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会计凭证研究

合集下载

会计干货之从江陵汉简看汉朝会计

会计干货之从江陵汉简看汉朝会计

【tips】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编辑整理,学知识,要抓紧!
会计实务-从江陵汉简看汉朝会计
江陵汉简是1973年至1974年于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发掘出土的西汉简牍。

这批文物史料刊登在《文物》1974年第6期。

弘一、黄盛璋对这些简牍进行了考释;郭道扬先生在《中国会计史稿》(1982年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上册)中更是从会计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们得以管窥汉朝之会计,揭密汉朝会计之真相。

一、人物
这批汉简记录的主要人物名张偃,是西汉文景时期掌管市阳、郑里两地赋税征收的一个地方官吏。

他管的事多且杂,光是在市阳和郑里两地征收、缴纳口赋和其他赋税的账簿就有三种,除了税收账外,他还有另外两本账,一本是商业账,一本是收田租的账和放谷种贷的账。

如此多的账由他一人来登记、计算,可见此人不仅精通算术,还要精通会计,这在当时肯定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或者他手下设置配备有专门的记账会计与核算会计,不然他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

在会计电算化的今天,笔者认为其工作量也很繁重。

所以笔者揣测,他只是主管这些账务的官员,具体记录与核算,应该另有人选。

二、税收账
郭道扬先生根据江陵汉简对张偃所管的税收账进行了分析,大致划分为三类,即口赋簿、吏俸簿、传徙簿。

这是按日常的分期核算和三种不同的税种分别设置的,在三种簿书中,分别按户进行核算,或不分户名序时流水式地进行登记。

而且是一种汇总与综。

中国会计发展古代史

中国会计发展古代史

中国会计发展古代史最早的会计记录可以追溯到秦朝。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为了有效管理财政,他制定了《律令》并设立了财政机构。

这些机构开始使用符号、字母和数字等简单的方式记录财务信息。

在秦代,还发展了“单书互补”的会计法,该法规定了财务文件的类型,如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表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计记录逐渐变得更加复杂和精确。

汉代时期,由于国家财政状况的复杂性以及对税收和物品的监视需求,会计制度进一步发展。

据史书记载,汉代会计人员通常在财务文件上注明各种收入和支出,并根据地区、年份和事件进行分类。

通过这种方式,统计和分析数据成为可能,进一步增强了会计记录。

到了唐代,会计记录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朝代,商业繁荣和外交关系的扩展使得会计在财经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唐代制定的法律规定了财务报表和相关的会计原则。

此外,唐代还使用了“总计帐”的会计制度,该制度通过将各类收入和支出进行总计,形成全面的财务报表。

宋代时期,会计发展进一步扩大并形成了一定的规范。

宋代会计人员开发了各种会计册簿和记录表格以记录财务数据。

此外,这个时期的会计还涉及到了征税和监督,以便有效地控制国家财政。

总结起来,中国会计发展古代史可以追溯到秦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复杂和精确。

不同朝代的会计制度和记录方法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会计的目的始终是为了更好地统计和管理国家财务。

这些古代会计的发展奠定了中国现代会计的基础,并对中国历史上的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汉代财政管理试析(1)

汉代财政管理试析(1)

汉代财政管理试析汉代的财政管理的研究应当始自二十世纪初期,正如徐式圭言:当时“理财之学,古无专书。

其散见子史诸篇者,大都零缣片锦,竟绪茫然。

”1但是在近代西方经济学说的影响下,一大批学者开始撰写财政史。

汉代财政管理也在他们研究的范围之内。

比如胡钧的《中国财政史讲义》2、徐式圭的《中国财政史略》、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3、刘秉麟《中国财政小史》4、杨志濂《中国财政史辑要》5、刘不同《中国财政史》等。

论文百事通他们利用文献并结合近代财政学理论,对汉代的上计制度,财政管理机构,会计制度以及财政监督等方面都做了论述,初步确立了秦汉财政管理研究的一些范围。

在这种学术背景下,秦汉财政管理方面的研究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出现了一批研究汉代财政管理的论著,其中以马大英和周伯棣等学者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

马大英在《汉代财政史》第二十四章即“财务行政与上计吏”中分别对“会计年度”、“财政官署与行政”、“调度”、“上计吏”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他认为汉代的会计年度承秦制,十月制是会计年度,随着汉武帝改革历制,会计年度也发生改变。

因此上计吏的汇报时间不再是十月了。

其实,就会计年度而言,武帝改革后仍然实行的是“计断九月”6。

又,汉代的会计制度还有许多其它的内容,比如会计凭证、会计报告、会计审核项目等,这些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

