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研究
浅析奥运对武术发展的影响
球 ,奥运会 的网球 比赛 同样也 是远远 比不 上网球职 业赛事 的 “ 四大满贯赛 ”。 以上所提 及 的人们喜 闻乐见的体育项 目, 它 们的影响力遍 及世 界的每一个 角落,它们之所 以风靡于全球与 奥 运 会 并 无 任 何瓜 葛 。 如上所述 ,不难说 明奥运并非如有人所愿那样一定就 能给 武术 带来福祉 , 发展得好坏与否 。 关键还在于 自身。奥运也 并非 是体 育运动 中最高层次 的竞技赛场 , 是体 育竞赛 的最高殿堂。 我 们大可不 必一 味地低眉弯腰谄媚于它 ,狭隘地把武术的希 望仅 寄于此 。正如 王纲 教授所言 : 我们 不能老是依赖 别人 , 文化 “ 靠
2 0 O1 6
体 育 世界 . 术 学
浅析奥运对武术发晨 的影响
胡 国 庆
摘 要 : 离 北 京奥 运 已过 近 两 年 , 武 术 申奥 的 失 败 仍 旧 让 众 多 中 国人 难 以释 怀 , 其 原 因 , 距 但 究 多数 人 认 为 武 术
只有 成 为奥 运 项 目才能 有 较 好 的 发展 前景 , 以柔 道 、 拳 道 的 成 功 为 例 进 行 说 明 。 是 本 文 作 者 认 为 , 何 体 育 并 跆 但 任 项 目发 展 的好 坏 与 否 , 关键 取 决 于该 项 目本 身 的 内在 因 素 , 不 在 于外 界 因素 。 本 文 通 过例 举 具 有 全 球 影 响 力 的 而 非奥 运 项 目以及 深 入 分 析 跆 拳道 迅 速 发 展 的原 因 , 解析 奥运 并不 是 解 决 中 国武 术 发 展 问题 的 关键 。
输血过 日子, 而要有 自己的文化精神 生长点 , 五千年深厚的文化 底蕴就是我们传统体育的根。民族传统体 育有着自己深厚 的文 化底蕴 , 与奥林匹克运动是平等并行 的两大文化系统 , 两者之间 是平等对话的关系。 奥运会没有我们 的民族体育项 目, 并不意味 着我 们 的 民族 传 统 体 育 只 能 靠 边 站 , 一 个 无 谓 的 旁观 者 , 不 做 更 意味着我们的 民族传统体育项 目没有生存空间。 [] ” 2离去奥运, 武术可 以摆脱西方竞技体育价值观念的束缚, 还原于本色 , 彰显 出东方体育文化之魅力。 有广 阔的中华大地 , 有十三亿 多的 中国 民众 , 立足本 国, 武术一样大有可为。武术在 中国如若具有像美 国职业橄榄球 、 拳击在其 国内那样的影响力 , 进不进奥运又有何 妨 !即便是进奥运 , 也要按 中国的价值观念来制定 游戏规则 。 如 同享 用 极 具 盛 名 的 中 国 美 食 一 样 , 管 你 是 谁 , 须 放 下 西 洋 刀 不 必 叉 , 用 中 国筷 子 。 使 3 跆拳道 的迅猛发展对武术发展 的启示 、 16 9 0年 , 柔道在东京入选奥运 。1 8 9 8年 , 跆拳道 作为表演 项 目亮相汉城 , 最终在 2 0 0 0年成 为正式项 目。柔道 、 跆拳道是 奥运会 仅有的两个 东方体 育项 目, 而今它们在全球 的发展之快 , 为 我 们 众 多 中 国人 所 羡慕 不 已 。而 很 多人 把 它们 成 功 推 广 归 因 于奥运会 ,并且 以此 为例来说 明一个体 的 强 调 进 入 奥 运 会 的重 要 性 : “ 代 奥 运 现 会 是体 育竞赛 的最高殿堂 , 一个 项 目如果进入 了奥运会 , 就会产 生巨大影响。各个 国家体育部 门和奥委会对这个项 目的支持力 度、 人们的关注程度、 商家和媒体的重视程度 , 都会不一样。 咱们
武术新规则对于竞技套路创编的影响研究
武术新规则关于竞技套路创编的影响研究纲要:武术新规则突出了公正性、创新性、艺术性等,所以,武术创编者要仔细解读武术新规则,在武术套路创编中按照竞技性、创新性、开放性原则。
竞技套路创编要加强套路完好性,突出套路构造多样化设,着重动作的形神联合,推进武术与其余艺术交融,彰显创编风格。
重点词:武术新规则;套路;创编武术新规则是为了进一步推进武术运动项目的新发展,完美既有武术规则中不科学的部分。
武术竞技套路创编一定要充足解读武术新规则,以提高武术竞技套路创编水平,带给人们更高的武术运动享受。
一、武术新规则的特点1突出公正性武术的竞技性特征需要坚持公正公正性,武术新规则的一个重要改变是公正性。
武术新规则对评分方式进行了创新,由旧规则的一至七组裁判评分的方式转变成三组裁判共同评分。
评分的内容也进行了调整,由综合性评分细化为三个维度,分别为武术动作质量、难度系数和操练水平,前两项采纳现场评分的方式。
上述这些变化都表现出武术新规则将愈来愈趋势于公正公正,以推进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
2 突出 ??新性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单拥有竞技性,更要带给人们较高的赏析成效。
这就需要对武术进行创新,使武术运动不停焕发新的生命力。
新规则的一个新改变是突出了武术动作的创新性,给予武术竞技动作创编更多自由发挥空间。
武术新规则增添了武术动作创新分,对一些动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的武术动作,赐予武术技术创新分,以鼓舞武术创编过程中的创建性行为。
3突出艺术性新规则正是鉴于人们对武术运动地审美需求,将武术运动与音乐艺术联合起来。
这不单有助于展现武术运动的艺术魅力,优化武术运动的艺术表现成效,还促使了武术运动与其余艺术的交融,给予武术运动更多的艺术内涵,以利于武术运动的国际化发展。
二、武术新规则下竞技套路创编原则1竞技性原则武术新规则下,武术创编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但也容易使武术创编走向“形式虚化”,忽略武术的适用性。
武术创编一定要鉴于武术运动的竞技适用性属性,坚持竞技性、适用性原则,不可以使武术运动丧失实质属性。
影响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因素探析
2 9}0】 0 ‘l』 0
6酱 i f Oj j 』
【 武术套路研究 】
影 响 竞技 武 术套 路 发展 的 因素 探析
雷 军 蓉 徐 晓琴 (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湖南 长沙 4 0 1 ) 10 2
摘 要 : 竞技 武术是 一项 区别 于传 统 武术 , 又扎 根 于传 统武 术的现 代 竞技 体 育项 目, 竞技 武 术套路 是 依 据 武术发 展 的历 史 , 立足 于现代 社会 的发展视 角 , 中国武术进 行 的“ 对 新的诠 释 ” 文章通过 对 竞技 武术 。 国际 、 内现 状 的调 查 分析 , 出影响竞技 武术的 内、 国 得 外部 因素 , 此基 础上提 出竞技 武 术套路 可持 续发 展 在 的道路 , 为竞技 武术套路 今后 的发展提 供理论 依据 。 关键 词 : 竞技 武 术套路 影响 因素 可持 续发展
竞技运动 , 以传统武 术套路 为母 体 , 以专业运动队为活动主体 ,
以最 大限 度 地 发挥 个 人方 面 的潜 力 和取 得 优 异成 绩 为 目的 的 一
种武术套路运动” 。竞技武术套路的体育属性定位 , 确定了它必
须遵 循 体 育运 动 发 展 的规 律 与 发展 方 向。 1 竞 技 武 术发 展 现 状
庞大的文化系统 。 了实现把真正的中国武术展示 给全世界 , 为
竞 技 武 术套 路 的 本 身能 否 既能 表 现 出中 国武 术 的 本 质 ,体 现 出 民族 文化 的精髓 和特 色 , 能 实 现 中西 文 化 的融 合 , 现 与 世 界 又 实
体育的相通相容, 这才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核心问题。
现代竞技武术是在西方体育传人中国后 ,受竞技体 育的影 响而逐渐形成的。 建国后 的近四十年间一直大力开展武术套路 ,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影响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武术套路运动发展的影响【摘要】中华武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化,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体制已日益完善。
