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养成[论文]
幼儿园小班一日常规习惯养成及幼儿教师工作标准
幼儿园小班一日常规习惯养成及幼儿教师工作标准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非常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还可以让幼儿更好地适应园所的规范和要求。
以下是幼儿园小班一日常规习惯养成的几个方面:1.生活自理:幼儿要学会穿脱衣物、洗手、刷牙等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
教师可通过示范、引导和激励来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自理习惯。
2.作息规律:幼儿园小班一般有规定的作息时间,包括休息、用餐、睡眠等。
教师需要有明确的作息安排,并严格按照时刻表进行操作,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作息规律。
3.教室卫生:幼儿园小班的教室环境要保持整洁和卫生。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参与清理教室的活动,让幼儿了解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4.食品安全:幼儿园小班在用餐的时候,教师需要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挑食,咀嚼慢慢,不乱扔食物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5.健康习惯:幼儿园小班的幼儿需要学习一些基本的健康知识和习惯,如洗手、多喝水、运动、不吃零食等。
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和活动让幼儿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
幼儿教师的工作标准是指教师在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应满足的要求和要求。
以下是幼儿教师工作标准的几个方面:1.职业素养:幼儿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关爱幼儿,注重幼儿教育的专业性和艺术性,积极参与幼儿园各项活动。
2.教学能力: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课堂管理、教学监控、评价和沟通技巧等。
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需要,设计适应性强的教学活动。
3.幼儿关爱能力:幼儿教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幼儿关爱能力,包括关注和理解幼儿的成长发展,照顾幼儿的身体和情感需求,与幼儿保持密切的互动和沟通。
4.家园合作能力:幼儿教师应与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幼儿的家庭背景和需求,与家长共同关注和确保幼儿的全面发展。
5.学习与更新能力:幼儿教师需要具备学习和自我提升的意识,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教育培训和学术研讨,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职业素养。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幼儿-习惯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幼儿|习惯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及家长的共同参与,充分发挥教学、游戏、活动的作用,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一、培养内容与方法(一)爱孩子、以教师的良好行为来陶冶幼儿这是教师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前提。
教师只有做到了爱每一个幼儿,才能真正做到从幼儿的身心健康出发,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幼儿总是以老师做为模仿效法的对象,老师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都会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留下烙印,对幼儿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加里宁有这样一段话:教师每天仿佛都蹲在一面镜子前,外面有几百双精细的,富于窥伺出教师优点和缺点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断地盯视着他。
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幼儿的良好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严谨持重的行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种无声无形的教育动力,去感召幼儿,启迪幼儿,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
每个幼儿都渴望能得到我们的爱与关注。
幼儿喜欢我们,那是因为我们满足了幼儿的被人爱与关注的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幼儿喜欢我们老师,那是因为她打电话叫我妈妈来接我、她给我梳头打辫子、她常摸我的头、她说她喜欢我、她上课看着我笑、她去过我家。
我尿裤子后,_老师帮我换。
我不喜欢_老师,因为我叫她,她不应我。
、我不喜欢_老师,因为她骂过我。
、我喜欢_老师,因为她经常对我笑,还经常弯下腰来跟我说话。
我们的行为,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但在幼儿的眼里却是对他们的关注和爱。
我们要想得到幼儿的爱戴,那我们就应该经常对幼儿表示我们对他们的爱与关注。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幼关系《纲要.》中提到的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充分显示了对安全、愉快、宽松的外部氛围的重视。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怎样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小班幼儿常规教育浅析论文篇一《浅谈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的有效策略》【摘要】幼儿常规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效的常规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幼儿园形成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怎样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及幼儿年龄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幼儿常规教育策略。
【关键词】小班幼儿常规教育策略一、问题的提出: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
”幼儿期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尤其是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更是良好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要让幼儿“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建立良好的常规,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幼儿常规教育不仅有利于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有助于幼儿园形成安全有序的教育环境,保障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顺利开展。
小班是幼儿常规教育的初始阶段,小班幼儿刚入园、年龄小,同时父母及长辈的溺爱娇惯、包办代替,又养成了小班幼儿强烈的依赖性、缺乏常规意识及相应能力。
因此,怎样在小班开展有效的常规教育,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的全面、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幼儿常规教育”的概念界定:讨论、界定“幼儿常规教育”,必然离不开对“常规”一词的界定。
幼儿园小班良好行为培养
