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事故救援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

合集下载

【化学事故防护常识介绍】化学事故的防护方法

【化学事故防护常识介绍】化学事故的防护方法

【化学事故防护常识介绍】化学事故的防护方法常见的危险化学品有:液化气、管道煤气、香蕉水等油漆稀释剂、汽油、苯、甲苯、甲醇、氯乙烯、液氯(氯气)、液氨(氨、氨水)、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氟化氢、过氧化物、氰化物、黄磷、三氯化磷、强酸、强碱、农药杀虫剂,等等。

二、危险化学品引起的伤害1、刺激眼睛、流泪致盲。

2、损伤呼吸道、胸闷窒息。

3、灼伤皮肤、溃疡糜烂。

4、麻痹神经、头晕昏迷。

5、燃烧爆炸、物毁人亡。

三、如何预防化学事故1.了解所使用的危险化学品的特性,不盲目操作,不违章使用。

2.妥善保管身边的危险化学品,做到标签完整,密封保存,避热避光,远离火种。

3.居室内不要存放危险化学品。

4.乘坐车、船、飞机不要携带危险化学品。

5.室内积聚易燃、易爆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按应对燃气泄漏办法处置四、化学事故的防护1.呼吸防护:在确认发生毒气泄漏或袭击后,应马上用手帕、餐巾纸、衣物等随手可及的物品捂住口鼻。

手头如有水或饮料,最好把手帕、衣物等浸湿。

最好能及时戴上防毒面具、防毒口罩。

2.皮肤防护:尽可能戴上手套,穿上雨衣、雨鞋等,或用床单、衣物遮住裸露的皮肤。

如已备有防化服等防护装备,要及时穿戴。

3.眼睛防护:尽可能戴上各种防毒眼镜、防护镜或游泳用的护目镜等。

4.撤离:判断毒源与风向,沿上风或侧上风路线,朝着远离毒源的方向迅速撤离现场。

5.洗消:到达安全地点后,要及时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流动的水冲洗身体,特别是曾经裸露的部分。

6.救治:迅速拨打“120”,将中毒人员及早送医院救治。

中毒人员在等待救援时应保持平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心肺负担致使病情恶化。

7.食品检测:污染区及周边地区的食品和水源不可随便动用,须经检测无害后方可食用。

面对突发爆炸事故,我们并非完全束手无策,有许多应急措施可以帮助我们减少伤害。

这里我们编译整理了美国联邦应急管理署(FEMA)的应急指南。

希望大家都平安。

当不明爆炸发生、可能伴随化学泄漏时:如果可能,尽快判断爆炸和可能化学泄漏发生的地点。

化学灼伤应急预案

化学灼伤应急预案

化学灼伤应急预案化学灼伤是指皮肤或者黏膜因接触到化学物质而受到损伤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化学灼伤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伤害类型,因此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应急预案非常重要。

以下是针对化学灼伤情况的应急预案。

一、事前准备1. 建立应急预案:机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人和具体实施步骤,保障人员受伤后能够及时得到应对和救治。

2. 提前培训人员:对从事可能接触到化学物质的人员进行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加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3. 配备防护装备:为可能受到化学灼伤的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口罩等,确保其在接触化学物质时有有效的防护。

二、事发现场处置1. 确保安全:在事故发生时,首先要确保自身和其他人员的安全,及时切断与化学物质的接触,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2. 紧急处理:对受伤者进行紧急处理,如用清水冲洗受伤部位,避免继续与化学物质接触。

对严重烧伤的患者应尽快急救并送往医院。

3. 寻求帮助:在事发现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同时向管理部门报告事故情况。

三、医院救治1. 诊断分级: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受伤情况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分级,确定化学灼伤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2. 有效救治:按照医疗团队的建议和处置方案进行及时的治疗,如药物包扎、激光治疗等,确保伤口清洁,预防感染。

3. 跟进观察:对患者进行跟进观察,密切关注伤口的愈合情况和患者的健康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促进康复。

四、事后总结1. 事故原因分析:对事故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和调查,找出问题的根源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2. 加强安全管理:根据事故经验和教训,加强机构、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

3. 提升员工意识:通过员工培训和安全意识提升活动,提高员工对化学灼伤等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减少安全隐患。

总之,建立科学有效的化学灼伤应急预案对预防和减少事故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范文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范文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范文危险化工品灾害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事故,它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了解危险化工品灾害的应急自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遇到危险化工品灾害时,人们应该采取一系列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下面将介绍一些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

首先,当发生危险化工品泄漏事故时,人们应该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在撤离的过程中,人们应尽量避免吸入有毒气体,可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或者佩戴防毒面具。

同时,人们还应尽量避免接触泄漏的化学品,可以穿过身体覆盖物,如披风或塑料袋,以防止接触皮肤。

其次,在撤离的过程中,人们应该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

如果通道被封锁或不可行,人们可以寻找其他安全的逃生出口,如窗户或楼下的门。

如果无法找到可行的逃生通道,人们可以选择在逃生口等待救援。

另外,在撤离途中,人们应保持冷静,并尽量不要恐慌。

如果人们恐慌,可能会影响判断力和决策能力,从而增加危险。

因此,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行动是非常重要的。

接下来,当人们成功逃离危险区域后,应考虑到可能的后果,例如呼吸困难或身体不适。

如果发现身体有明显的不适,人们应该尽快就医,或者求助医生。

在就医过程中,人们应详细告知医生有关发生危险化工品灾害的情况,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相应的治疗。

