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滁州西涧》精讲

合集下载

小学语文古诗《滁州西涧》精讲

小学语文古诗《滁州西涧》精讲

《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注释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解析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

韦应物《滁州西涧》原文、注释、译文及解读【作者简介】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排行十九。

出身名门望族,十五岁即以三卫郎为玄宗近侍。

安史乱后,失职流落。

代宗广德元年(763),为洛阳丞。

德宗建中二年(781),擢尚书比部员外郎。

三年,出为滁州刺史。

贞元元年(785),任江州刺史,世称“韦江州”。

三年,入朝为左司郎中,人称“韦左司”。

四年,出为苏州刺史,故世称“韦苏州”。

约贞元八年(792),卒于苏州。

韦应物为中唐著名诗人,其诗众体兼擅,尤长于五言。

白居易评曰:“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

”(《与元九书》)韦诗题材广泛,而以山水田园诗最著。

后人往往将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或与柳宗元并称“韦柳”,又将其与陶渊明并称“陶韦”。

《四库全书总目》称其“五言古诗源出于陶,而熔化于三谢,故真而不朴,华而不绮”。

刘熙载又将他与元结并提,认为“元、韦两家皆学陶”,而“韦苏州忧民之意如元道州”(《艺概•诗概》)。

有《韦苏州集》(又称《韦江州集》)。

【原文】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 [1] ,上有黄鹂深树鸣 [2] 。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3] 。

【注释】[1]独怜:唯独喜爱。

生:一作“行”,较胜。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韦苏州《滁州西涧》诗,有手书,刻在太清楼帖中,本作‘独怜幽草涧边行,尚有黄鹂深树鸣’。

盖怜幽草而行于涧边,始与性情有关,今集本‘行’作‘生’、‘尚’作‘上’,则与我了无与矣。

其为传刻之讹无疑。

”王安石《初夏即事》之“绿阴幽草胜花时”,与此意同。

[2]黄鹂:即黄莺,正是春日所见。

[3]野渡:郊野渡口。

寇准《春日登楼怀归》之“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即化用韦应物句。

【译文】我非常喜爱这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树林的深处,不断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滁州西涧》赏析
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山水诗,描绘了春天的西涧景色和夜晚的野渡所见。

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勾勒出自然风物的优美画卷,同时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诗的前三句描绘了白天的西涧景象,绿草如茵,黄鹂啼鸣,春潮伴着夜雨轻轻涌来。

诗人钟爱那不起眼的幽草,而对炫目的黄鹂抱有轻蔑的态度。

在他们身上,诗人寄托了自己淡泊名利、安贫守节的品格。

第四句则展现了西涧夜晚的另一番景致——野渡无人,空舟自横。

这幅画面既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也流露出他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

诗人以空舟自横的悠然姿态寓言自己的人生哲学——淡泊名利,自在生活。

全诗流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他以自己喜爱与不喜爱的景物表达情感,述说自己合意与不合意的情事。

同时蕴含着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

这种情感在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潮水急流、野渡无人等画面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这首诗也展示了韦应物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理解。

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西涧的独特景色,将人的情感和自然景色相融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同时,诗人也通过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人生的理解,使诗歌充满了哲学意味。

总的来说,韦应物的《滁州西涧》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山水诗名篇,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西涧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由、
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的理解。

这首诗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境界,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它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我们去品味、去欣赏、去探索其中的深意。

《滁州西涧》原文注释及简析

《滁州西涧》原文注释及简析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背景】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贵族出身,曾为唐玄宗侍卫,后来发奋读书,成为有名的诗人。

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

【注词释义】
滁州:今安徽滁县,诗人曾任州刺史。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

独怜:最爱,只爱。

春潮:春雨。

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古诗今译】
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

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
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