关于汉代财政官署问题,马先生认为汉代实行的是中央、郡、县三级管理体制,但是江陵凤凰山汉简证明:乡里也有财政支出权限。

因此从财政学上讲乡也是一级财政7。

上计吏是研究汉代财政管理的重要问题,马先生对上计吏的任务、职责以及上计的重要性做了介绍,提出了很多可资借鉴的观点。

另外,赵云旗的《中国古代财政管理研究》对整个古代的生财、用财的管理措施进行了概括性的论述8。

周伯棣对汉代财政管理也有专论。

他从两个方面阐述了汉代的财政管理问题:第一,公私财政的划分;其次,预算会计制度。

他说,公私财政划分的创始及其办法,在秦汉以前,国家财政与领主私人的财政几无区别;到秦汉时代,即有区别。

这份罕见西汉账簿上的书体,相当有个性

这份罕见西汉账簿上的书体,相当有个性

这份罕见西汉账簿上的书体,相当有个性一份特殊的西汉账簿——松柏村的簿籍木牍■陈松长在秦汉简牍中,发现的簿籍类文献已经很多,如里耶秦简中的“作徒簿”,西北汉简中的“永元兵物簿”、连云港尹湾汉墓中出土的“武库永始四年兵车器集簿”等都是簿籍类简牍中很著名的代表件。

这里所介绍的这件西汉账簿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其所记的对象比较罕见,且其书写水准也很有个性特征。

南郡免老、新傅簿大家知道,“簿籍”是秦汉时期用于行政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一种专用文书,相当于现今各级行政公务中的账簿和名册。

李均明先生曾指出:“簿和籍的体式有许多共同之处(早期两者混用),故可归于一大类。

但簿和籍的主要侧重点有所区别:簿通常以人或钱物的数量为主项,而籍则大多以人或钱物自身为主项,数量为辅。

”简单点说,簿就是账簿,籍就是名籍,如吏名籍、卒名籍、廪名籍、食名籍之类,但两者又多有对应关系,故相应的名籍与账簿常常同卷归档,如《居延汉简释文合校》中就有“廪亭别名籍、出入簿”,将“名籍”和“出入簿”归在一起。

汉《居延汉简》松柏村位于湖北省荆州市纪南镇,2004年,村民在清理池塘淤泥时发现了一座古墓,经荆州市博物馆考古人员的考古发掘,出土了57块有字的木牍,其中双面书写的有26块,这枚簿籍木牍就是这26块中的一块,其编号为35,木牍长23.3cm,宽5cm,一面分四栏书写,一面分两栏书写,分别记录了南郡各所属县的“免老”“新傅”和“罢癃”的人数情况。

所谓“免老”,是秦汉时期徭役制度的一种规定,即年届60而免除课税徭役的老人。

“新傅”,即到了傅籍年龄后登记入籍的新丁,“罢癃”,是秦汉时期对老病残疾和成年之后身材矮小人员的一个专称。

由此可知,这块木牍就是对这三种人的登记簿。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类人的登记还是有区别的。

例如,有关“免老”“新傅”的登记就仅直接记录人数而已,如“江陵免老五百卅八人”“江陵新傅二百五十五人”。

可“罢癃”的记录就多有一项纪录,如“江陵罢癃三百六十三人,其三百一十六人可事”。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

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商代和周代。

在商代,古人通常用刻有相关信息的动物骨骼或龟甲来进行记账,这种方法被称为“卜辞”。

财务信息和交易细节被刻在骨骼上,然后被放入火中进行卜筮,以确定吉凶和业务成功的可能性。

这种卜辞记账方法主要用于祭祀、商业和政治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交易和财务管理的需求不断增加,古代中国的记账方法逐渐演变为更为复杂和系统化的形式。

到了周代,古人开始采用称为“束帛记”的方法来管理财务。

根据记载,每年受薪水的公务员会收到一定数量的帛布,从而标记他们的地位和福利。

这种记账方法包括了财务资产、负债、工资和奖金等方面。

在秦汉时期,中国古代记账方法经历了重大的变革。

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面临着更大的财务和税收压力。

为了更好地管理国家财政和税收,古代中国开始采用和发展新的记账方法。

在秦汉时期,簿书记账逐渐成为主要的记账方法。

同时,记账的重要性也得到了更大的认可,因此,一些财经学家开始研究记账理论和方法。

《管子》是秦汉时期一本很重要的财经著作,其中详细论述了记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在三国时期,以著名的财经家嵇康为代表的一批经学家提出了更加细致和系统的记账方法,他们回顾和总结了古代会计学的经验教训,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

他们主张采用“契记”方法进行记账,并更加关注和研究财务分析和风险控制等方面。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记账方法逐渐发展为更加系统和成熟的形式。

到了宋代,财务记账成为官府和商业机构的常规管理手段。

宋代经济繁荣,商业活动和货币流通不断增加,因此记账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商人和官府开始运用复式记账法和“符算”记账法进行记账,这些方法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会计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古代记账方法进一步得到发展和完善。

明朝经学家徐荡在其著作《四课记》中提出了“总帐法”,即将所有交易和账目记录在一本总账中,以方便整理和管理。

清朝前期,财政部门开始采用“阴阳二分法”和“上下联动法”进行记账,这些方法逐渐成为财政管理的标准做法。

汉代财政监督研究

汉代财政监督研究

汉代财政监督研究概述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我国治理和管理的黄金时期之一。

财政监督作为汉代重要的管理体系之一,在整个汉代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本文将从财政监督的角度,探讨汉代财政监督的意义、主要形式和发展状况。

意义汉代的财政监督对于当时的治理、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首先,财政监督可以保证各级政府部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合理性,保证国库收支平衡,防止财政赤字、债务和浪费。

