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1张ppt)
合集下载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完美版课件】
邓小平南巡期间视察深圳
邓小平视察上海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 共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指出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 平谈话精神,集中精力把经济建 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
说一说
各抒己见 畅所欲言
请你介绍中共十四大召开的 情况和作用?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形成
中共十二大 发展
中共十三大 成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中共十四大 确立
中共十五大
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通过党章确立它为党的指导思想
想一想
邓小平理论有什么重要意义?
?
邓小平理论的意义
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 国发展的新阶段。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国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第二步 战略部署,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为实施 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基础。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 阶段的基本路线是 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 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 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发展水平)
发达水平
小康水平 第三步
温饱水平 第二步
第一步
1956年
(20世纪末) (21世纪中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现
十三大
路线、战略
代
化
建
十四大
具体措施
大
1.(2010·河北中考)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 诚曾讲到,“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 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认识得出 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 D )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课件6 人教课标版
对外开放
特点
全方位
浦东
厦门 珠海 海南 深圳
汕 头
三、畅所欲言
• 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来发生 在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谈谈改革 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重点探究 合作双赢
(2007天津文综)环渤海地区被规定为我国继珠江三角 洲、长江三角洲之后的重点发展区域,是在全面贯彻落 实科学发展观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作出的又一重大战 略部署。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 检查落实: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的意义。 过程:
①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②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到2000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二.自我排查
• • • • (1).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2).讲述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怎样正确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3).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意义。
• 检查落实:怎样正确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满足人 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改革那些不 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就 不能解放生产力。 因此,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以改 革总揽全局,把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以改 革促进社会发展,随社会发展不断深化改革。
检查落实:从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
路的曲折经历中,可得出怎样的经验教训? ①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 国内的主要矛盾。 ②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 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 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③ 经济建设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 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④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健全民主和法制,反对 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和专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演示课件
1971周恩来恢复调整
1975邓小平全面整顿(系统纠正文革 “左”倾错误)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 历程中有哪些成功的探索和严重的失误?
成功:一五计划 中共八大 八字方针 全面整顿
失误: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 文革 7
纵观20世纪50--70年代我国的经济建设历程,可 以从中得出哪些经验和教训?
国内:改革遇到阻力;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
邓小平南巡谈话(1992)
十四大(1992)
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
十五大(1997)
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生产力发展
生活水平提1高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 (以时间为线索)
• 1992年十四大--确立目标 •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基本框架 • 1997年十五大--进一步理论完善 • 21世纪初--基本建立
基本途径和方式:生 全产 行合 业作 公社 私, 合营
意义: 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标 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 立,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
4
二、探索与失误 1、中共八大(1956 北京) (1)内容:主要矛盾、主要任务、经济建设方针 (2)评价:分析正确,探索成功,但未坚持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14
第13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一、对外开放的背景
1.政治: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缓和
国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②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际 2.经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3.亚洲“四小龙”等腾飞的借鉴意义
国 1.十年文革使经济崩溃 人心思治 内 2. 十一届 三中全会决策
15
二、对外开放的概况
经济好转:(1962—1966年)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张图学透 社会主义 建设的
起步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重工业。
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
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 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 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
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解析: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冷战下的东西方对抗不会制 约美英工业发展,故B项错误;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完成三大改造
面对新中国初期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
(1953—1956年)
局面,党和政府仅用三年时间,工农 业生产就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为开展 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实施“一五”计划 (1953—1957年)
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 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过程:农业:组织农民参加农业
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手工业 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 公私合营的高潮。
A.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C.新中国改造民营资本的壮举 D.新中国利用市场关系发展经济
第(5)题
解析:据材料中“1956年”“公私合营股票”等信息可以判断是对资本主义 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其方式是公私合营、赎买等)。新中国成立初期 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52年完成的,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ppt
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同时 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模式和思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 的主要驱动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创新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
定进展,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
03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铁路、
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必要性