【名句赏析】——野渡无人舟自横。

诗人在滁州做官时,最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经常一个人到涧边散步。

岸边的绿草、树丛中的黄鹂,所闻所见都赏心悦目,让人流连忘返。

一场突如其来的急雨,使春天原来就高涨的涧水更加湍急,渡口的艄公已去避雨,小船被水流冲得横在岸边。

一船来说,船渡往对岸的方向是纵,水流的方向是横。

船是被拴住的,水流一冲就横在水中了。

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

所以格外生动。

从前两句的描写来看,诗人的心情很悠闲,但后两句的风景又有点寂寥的感觉。

古诗《滁州西涧》课件

古诗《滁州西涧》课件

字体选择:选择易于阅读 的字体,如宋体、黑体等
标题:《滁州西涧》 PPT课件
背景图片:选择与古诗 相关的山水画或风景图
色彩搭配:选择与古诗意 境相符的颜色,如绿色、
蓝色等
布局设计:合理布局各个 元素,确保封面美观、简

课件布局和排版设计
标题:《滁州西涧》PPT课件
排版:采用简洁、清晰的排版方式,便 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课件无法分享: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尝试更换网络环境或重新安装 分享软件
如何更新和维护课件版本
定期检查课件 内容,确保信
息准确无误
及时更新课件 中的图片、视 频等素材,保 持课件的新鲜

定期备份课件, 以防数据丢失
收集用户反馈, 根据用户需求 进行课件优化
和更新
感谢观看
汇报人:PPT
古诗《滁州西涧》的诗词解析
诗人:韦应物
诗词内容:描写了滁州西涧的幽静 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创作背景:唐代安史之乱后,诗人 隐居滁州西涧
诗词特色: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富有哲理
古诗《滁州西涧》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意境:描绘了滁州 西涧的幽静、清幽、 宁静、优美的自然 风光
Part Three
课件内容
古诗《滁州西涧》的作者介绍
作者:韦应物 朝代:唐朝 生平:曾任滁州刺史,后任苏州刺史
作品:《滁州西涧》是其代表作之一,其他作品有《滁州西涧》、《滁州西涧》等
古诗《滁州西涧》的创作背景
作者:韦应物 创作时间:唐代 创作地点:滁州西涧
创作背景:韦应物在滁州任刺史期间,有感于滁州西涧的景色,创作了这首诗。
课件介绍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

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样例5]第一篇: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滁州西涧原文翻译及赏析1原文:滁州西涧朝代:唐朝作者: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及注释:译文河边生长的野草,是那样幽静而富有生趣;河岸上茂密的丛林深处,不时传来黄鹂鸟的叫声,是那样婉转动听。

因傍晚下了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在那暮色苍茫的荒野渡口,已没有人渡河,只有小船独自横漂在河边上。

韵译我独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涧上有黄鹂在深林中啼叫。

春潮伴着夜雨急急地涌来,渡口无人船只随波浪横漂。

注释①滁(chú)州:州名,辖境相当于今安徽滁州、来安、全淑三市县地。

②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③独怜:独爱。

④黄鹂:黄莺。

⑤深树:树荫深处。

⑥春潮:春天的潮汐。

⑦野渡:荒郊野外无人管理的渡口。

⑧横:指随意漂浮。

赏析:这是山水诗的名篇,也是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写于滁州刺史任上。

唐滁州的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市区,西涧在滁州城西郊外。

这首诗描写了山涧水边的幽静景象和诗人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后二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是说: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泊河里。

这雨中渡口扁舟闲横的画面,蕴含着诗人对自己无所作为的忧伤,引人思索。

还更加说明韦应物宁愿做一株无人关注的小草,也不愿意去做那些大的官职。

末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韦应物先后做过“三卫郎”和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他深为中唐政治腐败而忧虑,也十分关心民生疾苦,但他无能为力。

