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国际收支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 第6 章补充 关税与配额

国际经济学  第6 章补充 关税与配额

P
SF
P
E Pt a Pw P’w O Q1 Q2 b c c’ DX D’F Q3 Q4 O M’ M DF d
SF
Q
(a)国内市场
(b)世界市场
(1)价格效应:征税后国内价格升至Pt,国内价格 上升的幅度小于关税的幅度,Pt和P’w的差额正 好等于关税的幅度。 (2)消费效应:消费者损失了面积为(a+b+c+d)的 经济利益。 (3)生产效应:国内生产者获得面积为a的经济利 益。 (4)税收效应:政府得到了(c'+c)的关税收入。 (5)净经济效应:征收关税后,本国消费者剩余 损失了面积a+b+c+d,国内厂商获得了生产剩余 a,政府的关税收入为c+c’。所以,净经济效应= (c+c’+a)-(a+b+c+d)=c’ - (b+d)。
• 以上所讨论的各种效应的大小,取决于征税 商品的供给与需求弹性及关税税率高低。对 于相同的关税税率,需求曲线越富有弹性, 消费效应越大;同样,供给曲线越富有弹性, 生产效应越大。因此,一国对某商品的供给 与需求越富弹性,税收效应越小。 • 关税的负担决定于进口需求与出口供给的弹 性大小,弹性越大者,关税的负担越轻;弹 性越小者,关税的负担越重。由于小国进口 所面对的出口供给弹性无限大,因此小国课 征进口关税,关税完全由本国消费者负担, 而关税收入全部由小国的政府所获得。
• (二)贸易大国关税效应的一般均衡分析 • 如图4所示,贸易大国对进口产品征收关 税会对其福利的影响很难预测。关税减少贸 易的效应会使福利降低(与小国相同)。但 贸易条件改善又会提高福利水平。贸易大国 对进口产品Y征收关税会减少进口需求,会 引起Y产品国内相对价格的上升,使国内相 对价格线由自由贸易时的T0变为T1,这样新 的消费均衡点C1就有可能高于征收关税前的 消费点C0,表明福利水平有可能因征收关税 而提高。其他方面的经济效应基本与贸易小 国的情况相似。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国际金融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收支⏹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BOP)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货币记录。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指将国际收支按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则表示出来的报表。

⏹国际收支平衡: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自主性交易项目差额为零⏹国际收支均衡(BOP Equilibrium):指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即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下的自主性国际收支平衡。

⏹经常账户记录一国对外最经常发生的经济交易。

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账户。

它反映了一国和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表现了一国的创汇能力,影响和制约着其他账户的变化。

货币和服务账户;初次收入账户(收入);二次收入账户(经常转移)⏹资本和金融账户是对引起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转移的交易以及引起对外资产和负债发生变化的交易进行记载的账户,主要反映资本的国际流动。

资本账户(Capital Account):主要反映资产所有权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转移。

包括两个子项:资本转移:包括债务减免和投资捐赠;非生产资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放弃。

金融账户(Financial Account ):主要记录引起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增减变化的交易。

(1)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

具体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金融衍生工具和雇员认股权。

其他投资:包括贸易信贷、贷款、货币和存款等。

(2)储备资产:一国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来调节国际收支的资产。

错误与遗漏(Errors and Omission)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置的、以轧平借贷差额的一个项目。

(原因:资料来源渠道复杂,资料不够全面,资料本身不够准确和真实)⏹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s):指一国居民根据自主的或自发的获取商业利润的动机而进行的交易。

⏹调节性交易(Accommodating Transactions):指为调节或弥补自主性交易不平衡而进行的交易,又称补偿性交易。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

国际金融学国际收支
15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E国提供无偿援助,
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药品援助。
借:经常项目-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官方储备
40万美元
经常项目-货物出口
60万美元
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
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
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第一章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的分析(原因\影响) *国际收支调节方法 *国际收支理论
1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平衡表
2
一、国际收支
• 1、起源与发展:
外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并可用 于国际结算的信用票据、支付凭
证、有价证券及外币现钞。

对外贸易差额——外汇收支总和——国际收
40(6)
-40
100(1) 10(3)+40(6)
-50
25(5)
240
40(4)
190
-65+50=-15
+15
-50
17
例2
1.中国向泰国提供100万美元的10年期贷款, 泰国存入中国银行。 2.上海某厂出口100万美元货物到泰国,泰用 中国银行的存款支付。 3.一对中国夫妇到泰国旅游花了1万美元,用 中国银行的支票支付。 4.美华人为中国希望工程捐款10万美元,用 花旗银行的支票支付。
29
2、经常账户收支差额:
贸易、服务、收入、经济转移差额总和
▲ 反映实际资源在一国与他国之间的转让净 额,即一国国外财富净额的变化
▲ 常用来表示一国国际收支目标
30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章习题答案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第六章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国际贸易政策:是从世界范围考察的贸易政策,它是世界各国贸易政策措施的总和,体现了世界贸易体制和贸易政策系统。

自由贸易政策:主要是指政府取消对货物和服务贸易的限制和障碍,取消对本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各种特权和优待,使货物自由进出口,服务自由经营,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争。

保护贸易政策:是指政府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和控制经营领域与范围的措施,保护本国货物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货物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货物和服务的出口给予优待和补贴以加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关税:是指进出口货物通过一国关境时,由该国政府所设立的海关向进出口商征收的一种赋税。

进口税:是进口国家的海关在外国商品输入时,根据海关税则对本国进口商所征收的关税。

反倾销税:是对实行商品倾销的进口货物征收的一种临时性进口附加税,即在倾销商品进口时除征收进口关税外,再征收反倾销税。

反补贴税:是指为了抵消进口商品在制造、生产或输出过程中直接或间接接受的奖金或补贴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特惠税:是对来自特定区域或国家的进口商品给予特别优惠的低关税或免关税待遇。

普遍优惠制: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普遍的、非歧视的、非互惠的一种关税优惠制度。

从量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

从价税:是以进口商品价格为标准计征一定比率的关税,其税率表现为货物价格的百分率。

有效保护率:是关税等保护措施对某工业单位产品“增值”部分增多给予的影响,即一国整个的贸易壁垒体系使某产业单位产出的增值提高的百分比。

非关税壁垒:是指一国政府采取的,除了关税以外的,任何可以对国际贸易形成阻碍的措施的总和,包括一国的法律和行政规定、对本国对外贸易活动进行调节、管理和控制的所有政策。

非关税措施和关税措施一起充当政府干预贸易的政策工具。

进口配额:是一国(或地位)政府在一定时期(如一年、一季度)内,对于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加以直接限制,在规定时间内,超过配额的商品不许进口,或者被征收较高的关税或罚款才能进口。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圣才出品】