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的困境,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 下,国际地位下降。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为了摆脱经济发展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 的政策,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经济。
05
中国经济建设的未来展望与创新发展 路径
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技术和服务业 转型,未来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品质。
内需拉动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 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 的重要方向。
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同时 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可参考的发展模式和思路。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创新发展理念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和技术进步的加速,创新将成为经济发展 的主要驱动力。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推动经济持续发展。
创新产业升级
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中国经济向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 升级。
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建设生态文明
定进展,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逐渐形成。
基础设施建设
03
改革开放前,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包括铁路、
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大规模的建设。
改革开放的背景与必要性
时代背景
改革开放前,中国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的困境,经济增长缓慢,人民生活水平低 下,国际地位下降。
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为了摆脱经济发展困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中国领导人邓小平提出了改革开放 的政策,打开国门,吸引外资和技术,发展经济。
05
中国经济建设的未来展望与创新发展 路径
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与前景
转型升级
中国经济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向高技术和服务业 转型,未来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品质。
内需拉动
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内需将成为经济 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绿色发展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 的重要方向。
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启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同时也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 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PPT课件2【完美版课件】
号称“长江第一坝”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991年全面竣工,装机总容量为217万千瓦。图 为葛洲坝27孔冲沙闸全部开启时的情景。
上 海 宝 钢 一 号 高 炉 安 装 工 地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者正在安装 临时船闸上闸首两扇人字门。
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
世界屋脊的辉煌穿越
——青藏铁路铺通
2005年10月12日,注定要在世界铁路史上留 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
温故
是什么?党在社会主
知新
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Βιβλιοθήκη 线是什么?畅想 天地
1992年,邓小平在南 方谈话中指出:“革命 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 是解放生产力。”请谈 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后,新中国在短短的3年内就 医治了战争创伤,恢复了经济,“一·五” 期间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2、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余年里,我国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综合国力大为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收集过去的购物票证,
如布票、粮票、油票、副
食购物本等,了解计划经 济条件下人们是如何购物
自己 动手
的,认识市场经济给人们
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黄河小浪底大坝
确立为
党的指导思 想的时间及 会议
1997年9月,中国 共产党第15次全国代表 大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邓小平理 的论断和“一个中心,
论 论的核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
线
四、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1978—2000年主要建设成就
工程
工程名称
特点
类别
上海宝山
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2020届一轮复习人教版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课件(33张)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单元综合提升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 开辟了道路。
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 步形成 主义经济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所有制结构 以国有经济和集
经济体制
利弊影响 有效地集中了人力、 物力、财力,但单一 的公有制结构与我 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不相适应
1956~ 体经济为主体的 高度集中的计 1978 年 单一公有制经济 划经济体制 占统治地位 从单一公有制经 从计划经济体 1978~ 1992 年
先农业后工业, 全面改革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
异
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点 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都是在面临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展开的 同 (2)都采用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 (3)都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 都是对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点训练]
1.(2019·无锡高三调研)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由此断言“经典社 会主义体制将一去不复返,社会将从此迈向资本主义体制”, 但中国却成了这个断言的“意料之外”。此处的“意外”是指 中国( ) B.坚持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实行自主经营和分配
单元综合提升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 1.土地改革 (1)原因: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2)核心内容: 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果: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工业化 开辟了道路。
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 步形成 主义经济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所有制结构 以国有经济和集
经济体制
利弊影响 有效地集中了人力、 物力、财力,但单一 的公有制结构与我 国生产力发展水平 不相适应
1956~ 体经济为主体的 高度集中的计 1978 年 单一公有制经济 划经济体制 占统治地位 从单一公有制经 从计划经济体 1978~ 1992 年
先农业后工业, 全面改革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苏俄(联)新经济政策
中国改革开放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 改
异
特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点 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 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都是在面临国内经济困难的背景下展开的 同 (2)都采用了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相结合的方式 (3)都符合本国国情与经济发展规律, 都是对社会主义建 设道路的成功探索
栏目 导引
第九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对点训练]
1.(2019·无锡高三调研)20 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著名经济学家科尔奈由此断言“经典社 会主义体制将一去不复返,社会将从此迈向资本主义体制”, 但中国却成了这个断言的“意料之外”。此处的“意外”是指 中国( ) B.坚持指令性计划经济 D.实行自主经营和分配
人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完美课件1
徘徊时期
5. 1978年至今
人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路》完 美课件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单元课时安排
•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949-1978年) 探索时期
(1978年至今) 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改革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开放
人教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 路》完 美课件1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
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
2. 1956年底—1966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探索时期)
3.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十年动乱) 4. 1976年—1978年
(3)“一五”计划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汇 集在这里?
