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美的享受
享受语文快乐语文
享受语文快乐语文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享受语文快乐语文———语文课堂中利用和谐因素发展审美能力资兴市三完小李美玲和谐,恰当、和睦也。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我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新课改下应构建和谐课堂,语文课堂也不例外。
语文课堂教学不仅是老师对学生讲解语文知识、训练语文的过程,而更多的是对语文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
哲学家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情显现。
”柏拉图说:“美是理念的表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般没有审美教育,就不会有任何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并非说教。
组织良好的艺术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美育过程,是美的欣赏和熏陶的过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要使美育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则需要春风化雨般的艺术性教学,如精辟生动的理论讲授,优美规范的表演,精湛艺术的课堂布局等,都能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和谐教学,让学生发展审美能力,享受语文课堂。
一、发掘和谐的结构《学习的革命》:“把世界作为你的课堂,将所有的科目融为一门完整的学科来学习,是走出学生厌学困境的对策之一。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
如教学《生日快乐》时,播放一些生日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将生日的内涵充分表达出来。
这样一来,学生在听觉与视觉两大方面都大大激发了学好课文的兴趣。
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如教《跳礅上的歌》这课时,让学生体会:整洁的校园、勤奋的学习、纯朴的外表、美好的心灵是我们真正的美;繁荣的城乡、祥和的人间、扶危济困、惩恶扬善是我们城市的美。
让学生的头脑明辨是非,从正面去认识美的标准。
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教师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使学生感到教师的一种特有的艺术气质和人文修养,表现出师生之间的一种粘合力。
学语文,感受美
巴金《 小狗包弟》 中又感受到了一个正直心灵的高贵美。 文章中人物的品德美时时荡涤着学习者的灵魂 , 并且潜 移默化地 影 响着 每一 位用心读书 的学子 , 使他 们成为毛泽 东主席在《 纪念 白求 恩》 中写 到的 :一个有道德 的人 , “ 一个 高 尚的人 , 一个 纯粹的人 , 一个
死如归 的英雄形象。虽以一人之力难 以挽 狂澜于既倒 , 但千百年来却 激励 了无数志士仁人赴汤蹈火 , 义无反顾。
往事越千年 , 魏武挥鞭 , I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 了 东l 缶 换
人间 。
再如徐志摩《 再别康桥》
那 河 畔 的金 柳 ,
是夕 阳中的新娘 ; 波光里 的艳影 ,
谁边?
《 左传 ・ 烛之武退秦师》 大军压境 , 国危在旦夕 , 之狐 推荐烛之 郑 佚
武 出使敌营。 一直郁郁不得志的烛之武 以国家利益为重 , 不计前嫌 , 放 弃个人恩怨 , 临危受命 , 只身说退秦军 , 维护了国家安全 。 同学们感受到了先 国家 , 后个人的爱国主义精神 。 《 国策 ・ 战 荆轲刺秦王》 风萧萧兮易水寒 ” “ 知其不 可而为之。文 中 刻画了不畏强暴 , 不怕牺牲 , 在国家多事之秋挺 身而出 , 避艰 险 , 不 视
情感的具有审美意义的物。
例如戴望舒《 雨巷》 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 的姑娘” 丁香是古典 中“ 。
诗词 中常见的意象 。常见 白色 、 色两种 , 紫 外形单薄 细弱 , 往往代表孤
高、 美丽和忧愁。诗人 以此象征心中高洁、 美丽 的理想 。 但这种理想又 是稍纵 即逝 , 不可把握 , 给人暂 时的安慰 , 留下 的却是永久 的怀恋和无 限 的惆怅 。但也正好表现 了大革命失败后作者的迷茫 。 阅读 , 习中不 得不惊叹 、 学 佩服 文人的如花妙笔 , 能生 动 、 逼真地 描摹 自 然之景 。 毛 泽东 《 沁园春 ・ 长沙》 万山红遍 , “ 层林 尽染 ; 漫江碧透 , 百舸 争 流” 。深秋 时节壮丽 的景色 。 “ 月光如流水 一般 ,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 的青雾浮 起在荷塘 里。叶子和花仿佛在 牛乳 中洗过一样 ; 又像笼着轻纱 的梦。” 优雅 , 朦胧 , 幽静。 郁 达夫《 故都的秋》 你也能看得 到很 高很高的碧绿 的天 色 , 中“ 听 得到青 天下驯鸽的“ 飞声 ” 描写 了故都 湛碧高远的秋空。 从槐树叶底 , “ 朝东细 数着一丝一丝漏下 来 的 日 ” 光 又写出了叶子 的错落 细密 , 与林
请举例说明语文美育的内容
请举例说明语文美育的内容
语文美育是指通过语文教育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和提升人文素养。
下面举几个例子说明语文美育的内容。
1. 课文赏析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美的课文,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图,体验文学的魅力。
比如,学生可以品读《红楼梦》中的描写,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了解作者的思想和文化背景。
2. 作文创作
语文美育也包括了作文创作。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让他们尝试去感受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通过写作,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想象力。
3. 古诗词鉴赏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语文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朗诵和背诵古诗词,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4. 影视资源利用
语文美育还可以利用影视资源来进行教学。