韩玉军《国际商务》课后习题详解(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圣才出品】

第六章国际直接投资理论1.试析大量外资流入对东道国贸易条件的影响。

答:贸易条件通常是从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比较的角度来进行观察和分析的。

(1)FDI通过国际收支变动效应间接影响东道国的贸易条件①外资的流入在短期内会造成国际收支盈余。

如果不转化成为额外进口,外资的流入会使东道国贸易条件好转。

但长期看,外资终究代表一种债权或利润索取权,利息、利润、管理费等的流出,要求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特别是经常项目处于盈余状态。

因此,东道国必须扩大出口,造成出口价格下降,会对一国的贸易条件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东道国对母国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母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恶化。

反之,东道国的贸易条件将会好转。

(2)FDI的工资效应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由于工资差异能够决定物价水平差异进而决定价格贸易条件差异,故从理论上讲,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国工资水平提高会使相应产品的价格提高,如果该产品是出口品,工资水平提高会引起该国出口品价格上升,由此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以此推论,FDI 提高东道国工资水平这一效应,将导致东道国出口品的价格上升,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从供给角度看,工资提高意味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如果需求等条件不变,劳动力成本提高将导致一国出口品的供给减少,由此也会带来该国出口品价格提高,价格贸易条件改善。

(3)FDI的产业流向与东道国价格贸易条件变化①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外资过程中,过度扩张其比较优势行业,出口扩张,改变了国际市场的供求状态,造成出口价格下降,引起贸易条件恶化。

②如果FDI大量投入各国的相同产业,将会引起同类行业出口产品的恶性竞争,出口价格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还会引起贸易战和保护主义泛滥。

2.在下列情况中,哪些属于对外直接投资?哪些不是?(1)一个沙特阿拉伯商人购买了1000万美元的IBM公司股票。

(2)一个外国商人在纽约买了一幢公寓楼。

(3)一家法国公司与一家英国公司合并,英国公司的股票持有人将他们的股票换成法国公司的股票。

国际金融习题1-10

国际金融习题1-10

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填空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2、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经济实体的居民同非居民之间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3、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的原理编制的。

4、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我们称之为;反之当支出大于收入时,我们称之为。

5、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6、国际收支平衡表按交易性质分为、、和三大类。

7、经常项目可细分为、和三个项目8、资本项目可分为和两大类。

9、平衡或结算项目包括和两个项目。

10一国的官方储备主要包括四个组成部分,即、、和。

11、将所有国际经济交易划分成和,可作为判断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

12、考察国际收支在性质上是否平衡的四个口径:、、和。

1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原因、、和。

14、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对策、、和。

15、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从作用途径来看,可分为和两大类。

二、选择一)单选1、是指一国在一定日期(如某年某月某日)对外债权债务的综合情况。

A、国际收支B、国际借贷C、贸易收支D、资本收支2、国际收支是一个。

A、存量B、流量C、不一定D、都不是3、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项目。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平衡项目4、股息、红利等投资收益属于。

A、劳务收支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资本项目5、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出国留学的奖学金应计入项目。

A、资本项目B、贸易收支C、转移收支D、劳务收支6、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国内需求旺盛,进出口业务会发生相应的变动,则国际收支可能出现。

A、顺差B、逆差C、平衡D、不确定7、只有才能在总体上反映一国自主性交易的状况。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贸易收支D、官方结算8、通过减少国民收入,使用于进口的支出下降,这一对策是。

A、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作用B、国际收支的调节手段C、国际收支的融资手段D、支出减少政策9、支出减少政策的核心是。

第6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分配效应是指汇率变化改变了国内外供求,改变 了进出口的比例,也改变了有关部门的比例,造成国 内资源的重新分配。
四、弹性分析理论的评析
2. J曲线效应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实现受到“J曲线效
应”(J Curve Effect)的制约。所谓的J曲线效应 是麦吉(Magee·S)在1973年提出的,它揭示了一国 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变动对汇率变动做出反应的 过程或变动的轨迹。实证研究表明,汇率变动存在 着时滞效应(Time Lag),一般地长期弹性(两年以上 )比短期弹性(0—6个月)要大出近一倍,短期弹性之 和达不到1,而长期弹性之和经常大于1。
二、货币分析理论的评析
1. 渊源: 可以追溯到大卫·休谟的“价格—现金流动机
制”,是休谟理论在现代条件下的新发展。它与休谟 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于:休谟的分析强调货币流动、相 对价格与国际收支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货币分析理 论则更多地强调货币供求对国际收支的直接影响。 2. 特点: 这一理论强调国际收支是基本的货币现象,它并不 强调贬值的作用,认为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中有暂时 的有利影响。
一、货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货币分析理论认为,国际收支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 象,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本质上是货币供求的不平衡: 一国对货币的需求大于供给,其结果就会导致该国国 际收支出现顺差;对货币的需求小于货币的供给,结 果就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对货币的需求与货币供给 处于平衡状态,就会使国际收支平衡。货币分析理论 认为,一国对货币的需求属于存量需求,国际收支的 不平衡意味着货币供求双方存量的失衡,但经济本身 具有最终自动纠正这种不均衡的作用,而传统的调节 手段,只有当它们消除了货币供求存量不均衡时才能 成功。
一、货币分析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国的货币供给有两个来源:第一个来源是国内 银行体系创造的信用;第二个来源是国际收支中由 经常项目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所形成的国外资金的 流入。 因此对货币的需求只能从这两个方面得到满足

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6国际贸易政策分析
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无法参与竞争。但在政 府保护下有未来成本优势,能使潜在优势变成未 来优势,自我投资发展。 强调:保护时间应限制在产业学习新技术的过 程中;保护要有很强的针对性。
30
巴斯塔布尔:引入成本-效益分析,认为保护幼 稚产业所需的社会成本不能超过该产业将来收 益的现值。对保护产业要求更高。从静态到动 态。 R
效应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弹性的大小,需求弹性大 则效应大,反之则小。
3.贸易效应:保护、消费效应之和,即替代进口的 部分加上消费减少造成的进口的下降。
即Q1Q3与Q2Q4之和。
11
4.税收效应:政府对于进口征收关税的财政收入。 在图中这部分税收为 PwPt ×Q3Q4
5.国际收支效应:因进口下降引起的对外支付降 低,即外汇的节约。其数量等于
关税谈判属于重复博弈。关税谈判中最常见战略是 威胁和承诺。威胁体现在报复上。关税战略中,报 复是为承诺服务,承诺才是目的。
20
两个大国A、B, B
A
无关税
有关税
两种商品,
无关税 (8,8 ) (2,10)
一次性博弈:
有关税 (10,2) (4,4)
两个静态均衡状态
1、双方均采取高关 关税谈判就是为了达到无关税最优,这时
国产品竞争的部门,技术部门 关税保护措施——对工业品禁止输入或规定适当的税率 课收关税应当有一定的限度 关税保护措施应当有步骤地进行
民族主义----世界主义 利益冲突,产业结构动态调整 各种贸易保护主义的重要理论基础
28
(二)新贸易保护理论 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或国际剥削,贸易利益极端
5
(二)关税的特征
1.透明性 2.非歧视性:与配额相比较 3.稳定性:变动须立法 4.市场功能性:反映市场供求 5.防止寻租 6.保证国家利益:关税收入直接交给国家

