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基于公共治理视角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追责机制:根据事件性质、影响程度和 参与者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涉及职 务违法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如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可能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刑事责任:如煽动、策划、组织等行为 可能触犯刑法相关规定
行政责任:如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 可能受到行政处罚
案例三:某地区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理
总结词
恢复秩序、安抚人心
详细描述
某地区在群体性事件平息后,积极开展善后处理工作,如清理现场、调查处理、赔偿损失等,尽快恢 复秩序,同时注重安抚人心,防止事件反弹。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特征
群体性事件通常具有明确的诉求目标 、组织性、规模性和突发性等特征, 同时可能伴随激烈的言语、示威、冲 突等行为。
群体性事件的类型
根据事件的性质和诉求目标,群体性 事件可分为政治性事件、经济性事件 和社会性事件等类型。
政治性事件通常涉及国家政治问题、 民族问题等,经济性事件则多与民众 的经济利益诉求有关,社会性事件则 涉及民生问题、环保问题等。
群体性事件的处置
汇报人: 2023-12-24
目录
• 群体性事件概述 • 群体性事件的预防 • 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措施 • 群体性事件的善后处理 • 群体性事件处置的法律法规与
政策依据 • 典型案例分析
01
群体性事件概述
定义与特征
定义
群体性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民众因共 同利益诉求或不满情绪而聚集在一起 ,通过集体行动表达诉求或发泄情绪 ,对社会的稳定和公共安全造成一定 影响的事件。
评估事件后果
对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进行评 估,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社会稳定等方面。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应对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及应对[摘要]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基于新媒介技术的特殊类型的社会事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与发展,其发生也愈发频繁。
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与实体性群体性事件虚实交织,影响难料;感召力强,一呼百应以及易生谣言,舆论难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政府对网络治理的难度。
因此,重视并尊重网络民意的作用及时收集、掌握网络舆情信息,提升网络舆情应对的快速反应与应对机制,促进网络与传统媒体及多元社会主体的良性互动、引导舆情发展方向,完善行政问责机制,建立透明、权威的信息公开制度对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同时科学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于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特征;应对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更新和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新兴媒体的日益发达,中国公民卷入互联网虚拟生活越来越深,上网、发帖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由于互联网沟通更加顺畅以及它的匿名性,使得许多人更愿意借助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或宣泄对现实的不满,加之网络的聚集性效应极强,通过网络社区、群组、bbs、微博等形式把相同的利益诉求、阶层意识整合在一起,极易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
如具有重大影响的湖北石首案件,邓玉娇案件等此类案件屡有发生。
有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对一些社会公共事件的解决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更多的则不同程度扰乱了网络内外秩序,甚至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一定负面冲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因此,认真研究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并针对特征寻找科学有效的应对之策,显得尤为紧迫并富有意义。
一、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界定网络群体性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利用网络大规模发布和传播某一方面信息,以表达诉求、发泄不满,并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社会现象。
网络群体性事件一般是以现实生活中的偶发、突发事件为开端,在一定的社会心理的契合下,导致众多数量的网民关注、参与,形成网上热点公共话题,构成规模巨大的舆论场。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治理机制创新探究——基于群体性事件的思考
万方数据
号,显示社会已经或即将发生无序现象的临界状态,以引起 社会管理者和社会公众的注意,及时采取对策,使社会运行 状况不再继续恶化的一套制度和方法。[1:zlaT8293)政府建立预 警机制的目的在于形成一套快速反应的应急体系,以便为科 学决策快捷获取信息奠定必备的基础。但从现实情况看,很 多地方政府的预警机制还很不完善,无法发挥应有的功能。 在现场处置方面。相当一部分基层政府的应急机制不完善, 官员的应急能力和水平十分有限,许多本来在初始阶段就能 化解的矛盾,由于政府处置不当或判断失误,错失了良机,结 果“小事拖大,大事拖炸”,造成了不应有的严重后果。地方政 府的预警和应急机制不健全,普遍表现出一种“不适应症”, 是一种“体制性迟钝”,即陷入“起因很小——基层政府反应
件规模之大、影响之广前所未有,大量无辜群众卷入其中,事 态的严重性一步步上升。三是维护稳定的成本大幅上升。目 前,我国公安干警的数量已上升近190万人,但一些地方政 府仍感觉严重不足。这表明我国维稳的成本在大幅攀升。(1l (二)无直接利益冲突和有直接利益冲突并行发展。 一般而言,社会冲突集中表现为利益冲突。但近年来,在 有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如2009年7月的吉林通钢 事件)不断发展的同时,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有泛 化的趋势。所谓“无直接利益冲突”是指社会冲突的众多参与 者与冲突事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利益诉求,而是因其曾经遭 受过不公平对待,长期积累下不满情绪,感觉到自己是显在诉求m吁是,群体性事件便接连爆发。
(三)政府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不畅。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现代社会的信息 流通与反馈渠道应当越来越宽广。但是,由于我国政府管理 体制和社会调控机制的滞后。地方政府与民众之间存在着严 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沟通与反馈渠道不畅通的问题。一旦 发生群体性事件,一些地方政府往往不能在第一时间获得准 确、真实的信息;而在社会方面,真实的信息不畅通,但虚假 甚至伪造的信息却迅速流传。另外,一些地方政府官员还习 惯于封锁消息,控制舆论,制造出“不明真相的群众”。长期以 来,在群体性事件发生后,保持沉默、回避媒体已经成为一些 基层政府条件反射式的“自觉行为”。但是,在传播手段多样 化、传播对象大众化的今天,政府在这种紧要关头的“失语”, 必然使其丧失掌握信息,引导舆论的主动权,使得谣言凭借 现代传播工具呈规模效应,迅速扩散;而那些不明真相而又 义愤填膺的群众迅速被高度情绪化的传言动员起来,极易产 生“共振”效应,这无疑会增加平息事态的难度。再者,由于民 众对自身权利的认知能力有所提高,一些过去能够捂住的事 情真相,现在再也无法完全捂住。因而,群体性事件自然不可 避免。 (四)政府预警和应急机制不健全,现场处置不力。 现代社会的预警机制至关重要,它是社会运行状况的信