幼儿园小班良好行为培养在幼儿园小班的教育中,良好的行为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行为习惯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生活,还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重视幼儿的行为培养,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教师应该倡导积极向上的行为。
幼儿园小班的孩子们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因此,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他们行为模仿的对象。
教师要展示积极向上的行为态度,鼓励幼儿关注他人的需要,培养他们感恩、友善、乐于助人的品质。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通过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其次,教师应该注重规则的建立和约束。
在幼儿园小班,教师可以制定一些简单明确的规则,如不打架、不抢玩具、按时完成任务等。
这些规则既能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又能维护班级秩序。
教师要向幼儿解释规则的重要性,并告诉他们不遵守规则的后果。
在实施规则时,教师应该采取灵活的方式,将规则和游戏相结合,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会遵守规则,培养自觉的行为习惯。
此外,教师还应该及时给予孩子们表扬和奖励。
当幼儿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教师应该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这可以通过口头表扬、鼓励信物或奖励活动来实现。
表扬和奖励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到教育活动中。
同时,教师还应该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机制,让他们能够主动规范自己的行为。
最后,教师还应该重视与家长的合作。
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场所,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行为习惯。
因此,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及时沟通孩子在幼儿园的行为表现,并与家长共同讨论解决办法。
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到一些课堂活动中,让家长们亲身体验到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加强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良好行为的培养。
总之,在幼儿园小班的教育中,良好的行为培养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
幼儿园教师应该用心去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通过规则的建立和约束,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与家长的合作等方式,培养孩子们良好的行为。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摘要】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对幼儿的成长至关重要。
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还能培养幼儿的自律能力。
通过游戏教育和家园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形成。
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习惯,有利于其全面发展。
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议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共同配合,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为他们的未来打下良好基础,实现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常规习惯,培养,自律能力,身心发展,游戏教育,家园合作,教育工作,教师,家长,全面发展。
1. 引言1.1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幼儿阶段,良好的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出孩子良好的行为举止,还有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规律的生活节奏,还有助于他们在日后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首先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通过长期坚持好习惯,幼儿可以逐渐培养出自觉与自制的能力,使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更加自信。
良好的常规习惯还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和品质,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在集体生活中,幼儿需要遵守规则,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集体生活,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和相互理解。
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意义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意义非常重大,这是因为良好的常规习惯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规律性生活的习惯,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
每天坚持按时起床、按时吃饭、按时休息等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培养幼儿的自律性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论文
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生活习惯”。
而生活习惯的培养则是从身边的点滴做起。
幼儿时期的孩子可塑性大,是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因此,良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但是,要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靠在幼儿园里教师的教育培养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家长的配合,只有家庭与幼儿园的共同合作努力,才能使幼儿在相同的环境氛围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让家长重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与误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形成的。
而且在这一过程,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实现。
小班的孩子年龄小,可塑性越大,是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因此,抓紧这一时期对它们进行培养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却看到,孩子在想要自己动手做事时,许多家长的表现却恰恰相反,常常都会说“你太小,不行!”或是“哎呀,别弄了,你会弄得脏死了”“太慢了,还是妈妈来吧”等等理由去扼制孩子的行为发展。
为了帮助家长正确认识这一点,作为教师的我们,首先要帮助家长认识到“适度放手”“幼儿自主”对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也使其进一步认识到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家长是不能包办和替代的。
就如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而言,有的孩子在班上刚学会了自己用勺子吃饭,可是回家后之后,家长包办喂饭,不给自己练习用勺子的机会。
这看似是家长心疼幼儿自己不会好好吃饭,但是从长远来看,实际上却是浪费了幼儿小肌肉的发展,也容易让幼儿有依赖思想。
因此,必须要让家长意识到坚持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教育的家园一致性的重要意义。
