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合集下载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解析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加速度a=恒量,即速度均匀变化.3.基本公式(1)at v v t +=0 (2)2021at t v s += (3)as v v t 2202=- (4)t v v s t 20+= 说明:①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②符号: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与v 0方向相同的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计算结果为正,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若v 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表示物体沿反方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③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4、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2)明确运动性质:是匀速运动还是匀变速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位移方向如何等.(3)分析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草图.要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个全面了解,分清经历几个不同过程. (4)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公式列方程. (5)统一单位,求解方程.(6)分析所得结果,并注意对结果进行有关讨论,舍去不合理部分.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1.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2.中间时刻瞬时速度与中间位置瞬时速度 202t 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1[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2、能熟练地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解题。

【课前预习】一、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2、特征: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 ,加速度为 。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2、特征:速度的大小随时间 ,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t 秒末的速度为v t 、经过的位移为S 、加速度为a ,则⑴两个基本公式: 、 ⑵两个重要推论: 、说明:上述四个公式中共涉及v 0、v t 、s 、t 、a 五个物理量,任一个公式都是由其中四个物理量组成,所以,只须知道三个物理量即可求其余两个物理量。

要善于灵活选择公式。

4、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三个常用的结论⑴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等于加速度和时间间隔平方和的乘积。

即2342312....T a S S S S S S S ∆==-=-=-=∆ , 可以推广到S m -S n = 。

试证明此结论:⑵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v t/2= 。

⑶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公式,v s/2= 。

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均有有v t/2 v s/2。

试证明: 5、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特殊规律: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设t 为等分时间间隔) ⑴1t 末、2t 末、3t 末、…、nt 末瞬时速度之比为v 1∶v 2∶v 3∶…∶v n = ⑵1t 内、2t 内、3t 内、…、nt 内位移之比为s 1∶s 2∶s 3∶…∶s n = ⑶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比为s Ⅰ∶s Ⅱ∶s Ⅲ∶…∶s n = ⑷通过1s 、2s 、3s 、…、ns 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t 1∶t 2∶t 3∶…∶t n = ⑸经过连续相同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t Ⅰ∶t Ⅱ∶t Ⅲ∶…∶t n =【课堂导学】【要点一】速度v 、速度变化量Δv 、加速度a 的区别1. 速度是运动状态量,对应于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运动快慢和方向.2. 速度变化量Δv=v t -v 0是运动过程量,对应于某一段时间(或发生某一段位移).若取v 0为正,则Δv >0表示速度增加,Δv <0表示速度减小,Δv=0表示速度不变.3. 加速度a=Δv/Δt 也称为“速度变化率”,表示单位时间的速度变化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及方向.4. 加速度a 与速度v 无直接联系,与Δv 也无直接联系,v 大,a 不一定大;Δv 大,a 也不一定大.如飞机飞行的速度v 很大,a 却可能等于零;列车由静止到高速行驶,其速度变化量很大,但经历时间也长,所以加速度并不大. 【典题演示1】(单选)如图所示为汽车中的速度计,某同学在汽车中观察速度计指针位置的变化,开始时指针指示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经过5s 后指针指示在如图乙所示的位置.若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约为()A. 1.6m/s2B. 2.2m/s2C. 5.1m/s2D. 8.0m/s 2)【变式训练】(单选)(2011·苏、锡、常、镇第一次调研)近年来,高级轿车设计师在设计轿车时发现:轿车的加速度变化率影响乘客的舒适度,加速度变化率越小,乘坐轿车的人感觉越舒适.其实 “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描述轿车加速度随时间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那么,加速度变化率的单位是( )A. m/sB. m/s2C. m/s 3D. m/s4【要点二】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的理解1. 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xt.此式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通过的位移与通过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为物体在这一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此式具有普遍意义,适用于任何形式的运动.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0tv +v v=2.v0、vt 分别表示初、末速度,即平均速度为初、末速度的算术平均值.