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简易版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氯气应急处理指南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
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
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一、理化性质分子量:70.9熔点(℃): -101沸点(℃):-34.5 相对密度( 水=1 ): 1.47(液氯)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0.3℃) 相对密度(空气=1): 2.48临界温度(℃): 144 临界压力(MPa): 7.71溶解性: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二、中毒急救1.毒理学急性毒性:LC50:293 ppm/m3,1小时(大鼠吸入)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
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较盐酸强,是有活力的原浆毒。
次氯酸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它可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浆蛋白质反应,引起组织炎性水肿、充血甚至坏死。
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浆液渗透到肺间质与肺泡,形成肺水肿。
此外,氯也能直接吸收而引起毒作用,如高浓度氯吸入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或喉头痉挛而出现猝死。
氯气主要作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也可作用于肺泡引起肺水肿。
氯中毒死亡的病理改变。
数分钟内猝死的病例可见气管、支气管粘膜干枯,呈白色毛玻璃状,肺脏缩小、干枯或呈黄褐色。
事故应急救援培训: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抢险救援课件
名句赏析:殷殷之情俱系于华夏沃土,寸寸丹心皆忠于国家使 命。抢险救援工作是国家兑现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担当。
01
抢险救援一般程序
一、抢险救援一般程序
1.接警
• 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 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2.侦查监测
• 通过侦察检测,掌握火灾爆炸事故的特性、规模、危险程度,确定不 同区域的危险等级;查明遇难、遇险和被困人员的位置、数量、施救 疏散路线等。
一、抢险救援一般程序
3.设置警戒
• 根据灾害事故类型,及时启动辅助决策及专家系统,并依据侦检结果,科 学、合理设置警戒区域。
4.安全防护
• 进入灾害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危险等级落实防 护措施,必要时撤出战斗,待条件具备时,再组织实施抢险救援战斗。
二、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抢险处置措施
5.扑救爆炸物品火灾的处置措施
• 切忌用沙土盖压,以免增强爆炸物品爆炸时的威力。 • 可见,不同的危险化学品火灾事故,扑灭方式差别较大,一定要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全面判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03
总结
三、总结
通过本次学习,学生充分了解了消防队伍在面对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时的主 要处理流程和方法措施。深切感受到消防队员置身险境,不怕困难,为了的是国 家平安,人民幸福。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今后工作中也要支持消防 事业,立志消防报国。
下面总结几句话,帮助大家理解。 危化火灾扑救难,既定程序不出乱。 扑救措施记心间,物质不同多有变。 液化气体火灾现,搜寻堵漏最关键。 易燃液体比重看,水轻不溶压火焰。 爆炸物品忌土沙,细节做好保平安。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8808(解决方案范本系列)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详细版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编辑:__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详细版提示语:本解决方案文件适合使用于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氯气应急处理指南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
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
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一、理化性质分子量:70.9 熔点(℃): -101沸点(℃): -34.5 相对密度( 水=1 ): 1.47(液氯)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0.3℃) 相对密度(空气=1): 2.48临界温度(℃): 144 临界压力(MPa): 7.71溶解性: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二、中毒急救1.毒理学急性毒性:LC50:293 ppm/m3,1小时(大鼠吸入)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知识
危险化学品事故灾难应急救援知识1.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与其它灾害事故相比,其主要特点如下:(一)发生突然,防护困难1、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往往出乎人们的意料,常在意想不到的时间、地点发生。