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具体方法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孩子的一生是有益的,孩子的行为习惯是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而形成和巩固下来的。
如果我们教育后的结果只是学习了知识,而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我们仍以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为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
1、运用游戏方式让幼儿轻松学游戏是幼儿最喜欢也是最容易接受的一种学习方式。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1. 引言1.1 小班幼儿常规习惯的重要性小班幼儿常规习惯的重要性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常规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稳定的日常生活秩序,规律的作息时间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益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通过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建立起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良好的常规习惯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团队意识。
通过遵守规则和纪律,幼儿能够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并且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良好的社交习惯和行为规范也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 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意义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习惯对其成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幼儿阶段,孩子们正在建立自己的行为模式和生活规律,良好的常规习惯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还会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良好的常规习惯能够培养幼儿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感。
通过养成按时起床、定时吃饭、整理玩具等良好习惯,幼儿可以逐渐建立起自我管理的能力,提高自律性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良好的常规习惯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坚持耐心的能力。
养成每天阅读一段时间、坚持做作业、定时午休等良好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培养集中注意力和坚持耐心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面对学习中的困难和挑战。
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常规习惯有助于塑造幼儿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通过养成运动、早睡早起、多吃水果蔬菜等良好习惯,幼儿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身体健康,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是一项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共同的引导和教育,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对小班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和老师要共同努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小班幼儿生活常规的养成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开始了他们的学习生活。
在这里,除了学习知识,还有
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
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小朋友们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它不仅能够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首先,小朋友们要养成每天按时起床的习惯。
早上起床后,要学会自己整理床铺,洗漱,穿衣服,这样才能开始新的一天。
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教小朋友们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因为充足的睡眠对于小朋友们的身体和大脑发育非常重要。
其次,小朋友们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教小朋友们如何
正确地使用餐具,如何有序地排队领取食物,如何慢慢地品尝食物。
同时,老师们还会告诉小朋友们吃饭时要专心致志,不要分心玩耍。
通过这样的教育,小朋友们会慢慢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会尊重食物,珍惜食物。
此外,小朋友们还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在幼儿园,老师们会教小朋友们如
何正确地洗手,如何保持自己的身体清洁,如何养成勤换衣服的好习惯。
通过这样的教育,小朋友们会慢慢地养成爱干净的好习惯,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
总之,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对于小朋友们的成长非常重要。
在幼儿园,老师们
会用各种方法来教育小朋友们养成良好的生活常规,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
只有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常规,小朋友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
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引言在幼儿园小班阶段,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习惯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色,还可以促进他们的健康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探讨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的标准和方法。
日常生活习惯清洁卫生习惯•洗手:要求孩子在进食前后、上厕所后、返回教室后等关键时刻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整理书包和玩具:培养孩子每天把书包和玩具整齐收拾的习惯,养成爱护物品的意识。
饮食习惯•规律饮食:制定固定的食谱和餐点时间,教育孩子养成规律健康的饮食习惯。
•吃饭规范:培养孩子用筷子吃饭、不说话时不张大嘴等基本的吃饭规矩。
睡眠习惯•午休时间:保证孩子有充足的午睡时间,培养良好的午休习惯。
•晚安仪式:建立晚安仪式,如洗漱、听故事,让孩子有规律的睡前准备。
学习生活习惯自律学习•听讲注意:教育孩子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好习惯,培养注意力和思维集中。
•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课堂任务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礼貌行为•尊敬师长:教育孩子尊重老师和园长,学会礼貌用语。
•友善相处:培养孩子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的行为习惯。
健康生活习惯运动锻炼•户外活动:鼓励孩子多参与户外活动,保持适量的运动。
•体育课程:定期安排体育课程,培养孩子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定期体检•保健常识:教育孩子常识性的保健知识,如洗手、清洁牙齿等。
•体验体检:定期组织孩子体验体检流程,培养孩子对体检的正确认知。
