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阻》word版
《电阻》教案
《电阻》教案电阻教案一、引言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电器和设备,而它们运行中的电阻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因此,本教案根据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设计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原理和应用。
二、教学目标1.了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2.熟悉电阻的测量方法;3.掌握电阻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4.学习电阻的应用。
三、教学内容1.电阻的概念电阻指在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其单位为欧姆(Ω),用符号R表示。
导体的电阻与材料、长度、截面积和温度等因素有关。
2.电阻的测量方法教师可以引入万用表等仪器,演示电阻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通过实际测量并比较不同材料、长度和温度下导体的电阻大小,让学生对电阻的影响因素有所认识。
3.电阻和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用电器中常用的电路由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两种。
在计算电路中的电阻时,需要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公式及演算方法。
通过例题的讲解和训练,让学生掌握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4.电阻的应用电阻不仅是电路中的重要参数,也有着众多的应用,在各种电器中都有所体现。
例如,焦耳定律用电阻的概念来描述电器的发热能力;电阻的变化可以控制LED的发光亮度。
通过实例的介绍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认识到电阻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引导式教学:通过导入、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电阻、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2.实验教学: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力。
3.对比分析:通过对不同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进行比较和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和运用。
4.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感受电阻的作用,激发他们对电阻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计算方法和应用。
教学难点:串/并联电路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实验操作,评价学生是否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电阻的应用能力。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
初三物理电阻教案教案标题:初三物理电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并能够解释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2. 掌握计算电阻的公式,并能够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 了解常见的电阻材料及其特性。
4. 能够分析并解决与电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初中物理教材相关章节。
2. 教具:电阻器、导线、电池、电流表、电压表等实验器材。
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与电阻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引导学生回顾并复习前几节课所学的电流和电压的概念。
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解释电阻的概念:电阻是指导体阻碍电流通过的程度。
2. 引导学生理解电阻对电流的影响:电阻越大,通过的电流越小;电阻越小,通过的电流越大。
3. 通过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理解电阻的作用。
三、计算电阻(15分钟)1. 讲解计算电阻的公式:电阻 = 电压 / 电流,R = V / I。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运用公式计算电阻。
3. 给予学生练习机会,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计算电阻的方法。
四、电阻材料及特性(10分钟)1. 介绍常见的电阻材料:如金属导线、电阻丝等。
2. 讲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如导线电阻随长度增加而增加,电阻丝材料的电阻与其长度和直径有关等。
五、实验演示(15分钟)1. 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电阻实验演示。
2. 演示不同电阻值的电阻器对电流的影响。
3.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从实验中探索电阻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六、实践应用(10分钟)1. 提供一些与电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
2. 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总结与拓展(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要点。
2. 提供一些拓展资料或问题,引导学生继续深入了解电阻相关的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实验演示和实践应用的方式,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6章“电阻”的内容。
具体包括:第1节“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第2节“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第3节“电阻的测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和换算关系。
2. 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解释实际电路中电阻的变化。
3. 学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并能进行简单的电阻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的测量方法。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及其计算,电阻单位及其换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演示电路板。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万用表、实验电路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电路,让学生观察电流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流变化的原因。
2. 讲解电阻的概念: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理解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
3. 学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等因素的关系,结合实验现象进行解释。
4. 学习电阻的单位及换算:介绍欧姆(Ω)作为电阻的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5. 电阻的测量:演示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学会测量电阻。
6.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计算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7.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电阻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单位及换算。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电阻的测量方法。
4. 电路中电阻的计算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为什么电阻会影响电路中的电流。
(2)已知一段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和材料,计算其电阻。
(3)使用万用表测量给定电阻器的阻值,并与标称值进行比较。
答案:(1)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量,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2)根据电阻公式R=ρL/A,代入已知数据计算。
(3)测量值与标称值应接近,若相差较大,需检查测量方法是否正确。
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引入新课一位学生上台旋动旋钮,学生可以看到灯泡的亮度发生改变。
同学们家中一般都有调光台灯,你知道它是怎么样工作的吗?学习了这一章知识你就可以清楚了,并且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调光台灯。
悉的东西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兴致高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请同学们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开关接入电路。
学生按下图连接好电路然后在电路中A 、B之间分别夹入铁丝、铅笔芯、橡皮、塑料尺、一元硬币,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学生观察到铁丝、铅笔芯、一元硬币接入时灯泡发光,而橡皮、塑料尺接入灯泡不发光铁丝、铅笔芯、一元硬币是导体;而橡皮、塑料尺是绝缘体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问:刚才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引导学生计论:要设计一个调光台灯,要改变灯的亮度,某个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是什么?学生:通过一个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就越亮,要就要改变亮度就要改变通过灯的电流有哪些方法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在完成实验和实验记录学生只要初步了解它们的电学特征即可,不需要记住定义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后,与他人进行交流,看别人还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各小组在对改变电流大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的步骤,在原来连好的电路上进行实验。
