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毒素与大骨节病发病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合集下载

真菌流行病学现状、趋势及其临床价值课件

真菌流行病学现状、趋势及其临床价值课件

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预防措施
控制措施
预防真菌感染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强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传染源、增强免疫力等。对于易感 人群和高危人群,可以进行预防性抗真菌治 疗或接种疫苗。
控制真菌感染的传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包括隔离患者、消毒和清洁环境、加强个人 防护等。医疗机构需要建立完善的感染控制 体系,加强监测和防控工作,以减少真菌感 染的传播。
02
不同地区和国家由于气候、环 境、卫生条件和人群免疫状况 的差异,真菌感染的分布和流 行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03
一些常见真菌感染如念珠菌病 、曲霉菌病等在许多国家和地 区已经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 题。
常见真菌感染类型和病原体
念珠菌病
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真菌感染病 原体,可引起皮肤、口腔、肠
道和阴道等部位的感染。
2
预防策略应包括加强公共卫生教育、提高免疫力、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以及研发新型抗真菌药物等。
3
针对新型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加强国际 合作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04
真菌感染的临床价值
真菌感染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方法
真菌感染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表现、微生物学检查和组织病理 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直接镜检、培养和抗原检测。组 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金标准,可以观察到真菌的组织病理 学改变。
真菌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真菌感染的分布特征、传播 途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措施等。
研究方法
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实验 室检测和数据分析等。
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01
02
03
传播途径
真菌感染主要通过直接接 触或间接接触传播,如接 触污染的环境、医疗器械 或与感染者接触等。

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各种元素摄入水平调查

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各种元素摄入水平调查

·现场调查·四川省阿坝州大骨节病病区居民各种元素摄入水平调查刘玲赵欣马文军卓滋泽【摘要】目的了解四川省阿坝州部分大骨节病区和非病区居民每日膳食各种元素摄入水平以及食物来源。

方法2010年,在阿坝州松潘县、九寨沟县以及若尔盖县大骨节病病区村,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式,在每个县中抽取3个病区村,共抽取大骨节病患者122例;在各县选择1个非病区村,并按该县所调查的大骨节患者数按比例选取无大骨节病和其他骨关节疾病的居民43例,共165人作为调查对象。

采用24h膳食回顾调查法,记录24h膳食摄入情况,记录每种食物(熟食)摄入的量。

连续记录3d膳食摄入情况,计算平均值。

采集当地居民有代表性的熟食样品,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鄄M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鄄AES)测定其中20种元素含量,计算出人均日摄入量并与相关摄入标准进行比较。

结果病区村居民蔬菜和肉类的人均日摄入量分别为126.72、28.25g,砖茶水饮用量是非病区村健康居民的3倍以上(P<0.05);病区村和非病区村膳食钙(Ca)、铁(Fe)、镁(Mg)、钾(K)、钠(Na)、锌(Zn)、碘(I)、铜(Cu)、钴(Co)人均日摄入量低于国家推荐标准或者适宜摄入量;病区村80%以上人群铝(Al)、铅(Pb)人均日摄入量高于人均日最大安全摄入量。

结论阿坝地区居民膳食结构单一,人体多种必需营养元素摄入严重不足,病区村和非病区村人群膳食元素摄入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关键词】大骨节病;膳食元素;营养Dietary intake level of elements with Kashin鄄Beck disease areas in parts of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 ofSichuan Province Liu Ling,Zhao Xin,Ma Wenjun,Zhuo Zize.Department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Public Health,Beijing100191,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Ma Wenjun,Email:****************【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determine the dietary intake level and food source of elements inKashin鄄Beck disease(KBD)and non鄄endemic KBD areas in parts of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Sichuan Province.Methods Three KBD villages were selected from each county including the counties of Songpan,Jiuzhaigou andRuoergai in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 with multi stage random sampling method in2010,and122KBD patientswho were diagnosed at county鄄level or higher鄄level hospitals were selected from villages.One non鄄KBD village wasselected randomly from each county and43controls without KBD or other bone and joint disease were selected inproportion to the number of investigated KBD patients.Dietary intake of each object was recorded24hours beforethe survey using a24hour dietary survey method and intake of each kind of food(cooked food)was recorded.Threeday dietary intake of each surveyed object was recorded in continuous and the average value was calculated.Thelocal resident representative f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nd20kinds of elements in these samples weredetermined with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鄄MS)and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emission spectrometry(ICP鄄AES),and daily elements intake was calcul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levant intakestandards.Results Daily intakes of vegetables and meat were126.72,28.25g,respectively,in patients withKBD.More than3times of brick tea was drank by KBD patients than non鄄KBD people(P<0.05).Per capita dailyintakes of Ca,Fe,Mg,K,Na,Zn,I,Cu and Co were less than recommended nutrient intake or allowable dailyintake in both groups.More than80%patients with KBD overtook more Al and Pb than tolerable upper intakelevels.Conclusion There is a single dietary structure and a serious shortage of a variety of essential elementsintake in parts of Aba Autonomous Prefecture,and the dietary intake level of elements is different between twogroups.【Key words】Kashin鄄Beck disease;Dietary elements;NutritionDOI:10.3760/cma.j.issn.2095-4255.2014.04.011作者单位:100191北京大学医学部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通信作者:马文军,Email:****************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慢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地方病学-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

地方病学-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

大骨节病的病因研究--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大骨节病是一种以软骨坏死为主要改变的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本病常常多发性、对称性侵犯软骨内成骨型骨骼;导致软骨内成骨障碍、管状骨变短和继发的变形性关节病。

主要发生生于儿童和少年,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增粗变形,肌肉萎缩,运动障碍。

至今原因未明,目前以我国西部地区最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历史上关于大骨节病病因假设不下40余种,主要有生物地球化学说、饮水中有机物中毒说和粮食真菌毒素中毒说。

下面就以粮食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为例来阐述病因未明疾病的病因研究过程。

一、建立假说根据对病因现场的直接观察,调查疾病的人群、地区和时间的分布特征,可以发现病区口粮各地不同,概多以小麦、玉米为主。

在病区中以大米为主食的地方、人群,不发生大骨节病,这是一个很特别的流行病学现象。

居住在重病区的朝鲜族,如若种水田、主食大米,即不患大骨节病,如若种旱田、主食玉米,即与当地汉族同等患病。

在病区中,汉族如种水田主食大米亦可不患大骨节病。

流行病学研究证实,大骨节病致病因子是通过病区产的小麦或玉米进入人体的,因此,居住在病区并非患病的严格的必要条件,即使没有在病区住过,只要比较集中地食用了活跃重病区产的小麦或玉米同样能够发病。

