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

合集下载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1小时15分)执教:广州外国语学校熊芳芳学生:成都市温江中学初一(9)班一、两个话题:1、为人、为学与为政2、自我、他者与社会二、两种方法:1、以意逆志2、以经解经三、两个视野:1、生命视野2、文化视野师:同学们好!刚刚有同学告诉我,这篇课文已经学过了,是吗?生(齐):是的!师:那么,谁能告诉我孔子是怎样出生的?(生齐摇头,无人能答)师:好,有一个问题你们一定能够回答:孔子名什么?字什么?生(齐):孔子名丘,字仲尼。

师:很好,孔子的名和字合起来,就是一座山的名字:尼丘山。

“仲”是指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

孔子的出生,就与尼丘山有关。

孔子的父亲和母亲年龄相差五十岁左右,他父亲七十岁的时候娶了他母亲,但是很久没有生育。

于是两人到尼丘山上去祷告,回来后就有了孔子。

所以孔子的名和字就跟尼丘山有关。

这个传说意味着什么呢?孔子跟一般人怎么样啊?生(齐):不一样。

师:他似乎是谁派来的?生(齐):上帝派来的。

师:嗯,这个传说好像在告诉我们,他不是一般的凡人。

人类有一个轴心时代,在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年300年之间,北纬30度左右,人类涌现出很多了不起的思想家。

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印度有谁?生:释迦牟尼。

师:对,中国呢?生:孔子。

师:对,还有老子。

在人类的轴心时代,有那么多伟大的思想家出现,他们的思想影响至今。

《论语》是一部记录什么的书?生: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

师:嗯,是记录这个不平凡的人的思想的书。

人们怎样评价这部书呢?让我们来看一看。

(点击PPT)赵普:《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所以我们常有一个说法,叫什么?生(齐):“半部论语治天下”!师:很好,都知道这个说法。

那么下面一种说法知道不知道呢?(点击PPT)梁漱溟:孔子的东西不是一种思想,而是一种生活。

大家喜欢这个评论吗?生:喜欢。

因为孔子的思想是从生活当中来的,而且它能够指导我们的生活。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初中语文教案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初中语文教案

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

你们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学生。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教师。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

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

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齐答:有兴趣。

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生放声朗读)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子曰”是什么意思?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生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生3: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生4: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十则 课堂实录完美版

《论语》十则  课堂实录完美版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出示投影:《十则》及孔子像,学生有感情自由读。

板书:《论语》十则师:伴随着朗朗的读书声,同学们走近了孔子,走近了《论语》。

今天,咱们就来一起学习《论语》十则。

布置预习的时候,我希望同学们能找一些与孔子有关的小故事,现在,读了这些小故事,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呢?生1:我觉得孔子是一个精通人生哲学的人。

师:恩,他是一个把人生看得很透彻的人。

生2: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善施教化的人。

师:善施教化,他的教学方法非常的科学,有艺术。

生3: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很仁爱的人。

生4:我觉得孔子是一个充满智慧的人。

生5:我觉得孔子是一个严于律己,谦虚的人。

师:他对自己要求很高,严于律己。

你还可以把下半句话说出来,他对别人是什么态度?生齐答:宽以待人。

师:宽以待人,等会儿我们可以学到。

生6:我觉得孔子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

师:恩,孔子确实是一个不耻下问的人。

他曾经向地位不如他的人去请教和学习。

同学们,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着睿智思想的,宽厚仁爱的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课文注解介绍了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我们还要加上一点,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学生在书上圈画,记录)师:从西汉以来的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所以,孔子也被后世称为“万世师表,至圣先师”。

(师板书:万世师表,至圣先师)师:可以说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他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咱们对孔子的情况做了初步的了解。

下面,请同学们再来说一说我们昨天读了十则《论语》,那么你觉得《论语》是怎样的一部书呢?(投影:初识论语——请根据预习时读课文的感受,谈谈你对《论语》的初步印象。

“我觉得《论语》是一部……书”)生7: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发人深省的书。

师:发人深省,启发我们深沉的思考。

生8:我觉得《论语》是一部内容深奥的书。

师:内容很深奥。

你告诉我,这些内容你有不懂的吗?(生8摇头)师:你的意思是文字能够理解,文字的内涵深奥?等会我们来研讨他们。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那么》教学实录《〈论语〉十那么》教学实录师:苏东坡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朱熹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你我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或成语有很多。