学生可以通过观看优秀的文艺影片,了解其中的文学元素和美学特点,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欣赏能力。
总之,语文美育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美的存在,并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在语文课堂上应体现“真、美、情、趣”
在语文课堂上应体现“真、美、情、趣”【摘要】语文课堂应给人以真实的感受;语文课堂要给人以美的享受;语文课堂要充满教师的激情;语文课堂要具有趣味性;“优质课堂”所隐藏的因素过于复杂,人与人的观点可能不尽相同,然而我觉得只要我们精心去打造课堂,刻苦钻研教学,每天都上节与众不同的课,只要我们付出了汗水,付出了真情,无论成败的课都会有它的闪光点。
只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提高,我们都会上一节好课,都会拥有美丽的教育人生。
【关键词】真实;享受;激情;趣味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代表着一切,上好每一堂课都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心愿,因为一堂好课带来的不仅仅是学生在知识上的获取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及发展,更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我们教师人生的价值。
究竟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好课?个人认为能体现“真,美,情,趣”的课应该是一堂好课。
一、语文课堂应给人以真实的感受朋友之间的交往贵在真诚,而师与生的交流也应该是真实的,尤其是一节公开课,展现给听课教师和学生的就应该是原生态的,实实在在的一节课。
目前,在众多的公开课中都搀杂着假象,学生出乎意料的,闪烁着智慧的发言,都会博得听课人的赞叹,孰不知这多半都是教师精心的安排,然而在课上,有的学生会突发感悟,用了自己的方式回答问题,课后教师便会严肃的斥责,批评他故意扰乱课堂,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学生一切的发言都在教师的指引下,生搬硬套,完全失去了自我。
这种被束缚,如同被囚禁一样的感受真是苦不堪言。
我认为这样的课设计的再新颖,媒体辉映得再巧妙,也不能算是一堂好课,因为他泯灭了孩子的智慧,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权利。
一堂好课应该是师生在教学细节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那般自然与随意。
这般自然与随意中一定存在着一种真实的感动。
不管在课堂上会出现什么令你尴尬的局面,不管个别学生会让你多么失望,只要是真实的一节课都会流露出你对学生,对听课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在展现着教师实实在在的一种人格魅力。
这种人格的魅力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净化着每一个小灵魂。
怎样欣赏语文课文中的美
怎样欣赏语文课文中的美美,而是缺少发现。
”同学们,只要我们在阅读探索中多留心、多思考,多讲究些方法,从语文课文中,我们也能获得美的享受,提升我们的审美水平和阅读水平。
主持人:小博士翻开小学语文教材, 同学们便能够发现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在我们面前表达的美璀璨夺目:崇高理想境界的美、艺术形象的美、文章结构的美、语言形式的美和题材新颖的美……那么,怎样学会欣赏语文课文中的美,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呢?一、字斟句酌,欣赏语言美小学语文课本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中人物的语言富有个性,细心琢磨文中优美的词句,不但能欣赏语言的优美,还能积累语言,受到美的熏陶。
如《第一场雪》中景物描写是重点,文中有这样一句话:“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阅读时,我们可抓住“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细细揣摩,就不难体会到:作者使用了这些叠词,写出了雪后柳条、松柏不同的形态美,十分准确、形象。
描写雪后的景色局部,作者更是调动了视、听、触觉等多种感官,使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多种修辞方法,精心锤炼出多个准确的动词,把景物描写得有形有味、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虚实结合,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令人产生视觉、听觉和触觉上的美感。
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中的“绿”字的精彩,脍炙人口。
学习时想想“绿”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能够换成什么字?这样换好不好?通过推敲词语,联系作者的经历,我们领悟到不管是用“过”“满”“到”等都不如“绿”字有声色。
一个“绿”字,几经修改得来,活化了春的特点,给人一种非常鲜明的形象,读着“绿”,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小草纷纷从泥土中钻出来,江南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说明诗人对每个字都实行了精心的选择,一个“绿”字,使诗句神韵俱生。
这就体味到了语句的优美,领略了语言的魅力。
二、熟读成诵,感受情感美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它有利于读者深入品味作品。
爱上语文的n个理由
爱上语文的n个理由一、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工具。
通过语文,我们可以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与他人分享知识和经验。
语文的学习是培养我们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窗口。
通过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各样的事物、现象和人物。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文章,常常带领我们到各个地方、各个时代,通过文字的描写,使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不同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