在短时间内发生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外泄,引起燃烧、爆炸,产生的有毒气体甚至只要呼吸上几口就可致人死亡,而且有毒气体可迅速向居民区扩散,对市民生命安全严重威胁,引起社会不安定。
对于无防护人员,有毒气体可以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黏膜等多种系统进入人体,引起呼吸、消化等多系统的中毒。
因此,不仅要对毒物进行呼吸道防护,有时还要进行全身防护。
不同的毒物防护措施,救治方法也不一样。
2、事故中心局部区域由于燃烧、爆炸可能形成高温、高压、缺氧、毒气的微小环境,因而对救援设备要求更高。
例如,防毒面具需要具备多种功能,既要准备过滤式防护面具,也要准备隔绝式防护面具等等。
3、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由于事故单位和救援部门往往在思想上、组织上、技术上准备不足,常造成救援工作不能顺利展开,混乱局面可能在相当的时间内得不到控制,容易造成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扩散迅速,受害范围广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有毒有害化学品可严重污染空气、地面道路和工厂生产设施。
有毒气体可随风向迅速往下风方向扩散,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扩散至几百或几千米远,危害范围可达几十平方米至数平方公里,引起无防护人员中毒,而有毒液体可污染地面、道路和工厂设施,除了可引起救援人员的直接中毒外,还可因染毒车辆的行驶或人员染毒服装的解吸附而造成间接中毒。
如污染发生在江河海面,有的可成污染带漂浮水面,进一步沉入水底成为污染源。
这些事故均可造成大量人员中毒伤亡和使国家财产蒙受损失,可在极短的时间内出现大批人员中毒。
(三)持续时间长,洗消困难污染区一旦形成,持续时间较长,有毒气体滞留在高低,疏密不一的居民住宅区不易逸散,而有毒液体若是有机物,则持续时间更长,可达几小时甚至几十小时,洗消更加困难。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知识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概念
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指政府和企业为减少事 故后果而预先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是进行 事故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有时也称为应急计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分为国家或区域性预案和企业预案。本讲主 要探讨区域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的内容和编制。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通用规程
9.预案评估。收集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检验预案每一方 面的实效性,便于预案的进一步修改、补充和更新。
四、预案演习和修订
预案的编制由于经验、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限 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意想不到 的情况发生。定期进行预案的模拟演习,可以 检验和完善预案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对预案进 行检查、修订和完善。
1.事故报警:正确地进行事故报警是应急救援顺利实施的 重要环节。
2.组织救援: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组织应急救援专业队伍, 快速实施救援,控制事态发展,进行伤员救助和组织群众
撤离、疏散,并做好危险化学品污染的控制和清除。 3.警戒管制: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并
有专人实施警戒。 10.3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通用规程 4.紧急疏散:事故发生后,应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应急 处理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5.现场急救:现场医疗急救要按照先重后轻的原则,对伤 员实行一人一卡,避免危重伤员的多次转院。实行现场紧 急救护时,不论伤者还是救援人员都要进行适当防护。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 援的概念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是指危险 化学品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或可能造 成众多人员伤亡及其它较大社会危 害时,为及时控制危害源,抢救受 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 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任务
1.控制危险源。为防止事故恶化,应尽早、最 大程度地控制危险源;2.抢救受害人员;3.指 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4.做好现场清消, 消除危害后果;5.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提供 翔实情报;6.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 故调查工作做准备。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 控制危险源; ➢ 抢救受害人员; ➢ 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 ➢ 做好现场清消,消除危害后果; ➢ 查清事故原因,估算危害程度,向有关部门和社会媒介 提供详实情报; ➢ 保存有关记录及实物,为后面事故调查工作做准备。
四、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处置
不同的事故、不同的工作岗位应急处置方 式不同,结合岗位操作规程及事故现场处置预 案学习相关内容。
