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探析

合集下载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一直是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高校是青年学生的重要阵地,是塑造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平台。

近年来随着社会风气的复杂多变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高校大学生在意识形态方面往往存在一些困扰和挑战。

一方面,学校教育体系的传统观念和模式未能及时与社会发展同步,导致教育内容滞后、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需求。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信息渠道和思想观念,使得一些学生在接受意识形态教育时存在迷茫和困惑,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基于以上背景,开展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对于推动高校教育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本文将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质量提升提供有益参考。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旨在提高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体研究目的如下:1. 深入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针对性提出解决方案奠定基础。

2. 探讨影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因素,包括传统文化、现代社会风气、网络传播等各方面的影响,为制定有效对策提供依据。

3. 提出针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的对策建议,包括如何完善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等方面,以期提升教育质量。

4. 探讨提升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质量的措施,包括多角度、多层次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以期实现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引领和促进。

2. 正文2.1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现状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们接触的信息来源多样化,思想观念也日益多元化。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提升,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高校作为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引领社会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其意识形态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从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展开浅析。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1.意识形态多元性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越来越多元化。

但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多元性问题仍然存在,一些学校甚至存在以权谋私、以偏概全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

2.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高校教师是高校意识形态的主要传播者,而当前教师队伍建设问题也难以忽视。

一些高校教师在教学中以权谋私,存在教学质量不高、教育水平不够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思想认识。

3.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足。

在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不足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教育导向不清晰、教育内容单一、教育形式呆板等问题,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思想需求。

1.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基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途径。

学校领导要加强对教师队伍的管理,严格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政策和措施,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3. 推动高校制度建设。

高校制度建设是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保障。

学校要加强对各项规章制度的建设,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构建完善的高校制度体系,提高高校治理水平和管理效能。

4. 强化高校教育质量监管。

高校教育质量监管是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重要手段。

学校要加强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管,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保障教育教学质量。

5. 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

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是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基础和前提。

学校要加强对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引导,激励教师队伍积极参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营造氛围,提升学校意识形态建设的效果。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当前,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包括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等背景下,个体主义、消费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以及对传统理念的质疑等。

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有教育制度、课程设置和教师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

1、知识咀嚼型许多高校的意识形态课程过于注重同学们对已知知识进行咀嚼而缺乏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过多引导学生去记忆掌握已经正确和相对稳定的已有理论、观点、论述和行动指导等,而鲜有引导学生去思考、提出新的观点、发掘并整合矛盾、确立新轨迹等。

2、单一、陈旧的思想方法高校意识形态课程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的思想方法,同时也缺乏足够的民主性和交往性。

这样的情况会导致即使在相同的高校中,意识形态教育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弱化,使得许多学生难以形成创新和批判性意识。

3、对社会变革和问题的应对不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出来,这些问题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

经过实践,高校大学生多数对这些问题缺乏了解和洞察,只是漠视、忽视或是模式性地应对,分析问题的深度、广度受到很大限制。

1、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高校意识形态课程应理清教学原则和方法,不应只强调单一类型的思维体系,同时应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方法,如比较分析法、系统思维法等。

推动学生形成一种同时拥有适应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多维思维方式,同时还要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趋于自主的发展。

2、探索民主开放的课程教学体系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需要开放教育的元素,例如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讨论潜在问题、跟踪问题、提出新策略等。

由于这些策略‘涉及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因此也需要较为民主开放的课程教学体系。

3、建立通畅的交流平台高校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开透明、平等交流的环境,避免滥用权力、胁迫、排斥、侮辱等行为的产生,同时,高校应透过活动、文化、科研等多种渠道,拓宽学生的交流天地,促进思想交流互补,从而促进大学生向有活力、有创新性、有开放性的方向发展。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随着中国高校教育的逐步开放和多元化发展,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日益显现出来。

