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开发
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2900字
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2900字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空竹教学素质教育终身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弘扬,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我国学校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
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素质和体育行为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以西方体育为主,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因此,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学校体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学校体育要适应新世纪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使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学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风格各异的特点,技术差异比较大,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不过民族传统体育有三个“简”的特点,只要能够把握这些特点就能很快有效制定其教学过程。
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摘要:据国家教育部门公布:我国民族民间体育历史悠久、形式多样且群众基础好。
但在我国农村中学教育中并不显得突出,依然存在着体育课程资源利用水平低、教育机构重视程度差、学校对民族民间体育运动的落实不到位等现象。
以下我将对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论述。
小清新: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课程开发利用在我国,公共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传统文化因素的影响较大,在农村学校教育中体现尤为明显。
据国家体育总局统计,在我国农村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课程教学模式。
其问题集中体现在课程内容枯燥无味、竞技性强及低层次重复利用等。
而我国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如跑、跳、舞等,他们不仅起到了陶冶情操,愉悦心情的作用,还能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的豪迈与奔放。
农村中学民族民间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填充课堂教育内容,扭转学校体育教育中出现的单调乏味现象,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还有利于配合我国时下提倡的“阳光体育”路线,培养学生终生运动的锻炼观念,传承和发展我国民族民间体育的文化内涵。
所以说,如何把传统民族民间体育资源进行开发,更好的利用到农村中小学教学中,成为了时下农村体育教育改革的重点。
一、我国农村民族民间体育资源现状作为民间流传广泛的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体育以其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而备受人们推崇。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西方现代体育项目的传入,我国教育体制也逐渐向现代靠拢。
组织化程度低,理论制度不完善的民族民间体育在发展上开始缓慢起来。
据统计,我国现有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有:射箭、射弩、摔跤、扭扁担、拉鼓、跳芦笙、打花棍、划龙舟、倒挂金钩、抢红旗、高脚马、跳马儿、舞龙、舞狮、八人秋、摇旱船、地龙、板凳龙、跳鼓、芦笙拳、磨秋、上刀梯、猴儿鼓、接龙舞、挤油渣、打砖、爬竿、跳房子、花式跳绳、潜水摸鱼、打水漂、杠子、爬山城、打碑、老鹰抓小鸡等,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并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我国民间体育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群众基础好,具有简单易学、趣味性强和健身性等特点,比较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应用。
中学体育课大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的建议
化的深厚基础 , 是建设 中华 民族 共有精神家 园的重要 支撑 ” , 没有 文化的积极 引领 , 没有人民精神世界 的极 大丰 富, 没有全民族精 神 3 . 学校制订体育达标项 目的局限性 学校在制 订体 育达标 项 目的依据是 国家 中学生体 质测试 项
统文化项 目。 在这 四种项 目中, 武术 和传统体育养生具有可操作性 练及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但 是这部分学生在毕业时往往面临非师
强, 适合普通 大众 , 不受 场地限制等 因素 , 在 中华 大地得意传 承和 范类而进不到中学去的实 际困难 。 这种招生分配体制 , 极 大地 限制 推 广。党的十八 大明确指 出, “ 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 自强 了中学体 育教 师的结构合理性 ,制约 了传统体育项 目在广大 中学
二、 中学 生 的 身 心 发 展 特 点
高 ,则没有具体呈 现 ,这就使一部分学生失去 了对锻炼身体 的兴 趣, 阻碍 了他们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如果在测试 中加上武术套路
使一些在这方面有特长的学生得以展示 , 也可 以大大提高 中学生 正处 于身体 的迅速生长期 。身体 的柔韧性 、 协调性 、 耐 展示等 , 他们锻炼的积极性 , 身体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力等各方面快速增长 , 神经系统趋 于发展成熟 , 易接受新 鲜事物 。 在此阶段体 育课适 当安排 以武术和传统养生为主要 内容的身体 练 习, 不仅能提高学生 的各项身体素质 , 而且对 于陶冶学生 的情 操 ,
2 . 传统体育项 目专业教师的缺乏
现在的中学体 育教 师大 多毕业于师范 院校 的体育系 ,由于传
族性和浓郁 民族 传统 文化 色彩 的民族传统体育 。 形成 了以武术 、 传 统体育项 目从 中学阶段 就很少开展 ,学生在升学专项选择上也就
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
须在 原有 基础 上 , 大 民族传 统 体育 教 学 的 比重 , 加 树立 素质 教育 的 理 念 , 立完 整 的体 育 教 学体 系 , 建 将 素质 教育 与终身 体育 有机 衔接 , 使学 校 民族传统 体 育在 学校体 育工 作 中获得 应有 的地 位.