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和治理策略
群体性事件的演化和治理策略——基于集体行为和西方社会运动理论的分析近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快速增多的趋势[1][2]。
能否妥善应对并有效治理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当前公共治理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
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不但对政府治理和公共秩序产生冲击,更对社会经济的整体环境产生多维度的负面影响,并最终有可能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和社会政治体制结构和功能的紊乱。
尽管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产生有着多种复杂的原因。
然而,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发展、演化依然是遵循社会活动的一般性规律和有迹可循的。
这就为进一步分析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演化过程并制定相应的治理策略打下了基础。
在研究上,尽管西方学术界在研究的侧重点上有所不同(比如在西方主要对“社会运动”进行研究),并且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与西方的“社会运动”也存在根本区别,但基本的社会演化的规律和原理依然是相似并且可以借鉴的。
因此,西方学术界对西方社会运动现象的研究和经验总结,为我们对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研究和治理做了一些有益的铺垫。
另一方面,群体性事件中行为主体的基本行为也是可以用集体行为理论进行微观的阐述的。
回顾国内学术研究,尽管当前学界对频发的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发展和治理策略已经有了一些涉及[3][5]。
但群体性事件的演化逻辑、发展阶段以及相应治理策略,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完善。
本文基于集体行为理论和西方对社会运动的分析,探讨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演化规律和模式,提出了治理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应该注意的若干关键要素和相应的治理策略,以便为群体性事件的后续研究做进一步的理论准备。
一、群体性事件演化的基本逻辑———集体行为的逻辑关于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治理所面临的压力,已经有大量的文献涉及[1][3]。
本文在此不再累述。
然而,对群体性事件的危害,还应该从更广阔的层面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认识。
总体上,当前学界对群体性事件的危害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对公共秩序和政府公信力的影响方面。
浅谈政府如何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
浅谈政府如何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则是指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参与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或者其他的利益诉求,基于正当或者不正当的目的,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有序或者无序的组织,串联,呼应,从而干扰社会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甚至危害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
积极有效地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是各级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加强网络舆情的引导和控制,占领舆论制高点信息社会的来临使网络成为各种社会思潮和利益诉求的公共领域,网络舆情的随意性、隐匿性影响着网民对事件的判断并通过对偶然事件的聚焦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因此政府应当规范网络信息的传播,正确的引导网络舆情,提高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能力。
(一)坚强舆情监测,建立网络预警平台在治理群体性事件中,情报信息工作最为关键,掌握了情报信息就掌握了处置群体性事件的主动权。
政府应成立专门负责网络信息收集的部门,及时挖掘网络情报信息,完善网络舆情研判机制。
依据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从大量的网络信息中提取潜在的、有价值的情报,科学的做出预测和判断,及时把握网民聚焦的矛盾。
建立“全天候”的信息预警机制和快速反应联动机制,以“发帖量”、“访问量”等指标为预警依据,构建层级警报制度。
政府各部门积极配合,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做到“一方预警、多方联动”、“长线监测、短线预报”,从而维护网络社会的稳定。
(二)政府坚持信息公开,抢占舆论至高点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时,公众的不知情易导致谣言的传播,一旦官方信息滞后于流言、谣言就会造成“滚雪球”效应。
政府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澄清事实真相,表明对事件的看法和立场,夺取信息主导权,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通过发帖、跟帖的形式对网络舆论有针对性的进行回复,主动向公众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搭建政府与民众之间民意互动的新渠道。
(三)发挥主流媒体和主流网站的作用首先,主流媒体的权威性对公众的信息需求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政府应当借助报纸、杂志、电视等主流媒体的力量提供及时、权威的信息,降低公众内心的疑惑和恐慌,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和影响力,营造有利的舆论环境,降低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危害力。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群体性突发事件风险。
这些突发事件可能是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等,它们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如何应对和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管理问题。
本文将从预防、应对和治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预防预防是防范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第一道防线。
在预防方面,首先要加强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能力。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的风险评估体系,掌握突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趋势,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和防范意识。
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保障。
公共基础设施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要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其安全可靠。
要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事故预防。
生产安全事故是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级政府和企业要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管和控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预防事故的发生。
要加强公共卫生预防和控制。
公共卫生事件对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巨大威胁,要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医疗卫生服务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应对突发疫情的能力。
