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低温作业分级 GB T 1444093

合集下载

GBT高温作业分级

GBT高温作业分级

G B T高温作业分级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高温作业分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10月30日以GB/T4200-2008发布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386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产性热源productivehot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3.2工作场所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3.3工作地点work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因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3.4WBGT指数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5高温作业workinhotenvironme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3.6接触高温作业时间theworkingtimeexposedinhot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3.7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allowablecontinuousheatexposuretime,ACHET指允许工人在热环境中连续工作的时间。

GB14443

GB14443

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Safety code for painting Safety rules for paint drying ovenGB14443 93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涂装作业涂层烘干室的设计 制造 安装 检验 使用和维修的基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涂装作业涂层的干燥 固化用烘干室2 引用标准GB 2900.35 电工名词术语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 GB 4942.1 电机外壳防护分级 GB 6514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 GB 651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 GB 76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GBJ 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J 87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GBJ 14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TJ 36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3 术语3.1 引燃温度 ignition temperature 按照标准试验方法试验时 引燃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温度3.2 烘干室安全通风 safety ventilation of drying oven 烘干室内控制可燃气体(或粉末)浓度的专用通风 其中包括 供给适量的新鲜空气 将废气排至适当区域 组织合理的空气循环气流 用以保证烘干室内任何部位在任何工作状态下可燃气体(或粉末) 的浓度都低于爆炸下限 3.3 直接燃烧加热 direct fired烘干室加热系统的燃烧产物进入其工作空间 并直接地接触和加热工件 3.4 间接燃烧加热 indirect fired烘干室加热系统的燃烧产物与其工作空间气密地隔开 并间接地加热工件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3.5 空气循环系统 air recirculation system 有组织地将烘干室工作空间的空气抽出并送回的整套装置 用以满足工件对流加热的要求和避免室内空气中可燃物集聚 3.6 间歇式烘干室 batch process oven间歇地装入工件并周期地进行干燥 固化作业的烘干室 3.7 连续式烘干室 continuous process oven均衡地装入工件并连续地进行干燥 固化作业的烘干室4 爆炸危险区域4.1 烘干室内部及周围环境爆炸危险区域的类别 等级和范围 应按第 4.2 4.6 条规定确定 4.2 烘干室内工件涂层在干燥 固化过程中释放易燃 可燃蒸气或气体时 其工作空间应为爆炸危险 区 符合第 5 章结构要求时为 2 区 4.3 粉末涂料涂层熔融 固化用的烘干室 其工作空间应为爆炸危险区 等级为 11 区 但当熔融 固 化过程中释放大量易燃和可燃气体时 其工作空间则按第 4.2 条确定爆炸危险区 4.4 符合第 4.2 条或 4.3 条规定的烘干室 其装料门的水平和垂直方向 3m 范围内 应为爆炸危险区 该区的类别和等级与烘干室工作空间相同 