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语文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王畅审题人:王再平注意: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微时代”,读什么?信息技术代有更替,近两年来,微信成为很多人的移动聊天室,用户已超过6亿。
君不见,候机室内,人人运指玩手机;地铁车厢,茫茫一片低头族。
对许多人来说,“微信阅读”业已成为重要的阅读方式。
订阅号渐渐增多,“选择”的问题也浮出水面。
将各种内容推送给我的公共号,的确是我订阅的;而我订阅的,又是我感兴趣的。
看不懂、不感兴趣、不认同其观点甚至仅仅是“讨厌这个账号名”,都可以成为我不订阅、不看的理由,何况,订了我也可以不看,更不用说还随时能“取消关注”了。
在这样的“自由选择”下,我的阅读趣味乃至知识水平,决定了我能看到什么。
我读到的固然是我喜欢的,但我抛弃的却可能会更有价值。
这就像是进入了一个认知的丛林,我无法走出“自我”这个陷阱。
固化的欣赏口味与阅读取向,很可能让我无法去拥抱更为广阔的世界,寻求更为深刻的精神享受,甚至让我对世界的想象力开始萎缩。
简单点说,太舒服的阅读。
让我无法“突破”,甚至原地踏步。
虽然没有大数据支撑,但微信的普遍状况,却也证明着这样的观点。
朋友圈中分享的公共账号页面,很多都有“揭秘”“爆料”“有染”等种种令人惊悚词汇,更不乏“不得不看的人生格言”“30岁之前要明白的50个道理”等或浓或淡的心灵鸡汤。
多有无法深究的八卦,多有似是而非的劝诫,多有浅尝辄止的思考,多有不知所云的感悟……有人调侃说,这样的分享,说者未必懂,而听者也未必信,不过是在寻求饭局上的谈资。
这样的阅读状况,难免会让人担心背后日渐失血的心灵图景。
更重要的是,每天更新的订阅人数、页面访问量,让公共账号的提供者们,精准地掌握着读者的口味,从而不断满足甚至迎合着读者的阅读偏好。
这样的“正反馈效应”,将使这个新的阅读市场越来越像一个提供廉价用品的超市。
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三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衡阳市八中2013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伶.人(líng)悭.吝(jiān)一沓.纸(dá)目眦.尽裂(zì)B.脊.梁(jǐ)炮.烙(páo)白炽.灯(zhì)一叶扁.舟(biǎn)C.伺.机(sì)蜷.曲(quán)刽.子手(guì)人为刀俎.(zǔ)D.别.扭(biè)隽.永(jùn)供.认不讳(gòng)挈.妇将雏(q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赡养疏浚毛骨耸然蓬头垢面B.辑拿坍塌额手称庆班师回朝C.辍学消弭义愤填膺功亏一匮D.焦躁坐标变本加厉缘木求鱼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①在高三教学进入冲刺阶段,部分语文教师________字词教学,以为这是小儿科,将其交给学生自学,这是教师认识不到位的一种表现。
②因为有政府的________支持,庞大的中国市场和超前的软件设计作后盾,所以我敢向微软叫板。
③医疗改革关乎老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要给百姓一个________,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A.忽略全力许诺 B.忽视鼎力许诺C.忽视全力承诺 D.忽略鼎力承诺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山的东麓有“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的墓。
恕我孤陋寡闻....,我原先并不知道他的墓在这里。
B.我国羽坛健儿林丹在伦敦奥运会上勇夺男单冠军,体育馆内振聋发聩....的欢呼声淹没了场外的雷声和雨声。
C.班会上,关于秋游的安排大家议论纷纷。
面对七嘴八舌的热闹场面,我真是莫衷一是....。
D.娱乐圈女明星为了吸引眼球、迅速出名,有的重包装,有的玩“自曝”,有的靠走秀,手段不同,各有千秋....。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达芬奇家具涉嫌虚假宣传被曝光,社会各界对此极为关注,央视记者采访该企业负责人时,正式向消费者道歉。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衡阳八中2016年上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综合检测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习家池的修禊习俗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
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
”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
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
《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
秉兰草,拂不祥。
”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
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
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
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
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
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
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
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
《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
”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
”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精校WORD版2016年高考(60)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
2016年高考(60)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湖南省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自苏东坡发表这一评论后,诗中有画推王维遂成定论,申说者不乏其人。