摘 要 : 民族传 统体 育文化 是 中华 民族 文化 的重要 组 成部 分 , 民族智 慧 、 是 民族精 神 和 民族性 格 的具 体体现 , 是从 民族共 同体 文化 中剥 离与 凸显 出来的 一种 民族体 育 文化形 式 , 我 国社会 主 义 是
体 育事业 的重要 组成 部 分. 面 、 全 系统 、 学地认 识 民族传 统 体 育 , 振 奋 民族精 神 、 强 民族 团 科 是 加
我 国学校教 育 中包含 民族 传统 体育 的 内涵 , 这
不 仅是教 育 目的 的要 求 , 也是 民族 文化本 身 的特性 所 要求. 目前 , 国 的学 校 体 育 教育 在 培 养 学 生 身 我 体 素质方 面 已取得 了一 定成 绩 , 是对 学生 的体 育 但 认 知素 质 和体 育行 为素 质 的培养 , 尤其 是形 成终 身
5 个 少数 民族 , 1 0多 万 人 , 5 9 0 占全 国 总人 口的 9 . 8 , 民族传统 体育 是 由中 国 5 个 民族 共 同创造 的 6 精 神财 富 , 由各个 民族 的历 史 、 治 、 是 政 经济 、 文化 、 宗教 、 俗 习惯等 文 化 创 造 汇集 而 成 . 是 从 民族 风 它 共 同体 文化 中剥 离 与 凸显 出来 的 一种 民族 体 育 文 化形式 , 我 国社 会 主 义 体 育 事 业 的重 要 组 成 部 是 分. 校 是 文化 传播 的重 要基 地 . 面 、 学 全 系统 、 学 科 地认识 民族 传统 体 育 , 振 奋 民族 精 神 、 强 民族 是 加 团结 、 发扬 爱 国主 义精 神 、 进 社 会 进 步 与发 展 的 促
浅析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
学校 开展 民族 传统 体育是时代 的要求 , 也是 民族传统体 育发展 的必然趋势 。体育管理者或体育工作者应迎合教育发 展 的需要积极 的转 变观念 , 大局出发 , 从 树立整体服务 意识 , 把 民族传统体 育纳入 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采取积极 的引导、 扶 持 、 良的态 度 , 民族传 统体 育步人 规 范化 、 改 使 科学 化道 路; 利用 学校 的中介 、 载体 的调控 、 传播 功能 , 民族 传统体 使 育的潜在 的教育价值在学校 教学 中得 以升华 ; 坚持可持续发 展 的原则 , 与现代竞 技体育相 成相辅协 调发展 , 通过学 校教
【 关键词 】 学校 ; 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 ; 发展对策
前 言
所谓民族 传统 体育就是指各 民族在历史演进 中 , 编的 创 具有浓厚文化色彩和地域特征 的传统教育健身 活动 , 民族 是
智慧 、 民族精 神和 民族性格 的具体体 现 , 中华 民族文化 的 是 瑰宝。它随着社会的进步 , 一方 面不断改 良、 推广 与普及 , 体 现 了民族传 统文化 的继 承性 , 另一方 面 , 现代竞技 体育 相 与 辅相成 , 寻找新 的发展契机 和融合点 , 体现 了民族传 统体 育 文化的横向融合性 。迄 今为止 , 国专家 已搜集到汉族传 统 我 体育项 目 3 0多条 , 0 各少数 民族体育项 目 7 0多条 , 1 5 0 自 93 年 1 月至今已经成功地举办 了 8届全 国少数 民族传统体 育 1 运动会 , 涉及大小项 目一次 比一次多 , 竞技 水平也愈来 愈高 , 竞赛规则不断完 善 , 表演项 目五 彩缤纷 , 同时 每年还 伴随各 族人 民的庆典活动 等 , 真可谓 内容丰富 , 式多样 , 形 其深邃 的 哲理 、 丰富的文 化底蕴以及潜在的教育和健身价值 引起越来 越多 的教育界 的高度青 睐, 为发展和弘扬我 国的民族传统体 育献计献策。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使 民族传统体育得 以 继承和发扬光大 已达到教育界的共识。学校是文化传播 的基 地, 是体育 的摇 篮 , 是原始 体育形态走 向规范化 、 科学 化 、 普
浅析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
结合我校浅析中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开展存在的问题1.简单化:主要表现在准备不足、不够重视这里不谈教师自身具备的条件,只讲很多教师不注意和不重视该项目的教学,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就上课,没有创设较好的内、外境。
学生不知道为什么要学,学了有什么用。
其实教师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教该教材,怎么去教?所以慌忙上阵,走走“过场”,长久下去,学生失去了兴趣,课堂效果很差。
2.复杂化:主要表现在不考虑学生条件去教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
比如:武术动作的学习,基本功的要求太高,从而使学生达不到;又比如:在动作规格上要求太严,马步要蹲平,虚步要虚实分明,歇步要稳座不动等等,使学生望而生畏,无心学习,最终课堂教学效果也很差。
3.凝固化:主要表现在教学太传统、太呆板,一节课反复几个动作,使学生失去兴趣,缺少变化。
尤其是思维的启迪,更谈不上创造了,教师不敢放开,不敢让学生自主去练,去体验,去改变和创新,课堂教学效果肯定不会好。
4.表面化(肤浅):主要表现在不追求项目的精神实质,只是为教动作而教动作。
比如:教武术套路,只强调了动作的规范,而忽视了精、气、神的体验与表现;注意了动作的连接而忽视了手、眼、法、步的统一和体现。
固而学“武”不像“武”,而使学生没有更深的追求,从而失去了学“武”的意义,不能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另外,还有一些其它方面问题也影响了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课时教材搭配不合理;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器材不达标;场地安排与运用不合理;教师自身素质不高;学校所处的地方特色的影响等等。
二、上好民族传统体育课堂教学的对策(一)必须创设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外环境所谓“内境”它主要是指学生参加该运动的心理准备和心理感受(体验)。
心理准备包括:学生从认识到参与的各种心理调节,达到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延续学生参与积极性,从而学有所获,学有实效,学有所发。
而“外境”它主要是指教师为学生学习而创设的必要的教学氛围,包括条件(场地、音响、器材等等),教学动员(语言、语调)与调动等。
浅谈如何在高中体育课中引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各具 差异 ; 人可 根据 需要 从 中选择适 合 于 自己 的项 目进行 健身 养生 活 动 。有 的项 目不 受 时间 、 个 季节 的
