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下科学全册知识点(改版)

合集下载

4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4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初中科学八下知识点集合第一章第一节;磁场(1)磁体磁性最强的部位是磁极。

N极:北极,S极:南极(2)磁力:吸引或排斥。

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3)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4)磁体的周围存在磁场。

(5)磁场方向: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方向。

(6)磁感线模型:带箭头的曲线,箭头方向表示磁场方向。

(7)地球产生的磁场叫地磁场(地理南极为地磁北极,地理北极为地磁南极)(8)太阳表面的黑子,耀斑,太阳风都与太阳磁场有关。

第二节:电生磁(1)电生磁:奥斯特实验(2)右手螺旋定则:通电螺线管辨别磁极:四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N极(北极)(3)直线电流的磁场方向辨别:大拇指为电流方向,四指为磁场方向。

(4)电流的磁效应,任何通有电流的导线,都可以产生磁场注意:通线螺线管的磁感线外部:从N极到S极,内部:从S极到N极第三节:电磁铁的应用(1)电磁继电器:开关(低电压控制高电压)(2)DVD光盘没有磁性物质(只有镭射物质)(3)录音机和录像机的磁头有电磁铁制成,电话机,发电机,电动机,电磁起重机,洗衣机,电饭锅等。

第四节:电动机(1)电动机:通电线圈能在磁场中转动的原理。

(2)左手定则:磁感线垂直通过左手掌心,四指为电流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即为受力方向。

(闭合电路)(3)转子,定子。

第五节:磁生电(1)法拉第发现条件和规律→电动机(2)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导体就会产生电流。

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3)发电机:机械能向电能的转化,根据电磁感应原理(4)注意:条件闭合电路有:电压和电流。

不闭合电路:有电压,无电流。

(5)转子(线圈),定子(磁体)第六节:家庭用电(1)L:火线,N:零线(2)人的安全电压:干燥36V以下,潮湿24V甚至12V以下。

(3)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4)三孔插座的接线方法:上地,左零右火(5)开关接火线(6)低压触电:分为单线触电,双线触电(7)高压触电:高压电弧触电,跨步电压触电例:10个小朋友,火线+零线,不触电,总电压220V,单个人为22V。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

第一章热能的转化
一、热能的定义
热能(thermal energy)是由物质中的分子运动产生的、具有可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的一种能量形式。

二、热能的转化
1.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能量:热能可转化为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量,如汽车的发动机就是一个应用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汽车发动机将燃烧燃料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使汽车按照操纵者的要求运动。

2.热能转化为电能:热能可以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燃烧燃料的热能来汽化水,使蒸汽的温度和压强上升,用汽车发动机原理使汽车发动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输入我们的家中,使用电器,实现用热能转化为电能。

3.热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热能还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量转化为化学能,在火药、煤气、氢弹等产品中,都是利用热量转化为化学能,来实现大量的能量的源泉。

三、热能的应用
1.在水力发电中,利用蒸发的热量使水蒸发,然后利用蒸汽进行相应的动力,将其转化为电能,最终输入家庭使用;
2.火力发电:在火力发电厂中,利用燃料燃烧把热能转化成机械能,驱动汽车发动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然后输入家庭使用;
3.在化工工业中。

浙教八下科学重要知识点(全)

浙教八下科学重要知识点(全)

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A地球仪;B t;Cρ;D 细胞模式图;E地图;F S=vt;G W.C.; H O23.读图: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而已。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读图P5图1-8水分子电解模型图:(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联系后面一节中可知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很全(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第一章第1节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

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

第2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

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

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

(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

--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为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出现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形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形成5、原子轻易形成的物质:金属和液态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拎正电)中子(不磁铁)夸克(不显出电性)核外电子:(拎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相同,原子种类一定相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分散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丧失电子--构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获得电子--构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形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共同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化合物:由相同种元素共同组成的清澈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则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确认依据:由实验测量共同组成,无法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则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则表示物质分子的形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 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1】一、磁体:1、磁性:具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2个磁极,分别叫南极(S)和北极(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原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周围存在的一种特殊物质叫磁场。