故此,可推测为病区谷物被某种真菌污染并形成耐热的毒性物质,居民因食用含此种霉素的食物而得病。

二、检验假说60年代以后,中国学者杨建伯等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注意到病区小麦、玉米中T一2毒素含量明显增高;并在病区玉米粉和面粉中检出多量镰刀代谢产物苏糖醇和木糖醇,其含量与大骨节病病情之间存在“剂量效应”联系。

用病区谷物分离的镰刀菌接种于非病区玉米制成菌粮,按10%比例加入正常饮料喂养雏鸡,可引起雏鸡膝关节骺板软骨带状坏死。

可产生T一2毒素的真菌主要是寄生在谷物的田间真菌。

通过T一2毒素腹腔注射大鼠,可致恶心、呕吐、步态蹒跚,乃至于呕血。

持续给予亚致死量,出现明显的白细胞减少,以及骨髓、脾、淋巴节、消化道广泛的损伤。

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及其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及其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限量标准及其在中药中的研究进展李峻媛1, 2,万丽1,杨美华2*1.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 6111372.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摘 要:对人类健康影响较大的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7种真菌毒素及其药理毒性进行介绍,并综述了近年来一些主要国际组织和我国等地区现行的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情况。

这些限量标准主要针对食品中的真菌毒素和中药材中的黄曲霉毒素,而研究表明药用植物及其产品也有被其他真菌毒素污染的情况。

为此,讨论了在我国建立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以期为我国建立中药材中真菌毒素限量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真菌毒素;限量标准;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中图分类号:R2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0253 - 2670(2011)03 - 0602 - 08Limit standard of mycotoxins and advances in studies on its application in Chinese materia medicaLI Jun-yuan1, 2,WAN Li1,YANG Mei-hua21.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China2. Institute of Medicinal Plant Develop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Beijing,100193, ChinaKey words: Chinese materia medica; mycotoxins; limit standard; aflatoxins; deoxynivalenol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二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展青霉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等,可广泛污染农作物、植物及其副产品等。

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真菌学作为生物科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着真菌的分类、生态、生理、遗传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最近几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研究手段的不断完善,真菌学领域也出现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研究进展。

一、基因组学的应用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广泛应用,真菌学中的基因组学开始取得突破性进展。

研究人员已经成功测序了多个重要真菌的基因组,如酵母菌、黑曲霉等。

这些基因组数据为真菌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真菌的基因组结构、功能和演化。

此外,基因组学的应用还扩大了真菌资源的搜集范围,为生物多样性研究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支持。

二、真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近年来,真菌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研究人员发现,真菌在人体内的寄生和感染往往与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如白色念珠菌感染常见于免疫系统受损的患者。

同时,真菌也被发现与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如哮喘、炎症性肠病等。

针对这些关系,目前正在开展相关研究,以期深入理解真菌与人类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三、真菌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真菌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参与着多种生态过程。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真菌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广泛的探索。

例如,真菌可以降解植物残体和有机废弃物,参与腐殖质的形成和循环;真菌还与植物根系形成共生关系,促进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此外,真菌还可以抵御一些环境胁迫,如干旱、盐碱等。

这些研究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地球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提供了重要线索。

四、真菌生物技术的应用真菌生物技术是将真菌及其代谢产物应用于农业、制药等领域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真菌生物技术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例如,通过研究真菌的代谢途径和代谢产物,人们发现了多种有效的生物农药和抗肿瘤药物。

同时,利用真菌进行环境修复、食品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

这些应用研究不仅提高了农业和制药等领域的生产效率,还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

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机械001班华创峰----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的调查报告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调查报告姓名:华创峰学号:10040010班级:机械001班前言永寿县是咸阳市西北部一个国家级的贫困县,大约21万人口,有很多中老年人患有大骨节病,被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列为地方病县。

我走访了永寿县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永寿县卫校校长王西存,永寿县医院放射科主任李百信,门诊部外科主治医师巨新民及县城周边乡村的群众及来医院救诊的患有大骨节病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情况,从中发现治病根源并开展卫生宣传教育,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治理。

为卫生科学知识的普及及使病区人民真正走上健康富裕的道路,为广大人民群众奔小康做贡献。

调查地点:咸阳市永寿县调查时间:2010年1月24日---2010年2月7日调查人员:华创峰调查课题:关于永寿县大骨节病问题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这次利用放寒假进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我就把“防病治病与治穷致富”作为调查议题进行社会调查实践,了解我县地方病的现状及防病工作,以科学发展观发现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方法。

使大学生能正确对待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社会成果和不足,在实践中见真知,求科学。

调查形式:走访永寿县有关卫生单位;走访永寿县北部乡村等等。

(图为永寿地标永平塔)调查对象:百姓的健康,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农村中老年患者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健康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对待。

因此我这次调查选取了50名患有此种大骨节病的患者。

调查内容:调查了50名中老年大骨节病患者的年龄,生活环境,家庭年收入,发病年龄以及治疗等。

调查过程:1.认识大骨节病1.1概念:大骨节病是一种与特定地里环境有关的地方性骨关节病,病因很复杂,当地群众把它叫做“柳拐子病”。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

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

内容摘要:【关键词】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大骨节病(kashin beck disease,kbd)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身心健康的主要地方疾病之一。

该病好发于5~15 岁患者,属于特征性骺软骨损害、关节损害、并逐步由四肢向脊柱发展的慢性变形性骨关节病。

自1849年该病被报道以来,已研究了150多年,其病因尚未阐明。

其机制主要集中于环境因素探讨,形成了环境致病因素学说。

一类是环境地球化学学说,以缺硒和碘为代表;一类是水中有机物中毒学说,以水中有机物和腐植酸中毒为代表;第三类是粮食中真菌毒素中毒学说,以镰刀菌毒素中毒为代表[1,2]。

还有研究者根据大骨节病病理切片结果提出了病毒病因学说[3],但均不能对该病做出圆满解释。

现将几种学说研究进展叙述如下。

【关键词】大骨节病致病原因研究进展1 微量元素缺乏研究发现,大骨节病病区缺碘问题比较严重。

大骨节病区甲状腺肿比非病区多,病区23%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高于10 mu/l,而非病区只有4%高于10 mu/l。

