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授课补益类药食同源中药合理应用
滋补药品的合理应用
1 根据虚弱证候 , . 1 选用滋补药物 : 所谓辨证施补 , 就是根据 虚弱证候 , 按照病情病症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滋补药品。虚 者 ,
不外气虚 、 血虚 、 阳虚 、 阴虚 4类 , 而补虚药根据作用不 同相应
的分为补气药 、 补血药 、 补阴药 、 阳药 4类 。临床用 药就应 补 根据不同类 型 、 同情况给予相应的对症施 治补虚。 不 但是, 若不辨 证施 治 , 缺乏针 对性 , 补不补 , 该 不该补 而 补, 结果 不是 “ 冰上 加霜 ” 就是 “ 火上 加油 ” 。临床 上见 到许 多阴虚体质的患者 , 自服人参 、 芪等药及其制 品后 。 黄 出现 头
单用去邪药虑其伤正 , 仅用扶正药又恐碍邪 , 必须处理好扶正
去邪 的关系 , 分清 主次 , 用补虚药适 当地配伍解表 、 选 清热 、 泻 下等 去邪药合用 , 以扶正解表 、 扶正清 热 、 扶正攻 下 , 如参苏
虚 证兼 见 气 虚 , 气 虚 证 也 易导 致 阳 虚 。血 虚 和 阴 虚 表 示 机 而
体津液耗损 , 阴虚证兼见 血虚 , 而血虚也易导致阴虚。因此补
气药与补 阳药 , 补血 药与补 阴药 , 在分清病 症主次的基础 上往 往配伍 同用 , 以适应病情 的需要 , 又因气与血 , 阴与 阳的互根 , 所 以在应用补气 药和补血药 , 阴药 和补 阳药 时也 不能截然 补 分开 。如补气药 与补血药 的适应 证王 月堡 1 鲞箜 9
o/ lf rcel ei l ehi u a oPata M dc — n ' i n aTc — — —
2 1。 o 1, o9 02 V1 9 N. .
99 ・ 4
滋补药品的合理应用
56味常用药食同源中草药中镁元素含量特征及保健功能应用研究
11 党参 桔梗科 9- 30 克 0.8011 脾、肺 平、甘 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12 藿香 唇形科 3- 9 克 0.0337 脾、胃 温、辛 祛暑解表,化湿和胃。
13 大蒜 百合科 9- 15 克 0.17 脾、胃、肺 温、辛、平 癌症肿瘤,强力杀毒。
14 山楂 蔷薇科 9- 12 克 0.4701 脾、胃、肝 温、酸、甘 开胃消食、活血散瘀。
表 2 首归脾经的药食同源中草药 镁元素含量、归经、性味、功能主治
序 药材 植物 常用量 Mg 归经 性味
功能
号 名称 属性
(mg/ g)
主治
1 冬瓜皮 葫芦科 9- 30 克 2.78 脾肺 凉、甘 利水消肿,治水肿腹泻
2 干姜 姜科 3- 9 克 0.013 脾、胃、肾 热、辛 温中逐寒,回阳通脉。
素含量较高的有 5 味,即:榧子 1.39mg/g(润肺化痰、健脾补气)、 芦根 0.76mg/g(清热生津,除烦、止呕)、薤白 0.74mg/g(通阳散 结,行气导滞)、黄精 0.84mg/g(补中益气,润肺,强骨)、桔梗 0.731mg/g(开宣肺气,祛痰排气)。以上 5 味中药按各自安全剂 量的上限值剂量合用,即:榧子 9 克、芦根 30 克、薤白 9 克、黄精 15 克、桔梗 9 克,则镁的摄入量约为 60mg/d,且具有润肺化痰、 清热生津、益气强骨等保健功能,适用于感冒引起的发烧、咳嗽 等症状及体弱人群。 3.3 首归肝经的药食同源中草药镁元素含量特征 0.425 脾、胃 温、苦、甘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
3.2 首归肺经的药食同源中草药镁元素含量特征及保健作用 表 3 首归肺经的药食同源中草药 镁元素含量、归经、性味、功能主治
序 药材 植物 常用量 Mg 归经 性味
合理使用中药课件
.
3
• 中药注射剂
•
系指药材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
供注入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
制成溶液的粉末或浓溶液的无菌制剂 。
.
