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必修三第一章 国土整治
第一章国土整治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高考题一、选择题(09年某某文综第1,2,8题)图1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
完成1~2题。
1.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A.能源B.技术C.原料D.市场答案C2.该生态产业园区中()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答案D(09某某地理21~22题)图11是我国西部某地区略图,图中左上方所示为当地铁路沿线的草方格沙障。
读图回答3~4题。
3.P地与Q地相比,P地(双选)()A.年大风日数少B.年降水量多C.年降雪日数少D.沙尘暴日数多答案AB4.在铁路沿线设置草方格沙障,其主要生态功能是(双选)()A.截留水分B.改变气候类型C.削弱风力D.改变植被类型答案AC二、综合题5.(09年某某文综第37题)读区域图(图8)和图中文字信息,回答问题。
(1)甲、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都结合了各自地理环境特点,这说明两区域发展都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两区域开发治理措施中也有一些共同之处,请提炼、概括出两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分)(2)据图某某息,探究甲区域a河下游地区过去经常洪水泛滥的自然原因,填写表格内容。
(9分)(1)据气候统计图概括,甲区域N城市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乙区域K城市降水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
甲、乙两区域气候类型不同,其中更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
(8分)答案(1)因地制宜;保护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第三产业)。
(2)①上游坡度大(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支流多);②年径流量大(河流水量大);③下游地势低平(下游以平原为主、河口地区有河流交汇)。
(3)N城市:冬季温暖,夏季炎热;K城市:季节分配均匀;乙。
2010届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汇编
2010届高三世界地理总复习试题汇编班级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注:有个别双项)图6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1—4题。
1.最近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证石油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a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B.b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C.c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的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D.d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2.某跨国服装公司欲建立新的海外加工基地,甲、乙、丙、丁四国中较为合适的是A.甲、乙B.丙、丁C.乙、丙D.甲、丁3.a、b、c、d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优势条件是A.资金来源充足B.石油资源丰富C.海洋运输便利D.科学技术先进4.根据世界钢铁市场形势,c、d所在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应该A.从国外引进技术、资金、人才提高产量B.从国外大量进口煤炭、铁矿石提高质量C.分散布局、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D.缩小规模、从而适应世界市场形势需求下图为“各国能源消耗强度(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初级能源)此较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反映出①发展中国家的能耗强度都在逐年下降②1980年至1995年中国的能耗强度约下降了50%③若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将达到美国的水平④按目前的趋势发展,2000年中国能耗强度仍比美国的水平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6.针对我国能源利用现状,中国应采取的最根本措施是①调整工业结构,控制高能耗企业的盲目发展②使用廉价、清洁燃料③加强管理、发展科技④关、停高能耗企业,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①④二、读图综合题1.下面4幅图是世界4个著名石油产区分布图,读后分析回答:(1)图A是 __________ 地区,石油主要输往。
(2)图B是地区,石油主要输往。
其中石油输出量大的航运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010届高考地理联考试题最新分类汇编19
自然灾害与防治2010年联考题题组一(河北省石家庄市2010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l~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答案 1.C 2.A 3.B(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4-6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6.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雨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答案 4.A 5.B 6.C7.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试着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
(4分)(2) 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试着对比简要分析其差异的成因。
(6分)答案(1)①乱砍滥伐使植被破坏严重,加剧了水士流失,造成河道淤塞,河床抬升;(2分)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湖泊,使湖泊蓄洪、行洪能力降低。
2010届高考复习5年高考3年联考地理精品题库中国地理中国地理
第二章中国地理 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高考题、选择题(09年全国卷文综I 第11题)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盖类型的地形构成。