限制 ; 有的项 目在场地器材上可因地制宜 , 就地取材 ; 还有的项 目可徒手进行 , 这就给开展群众性体育活
动提 供 了便利 的条 件 。 因此 , 民族传 统体 育有 着广 泛 的适应 性 , 这种 适应 性是 传统 体育 蕴含 强大 潜能 的 根 源所在 , 是传 统体 育得 以继 承和持 续 发展 的基础 。 也 5 民族传 统体 育 的科学 性 : 、 民族传 统体 育是 建立 在 “ 性命 双 修 , 身并 育 ” 心 的生 命整 体优 化理 论基 础
第1 期
之上 的 , 养生 原理 已被世 人所 证 实 。 其 研 究 如何 在高 中课 堂 引人 民族 传统 体 育项 目,首先 我们 得从 高 中学 生 的身 心特 点 和学校 体育 开展 的现状谈 起 : 中学生 正处 于 身心 发展 的 旺盛 时期 , 高 由于社 会 和教 育体 制 的原 因 , 现在 的高 中生还 承受 着 来 自社会 和 家庭 的双 重压 力 , 如何 在保 持 和满 足青 少 年积 极 的探索 求 知欲 望 的同 时 , 养朝 气蓬 勃 、 培 勇敢顽 强 的精神 ,并 帮助其 有 效地 释 放压 力 ,调节 身体 及 心理 状态 ,是作 为 教育 工作 者应 当思 考 的问 题 。目前 , 国的学 校体育 教 育在 培 养学 生身 体 素质方 面 已取 得 了一定 成 绩 , 是 对学 生 的体育 认知 素 我 但 质 和体 育行 为 素质 的培 养 , 其是 形 成终 身体 育 的能 力 和 习惯方 面 尚未 达到 应有 的程 度 。其 中十分 重 尤
民族 经 济发展 、 强各 民族 成 员身心健 康 等方 面都发 挥 了重 要 的作 用 。将 之作 为 高 中体 育教 材 , 增 不仅 为 高中生 开阔视 野 、 面锻 炼 身体 、 进 身心健 康等 方 面起 了积 极 的作 用 ; 全 增 而且 能发 挥 学校—— 这 块 文化
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修
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研修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可能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和差异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
它强调学生、教师、学校、社区的独特性和差异性。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它可以照顾到本校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适应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发展,全面提高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的发展。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使体育教师成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确立了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主地位,赋予体育教师课程开发的权力和责任,因而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对体育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而有助于体育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和能力的不断提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不仅具有现代体育所具有的竞争性、健身性和文化娱乐性,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淳朴的民族精神内涵,使参与者不仅能达到生理和心理的满足,实现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还能对民族文化心理产生认同感,起到文化传承和加强民族凝聚力的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校本研修体育教师应做好以下几点:首先真作好收集、挖掘、整理工作,民族传统体育大都源自民间,体育教师在把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课堂之前,应根据当地实际深入民间生活进行调查考证,对项目名称、发展及技术要求有所了解,真正要引进体育课堂,以繁荣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其次认真总结、积极交流,体育教师除认真上好教材之外,还要根据各地实际,把自己通过努力收集到的内容,在本校传授之后,同其他学校教师进行交流,以便使内容更具科学性、实效性、可行性。
积极做好器材的改制和活动形式的改进工作,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规模及各年级学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需要,对民族体育器材进行就地取材,自己制作,一材多用、灵活搬运的原则进行必要适当改制,对许多呆板、单调划一的动作在保留实质的基础上改进为适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灵活多样、欢快轻松的运动项目。
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转)
浅谈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依托学校得以弘扬,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可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一、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现状我国学校教育中包含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这不仅是教育目的的要求,也是民族文化本身的特性所要求。
目前,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对学生的体育认知素质和体育行为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形成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方面尚未达到应有的程度。