这首诗就委婉地表达了他的心情。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滁州西涧》教学课件

最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滁州西涧》教学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借助图片了解作者生平韦应物物幽幽野草树丛深处韦应物物写景寄情借助图片理解古诗大意小儿垂钓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理解古诗的方法
——借助图片 ——了解作者生平
借助图片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下课了!
— 小朋友们再见——
了解诗人生平
胡令能勤奋好学,他的诗语言浅显 而构思精巧,具有很浓的生活情趣。传 说胡令能曾经做过一梦,梦中一位白发 老者手持利刃,剖开其腹,将一卷书放 在他腹中,梦醒之后,胡令能便能口吐 珠玑,吟诗作对了。且不论传说真假, 单看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都写得精妙 超凡、生动传神,确有仙家之气。
中国的隐士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 代都有道家隐士,有大隐有小隐,有隐 于市者,有隐于朝者。隐士大都是才学 之士,他们是或迫于客观环境,或由于 主观意愿,而不屑于为官、逃避仕途的 一群人。因此据我看来,那些藏身于民 众间,又不失高雅志趣和生活情趣的人 才算得上是隐士,是高士。胡令能就是 这样的隐士。
幽幽野草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树丛深处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了解诗人生平
写景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寄情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借助图片理解古诗大意
小儿垂钓 唐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 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滁州西涧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西涧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西涧》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代表作之一。

下面是这首诗的注释及诗意:
滁州:古代地名,现为安徽省滁州市。

西涧:滁河的支流。

独往:孤独地走。

途中:途中的景色。

雨潦:雨水涌流的样子。

斜阳:斜着的太阳。

照壁:照在山壁上。

清辉:清澈的光芒。

疏影:稀疏的影子。

横斜:横卧,倾斜。

水声:水流发出的声音。

空山:空无一人的山林。

新雨后:刚下完雨的样子。

诗意: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人独自行走在滁州西涧途中的景色,表现出作者对山水的赞美和对孤独的感悟。

诗中描写了滁河支流雨后的情形,斜阳照在山壁上,清辉映照着横
斜的影子,空山里传来了水声。

作者孤身一人在山水之间行走,感受到了自然的清新和宁静,同时也感悟到了人生的孤独。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生命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是一首优美的山水田园诗。

滁州西涧古诗全解诗意

滁州西涧古诗全解诗意

滁州西涧古诗全解诗意
嘿,朋友!咱们今天来聊聊韦应物的。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你想想看,那幽静的小草在涧边默默生长,多像咱们生活中那些低调却坚韧的人啊!黄鹂在高高的树上欢快地鸣叫,这画面难道不美吗?就好像在热闹的集市中,总有那么一个安静的角落,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天的潮水夹带着雨水,傍晚来得急匆匆的。

这场景,难道不像我们着急忙慌地赶去做一件重要的事?而那荒野的渡口无人看管,小船独自横在那里。

这不就像有时候我们感到孤独无助,却又不得不独自面对困难吗?
整首诗啊,描绘的是那么一种清幽又带着点寂寞的景象。

韦应物他是在借景抒情吗?还是只是单纯地描绘大自然的美?
我觉得啊,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力量,也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那份情感。

它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滋味!。

小学语文教案:《滁州西涧》详细解析

小学语文教案:《滁州西涧》详细解析

本文将详细解析小学语文优质教案《滁州西涧》,该教案是教师精心设计和编写的,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文、积累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本文分为以下部分:教案分析、实施过程、教学效果以及教师反思。

一、教案分析1.教学目标:(1)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并欣赏他的作品;(2)理解古诗文“写景”的基本内容;(3)通过课文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提高学生阅读能力;(4)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2.教学重难点:(1)把握课文的主旨思想,领悟诗意。

(2)学会运用“写景”的基本技巧。

3.教具准备:教案中提到的课文、PPT文件、黑板、笔和本子。

4.教学策略:(1)课堂教学:由教师讲解、引导和带领学生深入了解课文。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实施过程1.引入环节:教师通过PPT文件和黑板上的图片展示,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2.具体实施:(1)教师解说课文并提问学生:“这首诗通过什么手法表现了滁州西涧的景色?”、“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阅读,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教师分析课文的结构和意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

(4)教师要求学生运用“写景”的技巧,自主写出自己心目中的滁州西涧的景色。

(5)学生相互交流和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的实施,学生能够明确课文的主旨思想,领悟诗意,学习如何进行“写景”、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教师还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学生在教学中学会了如何阅读熟练、领会诗意、自主思考和创作。

四、教师反思本教案的教学效果已经表现出来,有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思考的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多一些写作指导,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潜力。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形式和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滁州西涧ppt优秀课件资料

