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殿堂的最高荣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诺贝尔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在硝化甘油的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并在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在评选的整个过程中,获奖人不受任何国籍、民族、意识形态和宗教的影响,评选的唯一标准是成就的大小。
物理奖和化学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生理或医学奖由瑞典皇家卡罗林医学院评定
文学奖由瑞典文学院评定
和平奖由挪威议会选出
经济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评定
每个授奖单位设有一个由5人组成的诺贝尔委员会负责评选工作,该委员会三年一届。
•每年9月至次年1月31日,接受各项诺贝尔奖推荐的候选人。
•2月1日起,各项诺贝尔奖评委会对推荐的候选人进行筛选、审定。
•10月中旬,公布各项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
•12月10日是诺贝尔逝世纪念日,这天在斯德哥尔摩和奥斯陆分别隆重举行诺贝尔奖颁发仪式,瑞典国王出席并授奖。
美国科学家理查德·海克(Richard F, Heck)、伊智根岸(Ei-ichi Negishi)和日本科学家铃木彰(Akira Suzuki)因在有机合成领域中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方面的卓越研究获奖。
理查德·赫克(Richard Heck),美国科学家。
1931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斯普林菲尔德。
1952年和1954年,他分别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取得理学学士和博士学位。
1957年,他开始在位于特拉华州城市城市威尔明顿的赫克力士公司工作。
1971年进入特拉华大学的化学与生物化学系就职。
他在特拉华大学一直工作到1989年退休。
1989年退休
•根岸荣一(英语:Ei'ichi Negishi,日语:ねぎしえいいち),日本科学家。
1935年
7月14日出生于中国吉林省长春市,
1958年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
1968年
任美国普渡大学助理教授,1972年任
美国雪城大学助理教授。
1979年任雪
城大学教授,同年又回到普渡大学工
作。
•先后在北海道大学、冈山理科大学、仓敷芸术科学大学执教过。
•1963年~1965年,铃木章在普渡大学布朗教授指导下完成博士后学业。
•1994年退休后,他在多所学校担任过职务。
•钯催化的交叉偶联是今天的化学家所拥有的最为先进的工具。
有机化学使人们能够模仿大自然的化学,利用碳能力来为能发挥作用的分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框架.
•这一成果广泛应用于制药、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可以使人类造出复杂的有机分子。
•美国生物学家Venkatraman Ramakrishnan(文卡特拉曼·拉马克里希南)、美国科学家Thomas A. Steitz(托马斯·施泰茨)和以色列女生物学家Ada E. Yonath(阿达·约纳特)因在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研究中的贡献共同获该奖。
•1940年出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
•1966年在哈佛大学获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博士学位.
•1967年至1970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后,1970年至今在耶鲁大学工作。
•英文名称:ribosome 定义:生物体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通过信使核糖核酸与携带氨基酸的转移核糖核酸的相互作用合成蛋白质。
核糖体(Ribosome),细胞器的一种,为椭球形的粒小体。
1958年Roberts根据化学成份命名为核糖核蛋
体简称核糖体,又称核蛋白体。
核糖体除哺乳类成红细胞外,一切活细胞(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中
均有,它是进行蛋白质合成的重要
细胞器。
•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下村修(Osamu Shimomura)、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
下村修1928年生于京都,长于长崎。
1951年,他毕业于崎医科大学药学专门部
1960年获名古屋大学有机化学士。
1960年他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约翰森实验室做博士63年至65年回日本名古屋大学任副教授,
1965年普林斯顿继续在约翰森实验室直到1980年。
钱永健(Roger Yonchien Tsien,1952年2月1日-),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之一,
美国生物化学家。
美国科学院院士,
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
科学院院士。
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
大学生物化学及化学系教授。
1952年生于美国纽约,祖籍浙江杭州
,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堂侄。
•钱永健发明的多色荧光蛋白标记技术被评价为“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
•科研哲学是快乐科研。
他说:“你的科研应完全满足你个性深处的需要,为你提供一些内在的快乐,以帮你度过难以避免的沮丧期。
”
•钱永健的家族可谓是“科学家之家”。