自考00076国际金融章节详细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自考00076国际金融章节详细精讲课件复习资料

第二章国际储备第三章第四章外汇实务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国际结算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一章重点重点重难点重点难点重点重难点第一章国际收支本章重难点分析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1(1(2(3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一、国际收支广义的国际收支是指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所有经济交易活动的汇总。

它以交易为基础,不仅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入和输出;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也包括未实现的外汇收支交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议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

一、国际收支2(1(2一、国际收支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1二、国际收支平衡表二、国际收支平衡表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4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结构(1)经常账户,包括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四个子账户。

(2)资本与金融账户,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个子账户。

(3)误差与遗漏净额是作为残差项推算的,于轧平账户时使用。

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1(212个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2.3.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1.(1(2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2.(1(2(3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4(5四、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讲解归纳与举例)A. B./处置C. D.【正确答案:B】/谢谢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1(2(3一、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意义(1(2(3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1.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2.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3./ 4.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二、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方法(三种)三、国际投资头寸表三、国际投资头寸表三、国际投资头寸表1.2.三、国际投资头寸表3.4.三、国际投资头寸表5.(1(2(3(4讲解归纳与举例A. B.C. D.【正确答案:B】谢谢第三节国际收支的调节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与失衡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与失衡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二、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三、国际收支失衡的经济影响(1(2(3(4(1(2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1.四、国际收支调节方法2.。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收支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国际收支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广义概念:
第三阶段:国际收支指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收支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 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要理解此概念,必须把握以下三点:
不是存量
☆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的内容是全部国际经济交易





国际经济交易的内容: 1、商品、劳务与商品、劳务的交换 2、金融资产与商品、劳务的交换 3、金融资产与金融资产的交换 4、商品、劳务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5、金融资产由一方向另一方无偿转移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
内容有: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净差错与遗漏等等。 1、经常项目 包括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四个二级项目。 (1)货物——有形贸易收支 该账户记录商品的进出口。出口记入贷方,进口记入借
方。 商品进出口额均按FOB.计算。 除包括一般商品的进出口外,还包括: ☆用于加工的货物。如来料加工、来件装配。 ☆交通工具修理费。 ☆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采购的货物。如燃料。 ☆非货币性黄金。
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则反之。
2、货币政策
是指货币当局通过调整再贴现率、法定存款准备金 率、公开市场业务等手段来调节国际收支。 (1)贴现政策 当一国国际收支逆差时,可调高再贴现率来调节 国际收支。 再贴现率 利率 外资流入 ,本国资金流出 逆差 再贴现率 利率 投资需求 ,消费需求 社 会总需求 物价 出口 ,进口 逆差
三、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
(一)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通常会带来本币汇率下降,若本币急剧 下跌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即抛售外币和买 进本币。
贸易收支逆差会导致国内失业增加。 资本流出大于资本流入,国内资金紧 张,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课程教学大纲

《国际金融学》课程大纲课程代码:04154005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48适用专业:经济与金融专业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性质《国际金融》课程,是教育部确定的“财经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不仅是院校本科层次各专业统一开设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而且是金融、经济与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基础理论课程。

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涉及国际金融专业的课程都是在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国际金融以开放经济学为基础,研究开放经济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等问题,在经济、金融理论研究领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设计理念与开发思路1、促进学习者理解和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

2、培养学习者掌握观察和分析国内、国际发生的有关国际收支失衡、汇率变化、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动向、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国际金融问题的正确方法,培养学习者综合应用国际金融理论解决国际金融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习者在社会科学方面的素养,树立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金融一体化的理念,掌握扎实的国际金融基础理论知识,为进一步学习国际结算、西方金融理论、外汇风险管理等其他国际金融专业课程打下必要的、坚实的理论基础。