你在平时积累中知道哪些呢?生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师:一代诗圣的经历之谈。

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生1:要多读才能写出佳作。

师:这是语文学习的秘诀之一。

生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朱熹生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这里为什么要读“”而不读“”呢?生3: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àn”。

师:看来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好。

还有吗?生4:学而不厌。

师:这是一个成语。

用现代汉语说,是什么意思呢?生4:学习不能满足,要活到老,学到老。

师:哪种表达更精练?生齐答:成语。

师:这个成语何处?有谁知道?生5:《论语》,是孔子的一句话。

师:好,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取的十那么。

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刚刚大家所说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诗,还有不少成语直接取典于古诗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

这些文言古诗和成语都具有文言文简洁、典雅的特点。

平时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或引用诗句可谓是一件快事。

相信我们能学好古诗及成语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

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生6:要多读。

师:正如刚刚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根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那么》。

点评:围绕读书,由学生所熟悉的成语及古诗词导入,将学生的积累带进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同时也由学生总结出了学习文言文的根本方法。

【教育资料】《〈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学习专用

【教育资料】《〈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学习专用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师:我想向同学们请教成语“不耻下问”是什么意思,谁能帮助我?王林:这个词的意思是“向别人请教问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朱姝:应该是“不把向别人请教问题当作一种耻辱”。

鲍迪:“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师:谢谢大家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我觉得鲍迪的解释好像更准确一些。

你们说我刚才的做法算不耻下问吗?生(齐答):算!师:那你们知道“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最先是谁说出来的吗?多数学生:孔子!师:你们怎么知道是孔子呢?是知道我今天要讲《十则》猜测的,还是以前就知道?多数学生:以前就知道!师:同学们真不错。

看来今天这节课很容易上好了,因为你们对孔子并不陌生。

你到底知道孔子多少呢?谁有这方面的知识,请告诉我和同学们。

黄哲:孔子是春秋时的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师:说的不错,但你说话好像没有逗号哟,说话要有停顿,对不对?皮亚捷:孔子生于前551年,死于前479年。

师:哦,也就是说这个老头儿如果活到现在的话应该有二千五百多岁了!鲁阳:孔子有一本书叫《论语》。

师:鲁阳刚才这种说法正确吗?(学生没有反应过来)他说孔子有一本书叫《论语》,也就是孔子写了这本书,这种说法对吗?林姗姗:不对。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并不是孔子写的。

师:那《论语》是谁写的呢?林姗姗: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师:说的不错,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整理编辑的。

你们还知道有关《论语》的哪些知识吗?李思:《论语》共有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师:同学们对孔子和《论语》真的了解不少。

现在老师还给大家补充一点,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万世师表”,从中你可以看出他是干什么的?少数学生:是老师。

师:对,谭老师跟孔子还是同行呢!孔子之所以得到这么高的荣誉,是因为他在教育上取得了卓著的成就,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提出了很多经典的有价值的理论,《论语》这部书也成了“五四”运动以前两千多年来学童的必读书,并有了“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论语〉十则》课堂实录《〈论语〉十则》课堂实录1点击浏览该文件《〈论语〉十则》课堂实录2第一课时一、导入问:学习《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有何意义?现在谈《论语》有人会觉得有点“酸”或者说有点过时了。

其实不然,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及文化,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而《论语》则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经典。

虽然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学说成了被打倒的对象,但是儒家某些思想仍然在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地影响着。

尽管西方文化一直在向我们这个东方古老的国家不断渗透,国人中受其影响甚众,但国学作为中国固有的学术和文化,仍然是占主导地位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学不断成为世界各国学术界要了解和研究的对象,今年就有许多国家兴办了孔子学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是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逐渐兴起,我们的传统文化的确是靠了边,试问现在的年轻人,对于国学了解多少?如果不在青年人中大力宣扬国学,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不可能得到有效地传承,中华文明之所以没有象世界其他古老文明一样灭亡,就是因为文化传承起了很大的作用。

现在重提国学教育,宣扬儒家文化,就是文化传承的一部分。

《论语》作为儒家的经典著作,代表了孔子的主要思想,虽然今天我们不可能把儒家思想和著作作为教育的主要部分,但至少要了解,相信通过了解,我们一定有所收获。

师:“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

”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

二、学习儒家经典《论语》十则1、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2、结合句释自读,读清句意。

