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悲剧根源之探微

合集下载

历史趣谈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悲剧的原因

历史趣谈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悲剧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悲剧的原因
导语: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在战国时期出生高贵的屈原为何会在最后会落下投河自杀的悲惨结局呢?其中造成屈原如此悲剧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导致屈原的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在战国时期出生高贵的屈原为何会在最后会落下投河自杀的悲惨结局呢?其中造成屈原如此悲剧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呢?下面就让小编对此来详细介绍下吧造成屈原的主要原因,不清楚的可以进来看看。

臣下的忠诚总敌不过枕边的曼语轻风
魏王曾送给楚怀王一大美女,郑袖假意对其示好,取得信任。

这还得到怀王的赞赏:“妇人所以事夫者,色也;而妒者,其情也。

今郑袖知寡人之说新人也,其爱之甚于寡人,此孝子之所以事亲、忠臣之所以事君也。


过了一些日子,郑袖装作十分关心地对新美人说:“妹妹,你真漂亮,难怪大王喜欢你,只是略感你的鼻子大了一点,所以,你以后见到大王时,最好把你的鼻子稍加掩盖!”
新美人真的听了她的,以后见到楚怀王后便捂着鼻子。

楚怀王十分不解,便问郑袖何故。

郑袖说:“我知道,她是嫌弃你身上有一股狐臭味,讨厌闻!”
结局可以猜得到了,新美人的鼻子被割了……
遇到这样的女人,屈原只能被屈了。

到了这里,造成屈原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是呼之欲出了。

不过我们先来看看,《渔父》中屈原与渔父的对答,实在太精彩了。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生活常识分享。

从《离骚》看屈原的自恋情结及其悲剧性

从《离骚》看屈原的自恋情结及其悲剧性

从《离骚》看屈原的自恋情结及其悲剧性长久以来,屈原以他高洁的品质和奋进不止的爱国精神而受到无数志士仁人的赞美和景仰。

其实,细细审视屈原作品我们会发现,人们所赞美的屈原更多的是作为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象征,而那个有着心灵挣扎痛苦的生命个体的屈原却往往被忽视。

本文试以《离骚》为例,探讨屈原人格中造成其痛苦和悲剧根源之一的自恋情结。

在《离骚》中,诗人不遗余力地赞美自己,表白自己高洁的品质,这对于讲究谦逊自抑的传统人格无疑是一种标新立异,这种超乎寻常的自恋具体体现在作品中的三个方面。

首先,诗人颂扬了自己高贵奇异的出身和俊洁纯美的外表。

《离骚》开篇就说:“帝高阳之苗裔兮,腾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高阳氏颛顼只是传说中的楚国祖先,屈原却以十分肯定的语气自豪地向世人宣告自己是古帝颛顼的子孙;而且在寅年寅月寅日出生,与常人相比,更是显得奇异无比。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这些诗句充分显现了一个兰佩荷衣、纯美卓绝的诗人形象。

无论他走到哪里,即使是被流放荒僻之地,屈原依然注重修饰和保持自己的俊美高贵外表,“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正是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傲气铁骨的写照。

其次,诗人大肆渲染自己内在高洁的品质。

在诗人的眼中,自己高贵奇异的出身就是自己的“内美”,正如王逸《楚辞章句》注云:“言己之生,内含天地之美气。

”又如朱熹《楚辞集注》注云:“生得日月之良,是天赋我美质于内也。

”从早年起,诗人就严于自律,非常注意自己思想品质的锻炼,“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可证。

《离骚》诗里,屈原又先后以“秋兰”、“木兰”、“白芷”、“杜蘅”,“胡绳”等香花芳草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并且十分自信地说:“余以兰为可恃兮,羌无实而容长。