4
合理用药的目的
• 1.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治疗效能,将不良 反应降低到最低限度。
• 2.用最少的支出,冒最小的风险,得到最 好的治疗。
• 3.最有效利用卫生资源,减少浪费,减轻 患者经济负担。
• 在一些疑难病症和多系统病变的治疗中,中药以其整体调整和多靶点的作用 特点显示出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
•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中药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每种中药又含有许多组分, 作用机制复杂。治疗中既要考虑致病原因,又要顾及辨证分型,还要考虑患 者的个体差异. 药物的双重性决定了药物既有治疗疾病的有利一面,又有产 生不良反应对机体不利的一面,药物使用不合理,不但达不到治疗效果,还 能引起药源性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
8
2.确定剂量的依据
A、药物的性质性能 • 药材质量 质优力强量宜小,质次力弱量宜大。 • 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理论的具体体现,有着源远流长的应用历史,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
到其临床疗效的好坏和生命的安全。中药饮片质量涉及一系列环节:药材品种,生长环 境,采收,加工炮制,贮藏保管等,每环节必须认真规范操作,方能保证药物质量,提高药 物临床效果。一,药材品种 药材品种问题是用药最为重要的问题,它关系到药材的真 假优劣.一药多源,形态相似,真假易混,质量有别,药效不一一直是制约中药质量的重要 因素之一.如药典规定紫草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软紫草),紫草(硬紫草),内蒙紫 草的根,实际上三者的成分或含量是不同的.紫草主含乙酰紫草素,其余与新疆紫草类同; 从紫草奈醌色素含量看,新疆紫草含6.3%,内蒙紫草含2.7%,硬紫草含1.79%;三者的抑 菌效果也不同,新疆紫草最强,内蒙紫草次之,硬紫草最差.防己就有十余种,有粉防己, 木防己,广防己等,主要属于防己科及马兜铃科植物,各种商品防己含有的生物碱等成分 有较大差异,功效亦有别,故药典将粉防己,广防己分别收载入药.以上均说明药材品质 不同,直接影响着饮片的质量及疗效. • 药材质地 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用量宜小;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物,用量宜大; 干品量宜小,鲜品量宜大(一般为干品的四倍)。 • 药物气味 气味平淡用量宜大;气味浓厚用量宜小。 • 有毒无毒 剧毒药或作用峻烈的药物应严格控制剂量,防止中毒。
药食同源教材课程
现代医学理论基础
现代医学认为,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对人体健康 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以维护人体正常 生理功能,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
现代医学强调食物的多样化、均衡化和适量化。多样化是 指摄入的食物种类要丰富,均衡化是指各种营养成分要合 理搭配,适量化是指摄入的热量和营养素要符合人体需要 。
02 药食同源的理论基础
中医学理论基础
中医学认为,食物和药物一样,都具有寒热温凉的性质,能 够对人体产生调理作用。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达到预 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中医学将食物分为五大类: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调料 ,每种食物都有其独特的药性和功效。例如,谷物可以提供 能量,蔬菜可以促进消化,水果可以生津止渴,肉类可以补 充蛋白质和脂肪,调料可以增加口感。
以提高食用体验。
04 药食同源的烹饪方法
烹饪技巧
掌握火候
合理搭配
药食同源食材的烹饪需要掌握好火候,根 据不同的烹饪阶段调整火力大小,以保证 食材的营养成分不被破坏。
药食同源食材的搭配要合理,根据食材的 性味、功效等进行科学搭配,以发挥食材 的最佳效果。
烹饪时间控制
保持原汁原味
药食同源食材的烹饪时间不宜过长,以免 营养成分流失和影响口感。
药食同源的搭配原则
相辅相成
选择药食同源的食材时, 应考虑其相互补充、相 辅相成的功效,以提高
整体效果。
相畏相杀
了解食材之间的相畏相 杀关系,避免搭配产生 不良反应或降低药效。
适度搭配
注重口感
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进 行适度搭配,不过量使 用,以免产生副作用。
在保证药效的同时,应 注重食材的口感和味道,
一位糖尿病患者通过坚持食用山药、苦瓜等药食 同源的食物,成功控制了血糖水平,改善了生活 质量。
如何在饮食中实现药食同源
如何在饮食中实现药食同源在饮食中实现药食同源的方法药食同源是指草药和食物之间存在相似的化学成分或功效,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实现对人体健康的保护和促进。
在日常饮食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实现药食同源,提高饮食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