滁州西涧ppt优秀课件资料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 州 西 涧
韦应物(737—792),唐代诗人。长安人。世称韦江州、韦左司或韦苏州。他是山水田园诗派著名诗人。(盛唐王维、孟浩然、中唐韦应物、柳宗元的合称“王孟韦柳”)。 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作品有《韦江州集》、1《韦苏州集》、《韦苏州诗集》。 他担任过地方行政官吏,在官僚浮沉的生活中,他对当时的政治腐败黑暗的一面有所认识,但又缺乏抗争的勇气,感到无可奈何,这样使得他的心情陷于苦闷的矛盾状态中。《滁州西涧》就是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的作品,抒发了盾无奈的处境和心情。
中心主题
这首诗描绘西涧晚潮时雨中的美景及恬淡幽静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合作探究
人们历来称赞“野渡无人舟自横”中的“舟自横”三字,结合整首诗歌,请你也来品一品这三个字的妙处 ?并说说“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两句诗中饱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小结]: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头二句写春景,是说作者爱涧边生长的草,上有黄鹂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作者恬淡的胸怀。后两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诗中的“舟自横”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和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注解】:1、滁州:在今安徽滁县以西。
2、西涧:在滁县城西,称上马河。
3、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朗读诗歌,并整理大意

滁州西涧古诗文语文PPT课件

滁州西涧古诗文语文PPT课件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 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
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 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04.古诗赏析
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 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 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
03.古诗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 ‘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飘浮。
04.古诗赏析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肆 古诗赏析 叁 古诗注释 贰 古诗译文 壹 创作背景
02.古诗译文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02.古诗译文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滁州西涧》课件

《滁州西涧》课件

CHAPTER 02
诗文解析
诗句解释
01
02
03
04
诗句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 树鸣。
解释
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 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诗句二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 自横。
解释
傍晚下雨潮水涨得更急,郊野 的渡口没有行人,一只渡船横
泊河里。
意境分析
01
描绘了一幅春天傍晚雨急潮涨的 画面,涧边幽草、黄莺深树、春 潮带雨、野渡舟横,意境幽深而 静谧。
跨文化传播与接受
随着中国文化的传播,《滁州西涧 》也被翻译成多种语言,成为世界 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促进了 文化交流与互鉴。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供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品中对人生的独特思考,引导人们去思考人生 的意义和价值,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影响与传承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作为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滁 州西涧》对后世的诗歌创作产生 了深远影响,许多诗人从中汲取
灵感,传承其文学精髓。
在教育领域的地位
《滁州西涧》被广泛用于中学和大 学的语文教材,对于提高学生的文 学鉴赏能力和审美素养具有重要作 用。
诗中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 感慨,情感真挚,引人深思。它反映 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社会意义
1 2 3
唤醒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爱护
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唤起人们对自然的 敬畏和爱护,引导人们更加关注和保护环境。
传递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作品中表达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对于当 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提醒人们要尊重自然、保 护环境。
《滁州西涧》ppt课件

《滁州西涧》PPT教学课件

《滁州西涧》PPT教学课件

滁州西涧
思考 诗歌的题目如何理解?
题目点明了诗歌描写的地点。
滁州西涧
句子品析
滁州 西涧
“滁州”:州名。 “西涧”:滁州城西 郊的一条小溪,即今 天的滁州西涧
课堂点拨
诗句理解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幽草涧边生”写出色彩清幽。“黄 鹂深树鸣”写出鸟儿鸣叫的悦耳动听。
滁州西涧
诗意
我只怜爱涧水 边幽静的芳草;岸 边茂密的丛林深处, 不时传来黄鹏的叫 声,婉转悠扬。
滁州西涧
诗句理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春潮急”“舟自横”以对比的手法, 写出悠闲宁静的心态。
滁州西涧
诗意
傍晚一场春雨, 河面像潮水一样流 得更急了,野外无 人的渡口,小船独 自横在河边。
滁州西涧
思考 后两句诗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它创设 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创设出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 诗人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滁州西涧
板书设计
碧涧 幽草
滁 深树 黄鹂 州 西 涧 春潮 晚雨
野渡 横舟
静中有动 动中有静
恬 淡忧 闲伤 适的 的情 胸怀 襟
滁州西涧
随堂演练
一、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深涧(jiàn jàn)
滁州. (c√ú chú)
.

