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

高考历史古代世界史复习提纲一、古代埃及(一)政治古埃及实行的是君主专制制度,法老拥有绝对权威。

法老被视为神的化身,集行政、军事、司法、宗教等大权于一身。

(二)经济1、农业古埃及是农业文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为农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丰富的水源。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亚麻等。

2、手工业古埃及的手工业发达,包括纺织、金属加工、制陶等。

其中,金字塔的建造展示了高超的建筑和工程技术。

(三)文化1、文字古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宗教宗教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对神灵的崇拜和祭祀活动频繁。

3、科学在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如制定了太阳历。

二、古代两河流域(一)政治两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多个城邦和统一的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的汉谟拉比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1、农业依靠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发展灌溉农业,主要农作物有大麦、小麦等。

2、商业商业活动活跃,出现了契约和货币。

(三)文化1、文字发明了楔形文字。

2、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它维护了奴隶主的利益。

三、古代印度(一)政治1、种姓制度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个等级,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职业世袭,互不通婚。

2、孔雀王朝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二)经济农业是主要生产部门,种植水稻、棉花等作物。

(三)文化1、宗教印度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

2、数学发明了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后被称为阿拉伯数字。

四、古代希腊(一)政治1、城邦制度希腊城邦的典型特征是小国寡民,各城邦长期独立自治。

2、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代表,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但民主范围有限。

(二)经济1、农业粮食作物产量有限,主要种植葡萄和橄榄。

2、手工业制陶、造船等手工业发达。

3、商业海外贸易繁荣。

(三)文化1、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对西方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文学《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第一节基本知识302、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

303、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

30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

305、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306、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

307、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08、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309、公元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

310、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311、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

312、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

313、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浮现。

314、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

315、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31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17、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18、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形成了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2.雅典民主仅仅是对男性公民群体而言,而非所有居民,如 外邦 移民、奴隶和他国公民,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3.古代中西方文明的比较
古代中国文明
古代西方文明
地理 背靠大陆,依托平原大 遍布海湾,山岭纵横的
环境 河的闭塞内陆环境
开放海洋环境
经济 基础
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
以手工业和航海业为主 的商业经济
思想 重视礼仪、人情和宗法 崇尚自由平等和个性发
• A 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扩大“公民大 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的权力; 制定职务津贴制度。
• B 评价:伯里克利改革使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 削弱了,公民基本上已经不再受财产的限制而享 有比较充分的民主权利,民主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最完 善的时期。
• 五百人议事会:
• 性质: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 职能: ①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②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
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负
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 注意:议事会成员的抽签选举产生,比例代表制。
• 民众法庭:
• 性质: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 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 A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 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 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 B 评价:a 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 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 成。b 这次改革是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 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 确立。。
• (4)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探究3:雅典民主政体对雅典文化有何影响? 答案:(1)雅典民主政治提供了思想相对开放和自由 的条件,促使雅典大量人才涌现。 (2)公民大会的民主辩论程序的需要,促进了雅典教 育的发展,造就了一大批卓越的演讲家。

世界古代史复习汇编

世界古代史复习汇编

世界古代史复习汇编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人类的起源1.人类的出现:距今500万—100万年前的是人类的始祖。

距今三四百万年前的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2.主要人种:、、,形成原因。

3.氏族分类:主要分为和氏族社会,和的故事分别反映了它们的社会状况。

【知识点二】亚非文明古国1. _______ 是西方文明的摇篮,______ 是希腊文化的继承者。

2.古希腊执政时期,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评价:3.古罗马:(1)罗马共和国:公元前年建立,在向地中海扩张过程中,同爆发了战争。

(2)罗马帝国:公元前年,建立了罗马帝国。

【知识点四】亚欧封建国家(一)亚洲:①阿拉伯利用教完成统一。

该教的创始人是,教义是。

②日本大化改新:时间:年;内容:影响:(二)欧洲:①封建制度形成: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基础是改革,其核心是制②基督教的产生:时间:;创始人:;教义:;丕平献土奠定了的基础。