其次,财政监督可以促进税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防止官吏侵占、盗取和私分公共财产,提高政府收入和社会信任。

再次,财政监督可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防止垄断、欺诈和不良竞争,保障消费者权益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主要形式汉代的财政监督在形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审计制度汉代制定了严格的物品清单账制度和官吏财产公示制度,同时设立了官吏财产官来进行巡视审计。

此外,汉代还设立了州、郡、县三级审计机构,对于各级官员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检查、调查和账务核对,确保各级官员的财政活动符合法律和制度。

政策制度汉代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财政政策和制度,例如禁止官吏利用职权进行经商、禁止私人承租山林以及规定官吏的工资和奖励,以保证各级政府部门的经济活动合法规范和公正透明。

另外,汉代还建立了专门的监察机构,对于财政违法、贪污腐败等行为进行惩罚和纠正,强化财政监管的效果。

社会监督汉代社会对于财政监督的参与和监督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例如民间会计师、社会知名人士等都可以参与对于政府财政收支的监督和反馈。

另外,汉代经济和文化的繁荣也为财政监督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背景,增加了财政监督的可行性和公平性。

发展状况汉代财政监督在整个汉代历史中都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发展轨迹。

在早期,汉代的财政监督以审计制度为主,重视制度建设和核算账务。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不断变化,汉代的财政监督也逐渐向政策制度和社会监督方向发展,使财政监管的效果得到了不断提高和改善。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
些特 点 。
¥本文 系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项 目( 目编号 :B 9 0 ) 项 L H0 3 0 。
析 都注重利 用 E c l X R x e 或 B L工具 的使 用 ,应综合 进行定
性 与定 量分 析 。 以避 免分 析 结 果 的 单 一 。
总之 , 文认 为 , 本 财务 管理学实验实 训教学体 系要在 教 学 大纲的指导下 , 通过认 知实验等方 法展开 , 运用 E c l x e 或 X R B L工具进行数据分析 , 并以立体 的实验实训考核 方式检 验实验 实训教 学效 果 , 图 1所示。● 如
的 从 月 告 ” 只能说 是 “ 计报 告 ” , 会 的雏形 。 因为在那 个 时代 , 计 七 年 四月 尽六 月 见 官兵釜 硝 四 时簿 ” 情况 , 这 些 “ 会 簿 籍 的记录 与 “ 会计 报 告 ” 尚处 于两 位 一体 的阶 段 。严格 言 簿” “ 、 四时 簿” 内容 来 看 , 的 它们是 一 份 完 整 的会 计报 地 讲 , 汉 时代 的簿籍 才是 中式会 计 报告 的早 期形 态 。 西 秦 告 , 种数字 登记 非 常详 细。 计报 告不 是 日常加 工信息 各 会 汉 的上 计 簿包括 人户 土地 的记 录 , 谷 出入等 内容 , 切 的简 单重 复 ,编制会 计报 告不 是将 日常加 工 的信息 进 行 钱 确 地说, 汉代 的 上计具 有会 计报 告 的作 用。 计报 告是 以 日 会 济 活动 情况 , 时主要体 现 为 “ 当 上计 集簿” 。 罗列 。 从凭 证 账簿 到报告 是一 个不 断压 缩数 量 、 去粗 取精 常 核算 资料 为依 据 ,集 中反映 某部 门在 一 定 时期 内的 经 提高质 量 的过程 , 这些 “ 月言 簿” “ 、 四时 簿” 中体现 了这 集

汉代的财计组织

汉代的财计组织

汉代的财计组织作者:李永洁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李永洁(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0)摘要:汉代政府的统治者为了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使国家经济稳定,因而从西汉起设立了两套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财计组织,分管国家财政和帝室财政。

本文主要阐述了这两套组织与会计制度。

关键词:财计组织;国家财政;帝室财政;制度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2-0021-03收稿日期:2015年9月20日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求而产生和发展的。

早在夏代就有了“会计”一词的出现,“自虞、夏时,贡赋备矣。

或言禹会诸侯江南,计功而崩,因葬焉,命曰会稽。

会稽者,会计也。

”当时的会计专业性并不突出,专业化程度也不是很强,只是处于萌芽阶段。

真正全面的、连续的、系统的、综合的反应当时所记录的经济管理活动是在西周时代。

早在西周时期,就设立了专掌朝廷钱收支的官吏“司会”,并进行“月计岁会”,把每个月零星的计算称为“计”,把年终总合计算称为“会”。

周礼中记载:“司会掌邦之六典。

八法八则之贰。

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

以九贡之法。

致邦国之财用。

以九赋之法。

令田野之财用。

以九功之法。

令民职之财用。

以九式之法。

均节邦之财用。

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

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

以逆群吏之治。

而听其会计。

以参互考日成。

以月要考月成。

以岁会考岁成。

以周知四国之治。

”这时的会计在专业化程度上有了较大的进展,权责分明,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会计体系。