叶燮更直接说: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又何必论其中之有无哉。
今人也都将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最大特色,一再加以肯定、推阐,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主要特征,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
然而我对此一直持有不同看法,觉得以诗中有画来论王维诗,值得推敲。
就诗中有画的命题本身看,画应指画的意趣,或者说绘画性。
尽管谈论诗中的画意不同于绘画本身,但从一般艺术论的意义上说,历时性的、通感的、移情且发生变化的景物,实际上是不能充任绘画的素材,而且根本是与绘画性相对立的。
但它们却是最具诗性的素材,我们在杰出的诗人笔下都能看到成功的运用。
我们从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一些例子来看,它们能画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张岱已指出,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摩,而咽字、冷字则决难画出。
这不同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纯粹呈示性,突出了主体的感觉印象,而这种印象又是听觉与触觉的表现,绘画无以措手。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也是典型的感觉印象,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说,这样的诗既富有画意,而又有绘画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只有诗画结合,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这样完美的艺术境界。
如果我们承认此诗的魅力在于欲上人衣来,那恰恰是超越绘画性的表现,怎么又可以用诗中有画去范围它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别说画,就是用语言也难以解说。
我在镇江焦山登塔眺望长江时有幸目睹这一景色:浩淼长江在黯淡的阳光下微微反光,视线的尽头天水相连,一片空濛;隔江的山峦似乎都笼罩着薄薄的雾霭,若隐若现。
当时闪过我意识的就是王维这两句诗,这眼前顷刻的视觉形象犹是可画的,而王维的感觉印象,有无中的山色,流于天地外的江水,怎么着笔呢?看来,持诗中有画论者所举的例子,本身也不能自圆其说。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文科实验班)
衡阳八中2016年下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二年级文科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中国古琴传承几千年的中国古琴为历代文人墨客所钟爱,其艺术表现力可见一斑。
深邃、简洁、从容,古琴的表现力让听者为之动容、动情,幽深的情怀直达心底,激荡、回旋。
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因而振幅大,振动时间久,其余音绵长不绝。
余音绵长不绝,可以在演奏中出现古琴所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使本来是点状的音连成一条圆柔的曲线。
弹拨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表现深邃、悠远和更强烈的震撼力上,有着明显的欠缺。
然而,古琴的“走手音”却恰恰能弥补这样的缺憾,其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从而产生绵延无限的音乐感染力。
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此外,“走手音”还可以使古琴之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由实而虚的张力方向使得琴音超逸而绵延,深远无限。
这与拉弦乐器或吹管乐器所创造出的线状音迹的表现力有着很大不同,古琴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产生的,时间有限,强度逐渐减弱,是自然产生的状态。
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减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激发出人们对人生的感情和其他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
古琴之所以能营造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域有关。
衡阳八中2017届高三语文暑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
衡阳八中2017届高三语文暑期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衡阳八中2016年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苏轼的故乡观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扫描版)
•②国家动乱,民族危亡,作家的使命是用文章唤醒人民,幽默的风格效果不好。
•③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没有幽默可言,犀利尖刻是有效手段。
•14、C项正确。不忍卒读,多为内容悲惨动人,让人不忍心读完。不堪卒读,多指文章写得不好,使人读不下去。不以为然,表示不同意,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表示不重视,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11.答案:①人不知而不愠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④落霞与孤鹜齐飞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2、选做题一
•(1)A E(只选对一项给2分)
•(2)①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2分)
•②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2分)