最后,在处理危险化工品灾害后,人们应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类似的情况。

这样,人们就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此外,人们还应积极参与社区危险化工品灾害的应急演练和培训活动,提高自己的应急能力。

总之,了解危险化工品灾害的应急自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遇到危险化工品灾害时,人们应采取一系列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安全,如迅速撤离事故现场,选择安全的逃生通道,保持冷静,就医治疗,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

通过这些措施,人们可以在危险化工品灾害中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是指在职业环境中,通过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预防和控制各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并保证劳动者的个人安全。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是指劳动者在职业环境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安全预防知识。

下面将以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护的相关知识为主线,详述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卫生知识:1. 了解职业病的基本知识:包括职业病的定义、分类和危害特点等。

2. 了解常见的职业病及其危害:如尘肺病、化学中毒、噪声聋等。

3. 掌握职业病预防措施:了解个人防护措施、工作环境改善措施、职业卫生监测等。

4. 学习职业病的早期预警和监测方法。

5. 掌握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二、职业安全知识:1. 掌握常见的职业安全事故类型和原因:如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火灾等。

2. 了解职业安全的基本法律法规和标准。

3. 学习职业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包括安全设施使用、操作规程、紧急救援等。

4. 学习事故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技能。

5. 了解职业安全培训和演练的重要性。

三、职业防护知识:1. 了解各种职业防护用品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效果。

2. 掌握呼吸系统防护:包括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

3. 学习耳腔防护:包括耳塞、耳罩的使用方法。

4. 了解眼腔防护:包括防护眼镜、护目镜的使用方法。

5. 学习皮肤防护:包括防护服、手套等的使用方法。

四、其他相关知识:1. 了解个人卫生和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2. 学习正确的体位和姿势,避免因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而引起的职业病。

3. 了解工作环境与健康的关系,了解劳动者权益保护和职业健康监管制度。

4. 学习与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以上是关于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一些内容,劳动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工种和职业环境的具体情况来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以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对自身健康的危害。

同时,雇主和相关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体劳动者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及预防模版

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及预防模版

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急救及预防模版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和爆炸性等特性的化学物质。

一旦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泄漏、事故等情况,就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严重伤害甚至生命危险。

因此,对于危险化学品伤害的现场急救和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以下是针对危险化学品伤害的现场急救及预防措施模版:1. 急救措施在危险化学品伤害现场,迅速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对伤者进行救治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应采取的急救措施:a. 紧急处理当发生危险化学品泄漏或事故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迅速脱离现场并避免接触该化学品。

在进行救援前,应先确认伤者的状况以及伤害程度。

b. 呼叫急救人员在进行急救前,应立即呼叫急救人员,并清楚地向其描述现场的情况,包括发生的化学品事故、伤者的状态以及其他相关的信息。

c. 暴露处理如果伤者身上有化学品残留物,应立即将其置于安全地点,并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部位,确保化学品彻底清除。

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和呼吸道,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

d. 呼吸道处理如果伤者无法正常呼吸,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以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并尽快将其送往医院接受进一步处理。

e. 创伤处理对于伤者可能出现的外伤,例如烧伤、切割伤等,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扎创伤,避免感染。

f. 中毒处理如果伤者已经中毒,应立即将其送往医院,并尽快向急救人员提供中毒信息,以便他们能够对症治疗。

2. 预防措施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危险化学品伤害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a. 定期培训和教育针对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包括相关安全知识、危险化学品的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应急处置措施等。

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变能力。

b. 合理储存危险化学品应存放在专门的储存设施中,并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类、分离和标识。

避免与其他物质混存,避免不当储存导致泄漏和事故发生。

c.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设备和器材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化学 救援 标准

化学 救援 标准

化学救援标准
在处理化学事故和进行化学救援时,应遵循以下标准和原则:
1. 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并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同时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危化品的性质、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

2. 根据事故的具体情况,启用单位喷淋、泡沫、蒸汽等固定、半固定灭火设施。

设置水幕或屏封水幕墙,稀释、降解泄漏物浓度,或设置蒸汽幕。

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

3. 转移较危险的储罐(瓶)。

对危化品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状况进行监测、评估,并采取相应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措施。

4. 在处理具体化学品火灾时,需要遵循一些特定的注意事项。

例如,扑救液化气体类火灾时,切忌盲目扑灭火势,在没有采取堵漏措施的情况下,必须保持稳定燃烧。

对于爆炸物品火灾,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

对于遇湿易燃物品火灾,绝对禁止用水、泡沫、酸碱等湿性灭火剂扑救。

5. 在救援过程中,应尽量使用低压水流或雾状水,避免腐蚀品、毒害品溅出;遇酸类或碱类腐蚀品最好调制相应的中和剂稀释中和。

遵循这些原则和标准可以有效地提高救援效率,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化学救援的标准和要求,建议咨询化学专家或查阅相关资料获取专业信息。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三篇)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三篇)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是指在工作岗位上对从业人员进行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和事故的工作措施,旨在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是指从业人员掌握的有关职业卫生和安全防护的知识体系,包括职业病的预防、事故的预防、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以下将对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是对职业病的预防。

