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到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代诗歌白居易《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安徽六安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
安徽六安市示范高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岁暮白居易穷阴急景坐相催,壮齿韶颜去不回。
旧病重因年老发,新愁多是夜长来。
膏明自爇①缘多事,雁默先烹②为不才。
祸福细寻无会处,不如且进手中杯。
(注)①爇(ruò):焚烧。
②雁默先烹:雁,鹅;出自《庄子》“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故人命竖子杀雁而烹之。
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者。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平实易懂是白居易诗歌语言基本特点,但本诗语言悲壮慷慨,一反白诗一贯的风格。
B.首句当中的“催”字生动地写出了光阴似箭的情形,同时也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当下的感受。
C.颈联写明膏被焚烧是因为自己多事,默雁先被烹杀是因为没有鸣叫之才,暗含诗人的忧愤。
D.“不如且进手中杯”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都是借酒表达诗人丰富而复杂的情感。
1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将进酒》中藐视富贵利禄又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江花月夜》中运用想象和“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表达诗人自己仕途坎坷,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A 本诗语浅意深,言近旨远,体现了白诗一贯的风格,并无悲壮慷慨之感。
15.①盛年不再的感叹:时光易逝,年老多病,青春不再。
②有才无法施展的喟叹、愤懑:积极施展才能而引火烧身,不积极表现又被打压。
③命运无常的愁苦、无奈:面对祸福,不能掌控,只好借酒浇愁。
蒋士铨《岁暮到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阅读下边的古诗,达成6-7 题。
(每题 2 分,共 4 分)岁暮到家(清)蒋士铨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书墨痕新。
会面怜消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B. 6. 以下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 分)A. 母亲爱儿女的心是无量无尽的,儿子一回家,母亲就快乐得睡不着,直到次日天明。
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好把爱与想念寄望在“寒衣”与“家书”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说谎,以后又认可了错误。
D.诗人“ 愧”是由于这些年流浪在外,没有尽到儿子照顾母亲和宽慰母亲的责任,反而拖累老母惦念的愧怍之情。
7.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中一“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垂怜,一“新”字道出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想念和关心。
B. 全诗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诚挚而复杂的感情。
C.尾联中的“风尘”表现了诗人在外流浪的艰辛与劳苦。
D.全诗拥有深沉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朴。
(一)阅读下边的古诗,达成6-7 题。
(每题 2 分,共 4 分)6.C 解说:此题考察理解诗歌的内容.解理睬解诗歌内容的重点是抓字词.诗歌中有一些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作品内容的字眼,我们都称之为“感情重点字”.阅读时正确抓住感情重点字,无疑对正确剖析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有重要作用.“低回”,迂回波折的意思.这里写出了自己出外糊口,没有成就,愧疚没有尽到儿子照顾母亲和宽慰母亲的责任.不敢坦直诉说在外风尘之苦,而是委婉回答母亲的问话,免得老人家听了痛苦.儿子并无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说谎,以后又认可了错误.应选: C7.D 此题考察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联合诗句领会诗歌的表现手法.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联合各个选项的表述,逐项判断正误.全诗朴素无华,没有一点矫饰,用朴实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久别回家后母子相见时诚挚而复杂的感情.却能惹起读者的共识和回味.未见诗风雄健浑朴.。
杜甫《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孤独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朝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旅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
②雪岭:别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邻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 ),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克。
(1)诗人为何会发出“孤独壮心惊”的感触 ?请联合全诗作简
要剖析。
( 3 分 )
参照答案:①边疆发生战争,时势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
②年终晚年,流浪他乡,孤单孤独;③诗人崇敬的责任感、激烈的爱国感情与其困难的处境、报国梦想的难以实现形成
巨大反差。
( 3 分。
每点 1 分。
)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 4 分)
①借代。
如“烟尘”代边疆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双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衬着了时势的艰危。
②用典。
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示意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愁。
③双
关。
“岁暮”既指时序年终,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晚年,还指
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岌岌可危的晚唐。
④对照。
如朝廷之臣无
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照,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
门对照;( 4 分。
答出两点即可。
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
表达技巧联合诗句剖析1分。
)。
【最新2018】岁暮道家阅读答案-精选word文档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岁暮道家阅读答案篇一: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岁暮①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试题】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参考答案】1.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借代,如“烟尘”代指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
终军传》;在诗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201X年安徽省高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补充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语译】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鉴赏】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52岁。
杜甫诗习题
《唐诗宋词选读》第一单元《杜甫诗三首》导学案出题:刘晓霞审题:高二语文组定稿:杨炳勋2009-11-27学习目标1.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诵读中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2.把握杜甫诗歌的现实主义风格和主要的思想情感。
3.认识并掌握一定的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通过回忆过去学过的杜甫的其他作品,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
2.通过查阅资料了解杜甫三首诗歌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3.结合课下注释和查字典扫清文字障碍,并反复诵读,体会诗歌的感情基调。
课堂导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这首诗从体裁上说属于诗。
作者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河南巩县,一度在长安南少陵附近居住,曾自称,后世称其为“杜少陵”,安史之乱后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他为。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主义诗人,当时人称。