小组进行汇报和补充,得到两组结果:(1)改变电池的节数当电路中用一节电池为电源时灯泡暗一些,当改用二节干池串联为电源时灯泡亮一些(2)接入不同的电阻丝接入铁丝时灯泡最亮,接入镍铬合金丝灯泡最暗当电路中接入一段金属丝后,灯泡的亮度变了,说明金属丝要导电的同时,对电流还有一种阻碍电流的作用。
接入铁丝时灯泡最亮,接入镍铬合金丝灯泡最暗,说明哪个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哪个阻碍作用小?接入铁丝亮一些,电流大一些,说明铁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一些2、电阻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6Ω换算练习180Ω= kΩ,3×105Ω= MΩ= k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6.3电阻教案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设计意图:我选择以电阻为主题的设计,是因为电阻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于孩子们来说,通过直观的实验和游戏来理解电阻的概念更为适合。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能够:1. 通过实验观察电阻的变化。
2. 理解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
3. 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来测量电阻。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导整个活动的方向。
我的目标是让孩子们能够在:1. 认知层面上理解电阻的概念。
2. 操作层面上学会使用电阻测量工具。
3. 情感层面上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并能够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电阻的测量。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阻与电流的关系,以及如何在不同的情况下观察和测量电阻的变化。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电阻测量仪:用于测量电阻的大小。
2. 灯泡:用于观察电阻对电流的影响。
3. 电线和电路元件:用于搭建电路。
4. 实验记录表:用于记录实验结果。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引入电阻的概念,让孩子们观察当电流通过不同材料的电线时,灯泡的亮度是否有变化。
2. 演示:我使用电阻测量仪来测量不同材料的电阻,并让孩子们观察和记录结果。
3. 实践: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使用电阻测量仪来测量不同电路的电阻,并记录下来。
4. 讨论:我们集体讨论实验结果,尝试解释为什么不同电路的电阻会有所不同。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的重点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并能够使用电阻测量仪进行测量。
难点则是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阻与电流的关系,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电阻的变化。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填写了反馈表,他们普遍表示对活动很感兴趣,但也有一些孩子觉得电阻的概念有点难以理解。
在未来的活动中,我可能会通过更多的实例和实验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
拓展延伸的部分,我计划让孩子们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进行一些简单的电阻实验,以加深他们对电阻的理解。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6.3 电阻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以我的口吻,为我的学生们设计了一节生动有趣的电阻课程。
一、设计意图我希望通过这节电阻课程,让孩子们能够理解电阻的概念,并能够运用电阻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在设计这节课时,我采用了实践为主,理论为辅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深入理解电阻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导线等。
学具:每个孩子一份电阻实验套件,包括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灯泡、导线等。
五、活动过程1.引入:我先给孩子们讲解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电阻的存在。
2.实践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电阻实验,通过调节电阻器,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变化,深入理解电阻的原理。
3.讲解与讨论:我在孩子们实践的基础上,讲解电阻的计算方法,并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4.随堂练习:我给孩子们发放随堂练习题,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难点: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写一篇关于电阻的小作文,以此来检验他们对电阻的理解。
同时,我也反思这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为孩子们服务。
对于拓展延伸,我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寻找电阻的应用,并尝试用自己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理。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深入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将电阻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流动时遇到的阻碍,它是电子在材料中移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理解这个抽象的概念,我采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实物演示的方法。
我告诉他们,想象一下电流就像水流,电阻就像是水流过程中遇到的石头,它会减慢水流的速度。
通过这个比喻,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含义。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14.1电阻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 14.1 电阻教案我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很高兴能和大家分享我设计的一次教学活动。
这次活动的主题是"电阻",属于苏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14.1节的内容。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这次教学活动时,我希望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电阻的概念,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以及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在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感受电阻的变化,从而加深对电阻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2. 了解电阻的影响因素,知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3. 学会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4. 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以及如何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电阻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欧姆表、电阻器、导线、灯泡、电源等。
学具:笔记本、笔、测量电阻的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引发学生对电阻的兴趣。
2. 讲解:介绍电阻的概念,解释电阻是电流流动的阻碍,并讲解电阻的影响因素,如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使用欧姆表测量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5. 应用:让学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电路,使得灯泡在不同电阻器上的亮度不同。
六、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电阻的理解,并能够运用电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难点: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以及如何使用欧姆表测量电阻。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学生对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进行解释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知识。
关于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6篇
关于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6篇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精选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来阐述对本堂课的理解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的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是初中物理电学知识中重要的实验内容,是欧姆定律的应用和测量小灯泡功率的基础,可以说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对新学知识的铺垫,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因此学好本节课至关重要。
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的原理;2.进一步掌握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及规则;3.通过使用滑动变阻器,进一步理解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巩固滑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了解欧姆定律的应用。
