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Live in the present, don't waste your present life while thinking about the past or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1、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中面值的人民币。
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2、本课的重点是在人民币的换算上,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创设了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
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从而使学生知道了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 1角=10分。
最后创设了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3、在课中我组织了商店购物的活动,让学生在付币、找币的活动中渗透了人民币的简单加减法计算。
教学时,认币、换币、取币、找币等活动都做到人人参与,有的是个人思考,有的是同桌合作,有的是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
学生们在课堂上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学习探索知识的方法,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了更大的学习兴趣。
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在整个活动中,让学生畅所欲言,对于每个学生的回答,都给以热情鼓励或表扬,你真棒!你们真了不起!等充满激情的话语,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兴趣浓厚。
4、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使得课堂尽量做到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切实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以合作学习为本节课的主要学习方式,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下《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在本次《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我尽力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认识并熟悉人民币,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以下是我对本次教学的反思:一、成功之处1.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
我通过设计多种活动,如观察、操作、模拟购物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在亲身体验中学习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2.教学方法多样化。
我运用了讲解、示范、小组合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人民币的知识,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实际操作环节增强体验。
通过模拟购物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人民币的使用,增强了对人民币的感性认识,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二、不足之处1.时间安排不够合理。
在某些环节中,由于时间紧凑,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参与到活动中,导致他们对人民币的认知不够深入。
2.部分学生辅导不足。
由于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部分基础较差的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不佳。
我应该加强对这些学生的辅导,帮助他们跟上学习进度。
三、改进措施1.优化时间安排。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合理分配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加强对学生的辅导。
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我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通过个别辅导、课后辅导等方式,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3.丰富教学方法。
除了讲解、示范、小组合作等方法外,我还应该尝试更多适合一年级学生的教学方法,如游戏、故事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总之,通过本次《认识人民币》的教学,我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教训。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数学思维能力。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
由于大局部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可以迅速、准确地识别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根底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元的`币值。
难点是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展人民币之间的正确兑换。
这局部内容是比拟难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创设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方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
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从而使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再以一些练习来稳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
最后创设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展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我认为设计淘气买一支铅笔怎样付钱,一是有利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二是有利益让学生主动去解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应该怎样付钱等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学生之间怎样付钱的交流与对话,使更多的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付钱的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对从中提炼出来的知识(1元=10角,1角=10分),有更直观的理解。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认为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动手理论、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算钱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考虑、主动探究,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设计背景幼儿认识简单的人民币并有买小零食的经历。
活动目的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用处。
2.知道人民币根本的货币单位元、角、分及人民币的简单换算关系。
重点难点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理解人民币的用处。
活动准备1.字卡元、角、分。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一、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解决问题。