职业病是因工作环境引起的、由于职业因素或工作所导致的疾病。

对于不同的工作岗位,从业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职业病防护知识,包括职业病的危害因素、识别方法和防护措施等。

例如,化工厂从业人员需要了解有关化学品危害的知识,掌握化学品的分类、标识和储存等;医护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感染性疾病的预防方法和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等。

其次是对事故的预防。

事故是指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工作中的意外事件。

从业人员应掌握相关的安全防护知识,包括防火、防爆、防毒、防电、防坍塌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在建筑工地工作的人员应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如高空作业的安全措施、临时用电的安全操作等。

此外,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也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重要内容。

个人防护用品是指用于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的装备或设备。

根据不同的工作环境和作业内容,从业人员应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例如,头盔、安全帽等可用于保护头部;防护眼镜、面罩等可用于保护眼睛;防护手套、工作鞋等可用于保护手部和脚部等。

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时,从业人员应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佩戴和使用,同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此外,还应了解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寿命和存放条件,及时更换和修理损坏的个人防护用品。

除了以上内容,还需要从业人员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如工作场所的卫生规范、应急救援措施等。

此外,从业人员还应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提高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的水平。

总之,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知识对于保障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掌握相关知识,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遵守工作场所的卫生规范,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可以预防和减少职业病的发生,降低事故的风险,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三篇)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三篇)

化工安全生产的基础知识一、防止火灾事故1.加强油处理出入管理制度的执行,严格履行出入登记制度。

2.油处理动火时,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专业安全员要在现场监督把关,并请消防人员监护。

3.油系统法兰禁止使用塑料垫,橡皮垫和石棉纸垫。

4.油管道法兰、阀门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准有明火,必须用明火只要采取措施,附近的热力光到或其他热体的保温应紧固完整,并包好铁皮。

5.禁止在油管道上进行焊接工作,在拆下的油管道上进行焊接时,必须事先将管子冲洗干净。

6.油处理防火标志要醒目、清晰,如有不清或丢失,要及时更换。

二、防止大容量锅炉承压部件爆漏事故1.防止设备大面积腐蚀。

严格执行《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火力发电厂水汽化学监督导则》以及其化有关规定,加强化学监督工作。

2.品质不合格的给水严禁进入锅炉,蒸汽品质不合格严禁并汽。

水冷壁结垢超标时,要及时进行酸洗,防止发生垢下腐蚀及氢脆。

3.按照《火力发电厂停(备用)热力设备防锈导则》(SD22387)进行锅炉停用保护,防止炉管停用腐蚀。

4.安装或更新凝汽器铜管前,要对铜管进行全面探伤检查,杜绝使用不合格品。

5.建立水汽异常三级处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防止压力容器爆破事故1.制定压力容器的操作规程,操作规程中应明确异常工况的紧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任何工况下压力容器不超压、超温运行。

2.各种压力容器安全阀应定期进行校验和排放试验。

3.运行中的压力容器及其安全附件,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设有自动调整和保护装置的压力容器,其保护装置的退出应经总工程师批准,保护装置退出后,实行远控操作并加强监视,且应限期恢复。

4.使用中的各种气瓶严禁改变涂色,严防错装错用;气瓶立放时应防止倾倒的措施。

5.压力容器内部有压力时,严禁进行任何的修理或紧固工作。

6.压力容器上使用的压力表,应列为计量强制检验表计,按规定周期强检。

7.结合压力容器定期检验或检修,每两个检验周期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应急救援及职业卫生

应急救援及职业卫生

04
职业卫生案例分析
某公司尘肺病预防案例
背景介绍
存在的问题
某公司是一家从事矿石开采的企业,在生产 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粉尘。由于长期缺乏有效 的防尘措施,员工容易患上尘肺病。
该公司粉尘污染严重,员工未佩戴个人防护 用品,通风不良,缺乏定期的健康检查。
改进措施
实施效果
建立完善的防尘管理制度,提供个人防护用 品,加强通风设施建设,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开展尘肺病防治宣传教育。
技术进步与装备升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应急救援装备也在不断升级,如 何合理利用这些新装备,提高救援效率和质量,是当前 面临的一大挑战。
救援协作与信息共享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紧急情况时,跨部门、跨地区的协 作和信息共享变得尤为重要。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 调,实现信息实时共享是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
培训与人员素质提升
这种协同发展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技术合作:应急救援和职业卫生可以在技术上进行合作 ,例如在处理化学泄漏或疫情爆发等事件时,可以共同 制定方案并协作实施。
政策协同:在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时,应急救援和职业 卫生也应当进行协同配合,以确保各项措施的合理性和 有效性。
06
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应急救援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实施改进措施后,粉尘浓度得到有效控制, 员工患尘肺病的比例显著降低,提高了企业 的生产效率和员工健康水平。
某公司噪声污染控制案例
背景介绍
某公司是一家机械制造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噪声。 长期接触高噪声环境导致员工出现听力下降、失眠等问题 。
改进措施
对噪声源进行分类,针对不同噪声源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如使用消声器、隔声罩等。同时加强员工听力保护教育 ,提供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品。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一、施救原则
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以下原则:
1. 保证人身安全,优先考虑自救;
2. 防止泄漏扩大,采取紧急措施,控制泄漏;
3. 撤离事故区域,隔离污染源;
4. 及时救护伤员,尽可能减轻伤害;
5. 立即报警,通知有关部门参与应急救援。