一、合理选择食材首先,在选择食材时可以优先选择具有药食同源性质的食物。
比如,生姜、大蒜、洋葱等调味品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红枣和蜂蜜都具有养血益气的功效;黑豆和黑木耳富含蛋白质、纤维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其次,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草药来搭配食材。
比如,女性可以选择山药、当归等具有补血养颜作用的草药来和鸽蛋、猪肝等食材搭配,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男性可以选择枸杞、杜仲等具有壮阳功能的草药来和鹌鹑、海参等食材搭配,提高体力和精力。
二、合理烹饪方式在烹饪过程中,合理选择烹饪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药食同源特性。
药食同源的食材通常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但有些营养成分容易受到高温破坏,因此,尽量选择低温烹饪方式,如清蒸、水煮、涮等,以减少热量损失。
同时,可以选择草药搭配烹饪,通过中药炖汤、草药煮粥等方式将草药和食材烹饪在一起,使其共同释放出药效和营养成分。
比如,可以将淮山、枸杞、鸡蛋等食材一起炖汤,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三、适量饮用草药汤剂除了通过食材选择和烹饪方式来实现药食同源外,也可以通过饮用草药汤剂的方式来补充草药的有效成分。
根据自身需求,可以选择具有相应功效的草药来煎煮成汤剂饮用。
比如,陈皮、枸杞、玫瑰花等具有舒缓消化不适的草药可以煮成汤剂饮用,对于经常消化不良或胃肠不适的人群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当然,在饮用草药汤剂时也需要注意合理用量,遵循医嘱或草药剂量指导。
四、避免药物与食物相互影响在实现药食同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药物与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有些草药在与某些食物一起使用时可能会降低其疗效或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某些草药与牛奶、草莓等食物相互作用可能会降低其药效。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的概述及名单
药食同源,是中国古代养生者的方式,是把食物当做药物来使用,将
药物当做食物来服用,以达到滋补身体,增强自身免疫力,给自己增添健
康和美丽的保养方式。
在中药中,常用的药物都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可以当食物食用,而
且有滋补身体的作用,被称为“药食同源”。
一些常见的中药,如黄芪、
白术、枸杞、银杏、当归、西洋参、熟地黄等,都可以用来做汤或者清炖,口感鲜美,滋补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下面介绍药食同源的名单:
1、黄芪:黄芪具有滋补养阴润燥、健脾养胃、健脾和体力活力的功效,适用于上火体虚、脾胃虚弱、食欲不振等情况。
2、白术:白术具有补肝肾,清热燥湿,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头
晕乏力、肝肾虚弱及咳嗽等情况。
3、枸杞: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健脾除湿,补血活血,增强免疫力的
作用,适用于元气不足、失眠多梦、脑虚等情况。
4、银杏:银杏具有滋阴补肾,润肠通便,对肝脏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适用于失眠腰酸腿痛、肝腹水肿、肾气不足等情况。
5、当归:当归具有滋阴补肾,止痛润燥,补血养心的作用,适用于
月经不调、烦躁焦虑及头晕乏力等情况。
药食同源中药
养生系列药食同源中药一凉性2 马齿苋酸寒清热解毒、散血消肿3 决明子甘苦凉清肝、明目、利水、通淋4 牡蛎咸涩凉敛阴、潜阳、止汗、涩精、化痰、软坚5 昆布咸寒软坚、行水6 罗汉果甘凉清肺润肠7 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8 鱼腥草辛寒清热解毒、利尿消肿9 栀子苦寒清热、泻火、凉血10 胖大海甘淡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11 桑叶苦甘寒驱风、清热、凉血、明目12 桑葚甘寒补益肝肾、熄风滋液13 桔梗甘淡凉清热润肺、利咽、解毒14 淡竹叶甘淡寒清心火、除烦热、利小便15 淡豆豉苦寒解表、宣郁、除烦、解毒16 菊花甘苦凉开宣肺气、祛痰排脓、疏风、清热、明目、解毒17 槐花苦寒清热、凉血、止血18 蒲公英苦寒清热解毒19 鲜白茅根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20 鲜芦根甘寒清热、生津、除烦、止呕21 薄荷辛凉疏风、散热、辟秽、解毒22 薏苡仁甘淡凉健脾、补肺、清热、利尿二平性23 火麻仁甘平润燥、滑肠、通淋、活血24 玉竹甘平养阴、润燥、除烦、止渴25 赤小豆甘酸平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26 阿胶甘平滋阴补血、安胎27 山药甘平健脾、补肺、固肾、益精28 乌梢蛇甘咸平祛风湿、通经络29 