2.通过学生根据实验课题选择仪器、设计实验、制订实验操作方案等,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学生自己的设计、操作、结论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周密、严谨的科学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在共同完成的操作及实验过程中,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3、教学重难点重点:利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
难点: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求出小灯泡的电阻;得出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学生刚刚学习了“欧姆定律”,第二次同时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等电学仪器,在这种情况下来学习本节课,可能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1)能否设计出完整的实验步骤。
(2)能否准确的连接实验电路。
(3)能否根据实验数据得出导体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三、教法与学法教法:问题引导、指导学生实验探究。
学法:思考、讨论、探究、分析、归纳总结。
四、教学过程(一)引入(约2分钟)通过问题,欧姆定律的内容,用公式表示欧姆定律,及公式的变形,让学生考虑如何测灯泡灯丝的电阻,引导学生思考如果测出U、I,再根据R=U/I,即可算出灯丝电阻。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6.3电阻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16.3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材第16章第3节“电阻”。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计算公式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个亮度可调的台灯,让学生观察台灯亮度的变化,引导学生思考亮度变化的原因。
2. 电阻的概念:介绍电阻的定义,即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解释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3.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四个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
4. 实验探究:安排学生进行实验,通过改变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观察电阻的变化,验证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5. 欧姆定律的应用:讲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即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导体的长度导体的横截面积温度3. 欧姆定律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阻器通过的电流,当电压为5V时。
答案:0.5A2. 题目:一个导体,材料为铜,长度为2m,横截面积为0.5cm²,求该导体的电阻值。
答案:约8.3Ω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电阻的存在。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讲解欧姆定律时,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16.3电阻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物理 16.3 电阻一、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3. 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理解电阻的单位及其符号。
2. 使学生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引导学生掌握欧姆定律的内容,能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电阻的大小及其计算方法,欧姆定律的应用。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内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电阻器、电压源、电流表、导线等。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为什么冬天用电饭锅煮饭时,电源线会变得很热。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电阻的定义,展示电阻器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触摸电阻器,感受电阻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3. 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讲解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通过实验演示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电阻的大小。
4. 讲解欧姆定律:介绍欧姆定律的内容,分析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理解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5. 例题讲解: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给定电压下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欧姆定律的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给定电压下通过电阻器的电流,并解释计算结果。
2. 答案:根据欧姆定律,电流I = U/R,其中U为电压,R为电阻。
将给定数值代入公式计算即可得到电流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讨论实践情景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通过讲解、实验和练习,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和欧姆定律的应用。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第十五章《电阻》,具体内容包括教材第1节“电阻的概念”和第2节“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电阻的定义,理解电阻的本质,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理解电阻的本质,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2. 学具:每组一套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源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个实际电路,引导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提出问题:电流为什么会变化?从而引出电阻的概念。
2. 讲解:讲解电阻的定义,解释电阻的本质,阐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 实践: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电阻的大小,观察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4. 例题讲解:结合实验结果,讲解如何计算电阻,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电阻的计算4.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电阻的概念。
(2)列举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3)计算给定电路中的电阻。
2. 答案:(1)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3)根据欧姆定律,电阻R=U/I。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现象,需要在课后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1)了解其他物理量与电阻的关系,如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7.3电阻的测量教案我的教案设计意图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思考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电阻的测量技能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电阻的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电阻箱、电压表、电流表、导线、灯泡等。
,我会向学生介绍电阻的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说明电阻的作用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电阻的大小,并介绍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接着,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让他们亲身体验测量电阻的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
,我会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活动过程中,我会重点引导学生掌握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让他们通过实验操作,深入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伏安法测量电阻的原理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实验操作中,学生可能会遇到测量误差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需要我在课堂上进行引导和解答。
课后,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让他们思考电阻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意义,并探索如何优化电阻的性能。
同时,我也会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概念、测量方法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学习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重点关注。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6.3《电阻》教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性质。