病区尿碘、血清甲状腺素和三碘化甲(状)腺氨酸要比非病区低,作者认为低硒是大骨节病的病因,而碘缺乏则是大骨节病的危险因素[9,10]。

有学者在西藏地区进行了补硒试验,5~15 岁大骨节病患者随机分为补碘、补碘加硒和安慰剂组,12个月后,三组病人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和影像学改变没有区别,身高年龄指数明显好转,而安慰剂组由于大骨节病导致的生长迟缓没有恢复,因此作者认为缺硒与大骨节病关系不大,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大骨节病区缺碘应该得到补充[11]。

然而suetens等[12]在西藏大骨节病区调查发现,所有调查儿童都严重缺硒,碘缺乏和饮用水有机物过高与大骨节病没有必然联系,也不能证明高尿碘儿童大骨节病发病低。

认为大骨节病是由于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弱,软骨和骨细胞氧化损害的结果。

peng等[12]报道,大骨节病儿童硒、硼和锗都明显降低,病区内非大骨节病儿童硒含量正常,而硼和锗比非病区儿童低,即使补充硒,硼和锗降低并不能改善。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

真菌毒素(mycotoxin)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

真菌毒素介绍一什么是真菌毒素真菌毒素是由真菌产生的具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伏马毒素、黄绿青霉毒素以及麦角生物碱等, 这些真菌毒素可广泛污染农作物、植物及其副产品等。

二代表性真菌毒素简介黄曲霉毒素发现于1960年,其毒性为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

花生和玉米是最容易被黄曲霉污染的粮食。

大量资料证实,黄曲霉毒素对人及动物的肝脏组织有很强的毒性作用,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癌症研究机构划定AF 为一类致癌物。

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玉米显微镜下的黄曲霉毒素单端孢霉烯族毒素是粮食中最常见的一类污染性霉菌毒素,包括T-2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镰刀菌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

低温储藏过冬的玉米、麦类、小米和高粱等常含有大量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

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可以引起多种健康问题:如消化紊乱、体重增加减少和生长缓慢、出血、造血系统疾病、口腔损害、皮炎和免疫抑制等。

赭曲霉毒素A是由多种生长在小麦、玉米、大麦、花生、蔬菜(豆类)等粮食作物上的曲霉和青霉产生的。

赭曲霉毒素A具有很强的肾毒性,可引起巴尔干肾炎,并可诱发肿瘤。

此外,赭曲霉毒素A 还具有一定的肝脏毒性、神经毒性、免疫毒性、生殖毒性和发育毒性,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及死亡,并有一定的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的作用。

玉米赤霉烯酮又称F-2 毒素,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大麦、高粱中。

它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产生的一种代谢物,具有强烈的雌激素作用,作用强度约为雌激素的1/10,但作用时间长于雌激素。

研究认为,玉米中F-2 毒素的量达到0.1 mg/kg 时,就会产生雌激素过多症。

在急性中毒的条件下,ZEA 对神经系统、心脏、肾脏、肝脏、肺脏都会有一定的毒害作用。

其机制是引起神经系统的亢奋,造成大量出血点,使动物死亡。

伏马菌素是由玉米串珠镰刀菌产生的一组有毒害和致癌性的真菌毒素。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疾病控制主治医师专业实践能力(地方病)模拟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生物地球化学说认为克山病的主要病因是A.钙摄入不足B.碘摄入不足C.锌摄入不足D.硒摄入不足E.氟摄入过多正确答案:D解析:地球化学说认为微量元素(主要是硒)、氨基酸、维生素缺乏或失衡等引起克山病的早期心肌损伤。

知识模块:地方病2.大骨节病多发生于下列哪组人群A.儿童和少年B.婴儿C.男性青年D.女性青年E.中老年人正确答案:A解析:大骨节病多发生于儿童和少年,成人中新发病例极少。

重病区发病年龄提前,2~3岁即可发病;轻病区发病年龄后移,可发生在10岁前后。

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

知识模块:地方病3.以下大骨节病手部X线征中,灵敏、易变的部位是A.骨端B.骨骺C.干骺端D.腕骨E.骨干正确答案:C解析:大骨节病手部X线主要表现在干骺端、骨端、骨骺和腕骨四个部位,其中干骺端改变较为活跃、易变,可在一年内加重、不变或恢复,是较灵敏的指标。

知识模块:地方病4.地方性砷中毒引起的主要损害是A.全身骨关节疼痛B.骨关节僵硬C.骨关节增生变形D.皮肤色素沉着和神经末梢炎E.关节疼痛、增粗、短指畸形正确答案:D解析:地方性砷中毒临床表现主要是皮肤三联征: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皮肤角化。

病区,特别是重病区可见到末梢神经炎、视力障碍、生殖系统功能改变、心电图异常、皮肤癌样病变等患者。

知识模块:地方病5.有关克山病的特点中错误的是A.属于地方性心肌病B.急性型表现为急性心力衰竭C.发病与环境因素硒有关D.预后较差E.急性型治疗应用大剂量维生素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地方病6.在下列物理化学除氟方法中,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是A.混凝沉淀法B.骨碳吸附法C.电凝聚法D.活性氧化铝法E.点渗析法正确答案:D解析:活性氧化铝法方便、快捷、效果好,是目前最常用的除氟方法。

知识模块:地方病7.下列地区不属于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的是A.广东B.北京C.天津D.上海E.湖北正确答案:D解析:饮水型氟中毒在我国分布面积广,除上海市、贵州和海南省外,其他各省(市、区)均有病区分布。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

大骨节病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及其展望【摘要】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畸形性骨关节病,至今原因未明,目前以我国西部地区最重,尚无有效治疗措施。

本文依据国内外有关研究,总结分析了大骨节病三种病因假说的研究进展及其尚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作者及其研究团队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提出大骨节病除经典的软骨细胞坏死外还表现有软骨细胞过度凋亡和“去分化”,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差异表达基因、血清蛋白表达谱及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不同于病区内外正常人与骨关节病。

确定大骨节病软骨细胞坏死发生的基因与蛋白标志物,以及何种环境因素如何与大骨节病易感基因相互作用而选择性的损伤深层软骨细胞及其干预措施,是未来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研究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大骨节病病因发病机制基因蛋白组学ABSTRACT: Kashin-Beck disease (KBD) is an endemic and deforming osteochondropathy and its etiology remains unclear up to now. The prevalence of the disease is the severest in the western China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still need further study.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progression and problems to be investigated for three main hypotheses of KBD by reviewing literature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Integrating with his own research work and his team members, the author suggested that excessive apoptosis and dedifferentiation of chondrocytes besides classic chondrocytic necrosis in KBD growth plate and articular cartilage, differences of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cartilage and 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cells, proteomic markers and short 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 in KBD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healthy subjects from both KBD-areas and non KBD-areas, and those of osteoarthritis patients. The important objectives in the future are to understand ① the gene and proteomic markers for chondrocytic necrosis in KBD,②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at cause the damage to KBD chondrocytes,③ the way it selectively impairs chondrocytes in the deep zone of growth and joint cartilage by interacting with susceptible gene related to KBD,and ④ effective intervention methods.KEY WORDS: Kashin-Beck disease(KBD); etiology; pathogenesis; gene; proteomic marker大骨节病的发生至少可追溯到16世纪,其中病因与发病机制的研究始于N.I.Kashin(1859-1868年)和E.V.Beck(1906-1908年)。