(3)收容(集):对于大 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 泄漏出的物料抽入容器内或 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 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
中毒窒息事故
➢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原则:
安全进入毒物污染区:对于高浓度的硫化氢、一氧化碳 等毒物污染区以及严重缺氧环境,必须先予通风。参加救护 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其他毒物也应采取有效防护措 施方可入内救护。同时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品、氧气分析报 警仪和可燃气体报警仪。
化学品泄漏应急实际操作
场景设置: 备料部员工张克余、张传周在危化品仓库搬运氢氟酸时,不慎容
器倾倒,氢氟酸容器发生破裂,导致约半桶氢氟酸泄漏,同时员工张 克余手臂被酸灼伤,事故发生,演习开始:
张传周立刻向备料部安全员谢云军上报,化学品保管员蒲爱萍帮 忙用清水冲洗张克余手臂15分钟。
接到报告后备料部安全员谢云军带领酸洗车间应急小组到现场进 行化学品泄漏应急处置。
中毒窒息事故
➢现场应急处置应遵循原则:
切断毒物来源:救护人员进入现场后,除对中毒者 进行抢救外,同时应侦查毒物来源,并采取果断措施切 断其来源,如关闭泄漏管道的阀门、堵加盲板、停止加 送物料、堵塞泄漏设备等,以防止毒物继续外溢 (逸)。 对于已经扩散出来的有毒气体或蒸气应立即启动通风排 毒设施或开启门窗,以降低有毒物质在空气中的含量, 为抢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第五讲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基本程序
(4)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 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 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含油污水系统处 理。
3.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 防护器具;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 火种;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 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注意: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 训练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试图清 除泄漏物。
一级 全身 内置式重型防化服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
防型滤毒罐
二级 全身 封闭式防化服
全棉防静电内外衣 正压式空气呼吸器或全
防型滤毒罐
三级 呼吸 简易防化服
战斗服
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
罩、毛巾等防护器材
三、询情和侦检
1.询问遇险人员情况,容器储量、 泄漏量、泄漏时间、部位、形式、扩散 范围,周边单位、居民、地形、电源、火 源等情况,消防设施、工艺措施、到场 人员处置意见。
收集处理。为此,需要筑堤堵截或者引 流到安全地点。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 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 沟外流。
(2)稀释与覆盖。为减少大气污染, 通常是采用水枪或消防水带向有害物蒸
劳动保护 2004·2 7 3
气云喷射雾状水,加速气体向高空 扩散,使其在安全地带扩散。在使用这 一技术时,将产生大量的被污染水,因 此应疏通污水排放系统。对于可燃物, 也可以在现场施放大量水蒸气或氮气, 破坏燃烧条件。对于液体泄漏,为降低 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速度,可用泡沫或 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 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
专家讲座 栏目编辑 海岩
化学事故现场急救与自救培训教材
第一章:化学事故的定义和常见危害1.1 化学事故的定义1.2 化学事故常见的危害:火灾、爆炸、中毒、腐蚀等第二章:化学品的安全知识和预防措施2.1 化学品的分类和标识2.2 化学品的安全储存和管理2.3 防范化学事故的基本原则2.4 化学品事故预防措施第三章:化学事故现场急救原则与技巧3.1 化学事故现场急救原则:安全、迅速、有效3.2 化学事故常见伤害的现场急救处理技巧:- 高温灼伤- 化学物溅入眼睛- 吸入有毒气体- 皮肤接触有害化学品- 口服有毒物质第四章:化学事故自救技巧与预防4.1 自救意识与自救技巧4.2 各种化学事故的自救措施示范:- 着火自救- 溅入眼睛的化学物自救- 急性中毒的自救- 皮肤腐蚀自救- 气体中毒的自救5.1 化学事故应急处理准备工作5.2 化学事故应急处理流程5.3 化学事故报警流程与注意事项第六章:化学事故现场的安全防护与救援6.1 化学事故现场安全防护措施6.2 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置方法6.3 化学事故现场救援步骤与原则第七章:常见化学事故案例分析7.1 爆炸事故案例分析7.2 中毒事故案例分析7.3 火灾事故案例分析7.4 事故原因分析与教训总结第八章:化学事故的心理应对与心理疏导8.1 化学事故对人的心理影响8.2 化学事故心理应对原则8.3 心理疏导与心理恢复的方法与技巧附录:化学事故应急处理装备清单急救药品和器材清单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解读备注:以上章节仅为示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这份教材将为参与化学事故现场急救与自救培训的人员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以提高他们在化学事故中的应对能力和安全意识。
化学事故应急讲义救援