表1部分土地覆盖类型面积构成类型箭竹及灌丛阔叶林 旱地 水田 石砾地、裸地 高山灌丛草甸 比重(% 28.9025.3010.403.105.700.011.该水源地位于答案C亮高度最大),水面风来”的情境。
(注:月球公转周期约为 回答下题。
2.若该旅行团在18时40分左右看到“月到中天”,并欣赏到“雷峰夕照”,那么这时期 ()(09年北京文综第1, 10, 11题)下图显示某年湖北省与相邻省级行政区往来货物的铁路运输量差异。
读下图94700km2,表1为该地区域部分土 回答下题。
A.长江三峡谷地B. 青藏高原C. 汉江谷地D. 江南丘陵(09年全国卷文综n 第11题)某旅游团希望在杭州西湖欣赏“雷锋(塔)夕照”的同时,也领略“月到中天(月30天,农历初一月球在天空中的视位置最靠近太阳。
A.华北平原小麦丰收在望 B. 长江三角洲油菜花盛开 C.松嫩平原稻谷飘香 D.山东半岛瑞雪迎春答案A图。
读图知I 区太阳年辐射总量比W 区咼,主要因为I 区(A.夏季大气逆辐射强B. 年平均气温比较高C.正午太阳高度角大D.天气晴朗且海拔高□碇3. (09年北京文综第1, 10, 11题)下图是中国局部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 答案D回答4〜5题。
(09年福建文综第3, 4题)图2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6. 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 I B .n C. 川D. I V答案C7. 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V 地带的是 ()①东北地区②西北地区③青藏地区④西南地区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②④ 答案D艾丁湖的存在对吐鲁番盆地绿洲的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图 3是I 万多年来艾丁湖变迁示意图,回答8〜9题。
2010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10自然灾害与防治(10年海南卷地理)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读下图,完成1~3题。
1.冰岛位于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2.冰岛多火山是因为它处于A.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挤压地带B.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分离地带C.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挤压地带 D.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分离地带3.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10年江苏卷地理)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
图3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4.两次大地震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5.图中甲、乙两区农业发展条件的相同点是A.地域狭小,耕地规模小 B.终年光照充足C.雨热同期D.全年降水分配均匀(10年浙江卷自选模块)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6、台风转向点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7、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A.5-6月B.6-7月C.9-10月D.10-11月8、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10年北京卷文综)10、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综合题
近五年《自然灾害与防治》各地高考题综合题1.(2013高考题新课标I卷)(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12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2.(2013高考题福建卷)[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9分)(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3.(2013高考题新课标II卷)(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我国各地不同农作物的播种、收获等的时间相对固定,否则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013午4月,东北地区持续低温。
大田春播时间普遍比常年推迟7-10天。
分析4月份持续低温对东北地区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4.(2013高考题浙江自选模块卷)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区域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略图。
根据相关知识,完成⑴-⑶题。
⑴影响图中地质灾害高风险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分)⑵如果该区域出现暴雨,山区易引发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
当你在山谷中遭遇泥石流灾害时应采取的避险措施是(4分)。
⑶为减轻滑坡带来的危害,你认为甲城市应采取的主要防灾措施是什么?(4分)5.(2013高考题山东卷)(10分)【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6分)(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4分)6.(2012浙江卷自选)【自然灾害与防治12】(10分)读美国本土主要自然灾害示意图。
图中阴影部分①—④代表不同的灾害类型。
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灾害类型与序号对应正确的是()(单选,3分)A.①龙卷风②海啸③飓风④暴风雪B.①海啸②暴风雪③龙卷风④飓风C.①海啸②飓风③龙卷风④暴风雪D.①飓风②龙卷风③暴风雪④海啸(2)下列关于美国本土自然灾害发生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单选,3分)A、飓风一般发生在春季B、暴风雪主要发生在冬季C、海啸一般发生在白天D、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夜晚(3)龙卷风能把地面上的物体或人畜“吸”起卷入空中,往往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课标版)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高考题(09年XX地理第30题)图19是20世纪80年代洞庭湖示意图。
图20是洞庭湖1825-2006 1.年间同水位湖面面积变化柱状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洞庭湖面积变化的趋势是,主要原因是、。
(2)洞庭湖是我国重要的湖泊湿地。
洞庭湖面积的这种变化,将严重削弱其、等生态价值和、等经济价值。