二、化学品泄漏应急救援措施
1. 发生泄漏后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一方面要防止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影响,另一方面要最大限度地控制化学品泄漏。

2. 不同类别的化学品泄漏应有不同的控制方法,应根据化学品安全手册上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处理。

3. 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应加强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水平,确保能够快速、有力地处理化学品泄漏事故。

4. 应急救援应按照“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标本兼治”的原则,
建立预警机制,完善应急资源储备,提高应急管理水平。

5. 将应急救援与消防工作紧密结合,明确责任、加强配合,确
保有效应对化学品泄漏事故。

三、事故后处理及注意事项
1. 当事故爆发后,根据所泄漏的化学品种类,设立相应的警示
标志,对现场进行安全防护及人员疏散,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
处置;
2. 不允许闲杂人员进入现场,确保现场秩序;
3. 短时间内无法妥善处置的,应封锁污染区域,避免人员进入;
4. 防止化学品渗入地下水或污染水源;
5. 保护现场,收集证据,了解情况,轻重缓急报告。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模版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模版

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模版危险化工品灾害是指由于化工品的泄漏、泄露、爆炸或火灾等原因,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灾害事件。

面对危险化工品灾害,及时、正确地采取自救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危险化工品灾害应急自救常识模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灾害发生前的准备阶段在灾害发生前,我们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工品灾害做好充分的准备。

- 了解周边环境:了解周边是否有危险化工品企业,了解周边危险化工品储存和运输情况,掌握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位置。

- 学习相关知识:了解危险化工品的性质、特点、扩散途径和应急处理方法,熟悉急救知识和相关自救技能。

- 储备应急装备:准备应急包包,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服、手套、头盔、警示标志等防护装备。

2. 灾害发生时的自救措施当危险化工品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自救措施,以保障自身安全。

- 迅速撤离危险区域:听到警报声或发现事故现场时,应立即停止工作,收拾好个人物品,按照指定逃生路线迅速撤离危险区域。

- 全面防护自身:在撤离过程中,应佩戴好呼吸防护器,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呼吸,同时佩戴防护服、手套等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 寻找安全避难点:在撤离过程中,寻找适当的安全避难点,远离火源和可能泄漏的物质,并与其他人员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拥挤造成伤亡。

- 尽量避免呼吸有毒气体:如果无法迅速撤离或找到合适的避难点,应尽量找到能够遮挡空气中有毒物质的建筑物或车辆,利用湿毛巾或口罩等物品过滤空气,减少有毒气体的吸入。

- 遵循指挥部指示:在灾害现场遇到指挥人员或救援队伍时,应立即听从指挥,按照其要求做出相应的行动。

3. 灾害发生后的自救措施当危险化工品灾害发生后,我们需要及时采取自救措施,以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 检查自身是否受伤:在避难点或安全区域后,要立即检查自己身体的伤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急救处理。

- 保持通风良好:尽量保持避难点内的通风良好,打开窗户或门窗,排除有毒气体。

职业卫生安全小知识

职业卫生安全小知识

职业卫生安全小知识职业卫生安全是指在工作场所中,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防止和减少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对员工身体健康和安全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关于职业卫生安全的小知识。

一、职业卫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1. 职业卫生安全的基本原则包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级管理、法制保障、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等。

2. 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职业卫生安全的基本法律,其他相关法规还包括劳动法、安全生产法、职业卫生管理条例等。

二、工作场所常见的危害因素及其防护1.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泄漏等。

应根据危险性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隔离、通风、防护设施等。

2. 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高温等。

应通过隔离、降噪、防护设备等措施控制这些因素对员工的影响。

3. 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体。

应加强个人卫生、防护设施使用等措施来防止职业病传播。

4. 职业疲劳和心理因素:包括加班、夜班、高强度工作等导致的身体和心理疲劳。

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提供员工心理咨询服务等来缓解职业疲劳和心理压力。

5. 人为因素:包括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工作组织等。

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制度,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健康水平。

三、个人防护措施1.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口罩、耳塞、防护服等,根据工作环境的要求选择适当的防护装备。

2. 做好个人卫生,保持身体清洁,经常洗手,避免接触有害物质。

3. 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职业健康体检,及时发现职业病早期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防护措施。

4. 注意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四、工作场所的卫生管理措施1. 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义务。

2.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风险评估,及时更正和预防危害因素。

3. 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和条件,如洗手间、喷淋器等,保持工作场所的清洁和整洁。

4. 开展职业卫生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防护知识。

五、事件应急处理措施1. 发生化学泄漏事故,应立即疏散人员,避免直接接触泄漏物质,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