注意:此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典题演示2】(多选)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s ,1s 后速度的大小为10m/s ,那么物体在该1s 内的位移大小可能为( ) A. 3m B. 5m C. 7m D. 9m【变式训练】(单选)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速度达到15m/s 时突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静止,求整个过程中该物体的平均速度为( )A. 0B. 7.5m/sC. 15m/sD. 无法确定【要点三】对实际交通工具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处理对于汽车刹车、飞机降落后在跑道上滑行等这样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有最大运动时间t=v0a ,速度减到零后,加速度也为零,因为物体不可能倒过来运动,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公式v=v 0-at 和s=v 0t-12at 2中的t 不能任意选取.若给出时间求位移或速度,应注意先判定在这段时间内物体是否早已停止运动.【典题演示3】飞机着陆后以6m/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时速度为60m/s ,则它着陆后12s 内滑行的距离是m.【变式训练】火车以速度v 1匀速行驶,司机发现前方同轨道上相距x 处有另一火车沿同方向以速度v 2(对地,且v 1>v 2)做匀速运动,司机立即以加速度a 紧急刹车,要使两车不相撞,a 应满足什么条件?【要点四】中间位移速度与中间时刻速度位移中点的速度公式s 2v 0tt 2v +v v =v=2,无论是匀减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间位移速度都大于中间时刻速度.【典题演示4】(多选)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0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 ,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v1,在中间时刻t0/2时的速度为v2,则v1和v2的关系为() A. 当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 当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变式训练】平直公路上有三根电线杆A 、B 、C ,其间隔均为60m ,一辆汽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A 到B 和从B 到C 所用时间分别为t1=4s 和t2=6s,试求汽车经过A 、B 、C 三根电线杆时的速度.【要点五】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几个推论1. ts 末、2ts 末、3ts 末、…、nts 末的速度之比为1∶2∶3∶…∶n.2. 前ts 内、前2ts 内、前3ts 内、…、前nts 内的位移之比为1∶4∶9∶…∶n2.3. 第一个ts 内、第二个ts 内、第三个ts 内、…、第n 个ts 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4. 第一个sm 、第二个sm 、第三个sm 、…、第n 个sm 所用时间之比为1∶(2-1)∶(3-2)∶…∶(n-n-1). 【典题演示5】(多选)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0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分别为( )A. v1∶v2∶v3=3∶2∶1B. v1∶v2∶1 C. t1∶t2∶t3=1D. t1∶t2∶∶-1)∶1【变式训练1】(单选)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 被分成四等份,一物体由A 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v B ∶v C ∶v D ∶v E =1∶2B. 物体到达各点所经历的时间t E =2t BCt D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 v AE =v B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 -v A =v C -v B =v D -v C =v E -v D【变式训练2】一物体沿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3s内的位移为s1,最后3s内的位移为s2.已知 s2-s1=6m,s1∶s2=3∶7,求斜面的总长.【要点六】对公式Δs=aT2的应用和推广注意相等时间内相邻的位移差是一定值,即Δs=aT2,这一公式是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条件,可以推广为 s m-s n=(m-n)aT2.【典题演示6】(单选)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3s内的位移是20m,第9s内的位移是50m,则其加速度是()A. 2m/s2B. 3m/s2C. 4m/s2D. 5m/s2【变式训练】已知O、A、B、C为同一直线上的四点,A、B间的距离为l1,B、C间的距离为l2.一物体自O点由静止出发,沿此直线做匀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物体通过AB段与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求O与A的距离. 【要点七】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1. 位移图象:纵轴表示位移x,横轴表示时间t;图线斜率的正负表示运动质点的速度方向,斜率的绝对值表示速度的大小.若图线为倾斜直线则是匀速运动;若为曲线则是变速运动.2. 速度图象: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时间t;图线的斜率表示运动质点的加速度(若图线是倾斜直线则对应匀变速运动,若是曲线则对应变加速运动);图线与其所对应的时间轴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时间轴上方的面积表示正向位移,下方的面积表示负向位移,它们的代数和表示总位移.如图甲所示,图线①描述的是匀速直线运动;图线②描述的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③描述的是初速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线④描述的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中的图线可能相同,但描述的运动性质却不同,如图甲中的图线②表示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图乙中的图线⑤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典题演示7】(单选)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x-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车从后面追上甲车B. t1时刻两车相距最远C. t1时刻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D. 0到t1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小于甲车的平均速度【变式训练1】(单选)(2010·苏州调研)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它们由同一位置出发后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比乙早出发t0时间B. t1时刻甲追上乙C. t2时刻甲在乙前面D.甲追上乙前两车最远距离一定大于v1t0【变式训练2】(单选)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前2s的加速度为5m/s2B. 4s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6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 8s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解析版)