发展至今,竞技武术比赛已经比较规范比较国际化:同时在武术竞赛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在通过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发展特点进行比较和分析,发现武术套路在发展的争论中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竞技武术套路采用“高、难、新、美”的观点和发展路线提高了武术的艺术表现力,竞赛规则更加有利于武术套路的评判和走向国际化:另一种则认为传统武术套路的内容丰富,武术的本质价值体现更为明显更具有武术自身的本质特点。
【关键词】竞技武术;比赛规则;比较中华武术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化,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体制已日益完善。
发展至今,竞技武术比赛已经比较规范比较国际化:同时在武术竞赛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现在通过对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发展特点进行比价和分析,发现武术套路在发展的争论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竞技武术套路采用“高、难、新、美”的观点和发展路线提高了武术的艺术表现力,竞赛规则更加有利于武术套路的评判和走向国际化:另一种则认为传统武术套路的内容丰富,武术的本质价值攻防格斗的体现更为明显更具有武术起自身的本质特点。
1 武术竞赛规则的研究通过对1991年、1996年和2003年竞赛规则的研究,发现三种不同年代的规则中,动作规格分都占总分的50%以上,而96年动作规格的分值占总分的68%,这说明武术的发展并没有脱离自身作为一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发展轨道。
从这三种规则的发展方向来看,竞赛套路动作规格的扣分点日益精确化,例如,1991年规则中说道:“手型、手法、步型、步法、跳跃腾空、平衡中的规则要求轻微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1分;严重不符每出现一次扣0.2分。
”什么为轻微不符,什么为严重不符在规则中没有明确的说明,这就给评判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评判过程过于主观,扣分点比较模糊。
在这方面96年的规则补充了这一不足,对“轻微、严重”的问题做出了较准确的解释和标准,同时还制定出“主要项目动作规格的常见错误和扣分标准”。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问题研究
竞技武术套路发展问题研究作者:苏静来源:《环球市场》2019年第22期摘要: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项目。
在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越来越显著,在其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有发展的空间以及潜力。
在竞技武术发展中,武术套路是指努力掌握攻防技能,发展身体能力,通过套路运动的形式,表现攻防及其心态活动为特征的一种具有民族形式的竞技体育项目。
因此,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竞技武术;武术套路;发展方向一、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特点1.竞技武术套路发展中主要是以竞赛规则为基础。
竞技武术套路在发展过程中,是无法脱离竞技比赛的规则而存在的,所以在发展中是以规则为基础的,在竞赛规则中,对武术套路动作有着严格的规定,在规定的武术套路竞赛中想要脱颖而出,就必须要在规则框架内进行技术的创新。
所以说,在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进行分析中可以看出,技术发展是以规则为基础的。
2.竞技武术套路发展过程中考虑了大众的审美需求。
竞技武术套路在发展过程中,保留了传统的武术动作,同时也对传统的武术动作进行了创新,增添了动作的美感和难度。
在当前的竞技武术套路竞赛中,动作规范且有质量是竞赛中获胜的主要渠道,但同时,人们对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的观赏要求也在逐渐地提高,确保竞赛的可观赏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竞技武术套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一)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和体系尚待完善。
在竞技规则上,因为比赛中的竞技规则引导者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行为和判断,其竞技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的每一次变化都会带给三者不同的影响,对于裁判员来说,增加了裁判与评判的难度,对于教练员和运动员来说,给竞技武术套路的动作编排带来了不少的困难,增加了运动员为了追求成绩而造成损伤的几率。
在竞技武术套路竞赛的体系上,国际武术联盟其成员大多数来自亚洲的国家,在世界上未形成一个竞技武术套路的体系,其基础在全世界还是较为薄弱,需要继续完善。
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方向探析
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方向探析作者:潘园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4期摘要:竞技武术是在竞赛规程与规则的约束下,以武术运动为手段,以运动员为对象,以提高成绩为目的,能够充分发挥人的运动潜力,从而体现个人或集体价值的训练竞赛活动。
近年来,竞技武术有了新的突破和发展,本文主要分析竞技武术套路存在的问题,再探究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竞技武术;竞技武术中图分类号:G8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前言竞技武术套路是竞技武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从传统武术中逐步地分离出来,已经走过了50多年的历程。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竞技武术套路始终坚持的是一条继承和发展的道路。
所谓继承就是保留武术独有的动作元素和本质特征;所谓发展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按照竞技体育的共性要求和武术的实际情况,对武术套路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虽然,竞技武术套路为了适应比赛的需要,技术在不断地整合和变化。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武术独有的动作元素和技击本质特征始终没有变化。
近几年来,竞技武术套路又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制定了难度动作分等级评价标准,使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身体的潜力,表现出更加高超的技术水平;对动作规格、动作难度、演练水平分类进行评分,对比赛成绩的评判更加客观准确;同时,对场地、服装、器材、音乐等也做出了一些相应的改进,以增加比赛的安全性和观赏性。
2.武术套路运动的观赏性2.1武术套路编排的合理性随着武术发展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和提高难度动作成了武术技术创新的生命。