结语通过制定明确的幼儿园小班幼儿习惯养成标准和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关键,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在欢乐的幼儿园时光中茁壮成长。
浅议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
浅议幼儿园小班孩子的常规培养幼儿园小班是孩子们人生旅程中一个重要的起点,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良好的常规不仅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秩序感,还能促进他们的社会性、情感和认知发展。
因此,幼儿园小班的常规培养至关重要。
一、常规培养的重要性1.促进自我管理能力:通过常规训练,孩子们能够学会自我约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培养社会交往能力:在遵循常规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尊重他人,理解规则,从而促进其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3.增强安全意识:良好的常规能够帮助孩子们建立安全意识,避免意外伤害,保障其身心健康。
二、常规培养的措施(一)日常习惯的培养1.定时作息:入园之前,孩子们在家没有固定的时间安排,任何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导致孩子刚入园时非常不适应,不是饿了就是困了等,因此,设定固定的起床、午睡和活动时间,帮助孩子们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
2.卫生习惯:孩子们刚入园时,我检查孩子们的个人卫生时,发现大多数孩子的指甲过长、太脏,还有的孩子吃手、抠鼻子等。
所以,教育孩子们饭前便后洗手,保持个人卫生,培养其良好的卫生习惯迫在眉睫。
礼貌用语:鼓励孩子们使用“请”、“谢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培养其礼貌待人的品质。
(二)行为规范的引导1.分享与合作:孩子们在家一个人已成习惯,所以干什么都以自我为中心,会存在抢玩具、打架等行为,通过游戏和活动,引导孩子们学会分享玩具和资源,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尊重他人:教育孩子们在集体活动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的意见和感受,避免干扰他人。
3.自我表达:鼓励孩子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避免使用肢体冲突解决问题。
(三)情感与认知发展1.情感支持:提供安全、温馨的环境,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关爱和鼓励,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2.认知引导:通过故事讲述、探索活动等方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培养其认知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策略1.示范与模仿教师和家长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为孩子们树立良好的榜样。
探讨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小班幼儿良好生活常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事业之一,而幼儿教育更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石。
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良好的生活常规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
当前小班幼儿园存在着一些生活常规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并采取对策来解决。
一、存在的问题1. 生活常规松散在一些小班幼儿园中,存在着生活常规松散的现象。
一些幼儿可能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饮食习惯不规律,活动内容单一。
这样的生活常规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2. 缺乏自我管理能力由于家长和老师的过度呵护和照顾,一些幼儿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不能够自主完成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规,例如穿衣自理、饮食自理等。
3. 社交行为不规范一些幼儿在小班幼儿园中的社交行为不够规范,例如经常打闹、争吵、不尊重老师和同伴等。
这些行为会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秩序,也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二、对策建议1. 建立健康的生活常规针对生活常规松散的问题,幼儿园应该建立起健康的生活常规。
包括固定的作息时间、合理的饮食安排、多样化的活动内容等。
家长和老师也应该共同配合,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幼儿园应该让幼儿逐步养成自我管理的能力,例如教会幼儿如何穿衣自理、如何整理书包等,并鼓励他们在生活中多做一些小事情,逐渐培养起自主自立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良好的社交行为幼儿园应该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社交行为,包括互相尊重、分享、团队合作等。
老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应该及时纠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人际关系,养成友善、礼貌的习惯。
三、落实措施1. 制定详细的生活常规表幼儿园应该制定出详细的生活常规表,并将其张贴在教室内外,家长也应该知晓,这样可以让孩子养成按时作息、饮食规律等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导入自我管理的教育幼儿园可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逐步导入自我管理的教育内容。
例如在穿衣整理、书包背负等方面,老师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让幼儿积极参与,培养起他们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论文-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研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幼儿期是人的一生身心发展尤其大脑结构和机能发展最为旺盛的时期,更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健康领域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影响巨大,这是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这一时期一旦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孩子终生受益,但如果不适时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便会错失良机,形成不良的生活习惯,而积习难改,会给将来的发展带来难以弥补的缺憾。
同时,现在的父母大多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特殊技能的培养。
他们宁愿花钱给孩子们上各种兴趣班,却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
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锁事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抱着或爷爷奶奶背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老人、两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
吃鱼吃虾时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
为孩子创设了一个“饭来口,衣来伸手”的“全自动化”的环境。