1、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N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述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点: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似,地磁的N极在地理S极附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代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直导线周围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点: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则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2】一、电磁铁: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优点:(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可以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1、作用力方向影响因素:电流方向、磁感线(或磁场)方向。

完整word版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浙教新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章电与磁【知识梳理 1】一、磁体:1、磁性:拥有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磁极:每个磁体都有 2 个磁极,分别叫南极( S)和北极( N)3、磁体间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挤,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使本来不显磁性的物体(铁)带了磁性的过程。

(退磁)二、磁场:磁体四周存在的一种特别物质叫磁场。

1、基天性质:对放入此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方向(规定):磁场中的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小磁针 N 极的指向与磁场方向相同)三、磁感线:为了描绘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画一些有方向的曲线,任何一点的曲线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

(也是该点的磁场方向)方向:磁体四周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内部相反)四、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四周空间存在着磁场。

1、特色:地磁场与条形磁铁磁场相像,地磁的N极在地理S 极邻近。

2、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之间的夹角。

(宋朝沈括第一个发现)五、电流的磁场:1、奥斯特实考证了然:通电直导线四周存在磁场;2、通电直导线磁场的特色:以通电直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齐心圆;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像,也有南北极;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安培定章判断螺线管磁极【知识梳理 2】一、电磁铁: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长处:( 1)磁性有无能够由电流有无控制;(2)磁场方向能够由电流方向控制;(3)磁性强弱能够由电流大小、线圈匝数控制。

应用:电铃、电磁起重机、电磁选矿、电磁继电器、电话等电磁继电器:是一个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

(1)工作过程:控制电路通电,电磁铁有磁性,吸引衔铁,达到控制作用。

(2)作用:低电压、弱电流控制高电压、强电流。

二、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通电的导体在磁场中要遇到力的作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梳理

4、电磁感应中能量变化: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5. 影响感应电流大小的因素:①导线切割磁感线的速度大小②磁体的强度
③切割导线的条数(线圈匝数)④切割导线的有效长度
5. 交流电: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流。我国交流电的周期是
0.02 秒、频率是 50 赫。
八、直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的比较: (都包括定子和转子)
原子是化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石墨等碳的单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等等
....*....*....
*.....
如金属由原子直接构成, 金刚石、
五、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质 子 :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浙教版科 学八年 级下册 全册知 识点梳

原子核
(带正电)
浙教版科 学八年 级下册 全册知 识点梳

浙教版科 学八年 级下册 全册知 识点梳

磁场方向在与直导线垂直的平面上。
3、通电螺线管磁场: ①磁场与条形磁铁很相似, 也有南北极; ②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学会用 安培定则 判断螺线管磁极
【知识梳理 2】
一、电磁铁:
组成:通电螺线圈和铁芯;带铁芯的通电螺线圈
优点:( 1)磁性有无可以由电流有无控制; ( 2)磁场方向可以由电流方向控制;
断路器的接法:串联接在火线上。
工作原理: A、电流不是很大,电路正常;
B、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电路中的电流过大, 双金属片被过大电流过度加热, 两金属片受
热膨胀,但由于膨胀程度不同,造成金属片弯曲,顶撞锁簧装置,在弹簧弹力作用下,接触断
开,电路切断。
....*....*....*.....
6、插座: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最新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电与磁一、磁现象:1、磁性:能够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磁铁:铁质的磁体)3、磁极:定义: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

种类:如果磁体能自由转动,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相互作用规律: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4、磁化:①定义: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磁铁吸引铁钉的原因是因为铁钉被磁化后,铁钉与磁铁的接触部分间形成异名磁极,异名磁极相互吸引的结果。

②钢和软铁的磁化:软铁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材料。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长期保持,称为硬磁性材料。