武术套路要讲究协调性、连接性,腿法,步型,跳跃等动作怎样恰到好处的组合能够充分体现出武术发展的高,难,美,新特点,并能够在比赛现场冲击到观众的视觉。
近几年,为追求高分,大多数运动员都把难度较高的动作放在一二段,略显空洞,忽略了武术基本的技击特征,对武术基本动作重视度不够,失去了武术的内在精髓,那么观赏性也就无从谈起。
因此在武术套路编排中不仅要要求难度的质量,更要牢记基本动作的重要性,动作组合的连接性、协调性,从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肢体的伸展度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以此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和套路比赛的观赏性。
从申奥失败看中国武术的发展路径
观点51患者,晚上站桩不要太晚,以免难以入睡。
有的人站桩后大脑得以充分休息,结果有了睡意;有的人站桩后比较兴奋,反而睡不着。
当然也有一些人站桩后能很快进入梦乡。
8.站桩至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气机发动的现象,即出现腿部肌肉颤动或自发动作,此时,既不要刻意强化,也不要有意克制。
也可将两眼睁开,放松一下身体,颤动或自发现象就会减弱或停止。
9.不要刻意追求气感。
把姿势站好后,尽量保持放松和入静,有了“内气”效应后,可适当加以体认,暂时没有气感或气感较弱时,不要拔苗助长,要让其自然产生,自然变化。
10.当室外寒风较大时,要在室内站桩,尤其是不能站在风口练功。
因为站桩时身体放松,毛孔打开,寒湿邪气极易进入人体,使人感染风寒而感冒。
11.不要站死桩。
特别对于体弱多病者而言,当出现不适感觉后,可将两臂放低一些,或下肢变换一下站式,比如原来两脚为平行开立时,可变为稍息式,或在原地活动一下足部。
当腿部特别累时,可变为坐式练法。
有的人站桩如果出现枯燥感,也可选用某些动功加以操练。
12.不同派别的拳术或养生功法均有站桩练法,操练者要选择某一固定的功法体系加以练习,因为不同派系的站桩虽然都是以站式操练,但这些站桩的姿势和要领却不尽相同,有的甚至矛盾。
13.站桩贵在坚持,不要急于求成,一曝十寒。
站桩引起的机体的变化是缓慢的,只有经过相应的时间积累,才能逐渐改善各器官的机能,以达到强筋健骨、疏通经脉的效果。
此外,每次站桩都要留有余地,不要站的疲惫不堪才结束站桩,如果当天站桩后休息了一夜仍有疲惫之感,就需要调整一天的站桩运动量。
(编辑/刘强)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泛指徒手搏击和器械类兵器技巧的实战应用和演练,又称“武艺”或“国术”等。
早在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国术表演队随中国体育代表团前往德国表演,武术就引起了巨大的关注,这是武术与奥运的首次接触。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意识的开拓,武术入奥已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武术新规则对竞赛套路创编的影响
音 体 美
武 术 新 规 则对 竞 赛 富 路 创编 酌 影 响
山 东体 育 学院 济 南校 区 王 军建
[ 摘 要] 武术 比赛是 以武术套路演练为基础 , 武术竞赛规 则是 武术比赛裁判评分 的依据 , 它遵循 的是一种公平与公正的原则。武术 竞赛 规 则 即规 定的 动 作 内容 、 量 、 格 要 求 , 与 武 术 运 动 员 的技 能 和 运 动 形 式 具 有 一 定 的 内在 因果联 系。 是 反 映 武 术 运 动 在 3 数 规 是 - ' 前 所 能达 到 的运 动 技 术 水 平 , 时也 引导 武 术 运 动 的技 术 向 更 高层 次 的规 范化 方 向发 展 。 0 3年 武 术 竞 赛 新 规 则 的推 出 , 竞技 武 同 20 从 术的发展来看 , 它在很 大程度上是促进 了武术运动 竞赛的 国际化和规 范化 , 高 了武术 比赛 的竞技性 、 提 可比性。武术竞赛规则 的实 施对武术套路 的创编 以及套路的演练水平都产 生 了一定的影响作 用。本文运用观察法 、 文献 资料发 、 专家访谈法等研 究方法 , 究 研 武术新规则 内容和武术套路 的创编质量是 非常必要和具有现 实意义的。 [ 键 词 ] 术 新 规 则 套 路 创 编 关 武5.O 0 演 练水平 分值 3o .0
动 作 难 度 分 值
20 .o
比例
5 % 0
比例
3% 0
比例
2 % 0
表 2 0— 0 年全国武术套路 冠军赛前八名运 动员第 12 5 6 、 段完成难度
分 值 的百 分 比一 栏 表 ( ) % 长 拳 太 极 拳 南拳 棍术 枪 术 剑 术 刀 术
1前 言 .
表 l武 术 新 ( ) 则分 配 比值 与 比例 对 照 表 旧 规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改变对竞技技术发展的影响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改变对竞技技术发展的影响作者:张泽华来源:《当代体育科技》2016年第07期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经典技艺之一,自古以来,就被用来防身御敌,强健体魄。
习武者的技术导向是“制止侵袭”,以求融入自然,适应社会客观规律。
“武”字的古文写法是上“戈”下“止”,有制止战争,维护和平的意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保障和导向。
中国的武术文化历经沧桑却依然能流传至今,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世界竞技技术爱好者的目光,足以见其博大精深。
该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是武术套路的竞赛规则极其变化对竞技技术发展的影响,揭示武术发展到今天需要面临的新形势,分析武术套路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竞技技术发展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a)-0128-02武术是炎黄子孙自创的一项生存技能,是中华民族安魂守魄的法宝。
它的发展演变与中国历史以及中华文明相伴随,历经了数千年的风雨飘摇,起起落落不知多少回。
一直以来,它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维系整个民族生存发展的灵魂,更是中华儿女性格特征的基因承载。
“止戈为武,崇尚自然”是武术的道德追求,习武不仅可以给人以安全感,更可以提升人的精神气质,使人安然自胜,宠辱不惊。
开展武术套路竞赛是爱武人士切磋技艺,交流经验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武术的发展与传承。
武术套路规则的制定直接影响到武术竞赛的公平性,影响竞技技术的发展模式与方向。
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分析1.1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制定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制定,负责竞赛事务的行政人员根据比赛规模的大小设立竞赛委员会、竞赛部或竞赛处。
由竞赛组委会统一领导,协助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制定、监督竞赛规则的运行并负责竞赛的组织工作。
1.2 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演进自建国以来,我国共实行过8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也有许多研究员对这8部规则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有利于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改进的可操作性建议。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发展的研究综述与思考