③拜占庭帝国:1453年被灭亡,启示:【知识点五】文明的冲撞与交融1.冲撞:①战争②东征;2.交融:①数字传播:发明,经人传播,为世界共用。

②来华:元朝时,口述《》【知识点六】科技与文化1.文字:公元前4000年代末,苏美尔人创造了______文字,属于最早的文字。

稍晚一些的古代埃及人创造了___ __,属于真正的文字。

2.文学:《___ __ 》是古代希腊不朽的文学作品,也是希腊最早的史书,相传它是_____编写而成;阿拉伯最著名的文学代表作是《__ ____》。

3.古典建筑:金字塔、罗马圆形竞技场、麦加清真寺、法国巴黎圣母院专练网络平台一、选择题1.一位游客在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听讲解员指着右图历史文物说:“石柱上的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据此,你认为这位游客看到的文物应出自()A.两河流域B.黄河流域C.印度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2. 世界古代文明辉煌灿烂,开启了西方民主制度先河的是()A.古巴比伦B.古印度C.古埃及D.古希腊3. 一个考古队从中国出发,自东向西去考察亚洲文明古国的发源地,最后一站是()A.黄河流域B.印度河流域C.两河流域D.尼罗河流域4.罗马由共和国进入帝国时期的标志是()A.凯撒夺取政权B.屋大维独揽大权C.同迦太基作战,罗马获胜D.斯巴达克起义失败5.对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A 荷马B 伯里克利C 阿基米德 D马可·波罗A.古代罗马时期著名的诗人,著有《荷马史诗》B.古代雅典处于全盛时期的执政官C.古代罗马时期著名的科学家D.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中国唐朝时期来到中国6.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奥运火种来自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4世纪,被罗马定 为国教 传播于西亚、北 非等地
古代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类别 人物 国家 成就或作品 地位(影响) 科技 阿基 古希腊 浮力定律、杠杆 古希腊最负盛名的数
米德 定律、螺旋式水 学家、物理学家和发 车 明家,杰出的爱国者 古希腊 《荷马史诗》 阿拉伯 《天方夜谭》
又名《一千零一夜》
文学 荷马
法兰克王国:查理· 马特改革、封建等级制 西欧封建社会 政治:神权(教权)高于王权 罗马教廷和 经济:西欧最大土地所有者 教会的地位 思想:西欧封建制度精神支柱 事例:丕平献土 城市重新兴起 时间:11世纪前后 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 方式:和平赎买、武装起义 典型事例:琅城起义 意义: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拜占廷帝国 原因:封闭保守、内部斗争、外族蚕食等 的灭亡 时间:1453年 启示:开放使文明繁盛、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请根据材料,结合课文回答:
(1)文中对古代的征服和扩张战争是怎样评 价的?你对这种评价有何看法? (2)结合材料说明古代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 方式除了暴力冲突之外,更主要的是依靠什 么方式进行的?试举例说明。 (3)“以史为鉴,面向未来”,通过对古代 文明交流方式的了解,请你谈谈现代文明交 流中我们应持的态度。
第8课 交流与文化传播 (和平交往)
练习(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亚历山大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阿拉 伯帝国的征服……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 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横贯亚欧大陆丝绸 古道上的商队来往,联系太平洋西海岸、印 度洋、地中海……诸海航路的船只航行,对 传播生产技术、文化知识于古代世界各地也 许是更为重要的。 ——《世界史· 古代史编》总序
练习(三)(2010年山西省中考试题)
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 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 巷 ,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 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 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说 的是什么现象?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复习

(完整版)世界古代史复习

古代亚非文明 (大河文明)
交 流
古代欧洲文明 (海洋文明)
古印度 古代 中国
古希腊
印度河流域 黄河、长江 流域
爱琴海地区
孔雀王朝、种姓制度、阿拉伯数字 、佛教
青铜文明、甲骨文、分封制等
伯里克利统治时期雅典民主政治、 神话特点、《荷马史诗》、《掷铁 饼者》、宙斯像、雅典帕特农神庙 、德谟克里特、苏格拉底、亚里士 多德