二、应对当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时,如何快速、有效地应对成为重要问题。
应对突发事件要做到及时、全面和科学。
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领导指挥体系。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的应急预案和领导指挥机构,明确各自的职责和任务,确保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突发事件。
要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和物资保障。
应急救援力量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救援力量的建设和装备,提高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平。
同时要加强物资保障,包括食品、饮水、医疗物资、救援设备等,确保应急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要加强信息通信和协作配合。
信息通信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手段,要建立健全的信息通信网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共享,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形成合力。
最后要加强心理疏导和社会稳定。
群体性突发事件往往会引发公众的恐慌和焦虑,要加强心理疏导和舆论引导工作,平息公众的恐慌情绪,维护社会稳定。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突发的、对公共安全和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和影响的突发事件。
例如地震、洪水、疫情等。
这些事件往往具有突发性、规模性和复杂性,对应对与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战。
下面将从组织机构、预防准备、应急处置和恢复重建等方面来介绍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
在组织机构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
这包括各级政府机构、部门、社会组织和专业救援队伍等的配合与合作。
政府要负起责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完善信息传递与协调机制,形成统一指挥、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
社会组织和专业救援队伍要参与提供专业技术和人力支持,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在预防准备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需要把预防工作放在首位。
政府要加强对灾害风险的研判和评估,加强对各类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预报预警能力,及时发布灾害信息,提供有效的预警措施,引导民众做好防灾准备。
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要设施的保护,完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提高其承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在应急处置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需要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
政府要加强应急管理能力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
确保应急救援力量的调动和组织协调,做到指挥有序,资源调配合理。
加强对灾情的监测和分析,科学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启动应急响应,组织人员撤离、疏散、救援等工作,并提供紧急医疗救护等服务。
在恢复重建方面,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需要加强后续工作的推进与监督。
政府要建立健全灾后恢复与重建机制,制定灾后恢复和重建规划,加强对重建项目的督导和管理,确保重建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
要加强对灾区群众的心理疏导和精神慰藉,提供必要的经济援助和生活物资,推动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帮助灾区群众早日走出灾难。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需要建立完整的组织机构,加强预防准备,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同时加强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
网络群体公共事件应急预案
一、前言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平台。
然而,网络空间并非一片净土,各种网络群体公共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有效应对网络群体公共事件,保障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境内发生的网络群体公共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1. 网络谣言传播事件;2. 网络暴力事件;3. 网络诈骗事件;4. 网络非法集资事件;5. 网络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事件;6. 其他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和网络空间混乱的事件。
三、工作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及时发现、处置网络群体公共事件,防止事件蔓延。
2.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3. 依法处置、公正公平。
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公正、公平地处理网络群体公共事件。
4. 及时沟通、公开透明。
加强与公众沟通,及时发布权威信息,避免误导和恐慌。
四、组织体系1. 成立网络群体公共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负责统筹协调、指挥调度网络群体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信息组、宣传组、处置组、技术保障组等职能小组。
3. 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单位要设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网络群体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流程1. 信息报告。
发现网络群体公共事件后,第一时间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调查核实。
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对事件进行调查核实,明确事件性质、影响范围和程度。
3. 应急处置。
根据事件性质和影响范围,采取以下措施:(1)技术保障组对事件相关网站、平台进行技术监测,防止谣言扩散;(2)宣传组发布权威信息,引导舆论;(3)处置组依法依规对事件进行调查处理,追究相关责任;(4)信息组及时收集、整理事件相关信息,为指挥部提供决策依据。
4. 恢复稳定。
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指挥部组织相关部门和单位开展善后工作,恢复社会秩序。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指的是突然发生的、影响面广、涉及人员众多、短时间内难以控制的事件,如自然灾害、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
这些事件会给社会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应对和治理措施,以尽快恢复社会秩序和稳定。
一、应对措施1.应急预案和演练。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制定细致的应急预案,包含应急处置方案、组织指挥体系、资源调配方案等,以便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此外,定期进行应急演练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提高各方应对能力。