3、质疑,答疑。

4、师引导深入学习。

“学而”篇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

论语十则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篇:《论语十则》教案《论语》十则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常用的重点文言实词,正确地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2、熟练的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3、理解各则名言警句,反思和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名言警句4、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反省自我,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感受“仁”和“恕”的真意,开阔胸襟,提高个人修养。

教学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语,理解十则语录的内涵。

难点:激发自我反省,感悟名言警句对自身修养的意义并将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付诸于实践。

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文导入先向学生提问(你们对孔子和《论语》了解多少?),再运用多媒体播放山东济宁“孔庙”的视录像与讲解和电影《孔子》中的经典片段,加深学生对孔子和《论语》的了解。

孔子被后世成为“至圣”,也就是说他是圣人中的圣人。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类如果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智慧。

”。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去孔子以及他的学生们那里儿汲取一点智慧。

二、初步感知1、仔细听课文的朗读示范,注意字音和断句,完成下列填空题。

(1)论()语.(2)不亦说()乎.(3)人不知而不愠().(4)三省()吾身.(5)传()不习乎.(6)学而不思则罔().(7)思而不学则殆().(8)诲()女()知之乎..(9)是知()也.(10)弘毅()..(1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其恕()乎.2、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体会语调。

老师听后指导,纠正断句,划分节奏,展现句子的层次关系.明确: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

教学工具准备
0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黑板、粉笔等传统教学工具。
02 PPT课件,展示《论语》十则的内容、重点和难 点。
02 教学视频资料,如《百家讲坛》等节目中有关《 论语》的讲解,以辅助教学。
02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总结词:激发兴趣
详细描述:教师通过讲述《论语》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为后续 教学做好铺垫。
《〈论语〉十则》教 学实录及评点
汇报人:
2024-01-01
目录
• 教学准备 • 教学过程 • 教学反思 • 教学评点
0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设定
知识目标
掌握《论语》十则中的重 点字词、句式和思想内涵 。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论语》中的思想观点,提 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化 素养。
情感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启发学 生思维,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论语》中的 思想。
教学建议与改进
加强基础知识训练
针对部分学生在知识掌握上存在的不足,建议加强基础知 识训练,如增加背诵、默写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 解能力。
拓展阅读材料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论语》中的思想和概念,建议 增加一些相关的阅读材料,如《论语注疏》、《论语集解 》等,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强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引 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论语》中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 道德素养和文化自信。
04
教学评点
教师表现评点
01
02
03
教态自然大方
教师上课时教态自然,不 拘谨,能够流畅地表达自 己的观点,给学生留下良 好的印象。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2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2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2
师:我想向同学们请教成语不耻下问是什幺意思,谁能帮助我
 王林:这个词的意思是向别人请教问题是一件光荣的事情.
 朱姝:应该是不把向别人请教问题当作一种耻辱.
 鲍迪:不耻下问的意思是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师:谢谢大家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我觉得鲍迪的解释好像更准确一些.你们说我刚才的做法算不耻下问吗
 生:(齐答)算!
 师:那你们知道不耻下问这个成语最先是谁说出来的吗
 多数学生:孔子!
 师:你们怎幺知道是孔子呢是知道我今天要讲《十则》猜测的,还是以前就知道
 多数学生:以前就知道!。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论语〉十则》教学实录《〈论语〉十则》教学实录1点击浏览该文件《〈论语〉十则》教学实录2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师:苏东坡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朱熹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你我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或成语有很多。

你在平时积累中知道哪些呢?生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师:一代诗圣的经验之谈。

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呢?生1:要多读才能写出佳作。

师:这是语文学习的秘诀之一。

生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朱熹生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师:这里为什么要读“”而不读“”呢?生3:因为这里的“见”是“显现”的意思,所以读“xiàn”。

师:看来你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好。

还有吗?生4:学而不厌。

师:这是一个成语。

用现代汉语说,是什么意思呢?生4:学习不能满足,要活到老,学到老。

师:哪种表达更精练?生齐答:成语。

师:这个成语来源于何处?有谁知道?生5:《论语》,是孔子的一句话。

师:好,今天我们要阅读的就是从这本书中选取的十则。

不知大家意识到没有,刚才大家所说的名句均是文言古诗,还有不少成语直接取典于古诗文或文言文中的格言警句。

这些文言古诗和成语都具有文言文简洁、典雅的特点。

平时我们说话作文能运用成语或引用诗句可谓是一件快事。

相信我们能学好古诗及成语就一定能学好文言文。

那么如何学好文言文呢?生6:要多读。

师:正如刚才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操。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点评:围绕读书,由学生所熟悉的成语及古诗词导入,将学生的积累带进课堂,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同时也由学生总结出了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第10课《论语》十则课堂实录1(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0课《论语》十则课堂实录1(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