委厥美以从俗兮,苟得列乎众芳。

”“羌无实而容长”的意思是内中没有诚信的实际,虚有美善的外貌。

整句话其实在告诉世人,诗人要让内在美与外在美和谐统一在自己身上,因此不与那些萧艾之类的“贱草俗人”同流合污。

浅论屈原悲剧人生的自身原因

浅论屈原悲剧人生的自身原因
下任何政治主张和构想 , 让 人 们 匪 夷 所 思 。 我 们 还 是 先 来 分 析 一 下 我 们 熟 者 臣靳 尚, 而设诡辩于怀 工之宠 姬郑袖。怀 王竟听 郑袖 , 复 释去张 仪。因 悉的屈原。 为从 这 一 段 历 史 可 知 , 楚怀王对 齐国 因贪心而 与之绝 交于 , 为 了 空 头 许 诺
的下 场 , 其 悲惨 人 生 遭 遇 让 国 人 叹 惋 , 世 人 悲 怜 。 然 而 对 于 屈 原 的 悲 剧 人 怀 王 是 一个 什 么样 的人 。
生, 很 多人将其归咎于政治 的黑暗 , 君王 的昏聩 , 小人怨绯 。正 与屈 原 自己
秦惠王 为破坏楚与齐 的合 纵 , 派张 仪到楚 国行诈 , 诡称 如果楚 与齐绝
屈原在《 离骚 》 中说 “ 帝 高 阳之 苗裔兮 , 朕皇考 日伯庸 ; 摄提 贞于 孟 陬 的六百里地却与 自己的盟友绝 交 , 明白人都看得 出只是 秦 国的诡计 , 等 到 兮, 惟庚寅吾以降” , 也就 是要 告诉我 们他 在吉 利的 时辰 出生 于高贵 的家 上 了当了却又意气用事 。 不顾秦 强楚 弱的现状 发兵攻 秦 。 最后 失败。 可面 族, 可谓根正苗红。屈原是楚国 的同姓贵族 , 注定 他有 得天独 厚的条件 进 对秦后来割汉 中之地求和时 , 怀王竟不要国土而要张仪 , 张仪 到楚 国, 怀 王 入统治者的队伍 。同时 。 “ 纷吾 既有此 内美兮 , 又重之 以修能 ” , 屈 原具备 了 没有惩罚他 , 反而被张仪忽悠 , 放了张仪 。到后来“ 秦昭王与楚婚 ” , 被 秦拘 优 越的出身 , 同 时按他 自己来 说 , 不断 的加 强 自身修 养 , 使 自己具 有 “内 禁, 落得客死异 乡的下场。由这个例 子可 以看 出, 怀王有 多么 的无能。《 离 美”, “ 扈江蓠与辟芷兮 , 纫秋兰 以为佩”, 他所佩 戴的江蓠 、 辟 芷和秋 兰正式 骚》 中说 “ 何桀纣披 兮, 夫唯捷径 以窘步。荃不察 余之 中情 兮 , 反信谗 而 他 美好 品质的象征。屈 原既有高贵 的出 身, 又有 美好 的品质 , 他 的政治 前 奔怒。初既与余成言兮 , 后悔遁 而有他 。怨灵修之浩荡兮 , 终 不察夫 民心 。 景将一 片光明。 闺中既 以邃远兮 , 哲王又不悟。屈 对怀王 发这么 大的怨气 , 只能 证 明他 对

离骚导致屈原悲剧的原因作文800字高中

离骚导致屈原悲剧的原因作文800字高中

高中作文:《离骚》导致屈原悲剧的原因屈原的人生是一出悲剧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的悲剧呢?屈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是改革楚国的现实政治,实行"美政"。

令人遗憾的是,屈原的政治理想在楚国是不可能实现的。

屈原在这种腐朽黑暗的政治环境中,执着地追求他的理想,只能是悲剧性的结局。

只有走进屈原所著的《离骚》,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一悲剧的内在原因。

如果屈原与那些贵族同流合污,他不仅不会死,还能享受无尽的荣华富贵。

但是屈原是一个坚持自己理想的人,他"宁溘死以流亡",也决不放弃他的政治理想。

他在《离骚》中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对理想的执着的追求,是屈原悲剧命运不可改变的直接原因。

屈原的朋友也曾劝导过他:"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勉远逝而无狐疑兮,孰求美而释女?"他们建议屈原离开楚国,去别的国家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战国是一个人才可以自由流动的时代,很多人在自己的母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纷纷去其他国家成为客卿,一样不愁用武之地,这也是屡见不鲜的常事,并不涉及个人道德。

屈原也是人,他也曾动心过,产生过过"吾将远逝以自疏"的想法。

他也幻想"驾飞龙,乘瑶车,神高驰之邈邈",去外国一展身手。

但是他心中无法割舍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爱,就是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中,他也"忽临睨夫旧乡",这种对祖国深情的爱,让他宁原死也不离开楚国半步。

屈原也因为对祖国的爱以及对个人安危和富贵的不顾,为后人树立了一个伟大的灵魂。

屈原是一个品行高洁的文人,也是一个清高孤傲的诗人。

他在诗中说:"安能以浩浩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他看到任何有损于楚国的事,都要去劝谏,但他的劝谏往往过于直白,使楚王难以接受。

他不善于团结更多的人,取得他们的支持,所以他才在小人的阴陷害下,被排斥在楚国政治核心之外。

浅析屈原的必然悲剧结局

浅析屈原的必然悲剧结局

浅析屈原的必然悲剧结局摘要:屈原的自杀是必然的。

在当时的情况下 ,死是他最好的归宿。

这是由他天赋的内美、高尚的人格和南楚文化影响下所形成的浪漫气质所决定的。

他的身世、修养、气质是他走上悲剧道路的必然原因 ,而朝廷的腐败、政治的黑暗则是他自杀的外因。

众所周知,屈原忠君爱国,有美好的政治理想和主张,有坚持正义、维护正义而不惜牺牲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却忠而招祸,遭谗被贬,报国无门,最后自投泊罗江而死。

屈原为什么走上悲剧的道路? 中国历史上郁郁不得志者大有人在,而像屈原一样结局的却寥寥无几。

以往讨论屈原的死因,有人认为他以身殉国,以死谏君;有人认为他是为了保持完美的人格;有人认为屈原死于国君赐死;还有人认为屈原自杀是斗争精神的表现。

笔者认为,屈原的悲剧结局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

他的自杀是必然的,在当时的情况下,死是他最好的归宿。

一、楚人特有的浪漫气质屈原生活在战国南北文化交融的时期。

关于先秦时期南北文化的差异,曾有过精辟的论说: 北方是史官文化,南方是巫官文化。

北方文化主要和史官、历史联系在一起。

南方文化则主要和巫官、巫风联系在一起。

在南方文化中,原始远古的遗风延续得更长,弥漫着丰富的神话和浪漫的想象。

《汉书.地理志下》中就记载楚国文化为“信巫鬼,重淫祀”,巫术、神话、舞蹈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生动地表现了楚文化中的浪漫主义风格。