化学事故应急讲义救援一、化学事故概述化学事故是指在化学产品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因疏忽、违章操作、设备损坏、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的意外事故。
化学事故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
因此,对于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二、预防与准备1.加强化学产品的储存和安全管理,做到分类储存、合理布局、明确标识。
2.加强对化学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醒他们了解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危险特性。
3.定期检查和维护化学品容器和设备,确保其安全可靠。
4.建立紧急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程序1.发现事故:发现化学事故后,要立即向上级报告,同时按照事故现场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2.抢救人员:迅速组织人员抢救事故现场上的受伤人员,注意自身安全,佩戴防护装备。
3.封锁现场:及时封锁事故现场,阻止事故蔓延扩大,保护周边人员和环境免受进一步威胁。
4.避难撤离:根据事故现场的危险程度,合理安排人员的避难撤离,避免进一步伤亡。
5.医疗救护:对伤者进行紧急救护,并迅速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6.抗污染与清理:对事故现场进行污染区域的隔离,并进行化学品泄漏的抗污染处理和清理工作,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调查与事故原因分析:对化学事故进行详细调查和原因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加以改进。
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的注意事项1.保持冷静:首先,应保持冷静决策,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不能惊慌失措,做出错误的判断。
2.切勿贸然接触:如果不了解有关化学物质的危险性、毒性和腐蚀性特点,请切勿贸然接触,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
3.注意防护:在救援过程中,应佩戴相应的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防护器、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以降低伤害的风险。
4.注意鉴别:对于发生事故的化学品,应当及时鉴别其性质和危险性,并相应地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锁定事故源:尽量避免事故源的进一步扩散,布置好隔离设备,并及时将有关的信息通报给相关部门。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内容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主要内容〔一〕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执行政府领导,分级管理,统一指挥,部门协作,区域为主,企业负责,社会救援,社区配合的原则。
〔二〕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形式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包括事故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
单位自救一般是指化学事故规模较小,依靠事故单位本身的救援力量即可完成,无必须动用社会力量的应急救援行动。
社会救援一般是指化学事故发生的规模所必须救援力量已超过事故单位区域,其危害程度较大必须要动用社会应急救援力量的应急救援行动。
发生化学事故时,由于事故单位最了解事故现场的实际状况,可以尽快控制危险源,实施初期扑救。
所以,事故单位实施自救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救援形式。
〔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1.控制危险源及时控制造成事故的危险源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首要任务,只有及时控制危险源,防止事故的持续扩大,才干及时、有效地进行救援。
特别对发生在城市和人稠密地区的化学事故,应尽快组织工程抢险队与事故单位技术人员一起及时堵源,控制事故持续扩大。
2.抢救受害人员抢救受害人员是应急救援的重要任务。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及时、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是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损失的关键。
3.指导群众防护,组织群众撤离由于化学事故发生突然、扩散迅速、涉及范围广、危害大,因此应及时指导和组织群众采用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并向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域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在撤离过程应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互救工作。
4.做好清洁,消除危害后果对事故外逸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可能对人和环境持续造成危害的物质,应及时组织人员予以清除,消除危害后果。
〔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注意事项预防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
平常强化救援人员与救治技术的储备,构建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网络体系,确保救援装备及设施及时到位,发生事故时才干做到有条不紊,高效、快速、及时地实施救援。