三、语文是我们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
无论是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还是历史、地理、政治等社会科学,都需要借助语文进行学习和理解。
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语文基础,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
四、语文是我们思维的工具。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背诵,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我们可以锻炼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五、语文是我们审美的源泉。
语文中的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常常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感动。
通过欣赏和品味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提高我们对美的敏感度和欣赏水平。
六、语文是我们文化传承的纽带。
语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精髓和传统。
语文教材中的经典诗词和古代文学作品,是我们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窗口。
七、语文是我们人格塑造的重要因素。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人格和品德。
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情感和情操,提高我们的道德水平和人文素养。
八、语文是我们终身学习的基础。
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更重要的是为了终身学习和自我提升。
只有掌握了良好的语文能力,我们才能不断学习和吸收新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九、语文是我们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
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锻炼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美,在语文中
美,在语文中
语文的美就像一首古典与现代音乐完美结合的乐曲。
给人一种绝妙的美的享受。
我在古诗中享受着美。
古诗如同古典音乐时而悠扬,时而低沉的旋律,缓缓流入我的心中。
我喜欢在雨天读诗……
鉴开半亩方田,拉上雨做的窗帘,便弥漫起一派古典的诗意。
远离尘世的喧嚣,独自钻进属于自己的小屋,让倦怠了的双眼在古诗的韵律中休憩。
古诗中有相思泪,点点滴滴,沾湿芭蕉的故乡情,迷迷蒙蒙,笼上阡陌,弹奏丝竹的旋律。
淋淋沥沥,亲吻驿站的友人。
古诗中有客舍,有柳色,有溪桥,有鸣蛙。
有杏花村,有酒旗风,有巴山夜,有西窗烛。
有天街皇都,有野径黑云,有江船获明。
有牧童的短笛,有渔翁的蓑笠,有山间的翠绿。
杜甫春夜吟诵,李白月下思乡,放翁卧听夜阑,东坡举杯祝福,易安居士叹绿肥红瘦,诚斋主人赏荷心呈珠。
一首散发着稻香的宋词,记录田野最清亮动听的歌,一首竹鞋敲打出的穿林打叶曲,和着烟雨的豪放,袅袅的唱响了千年。
古诗的细雨,芬芳了时空。
古诗的阳光,温暖了人心。
古诗给读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者最美的享受。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体验语文之美 散发语文魅力
其 中蕴 藏 着 大量 的个 性 化 的美 育 内 容 , 有 丰 富 多 彩 的
艺术形象 , 有 引人 人 胜 的深 邃 意 境 , 有 凝 练 生 动 的优 美词句 , 有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 , 它的美无处不在 , 随
处 都 散 发 着语 文 的魅 力 内涵 。其 实 , 语 文 是 最 富 有人 性美和人情 味的学科 , 它 是 朦 胧 的美 , 是 空 中楼 阁般 的梦幻 , 是 荡 气 回肠 的 美 妙 乐 曲 , 是 意蕴悠远的诗韵 ,
表演课本剧 。 改变过 去一味枯燥 无味地讲解 , 而 是 让
通 过几年 的教学实践 我深深地 体会到 了语文之 美 的 确 就 在 我们 的 身 边 , 就在 孩子们 的眼神里 、 各 种
动作 中 、 稚嫩的语言中。
学 生动起来 . 给学生提 供一次语 言发展 、 创造 的机会 。
学 生在表演 中 , 想尽 一切办法充 当主人公 , 设 身 处 地
地 感 受 文 中角 色 的 内心 世 界 , 把 人 物 的语 言 、 神态 、 动 作 都 表 现 得 淋 漓 尽 致 。学 生 绘 声 绘 色 地 表 演 , 让 他 们
在 快 乐 中学 习知 识 。 从 表 演 中去 感 受 美 、 享受美 、 创 造
一
、
趣 味之 美
“ 趣” 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 , 拨动学生“ 趣” 的心
课堂内外. 教师版 l 语文 教研
体验语文之美 散发语文魅力
郑 素 惠
【 漳州市第二实验小学 , 福建 漳州 3 6 3 0 0 0】
【 摘
在 语 文 课 堂 寻 找 美 的源 泉 , 让 教 育 变 成 美 要】 发 掘 教 材 中蕴 含 的个 性 化 的美 育 内容 ,
让美成为语文课堂的灵魂
达 ,时而温婉细腻 的。在 这样的语文课堂上 ,学生 自始至 终伴随着 自己强烈的 情感体验 ,他们始 终有一种 美的享受和热爱语文、学好语文 的愿 望,这样的语 文课堂就有了美的灵魂。 挖掘文本资源 ,让学生欣赏美 语文课堂 中具有丰 富的美的资源 ,教学时应 注意挖掘 ,让学生在细细 的 品味 中受到潜 移默化 的熏陶 。语 音美 、语 意美 、文字美熔 铸于一个 个貌似 平 常的方块字 中。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其 中都蕴含着丰 富的美的资源, 教师应 当有意识地将汉字 的美展示给学生,培养学生对祖 国语言文字的 自豪感。 优美 的板书、声情 并茂 的朗读、生动形象的释义,往往能激发学生对美 的遐想。 如 :苏教版 国标本第二册语文课本中有这样的一组描写夏天的词 串:夜晚 繁星 亮 晶晶 爷爷 奶奶 小丁丁 竹椅 蒲扇 萤火虫 牵牛 织女 北 斗星 。虽然只是简单 的十二个词语,但 由于编者独 具匠心 的编排,就把学生带入 到如诗如画的境界:夏天的晚上 , 祖孙三人坐在竹椅上乘凉,爷爷一边摇着蒲扇, 边给小丁丁讲牛郎织女 的故事。小丁丁听得入神了,思绪飞上了遥远 的天空。 而本组词串中一、三 、四排最后一个词语 中的字都押 “ i n g ”韵 ,学生在 朗读时就 能充分感受到语音 、语意美 ,读起来朗朗上 口,读出韵味和美感。 人性 美、亲情美 、 自然美、意 境美……无不 熔铸在一 篇篇文质兼 美的课 文之 中:有 “ 小荷才露尖尖角 ”的清 新,有 “ 映 日荷花别样红 ”的绮丽,有 “ 飞 流直 下三千尺”的豪迈;有 《 沉香救母 》中的母子情 深,有 “ 但愿人长久 ,千 里共婵 娟”的洒脱,有 《 诺曼底号遇难记 》中的哈尔威船长的 “ 生死考验 ”的 悲壮 ……在教学 中, 教师可通过音乐渲染 、 情境再现等途径让 学生欣 赏美 。 如: 在教学 《 台湾 的蝴 蝶谷》这一课时 ,我让学生边 听 《 化 蝶》的音乐,边欣赏蝴 蝶谷美丽 的景色 。当学生看到金光灿灿的黄蝶谷 时,都不 约而同地瞪大 了圆圆 的眼睛 。接着欣 赏到五颜六色的彩蝶谷 时,都异 口同声地发出了 “ 太美 了”的 赞叹声 ,这就是 自然美 的魅力 。 二 、薯化埔读囊悟 。让学生品味羹 语文课 堂应该书 声琅琅、笑 声朗朗。教师 要做的 ,首 要的是激发 学生阅 读的兴趣 ,激发他们 亲近文本的愿望。我 国的传统教学方法一 诵 读有其极为 重要的意义 。有 时候老 师的一次声情并茂的 朗读对学生 的影响要远 远超过知识