武术研究2018年8月第3卷 第8期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发展的研究综述与思考魏贵男 邢萌萌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摘 要:查阅研究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相关文章,分析学者研究重点,发现竞技武术规则变化、竞技武术规则与武术套路、运动员、裁判之间关系等研究是学者主要关注方向。
而有关规则变化对传统武术项目、武术文化、武术入奥带来的影响则普遍缺乏关注。
针对研究现状分析认为,导致研究者研究面狭窄原因包括竞技体育制度不完善和武术研究者缺乏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竞技武术 套路 规则 体制 文化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8—0040—051 《规则》的特证在研究《规则》的文献中,具体可分为两种研究方法,一种是对某一版本《规则》进行具体研究,针对其有待完善的地方,提出可行性建议。
另一种是通过比较研究,分析规则的优缺点。
本研究搜集的文献以对比研究为主,分为两大种类。
年份较早的文献,多是仅对新规则和前一版规则的变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作者见解,年份较新的文献多会在对之前各版本《规则》做对比之后,探讨新版本的特征并提出建议。
1.1 对具体版本《规则》中评分模式的研究在对规则做具体研究的文献中,以研究规则的评分模式文献偏多。
研究1991版规则的学者,有人认为现有规则评分模式不够合理,对规则整体改善提出如下建议:创建可以提高运动员竞争意识的体制,在现有加分规定的基础上增加创新分,放宽对“限制动作”“自选套路的内容”的限制;采用完整评分方法,统一各项目评分和扣分的标准与分值;改革裁判员、运动员上场执行工作和比赛办法并作为制度纳入规则,提前抽签,保证公平性;健全管理监督机制,明确仲裁的职权范围,设立监督组。
[1]也有学者仅针对“难度动作(指定动作)”提出更具体建议:“难度动作及其评分应向艺术体操等难美性项目学习,规定难度动作的加分以及难度的分值,评分标准中错误的类型和扣分可设立一般错误的扣分和专项的扣分,设置起评分和应扣分,并采用基础分的算法。
论武术发展目标对武术发展的影响及改革措施
3 . 2 以“ 段 位 制” 为 目的 向群 众 推广 武术 的基 本
路线 武 术运动 自 1 9 9 8年 以来 , 借 鉴 围棋及 跆拳 道运 动
人演 练 、 整体打分 的方式 , 注重整体 风格 的表现 , 有一 定
的人为喜好倾 向因素。 2 . 2 武术发展 的 目标划分 出专业及大众武术
的当今 时代 , 由于武术 入 门门槛过 高 , 人 们都不 愿把 武 术作为健身 的一种手段 。因此 , 想通过武术段位制 的推 广来完成对 群众 武 术 的推 广 , 其 道路 遥 远 而漫 长 。首
竞 技武术 由于难 度较 大 , 专业 化程 度越来 越高 , 没
有经过 专业 的训练 , 一些 比赛 中规定 的难度动作基本 上 不可能完成 。于 是 , 又 可 以分类 出专业 武 术 与大 众 武 术。大众武术具有 较强 的普适性 , 动作 难度不 大 , 易 于
走 向的重要指示路径。
2 . 发 展 目标 决 定 未 来 武 术 走 向
3 . 我 国 武 术 决 策 机构 对 发 展 目标 的 认 识
3 . 1以“ 申奥” 为 目的开 展竞 技武术 与 国际竞 赛标
准 接 轨
在上世纪 9 0年代 , 武术运动管 理中心 即提 出了“ 申 奥” 战略 , 于是拉 开 了竞 技武术 改革 的序 幕 。首先 提 出
先, 要把整个武术学 习的 门槛 降低 , 吸引更 多 的人 群参 与到武 术 运 动 中来 , 然 后 武 术 段 位 制 的 推 行 才 大 有
作者 简介 : 刘建 华( 1 9 7 4一) , 男, 贵 阳人 , 江 苏经 贸职业技 术 学院 , 副教授 , 硕士 , 研 究方 向 : 体 育人 文社 会 学、 民族 传统 体育 学。
谈武术列入奥运赛事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论文
谈武术列入奥运赛事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论文谈武术列入奥运赛事后的国际化发展趋势论文摘要:中国武术被列入2008年北京奥运比赛项目后,使中国的武术文化在世界进一步传播和推广,促进了武术在世界各地迅猛发展,提高武术的竞技水平和自身价值,提高世界人口素质、精神面貌、文化内涵和健康水平,对促进世界和平,营造祥和的国际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武术;奥运会比赛;国际化;发展Abstract:Chinese martial art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after sports is a Chinese martial arts culture in the world to further the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 and promote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wushu in the world to improve the competitive level of martial arts and self-worth,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mental outlook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health, promote world peace, building and development, to create a peaceful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has an important role.1前言武术运动是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与文化的积淀,它以非凡的技艺和功法,源于人类原始的搏斗,而形成的人体搏斗力学,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战国纷争)。
进入明清时期自身日趋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武术作为体育文化遗产,不断发扬光大,文明规范,已形成独特的运动体系,在国际上进行传播、交流,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武术入奥的回眸与反思
武术研究2021年9月第6卷 第9期武术入奥的回眸与反思刘一梦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438摘 要:自国家提出“武术入奥”战略目标以来,入奥一直都是武术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以武术入奥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竞技武术申奥历程进行回顾。
武术在入奥进程中不断效仿西方体育思想与奥运竞赛模式,不仅割裂了传统武术的本意与结构,也使武术整体性遭到破坏,造成了武术发展失衡。
提出武术入奥应正本清源“打练结合、回归传统”,重新梳理对传统武术的认知,厘清拳种的理论文化形态,深入挖掘拳种的技击性加大传承创新,拆除“打是打、练是练”的现有形态,对传统武术进行活态传承。
关键词:奥运会 武术 打练结合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1)9—0018—031 历史轨辙:武术入奥时间阶段分析1�1 第一阶段:竞技武术萌芽成长期(1936年-1980年)武术,一个历经无数宗师的砥砺揣摩下形成了流派众多、风格独特的蕴涵中国形象的民族技击之术。
1936年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中国武术以表演的形式首次亮相在世界舞台,武术第一次迈出国门看到了异域竞技体育的发展。