2.信息发布。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及时向社会公布突发事件的情况,包括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人员伤亡情况等,以便民众了解真实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还需要发布应急指南,指导民众应对突发事件。
3.组织疏散。
对于需要疏散的地区和人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迅速组织疏散,确保民众不论在家还是在外都能够及时、安全地离开危险区域。
4.资源调配。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及时调配资源,包括救护车、消防车、抢险队伍等,以确保灾区救援和抢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统筹物资储备,以便迅速向灾区运送物资。
二、治理措施1.人员疏散和安置。
对于被疏散的人员,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妥善安置,提供食宿和医疗等必要的生活保障。
对于受伤人员,需要尽早转移到医院接受治疗。
同时,还需要关注精神上的问题,为受害者提供必要的心理疏导。
2.灾后重建。
灾后重建是整个治理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步。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详细规划灾后重建工作,包括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以确保灾区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条件能够恢复到最初的状态。
3.合理利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一些高端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如遥感技术、智能传感、大数据分析等,可以更好地监测、预测和响应灾害,提高应急处置和治理能力。
总之,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和治理既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也需要广大群众的齐心协力。
基于公共管理视角我国网红现状、问题及治理
2422018.8MEC 管理方略MODERNENTERPRISECULTURE“网红”即为“网络红人”,具体指代存在于网络环境下或现实社会中,因为某种行为、某个言论、某个事件而被网民所关注,并因此而“走红”的人。
从某种程度而言,网红并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红自身、受众心理需求、推手操作等共同作用,得以产生的产物。
据有关数据统计显示,截止2016年我国网红的产业值已经突破五百八十亿,并呈现出不断增长趋势。
而网红的快速与多元化发展为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了挑战。
一、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网红的现状从网红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网红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即以文学网站、微博等为主的“文字时代”(1996年~2004年);以文字、图片为主,图文并茂的“图文时代”(2004年~2009年);以微信、微博为主的“移动时代”(2009~2014);以及以视频为主,视频与文字、图片相结合的“宽频时代”(2014年至今)。
随着网红近年来的发展,尤其是2016年,网红呈现出“井喷式”发展态势,网络直播平台超过了二百多家,网红的影响力大幅度提升,形成“网红热”现象。
从多维角度出发,就网红活跃平台而言,电商、网络直播、音频以及社交媒体等平台是网红活动主体平台;就网红粉丝特征而言,网红粉丝年龄多集中在21岁至29岁之间,九零、九五后全体占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左右。
其中多以女性为主,并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中;就网红形成原因而言,网红是基于多媒体,尤其是自媒体高速发展背景下,受网络推手、网红自身以及受众心理需求共同作用形成的产物。
网红身份以美女、电商模特为主,漫画家、作家、主播次之,专业领域学者、专家、企业精英较少。
此外网红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经济、政治思想以及文化传播存在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网红治理至关重要。
二、基于公共管理视角下我国网红存在的问题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的普及应用为网红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社会控制下降、利益格局变化、社会分化加重等因素也暴露了社会的深层次矛盾,这些矛盾积聚起来就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空间逐渐成为民众进行社情民意表达的公共区域,网络舆情产生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是民众通过网络平台对群体性事件的评论,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作为舆情的一种特殊形式,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并形成发展于网络,其传播发展速度快,对政府治理造成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从管理学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的影响。
运用了蝴蝶效应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善治理论及政府危机管理理论,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治理产生双重影响的观点。
政府如果能够及时的通过网络舆情了解民意,并采取有效措施治理舆情,将有利于塑造政府的良好形象、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加强政府、媒体、公民的多元主体互动合作等;如果政府的治理方式得当会使事件的负面影响扩大,使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对政府公信力、政府权威、政府回应能力、政府决策产生影响。
通过案例研究,得出目前我国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还存在治理缺乏针对性、沟通方式缺乏人性化、政府治理跟不上网络舆情的发展、网络舆情发展极端化的问题,究其原因是由于政府治理观念滞后、治理主体单一、治理方法不科学、治理机制不健全等。
因此提出需要树立预防为主、信息公开透明的理念,加强网络信息监测技术的研究开发,在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中,加强政府把关,引导网民理性发言,发挥媒体引导舆情相结合,畅通民众的利益维权渠道,加强政府与网民,政府与媒体的合作治理。
网络群体性事件与基层政府应对策略
第2 5卷 第 2期
新乡学 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 a o ixagU iesy Sc l c n e dt n o r l f n i nvri (oi i csE io. 011 r2
Vo _ 5 N . l2 o 2
1 7