学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
学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我是一名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师,在这几年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正是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授予学生受益终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只能让学生生厌。
一、语文教学效益差教师上课生怕学生听不明白,大部分时间在讲,学生几乎没有读的时间,整节课下来老师讲得累,学生听得累。
而且一篇课文放在学生面前,老师不做个别提示引导,学生不会读,甚至读错;一篇作文,教师不做审题指导,学生就不敢动笔写。
另外,很多语文老师上语文课都按一定的程序操作,比如,很多语文课概括文章的中心都是按同一个模式概括:“通过……表现了(歌颂了、揭露了等等)……”即使偶有变化,也是在稳中求一点变化,没有本质的区别。
不能授予学生受益终生的语文素养,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和意义,只能让学生生厌。
二、作文教学成效差学校实行语文“习、读、说、写”“211”模式教学法,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学生感到语文课变化很大,我自身也觉得语文课效果明显提高了许多,我是这样去做的:1.改变过去以教为中心,先教后学的教学方式,教师不再唱独角戏,而是试着与学生交流、沟通、合作、互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师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认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以求得新的发现,实现教学相长。
比如,教学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口语交际”《找春天》。
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认识、热爱大自然,学生在室内完成一节复习课后,我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学校附近“寻找春天”。
在找的过程中学生非常认真仔细,我借此机会有意识地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并让他们在观察中由各组说出“找到的春天”。
然后进行扩展:画一幅关于春天的画。
这时,课堂学习气氛高涨了:老师,我画的内容是在清清的小河边,柳树发芽了,小草也绿了;我画的是桃花开了,小鸟在蓝蓝的天空中飞来飞去;我画我们的校园,同学们背着书包进学校,花坛里的花都开了……这堂口语交际课,使学生感受到课堂教学的丰富多彩。
语文作文董卿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享关于语文的魅力与价值的思考。
在这里,我要向我国著名主持人董卿致敬,她用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语文之美。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董卿的精彩演讲。
她的演讲,总能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将语文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无论是关于诗词、文学,还是关于人生、社会,她总能用语文这把钥匙,打开人们心灵的大门,引发共鸣。
那么,语文究竟有什么魅力呢?我认为,语文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文是文化的载体语文,作为人类交流的工具,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用语文创作出了无数传世之作。
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正如古人所说:“文以载道。
”语文,就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的载体。
二、语文是情感的寄托语文,是人们表达情感、抒发心声的重要手段。
在我们的生活中,语文无处不在。
从家庭聚会、朋友相聚,到工作交流、社会交往,语文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尽情地表达爱、恨、喜、怒、哀、乐等各种情感,让心灵得到慰藉。
三、语文是智慧的结晶语文,是智慧的结晶。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掌握字、词、句、段、篇等基本知识,还要学会思考、分析、归纳、总结。
这些能力,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正如董卿所说:“语文,让我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成长。
”四、语文是美的享受语文,是美的享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诗词、散文,还是小说、戏剧,都充满了美。
这些美,既有自然之美,也有人文之美。
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可以体会到人生的酸甜苦辣。
这种美,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乐趣,找到慰藉。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发挥语文的魅力呢?一、热爱语文,热爱生活热爱语文,首先要热爱生活。
只有热爱生活,才能在语文的世界里找到灵感,才能创作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思想的作品。