到了汉代,随着统治阶级强化封建制主义的中央集权,逐渐形成了两大会计体系——民间会计和官厅会计。

民间会计民间会计相比官厅会计发展比较缓慢,史料中的记载也并不多见,主要是由于当时的重农抑商的政策决定的。

西汉时期禁止私铸钱币及伪币流通,剥夺商人的财富,盐铁之事均收归官府,算缗和告缗等一系列打击商人的经济措施,严重阻碍的民间会计的发展。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账本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账本

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汉代账本居延烽燧遗址永元器物簿东汉永元五年(93)六月至永元七年(95)六月纵25.0厘米横91.0厘米草书。

编号居延汉简甲编1。

东汉永元五年(93)六月至永元七年(95)六月书。

1930年发现于汉张掖郡肩水都尉府治下广地候官遗址,计77枚木简编绳系为一册,是迄今发现的汉代简犊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册兵物账簿。

现藏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永元器物簿局部内容是东汉和帝永元年间(89—105)广地候官下属候长所呈送的报表。

书写者为下层军吏,其意不在于书之工拙,线条粗细、墨色变化明显,可能不是一时所书。

字字独立,不相连属,首句“年”“今”和段落结束语“之”字的笔画有意拖长,以示区别,增加了通篇的韵律感。

此时隶书的波磔和笔法因快速书写、流畅便利的需要已作减省,一些字的形体和笔画似乎具备了后来魏晋楷书的特征。

至于像《永元器物簿》这样西北东汉草书简牍的书体是否属于文献所载的“章草”,至今还没有定论。

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永元器物簿局部释文: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六月官兵釜硙月言簿。

承五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硙二合。

令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硙二合。

具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鍭箭卅八枚。

故釜一口,鍉有锢口,呼长五寸。

硙一合,上盖缺二所,合大如疏。

右破胡隧兵物。

具弩一张,力四石,五木破,故系往往绝。

盲矢铜鍭箭五十枚。

硙一合,敝尽不任用。

右涧上隧兵物。

凡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硙二合,毋入出。

永元五年六月壬辰朔一日壬辰,广地南部候长信叩头死罪敢言之:谨移六月见官兵物月言簿一编,叩头死罪敢言之。

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七月见官兵釜硙月言簿。

承六月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硙二合。

今余官弩二张,箭八十八枚,釜一口,硙二合。

具弩一张,力四石,木关。

陷坚羊头铜鍭箭卅八枚。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账簿与商业问题探讨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账簿与商业问题探讨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账簿与商业问题探讨作者:陈敏巫嘉欣来源:《会计之友》2020年第21期【摘要】长沙尚德街出土一批东汉简牍,数量两百余枚,其中,涉及账簿记录的简牍二十余枚,这批账簿为东汉时期官厅会计记账,具有明细分类、结账标识、货币交易和实物计量的记账特征。

账簿记录的商品交易品种五十余种,反映了东汉中晚期活跃的商品交易和繁荣的货币经济特征。

【关键词】会计史; 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 账簿; 东汉商业【中图分类号】 F23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5937(2020)21-0143-052011年3月,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国际金融中心大厦建设工地发现一群古井,地址位于湖南长沙尚德街,从这些古井中发掘出两百多枚简牍。

从部分简牍上有纪年“熹平二年”及“光和四年”等记录(均为东汉灵帝年号),结合同时出土的文物形制、特点分析,这批简牍的时代应为东汉中晚期至三国东吴早中期,以东汉中晚期为主,因此这批简牍命名为“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1]。

这批简牍虽然数量不多,但意义却很重要,尤其是其中有许多账簿记录,反映了东汉时期的记账特点以及当时的商品交易情况,为分析我国古代账簿发展情况及东汉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支持。

一、长沙尚德街东汉简牍账簿释文尚德街出土的东汉简牍材质大部分为木牍,也有少部分竹简,总计二百六十三枚,其中,账簿简二十二枚,释文如下。

记录内容依次为“考古整理号(标本号)”“简牍释文”“简牍出土编号”:1.【049正】十一年,仓□□入簿(2011CSCJ531:3-1)2.【085正】上事奏卅五束;壳奏廿九束;□絮五枚;上事囊二枚;椠八束;上事绳未……■(2011CSCJ482②:8-9)3.【086正】出钱■市卵;出钱六十市胡梁;出钱九百市竹(2011CSCJ482②:2-1)4.【086背】六月九日取(?)钱一千二百;出钱五十市生鱼;出钱卅市■鱼三斤;出钱廿八市鲶四斤;出钱六十市粟;出钱十六市粟(2011CSCJ482②:2-1)5.【087正】■缣钱良■钱(2011CSCJ482②:2-2)6.【088正】(出)■;出钱八市梅子;出钱十市粟;出钱廿一市■鱼;出钱廿与卒(2011CSCJ482②:2-3)7.【088背】取六百;五月廿五日;取钱二千一百市腊字□卅斤;出钱二百五十市肉一百廿六□;出钱四百市连汉绳钱(2011CSCJ482②:2-3)8.【089正】■出钱六十■钱。