医学真菌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医学真菌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医学真菌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医学领域的不断创新,医学真菌学研究也逐渐得到了更好的发展和重视。

医学真菌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病原真菌的学科,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精准的理论和方法。

本篇文章将简要介绍医学真菌学的研究进展和展望。

一、医学真菌学的研究进展1.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真菌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真菌基因和它们在转录和翻译过程中的表达调控的一门学科。

该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经完成了一些真菌基因组的测序和分析,并揭示了各种真菌代谢产物的合成途径和调控机制。

这些研究为制定真菌感染的新药物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基础。

2.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正成为近年来医学真菌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

科学家们发现,病原真菌酿酒酵母菌(Candidaalbicans)在外部刺激下会形成菌丝,通过菌丝还能与宿主细胞交互作用,从而导致感染的发生。

因此,深入研究病原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于防治真菌感染病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3.真菌抗药性研究进展随着真菌感染的不断增多,真菌的抗药性也逐渐成为研究重点。

真菌的抗药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真菌感染的防治。

目前,诱导高表达真菌的多药耐药基因研究以及探究真菌抗药性的分子机制,也是医学真菌学研究的重要方向。

二、医学真菌学的展望1.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下一代测序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医学真菌学研究的热点。

这一技术的出现,降低了测序成本,加速了基因组研究和生物分子研究的速度,同时也提高了基因组测序水平的精度和准确性。

2.抗真菌感染新药的研发面对日益严峻的真菌感染问题,研究新的抗真菌感染药物的研发尤为重要。

近年来,新药物的研发已经初步取得了成果,如已经上市的伏立康唑、卡泊芬净等。

但是,随着真菌抗药性不断上升,抗真菌感染新药的研究、开发和临床应用仍需不断探索。

3.应用人工智能提高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人工智能对于医学诊断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大骨节病-环境医学论文

大骨节病-环境医学论文

中国大骨节病分布地的环境特点及病因探讨彭翔1010301120摘要:大骨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影响因素众多,受环境影响大的疾病,其学说众多,但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文主要根据大骨节病在中国分布的环境特点,探讨大骨节病的病因与环境的关系。

同时,根据环境因素提出几点大骨节病的治疗建议。

关键词:大骨节病、分布、环境因素、病因大骨节病(在国外又称Kashin-Beck病)是一种慢性的骨关节对称畸形的地方病,俗称“柳拐子病”或“水土病”。

患者主要表现为软骨坏死,轻者关节增粗变形,肌肉萎缩;重者发育障碍,臂弯腿短,关节粗大,步态蹒跚,丧失劳动能力。

该病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内蒙、河南、四川等地区,以潮湿寒冷的山谷地区多见。

在国外主要分布于西伯利亚东部和朝鲜北部,多分布于山区和半山区,平原地区少见。

(一)、大骨节病的分布大骨节病在已经有130多年的流行史,在我国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南方和干燥的北方的交界区,主要有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省(自治区),最近在北京郊区县内亦发现此病。

第十七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监测会汇总了2006年度13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24个监测点的监测数据,通过这些加入到全国大骨节病监测数据库,基本可以了解和掌握全国大骨节病病情动态。

结果表明东部7省、市共13个监测点的X线阳性检出率均小于等于6.00%;西部5省、区11个监测点X线阳性检出率有4个>10.00%,最高的是青海省上下鹿圈村,达26.14%。

监测点阳性检出率四川省为1.00%、3.00%与4.71%;陕西省为7.63%、0;内蒙古为16.00%、4.50%;甘肃省为14.85%、2.91%;青海省为26.14%、23.28%。

东西部各监测点的平均检出率为5.53%。

【1】与2005年相比平均检出率变化不大,但病情重区的检出率上升,需要加大防治措施。

【2】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骨节病在我国呈现出东西分界明显,同时西重东轻的格局,X线检出率超过10%的监测点基本都在西部。

关于大骨节病病因研究的探讨

关于大骨节病病因研究的探讨

自大骨节病被肯定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后 , 对其
病 因的研究也 就 同期 开 始 了 , 今关 于本 病 的病 因 迄 假设 已不 下 4 0余 种 , 将其 归类 可 以概 括 为 3大类 , 即生物 地球化 学说 、 水 中有 机 物 中毒说 和粮食 中 饮 真 菌毒素 中毒说 , 此郭 雄 的一篇 综 述做 了较 为详 对 尽 的叙述 J 。但 近年 来 仍 有 不 少 学 者 继 续 提 出新 的病 因学 说 , 环 境 条 件 下 的 生 物 致 病 学 说 、 如 J人







37 9
J OURNAL OFTAI HAN S MEDI AL COL EGE Vo. No 5 2 0 C L 131 . 01
阿魏 酸等是 大 骨 节病 病 因 。然 而 , 的发 现 最 终 被 他
日本 厚生 省 给 否 定 了 ,9 2年 日本 厚 生 省 发 表 文 17
病 只见于俄 罗斯阿 木尔州 的乌洛夫 河流域 和朝鲜 的 北部 的少数地 区 , 界其他地 区无 大骨节病 _ j 世 l。 我 国大骨 节病 研究 起 步晚 于俄 罗斯 , 我 国大 但 骨节病研 究进展 十分迅 速 , 取得 了世人 瞩 目的成就 。 这些成就 集 中表 现 在 以下几 个 方 面 : 明 了大骨 节 查
下结论 : ①硒缺乏不是大骨节病病因; ②硒缺乏可使
病 情加 重 , 补硒 可使病 情在一 定程度 上有所减 轻 ; ③ 硒 有抗氧化 、 护细胞 膜的作 用 , 保 故补硒 可部分 预防
治疗大骨节病 , 但不能阻止大骨节病的发生 , 其作用
类 同于维生 素 C或维 生素 E 。 饮 水 中有机物 中毒说最 早 由 B c 出 , ek提 日本病 理 学家 泷泽延 次郎对 饮水 中有机物进 行 了较 详尽 的 研究, 他报 告 在 日本 发 现 了“ 骨 节 病 病 区 ” 并 在 大 , “ 区 ” 集 了 大量 水 样 , 缩后 进 行 了动 物 实验 , 病 采 浓 得 到了“ 阳性 结 果 ” 并 据 此 而 提 出对 羟 基 桂 皮酸 、 ,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1. 引言1.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重要性植物病原真菌毒素是导致植物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影响。