黄鹂(lì lí)
.√
幽静(yōu yoū)
.√
《滁州西涧》PPT教学课件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PPT教学课件
滁州西涧
作者简介
韦应物 唐代诗人。字
义博,长安(今陕西西安) 人。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 名,寄情悠远,语言简淡。 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 亦颇有佳篇。有《韦苏州 集》。

最新《滁州西涧》课件教学讲义PPT

最新《滁州西涧》课件教学讲义PPT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评析]:
这是写景诗的名篇,描写春游滁州西 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 喻乐守节。而疾高贵。
后两句写带鱼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
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 的无可奈和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静的胸怀和忧伤之情怀。
滁州西涧
唐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在本单元的活动中,学生将围绕“迷人的动画 片”这个主题开展调查、采访、资料收集、上网查 询、利用动画片中的卡通形象设计制作贺卡等活动。 学生间在活动中围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开展实践活 动,亲身体验活动过程中的艰辛与快乐,收获活动 完成后的喜悦。
活动内容编排分析
课题
活动内容
课时
围绕主题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出各小组研究
写作背景
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公元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韦应物任滁州 刺史时所作。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 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作者喜爱西涧清幽 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 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七言绝句
七言绝句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类:由四句 组成,五字句的称五言绝句,七字句 的称七言绝句。
画 1~2课时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将收集到的有关资料在班级里进行交流。
(成果交流课)

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与制作作品。(设计制作课)
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总结与评价,交流活动中的收获与体会。 1~2课时 (活动总结评价课)
学情分析
•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经历了一年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学 习过程。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 认识和了解,但学生的能力还很有限,学生掌握的 研究方法还不是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活动时 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及方向引导。

《滁州西涧》赏析

《滁州西涧》赏析

《滁州西涧》赏析《滁州西涧》赏析1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注释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赏析一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后二句,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

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无多,此刻更其无人。

因此,连船夫也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浮泊,悠然漠然。

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无人问津。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滁州西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滁州西涧》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滁州西涧体裁:诗题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作者:名字:韦应物年代:唐代描述: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

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翻译:原文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译文:最是喜爱涧边生长的幽幽野草,还有那树丛深处婉转啼唱的黄鹂。

原文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春潮不断上涨,还夹带着密密细雨。

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一般认为《滁州西涧》这首诗是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韦应物任滁州刺史时所作。

他时常独步郊外,滁州西涧便是他常光顾的地方。

作者喜爱西涧清幽的景色,一天游览至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郊野),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赏析二:思想内容《滁州西涧》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写景七绝。

作者任滁州刺史时,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此诗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还蕴含了诗人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与忧伤情怀,也就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不平。

赏析三:艺术特色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滁州西涧》PPT教学课件

《滁州西涧》PPT教学课件
滁 州 西 涧
- .
繁茂的树丛,鸣啭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美景被一位诗人看到,并被他收藏在《滁州西涧》中,我们一起去欣赏这首古诗吧!
韦应物 唐代诗人。字义博,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其诗以写田园风物著名,寄情悠远,语言简淡。涉及时政和民生疾苦之作,亦颇有佳篇。有《韦苏州集》。
作者春游西涧和晚雨野渡时看到了碧涧幽草、深树黄鹂、春潮晚雨、野渡横舟的景色,这是一幅生动鲜明、意境幽深的画面。
思考与交流
拓展与运用
这首山水诗佳作里,色彩浓淡相宜,景物动静相得,为我们绘制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图画。请展开想象,将这首诗改写成一篇意境优美的文章。
提示:改写这首诗,先要读懂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心境。故事内容要根据诗人所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进行填补,再现当时的情景,做到内容具体、鲜活,条理清晰。
诗意
傍晚一场春雨,河面像潮水一样流得更急了,野外无人的渡口,小船独自横在河边。
练一练:根据诗歌内容填空。
碧涧幽草
深树黄鹂
春潮晚雨
野渡横舟
诗中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雨野渡中的所见,抓住了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等景物。
创设出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我们随着诗人,如同来到溪边,看到春草茵茵,百花齐放,芳香扑鼻,所有的忧愁顿时消散。溪水悠扬如琴,黄鹂鸣叫如歌,一切是那么闲适。让我们走进大自然,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生活吧。
学完《滁州西涧》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悟呢?
滁州西涧
碧涧 幽草
动中有静
深树 黄鹂
春潮 晚雨
野渡 横舟
恬淡忧闲伤适的的情胸怀襟
滁州 西涧
“滁州”:州名。 “西涧”: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即今天的西涧湖(原滁州城西水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注释
滁州:在今安徽滁州以西。