4.该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为闭卷考试。

以百分制计分。

二、课程目标1、系统阐述国际金融的基本理论体系和框架、重点讲解国际金融的基础知识、管理原理及实务操作方法,详细阐述国际收支、外汇、汇率、外汇市场、汇率制度、外汇管制、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风险管理、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机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形成原理、控制措施、时滞效应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选择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他在1752年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其中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和A勒纳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和梅茨勒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 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吸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而且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1937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二进出口商品弹性的基本表达式及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根据商品弹性的定义,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可以表示为:上式中,ηx为出口商品供给弹性;ηm为进口商品供给弹性;εx为出口商品需求弹性;εm为进口商品需求弹性;e为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x为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Pm为用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Qx为出口商品数量;Qm为进口商品数量;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是在以上的严格假设下推导出来的;弹性分析法认为,在本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时,若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不变,而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的价格则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恰好等于货币贬值的幅度;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下降必然使本国的出口量增加,但只有当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的下降幅度时,出口额才会增加,显然这取决于外国对本国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εx;对进口而言,当本币贬值而进口品的外币价格不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进口量下降;类似的,只有当进口量的下降幅度大于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的幅度时,进口额才会减少,这又取决于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εm;这说明,在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无限的条件下,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决定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经过公式推导,马歇尔和勒纳证明了:当εx +εm >1时,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当εx +εm =1时,货币贬值不影响贸易收支;当εx +εm <1时,货币贬值会使贸易收支恶化;因此,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就是εx +εm >1,这就是着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三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修正琼罗宾逊在将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假设前提“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放弃之后,进出口商品以供给方货币表示的价格就不会在贬值后保持不变;出口品的本币价格和进口品的外币价格将因贬值而分别上升和下降;进出口数量也不会单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弹性,而分别由进口的供给弹性ηm与需求弹性εm,出口的供给弹性ηx和出口的需求弹性εx共同决定;此时,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即为:这一条件被称为马歇尔—勒纳—罗宾逊条件;在上述公式中,假设最初的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且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即PxQx=PmQm,ηx=ηm=∞时,上述公式变化为:εx+εm>1;可见,马歇尔—勒纳条件只是上述条件的一个特例;四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货币贬值不仅影响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变化,而且也对贸易条件有影响;货币贬值能否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则视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乘积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乘积的大小比较而定;具体来说:五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分析在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即在货币对外贬值之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收支没有获得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贸易收入才会逐步增加,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这一效应过程被成为“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见图6-1;由图6-1可以看出,在T1时间进行货币贬值,并不会使贸易逆差立即缩小,而首先表现为一个逐步扩大的过程,当经过T2以后,贸易逆差才逐步的缩小,在T3时间恢复到贬值时的水平,其后,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直至最后消失,出现贸易顺差;“J曲线效应”之所以存在,主要是在货币贬值调节贸易收支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时滞因素:①认识时滞,即本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的信息,并不能立即被进口商所了解,而需要一个过程;②决策时滞,即进出口商在掌握了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之后,需要对价格变动的重要性作出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③生产时滞,即面对增加的出口需求,国内出口部门从组织资源到生产出产品需要一个过程;④取代时滞,即以前的合同不能取消,进出口商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以前的存货;⑤交货时滞,即出口商将商品生产出来后,要交到买方手中,需要经过货物的运输过程;只有经过这些环节和过程之后,出口方的外汇收入才可以增加;三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简要评价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自产生以来,曾长期流行,为许多国家采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在分析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实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法;即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设收入等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事实上,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的因素是极其复杂的,单纯只考虑汇率因素不够全面;2最早的国际收支弹性分析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这在国内外都存在着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可能是成立的,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不成立的;3弹性分析法单纯从进出口商品市场出发来考察国际收支问题,忽视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这在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的当代国际经济中,其对国际收支分析的局限性是显而已见的;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乘数分析法Multiplier Approach是在20世纪30、40年代将凯恩斯的乘数理论用于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从收入与进出口的关系来揭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其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哈罗德和马克鲁普;一乘数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和开放经济中乘数的表述乘数分析方法来源于凯恩斯;它的基本假设是:①价格和汇率保持不变;②经济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运转,从而产出能够对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③货币供给被动地对货币需求变动作出调整;④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在以上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在上式中,c0为初始的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cY为消费的增量;m0为初始的进口,m为边际进口倾向,mY为进口增量;将6-3式带入6-2式有:上式中的就是开放经济中的乘数;二开放经济中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如果用贸易差额TB代表国际收支差额,则有:由公式6-6不难得出以下两点结论:1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予以调节;具体来说,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即TB<0时,政府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压缩投资I和政府支出G,并进一步降低国民收入,压缩进口支出来改善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即TB>0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即扩大投资I和政府支出G,并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增加进口支出来减少国际收支盈余;2通过需求管理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效率高低,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m的大小;而这又进一步取决于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和一国开放度的高低;因为:我们分以下三种情况进行讨论:1假设本国不通过改变政府支出和出口,只采用改变投资的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即dG=dx=0,则公式6-7转换为:上式中的m为边际进口倾向;值得指出的是,在以上对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中,分析的对象是一个小国,即它的对外贸易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微不足道;当把研究对象扩展为一个大国时,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将会发生一些变化;假设有A、B两个大国,A国的进口就是B国的出口,A国的出口就是B国的进口;当A国的出口增加时,也就是B国的进口增加,使B国的国民收入下降,进口缩小,而这又进一步引起A国的出口减少;显然,对于大国而言,它的对外贸易乘数要比原来的小;四对乘数分析法的简要评价乘数分析法阐述了进出口贸易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国经济之间通过进出口途径相互影响的原理,不仅为政府采用需求管理政策调节国际收支失衡