真菌毒素可以直接侵害植物细胞,破坏细胞膜结构,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腐烂,进而引发植物生长发育异常、减产甚至死亡。

真菌毒素在植物体内还可以促进真菌侵入、繁殖和扩散,加重植物病害的严重程度。

研究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及应用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重要性,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更多关于植物病害的防控策略,促进农作物生产的稳定和提高。

探究真菌毒素的分类和致病机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为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

挖掘真菌毒素在农业生产和药物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将有助于推动这一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

深入研究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对农业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意义举足轻重。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致病机制、应用前景以及潜在价值,以期为有效防治植物病害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系统分析不同类型的真菌毒素及其作用机制,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病原真菌对植物的感染过程,为筛选和设计更加可靠的病害防控措施奠定基础。

探讨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在农业生产及药物研究领域的应用前景和潜在价值,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新药研发的推进。

研究还将探讨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在生物防治中的潜在作用,为绿色农业和生态健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通过对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和农业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推动我国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研究和应用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2. 正文2.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分类植物病原真菌毒素是引起植物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其化学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的不同,可以将植物病原真菌毒素分为多个类别。

主要的分类包括:1. 侵染结构培养毒素:这类毒素主要由真菌的侵染结构如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囊等产生,能够在病原真菌进入植物寄主后释放并引发病变。

脚骨头大怎么办进行调理?

脚骨头大怎么办进行调理?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脚骨头大怎么办进行调理?
导语:脚是人体至关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会支撑起你的人,还会使你减肥等等的功能,别小看这一只脚,添上去它是多么的好看,所以很多的人就会时时观
脚是人体至关重要的一个器官,它会支撑起你的人,还会使你减肥等等的功能,别小看这一只脚,添上去它是多么的好看,所以很多的人就会时时观察,有一些人就会问了,自己的脚骨头大要怎么办?接下来就由我来带领大家进入大骨节中享受一下,请大家仔细的浏览以下的内容。

大骨节病病因研究主要涉及以下三类因素,即病区生态环境低硒;饮水中有机物污染;真菌毒素。

1.病区生态环境低硒
最初原苏联学者提出本病由1种或几种元素过多,不足或不平衡所引起,早期曾认为与水,土中钙少及锶多,钡多有关,后来又主张因病区水土和主副食中含磷,锰过多而致病,这些都未能从病人体内或实验研究中找到确切根据。

我国科学家发现大骨节病与环境低硒有密切关系:
①我国本病病区分布与低硒土壤地带大体上一致,大部分病区土壤总硒量在0.15mg/kg以下,粮食硒含量多低于0.02mg/kg;
②病区人群血,尿,头发硒含量低于非病区人群,病人体内可查出与低硒相联系的一系列代谢变化;
③病区人群头发硒水平上升时,病情下降;
④补硒后能降低大骨节病的新发率,促进干骺端病变的修复。

但也有一些重要事实不支持低硒是本病的病因:
①有些地区低硒,并不发生大骨节病,如陕西的榆林,洛南以及四。

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硒及T-2毒素水平调查

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硒及T-2毒素水平调查

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硒及T-2毒素水平调查1哈尔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黑龙江哈尔滨 150056;2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6【摘要】目的:对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硒及T-2毒素水平进行全面调查。

方法:选取40例大骨节病患者为探究对象,再对受检者粮样、头发、尿样、水源标本进行收集,再测定粮硒、发硒、尿硒、T-2毒素。

结果:林口县、嫩江县患者尿硒水平干预富裕县(P<0.05),从X线阳性角度分析,以富裕县尿硒水平值最高;从X线阴性角度分析,以林口县尿硒水平值最高;从T-2毒素水平角度分析,三个县粮食粉末中T-2毒素水平存在对比性(P<0.05)。

结论:大骨节病发病原因与患者相对活跃病区硒及T-2毒素水平具有一定关联性。

【关键词】大骨节病;活跃病区硒;T-2毒素大骨节病属于变形性、多发性、地方性的骨关节病,主要发生于黑、吉、辽、陕、晋等省[1]。

目前临床学者尚未发现大骨节病发病机制,因此成为我国骨科疾病研究难点和热点。

而本文旨在回顾分析了大骨节病相对活跃病区硒及T-2毒素水平相关病因理论,具体可见下文描述。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次的探索对象为40例大骨节病患者。

患者平均年龄为(40.58±1.78)岁,16例为男性患者,24例为女性患者。

调查场地可根据患者历史病情和X线检查结果相对活跃病区进行选择。

主要地区包括富裕县、嫩江、林口。

1.2 方法样品检测和采集:收集儿童随机尿样(>10ml),并在收集的样品内加入1~2滴的氯已定(0.3%),进行冷藏保存;随后再收集受检者枕部头发(2g),保存好(放入封袋内);水样选择受检者日常饮用水源(>10ml);粮样选用受检者常用主食粮(青稞、小麦),并将其用信封保存(共计100份)。