其诗显示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又被后人称为。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风怒号.()(2)高者挂罥.()(3)沉塘坳.() (4)俄顷.()(5)布衾.()(6)大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将诗歌划为四个层次,各用一个词语概括每层的意思。
(每一个词语不超过5个字)(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本文语言朴素自然,句式错落有致,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4、重点问题探究。
(1)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2)“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请你简要地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3)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5、本文中表现诗人高尚情操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是什么?知识应用及拓展练习1、判断下面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布衾多年冷似铁,骄儿恶卧踏里裂。
()(3)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完整版)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岁暮》【年代】盛唐【作者】杜甫【体裁】五言律诗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赏析:杜甫(712—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
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
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
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啊!接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古诗文阅读]杜甫《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杜甫《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杜甫《岁暮》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岁暮① 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2)这首诗使用了借代手法,请举例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三点给4分。
)
(2)“烟尘”“鼓角”代战争,(2分)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形象地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2分)。
古诗文阅读《岁暮到家》题目及答案
古诗文阅读《岁暮到家》题目及答案
岁暮到家蒋士铨(quán)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注】①岁暮:年终。
②及辰:及时,指在年底前赶到家。
③寒衣:御寒之衣。
此句用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诗意。
其诗云:“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④低回:徘徊(huái)。
1.三四两句的诗眼各是哪个字?请写出并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第三句的诗眼是“密” ,细密之意,母亲把御寒的冬衣缝得针脚细密,一个“密”字,道出了母亲对儿子的怜爱。
第四句的诗眼是“新”,崭新之意,嘘寒问暖的家信还带着崭新的墨痕。
一个“新”字,道出了母亲心中对儿子的不尽思念和关心。
2.这是一首表现骨肉亲情的诗作,描绘了一幅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感人情景。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没有对母亲尽到孝敬之责的惭愧心情和不敢诉说自己远行艰辛劳顿,让母亲更加担忧心疼的复杂心情。
参考译文
母亲爱子女的心是无穷无尽的,我在过年的时候到家,母亲多快乐啊!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
到,墨迹还新。
一见面母亲便怜爱地说我瘦了,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我惭愧地低下头,不敢对她说我在外漂泊的境况。
2015年甘肃《岁暮道家》阅读答案
2015年甘肃《岁暮道家》阅读答案
2015年甘肃多市联考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岁暮道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22.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山东省平邑县兴蒙学校李传鹏
A.母亲疼爱儿子的心没有穷尽,儿子一回家,母亲就高兴得睡不着,直到第二天明。
B.儿子长时间没有回家,母亲只能把爱与思念寄托在“寒衣”和“家信”上
C.儿子为了不让母亲担忧而向母亲撒谎,之后他又承认了错误。
D.尾联中的“风尘”比喻在2015年各省区中考语文诗歌阅读汇编外漂泊的艰辛劳累。
23.“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一句中诗人困什么而“愧”?
参考答案:
22.(3分)C
23.(2分)“愧”是因为诗人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有尽到为人子的孝心与责任,反而让母亲牵挂担扰。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
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杜甫《岁暮》阅读鉴赏及答案《岁暮》杜甫[唐] 阅读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1)(2)题。
(7分)岁暮①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3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 参考答案(1)①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②岁末暮年,漂泊异乡,孤独寂寞;③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3分。
每点1分。
)(2)①借代。
如烟尘代边境战事;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②用典。
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③双关。
岁暮既指时序岁末,又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④对比。
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作者济时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4分。
答出两点即可。
每点表达技巧1分,紧扣表达技巧结合诗句分析1分。
其它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
《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
《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无论在学习或是工作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岁暮》阅读答案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南朝)谢灵运殷忧不能寐,苦此夜难颓。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运往无淹物,年逝觉已催。
注释:运往,四季更替;淹,长久。
殷忧:殷忧:深深的忧虑;殷:大、深。
《诗·邶风·柏舟》有“耿耿不寐,如有隐忧”之句,谢诗这一联当化用其意。
颓:尽。
朔风:北风。
劲:猛烈。
哀:凄厉。
运:即一年四季的运转。
淹:浸没。
(1)结合诗人生活的时代背景,分析三、四两句所描绘的景象形成了怎样的意境?(4分)(2)结合五、六两句,分析诗人“不能寐”的原因以及整首诗所表达的情感?(4分)【参考答案】(1)、岁暮之夜,明月映照在无边的皑皑积雪之上,透出清冷寒冽,给人以高旷森寒的感受。
(1分)“朔风”之“劲”,透出了风势之迅猛,风声之凄厉与风威之寒冽,着一“哀”字,如闻朔风怒号的凄厉呜咽之声。
(1分)两句分别从视、听感受上写出岁暮之夜的高旷、萧瑟、寒凛、凄清,在这样一种凄寒凛冽的境界中,一切生命与生机都受到沉重的压抑与摧残。
(2分)(2)、随着时间的运行,四季的更迭,一切景物都不能长留,人的年岁也迅速消逝。
值此岁暮之夜,感到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2分)抒发了岁月不留、生命易逝之慨(2分)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诗中所营造的意境,这种迟暮之感更使诗人产生了“壮志”不能实现的苦闷及对国家社会的忧虑(2分)(答对两点即满分)翻译:我怀着深重的忧虑,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内心备受煎熬,长夜漫漫无尽头,天明迟迟盼不来,不堪忍受啊。
明月照在积雪上,北风猛烈而且凄厉。
没有永久的事物,都会随时间的消逝而亡。
一年将要过去了,自己的生命也正受到无情的催逼。
杜甫《岁暮》—阅读题答案
杜甫《岁暮》—阅读题答案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8~9题。
(8分)岁暮①[唐] 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默寞壮心惊!【说明】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