•③以妻子的无情无义和“他”的绝望来反衬哥哥的手足情深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2分)
•18、答案图形由一支罂粟花和一个“家”字组成。罌粟花在中间穿过“家”字。罂粟花代表毒品,被罂粟花穿破的“家”象征着家庭被破坏。
•19.作文,略。
参考译文:
•李光颜,字光远。葛旃小时候把骑射技术教给他,常常赞叹他的天资敏捷矫健,自己赶不上他。长大后李光颜跟从河东军担任副将,讨伐李怀光、杨惠琳,立下战功。跟从高崇文平定剑南,多次拔取敌旗,踏平敌军,出入神速,名声更响。被提拔兼任御史大夫,历任代、洺二州刺史。
•②第二自然段是林语堂正直性格在文章方面的表现,与下面的例子不同类。
•③第二自然段领起下文的介绍,引出对抗警察,开除胡适,主动辞职等正直耿介的事例。
•⑶①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外闻名的学者。②著作颇丰。③曾编撰英汉词典。④将英文单词“humour”译成“幽默”,最终普及。⑤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答出三点即可)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暑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实验班)
衡阳八中2016年下期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卷为衡阳八中高三年级实验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两卷。
其中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开考15分钟后,考生禁止入场,监考老师处理余卷。
3.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选择题部分请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请用黑色0.5mm签字笔书写。
考试结束后,试题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预祝考生考试顺利★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苏轼的故乡观综览苏轼关于故乡、异乡的众多文字表达,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个有浓厚怀乡情结的人。
故乡首先是地理意义的出生之所。
对此苏轼有明确交代,多次说他的家在剑外之地、岷峨之间、蜀江之上。
“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他虽总在异乡漂泊,但总忘不了其“蜀士”身份。
其次,故乡是宗族意义的团聚地。
在异地他乡,遇到两类人最易牵起怀思故乡的心肠。
一是来自故乡的乡人。
“我家峨眉阴,与子同一邦。
相望六十里,共饮玻璃江。
”那种共饮一江水的同里感觉让身在异乡的他难忘。
二是到故乡去做官的人。
苏轼总会夸故乡的山水、风物等:“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
”最后,故乡是文化心理的生活区。
在异乡,苏轼常用故乡的山水、风物、典故来比照,在黄州见到美丽的海棠,他不禁发出是否来自故乡的疑问:“陋邦何处得此花,无乃好事移西蜀? ”不仅如此,他还将故乡的文化移植到他乡,让异乡充满故乡的气息。
他在湖州写的《何满子》词中的岷峨、江汉、当垆人等都是故乡的符号。
不断怀念故乡的苏轼,事实上却是于三十三岁时第三次出川后,就再也没有回过老家。
苏轼的后半生在贬谪流放中度过,长期处于“无家”的状态,“逐客如僧岂有家”,不得不忘记地理、家族和文化心理意义上的故乡,认他乡为故乡。
但要认他乡为故乡,又要经历几个必要的思维阶段。
首先将故乡具化,与异乡对立。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同其它林木相比,竹子颇有一些独特之处,如虚心、有节、清拔凌云、不畏霜雪、随处而安等等。
这些特点,很自然地与历史上某些审美趣味、伦理道德意识发生契合,进而被引入社会伦理美学范畴,成为君子贤人等理想人格的化身,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来互相吹捧或以竹自诩,那些落泊荒野的书生和隐居“南山”、待价而沽的名士,也普遍寓情于竹、引竹自况。
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子的诗词歌赋层出不穷,画竹成为中国绘画艺术中一个重要门类,封建士大夫在私园、庭院中种竹养竹以助风雅,亦成为普遍风气。
最早赋予竹以人的品格,把它引入社会伦理范畴的,恐怕要算《礼记》了。
《礼记•祀器》中说:“其在人也,如竹箭之有筠也,如松柏之有心也。
二者居天下之大端矣,故贯四时而不改柯易叶。
”魏晋时期政治局势反复无常,文人士子意气消沉,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一批失意文人,为逃避现实,不与当权者合作,遁隐竹林,借竹之高标、清姿佐己之风流,在当时社会引起很大震动,对后代封建文人的行止也产生了莫大影响,可以说,敬竹崇竹、寓情于竹、引竹自况,竹林七贤乃是“始作俑者”。
自此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便与竹子结下了不解之缘。
晋室东渡之后,文人士子大量南逃,南方秀丽的山水将他们从对现实的迷惘、懑闷中解脱出来,他们纵情山水、远离尘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广袤的竹林正是他们托身、浪迹之所,竹子清丽俊逸、挺拔凌云的姿质令风流名士们沉醉痴迷。
一时间,闻有好竹即远涉造访而不通名姓者有之,种竹十顷栖居林中者有之,对竹啸吟终日不辍者亦有之,王徽之、张廌、翟庄、袁粲等,是其中风流最著者;王徽之乃至声称:不可一日无此君!这一时期,文人雅士赋竹、赞竹,为竹作谱,蔚成风气,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植物专谱——戴凯之的《竹谱》正是在这种风气下以韵文的形式诞生的。
【百强校】2016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百强校】2016届湖南衡阳八中高三一模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1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尽管古印度人的历史观念极为淡薄,没能留下多少史料, 。
。
。
。
如《太子瑞应本起经》、《修行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佛本行经》等。
。
但源出佛世的传述,其中叙述的佛陀事迹尽管不无出入,而大体轮廓基本一致。