粮硒、发硒、尿硒使用二氨基萘荧光法检测;粮样中T-2毒素水平使用德国公司R-BIOPHARM型号的ELISA试剂盒检测;水硒使用原子荧光法检测。

质量控制:大骨节病X线诊断根据GB 16003-1995大骨节病诊断标准,实施双盲法,由两位专家共同阅片。

真菌毒素NIV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NIV研究进展

真菌毒素NIV研究进展I《I5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9年12月第20卷第4期真菌毒素NIV研究进展河北省卫生防疫站墼堕综述西安医科大学地方性骨病研究所曹峻岭审校⑦6潍fo22.摘要雪腐镰刀菌烯醇是一种单端抱霉烯嵌毒素,主要由某些镰刀茵产生.它对人和不同种属动物具有广泛毒性效应.本文综述j雪腐镰刀菌烯醇近年的研雪腐镰刀菌烯醇(Nivalenol,NIV)是单端孢霉烯族毒索之一,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并污染粮食,被认为是小麦赤霉病主要天然毒素之一,对人畜构成很大危害,可引起人畜中毒,故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1973年联台召开的第三次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会议上,单端孢霉烯族毒素被定为最危险的自然发生食品污染物,列为国际研究的优先地位.我国曾有人对NIV的致瘤和致癌性进行研究.近年来,我国有人提出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可能是大骨节病的发病因素.本文对这一族毒素之一的NIV 近年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NIV的发现1970年诸冈信一等从赤霉病大麦中分离出致呕吐物质;1972年Morooka等从日本香川县大麦和小麦中分离得到NIv.NIV产生条件及分布范围NIV是一种全球性的谷物污染物,它主要由镰刀孢霉菌属的雪腐镰刀菌在湿冷营养缺乏的条件下合成的活性物质,受菌丝龄期,耗竭的营养物种类和耗竭程度,氧分压,光照,pH值和温度等因素支配,产毒基因位于该真菌rDNA5端多变区[.据报道,世界各地(例如:新西兰,乌拉圭,瑞典,朝鲜,荷兰,德国等国)检出的该毒索一般存在于大麦,小麦, 燕麦和玉米等农作物中,天然浓度应低于4~g/g.我国夏求洁等在河南林县的谷物中也检测到NIV毒素.郭红卫等检测了我国河南赤霉病流行年份与非流行年份小麦中的镰刀菌污染情况,发现NIV毒素与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1eno1, DON),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A)存在联合污染,由此可见NIV毒素全球分布之广泛.NIV的理化性质NIV毒素是一种倍半萜烯类结晶状化台物分子量为312,融点为222℃~223℃,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性质稳定,一般的烹煮烘烙加工和发酵方法均难以破坏该毒素.加拿大的研表明,NIV在食物加工过程中破坏较少,至少80的毒素可移至人直接食用的食品中.韩国一项研肃[表明:韩国85的自产啤酒和58的进口啤酒均含NIV用水冲洗谷物三次,其中的NIV含量减少65~69.用lmol/L的碳酸钠溶液冲洗谷物, NIV毒素的含量减少72~74;用Itool/L碳酸钠溶液浸泡谷物24~72小时, NIV毒索的含量减少42~10o.NIV的检测薄层层析法,荧光检测法是检测NIV的常用方法.近年来,国内外采用了气液层析/质谱(GLC/MS)联用和气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9年12月第2O卷第4期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测试,不仅提高了灵敏度,并可对毒素进行鉴定.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项技术正在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毒素的检测.气相色谱一电子捕获探测技术也在NIV检测中应用.NIV的代谢Hedman等n在猪身上进行NIV毒素吸收与代谢试验,他们发现:喂食含NIV的食料后20分种,血液中即可检出NIV毒素;2.5~4.5小时,血液内出现吸收峰,峰值达3~6ngNIV/ml.7.5小时,u~42NIV毒素被吸收.喂食后16小时,NIV毒素一直经肠吸收,此时血液浓度是1~3”gNIV/ml.NIV毒素由粪便排出,浓度达3.2mgNIV/kg.NIV毒素在内以原型形式代谢.Y abe等检测喂食NIV数周后大鼠细胞色素酶P一450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发现症两种酶的活力都增高,对黄曲霉毒素解毒能力减弱.Hedman等的另一项研究表明:6头猪每日食入2.5至5.0p.gNIV1周后,5头猪粪便中的NIV已去除氧环化,3周后6头猪粪便中的NIV 全部去除氧环化;牛的第一胃液中NIV去氧环化比例较高;3周后鸡不能去除氧环化,但在鸡粪便中有另一种未确定的代谢产物NIV的毒性作用在已知的单端孢霉烯族毒素中,NIV毒素的毒性作用强于DON和T_2毒索0”,小鼠腹腔注射NIV 的半数致死量为4.0mg/kg.鸭雏经口的致呕吐剂量是L0mg/kg,半数致死量是4.1mg/kg[1.上野等将该毒素的毒理学特征总结为:呕吐,心跳迟缓,腹泻,出血,水肿,皮肤组甥坏死,胃肠道上皮粘噗出血造血组织破坏和免疫抑制,外周白血细胞和血小板减小,脑膜出血,神经系统紊乱,拒食或厌食,心血管系统损坏.致呕吐是NIV中毒的主要症状之一,常用猪,鸭雏,鸽和猫等动物作呕吐反应检测,文献报告NIV的最低致呕吐反应量是0.4mg/kg~1.0mg/kg.其机理可能是毒素刺激了延髓化学感受器的触发区NIV致皮肤坏死作用较弱,用100gg/2*2cm涂抹NIV后,皮肤不发生水肿Do].Hinoshita等[的一项研究发现: NIV诱导小鼠的一些病理改变类似于人类IgA型肾病}NIV与一些类型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有关系.细胞毒性作用NIV主要作用于增生迅速和处于分裂状态的细胞,所引起的损害与辐射引起的细胞损害相似.文献报告细胞培养毒性试验NIV的最低致损量是0.2~g/ml口,国内重点研究了NIV毒素对软骨细胞的影响,曹峻岭等体外培养的报道:NIV毒素对体外培养的软骨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损伤作用,抑制DNA的合成和细胞的分裂增殖,引起软骨细胞形态结构和代谢功能的改变,特别是在细胞培养的早期其损伤作用更为明显.Tsuda等0的一项研究表明:NIV是一种直接细胞诱变剂, 使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检测发现50~100gg/mlNIV就可以引起中国仓鼠卵巢细胞的DNA损害.对动物毒性作用Hedman等用NⅣ污染的饲料喂养雄性小鸡发现:小鸡食量下降,砂囊糜烂,肝重量减轻,但未发现其它组织器官受损.Pettersson等用NIV污染的饲料喂鸡发现:NIV5mg/kg对鸡没有影响,NIV6mg/kg和12mg/kg影响较小毒索一旦进入全身循环,就侵害细胞快速增生组织,不取决于中毒途径,毒性略高于T一2毒素0小鼠腹腔注射NIV毒索,目检可见骨髓苍白,水肿,有灶性出血, 镜下可见骨髓细胞坏死小鼠经口,皮下和腹腔注入NIV可见胸腺,脾,淋巴结等淋巴器官变小,在淋巴结,胸腺,脾和其它组织里的淋巴滤泡里发生淋巴细胞坏死;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小肠粘膜隐窝和绒毛坏死;睾丸精于产生数量减少,有些细胞坏死. 可见多桉巨精细胞.Tsuda等的研究表明:以20mg/kgNIV喂食小鼠2小时后. 小鼠肾脏骨髓胃细胞DNA发生损害,4小时后空肠细胞DNA发生损害+8小时后结肠细胞DNA发生损害,肝及胸腺细胞DNA不发生损害.腹腔内注射3.7mg/kg NIV,仅结肠细胞DNA发生损害.