1.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应用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如图所示,v -t 图线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基本规律 (1)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v =v 0+at . (2)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x =v 0t +12at 2.3.位移的关系式及选用原则 (1)x =v t ,不涉及加速度a ; (2)x =v 0t +12at 2,不涉及末速度v ;(3)x =v 2-v 022a ,不涉及运动的时间t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解题技巧 1.基本思路 画过程示意图→判断运动性质→选取正方向→选用公式列方程解方程并加以讨论 2.正方向的选定无论是匀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减速直线运动,通常以初速度v 0的方向为正方向;当v 0=0时,一般以加速度a 的方向为正方向.速度、加速度、位移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时取正,相反时取负.3.解决匀变速运动的常用方法 (1)逆向思维法:对于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运动,采用逆向思维法,可以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图像法:借助v -t 图像(斜率、面积)分析运动过程.两种匀减速直线运动的比较 1.刹车类问题(1)其特点为匀减速到速度为零后停止运动,加速度a 突然消失. (2)求解时要注意确定实际运动时间.(3)如果问题涉及最后阶段(到停止)的运动,可把该阶段看成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双向可逆类问题(1)示例:如沿光滑固定斜面上滑的小球,到最高点后仍能以原加速度匀加速下滑,全过程加速度大小、方向均不变.(2)注意:求解时可分过程列式也可对全过程列式,但必须注意x、v、a等矢量的正负号及物理意义.例题1.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遇到紧急情况而急刹车获得大小为4→m/s2的加速度,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A.44→m/sB.24→m/sC.4→m/sD.0【答案】D【解析】汽车的初速度为v0=72→km/h=20→m/s,汽车从刹车到停止所用时间为t=v0a =204→s=5→s,故刹车5→s后汽车停止不动,则刹车6→s后汽车的速度为0,故选D。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追及与相遇问题 就广泛的意义来讲,两个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 时相遇的问题,都可以称为追及问题.处理这类 问题要求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熟练掌握并能 灵活运用, 同时抓住这类问题的基本特征: 追及、 相遇的基本特征相同,都是在运动过程中某时刻 两个物体处在同一位置.
1.解决追及、相遇问题的一般步骤 (1)分别对两物体运动过程进行分析, 并在同一个图 中画出物体的运动示意图. 在图中标明相应的已知 量. (2)根据两物体的运动性质, 分别列出两个物体的位 移方程(或速度方程).注意要将两物体运动时间的 关系体现在方程中. (3)由运动示意图找出两物体位移间的关联方程. (4)联立方程求解.
【解析】 由图可知,乙做匀减速运动,初速度 2 v 乙=10 m/s,加速度的大小 a 乙=0.5 m/s ;甲做 匀速直线运动, 速度 v 甲=5 m/s.因为 v-t 图象中, 图线与时间轴包围的面积与位移对应,所以根据 图象可知,时,v 甲=v 乙,甲、乙两车距离最大; 10~20 s 内,两车距离越来越小,t=20 s 时,两 车距离为零,即再次相遇.故 A、B、D 错误.因 为 5~15 s 时间内, v 甲= v 乙, 所以两车位移相等, 故 C 正确. 【答案】 C
【解析】
如下图所示.
解法一:假设人能追上车,则人与车的位置坐标 相等,即:s1=s2=s+s0. 1 2 12 所以 at +25=vt,即 t +25=6t 2 2 整理得 t2-12t+50=0. 人与车能够相遇的条件是 Δ≥0, 而 Δ=b2-4ac=144-200=-56<0, 故方程无解,即人追不上小车.
2.求加速度 逐差法 Δs 虽然用 a= 2可以根据纸带求加速度,但只利用 ΔT 一个 Δs 时,偶然误差太大,为此应采取逐差法.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一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4)根据你画出的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计算出的小车的 加速度a=________m/s2.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解析] (1)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力的大小, 因此不需要的 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 间内的平均速度知: - x3+x4 8.33+ 8.95× 10 2m vD= = = 0.864 m/s 2T 2×0.1 s 同理可得 vE=0.928 m/s. (3)小车的速度—时间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栏目 导引
h 速度 a′=gsin θ=g =5.88 m/s2>a,所以斜面是粗糙 s 的.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总结提升]
高考实验题一般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即
所谓情境新而知识旧.因此做实验题应注重迁移创新能力的 培养,用教材中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处理新问题.对于 本题物理过程旧,但情景新,数据处理属于逐差法处理纸带 问题的延伸.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4)小车的加速度 Δv 1.00-0.70 a= = m/s2=0.65 m/s2. Δt 0.50-0.04
[答案] 见解析
栏目 导引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016年高考命题对本实验的改进创新可能从以下角度进行:
①用气垫导轨代替长木板;