其中十分重要的原因是学校体育教育中是以西方体育为主,与国人身体素质、心理感受、民族情感相吻合的民族传统体育内容没有得到很好的普及。
因此,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族文化,从小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学校体育不仅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
学校体育要适应新世纪对人力资源的需要,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加大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的比重,树立素质教育的理念,建立完整的体育教学体系,将素质教育与终身体育有机衔接,使学校民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工作中获得应有的地位。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特点学校广泛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教学是时代的要求,是民族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民族传统体育具有风格各异的特点,技术差异比较大,对教师而言是一个相当大的难题,不过民族传统体育有三个“简”的特点,只要能够把握这些特点就能很快有效制定其教学过程。
的特点,朴素的品质造就了这些项目的教学应朴实无华,教学过程要讲究实效,避免华而不实的的形式,教师要全面准确掌握项目的比赛规则,并运用到教学中,不断提高学生在规则要求范围内的技术和战术是教学的灵魂。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
搏击武术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中学体育课的相关研究赵岷(山西大同大学体育系,山西大同037009)摘要:文章根据目前我国中学体育教育师资不足,经费紧张,场地器材设施较差和教学内容单一等现状分析,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丰富多彩的、资金投入小的、场地器材要求不高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入中学,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课堂。
这样不仅能解决中学体育办学面临的实际问题,减少经费投入,而且能大大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让学生从参与活动中去领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学体育课相关研究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卜5643(2008)l删72珈31‘前言多年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学校体育都在为形成自己民族和国家的传统特色而进行不懈的努力,并对促进当地的政治、经济、社会、科教文化和人的全面发展产生了深刻长远的影响。
泰国将传统技击项目泰拳作为学校必修科目。
韩国的跆拳道、民族舞蹈等已成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程。
俄罗斯中、小学的体育课教学大纲中,传统教材比重大,民族民间舞蹈、摔跤、游戏、滑雪、滑冰等贯穿始终,在课的准备、整理活动时经常选用,培养出大批该方面人才。
日本为弘扬尚武精神,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就把柔道列为各级学校的必修课。
而据《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记载,目前发掘、发现的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有676项,汉族有301项,共计977项。
其中武术、气功、养生功、风筝、龙舟、围棋等项目已走出国门,成为世界体育项目的一部分。
而当前我国各地民族体育开设的主干项目有武术、散手、摔跤、气功、养生功、毽球、风筝、围棋、中国象棋、跳绳、秋千、抢花炮、打陀螺、射弩、舞龙、舞狮等十几个项目。
这些项目的开展,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也传承和发扬了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而中学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较高阶段和社会体育的衔接点,是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学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继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发扬传统美德和社会发展、教育改革、通才教育的需要,对学生人格培养、精神重塑,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物质、政治、精神文明及民族的长远发展,对知识分子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实现全民健身计划.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浅析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开发
指 导人们锻炼身体 、 增进健康 、 提高生活质量的一 类体 育 人才 .建 国初 期 , 面对 错 综 复杂 的 国际 形 势, 为了迅速改变“ 一穷二自” 的落后状况 , 增强国
力 , 所 当然 地 以 当时 的 政 治 、 济 需 要 为 出 发 理 经 点 , 育“ 体 工具论 ” 的价 值 取 向决定 r 育的 发 展 体 特征 , 体育 的发 展 为社 会 的需 要 服 务 . 可否 即 认 ,工 具论 ” “ 的价 值选择 , 在我 国社 会经 济相对 落
维普资讯
洛阳师范学 院学报 2O 02年第 2 期
后 的条件下 , 表现 出 了积 极 的作 用 .但 是 , 也 从另
一
值和经济价值 . 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教学和产业 开发中逐步形成学科优势与社会化服务相结台的 专业 特 色 , 能促 进体育 产业 的 发展 , 既 带来 可观 的 经 济效 益 . 又能检 验我们 的教学 水平 .