一些学校存在着意识形态虚无主义、思想僵化、灌输式教育等问题,给学生的知识传授和思想引导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此,怎样处理高校意识形态问题,已经成为摆在高校管理者和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本文将就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意识形态虚无主义高校意识形态虚无主义是指一些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中缺乏坚定的立场和原则,模糊了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甚至出现了偏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现象。

这些学校在教育中宣扬民主自由、唯物主义等观念,受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使学生的思想不够坚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了误解。

2.思想僵化一些高校存在着思想僵化的问题,教师以及教师团队的观念保守,教学内容滞后,学术研究缺乏活力,从而影响了学生的思想教育。

这些教师团队守住了自己的学术阵地,却忽视了社会的发展变化,使学生们无法获得最新的知识和思想启发。

3.灌输式教育部分高校存在灌输式教育的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通过灌输的方式,为学生灌输自己的观点和思想,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意识。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使学生们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还使他们形成了盲目听从的倾向,无法进行批判性思维和自由选择。

二、对策分析1.坚定教育方向,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高校意识形态虚无主义问题,学校需要在教育工作中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教育方向,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活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建设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对于存在思想僵化问题的高校,需要在学术研究和教学中建设开放包容的学术环境,鼓励教师团队与国内外先进学术交流合作,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学校教学和研究内容与国家发展需求相适应,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更具活力和吸引力。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大学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阶段,应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意识形态教育,以引导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目前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有针对性的对策。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存在教育内容单一化的问题。

在传统的大学教育中,意识形态教育多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实践和体验。

这样的单一化教育模式容易使学生忽视实际问题和人际关系,导致他们缺乏实际行动和创新意识。

对策之一是改变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存在教育内容滞后的问题。

由于意识形态教育领域的变化较慢,传统的意识形态教育内容常常滞后于社会的发展。

这种滞后会使得大学生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时,无法正确的理解和解决问题。

对策之二是更新意识形态教育教材和内容,将其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引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解决现实问题。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存在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意识形态教育师资队伍总体水平不高,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足,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

对策之四是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培养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需要。

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涉及教育内容单一化、教育内容滞后、教育形式单一化以及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变教育方式,更新教育内容,多元化教学方法,并加强师资培训。

这样既可以提高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也能够培养出更加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意识形态问题备受关注。

在高校中,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更是一种影响学生思想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因素。

当前高校中存在着一系列意识形态问题,如思想僵化、思想多元化缺失、思想纷争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对于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分析和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僵化。

在一些高校中,存在着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思想观念,学生思维呈现出僵化的状态。

这种思想僵化使得学生缺乏对新观点和新思想的接纳和理解能力,严重制约了他们的创新和发展。

二是思想多元化缺失。

在高校中,少数特定意识形态的主张占据了主导地位,其他不同观点难以得到表达和传播,导致了思想多元化的缺失,使得学生的思想局限于单一的范畴之中,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三是思想纷争。

高校中存在着一些意识形态观点的对立和冲突,导致了学术纷争和学术争议的产生。

这种思想纷争的存在,使得学术氛围不够和谐,不利于高校教育的稳定和发展。

以上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

应当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教师应当正确把握自身的思想方向,坚持正确的教学导向,不将个人意识形态对学生进行灌输,保持中立与公正。

教师还应当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教育,使他们具有正确的思想觉悟。

应当加强高校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创新。

高校教育教学内容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和改革传统的教学观念和内容。

通过开设多元化的选修课程和课外活动,引导学生接触和理解不同的思想观点,促进学生的思想多元化。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应当加强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的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导和培养。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思想问题,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面临的一大挑战。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校教育的普及,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在现实生活中,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