版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

版高考物理(人教版)第一轮总复习课件: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2
(1)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 (2)小球在斜面和水平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解析】 (1)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设小球在斜面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1,运动时间为 t1;在水平面 上的加速度大小为 a2,运动时间为 t2,则:
由 x=v0t+12at2 得: x1=12a1t12① x2=12a2t22② 由最大速度相等得:vm=a1t1=a2t2③ t1+t2=10 s④ 联立①②③④解得:
(1)第1T、第2T、第3T……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 :xⅡ :xⅢ :… :xN= : : :… :(2n- 1).
(2)通过第1x、第2x、第3x……连续相等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
为:
tⅠ :tⅡ :tⅢ :… :tN= :( 2 - 2 :… :( n- n-1).
:( 3 -
多维练透 3.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中第8 s内的位 移比第5 s内的位移多6 m,则汽车的加速度为( ) A.1 m/s2 B.2 m/s2 C.3 m/s2 D.4 m/s2
t′= 22t,故C、D正确.
答案:ACD
6.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个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 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且穿过第 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
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比正确的是( ) A.v1 :v2 :v3= : :1 B.v1 :v2 :v3= : 2 : 3 C.t1 :t2 :t3= : 2 : 3 D.t1 :t2: t3=( 3- 2 :( 2- :1
A.x1 :x2= :3,v1 :v2= :2 B.x1 :x2= :3,v1 :v2= : 2 C.x1 :x2= :4,v1 :v2= :2 D.x1 :x2= :4,v1 :v2= : 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2、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 当加速度Βιβλιοθήκη 小时,则( ) 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B.汽车的速度仍增大 C.当加速度减小零时,汽车静止 D.当加速度减小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 大
BD
3、如图所示,两条直线表示两个物体 的运动特点,试分析两物体各做什么运 动,两条直线的交点有什么含义.
v v2 •
思考与讨论 要提高估算的精确程度,可以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个方法请大家考虑:如果当初实验 时时间间隔不是取0.1 s,而是取得更小些, 比如0.06 s,同样用这个方法计算,误差 是不是会小一些?如果取0.04 s、0.02 s …… 误差会怎样?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
思考2
这个材料中体现了什么科学思想?
10 15
t/s
从v-t图象中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结论
v/m/s 50 40 30 20 10 0 5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 移仍可用图线与坐标 轴所围的面积表示
10 15
t/s
梯形的面积就代表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 体在0(此时速度为v0) 到 t(此时速度为v) 这段时间的位移。
哈哈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正确解法:以初速方向为正方向
当车速减为零时,v=v0+at=12-6t0=0 解得t0=2s
即2s末汽车已刹车完毕,所以5末时汽车处于静止 状态,即速度为零。
例4、在高速公路上,有时会发生”追尾”的 事故:后面的汽车撞上前面的汽车。我国高速 公路的最高车速限制值为120km/h。设某人驾 驶汽车正以最高时速沿平直高速公路行驶, 该车刹车时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 5m/s,司机 的反映时间(从意识到应该刹车至操作刹车 的时间)约为0.5s,那么驾驶员从发现紧急情 况到最后汽车停下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一知识点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一知识点总结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一知识点总结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高中物理课程的一部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进行研究和总结。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指物体在直线上运动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的情况下,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的运动。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1. 速度的变化: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在运动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

速度的变化可以是加速度增大,速度增加的情况,也可以是加速度减小,速度减小的情况。

2. 加速度的恒定: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是恒定的。

加速度可以是正值,表示物体在增加速度;也可以是负值,表示物体在减小速度。

3. 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即物体的位移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位移的变化速率与时间之间的比值是恒定的。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1. 位移公式:物体的位移等于初速度与时间的乘积加上加速度与时间的平方的一半。

位移的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S = ut +(1/2)at^22. 速度公式:物体的速度等于初速度加上加速度与时间的乘积。

速度的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v = u + at3. 加速度公式:物体的加速度等于速度的变化量除以时间的变化量。

加速度的公式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a = (v - u) / t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析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我们可以通过绘制速度-时间图和位移-时间图来解析运动过程。

速度-时间图的斜率代表了加速度的大小,而位移-时间图的斜率代表了速度的大小。

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际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运动形式。

例如,汽车在加速和减速过程中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此外,自由落体运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匀变速直线运动。