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

某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
如下:
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存放等过程中发生的不可预见、瞬间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针对化学品事故的发生,本公司制定了细致完备的抢险预案,旨在保障员工安全、减少损失。

一、事故防范措施
1.严格遵守危险化学品管理规定,定期对危险化学品进行检查、清点和更新,确保存储安全。

2.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定期进行演练,熟练掌握抢险流程。

3.定期维护和检查设施设备,确保其完好无损,预防事故发生。

4.加强对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运输过程安全。

二、事故抢险措施
1.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处置,确保事故得到控制。

2.根据事故情况,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按照预案要求通知有关部门参与抢险工作。

3.严格执行现场指挥部的指挥,确保各项抢险任务有序进行,减少次生事故的发生。

4.对受伤人员进行紧急救治,并妥善处理环境污染,最大程度减少事故造成的影响。

5.事故抢险过程中,严格执行指挥部的决策,确保抢险工作的顺利进行。

以上即为本公司危险化学品事故抢险预案的主要内容,提醒全体员工牢记此预案,确保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化工灾害应急自救小常识

化工灾害应急自救小常识

化工灾害应急自救常识
爆炸品着火的应急措施有哪些?
爆炸品着火可用水、空气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剂施救,但对爆炸品而言,最好采用水灭火,因为水能够渗透到炸药内部,在炸药的结晶表面形成一层可塑性的柔软薄膜,将结晶包围起来使其钝感。

由于有的爆炸品不仅本身有毒,而且燃烧产物也有毒,所以灭火时应注意防毒;当有毒爆炸品着火时,应戴隔绝式氧气或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

毒害品着火可采取哪些措施?
1 .一般情况下,对于液体毒害品着火,应根据液体性质选用抗溶性泡沫或机械泡沫及化学泡沫灭火;固体毒害品着火可用水或雾状水扑救,或用砂土、干粉、石粉等施救;
2.无机毒害品如氰、磷、砷可用干粉、石粉、砂土灭火;
3.氰化物用大量水灭火时,要有防止灭火人员接触含有氰化物水的措施,同时防止有毒的水流入河道,污染环境。

灭火时一定要戴好各种防毒防护用品。

常见化学灼伤的急救处理方法有哪些?
当化学物质接触人体组织时,应迅速脱去衣服,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创伤部位,冲洗时间不应少于15分钟。

清洗时要遍及所有受害部位,防止物质存留。

对眼、鼻、口腔等的清洗尤其要迅速、仔细。

对眼睛的冲洗一般用生理盐水或用清洁的自来水,冲洗时水流尽量不要正对着角膜方向,不要揉眼睛;也可以将面部浸在清洁的水中,用
手撑开上下眼皮,用力睁大双眼,头在水中左右摆动。

皮肤部位的灼伤,用清水冲洗后,可用中和剂洗涤,时间不要过长,然后用清水冲洗。

完成冲洗后,应根据受伤情况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适当处理。

化学事故救援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题库

化学事故救援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题库

化学事故救援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1、化学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突发性、危害性。

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对事故单位以及事故单位周围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

•3、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包括⑴接报,⑵设点,⑶报到,⑷救援,⑸撤点。

4、从工业卫生的角度看,化学工业所接触的物质的特点有:⑴品种繁多、工艺复杂;⑵易燃易爆,腐蚀有毒;⑶“三废”量大,污染环境。

5、化工厂矿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可分为化学性有害因素和物理性有害因素。

6、化学性有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

7、物理性有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噪声、振动、放射线、电磁辐射。

8、诊断职业病的依据包括⑴职业接触史,⑵体格检查,⑶现场调查,⑷综合分析。

9、在日常生产中,要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保健措施三方面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

10、急性中毒的原因有⑴违反规章制度,⑵违反设备维修检修规程,⑶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⑷设备事故,⑸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⑹意外事故、⑺防护措施不力,⑻“三废”处理不当。

11、慢性中毒的原因主要有⑴生产设备密闭性差,⑵安全防护设施差,⑶防毒知识缺乏,⑷个人卫生不良。

1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1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肾脏、消化道。

14、常见的尘肺有以下四类矽肺、硅酸盐肺、煤矿工人尘肺、金属尘肺。

15、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是: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环境温度为-30~+45℃,毒气浓度及种类应符合所用滤毒罐要求。

16、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一氧化碳30mg/m3,二氧化硫15mg/m3,环氧乙烷5mg/ m3,•硫化氢10mg/ m3,甲醇50mg/ m3,氨30mg/ m3,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5mg/m3。