受西方体育影响,竞技体育也是20世纪世界各国各项目体育运动发展的核心趋向,武术逐渐以体育形态示众。
1957年武术被列为国家竞赛项目,至此武术作为体育项目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的成立、1959年第一本《武术竞赛规则》的问世,标志着武术渐渐踏上了竞技体育之路,竞技武术也日渐雏形。
虽然在此阶段武术并未将“入奥”作为战略目标,但为武术日后走向竞技武术入奥奠定了基础。
1�2 第二阶段:“武术入奥”准备期(1981年-2000年)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指出“武术要走向世界”,各大洲的武术联合会纷纷成立。
1989年国家体育委员会将武术纳入竞技体育。
竞技武术是中西方文化的产物,以“竞”为表,融汇了西方体育之运动形式。
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探析
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发展探析有学者曾指出:“中华武术的现代化演进史,是武术演进中的重点课题,但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
对武术近、现代史的研究,还应与武术发展的重大理论研究课题结合起来。
”[1]竞技武术套路是武术现代化发展最为典型的标志性成果,它曾是中国武术发展的主导,也曾是武术进军奥运的首当其冲,2008北京奥运会以后将何去何从,自然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
值此关键时刻,总结其历史发展脉络,研究其未来走向,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对其发展进行历史地、发展地剖析。
[LM]1 对竞技武术套路技术演变的历史回顾1.1 竞技武术套路的形成武术是在中国传统的农耕文明的背景下成型、发展,乃至全面成熟的,它自里到外、从技术到精神,无不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迹,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文化载体。
而自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拉开序幕,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及其体育全面侵入中国,在其影响下,武术开始了现代化的演进历程,更多地注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
竞技武术套路正是武术20世纪现代化发展的标志性产物。
在西方体育影响下,民国时期就出现了武术套路竞技的萌芽,如旧中国各届全运会上的武术表演及竞赛。
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竞技武术套路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逐渐形成的。
新中国建立之初,武术发展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但是,尝试的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客观问题。
在当时的左倾思想影响下,以这些问题为依据,50年代中后期,确立了仅将套路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推广的发展模式,并将树立“矫健敏捷,勇敢优美”的形象[2]作为其技术发展的主方向。
1959年公布实施的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是该思路的集中体现,它借鉴了体操的评分方法,主要引导武术向“质量高、难度大、形象美”的方向发展,如对跳跃动作的“腾空”作了明确说明,要求“各种跳跃动作,除向前远穿的以外,都要求在两脚离地身体悬空时开始进行,两脚落地前完成”[3]。
1.2 竞技武术套路技术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1959年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的颁布实施是竞技武术套路形成的主要标志。
论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发展研究
论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发展研究
竞技武术套路规则是随着中国武术竞技体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和改进的。
在过去,中国武术的竞技赛事只有少数项目和基本规则,很多传统武术套路并没有被普及和应用于比赛中。
随着武术运动的
逐渐发展和规范化,武术竞技套路逐渐成为比赛项目,并开始逐步
建立比赛规则,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具有可比性。
这样的规则
可能包括组别、规定的套路难度级别、时间限制,以及评分标准等。
在1987年成立的中国武术协会,推动了中国传统武术向奥林匹
克运动的进程,鼓励人们创造更好的比赛规则。
1991年,中国武术
协会开始举办全国性的武术比赛,已分级别组成,分别是少年组、
青年组、中老年组和职业组,并设立了多种不同等级套路比赛。
并且,为了规范武术竞技的评审流程和标准,中国武术协会成立了专
业的武术竞技技术委员会,制定了统一的比赛规程,使用进一步确
保了竞技过程的公正和公平。
总之,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发展是一个历经多年努力才取得的
成就。
这种规则发展的历程中,是在与中国武术国际化的推动下,
各方人士共同的努力,相互竞争和合作,并才能不断进步。
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
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研究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和运动。
武术基于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运动形式,在国内和国际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竞技武术是现代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发展也影响了整个武术界的进步。
而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则是竞技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对于竞技武术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对于推动竞技武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研究对象和内容研究对象: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发展现状研究内容:1.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2.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技术特点及其运用情况;3.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训练方法和效果分析;4. 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三、研究方法和步骤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的书籍、期刊、论文及网络文章,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概念、发展历程、技术特点等进行梳理和分析。