白果甘苦涩平收敛肺气、定喘嗽、止带浊、缩小便30 百合甘苦平润肺止咳、宁心安神31 鸡内金甘平消积滞、健脾胃32 酸枣甘平养肝、宁心、安神、敛汗33 郁李仁辛苦甘平润燥、清肠、下气、利水34 枳椇子甘酸平解酒35 桃仁苦甘平破血消淤、润燥、滑肠36 荷叶苦涩平清暑利湿、升发清阳37 黄精甘平补中益气、润心肺、强筋骨38 葛根甘辛平升阳解肌、透疹、止泻、除烦、止渴39 枸杞子甘平滋肾润肺、养肝明目40 茯苓甘淡平渗湿利水、益脾和胃41 莱菔子辛甘平下气平喘、消食、化痰42 莲子甘涩平养心益肾、补脾涩肠43 黑芝麻甘平补肝肾、润五脏44 榧子甘平杀虫、消积、润燥45 酸枣仁甘平养肝、宁心、安神、敛汗46 覆盆子甘酸平补肝肾、缩小便、助阳、固精、明目三温性47 刀豆甘温温中下气、益肾补元48 小茴香辛温温肾散寒49 木瓜酸温平肝和胃、祛湿舒筋50 代代花甘微温疏肝、理气、和胃51 丁香辛温温中、暖肾、降逆52 八角茴香辛甘温温阳、散寒、理气53 山楂酸甘微温消食积、散淤血、驱虫54 乌梅酸温收敛生津、安蛔驱虫55 白芷辛温祛风、燥湿、消肿、止痛56 龙眼肉(桂圆)甘温益心脾、补气血57 肉豆蔻辛温温中下气、消食固肠58 肉桂辛甘热补元阳、暖脾胃、除积冷、通血脉59 花椒辛温、有毒温中、散寒、健胃、暖肾60 麦芽甘微温和中、消食、下气61 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62 香橼辛苦酸温解郁、消痰63 佛手辛苦酸温理气、化痰、解酒64 杏仁(甜、苦)苦温、有毒祛痰止咳、平喘、润肠65 枣(大枣、黑枣)甘温健脾和胃、益气生津、调营卫、解药毒66 干姜辛热温中逐寒、回阳通脉67 香薷辛微温发汗、解暑、行水、散湿68 桔红辛苦温消痰、利气、宽中、散结69 益智仁辛温温脾暖肾、固气、涩精70 高良姜辛温温胃、散寒、祛风、行气、止痛71 黑胡椒辛热温中、下气、消痰、解毒72 蝮蛇甘温、有毒祛风、攻毒73 藿香辛微温快气、和中、辟秽、祛湿74 紫苏辛温发表75 紫苏籽辛温下气消痰、润肺宽肠76 橘皮辛苦温理气、调中、燥湿、化痰77 薤白辛苦温理气、宽胸、通阳、散结。
17 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17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丁香辛、温,脾、胃、肾经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3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4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5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6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
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降低药效。
2、中西药配伍禁忌:(1)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慎与降糖药同用。
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合理使用补益类中成药
合理使用补益类中成药课程32 合理使用补益类中成药一、中成药概述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应用广泛,在防病治病、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成药的处方是根据中医理论,针对某种病证或症状制定的,因此使用时要依据中医理论辨证选药,或辨病辨证结合选药。
二、中成药安全性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
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
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
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注意用药方案。
了解药食同源增加饮食中的健康成分
了解药食同源增加饮食中的健康成分了解药食同源增加饮食中的健康成分药食同源,顾名思义,是指可以既用作食品,又可用作药物的植物或其他自然物质。
诸多传统中医草药就是典型的药食同源,如枸杞、党参等。
这些药食同源的植物不仅可以调理身体,还能增加饮食中的健康成分。
本文将介绍药食同源的概念以及如何将其融入日常饮食,以达到增加健康成分的目的。
一、药食同源的概念药食同源起源于古代中医理论,认为某些植物具有既能调理身体又能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
这些植物被称为药食同源。
由于它们既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也可以作为食品摄入,因此颇受人们的青睐。
药食同源的概念在保健食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健康养生的重要方向。
二、药食同源的优势药食同源的使用有以下几个优势:1.安全性高:药食同源是自然植物或物质,相对于化学合成的药物来说,更加安全可靠。
2.保健功效:药食同源具有多种保健功效,如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3.养生效果:药食同源能够调理人体体质,具有养生保健的作用,对于调节身心平衡、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