在救援实施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事项:1.现场应急指挥负责人和应急人员首先对事故状况进行初始评估。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课件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
23
3、合成氨分厂一万立方米煤气柜
距固定层发生炉30米。由于是半水煤气CO含量30.7%,H2含量 27%,气柜又为套桶式水封结构所以极易泄漏、腐蚀,更易发生 中毒、爆炸事故。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 与现场急救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
1
应急救援的意义
• 在任何工业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事故,尤其是随 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巨大能量 和有害物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往往造成惨重 的生命、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由于自然或人为、 技术等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能完全避免的时 候,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及时有效 的应急救援行动,已成为抵御事故风险或控制灾 害蔓延、降低危害后果的关键甚至是惟一手段。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
6
准备
• 应急准备是应急管理过程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过程。它是针对可能 发生的事故,为迅速有效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所做的各种准 备.包括应急体系的建立、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的落实、预案的 编制、应急队伍的建设、应急设备与物资的准备和维护、预案的 演练、与外部应急力量的衔接等,其目标是保持重大事故应急救 援所需的应急能力。
化学事故的应急救援与现场急救
7
响应
应急响应是在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的应急与救援行动,包括事 故的报警与通报、人员的紧急疏散、急救与医疗、消防和工程抢 险措施、信息收集与应急决策和外部求援等。其目标是尽可能地 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Specific Measure To Solve A Certain Problem, The Process Includes Determining The Problem Object
And Influence Scope, Analyzing The Problem, Cost Planning, And Finally Implementing.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
座简易版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知识讲座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解决方案文件应用在对某一问题,或行业提出的一个解决问题的具体措施,过程包含确定问题对象和影响范围,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建议,成本规划和可行性分析,最后执行。
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氯气应急处理指南
氯气属剧毒品,室温下为黄绿色不燃气体,有刺激性,加压液化或冷冻液化后,为黄绿色油状液体。
氯气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溶于水后,生成次氯酸(HClO)和盐酸,不稳定的次氯酸迅速分解生成活性氧自由基,因此水会加强氯的氧化作用和腐蚀作用。
氯气能和碱液(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溶液)发生反应,生成氯化物和次氯酸盐。
氯气在高温下与一氧化碳作用,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
氯气能与可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液氯与许多有机物如烃、醇、醚、
氢气等发生爆炸性反应。
氯作为强氧化剂,是一种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用途极为广泛,一般用于纺织、造纸、医药、农药、冶金、自来水杀菌剂和漂白剂等。
一、理化性质
分子量:70.9 熔点(℃): -101
沸点(℃): -34.5 相对密度( 水=1 ):
1.47(液氯)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0.3℃) 相对密度(空气=1): 2.48
临界温度(℃): 144 临界压力(MPa): 7.71 溶解性:易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二、中毒急救
1.毒理学
急性毒性:LC50:293 ppm/m3,1小时(大鼠吸入)
氯是一种强烈的刺激性气体,经呼吸道吸入时,与呼吸道粘膜表面水分接触,产生盐酸、次氯酸,次氯酸再分解为盐酸和新生态氧,产生局部刺激和腐蚀作用。
新生态氧的氧化作用较盐酸强,是有活力的原浆毒。
次氯酸也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它可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进入细胞,直接与细胞浆蛋白质反应,引起组织炎性水肿、充血甚至坏死。
由于肺泡壁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浆液渗透到肺间质与肺泡,形成肺水肿。
此外,
氯也能直接吸收而引起毒作用,如高浓度氯吸入后引起迷走神经反射性心跳停止或喉头痉挛而出现猝死。
氯气主要作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也可作用于肺泡引起肺水肿。
氯中毒死亡的病理改变。
数分钟内猝死的病例可见气管、支气管粘膜干枯,呈白色毛玻璃状,肺脏缩小、干枯或呈黄褐色。
显微镜下检查见凝固性坏死、肺泡出血、肺水肿,心脏扩大。