一些高校存在着意识形态模糊、价值观念混乱、学术品德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声誉和教育质量。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深入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探讨解决的对策和建议,不仅可以帮助高校更好地明确自身的办学宗旨和立德树人的目标,也能为高校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本文旨在从多个角度对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展开研究,探讨对策并提出建议,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对于高校管理和教育工作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在当今社会,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严重性不断凸显,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已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机构,其意识形态建设关乎国家未来发展和社会稳定。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如主流意识形态与多元文化的碰撞、师生观念意识的冲突、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校内部的学术氛围和教学秩序,也对学生成长和国家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研究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有助于深入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途径,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朝着更加科学、稳定和健康的方向发展。

这对于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意义】2. 正文2.1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是一个当前值得关注的议题。

在高校中,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意识形态缺乏多元性和开放性。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随着高校教育的发展和深化,意识形态对于高校的影响日益凸显。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教师言论偏激、学生思想僵化、学术氛围不够开放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高校内部的教学活动和学术氛围,也对整个社会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应当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

优化高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提高高校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促进学术自由和民主氛围,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学术研究和讨论中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不容忽视,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文将从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表现、问题根源分析以及对策方面展开深入探讨,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2000字】1.2 问题提出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领域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热点问题。

在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表现中,主要包括教师言论自由受限、思想保守化倾向以及学术不端行为频发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也损害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发展空间。

问题的提出,是为了引起人们对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高校作为培养未来人才的重要场所,应承担起引领时代潮流、传播进步思想的责任。

一些高校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高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思想觉醒。

解决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已成为当前高校管理和教育改革的紧迫任务。

只有通过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源,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才能有效改善高校的意识形态问题,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问题提出】的内容旨在引起社会共鸣,促进相关部门和高校管理者重视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并寻求解决之道。

1.3 研究意义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引言高校意识形态是指高校在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想道德等方面所具有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浅析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浅析

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浅析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信仰、价值和思想的体系,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具有凝聚力和引领力。

高校是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的重要场所,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传播功能。

在新时代,加强高校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新时代背景下高校面临的意识形态挑战在新时代,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想观念不断涌现,社会上存在着多元化思想。

同时,国际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影响不断加强。

高校作为知识产生和传播的重要场所,面临着社会和国际上意识形态挑战的巨大压力。

另外,由于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特殊性质,其意识形态教育和宣传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和复杂。

2. 保障高校思想阵地的安全。

高校是一个自由、开放、民主的学术社区,应该保障思想阵地的安全,建立和加强意识形态防控系统,防范境外势力在高校内传播异域文化和意识形态挑战。

加强师生思想引导,处理好学术自由和思想独立的关系,避免思想的极端化和危险化倾向。

3. 完善高校教育体系。

高校教育是融合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系,必须加强教学科研水平,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师生的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1. 建立意识形态阵地。

在校园内建立意识形态阵地,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台、学生社团、教职工代表会议等。

同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相关理论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健全高校意识形态管理机制。

建立高校意识形态管理的机构、制度和标准,健全对思想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管理。

加强高校舆情工作,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多渠道宣传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科研成果,提高高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 加强师生意识形态教育。

通过组织各类培训和讲座等形式,提高师生的意识形态教育素质,加强师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向学生传递中国传统文化、革命传统和优秀文化传统,营造健康的文化氛围。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探析随着我国高校的发展,意识形态教育也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对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的发展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本文将从认识上、制度上、实践上三个方面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探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认识上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认识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对意识形态教育的认知稍有偏差,只重视了学生政治素质的提升,而忽视了学生思想意识的引导。

另一方面是对意识形态教育的定位有所偏差,将意识形态教育局限于某些专业或某些领域。

对于第一点,当今社会上,不少人仍然将意识形态教育和“政治宣传”等概念混淆。

在教育实践中也存在这样的情况。

一些高校只是简单地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普及宣传,忽视了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引导。

这种作法只能让学生了解政策,而不能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达到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目标。

因此,高校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想意识的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对于第二点,一些高校依然固守某些意识形态教育只在某些专业或某些领域进行的观点。

实际上,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在全校范围内,贯穿每一个科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导引和价值观念引导。