正如董卿所说:“热爱生活,就是热爱语文。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
如何让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享受美的教育小学语文新教材每一课的插图都很新颖,很有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认为教师要充分挖掘课文中美的因素,使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尽情地享受,从而达到陶情养性,美化心灵的目的。
一、让学生在想像中感受美、欣赏美教师应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像、体会课文所包含的自然美、生活美、形象美和艺术美和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学生对生活、大自然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想像是创新的翅膀,教师应根据儿童爱想像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象入手,触发感情,在感情的陶冶中展开想像,启动思维,促进联想,开拓创造的空间,发挥创新的潜能。
学习有情有景的课文,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再创造想像,边读边在头脑中浮现画面。
如,教《春雨的色彩》一课时,我边播放春雨的录音,边让学生闭上眼睛倾听外面是什么声音?感受到了什么?想像到了什么?学生们有的笑眯眯地说:“那是春姑娘播种的声音。
”有的甜甜地说:“那是百花齐放的声音。
”有的欢快地说:“那是天使顺唱歌的声音。
”还有的轻轻地说:“那是蜜蜂采蜜的声音。
”这时我告诉孩子们:我也听到了,我听到了你们诗一样的声音。
这下孩子们可乐坏了,学习的劲头更足了。
这样充分地发挥学生丰富的个性,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想像力和欣赏的能力,感到课文的意境美、语言美。
二、让学生在阅读中理解美、演绎美小学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美、理解美,关键的一环就是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新教材中有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因素,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地挖掘教材让学生从字里行间去体味、感悟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色彩、意境等。
让学生在美的情景中得到最舒畅的审美体验。
如,教《荷叶圆圆》一课时,我边让学生欣赏夏天的美景边启发学生:这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
荷叶是夏的标志,荷叶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让我们去看一看,摸一摸那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感受到充满童趣的童年。
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激发了,个个都急着阅读课文,去感受夏天的美。
语文,以美滋润心灵,升华情感
语文,以美滋润心灵,升华情感【摘要】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语文教材的审美因素,把课程的理性内容与感性体会、抽象概念与鲜活的形象有机统一起来,把知识传授与美感体验统一起来,即提高学生的语文技能,又教会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又滋润了心灵,升华了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审美教学;滋润心灵;升华情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当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育就是把人培养成为具有求真、求善、求美和求自由的主体精神的人。
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
语文教材作为一种载体,不仅承载着语文知识内容,而且蕴含着道德观念,审美情趣等。
语文教学活动中蕴藏着丰富的美学因素,因而要不深化学生的审美感受,以美滋润心灵,升华情感,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精美充实的教学内容,教育感化学生初中语文教材上有许多中外名家名篇。
经典美文体现出名家的风采,融文采、哲理、美学、情感于一体,这对学生的写作与陶冶情操大有裨益。
这是语言艺术的瑰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
给人以无穷的智慧,给学生展示了美的广阔天地。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是向导,引导学生去领略无限风光。
在这广阔的天地里,印下了一批批优秀人物血的脚印。
这里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高歌“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的李大钊,大义凛然、拍案而起的闻一多,身残志不残的张海迪,为科学奋斗终身的竺可桢,“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中去”的雷锋……通过老师的生动讲解,学生仿佛看到了他们为了人类解放事业,为了祖国富强而笑赴刑场,慷慨陈词,奋笔疾书的动人情景,从而感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激发起强烈的道德感,从内心深处喷发出为人类、为祖国献身的崇高情感。
在这广阔天地里,展示了一幅幅大自然赐予的秀丽画卷和人类杰作。
语文课应该给学生美的享受
【 关键词 】语文
《 文课程标 准》 语 提出.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 美情趣 , 形成正
确 的价 值 观 和 积 极 的 人 生 态度 。语 文 课应 该 发 挥 自身 的优 势 , 用 各种 各样 的美 去 感 染 人 、 陶 人 , 学 生 以美 的 享 受 。 熏 给
一
、
大 自然 用 秀美 的山 水 给 人 以 美感 。语 文 教 材 的选 文 是
转 的文章 自然是 文质 兼美,需要让学生从中去领略美 、享受 美。打开语 文课 本 , 就仿佛走进 了一座五彩斑斓 的大花 园 : 春 花秋 月、 夏云冬雪。一览无遗 、 尽收眼底。在这里, 你能感受春
的 妩 媚 、 的 热 烈 、 的 丰 盈 、 的 洗 练 。 这 样 的 文 章 语 句 优 夏 秋 冬
的音乐美感。“ 河山只在我梦萦 , 国已多年未亲 近, 不管 祖 可是