楚巫主要以歌舞来献神祀鬼,在当时的社会,祭祀是一种集体活动,楚地声乐很盛行,舞蹈必有歌乐相配,其他人可以不分等级地同歌共舞。

屈原生活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必然感受到楚人的生活情趣和浪漫精神。

这种浪漫主义精神,不仅深深地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也对他的气质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屈原的性格气质,多得之于南楚的传统风情,而他的思想精神,则受益于北方的理性文化。

但是,屈原的思想又不完全同于儒家思想,儒家比较灵活,当不遇明君,不被任用,没有实现理想的条件时,他们隐忍起来,独善其身,如孟子也说: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屈原为什么跳河自尽

屈原为什么跳河自尽

屈原为什么跳河自尽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政治家和文化名人,著名的楚国爱国诗人,也是《楚辞》的创作人。

然而,他在其短暂而悲剧的一生中有一个引人瞩目的事件——跳河自尽。

屈原的跳河自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和解释。

以下将从屈原的个人经历、政治原因和文化动机三个方面来探讨为什么屈原选择跳河自尽。

首先要了解的是,屈原跳河自尽的事件发生在他的一生中最为困难的时期。

当时,楚国正遭受着来自强大的秦国的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屈原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建议,希望能够振兴楚国,增强国家的实力。

然而,这些建议却没有被当时的楚王所采纳。

这对屈原来说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打击,因为他深知这些建议的重要性,他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充满了深深的热爱和责任感。

屈原的跳河自尽还与其个人经历有关。

据传,屈原曾多次担任楚国的重要职位,但却因忠言逆耳而被贬谪。

这种连遭挫折和失意感贯穿了屈原的一生,使他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可以说,屈原跳河自尽是他长期积累的各种心理压力和挫折的爆发。

此外,屈原的跳河自尽还涉及到他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对诗歌、音乐和文化活动有着非常深厚的追求。

然而,在他所处的时代,楚国的文化和传统正在逐渐消失,被外来文化所取代。

这对于屈原来说是一种巨大的痛苦和失落,他感受到文化的沦丧,以及自己作为文化传承者的无能为力。

这种文化上的迷失也成为他跳河自尽的动机之一。

综上所述,屈原跳河自尽是一个复杂而多层次的事件。

政治原因、个人经历和文化动机是导致他做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因素。

然而,在屈原以后的历史上,他的作品和精神一直被人们所敬仰和传颂,他的悲剧被视为对于自由和正义的坚持和追求。

屈原的精神永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成为了一个不朽的符号。

正因为如此,屈原的跳河自尽事件才如此广为人知和被关注。

最后,屈原的诗作《离骚》以及其他的《楚辞》文集都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于自由的追求将永远留存在人们的心中。

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于屈原悲剧的思考

追寻生命的意义——对于屈原悲剧的思考

的表 白 。楚 国长 期 遭 受 北 方 强 大
民族 的压抑 , 为 了 本从 集体 , 甚 至 在 必要 时 牺 牲 个 体 以保 全 集 体 。这 样 的集体主 义和屈原对 义的理解 , 使
在 中 国 历 史 上 曾 有 这 样 一 个 人, 他如荷 , 出淤 泥 而不 染 ; 如兰 , 独立而孤傲 ; 如竹, 挺 立 而 不 屈 。他
都赋 予社会政治责任 的极端者 。
义 的极 端 不 仅 仅 在 于 政 治 义 务, 同 时 也 在 于 他 受 楚 文 化 熏 染 后
非 个 人 努 力 就 能 在 统 治 阶 级 身 居
要 职 。而 这 , 使 得 在 统 治 阶 级 内 部
生 命的意义 , 留给 后 人 一 代 代 的缅 怀和探寻 。
『 作 者通联 :北京育 英学校 高
二( 2) 班1
定 了他 的性格 , 最后“ 性 格 决 定 命
运” , 屈 原 最 终 也 无 法 逃 脱 命 运 的 牢笼。
先说说 屈原所处 的大环境 : 战 国 。在 屈原 生 活 的 时 代 ,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在 历 史 舞 台 上 扮 演 着 越 来 越 重要 的角色 , 旧 贵 族 则 逐 渐 走 向 腐
命都奉 献给楚 国 , 却“ 信 而见疑 , 忠
而被谤 ” .他 实 在 无 法 忍 受 这 种 行 道 而 不 通 、行 义 而 不 能 的 荒 谬 现 实, “ 宁赴湘流” 。所 以 在 我 看 来 , 屈
遇、 离 乡去 国 、 知 音 难 觅 。后 世文 人
重复着屈原 式的悲剧 人生 . 他 们 以 多 种 途 径 排 遣 着 这 种 种 不 幸 却 没 有 选择 自沉 。屈原 必死 的原 因是 什

屈原的忠诚与悲剧

屈原的忠诚与悲剧

屈原的忠诚与悲剧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以其忠诚于国家和悲剧的命运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屈原的忠诚精神以及与之伴随而来的悲剧命运。

一、忠诚的初心屈原出生在战国时期的楚国,他从小受到优秀的教育,对楚国充满了浓厚的归属感和忠诚心。

在他的心中,楚国是他的家园,国家的繁荣与劫难是他心头牵挂的事。

二、忠诚的体现作为一位诗人,屈原以自己的才华为楚国立下了赫赫战功。

他深入民间,倾听百姓的疾苦,用自己的诗歌表达人民的心声。

他鼓舞人心,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成为楚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