因此,高校应当将意识形态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

二、制度上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存在的制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制度执行不够严密、制度监督不够完善。

这些问题,导致意识形态教育无法得到有效落实。

首先,一些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制度设计不够科学合理。

有的高校只是设立了简单的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机构,却缺少制度性的规范。

这样的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作用不够明确、职责不够明确的问题,无法有效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其次,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制度执行不够严密,导致意识形态教育在实际中出现不规范或者不落地的问题。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意识形态问题备受关注。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也是塑造国家未来的重要阵地。

高校意识形态对学生思想的影响巨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不容忽视。

本文将对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进行浅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

一、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1.意识形态多元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发生着变化,高校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

在高校中存在的不同宗教信仰、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使得高校意识形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这种多元化的现象有时会导致学生思想的混乱和对社会的认知产生偏差。

2.意识形态宣扬一些高校存在意识形态宣扬的现象,甚至部分教师利用讲台宣扬个人意识形态观念,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

这不仅违背高校应有的中立性原则,也会影响学生的思想独立性和批判思维能力。

3.思想阵地失衡当前一些高校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存在着思想阵地失衡的问题,一些极端、偏激的思想观念得到了放大,而中庸、理性的思想观念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忽视。

这种失衡导致了学生思想的偏颇和思维能力的单一化。

1.建立多元包容的意识形态环境高校应该注重建立多元包容的意识形态环境,鼓励学生在多种信仰、价值观念和政治倾向中进行选择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开放包容和独立自主的能力。

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校园文化方面注重多元化,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感受到不同思想观念的魅力。

2.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的中立性高校应严格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保持中立性,不得利用教学平台宣扬个人意识形态观念,不得对学生进行思想灌输。

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的考核评价机制,确保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中立性。

3.促进思想阵地均衡发展高校应该促进思想阵地均衡发展,注重引导学生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培养他们辩证思维和批判能力。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加强中庸、理性思想观念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在校园中得以全面、均衡的发展。

三、总结高校意识形态是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这直接关系到高校教育的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意识形态空洞化、多元化不足、思想教育单一化以及激进性思潮泛滥。

意识形态空洞化是指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中,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内容的充实。

一些高校在面对意识形态问题时,常常只停留在形式上,缺乏实质性的内涵,导致意识形态建设空洞化。

多元化不足是指高校在意识形态建设中,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容纳和尊重不够。

高校应该是一个思想的交流和碰撞的场所,但在现实中,很多高校对不同意见和观点的容忍度不高,甚至存在一些唯一化思想。

思想教育单一化是指高校的思想教育存在单一化倾向,只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高校应该在思想教育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精神,而不仅仅是专业技能。

激进性思潮泛滥是指一些高校中存在极端、激进的思想传播,甚至出现了极端言行和暴力事件。

这些激进思潮的泛滥不仅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行,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高校应该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以促进意识形态建设的良性发展。

首先,高校应该加强对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视,将其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对待。

高校要深入思考意识形态建设的内涵,积极寻求更加全面、深入的意识形态建设路径。

其次,高校需要强化思想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维能力。

高校应该在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注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次,高校应该加强多元化的思想观点容纳和交流。

高校是一个思想碰撞和交流的场所,应该充分尊重学生和教师的不同观点,鼓励他们进行理性、平等的讨论和交流,以促进思想的多元化和进步。

最后,高校应该严格管理,遏制激进思潮的泛滥。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在塑造学生思想和意识形态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一些高校存在着意识形态问题,如一些教师过分渲染个人观点,一些学生团体宣扬极端思想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氛围,也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对于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以便改善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在深入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的原因时,首先需要从高校师生的角度入手。

一些高校教师在课堂上过分渲染个人观点,将个人意识形态灌输给学生,忽视了教学的客观性和中立性。

这种行为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教师的思想影响,导致学生思想的僵化和扭曲。

一些学生团体也存在着极端思想的宣扬,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传播极端思想,影响了学校内的秩序和稳定。