怎样也改变不 了我 的中国心。洋装虽然穿在身 , 我心依然是中 国心。” 朗读这激情澎湃 的旋律 , 我们在享受音乐美的同时, 更 能感到一种浩然正气在胸中激荡 ,祖 国, “ 我爱你 ” 的情感 会喷 薄而出。“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 小河在 美丽 的村庄旁流
这些文章传达 了人世间最美好 的一种东西——浓浓 的亲 情。中华民族是最讲究情意、 人情味最浓的一个 民族 : 黄金有
价 情 无价 。学 习这 些 课 文 时 , 应该 让 学 生 去 深 入理 解 这 中华 就
美、 节奏明快。老师没必要按教科书照本宣科 , 而应做好应该
引 路 人 : 学 生 领 入 这 座 大 花 园 , 教 会 学 生 欣 赏 的 方 法 。 让 把 并 学 生 用 心 去 聆 听 每 一 朵 花 开 的 声音 i用 心去 体 验 每 一 粒 种 子
品悟语文之美,感受语文魅力
品悟语文之美,感受语文魅力发布时间:2021-12-06T02:53:11.35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3期作者:苏育婷[导读] 语文不仅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也是一块“美”的天地。
苏育婷厦门市集美区李林小学【摘要】语文不仅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也是一块“美”的天地。
然而,在大多数学生眼里语文是索然无味的,毫无魅力可言的,只是对一些字词句段的机械记忆。
久而久之,导致学生不愿学语文,进而讨厌语文课堂。
面对这种现状,教师应该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魅力所在——“美”。
所谓“美”,便是让学生感悟语文的语言美,善于发现语文内容方面的美,进而品味美。
【关键词】语文;语言美;内容美;品味美《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而文学作品又是美的精华,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教会学生品味美文,以美感人进而以美动人,使语文课堂不再索然无味。
一、感悟语言之美,感受语文中的诗情画意现阶段,语文课堂的学习,大多数学生都只是对一些字词句段的机械记忆,没有感悟到文本的语言美。
然而,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语文教材选编的文章大多是历代传诵、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
所以说,语文并不只是与字词打交道,它还是一种美的享受,每一篇文章的语句都生动形象,很多课文都富有诗情画意。
我们若能教会学生感悟“语言美”,细细读来,慢慢品嚼,定能打动学生的心。
例如:在《摔跤》这一课中,对小嘎子和小胖墩儿的动作描写就写得很精彩:一叉一搂、虎势儿一站、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三抓两挠、揪在一起、推拉拽顶、摔了个仰面朝天等等。
“摔跤”这个场景的描写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细细品味,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语言的优美还能使学生佩服作者的才华,作者能够用上一连串不一样的动词,把一个简单的“摔跤”的场景描写得具体生动,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语言之美,感受到语文的魅力所在。
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论文
让语文教学成为一种享受我们深知:学习语文是为了享受语文——创设情境享受语文的人文性,入情析文享受语文的审美性,亲历体验享受语文的实用性。
那么作为语文教师,怎样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呢?经过不断的实践摸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让学生在欣赏自然风光中得到美的享受。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光旖丽。
如:迷人的张家界、秀丽的桂林山水、广袤无垠的草原、神奇壮丽的青海湖、自然朴实的镜泊湖、千娇百媚的西湖、逶迤蜿蜒的万里长城、气势雄伟的黄河……这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无不令人怦然心动、心驰神往。
小学语文课本中对她们美丽的容颜作了淋漓尽致的描绘。
然而单靠语言的描述,即便再发挥丰富大胆的想象,这种美还是显得有些空洞、抽象,在学生的头脑中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那么借助多媒体,将这些美丽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给他们以直观的感觉,就能引起共鸣。
如:人教版第九册《草原》一文,作者老舍描述了他初到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和受到蒙古族人民热情接待的情景,景美情也美。
我从互联网上了解了蒙古族的人情风俗,下载了草原的风光及摔跤、套马、蒙古包等图片,再配上优美的旋律制作了flash课件,当学生看到蓝蓝的天空下那翠色欲流而又辽阔的草原时不由眼前一亮,为之动容,再让他们和着优美的音乐,听着朗读,学生陶醉其中。
然后,我问学生有什么感受?想说些什么?有位学生动情地说:“些时此刻我多想高声唱一曲腾格尔的《天堂》啊!”二、用“美”的语言让学生得到享受。
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报告《激情与思想》中,那一句句“因为我有激情”深深地打动了我。
是的,我们应该有“激情”!没有激情的课死水一潭,没有感染力的课平淡无奇!语文课上更需要有“朝气”,更需要有“激情”!那“激情”就是“美”,是“美”的肢体语言,是“美”的教学语言!窦桂梅老师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对于“圆明园的毁灭,不仅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这句话的朗读她是这样指导的,她用她那富有激情的语调,演绎了假如读给邻居小孩儿听,假如读给爸爸听,假如读给不识字的奶奶听……她那一声声不同方法所演绎的充满激情的不同朗读,迎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
让美在语文课堂上绽放语文的世界,是“美”的世界。
人类社会的美无处不在,宽阔壮丽的山川河流,巧夺天工的建筑工艺,高尚纯洁的人文情感等,无不闪现着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语文教师应该让“美”在语文课上生动起来。
新课标明确指出:实施素质教育要加强学生的美育!美育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便成为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美育能潜移默化地塑造人的灵魂,净化人的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道德情操,有助于学生趋善避恶,抵制一切卑劣的思想和行为。