在活动中,学生能够掌握电阻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电阻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难点:电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灯泡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实践情境引入:让学生观察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引发学生对电阻的思考。
2.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性质:通过示例和讲解,使学生理解电阻的含义和性质。
4. 电阻计算方法的学习: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运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5. 应用拓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电阻的应用,如照明电路中的电阻分配、电阻发热等。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2. 难点:电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境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实验探究环节,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提高了实验能力。
在应用拓展环节,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说明电阻的应用,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电阻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仍有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个别辅导,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拓展延伸:邀请电器工程师来校进行讲座,介绍电阻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组织学生参观电子工厂,实地了解电阻的制作过程,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境引入:我选择了灯泡在不同电压下的亮度作为实践情境,因为这是一个直观且易于观察的现象,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于电阻的好奇心。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6.3-16.4电阻与变阻器复习教案
教案: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6.316.4 电阻与变阻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复习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16.316.4章节的电阻与变阻器。
回顾16.3节的内容,包括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接着复习16.4节的内容,主要讲述变阻器的原理、结构和作用,以及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目标1. 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2. 理解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3. 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欧姆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使用方法。
2. 教学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包括电阻、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阻箱等)。
2. 学具:学生实验报告册,练习题,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引导: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课堂讲解:a. 讲解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通过实例解释欧姆定律的应用。
b. 讲解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介绍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使用方法。
3. 课堂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电阻、电流表、电压表的变化,验证欧姆定律。
4. 随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2. 欧姆定律的应用3. 变阻器的原理、结构及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电阻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2. 根据欧姆定律,计算一个电阻值为10Ω的电路中的电流,电压为10V。
3. 请解释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的使用方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复习电阻与变阻器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和影响因素,能够运用欧姆定律分析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也了解了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学会了使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6.3电阻教学设计
-利用实验室资源,分组进行电阻测量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讨论。
-设计一个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测量并计算总电阻,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3.知识拓展:
-查阅资料,了解电阻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应用,如电位器、可调电阻等。
-探讨电阻与温度的关系,解释为什么有些电阻器在电路中起到加热作用。
4.创新思维: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总结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
-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涵盖电阻的定义、测量、影响因素及串联并联电路的计算。
-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邀请部分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共同讨论解题策略。
-提问:“为什么同样的电压下,不同的电器消耗的电功率不同?”引发学生对电阻概念的思考。
-演示实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量不同电阻值的电阻,让学生观察电流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电阻的探究兴趣。
2.教学目标:
-激发学生对电阻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4.理解电阻串联和并联的特性,能够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总阻值,并能应用于实际电路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
3.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技巧,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针对共性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电阻定义、测量方法、影响因素、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中考物理复习电阻.docx
最新整理初三物理教案中考物理复习:电阻中考物理复习:电阻电阻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电阻1.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2.电阻(R)的单位:国际单位:欧姆(常用的单位有:兆欧(M)、千欧(K)。
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
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与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4.变阻器:(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1)滑动变阻器:①原理: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②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③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④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2)电阻箱:是能够表示出电阻值的变阻器。
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阻》
电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过程与方法:(1)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学习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重点难点】重点:电阻的概念。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酒精灯、投影仪【教学方法和学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转换法等【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1.复习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学生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2.引入新课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实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提出问题:上述两次实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3.进行新课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准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不能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在学生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上面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学生实验.(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交代新课开始的实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格1内.表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表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表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演示实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 板书:〈三、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练习题:(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作业设计】A必做题:伴你学填空和选择B选做题;伴你学填空和选择探究题【板书设计】电阻1电阻的概念。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