所以制造永磁体使用钢,制造电磁铁的铁芯使用软铁。

二、磁场:1、定义:磁体周围存在着的物质,它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

磁场看不见、摸不着我们可以根据它所产生的作用来认识它。

这里使用的是转换法。

2、基本性质: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力的作用,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3、方向规定: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4、磁感线:在磁场中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①方向:磁体周围的磁感线都是从磁体的北极出来,回到磁体的南极。

②说明:A、磁感线是为了直观、形象地描述磁场而引入的曲线,不是客观存在的。

B、用磁感线描述磁场的方法叫模型法。

C、磁感线是封闭的曲线。

D、磁感线立体的分布在磁体周围,而不是平面的。

E、磁感线不相交。

F、磁感线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场的强弱。

③熟练掌握条形磁铁磁感线的画法。

三、地磁场:①定义:在地球产生的磁场,磁针指南北是因为受到地磁场的作用。

②磁极: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③磁偏角:首先由我国宋代的沈括发现,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不重合。

四、电生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直线电流周围的磁感线是环绕导线的同心圆,距离直线电流越近,磁场越强。

浙教版八下科学各章知识点梳理

浙教版八下科学各章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下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电与磁1、奥斯特实验: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该现象在1820年被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

该现象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场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2、通电螺线管的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和条形磁铁的磁场一样。

其两端的极性跟电流方向有关,电流方向与磁极间的关系可由安培定则(也叫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判断通电直导线周围磁感线环绕方向的方法:A:通电直导线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一):用右手握住通电直导线,让大拇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四指的指向就是磁感线的环绕方向;它同样也适用于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南北极;B:通电螺线管中的安培定则(安培定则二):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使四指弯曲与电流方向一致,那么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得出,这两种安培定则的话实际上都可以说成是右手螺旋定则,只不过四指环绕方向分别代表磁感线方向和电流方向;而拇指方向则代表电流方向和通电螺线管的N极方向。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可以总结为:四指弯曲方向为环绕方向,大拇指所指方向为通电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或者通电螺线管的N极方向。

3、电磁铁:带铁芯的通电螺线管就是电磁铁。

原理:利用电流来控制电磁铁的磁性。

接通螺线管中的电流,电磁铁产生磁性;断开电磁铁中的电流,电磁铁就没有磁性。

应用:电铃、电磁继电器、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磁悬浮列车等。

4、电磁继电器:由电磁铁控制的自由开关。

作用:利用电磁继电器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实质:利用一个接低压电源的通电螺线管(控制电铃)控制由磁铁制成的开关的断开与闭合,从而达到控制高压电路(工作电路)的目的。

5、直流电动机:【问题】怎样使线圈在转过平衡位置后继续沿原来的方向转动下去?1. 直流电动机靠直流电源供电,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现象制成的,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2. 直流电动机主要由磁铁和线圈组成,此外还有换向器、电刷等。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1、磁性:磁铁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磁铁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2、磁体:具有磁性的物质叫做磁体。

3、磁极;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可以自由转动的磁体,静止后恒指南北。

为了区别这两个磁极,我们就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或称S极;另一个指北的磁极叫北极,或称N极。

4、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5、磁体可分为天然磁体和人造磁体,通常我们看到和使用的磁体都是人造磁体,它们都能长期保持磁性,通称为永磁体。

6、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

铁棒被磁化后,磁性容易消失,称为软磁体。

钢被磁化后,磁性能够长期保持,称为硬磁体或永磁体,钢是制造永磁体的好材料。

人造磁体就是永磁体。

7、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体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磁场而发生的。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磁场的方向:在磁场中某一点,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8、磁感线:为了形象地描述磁体周围的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依照铁屑排列情况,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