三、药食同源的应用药食同源的应用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实现:1.药食同源的选择:根据个人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药食同源品种。
常见的药食同源品种包括枸杞、人参、当归等,可以根据所需功效进行选择。
2.药食同源的烹饪:将药食同源材料融入饮食,可以通过煮汤、炖煮等方式,提取植物中的有效成分,增加饮食的健康成分。
3.药食同源的榨汁:将药食同源经过榨汁机榨取汁液,可以制作成药食同源汁,方便摄取药食同源的有效成分。
四、药食同源的注意事项在应用药食同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合理搭配:药食同源的使用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求进行合理的搭配,不宜滥用或过量使用。
2.避免过敏:由于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对药食同源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需要谨慎使用。
如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停止使用并就医。
3.了解禁忌:某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等)以及患有特定疾病的人群,在使用药食同源前应咨询医生并了解相关禁忌。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2024年最新)
106种药食同源中药材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法用量、用药禁忌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1丁香辛、温,脾、胃、肾经1、温中降逆:主治胃寒呕吐呃逆;或中焦虚寒,吐泻食少,每与温中止呕药同用。
2、温肾助阳:适用于肾阳不足,下元虚冷,男子阳痿尿频,女子寒湿带下等。
2~5克畏郁金;热症及阴虚内热者忌用。
2八角茴香辛、甘、温。
归肝、肾、脾经。
1、具有散寒,理气,止痛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无3刀豆味甘,性温;归脾、胃、肾经1、具有温中下气,益肾补元的功效。
2、主治虚寒呃逆,肾虚腰痛。
内服:煎汤,9-15g;或烧存性研末。
无4小茴香味辛,性温;归肝、肾、膀胱、胃经1、具有温肾暖肝,行气止痛,和胃的功效。
2、主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脘腹冷痛,食少吐泻,胁痛,肾虚腰痛,痛经。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炒热温熨。
无5小蓟味甘、苦,性凉;归心、肝经具有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的功效。
主治衄血,吐血,尿血,血淋,便血,崩漏,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内服:煎汤,5-10g;鲜品可用30-60g,或捣汁。
外用:捣敷。
无6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的功效。
主治脾虚食少,倦怠乏力,便溏泄泻,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内热消渴等。
内服:煎汤,15-30g,大剂量60-250g;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
补阴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黄用。
1、中药配伍禁忌:恶甘遂。
与海螵蛸、龙骨、牡蛎、瓦楞子等碱性药物合用降低药效。
2、中西药配伍禁忌:(1)慎与维生素C及烟酸、谷氨酸、胃酶合剂等酸性较强的药物联用,可使上述药物分解,药效降低。
(2)慎与降糖药同用。
序号名称性味归经功效应用用量用法用药禁忌7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
具有消食化积,行气散瘀的功效。
主治饮食积滞,泻痢腹痛,疝气痛,瘀阻胸腹痛,痛经。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
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药食同源及药膳配方食品通用要求1. 药食同源的概念。
健康管理与补益类中药合理应用
能与所含的多种人参皂苷有关,如合用时,应增加华法林剂量。
③特殊人群使用禁忌:小儿发育迟缓、消化不良者,不宜服用西洋参。
恢复,提高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8
三、健康管理的循环服务过程
三个环节循环运行 ,保持低风险水平
健康 评估
收集个人健康信息(基础), 健康评估(预测各种疾病发生的危险性), 健康干预(帮助服务对象控制危险因素)。
9
健康 干预
体虚者健康管理误区
信息不明:无病滥补、虚实不分 单纯补养,多多益善:常年自我药疗 补益药是绝对安全的:雪蛤
补益方药适用于所有人:大枣、枸杞
药食不分:
10
信息不足-----体质不分
过分依据文献经验
忽略中医理论的指导
体质虚实不分
11
忽略辨证——补不对症
补益药寒、热,病证之气血阴阳。 中成药组成中药的性状代表了该药的主要 药性,其治则也会显示该药的药性 伤害:??