开 发 民
族传 统体 育是 当代体 育教 育改 革 的必 然趋势 , 具有 良好 的社会和 经 济价 值 .然 而 , 现有 的 条 在
件下, 开发 民族 传统体 育 必须制 定 明确 的教 学 目标 , 本地 的教 育 实 际 出发 , 可 能地 协 调 好 从 尽
各 方 面 的 制 约 因 素
3 1 开 发的 必要性 .
旌体育形式, 表现 为无规则 的攀 、 、 打 , 爬 摔、 甚至
是野蛮 的打 斗.各 民族 的体 育 活 动实 际上 是 部 落 民族 为 了生存 与 大 自然 进 行 斗 争 的 写 照 , 与体 育 产生 的 根源 是 一致 的 .所 以说 , 民族 传 统 体育 是 体育 的 一 个分 支 , 的形 式 则 特 点 、 表意 义 它 规 代 和所 反映 出 的风俗人情 , 具 有显 著 的民族特色 都 世 代相传 , 沿袭 至今 , 大部 分项 目仍 然保 留 了率 民 族特 色 , 电就 具有 了民族 传 统性 .民 族传 统 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张佳惠 刘振东 白 莉民族传统体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内涵与底蕴深厚,其教育价值也已经在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深入研究中得到逐渐呈现,并成为体育课程开发的一个重要选择。
文章尝试从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着手,通过搭建框架、资源整合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方式,让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可以发挥作用,为广大职业院校学生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提供新思路。
1 引言在职业院校的传统体育课堂框架中,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开发尚处于探索阶段,呈现方式还不够具体和成熟,限制了体育课程资源的实施效果。
但从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本质出发,丰富的内涵、多元的内容,对体育教育的创新和发展有显著价值。
研究将关注点聚焦于此,整合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做好资源的全面开发,让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助力职业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
2 课程资源的开发必要性2.1 符合学校体育课程改革需要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力的增强,广大学生也开始更注重健康,愿意积极的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以此来达到身心健康的目标。
学校体育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相比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开发显然能够带来更多新颖的体育锻炼项目,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助力学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升级,满足现代教育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必要支持与优质服务。
2.2 激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移动互联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游戏、短视频平台成为学生娱乐休闲的主要工具,体育锻炼的地位被严重弱化。
且目前由于职业院校体育课堂所能够提供的锻炼资源和空间有限,造成大多数学生对田径项目、球类项目的感兴趣程度不高,学生积极性很难得到全面激活。
在这种情况下,职业院校的体育课程逐步陷入到困境当中,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明显下降。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众多,内容丰富,如踢毽子和丢手绢等传统的体育游戏项目,对学生自身有着极强的吸引力,让这一群体更愿意主动的融入到课堂环境中,在强烈参与动机的驱使下达成体育锻炼目标。
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
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和对策摘要:中学学校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时期下纷纷进行了体育课程的建设,一方面锻炼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防止对学生的文化思维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例如学校在当前课程教育和校园中融入了民族传统体育,构建新型的体育形式,开发中学民族体育校本课程,使学生能够在接触民族体育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为学生后续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学学校;校本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中华民族世代积累下的重要宝贵精神文化财富,具备较强的传承性以及地域性,能够应对西方现代竞技体育对体育项目所产生的冲击,在当前中学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中,需要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内涵的深入性分析,之后再按照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整合不同的民族体育形式,增强整体教育的科学性以及趣味性,使学生能够在快乐氛围中增强自身的生理素质,帮助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文化渗透节点在中学体育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讲解民族传统体育的技巧,还需要进行民族文化的渗透,不断增强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在课堂开始之前需要分析符合民族地区的特色化运动内容之后,再根据不同运动的特点来进行日常教学,在关键教学节点中进行文化的渗透,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1]。
例如在班级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开展“耍龙”运动方式,彝族地区耍龙形式非常的多样,其中包含了耍水龙和耍板凳龙等相关的方式,龙的色彩非常的丰富,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并且这一运动形式大多数是在节日庆典中进行,男女皆宜,在每年农历2月祭龙时也涉及这一运动。
在班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先为学生讲解这一运动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渊源,让学生能够从文化的角度来认识这一运动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来制作耍龙,学生可以进行颜色的搭配也可以进行形状的组合,只要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就可以了。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用探究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课程资源开发的应用探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传统体育已经成为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成为推进体育全面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在我国民族体育传统方面,丰富多彩、绝对独特,它包含了各类竞技、技击、健身、民间娱乐等各类内容,是我国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现代体育课程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完善教学内容,已成为研究者们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运用到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之中。