我个人认为本课的重点就应该是让学生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能够会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灵活应用已有的经验来解决付钱、找钱、换钱能实际问题。
而这些本领的获得更多的需要学生自己的主动参与,积极体验。
所以在上课时,我采取了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来认识人民币。
因为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可以接触到的,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我是先让学生自己来说一说对人民币有哪些认识。
通过交流了解到其实大多数学生已经能够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有的甚至已经知道1元就是10角。
在此基础上我就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来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而课本上的1元面值的'人民币现在市面上已经很少了,我就让学生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下,更多的是让学生来介绍市面上流通较多的版本。
学生介绍的很好,不仅能说出看到人民币上的数字和单位可以看出它的面值,还能说出为了防伪上面还有水印,还可以怎样来识别真币和假币等等。
学生在介绍的时候很积极主动,尽管他们介绍的内容有的甚至与本课无关,但是内容很全面,有的甚至是我都还不了解的,让学生来唱主角,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体现了教学相长。
二、可以发挥小组活动的优势,解决问题。
做一做中有一个练习是给学生3种人民币,问学生拿出5角,可以怎样拿?这道题的方法不止一种,而学生往往不容易找全,更容易把5角换成5个1角和几个2 角,不明白题目的意思,我想,如果在这里我就先让学生自己想一想,然后再和同桌交流,最后到4人小组里说一说,那样效果会好一些的,让学生逐步找到最全的方法。
先自己思考是让学生养成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在自己有了一定的思考之后,再和其他同学交流,可以比较自己的答案和别人不同的地方,获得更多的方法,以开拓自己的思路。
最后全班总结交流,得到最完全的拿法。
对于这样有一定难度的题目,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启发,丰富了课堂活动的形式,也能起到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不能怪学生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2教学过程:片段一、师:小朋友,你们看看刘老师,有什么发现?生:今天老师穿了新衣服,挺好看的。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1这是第三次磨课,感觉自己进步很大,会深入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怎么结合。
现在闭着眼睛都是想这句话该怎么表达,怎么说孩子喜欢听,怎么说孩子能听懂。
这就是磨课带来的收获吧!现在我把自己第三次的教学设计和课堂进行一下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课始我出了一个谜语引起本课课题,创设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在认钱、换钱、购物这些过程中,均设了不同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无论哪一个情境的创设都是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利用有效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丝毫疲倦的感受。
二、注重学具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直观体验。
学生在换钱的活动中,让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游戏,增强了课堂的活跃性。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孩子们喜欢活动体验和游戏体验,喜欢好玩的课堂,我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在课堂上学生用手触摸学具,用游戏感受开心气氛,在玩的过程中就巩固了所学知识。
三、数学思想在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在换钱的过程中,我在向学生渗透着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这种思想的渗透对学生后续学习知识起着一定的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数学思想,这些数学思想的渗透对学生日后学习都有一定的帮助,让这些数学思想成为学生数学思考的一种支撑。
当然,我的课还有很多缺点,比如说教师语言不够规范,有时候有点随意;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很单一,都是“你真棒!”“不错!”这几句评价语。
而且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还要加强学生书写格式的规范。
总之感谢这次磨课活动,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我要更加打磨自己的课堂,让自己有一节高质量的公开课!《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篇2我之前没有教过一年,但是听其他老师说过《认识人民币》是个“烫手的山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推荐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6篇)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活动目标:1.认识10以内为计量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值。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活动准备:学具:人手一份买文具的作业单。
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
"小朋友这是什么,你们认识它吗?"(钱、钞票)"我们熟称的钱,也可以称为人民币,它分为纸钞和硬币。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通过观察人民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幼儿依次认识l角、2角、5角、1元、2元、5元、10元。
二、游戏"买文具"。
"今天我们要去文具小超市逛一逛,请小朋友注意观察,文具超市里都有哪些文具?"(1)幼儿逛文具超市。
(2)幼儿用完整地语句讲述文具超市里文具用品。
"今天我们要来买文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需要多少钱?"先引导幼儿观察物品的价格.了解小数点前面数字和后面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3)幼儿操作。
三、小组活动。
"今天老师为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一张买文具的作业单,我们也来做一次小顾客,也来买文具。
买的时候请小朋友看清楚文具的价格和人民币的面值,然后用线把它们连起来。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四、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在组织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前,我们还在犹豫着是让老师自己准备,还是请幼儿自己带?起初我们想自己带省得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怕有些家长认为幼儿园里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太多,一会儿带这,一会儿带那,连钱也要带?又怕万一丢了,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麻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5篇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1《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表现为一个探索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课堂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交往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交流是否有效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率。