(3)洞庭湖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需注意哪些问题?答案 (1)变小围湖造田;泥沙淤积(2)调蓄洪水、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供水(蓄水)、水产业、航运(3)退田还湖;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污染。
2.(09年XX文综第40题)图12为某流域示意图。
该流域是我国实施环境综合整治的重点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甲、乙地区环境保护的侧重点,并说明理由。
(2)针对甲地区近年来水资源供需紧X的形势,提出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
答案(1)甲地区以防治污染、保护湿地为主。
位于下游三角洲,人口、城镇与工业密集。
乙地区以保护森林、水土保持等生态保护为主。
位于上游山区,地形起伏大。
(2)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污水的处理与利用;依法保护水资源,开展生态环境建设;提高节水意识,全面推广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在上游修建水库,开渠引水;在三角洲地区全理开发利用地下水,防止水的倒灌。
(09年XX文综第 32题)图13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
答案 (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
(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
3.(09年XX地理第26题)根据图XX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自然地理下
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自然地理(下)2010年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03自然地理(下)高清地图重绘(10年上海卷地理)(八)潮起潮落反映了日、月、地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
19.随着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的月相变化,依次出现的潮汐现象是A.大潮、小潮、大潮、小潮B.大潮、大潮、小潮、小潮C.小潮、大潮,小潮、大潮D.小潮、大潮、大潮、小潮20.人类积极利用潮汐的方式有①稻田灌溉②候潮进港③潮汐发电④滩涂养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0年江苏卷地理第30题A) A.[海洋地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
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
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图l8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图18(1)该钻井平台所在地的海底地形类型是▲,其形态特点是▲。
(2分)(2)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和▲。
(2分)(3)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2分)(4)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
(2分)(5)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2分)解析:大陆架通常海水深度低于200M,大陆坡则在200M-3000M之间。
海洋环境复杂而多变,尤其是深海,而且海水有着很强的腐蚀性,安全性远不如陆地。
答案:(1)大陆坡坡度较陡 (2)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 (3)偏南风(4)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5)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10年江苏卷地理第7题)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回答7~8题。
【5年高考3年模拟】(云南专用)2015高考地理 分类汇编 第二十二 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
第二十二单元自然灾害与防治考点一地质灾害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
读下图,完成1—2题。
1.(2014重庆文综,5,4分)下图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B.夏季降水多C.冬季降水少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答案 B2.(2014重庆文综,6,4分)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B.流速加大C.水位涨落D.水位稳定答案 C3.(2014课标Ⅰ,43,10分)下图所示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断裂带。
2013年4月20日,这里发生了7.0级强烈地震。
2013年4月21日夜至24日,震区出现多次降雨。
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发生了严重的次生地质灾害。
说明本次地震后图示区域次生地质灾害严重的原因。
答案图示区域(地处断裂带)岩石破碎,山高、坡陡、谷深,强烈地震造成震区岩体松动、破裂,形成崩塌、滑坡等次生地质灾害;降雨致滑坡、崩塌加剧,引发泥石流。
4.(2014课标Ⅱ,43,10分)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答案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4分)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3分)7月,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3分)考点二气象灾害与其他灾害5.(2014山东文综,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
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增加。
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却呈明显上升趋势。
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
2010年各地高考地理 模拟试题汇编及详细解答 新人教版
2010年各地高考地理模拟试题汇编及详细解答(2010·XX模拟)(八)2009年10月27日至11月初,冷空气分别从XX和XX开始影响我国,这两股冷空气于10月31日“会师”并大举南下,横扫了青藏高原外的全国其他大部分地区。
这是今年我国北方和中东部的首次寒潮。
回答1-3题。