的印度社会。
代 亚
● 知道希腊城邦和雅典民主,初步了解亚历山

大帝国对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作用。

● 知道罗马城邦,了解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



● 以建筑艺术、公历等为例,初步认识希腊罗
关注教学活动建议
古代早期文明
的地理位置

时 空



①金字塔的国度--古埃及 ③见证佛祖成长之地--古印度 ⑤欧洲文明的火炬--古希腊
感悟人类文化的多元性、共容性和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世界 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他们创造的文明成就是 人类的共同财富;树立民族自信心,同时初步树立起正确的国际意识, 培养理解、尊敬、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精华的开放心态。(家国情怀)
基本线索综述 纵向(时间)
世界古代史重点叙述了亚非欧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有 着重要影响的文明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包括人类早期的古代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 域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古代希腊、亚历山大帝国和古代罗马文明 。封建时代的法兰克王国、西欧中世纪文明、拜占庭帝国、日本及阿拉伯—伊斯兰 文明。这些文明各具不同特征,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中的璀璨之星,在人类发展 历程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高考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

高考复习:世界古代史专题

世界古代史【学习任务】1.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古代各大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亚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社会状况,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了解世界各主要区域文化,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认识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对人类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

2.通过做题巩固记忆,理解加深知识的深化【知识梳理】一、世界文明古国多元发展的特点1.古代西亚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经历了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的兴衰更替,这种更替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是在客观上刺激了国家职能的健全与发展,促使了两河流域从分散走向统一。

古代两河流域创造了以楔形文字、神话史诗和《汉谟拉比法典》为代表的文明成果。

2.古代埃及文明古埃及法老作为神权的象征,王权神圣,权威至上。

宗教是古埃及文明的核心,古埃及人执着于来世信仰,对死后生活关心,每一个埃及人都设法在生前并尽早开始建造装饰坟墓,期待来世美好生活。

古代埃及创造了以象形文字和太阳历为代表的文明成果。

3.古代印度文明古代印度是宗教国家,从印度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宗教对他们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延续下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佛教的产生与传播成为古代印度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明成果。

4.古代希腊文明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理性主义盛行,商业经济发达。

古代希腊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其思想文化是人类文明中的重要精神财富。

【突破重难点】世界文明古国发展的多元化特点1.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古代文明发展的多元格局(1)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古代东方地域特征为大河文明,经济上体现为农耕经济发达,政治上多实行中央集权;古代希腊罗马的地域特征为海洋文明,经济上体现为海外贸易发达,政治上体现为民主化、法律制度化。

(2)古代世界基本处于各地区独立发展的区域文明阶段。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 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答案:B
(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太绝对)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
(法官应重证据,太绝对)
a
23
同时期东西方文明的比较
2.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 事会、 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了宗法制和 分封制,就其实质而言( )
贵族的利益,但贵族不能像过去那样随意解释习惯法,仍是
平民的胜利。 探究2:如下图所示,图中人物对罗马法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答案:查士丁尼法典的颁布,标志着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
阶段,它规定全面、合理,充分证明了罗马法的缜密性与进
步性,它对人的行为作出详细的法律规范,为调解复杂的社
会矛盾提供了法律手段。
a
定,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大帝国。
a
21
(1)罗马法是现代欧洲大陆法系的基础。英国的《权利法案》、 美国的《独立宣言》和《1787年宪法》、法国的《人权宣言》 等,都以罗马法中的理论为基础,从中发展出反映资产阶级
要求的“天赋人权”“权利平等”的口号。
(2)罗马法的影响波及亚洲。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中国 清末和民国时期的民法,都受到罗马法的影响。我国现行的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罗马帝国“唯有 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①罗马法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声;
②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罗马法的复兴密不可分;
③自19世纪以来,欧洲大多数国家皆以罗马法为法
制基础,制定本国的法律制度,如《法国民法典》、 《德国民法典》等。
a
14
课堂探究提升
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