三、忠诚引发的悲剧然而,忠诚也伴随着悲剧的命运。

屈原因为他的坚持和真诚,逐渐引起了楚怀王的嫉妒和猜忌。

怀王开始不信任屈原,将他贬为大臣,甚至流放。

屈原的流放生活充满了辛酸和痛苦。

他远离家乡,与亲人失散,生活在陌生的异乡。

然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和爱国情怀,他继续写下动人的诗篇,抒发自己的孤独和对国家的思念。

四、屈原的悲剧命运达到顶点在怀王嫉妒和猜忌的逼迫下,屈原的悲剧命运达到了顶点。

他深感身处绝境,无法再守护自己的国家和人民。

最终,屈原选择投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五、屈原精神的传承和影响屈原的忠诚和悲剧虽然在他的生命中得到了惨淡的结束,但他的事迹和精神却永远地留在了后世。

他的作品《离骚》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他的忠诚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感召了无数的爱国者。

总结: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用自己的忠诚和悲剧命运赢得了人们的敬仰与怀念。

他的一生是忠诚和悲剧的交织,他的事迹和精神永远地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屈原的忠诚和悲剧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美丽的诗篇,更是一种道德与情感的力量,一种历久弥新的精神寄托。

屈原列传中的悲剧元素与情节发展

屈原列传中的悲剧元素与情节发展

屈原列传中的悲剧元素与情节发展《屈原列传》是中国古代史书《史记》中的一篇传记文章,记述了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文学家屈原的一生。

本文将从悲剧元素和情节发展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悲剧元素是指能够引起读者或观众悲痛、同情的元素。

在《屈原列传》中,悲剧元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人公屈原的遭遇是悲剧的。

屈原是楚国的贵族出身,才华横溢,曾作《离骚》等文学名篇。

但是他因为反对与秦国合作,受到楚怀王的猜忌和排挤,最终被贬斥到边远之地。

这种聪明才智而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遭遇,使屈原陷入绝望和悲痛之中。

其次,屈原对国家的忠诚与对功名的执着是悲剧的根源。

屈原一直致力于为楚国效力,希望国家能够发展强大。

但是,他的忠诚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因为政治斗争被迫离开朝廷。

屈原不仅遭受政治上的背叛,而且还失去了从政的机会和名誉,这使得他的忠诚和执着变得毫无意义。

再次,屈原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也是悲剧的重要元素。

在故事中,屈原一方面深爱着楚国,渴望为楚国出力,另一方面又痛恨着楚怀王的暴政,不满于现状。

这种内心的矛盾导致他陷入迷茫和困惑之中,无法找到出路。

最终,他选择了自杀,表达了他对国家和社会的失望和绝望。

情节发展是指故事中的事件和情节是如何发展演进的。

在《屈原列传》中,情节发展也具有悲剧色彩。

首先,屈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情节是故事发展的起点。

屈原因为反对与秦国合作,被楚怀王贬斥到边远之地。

这个事件的发生使得屈原从楚国的政治舞台上被边缘化,为悲剧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其次,屈原在边远之地的生活经历是悲剧情节的一个重要环节。

他生活贫困,在楚怀王的政治迫害下备受煎熬,陷入绝望之中。

这一段经历使读者对屈原的遭遇产生深切的同情和悲痛之感。

最后,屈原选择自尽的结局是悲剧情节的高潮。

他如同先知般预感到自己努力的成果将付诸东流,深感失望和绝望。

最终,他选择了跳入江中自尽,以此表达对国家和社会的愤怒和绝望。

这个悲剧性的结局给整个故事画上了一个悲凉的句号。

在灵魂深处与人间关系中透析屈原悲剧

在灵魂深处与人间关系中透析屈原悲剧

在灵魂深处与人间关系中透析屈原悲剧赵继红牐犓韭砬ㄔ凇肚原列传》中满怀感伤地写出“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的悲剧之后,紧接着严肃而简要地叙述道:“屈原既死之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如果我们略微思考一下这紧密相连的两节文字之间的关系,就会觉得,司马迁是有意将屈原之死与楚国之亡连接到一起,而且几乎是将前者视为后者的重要原因之一,这是颇为引人深思的。

牐牬永史的发展趋势来说,楚为秦国所灭,并非一个屈原可以逆挽,其时其势,本有许多复杂的因素在起决定性作用。

但是,在诚能以自己的“一家之言”“通古今之变”的司马迁看来,屈原的个人悲剧中,已经包含了许多楚国必亡的要素,屈原命运悲剧的深处必然潜隐着楚国悲剧的诸种可能,所以,他在这里用意颇深地将一个无法改变历史走向的诗人的憔悴形象与一个国家最终不堪的命运紧紧连接到一起。

牐牭比唬将这两种悲剧紧紧连接到一起,这不只是简单地以叙述次序潜含的结论,同时也是在全文的叙述中渐次展现的基本认识:即在屈原所置身的那个特定的人间关系中,由于灵魂深处的巨大差异,由于性情操守的迥然有别,更由于崇高、智慧与正义还无法战胜卑微、愚昧与邪恶,他便无法回避地要走向悲剧,他所挚爱的国家也势所必然地要被别国吞灭。

牐犖闹杏辛酱β鬯捣浅M怀龅乇泶锪怂韭砬ǖ恼庖换本认识。

牐牐犚淮κ牵骸叭司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

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此不知人之祸也。

”这段话的前半部分是说:人君不论资质如何,都希望访求忠臣贤才以辅佐自己治理国家,然而国破家亡者却一个连着一个,真正的圣明之君也多少代都没有出现过一次,这都是因为他们访求的所谓忠臣其实不忠,所谓贤才亦其实不贤。