一、利用儿童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学习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课程是涉及学生全面成长和发展的课程之一,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
利用学生在儿童时期接受过的文化背景,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比如,在广东等地,流传着“足球拍门”、“滚铁环”、“搓陀螺”等民间游戏;在云南、贵州等地,也有“踢球花”、“气球拍手”、“跳绳”等传统娱乐活动。
学生们在游戏中的欢声笑语,虽然不如严肃的体育训练那样铿锵有力,但它是让学生们喜欢运动和积极参与运动的基础。
因此,基于学生的文化背景,可以借助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民族传统体育运动。
二、运用社区资源丰富体育课程学校不需要为民族传统体育资源而专门建设体育设施,而是可以在社区中寻找合适的场地和器材。
比如,广场、公园、河滩和山区等都是很好的场地资源,这些场地不仅可以容纳大量的学生参与,而且可在游戏中增强学生对周围环境的感觉。
采用多样化的场地资源,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有许多单调且缺乏趣味性的课程内容,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需要创新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们可以采用游戏、竞赛、表演等方式,将传统体育融入到课程之中,使学生在课堂中感受到趣味性。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和互联网资源,定向搜索和挑选出符合学生年龄、能力、认知水平的课程材料,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
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在体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利用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全球化发展成为必然。
而民族传统体育这种文化形态的社会价值及其发展前景,将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从体育课程改革要求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而言,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是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将是保护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理想的途径。
1.民族传统体育资源的时代价值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各具特色却又联系紧密,共同孕育出这千姿百态的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它们不仅是民族文化的外在表现,更反映出民族的精神风貌。
1.“身心健康”的双重功效。
初中体育教学的重要原则在于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初中体育教学主要是以传统的田径和球类运动为主,农村初中更是如此,内容固定、形式单一,并且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许多老、少、边、穷的农村学校几乎没有体育设施或场地器材,这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
大多数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通过各族人民千百年的经验总结而成的,在健身和养心方面具有很好的功效。
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融入到体育教育中,不仅能通过不同类型的体育锻炼让学生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还能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减缓学习、生活、情感等方面所带来的压力,缓解疲劳,消除焦虑,促使学生以健康的身心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
1.“愉悦生活”的价值需求。
每一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几乎都是起源于各民族居民的日常生活,是与他们的民族习俗息息相关的,它是少数民族居民增加情趣、娱乐生活的重要方式。
通过观看、参与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能愉悦参与者,也能使观赏者感受到欢乐,使人心情舒畅,在精神和情感等方面都得到了满足。
1.“民族精神”的精神感召。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少数民族风俗的化身,它是民族特色和民族风采的有效载体,是一个民族传承自身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民族情感和文化内涵。
在西方体育文化观不断给我国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的当下,我国各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已呈现出文化趋于认同、同发展、共命运的“和谐”趋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成为了中国体育文化的“先锋官”。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传承及资源开发论文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传承及资源开发论文有关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传承及资源开发论文第1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学校教学探索竹竿舞起源于海南省黎族地区,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竹竿舞是一项极具表演性项目,活动往往在美妙动听的音乐伴奏下进行,可融入一些舞蹈、健美操、艺术风格、体育技巧等动作元素,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开展,所需器材也易于寻找,动作相对简单易学,哪怕是以前没跳过竹竿舞的人,只要细心观察片刻然后跟随已掌握者按节奏、节拍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参与其中,适合于各年龄特征群体参加,对增强群众体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发挥着积极作用,现已被列入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比赛项目。
田野调查发现,竹竿舞项目在我国各级学校教育活动中呈现出较快的发展趋势,很多学校均以竹竿舞融入学校教育视为丰富教学内容、增加课堂教学特色、迎合教育改革创新为主要目的。
例如海南省保亭思源实验学校竹竿舞比赛,西安市灞桥热电学校竹竿舞进校园,新疆兵团农十三师黄田农场学校大课操竹竿舞活动,辽宁大学竹竿舞教学,大连市西岗区五四路小学竹竿舞教学,云南师范大学竹竿舞教学,玉溪师范学院竹竿舞教学,玉溪市华宁一中竹竿舞教学,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两河乡中心学校阳光大课间竹竿舞等。
无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竹竿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能够让竹竿舞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发展获得新路径。