1、下列气旋、反气旋示意图中,反映这次寒潮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A.B.C.D.2、下列关于寒潮的天气现象、成因和分布的正确叙述是:A.凡是造成大幅度降温的天气现象,都叫寒潮B.寒潮是副热带高压反气旋控制下形成的C.寒潮是冷高压控制下的强大的反气旋D.寒潮能影响我国除青藏高原以外的所有地区3、寒潮是一种灾害性天气,会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下列选项中,与寒潮天气有关的是A.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农作物生长 B.交通事故减少C.甲型H1N1流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遏制 D.城市用电、用气量减少[解析]1选D;2选C;3选A。
本题组考查寒潮的成因及影响。
第一题,寒潮是一种特殊性的由冷锋造成的灾害性天气,其冷高压系统气流的运动方向在北半球为顺时针方向自中心向外辐散。
第2题,寒潮是冷高压控制下的强大的反气旋。
第3题,寒潮天气会对工业、农业、交通、城市建设、通讯及人们日常生活生产带来严重影响,但低温冷冻天气又使农作物病虫害减少,有利于来年作物的生长,。
4.(2010·XX模拟)读我国部分地区天气形势图回答:(1).图中A地处(低或高)气压控制,受力和力等影响,水平气流呈时针方向流向(中心或四周);垂直方向上空气做运动。
(2).图中①、②两处风力较大的是,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该处风向为__________(3).B地不久将有锋过镜,届时气温、气压发生的变化是。
(4).在锋面上做上升运动的通常是(冷或暖)空气,在B、C两处,该空气被迫抬升的是处。
[解析]本题考查锋面气旋的成因、特点及对天气的影响。
(1)、读图可知A为高气压中心,近地面气流受到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北半球的高压系统气流为顺时针方向自中心向四周辐散。
5年高考真题分类汇编(2014~2010专题十一自然灾害与防治讲解
第四部分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五)环境保护(选修六)自然灾害与防治(2014新课标II卷)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福建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图9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概况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及地质灾害和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由图可知,福建地质灾害发生次数较多的月份是5—8月,其中以6月份最多。
结合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主要考虑福建的降水情况。
答案:特点:每个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5-6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6月份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降水少,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少。
(2014福建卷)B.[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图15示意洪涝年份鄱阳湖与长江相连河段的水位变化。
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滨湖地区涝灾最可能发生的时间,简析产生涝灾的自然原因。
(9分)(2)简述滨湖农业区防治涝灾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6分)解析:(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的成因。
自然原因降水集中、地势低平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
根据图示图中6月-9月河流和湖泊的水位都较高,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所以夏秋季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2)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
洪涝灾害的防治可以从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以及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分析。
工程措施有修建分洪工程等,非工程措施有加强监测预报、提高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等。
答案:(1)可能发生在6月~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月~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
高中优秀学生复习资料 地理必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一、自然灾害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自然异变: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或异常。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关系:自然灾害是自然异变与人类相互作用的产物。
自然异变本身无所谓成灾和危害,只有当它们作用于人类及其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上,并使之造成损失,才成为灾害。
2.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1)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2)要有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3.自然灾害系统由孕灾环境(四大圈层)、致灾因子(各种自然灾害)、受灾体、灾情四个方面共同组成。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1.人员伤亡:包括生理伤害、心理和精神伤害。
2.财产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与间接经济损失,或个人经济损失与社会经济损失。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1)特殊性:资源损失的灾情相对于人员、财产的损失灾情来说具有滞后性和隐蔽性 (2)对不同类型自然资源破坏的差异:非可再生资源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
属性 被破坏后情况矿产资源等 非可再生 受灾被毁后无法或很难恢复水资源 可再生 受灾后虽然可以再生,但过程非常缓慢 大气资源 可再生 生物资源 可再生 总体上属于可再生资源,但一个物种灭绝后,就永远消失而不会再生 土地资源 可再生 一旦受灾,将导致森林被毁、土壤破坏、草地退化等环境问题。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在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越高,防抗灾害能力越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越。