如此这般,父母辛苦,幼儿受害,害在何处?不良的生活习惯,这不仅关系到幼儿的身体健康,而且关系到对幼儿的自信心、意志品质、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例如:有的幼儿晚睡晚起,没有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所以不能保证按时上幼儿园,影响他与其他小朋友正常的活动与交往,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孩子的自信心;高质量的睡眠能保证幼儿有充沛的精力参加各种活动,而有的幼儿没有午睡的习惯,有的幼儿养成了不正确的睡眠姿势,这样就造成了幼儿的精神不佳,使他在活动中不能与同伴尽情游戏,交往能力受到影响。
按时起居、定时进餐、合理膳食、积极锻炼等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
没有健康,孩子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因此,从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入手,促进健康人格的发展,不仅可以克服长期以来儿童德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弊端,而且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适应新的时代环境和形势。
这一研究,从现实和长远看,无疑都具有重要意义。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论文设计
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内容摘要:幼儿期是人格形成关键期,而人格形成的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习惯。
陈鹤琴先生提出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福,习惯养得不好,终身受其罪。
小班阶段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幼儿热衷于模仿,并且是他们秩序感形成的敏感期,所以小班阶段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
对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探索,可以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入园焦虑期,较快的适应园内生活,以及学会基本的生活技能,逐步形成秩序感,增强自信心,初步建立自我服务意识,为以后中大班的在园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促进幼儿园整体教育工作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研究过程中采用文献法、调查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经验总结法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研究发现了一日生活活动、艺术活动、游戏活动及家园共育这四种有效途径,可以极大地促进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
关键词:小班幼儿行为习惯培养途径目录摘要1.绪论1.1 研究背景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1.2.2研究意义1.3研究现状1.31国内研究现状1.3.2国外研究现状1.3.3发展趋势1.4研究目的1.5研究方法1.5.1文献法1.5.2调查研究法1.5.3案例分析法1.5.4经验总结法2.相关概念界定概念及理论内涵3.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的实施现状3.1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存在的问题3.2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理论依据4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实施策略4.1加强家园沟通4.2在一日生活活动、游戏活动、艺术活动以及家园共育等方面对小班幼儿开展习惯养成教育。
4.2.1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习惯养成教育4.2.2游戏活动中的习惯养成教育4.2.3、在美术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习惯。
4.2.4家园共育中培养幼儿习惯养成教育。
5.总结6致谢7.参考文献1、绪论1.1、研究背景在目前国内外的课题研究中,对培养幼儿习惯教育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3-6岁年龄阶段,而对小班幼儿这一成长时期还没有独立、系统的课题研究。
小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
小班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孩子的早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而幼儿园作为孩子接受早期教育的重要场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是非常关键的。
下面,我将从小班的角度,谈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教育活动常规。
首先,培养幼儿良好常规需要营造积极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是孩子学习成长的地方,对于小班而言,创建一个积极向上、温馨宽容的教育环境非常重要。
教师们应该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也要注重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形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
其次,要给幼儿制定明确的教育活动规则。
在小班的教育活动中,为幼儿制定一些明确的规则是必要的。
规则可以让孩子明确知道自己在活动中的行为和要求,提醒他们如何去做,也可以让老师更好地引导他们。
规则可以涵盖幼儿园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堂纪律、卫生习惯等,让孩子在日常活动中逐渐学会遵守规则。
再次,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在小班的教育活动中,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通过一些简单的活动,培养幼儿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等能力。
比如,可以给幼儿布置一些小任务,让他们尝试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另外,要善于使用激励和奖惩的方式。
在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过程中,激励和奖惩是常用的手段。
教师可以通过赞扬和鼓励来激励幼儿的积极行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得到认可。
同时,对于不良行为,也要及时进行适当的惩罚和纠正,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并引导他们改正。
最后,家园合作也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重要环节。
幼儿的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中进行,家庭教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家长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和方法,形成合力。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幼儿园的活动,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与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协调,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总之,小班的教育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常规的重要途径。
生活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常规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期是孩子性格养成的重要阶段,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至关重要。
生活常规的培养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本文将从早晨起床、饭后清洁、午睡、晚上就寝和玩具整理等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早晨起床早晨起床是每一天的开始,对于幼儿来说,良好的起床习惯能够帮助他们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