2. 实证研究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等进行实证研究,了解竞技武术运动员和教练员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认知和运用情况。
3.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训练方法和训练效果,为进一步探索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四、预期成果和意义预期成果:1. 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总结出其发展历程和技术特点,揭示其运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2. 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训练方法进行探究和分析,并得出其训练效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案。
3. 针对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和探讨。
意义:1. 为竞技武术套路演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2. 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科学的训练方案和运动建议,促进其个人技术的提高。
助力武术入奥_竞技武术“入奥之分析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武术这一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也加入到竞技体育大家庭中,由此,竞技武术从传统武术中孕育而生,形成了套路、散手、太极推手3方面内容的独立竞赛体系,被世界各国人民广泛接受,与传统武术并驾齐驱,构成中国武术的两道亮丽风景线。
竞技武术入奥的可行性条件武术竞赛规则的设立与改进。
1928年的武术国考,开创了武术竞技的舞台。
1935年,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第六届全运会上,武术作为正式比赛项目,男子设16项,女子设 11项,并有8章41条的竞赛规则。
1953年,新中国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的举办,使我们看到了武术的流派纷呈。
1959年出版了第一个《武术竞赛规则》,随后不断总结经验,改变规则,截止目前,我们已制定了7本国内竞赛规则和 2本国际竞赛规则。
规则的制定和不断地修订,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武术的发展。
特别是1996年新规则的推出,采用切块打分的方法,使裁判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同时也使执行裁判的工作量减少。
竞技武术受国家政府的重视。
1984年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是武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目前会员已达83个,竞技武术得列了空前发展;武术世界锦标赛也举办了5届,亚洲武术锦标赛举办了4届,亚运会上武术成为常设项目,我们国内的全运会对武术这唯一的非奥运会项目设18块金牌,成为全运会上的金牌大户,山此可见小国政府对武术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重视程度。
在2000年第五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小,凡竞技武术运动水平进步快的,都与本国政府的重视分不开,在世锦赛中,越南副总理范实谦会见了新当选的亚洲武术联合会主席李志坚,希望加强两国间体育方面的交流。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一旦武术进入奥运会,争取靠武术实现金牌“零”的突破。
博大精深的百年武术理论。
我国民国时期出现了大量的武术论著,其中有不少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和创见。
这些论著大致可分为借易理阐释拳械理法;沿承传整理传统拳械;考据探求武术之源流;参西学普及拳术运动等四类。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研究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研究发表时间:2018-05-18T16:20:38.000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4月08期作者:刘倩[导读] 提高竞技武术套路高、难、美、新的技术动作风格以及发挥竞技武术精、气、神的精髓刘倩(天津体育学院天津 300160)摘要:竞技武术套路是竞技武术的一个分支,是当今中国武术特有的代表形式。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武术理论体系和竞技武术规则以及当代竞技武术所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当代竞技武术基本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度剖析。
关键词:武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现状中图分类号:G6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4-0123-01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其内容丰富、文化底蕴深邃。
是具有众多社会功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近代以来,随着东西方文化不断地交流、碰撞与融合,适应时代潮流的竞技武术套路应运而生,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武术需要继承,更需要发展。
竞技武术套路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借鉴了西方竞技体育的操作模式而产生出来的一种新生事物,是传统武术的理性发展与延续;是构成现在武术文化的重要部分。
1.竞技武术套路概念界定竞技武术套路是中国武术的一种具有竞技性质的运动形式,是中西体育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以中国传统武术为基础;是指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技术能力,追求“高、难、美、新”的技术动作,以夺取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训练和竞赛活动。
这项活动主要包括竞技武术和现代散手两种运动形式。
因此,竞技武术套路是从运动员的动作质量、演练水平、动作难度以及套路编排等方面,表现出强烈的竞争对抗。
2.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竞技武术套路是竞技武术的一个分支,是当今中国武术特有的代表形式。
建国后,近四十年间规模开展的只有套路形式, 并一直以《武术竞赛规则》为指导而发展。
国家体育总局版的《武术竞赛规则》在竞技武术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术研究2018年9月第3卷 第9期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研究李 平湖南警察学院警务指挥与战术系,湖南 长沙 410138摘 要: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是武术现代化最为典型的标志性成果,竞技武术套路进入奥运会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大舞台奋斗目标。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分析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今后的发展思路以及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应解决的几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措施。