在“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我从实践、反思到再实践、再反思,真正领悟到有效的课堂交流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性。
第一次教学:热闹的交流过程和出乎意料的交流效果。
问题之一:一个书包25元,买这个书包可以怎样付钱?在学生明确题意后,展开了一系列教学过程。
师:请小朋友们动脑筋想一想,你准备怎么付这25元钱?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呢?看谁想的方法多!在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时,我及时板书并以“你是怎么想的”来引导学生表述思路,以“还有不同方法吗”来组织学生进一步交流。
在教师的鼓励下,整个交流过程相当热闹,在接下来的购物活动中学生得出的方法很多很多,有的甚至得出了用各种分币和角币来付钱。
课后,我对此活动的教学比较满意,因为在教学中,体现了数学问题的开放性,学生思路开阔,交流充分。
在当天的家庭作业中,我设计了一道同类型的练习题:小明买一盏台灯要48元钱,他可以怎样付钱?请你写出三种不同的付法。
在我看来,从那么多种方法中写出三种,要求应该不高。
然而,在第二天交上来的作业中,居然有较多学生写不出三种,尤其是一些学困生,只写出一种甚至连一种也没写对。
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陷入了沉思。
通过反思,我明白了在课堂上一些看似热闹的场面并不代表学生知识的掌握。
在学生热闹的交流中,教师听懂了每个学生的想法,学生呢?事实上,除了几种常规的付钱方法外,其余的付钱方法几乎就是几个优秀生的“专利产品”,他们你争我抢地进行发言,使课堂气氛显得很热闹。
而大多数学生却成了“配角”,他们听得一知半解。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9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9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9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精选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1设计背景那天不轻易地发现有个小朋友手中拿着撕成两半的五角面值的人民币,我问他去哪得,他说xx小朋友说不要了,撕了扔地上,他捡来玩的,大班的小朋友,难道对钱没有概念吗?活动目标1、认识常见人民币面值及特征。
2、知道人民币的用途及一些意义。
3、了解简单的钱币兑换关系,并学习简单的粘补技巧。
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面值,人民币的兑换关系。
活动准备1、各种面值人民币。
2、一些日常用品及价格单。
活动过程一、了解人民币1、出示人民币,教师:这个是什么?有什么用呢?2、教师:对,是钱,钱是一种拿来交易的东西,比如用来买玩具啊,买生日蛋糕啊,或者请别人干活要给钱给别人啊。
我们中国制造出来的钱叫人民币。
二、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1、在黑板上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给幼儿观看,请幼儿仔细观察有何不同。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3、教师纠正、肯定幼儿的说法。
4、简单告知幼儿人民币的基本货币单位是圆角分。
三、人民币的兑换1、出示2角的人民币,请幼儿说说可以兑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
2、出示5角的人民币,请幼儿想想看可以换成几张1角的人民币?几张1角和2角的人民币?…延伸活动1、粘补残缺的“人民币”。
2、角色游戏:购物。
教学反思1、教学活动准备充分,所用的真币是幼儿生活中熟悉的,对幼儿很有吸引力。
他们兴趣高,都乐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告诉幼儿人民币不能撕毁,这是犯法的,幼儿都很认真的和老师一起把撕烂的钱币粘补好。
通过给幼儿自己认真观察,给他们了解可以通过颜色、数字的不同,认识到不同面值的人民币。
《认识人民币》反思精选5篇
《认识人民币》反思精选5篇《认识人民币》反思篇一以下是关于《认识人民币》单元教学反思,仅供参考!这一周多主要让孩子认识了人民币,没想到会这么困难!累的我嗓子都快不出音了,孩子还是晕晕乎乎的!好郁闷!《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是让学生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解决一些和购物有关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能正确、熟练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
在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中,进行合理、灵活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和表达;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正确地收集、整理和加工相关信息;能正确地解决购物时常见的问题要完成上述这些目标,是要依赖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
对于人民币,我觉得学生应该是再熟悉不过了,对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
所以在上本单元之前,以为会非常容易的,还曾想着压缩课时,但是开始之后,我才发现一切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原本3个课时的课,我足足用了一个星期,又复习了2天,直到今天还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迷迷糊糊。
这让我思考了许久,怎么会这样呢?《人民币的认识》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很大,每次教学总感觉效果不理想,在三年前的教学中早就领教过它的看似容易实则很难,所以在课前我充分进行了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案,力求帮助孩子们轻松掌握本节课知识,觉得准备的比较充分了,但是上完课我还是感到不满意。
再次反思,发现根源可能在以下几方面:1、教材与生活的脱节: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察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
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或练习题中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所以对于旧版的不是很了解,当然我也准备了有关5套人民币的知识,可是只是匆匆认识,毕竟不是孩子们每天所见的,可效果不是很好,遇到旧版人民币的图时大多学生不认识,尤其是现在几乎不用的2元钱。
还有孩子们年龄小,平时接触人民币机会少,他们对于人民币的认识可能只限于收几百元压岁钱,绝大部分还是家长保管,平时家长很少让孩子自己去买物品,偶尔买的也多限于一两元的小东西,接触较多的是5角和1元,其他的几乎很少接触,所以他们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有难度,更不用说兑换人民币和买卖物品的计算,他们掌握起来更困难。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优秀6篇)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人民币》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集中活动一:数学:钱币换算活动目标: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知道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探索相同面值人民币不同的换算方法。
3.能在游戏中进行10元以内钱币的换算。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5.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课件、人民币(1元、2元、5元纸币及1元硬币)若干,铅笔若干、记录单若干活动过程:一、认识人民币教师:"你们认识这些钱吗?它们一样吗?"(引导幼儿观察。
)"它们分别是多少钱呢?""你怎么知道是x元钱呢?"(通过观察钱币上的数字让幼儿认识它们不同的面值。
)"仔细看看这些钱上都有印有什么?你们知道这些钱共同的名称吗?"(人民币。
)二、游戏"凑钱"。