4.5 烘干室周围的地坑与爆炸危险区连通时 其爆炸危险区的划分应按 GBJ 58 中有关规定确定 4.6 设置在非爆炸危险区的烘干室 除按第 4.4 及 4.5 条确定为爆炸危险区的部位外 烘干室周围的 其他区域均为非爆炸危险区5 结构5.1 安全通风 5.1.1 在烘干过程中 烘干室内含有挥发的溶剂或悬浮的粉末时 烘干室须设置安全通风装置 5.1.2 烘干室内可燃气体最高体积浓度不应超过其爆炸下限值的 25 空气中粉末最大含量不应超过 爆炸下限浓度的 50 5.1.3 各种类型及工作温度的烘干室 应按表 1 选取烘干室内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计算值表1烘干室类型烘干温度<120烘干温度 120可燃气体爆炸下限计算值间歇式取室温时爆炸下限值取室温时爆炸下限值 1.4连续式取室温时爆炸下限值取室温时爆炸下限值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5.1.4 溶剂型涂料涂层烘干室可按附录 A(补充件)的计算方法确定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 5.1.5 当确定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时 应用带入烘干室内溶剂量的实测值 当已有经验数据时 也可用估算法确定带入烘干室的溶剂量 5.1.6 烘干室内排气口位置应设在可燃气体浓度最高的区域 5.1.7 每台烘干室宜单独设置废气排放管道 不宜与其他设备共用排放管道 5.1.8 多区的烘干室 允许设一个废气排放总管 但烘干室在各种工作状态下 各支管的排气量不得 低于设计值 5.1.9 烘干室的安全通风系统不宜使用自然通风 5.1.10 排气管道上装设余热回收换热器时 应采取措施防止凝结物堵塞废气排气系统 5.1.11 排气管道和检修口应保持良好的气密性 5.2 加热系统 5.2.1 加热器表面温度 5.2.1.1 间歇式烘干室 当设置不同的安全设备时 其加热器表面温度应分别符合以下要求a. 未设置第 5.4.2 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 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引燃温 度( )的 80b. 设置第 5.4.2 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时 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 度c. 除设置第 5.4.2 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外 安全通风系统的排气使用专用风机并与加热系 统联锁的情况下 加热器表面温度允许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 5.2.1.2 连续式烘干室的加热器表面温度不应超过工件涂层溶剂的引燃温度 但具有下列安全措施之 一者除外a. 设置第 5.4.2 条规定的安全通风监测装置 b. 开敞面积大的辐射加热烘干室 采取不使爆炸性气体积聚的有效通风措施 能保证设备正常工 作及设备故障和误操作的非正常工作时 工作空间的气体都不形成爆炸浓度 5.2.2 加热器设置 5.2.2.1 不得使涂料滴落在加热器表面上 5.2.2.2 烘干室内宜使用有足够强度的加热器 如使用易碎加热元件 室内应有防护装置 防止因机 械损伤引起的火灾及触电事故 5.2.3 电加热系统 5.2.3.1 烘干室工作区使用裸露电阻丝(带)作为加热元件时 应加防护措施 防止电气短路 5.2.3.2 电加热器与金属支架间应有良好电气绝缘 其常温绝缘电阻不得小于 1M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5.2.3.3 电加热器与导线的连接须保证良好接触 接线端的设置应便于检查 5.2.4 燃油及燃气加热系统 5.2.4.1 燃料供给系统必须设置紧急切断阀 5.2.4.2 燃烧装置应符合工业用火焰炉有关安全技术规定 5.2.4.3 烘干室宜使用间接燃烧加热系统 但在符合第 5.2.4.4 条规定情况下 也可使用直接燃烧加 热系统 5.2.4.4 当使用直接燃烧加热系统时 烘干室必须设置空气循环系统 循环空气流量应符合第 5.3.2 条要求 如使用自动点火系统 则燃烧装置应安装火焰监测器 并使燃烧器熄火时能自动切断该燃烧器 的燃料供给 5.3 空气循环系统 5.3.1 烘干室设置空气循环系统时 应使室内的可燃气体不产生积聚 5.3.2 直接燃烧加热的烘干室 其空气循环系统的体积流量应不少于加热系统燃烧产物体积流量的 10 倍 5.4 控制与联锁 5.4.1 烘干室应设置温度自动控制及超温报警 5.4.2 需设置安全通风监测装链的烘干室 宜优先使用可燃气体浓度报臀器 直接监测爆炸危险浓度 l 也可使用设备的故障监测装置 间接地进行监测 每种情况均应与加热系统联锁 5.4.3 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鬣的报警浓度及联锁浓度 应设定在可燃气体爆炸下限的 50 以内 烘干 室在这种情况下运行时 室内可燃气体浓度允许高于爆炸下限的 25 5.4.4 烘干室控制系统的联锁 开机时应使循环风机及排气风机启动后 才能继续启动加热系统及工 件输送系统}相反 停机时应使加热系统和工件输送系统关闭后 才能继续停止风机运行 5.5 调节阀 5.5.1 烘干室内使用空气流量调节阀时 在系统的正常调节范围内 应使安全通风系统能达到所需的 风量 5.5.2 烘干室的安全通风系统使用调节阀时 应设臀阀门最小安全开度的限位装置 5.6 泄压设施 5.6.1 烘干室宜设置泄压装置 5.6.2 每立方米烘干室工作容积宜设置 0.05 0.22m 的泄压面积 5.6.3 