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一、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一)、气象灾害1.热带气旋: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讲白了除了北冰洋没有)的深厚的低气压涡旋。
(1)台风的形成和结构: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一年四季均有,尤以7-11月最频繁。
台风由外围大风区(风最大)、漩涡风雨区(雨最大)和台风眼三部分组成。
【高中地理】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分类汇编:海洋地理 环境保护 自然灾害与防治 人教课标版
2010届高考地理总复习5年高考3年模拟分类汇编海洋地理环境保护自然灾害与防治1.(09年江苏地理第30题A)A.[海洋地理]图16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位于中间。
(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
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利用方式答案(1)地球 (2)海岸曲折、陡峻;多港湾。
风暴潮(3)2.((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A)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出图中海峡东、西海岸主要的海岸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明海峡西岸的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及有利条件。
答案(1)西岸:基岩海岸海岸线曲折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海岸线平直。
(2)港口建设多优良港湾;滩涂养殖滩涂面积较大;滨海旅游海岛(海岸)景色独特、气候宜人;滩涂晒盐气温高、晴天多;海岸带综合开发人口、城镇密集,交通便利,经济发达。
第二部分三年模拟题汇编2007~2009年1.(09江泰州联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是海峡,它是我国的海(水)。
(2)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植物覆盖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均有分布。
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
(3)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
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
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答案 (1)琼州内(2)红树林海岸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具有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有利于海岸保护,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高考地理鲁教一轮总复习配套题库:选修5 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解析
第五部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建议用时实际用时分值实际得分45分钟84分1.(2010·浙江自选模块)影响我国的台风有西移、西北移、转向三种移动路径,其中转向路径台风常到达我国东部海面或在我国沿海地区登陆后转向东北方向,路径呈抛物线状。
图1是西太平洋台风转向点的平均经纬度图,括号内是台风统计次数,实折线上各点表示纬度,虚折线上各点表示经度。
图2是西太平洋部分地区示意图。
读图1、图2,完成下列问题。
(10分)(1)台风转向点自西北向东南方向变化的时段是()。
(3分)A.5~6月B.6~8月C.8~10月D.10~11月(2)图2中,台风中心正从东南向西北偏北方向移动,靠近台湾东部沿海,速度明显减小,有转向的迹象,这个台风可能出现的时段是()。
(3分) A.5~6月B.6~7月C.9~10月D.10~11月(3)图2中的台风靠近台湾时,对台湾的危害主要是通过哪些方式造成的?(4分)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8月台风转向点不断向东北移动,8~10月则向东南移动,10月后则向西南移动。
第(2)题,由图2可知,台风中心转向的位置大于20°N,小于130°E。
由图1可知6月份转向点位置大于20°N,小于130°E,7月份转向点的位置大于25°N,小于130°E,所以这个台风出现的可能时间是6~7月份。
第(3)题,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中心附近空气强烈旋转上升,形成狂风和特大暴雨,在沿海形成巨浪,淹没低地。
答案(1)C(2)B(3)狂风;暴雨;风暴潮。
2.(2011·山东文综,31)下图为1969~2008年山西省长治市寒潮发生总次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1)指出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该特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8分)(2)当地菜农在寒潮到来之前,常采用浇水的方法来防御寒潮对蔬菜的冻害,其中的原理是什么?(2分)解析第(1)题,该区域寒潮发生总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读图即可得知,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从纬度位置、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等方面分析。
2010全国各地模拟试题汇编自然灾害与防治(含答案)
2010全国各地模拟试题自然灾害与防治题组一(河北省石家庄市2010届高三复习教学质检)荒漠化是在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内的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和发展的,是一种土地退化现象,被称作“地球的癌症”。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
据此回答l~3题。
1.土地荒漠化造成的危害有()A.地质灾害频次增多,土壤盐渍化加剧B.森林破坏,水土流失加剧C.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植被荒芜D.臭氧层破坏,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西北、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地区C.华南、西南地区D.东北、东南地区3.防治荒漠化最有效的途径是()A.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B.恢复荒漠化区自然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C.增加地表湿度,消除地表沙质物质D.改善荒漠化区小气候,降低风速(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10届高三综合练习)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4-6题。