方向都跟放在该点的磁针北极所指的方向一致,这些曲线叫磁感应线、简称磁感线。

9、磁感线的特点:(1)在磁体外部,磁感线由磁体的北极(N极)到磁体的南极(S极)。

(2)磁感线的方向就是该点小磁针北极受力的方向,也就是小磁针静止后北极所指的方向。

(3)磁感线密的地方表示该点磁场强,即磁感线的疏密表示磁场的强弱。

(4)在空间每一点只有一个磁场方向,所以磁感线不相交。

10、地磁场地磁场:地球产生的磁场。

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地球南北极与地磁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它们之间存在的一个50夹角,叫磁偏角。

11、奥斯特实验现象:导线通电,周围小磁针发生偏转;通电电流方向改变,小磁针偏转方向相反.结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12、直线电流的磁场直线电流的磁场的分布规律:以导线上各点为圆心的一个个同心圆,离直线电流越近,磁性越强,反之越弱。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知识点汇总

浙教版科学八下知识点总汇第一章电和磁1、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3、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

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

磁体周围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

4、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

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5、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引入了磁感线这一模型。

6、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在1820年发现电能生磁。

7、通电导体周围也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有关,直线电流磁场的分布为以导线上的各点为圆心的同心圆,磁场分布的面与导线垂直。

8、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的极性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关系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判断。

9、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有:是否带铁芯、线圈匝数、电流大小。

10、电磁铁的磁性主要可以通过控制电流来控制,主要应用如电铃、电磁选矿机、电磁起重机、电磁继电器等。

11 磁继电器是由电磁铁控制的自动开关,可用低电压和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和强电流。

12、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磁感线方向有关;通电线圈在磁场中会发生转动,但转到平衡位置就不动了。

13、直流电动机的原理:通电线圈在磁场中转动;换向器是直流电动机的一个关键、重要的部件,它使直流电动机的线圈能不停的转动。

14、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重要动力设备。

15、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于1831年发现了磁生电的条件和规律,从而开辟了电气化的新纪元。

16、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如果电路不闭合,当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不会产生感应电流,但在导体两端会有感应电压。

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可用右手定则。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资料讲解

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资料讲解

浙教版科学八下八年级下第一章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

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

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

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

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原子结构的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一、原子的结构:1、原子: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不显电性)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组成物质的元素1、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

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

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氢等元素组成。

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

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

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

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⑴一种元素⑵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表示物质的符号1、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⑴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⑵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⑶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⑷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⑸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全册知识点§1-1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使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建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

★2.下列所出示的代表符号的是,代表模型的是A地球仪;B t;C ρ;D 细胞模式图;E地图;F S=vt;G W.C;H O23.读图:书本P3图1-2液态水与气态水的模型,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1)水在状态变化中,水分子其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发生变化的只是分子之间的;(2)态水的水分子之间间隔最大;★(3)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发生了变化而已。

§1-2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电解水的实验中,发现水最终变成了两种不同的气体,分别是和,它们的体积比约为,这是个变化(物理或化学)。

2.英国科学家提出了原子的概念。

3.读图P5图1-8水分子电解模型图:(1)发现一个水分子通电分裂为个氧原子和个氢原子。

个氧原子重新组合变1个氧分子,个氢原子重新组合变成1个氢分子;★(2)从中可知化学反应从分子这个角度看,是分子为原子,原子再变成其它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而原子的种类(发生或不发生)变化;★(3)化学反应从微观角度看,可再分,而不可再分,所以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4.水通电时,水分子最终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它们的化学性质与水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或相同),★所以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注:当物质直接由原子构成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就是原子。

)★5.物质通常由构成,分子由构成,但有些物质也可以由直接构成的,如、、等。

(注:联系后面一节中可知物质也可能由另一种粒子离子构成,所以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大类)6.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保持金刚石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7.自然界中分子种类繁多,分子的种类是由和决定的。

不同和不同的原子经过不同的组合能构成千万种分子。

8.构成分子的原子可以是同种原子,如分子,也可以是由不同种原子,如分子;9.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种类有、和,这些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不同物质性质是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构成物质时原子的不同的。