泄压装置移动部分的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大于 12.5kg m 5.6.4 低结构强度的大型烘干室可利用设备上的开口 侧门及靠自重封严的轻型保温顶作为泄压面积 5.7 风机与电机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5.7.1 空气循环及排气系统中所使用的风机 必须设有防止火花产生的可靠措施 5.7.2 烘干室使用的电动机 如设置在第 4 章中规定的爆炸危险区内 则应按 GBJ 58 规定选用防爆 型 如设置在非爆炸危险区内 其防护等级应不低于表 2 要求表2烘干室用途防护等级(按GB 4942.1)烘干溶剂型涂料涂层 烘干粉末涂料涂层lP 44 IP 545.8 电气设备 5.8.1 烘干室应设置静电保护接地 其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100 5.8.2 装有电器设备的烘干室 其外壳必须接地 接地电阻值不大于 10 金属外壳的各部件之间 应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5.8.3 烘干室内部电气导线应有耐温绝缘层 5.8.4 烘干室外部电气接线端应有防护罩 5.8.5 烘干室的电气设备应符合 GBJ 58 的规定 5.9 材料 5.9.1 烘干室室体及其保温层均须使用非燃材料制造 5.9.2 烘干室应有良好保温层 外壁表面温度不应高于室温 15 5.9.3 燃烧装置与烘干室之间的连接管道应使用非燃材料绝热 外表面温度不应超过 70 5.10 噪声控制 5.10.1 烘干室的附属设备宜采用低噪声产品 5.10.2 设备的整体设计应使工人操作区噪声符合 GBJ 87 的规定 5.11 其他 5.11.1 人工装挂工件的大型间歇式烘干室 应设置安全门或室内发讯机构 防止误将工作人员关在室 内 5.11.2 喷漆室内不得设置加热装置兼作烘干室 对于能保证下列各项要求的特殊设备 允许交替地进 行喷漆及烘干作业a.设备内部残留的漆渣能随时清理干净 b.加热器 电气设备及导线不接触漆雾 c.烘干室工作温度不超过 60 时 d.通风和加热系统分别符合第 5.1.2 条和 5.2.1.1a 条的规定 5.11.3 距地面 2m 以上的操作及维修平台 周围应安装防护栏杆6 安装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6.1 靠近涂漆区安装烘干室时 应按 GB 6514 第 8.2 条要求设置车间通风系统 6.2 当烘干室排气管道必须穿过有可燃材料组成的墙壁或屋面时 管道必须用非燃材料绝热6.3 排气管道的设置应便于清理其中的可燃沉积物 6.4 离地面 2m 以内的高温物体(超过 70 )应加防护措施 以免烫伤工作人员 6.5 可燃气体浓度取样管道的内壁温度不得低于被检测气体的凝结温度 6.6 烘干室泄压装置的泄压面不应朝向工人操作区域设置 6.7 烘干室四周和顶部应留有安装 检测和维修的活动空间7 安全运行及维修7.1 使用烘干室时 必须具有安全操作规程 并悬挂在设备附近醒目位置 7.2 烘干室用户应根据制造厂提出的使用说明书制订设备维护制度 并定期检修 7.3 烘干室操作人员 应经过专业安全技术培训 熟悉操作规程 经考核合格 才能上岗操作 7.4 烘干室启动前应做预通风 预通风排气体积不应少于烘干室容积的 4 倍 预通风结束后 才允许 启动加热器 7.5 烘干室电加热器关闭 5 10min 后 方可关闭循环风机或排气风机 7.6 烘干室因故障自动切断热源后 必须认真检查设备 在确认故障已经排除时 方可重新启动运行 7.7 烘干室内部应保持清洁 随时清除室内漆渣和定期清除排气管内沉积物 以避免可燃物自燃引起 的火灾8 废气处理8.1 烘干室排.出的废气应符合环保部门规定的大气排放标准 8.2 烘干室废气净化系统的安全要求 应参照 GB 6515 中的有关规定 符合 TJ 36 的要求9 防火9.1 烘干易燃材料(如纸 布及塑料等)涂装件时 烘干室应采取预防工件着火的可靠措施 并配备可 靠的灭火装置 9.2 大型烘干室的排气管道上应设防火阀 当烘干室内发生火灾时 应能自动关闭阀门 同时使循环 风机和排气风机自动停止工作 9.3 严禁烘干室周围存放易燃 易爆物品 9.4 烘干室附近应按照 GBJ40 设置扑救火灾的消防器材10 设计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10.1 涂层烘干室的设计单位应符合 GB 7691 第 4.1.1 条要求10.2 设计文件应包括如下安全数据烘干室工作容积 加热功率(电 煤气 燃油)m3 kW m3 h kg h最高容许温度烘干室装载量(连续式)kg h(间歇式)kg 次溶剂名称最大溶剂量(连续式)kg h(间歇式)kg 次新鲜空气量(20 )m3 h11 出厂11.1 烘干室出厂时必须附有安全检验合格证明和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中应注明有关安全技术内 容 11.2 烘干室上应有注明安全技术数据的铭牌 以便核查设备安全性能 其内容详见附录 B(补充件) 11.3 烘干室交付使用前 应进行设备安全性能检测 安全性能检测内容为a. 铭牌规定的新鲜空气量 b. 第 5.2.3 及 5.8.2 条规定的绝缘电阻及接地电阻 c. 第 5.10.2 条规定的噪声控制要求 d. 浓度报警器(或控制器) 温度控制器及火焰监测器等仪表的校验 e. 其他应检测项目12 使用12.1 烘干室用户应根据设计单位及制造厂提供的技术文件进行定期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的内容为 a. 装载量及溶剂是否符合设备技术文件要求 b. 安全装置(如控制及报警系统 泄压装置等)的有效性检查 c. 