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今天老师想到超市去买东西,可我只有一张5元钱,我想把它换成1元、2元的零钱去请你们帮我换,你们想想可换几张1元、几张2元,请你将每种钱的数目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取出钱币卡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3.请个别幼儿讲述操作结果,教师将活动结果展示出来。
4.集体检查凑出的每份钱是否都是5元。
5.讨论我们可以用哪些不同的方法凑出5元钱。
6.教师用大统计表和幼儿一起统计5元钱用了几种方法换零钱。
三、练习1.教师出示一张10元人民币,让幼儿利用人民币卡片探究不同的换算方法,并在记录单上记录下来。
2.幼儿汇报自己的记录结果。
3.老师和幼儿一起统计10元钱有几种换零钱方法。
记录在大统计表中。
活动二:数学:购物计划活动目标:1.能遵守秩序,有礼貌地与人交往,体验自主购物的快乐。
2.了解钱币的换算关系。
3.能运用10以内加减法进行游戏。
新课标苏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
新课标苏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认识人民币是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的教学内容。
关于“人民币”,学生都再熟悉只是了,关于它的用途,更不用我们去讲。
在上那个单元之前,本以为课会专门好上的,然而上了之后,我感到好难好难,而且完成的还不是专门顺利。
这让我摸索了许久,什么缘故呢?1、在教学《认识1元和1元以下的人民币》时,我就强调,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只有单位相同,相应的数才能直截了当相加。
半数以上的学生记性不错,专门注意观看插图,认清人民币上的面值,明确单位,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糊里糊涂,看到数字就进行运算,显现了1-8=2(角)这类错误,后来我明确要求学生在运算时,尽量写上每个数的单位,如1元-8角=2角或10角-8角=2角。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2、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观看书上的插图,本以为那样能够更直观的让学生看到人民币。
但由于我的疏忽,书上的人民币有些是旧版的,,而学生现在用的几乎是新版的人民币,因此关于旧版的不是专门了解,因此我也预备了确实人民币。
可成效不是专门好,因为人民币太小,太少,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看的专门认真。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引言《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2. 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3. 通过购物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并知道爱护人民币。
4.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
2.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人民币。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购物、兑换人民币等,来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和理解。
4. 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人民币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人民币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讲授环节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展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图案、颜色、数字等特征。
3. 实践操作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购物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人民币。
让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兑换练习,加深对人民币换算关系的理解。
4. 小组合作环节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自己的学习经验和体会,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并能进行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人民币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会过于注重教学内容的传授,而忽略了教学目标的达成。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时,我过于注重让学生记住元、角、分的概念,而忽略了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导致学生在学习人民币的换算时,出现了一些困难。
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我开始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时,我会通过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有时候会选择一些过于复杂或不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时,我会选择一些过于抽象或难以理解的概念,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
为了更好地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我开始更加注重对学生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了解。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时,我会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生动有趣的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与人民币相关的游戏和活动,让学生在游戏和活动中学习人民币的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自己有时候会采用一些过于单一或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例如,在教学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时,我会采用一些过于传统或枯燥的教学方法,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难。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作为一位刚到岗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那么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通用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1《认识人民币》是新课标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第五单元的内容,本单元课主要是引导小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及1元=10角、1角=10分简单的换算,下面是我对《认识人民币》的几点反思: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学。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见得多用得少,特别是大面额的币种,可以说他们对人民币只有最初步的认识,对于要用到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个交换的原则只有初步的意识,对人民币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进率关系并不熟悉。
我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调整教材,因需设教。
一、课堂教学中,创造性地利用教材。
书上教学的是如今已过时的第四版人民币,而现在市场上流通使用的大多是最新版的第五套人民币只有极少量的第四套人民币。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既然学是为了用,我果断地决定将第五套人民币作为重点主要教学。
当然考虑到目前市场上仍有少量第四版人民币流通,我也将它们在新课导入时做了简单介绍,促进学生自主迁移、灵活应用。
二、这节课以“知识竞答”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