六、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要性匀变速直线运动是物理学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直线上运动的规律和特点。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小结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小结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 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分类: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3.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题目步骤 (1)规定正方向。 (2)明确初速度v0、末速度v、加速度a和时间t及各量 的正负号。 (3)将已知量带入公式求未知量,若所求量是矢量,要 说明方向。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一、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四、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五、自由落体运动 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学法指导
本章不仅要求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会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规律,还要求我们要重 视运动规律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及科学发 展的联系。鼓励学生大胆实验,激发探究的 兴趣,经过思考讨论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 科学探究能力,形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代入公式求
解时,与正方向相同的代人正值,与正方向相反
的物理量应代入负值。
五.自由落体运动 1.自由落体运动 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的运动。初速 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 说明: (1)自由落体运动只能在真空里才能发生 (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时,可近似看成自由落体 运动。
at
2
主要推论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在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位移之比
研 究
v2 vo2 2ax
特例:自由落体运动
(v0=0.a=g)
意义:表示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v-t图象 应用:①确定某时刻的速度,②求位移(面积),③判断运动性质
④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⑤比较加速度大小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解法三 利用公式 Δx=aT2

x2-x1=at2

a=x2-t2 x1=64
m-24 4 s2
m=2.5
m/s2
再由 x1=vAt+12at2 得 vA=1 m/s.
【答案】 1 m/s 2.5 m/s2
即学即练 2 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
隔 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
颗小球后,对在斜面上滚动的小球
1∶2∶3∶…∶n
.
②1T内,2T内,3T内…nT内位移之比为:
x1∶x2∶x3∶…∶xn=
1∶22∶32∶…∶n2 .
③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第n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xⅠ∶xⅡ∶xⅢ∶…∶xN= 1∶3∶5∶…∶(2n-1) .
④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
t1∶t2∶t3∶…∶tn= 1∶( 2-1)∶( 3- 2)∶…∶( n- n-1).
方法一:在航空母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 给飞机以一定的初速度;
方法二:起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 某一速度匀速航行.求:
(1)第一种方法中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 (2)第二种方法中航空母舰匀速运动的最小速度.
【解析】 设飞机起飞的加速度为 a,起飞速度为 v,则有
0+2 vt=s,
解法二 用平均速度公式 连续两段时间 t 内的平均速度分别为 v 1=xt1=6 m/s, v 2=xt2=16 m/s 如图 B、D 分别是 AC、CE 的中间时刻,故 vB= v1 ,vD= v2 由 vD=vB+at,即 16 m/s=6 m/s+a×4 s 解得 a=2.5 m/s2 再由 x1=vAt+12at2 得 vA=1 m/s.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第一、二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质点:1、将物体希成质点的条件: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在研究物理问题时,如果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问题的影响,则该物体可视为质点。

一个物体是否可以看做质点.要视具体储况而定。

若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对研究的问题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将物体看做质点。

例如,研究北京到广州的距离时,火车的大小和形状相对北京到广州的距离而言是次要因素,可以忽赂其大小和形状.火车可以视为质点。

若研究火车过桥时间,则火车不能看成质点。

2、质点的物理意义质点是科学抽象的结果,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

尽管不是实际存在的物体,但它是实际物体的一种近似,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进行的科学抽象,突出了事物的主要特征,抓住了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使所研究的复杂问鹏到简化。

(二)参考系1.参考系与参考系的选择物体相对其他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它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描述物体运动时,选作为标准的另一物体为参考系。

研究同一物体运动时,选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运动结果可能不同。

例如,路边的树木,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是静止的;若以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则是运动的。

在研究物体运动时,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恰当选择参照系可使所研究问题简化,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大地静止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2.运动的绝对性与相对性运动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我们知道世界上的万物在不停地运动,但我们研究的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参考系而言的,这就是运动的相对性。

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怎样运动,取决于它相对所选的参考系的位置是否变化。

(三)坐标系要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坐标系包括一维、二维和三维空间,主要用来确定物体所在的空间位置。

例如,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即可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1.质点是理想化模型.应区别于几何中的点。

2.在物理学的研究中,“理想化模型”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梳理高一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梳理高一物理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梳理第1节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一、实验原理1.利用纸带计算瞬时速度:以纸带上某点为中间时刻取一小段位移,用这段位移的平均速度表示这点的瞬时速度。

2.用v-t图像表示小车的运动情况:以速度v为纵轴、时间t为横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用描点法画出小车的v-t图像,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如果v-t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小车的速度是均匀变化的。

二、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学生电源、复写纸、纸带、导线、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细绳、槽码、刻度尺、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1.如图所示,把附有滑轮的长木板放在实验桌上,并使滑轮伸出桌面,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长木板上没有滑轮的一端,连接好电路。

2.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使细绳跨过滑轮,下边挂上合适的槽码,放手后,看小车能否在木板上平稳地加速滑行,然后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把纸带的另一端固定在小车后面。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让小车拖着纸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4.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两次。