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独怜:唯独喜欢。

幽草:幽谷里的小草。

幽,一作“芳”。

生:一作“行”。

深树:枝叶茂密的树。

深,《才调集》作“远”。

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春潮:春天的潮汐。

野渡:郊野的渡口。

横:指随意飘浮。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
人。

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
《韦苏州集》。

散文仅存一篇。

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

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

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以喻乐守节,而嫉高媚;
后二句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

全诗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忧伤之情怀。

诗写暮春景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是说:诗人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

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

暮春之际,群芳已过,诗人闲行至涧,但见一片青草萋萋。

这里幽草,深树,透出境界的幽冷,虽然不及百花妩媚娇艳,但它们那青翠欲滴的身
姿,那自甘寂寞、不肯趋时悦人的风标,与作者好静的性格相契,自然而然地赢得了诗人的喜爱。

这里,“独怜”二字,感情色彩至为浓郁,是诗人别有会心的感受。

它表露了作者闲适恬淡的心境。

王安石有“绿阴幽草胜花时”之句,写初夏之景,与此同一立意。

首句,写静;次句,则写动。

莺啼婉啭,在树丛深处间关滑动。

莺啼似乎打破了刚才的沉寂和悠闲,其实在诗人静谥的心田荡起更深一层涟漪。

次句前头着一“上”字,不仅仅是写客观景物的时空转移,重要的是写出了诗人随缘自适、怡然自得的开朗和豁达。

接下来两句侧重写荒津野渡之景。

景物虽异,但仍然循此情愫作展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这两句是说:到傍晚时分,春潮上涨,春雨淅沥,西涧水势顿见湍急。

郊野渡口,本来就荒凉冷漠,此刻愈发难觅人踪。

只有空舟随波纵横。

“春潮”与“雨”之间用“带”字,好像雨是随着潮水而来,把本不相属的两种事物紧紧连在了一起,而且用一“急”字写出了潮和雨的动态。

结尾句用“无人”一说明渡口的‘“野”。

二句诗所描绘的情境,未免有些荒凉,但用一“自”字,却体现着悠闲和自得。

韦应物为诗好用“自”字,“自”字皆可释为“自在”“自然”之意,含有“自我欣赏”、“自我怜爱”的意蕴。

“野渡”句当作如是解。

舍此,便与一二句相悖谬了。

这两句以飞转流动之势,衬托闲淡宁静之景,可谓诗中有画,景中寓情。

这首诗中有无寄托,所托何意,历来争论不休。

旧注以为这首诗有政治寄托,说是写“君子在下,小人在上之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但过于穿凿附会,难以自圆其说。

有人认为“此偶赋西涧之景,不必有所托意”。

实则诗中流露的情绪若隐若显,开篇幽草、黄莺并提时,诗人用“独怜”的字眼,寓意显然,表露出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后两句在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中,蕴含着一种不在位、不得其用的无奈、忧虑、悲伤的情怀。

诗人以情写景,借景述意,写自己喜爱和不喜爱的景物,说自己合意和不合意的事情,而胸襟恬淡,情怀忧伤,便自然地流露出来。

这首诗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同步训练
一、默写《滁州西涧》
滁州西涧
独怜_____涧边生,上有____深树鸣。