①在众多佛经和记述佛教戒律制定原委的“律藏”中,有多处关于佛陀身世的自述和佛陀言行的记录②这些文字写成于佛陀逝世后几百年间,难免经过后人润饰③但佛陀的生平,还是有不少文字记载,可以说他是同时代的世界伟人中生平事迹记载最为详悉者④(英)查尔斯•埃利奥特《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一卷说,佛陀“有力的人格在印度文学中留下了比任何其他导师或君王更鲜明的形象”⑤佛典中有一类专门记述佛陀生平事迹、被称为“佛传文学”的经典试卷第2页,共13页A .③④①⑤②B .⑤①③④②C .③④①②⑤D .⑤①④③②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市属医院的26名医师联合签名倡议,弘扬白求恩精神,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拒收药品回扣和红包,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医患关系。
B .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为42.2%。
与前三次调查结果相比,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读书率均呈下降趋势。
C .光明中学公告:兹定于2008年国庆节的第五天举行建校一百周年庆典活动。
D .为了解决电脑使用者经常忘记密码的问题,科学家推出操作者皮下植入射频识别芯片的方法,这对于电脑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联考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6-2017学年湖南省衡阳八中、永州四中联考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1.“古城热”切莫丢了文化魂闻白即使你不是一个对城市改造十分敏感的人,蔓延各地的拆旧和仿古热潮也足以令你侧目。
据学者的最新统计,全国有不少于30座城市欲斥巨资重建古城,如我们风闻过的开封千亿元重塑汴梁城、昆明220亿元打造古滇王国、山东聊城古城改造……某种意义上,“拆旧”与“仿古”构成了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看似矛盾却又并存的两大典型现象。
拆旧,是因为旧的文化遗存“档”住了城市发展脚步;仿古,则是希望从传统文化资源中寻求发展契机。
破与立之间,折射出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许多文物保护专家对这种“大拆大建”有过担忧和提醒。
在他们看来,如果把积淀了深厚文化底蕴的旧城仅仅当作改造对象,而不强调实施保护、有机更新的一面,是一种观念错位、“最没文化”的表现,将一片片历史街区夷为平地,一座座传统民居无情摧毁,然后仿建出一条条复古商业街,不但会造成城市文化空间的破坏、历史文脉的割裂,而且导致城市记忆消失,最终形成千城一面的平庸景致,令人扼腕。
值得关注的是,和过去修建一个仿古建筑相比,现在的古城重建,多为城市的重大决策项目,动辄百亿千亿元投资、几千亩占地,涉及众多文物保护和百姓搬迁,影响城市未来发展布局,因而争议更多。
而最大焦点在于,一些重建项目只是打着与文化相关的旗号,背后是经济利益和政绩工程的驱动,缺乏文化之魂,片面地用浮华形式、简单符号来进行文化建设,最后当然是南辕北辙,拆了真古董造了假古董,沦为笑柄不说,更成为一种政绩泡沫,造成“政府立项,百姓埋单”的严重后果。
应该承认,在不破坏文物的前提下进行一些重建、仿建未必是坏事。
“古城重建热”在某种程度上也与全社会的文化发展热情,甚至是渴望进一步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倾向密切相关。
有专家就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时期,利用文化遗产来发展经济、刺激旅游成为显著特征,也应成为一种可持续发展趋势。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1)“一带一路”的提出虽然到现在只有短短的3年时光,但它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史册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迹。
(2)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从数据看来,外贸企业整体积重难返,出口跌幅太大,短期内难有实质性好转。
(3)一直以来,市立中学高度注重学生品德养成与成才教育的紧密结合,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典型事例罄竹难书。
(4)公安部呼吁全社会共同抵制包括网络赌博在内的各类赌博活动,踊跃举报,无疑是“斩草除根”,让网上赌博韬光养晦。
(5)这里大型百货店、百年老铺、各种小店铺鳞次栉比,流行时装、药妆、首饰、箱包、食品等应有尽有,很适合旅游购物。
(6)作者笔下的文字靓丽挺拔,在不同题材的文字中,我们总能读到他对美轮美奂事物的捍卫、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A. (1)(4)(6)B. (1)(3)(4)C. (3)(4)(6)D. (3)(5)(6)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城镇化自从采取了逐步扩展的方式,城中村作为城镇化发展的前沿地区,需要从基层社区的土壤中由下而上地建设。
B. 传承千年的日历在当今互联网消费的新浪潮之下,经过重新策划包装,又意外获得了新生,掀起了年末的一波“文化买买买”风尚。
C. 一些媒体形象地称,在教师节来临之际,国务院推出的各项改革举措,可以堪称一份“节日大礼包”。
D. 时至今日,耕读传家仍让人回味和向往,这可能是因为人们意识到,在工业文明到来后,生命的异化太严重。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煮红薯一般要烧豆秸,或者是玉米秸,这些秸秆煮饭,烧地锅的人是幸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秸秆做饭,是乡间人对待庄稼的独特祭奠方式,这样的方式,有很浓的仪式感在里面。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衡阳市八中2016年下学期月考高三语文考生注意:本试卷共18道小题,满分150分,时量15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西美学比较彭吉象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
正因为如此,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同。
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死了。
中国的戏曲不是没有悲剧,但它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局,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美学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