4.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A.干旱B.台风C.洪涝D.寒潮5.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7、8月B.甲——3、4、5月C.乙——5、6月D.乙——12、1、2月6.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A.降水集中,多暴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D.气温高,蒸发量大7. (福建省泉州市四校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下为“历史上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统计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甲是长江流域发生洪涝次数最多的区域,受灾也相对严重。
试着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方面分析原因(2) 以前,长江流域发生洪涝灾害死亡人数多,财产损失少。
现今,同样的洪灾,死亡人数少,财产损失却巨大。
试着对比简要分析其差异的成因。
(6分)8. (山东省潍坊七中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是世界上泥石流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材料一中国泥石流分布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一部分五年高考题荟萃2009高考题1.(09年福建文综第40题)堰塞湖是批河道因山崩、冰碛物、泥石流成火山熔岩阻塞而成的湖泊。
图11为“5.12”汶川地震中北川县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区示意图。
结合有关知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汶川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
据图说明极重灾区空间分布的特(2)分析唐山塞湖形成的自然原因。
答案(1)崩塌、滑波或泥石流。
沿河谷呈条带状分布(或沿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分布)。
(2)地质构造不稳定;岩性疏松;地形高差大、河谷陡峻(山高谷深);地震发生引发表物质滑落,阻塞河道降水较多,河流水量较大。
2.(09年山东文综第31题)表6为2007年气象卫星监测的我国西南三省林区火灾次数统计表。
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西南三省林区火灾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2)请从水土保持的角度指出森林火灾对当地造成的危害。
答案:(1)多发生在冬季和春季,正值西南地区干季,晴天多,降水少。
(2)植被破坏导致地表侵蚀加剧,森林涵养水源功能降低,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灾害3.(09年海南地理第24,25,26题)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
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
(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
(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答案 (1)热带气旋(或台风)、温带气旋(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
空间分布特点:在海南岛的东南部沿海。
减灾对策:做好风暴潮预报和监测,做好抗击灾害的组织和协调,公众广泛参与减灾活动,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和海岸防护(或堤防)工程。
2005~2008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2008广东文基,54)山区发生地震后,需要防范由其引起的下列次生自然灾害是()①山体崩塌②泥石流③水土流失④滑坡⑤水库决堤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答案 B2.(2008山东基本能力,1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
据报道,在海啸来临前的某海滩上,一个英国小女孩根据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发现了海啸前兆,劝父母和其他人离开了海滩,使数百人免于灾难。
海啸是一种巨大的波浪,其波长可达数百千米,浪高达数十米。
海啸来临时,必然伴随的现象是()①海面突然上升和下降②海水变浑浊,发出异味和异常声音③狂风④大雨或暴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 A(2008四川非延考区文综,10~11)下图示意某地区的地貌类型。
读图,完成3~4题。
3.适宜发展海水养殖业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4.若在甲、乙两地新建居民点,则甲地应特别注意防范( )A.地震破坏B.滑坡C.海潮侵袭D.暴雨答案 C(2007江苏地理,23~25)下图为我国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多年平均的月变化图”。
读图回答5~7题。
5.三个流域水灾受灾比的特点有(双选)()A.峰值均出现在4~6月B.峰值出现月份与降水季节变化基本一致C.峰值出现的时间由北向南逐渐推迟D.珠江流域的受灾比最小答案BD6.当黄河流域水灾受灾比出现峰值时(双选) ()A.我国东部地区雨带推移到华北平原B.巴西高原草木生长旺盛C.美国南部飓风活动频繁D.阿尔卑斯山雪线处于一年中最低位置答案 AC7.关于长江和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有(双选)()A.长江和黄河都流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B.黄河在初春和初秋易发生凌汛C.治理黄河的关键是不断加固下游两岸大堤D.三峡工程的建设提高了长江的航运能力答案AD(2006北京文综,2~4)下图是北半球易形成台风海区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8~10题。
8.日界线附近,易形成台风海区的北界可达北纬()A.35°B.25°C.20°D.15°答案 D9.影响美国的飓风(台风)多形成于()A.①B.②C.③D.④答案 D10.图示四个区域中()A.①主要受风海流影响B.②主要受寒流影响C.③是世界著名大渔场D.④主要受密度流影响答案A(2005广东地理,23~25)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度洋海啸,使沿岸若干国家遭受巨大灾害。
据此回答11~13题。