导致人们价值体系的紊乱 、 利益 冲突 的增加 。由于 新 机制建 设 的相对 滞 后 , 些 群体 无 法 公 平 分 享 发 一 展成果 , 他们的相对剥夺感增强 , 对社会不满加剧 , 因而 , 往倾 向于发 泄 心 中的不 满 情 绪 。强 烈 的 利 往 益 表达需 求 与 有 限 的 利 益 表 达 途 径 之 间 的现 实 矛 盾 , 网络所 缔 造 的 相 对 宽 松 、 全 和 便 捷 的 条 件 在 安 下, 极易受到诱发 , 形成 网络群体性事件 。 ( )扁 平化 社会 趋势 与 网 民参 与意识 的增 强 二 由于 网络技术 的发 展 , 统 的科 层 制社 会 正 日 传 益 变得 扁平 , 一定 程 度 上促 进 了代 议 制 民 主 向直 接 参 与式 民主 的转 变 。有 学 者 认 为 , 目前普 遍 实 行 的 代 议制 民主 , 主要 是 由于受 到交 通 和 通信 条 件 的 限 制, 不可能使每个公 民都直接参与政治 , 因此 , 只有 通 过推 选代 表来 参 与此 类 活 动 。“ 联 网为人 们 提 互 供 了政 治表 达 、 治交 流 和直接 参与政 治 的可 能 , 政 因 此 , 出现 了 由代 议 制 民 主 向直 接 参 与 式 民 主发 展 就 的趋 势 , 电子 民主也应 运 而生 ” 。 近年来不断出现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使众多网民 从 中得 到 锻 炼 , 而 诞 生 了 日益 庞 大 的 “ 络 公 从 网 民”, 们带 着深 刻 的现 实 关 切 和 问题 意识 , 日益 他 以 高涨 的表达 热情 和 不说 不 快 的表 达 习惯 , 塑 了 网 重 上公 共舆 论 空 问 。 网络 新 技 术 的 发 展 , 论 坛 、 如 博 客、 网络社 群 、 博等 成 为 网民民 主 、 微 平等 、 公平 意识 成长 的理想 空 间 , 得 更 多 网 民在 面 临 明显有 失 公 使 允 的社会 事件 时往 往感 同身 受 , 而 积 极 参 与 到事 进 件 中去 。 ( )网民 自律 意识 欠缺 与 网络管理 滞后 三 网络在唤醒人们参 与公共生活意识 、 促进公共 领域 空 问形 成 的 同时 , 存 在 着 网络 暴 力 、 假 信 也 虚 息 、 意 中伤等 不 容 忽视 的 问题 。 由于 网络 的 匿名 恶 特性 和 当前 网民结构 、 达 习惯 的局 限 , 的网 民 自 表 有 律和守法意识薄弱。一方面, 一部分群众法制意识 薄弱 , 利益 受损 时 , 乏在 法律 框架 内解 决 问题 的信 缺 心和 耐心 , 向于在 网络 上 以夸 大 其 辞 甚 至无 中 生 倾 有 的方式 发帖 以期 引起关 注 ; 另一方 面 , 一些 网 民缺 乏客 观公 正精 神 , 往 在 事 实 未 明 的情 况 下 即肆 意 往 进行 评判 , 然 看 似 “ 意汹 涌 ” 而实 际上 理 性 讨 虽 民 , 论 却 相对 缺乏 。 由于 网络 近年 来 发 展迅 速 , 理 相 对 滞 后 的 问 管 题 显 得更 加突 出 。在 虚 拟 空 间 中 , 民 比在 现 实 中 网 更 为 感性 和情 绪化 。在 部分 网络 群 体 性 事件 中 , 一 些 网 民的不 当行 为 已经 造 成 现 实 的 不 良影 响 和 破 坏 , 因为相关法律的不完备 , 但 因而对责任人的处理 和对 事件 的处 置难 度 加 大 , 一定 程 度 上 助 长 了 网络 的众 声喧 哗 。 ( 政治、 四) 民族敏感问题与敌对势力插手煽动 互联网促进了地球 村的形成 , 但在全球化过程 中, 国际和国内敌对势力出于多种原因, 总是企 图借 助特定事件, 制造 网络舆论热点 , 丑化 、 孤立 、 遏制 、 施压 中国, 以便 中国朝着它们希望的方向发展变化 。 在 当前 , 然敌 我 矛 盾 已不是 我 国社 会 的 主要 虽 矛盾 , 由于社 会 主义 制 度 本 身 的不 完 善 和 国际形 但 势复杂 , 国内国外还存在敌对势力 , 它们企图分裂中
基于公众参与视角的环境治理中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研究-论文
作者简介:贾鼎(1984—),男,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
基金项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一批)“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阶段研究论文(11&ZD032);中国人民大学2014年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14XNH025)。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治理问题的普遍化与复杂化意味着政府不可能单独依靠自己独立的力量完场这一课题,它需要来自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社会公众各种力量的共同参与。
特别是近年来,民众环保意识和自我维权意识的不断提升,政府封闭决策的方式已不能适应当下环境治理新形势的要求,而由此导致的群体事件也是频发不断。
公共决策系统中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决策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度越低以及群体事件中参与人数越多,环境维权事件最终会演化为群体事件的可能性就越高。
关键词:环境;公众参与;治理;群体事件;机制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477(2014)02-0024-06基于公众参与视角的环境治理中群体事件发生机制研究贾鼎(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一、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近二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也跃居到世界第二的水平。
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让世人瞩目,但随之产生的问题也无法回避。
传统粗犷的发展方式使环境问题严峻地摆在了我们的面前。
严格意义上讲,我国的环境问题并非近些年才出现,而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在完成阶段性使命后已逐渐表现出不适,并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凸显。
特别是我国目前已经进入环境污染高发期,而由环境污染问题引发的群体事件近些年在全国各地也开始大量涌现。
2008年6月30日,云南丽江市华坪县政府根据节能减排要求,关闭了高源建材有限公司因技术落后而应淘汰的立窑生产线。
7月下旬,高源建材有限公司与华坪县定华能源有限公司协商企业转让事宜,群众得知此事后,担心原高源建材公司业主在经营期间向他们承诺解决的环境、水源污染等问题得不到解决,遂围堵高源建材有限公司大门,要求解决劳务用工、饮用水、污染补偿费等问题,由此引发严重群体性事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
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深入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民众表达观点、传播信息的重要平台。
在这种背景下,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现象。
本文旨在探讨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
我们将对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进行界定,分析其特点和发展趋势。
然后,我们将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包括信息传播、意见领袖的作用、网民心理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当前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治理模式,分析各种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我们将构建一个有效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治理机制,以期更好地应对网络舆情挑战,维护社会稳定和谐。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的认识,也为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的关联分析在当今社会,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群体性事件作为社会矛盾的集中体现,往往伴随着公众情绪的激烈波动和意见表达的需求,而网络舆情则为这些情绪的释放和意见的传播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渠道。
一方面,群体性事件是网络舆情的重要触发器和放大器。
当社会事件或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容易引发群体性的抗议或冲突。
这些事件往往能够迅速吸引公众的关注,成为网络舆情的焦点。
在网络的传播特性下,事件的相关信息迅速扩散,形成强大的舆论压力。
公众通过社交媒体、论坛、博客等平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情绪,形成多元、复杂的网络舆情。
另一方面,网络舆情也对群体性事件产生深刻影响。
网络舆情的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能够迅速聚集大量的意见和情绪,对群体性事件的走向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
当网络舆情中出现大规模的负面情绪或极端观点时,可能激发更多的公众参与到群体性事件中,使事件升级和扩大化。
网络舆情中的理性声音和建设性意见也有可能对群体性事件起到缓解和化解的作用。
因此,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之间的关联是复杂而微妙的。
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治理
受 。在 G P高速增 长 和基本 生活 得到保 障后 , 生 出 D 衍
收 稿 日期 :0 1 0 — 2 2 1— 4 2
作者简 介 : 晓芬 (9 8 ) 女 , 南 富源人 , 李 16 一 , 云 中共 曲靖 市委 党校行 政 管理 与 法 学教 研 室 副主任 、 师。研 讲
可 以为公共 部 门应 对群 体性 事件 , 强应 急管理 能 力提 供 有益 的帮 助 。 加 关键 词 : 网络群 体性 事件 ; 因; 成 治理