秦汉会计文书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秦汉会计文书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当者( 侯不治骚马 , 诸) 骚马虫皆丽衡厄( 鞅辕 轭) 弊, 是以炎之 。●可( ) “ 何 谓 亡券而害” ?●亡校 券右为害。【( 一 那么券如何解释?《 ”l 3嘲 j 史记》 卷 四六《 田敬仲完世家》 :秦韩之王劫于韩冯 、 载 “ 张 仪而东兵以徇服魏 , 公常执左券 , 以责于秦韩 , 此 其善于公而恶张子多资矣。 ( 19 页) ” 第 87 这里券
传》 “ :且虞那操其两权, 事成 , 右券 以责” 操 。因 此, 作为经济凭证的左右券双方各执其一 , 无法篡 改或抵赖。“ 叁辨券” 即三份券 , 睡虎地秦简 ・ 如《 金布律》 “ 都官坐效、 以负赏 ( ) , :县、 计 偿 者 已论 ,
文仅结合文献和考古材料对秦汉会计文书制度作 重新考证 与辨析 。
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需要专任的“ 能书 会计治官民” 1.) (37 者具体负责“ 叁辨券” 等会计 管理工作 。我们从出土材料所见的“ J 簿籍” 来考
察古 代财会 制 度 的 发展 , 疑 最具 有 说服 力 。本 无
是索债的凭证。又,史记》 《 卷七六《 平原君虞卿列
可以看 出, 填制和严格地 审核会计凭证是 汉代会计工作 的基本环节 , 从凭证到报告是一 个不断压缩数量、 去粗
取精 的过程 , 汉简 中的“ 月言簿” “ 、四时簿” 中体现 了这些特点。在会计管理方面 , 集 中央考核部 门依据政府制 定的上计 律 , 将上计 时间和 内容作 了明确规定 , 并对会计 工作的业绩进行 考核 、 审查。
W鹅 apo es0 l n t gteflea d ̄ artelu n od mig6 rc s fei ai h as n mi n ith a ea dcn e n '

汉代上计制度

汉代上计制度

汉代上计制度一、引言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上计制度在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上计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向中央报告财政收支和政绩的制度,对于中央政府掌握地方财政状况、制定税收政策以及考核地方官员政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汉代上计制度的内容、作用、特点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汉代上计制度的内容1.中央政府编制财政预算,制定税收政策汉代中央政府在编制财政预算时,会根据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情况,制定税收政策和税收标准。

这些税收政策和标准将作为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报告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

2.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报告本地区的财政收支情况地方政府在上计期间,需要向中央政府报告本地区的财政收支情况,包括税收收入、支出、库存等。

这些报告将作为中央政府了解地方财政状况的重要依据,也有助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进行监督和管理。

3.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财政收支平衡中央政府在上计期间,会对地方政府进行考核和监督,确保地方财政收支平衡。

如果发现地方政府存在财政赤字或支出超预算等问题,中央政府将会采取措施进行纠正。

三、汉代上计制度的作用1.掌握地方财政状况通过上计制度,中央政府可以了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情况,掌握地方财政状况,为制定税收政策和财政预算提供依据。

2.制定税收政策根据地方政府上报的财政收支情况,中央政府可以制定合理的税收政策和税收标准,以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平衡。

3.考核地方官员政绩上计制度也是考核地方官员政绩的重要方式之一。

通过了解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情况,可以评估地方官员在管理财政方面的能力和表现。

四、汉代上计制度的优点和缺点1.优点(1)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监督和管理,确保了国家财政的稳定和平衡。

(2)为中央政府制定税收政策和财政预算提供了重要依据,有助于保障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平衡。

(3)通过考核地方官员政绩,激励了地方官员积极履行职责,提高了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

中国复式簿记产生于汉代—基于敦煌悬泉汉简的新证

中国复式簿记产生于汉代—基于敦煌悬泉汉简的新证

马 病 死 遂 将 马 肉卖 了 2

议 可 谓 百 家争鸣 众说纷 纭

其 中 以 1 3 世 纪 意 大 利说 为 多数会计

没 有 记 录这项 收 入


钱 的记 录 但 是 回 过 头 来 看 钱 簿 却 审计 人 员 提 出质疑 这 是 为什 么
740
“ ” , “



专 家所认 同

中国复式簿记 产 生 于 汉 代



基 于 敦 煌悬泉 汉 简 的 新 证
蔡 青蓝

重 庆 工 学 院 会 计 学院
摘 :
正 确性


黄燕妮

要 】 文 从 复 式 簿记 的 特 征 入 手 即 本



笔 业 务 等额 记
对应账簿

并 结 合 史 料 分 析 历 史 背景 以 及
, 。

简 中所 描 述 的 经 济 业 务

( 三 )制定完善 的会 计 准 则


址—S止源自—上 “L Sl.