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
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非常注重焦点透视。
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不一样。
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
《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
它们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都是抒情诗歌。
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
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抒情的特点。
西方文学公认的源头是《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
《荷马史诗》是史诗,是在讲故事,而且故事非常精彩。
还有古希腊的戏剧也很有名。
我们可以发现,《荷马史诗》和古希腊戏剧都是叙事文学,叙事文学一定要再现、模仿、写实,和我们抒情文学的表现形式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两种文学艺术的源头不同,造就了中西方美学与艺术各自的特色。
湖南省衡阳市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扫描版)
湖南省衡阳市2016届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一模)试题(扫描版)2016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一)语文参考答案第I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毎小题3分)1.DA项:原文中为“敦煌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大宛列传》所记载的张骞自西域归来后给汉武帝的报告”,《史记·大宛列传》并非张骞所写;B项:原文中为“应劭等人的解释难免是望文生义的附会之说”,故应劭的解释是错误的;C项:原文为“敦煌这个汉语名词在敦煌设郡之前就已经出现”,时间错误。
2.A 悬泉置出土的简牍只能证明:敦煌曾接待过来往于汉王朝和西域之间的多国使节。
3.B 由原文“由敦煌向东,穿越河西走廊可到达中原长安和洛阳;由敦煌向西南,出阳关南行,或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北行,是丝绸之路的南北两条经典线路”可知,到达中原长安和洛阳的只是南北两条经典线路中的一条路线。
以偏概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 (3分)5.C 类似今天的检察院(3分)6.B (3分)7.(1)颜真卿预料他定会叛乱,假托久遭阴雨,于是修补城墙疏通护城河,挑选丁壮,充实府库。
( 5分,“度”“阳”“料”“储”各1分,句意1分)(2)下诏批准,公卿全都失色,李勉认为会失掉一位元老,使朝廷蒙受羞辱,秘密上表坚决请留。
( 5分,“可”“贻”“固”各1分,句意2分)附译文:颜真卿,字清臣,是秘书监颜师古的五世从孙。
年少时丧父,母亲殷氏亲自加以教育。
长大以后,博学,工于文章,事奉母亲孝顺。
开元年间,考中进士科,又提拔他参加大科(特科)考试。
调任醴泉尉。
两次升任为监察御史,出使河、陇。
当时五原有个冤案长期没能断决,气候一直干旱,颜真卿辨明冤情判决后就下了大雨,本郡人称作“御史雨”。
又出使河东,上奏弹劾朔方令郑延祚母亲去世三十年而不入葬,有诏书命令终身不予录用,听说者肃然起敬。
后升任殿中侍御史。
当时御史吉温因私怨诬谄中丞宋浑,将他贬到贺州,颜真卿说:“为何因一时的怨忿,就想危害宋璟的后人呢?”宰相杨国忠厌恶他,暗示中丞蒋洌奏请任他为东都采访判官。
湖南省衡阳八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语文试卷(扫描版)
参考答案:1.C (曲解原文意思,偷换概念,原文“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2.B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3.D (A 张冠李戴,应归入“子”部。
B 强加因果,原因是“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C项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
)• 4.C(顾:观望)• 5.A•6.C(③是侧面烘托,⑤只是表明了李光颜的决心,⑥表明李光颜善于安抚士兵,士兵乐为其用)•7.D(“诚心诚意地进献”有误,都统韩弘是因为厌恶李光颜忠勇有力,想用美人计来瓦解李光颜军队的斗志,不料被李光颜识破)•8.①(李光颜)率领几个骑兵突入敌军之中,往返多次,敌人认识光颜,弓箭像刺猬毛一样密集地射往他的身上。
(“将”“反”“矢”“集”各1分,句意通顺1分)•②但是战士们都舍弃妻子儿女,冒着刺刀冲杀,我怎么能独自以女色为乐? (“然”“妻子”“蹈”“奈何”各1分,句意通顺1分)•9.答案:“独”,即孤独,独自,形象地描写了词人独自一人、倚阑眺望的情态,透露出朋友远离、触景而生的孤独惆怅之感。
(3分)•10.答案:这两句运用了对面着笔(或虚写、想象)的手法。
想象朋友公度远在江南也天天登高望远,思念自己;即使道远雪阻,他也一定会给自己寄赠一枝江南报春的早梅。
词人通过这幅想象的画面,来表现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无限思念之情。
(5分)•11.答案:①人不知而不愠②长风破浪会有时•③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④落霞与孤鹜齐飞⑤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2、选做题一•(1) A E(只选对一项给2分)•(2)①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特定背景和“他”的现实(2分)•②为后文哥哥设计停电以及篇末送纸箱的情节做铺垫。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pdf
衡阳八中2016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综合检测 语文(试题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18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考生领取到试卷后,应检查试卷是否有缺页漏页,重影模糊等妨碍答题现象,如有请立即向监考老师通报。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题3分,共9分)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 葛兆光 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