一些高校领导部门对于教师和学生的意识形态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导致意识形态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主要源自于教师过分渲染个人观点、学生团体宣扬极端思想以及领导部门监管不力等原因。

针对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我们需要提出相应的对策以解决这一问题。

对于教师渲染个人观点的行为,高校应当建立健全的教师思想教育机制,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客观公正,不将个人观点强加给学生。

对于学生团体宣扬极端思想的行为,高校应当加强对学生团体的管理,建立规范的学生管理制度,对于宣扬极端思想的学生团体进行约束和引导,确保校园内的秩序和稳定。

高校领导部门应当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监管,制定相关管理政策,对意识形态问题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除了高校内部的对策,我们还需要从更广泛的角度出发,加强社会各界的合作,在社会层面共同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解决。

社会应当加强对高校的监督和支持,鼓励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

高校本应是开放包容的学术殿堂,但现实却不尽如人意。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分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政治倾向明显一些高校存在政治倾向明显的问题。

在一些学术研究和教学中,政治因素被过度强调,导致学术观点受到政治因素的左右,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2. 学术自由受限在一些高校中,学术自由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一些学者在进行学术研究和发表学术观点时,受到了意识形态的限制和打压,甚至因为言论受到审查和封杀。

这严重影响了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学术交流的开放性。

3. 思想包围一些高校存在思想包围的问题,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无法接触到多元化的思想和观点,导致了他们的思想局限和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4. 沉返本质高校应该是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地方,但是现实却出现了一些高校沉返本质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和思考更加倾向于应试教育和机械表达,而非真正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 建立健全的治理机制对于高校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首先需要建立起健全的高校治理机制。

学校应当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高等教育工作正确的政治方向。

2. 提高学术独立性高校应当尊重学术自由,保障教师和学生的学术独立性。

建立学术评价体系,促进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打破意识形态对学术研究的影响。

3. 多元化思想教育高校应当在思想教育上做到多元化。

鼓励学生接触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4. 创新教育模式高校应当创新教育模式,改变应试教育和机械表达的问题。

提倡跨学科学习,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从根本上质疑和思考问题。

5. 强化监督机制高校应当加强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监督机制。

建立健全的舆情监督机制,对高校存在的意识形态问题进行及时发现和纠正,确保高校的办学目标和宗旨得到切实落实。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高教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日益凸显,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术自由、学生政治思想教育等方方面面。

我们需要对高校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对策,以期寻求解决之道。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高校意识形态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上。

一些高校教育过程中出现了不正常的政治意识形态内容。

在教学中某些老师可能会灌输自己的思想意识形态,而不是客观地传授学科知识。

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健康。

在学术自由方面存在问题。

一些高校在学术研究领域也存在着政治干预,对于一些敏感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向有所限制,这种情况会严重阻碍高校教育和科研的发展。

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也反映在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中。

一些学校在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时,可能会存在过度灌输特定政治思想的倾向,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思想上的僵化,限制了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提出一些对策来解决高校意识形态的问题,从而为高校教育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对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从源头上加强高校意识形态的建设。

高校应该加强对学术研究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由性,避免政治干预,创设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

高校在进行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时,应该避免过度灌输特定政治思想的倾向,而是应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观点,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高校还需要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成长。

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存在是不容忽视的,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希望通过对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对策的研究,能够为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随着高校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意识形态在高校中的地位愈加凸显。

然而,高校意识形态表现出的种种问题也引发了人们的关注。

一方面,高校意识形态和政治正确的措辞过于严格,甚至有时候可能对学生的自由思考和表达形成压制。

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在推广意识形态时,缺乏透明度和公开性,导致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和理解意识形态的推广。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的对策:
2. 加强劝说与说服技巧:高校的工作人员应该在推广意识形态时更加注重透明度和公开性,同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更好的实现说服和劝说。