中图分 类号 :9 1 C 3.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号 :6 1 2 9 (0 1 0 - 1 5 0 1 7 — 9 4 2 1 )3 0 4 - 3
V o11 . 2 N 0. 3
试论 网络 群体性 事件 的成 因及其治理
李 晓芬
( 中共 曲靖 市委 党校 行 政 管理 与法 学教 研 室 , 南 曲靖 6 5 0 ) 云 5 0 0
摘 要 : 网络 群 体性 事件 是 网络 社会 条件 下 出现 的新 型社 会 问题 , 既是 典 型 的社会 突发事 件 , 又具 有 以网络舆 论 和信 息传 播 为基础 的特 点 , 对其 成 因进 行 分析 , 讨如 何 治 理 网络群 体性 事 件 , 探
种危机 , 它能 在 很 短 时 间 内 , 大量 群 众 对 政 府 的 看 让 法 发 生根本 性 的改变 。如果处 置 失 当 , 能 形成 现 实 可
些 群众 的合 法利 益受 到损 害 。 不满 自身 利益 受损和
腐败 现 象 的滋生 , 众在 通过 正 常合 法 的利益 表 达渠 群 道 不 能得 到 解 决 的情 况 下 , 又担 心 被 打击 报 复 , 们 他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
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对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都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
这些事件往往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往往会给社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应对和治理群体性突发事件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从灾害应对、防范措施、信息传播等方面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进行探讨。
一、灾害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和公共卫生事件等,对于这些事件的应对需要进行有效的灾害应对工作。
首先是应急预案的建立,应急预案是一项应对灾害的指导性文件,包括灾害发生时的应对程序、责任分工、资源调配等内容。
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应急预案,才能在灾害发生时迅速、有序地展开应对工作。
其次是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是在灾害发生后针对受灾群众进行的紧急救援工作。
这包括组织力量、调配资源、展开救援行动等方面,必须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的影响。
再者是灾害后的重建工作,灾害发生后需要进行重建工作,包括恢复设施、修复房屋、重新规划等内容。
这需要有专门的部门进行统筹规划和资源调配,以便将灾后的重建工作进行顺利地展开。
二、防范措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防范工作至关重要,只有做好预防工作,才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突发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科学的监测手段,及时发现灾害隐患和公共卫生风险,并加强预警工作,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其次是加强社会救助与保障系统建设,通过建立健全的社会救助与保障系统,提高受灾群众的自救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降低灾害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再者是推进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为了更好地应对群体性突发事件,需要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提高各级部门和广大群众的灾害应对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信息传播信息传播在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对与治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及时、准确的信息可以有效地指导广大群众做出正确的决策,降低灾害的损失。
要做好群体性突发事件的信息传播工作十分重要。
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机制构建
第二, 虚拟 与现实交织,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影响力越
择会 有 一定 的 偏好 , 有 相 同偏 好 的网 民 由于彼 此 具 有很 强 的 来越 大 。 具 网络 群 体 性 事 件 的发 生往 往 源 于 网 民对 现 实 中某 个 认 同 感 而 结成 相 对 稳 定 的 群 体 。 群 体 活 动 中群 体 成 员很 容 问题 的 关 注 , 在 当这 一 问题 在 网 上被 公 开后 , 相 同态度 和 观 点 有
【 关键词 】 网络群体性事件 发生规律 应对机制
随着互联 网的快速 发展 , 以网络为 载体 的群 体性 事件不 易被群 内营造 的氛围所左右, 他们往往会感情用事, 非理性 的
断 出现 , “ 刚 门 ” 件 、 如 李 事 河北 馆 陶2 岁 县长事 件 等 , 些 频 服 从 群体 中的舆 论 领 袖而 走 向极 端 , 而导 致 不理 智行 为 的发 9 这 从 频 发 生 的 网络群 体 性 事件 给 构建 和 谐 社会 带 来了挑 战 。 因此 , 加 强 对 网 络群 体 性 事 件 预 防 与化 解 机 制 的 研 究 , 是政 府 提 高
等社 会 问题 , 往 成 为 引发 网 络群 体 性 事 件 的 导火 索 。 些 社 往 这 会 问题让 部 分 民 众 产生 了严重 的心理 失 衡 , 人们 对 这 些 问题深
对 关心 的 问题 提 出质疑 、 表 评 论 , 而成 为群 体 性 事 件 的 发 恶痛绝 , 发 进 但在现实中又缺 乏一定的利益诉求渠道, 网络的出 而 起 者或 参 与者 。 现恰 恰 给 人们 提 供 了一 个 自由发表 意见 的舞 台 。 因此 , 当遭 遇
如贪 污腐败、 徇私枉法、 职权滥用 渠道 去 表 达 自己的利 益诉 求 和 政 治主 张 , 这也 决 定了网 络群 体 深层 次矛盾不断显现 出来, 性事 件的主体呈现 出多元化趋势。 无论地位尊 卑、 富多寡、 财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特点与治理策略
[ 社 会]
网络群体 性事件 的成 因 特点 与治理策略
文 /李 黎丹
随 薹 芰 竿 含 盖 豢
表现 特征的 网络群 体性事件 时有 发生 。在 这种情况 有积极 的现实意义 。
中, 这种被剥夺感会转化 成为失衡 的社会 心态 , 形成 社会负面情绪 的扩散和共振 , 激发群体性行 为。
手机在我 国的迅速普及 , 尤其是微博 的发 展 , 为网友 遍 的 、 主导性 的不满对象 。发 生在不同地区 、 不 同时
提供 了极 为便 捷 的信 息传播 方式 , 每个公 民都成 为 间的 网络群 体性事件, 虽然具体情 境各异 , 但 也 同时 潜 在的信 息发布 者 , 而 网络 的存 在可 以使得信息 迅 显现着共性 因素, 如涉权涉腐 、 征地拆迁 等。这些事
因。
市化 进程 中的征地拆 迁 、 官员腐败 和地方治理危机 、
利益 分化加剧产生 的相对剥 夺感 。我 国在社会 贫 富两 极分化 和福 利不足 等问题 , 不满 成为 社会空
转 型的过 程 中 , 由于社会 制度 规范整合 的速度落 后 间的突出现象 。网络的产生使得这种情 绪得 以呈现
其次网络媒体的开放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得网络事件传播当中可能会存在诽谤性的内152201312lilunyanjiu理论研究容和侮辱性的言辞经过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甚至会对社会产生一系列消极的影响所以就传播者而言在进行报道或评论时要保持公正平等的客观态不可大发议论或过度宣传尤其要注意避免使用少数不法分子非法聚集个别别有用心煽动闹事群众不明真相公然向党和政府挑衅等利因素的网络事件的报道以正确积极的态度进行传播激励人们改变这些不利因素一方面维护受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充分考虑社会效果与网络事件报道的关联使得网络事件的传播符合社会舆主旋律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近年来 , 随着我国网络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 , 以 及网民群体的不断扩大 , 网络 已经成为群众意愿 的 常态表 达 平 台和 社 会 监 督 的 重 要 形 式 。但 由于 其本身具有虚拟性、 自由性 、 开放性等特点 , 网络舆 论极易成为失真信息 、 虚假新 闻乃至谣言的产生地 、
2公 共舆 论 场 出现 . 当大 量 的 网络 公众 在 某 一话 题 上 聚 集 时 , 种 各 类 型 的 网络公 众 便 会 聚焦 围绕 这 一 话 题 发表 意 见 , 从 而形 成公共 舆 论场 。
2 事发 难 以预测 .