★10.原子与分子的主要区别是:§1-3原子结构的模型1.将下列科学家与其提出的相应的原子模型连线:英国道尔顿电子云模型(电子像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英国汤姆森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分层运动)英国卢瑟福卫星模型(原子核像太阳,电子像行星围绕核运行)丹麦波尔西瓜模型(电子嵌在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原子球体)现代科学家实心球模型(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单位)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我们发现建立模型是一个不断,不断的过程,以使它更接近事物的本质。

★3.现代科学实验证明原子的结构:核外电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电荷)原子质子(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电荷)(电性)原子核(带电荷)中子(中子电)相关说明:(1)原子核带的电荷数又叫;★(2)由于整个原子不显电性,所以原子中各粒子的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原子中的质量可以略不计,故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注:联系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质子数)(4)阅读P10页表格,不难发现下列规律:★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有些原子中可以没有,不同的原子中一定不同;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或不一定)相等;4.下列基本粒子中最小的是:;★化学反应中最小的基本粒子是:;相同的原子中数一定相同。

A分子B原子C质子D中子E电子F夸克5.原子核内相同,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

6.由钠的一种同位素原子2311Na可知钠原子核内质子数为,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氢的三种同位素原子是(用符号表示):、、。

7.金属钠在氯气中燃烧时,金属钠原子失去形成带电荷的钠离子,氯原子得到形成带电荷的氯离子;带有相反电荷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之相互,最终构成电的氯化钠。

可见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

(离子像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8.硫酸铜是由和构成的。

★用线把下列物质与相应构成物质的粒子连起来:原子铜硫酸铜离子干冰金刚石分子氧气§1-4组成物质的元素1.科学上把具有相同(即)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

如氧元素就是指的总称。

★说明:元素是宏观、集合概念,只讲种类,(讲或不讲)个数;而分子、原子和离子是微观概念,可以讲,也可讲。

2.根据元素的分类,将下列元素分别填入相应类别中:①铁;②钠;③硫;④碘;⑤溴;⑥汞;⑦氧;⑧氢;⑨氩;⑩氦。

★元素固态的非金属液态的非金属气体元素常见气体元素稀有气体元素★根据物质分类,将下列物质分别填入相应的类别中:①石灰水;②铁;③液氧;④水;⑤氯酸钾;⑥臭氧;⑦二氧化碳。

混合物物质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其它化合物3.将地壳中下列元素所含的比例从大到小排列①硅;②氧;③铝;④铁;⑤钙;4.人体中所含元素比例最高的是,其次是,再次是。

5.人造元素是通过制得的,部分人造元素和天然元素具有性★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B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C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1-5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C可代表的化学意义有:宏观上表示这种元素;微观上表示个碳原子。

而2C仅表示。

★(注意:联系化学式知识C宏观上还可表示碳这种物质)2.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个横行,代表个周期;同一周期中元素从左到右一般是按元素、元素和元素这样排列的;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相同。

元素周期表可以横着(按读),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依次;也可以竖着(按读),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

★3.熟记1-20号元素,对应序号后写出其元素符号:§1-6表示物质的符号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包括分子、原子、离子组成)的式子叫做,物质的化学式是由测定出来的,一种物质(指纯净物)只有个化学式。

★2.常见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写出下列单质的化学式,氦气氖气氩气(单原子分子)臭氧氧气氮气氯气氟气碘(双原子分子)铝铜铁金刚石碳磷(习惯如此)★3.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的写法:(根据化合物中各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规律书写;口决,正前负后,交叉法、约简)(1)背出常见元素、原子团的化合价:(用符号填写)+1价:、、、;原子团-1价:、、、;原子团、+2价:、、、;-2价:、(显负价时);原子团、、+3价:、(显高价时);-3价:原子团。

(一定要背出!)(2)★根据化合价的知识完成下列符号组合成的化学式:(横线上写化学式,横线下写化学式名称)★4.小结常见化合价的一般规则有:①化合物中氢总是价,氧总是价;②金属元素常显价;③非金属元素跟氧化合时显价,如SO2,跟氢化合时常显价,如H2S;④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⑤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代数和为(最重要的一条规则);⑥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是可以变化的,如在FeCl2中铁显价;FeCl3中铁显价。