第10课《论语》十则课堂实录1(人教新课标初一上)doc初中语文师:我想向同学们请教成语〝不耻下咨询〞是什么意思,谁能关心我?王林:那个词的意思是〝向不人请教咨询题是一件光荣的情况〞。

朱姝:应该是〝不把向不人请教咨询题当作一种耻辱〞。

鲍迪:〝不耻下咨询〞的意思是〝不认为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是一件可耻的情况〞。

师:感谢大伙儿告诉我那个词的意思,我觉得鲍迪的讲明看起来更准确一些。

你们讲我刚才的做法算不耻下咨询吗?生〔齐答〕:算!师:那你们明白〝不耻下咨询〞那个成语最先是谁讲出来的吗?多数学生:孔子!师:你们如何明白是孔子呢?是明白我今天要讲«十那么»推测的,依旧往常就明白?多数学生:往常就明白!师:同学们真不错。

看来今天这节课专门容易上好了,因为你们对孔子并不生疏。

你到底明白孔子多少呢?谁有这方面的知识,请告诉我和同学们。

黄哲:孔子是春秋时的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师:讲的不错,但你讲话看起来没有逗号哟,讲话要有停顿,对不对?皮亚捷:孔子生于前551年,死于前479年。

师:哦,也确实是讲那个老头儿假如活到现在的话应该有二千五百多岁了!鲁阳:孔子有一本书叫«论语»。

师:鲁阳刚才这种讲法正确吗?〔学生没有反应过来〕他讲孔子有一本书叫«论语»,也确实是孔子写了这本书,这种讲法对吗?林姗姗:不对。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并不是孔子写的。

师:那«论语»是谁写的呢?林姗姗:是孔子的弟子整理的。

师:讲的不错,更准确的讲应该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整理编辑的。

你们还明白有关«论语»的哪些知识吗?李思:«论语»共有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师:同学们对孔子和«论语»确实了解许多。

现在老师还给大伙儿补充一点,孔子被后人称为〝圣人〞,〝万世师表〞,从中你能够看出他是干什么的?少数学生:是老师。

【推荐下载】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推荐下载】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键入文字]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
师:苏东坡曾说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朱熹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书,是你我的良师益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会读书。

古人关于读书的名言名句或成语有很多。

你在平时积累中知道哪些呢?
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
师:一代诗圣的经验之谈。

这句名言告诉了我们什么呢?
生:要多读才能写出佳作。

师:这是语文学习的秘诀之一。

1。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一. 导入新课,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师先提出一个问题:对中国的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哪部?生《毛泽东选集》。

师《毛泽东选集》影响是很大,“文革”中印了上亿套,但它的影响才只有几十年,而我说的这部书却影响中国几千年。

生《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红楼梦》……师它们影响也确实很大,所以叫“四大名着”嘛。

但是,四大名着的影响至今也才有几百年而已,仍然不能与我说的相比生……师告诉你吧——是《论语》。

注意,读“lún”语,不读lùn语。

就是这部书——(图片:古代版本的《论语》、当代各种版本的《论语》)生哇!这么多!师这还不是全部呢!不可能找全啊。

你知道《论语》是一部什么书吗?生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课本44页,注解①。

师你真聪明!你猜着今天学这一课了,是不?不过,这个注解说得不准确——不仅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生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之一”。

师还不行,应说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不能带“之一”,甚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也不带“之一”。

因为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

师《论语》还有两个“最”:①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

②出成语比例最大的书——全文11750字,却出常用成语173条,也有人统计是300多条,平均30多个字出一条。

生哇!师下列成语就出自《论语》:温故知新见义勇为乐在其中既往不咎尽善尽美见贤思齐听其言,观其行不耻下问三思而行文质彬彬敬而远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举一反三发愤忘食三人行必有我师任重道远死而后已后生可畏名正言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言必信,行必果怨天尤人杀身成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血气方刚杀鸡焉用牛刀道听途说患得患失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师《论语》作者是谁呢?生孔子。