雪岭接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默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首诗运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8. 边疆发生战役,时局艰危朝廷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地,政治上被冷落,孤独默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剧烈的爱国感情,与其困难的境况、报国愿望的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9. 借代,如烟尘代指边疆战役;与后文鼓角相映,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役的焦灼,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中默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对偶〔仗〕,如: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双关,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有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敢爱死对比;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默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役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默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
[唐]杜甫《岁暮》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
[唐]杜甫《岁暮》鉴赏试题答案及赏析岁暮①[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末,时杜甫客居阆州。
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西。
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8.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9.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作赏析。
答案8、【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试题解析】本题在鉴赏过程中,不但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9、【试题答案】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
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
【试题考点】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
【试题解析】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分别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谋篇布局手法。
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
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
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
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偶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
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2022年-有答案-江苏省南通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通市某校七年级(上)第一次段考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以下各题。
亲情是自然的春光,炽烈而làn màn;亲情是生命的zǐ mèi,温柔而美好;亲情是盎然的绿地,芬芳而宜人。
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她使空气清新、河水chéng qīng、百花缤纷、彩蝶飞舞,她是唯一没有被名利污染的一方净土。
亲情是A ________(夸夸其谈/谆谆教诲),语重心长;亲情是默默奉献,含辛茹苦。
当你熬夜备战时,亲情是暖暖的热茶;________,________;当你取得成绩时,亲情是激动的泪花。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2)从括号内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入A处。
A处应填的短语是________。
(3)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处仿写恰当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2. 综合性学习。
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
不经意间,我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
来吧,同学们,来参与“感受自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走过四季,去欣赏如画的风景!(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主题标语。
(2)请你仿照给出的环节示例,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3)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
为了使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
3. 根据提示用课文原文填写。
(1)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和尚《绝句》)(2)潮平两岸阔,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5)《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完整版)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甫《岁暮》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岁暮》【年代】盛唐【作者】杜甫【体裁】五言律诗岁暮远为客①,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③。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④?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注释:①“岁暮”句:这年十二月作者客居梓州。
②雪岭:即西山,在成都西面,因终年积雪得名。
③江城:指梓州城(今四川三台县),梓州滨临涪江。
④请缨:将士自告奋勇请命杀敌,语本《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
”译文:作客异乡,年关已经临近;边防前线,战争还在进行。
警报传来,敌人进犯雪岭;军鼓号角,响声振动江城。
前方将士,日夜流血牺牲;朝廷大员,可有一人请缨?国难当头,岂敢吝惜性命;报效无路,空有一片豪情!赏析:杜甫(712 —770),字子美,诗中尝自称少陵野老。
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又被奉为“诗圣”。
公元763 年为唐代宗广德元年,这一年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先是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喜悦之下便欲还都,不久又想东下吴楚。
其间曾经到阆州(今四川阆中)。
在这儿,他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心忧国家的杜甫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交待诗人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传来的外族入侵的消息。
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的诗人,是多么希望国家安定,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呀。
可是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
所以首联看似平淡的叙述语气中,却包含了忧国忧民的诗人多么沉重的心境!颔联以“烟尘”和“鼓角”来借代战争,战争的烽烟笼罩了雪岭,鼓角声声也震动了江城,一个“犯”字,一个“动”,写出了诗人听到外敌入侵后内心受到的强烈冲击,把诗人心系国家百姓的那份真挚情感含蕴其中。
颈联先写“天地日流血”,天地间日日有人在流血(或解为“连‘天地日'都在流血”),战争带来的血腥,是多么惨不忍!睹接啊着作者发出自己的担忧之声:“朝廷谁请缨? ”经历安史之乱后,国家一片乱象,如今面临强敌入侵,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先来一个反问句:“济时敢爱死? ”一个真正心系国家的人,是不会顾及个人生死荣辱的,为了拯救国家民族、天下苍生,只会奋不顾身,投身于保家卫国的血雨腥风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岁暮到家》阅读练习及答案
5.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
(5分)
岁暮到家
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1) 诗人着重刻画了慈母的形象,具体表现在怜、、等几个动词上。
(2分)
(2)从尾联中看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5、(1)呼问(2分)
(2)看到母亲是那么心疼儿子因在外劳累而“清瘦”了不少,自己又怎么忍心把在外面奔波劳累的情况告诉母亲而使她更增担忧的复杂心情。
(3分)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