后半部分是说:怀王即是典型的不知忠臣本分的人,他最终的客死秦国及其给楚国带来的灾难,都是因为“不知人”而引起的。

屈原的悲壮离别

屈原的悲壮离别

屈原的悲壮离别屈原(约公元前340年-约公元前278年)是中国古代楚国的爱国诗人,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伟大人物之一。

他的诗作广泛传播并深受后世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是《离骚》一篇。

在这篇作文中,我将探讨屈原的悲壮离别,展现他的情感与文学才华。

第一部分:屈原的背景与形势屈原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他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才情出众,成为楚国王室的重要官员。

然而,他对国家的荣誉与忠诚感充满了深深的热爱。

在楚怀王时期,齐国与楚国争夺霸权,屈原对楚国陷入深深的忧虑之中。

第二部分:悲壮离别的原因楚怀王对屈原的忠诚感与政治抱负发生了冲突。

楚怀王受到奸臣的误导与蛊惑,猜忌屈原,并将其贬谪到远离都城的地方。

这使得屈原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无助,他的理想被粉碎,被排斥与边缘化的命运几乎让他心灰意冷。

屈原离开王室后,他投身于诗歌的创作,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思恋、对王室的期望以及对奸臣的痛恨。

第三部分:《离骚》的悲壮离别《离骚》是屈原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他在离别时创作的。

这首诗以卓越的才华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他的失望、痛苦和对国家的热爱。

诗中,屈原通过形象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楚怀王的忧虑,对国家危机的警示,以及对自己不幸遭遇的不解。

他感叹:“霍旦之离骚,矢口之谰言”。

屈原对于楚国未来的担心以及被奸臣蒙蔽的愤懑之情尽显于词章之中。

第四部分:离别后的屈原离开王室后,屈原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关注。

他游历各地,四处传唱自己的诗歌,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楚国的关注与忠诚。

然而,尽管屈原的艰辛努力,楚国政治的内乱与外患仍旧没有改变。

最终,在他逝世的时候,楚国因为贪婪与内讧而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结尾:屈原的悲壮离别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屈原以其悲壮的离别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深刻地感动了后世的人们。

他通过自己的诗歌,揭示出人性中的光明与黑暗,呼唤着正义与真理的力量。

尽管屈原的诗中充满了离别与悲伤的色彩,但他对国家的忠诚与对人性的探索依然让人们深受启发。

屈原以他的悲壮离别成为了中华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不屈的灵魂:屈原悲剧命运之初探

不屈的灵魂:屈原悲剧命运之初探

不屈的灵魂:屈原悲剧命运之初探作者:张辉来源:《成才之路》 2012年第3期屈原作为一个伟大的爱国者,浪漫主义诗人,无疑是中国历史之璀璨星河中最早闪烁其光辉的。

经他创作的《楚辞》流传千古,日复一日浸润着中华民族文化沃土。

千百年来,多少为民族,为人民,为真理而斗争的人们,在遭受压迫,遇到困难饱经挫折,感到灰心时,由于受到屈原精神鼓舞而勇气倍增。

一个为民生艰难而掩涕太息的三闾大夫,一个漫漫长路中上下求索的文学家,构筑了他和他的作品不朽的人格魅力与艺术魅力。

屈原是诗人,是伟大的诗人,但首先是一个人。

正如太阳也有黑子,璞玉也有瑕疵一般,伟大的诗人身上也体现着凡人的缺陷。

这位“中国文学的老祖宗”(梁启超语),当时在政治上却是个浪漫的失败者,叫人不得不掩卷深思。

一屈原的失败,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当时君王或政治环境的不利,同时也兼有屈原自身素质与性格的原因。

人们可以热爱他的诗歌,但是不能接受他的政策,这种失败不能简单归因于政治环境的不利,犹如生物遗传史上那些灭绝的动物(恐龙)无权抱怨环境的恶劣(如小行星撞地球)导致其灭亡一样。

因为在同样的大背景下,毕竟仍有活下来的物种,先求适应,在适应中变易,图发展。

这是政治家追求其抱负的第一要义。

先秦诸子谁不想做官?“一朝权在手,便来把令行”“在其位,谋其政”。

谁不想通过世俗的权力,来杠杆天下,实现自己造福苍生的梦想。

屈原也不例外。

他十分注重与王室同宗共祖的关系,“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他是王族三大姓中的一个贵族,又才华横溢,年纪轻轻就出任高职,而且“明于治乱”。

在当时“纵和则楚王,横成则秦帝”(《史记苏秦列传》)的情况下,楚王骄傲放纵,喜怒无常,没有知人见事之明。

从后来“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可知,他的确是一个昏君。

屈原十分能干,“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史记·屈原列传》)。

就是说,在内政外交方面都发挥了重大作用,而“王甚任之”。

屈原的悲剧形成探因

屈原的悲剧形成探因

屈原的悲剧形成探因导读:本文是关于屈原的悲剧形成探因,希望能帮助到您!屈原的悲剧形成探因文/刘国庆刘艳刚讲完《屈原列传》,学生就好奇地问我,为什么屈原那么有才,却屡遭排挤;为什么屈原那么爱国,却不能被重用;为什么如此爱国的人,最后却被迫自杀,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正义可言?为了纠正学生的这种认识偏差,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我结合高中课本的知识以及部分课外资料,给学生阐释了屈原的性格悲剧形成的原因以及后果,具体从三个方面论述。