对发生损害的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还未发现组织坏死,也未影响结肠运输功能.Hed—irlRn等的一项关于NIV的幼猪实验研究表明,食物含NIV引起肾脏,消化道病理改变t脾细胞数减少.特定量NIV引起IgA 伴随时间的增加NIV的生化作用NIV毒素的主要生化作用是抑制蛋白质台成.上野等曾用兔网织红细胞研究NIV毒素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抑制+发现NIV抑制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剂量是3.O&gt;g/ml.抑制蛋白质合成的机制为:毒素干扰棱糖体肽基转移酶的作用中心.阻碍桉糖体循环,并抑制始动反应和终止反应.毒素对DNA合成也有抑制作用,而对RNA合成则无影响.Ueno等its]的研究证明.NIV毒素诱导DNA段裂.郭红卫等报道:NIV和DON对DNA损伤有交互作用,产生增毒影响,NIV与疾病的关系NIV引起的急?I生中毒NIV引起急性中毒(赤霉病麦中毒症).赤霉病麦中毒症遍布全球,与NIV密切相关的疾病还有前苏联的”食物中毒性白细胞缺乏症,欧洲牲畜的”葡萄穗霉中毒症,美国农畜的”霉玉米中毒症”及日本发生的”豆荚中毒症”等.霉玉米中毒症及豆荚中毒症的临床症状以神经症状为主.一般病例表现为神色沉郁迟钝或与兴奋,狂躁交替出现,视力减退或消失,口唇麻痹,吞咽困难,四肢麻痹,蹬地,打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999年12月第2O卷第4期转等.NIV的致癌?陛真菌毒索致癌性早已引起人们的重视,我国夏求洁等”在河南林县发现NIV毒素在当地食物中含量相当高,与食管癌发生有密切关系,具有诱发上皮乳头瘤及致癌作用.但Ueno等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天摄入一定量的NIV毒素可以抑制雌性小鼠黄曲霉素诱发肝癌的发生.NIV与太骨节病的关糸前苏联Ru.blnstein提出大骨节病是一种选择性损害发育中的软骨内化骨型骨骼的食物性镰刀菌中毒症.焦玉英等报道:在甘肃等大骨节病区的玉米,小麦中NIV含量较高0.罗毅等-报道:大骨节病区玉米,小麦中NIV毒索是污染的单端孢霉素主要种类之一.并且在陕西病区玉米中有DON,NIV和15乙酰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自然共存但NIV毒紊与大骨节病的确切关系还不十分清楚.结语NIV毒索污染谷物的情况相当普遍,但由于人们平均每日摄入量极低,未能引起足够重视.今后的研究方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镰刀菌污染产毒常常不是单一的,今后应当研究各种霉菌毒素共同污染后的交互作用问题.2.进一步研究NIV的致癌性.3搞清NIV毒素在大骨节病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各种霉菌毒素的交互作用.NIV对软骨细胞毒性最低剂量目前还未见确切报道.这方面工作还有待深入.主要参考文献1夏求浩.中华种唐杂志.1988;10(8){381~382 2MuleG口.App[EavironMicronMicrobio],1997}83(5)1843~18468郭红卫等.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89;】(1):2O~284ScottPM0.EIsevierSciaecePublishers,1984:48 (1):l82~l895ShimWBd.FoodAddictContaa11997:14(1)1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1g99年12月第20卷第4期~56WalkerFetfJAOAClnt,1998l81:741~7457HedmanReta1.ArchTieTernahr.1997:50(1):13~245Y aheTeta1.FoodChemToxicot58l0Hedma~RalArchTierernahr3291o美国科学委员会专家组.关于单端孢霉烯篪毒紊的防护论证报告.军事医学科学院情报研究所.1g84:l6~l711椽达道等.微生物学通报.1982}(2):79~8515撩达道等.生理科学进展.1988}19(5):103~10713HinoshitaF竹atNephron.1997:75(4):469~47814曹峻嶂等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5{10(8):89~n15TsudaSetalM吡acRes.1905I415(5):191~200 18HedmanRetal,Pouttsci.1995:74”)620~52517Pette~sonHcta1.FoodAdditContam.1995;18 (31£373~87615HedmanRfNatTox[ns,l997;5(6):238~84619UefloYfNatToxins.1995;3(31:159~18780郭红卫等.中国食品卫生杂志,1997;9(1):10415 2l夏求涪等中毕肿瘤杂志.1955;10(1):428UefloYetalIARCSclPuht.1993;r195).42O~423 23焦玉英等中国地方病防浦杂1990{5(1)37~鹃24罗毅等.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1992;7(2):71~73 (I-接第159页)可能是由于活性氧的直接攻击或核酸内切酶活性作用的结果(细胞凋亡).将HepG细胞与1,10Phenanthroline—Cu一复合物共同孵育可引起核体问DNA的断裂,这是细胞洲亡的标志.但是,在低温时不发生这种断裂,而且加入维生素c可恢复这种反应,因此DNA断裂实际上是羟自由基对DNA的直接攻击而产生的.羟自由基是上述的铜一二氮杂菲在氧化还原反应循环中的分子氧所产生的,这需要正常体温的代谢过程来维持.低温时,维生素C可产生一种人工的还原环境,从而恢复羟自由基的产生.将分离的鼠肝细胞核与1,10一Phenanthroline共同孵育就可检测到DNA的棱体之间的断裂,尤其在维生素c和过氧化氢存在时更显着.DNA含有8一羟脱氧鸟苷,是羟自由基氧化作用的征象.以上这些结果是与结合于铜的二氮杂菲相一致的,它在正常的染色体也存在.所形成的复合物可促进羟自由基依赖性DNA断裂.尽管这些结果是以体外研究为基础的,而在大鼠,通过植入渗透性微型泵使肝和肾不断地与渗出的铜接触便可导致8羟脱氧鸟苷浓度增加.这支持铜能导致DNA的碱基发生氧化性损伤的观点.主要参考文献1BrenmerIAmJClinNum1998}87(supp]):1069s~ 】075sZFuenteMbaICetalExpMolParho].1993l5971~84 3CaLLalChemB101Interacc1995:96:143~155 (上接第162页)缺乏和铜中毒在确定人群指导值时,当对公共健康有重要影响时,才应考虑遗传性易感个体的特殊需要.主要参考文献1UangRetalAmJC【LnNutr,1995l57(supp1){954s ~9518 zTamuraHetalJPENJParenterEnteratNutr.1994 18.185~1893Ke]]eyDSeta1.AmJCtinNut+”.1995;62:412~4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菌粮按 11 / 0比例掺入鸡饲料喂养的结果相似 ; ⑤
T2毒 素对 软 骨 细 胞 的增 殖 有 明显 的抑 制 作 用 , - 并 与 T2毒 素 浓度 呈 剂 量 . 应 关 系 ; - 素 可 以 效 ⑥T2毒
作者简介 : 李金平( 9 5 ) 女 , 东菏泽人 , 士研 究生 , 18 一 , 山 硕 研究方向 : 地方病发病机 制的研 究。 通讯作者 : 李群伟( 9 3 )男, 16 一 山东文登人 , 教授 , 医学博士( ) 研究方向 : 后 , 病因流行病学。
率都很 高 的地方 性 、 畸形性 骨关 节病 。历 史 上 , B KD
主要分 布 于我 国 、 罗斯 和朝鲜 北部 。 目前 , 俄 国外 已
D A、 N N R A的合成 , 扰能 量 代 谢 和脂 质 代谢 ; 有 干 具 强烈 的免疫 毒性 作 用 ; 动 物 身上 已经 证 实其 具 有 在