3. 听取学生反馈:学生反馈是评估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推广工作的重要标志。

高校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意识形态推广的策略和方法。

综上所述,高校意识形态不应只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应体现出自由思考和理性表达的能力。

同时,高校也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与沟通,不断优化意识形态推广的策略和方法,使新一代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革与挑战,为社会的繁荣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校意识形态问题也日益凸显。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些高校存在着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可能影响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

对高校意识形态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有效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 思想混乱,导致学生盲目从众在一些高校,存在着严重的思想混乱现象。

一些教师和学生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不深入,甚至出现了对这些价值观的否定和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到错误思想的影响,盲目从众,追求个人利益,忽视社会责任。

2. 存在严重的宗教极端思想渗透一些高校中存在着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有的学生受到外部势力的影响,放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甚至发展出极端的宗教思想,损害国家、社会和自身的利益。

3. 存在一些师生不遵纪守法的现象在一些高校中,依法治校的理念并不深入,师生不遵纪守法的现象时有发生。

一些教师和学生违法乱纪,不尊重学校的管理规定,严重影响了校园的秩序和风气。

二、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原因分析1. 教育环境不够良好在一些高校中,教育环境不够良好,存在着教师教育水平不高,教学质量不达标等问题。

这导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容易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侵蚀。

2. 社会风气不佳社会风气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意识形态建设。

当前,一些高校周围的社会风气不佳,存在着负面价值观的传播,社会风气的恶劣影响了高校的师生思想。

3. 缺乏正确的引导在一些高校中,缺乏正确的思想引导,没有有效的意识形态课程设置,也没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这导致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对错误思想易于接受。

1. 完善教育体系,强化思想政治课程要解决高校意识形态问题,就必须加强教育体系建设,完善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设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师生思想道德建设高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加强对师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意识形态问题是指在高校教育中存在一些与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认识论相悖的观点和行为。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高校教育的质量和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高校需要采取一系列对策。

第一个问题是意识形态单一化。

在一些高校中,只允许特定的思想观点被表达和教授,而排斥其他观点。

这种单一化的意识形态会限制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

高校应该积极倡导多元化的思想观点,鼓励学生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充分尊重和包容不同的观点。

第二个问题是教育中存在的偏见和歧视。

有些高校存在对特定群体的偏见和歧视,例如性别歧视、地域歧视等。

这种偏见和歧视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高校应该积极倡导平等和创造公平的学习环境,加强教育师资培训,提高他们对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识,打破传统观念束缚。

第三个问题是教育与就业的脱节。

有些高校存在教育与就业的脱节问题,即高校的教育内容和就业市场需求不匹配。

这种情况导致学生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高校应该加强与企业和行业的合作,了解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更贴合就业市场的课程设置和实践机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四个问题是权力滥用和精神霸凌。

一些高校中存在权力滥用和精神霸凌的问题,包括教师对学生的不公平对待、学生之间的欺凌等。

这种行为不仅会伤害受害者的人格尊严,也会影响学校的声誉和学习氛围。

高校应该建立健全的学校管理机制,加强对权力滥用和精神霸凌行为的惩处和防控,提高学校管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针对以上问题,高校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高校应该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和专业素质。

只有优秀的教师才能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避免对学生进行错误的意识形态灌输。

高校应该加强学生教育和学生自治。

高校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学生组织、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

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析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高校意识形态是指高校所倡导和传播的思想和价值观念,对于高校的育人任务和社会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目前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意识形态宣传僵化、思想多元性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

高校意识形态宣传的问题在于宣传内容的僵化。

当前,一些高校意识形态宣传仍然停留在灌输知识和信息的层面,很少关注学生实际问题,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高校应该加强对意识形态教育的研究,提高宣传内容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使之能够引领学生思考和创新。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思想多元性不足。

在高校校园中,通常只有一种或几种思想观念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对不同思想的包容和尊重。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不同观点的交流和辩论,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想多元性。

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的一个方面是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很多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更多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际问题的讨论和解决。

