读的枯燥。

加上音频中动人的背景音,学生们能够有较强的审美感受。

在播完音频之后,我让学生们相互讨论,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抽签选取一个代表回答我课前提出的问题。

学生们的表现非常积极、主動,他们热烈地展开讨论,为被抽签选中的同学出谋划策。

等他们讨论完毕,我引导四位学生按次序回答课前的三个问题,尤其注意对他们改写的结局进行解释。

这一教学步骤的设计目的是让其他学生也能参与到别的小组的故事中来,不仅使他们对其他人的改写有了理解,更让他们重新反思了自己改写的不足之处。

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我给每一位同学都发了张白纸,让他们把改写结局后的故事重新润色写在纸上。

这项作业并不要求字数的多少,只是为了强调实践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写作中”得到“阅读时”未能发现的细节。

(三)课下反馈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通过交流互动,给对方以更多的反馈,从而增加教学的针对性。

因此教师需要重视教学反馈、重视学生反馈,才能让阅读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妙趣横生。

课堂上,当学生重新将《海的女儿》改写润色,一并反馈给我。

我一方面回避学生的叙事的不足,另一方面着力于纠正学生的基本句式、字词。

对于那些改写的比较优秀的同学,我把他们的作品展示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学生也因此收获了创作的喜悦。

我认为“写”和“读”是相辅相成的,“写”是“读”的效果的反馈。

虽然学生们上交的作品很多有明显的文辞错误,但这恰恰是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依据这些材料教师们就能够分析学生的阶段认知水平,评估每个人的阅读认知状况,以在下次的阅读实践中调整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当然,在课下我还要依据每个学生的水平综合评价是否该为读书角引进新书、引进什么样的新书。

根据日
内瓦学派“建构主义教学”的提法,教师显然必须退居二线。

我们需要以服务代替灌输,以引导代替强制。

如此方能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度,让他们真正获得良好的阅读习惯。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其实是天然存在的,教师们的任务不过是把学生的本能激发出来罢了。

我们需要身体力行去改正之前教学设计中的弊端,让阅读活动真正成为学生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于此,围绕课堂的三项教学实践效果还不够显著,改良学生的阅读习惯尤其需要包括教师、家长、文化工作者的全面努力。

在课堂和课外都布置出有利于学生阅读的环境,相信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只是时间问题。

参考文献:
[1]苏越.小学中段学生课外阅读现状调查研究——以S小学为例[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7.
[2]代妹.阅读,让儿童生命拔节——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J].教师,2018(23):43-44.
[3]熊海霞.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的培养途径[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9):56.
作者简介:
蓝和发,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湖西中心学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