特 点:一五计划的主要工业建设项目基本上都分布在东北地区。 主要原因: 地理条件: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铁路交通十分发达; 历史条件: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
东北地区距苏联较近,比较方便接受援助。
(4)为什么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 基本建立?
核心:调整(调整国民经济的比例关系) 原因:国家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 效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 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 得重大成就。但未从思想根源上彻底纠正“左”的错误, 因此终于酿成十年“文化大革命”。
提示:社会主义最典型的标志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占主体。通过三大改 造,我国基本上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合作探究2 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ppt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Hale Waihona Puke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质实用 课件(P PT优秀 课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讲义(PPT 38张)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
(5)必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6)必须抓住发展机遇; ………………
失去了,我们才觉得更应该珍惜 合作探究3、二十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教训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32年的 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 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请从经济 角度为这段历史作一客观评价和总结。(侧重于 经验教训)
直接后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我们又做了什么?
3、调整国民经济(60年) 农村: 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
误 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探索与失误(56-66)
启示一: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 1960 1956 国情出发,正确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
“大跃进” 1958 启示二: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 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恢复经济(3年)
(49-52年)
意 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53-57年)
1、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
2、内容: “一化三改”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东北 会集中在这里?资源
百家谈:
全党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我国国情还缺乏准确的把握; 因为胜利,党内滋长了相当普遍的骄傲自满情绪、脱离 实际,强调意志,夸大主观努力的作用等。《中国历史 十五讲》
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这场国家的灾难,是直接由毛 主席造成的;自1949年开始的八年中,又回到苏联的模式。 不过,这次是在经济发展领域……他们运用延安时代已经运 用的说服办法,制定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并且命令周围的 农民照章办事。 《伟大的中国革命》
(5)必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6)必须抓住发展机遇; ………………
失去了,我们才觉得更应该珍惜 合作探究3、二十年来探索、实践的经验教训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 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国32年的 历史,包括重大历史事件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 过是非,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客观评价。请从经济 角度为这段历史作一客观评价和总结。(侧重于 经验教训)
直接后果:三年经济困难(1959-1961)
我们又做了什么?
3、调整国民经济(60年) 农村: 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
误 八字方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探索与失误(56-66)
启示一: 国民经济的调整 中共八大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 1960 1956 国情出发,正确分析 国内主要矛盾
“大跃进” 1958 启示二:
毛泽东代表共产党人作出了这样的回答: “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的世界,我们还将善 于建设一个新的世界!”
恢复经济(3年)
(49-52年)
意 义: 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
(53-57年)
1、背景: 落后的农业国,现代工业基础薄弱
2、内容: “一化三改”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东北 会集中在这里?资源
百家谈:
全党对三大改造完成后的我国国情还缺乏准确的把握; 因为胜利,党内滋长了相当普遍的骄傲自满情绪、脱离 实际,强调意志,夸大主观努力的作用等。《中国历史 十五讲》
1958-1960年间的大跃进,这场国家的灾难,是直接由毛 主席造成的;自1949年开始的八年中,又回到苏联的模式。 不过,这次是在经济发展领域……他们运用延安时代已经运 用的说服办法,制定斯大林式的指令经济,并且命令周围的 农民照章办事。 《伟大的中国革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课件11(8份打包) 人教课标版2
范围 别的方面与其他地区相同 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社会 制度
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探索 1] 经济特区的特殊之处在哪里?