关键词:武术申奥 竞技武术套路 发展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9—0032—04竞技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历史延衍流长,流传迄今可考证史有4200年的中华文化史,文武相承相传,其内容博大精深,集防身健身、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与一体,与宗教、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随着现代化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竞技武术应运而生。
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已经走出亚洲,面向世界,已经拥有进入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后,竞技武术套路确定了套路运动形式,其内容规范,规则明确,为武术运动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然而对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来说,竞技武术套路必须不断的发展,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性演进中,而并非单一的拳种、门派考虑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问题,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角度思考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问题。
1 研究对象和方法1.1 研究对象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收集、查阅有关武术申奥的文献资料,查阅有关武术申奥的书籍,上网搜索相关资料,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咨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和湖南省各高校从事武术教育教学相关专家,就武术申奥对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影响等问题进行访谈、分析与总结。
1.2.3逻辑分析法在分析文献资料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综合运用分类与比较、归纳与演绎等方法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2.1 武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的比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积攒的深厚文化底蕴。
武术是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源流发展而来, 它源于中华民族长期的生产劳动和冷兵器时期的战场角逐中,是一项具有健体强身、护体防敌的体育项目。
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武术和传统道德思想相结合形成武德,武德强调培养习武之人忠、勇、仁、义、礼、智、信等优秀品质,同时也成为武林中人共同奉行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和代表,它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艺术品质、生命精神都体现了要求人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的最终思想。
武术之所以能成为我国体育文化的代表,正是由于其中蕴含这些丰富的民族精神。
中华武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它吸收了儒教、道教和佛教的哲学思想,与我国传承下来的医学相关密切,“天人合一”思想、“知行合一”思想、阴阳学说、五行说、太极说、民族精神、传统武德等展现出中华武术的优秀文化内涵。
因此,可以说中华武术是中国的一种蕴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体现中国的民族精神特色体育项目。
作者简介:李 平(1974~),女,副教授。
研究方向:警务指挥与战术教学、武术训练和理论。
322.2 竞技武术套路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2.2.1奥运会的宗旨《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通过开展没有任何形式的歧视并根据奥林匹克精神—以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比赛精神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创立一个和平而更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会,其奥林匹克精神强调的是公平、公正、公开,不存在文化偏见和种族歧视,是世界各国相互交换其优秀的文化和比拼体育技能的平台。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主要是根据奥运会的竞赛规则而不断完善,通过运动的演练将传统的技击、形体美学等融为一体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奥林匹克的宗旨相符合,可以为建立和平美好的世界做出贡献。
2.2.2奥运会将呈现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全球化为世界文明发展提供许多好处,可随着它的发展趋势,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容小视的负面影响,文化的单一化发展便是其中之一。
1995 年,UNESCO 指出:“语言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但在下个世纪世界上 90%的语言将灭绝,任何语言的灭绝都意味着知识库存及文化内外交流工具的减少。
”[1]奥运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文化单一现象,根据夏季奥运会的比赛项目就可以了解到,除去柔道、跆拳道等少数项目外,其他的运动项目都是出自西方体育赛事。
为更好的促进奥运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吸纳更多的优秀文化参与进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经过五千多的发展,已是极具自身特色的东方优秀文化,竞技武术套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化文化的结晶,在国际上也具有相对的影响力和一定的群众基础,进入奥运会能丰富奥运文化的单一现象,为世界文化多元化做出贡献。
2.2.3竞技武术套路与奥运会的渊源在1936年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派出国术选手在奥运会进行武术表演,虽然体育代表团没有实质的收获,但却向世界各国展示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风采和魅力,受到世界各国的赞扬。