为了培养幼儿起床的规律性,可以在孩子早上醒来后,亲切地提醒他们起床,帮助他们养成主动的习惯。
在孩子起床后,我们可以告诉他们今天的天气情况,引导他们根据天气情况选择相应的衣物,让他们慢慢适应做出自己的决策。
同时,为了让孩子养成独立自理的能力,我们可以鼓励他们自己穿衣、洗脸刷牙等,逐渐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
二、饭后清洁饭后清洁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养成饭后刷牙、洗手的习惯,并且提醒他们保持桌子的整洁。
同时,我们还可以告诉他们饭后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比如可以自主选择玩具,或者做点其他想做的事情,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幼儿学会自律和时间管理的意识。
三、午睡午睡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帮助孩子恢复体力,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记忆力。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我们可以提前为他们做好准备,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午睡环境,例如关闭窗帘、准备柔软的床品。
同时,我们还可以根据孩子的需要,为他们讲一个安静的睡前故事,帮助他们进入睡眠状态。
四、晚上就寝晚上的就寝时间对于幼儿的生活规律和身体健康都非常重要。
为了培养良好的就寝习惯,我们可以提醒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前完成必要的活动,比如洗漱、整理玩具等。
在睡觉前,我们可以为他们讲一个温馨的故事,放松他们的身心,帮助他们进入安稳的睡眠。
五、玩具整理幼儿时期的玩具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但是乱丢玩具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混乱,还会影响孩子的安全。
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跟幼儿一起制定整理玩具的规则,例如每次玩完后将玩具放回指定的位置。
培养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方式论文
培养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方式论文培养小班幼儿进餐习惯的方式论文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
在幼儿园里,初入园的小班幼儿又是这一关键时期的关键。
那么,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进餐习惯呢?我认为,首先就要善于观察每个孩子的不同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引导方法,逐步纠正幼儿的偏食、挑食等现象,培养幼儿自觉进餐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不良进餐习惯的形成为什么初入园的小班幼儿食欲差,有的进食习惯不好,我在观察中发现,影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形成有来自家庭的,也有来自幼儿园、社会的,它们通过不同侧面,各种渠道综合影响着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没有哪个做父母想让自己的孩子行为不良,然而许多孩子的`不良行为都同父母有着直接关系。
就不良的饮食习惯而言,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一味依着孩子的性子,喜欢吃什么就给什么,这样,孩子的口味就越来越高,饭菜一不合口味就不肯吃了,而有些孩子吃腻某种食物之后就再也不愿意吃了,偏食也就这样形成了。
有的幼儿零食不离口,一方面,零食吃多了影响食欲,吃饭时更容易挑挑拣拣,久而久之形成偏食。
另一方面,爱吃零食尤其只吃精加工的零食,会使幼儿的日益"剔嘴"。
二、创造良好的进餐氛围初入园的小班幼儿情绪波动较大,特别是要到进餐的时候爱哭闹,因此,老师首先要营造良好的餐前气氛,帮助幼儿稳定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情。
餐前不处理问题,使幼儿情绪平静,给幼儿讲一些开心的故事,唱一些儿歌,猜迷语,听的音乐,向小朋友们介绍今天要吃的食物,鼓励他们要吃得饱饱才长大让小朋友带着快乐的心情用餐。
三、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初入园的小班小朋友偏食和挑食是最常见的现象,家庭的美食在他们脑海中还印象很深,所以对幼儿园的饭菜不感兴趣,甚至有个别家长早上送幼儿入园时左手卡根油条,右手抬一串耳糕,到幼儿园吃饭时没有食欲了。
针对小班幼儿的情况,我们除了教育幼儿不要买街头零食,零食不卫生,会传染疾病外,我们还采用一些"小花招",既调动幼儿的快乐情绪,又调动幼儿食欲。
幼儿园小班良好习惯养成教育
幼儿园小班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幼儿园小班良好习惯养成教育导言: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良好的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幼儿阶段是孩子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小班正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黄金阶段。
养成良好习惯对孩子未来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幼儿园小班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一、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重要性1. 培养自律能力: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自律的能力。
自律是孩子成功学习和生活的基础,良好的习惯能够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
2. 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良好习惯的培养有助于幼儿建立良好的社交关系。
当孩子具备分享、尊重和合作的习惯时,他们能够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建立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3. 塑造正面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正面的人格品质。
通过养成习惯,孩子可以学会诚实、守信、宽容等美德,从而塑造积极向上的人格品质。
二、幼儿园小班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方法1. 规范行为标准:幼儿园应该建立明确的行为规范,让孩子明白何为良好习惯。
要求孩子按时进出班级、保持卫生、尊敬他人等,从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 温馨教育引导:家庭与学校一起,通过温馨的教育引导,帮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
家长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制定习惯培养的计划,并通过爱的引导和激励来鼓励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3. 榜样的力量:幼儿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育中成为学生习惯培养的榜样。
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规范,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激励孩子模仿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4. 家校合作:家校合作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环节。
家长和幼儿园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共同制定习惯培养的目标和方法,并相互支持、配合。