师不对,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注意:可不是孔子,因为《论语》是孔子去世之后才由他的弟子,甚至是再传弟子辑录成书的。

《论语》十则教学教学实录及点评

《论语》十则教学教学实录及点评

《〈论语〉十则》教学实录及评点一、导入新课,激发文言兴趣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二、初读课文,走近作者作品(生放声朗读)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谁知道“子曰”是什么意思?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大家可以参看书上插图。

我感觉到的不仅是高大、庄严,我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

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

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子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点评:用做“作家作品读书卡”的形式促使学生自主地去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利用资料、资源共享,对于今天的信息时代不失为一种高效之举。

对《论语》及孔子的了解也为下面文言文的学习张本。

)三、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1.师:好文不厌百回读。

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生朗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师: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1:他注意到了关键字的读音,音咬得很准。

师:你很会倾听。

你刚才说的“关键字”是哪些字?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故读“”;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1:下面注释有。

师:借助注释读准字音,好方法。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中国有一古语,半部论语治天下,同学们可知这是为何?生:四书五经很重要,论语是其中之一。

师:中国泱泱大国,五千多年悠久历史,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这便是孔子的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

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是的二、学生自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师: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生: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徒弟的言行书,由若干篇组成。

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

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为两个方面:1、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这样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课堂实录7 人教版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课堂实录7 人教版

《论语十则》课堂实录一师:同学们,老师考你们一道数学题,并考察你们以前历史学的怎么样。

今年是2010年,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

倒回500年是哪一年?什么朝代?生1: 1510年,明代。

满人1644年才入关,所以,是明代。

师:好!再倒回500年是哪一年?什么朝代?生2:1010,宋代。

赵匡胤960年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所以,是宋代。

师:再倒回500年是哪一年?什么朝代?不知道了吧,嘿,有同学开始翻词典了,知道查工具书,也算聪明。

生3:510年,南北朝。

师:再倒回500年是哪一年?什么朝代?生4: 10年,西汉。

师:再倒回500年是哪一年?什么朝代?生5:是负490年,东周。

师:聪明,刚学了负数就会用,负490年,常用的一种说法是公元前490年,朝代是东周。

今天我们学习语文,课文与东周有关,同学们看看是哪篇课文?生(一阵紧张翻书,然后确定,齐答): 《论语十则》。

师:对,《论语十则》。

好,请大家打开书本,把文下第一个注释大声齐读一遍。

(学生开始以为上数学课呢,到此时才明白是上语文)生(齐读):《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师:谁来说说你所了解的孔子或者《论语》?生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人。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师(笑):你读的是第二个文下注释。

生2:孔子读书刻苦勤奋。

他那时候时的书,是用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字刻在竹简上,再用牢固的牛皮之类的东西编连起来。

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

孔子读叫《易》的一本书,读夹读去不知翻阅了多少遍,结果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

生3: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好像什么组织也曾发表宣言,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00年,从孔子那里吸取智慧。

”师:前面是“韦编三绝”的故事,后面是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们发表宣言。

这两位同学博学多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语〉十则》课堂教学实录一、课前激趣,融洽师生关系师:上课之间,我们先来讨论一下各自的身份。

你们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学生。

师:我的身份是什么?生齐答:教师。

师:按照传统的观念来看,你们“学”什么?向谁“学”?我“教”什么?“教”给谁?应该是很好回答的问题。

然而,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师生关系也已发生了质的飞跃。

你们不仅应该向老师学习,而且更应该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

并且不但要学知识,而且更要学方法、学习惯、学做人。

所以,传统意义上的老师已远远不能满足大家的需要,今天的老师已只能作为大家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而存在了。

希望我们今天能够彼此引导、相互合作、共同促进,好不好?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师: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仅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过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

但在这如满天繁星、数不胜数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中,有这样一个人和这么一本书,总是如浩月当空,长明不熄,照耀着一代又一代人,引领着一代又一代人。

大家知道这个人和这本书的名字吗?生齐答:孔子和《论语》。

师: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记录孔子和弟子们言行的《论语》,也一直是我国思想文化史上影响最大的典籍,他既是我国历史上做课本时间最长的一本书,也是我国历史上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

大家有兴趣来了解这本书吗?生齐答:有兴趣。

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作品师:好,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其中的部分章节——《论语》十则。