17、工业企业噪声的卫生标准为85分贝(接触8小时)。

18、气体防护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抢救为辅)的方针。

19、防毒面具的种类较多,按其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

应急救援及职业卫生

应急救援及职业卫生

06
CATALOGUE
结论与展望
对应急救援与职业卫生的总结
重要性认识
应急救援与职业卫生是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工作成果
在应急救援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及时有效地应对了多起突发事件,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 职业卫生方面,通过加强职业病防治,改善了劳动条件,降低了职业病发病率。
05
CATALOGUE
案例分析与实践
应急救援成功案例分享
案例一:某化工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
• 快速响应,有效协作
• 在某化工厂发生的火灾事故中,由于应急救援队伍快速响应,并有效协作,火势在很短时 间内得到控制,成功避免了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此次救援行动展现了专业救援队伍 的高效执行力和紧密协作精神。
THANKS
感谢观看
应急救援在职业卫生中的作用
保障员工安全
应急救援措施能够在事故或突发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减少员工 伤亡,保障员工生命安全。
防止事态扩大
及时的应急救援能够迅速控制事故现场,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减 少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促进职业卫生工作改进
应急救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可以为职业卫生工作提供借鉴,推动职 业卫生工作的改进和提高。
职业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估
危害因素识别
通过现场调查、员工访谈等方式,全面识别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如噪 音、粉尘、有毒化学物质等。
风险评估
对识别出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确定各因素对员工健康的潜在影 响程度。
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01
工程防护
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设备密闭性等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因素的产生
通过以上内容的实施,可以进一步完 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应对突发事件 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 带来的损失。

化学灾害事故消防处理救援预案

化学灾害事故消防处理救援预案

化学灾害事故消防处理救援预案化学灾害事故是指在危化品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泄漏、火灾、爆炸、中毒等事件,可能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的事故。

应对化学灾害事故的消防处理和救援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制定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明确灾害事故发生的应急响应程序和各相关责任单位的职责,提前做好调查和风险评估,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响应事故。

2. 危险品信息的收集与更新:定期收集和更新各种危险品的特性、危险性等信息,包括化学特性、物理特性、危险性分类、安全防范措施等,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作出正确的响应。

3. 事故现场处理准则:确定化学灾害事故现场指挥部及相关指挥人员,制定事故现场的组织与指挥流程和准则,确保各项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事故物质溶液性质的评估与应对措施:根据泄露或事故涉及危险物质的性质,评估物质对环境和人员的危害程度,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包括物质的紧急封堵、中和、隔离、清理等。

5. 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控措施:在事故发生现场设置安全警戒区和封锁区,限制人员和车辆进入,确保现场安全。

同时,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危险程度,在事故现场进行必要的消防、救援和清理工作。

6. 消防救援装备和人员培训:配备适当的消防救援装备和器材,包括呼吸器、防护服、泄露应急设备等,同时进行消防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化学灾害事故的能力。

7. 事故后续处理与评估:事故发生后,及时进行现场清理和恢复工作,评估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事故后续处理措施,预防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以上是化学灾害事故消防处理救援预案的主要内容,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调整。

同时,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远程监控等,可以提高化学灾害事故的应急响应能力。

化学事故应急

化学事故应急

化学事故应急化学事故是指在生产、储运、使用等过程中,由于外界因素或操作失误导致化学品泄漏、爆炸、燃烧、中毒等危险情况的突发事件。

化学事故的发生可能对人员安全、环境保护以及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化学事故应急队伍的建立化学事故应急队伍的建立是保障化学事故应急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应急队伍应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工作人员组成,涵盖各个专业领域,如化学、安全等。

他们应熟悉各类化学品的特性、危害程度以及应急处置方法,并具备对应急事件迅速反应、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是一个制定应急工作流程和应对措施的指导文件。

它应详细包括事故发生时的预警、人员疏散、事故现场控制和污染物清除等方面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为了提高应急反应的效率,应急预案要经常更新,并通过演练和培训来提高应急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化学事故信息的收集与发布化学事故发生时,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发布相关信息对于保障公众的安全至关重要。

有关相关部门应与企事业单位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更好地了解事故状况和采取合适的应急救援措施。

同时,媒体也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及时、客观地发布化学事故的相关信息,以减少误导和恐慌。

四、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化学品的储存与管理是化学事故应急的重要环节。

在储存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安全措施进行操作,并对化学品进行分类、标识、密封和隔离,以防止泄漏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此外,定期检查和维护储存设施的完好性也是必要的。

五、化学事故应急演练定期进行化学事故应急演练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处置水平的有效方式。

通过模拟真实的事故场景,让应急队伍成员能够熟悉应急预案和操作技能,提高应急处置的效率。

演练过程中,要加强各方合作与协调,并总结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

六、化学事故应急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化学事故应急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化学事故的发生。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规定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规定

化学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是指在化学生产、储运、使用过程中发生化学事故时,为了减少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制定的一套预先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应急处置和评估控制措施的制度。

首先,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提高事故发生时的应对速度和效率,减少损失,保护生态环境,切实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化学事故可能对周围环境和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因此必须做好相关的预案工作,以便在事发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处理事故。

其次,在制定化学事故应急预案时,首先要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明确各类事故发生时的紧急通讯流程和处置步骤。

各级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划分应急响应级别,确定相应的处置措施和人员组织,建立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和信息传递机制。

在化学事故预案中,还应明确化学品种类、储存位置、危险特性、应急处置措施等重要信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应急材料和设备的充足并及时更新。

此外,还要加强事故预警和监测能力,建立化学事故风险评估和辐射范围预测模型,为事故发生前的预警提供科学依据。

在化学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各级单位要加强协调配合,建立起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和指挥协调体系,确保各方面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同时,要定期进行应急演练和评估,强化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应急处置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应变能力。