一
合形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 J
1公共 话 题 聚合 . 网民在一 些话 题上 聚合 是公 共舆论 产 生 的前 提 条件 , 以前述 “ 南 虎 事 件 ” 为 样 本 分 析 , 华 等 网络 公 众易 于 聚集 到 以下 话题 上 : 国际矛盾 有关 的主题 、 与 与官 员 相关 的话 题 、 贫 富 悬 殊 有关 的 主题 。另 外 与
一
、
引言
特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 利益或其他相关 目的, 利用 网络进行 串联 、 组织 、 呼 应, 乃至可能或 已经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的群体性非 正常 事件 。 ( ) 一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形成 因素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 NC第二 十六 次中 NI
国互 联 网络 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显 示 ( 图 1 , 如 )
阶段 性 成 果 。
・
4 ・ 0
孟彩 霞: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 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看似孤立偶然 , 但背后 都 有共 性 的成 因 。 目前 社会 进 人 矛 盾 多 发期 , 众 公 参与舆论的意识大大增强, 再加上网络的方便性 , 都 为 网络群体 性 事件 的形成 提供 了条 件 。网络 群体 性 事件是在网络舆论场 中意见聚合 的过程 中形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绪论 (2)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3)(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3)(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3)(三)公共治理理论 (4)三、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的困境 (5)(一)政府方面 (5)(二)媒体方面 (6)(三)网民方面 (7)(四)NGO方面 (8)四、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 (8)(一)政府——掌舵者 (8)(二)媒体——引导者 (9)(三)网民——参与者 (10)(四)NGO——合作者 (11)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基于公共治理视角【内容摘要】:近年来,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社会利益关系日趋复杂,伴随着中国的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各种由网络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并对当今社会的建设和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本文阐述了公共治理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运用。
【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公共治理一、绪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转型过程中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公民与政府之间的各种现实利益冲突、矛盾和问题凸显,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暴露于网络之上,继而在不断的传播中发酵成网络群体性事件。
如“邓玉娇案”、“史上最牛的官员语录”、“药家鑫事件”、“7·23温州动车惨案”等事件,往往因其反映和暴露了社会现实或深层问题而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从而形成声势浩大的网络民意潮流。
网络群体性事件一方面促进了公民对政府的监督,拓展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民主理念,推动了一些容易被社会所忽视的事件的解决;另一方面,它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为谣言的散布和传播提供途径,危害社会稳定和谐。
当前,学界、政界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研究颇多,研究者们从网络舆论的传播模式、产生根源、发生机理、类型表征以及政府对策+等方面进行了详实的阐述;而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涉及的主体进行研究则相对匮乏。
本文通过借鉴现代行政学管理理念之——“公共治理”,提出了公共治理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模式。
文章立足于公共治理,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涉及的政府、媒体、公民、NGO等多个主体进行深入的分析,旨在构建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模式,从而为政府更好地应对和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提供对策。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美国学者戴维·波普诺认为集群行为“是指那些在相对自发、无组织的和不稳定的情况下,因为某种普遍的影响和鼓舞而发生的行为”。
①斯坦莱·米尔格拉姆认为,集群行为是“自发产生的,相对来说是没有组织的,甚至是不可预测的,它依赖于参与者的相互刺激”。
我国学者认为,群体性事件是指由某些社会矛盾引发,特定群体或者不特定的多数人临时形成的偶合群体,以人民内部矛盾的形式,通过没有合法依据的规模性聚集,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群体活动,发生在多数人之间,表现为语言行为或者肢体行为上的冲突,或表达诉求和主张,或直接争取和维护自身利益,或发泄不满、制造影响,因而对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造成负面重大影响的各种事件②。
(二)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国内有学者认为“网络群体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中人’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利益网络进行串联和组织,公开干扰网中①[美]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下册)[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P566-567②康德颜.浅析政府对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J].学理论,2010(08)网外秩序,干扰网络正常运行,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乃至可能危及社会稳定的集群事件。
”③也有学者认为“网络群体事件是指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民群体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其他相关目的,利用网络进行串联、组织,并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扰乱社会正常秩序,乃至可能或已经发生影响社会政治稳定的群体暴力事件。
”④另有学者认为网民群体是通过电脑网络为沟通中介而形成的;网民群体以信息联系为连接纽带;网民群体是一种趣缘群体,也就是说他们是在共同的兴趣、爱好、信仰、需要等基础上连接成特定的群体;网民群体由数字化的人组成⑤。
(三)公共治理理论公共治理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公共管理和公共行政理论研究范式变革的产物,它是社会科学各主要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发展的结果。
与传统公共行政学相比,公共治理理论主要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政府理念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