其他应检查项目12.2 烘干室用户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性能检测 核对检测结果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并将检测结果记 入档案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附录 A溶剂型涂料涂层烘干室新鲜空气量计算(补充件)A1 间歇式烘干室A1.1 用经验数据确定新鲜空气量烘干室新鲜空气量可按式(A1)计算式中 QbQb=4G/t0a烘干室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20 时) m3 h(A1)G 一次装载带入烘干室内的溶剂质量 g 次a 溶剂蒸气的爆炸下限计算值(见 5.1.3 条) g m3to 以最大挥发率计算的溶剂蒸发时间(经验值 烘干金属薄壁工件时 推荐 t-0.11h) h4 一 保证溶剂蒸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值的 25 的安全系数A1.2 用溶剂挥发率的实测数据确定新鲜空气量A1.2.1 巳知溶剂峰值蒸发率时 可按式(A2)计算Qbt=4Rp 60/a式中 Qbt 烘干室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20 时) m3 h a 溶剂蒸气的爆炸下限计算值(见第 5.1.3 条) g m3(A2)R 峰值溶剂蒸发率 g min4 保证溶剂蒸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值的 25 的安全系数A1.2.2 已知溶剂每小时的最大蒸发量时 可按式(A3)计算 tQbt=10 R1/a式中 Qbt 烘干室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20 ) m3 h a 溶剂蒸气的爆炸下限计算值(见第 5.1.3 条) g m3(A3)R1 烘干过程中溶剂每小时的最大蒸发量 g h 当烘干周期小于 1h 则R1为间歇装载的 1h平均蒸发量 例如 烘干周期为 40min 40min周期中溶剂蒸发量为R40(g) 则R =R40 60 40(gh)10 经验系数A2 连续式烘干室新鲜空气量可按式(A4)计算式中 QcQc=4G/a烘干室安全通风所需的新鲜空气量(20 时) m3 h(A4)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G 每小时带入烘干室的溶剂质量 g h a 溶剂蒸气的爆炸下限计算值(见第 5.1.3 条) g m3 4 保证溶剂蒸气浓度低于爆炸下限值的 25 的安全系数附录 B烘干室铭牌中应注明的安全技术项目1(补充件)适用溶剂最大允许溶剂量(间歇式)kg 次(连续式)kg h最高工作温度额定排气量(时)2)m3 h设计单位名称制造厂名制造年月注 1)本附录规定应注明的项目仅为核查设备的安全性能时使用 附录 B 不作为产品铭牌的规定格式2)额定排气量(时)是指 在上述适用溶剂范围及最大允许溶剂量条件下 排气温度为时 排气系统的体积流量(m3 h)规定值 当排气温度不符合上述数值时 排气的体积流量应做温度修正附录 c溶剂名称溶剂蒸气特性表 (参考件) 表 C1分子量引燃温度 组别闪点引燃温度爆炸极限下限上限蒸气密度 (空气=1)汽油(沸点(38 204 )*混合T3432571.47.6煤油(沸点15l 301 ) *混合T343 722lOO.75.O石油醚(沸点35 60 ) *混合Ts<一182881.15.9苯78TI11.15551.28.O3.42.50 3.03甲苯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92TI4.45351.27.O3.18二甲苯106TI304651.O7.63.36萘溶剂128T179526O.95.94.4乙酸乙酯88T14.44602.111.53.04乙酸丁酯116T2223701.27.64.01乙酸戊酯130T2.253751.O7.54.99丙酮58Tl一195372.513.O2.OO丁酮72Tl一6.15051.811.52.48环己酮98T233.84201.39.43.38乙醇46T211.14223.519.O1.59丙醇60T2154052.113.52.07丁醇74T2293401.4lO.02.55甲基纤维剂76T3乙基纤维剂(乙二醇乙醚) *90T3丁基纤维剂(乙二醇丁醚) *118T3412892.6412382.615.73.1642444.1乙二醇乙醚乙酯132T2523801.74.7松节油136T335253O.84.8樟脑油152TI66466O.63.55.2二氯乙烷99T213.34126.216.O3.4氯苯113Tl295931.39.63.9注 表中数据取自 1987 年颁发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爆炸危险场所电气安全规程(试行) 带 * 号项目数据取自ANSI NFPA 86 1985 爆炸极限的容积值( )换算成 20 时的单位体积空气中溶剂含量(g m3)时 按下式计算a=极限值( ) 蒸气密度(空气=1) 1.2 l000 式 a 以单位体积空气中含有溶剂质量表示的爆炸极限值 g m3极限值( ) 爆炸极限值( ) 如爆炸下限为 1 则该值为 O.01蒸气密度(空气=1) 蒸气与空气的密度比值 1.2 20 时单位体积空气质量 kg m31000 千克换算为克的换算系数附加说明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航空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起草 江苏省劳动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和江苏省高邮环保设备制造厂参加起草本标准起草人林志超 郑万忠 费汉安 高光风 赵启华 吴中直。