S屯 址


S止 址


S止



S屯

上 址 Sl




S屯

S屯 址


S 也 5 也 轴L S 屯 址





t 喜



止 喜

S止

S也

S‘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doc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doc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一、会计报表自春秋战国至秦,上计的计簿就是会计报告。

郭道扬先生认为,三代的会计报告还不是独立意义上的“会计报告”,只能说是“会计报告”的雏形。

因为在那个时代,会计簿籍的记录与“会计报告”尚处于两位一体的阶段。

严格地讲,西汉时代的簿籍才是中式会计报告的早期形态。

秦汉的上计簿包括人户土地的记录,钱谷出入等内容,确切地说,汉代的上计具有会计报告的作用。

会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集中反映某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当时主要体现为“上计集簿”。

会计资料的管理主要通过对会计账簿、报表的审核,监督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活动,审核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笔者认为探讨汉代的会计报告还应该从《月言簿》、《四时簿》出发,因为它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会计报告的基本情况。

居延汉简128.1主要记录了“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六月官兵釜月言簿”、“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七月见官兵釜月言簿”、“广地南部言永元六年七月见官兵釜月言簿”、“广地南部言永元七年正月尽三月见官兵釜四时簿”以及“广地南部言永元七年四月尽六月见官兵釜四时簿”的情况,从这些“月言簿”、“四时簿”的内容来看,它们是一份完整的会计报告,各种数字登记非常详细。

会计报告不是日常加工信息的简单重复,编制会计报告不是将日常加工的信息进行罗列。

从凭证账簿到报告是一个不断压缩数量、去粗取精提高质量的过程,这些“月言簿”、“四时簿”集中体现了这些特点。

根据陈直先生的考证,当时的会计上报制度比较健全,还体现在定时汇报上。

他说,居延地区的簿检大约可以分为八类,“以名籍及簿二类,名目最繁。

”他对各种簿籍上报的时间也作了考证(陈直,1986)。

我们知道,集簿反映的是长时间的会计报告形式,关于集簿,汉简和传世文献都有记载。

如:元康三年十月尽四年九月吏已得奉一岁集。

126•42A第五丞别田令史信元凤五年四月铁器出入集簿。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汉朝以前)一

中国会计发展史--会计的发展萌芽时期 [一](汉朝以前)会计并不是随着人类的出现而出现的,在原始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低下,人类过着采摘游猎生活,物质条件严重不足,使得在那个时期不会有会计的出现。

至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社会分工形成,剩余产品出现,会计才渐渐产生发展起来。

初期的会计,仅从事简单的统计核算和分配工作,故我们称其为“大会计”,这就是会计最早的雏形。

这可以从当时遗留下的一些历史文物里得到考证:1、刻石记事:通过石板或者石质墙壁,人类用不同的符号记录获取猎物、采摘野果的多少,并记录出参加的人员,使用的工具以及食物的分配情况;2、结绳记事:通过打绳结的方式,用不同样式,不同大小的绳结表示不同的事件,并进行核算,这种记录方式在现在的云南佤族地区依然有所保留。

一、西周时期:随着原始社会的渐渐没落,生产力水平不断地进步,人类社会步入第二个时期--奴隶制社会。

奴隶制社会前期,由于人类思维方式落后,物质水平低下,经济不发达,所以会计依旧沿用原始社会末期出现的“大会计”的工作方式,直到我国的西周时期,会计的发展才有真正的进步:1、第一次给这项工作进行命名,在西周的《周礼`天官》一书中曾经记载:“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而听其会计。

”。

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将这份工作称之为“会计”;2、在西周的宫廷之中,第一次设置了专门的官吏管理会计工作,其称之为“司会”,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进行“月季岁会”--每月进行核算、统计,每年进行汇总核对。

二、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初期,由于战乱纷争不断,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会计的发展也就受到一定影响,春秋战国到秦代出现了“籍书”或称“簿书”,用“入”、“出”作为记录符号来反映各种经济出入事项。

从西周到战国时期产生了“三柱结算法”。

它是根据“收入”、“支出”、“结存”这三大结算要素而得名。

它以“收入-支出=结余”的关系式,结算本期财产物资增减变化过程及其结果的一种方法。

“三柱结算法”在秦汉时期已得到了广泛运用。

近百年来汉代财政管理研究综述

近百年来汉代财政管理研究综述

02
汉代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汉代中央财政管理机构
01
02
03
御史台
汉代中央财政管理机构的 核心,负责监督和管理全 国财政。
尚书台
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特别 是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实施 。
丞相府
协助皇帝处理日常政务, 同时负责管理宫廷内部财 务。
汉代地方财政管理机构
郡守
负责管理所在郡的财政, 是地方财政管理的核心。
文化教育支出
汉代文化教育繁荣,文化教育支出在财政 支出中也占有一定比重。包括各类学校的 教育经费、文化活动经费以及学术研究资 助等。
其他支出
除了上述几类支出外,汉代财政支出还包 括一些其他项目,如外交支出、宫廷生活 支出等。这些支出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汉代的政治和文化 特点。
05
上具有重要地位。
汉代财政管理对于国家治理、 经济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
作用。
汉代财政管理对于后世财政制 度的发展和演变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01
汉代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近百年来,学者们对汉代财政管理体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对历
史文献和考古资料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汉代财政管理体制具有明显的
近百年来汉代财政管理研究 综述
2023-10-28
目录
• 引言 • 汉代财政管理体制研究 • 汉代财政收入研究 • 汉代财政支出研究 • 汉代财政管理效果评价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 发展。
汉代财政管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汉代社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重 要意义。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

汉代会计报表、科目设置和结算制度研究作者:朱德贵来源:《会计之友》2012年第08期【摘要】西汉时代的簿籍是中式会计报表的早期形态,汉代的上计具有会计报告的作用。