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对于经济周期的世界同步性问题作出了很好的说明;但是,乘数分析法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表现在:①没有考虑货币量和价格因素,即没有考虑到进出口的变化可能带来的货币量变化,以及在充分就业状态下由此引发的物价变化,这种变化对于需求管理政策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抵消作用;②没有考虑资本的国际流动,因此对于国际收支的分析并不全面;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吸收分析法也称支出分析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西德尼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以凯恩斯的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于1952年提出的;它从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方程式入手,着重考察总收入与总支出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一吸收分析法的基本表达式及经济含义吸收分析法是根据开放经济中的国民收入方程式为基础,通过进行一定的逻辑变换而来的;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国民收入方程式:该式是吸收分析法的基本表达式;其经济含义有两点:1国际收支状况是一国的国民收入Y与吸收A比较的结果;如果一国的国民收入Y大于国内总吸收A,则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如果一国国民收入Y小于国内总吸收A,则国际收支出现逆差;2国际收支失衡最终要通过改变国民收入或吸收来调节;当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采取增加国民收入或者减少吸收的政策;当国际收支出现顺差时,采取减少国民收入或者增加吸收的政策;二货币贬值的效应分析由可以得到:上式中的为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 为货币贬值的直接效应;只有当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大于货币贬值的直接效应时,国际收支才可以得到改善;以下对这两种效应分别作以分析;三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货币贬值的收入效应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实现:1闲置资源效应;在一国存在闲置资源时,货币贬值可以刺激国外居民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并通过乘数效应使国民收入增加;但随着国民收入增加,国内的吸收包括国内的消费、投资与政府支出也会增加,因此,贬值的效应是正还是负,取决于边际吸收倾向的大小;即:当<1时,说明国内吸收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国际收支改善;当>1时,说明国内吸收的增加大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国际收支恶化;当 =1时,说明国内吸收的增加等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即增加的国民收入完全被国内吸收,国际收支不变;2贸易条件效应;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是相对复杂的;根据弹性分析法的结论,只有在ηXηm <εXεm的条件下,货币贬值才可以改善贸易条件,而在通常情况下,贬值会导致贸易条件的恶化;其结果,一方面使国民收入下降,另一方面也使国内的吸收下降,最终的结果如何,也取决于的大小;即:当<1时,说明国内吸收的下降小于国民收入的下降,国际收支恶化;当>1时,说明国内吸收的下降大于国民收入的下降,国际收支改善;当 =1时,说明国内吸收的下降等于国民收入的下降,国际收支不变;3资源配置效应;在亚历山大的最初分析中,并没有对此作出分析,而后来的弗里茨马克鲁普对此进行了补充;他证明了货币贬值一般会导致政府管制的放松;因为当一个国家的政府试图通过贬值政策来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时,如果不放弃那些保护性或限制性的贸易政策,贬值政策就难以发挥其调节进出口数量来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而管制的放松,将使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这既可使本国的实际收入提高,也会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四货币贬值的直接效应货币贬值对吸收的直接效应主要通过两个途径发挥作用:一是货币途径;另一个是分配途径;1通过货币途径的效应;一般来讲,货币贬值将推动国内物价上涨,在名义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公众所持有现金余额的真实价值将下降;这样,公众为了将实际现金余额恢复到意愿持有的水平,一方面会减少商品和劳务开支,即减少吸收;另一方面会变卖手中的证券,从而引起证券价格的下降,使利率上升,再度减少吸收;即使人们的货币收入与价格同比例上升,从而实际收入不变,但货币幻觉仍使人们只注意到价格的上升而减少支出;2通过分配途径的效应;货币贬值会引发通货膨胀,从而使得在实行累进税的国家里,由通货膨胀引起的名义收入上涨使得政府可以征收更多的税收;如果政府的转移支付小于税收的增加,货币贬值将引起有利于政府的收入再分配,从而使社会的吸收总水平下降;另外,由于工资刚性的存在,使得贬值后物价的上涨先于工资提高,使得收入从工资收入者转到利润收入者,由于后者的边际储蓄倾向高于前者,从而也引起国内总吸收的下降;五国际收支吸收分析法的简要评价吸收分析法将一国的国际收支决定和变动同整个宏观经济状况结合起来分析,有助于人们对国际收支失衡和均衡性质的认识;但吸收分析法依然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①吸收分析法是建立于国民收入核算会计恒等式的基础上的,并没有对国内支出为因,国际收支为果的观点提供任何令人信服的逻辑分析;②在贬值分析中,没有考虑相对价格变动在调整过程中的作用,即没有区分贬值引起的贸易品和非贸易价格的变动带来的资源重新分配以及对国际收支的影响;③没有考虑到在充分就业状态下,贬值引起的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对收入及国际收支的影响;④考虑的是单一国家模型,没有考虑到国家之间的回应效应;⑤在分析中没有涉及国际资本流动这一重要因素,因而对国际收支的分析不够全面;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货币分析法是在60年代后期,由孟德尔、约翰逊、弗兰克尔等人将封闭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主义原理引申到开放经济中,从货币的角度对国际收支问题进行的分析;一国际收支货币分析法的基本假设1在充分就业状态下,一国的实际货币需求是收入和利率等变量的稳定函数;2从长期来看,货币需求是稳定的,货币供给的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即货币中性;3贸易商品的价格是由世界市场决定的,从长期来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接近世界市场水平;4汇率是固定的,国际收支的失衡主要依靠储备的变化来调节;二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模型及含义在上述假设之下,货币分析法认为国际收支不平衡是由货币市场的不平衡所引起的;如果以MS表示名义货币的供给量,MD表示名义货币需求量,则从长期来看有:公式1-25是货币分析法的基本方程式;由此得出了如下的几点结论:1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的不平衡是由货币市场的不平衡引起的;具体说,如果人们对货币的需求量MD大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D,则对货币的超额需求将由货币从国外的流入来弥补,此时会形成国际收支顺差;如果人们的货币需求量MD小于中央银行的货币供给量D,则过剩的货币供给会通过流向国外而消失,从而形成国际收支逆差;2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实际货币余额货币存量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当国内名义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国民收入、产量等所决定的实际货币余额需求相一致时,国际收支便处于平衡状态;三货币分析法对贬值效应的分析1在实现充分就业时,贬值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贬值国的国内价格上涨,升值国的国内价格下跌;2物价的变化意味着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化,贬值国的余额减少,因而会压缩支出;升值国的余额会增加,因而会扩大投资与消费;3实际现金余额的变化通过贸易差额而逐渐消失,即由贬值国的贸易盈余补充其短缺的现金余额,由升值国的赤字抵消其过多的现金余额,从而使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四货币分析法的政策主张货币分析法对国际收支不平衡问题提出的政策主张是:1所有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性的,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问题,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2一国国际收支逆差的根源在于国内信贷扩张过大,故对它的对策是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货币增长与经济增长保持一致的速度;3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如果在施加限制的同时,国内信贷也在膨胀,则国际收支不一定得到改善,甚至还会恶化;五货币分析法的简要评价货币分析法的主要贡献在于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自从凯恩斯主义出现以后,人们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只注重实体经济因素,而忽视了货币因素的存在及其在国际收支中的作用;但该理论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主要表现在:①过分突出了货币因素在国际收支决定中的作用,而把收入、支出和贸易条件等其它因素看成是次要的,这实质上是把现实的经济因果关系颠倒了;②假定货币需求是一个稳定的函数及假定货币供给不影响实物产量,这与现实情况是不相吻合的;③提出要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必须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这显然是以牺牲国内的实际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为代价的,这一点受到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学家的批评;国际收支理论的最新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收支理论的最新发展主要是引入时间偏好、理性预期和跨时动态模拟对吸收论和货币论进行修正和拓展;一加入时间偏好的国际收支理论英国国家经济研究规划局和伯利斯特大学彼特Willem 于1981年在国际收支吸收论的基础上引进了消费时间偏好因素来解释国际收支问题;他的基本假定是:①世界经济由两个国家组成;②每一个国家存在竞争性的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两国之间技术、规模、要素禀赋和市场结构不存在差异,两国商品交易价格中不存在税收、津贴和其他人为的附加因素;③每个国家有限寿命的居民消费时间分为工作时期消费和退休时期消费两个阶段;④影响国际收支和国际信贷唯一的决定因素是消费时间偏好;在上述假定的基础上,比特从有限寿命居民消费时间偏好角度考察国际收支与本国财富积累形成、国内总收入与总支出吸收之间的关系,提出一定时期的贸易收支是该时期国内总产出与国内吸收之差额;国内吸收是国内居民工作时期消费加上退休时期消费和国内资本形成之和,而国际收支经常账户的盈余可看成为本国对外净投资,对外净投资则是国内财富多于国内资本形成的结果;二加入理性预期的国际收支理论哈佛大学萨克斯Jeffrey. Sachs教授在1982年提出了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是居民和企业跨时预见行为的结果,是当前经济变量与未来经济变量的函数,而不是出口和进口需求变化的函数;他认为在经济环境变化中的宏观经济调节,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经济主体跨时选择和跨时预见行为的限制;当经济主体面临临时预算约束时,改变当前债务的决定意味着改变未来消费的可能性,这种决定并不仅仅根据当前经济变量而取决于关键经济变量全部未来路径的预期;当一个经济变量改变经常账户时也会影响未来的消费、价格和产量;财政政策的改变不仅会引起经常账户暂时变化,也可能导致长期变化;而在政策变化效应分析中却对这些未来变化经常予以忽视;萨克斯教授认为,从总体上看,外部平衡或经常账户为零并不是有效的政策目标,居民的福利是通过经常账户对外在变量冲击的盈亏调节中得到改善的;此后,萨克斯和利普汤Lipon. D.于1983年在假设经济主体具有充分预见的两个国家、两种商品以及债券在两国之间具有充分可流动性和替代性的基础上,又把国际收支与国内储蓄、资本积累、经济增长、技术进步等因素联系起来,对两国国内的资本存量、本国居民拥有的外国债券、商品的相对价格以及人力资本等多个经济变量进行动态模拟,预测和判断经济变量干扰变化产生的结果以及考察各种经济变量的变化路径;强调了资产市场作为跨时和跨国传递干扰的重要途径及指导企业和居民进行资源跨时有效配置的作用,并阐述了开放宏观经济中非线性关系及经济变化的传递机制,揭示了平衡预算财政政策的国际效应以及在开放经济中一国改善生产技术如何影响生产、资本积累以及国际收支;国际收支调节中的内外均衡理论开放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般认为,在开放经济中,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主要有四个: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充分就业及国际收支平衡;但值得指出的是,这里的经济增长,并不是说经济增长越快越好,而是指经济增长率要适度;物价稳定,并不是说物价固定不动,而是指物价的上涨率保持在经济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充。