这一点构成了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价值理念,即政府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绝对统治者,而是与公民处于平等的合作关系;政府的行为方式也不再是依靠权威对人民发号施令实行统治,而是与人民处于协商、谈判的互动关系。
②公共治理主体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
公共治理理论强调根据不同类型和不同特点的公共事务实行不同主体治理的原则,并以此对不同的实施主体进行科学定位、合理分工,而不是完全依赖政府管理。
③公共治理机制和手段的巨大变革。
公共治理不仅要求从组织规模、③揭萍,熊美保.网络群体性事件及其防范[J].江西社会科学,2007(09)④杨久华.当前我国网络群体事件发生的模式、趋势及其防范策略[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03)⑤曹银忠,石维富.“网民群体”研究综述[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04)活动范围等方面对政府进行改革,而且更重要的是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对公共部门进行深层次的改革。
这就要求在公共部门的管理中积极引进私营部门中较为成功的管理理论、方法、技术和经验,同时积极推进第三部门更多地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服务的生产。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的困境随着中国网络的普及化和公民法律意识的提升,网络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政府、媒体、网民、相应NGO在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过程中也面临各不相同的困境。
(一)政府方面政府代表的是民众利益,执行政策是为了配置公共利益,而一些政府官员把政府所代表的利益切换成政府自身的地方利益或官员的个人利益,并以之为政策执行的终极目标。
他们追求某些政绩,把本应用于追求和维护国家利益及人民利益的行政权力用于追求个人政绩、私利,这种现象反应了政府“经济人”的自利特性。
⑥某些政府部门在处理网络群体性事件时,,出于功利目的对突发事件信息进行操纵,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件件上报,而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往往隐藏不报或者扭曲上报,甚至采取各种手段加以隐藏。
这不但侵犯了公民的正当知情权,而且给突发事件的处理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政府一味急于求成、躲避遮挡甚至欺瞒,只能导致谣言疯狂生长和流传,丝毫无助于事情的解决,反而会损害政⑥欧文•E•休斯.公共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府的公信力。
(二)媒体方面媒体方面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媒体作用发挥不充分。
新闻媒体号称“第四力量”,号称“无冕之王”,不可否定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一种意志和力量,那就是对事情真相的追求,不受约束、不怕阻力,直到一切真相大白于天下的顽强追求。
开放的媒体环境是公民平等交流、争辩、反驳甚至对抗的平台,同时也是公共政策制定和修改的对话平台,能够为政府决策者提供多方位的民意信息。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媒体至少需要起到两点作用:宣传引导作用和监督作用。
前者针对网民和公众、后者针对政府。
所谓宣传引导是指媒体要对事件进行客观报道和宣传,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同时对事实不清的事件,要及时引导公众理性思考,而非妄下结论;所谓监督是指媒体必须对政府的作为进行监督,发现政府的不作为现象或是作为不当,要敢于揭发、敢于批评,给政府敲响警钟。
然而,中国媒体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媒体的这两项功能均未得以充分发挥,中国的媒体在客观报道真相、敢于揭露政府弊病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通常,网络群体性事件爆发后,媒体会及时公布有关信息,对于重大舆情,还设置相关论坛或专栏以供讨论,保障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和言论自由权。
不过,媒体自身发声的频率并不多,对事件发展的引导力度不够,导致众多网民在一些激烈言论的煽动下片面看待事实。
再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少数媒体还在事件中对事件真相进行了再加工,不但不利于公众知晓真相,还给事件的调查和真相的还原增加了难度。
(三)网民方面马克思·韦伯在社会变迁分析中,探讨了三种情况:第一,权利、财富与声望三者高度相关,当经济精英同事也是社会的和政治的精英,或反过来也同样如此的情况下,那些被排除于权利、财富与声望之外的人会愤愤不平,甚至铤而走险,采取对抗的姿态。
第二,在资源分配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特权或者不平等是,必然会加剧不同等级之间的紧张和仇恨。
这种仇恨进一步触发那些没有权利、声望与财富的人对战友这些资源的人进行对抗。
第三,低水平的社会流动也在加剧冲突。
当那些处于低等级的人很少有机会进入社会上层或者进入新的阶级、正当或身份群体时,必然使仇恨累积,从而触发下层不满上层的冲突。
⑦我国的网络群体事件就不乏这样的情况,如: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云南躲猫猫事件,时尚最牛官腔,史上最牛官员语录等等。
这些时间发生的原因都是因为权力、财富分配不均,导致处于劣势地位上的大众对现状极其不满,这种不满累积到一定程度,只要导火索一出现,就会爆发现实中的对抗。
目前,国家大力推进民主建设,领导重视民意、倾听民意的谦恭态度,政府主动搭建网民议政、问政平台的举措,,这些使人们处于一种想表达、敢表达的状态。
民主、开放是网络的优点,相对于其他舆论而言,网络舆论因其虚拟性和开放性而更显真实。
同其它辩证法则一样,任何事物都会有正反两方面一样,网络同样不能例外。
网络在带给人们方便和行使监督权力的同时,网络监督的双刃剑效应也在不断凸显,一些无效、虚假、甚至恶意的信息广为传播,网络监督演变为网络暴力。
因此,⑦森•H•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M].邱泽奇,张茂元等.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P225必须对网民舆论进行积极、正确的引导。
(四)NGO方面NGO面临的困境是其自身难以有效介入网络群体性事件。
NGO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部分在不断地发展和壮大。
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的NGO在社会中的作用相比,中国的NGO依然存在较大差距。
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NGO难以有效介入到事件中,无论是对事件本身进行调查,还是对事件中涉及的利益群体进行协调,都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
四、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策略(一)政府——掌舵者公共治理视野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虽然要求治理主体多元化,但并非等于无核心。
保障网络群体性事件良性运行已成为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公共治理理论的多元治理思路中,政府需要扮演核心主导角色。
⑧第一,健全网络法制体系。
要制定、完善相关互联网法律法规,将网络群体性事件作为其中必须涉及到的问题进行约束,并与时俱进,实时加以修改、补充,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实际。
网络群体性事件中涉及的一个突出的法律问题是隐私权保护,因此,立法时有必要对网络社会中的隐私权、政府官员信息公开等作相关的规定。
只有有法可依,才能充分保证网民的合法权益,积极引导网民行为,遏止不良网络群体性事件⑧唐逢九.公共治理视角下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应对[J].电子政务,2011(11)的发生。