6.★标出下列物质中N元素的化合价,请标在N元素的正上方上:N2②NO;③NO2;④N2O5;⑤HNO3;⑥NH4NO37.NaHSO4中S的化合价是,KMnO4中Mn的化合价为。

★8.化学式的意义:以CO2为例,(可读图P23图1-32)①宏观上可代表这种物质;②宏观上说明二氧化碳是由组成;③微观上可代表分子;④微观上可说明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是由构成。

(注意:联系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的知识,⑤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 CO2只代表,只有这层微观意义。

练习:10 CO2中的氧原子个数与个N2O5中氧原子的个数相同。

9.根据化合价写离子符号:钠离子,碳酸根离子;10.3SO42-表示,它共带个单位负电荷。

★1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①氧元素②两个氧原子③氧气④两个氧气分子⑤氧离子⑥两个氧离子§1-7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原子的质量很小,为了方便表示,就用一种相对原子质量方法来表示。

若C-12原子的质量为M克,氧原子的质量为N克,则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为。

2.阅读P28页表,知质子的相对质量为,中子的相对质量为,电子的质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的相对质量= 数+ 数。

3.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3,(原子序数为11),则钠原子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核外电子数为。

4.由于原子的质量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所以分子的质量也就用相对的方法表示。

★计算下列化学式的相对分子质量:①SO2= ;②Ca(OH)2= ;③3H2O= ;④KClO3= 。

★5.有关化学式的四种基本计算类型:以NH4NO3为例请计算(写出具体步骤)(1)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M= ;(2)NH4NO3各元素的质量比m N:m H:m O= ;(3)NH4NO3中N元素的质量分数为N%= ;(4)40克NH4NO3含N元素的质量为m N= 。

★练习:多少克NH4NO3中含N元素的质量为70克?§2-1空气1.★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参见书本P35页图2-3)(1)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生成物是体(固或液),反应结束后集气瓶内气压。

(2)等反应结束后,打开导管上的夹子,出现的现象是,集气瓶内水位最终约上升剩下容积的。

(3)此实验说明:。

2.法国化学家通过实验首先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现代科学家经过大量实验发现,空气中还有氦、氩、氙等这些,此外还有少量的、,以及其它杂质。

2.空气中各成分有重要的利用,请对应连线: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氧气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作电光源;固态叫干冰,是一种良好的致冷剂;氮气是工业制汽水的一种原料之一充入灯泡可延长使用寿命;二氧化碳制造化肥、炸药的重要原料;供给生呼吸;稀有气体燃料在氧气中燃烧后能产生高温火焰§2-2氧气和氧化1.氧气的物理性质主要有:①常温下色味态;★②(易或不易)溶于水(所以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③密度比空气(所以也可以采用法收集氧气);④液化时呈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主要有:★(1)与硫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的火焰,在纯净的氧气中燃烧发出火焰,生成一种具有的体。

★(2)与铁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铁在氧气为燃烧实验现象是,生成一种色体。

做此实验之前在瓶底铺一层细砂或装少量水的原因是。

由此可知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的气体。

★3.物质与发生的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在氧化反应中氧气具有性。

★4.下列变化属于缓慢氧化的是:;最复杂、步骤最多的是。

A铁生锈;B铜生锈;C橡胶的老化;D生物的呼吸作用;E稻草堆自然发热;F白磷自燃。

5.呼吸作用是个比较复杂的缓慢氧化,以葡萄糖为例,呼吸作用的化学方程是:。

6.★氧气的实验室制备:(写出化学方程式)①热分解高锰酸钾:;②常温下分解过氧化氢:;在②中MnO 2只起改变反应速度的作用,而本身的 和 在反应前后都 ,这种物质叫做催化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