5.增减所挂槽码,按以上步骤再做两次实验。

四、数据处理1.纸带的选取与测量(1)在三条纸带中选择一条点迹最清晰的纸带。

(2)为了便于测量,一般舍掉开头一些过于密集的点迹,找一个适当的点作计时起点(0点)。

(3)每5个点(相隔0.1 s)取1个计数点进行测量(如图所示,相邻两点中间还有4个点未画出)。

(4)采集数据的方法:不要直接去测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而是要量出各个计数点到计时零点的距离d1、d2、d3…然后再算出相邻的两个计数点的距离x1=d1;x2=d2-d1;x3=d3-d2;x4=d4-d3…2.瞬时速度的计算瞬时速度的求解方法:时间间隔很短时,可用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表示这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即v n =x n +x n +12T。

3.画出小车的v -t 图像(1)定标度:坐标轴的标度选取要合理,应使图像大致分布在坐标平面中央。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复习

2)∶…∶( n- n-1)
注意: (1)以上公式对自由落体运动同样适用. (2)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以认为是反向的初 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v v0 at 1 2 x v0 t at 2
1 2 x v0 t at 2
v v 2ax
2 2 0
v v0 1 v v0 2 v0 ( ) a( ) a 2 a
1 1 2 2 v 0 2t a( 2t ) 2(v 0 t at ) 2 2
at 2
返回
v v0 at 1 2 x v0 t at 2
v0
t
v中 v平
V中
t
v
v中 v0 at
v v0 a(2t )
v v0 v0 v v中 v0 v 2 2
A B C D E F G
x1
x2
x3
x4
x5
x6
x3 x2 A、 T2 x6 X 5 x 2 X 1 C、 6T 2
x5 x 3 B、 2T 2
返回
x3 X 4 x2 X 1 D、 4T 2
.解决“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方法
(1)数学方法:因为在匀变速运动的位移表达式中有时间 的二次方,我们可列出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方法求 解,有时也可借助v-t图象进行分析. (2)物理方法:即通过对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分析,找
⑵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 12.6 m/s2.
v v0 at 1 2 x v0 t at 2
v0
x/2
vx
2
v v 2
2 0
2
vx/2
x/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A.把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 B.安放纸带 C.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 D.接通220 V交流电源 E.按下脉冲输出开关,进行打点
2关于纸带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AC ) A.利用纸带可以较准确地读出时间 B.利用纸带可以较准确地测出某点 的瞬时速度
C.利用纸带可以较准确地测出某段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2 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探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规 律是什么?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变化规律 是什么?
了解打点计时器.
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 器,它每隔0.02s打一个点(由于电源频率 是50Hz)。纸带上的点表示了相应运动物 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研究纸带上所打点 的间隔,就可以了解物体运动的情况。
X3 S2 X1
X5 X4
0A
B
C
D
E
S2
S1
S3
S4
S5
V AB X 2 X1 S t T
V DE X 5 X 4 SV t T
如何测出E点的瞬时速度?
D
F
D
F
DF
原则:准确性 可行性
1.使用电火花计时器分析物体运动 情况的实验中: ⑴在如下基本步骤中,正确的排列
顺序为___A_B_D__E_C____________。
实验条件: a.合力恒定,细线与木板是平行的。 b.接50HZ,4—6伏交流电。
3.把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接通电源后,放开 小车,让小车运动,打点计时器就在纸带上打出一系 列的点,取下纸带,换上新纸带,重复实验三次。
4.选择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舍掉开头的比较密集的 点,确定计数始点,表明计数点,正确使用毫米刻度 尺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把测量结果填入表中。

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专题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高考主要题型-图像题)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1.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加速度大小与方向均不变的直线运动。

2. 速度时间公式:av t at v tv a v v v 000-=⇒+=⇒-=3. 三个位移公式:)(2(21)(2202200t aV a t a t v x v v t v v 无)=无无-+=+=4. 应用以上公式时:匀加速直线运动、a 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a 取负值。

匀减速直线运动也可看成加速度大小不变的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

5. 自由落体运动:00=v,smg a 28.9==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常用公式:gt v =,gg h v t 22122== 常用方法:位移相差法例如自由落体总时间为t ,则最后1秒的位移)1(2212121--=-=∆-t t x x g g x t t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1. 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平均速度:22vv xv v CAACAC B T+===中间位置的速度总大于中间时刻的速度aav v xv v xBc BCAB AB222222-==-=2222vv v v v cAcA B +>+=∴2. 两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差相等:①:S6-S5=S5-S4=S4-S3=S3-S2=S2-S1=Ta 2②:S5-S2=Ta23 S6-S1=Ta25 Sm -Sn=Tan m 2)(-③:(S4+S3)-(S2+S1)=)2(2T a(S4+S5+S6)-(S3+S2+S1)=)3(2T a三.速度时间t v -图像与位移时间t x -图像1.两种图像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不能描述曲线运动。