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
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
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
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
首先是“一”。
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其次是“二”。
“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
再次是“五”。
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
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
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缺答案
衡阳市八中2012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命题人:凌均武审题人:王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泥淖./绰.约羸.弱/输赢.量.体裁衣/量.入为出B.应.届/应.用载.重/载.体闪烁.其词/众口铄.金C.狩.猎/ 绶.带创.伤/重创.殚.精竭虑/肆无忌惮.D.储.存/贮.藏传.奇/经传.差强.人意/强.词夺理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墨西哥湾漏油事件”肇事方面对原油泄漏前的种种征兆,没有采取预防措施,结果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这再次证明曲突徙薪....远胜于亡羊补牢。
B.有关部门整顿房地产市场,那些八字还没一撇......就热热闹闹售房的开发商,终于尝到了自己酿造的苦酒。
C.最近伦敦奥委会负责人在回应媒体对奥运比赛场馆进度的质疑时表示,多项工程已经开工,场馆建设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预计2012年4月可以全面完成并接受检验。
D.工程已接近尾声,指挥部要求大家牢记“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古训,再接再厉,为这项国家重点工程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0年12月,美国宇航局专家通过对比时隔数年拍摄的火星上同一区域的照片后认为,火星上现在就可能存在液态水。
B.一般说来,公司的组织机构包括三个部分组成,即决策机构、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
在公司的组织机构中,要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三权分离的原则。
C.局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并不能遏制整体恶化的态势,中国每年土地沙漠化的速度与面积仍然在不断扩大。
D.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4. 根据语意,填入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余光中在接受采访时说:“一位作家笔下,如果只能驱遣白话文,那么他的文笔就只有一个“平面”。
衡阳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文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玉玦.(jué)漫溯.(shuò)百舸.争流(gě)B.瞋.(chēng)目抹.杀(mǒ)卒.起不意(zú)C.长篙.(hāo)菲.薄(fěi)挥斥方遒.(qiú)D.青荇.(xìng)斑斓.(lán)彷.徨(pá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凄婉殒身不恤 B.桀骜牒血不能自已C.攒射瓦霏惨绝人寰 D.苍茫恶梦不加思索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中国海军多次成功护送商船顺利通过亚丁湾,这既保护了我国商船在该海域的正常航行,又展示了我国海军的实力,震慑了索马里海盗,在世界上赢得了很好的声誉,使世界各国对我国海军侧目而视....。
C.京津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时速300公里以上的城际高速铁路,是中国首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乘坐这条高速铁路上的客车,乘客都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D.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了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4.下文选自《江南的冬景》,横线上依次选填诗句恰当的一组是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
,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
,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①“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②“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③“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④“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③②①④ D.②①③④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5——6题。
湖南省衡阳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元月月考试题
衡阳县一中2016届高三元月月考语文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用2B铅笔将各题答案涂在答题卡选择题方框的相应题号处,其他题目的答案必须用0.5mm黑色签字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游民文化儒家认为周代实行的是井田制,在这种制度下,田有常制,民有定居,各安其业。