5 0 5






J OURN AI HAN AL OF T S MEDI AL C COLL EGE V L3 No 7 2 0 o 1 . 01
真菌毒素与大骨节病爱病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李金平 侯海峰 李群伟
211) 70 6 ( 泰山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 , 山东 泰安
髓 细 胞 、 腺 细 胞 等 ; - 素 可 抑 制 细 胞 蛋 白质 , 胸 T2毒
大骨 节 病 命 名 为 卡 辛 贝 克 病 ( aci.ek Ds K shnbc i . es) B ae 。K D是 以侵害 儿童 生长期 关节 软骨 为 主 , 导
致 软骨 坏死 , 最终 骨 端膨 大 、 形 的骨关节 病 。轻者 变 关 节 增 粗 、 痛 , 响 劳 动 能 力 ; 者 短 指 、 肢 畸 疼 影 重 短 型 , 失劳 动能力 , 生残 疾 , 丧 终 是一 种 患 病 率 和致年 代 , 国学 者杨 建 伯 教 授 提 出 我
K D病 因研 究至 今 已 10余 年 , 中病 因与发 B 5 其
病机 制 的研究 始 于 N.I ahn和 E .B c , .K si .V ek 迄
了 T2毒 素是 引起 大 骨 节 病 的致 病 物 质 , 主要 论 - 其
备 的病 因关 系 , 其 中粮 食 真 菌 毒 素 中毒 学 说 的研 但 究 最为详 尽 , 取得 了令 医学 界瞩 目的成 就 , 仍有 许 但 多问题 亟待 阐述 , 本文 就真 菌毒 素与 K D发 病关 系 B
基 金 项 目 : 东省 教 育 厅 计 划课 题 (O Y 0 。 山 J7 D 6)







5 5l
J OURNAL OF T S AIHAN MEDI CAL COL LEGE Vo. 1 No 7 2 0 13 . 01
引起体 外培养 的软骨 细胞 凋亡 。 T2毒 素 中毒 学说 一 经 提 出 , 即引 起 了 医 学 - 立 界 的广 泛关 注 。 很 多 学 者就 T2毒 素 与 K D的 关 - B 系进行 了许 多有 益 的探 索 , : 如 莫东 旭 用 T2毒 素 8 -
无大骨 节病 存 在 。在 我 国 , 区 呈带 状 分 布 于从 东 病 北到川 藏 高 原 的 狭 长 地 带 , 群 伟 ¨ 曾 深 入 青 海 、 李 西藏及 周边 地 区进 行 大 骨节 病 的考 察 , 现 青藏 高 发
原大 骨节 病病情 严 重且 活跃 。
致癌 、 致畸作用 ; 对细胞膜具有强烈的作用 , 可导致 细胞膜破坏 、 溶血 , 也可致骨髓坏死 , 毒性作用 因摄
据有 : 大骨节 病致 病 物 质 是 通 过病 区产 粮 食进 入 ①
今 已有 四五 十种病 因学说 , 如环境 地球 化学 学说 , 诸 以缺 硒和 碘 为 代 表 ; 中有 机 物 中 毒 学 说 , 水 以水 中有 机物 和腐 植酸 中毒 为代 表 ; 粮食 中真 菌 毒 素 中毒 学说 , 以镰 刀 菌 毒 素 中毒 为代 表 ; 有 研 究 还 者根 据大 骨 节 病 病 理 切 片 结 果 提 出 了病 毒 病 因 学
研 究及 进展 做一 综述 。 1 T2毒 素 中毒说 -
告, 其后俄罗斯 的 K s i bc ac n和 ek两人对该病作 了 h
较为 系统 的研究 , 出是 一 独立 疾 病 , 此 WH 提 因 O将
T2毒素是 单端 孢霉 烯族 毒 素 ( s 中最具 代 表 - T) 性 且毒 性最 强 的一 种 , 是 谷 物 和饲 料 中最 常 见 的 也 真菌毒 素之 一 , 性 强 且 性 质 稳 定 , 通 的食 物 加 毒 普 工过程 难 以清 除 , 人 畜 危 害 较 大 。T2毒 素 具 有 对 - 广泛 的生物 活性 , 主要 作用 于增 殖 活跃 的细胞 , 如骨
关键词 : 真菌毒素; 骨节病 ; 大 流行病
中 图 分 类 号 : 8 文献 标 识 码 : 文 章 编 号 :047 1 (0 0 0 -500 RI1 A 10 -15 2 1 ) 70 5 -4
大 骨 节 病 ( ae i.ek D sae K D) 一 种 K shnb c i s , B 是 e 慢性 地方 性 骨 关 节 病 。大 骨 节 病 最 早 由俄 罗 斯 报
说 _ 等 。迄今 为 止 还 没 有 一 种 学 说 与 该 病 建 立 完 4
人体 的 ; 主食 大 米 或 换 粮 可 阻 断 大 骨 节病 新 发 ; ② ③ 大骨节 病病 区小 麦 、 米 中存 在 T2毒 素 的超 常 玉 - 聚集 现 象 , 含量 最 高 都 达 14 . gg ④ 饲 料 中加 59 4n/ ; 入 纯 T2毒 素 lO g k d 饲养 雏鸡 3—5周 , - O n/( g・ ) 可 引起 雏 鸡类似 大 骨节 病 的病 理 改 变 , 与利 用 镰 刀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