危险辨识与评价060420125

危险辨识与评价060420125

能量
一切产生、供给能量的能源和能量的载 体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是危险、有害因 素。
例如,锅炉、爆炸危险物质爆炸时产生 的冲击波、温度和压力,高处作业的势能, 带电导体上的电能,行驶车辆的动能,噪 声的声能、激光的光能、高温作业及剧烈 放热反应工艺装置的热能、各类辐射能等。
有害物质
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损伤人体 的生理机能和正常代谢功能,破坏设 备和物品的效能,也是最根本的有害 因素。
例如,生产过程中的有毒物质、腐 蚀性物质、有害粉尘、窒息性气体等 有害物质。
失控
如果发生失控(没有控制、屏蔽措施或控制、 屏蔽措施失效),就会发生能量、有害物质的意 外释放和泄漏,从而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失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设备故障(含缺陷) 人员失误 管理缺陷
三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 高温作业的防护措施主要是根据各地区对限制高
温作业级别的规定(例如建设项目宜消除Ⅲ、Ⅳ级高 温作业)采取措施。
a) 尽可能实现自动化和远距离操作等隔热操作方 式,设置热源隔热屏蔽(热源隔热保温层、水幕、隔 热操作室(间)、各类隔热屏蔽装置)。
b) 通过合理组织自然通风气流、设置全面、局部 送风装置或空调降低工作环境的温度。供应清凉饮料 。
七、辐射(电离、非电离辐射)
¤ 辐射的致害作用 • 射频辐射 • 紫外线 • 红外线 • 激光 • 电离辐射
¤ 辐射的卫生标准 ¤ 辐射有害因素分析
八、高温、低温
¤ 高温危害
高温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下 降。研究资料表明,环境温度达到28C时,人的反 应速度、运算能力、感觉敏感性及运动协调功能都明 显下降。普通作业人员的作业能力,35C时仅为一 般情况下的70%左右;重体力劳动作业人员的能力, 30C时只有一般情况下的50%-70%,35C时则仅有 30%左右。高温环境使劳动效率降低,增加操作失误 率,引起中暑(热射病、日射病、热痉挛、热衰竭) ;长期高温作业(数年)可出现高血压、心肌受损和 消化功能障碍病症。

14农作物冷害和冻害分级02

14农作物冷害和冻害分级02

IC S07.060 A 47备案号:DB32农作物冷害和冻害分级Classification of Chilling and Freezing Injury on Field Crops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江苏省气象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省气象服务中心、江苏省气象台、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高苹、吴洪颜、徐敏、张佩、魏翔年、王龙俊、于波、刘文菁。

农作物冷害和冻害分级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农作物低温冷害和冻害的分级。

本标准适用于主要农作物低温冷害和冻害的调查、统计、预警发布,以及影响和损失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32/T 1199-2008 气象灾害定义与分级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冷害 chilling injury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生育期,气温低于生长下限温度、高于0℃,引起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甚至减产的低温灾害。

3.2冻害 frozen injury农作物在越冬期间,因0℃以下低温,引起植株体冰冻而丧失生理活力,甚至死亡的低温灾害。

3.3霜冻 frost injury农作物生长关键生育期,最低气温骤降至4℃以下,造成植株受害,甚至死亡的低温灾害。

3.4越冬期 period of overwinter冬季日平均气温在3℃以下,农作物缓慢生长甚至停止生长的时期。

3.5最大降温幅度 maximum temperature drop在每年秋季至翌年春季期间出现的降温过程中,最低气温的24小时最大降幅,取最大值。

4 冷害、冻害、霜冻等级指标4.1 等级划分主要农作物冷害、冻害、霜冻的等级共分为四级,各等级的判别指标按照本标准表1至表6中“致灾气象因子”确定。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一览表

54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GB16483-200国0家标准局
55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306-85 国家标准局
56 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
国际劳工组织
57 职业病目录
卫生部
5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98
建设部
59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第5,14,15,18,20,21条
2003.10.28/2004.5.1
第2章、第3章、第4章、第5章
2003.3.31/2003.6.1
第1-3,5,8,9,23-31,39-41条
2002.5.12公布
全部
1956.5.26/1956.5.27
全部
2003.5.4/2004.1.1 第1-4,7-8,10,14-19,21-23,26,28-43,50-53条
全部 第1-4,10-20,22-34条
全部 全部 全部 全部 全部 第1-2,4,8-13,15-29,32-42,44-48,54-68条 第1-3,5,9-22,25-31,33-36,38,39,42-51条 第1-3,4.1-4.4,6.1,6.2,7条 第1-3,7,10,11,13-14,17,1923,25,26,28-30条 第1-3,6-9,14,17-22,27-33,34-47条 全部 全部 第1-38,48-52,54,55,62-67条 第1-4,25,29-33,35,38-41条 第1-3,13-20,21-22条 第1-4,6-25,29-31条 全部 全部 全部 全部
2000.10.1
2001.7.26
2001 2007.5.1
2003
2000.6.1 2005.7.1 2007.11.1