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基本的方法。

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出韵味、读出智慧。

在读中领悟文意、在读中积累语汇、在读中质疑思辨、在读中陶冶情*。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随他一起探讨有关学习方法、求知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请对照注释朗读《〈论语〉十则》。

(生放声朗读)师:大家读后一定会发现,每一则都有一个“子曰”。

“子曰”是什么意思?生齐答:孔子说。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子曰”呢?生1: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

师:《论语》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

请大家拿出我们预习时所做的读书卡,全班交流,资源共享。

(多媒体出示“作者作品”读书卡)(讨论交流,填“作者作品”读书卡)生2: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字仲尼,鲁国人,他长期从事私人讲学,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晚年回到鲁国。

生3:孔子又是大教育家。

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孔子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由孔子的弟子整理的《论语》一书,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生4:孔子自幼聪明好学,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满,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誉为“贤人”,文中说到子路、子贡都在72位贤人之列,孔子去世了,这些人为他守了3年的墓。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徒弟的言行书,由若干篇组成。

全书今本486章,本文选取了10章。

虽只是一个零头,但也可看出这本书形式上的特点,分为两个方面:1、关于学习态度及方法的;2、关于思想品德修养的,这样写体现了“古为今用”的原则。

生5:孔子自幼聪明好学。

他学识渊博,但从不自傲。

有一次他周游列国时,在去晋国的路上,遇见一个七岁的孩子拦路,要他回答两个问题才让路。

其一是:鹅的叫声为什么大。

孔子答道:鹅的脖子长,所以叫声大。

孩子说: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很大呢?孔子无言以对。

他惭愧地对学生说,我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啊!师:看来同学们收集到的资料很丰富。

孔子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亚洲很多国家都有孔庙,有很多人都尊崇孔子、拜孔子为先师。

他还被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

大家可以参看书上的插图。

我感觉到的孔子不仅高大、庄严,而且还看到了一位博大精深而又循循善诱的好老师形象。

相传孔子有门徒三千,其中有72人被称为“贤人”,课文中提到的子路、子贡都在72贤人之列。

孔子死后,被葬于曲阜城北的泗水岸边,弟子们以父亲之礼仪对待孔子,为其服丧3年。

子贡在孔子的坟前盖了一间小屋,为孔子守坟6年。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第一位职业教师,得到了弟子们的衷心尊敬。

今天,我们也来当一回孔子的学生,如何?四、读准节奏,读出文言韵味师:常言道“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请大家再读课文,要求对照注释读准字音。

(生朗读课文)师: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遍,看看你是否读准了字音。

(一生范读课文)师:大家觉得他读得怎么样?生1:第一则中的“说”同“悦”,应读作“yue”;第五则中的“女”同“汝”,故读作“ru”。

师:“女”在这里为什么读“汝”?生2:因为它是通假字。

师:什么叫通假字,谁来说说看?师:看来同学们还不太理解“通假字”。

我来给大家讲讲:我们的文字是漫漫发展起来的,最初没有这么多字,文字的数量远远不能满足说话的需要,怎么办呢?就用一个字来表达多种意思。

这种用一个字来代替另一个字的文言现象叫做“通假”。

(教师举出“莫——漠——暮”具体讲析)。

实际上,在前面的课文中,我们已经接触过,是哪篇课文中的哪个字?生3:《童趣》中的“昂首观之,项为之强”中的“强”同“僵”。

师:好,大家不妨将刚才所说的这些关键字的读音专门设置一个门类积累到你的读书卡中去(多媒体出示“难字难词”读书卡)。

刚才大家由一个例子联想到其它例子,这种学习方法叫什么?生4:举一反三。

师:你知道是谁最先提出来的吗?生5:孔子。

师:好,注意了平时的课外积累。

孔子在本文中也提出了许多学习和做人的秘诀,请大家细读课文。

要求读准节奏,读出文言的韵味。

读准了节奏,文言文就读懂了一大半。

大家可分四人为一小组互读互评,将不太理解的字词找出,抄写到你的“难句理解”类读书卡上,然后小组讨论。

读书时看谁摇头晃脑摇得好。

(多媒体出示“难句理解”读书卡)(生摇头晃脑地读)师:刚才,我看见同学们在下面读得摇头晃脑,听起来很有韵味,谁上台来摇一摇呢?生6:(摇头晃脑地)朗读第1则。

师:很有味道,如果坐在那把椅子上,戴上一幅老花镜,就更像老先生了。

生7:(踱着方步)朗读第3、4则。

师:他是一个踱着方步的孔子。

师:我们一起读一遍,好不好?生齐读。

师:有没有小组解答不了的问题提出全班讨论?生8:前几则比较好懂,第八则意思我不太理解。

师:哪一组的同学能帮他讲解一下?生9:曾子说:“士人不可以没有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