井田制如果被败坏,农民、手工业者或商贾脱离了原来的定居点与相应的职业或劳动对象――土地,这些人便成了游民。
但儒家承认社会分工和人们职业的多样化,有事可干就不是游民。
而先秦法家只承认耕战的作用,认为只有务农为本,老百姓以其他事情谋生都是“游食”,也就是游民。
自武帝而起,历代所实行的都是“外儒内法”,因此把不务农的人们视为游食或游民的看法几乎支配整个封建社会的主导舆论,直到明太祖朱元璋还说:“若有不务耕种,专事末业者,是为游民,则逮捕之。
”到了清代,统治者所理解的“游民”实际上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脱离了正常的劳动,完全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衣食,坑蒙拐骗,欺压百姓,成为危害一方的败类。
他们不仅为官方所不容,而且遭到普通平民百姓的厌恶。
如果不从游民的思想倾向、道德品质,或者生活来源、生活状况(即所谓经济地位)来确定其身份,而是从这些人在其所处的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出发,中国封建社会中的“游民”应该指那些脱离了当时社会秩序(主要是宗法秩序)的人们,其重要的特点就在于“游”。
他们缺少稳定的谋生手段,居处也不固定,大多数人在城市乡镇之间游动。
游民意识的最大特点是反社会,缺少执著的理想,没有固定的价值观。
这种类型的游民虽然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就存在,但是只有在宋代和宋代以后才大量出现,形成具有社会影响力的群体。
流氓地痞不过是游民中的腐败分子,他们在游民之中也属于少数。
另外,由于天灾人祸导致整个家庭或宗族作大规模的迁移而脱离自己土地的农民,是流民而不是游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衡阳市八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命题人:易涛审题人:李小兰请注意: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甲必做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自苏东坡发表这一评论后,“诗中有画推王维”遂成定论,申说者不乏其人。
叶燮更直接说:“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又何必论其中之有无哉。
”今人也都将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最大特色,一再加以肯定、推阐,“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主要特征,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
然而我对此一直持有不同看法,觉得以“诗中有画”来论王维诗,值得推敲。
就诗中有画的命题本身看,“画”应指画的意趣,或者说绘画性。
尽管谈论诗中的画意不同于绘画本身,但从一般艺术论的意义上说,历时性的、通感的、移情且发生变化的景物,实际上是不能充任绘画的素材,而且根本是与绘画性相对立的。
但它们却是最具诗性的素材,我们在杰出的诗人笔下都能看到成功的运用。
我们从论述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的一些例子来看,它们能画吗?“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一联,张岱已指出,泉声、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摩,而咽字、冷字则决难画出。
这不同于“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纯粹呈示性,突出了主体的感觉印象,而这种印象又是听觉与触觉的表现,绘画无以措手。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也是典型的感觉印象,诚如袁行霈先生所说,“这样的诗既富有画意,而又有绘画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只有诗画结合,诗中有画,才能达到这样完美的艺术境界”。
如果我们承认此诗的魅力在于“欲上人衣来”,那恰恰是超越绘画性的表现,怎么又可以用诗中有画去范围它呢?“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别说画,就是用语言也难以解说。
我在镇江焦山登塔眺望长江时有幸目睹这一景色:浩淼长江在黯淡的阳光下微微反光,视线的尽头天水相连,一片空濛;隔江的山峦似乎都笼罩着薄薄的雾霭,若隐若现。
当时闪过我意识的就是王维这两句诗,这眼前顷刻的视觉形象犹是可画的,而王维的感觉印象,有无中的山色,流于“天地外”的江水,怎么着笔呢?看来,持“诗中有画”论者所举的例子,本身也不能自圆其说。
真正代表王维成就的佳句都无法入画,这倒支持了张岱的观点:“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因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
若以有诗句之画作画,画不能佳;以有画意之诗为诗,诗必不妙。
”其实,只要我们摆脱“诗中有画”的思维定势,不带任何成见去看王维诗,就不难发现他更多的诗是不可画的:他以诗人的敏感捕捉到的异样感受,以画家的眼睛观察到的主观色彩,以音乐家的耳朵听到的静谧的声响,以禅人的静观体悟到的宇宙的生命律动,都融汇成一种超越视觉的全息的诗性经验,把他的诗推向“诗不可画”的瓊绝境地。
以致我们一想到王维诗,脑海中就浮现出那种伴有动态的色彩,伴有声音的静谧,伴有心理感受的景物,伴有时间流动的空间展示……(摘编自蒋寅《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诗中有画——一个被夸大的批评术语》)1.下列关于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是苏东坡针对王维的诗发表的评论,后来又有许多人对这一说法进行陈述说明。
B.叶燮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说的大力支持者,他认定的“摩诘之诗即画,摩诘之画即诗”,这一说法比苏东坡的说法更为直截了当。
C.作者认为以“诗中有画”来论王维的诗值得推敲,因为就诗中有画本身看,“画”指画的意趣,绘画性与诗性根本上是相对立的。
D.从一般艺术论的意义上说,历时性的、同感的、移情且发生变化的景物,不宜充任绘画的素材,这些最具有诗性的素材却不具有绘画性。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经过苏东坡及以后的古人、今人的肯定、推阐,将诗中有画作为王维诗的最大特色,已是中外学者的共识,但作者对这一说法一直持不同看法。