世界古代史复习

世界古代史复习
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大河文明(农业文明)
文明 时间 前3500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前3500
两 河 幼发拉底河 流 域 底格里斯河
发源的河流 尼罗河
文明的代表
金字塔 象形文字
汉谟拉比法 典 种姓制度 字
古印度
前2500
印度河、 印度河、恒河
1 古代埃:金字塔是古代埃及 国王 的陵 古代埃: 的象征。 墓, 是 国王权力 的象征。 2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汉谟拉比 为了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 。这是世界 上 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 法典。 法典。 3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是: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是: 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等级的名称是 刹帝利 婆罗门 吠舍 首陀罗
一、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古老而神秘的文字: 古代埃及: 公元前3000 3000年 1、古代埃及:象形文字 公元前3000年 两河流域: 2、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左右 腓尼基人: 3、腓尼基人:字母文字 世界三大宗教: 二、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 1、佛教: 基督教: 2、基督教: 伊斯兰教: 3、伊斯兰教:
亚 洲 封 建 国 家 的 建 立
亚 国 家 亚 原因: 原因: 内容: 内容:
内因
上层民众反抗 统治阶级内讧
外因 受隋唐先进制度影响
影响:标志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 影响: 社会过渡
国家: 国家:分裂 宗教: 宗教:创立
统一
扩张 传播
七 世纪中期 孝德天皇 仿中国隋唐制 实行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 度实行大化改新。内容:政治上:建立 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 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将贵族土地 袭制,以才选官;经济上:将贵族土地 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 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 意义: 税。意义:是日本由 奴隶 社会向 封建 社会过渡的标志。(转折) 。(转折 社会过渡的标志。(转折)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第3课 希腊罗马上古文明
雅 典 繁荣:伯里克利统治时期
古希腊
原因:扩大公民权利,实行民主政治。 重视教育、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 希波战争。工商业发达 。 斯巴达 罗马共和国 :布匿战争,公元前2世纪称霸地中海
古罗马
罗马帝国
建立 扩张
公元前30年,屋大维 公元2世纪,最大规模
分裂 西罗马帝国,476年灭亡 东罗马帝国,1453年灭亡
参考答案
(1)A古埃及 C古印度 B古巴比伦或两河流域 D古中国 E古希腊
(2)图1中的古代文明产生于大河流域, 图2中的古代文明以海洋为中心。 (注意总结不同文明的代表成就)
想 一 想:古代东西方文明有哪些 不同的特点?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不同特点
文 明 古代东方 古代西方 (亚非文明) (欧洲文明) (大河文明) (海洋文明) 北纬20 ~40°;亚非 沿海地区 地区大河流域 农业 工商业发达

第1课 人类的形成(原始社会)
三大人种 黑种人、白种人、黄种人
成因: 人种的形成,受到不同地区自然地理环境 的影响
主题二 上古人类文明(2~3课) 奴隶社会
重点内容 (1)列举亚非文明古国名称、产生特点及代表 性文明成果 (2)知道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3)知道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 况。 (4)列举罗马共和国时期的征服战争的史实及 其结果 (5)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练习(三)(2010年山西省中考试题)
材料一:北宋都城开封买卖通宵达旦,金、银、彩、帛 等“每一交易,动辄千万”。南宋临安城“自大街及诸坊 巷 ,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机构管理贸易。高宗末年, 市舶收入 岁达二百万贯,超过北宋治平年间岁入的两倍多。《宋史》 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中哪句话反映了开封城的发达? (2)“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空虚之屋” 说 的是什么现象? (3)宋朝海外贸易空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宋史》曰:“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说明了什么

世界古代史复习材料.doc

世界古代史复习材料.doc

世界古代史复习材料第一学习主题史前时期的人类第1课人类的形成与文明的曙光1、人类的直系祖先:是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