会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集中反映某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情况,当时主要体现为“上计集簿”。

根据新出土的简牍材料发现:汉代在会计科目设置中钱谷是主要内容,还有茭出入簿、铁器出入簿等等;而会计结算则是根据收入、支出和结余这三者进行计算和审核的,这是汉代比较流行的一种会计结算方式。

【关键词】会计报表;科目设置;结算制度秦汉时期的会计制度在三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系统了解两汉的会计制度对加深汉代财政监督体制、国家经济运行的制度保障诸问题的研究皆不无裨益。

本文拟结合考古材料专就汉代的会计报告、会计科目的设置和结算制度作一系统考察。

一、会计报表自春秋战国至秦,上计的计簿就是会计报告。

郭道扬先生认为,三代的会计报告还不是独立意义上的“会计报告”,只能说是“会计报告”的雏形。

因为在那个时代,会计簿籍的记录与“会计报告”尚处于两位一体的阶段。

严格地讲,西汉时代的簿籍才是中式会计报告的早期形态。

秦汉的上计簿包括人户土地的记录,钱谷出入等内容,确切地说,汉代的上计具有会计报告的作用。

会计报告是以日常核算资料为依据,集中反映某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情况,当时主要体现为“上计集簿”。

会计资料的管理主要通过对会计账簿、报表的审核,监督有关部门的财务收支活动,审核的主要任务就是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笔者认为探讨汉代的会计报告还应该从《月言簿》、《四时簿》出发,因为它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会计报告的基本情况。

居延汉简128.1主要记录了“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六月官兵釜月言簿”、“广地南部言永元五年七月见官兵釜月言簿”、“广地南部言永元六年七月见官兵釜月言簿”、“广地南部言永元七年正月尽三月见官兵釜四时簿”以及“广地南部言永元七年四月尽六月见官兵釜四时簿”的情况,从这些“月言簿”、“四时簿”的内容来看,它们是一份完整的会计报告,各种数字登记非常详细。

汉代财政监督研究

汉代财政监督研究

汉代财政监督研究引言汉代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汉朝经历了西汉和东汉两个阶段。

汉代的财政制度在历史上有着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财政监督方面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汉代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汉代财政监督的机构设置、职责以及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1. 汉代财政监督机构的设置(此部分可根据所给标题进一步展开,介绍财政监督机构的名称、组成以及职责。

如:太仆署、钱监、钱场、市场监督等)2. 财政监督机构的职责汉代财政监督机构起着重要的监督和管理职责,对于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监管,确保财务的合理运作。

以下是财政监督机构的主要职责:2.1 收入监督财政监督机构负责对税收、赋役以及其他收入进行监督,确保财政收入的正确计算和及时支付。

2.2 支出监督财政监督机构监督国家的支出,包括官员薪酬、军队经费、修筑工程等各方面的支出,以保证财政的合理使用。

2.3 财务审计财政监督机构进行财务审计,检查账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发现并纠正不当的财务操作。

2.4 惩罚和防止腐败财政监督机构对财务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罚,防止财政系统内部的腐败现象出现,维护财政的廉洁和透明。

2.5 建议和政策提供财政监督机构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可以提供有关财政政策和管理的建议,帮助政府更好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3. 财政监督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财政监督在汉代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以下是其主要影响:3.1 维护财政稳定财政监督机构有效地监督了税收和支出,避免了财政收支不平衡和浪费,保持了财政的稳定,为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3.2 促进经济发展财政监督机构的存在和运作,以及其对财务违规行为的追查和打击,使得社会经济活动更加规范和有序。

这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保障,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3.3 防止腐败和保护财政利益财政监督机构对于财务违规行为的打击,起到了防止腐败和保护财政利益的作用。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A)I 月禄 。 给 有书 , 调如 牒 。 3 “ C 调 今 书

二 、簿 书” “ 与会 计凭 证 “ 书” 簿 指的 是包 括 钱物 出入 、 物 、 实 契约 等 经济 类文 书 , 郭道 扬先 生 认 为 , 汉 代 的经济 凭 证包 括券 书 、律 文和 各类 名 籍。 汉代 的史 料 而言 , 可成 …P1 据 此说 (2。 2) 汉代 的会 计 核查 已发 展 到 较 高 的水 平 ,
下了基 础 。 者现 根据 考古 文献 材料 , 笔 专
门就 汉代 的 会 计 凭 证 问题 作 一 系 统 分 析、 梳理 。不 妥之 处 , 望大 家 指正 。
仓 : 田、 水 、 闲 延 甲沟 、 十 井 、 北 、 三 殄 卒 谷 道 里便 廪 ” ,表 明这 是汉 代 边 疆地 区
官 ” 且 田 官之 长 由居 延 都尉 兼领 , 。按 照 简 牍 文 书 规 定 , 下 行 文 , 论 是 下 凡 无
行始 发 文 还 是 下行 转发 文 , 末 皆具 命 文 令 语 气 , “ 律令 ” “ 诏 书 ” [ 如 如 、如 等8 】 。可 以知 道 , 延都 尉 向 甲渠候 官发 出的 向 居 某 些 人 供 应粮 食 的凭 证 。 文 中 “ 以簿 余 暂 时 的 财 务 支 出文 书 。
律效 力等 。 简所 见 有 关 钱 粮 及 其 它物 汉 资 的调 拨 ,有 严格 的手 续 规 定 ,例 如 : “ 始 建 国 地 皇 上 戊 三 年 五 月 丙 辰 朔 新 乙 巳 , 将 军 辅 平 居 成 尉 假 、 , 城 裨 丞 谓 未得 。] 囫…… 付 受 相 与校 计 , 月 出入 同 毋 令 缪如 律 令。 ”《 延新 简 》 . T 5 (居 EP 6 :
查 账 中能 以各 种 账 簿 相 核 对 , 以 会 或 账 目相 核对 。 汉代 的会 计凭 证 与这 些 簿 书 密切 相 关。 当时 凭证 的制 作 并不 完全