________晚来急,________舟自横。

二、判断正误。

1.《滁州西涧》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苏
轼。



2.《滁州西涧》这首诗中描写了草、黄鹂、春潮、小船等景
物。

()
3. 《滁州西涧》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幽草生长在涧边,无
人欣赏的同情和可
怜。

()
三、填空。

(1)诗中的“怜”的意思
是:。

“鸣”的意思是:。

(2)诗的前两句“幽草涧边生”,是
“_ __”景;“黄鹂深树鸣”是
“__ _”景。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一、幽草黄鹂春潮带雨野渡无人
二、1.× 2.√ 3. ×
三、(1)喜爱鸟叫(2)静动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概述
《滁州西涧》是一首著名的山水诗,是韦应物最负盛名的写景佳作。

诗里写的虽然是平常的景物,但经诗人的点染,却成了一幅意境幽深的有韵之画。

本篇为作者任滁州剌史时所作。

作者游览至滁州西涧,写下了这首诗情浓郁的小诗。

这首诗也是诗人当时处境和心情的形象写照,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认识1个字,会写2个字。

能力目标: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情感目标: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意境。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在诗歌中寄予的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对古诗有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一些理解古诗意思的方法,所以说,对他们而言,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并不难,但是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可能会似懂非懂,所以在教学前需要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作者韦应物的资料,这样很利于学生感悟到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中,要出示一些教学课件,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情境,从而激活学生想象力,感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王勃的一首送别诗,谁能有感情地背一背这首诗?能说说这首诗中的名句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诗中的名句千古传颂,经常被引用,唐代还有很多被后人传颂的古诗,今天我们学习本版块的第二首诗:《滁州西涧》,这首诗中也同样有被人传颂的佳
句,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学习要求会认的字“滁”,通过课前的预习,能解释一下诗题的意思吗?
(二)初读古诗,理解诗意
1、学生自读古诗,读准字音,利用工具书自学要求会写的字
“涧”“郦”,并理解诗句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3、学习前两行诗,读一读这两行诗,看看作者都写了什么?(用横线把作者描写的景物勾画出来)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这个草是什么样的草呢?(幽草)这里的“幽草”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沉静、安闲)那么,这个“幽”字在这里就赋予了“草”独特色彩和意味!作者就独怜(爱)这幽草。

(2)黄鹂——大家还知道哪些诗歌中出现了黄鹂呢?(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笔下的黄鹂活泼可爱,生机勃勃,表现了作者悠然自得的情怀。

那么韦应物笔下的黄鹂鸣叫也是这样的含义吗?高高在上的深树林中的黄鹂传来清脆的鸣叫,作者对它是什么态度呢?这就要从第一句诗中去寻找答案了,是什么?(毫不在意,因为他“独怜”幽草)
(3)能根据你的理解说说这两行诗的意思吗?
(4)再读这两行诗,想象是描写的画面。

前两行诗写了作者在涧边所见的景物,后两行诗又写了作者在哪所见的景物呢?
4、学习后两行诗。

指生读后两行诗,教师出示课件
看后,现在你能说说后两句诗描写的是哪的景物了吗?(涧中)能结合画面说说后两行诗的意思吗?(同桌间交流后汇报)
(1)学生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这里的“急”除了形容潮水外,还有别的含义吗?作者来这里享受清幽的环境,到晚上了,没想到春雨不断竟涨起了春潮。

此时,作者应该是什么样的心情呢?(急于归航)于是,他慌忙地去找他的舟——舟在河中是什么样的呢?(舟自横)为什么会横着呢?(水的力度很大)进一步突出了当时这春潮的急!
(2)再读这两行诗,体会是所描写的画面。

(三)把握整首诗,体会作者的情感
1、怜——喜爱,怜惜。

开篇将幽草、黄鹂并提,用“独怜”的字眼,很明显地表露了诗人安贫守节,不高居媚时的胸襟。

2、舟自横——这里需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来理解它的深意了!课件出示作者画像,介绍作者韦应物。

(四) 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作业:背诵课后积累中的古诗《惠崇春江晓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