高校应该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高校意识形态宣传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如过于依赖教师个人意识形态、宣传方式陈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采取多种对策。

高校应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意识形态素质,从而保证意识形态宣传的中立性。

高校可以采用多种宣传方式,如线上教育、研讨会等,提高宣传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高校意识形态存在的问题涉及宣传内容的僵化、思想多元性不足、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高校可以采取加强意识形态教育研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加强理论与实践结合等多种对策。

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提高高校意识形态的质量和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思想多元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陈曼(1982~),女,福建三明市人,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6-05-142016年10月普洱学院学报Oct.2016第32卷第5期Journal of Pu'er University Vol.32No.5一、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安全内涵美国前总统尼克松预测:“下一个世纪,侵略的代价将会更加昂贵,经济和意识形态将成为决定性因素[1]。

”意识形态是指某个阶级或政治集团从根本利益出发,自觉能动的反映现存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关系的思想理论体系。

意识形态安全是指国家主流意识形态免于敌对势力的破坏、扭曲或侵蚀,从而能够以一种稳定的状态为政党统治提供合法性认同与支持的社会功能[2]。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对抗阶级社会中,意识形态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隐藏着真实的社会关系,具有虚假性,发挥着特有的统治功能[3]。

当今世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着在经济和科学技术上的巨大领先优势,把世界经济紧紧拉入到全球化的资本主义体系当中,并动用各种科技手段源源不断地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国输入了烙有清晰资本主义印记的各种文化价值观和政治理念。

邓小平对此曾精辟指出:“一个冷战时代结束了,另外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了。

一个是针对整个南方、第三世界的,另一个是针对社会主义的。

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4]。

”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是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各种各样的敌对势力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活动必然长期存在[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互联网时代的快速发展,敌对势力的思想文化渗透防不胜防,方式手段越来越高明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工作更加艰巨[6]。

与此同时,中国也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加速发展时期,经济社会结构发生剧烈转型,社会利益共同体解体化的同时也呈现出利益主体、利益需求等多元化的新格局,意识形态领域相应的也呈现出新特点,一元向多元化的过渡完成,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这些无疑都对新时期的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更高的挑战[7]。

二、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性在新形势下,中国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变化与新问题。

如各种社会思潮的激烈碰撞,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冲击着社会主义思想,而且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贪污腐败、悲观主义及愚昧主义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也存在着,再加上互联网的便利性与无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国外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中国威胁论”等迫使中国党内和国内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高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各大高校一方面培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探析陈曼三明职业技术学院,福建三明365000摘要:意识形态是一个社会的主流导向及灵魂核心。

在意识形态能力培养与建设的过程中,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打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年青一代意图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阴谋,引领思想和引导核心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马克思主流意识形态、思想政治公共课、新媒体的导向作用及培养多元校园文化氛围四个角度来论述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教育,营造出一个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思想阵地。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探析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734(2016)05-0008-048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另一方面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年青一代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意图,在意识形态培养与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存在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如自信与自卑并存、独立与依赖并存、挑战与退缩并存,进取与迷茫并存,他们正处于成人化和半成人化的交接阶段,既有自己的独立意识,又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因此加强他们意识形态的思想引领和核心价值观导向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

三、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有效途径(一)坚定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从历史进程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更是激励中国人民团结一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主导思想,处于指导地位。

“西方敌对势力的叫嚣,包括中国国内的各种噪声,过去有,现在有,未来还会有。

任何外因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我们自己,要继续巩固和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的作用[9]。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关键还在于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进行了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10]。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已经是被历史证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伟大飞跃,已经被实践证明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在的中国正处在全面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领域正发生着深刻变革。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坚持和发展,否则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尤其是有些别有用心的在西方国家继续西化中国,搞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中国进行和平演变,而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实现中国梦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中国梦是新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国家发展的重要思想,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社会发展的哲学层次的综合体现,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又与时俱进,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11],本质上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12]。