“ 书” 会计 凭证 调 与
到 ,付 受 相 与校 计 。 ”《 延新 简 》 . (居 EP T 5 5 A)这些 材 料反 映 出 汉代 调 拨凭 6 :0 凭证 要 经过 有关 人 员的严 格 审核 ,只有 审核 无误 的会 计 凭证 才 能作 为登 记账 簿
会 计 凭 证 是 会 计 核 算 工 作 的 基 本 的 环 计 凭证 与账 簿 相核 对 ,或 以钱粮 实 物 与
律令 ”这类 调拨 文 书具 有经 济凭 证 的 作
用。 实, 其 它不但 有经济 凭证 的作用 , 而且
四字 , 且 还 和 居 延都 尉 相 并 提论 。汉 而
代 设立 的 田官 应该 是 “ 兵 护 民 田 将
会计 考》 在考 古 文献 的研 究基 础 上对 汉 代 的会计 制度 的很 多 方面提 出了 自 己的
汉 代 会 计 凭 证 研 究术
哈 尔滨 商 业 大 学经 济 史 研 究 所
【 摘
朱德 贵
要 】根 据 已 ̄-布的 出土材料 来看 , Af , J 汉代会 计凭证 具有记 录经济行 为、 明确经济责- 6功能 , /9  ̄ 它也 是登记账 薄的依 据。 两汉 时
期. 调拨 文书不但有 经济凭证的作用 , 而且还反映 出当时经济凭证的一般性 , 包括 凭证 的制作 、 凭证的 审阅以及 法律 效力等。 当然 , 当时的 契约也 是经济凭证 , 这种凭证所 涉及的领域很广 , 凭证 的形式也很规 范。笔者还发现 , 汉代名籍与经济收支凭证直接 相关, 有明确的对应 关 系, 它一般 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 , 但也 有少量的外来凭证 , 而外来凭证 大多是上级机 构制定 而送达 下级机构 的。
有关人 员根 据 有关 规定 和程 序填 制 和取
济责 任 的书 面证 明 ,也 是 登记 账 簿的 依 证具 有 一定 的格 式 。 我经 济活 动过 程作 出
书面记 录 。 汉 代 会 计 凭 证 一 般 要 符 合 法 律 规 庭候 长 仁 : 写移 书 到 , 以河 平 四 年 、 始 永
【 关键词 】汉代 ; 会计凭证 ; 簿书; 名籍
古代 会计 凭 证制 度是 中国古 代经 济 史 研究 的重 要组 成部 分 ,历来 受 到会 计
史研 究 学者们 的关注 。 郭道扬 先 生在《 中
F2 4 2 这 种 调拨 通 知书 是 较 为合 理 2 :6 A) 的经济 凭 证 ,李均 明先 生认 为 ,汉简 中
“ 书到 , 受与 校计 同月 出入 。毋 令缪 如 付
书到, 以簿余 谷 道里 便廪 , 留如 律囫。” 毋 ( 居延 新简 》 ..5 :0 《 EPT 7 1A)
在这 里 田官 的名称冠 以 “ 将兵 护民 ”
国会 计史 稿》 中探 讨 了汉 代的 财会 管理 、
会计 方法 等 问题 Ⅲ 李 均 明先 生 的《 简 , 汉
看法 李孝 林 先 生 对 中外 财 政 与 会计 。 关 系史进 行 了比较 研 究 ,对 汉代 的会计 制度 也 有 涉及 这些 学者 的研 究各 有 。 特 色 ,为进 一 步深 化两 汉会 计史 研 究打
还反 映 出当 时经济凭 证 的一般 性 I 。 吲l 它包 括凭 证 的制 作 、凭证 的审 阅 以及 法
的依 据 。 因此 。 确地 填 制和 严格 地 审核 正 节 。 以上材 料来 看 ,调 给有 书 ” 明无 从 “ 表 书面凭 证不 能 实现 调拨 ,由此 可 以看 出 同样 具 有 对 其 下 属 开 具 调 拨 通 知 的权
会计 凭证 是记 录 经济 行 为 、明确 经 据。 任何 行政 部 门在从 事任 何 一项 经 济 活动 时 , 必 须办理 会计 凭 证 , 就 是 由 都 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