B.“清泉咽危石,日色冷轻松”两句诗,被认为是“诗中有画”的例子,但张岱认为,泉石、危石、日色、青松皆可描摹,而咽字、冷字则决难画出。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等诗句,突出主体的感觉印象,既富有画的意境,而又有绘画所不能得到的效果。
D.“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两句,写出了诗人的感觉印象,这些有无中的山色、流于“天地外”的江水,就是用语言也难以解说,更难以画出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持“诗中有画”论者之所以不能自圆其说,是因为真正代表王维成就的佳句都无法入画,可画的只不过是些较一般的诗句,而他的更多的诗句是不能画的。
B.张岱“因摩诘一身兼此二妙,故连合言之”的说法,是指王维一身兼诗人与画家,能诗画相通,所以把两者结合起来说。
这是对“诗中有画”的一种理解。
C.王维的诗能够达到“诗不可画”的境界,是他能够把诗人、画家观察到的,音乐家听到的和禅人体悟到的融汇成一种超越视觉的全息的诗性经验创作出的诗句。
D.我们一想到王维的诗,脑海中就浮现出那种伴有动态的色彩,伴有声音的静谧,伴有心理感受的景物,是因为我们没能摆脱传统的“诗中有画”的思维定势。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4-7小题。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
士大夫之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
及至冠婚,体性梢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
有志向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
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别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代其入地。
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曰:“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
”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揭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触地而安。
自荒乱以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现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
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
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
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死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
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
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篇,有删改)4.下列对文言文相关内容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记述个人经历、思想、学识以告诫子孙的著作,从此方面来看与《论语》相似。
B.“素业”在古文中有多重意思:先世所遗之业、清白的操守、本业。
古代重农抑商,因此本业指的就是农业。
C.“秘书”现在既指政党之内的要职,也指写字楼及商业机构内的文员职位。
而文中则是官名的总称。
D.古以为瑞草,服之能成仙---芝草。
治愈万症,其功能应验,灵通神效,故名灵芝,又名“不死药”,文中是对杰出人士的称赞。
5.对于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B.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C.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D.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6.下列对文章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古以来的贤王圣帝还需要勤奋学习,普通人更有必要学习了!这类事情遍见於经籍史书,所以作者只举近代切要的来启发提醒世人。
B.各个朝代的世族子弟腐败无能,“上车不落就可当著作郎,体中无货也可做秘书官”是对他们无能生动表现。
C.作者认为学习是值得崇尚的,一块石头之所以难看,是因为尚未经过雕刻。
学习能修身养性,如能经常保有几百卷的书,过上千年也不会成为小人。
D.作者论述以自身读书为例。
七岁时候,诵读《灵光殿赋》,二十岁以后,所诵读的经书,一个月搁置,就生疏了。
启示人们人会有困顿不得志而壮年失学,还该晚学,不可以自己放弃。
7.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
(5分)(2)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
(11分)小重山章良能【注】柳暗花明春事深。
小阑红芍药,已抽簪。
雨余风软碎鸣禽。
迟迟日,犹带一分阴。
往事莫沉吟。
身闲时序好,且登临。
旧游无处不堪寻。
无寻处,惟有少年心。
【注】章良能:南宋词人,晚年曾任御史中丞、同知枢密院、参政知事等官职。
8.词的上阕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分)9.有人认为此词下阕的抒情妙在“起伏摇曳”,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 ,__ _”两句表达了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悔的心志。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批评的句子是“,?”(3)杜甫在《登高》中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乙选做题注意:此题为选考部分,考生在第11、12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并在答题纸上用2B铅笔标明序号。
若多做,则按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雪夜的故事(日)太宰治那天一早就下起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