最后,在事故发生后,要及时展开事故调查和责任追究工作,总结经验教训,加强事故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同时,要积极应对事故带来的影响,保障受影响人员的基本生活和健康安全,重建受损环境,恢复生产秩序。

综上所述,化学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事故损失、保障人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单位要高度重视化学事故应急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加强预防和处置能力,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做出紧急应对,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事故救援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复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1、化学事故具有明显的社会性、突发性、危害性。

2、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对事故单位以及事故单位周围危害区域的社会救援。

•3、应急救援的基本程序包括⑴接报,⑵设点,⑶报到,⑷救援,⑸撤点。

4、从工业卫生的角度看,化学工业所接触的物质的特点有:⑴品种繁多、工艺复杂;⑵易燃易爆,腐蚀有毒;⑶“三废”量大,污染环境。

5、化工厂矿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主要可分为化学性有害因素和物理性有害因素。

6、化学性有害因素主要有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

7、物理性有害因素主要有高温、噪声、振动、放射线、电磁辐射。

8、诊断职业病的依据包括⑴职业接触史,⑵体格检查,⑶现场调查,⑷综合分析。

9、在日常生产中,要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保健措施三方面采取措施预防职业病。

10、急性中毒的原因有⑴违反规章制度,⑵违反设备维修检修规程,⑶安全生产制度不健全,⑷设备事故,⑸缺乏必要的防护知识,⑹意外事故、⑺防护措施不力,⑻“三废”处理不当。

11、慢性中毒的原因主要有⑴生产设备密闭性差,⑵安全防护设施差,⑶防毒知识缺乏,⑷个人卫生不良。

1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是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13、毒物排出体外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肾脏、消化道。

14、常见的尘肺有以下四类矽肺、硅酸盐肺、煤矿工人尘肺、金属尘肺。

15、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条件是:空气中氧气体积浓度大于18%,环境温度为-30~+45℃,毒气浓度及种类应符合所用滤毒罐要求。

16、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为一氧化碳30mg/m3,二氧化硫15mg/m3,环氧乙烷5mg/ m3,•硫化氢10mg/ m3,甲醇50mg/ m3,氨30mg/ m3,氧化氮(换算成二氧化氮)5mg/m3。

17、工业企业噪声的卫生标准为85分贝(接触8小时)。

18、气体防护工作必须坚持(预防为主、抢救为辅)的方针。

19、防毒面具的种类较多,按其作用原理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

20、过滤式防毒面具从结构上可分为(导管式)和(直接式)。

21、过滤式防毒面具由(面罩)、(导气管)、(滤毒罐)、(面具袋)四个部分组成。

22、面罩按大小可分五个型号,其中(0号)最小,(4号最大)。

23、隔离式防毒面具可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防毒面具。

24、长管式防毒面具的导气管长度不能大于(20m),否则应强制送风。

25、AHG-2型腰际悬挂式氧气呼吸器,当氧气瓶压力为20MPa,其有效使用时间为(2小时)。

26、使用呼吸器,必须坚持做到一开(开氧气阀)、二看(查看氧气压力)、三戴(确认无问题方可戴面罩),四进(戴好面罩方可进入毒区)。

27、使用氧气呼吸器前需检查氧气瓶压力为(10MPa)以上方可使用,使用中当压力降到(3MPa)时,应停止工作,立即退出毒区。

28、打开氧气阀正确操作方法:先将阀门向(上)提起,再向(逆时针)方向旋转。

29、氧气呼吸器不得与(油类)按触,应远离(高温)和火源,严禁(撞跌),防止损坏部件及引起燃烧爆炸。

30、空气呼吸器气瓶最高使用工作压力为(30MPa),气瓶阀手轮(逆时针)方向旋转为开启,反之则关闭。

31、空气呼吸器供给阀有(红色封印)的部位不能随意拆卸。

32、空气呼吸器使用时,检查空气的贮存压力,一般应在(28-30MPa),当降至(4-6 MPa)时,警报器发生警报音响,应撤离现场。

33、过滤式防毒面具一般不能用于(槽、罐等密闭)容器和(密闭)场合的工作环境。

34、过滤式防毒面具禁止在(混合有毒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35、一氧化碳滤毒罐连续使用(2个小时)应予更换,每月应对其称重检查,超重(20克)应停止使用。

36、车间岗位存放氧气呼吸器的事故柜备放台数应不小于(2台)。

37、常用4#滤罐是(灰色),防护范围是(氨、硫化氢),常用5#滤毒罐是(白色),防护范围是(一氧化碳)。

38、滤毒罐根据其装填的滤毒剂的重量分为(大型)、(中型)、(小型)、(盒型)四种。

39、凡患有心脏病、(肺结核)、癫痫病、(深度近视)等禁忌患者,不得使用防毒面具。

40、过滤式防毒面具每次使用后应将滤毒罐(上、下盖)盖严,防止毒气侵入或受潮失效。

41、过滤式防毒面具,禁止用于(窒息性)气体防护。

42、氧气呼吸器使用时,将(左)臂及头部穿过悬挂皮带,然后落于(右)肩上,并将紧身皮带把呼吸器紧定在(左)侧腰际。

二、判断题1、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

(√)2、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

(√)3、发生化学事故时,应向下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4、应置神志不清的病员于侧卧位,防止气道梗阻。