初中物理电阻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电阻》章节,内容包括:电阻的定义、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
具体涉及教材第十三章第二节《电阻》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电阻的概念,掌握电阻的单位,了解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会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养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及测量方法。
难点: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测量电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用电表、电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导线、电池等。
2. 学具:每组一份多用电表、电阻器、导线、电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通过改变电阻器的长度、横截面积等,观察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变化,引导学生思考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2. 例题讲解:讲解电阻的概念、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以及如何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电阻器的电阻值,并使用多用电表进行测量。
5. 知识拓展:介绍电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电阻的定义、单位、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电阻的测量方法。
3. 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在冬天,电热毯的加热效果会比夏天更好。
2. 答案:冬天电热毯的电阻丝温度降低,电阻减小,根据欧姆定律,电流增大,从而加热效果更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电阻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延伸,如开展课外实验、组织学习小组等,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运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教案《电阻》word版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过程与方法:
(1)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学习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控制变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兴趣,积极动手进行实验或观察实验。
【重点难点】
重点:电阻的概念。
难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具准备】
接线板、演示用电流表、干电池组、开关、导线若干、小灯泡、长短粗细相同的铁丝及铜丝各一段、酒精灯、投影仪【教学方法和学法】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转换法等
【教学过程】(分课时备课)
1.复习
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学生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
2.引入新课
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实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
提出问题:上述两次实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
3.进行新课
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
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
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准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板书:
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
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
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
哪些因素有关?
你能不能设计一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
(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
在学生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上面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学生实验.
(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
交代新课开始的实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格1内.
表1: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
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
AB 锰铜相同相同相同不同
CD 镍铬合金相同相同相同不同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
(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
表2:研究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
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流
镍铬合金CD 1米相同相同较小
镍铬合金EF 0.5米相同相同较大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
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实验.将实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
表3:研究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
材料长度电压横截面积电流
镍铬合金CD 相同相同S 不同
镍铬合金GH 相同相同2S 不同
提问: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
电阻越大.
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喻,街道越长,
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
撞的机会就会越多.演示实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
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察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
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升高,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
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
越高电阻越大.)
板书:〈三、导体的电阻决定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决定,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
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
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
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情况下,它的
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
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
练习题:
(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
(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
(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
(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
【作业设计】
A必做题:伴你学填空和选择
B选做题;伴你学填空和选择探究题
【板书设计】
电阻
1电阻的概念。
2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学到了一种研究物理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的依据问题设计电路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深刻地理解知识的内涵创造了条件,为学生能力的发展搭建了舞台。
从学生的检测和调查反馈情况来看,就学生的学习这一块的目标基本达到,应该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
关于多媒体技术在探究课中的应用学生普遍反映:在猜想阶段,电压的作用和电阻的性质的动画对他们正确的猜想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
电阻一定时的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电脑动态画图在他们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影象。
这说明多媒体技术在探究性课堂中的提出假设时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有助于学生形成假设;在形成结论阶段,由于学生的归纳能力的局限,多媒体技术的动态、抽象功能对学生的知识的深度理解有很大的帮助;另外多媒体的大容量高速度在提课堂效率上的作用也是无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