第六章 国际收支统计.

第六章 国际收支统计.
自收 发支 性差 交额 易, 收指 支的
线上项目和线下项目的划分:
一般情况下,线上项目包括经常项目和 资本项目;线下项目就是储备资产增减额。
线上项目交易贷方大于借方时,即为净 贷(顺差),此时线下项目也即储备项目为 净借(储备资产增加),净贷和净借金额相 等。反之,线上项目表现为净借(逆差)时, 线下项目就为净贷(储备资产减少)。
8.我国向柬埔寨等国提供100万美元的工业 品援助;
9.海外华侨汇回300万美元,增加了国家外 汇储备;
10.我国在日本发行10年期的债券,价值 1000万美元,该款存在日本东京银行;
11.港澳台地区在上海直接投资价值10000 万美元设备;
12.我国从IMF借入短期资金1500万美元, 以增加外汇储备;
融账 户 金 长期证券投资
(不 含储
融 账
其他长期投资
备资 户 短期证券投资
产) 其他短期投资
储备资产
借方 ①
392 107 40 39
4 25 3 6 3 6 45
贷 方 差 额 线上差额

③=②—①
④=③逐 行累计
462
70
70
有形贸易差额
78
-29
41
有形和无形贸易差额
69
29
10
-29
41
经常差额
表5.1 国际收支平衡表 单位:亿美元
项目
差 借 贷 项目 额 方方
差 借贷 额 方方
一、经常项目
(一)对外贸易 1.货物 2.服务 (二)收益 1.职工报酬 2.投资收益 (三)经常转移 1.各级部门 2.其他部门
(二)金融项目 (二)短期资本往来
三、储备资产增减额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06 第六章 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

第六章国际贸易中的政治经济一、贸易政策措施限制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关税、配额、禁运、外汇管制、自愿出口限制、国产化规定和行政管理政策以及反倾销政策等。

近几十年来,关税壁垒下降,非关税壁垒如补贴、配额、自愿出口限制和反倾销政策呈现上升趋势。

1. 关税◆关税是对进口或出口商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分两类:从量关税是按进口商品每单位征收一个固定的税额;从价关税是按进口商品价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额。

在大多数情况下,向进口品收取关税以提高进口品的价格,是为了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国外的竞争;同时,关税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征收关税:政府得益,因为税收增加了政府收入;国内生产者得益:因为关税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给他们以某种保护,使其免遭来自外国的竞争;消费者受损:因为他们必须为某些进口品支付高价。

政府和生产者获得的利益是否超过消费者的损失取决于各种因素。

◆从经济角度分析进口关税的影响可以得到两个结论:①关税无疑地是保护生产者而损害消费者的,当它们保护生产者免遭外国竞争时,对供给的限制也提高了国内价格。

②关税降低了世界经济的总体效率。

这是由于保护性的关税鼓励国内企业把理论上在国外生产效率更高的那些产品放在国内生产,其结果是资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

◆有时关税是向出口到别国的商品征收的,总的来说,出口关税有两个目的:第一,提高政府收入;第二,通常是因为政治原因限制一个部门的出口。

2. 进口配额和自愿出口限制◆进口配额是对进入一个国家某种商品数量的直接控制,这种限制通常是通过对个人组成的团体或企业发放进口许可证强制实行的。

关税和配额的结合产生了关税配额,在关税配额下,向超过配额的进口品征收的关税超过配额内的。

◆自愿出口限制是由出口国政府——通常是在进口国政府的要求下——对贸易强制采取的一种配额。

外国生产商同意自愿出口限制是因为他们害怕如果不这么做,可能遭到更具破坏性的惩罚关税或进口配额。

同意自愿出口限制被看成是缓解一国保护主义者的压力,扭转不利形势的最好方式。

第六章 国际收支习题答案(可打印修改)

第六章 国际收支习题答案(可打印修改)

第六章国际收支一、单项选择题1.一国的利息、股息和股利收支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B )。

A.储备账户 B.经常收入账户 C.单方转移收支账户 D.资本与金融账户2.若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为一10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A )。

A.增加100亿美元的储备 B.减少100亿美元的储备C.人为账面平衡,不说明问题 D.无法判断3.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统计进出口商品。

按下列哪种术语计算( C )。

A.CIF B. CFR C. FOB D. DDP4.在我国的国际收支总体顺差中,以下哪个账户的贡献最大(A )。

A.经常账户 B.资本账户C.金融账户 D.境外投资二、多项选择题1.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以下哪些项目列入经常项目( ABCD )。

A.进出口 B.服务 C.投资收入 D.侨汇2.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属于中国居民的机构是( ABC )。

A.在我国建立的外资企业 B.我国的国营企业C.我国驻外使馆工作的外交人员D.IMF等驻华机构3. 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BD )。

A.反映进口商品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B.反映出口商品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资本与金融项目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资本与金融项目4. 国际收支逆差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包括( ABC )。

A.外汇储备减少 B.影响投资者的信心C.国内通货膨胀 D.该国货币升值三、判断题1.国际收支是一个存量概念。

( × )2.国际收支所反映的内容是以支付为基础的。

( ×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间的交易。

(√)4.在美国留学已经两年的中国留学生放假回到中国去黄山旅游购买门票的支出应记录到我国的国际收支中。

( × )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是复式簿记原理,即每一笔对外交易需要同时留下两个记录,金额相同,方向相反。

(√)6.当一国经常帐户顺差时,则该国的储蓄大于国内投资。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国际金融 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

时间: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中期•罗伯特·蒙代尔(Robert A. Mundell)○哈里·约翰逊(Harry G. Johnson)○雅各布·弗兰克尔(Jacob A. Frenkel)○创始人:•源于货币学派○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现象○从经济的货币层面来分析国际收支失衡○理论基础•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前者大于后者,这部分超额的货币供给就必须通过外汇储备的下降来消除,从而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如果国内信贷小于对本国的货币需求,这就必须通过国际储备的增加来弥补,即出现国际收支顺差。