1竹竿舞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近年来,竹竿舞已在我国部分大学、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学校教育活动中悄然兴起,并取得实效,有些学校甚至已把竹竿舞作为每年学校常规性教育教学工作,并有专门部门及人员负责,通过各种形式开展文化活动,使教材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这为竹竿舞文化在学校传承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经验表明,对于竹竿舞运动来说,融入学校进行教育传承是实现其延伸、延续的主要途径。
就学校而言,本身职责和任务就是传播文化、传授文化、宣传文化、保护文化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因为学校有着丰富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加之其长期以来所建设的硬件和软件总是围绕文化教育来进行的,因此,学校是民族文化传承中最系统化、最正规化的一个重要基地,具有延续、传承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系列优势及条件,能够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的功能。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合及渗透
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合及渗透摘要: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
教师要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弘扬民族文化,拓展体育的教学功能,帮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本文就如何将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使民族传统体育更好地得到继承发展。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中学体育教学渗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
学校是传播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平台,肩负着继承和传承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任。
我们要充分发挥学校载体之优势,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中华民族振兴、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因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深受学生喜爱,且易于开展,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和经济价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有机融合、渗透民族传统体育,对丰富中学体育教学的内容,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长足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当代体育教育改革的一种必然趋势。
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学体育课中的意义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追求一种厚德载物、谦虚谨慎的精神品格,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更要灌输一种思想、一种意识、一种精神文化。
《纲要》指出:我们要“倡导民族传统体育,开发民族体育资源,做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工作”。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很高的健身、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树立正确的体育观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把民族传统体育渗透体育教学中,无疑将使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对学校体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因此,我们要振兴民族传统体育,就必须重视中传统体育教育的价值所在,弘扬其优秀的精华,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和认识传统文化,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民族文化,把握民族精神,使民族传统体育得到传承和发展,这对于建立祖国优秀文化的认知、认同,弘扬民族文化有着极其深远的教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材的开发
民族传统体育是长期流传在各民族民间的以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为目的的各种竞技与游戏活动,是我国历代人民调节身心、强健体魄、丰富生活的重要手段。
它集健身性、竞技性、趣味性、民族性、艺术性于一体,符合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一些特征。
其中的部分项目经过改造、整合与提炼,便具有较高的教育、健身、娱乐功能,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同样可以进入中学体育教材。
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开发,使其在学校体育中开展,把原始体育形态趋向规范化、科学化、普及化[1],这样不仅能使其成为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体育项目,而且也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
一、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1.丰富中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需要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只限定课程目标体系和五个学习领域,对教材内容没具体限定,中学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条件,在教学目标体系的指导下设计和选择体育教材内容。
[2]
竞技体育教材多年来一直是我国中学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它对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方面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根据学校实际以及学生身体素质、心理需求等因素,体育教师可以多角度地选择教材内容,而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会是其中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是丰富中学体育教材内容的需要,也是满足不同个体对体育的需要。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其动作结构、技术要求、运动风格和运动量也各具差异[3] ,从具体形式来说有球类、竞速类、技巧类、表演类等,完全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开发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
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也可以完成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所以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丰富中学体育教材的需要。
2.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与传承的需要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人也随之减少,而广大青少年在学校参与的也多是竞技体育项目,所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问题。