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

GB1444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目次前言............................................................................. II1 范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3)4 结构要求 (3)5 防火、防爆 (6)6 设计 (7)7 安装 (7)8 检验 (7)9 安全运行及检修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溶剂型涂料涂层烘干室新奇空气量运算 (9)附录B(规范性附录)烘干室铭牌中应注明的安全技术项目 (10)附录C(资料性附录)溶剂蒸气特性表 (11)前言本标准的第4、5、6、7、8、9章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公布的共有十二项:——GB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治理通则》;——GB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一,是该标准体系中针对涂层烘干室的一项通用安全技术标准,与本标准系列中的其它标准相配套,和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和谐一致。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级别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级别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

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级别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洁净室空气洁净度的级别——中国国家标准和有关规范SICOLAB整理!1、《空气洁净技术措施》我国于1979年3月由国家建委科教局批准实施的《空气洁净技术措施》,是我国正式公布的第1个洁净技术方面的文件,把洁净室的含尘浓度按每升环境空气中所含粒子数量,分为5个级别,即3级、30级、300级、3000级和30000级。

各级分别是每升空气中含粒径≥0·5μm的尘粒平均数不超过3粒、30粒、300粒、3000粒和30000粒。

该技术措施正式公布后,由于与实践中通常采用的“美国联邦标准209”在级别的表示方法上完全不同,使人们不习惯,所以未被真正实施和推广。

但我国一些版本的药剂学、工业药剂学、制药工程教材都采用了这一标准。

2、《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J73-84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这个标准参照美国联邦FS209标准,按每立方米(每升)空气中≥0·5μm微粒数的多少,将洁净度级别划分为4个等级,即100、1000、10000、100000级。

3、《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1992年,卫生部制订的GMP和中国医药工业公司的GMP,是参照美国联邦标准FS209B和国家标准GBJ73-84,将洁净度划分为4个等级(100级、1万级、10万级、30万级),100、1万、10万级别的无生命微粒规定与GBJ73-84一致,另外还对有生命微粒的含量作了规定。

1998年,对GMP进行了修订,称为《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附录中空气洁净度级别划分仍为4个等级。

这个规范作为医药行业生物洁净室的标准一直沿用到今天。

2007-04-18,我国组织修订1998年版的GMP,第三讨论稿正文已在网上发布。

现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安全监管司《关于对药品GMP专家修订稿进行评估论证的函》已在网上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讨论稿附录中将空气洁净度级别分为A、B、C、D4个等级。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物品的入库作业、在库作业、出库作业、存储环境控制、安全卫生控制及作业信息处理的规定和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4000m3、包括公共低温仓库、物流中心低温仓库和配送中心低温仓库在内的低温仓储作业活动。

公称容积大于或等于4000m3的自营低温仓库和4000m3以下的公共低温仓库、物流中心低温仓库和配送中心低温仓库的低温仓储作业活动可参照执行。

公称容积应按低温仓库室内的净面积(不扣除柱、门斗和制冷设备所占的面积)乘以净高度确定。

本标准不适用于采用人工调控气体成分和温、湿度的低温仓库,以及自动化低温仓库、储存危险品或有毒有害物品的低温仓库的作业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4440-1993 低温作业分级GB/T 18354-2006 物流术语GB/T 28009-2011 冷库安全规程3 术语和定义GB/T 18354-200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高温冷藏区 chill space with high temperature仓库内温度保持在10℃以上(不含10℃)且适合恒温储存物品的区域。

3.2冷藏品 refrigerated goods为保持原有特性,需要在高温冷藏区(3.1)或冷藏区储存的物品。

3.3冷冻品 frozen goods为保持原有特性,需要在冷冻区储存的物品。

3.4低温物品 low temperature goods冷藏品(3.2)、冷冻品(3.3)的统称。

3.5低温收发货区 receiving and sending space of low temperature低温站台 low temperature platform低温物品(3.4)入库和出库前进行核查、检验、装卸等作业的配有制冷设备并符合低温物品冷链要求的区域。

高温低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低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高温低温作业安全管理制度1 范围为了确保神华新疆活性炭分公司员工能够在适应的温度环境中工作,保护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防止人员的季节性伤害,保证公司生产有效、有序、顺利的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在高温防暑、低温防寒的所有公司工作形式。