一、屈原的生平屈平(前340—前278),字原,后代人称之为屈原,其又名正则,号灵均,是战国末期楚国人,楚武王屈瑕的后代。

屈原自幼勤奋好学,有远大抱负。

曾深受楚怀王信任,先后任左徒,三闾大夫,经常“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主张章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制度,联合齐国共同抵御秦国。

提倡“美政”。

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开始增强。

但是,由于性格耿直再加上国内有令尹子兰、上官大夫靳尚以及楚怀王的宠妃郑袖等人,国外有秦国使者张仪的挑拨离间,使楚怀王疏远了屈原。

由于屈原在被疏远后仍上书反对楚怀王与秦国订立黄棘之盟,结果是在楚国彻底投入秦国怀抱的同时屈原也被楚怀王逐出郢都,开始了流放生涯。

随后楚怀王被秦国诱骗,“身客死于秦”。

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且被放逐到江南。

公元前278年,秦国白起率兵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对人生前途感到绝望,最终以死明志,就在当年五月投汨罗江自杀。

二、屈原的性格形成原因探究总体来看,屈原的性格特征为执着、孤独、倔强,有着浓厚的爱国热情,积极进取的品质,但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性格和统治集团格格不入,但在这种矛盾中仍能保持自己对君王忠贞不二。

分析这种性格产生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四点。

1.地域性使之然地域文化和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关系。

生活在辽阔的楚荆大地楚人,具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

屈原时代,楚国已经开始和中原交流,因此楚文化中有着中原文化的因素,同时又有着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

关于屈原之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关于屈原之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关于屈原之死的真实原因是什么屈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辞赋家,我们都知道端午节是用来纪念屈原的,这样一个人物最后却投江而死了。

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屈原之死的真实原因,欢迎阅读!屈原之死的真实原因屈原在我国绝对算是一大名人,小到三岁毛童,上至耄耋老人,无一不晓他,毕竟我国还特别设立了一个节日——端午节来纪念他。

话说楚怀王执政前期屈原也是很受器重的,他的一揽子计划都在领导的授权下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

不想这新官上任的火烧的太旺,引起了朝中亲贵大臣的嫉妒和不满。

于是,这些势力便联合起来把屈原挤走了。

也有人提出要毒死屈原,刚提出来就遭到了反对,不是这发出反对之声的人们多么有正义感,而是他们想到了一个更坏的方法——逼迫屈原自尽。

这些人也是算准了屈原的脾气,越是忠贞爱国越不能看到国家衰亡,亲眼见到自己苦心经营的结果遭到践踏,想必屈原也就会被气个半死了。

这些人脑筋转的可是快,楚国灭亡了又跟自己有什么想干呢,接着做秦国的朝臣不就得了,生活还得继续。

果不其然,屈原看着国家日渐衰败,他满腔怒火,积怨良久,丝毫看不到国家的出路和希望,心一横抱着大石头就跳了江。

想必屈原在死的时候怎么也不会想到,他的纵身一跳,对若干年以后的今天产生了这么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国家还将端午节列为法定小长假,这也算是对屈原爱国情怀的一种安慰吧。

屈原多少岁死的有学者曾研究屈原的生辰应该在公元340年,虽然有些书籍收录这个说法,但是这个结论未必正确。

还有其它史学者提出了公元353,公元343等时间。

屈原是世界上知名历史人物,民间端午节习俗传说就是因他而产生。

他的生平细节都非常值得研究。

屈原在《离骚》中叙述自己的生平事迹,有一句诗句提到“庚寅以降”交代了自己的生日。

庚寅以降的意思应该是指“寅年、寅月、寅日”出生,还有写到“老將至”,说快要老了,但还没到老。

几年后,屈原在投江自杀前所寫的《涉江》中的“年既老而不衰”。

我们可以从老字的解释下手,老字在古代注解里有明确的指是七十岁称老。

屈原之死的哲学透视

屈原之死的哲学透视

散 文96屈原之死在中国文化史上影响深远,其自沉汨罗的选择有着复杂的文化与社会的背景,也有深刻的思想意义。

仅对其死亡意识做文学上的解读并不足以充分揭示其内涵,而必须在哲学层面上予以考察。

通过层层递进的分析,可以发现存在主义哲学或许是透视屈原之死的一个富有意义与深刻内涵的视角。

舍生取义——儒家哲学之维儒家哲学的死亡意识基于其伦理观念及以“道德的理想主义”为核心的价值理性。

对于人的生存,儒家主张积极地承担道德责任:“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而对于死亡,儒家则主张要彰显和捍卫道德的价值:“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基于此,我们可以对屈原在《离骚》中表现出的死亡意识获得一个儒学维度上的理解。

根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的记载,屈原是楚怀王的左徒,“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

从《离骚》及其他材料来看,屈原在政治上的核心主张是实行“美政”,对外联齐抗秦,对内则“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我们可以从《离骚》中看到鲜明的德治与民本思想的反映:“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

夫维圣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可见屈原有着比较浓重的儒家色彩。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屈原是有很大的政治抱负的,但是却因为遭到谗言陷害而被贬谪。

彼时楚怀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朝中公子子兰、上官大夫等佞臣当道,两次伐秦均大败,列国虎狼环伺。

在如此危急的形势下,屈原必然承受着极大的忧患意识所带来的压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荃不察余之衷情兮,反信谗而齑怒”等话语中,无不体现着其忠君、爱国、忧民的思想基调,屈原念兹在兹的担忧与危机感可见一斑。

屈原的悲剧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什么?