•堂叔是著名的导弹专家外,他的父亲是机械工程师,舅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程学教授,哥哥钱永佑则是著名的神经生物学家,曾任斯坦福大学生理系主任。
兄弟俩不仅分别获得过美国大学生中竞争性最强的两个奖学金:罗德斯奖和马歇尔奖,而且还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双双成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对于自己的职业,他说,“我似乎生来就要做这样的工作,走这样的道路。
”
•水母身上的一种绿色荧光蛋白给了钱永健灵感。
•改造绿色荧光蛋白,通过改变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吸收、发出不同颜色光的荧光蛋白,其中包括蓝色、黄色、橙色、红色、紫色等。
•科研人员使用光学显微镜,给两种不同蛋白打上不同颜色的荧光标记,钱永健找到监测两种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方法。
•“为细胞生物学和神经生物学发展带来一场革命。
”而他对于自己的功绩却这样表示:“我只是将一本晦涩的小说变成了一部通俗的电影而已。
”
•钱永健说:“荧光蛋白对生物学许多领域产生巨大影响,因为它让科研人员把基因和他们所见到的细胞或器官内情况直接联系起来。
”
•对于自己的创造性想法,钱永健把它归功于自己感性的一面,“我喜欢色彩”。
正是他艺术的感性与科学的直觉一起,才让他在细胞生物及神经生物方面做出了如此革命性的贡献。
英文名称: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GFP;greenfluorescent protein
定义1:从水母(Aequorea victoria)体内发现的发光蛋白。
分子质量为26kDa,由238个氨基酸构成,第65~67位氨基酸(Ser-Tyr-Gly)形成发光团,是主要发光的位置。
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化入宿主细胞后很稳定,对多数宿主的生理无影响,是常用的报道基因。
定义2:从水母(Aequorea victoria)体内发现的发光蛋白。
含有发光团,在不同物种中均能稳定发出荧光,其基因是常用的报道基因.
•由水母Aequorea victoria中发现的野生型绿色萤光蛋白,它的发射波长的峰点是在509nm,在可见光绿光的范围下是较弱的位置。
由海肾(sea pansy)所得的绿色萤光蛋白,仅有在498nm有一个较高的激发峰点。
•在细胞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绿色萤光蛋白基因常被用作为一个报导基因(reporter gene)。
绿色萤光蛋白基因也可以克隆到脊椎动物上进行表现,并拿来映证某种假设的实验方法。
•GFP荧光极其稳定,在激发光照射下,GFP抗光漂白(Photobleaching)能力比荧光素(fluorescein)强,特别在450~
490nm蓝光波长下更稳定。
•GFP需要在氧化状态下产生荧光,强还原剂能使GFP转变为非荧光形式,一旦重新暴露在空气或氧气中,GFP荧光便立即得到恢复。
而一些弱还原剂并不影响GFP荧光。
中度氧化剂对GFP 荧光影响也不大,如生物材料的固定、脱水剂戊二酸或甲醛等。
•GFP作为一种广
泛应用的活体报告蛋白,其
作用是任何其它酶类报告蛋
白无法比拟的
•1993年,马丁·沙尔菲成功地通过基因重组的方法生物能产生绿色荧光蛋白,建立了利用绿色荧光蛋白研究基因表达的基本方法,而许多现代重大疾病都与基因表达的异常有关。
生物医学研究的一场“绿色革命”揭开了序幕。
•钱永健研究绿色荧光蛋白的工作原理,增强它的发光效率,还发展了红色、蓝色、黄色荧光蛋白,使得荧光蛋白真正成为了一个琳琅满目的工具箱,供生物学家选用。
目前生物实验室普遍使用的荧光蛋白,大部分是钱永健改造的变种。
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格哈德·埃特尔,以表彰他在“固体表面化学过程”研究中作出的
贡献,他获得的奖金额将达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54万美元)。
•美国科学家罗杰·科恩伯格因在“真核转录的分子基础”研究领域所作出的贡献而独自获得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
•三位获奖者分别是法国石油研究所的伊夫·肖万、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罗伯特·格拉布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理查德·施罗克。
他们在有机化学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方面作出了贡献。
烯烃复分解反应广泛用于生产药品和先进塑料等材料,使得生产效率更高,产品更稳定,而且产生的有害废物较少。
•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以色列科学家阿龙·切哈诺沃、阿夫拉姆·赫什科和美国科学家欧文·罗斯,他们发现了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
其实他们的成果就是发现了一种蛋白质“死亡”的重要机理。
•2003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和罗德里克·麦金农,表彰他们发现细胞膜水通道,对离子通道结构和机理研究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他们研究的细胞膜通道就是人们以前猜测的“城门”。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和“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
•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威廉·诺尔斯、日本科学家野依良治和美国科学家巴里·夏普雷斯,他们在不对称合成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三位化学奖获得者的发现则为合成具有新特性的分子和物质开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
现在,像抗生素、消炎药和心脏病药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