○本国金融机构提供的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居民对本国的货币需求不一致形成了国际收支的失衡。

•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种货币失衡现象,国际收支的差额反映了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均为存量意义)的失衡下的流量差额。

•货币论的主要内容○○对于国际收支差额而言,购买力平价线的上方是国际收支逆差状态,下方是国际收支顺差状态。

购买力平价线本身则是国际收支平衡状态。

○假设1: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绝对购买力平价始终成立,即•○k为马歇尔的k,即货币需求相对于名义收入的比重;○P d 为本国价格水平;○y为本国实际国民收入。

○假设2:货币需求的函数是稳定的,且可以表示为•货币论的主要假设第六章 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2020年4月24日14:17□给定货币存量,在货币均衡条件下可得双曲线当货币供给数量增加,该曲线向右移动。

当曲线上的点从M移动到N时,名义国民收入Y不变,但同时意味着价格水平下降以及实际国民收入上升。

○○当出现技术进步使得劳动生产率提高时,总供给曲线会向右移动。

○假设3:总供给曲线垂直。

这意味着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国内物价上涨不会带来产出的增加•D为中央银行的国内信贷;○R为中央银行持有的国际储备;○假设4:本国名义货币供给为M S =D+R•通常认为,基础货币是流通中现金与存款准备金之和,即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

国金精品课习题

国金精品课习题

第一章国际收支一、基本概念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自主性国际经济交易、“米德冲突”、“丁伯根法则”二、任意项选择1、国际收支统计所指的“居民”是指在一国经济领土上具有经济利益,且居住期限在一年以上的法人和自然人。

它包括——。

A、该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B、外国设在该国的企业C、外国政府驻该国大使馆D、外国到该国留学人员2、国际收支记录的经济交易包括——。

A、海外投资利润转移B、政府间军事援助C、商品贸易收支D、他国爱心捐赠3、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商品贸易B、债务减免C、投资收益收支D、政府单方面转移收支4、国际收支金融帐户包含的经济交易有——。

A、海外直接投资B、国际证券投资C、资本转移D、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5、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调节性交易包括——。

A、非生产非金融资产购买与放弃;B、职工报酬收支;C、国际直接投资;D、官方储备资产变动6、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平衡项目是指——。

A、经常项目;B、资本项目;C、金融项目;D、错误与遗漏7、国际收支记帐方法是——。

A、收付法B、增减法C、借贷法D、总计法8、商品与服务进出口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9、投资收益的收支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0、政府提供或接受的国际经济和军事援助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1、一国提供或接受国际债务注销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2、一国对他国提供投资项目捐赠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错误与遗漏项目B、经常项目C、资本项目D、金融项目13、一国商业银行通过股权并购方式参与他国金融体系运作,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A、资本转移项目B、国际直接投资项目C、国际证券投资项目D、其他投资项目14、一国企业通过绿地投资在他国设立分支机构,该笔经济交易应计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

国际收支PPT40页

国际收支PPT40页
收入、价格水平、生产和就业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国际收支不平衡。 经济衰退阶段: 经济繁荣阶段:
31
2、货币性不平衡(Monetary Disequilibrium)
❖ 货币性不平衡是指在一定汇率水平下,国内货币成 本与一般物价上升而引起出口货物价格相对高昂、 进口货物价格相对便宜,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
account)
❖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定义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以复式记账法系统记录一国居
民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所从事的全部国际 经济交易的统计表格。 ❖ 对国际收支的统计结果是通过国际收支平衡表来 实现的。编制这样一个表主要目的在于让政府了解 本国的状况,以帮助政府制定货币、财政和贸易政 策。 ❖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国际收支项目主要分为三大 类: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错误遗漏项目。
12
(三)收益:包括职工报酬和投资收入两部分。
❖ 职工报酬 :指我国个人在国外工作(一年以下) 而得到并汇回的收入以及我国支付在华外籍员工 (一年以下)的工资福利。
❖ 投资收入:指居民所胡的国外金融资产的收入以 及对非居民负债的支付,包括直接投资收入、证 券投资收入和其他投资收入。
13
(四)经常转移
本章结构
国际收支的概念和统计
❖ 国际收支的概念 ❖ 国际收支平衡表 ❖ 国际投资头寸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 经常项目 ❖ 资本和金融项目 ❖ 错误和遗漏项目
1
国际收支平衡与失衡
❖国际收支差额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 ❖国际收支的平衡问题 ❖国际收支失衡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国际收支差额的宏观经济含义
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之差。 ➢ 包括经常账户差额和长期资本流动 ➢ 如果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差额为顺差,那么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cpty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cpty
▲不考虑资本移动,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
2024/8/7
3
第1节 国际收支弹性论
基本观点:
▲本币贬值调节进出口的机制: 贸易逆差 本币贬值 出口价格下降 国际收支改善
▲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 ·Dx+Dm>1………马歇尔—勒纳条件
·货币对外贬值速度快于对内贬值速度
出口量上升
·贸易伙伴国不采取报复行为
22
第5节 内外均衡理论
5.3 内外均衡冲突的协调 5.3.1 政策协调的基本原则
丁伯根原则:
N个独立的政策目标,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政策工 假具设经济存在着两个政策目标Y1、Y2,有两种政策工具X1、
X2,即2×2模型;且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的线性函数,即:
Y1 1 X 1 2 X 2 Y2 1 X 1 2 X 2
政策组合(见下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与搭配
经济状态
政策取向与组合
内部经济状态
外部经济状态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通货膨胀
顺差
紧缩政策
扩张政策
通货膨胀
逆差
紧缩政策
紧缩政策
失业
顺差
扩张政策
扩张政策
失业
2024/8/7
逆差
扩张政策
紧缩政策
27
第5节 内外均衡理论
财政支出
F
X


P

A•
X
F
0
利息率
图中:Ⅰ区: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
2024/8/7
18
第4节 国际收支货币论
4.3 对贬值效应的分析
在实现充分就业时,贬值意味着商品价格的变动,贬值国的国 内价格上涨,升值国的国内价格下跌;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5.甲国N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美 元用于当地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 25万美元调回国内并出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币。 交易5 借:货物 50万美元 储备资产 25万美元 直接投资 75万美元 贷:收益 150万美元 6.甲国居民K动用海外存款40万美元,用于购买外国某公司的 股票 交易6 借: 证券投资 40万美元 贷: 其他投资 40万美元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一)贸易账户余额 贸易账户余额是指包括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 的差额。 贸易账户余额经常作为整个国际收支的代表。这是因 为:(1)贸易收支的比重相当大;(2)贸易收支,尤其 是商品贸易收支的数据能够即时、准确地获得;(3)反映 了一国的自我创汇能力、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3.外商S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办合资企业。
交易3
借:货物 贷:直接投资 1000万美元 1000万美元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外国提供无偿援助,另外提 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粮食援助。 交易4 借:经常转移 100万美元 贷:储备资产 40万美元 货物 60万美元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二)记账规则