在距今二三百万年前,古猿进化成“完全形成的人”,称为“猿人”。

晚期智人的化石在亚、非、欧洲均有发现。

亚洲有中国的山顶洞人,非洲有阿尔及利亚的阿尔法卢人,欧洲有法国的克罗马农人。

2、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

3、父系氏族后期,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氏族开始瓦解,人类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国家也随之产生。

埃及、两河流域、虫国、印度和希腊的克里特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时期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学习主题古代亚非文明第2课上古亚非文明一、神奇的金字塔:埃及地处非洲北部,尼罗河流经全境。

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80余座金字塔至今仍屹立在尼罗河下游的吉萨一带。

胡夫金字塔是最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二、汉谟拉比法典(由汉谟拉比制定)1、古代西亚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是上古文明的摇篮之一。

而18世纪, 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汉谟拉比法典》:A、目的:为维护统一王国的统治和奴隶制社会秩序。

B、内容:(a)法典由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构成;(b)序言和结语宣扬王权神授,诅咒不服从法律的人;(c)正文共282条,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意义: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是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三、古代印度种姓制度1、印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主要有印度河和恒河。

2、种姓制度:古代印度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历史上叫做种姓制度。

它把居民从高到低分成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宗教祭祀,享有崇高地位;第二等级刹帝利:充当武士,掌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是一般平民,以农、牧、工、商为职业,多数人无政治权利;第四等级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和沦落的雅利安人,主要从事低贱的职业。

世界古代史通史专题复习资料

世界古代史通史专题复习资料

世界古代史通史专题复习资料古代世界(远古——16C)古代希腊、罗马阶段特征:1、政治:古希腊罗马文明被奉为西方文明之源,以雅典为代表的奴隶制民主政治保证了公民一定程度的自由。

在统治和扩张过程中发展出罗马法律,为人类文明留下宝贵遗产。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古代希腊学者把对神的关注转向人间,成为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重大历史事件:①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基础。

②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

③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黄金时代”④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智者运动⑥罗马共和国:前509~前27 ⑦罗马帝国:前27~395年⑧东罗马帝国:395~1453年知识点:1、古代希腊城邦特征是,民主政治的特征是,实质是。

2、公元前5世纪在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

3、是罗马法的第一部成文法典。

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法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所以被称为。

4、罗马帝国在扩张后,法成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

5、在6世纪时期,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法学家把历代罗马法系统化和法典化,汇编成,罗马法律体系最终完成。

6、智者学派代表人物:;主张:7、苏格拉底(1)思想主张: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教育可以使人认识已有的美德。

(2)意义: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的学问。

8、亚里士多德:被称为。

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自然界中,是最高级的。

答案古代希腊、罗马1、小国寡民、独立自治;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奴隶主贵族的民主2、伯里克利、黄金时期3、《十二铜表法》、公民法4、万民法5、《查士丁尼民法大全》6、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7、人8、人。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世界古代史

初中历史会考复习世界古代史

一、史前时期的人类1.南方古猿是人类的鼻祖。

距今约三四万年前的后期智人,已经是现代意义上的人类。

当前生界上主要有黄种人、黑种人和白种人三大人种。

一些学者以为种族的形成主假如自然环境的影响。

二、上先人类文明2.大河流域的文明:① 约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了一致的国家。

古代埃及文明最着名的历史遗产是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法老的陵墓。

②公元前 1894 年古巴比伦王国成立,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期拟订的一部着名的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齐备的法典。

法典的本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

③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组成了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3.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而罗马基本保持了希腊文明的特色,希腊和罗马文明共同组成了地中海文明。

4.在希腊城邦中,最着名的是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

经过梭伦改革,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

雅典的民主政治的表现:5.布匿战争 (公元前 264 年 -公元前 146 年 ):罗马与迦太基之间迸发的战争。

公元前31 年,罗马的屋大维成立了罗马帝国。

三、古亚欧文明6.大化改新公元 646 年,日本统治者进行的改革“大化改新”的性质:它是日本一场古代日本以学习和模拟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内容:推行“班田收授法“,由国家将天下公田班给公民 ; 推行租庸调制,一致租税 ;取销世袭贵族统治制度,成立中央集权系统,中央设二官八省,地方设国、郡、里,由中央派人管理。

