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古代汉语复习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叶音说:把用后代的语音读古代的诗文,不押韵的韵脚,临时改读为一个押韵的音,即为“叶音”。
2.传注体:是经汉代学者奠基的以训解文献词句为主的体例。
3.“粘”和“对”:粘:后一联出句的第二个字与上一联对局的第二个字,它们平仄要相同。对:同一联中出句和对句的平仄要相反。
4.平分阴阳、入派三声:平声,已分化为阴平和阳平。入声在普通话中已经消失,多数演变为去声(如“客”、“绿”),其次是阳平(如“国”、“直”),还有阴平(如“屋”、“出”),最少的是上声(如“铁”、“北”)。
韵部:放在一起的相同的韵。韵目:韵部的代表字。
阴阳入声韵:①阴声韵:没有韵尾和以元音结尾的韵“歌”、“家”、“规”、“早”。
②阳声韵:以鼻辅音[-m] [-n] [- ]结尾的韵“侵”、“真”、“元”“东”。
③入声韵:以轻塞音 [- p ][- t ][- k ]结尾的韵“屋”、“北”、“物”、“恰”、“帖”。
5.句读:我国古代称给文章断句为“句读”。一句话读完,常在字的旁边加圆圈或打勾,这种地方叫做“句”;一句话没完,但需要停顿一下,就在字的下面加以顿点儿,这种地方叫做“读”。
二、填空题:20空
1.广韵:《广韵》是“增广《切韵》”的意思,全名是《大宋重修广韵》。《广韵》206韵,293个韵类,142个韵母。有三十五声母。北宋陈彭年所编。
切韵:是隋朝陆法言所编,上古以《诗经》为代表。中古音以《切韵》音系作为代表。近古以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
2.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但同句子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如介词、连词、助词。
3.古注的术语:释义术语:貌、之貌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的后面,相当于“…的样子
犹、犹言一般是用近义词作注,或者是引申义训解本文。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等于”
声训术语(之言、之为言、之犹言一般是用音义相通词语来训释)
注音术语(读为、读曰---点名通假现象;读若、读如----注音作用,说明假借字)。
4.校勘术语:(当为、或为、本作、或作、本亦作、本又作、一本作)
“衍文”也叫“衍字”,也简称“衍”。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误加的字。
“脱文”也叫“夺字”,也简称“脱”。指古籍在传抄刊刻中漏掉的字。
5.翻译原则要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原则;要求信、达、雅(严复)《天演论·译例言》
6.词类不同角度划分:根据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而划分出来的类别。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叹词。
7.韵母,声母的名称:韵母(一个音节除去声母后,剩下的都叫韵母)包括韵头(介音),韵腹,韵尾。声母又叫声纽、声类、字母、纽、音纽、母等。
8.对仗种类: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
9.律诗对仗特点:a.律诗的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律绝大都不对仗。排律除了首、尾两联外,一律都得对仗。b.对应位置上词语词性相同,词义相同或相反。结构相同或相近。读音平仄对立。
10.注音方法:譬况、直音、读若、反切
11.上古声母研究的理论:钱大昕--古无轻唇音、舌上音;章太炎—娘日二母归泥说;曾运乾--上古时期无“喻”母;黄侃--上古时期无正齿音。
12.无定代词:不确定指某一人、某一物、具有泛指意义的代词。“或、莫”。
四、解释划线虚词的词性和词义题
①或:1.作无指代词,“有的人,有的…”。2.作副词,表时间、译“有时”,或表测度译“或许”。3.作连词,表假设、有时也表选择,“如果”。4.作结构助词,无实在意义。
②莫:1.作否定性无指代词,充当主语,译“没有一个,没有谁,无…”,固定搭配“莫不、莫非”译为“没有谁不”表肯定。“莫…者”,者是结构助词,译“没有一个,没有一件事”2.作否定副词,充当状语。译为“不”。
③如:如何、奈何、若何,若之何是凝固形式,不需要宾语前置。
④何:疑问代词。本义为动词担负之意,作代词是假借的用法。为什么、怎么(状)、什么(宾)。“何以”可以表示原因”为什麽“,表示工具依据”凭什麽“。
⑤是:1.作近指代词,译为“这、这个、这里、这样”2.作判断词用于判断句中3.作助词,用于提前宾语4.形容词“正确,对”5.“是以、是故、是用”—因此,所以
⑥其:1.作代词。一是起指代作用,一是起称代作用。2.作助词。作形容词或动词的词头词尾;凑足音节、舒缓语气。3.作连词,表选择或表假设。译为“是…还是”“如果”
4.作语气副词,“大概、还是、难道”。
⑦而:本义是胡须,有三种用法:顺接、转折、并列。
⑧介词以:1.“用、拿、凭、把”2.“因为、由于、因”3.“于、在”4.无以:固定搭配,没有什么可以拿来。连词以:只表顺接,不表转折。
⑨恶:1.疑问代词,怎麽,哪里wū 2.形容词,丑陋的3.动词,厌恶、恶心4.叹词wū。⑩之:1.用作代词2.结构助词3.作指示代词,可代人、代物、代事,译为“这、那”。
4.作动词,当“至、往”讲。这是“之”的本义。如祭之,之明日而亡。(左传)
五、明下列各句属哪类句子题(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双宾句)
1.被动句:a动词+于+施事者b为(wéi)+施事者+动词c为+施事者+所+动词
d见+动词e见+动词+于+施事者
2.判断句:a主语+者(助词)+谓语+也(语气词)b主语+谓语+也c主语+者+谓语d主语+谓语e主语+副词(乃、即、则、诚、亦、必、非)+谓语+(也)
3.宾语前置:a.疑问句中,疑问代词(谁孰、何胡曷奚、安恶焉)作宾语的宾语前置b.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并有“非、不、弗、毋、勿、未、否、无、莫”才前置c.动词宾语前置,用“是”、“之”、“焉”、“斯”等词作标志的d.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4.双宾句:一个谓语动词后面带两个宾语。授予动词“授、予、赐、遗、赏、借、告、诲、戒、问、号、谓”。如:彼不借吾道;公赐之食;汤使遗之牛羊;公语之故,且告之悔;故乡人号之“驼”。“为”当授予讲的时候,为+名+名才是双宾句。
六.分析诗的格律(1)近体诗格律特点:句数固定、押韵严格、讲究平仄、讲究对仗。(2)古入声字:“博夺国,急逐贼”常见的入声字:白及吉急直甲悖卓夹足勺弗。(3)平仄句式:(甲)仄仄-平平-仄(乙)平平-仄仄-平(丙)平平-平-仄仄(4)仄仄-仄-平平(七言则是在固定句式前面加上相反的平仄)(5)首句末字是平声就是“首句入韵”,首句第二个字是平声就叫“平起”,末字是平声叫“平收”。(6)三平调:句末连用三个平声字。犯孤平: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字。
八、默写
帮、滂、并、明;非、敷、奉、微;端、透、定、泥;知、彻、澄、娘;见、溪、群、疑;精、清、从、心、邪;照、穿、床、审、禅;影、晓、匣、喻;来;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