国际收支账户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即每笔交易都是由 两笔价值相等、方向相反的账目表示。 记入借方的项目包括: (1)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2)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记入贷方的项目包括: (1)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2)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二、外债的经济收益和成本


1.外债的经济收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国家 为了发展本国经济,纷纷向外举债,使借外债逐渐成 为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形式。具体来说,借外债的经 济收益在弥补国内建设资金不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和设备、提高就业率和劳动力的素质等方面表现得尤 为突出。 2.外债的成本。债务国的债务成本不仅表现为还本 付息,有些外债还有附带的条件,如外国政府贷款就 要求债务国要用其中的一部分款项购买债权国的物品。 此外,外资供应的不确定性和对外债的依赖性也会制 约债务国的经济发展。

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 信用保证

三、国际储备管理


1.国际储备的规模管理。加强规模管理的目的是为 了使一国的国际储备规模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一 个国家如何实现国际储备的适度规模,主要取决于 该国国际储备资产的供求状况。 2.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一国的货币当局必须针对 各种储备资产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不断调 整四种储备资产的数量组合,实现结构上的最优化, 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用。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Chart Title 国际清偿能力
无条件国际清偿力
国际储备 自有储备 借入储备
有条件国际清偿力
筹措对外支付手段的能力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国际储备资产须具备三个特征,成为国际 储备。一是可得性,即随时、方便可以被 政府得到。二是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 力。三个是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 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 被普遍接受。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第一,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第二,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以货币记录的交易。 国际收支是以交易为基础,不是以收支为基础 在国际收支中反映的交易包括四类: (1)交换,即等价交换的交易; (2)转移,即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3)移居,即由于移居使移居者对外的债权债务关系 发生变化; (4)其他根据推论而存在的交易。 如国外直接投资者收益的再投资。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甲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六笔交易)
项目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收 益 经常转移 经常账户合计 直接投资 证券投资 其他投资 储备资产 资本与金融账户合计 总计
单位:万美元
差额
— 890 — 30 + 150 — 100 — 870 + 925 — 40 — 30 + 15 + 870 0




1.外债规模的管理。外债规模管理是为了确定一国 的中长期和年度负债的合理水平。 2.外债结构的管理。外债结构管理是在确定的总规 模范围内,通过对国际资本市场的分析,结合国内 建设对资金需求的特点,对构成总量的各个债务要 素,即利率、期限、币种和融资形式等进行最优组 合,以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保证偿债能力。 3.外债投向管理。外债的投向要与国民经济发展战 略和产业政策相一致。 4.外债风险管理。加强风险管理,对于防范债务危 机、保证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国际收支账户(又称为国际收支平衡表)指将国际收 支根据一定原则用会计方法编制出来的报表。


(一)账户设置
经常账户(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实 际资源流动的账户 (1)货物(goods) (2)服务(services) (3)收益(income) (4)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三)记账实例
1.甲国M企业出口100万美元设备,所获出口收入存入该企业的海 外银行账户。 交易1
借:其他投资
贷:货物
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
2.甲国居民L到国外旅游,花费30万美元,这笔费用从该居民的海 外银行账户中扣除。 交易2 借:服务 贷:其他投资 30万美元 30万美元
第二节
国际收支与外债管理
一、外债的种类 1.外债含义的界定。对于什么是外债,至今没有一 个完全统一的解释。外债是本国居民对外国居民具 有契约型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券。 2.外债的种类。外债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划分,如 按债务期限可分为短期债务和中长期债务;按债务 形式可分为国际商业贷款、国际金融租赁、贸易融 资等;按贷款利率可分为无息贷款、低息贷款和市 场利率贷款;等等。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第三,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 间的交易。 通俗解释:在本国居住时间一年或一年以上的 单位为居民,否则为非居民。居民与非居民包括: 个人、企业、非盈利团体和政府。 例外情况: (1)大使馆、领事馆和驻外军事机构; (2)留学生、旅游者和治病者; (3)联合国、IMF、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


第一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是指一国居民与 外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各项经济交易的货币价值总和。 它是以交易为基础,既包括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 支,也包括资本的输出输入;既包括已实现外汇收支 的交易,也包括尚未实现外汇收支的交易。
二、国际收支账户的基本原理

资本与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流动行为进行记 录的账户
资本账户(资本项目) (1)资本转移 (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购或放弃 金融账户(金融项目) (1)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 (2)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 (3)其他投资(other investment) (4)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第一,国际清偿力系自有国际储备、借入储备及诱 导性储备资产之和 。 第二,自有国际储备中的主体是外汇储备。 第三,所有的储备资产均须具备流动性、可得性及 普遍接受性三大特性。 第四,不是所有可兑换货币表示的资产都可以成为 国际储备。
二、国际储备与国际收支平衡
国际储备的主要目的在于: 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第三节
国际收支与国际储备管理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国际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维 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以及应付各种紧急支付而持有 的、能为世界各国所普遍接受的资产。

与国际储备相关的一个概念是国际清偿力。国际清 偿力是广义的国际储备,是一国自有储备和借入储 备之和。自有储备包括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 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四种形式;借入储备 由备用信贷、借款总安排、互惠信贷协议和一国商 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组成。
第6章 国际收支
现代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 下,必须要有一种工具来反映一国对外经济交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和国际储备 的概念,国际收支账户的内容与记账规则 熟悉国际收支账户各个组成部分分析的相关 理论、外债管理理论 了解开放条件下我国国际收支的情况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二)经常账户余额 经常账户余额被认为是衡量国际收支的最好的指标 之一。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三)资本与金融账户 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之间的关系: CA + KA = 0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四、国际收支账户分析

(四)错误与遗漏账户 当错误与遗漏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余 额时,往往说明国际收支中存在问题。 衡量资本外逃的方法之一就是将资本净流出额加上 错误与遗漏账户中的数额。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自有储备
1.黄金储备 2.外汇储备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头寸) 4.特别提款权
一、国际储备的构成



借入储备 1.备用信贷。所谓备用信贷,是一成员国 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或预计要发生困难时, 同基金组织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 2.互惠信贷。互惠信贷协议是指两个国家 签订的使用对方货币的协议。 3.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 产。
借方(—)
1000+50 30 — 100 1180 75 40 100 25 240 14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