可见美育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如何让“美”在语文课上尽情流淌,激情飞扬,引导学生走进美的世界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浅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善于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让学生在美的海洋中畅游1.自然美,令人陶醉俗话说:“天下美景,尽收眼底。
”显然,美对视觉器官的冲击不容忽视,而语文教材中壮美的自然景观比比皆是,教师要善于挖掘,渗透于语文课堂。
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景象,似一条奔腾欲飞的巨龙蜿蜒于广漠之上、盘旋于丛林之间的万里长城,以及威武雄壮的秦兵马俑,美妙绝伦的敦煌莫高窟等,都以其震撼人心的美使世界瞩目,令人神往。
因此,语文教学在涉及自然景观、人文建筑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视频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产生一种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古代劳动人民杰出智慧的敬仰之情。
这样,学生可以在愉悦中获取知识,提高审美情趣。
2.社会美,震撼人心语文教材中处处都有美,只要你用心揣摩就可以发现。
实际上,语文课本中描绘的许多历史事件、历史画面,通过作者语言文字的生动描述,仿佛就在我们眼前,如临其境,往往能给学生一种真实的社会美感。
如《史记》中“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的悲剧场景;《三国演义》中周瑜火烧赤壁、大败曹军的壮观场面;《水浒传》中林教头谦和礼让,比武时善待洪教头的动人画面……这些历史故事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善于点拨,让学生充分感受其中所包含的社会美。
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心得体会范文
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心得体会范文全文共3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初中语文跨学科主题心得体会范文1以追求美的享受——语文课注重审美体验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本事,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本事。
语文教育应当并且能够造就现代化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构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标中在阐释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将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本事、阅读本事、写作本事、口语交际本事。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构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语谐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另外还需要清楚的是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当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很多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每个语言文字都是一颗跳动的生命,都具有必须的感情色彩,丰富的内涵,“花”能使你想到百花盛开,那五彩缤纷的大花园;还会是你想到,那不十分引人注目却那样坚韧,在风雪中傲立的小花。
“百合花”让你感觉到清纯,淡雅。
“玫瑰花”则让你感觉艳丽芬芳,热情似火。
仅仅是“百合”与“玫瑰”两个词语的不一样,仅仅是这两个字的`差别,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不一样的刺激,感受。
这就是我们的母语所赋予我们的空间,灵感。
也是唯有我们的母语才有如此的魅力。
每个跳动的音符都会激起孩子们的遐想,给人以美的享受。
都能使你产生丰富的联想,都会让你想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应指导孩子们赋予每个文字以新的生命赋予它变化的色彩,使他尽显英雄本色,尽其使命。
语文的浪漫
语文的浪漫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
它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艺术,一种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
语文课堂上,学生们聆听着老师讲述着优美的句子,感受着文字的力量,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诗意世界。
语文给人带来了美的享受。
在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到许多优美的句子,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让我们感受到了诗意的美。
在阅读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不同作者的独特风格和情感表达。
有的文笔清新脱俗,如《红楼梦》中的描写;有的文笔豪放激昂,如《岳阳楼记》中的文字。
这些文字,如同一幅幅美丽的画卷,让我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了人类智慧的结晶。
语文让我们具备了表达情感的能力。
在语文课上,我们学习到了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
这些手法可以让我们用更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比如,我们可以用“花好月圆”来形容幸福美满的生活,用“云淡风轻”来形容心情愉悦。
通过运用修辞手法,我们可以将平凡的事物变得有趣、有情调,使我们的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语文培养了我们的思维能力。
语文课堂上,老师常常给我们出一些寓意深远的问题,让我们进行思考和讨论。