中学是青少年兴趣爱好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能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健身方式,而且也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保护。
学校是民族传统体育向现代体育转化的重要途径。
我们现在所说的竞技体育其实也都是西方国家的民族体育项目,通过学校为媒介发展成为现在广为流传的竞技项目。
例如篮球运动,原本是美国的民族体育项目,它先在学校广泛开展,得到广大青少年的喜爱,随之传播开来,形成一定的影响力后才成为世人喜爱的
运动,进而成为奥运会比赛项目。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有通过学校广泛开展,首先使本民族或本国的广大青少年乐于从事、喜爱,进而推广开来,才能够成为世界认可并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这也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好地保护与传承的方式。
二、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的优势
1.动作简单,规则灵活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们祖先在长期的农牧时代形成并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体育运动。
它来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由最初的满足生存需要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丰富生活等。
大部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简单,易于学习、掌握,比赛规则具有灵活性、随意性,便于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开展。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对技术动作、竞赛规则进行改动,使其有利于教学、比赛游戏。
2.对场地、器材要求低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流传至今的有千余种,多数项目对场地要求较低,可随时随地进行;对器材要求也简单,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及消费水平或购买或自制。
例如板鞋竞速、高脚马竞速等传统项目器材,材料易于寻找,制作流程简单,成本不高,各学校还可根据学校情况对器材的材质进行相应的调整,只要符合教学条件,具备安全等特性就行。
民族传统体育这一优点适合在我国各类中学开展。
3.具有健身性、趣味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健身性不言而喻,各种项目都是通过身体活动来完成的,通过从事这些活动可提高身体的各项素质,达到健身的目的。
另外,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弱竞技性不会使身体产生过度疲劳,从而不会损坏身体健康。
娱乐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最重要的特点。
从我国四年一届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项目设置来看,有竞技项目和表演项目,很多项目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完成的,其观赏性、愉悦性很高,深受群众的喜爱。
我国各民族传统节日中多以载歌载舞、节奏明快、活泼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为主,借体育娱乐形式烘托节日气氛,提高参与面。
如苗族的“跳芦笙”“反排木鼓舞”、布依族的“刷把舞”等都是融健身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的体育娱乐项目。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趣味性等特点,将其开发为中学体育教材是对体育教学很好的补充,必将丰富体育教学的形式和内容。
三、中学民族传统体育教材开发的基本要求
1.遵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
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教材内容作为体育课的载体,在选择时也要符合“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我们祖先千百年的实践,其健身价值不言而喻,特别是其趣味性、健身性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2.激发学生广泛参与的兴趣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
因此,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体育教材内容作为教学手段、学生健身的途径,必须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是不能列为教材内容的。
在开发民族传统体育教材时,也要把学生的兴趣和发展需求作为重要依据。
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民间开展得很好,但不一定符合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所以也不能列为教材内容。
例如,“扭扁担”是在扁担上掰手腕的角力项目,作为提高学生上肢力量的项目,其持续性较差,学生做几次后就没有能力继续做,并且对学生上肢力量的增长起不到作用,所以不能作为教材内容。
3.安全性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要把握安全性,避免给学生身心造成伤害,一些具有危险性、不安全的体育项目尽可能不作为体育教学内容。
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具有危险性,在中学开展也容易给学生造成伤害,例如抢花炮、射箭、射弩等,不能作为中学体育教材内容。
一些“不安全”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可以通过器材的改变来降低难度,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如高脚竞速的高脚马,我们可以降低脚蹬的高度,消除危险,使其符合中学体育教学的要求,发挥体育教材的作用。
4.创新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不是依靠固守传统,而是要拓展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目前在各大中小学被采纳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大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变,有的是项目表现形式,有的是项目规则要求,有些项目是在原有项目基础上的创新。
这些项目在保持原有风格特点的基础上,使之规范科学和合理,使民族传统体育能够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
在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改进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对蕴含民族文化和情感的内容加以保留。
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国特有的体育运动形式,具备一定的健身功能和愉悦身心的价值,在民间开展较多,但在中学开展较少。
它们多是技术动作简单、场地要求不高、器材易做、规则灵活的体育项目,适合在中学开展,所以中学一线教师
有义务和责任对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开发,并将其引入中学体育课堂之中。
这不仅可以丰富中学体育教材内容,满足不同个体对体育的需求,更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教育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范本祁,杨慧.民族传统体育与学校体育融合发展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2).
[2]杨雪芹,刘定一.体育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张选惠.民族传统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