5. 游戏活动融入:小班幼儿园可以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潜移默化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案例分析:幼儿园小班良好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经验某幼儿园小班在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论文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摘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抓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培养;孩子;行为习惯孩子的行为习惯养成最佳时期是幼儿时期,除了家庭对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有重要影响外,学校也是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也是好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文明行为和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幼儿园和家庭的有效配合,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是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的需要,因此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学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只希望孩子学习能考个高分,而忽略了对孩子品质、能力的培养。
清代大画家郑板桥临终时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馍,等儿子临时学习并做好送来时,他已经咽气了。
他留给儿子一张字条,上面写着:"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是好汉!"可见,他临死前还不忘教儿子自立、自强的习惯,这对我们今天的父母难道不是个启发吗?这就要求做父母的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而且要教会孩子做人,要敢于向自身挑战,要从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知识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为子女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家庭的需要,社会的需要1996年一本期刊的编辑部在中国、日本、美国的学生中同时进行了一次"心目中最受尊敬的10个人"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日本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二位都填了自己的父母亲,美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人"的前三位中有两位填了自己的父母亲,而中国的中学生在"最受尊敬的10个人"中填的大多是电影明星、球星等。
优秀论文《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午睡是幼儿一日生活中重要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
小班幼儿从家庭步入幼儿园,环境的变化带来强烈的陌生感,幼儿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午睡是引发幼儿情绪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为小班班主任,我深刻体验到:幼儿午睡管理工作是一门学问,它是一项十分细致而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是解决小班幼儿焦虑情绪,提高幼儿睡眠质量,促进幼儿健康成长的关键。
一、全面了解班级幼儿现状,增强幼儿安全感。
对于刚入园的幼儿,满足幼儿的安全心理需求是至关重要的。
温暖的拥抱、有趣的玩具、优美的音乐都能帮助幼儿建立安全感,但仅有这些是不足够的,教师还应全方位地了解班级幼儿信息,掌握幼儿现状。
为了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交往能力及家庭教养方式,我们开学前通过新生家访活动、家长会、“校讯通”、“QQ 群”、“家园之桥”、“幼儿成长档案”等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联系,熟悉幼儿的发展状况。
依据这些信息,我们在创设环境、游戏材料方面做了细致的考虑和安排,如给喜欢吃仙蜜果的孩子准备的标志是仙蜜果的图案,当孩子开学第一天发现自己的茶杯、椅子、毛巾贴着仙蜜果的图案时,会马上走上去摸摸,高兴地说:“是我的!”当老师亲切地叫着孩子的乳名回应说:“对,这是多多的。
”这让家长和孩子倍感亲切,有效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二、细心做好睡前准备工作,创设良好的睡眠氛围。
在进餐后,我经常带幼儿到户外散步,呼吸新鲜空气,让孩子们观察花草树木的变化,在草坪上或树下坐一会儿,互相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感受,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里享受无穷的乐趣。
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食物的消化,而且有利于气血的流通,心情会更舒畅,由此而得到更好的休息和睡眠。
为了提高幼儿对午睡的兴趣,明确在午睡时要做到哪些事情,我和孩子一起学习了一些好听的儿歌,如儿歌《小宝宝睡着了》:“树上的小鸟静悄悄,花园的小花微微笑,看着小朋友来睡觉,脱下衣服叠整齐,脚上鞋子摆放好,轻轻盖上小花被,舒舒服服睡觉了,眼睛睡着了,鼻子睡着了,耳朵睡着了……小脚丫也睡着了。
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良好的常规摘要: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是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进行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是幼儿迈进社会的第一步,良好常规的培养,是使一盘散沙般的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学习生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的必要手段。
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良好常规,是每个教师都面临过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良好的生活常规分清阶段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正文:进入幼儿园学习生活,是幼儿第一次离开家庭,进行集体生活的开始,也是幼儿迈进社会的第一步。
大多数幼儿在这之前从未接受过正规性教育,没有进行过集体生活,因此,往往缺乏一定的纪律性和组织性,就是俗话所说的〃没有规矩〃,如:不想要的东西随手乱扔,想到哪里玩就到哪里玩,甚至于随地小便……幼儿存在着自控能力差,自理能力差,卫生习惯差,学习习惯更差的现象。
然而小班幼儿在常规教育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他们正处于人生的初始阶段,可塑性大,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奠定基础,帮助他们迈好这人生的第一步.为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础素质全面发展。
为此,我们可以为幼儿制定相应的常规方案,并争取在小班这个关键期抓紧常规教育,使本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首先要进行的就是生活常规的一些培养,我们知道,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
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幼儿生活习惯与自理能力是〃动力定型〃的建立过程。
若一开始由错误的教养方式可得错误的动力定型,将会导致一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或生活不能自理。
反之,若一开始建立良好的动力定型,无疑会终身受益。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六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加上小班幼儿年龄小、依赖性强、对一切都感到陌生、新奇,也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顽皮,一旦整天生活在一个班集体里,势必很不习惯、很不适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班幼儿良好常规习惯的养成
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对于班级正常的保教秩序及幼儿发展本身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幼儿从小养成的良好常规习惯将会受益终生。