屈原的悲剧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什么?

屈原的悲剧是否具有历史必然性?为什么?一、是。

屈原的人生悲剧有其必然性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 ,屈原的祖国———楚国作为封建庄园制国家代表了落后的政体,而秦国却建立了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新制度,屈原坚持由楚国统一天下是不可能成功的 ;其次,屈原始终是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楚王紧密连在一起的,而楚王又不可能实行屈原的所谓美政 ;其三,对屈原来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他不可能离开祖国而去别国建功立业 ;其四 ,屈原既不愿出仕它国 ,也不愿独善其身,更不想消极避世,而在失败时选择死则是楚民族历来的传统。

以上这些原因决定了屈原悲剧的必然性。

二、人物简介: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

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

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

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

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

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

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 ***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跳汨罗江自杀之谜的另一种看法

屈原跳汨罗江自杀之谜的另一种看法

屈原跳汨罗江自杀之谜的另一种看法屈原纵观历史,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有很多著名文人都是以“自沉”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的。

如屈原自溺汨罗江,王国维自沉昆明湖,老舍自尽太平湖,就连因“乌台诗案”被捕的苏东坡也险些成为其中的一员。

文人之所以自杀,大多数情况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相差太大,而心灵深处的失落感无法释放,在不断的挣扎中,由失望变成绝望,最后只能以死来获得解脱,屈原也是如此。

“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说明屈原内心苦到了极致。

由于历史的走势和时代的局限性,屈原对残酷的现实做了无畏的抗争,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悲剧化的人生道路。

按照常人的观点,“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楚怀王不听他的劝告,即使最终灭国,也不是屈原的事情。

国家是他一个人的,让他自食恶果好了,何必自杀?可以想象,在战国时期,那个百家争鸣的年代,作为——个知识分子,也许今天还是赵国人,明天就可能成为秦国人了——一个地方待不下去了,可以待的地方还有很多。

那个时候的国家不像现在,出入境都需要签证。

既然这样,屈原为什么还要自溺汨罗江呢?对于屈原的死,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

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沈(通“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

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首先,同为文学家的司马迁,被屈原的文章中蕴含的深邃的哲理和炽烈的情感打动了,因而其情感认同和屈原不谋而合。

这与司马迁类似于屈原的遭遇有关——司马迁作为士人与屈原同样深受政治的戕害,历经磨难,在政治斗争中处于绝对弱势地位,因而对屈原有着人格认同。

但人格认同并不代表历史认同,司马迁觉得屈原自沉汨罗江有点奇怪,楚国无容身之地,为什么不到别的国家呢。

如此,也不至于落得个“自沉”的下场。

司马迁的想法不无道理。

在战国时期,在国与国之间“跳槽”是很正常的事。

举个例子,乐毅在赵国不得志,到燕国之后却受到了重用。

《离骚》悲剧色彩的探因

《离骚》悲剧色彩的探因

《离骚》悲剧色彩的探因【摘要】屈原出身于皇室、长于楚地、服务于楚国,有着忠君爱国的情怀,执着不屈的政治理想,高洁不阿的品格,追求尽善尽美的心灵,然而他的一生却是悲剧性的充满悲剧色彩的。

《离骚》是屈原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最深刻、最伟大的悲剧。

屈原深刻地揭示出悲剧的社会根源,深刻地表现出悲剧双方的矛盾冲突,将人生的悲剧与艺术的悲剧有机而深刻地统一起来,饱含浓厚的悲剧色彩。

本文拟对以下四个方面对屈原《离骚》中所体现出来的悲剧性进行探讨:一、出身于日渐衰弱的楚国皇室,二、深受楚文化的浸染,三、理想主义与浑浊现实的对立,四、悲剧的性格决定了悲剧的命运。

【关键词】屈原;性格;政治理想;悲剧色彩前言《离骚》是我国第一部由文人个人创作的政治抒情长诗,字里行间中饱含着诗人的真情实感,从他多姿多彩、意象诸多又不失华丽的辞藻中看到了他充满悲剧性的一生。

《离骚》叙述了屈原自己的家世出身、生辰名字,以及辅助楚王进行政治改革的斗争,他从早年起就汲汲自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并决心把这一切献给祖国的富强事业,然而却触犯了贵族集团的利益,招来了重重的打击,贵族群小向他围攻,极尽诬蔑诽谤之能事,楚王听信谗言不仅不信任他反而放逐了他,苦心培植的人才也变质了。

屈原抑制不住自己的满腔愤怒对腐朽的反动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并对自己的未来苦苦思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经过反复的求问思考最终决心以死以殉自己的理想:“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结束了自己悲壮的一生。

司马迁对《离骚》是这样解释的:“屈平疾王之不听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做《离骚》,盖自怨生也。

”〔1〕司马迁的这番评价是对《离骚》这诗篇创作动力的说明,也是对长诗《离骚》感情基调的论释。

屈原为了振兴邦国,实行“美政”,“竭忠尽智,以事其君”,但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遭受谗言而被疏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屈原悲剧根源之探微
作者:牟庆农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基教(中旬)》2015年第10期
屈原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屈原”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的政治家,他是人民的理想,是光明和正义的化身,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他高尚的政治情操和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融注着我们中华民族伟大而悠久的历史精神,显示了民族的无穷力量,也展示了他具有其强烈的爱憎和不朽的战斗的革命风格。