2. t v -图像:①:图像中v 的正负值表示方向,v 为正值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人为选定的正方向相同, v 为负值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人为选定的正方向相反; ②:图像的斜率表示加速度;③:图像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 ④:图像中的倾斜直线表示匀加或匀减速直线运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知识要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2.特点:加速度a=恒量,即速度均匀变化.3.基本公式(1)at v v t +=0 (2)2021at t v s += (3)as v v t 2202=- (4)t v v s t20+=说明:①以上四个公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s 、t 、a 、v 0、v t ,这五个物理量中只有三个是独立的,可以任意选定.只要其中三个物理量确定之后,另外两个就唯一确定了.每个公式中只有其中的四个物理量,当已知某三个而要求另一个时,往往选定一个公式就可以了.如果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有三个物理量对应相等,那么另外的两个物理量也一定对应相等.②符号:以上五个物理量中,除时间t 外,s 、v 0、v t 、a 均为矢量.一般以v 0的方向为正方向,以t =0时刻的位移为零.对已知量代入公式时要带上正负号,与v 0方向相同的量为正值,反之为负.对未知量一般假设为正,若计算结果为正,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同,反之则表示与v 0方向相反.另外,在规定v 0方向为正的前提下,若a 为正值,表示物体做加速运动,若a 为负值,则表示物体做减速运动;若v 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若v 为负,表示物体沿反方向运动;若s 为正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的前方,若s 为负值,表示物体位于出发点之后.③以上各式仅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包括有往返的情况,对于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运动均不成立.4、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解题步骤:(1)选定研究对象.(2)明确运动性质:是匀速运动还是匀变速运动,是加速还是减速,位移方向如何等.(3)分析运动过程,并根据题意画草图.要对整个运动过程有个全面了解,分清经历几个不同过程. (4)根据已知条件及待求量,选定有关公式列方程. (5)统一单位,求解方程.(6)分析所得结果,并注意对结果进行有关讨论,舍去不合理部分.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几个重要推论1.Δs=aT 2,即任意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相等.可以推广到s m -s n =(m-n)aT 22.中间时刻瞬时速度与中间位置瞬时速度202tt v v v +=,某段时间的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22202ts v v v +=,某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即时速度公式(不等于该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可以证明,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都有22s t v v <.3.初速度为零(或末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初速度为零,或者末速度为零,那么公式都可简化为: at v = , 221at s =, as v 22= , t v s 2=以上各式都是单项式,因此可以方便地找到各物理量间的比例关系. 4.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都是加速度a=g 的匀变速直线运动. 自由落体的规律: gt v =,221gt h =,gh v22= 竖直上抛的规律: gt v v t -=0,2021gt t v h -=,gh v v t 2202-=-5.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①前1秒、前2秒、前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4∶9∶…… ②第1秒、第2秒、第3秒……内的位移之比为1∶3∶5∶…… ③前1米、前2米、前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3∶…… ④第1米、第2米、第3米……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12-∶(23-)∶……对末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相应的运用这些规律. 6.一种典型的运动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物体由静止开始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紧接着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到静止。