(二)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公共课作为高校人才培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整合思想的一个重要渠道就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公共课。

在各大院校一般都会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等四门课程,部分院校以讲座的形式开设《形势与政策》课程。

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又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了解社情、国情、世情,为将来顺利进入社会,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者和建设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当今世界情况错综复杂,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比的是综合国力,换句话来说实际比的就是人才。

邓小平曾经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政治风波”进行总结,“十年最大的失败是教育,尤其是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在高校的课堂上,有些学者主张教育自由、言论自由,一时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一方面看似思想文化的火花旺盛,另一方面则是带来更多的思想困惑,尤其是让学生无从选择,因此越需要教育者对思想进行整合,适当引导总结;有些学者认为在大学的课堂上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岂知一家之言,断章取义这是十分错误的。

“教育是自由的。

但教育的自由应该合法、合理的范围内。

”还有些学者奉行“拿来主义”,直接利用西方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和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文明建设,批判社会道德沦陷,这种想法很明显是欠妥当的。

道德是有一定的阶级特征的,超阶级的道德不存在[13]。

建议根据大学生的特点,不能生“输”硬“灌”,更不能采取“填鸭式”的强制教育,要充分了解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安全教育中的思想动态和真实想法,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公共课教学中应该结合主、客观因素,有针对性地、适当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等方面进行调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公共课的实效性[14]。

将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融入到日常点滴生活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反对封闭僵化,也反对改旗易帜,能够清醒且自觉地认识到和有意识地培养当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提高大陈曼:高校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的探析9学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使大学生不仅从情感上,更能从世界观的高度理性地认可并接受主流意识形态。

(三)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媒体主要分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

传统媒体主要指报纸、广播等,这里就不再多做描述。

近年来,依托于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与移动通讯技术的新媒体快速发展引人注目,使信息传播发生质的飞跃,呈现出几个比较明显的变化:第一、微传播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传播的形式;第二、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速度在加大;第三、新媒体的社会化属性在增强;第四、新媒体的安全已逐步成为国家战略部署的重要因素之一[15]。

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强劲,互联网和手机用户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网民共有6.49亿,其中3117万人为新增网民。

互联网普及率47.9%,较上年底提升2.1个百分点。

手机网民5.57亿,较上年底增加5672万人。

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比例由上年底的81%提升至85.8%[16]。

新媒体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

新媒体传播内容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传媒化。

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集于一体,获得声、情、图、文并茂的情景式效果,提高了意识形态内容的吸引力。

二是大众化。

新媒体降低了文化交往成本,压缩了文化交往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信息传播内容趋于“草根”形态,扩大了意识形态宣传的范围和程度。

三是多元化。

新媒体用户的主体结构复杂性,他们通过文化的生产、消费、管理、应用等方式来表达多元的价值观念和利益取向[17]。

任何新兴事物的出现都显现出两面性,新媒体在带来便利性、资讯化的同时,也渗透了西方敌对势力的“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虚无历史主义”论等社会思潮,制造恶性事件,诋毁和破坏社会稳定,在大学生群体中有可能出现价值取向的低迷,并且弱化了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充分发挥新媒体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积极导向功能。

对鼓励、支持与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用经济、政治、技术、职业规范等手段,规范信息传播秩序,净化网络文化环境,培养科学、文明、健康的上网习惯,增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和免疫,加大对有害、低俗信息的辨别和抵抗。

同时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建设“赤色网站”,限制伪善、悲观的“灰色”信息和粗俗、不堪的“黄色”信息,坚决取缔违法犯罪的“黑色”信息,用先进的理论和价值观念武装新媒体阵地,发挥其积极教育导向功能,如宣传党的政治主张,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社会热点问题,不断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传授多样化、多层面的精神文化知识,答疑解惑,提高大学生自学与理解消化能力,不人云亦云,也不断章取义,能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来判断是非曲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