到2001年原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在祝贺国际武术比赛圆满成功的来信中说到: “中国武术已超越国界,让许多国家的爱好者聚集一起,通过武术他们相互交流、探讨武术功能和价值以及中国道德观念,从而教育年轻人,”随后,第八任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罗格在给国际武术联合会主席李志坚的来信中也明确表明“欢迎竞技武术走进奥运会的大舞台”。
[2]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武术被国际奥委会批准为特设项目第一次出现在奥运赛场上。
奥林匹克并不是仅属于西方的运动会,它是世界各国优秀文化的结晶。
现如今是文化多样性共存的世界,以奥运会为主的世界体育需要不同历史的、不同背景的、不同民族的、不同地区体育的增补与交融,而世界各国的体育文化也需要借助于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舞台展现给世界。
[3]2.3 武术申奥失利的自身因素分析2.3.1缺少主推项目现在我国正是大力发展武术项目和武术申奥的重要时期,武术需要推出几个代表性的项目走向世界,但却因武术门派种类多不胜数,担心顾此失彼,害怕传统武术的流失,因而很难进入奥运会。
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奥运会的竞赛项目需要具备男、女皆可参与比赛的条件。
相对于现如今的竞技武术套路而言,能达到奥委会规则要求的也只有太极拳、长拳、枪术等极少数的武术项目。
2.3.2规则难统一武术作为一项竞技性项目申奥,其规则是关键性因素。
在1990年国际武术联合会颁布《国际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后,国内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也随之不停改动,这样的现状反而加大了国际和国内竞赛规则的差异。
在国际比赛中都是规定套路,而国内的运动员主要都是在攻克竞技套路中的难度动作,如旋子转体720°接旋风脚720°跌叉等的动作训练。
因此,国内的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上往往难以适应比赛规则,这也是武术入奥的阻碍因素之一。
2.3.3评判难把握在竞技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需要去熟悉和理解分数评判标准,裁判员更是需要熟练的掌握与应用评判规则。
竞技武术是套路演练的比赛,它根据武术格斗的基本技击特点为基础,分为技术要素和内在要素。
技术要素由难度动作和动作质量组成,难度动作相对来说评判容易,一般以静止动作结尾,从选手的旋转度数判定,动作质量则是依据拳、掌、勾、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8个方面进行判定。
而内在要素指的是演练水平,演练水平的打分对裁判的要求很高,它是根据运动员的手、眼、身、法、步、意识、精神、劲力、节奏等方面来进行评判,在打分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对分值难把握,会直接影响到比赛的公平性。
2.4 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影响因素分析2.4.1助推竞技武术套路的国际化发展我们以第1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的参赛队员来看,有大约700名运动员他们分别来自83个国家和地区,而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已有144个会员国,参赛国家的比率只占总数的57%,另外,有些参赛国家只安排一两名运动员。
综上可知竞技武术套路在国际化发展不平衡。
武术申奥势在必行,申奥成功能充分调动各个国家参与武术比赛项目的积极性,推动武术在国际上的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我们要求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国际化,对文化的国际化发展也丝毫不能放松。
33奥运会是各国优秀文化结合的产物,它将会是一个将竞技武术带向全世界的大舞台,也将会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散播到世界各国的大舞台。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走向世界的载体,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
而竞技武术套路要走向国际化,必然离不开国家的支持。
首先是政府出台的政策支持,政府需要多多实施一些推动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政策,重视对武术项目的管制,制度安排到各区域、各群体和个人,确认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具体实施。
同时,各地区和基层的管理人员应积极响应政府的安排调整,加大对竞技武术的宣传力度,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群众反应情况和提出实际有效的建议。
然后是国家对竞技武术套路经济资源的支持,从国家提供经济来源转向企业提供经济来源。
国家应多引导和鼓励企业赞助竞技武术套路活动和赛事的举办,并对赛事圆满成功的单位和组织予以奖励奖章。
2.4.2 推动竞技武术套路技术规则的完善竞技武术套路规则的完善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导向作用。
自1959年的第一部《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至今共修改了9次。
第一版主要以长拳、南拳、太极拳、短器械、长器械为竞赛内容,限定了运动员的动作数量和套路完成时间。
1960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改动,并添加了一项规定套路的条文。
这个时期竞技武术套路开始追求腾空跳跃的难度动作,往高、难、美的方向发展。
1973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增加起势和收势,评分标准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内容完成度进行评判,同时增加了难度动作和创新动作的评分,因此带动了“旋子转体360°”和“旋风脚接跌叉”等难度动作的出现。
1979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做出很多重要的改动,加强了动作规格和演练在评分中的地位,规定“旋子转体360°”“旋风脚”等难度动作的出现次数。
1984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主要针对器械的规格做了要求。
1991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增添了武术礼仪,在运动员上场前和完成套路演练后向裁判长行抱拳礼,同时对运动员的比赛服装做了要求。
1996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出现竞赛委员会,实时监督比赛过程,建立了良好的竞赛风气;设置了创新动作的加分制度;两组裁判同时观看比赛,分别对动作难度和演练水平进行打分。
2003年的《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将之前的两组裁判增加至三组,A组针对动作质量(5分),B 组针对演练水平(3分),C组针对动作难度(2分)分别进行分值评判;增加了南刀、南棍和太极剑三个比赛项目;对难度动作进行编码,运动员赛前需先上交难度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