滥用--药品信息不确定,无确切疗效 受经济利益驱动,使用疗效不确切的 药物; 宣传报道的疗效与实际不符、误导;
丰富的氨基酸和脂肪酸;
山 药《神农本草经》
甘,平。归肺脾肾经 益气养阴,补肺脾肾—特 点:长于补脾胃,性兼 涩。①肺气虚证,肺阴 虚证;②脾胃气虚证、 胃阴不足证(消渴); ③肾气虚证(尿频), 肾阴虚证。 特点:平补气阴 消渴(糖尿病):黄芪、天花粉 注意:便秘者慎用
56味常用药食同源中草药中镁元素含量特征及保健功能应用研究
表 1 原子分光光度计工作条件
波长(nm)狭缝(nm)火焰高度(mm)燃气流量(L/ min)灯电流(mA)
镁 285.2 0.5
10
1.8
8
镁元素的标准曲线:Abs=0.7529 CMg +0.0103 (R =0.9981) 镁元素的线性范围:0-0.5 ug/ ml 2.1.2 实验材料
56 味药食同源单味中药 冬瓜皮(山西)、麦芽(山西)、干姜(甘肃)、高良姜(广东)、葛 根(河北)、槐花(山西)、火麻仁(黑龙江)、益智(云南)、薏苡仁 (福建)、人参(辽宁)、黄芪(内蒙古)、麦冬(江苏)、榧子(浙江)、 桑叶(四川)、白茅根(河南)、白芷(河南)、金银花(河南)、苦杏仁 (广西)、芦根(山东)、黄精(陕西)、红景天(西藏)、桔梗(浙江)、 紫苏(浙江)、木瓜(山东)、蒲公英(四川)、枸杞子(山西)、佛手 (浙江)、阿胶(河南)、八角茴香(云南)、马齿苋(广西)、乌梅(东 北)、香橼(四川)、乌梢蛇(河北)、熟地(广西)、茯苓(河北)、甘草 (河南)、酸枣仁(河南)、红花(东北)、桃仁(河北)、百合(广东)、 龙眼肉(广东)、栀子(广东)、西洋参(山西)、山药(河北)、生姜 (安徽)、藿香(河南)、党参(江西)、淡竹叶(四川)、薄荷(山东)陈 皮(广东)其中:15 味首归脾经(见表 1);16 味首归肺经(见表 2); 11 味首归肝经(见表 3);10 味首归心经(见表 4);3 味首归胃经 (见表 5);1 味首归肾经。 选用依据:《中国药典》、《中药大辞典》 和 2002 年我国卫生 部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材料购置:山 西省药材公司双东大药房。 2.1.3 使用仪器 FW- 200 型高速万能粉碎机;BS224S 型电子天平;AA- 6650 型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FP- 640 型火焰光度计 等。 2.1.4 测量试剂 硝酸 HNO3(优级纯);30%过氧化氢(分析纯);硫酸钾(分 析纯);钙标准溶液等。 单味中药测试样品的清洗、烘干、粉碎在山西大学体育综合 实验教学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完成,单味中药钙元素含量 的测定在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原子吸收实验室完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 纲
药食同源的概念 常见误区 合理进补原则 典型药物示例
2
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 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 ,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 中药多属天然药物,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而可供人类饮食 的食物,同样来源于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及部分矿物质,因此 ,中药和食物的来源是相同的。 有些东西,只能用来治病,就称为药物,有些东西只能作饮食 之用,就称为饮食物。但其中的大部分东西,既有治病的作用 ,同样也能当作饮食之用,叫做药食两用。由于它们都有治病 功能,所以药物和食物的界限不是十分清楚的。
常用药膳
1)人参炖鸡汤 [原料]人参15克,老母鸡(或乌鸡)1只,姜 、葱、米酒、盐各适量。
[制法]人参切薄片,鸡肉切块。二味同放入砂
锅内,加水适量,下诸调料,武火烧开,文火
慢炖2小时。
[功效]大补元气,健脾养胃。用于久病或体虚
神疲乏力者。阳亢或阴虚火旺者忌食。
主讲张 冰 简 介
国务院特贴专家,北京中医 药大学 博士、教授,博导, 主任医师;从事中药学、临 床中药学教学、科研与临床 工作。国医大师颜正华学术 继承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临床中药学带头人、教育部 优秀骨干教师、北京市教学 名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 。
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
中药基础理论分会副主任、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专业 委员会常务理事;国家自然 科学基金评审系统专家、科 技部国际合作项目及863项目 评审委员、国家食品药品监 督管理局保健食品、新药、 中药保护品种评审委员会专 家。
何为“补药”
凡能补虚扶弱,纠正人体气血阴阳虚 衰病理偏向的药物,称为补药。 人参、鹿茸、西洋参、枸杞子、冬虫 夏草、阿胶、六味地黄丸、肾气丸 补药适用于虚证
二、常见误区