2 引用标准2。

1《高温作业分级》(GB 4200—84)2。

2《低温作业分级》(GB/T14440—93)2。

3《高温作业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GB 935-89)3 名词和术语3.1公司:公司是神华新疆活性炭分公司的简称。

3。

2高温作业: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3.3低温作业:低温作业是指在低于允许温度下限的气温条件下进行作业。

4 职责4.1公司须向员工提供必要的防高温低温作业的资源和设施。

4。

2各部门、车间主管负责具体防护措施的实施.4.3经营管理办公室负责相应防护物品的备置。

4.4其它各部门、车间协助相关工作(包括防护物品的搬运、安装、存放、保管).4.5各部门、车间负责工作区域温度的定期点检。

5 管理内容5.1各车间负责每天检查工作环境的室内、外温度,并记录到《每日温度检测表》中。

5.2工作环境安全温度标准:①各部门、车间的办公、值班区域:16—30℃②生产区域- 中度轻重工作:04-30℃③仓库 :04—29℃④配电室、控制室:04—31℃⑤宿舍 :16—30℃5。

3高温作业管理规定5。

3。

1长期规划:公司须在办公、值班区域安装空调调温设施,使工作环境温度在夏季保持在25-28℃;在冬季时保持在16—24℃。

5.3。

2改善工作条件,配备防护设施、设备,采取隔热和通风降温措施,特别是对于高温作业员工,如焊工、活化装置操作工、氧炭化装置操作工、锅炉工。

5.3。

3对生产装置区域采取冷风机、轴流风机等降温设备。

5。

3.4综合管理办公室必须制订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适当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时间,增加休息和减轻劳动强度,减少高温时段作业(12:00—18:00)。

GBT高温作业分级

GBT高温作业分级

G B T高温作业分级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高温作业分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8年10月30日以GB/T4200-2008发布自2009年6月1日起实施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高温作业环境热强度大小的分级和高温作业人员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与休息时间限值。

本标准适用于对高温作业实施职业安全卫生分级管理。

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限值适用于一般室内高温作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8170-1987数值修约规则GB3869体力劳动强度分级3术语及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生产性热源productivehotsource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和散发热量的生产设备、产品或工件等。

3.2工作场所workplace劳动者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

3.3工作地点worksite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操作或为了观察生产情况需要经常或定期停留的地点。

若因生产劳动需要,作业人员在车间内不同地点进行操作,则整个车间可称为工作地点。

3.4WBGT指数WBGT-indexWBGT指数亦称为湿球黑球温度,是综合评价人体接触作业环境热负荷的一个基本参量,单位为℃。

3.5高温作业workinhotenvironment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3.6接触高温作业时间theworkingtimeexposedinhotenvironment作业人员在一个工作日((8h)内实际接触高温作业的累计时间(min))。

3.7允许持续接触热时间allowablecontinuousheatexposuretime,ACHET指允许工人在热环境中连续工作的时间。

应知应会高温的存在

应知应会高温的存在
安监总安健〔2012〕89号 《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 GBZ/T 189.7-2007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7部分:高温 GB/T 934-2008 高温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方法(已经废止) GBZ 2.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 GBZ 41-2002 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 GBZ/T 229.3-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3部分:高温 GB/T 4200-2008 高温作业分级(已经废止)
高温津贴 各地不同
山东:从事室外作业和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120元;非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 月8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江西: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月补贴120元,其他人员每人每月80元发放时间 :7月-9月共3个月。 天津:每人每月83.8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高温津贴日补省份: 重庆:日最高气温37℃-40℃的天气,每人每天按5元至10元标准发放,40℃ 以上每人每天10元至20元发放时间:5月-9月共5个月。 上海:日最高气温达到35℃以上露天工作以及不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 33℃以下,每人每天不低于10元发放时间:6月-9月共4个月。 河南:每人每个工作日10元发放时间:6月至8月,共3个月。 湖北:每人每天8元,发放时间:7月-9月共3个月。 福建:高温作业人员每人每天按5-8元标准发放发放时间:5月-9月共5个月 。 陕西:高温作业工人每人每天2.00元;其他工人(含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人 )每人每天1.20元,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每人每天1.00元。发放时间 :7月-9月15日共2.5个月。 甘肃:高温津贴每人每月45元发放时间:7、8、9月。
工作场所高温作业
定义与接触限值
GBZ 2.2接触限值中高温作业的定义: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工 作地点平均WBGT(湿球黑球温度)≥25℃的作业。[实际上这个是 指每天工作8小时,工作时间率100%的IV级体力劳动的WBGT限值 ,也就是极度体力劳动强度下工作8小时]不同体力劳动强度 WBGT 限值是不同的。 1)接触时间率100%,体力劳动强度为 IV级,WBGT指数限值为 25℃;劳动强度分级每下降一级,WBGT指数限值增加1℃~2℃; 接触时间率每减少25%,WBGT限值指数增加1℃~2℃,见下表。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