(√)5、皮肤烧伤应在清洗后涂敷消炎粉、油膏类保护。

(×)6、发生骨折时,在没有正确固定的情况下,尽量少动伤员。

(√)7、自救是化学事故现场急救工作最基本、最广泛的救援形式。

(√)8、衣服着火时,应迅速跑到方便地方扑灭。

(×)9、化学物质头面部烧伤时,要注意眼、鼻、耳、口腔内的清洗。

(√)10、有职业接触史是诊断职业病的最基本条件。

(√)11、职业病是由生产性有害因素所造成的。

(√)12、职业病诊断书应以职业病专业单位盖章和职业病专科医生签字才符合要求。

(√)13、有些金属和类金属也可引起急性中毒。

(√)14、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的毒性。

(√)15、毒物进入人体后,在各种组织和器官的分布是相同的。

(×)16、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主要部件是面罩,它对防毒面具的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

(×)17、过滤式防毒面具严禁在缺氧的环境中使用。

(√)18、面罩的型号不分大小,使用时可任意选择。

(×)19、使用过滤式防毒面具,要先戴面具后开底盖。

(×)20、过滤式防毒面具呼气阀损坏时,应立即用手堵住呼气阀孔。

呼气时将手放松,吸气时再堵住。

(√)21、长管式防毒面具不受污染程度,尘毒种类、缺氧的限制。

(√)22、长管式防毒面具导气软管越长,越有利于防护。

(×)23、使用长管式防毒面具工作时,监护人可有可无。

(×)24、使用长管式防毒面具工作时,应将导管的进气口端悬放于作业现场下风向空气清洁的环境中。

(×)25、长管式防毒面具每半年进行气密性检查一次。

(×)26、氧气呼吸器,它可用于缺氢及有毒气体存在的各种环境中进行工作和事故预防,事故抢救使用。

(√)27、使用氧气呼吸器时,必须由两人才可进入毒区,彼此应互相关照互相监护、互相检查氧气压力。

(√)28、紧急事故状态下,可以单独一人使用氧气呼吸器进入毒区,进行事故抢救。

(×)29、氧气呼吸器务必经过专门训练,会正确使用的人员使用。

(√)30、空气呼吸在使用过程中,全面罩内的压力始终大于周围环境的大气压力,确保安全可靠。

(√)31、氧气呼吸器和空气呼吸器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

(√)32、空气呼吸器气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尽,应该留有不小于0.05Mpa的余压。

(√)33、氧气呼吸器可以在浓烟、毒气、蒸气或缺氧的各种环境中安全有效的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34、长管式防毒面具可以进行有毒设备的检修,进罐入塔、带有害气体作业。

(√)35、氧气呼吸器使用过程中严禁在毒区与危险场所摘下面具讲话,有事应按哨子或手势进行联系。

(√)三、名词解释1、职业安全卫生: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安全健康为目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2、职业安全卫生监察: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实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法规的情况,进行强制性执法的过程。

3、安全生产:消除或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4、本质安全:通过设计等手段使生产设备或生产系统本身具有安全性,即使在误操作或发生故障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事故。

5、安全认证:由国家授权的机构,依法对特种设备、特种作业场所、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的安全卫生性能以及对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等进行考核、认可并颁发凭证。

6、职业安全:以防止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各种伤亡事故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

7、女职工劳动保护:针对女职工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等的生理特点,在工作任务分配和工作时间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8、未成年工劳动保护:针对未成年(已满十六、未满十八周岁)的生理特点,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分配等方面所进行的特殊保护。

9、职业病: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10、职业禁忌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症。

11、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意外的突发性事件总称,通常会使正常活动中断,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

12、重大事故:会对职工、公众或环境以及生产设备造成即刻或延迟性严重危害的事故。

(同义词:恶性事故)13、职工伤亡事故:职业活动过程中发生的职工人身伤亡或急性中毒事件。

14、急性中毒: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15、未遂事故:由设备和人为差错等诱发产生的有可能造成事故,但由于人或其他保护装置等原因,未造成职工伤亡或财物损失的事件。

16、事故隐患: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17、不安全行为:职工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违反劳动纪律、操作程序和方法等具有危险性的做法。

18、违章指挥:强迫职工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的行为。

19、违章操作:职工不遵守规章制度冒险进行操作的行为。

20、工作条件:职工在工作中的设施条件、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工作时间的总和。

21、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及周围空间的安全卫生状态和条件。

22、工作场所:职工从事职业活动的地点和空间。

23、劳动强度:劳动的繁重和紧张程度的总和。

24、特种设备:由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并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

25、特种作业:由国家认定的,对操作者本人及其周围人员和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险因素的作业。

26、特种工种: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岗位类别的统称。

27、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由国家认定的,在易发生伤害及职业危害的场合供职工穿戴或使用的劳动防护用品。

28、有害物质: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29、有毒物质: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