11.这次海啸是(双选)()A.特大风暴潮引起的B.印度洋洋底大地震造成的C.海平面上升造成的D.板块移动岩层破裂引发的答案 BD12.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预防减灾措施是(双选)()A.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B.将人们迁离海岛的沿岸C.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D.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答案AD13.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①人口老龄化②沿海人口密度大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二、综合题14.(2008山东文综,31涝渍灾害是我国主要自然灾害之一。
右图是我国涝渍灾害主要分布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涝渍灾害空间分布形成的原因。
(2)如何有效预防涝渍灾害?答案(1)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地势低洼;受季风气候影响,暴雨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受灾较重。
(2)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建立完善的排涝系统。
15.(2008海南地理,262003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淮河流域出现了自1991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洪水。
为缓解水位上涨压力,政府启用安徽省境内部分蓄洪区实行分洪,安全搬迁群众4.6万人;还启用了怀洪新河分洪等措施。
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形成这次大洪水的主要原因。
(2)说明蓄洪区分洪的作用及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怀洪新河的主要功能。
(6分)答案(1)(淮河流域受副热带高压北缘影响,导致主要雨带转入江淮流域,或江淮流域汛期,或梅雨季节或出现持续强降雨。
淮河干支流水位普遍上涨。
)多雨(梅雨)季节,持续强降雨。
(2)蓄洪区分洪是为了削减淮河洪峰对下游的影响,(或减少下游人民生命财产所受损失)。
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提高了淮河中下游防洪能力,(或几乎控制了淮河干流在其以上的全部洪水)。
怀洪新河:分洪、除涝、灌溉、航运等。
16.(2007广东地理,37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见下图。
1993~2005年该地区酸雨频率年际变化该地区污水排放量变化根据所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2)1999年以后,该地区赤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答案(1)酸雨出现的频率较高,总体趋势上升,但有波动(2)B、D、E(3)大气污染或酸雨污染;污水污染;地表径流污染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或人类生产活动);生活污水污染(或人类生活活动);农业活动污染(或农药、化肥过量使用) (4)①节约用水,减少污水排放;②兴建污水处理厂;③农业污染防治;④充分利用环境的自净能力;⑤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管理(或限制高污染行业发展),污水达标排放。
17.(2007山东文综,31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
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
答案(1)②区。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2)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
(3)森林火灾;遥感技术。
第二部分三年模拟题汇编2007~2009年1.(08宁夏模拟)读下图,回答问题(1)由于图示区域的聚落和公路布局主要受因素的影响,因此当地的聚落和公路多沿分布。
(2)图示区域自发生“5.12”特大地震以来,由于频繁遭受余震破坏和冲刷,加之当地地表缺乏保护,引发了大面积的和等次生地质灾害,使通往各聚落的公路严重受阻、河流堵塞,给救援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
(3)经过这次抗震救灾给我们带来的启示,你认为在政府及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当地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应如何减轻自然条件对聚落和公路布局的影响?(4)为了尽量减少上述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你认为当地在灾后的生产活动中,应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自然环境?答案(1)地形河谷(2)雨水植被滑坡泥石流(3)遇谷架桥遇山凿隧道居民搬迁住所建筑避开断裂带(4)退耕还林植树造林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2.(07海南综合检测)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后面要求。
材料:据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中国发生较大水灾1029次,旱灾1056次,旱灾的发生频率比水灾有过之无不及。
解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的变化,全国农业,特别是北方地区农业干旱缺水状况更为严重。
20世纪70年代全国农田受旱面积1133~-公顷,到90年代增加到2067万公顷,20年间翻了一番还多,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比水灾更为严重。
分析材料回答:(1)分析我国水旱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自然原因。
(2)干旱缺水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供给的主要制约因素。
试分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受旱面积大规模扩大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答案(1)东部地区季风气候显著,降水的季节交化和年际交化都较大,夏季风的强弱、迟早都会造成水旱灾害,(3分)另外,西北内陆地区深受大陆影响,降水较少,易造成干旱。
(2分)(2)降水量减少、人口增多、大耗水工业生产规模扩大、水资源消费量剧增、浪费水资源和水污染严重等(3分)南水北调(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2分)A.防寒B.防潮C.防震D.防风3.(08广州模拟)我国地震多,伤亡人口多是因为地处()A.太平洋、印度洋、亚欧板块交界处B.太平洋、非洲、亚欧板块交界处C.美洲、亚欧、非洲板块交界处D.美洲、太平洋、亚欧板块交界处4.(08广州模拟)引起图中地震死亡人口分布特征的原因是()A.地震强度东大西小B.地壳厚度东厚西薄C.地震烈度东大西小D.地震次数东多西少5.(08广州模拟)影响我国人口东多西少最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条件B.自然条件C.开发时间长短D.教育水平答案 3.A 4.C 5.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