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是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理解这一句话并不难。

这一则中有一个“弘毅”,可用换字办法来解释,即“刚毅”“强毅”;有的可用加字办法来解释,如“任(任务)重(重大)而道(路程)远(遥远)”。

师:会总结的人一定是会学的人,我们要由“学会”走向“会学”,好。

文言文的理解其实还可采取“会意”的方法,读懂大意即可。

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课文中的许多词语早已被我们所熟知,我们常常把它称作什么?生10:成语。

师:大家能不能从文中再举几个例子?生11:温知知新。

生12:见贤思齐。

生13:学而不厌。

生14:循序渐进。

师:有的同学已将这些成语写在了读书卡上。

《论语》中的成语非常丰富,大家下课之后可设置一个“《论语》与成语”专题进行摘抄积累,丰富自己的语言仓库(多媒体出示:《论语》与“成语”读书卡)。

《论语》是为现代贡献成语最多的一本书,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下面来看一看。

(网页显示《论语》中的成语。

)师:其实除了成语,还有许多的格言警句,至今脍炙人口。

下面请就你最喜欢的几则当堂背诵。

看谁背得最多最快。

要求背出文言文的韵味来,而且谈谈你的感受,提出你的问题。

生15:(背诵“三人行”篇)这一句让我体会到了凡事都要取长补短,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我还提出一个问题:“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是什么意思?生16: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师:这样理解还只是字面上的意思,那更深的意思是什么呢?生17:只有经过艰难困苦的考验,才能知道一个人的意志是不是坚强。

也就是古诗所说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师:还有哪些同学来背、来读?生18:(背诵“曾子”篇)这句话是说:人都要有坚强的意志,要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即使是付出了什么,那也是值得的。

师:刚才所背诵的这些格言警句,相信对每位同学无论是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有不少的启示。

如果要你分类摘抄的话,你准备怎么分类呢?生19:学习态度类、学习方法类、思想品德修养类。

五、读后思辨,读出个性见解师:在上一节课的自由背诵中每个人的喜好各不相同。

因为每人的生活经历不同,阅读体验自然也不尽相同。

读着你最喜欢的语句,你是否读出了一份智慧,读出了一个自我呢?请大家再品读这些语句,联系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生活体验谈谈你的见解。

要探究,就应该先找到探究的钥匙。

(1)“说”与“乐”有什么区别?哪个程度更深?(2)“有朋自远方来”干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3)“人不知”的“人”是谁?“知”意思是“了解”吗?像这样的问题还有许多,大家可以充分展开讨论。

(生再读背课文。

)生1:我特别喜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格言。

因为我有一些体会。

有时候,我不喜欢做一些事,但有的同学硬要我去做,为了不影响同学间的友谊,我只好顺从了。

我真想把这句话送给他。

师:看来,你与孔子的思想发生了碰撞,产生了共鸣。

下来,你可以与他更深入地交流。

生2:我特别喜欢“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话。

因为读了这句话,我想到了我们校门口的牌子上的“每日三问——今天,我的学习进步了吗?我的身体进步了吗?我的品德进步了吗?”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这样问问自己,那我们就会不断进步。

师:看来,同学们理解很深,真正读出了智慧,读出了个性。

六、合作探究,自主实践活动师: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

1988年初75位诺贝尔获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我在读《论语》时,我的思绪就常常穿越时空走进孔子的那个时代,也许正因为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任重道远精神,才与众弟子无间隔地坐而论道,使那些学说成为中国数千年绵绵不绝的浩然正气。

我想,孔子这样做时,一定没有认为自己是什么圣人先师。

他不过是一个童心未泯又热爱艺术且善于思想的真诚人罢了。

与其说喜欢孔子的学说,不如说更喜欢孔子这个人。

孔子的真诚坦荡,仍然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品质。

那么你心中的孔子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请课后广泛地搜集资料,了解他的身世、他的故事、他的主张、他的性格、他的为人等等方面,充分占有材料后,以<<我心目中的孔子>>为题,写一份读书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