提示:经济特区的“特”主要体现在中国政府对其实行特殊的经 济政策和不同于内地的经济管理体制。
(1)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 (2)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 (3)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②因素: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对外开放的伟大决策;b. 沿海开放的经验;c.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
(3)①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②作用: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引进外资、外国先进的管理 经验、先进的技术、管理模式等。 (4)①开放合作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②对外开放是加快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③对外开放是中国近代历史经验教训的 启示;④对外开放的实行,中国必将面临新的挑战和问题,中国应该 勇于面对困难,迎接挑战。
知识点二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1.沿海港口城市 (1)目的: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概况:1984年,国家决定开放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 个沿海港口城市。 2.沿海经济开放区 (1)概况:1985年以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 和环渤海地区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到1992年,形成沿海经济 开放地带。 (2)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 展,带动内地开发,都有深远影响。
——《邓小平开放理论的实践》
请分析: (1)从影响工业布局的因素考虑,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因素是什 么?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你认为材料三中的“走私的通 道”“国际资产阶级的‘飞地’”等观点正确吗?试说明理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PPT课件 人民版
中共八大 1960年“八字方针
十年探索(全面
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国民经 济的劫难
第三阶段: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新时期:1978年 以来
⑴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⑵经济体制改革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⑶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重要概念】
1.计划经济体制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提示:问题中有“怎样”两字往往问的是发展过 程,或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变化过程。
第三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1949——2002年)
新课程标准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掌握两个概念:“一五“计划、三大改造
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 建设道路的经验和教训,认识经济建设必须从 国情出发,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3、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策,认识十 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转折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1978年以来)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12) 1.会议背景:
“文革”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文革”结束后,百废待兴。
2.内容(经济) 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
3.意义: 揭开了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5.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向 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发展。
【迁移、体验】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例1】: (2008广东卷15)农村家庭连产承包责任制 A.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 B.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唯一形式 C.实现了农村土地的私有化 D.取代了人民公社的政权组织形式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
近三年高考考查情况
年份
地区
题号· 考点
具体内容
题型· 分值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20世纪50年 2012 全国 32·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 选择· 4分 代至70年代 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 发展 海南 25· 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 选择· 2分 发展 海南 24· ‚一五‛计划 天津 4· 计划经济体制 选择· 2分 选择· 4分
情境构造
角度切入
2012,新课标 根据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 全国,32 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 设的实践——‚大跃进‛
,反映当时中国工农业发
展的状况
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2012,海南,24 根据我国‚一五‛计划期 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建 间大型项目投资投产等情 设的实践——‚一五‛计 况,分析其出现的原因 划
福建
20· 开放14 个沿海港口 城市
选择· 4分
全国
33· 市场经 济改革成为
选择· 4分
的建立
2011 浙江
社会共识
20· 邓小平 南方谈话 选择· 4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考 向 案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考题解构 视角拓展
考点一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海南 22· ‚一五‛计划的成就 选择· 2分 广东 38(3)· 新中国成立初工 业化的影响 非选择· 4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十一届三中 2012
—
—
—
全会关于改
革开放的决 策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家庭联产承 2012
安徽
18· 农村经
选择· 4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节产业结构,改变 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
(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 举世瞩目。 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 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 (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 的基础上,决定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将进一步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元知识总结