意义:大化改新为日本确定了一套在当时很是先进的管理系统,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固,社会经济获得发展,为此后的繁华确定了基础。

7.公元 610 年,穆罕默德开始传教,在麦加建成了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国家。

8.法兰克的查理·马特进行改革,把土地有条件地分封给贵族。

在这类分封的基础上,产生了西欧的封建制度。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序次:公爵-侯爵 -伯爵 -子爵 - 男爵 -骑士。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 3.(2015· 南京)下列古代文明成果中,较为全面 地保存了两河流域社会发展状况的是( ) • A.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 • C.种姓制度 D.奴隶主民主政治 • 4.(2014· 盐城)下列与其他三项文明不属于同一 类型的是( ) • A.古埃及文明 B.古巴比伦文明 • C.古印度文明 D.古希腊文明 • 5.(2014· 梧州)公元前2500年左右的亚非文明 代表有古代中国、古代印度、古代埃及、古代巴 比伦,孕育这四大文明古国的相同因素是( ) • A.大河文明B.海洋文明C.高山文明D.石器文明
2014菏泽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菏泽有同学搜集了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波罗来到中国的相关书籍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a
考点一:古印度种姓制度,古埃及金字塔,
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1.(2015· 株洲改编) 文明古国大多发源于 大河流域,其中发源 于尼罗河流域的文明 古国是( ) • A.古代印度 • B.古代雅典 • C.古代埃及 • D.古巴比伦 • 2.(2015· 福州)《汉 谟拉比法典》是现存 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 备的成文法典。该法 典产生于( ) • A.古代埃及 • B.古巴比伦 • C.古代印度 • D.古代希腊
• 考点六: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和传播 • 1.(2015· 枣庄)宣扬“众生平等”,认为“人 的生老病死都是苦,人必须消灭欲望,刻苦修 行”,才能进入极乐世界。这一教义属于( ) • A.基督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 2.(2015· 自贡)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 段的历史现象。与“真主、先知、穆罕默德、清 真寺”等相关的宗教是( ) • A.犹太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佛教 • 3.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按 其产生的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基督教②佛教③伊斯兰教 •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②③①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

世界古代史复习重点第一节基本知识302、世界古代史从早期人类的出现,直到公元15世纪末期,其间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但有一些民族、国家未经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连续发展过程。

303、文明出现以前,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史前时期。

304、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分化的加剧,国家产生了。

305、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起,北非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流域、中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欧洲的爱琴海地区,诞生了多姿多彩的古代文明。

306、公元前800年以后,希腊各地建立了城邦国家。

307、罗马则在公元前1世纪后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308、希腊罗马古典文明对后来的西方文明有很大的影响。

309、公元5世纪以后,随着古典文明的衰落和日耳曼民族的迁徙,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形成了法兰克王国等新国家。

310、法兰克王国信奉基督教,并发展出以庄园为基础的封建制度。

311、罗马帝国分裂后,在东部建立了拜占廷帝国。

312、拜占廷文化对东欧各国的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为西方文化的复兴提供了许多素材。

313、从14世纪起,西欧各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萌发了新的生机,近代西方文明的曙光开始浮现。

314、公元7世纪,日本通过向中国学习和一系列改革,使社会政治经济获得发展。

315、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在传教和征战过程中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8世纪发展为地跨欧、亚、非的阿拉伯帝国。

316、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有自己的特色,并在保存、传播古典文明,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317、在古代世界相对孤立闭塞的状况下,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逐渐出现较多的交往,既有战争的暴力形式,也有商旅往来、文化交流的和平形式,而后者对推动人类进步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

318、正是由于这些交往,儒家文化、印度文化、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都在向外扩散,而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更形成了古代世界的三大宗教。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世界古代史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世界古代史