把认识人民币的全过程用看一看→认一认、说一说→分一分→换一换→填一填的活动串连在一起,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动态的教学活动整体。
在这一动态的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了足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
如认识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采用互相介绍的形式,这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经验库中的储存被充分调动。
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完善,主体性与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既有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又有学生的操作与表述;既有学生的自主探索,又有教师恰当的引导和点拨,使整个教学活动形成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叉互动。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是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 由于大部分小学生在生活中已经见过也接触过人民币,所以我认为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时,首先引导小学生们认真仔细观察人民币,使学生能够迅速、准确地辨认出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在学生学会认识人民币的基础上,尝试把人民币分类。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的重点是认识小面额人民币,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体会一元的币值。
难点是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人民币之间的正确兑换。
这部分内容是比较难理解的,所以我认为创设学生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人民币的兑换就是不同的付钱方法,如拿1元,有些学生没有1张1元时,可以想办法用5角或2角的凑齐1元。
同样1角的付钱方法也是运用兑换人民币的游戏)。
从而使学生知道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再以一些练习来巩固加深对1元=10角1角=10分。
最后创设购物活动,让学生用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购物,学会自己付钱。
我认为设计淘气买一支铅笔怎样付钱,一是有利益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二是有利益让学生主动去解决买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应该怎样付钱等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是通过学生之间怎样付钱的交流与对话,使更多的学生不仅能感受到付钱的方法的多样化,而且对从中提炼出来的知识(1元=10角,1角=10分),有更直观的理解。
《认识人民币》这节课我认为注重了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为学生设计了看钱、认钱、、换钱、摆钱、购物算钱等活动,让学生为主体人人参与、个个动手、积极思考、主动探索,鼓励学生自己寻求答案,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一、引言《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掌握了 100 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兑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爱护人民币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 1 元=10 角,1 角=10 分,初步学会简单的人民币兑换。
2. 教学难点: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和特征。
3. 练习法: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购物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人们使用的货币。
提问学生:视频中人们使用的是什么货币?你认识这些货币吗?2. 讲授新课讲解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展示不同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观察人民币的正面和反面,认识人民币上的图案和文字。
组织学生进行人民币的兑换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人民币的换算方法。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购物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反思
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中心小学---覃客
《认识人民币》是小学数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知识,这节课教学的重点是认识人民币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难点是等值人民币之间的换算。
教后我觉得具有启发和收获的地方有以下方面: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遵循“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这一数学思想,通过观察购物的画面,了解人民币的作用,进而引入新课,认识人民币.通过兑换游戏和模拟购物等活动加深对各种面值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关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二、创设自主、合作学习空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势与热点。
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估计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处理教材。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把全班65人分成8组,各组围坐在一起。
在认识了人民币之后,我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手中的人民币,有的同学分成纸币和硬币,也有的同学分成分币、角币和元币,我都
给予了肯定。
整个过程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掌握了人民币的认识,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重视动手操作实践,是本节课的又一主题
根据学习知识的性质特点,这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操作活动。
如给人民币分类,不同的付款方式等,让学生通过找、认、摸、比、摆,从感性到理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做数学”,及时交流,让操作与思维相结合,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
四、及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本节课我实现了预定的情感目标:在认识人民币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护人民币的教育,引导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用过人民币后要洗手的好习惯,并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在探索元、角、分之间的近率时,我急于求成,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索,这是有待改进的地方,还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
在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利用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你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