3.在宏观调控上,社会主义国家能够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 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计划与 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 一,要以市场为基础,总体上应当是指导性的计划。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2.(2012高考海南单科,24)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 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 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 出现的因素之一是 ( )
A.便于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考点] ‚一五‛计划。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 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 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 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 [考点] ‚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解析] 材料中提到农业面临的‚压力‛是‚农业生产投入不 足与人口快速增长‛,通过‚苏联援助‛和‚减少粮食出口‛ 可以‚解决农业问题‛,以及‚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均与 中国当时的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事实上,由于‚左‛倾错误 的危害,当时中国的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轻工业发展缓慢,重 工业片面发展,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故选D项。材料没有 涉及中美关系,故A项不对;材料对中国农业发展困难的原因认 识不清,不是‚低估‛而是高估了苏联援助的作用,故B项不对; 材料虽然涉及中苏关系,但并没有关于两国关系走向的信息,故 C项也不对。 [答案] D
广东 18· ‚大跃进‛运动 选择· 4分 广东 39· 20世纪50年代的 非选择· 16分 计划经济 山东 29· ‚一五‛计划与 非选择· 6分 武汉钢铁厂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20世纪50年 2010 天津 9· ‚大跃进‛运动的影 选择· 4分 代至70年代 探索社会主 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 响 山东 14· 1959~1964年的经济 选择· 4分 状况 江苏 13· 三大改造 选择· 3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 1.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 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 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和其他企业都进入市场,通过平等竞争发挥国有企业的主导 作用。 2.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效 率优先,兼顾公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 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 实现共同富裕。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解析] 题干反映的是‚一五‛计划的重工业发展重点放 在东北地区的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现象出现的因素 有:东北重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运输便利和地理位 置优越(靠近苏联),A项正确;B、C、D三项与题干无关。 [答案] A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1.(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32)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 ‚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 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 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 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 ( )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2012,海南,25
根据1960年中共中 央发出全国一切单 位公用经费中的商
20世纪50~70年代经 济建设的实践—— ‚八字‛调整方针
品性支出部分压缩
的指示,分析其直接 目的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2012,浙江,19
根据报载武汉、鞍 山钢铁厂工人钢铁 生产的情况,说明抗 美援朝时期发展军 事工业的现象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单元知识总结
知识构图
线面整合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一、新中国成立后工业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
1.第一次:新中国成立初到1956年后,从建立以社会主义公有 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 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解析]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1960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题干提及措施的实施背景是‚左‛倾错误、三年自然灾害 、苏联取消对华的援助,当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期,物质紧 缺,故A项正确。
[答案] A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真题索引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例题 (2012年广东广州一模)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 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下面的宣传画应创作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解析] 根据图中‚学习苏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 分析,此时处于中苏关系密切的新中国成立初期,选项中最接 近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是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 A项在1921年至1927年,此时中苏关系没有体现宣传画内容; C项在1966至1976年,此时中苏关系恶化;D项处于1978年后, 图中内容不符合此时中苏关系特点。 [答案] B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3.(2012高考海南单科,25)1960年8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规 定全国一切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在 今后5个月里,公用经费中的商品性支出部分要压缩25%左 右,预计全国可压缩出5亿元。其直接目的是( )
A.减轻市场供应压力 C.节约经费发展生产 [考点] ‚八字‛方针。 B.制止单位铺张浪费 D.促进经济较快发展
安徽
35· 当代农业机械化
非选择· 22
分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家庭联产承 2010 包责任制和 国有企业改 革
安徽
17· 企业改 革新阶段
选择· 4分
广东
38(4)· 改革
非选择· 5分
开放使‚农
民工‛群体 壮大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对外开放格 2011 局的初步形 成 社会主义市 2012 场经济体制
高考第一轮复习用书· 历史
第九单元 单元知识总结
新民主主义的经 选择· 4分 20世纪50年 2011 福建 19· 济形态 代至70年代 北京 19· 三大改造 选择· 4分 探索社会主 海南 23· ‚一五‛计划 选择· 2分 义建设道路
的实践 海南 24· 人民公社化运动 选择· 2分 全国 33· 国民经济调整 选择·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