专题01 世界古代史二、西方古典文明(海洋文明)(奴隶社会)1、古代希腊(1)古代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古希腊最强大的城邦是斯巴达和雅典。

(2)雅典拥有比较健全的民主政治,在伯里克利主政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极盛,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3)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这个帝国被称为“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被称为“亚历山大大帝”。

2、古代罗马(1)罗马共和国的决策权掌握在元老院手里;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这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法学方面的成就是罗马人最伟大的成就之一。

(2)在斯巴达克起义的沉重打击下,罗马共和国进一步衰落。

(3)2世纪,罗马帝国的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了罗马帝国的“内湖”。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

三、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1、欧洲封建制度的基础是封君封臣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

2、西欧中世纪(9—11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是庄园。

在领主的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

3、庄园法庭审判依据是习惯法和村法,主持法庭的是领主或他的管家,庄园法庭既维护了领主的利益,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领主的特权。

4、12世纪,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5、查士丁尼时期编撰《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6、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四、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1、古代日本:日本仿效唐朝,进行大化改新,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了封建社会。

2、阿拉伯帝国(1)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五、文明的碰撞与交流1、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

2、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独特贡献。

世界古代史复习

世界古代史复习

二.古代政治(古代希腊、罗马)
2.罗马法 (1)形成过程:
①形成: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十二铜表法》 (公元前5世纪中期) ②发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公元3世纪) ③成熟:西塞罗和自然法精神——
整个法律科学的思想基础和各种具体法规的 指导原则
罗马法
广义:通行于罗马统治的整个地中海世 界的法律制度 不 国 习惯法 断 家 发 发 形式 展 展 成文法 走 疆 公民法 向 域 结构 自然法 成 扩 大 熟 万民法
万民法
罗马境内 各族人民 注重调解经济和 民事纠纷 简洁灵活 实用有效
操作
罗马法发展演变的原因 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平民和贵族斗争的结果 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对外扩张的结果
我认为法源于自然,而“自然赋予所有人理性”, 所以也赋予所有人“法”;自然界存在着一些普遍的法 则,如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等,这些原则永恒不变, 这些原则也必须体现在法律中。
①措施: a 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 b 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c 设立五百人会议; d 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 的有效方法。 ②影响:使雅典最终确立起民主政治。
(4)、伯里克利改革——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①措施: a 扩大一般公民的权利,取消高级官员的财产资格限制, 扩大公民的参政范围; b 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公职津贴”和“观剧津贴”。 ②影响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内容
贡献
改革动摇了 旧氏族贵族 世袭特权; 保障了公民 的民主权利 铲除了旧氏 族贵族的政 治特权; 扩大公民参 政权 公民主权、 直接民主和 轮番而治
梭伦 改革
废除债奴制(解负令); 按财产划分社会等级和权利; 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建立四百人会议; 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职能 :日常司法机关 ,最大限度保持公正, 避免行贿舞弊现象的发生
小结:雅典保证民主制正常运作的 措施有哪些?
• ①法律保障; • ②机构保障; • ③抽签、差额选举法等体现民主原则; • ④公民大会拟定了一整套辩论的程序及章法; • ⑤开会发补贴(物质刺激法); • ⑥陶片放逐法(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 • 国家一切官职向各等级公民开放,国家官员由选
请思考:这些特点是如何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中 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四)主要机构:
• 公民大会: • 性质:最高权力机关 • 职能、: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内政、
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的任免等一切国家 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论决定) • 程序:最重要的程序—就某项事务展开辩论(注 意:辩论章法、发言人资格限制及作用 ) • 鼓励措施:发放津贴。保证广大平民作为公民大会 的主题地位。
• 2、黑暗时代(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 公元前8世纪):沉寂、封闭、贫穷
• 3、城邦时代(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希 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
• 概念: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 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 代表:雅典、斯巴达
• 城邦的特点: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城 邦公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