所以常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常规习惯小班幼儿教育过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常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行为规则,它不仅可以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还可以激发幼儿良好的情绪,可促进他们对生活及社会知识技能的掌握,增强行为的目的性、意识性,发展自律能力,学习与他人与集体的关系形成。
因此,幼儿园班级建立良好的常规,无论对于班级保教秩序,还是对于幼儿的发展,都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小班是幼儿跨入集体生活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进行常规教育的关键期。
因此,对小班幼儿进行良好的生活和常规习惯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小班的核心课程之一。
然而,培养幼儿良好常规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办到的,要刚离开家庭的三岁的孩子去了解、懂得、遵守这些常规是不容易的。
如何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常规教育,寓“小班幼儿常规练习”于“乐”之中,把常规转化为他们自觉的生活和活动习惯。
一、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是常规培养的前提
“亲其师而信其道”,如何让孩子“亲其师”,这不是一句口号更
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要靠老师俯下身来真心的关爱。
我是这样做的:多和孩子进行情感交流、与幼儿多亲近,多观察幼儿,激发孩子的情感,建立亲密的师幼关系。
这一点在小班幼儿刚入园阶段尤为重要。
刚从自己温暖舒适、随心所欲的小家,来到有组织、有秩序的幼儿园大家庭、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刚开始是很难适应的。
而建立充满爱意的师生关系,创设平等、和谐的心理环境,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
在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爱能使幼儿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能使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消除分离所产生的不安心理,幼儿年龄越小,就越需要得到成人的关爱。
如我班嘉乐小朋友,刚入园时情绪低落,胆子很小,不愿参加任何活动,甚至连自己独立吃饭、喝水都不会。
我了解到这种情况后,经常去亲近他、摸摸他、抱抱他,给他喂饭、喂水,慢慢地他开始尝试着自己来做。
渐渐的胆子也大了些,跟我更加亲近。
一段时间后,对我提出的要求也会积极、认真地完成,性格也变得活泼、开朗了,很好地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二、创设情景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纲要》中提到:“3~4岁幼儿开始具有最初步的对社会规则、行为的认识,能做最直接、简单的道德评断。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
”所以利用富有童趣的情景,进行常规教育比单纯的说教或是机械地重复练习会更有效果,幼儿会更乐于接受。
如我在解决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没有对孩子们简
单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景,引导孩子们共同关注,首先我对孩子们说:“今天早上老师进教室时有哭声,老师到处找发现是许多玩具宝宝在哭。
玩具宝宝为什么会哭呢?”一些孩子懂事的回答:“是一些小朋友把玩具扔在了地上,所以玩具宝宝才会哭。
”这时一些扔玩具的小朋友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
这时我拿起几块放在积木筐中的插塑片问小朋友:“这些玩具没有被扔在地上,为什么也在哭呢?”“是小朋友弄错了,把插塑片送到积木的家里去了。
”一个孩子立刻回答到。
我紧接着问:“那我们应该怎样帮助这些玩具宝宝呢?”“送玩具宝宝回自己的家。
”于是,我和孩子们共同商量在玩具架上和玩具筐上设计了对应标志,既方便了幼儿取放玩具的需要,又方便了玩具分类摆放,孩子的行为习惯有了很大进步。
三、巧用儿歌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纲要》提出:“根据幼儿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小班阶段是培养各种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
单凭呆板的说教,会使他们无所适从,只有采取适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方法和措施,才会使他们情绪积极地在愉快的气氛中逐渐养成各种良好习惯,顺利达到目标。
儿歌是幼儿喜欢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也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之一。
我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
比如,在洗手的时候,我边教幼儿念儿歌边洗:“小朋友,来洗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洗手心,洗手背,洗手缝,洗手腕,看谁洗得最干净。
”
这样幼儿在不知不觉之中,根据儿歌引导的步骤完成了洗手的环节。
另外,老师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自编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树立榜样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孩子都有模仿的天性,尤其是小班幼儿。
在生活中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也是最易被孩子模仿的。
因此,要求幼儿做到的,我首先必须做到。
如早上来园要求幼儿主动向老师问好,我平日里见到幼儿和家长时都是微笑着主动打招呼;又如在幼儿倾听别人讲话的要求中,我对待每个幼儿的讲话时,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和尊重,认真听完幼儿的讲话,而不能边听边做其他的事情;在不知不觉中幼儿的行为习惯和常规意识逐步的建立起来。
教师只有做到言行一致,孩子们才会与教师拉近距离,并将教师作为榜样,不断的进步。
幼儿之间的榜样作用也是巨大的,当有小朋友做得好时,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这种教育契机,及时表扬和鼓励。
我会说:“瞧,桐桐的小手洗得多干净”“看,佳佳把玩具放得多整齐”等。
在老师表扬的暗示下,立即就会有许多小朋友纷纷模仿这个小朋友的良好行为。
常规的培养随机性是教育的关键,只要教师的嘴勤一些,只要我们留心,可以说榜样比比皆是。
五、家园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
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
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
”家庭、幼儿园是孩子生活、学习、游戏的场所,从一个整体的教育本身来看,教育必须一致,否则将使教育能量涣散、造成矛盾、抵消教育的作用。
但是,幼儿有些能在幼儿园保持好的习惯,回到家中却不然,需要家园一致共同配合,才能收到并巩固良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常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要制定这些常规要求?其次,让家长在家中也要同步要求,并做好榜样作用。
如家长在家中也要求幼儿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
再者,通过交流、讲座和研讨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育儿方法,尝试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心态上,理解孩子的一些行为,与孩子共同成长,以家长的榜样作用影响孩子。
幼儿一天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良好常规习惯的培养,教师要随时、随机观察教育,关注幼儿的行为习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展活动,发现幼儿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表扬,增强幼儿自信心,使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常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