一、认识误区 食疗用药是绝对安全的;山楂 食疗方药适用于所有人;大枣 慢性病可以用某种药食治愈。 二、行为方式误区 跟风、攀比; 无虚滥补; 补而求全、求贵、求多。
适应症:气虚证。常见症状:气短、乏力、头晕、 脉虚无力、舌淡。 鉴别(1)肺气虚:自汗、恶风、易感冒 (2)脾气虚:食少、便溏、脏器下垂 (3)心气虚:心悸怔忡、失眠健忘
(4)肾气虚:遗尿、遗精、腰酸乏力
人参
性味:甘、微苦,微温。
归经:归肺、脾、心经。
人 参
大补元气—元气将脱证。兼有亡阳,常和附子 配伍。 补脾益肺—肺气虚证,脾气虚证,配白术、茯 苓,肺肾两虚证,配蛤蚧、胡桃肉。 生津止渴—气津两亏证,津亏证,热邪伤津证 ,配伍石膏、知母。 安神益智—健忘、心悸、失眠等。 配伍禁忌:反藜芦、恶莱菔子、畏五灵脂
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药示例
补虚药食特点:
扶助正气,补益精微; 根据中药药性理论, 补气,用于气虚证; 故大多数具有甘味。 甘温;甘寒;甘平。 补阳,用于阳虚证; 补血,用于血虚证; 补阴,用于阴虚证。
补气药
性味以甘温或甘平为主。
补益脏气以纠正人体虚衰的病理偏向。 包括补脾气、补肺气、补心气、补肾气等。
食疗原则
食疗不可代替治疗
配合正确的食疗,可以事半功倍;需要药物治疗的时候,一定要及时 用药,绝不能贻误。
因人而异、辨证施膳
根据个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以及病情的寒热虚实正确辨证,
进行选食配膳,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时因地制宜
季节不同,食疗方法也不同。
贵在坚持
疾病形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治病、养生更是如此。真正愿意为健康 付出的人,应该让食疗贯穿生活的始终。
误解三: 食疗是绝对安全的。
无论食物还是药物,只要剂量达到一定 程度,就可能产生风险。剂量决定风险 性大小。
误解四:
食疗无需医生,可以自己操作。 通过电视网络了解一些知识, 就自我判断,进行食疗,这 是不正确的。
食疗是医事活动,需咨询医生、药师
三、合理进补原则
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机体的病理生理特点 ,给患者制定饮食配方,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三个关键:根据患者特点、疾病特点、起辅助治 疗作用。即,食疗是个体化、辅助性的,不能代 替治疗。
食物
药物
药食同源
药食同功
药食同理
药食同源
黄帝内经:“五谷为养,五果为 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 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 神农本草经 :记载了许多既是 药物又是食物的品种,如大枣、 芝麻、山药、葡萄、核桃、百合、 生姜、薏仁等。
伤寒杂病论 :载有一些药膳名方,如当归生姜羊肉
汤、百合鸡子黄汤等,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备急千金要方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救 疾之速,必凭于药,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 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 气,若能用食平痾,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夫为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如有所犯
,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 。
药食同源的清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 蛇、乌梅、木瓜、火麻仁、 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 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 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 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 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 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 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误解一: ‘药食同源’能用药物治好的病 , 就能找到相应的“食物医生”。 药物疗效强,用药正确时效果 突出,用药不当时容易出现较明 显的副作用; 食物的疗效不及药物突出和迅 速,不易产生不良的结果。
食物的优势是平和安全,不能片面夸大疗效
误解二: 一个方子谁都能用。
中医食疗讲究因人而异、辨证施治, 同一疾病、不同证型-高血压、糖尿病, 患者体质亦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