• ②文化:开放、具有了平等互利的观念; • ③政治: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实行公
民政治(公民的概念、城邦政体的类型); • ④希腊城邦大多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
城邦政体的类型
• 1、划分标准: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 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 2、政体形式: • 贵族制:由少数贵族组成的贵族会议掌握最高权力 • 民主制:公民大会拥有最高的权力 • 君主制:各城邦国王拥有最高权力 • 寡头制:少数贵族的集体统治 • 僭主制: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的个人统治 • 相同点城邦公民或多或少享有政治权利。 • 最流行的政体:贵族制(斯巴达)和民主制(雅典 • 3、历史意义:P22 • 注意:城邦公民的含义:
• (1)时间:公元前2000——公元前12世纪
• (2)阶段段划分:
• ①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00年): 特点:产生君主制。标志:王宫群、象形文字、 青铜器。
• ②迈锡尼文明(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公元前 12世纪):特点:一系列君主国兴起。标志:王 宫卫城、陵墓、泥板文书。
的,众多的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民主殿堂之外。(注意:公民的范 围) • b 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 邦。 • c 就其民主的方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不 同素养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 d 历史事实证明,雅典的衰落正是这种民主政治所导致的混乱和内耗 造成的。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 (一)雅典政体的演变:
• ①君主制——贵族制(建立时间、特点) — —民主制
• ②贵族制与君主制的不同:是集体领导;实 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
• 原则;实行任期制和选举制
• 这就为雅典政体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
• (二)前594年,梭伦改革将雅典引上民主 的轨道
梭伦改革
• A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 缘部落;设立五百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 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
• B 评价:a 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 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雅典国家最终形 成。b 这次改革是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 与国家政治事务,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 确立。。
• (4)伯里克利改革,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代。
• (1)条件: • ①公元前7世纪末,平民与贵族矛盾尖锐,
准备以武力推翻贵族统治; • ②贵族制的弊端。 • (2)内容 :P24-25小字 • (3)评价:构建起民主体制的基本框架。 • 为民主制奠定了制度基础与社会基础。将
雅典引上民主化的轨道。
(3)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的 确立。
• 城邦实质:是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益, 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际组织。
(二)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条件:
• ①地理:“三多一少”即多山、多岛、多港口, 少土地(土地贫瘠);造成农耕经济落后。
• ②经济: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殖民活动频繁; (商品生产和海外贸易发达,是古希腊实行公民 政治的根本原因)
• A 内容:扩大公民参政范围;改革扩大“公民大 会”、“五百人会议”、“陪审法庭”的权力; 制定职务津贴制度。
• B 评价:伯里克利改革使贵族的政治权力被大大 削弱了,公民基本上已经不再受财产的限制而享 有比较充分的民主权利,民主的广泛性和深入性 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雅典的民主政治进入最完 善的时期。
• 五百人议事会:
• 性质: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公民大会的附属机构
• 职能: ① 负责为大会准备提案

②两次公民大会闭会期间,议事会是最高权
力的代表,负责监督行政官员落实大会决议,负
责处理日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
• 注意:议事会成员的抽签选举产生,比例代表制。
• 民众法庭:
• 性质: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 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
3、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
• 1、主权在民,雅典的国家管理大权掌握在 全体公民手里,多数人掌握政权。
• 2、轮番而治,轮流统治与被统治,每个公 民可以是统治者也可以是被统治者。
• 3、集体领导,意见不一致时,少数服从多 数。
• 4、法律至上,公民内部是平等的——后世 的民主政治基本都遵循这一基本原则。
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实行“公职津贴制”。
4、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
• A 历史进步性(得) • 1、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为后世民主政治的发展积累了宝贵
的 制经、议验会;制为制人.比类例提代供表了制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如差额选举制、任期制
• 2、有利于正确决策和修正错误。 • 3、有利于监督政府为公民服务。 • 4、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一批文化巨匠。 • B 历史局限性(失) • a 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力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
世界古代史专题复习
一、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专题一:古希腊民主政治 【课标要求】
1、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 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
的历史条件。 2、知道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认识民
主政治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意义。
【知识梳理】
• (一)古希腊的文明历程:
• 1、爱琴文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