正因为楚国的黑暗现实,所以屈原的一生既辉煌又可悲。

屈原美政理想爱国忠诚典范楷模屈原,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楚国一个没落的贵族。

他“博闻强记”,熟悉政治情况,善于外交辞令。

早年颇受楚怀王信任,曾任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怀王商议国事,发布政令,对内推行彰明法度,举贤任能,改革政治,主张联齐抚秦;对外接待宾客,应对诸侯,经屈原不懈的努力,楚国国力逐渐有所增强。

但由于其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之他人谗言与排挤,后屈原逐渐被楚王疏远。

由于屈原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是非年代,风云动荡,光明与黑暗殊死斗争。

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度时期,屈原所处的时代,正是社会大变革的战国中后期即七雄纷争,山河凋蔽,生灵涂炭。

此时,新兴地主阶段与奴隶主贵族集团的残余势力,在宗国内部和宗国之间进行着内外交错的复杂斗争。

因而在楚国上下形成统一分裂是诸侯争斗的焦点。

秦欲吞并六国,一霸天下;而六国则亦不甘心其灭亡,纷纷联合起来与秦国分庭抗礼,特别是齐、楚两个大国,力图依凭疆域之辽阔,实力尚强,不断寻求时机,以待条件成熟之际而一统天下。

屈原出于沸腾的爱国主义情感,极希望依靠圣君之力,力主革新图强,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以实现其“美政”理想。

但由于楚王昏愦、奸佞当道,这就突破了贵族集团的局限,加之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近而形成了屈原和群臣(主要是楚国贵族)之间的矛盾,群臣难免会妒忌贤才,肆意对屈原造谣中伤,他们投机取巧,毫无原则。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同屈原争宠。

时怀王使屈为宪令,而正在起草之际,上官大夫为了探听宪令内容,就想夺过去看,屈原不与,上官大夫诬蔑屈原泄漏机密,恃才矜功。

便向怀王进谗言,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

每一令出,年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

楚王是一国之君,当然不希望一个臣子在自己面前指手画脚,正因此,久之便有新矛盾的产生,即屈原和楚怀王间的矛盾,因怀王贤愚不分,忠奸不辨,没有主见,轻信周围小人的挑拨,怀王不明察,遂疏屈原,正如《离骚》中所言:“怨灵修之浩荡分,终不察夫民心”。

屈原在政治上与腐朽的旧贵族集团相对立、坚决同他们作斗争。

而怀王昏庸懦怯,为群小所包围,加之其性过贪婪,终于走亲秦道路,近而屈原终究被疏、被贬乃至被逐直至自沉汨罗,乃殒厥身的悲剧下场。

屈原为了祖国,为了实现其美政理想,他对一切背叛祖国祸国殃民、腐朽黑暗的恶势力都进行了猛烈的鞭笞。

揭露楚国贵族官僚集团奔赴钻营,嫉贤妒能,贪得无厌,卖国求荣的可耻行径。

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囿于理想与政治主张的无法实现,满腔的激愤便在《离
骚》中淋漓喷吐。

在君王昏愦,邪曲害公的楚国,出于对祖国的深切的爱,加之对人民苦难的关怀与同情,在形势险恶,前途未卜的情况下,他置个人生死荣辱与不顾,一再劝谏楚王,且为祖国命运深深担忧:“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他对圣贤仁德者进行热情褒扬,希望君主效法于他们,开明执政,以挽救危急中的楚国:“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对暴君佞臣,奸党小人黑白颠倒,嫉贤妒能的可耻行径,屈原义愤搷膺,进行了一针见血无情的揭露:“何桀纣之猖披兮,夫唯捷经以窘步。

”“惟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竟因容以为度”。

他还指天发誓,表明自己的爱国赤子之心:“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

还一再表明对祖国热忱使他心系祖国,“忽反顾以流涕兮,哀高丘之无女”。

屈原还表述了对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满腔悲愤地控诉了这一个小人横行,美丑错位的恶浊世界:“世面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弥恶”。

正是这些邪恶的丑类混淆是非,投机取巧,背离正道,阿谀奉迎,结党营私,陷害忠良,把一个好端端的楚国一步步地拖进了泥淖,陷入了深渊。

致使他一生为之奋斗呼号的政治理想无法得以实现,于是他便用诗歌倾吐了自己的忧愁,幽思和缠绵悱恻的情绪,正如《史记·屈原列传》所载“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正因此,也在诗歌中毫不隐讳的倾吐了他与楚怀王、群臣之间矛盾之根源所在,由于屈原的“美政”理想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这是导致他在现实中碰壁的根本原因。

“举贤授能”就是任人惟才,反对世卿世禄,限制旧贵族对权位的垄断;“循绳墨而不颇”就是要完善法度,限制旧贵族的种种特权。

这极大地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利益。

屈原意识到楚国的危险处境,深知楚国只有改革政治,才能富强起来,才能与强秦抗衡。

他一心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考虑,群臣却只顾自己的眼前利益,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加之楚怀王昏庸浅簿,经不起小人挑拨,不能采纳屈原的主张,疏远他乃至于被放逐,最终以自投汨罗江而死。

总之,屈原一生的历史就是同旧贵族腐朽势力作斗争的历史。

他那悲愤的歌唱,一字一句都倾诉了深沉而爱国的思想感情,成就了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