用右图描述该过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①t s a t a s ∝∝∝,1,1 ②221B vv v v ===例题讲解[例1]一物体以初速度v 1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 速度变为v 2求:(1)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2)物体在中间时刻和中间位置的速度.(3)比较v t/2和v x /2的大小. 【解析】 (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221v v v +=,则物体在时间t 内的位移 x =t v v t v 221+=⋅(2)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v t /2=v 1+a ·2t ,v 2=v 1+at ,故v t /2=221v v +.物体在中间位置的速度为v x /2,则⎪⎩⎪⎨⎧=-⋅=-axv v x a v v x 22221222122/ 由①②两式可得v x /2=22221v v +(3)如图所示,物体由A 运动到B ,C 为AB 的中点,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经2t 时间物体运动到C 点左侧,v t /2<v x /2;若物体做匀减速运动,则经2t 时间物体运动到C 点右侧,v t /2<v x /2,故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v t /2<v x /2A B Ca 1、s 1、t 1 a 2、s 2、t 2①②[例2]特快列车甲以速率v 1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正前方距甲车s 处有列车乙正以速率v 2(v 2<v 1)向同一方向运动.为使甲、乙两车不相撞,司机立即使甲车以加速度a 做匀减速运动,而乙车仍做原来的匀速运动.求a 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解析】 开始刹车时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两车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当甲车速度减小到小于乙车速度时,两车之间的距离将不断增大;因此,当甲车速度减小到与乙车速度相等时,若两车不发生碰撞,则以后也不会相碰.所以不相互碰撞的速度临界条件是:v 1-at = v 2 ① 不相互碰撞的位移临界条件是 s 1≤s 2+s ② 即v 1t -21at 2≤v 2t +s ③由①③可解得 a ≥sv v 2)(221-[例3]一船夫驾船沿河道逆水航行,起航时不慎将心爱的酒葫芦落于水中,被水冲走,发现时已航行半小时.船夫马上调转船头去追,问船夫追上酒葫芦尚需多少时间?【解析】 此题涉及到船逆水航行、顺水航行两种情况, 并且有三个不同速度:u ——水速、(v -u )——船逆水航速、(v +u )——船顺水航速.虽然都是匀速直线运动但求解并不很容易.该题如果变换参考系,把参考系在顺水漂流的葫芦上,则极易看到,船先是以船速离去, 半小时后又原速率返回.取葫芦为参考系,设船远离速度为v ,则s = vt 1,式中s 为船相对葫芦的距离,t 1为远离所用时间. 设船返回并追上葫芦所需时间为t 2,由于船相对葫芦的速度仍然是v ,故 s =vt 2易得t 1=t 2.【说明】由于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而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所以当问题在某参考系中不易求知,变换另一个参考系进行研究常可使问题得以简化,其作用在此题中可见一斑.[例4]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在离地面224m 高处,由静止开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一段时间后,立即打开降落伞,以12.5 m/s 2的平均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运动员的安全,要求运动员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 m/s (g 取10 m/s 2).(1)求运动员展开伞时,离地面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 (2)求运动员在空中的最短时间是多少?【解析】 (1)设运动员做自由落体运动的高度为h 时速度为v ,此时打开伞开始匀减速运动,落地时速度刚好为5 m/s ,这种情况运动员在空中运动时间最短,则有v 2=2gh① v t 2-v 2=2a (H -h )②由①②两式解得h =125 m,v =50 m/s为使运动员安全着地,他展开伞时的高度至少为H -h =224 m-125 m=99 m. 他以5 m/s 的速度着地时,相当于从h ′高处自由落下,由v t 2=2gh ′ 得h ′=1022522⨯=gv tm=1.25 m(2)他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为 t 1=1012522⨯=g h s =5 s他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t 2=25501252242+-=+-=-tv v h H vh H m/s =3.6 s他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 t =t 1+t 2=8.6 s随堂练习练习1.一列车由等长的车箱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的最前端相齐.当列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测量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2s ,则从第5节至第16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4s )练习2.一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先以加速度a 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又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已知通过全程所经历的时间为t ,求该物体的位移.()(221221a a ta a +)练习3.火车以54km/h 的速度前进,现在需要在车站暂停.如果停留时间是1分钟,刹车引起的加速度是-30cm/s 2,启动时发动机产生的加速度是50cm/s 2.如果火车暂停后仍要以原速前进,求火车由于暂停所延迟的时间.(100s)练习4.竖直悬挂一根长15m 的杆,在杆的正下方距杆下端5m 处有一观察点A ,当杆自由下落时,杆全部通过A 点需多长时间?(g 取10m/s 2)(1s )练习5.从斜面上某一位置,每隔0.1s 释放一颗小球,在连续释放几颗后,对在斜面上滑动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cm, s BC =20cm,试求:(1)小球的加速度;(2)拍摄时球的速度v B ;(3)拍摄 时s CD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颗? (5m/s 2;1.75m/s ;2个)ABC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巩固练习(一)一、选择题(每题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1、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 B.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2、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s=24t-3t2(m),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几秒末( )A.2s B.4s C.6s D.8s3、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以速度V1行驶了2/3的路程,接着又以速度V2=20Km/h行驶其余1/3的路程,如果汽车对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8Km/h。

那么汽车在前2/3路程上速度的大小是( )A.25km/h B.34km/h C.35km/h D.38km/h4、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沿平直公路匀速行驶,发现前方有障碍物,立即刹车,汽车以大小是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终运动,那么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l B.4:3 C.3:l D.3:45、物体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s末开始在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9s末停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