数小时至3天死亡的病例可见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小支气管可被坏死脱落的粘膜堵塞。
粘膜下组织水肿、充血、点片状充血。
肺脏扩大、重量增加,可见肺水肿伴肺不张、肺气肿、肺出血,并有嗜酸性透明膜形成,毛细血管充血或血栓形成。
这种变化最终导致通气障碍及肺弥散功能障碍。
由于肺泡血流不能充
分氧合,肺静、动脉分流,产生低氧血症,致使心脑、肝、肾等多脏器功能障碍。
氯气对人的急性毒性与空气中氯浓度有关,其剂量和效应的关系见表2。
2.中毒症状
皮肤损伤:接触高浓度氯气或液氯,可引起急性皮炎及灼伤,长期接触低浓度氯气可引起暴露部位皮肤烧灼、发痒,发生痤疮样皮疹或疱疹。
眼部损伤:氯气可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结膜充血、水肿等急性结膜炎,高浓度时,造成角膜损伤。
急性中毒主要是根据呼吸系统损害的严重程度划分,一般分为刺激反应、轻度、中度和重度中毒。
(1)刺激反应:出现一过性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偶有少量干性罗音,一般于24小时内消退。
(2)轻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周围炎,有咳嗽、咳少量痰、胸闷等。
两肺有干性罗音或哮鸣音,可有少量湿性罗音。
肺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叶较明显。
经休息和治疗,症状可于1~2天内消失。
(3)中度中毒:主要表现为支气管性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肺泡性肺水肿。
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加重,胸闷、呼吸困难、阵发性呛咳、咳痰,有时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痰中带血,伴有头痛、乏力及恶心、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等胃肠道反应。
轻度紫绀,两肺有干
性或湿性罗音,或两肺弥漫性哮鸣音。
上述症状经休息和治疗2~10天后会逐渐减轻而消退。
(4)重度中毒:在临床表现或胸部X 线表现中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属重度中毒:
①临床表现:吸入高浓度氯气数分钟至数小时出现肺水肿,可咳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部紧束感,明显发绀,两肺有弥漫性湿性罗音;喉头、支气管痉挛或水肿造成严重窒息;休克及中度、深度昏迷;反射性呼吸中枢抑制或心跳骤停所致猝死;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气胸、纵隔气肿等。
②胸部X线表现:主要呈广泛、弥漫性肺炎或肺泡性肺水肿。
有大片状均匀密度增高阴影,或大小与密度不一,边缘模糊的片状阴
影,广泛分布于两肺野,少数呈蝴蝶翼状。
重度氯中毒后,可发生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
后者是由于盐酸腐蚀形成瘢痕所致,难以恢复,并可发展为肺气肿。
3.急救措施
(1)皮肤接触时,按酸灼伤进行处理。
应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氯痤疮可用地塞米松软膏涂患处。
(2)眼睛接触时,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滴眼药水。
(3)若吸入,则应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果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
(4)解毒治疗
①合理氧疗:使动脉氧分压维持在8~
10kPa,O2sat>90%。
发生严重肺水肿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时,给予鼻面罩持续正压通气(CPAP)或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疗法。
呼气末压力不宜超过0.49kPa(5cmH2O),还须注意对心肺的不利影响,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②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是早期(吸入后即用)、足量(每天用地塞米松10~80mg)和短程,以防治肺水肿。
③维持呼吸道通畅:可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和药物雾化吸入,如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等气雾剂,β2兴奋剂如特布他林等。
必要时可以进行气管切开术。
④去泡沫剂:肺水肿时可用二甲基硅油气雾剂0.5~1瓶,咳泡沫痰者用1~3瓶。
酒精作为去泡沫剂虽有一定疗效,但可能会加重粘
膜刺激。
⑤控制液体入量:早期应适当控制进液量,慎用利尿剂,一般不用脱水剂。
三、泄漏处置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根据现场的检测结果和可能产生的危害,确定隔离区的范围,严格限制出入。
一般地,小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150m,大量泄漏的初始隔离半径为450m。
应急处理人员应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泄漏现场应去除或消除所有可燃和易燃物质,所使用的工具严禁粘有油污,防止发生爆炸事故。
防止泄漏的液氯进入下水道。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碱液吸收已经挥发到空气中的氯气,防止其大面积扩
散,导致隔离区外人员中毒。
严禁在泄漏的液氯钢瓶上喷水。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所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用铜管将泄漏的氯气导至碱液池,彻底消除氯气造成的潜在危害。
可以将泄漏的液氯钢瓶投入碱液池,碱液池应足够大,碱量一般为理论消耗量的1.5倍。
实时检测空气中的氯气含量,当氯气含量超标时,可用喷雾状碱液吸收。
该位置可填写公司名或者个人品牌名
Company name or personal brand name can be filled in this po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