通过这些思考和讨论,我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自己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还可以培养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世界,更好地思考和处理问题。
语文还能帮助我们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在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进行写作训练,如作文、写读后感等。
通过这些训练,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地道和流畅。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语文是一门浪漫的学科。
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还培养了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我们的写作水平。
通过语文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优美的语言文字,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让我们珍惜语文学习的机会,用心去感受和体验语文的浪漫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美的享受
语文,美的享受
江苏高邮市城北实验小学(225600)邓宝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的,语文教学除了要重视其工具性外,也要重视利用教材资源,有机地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很多人以为,低年级的课堂上是不可能做到品自然清新的语言之美,悟曲径通幽的构思之美,绘含蓄隽永的意境之美,抒沉思遐想的升华之美。
这样的语文课堂,何来美?其实不然!低年级学生的确在涵咏文字、咬文嚼字方面欠缺感受美的能力,但他们在借助图画想象美、角色表演体验美、对比诵读感悟美等方面表现出的情感,让语文课堂展现出美的魅力。
一、借图想象,感受自然之美
案例1.苏教版第三册《乡下孩子》的教学片段:
师:小朋友们,昨天老师认识一个小朋友,她邀请我去他们那里参观。
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吗?
(出示课件:看画面、听课文朗读)
师:你看见了什么?
生1:哇,乡下好美哟!“大草原”好大好绿!
生2:花儿真多,五彩缤纷!
生3:他们的生活真有趣!
生4:我仿佛闻到了青草的味道,我要在草地上打滚。
生5:胖乎乎的小猪太可爱了,我要喂猪,我要用菜叶逗逗它。
生6:嘎——嘎——嘎,我要到乡下放鸭子……
反思:在以上的教学片段中,教师通过借助插图想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让学生感受文章所描绘的景色之美,体会到自然之美,由此受到美的教育。
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大部分课文是文质兼美的佳作。
许多插图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同时也能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
因此,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美、体验美。
二、诵读对比,品味语言之美
案例2.苏教版第三册《云房子》的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师:读一读,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喜欢第一句。
“笑眯眯的”笑得很美,感觉太阳像一位亲切的爷爷。
生2:“水汪汪的”,蓝天像汪着水,水多,水美。
……
师:我们再来读读第一句,你还有什么感觉?
生1:读起来很亲切。
生2:读起来好溜,一口气读下去也不累。
生3:像跳舞的感觉,好有趣。
……
师:你愿意用你的朗读表现这种美吗?
生:愿意!
(学生争先恐后地读)
反思: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者遵循学生的审美心理规律,启发学生在对比朗读中感受叠词的韵律美,感受叠词在表达不同的语气,在语意程度和感情色彩方面,在加强语言的形象性等方面的作用,欣赏到语句中蕴含的语言之美,从而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受到汉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的鉴赏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三、角色体验,欣赏人性之美
案例3.苏教版第四册《沉香救母》的教学片段:
师:演得太精彩了。
“沉香”,你为什么要攥紧拳头?
(学生盯着自己的拳头想了一会儿)
生1:我下决心让母亲早日离开苦海。
生2:为了母亲,我下决心拜师学艺
生3:为了母亲,我不怕吃苦。
自己吃的苦和母亲在华山下所受的苦相比,算不了什么。
师:沉香对母亲真是一片孝心。
他仅仅是为了母亲?
生:也是为了“苍老的爸爸”。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爸爸一个人抚养“我”多么辛苦,爸爸肯定也十分思念妈妈。
“我”如果能早日救出母亲,这样一家人可以早日团聚,过上幸福的日子了!爸爸就不再“苍老”了。
……
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中,教者在学生分角色扮演沉香与父亲的一段对话后,抓住
文本中的一个动作“攥紧拳头”,引导学生想象沉香“攥紧拳头”的原因。
通过角色的变换,引领学生进入文本情境,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沉香身上的孝顺、懂事,受到心灵上的震动。
课堂教学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对话、交流的过程。
文本的人性之美就是在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中闪现出来的。
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善于捕捉一个个鲜活的人性之美的细节,展现一个个流变的过程,这样才能精彩一次次课堂,让学生品悟出文本的人性之美。
学生喜爱语文,往往不是因为其中的认知内容,而是因为蕴含其中的精神底蕴,让学生感受到心灵的愉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善于发现这些美的种子,引领学生走近美、想象美、感受美、品味美,让美的种子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汉语言这株艺术奇葩更显神奇与美丽,使学生爱上语文!
(责编韦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