低温等离子灭菌器国家标准前言本标准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归口。

本标准由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广州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的附录A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的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俊杰黄鸿新罗伊凡朱晓明王洪敏孟宪礼王久儒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以下简称灭菌器)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和标志、标签。

本标准适用于低温等离子体灭菌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793.1-2007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14710-1993 医用电气设备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YY 0466-2003 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GBZ2-200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医疗器械说明书、标签和包装标识管理规定3术语和定义3.1等离子体(Plasma)等离子体是由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反应,部分或全部被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这些离子、电子和中性的分子、原子混合在一起,正负电荷在数值上总是相等,构成了等离子体。

3.2灭菌室(sterilized room)用来装载灭菌负载的灭菌器的一个部分[EN554:1994,定义3.27]3.3灭菌负载 (Sterilization load)同时放在同一个灭菌室内的被灭菌物品 [EN554:1994,定义3.28]3.4通风(aeration)ventilation灭菌过程的一部分或几部分,在特定的条件下将过滤空气进入灭菌室内消除负压。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标准制定目的近年来各地新冷库纷纷拔地而起,其中有许多新冷库具有冷藏规模较大、制冷设备先进、作业结构布局合理特点,且多为公共低温仓库。

编写组通过对部分新冷库现场调研发现,冷库建设与低温仓库管理存在着脱节现象,一些低温仓储企业多采用实为物业出租的低温仓库外包经营形式,低温仓库作业现场凌乱,不但影响了低温物品的存储质量,而且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因此,通过制定《低温仓储作业规范》国家标准来规范低温仓储作业十分必要。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是指导低温仓库现场作业工作的操作标准。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汲取采纳了国内多家具有代表性低温仓储企业的低温仓储作业制度标准精华,凝聚了这些低温仓储企业成熟、有效的低温仓储作业经验。

制定及实施《低温仓储作业规范》将会为促进提升我国低温仓储企业的低温仓储作业水平提供现实标准。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是协调低温仓储服务供需双方关系的重要尺标。

公共低温仓库具有服务开放性特征,制定和实施《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是理清低温仓储服务有关各方的责任、明确基本服务内容的准则。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是最大限度保持低温物品原有品质的关键手段。

低温仓储的作业流程和操作质量对保持低温物品品质至关重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和实施《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是最大程度减少低温物品在存储环节发生质量问题的重要保障。

二、任务来源《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是由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批准立项的冷链物流类国家推荐标准。

《低温仓储作业规范》技术归口单位是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组织上海锦江国际低温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成都银犁冷藏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恒慧通低温仓储有限公司、天津市冷藏食品贸易公司、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武汉山绿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和上海冷藏库协会等单位联合起草。

三、标准起草过程1、启动阶段在接到编制任务以后,中国仓储协会冷藏库分会组织成立了《低温仓储作业规范》编写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低温作业分级
低温作业 时间率%
温度
5~0 0~-5 -5~ -10~ -15~



10
15
20
<-20
≤25 >25~50 >50~75 >75





















.................
.................



注:凡低温作业地点空气相对湿度平均等于或大于 80%的工种应在本标准 基础上提高一级。
.................
低温作业分级 GB T 14440-93
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3 年 6 月 10 日批准 1994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低温作业环境冷强度大小及其对人体机能影响程度的级别。 2 术语 2.1 低温作业 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其工作地点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 5℃的作业。 2.2 低温作业时间率 一个劳动日在低温环境中净劳动时间占工作日总时间的百分率。 3 低温作业分级 按工作地点的温度和低温作业时间率,将低温作业(按表 1)分为四级,级 别高者冷强度大。
附录 A 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计算方法 (补充件)
A1 气温(Ta)测定采用通风温湿度计进行测定,每测定点一日测定三次(9∶ 00~10∶00,13∶00~14∶00,18∶00~19∶00),连续测定三天,取其平均值。
A2 相对湿度测定采用通风温湿度计进行测定,测算方法同气温。
附录 B 低温作业时间率的测定和计算方法 (补充件)
B1 低温作业时间率的计算方法 同一工种随机选择受测工人三名,并跟班记录一个劳动日实际低温作业时 间,连续记录三天,取其平均值计算低温作业时间率。 低温作业时间率(%)=(低温作业时间(min)/工作日总时间(min)) ×100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部提出。本标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 生与职业病研究所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天麟、黄海潮。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